CN101141153A -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操作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操作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1153A
CN101141153A CNA2007101427432A CN200710142743A CN101141153A CN 101141153 A CN101141153 A CN 101141153A CN A2007101427432 A CNA2007101427432 A CN A2007101427432A CN 200710142743 A CN200710142743 A CN 200710142743A CN 101141153 A CN101141153 A CN 101141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ard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27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1153B (zh
Inventor
天野浩
有江巧
武藤泰夫
中田佳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41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1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此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它包括:读取器,配置为从存储唯一标识信息的非接触型通信设备读取信息;和控制器,配置为确定读取器所读取的标识信息已经注册还是尚未注册,如果发现该标识信息已经注册,则获取与该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设置信息,以根据该用户设置信息来执行设置处理;如果发现该标识信息尚未注册,执行注册该标识信息的处理。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操作控制方法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2006年8月23日于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6-226369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合并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如导航装置和音频再现装置,以及一种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上述日本专利特开号2005-56150中披露了一个例子,其中每个用户使用含有IC芯片的IC(集成电路)卡来操作各个电子设备。
已经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在每个电子设备上安置IC读卡器,IC卡用来操作这些电子设备。举例来说,在这种使用形式中,每个用户都拥有他或她的IC卡,在使用之前于IC卡和特定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并让该电子设备对该用户进行鉴权。假设这样一种使用形式要求把预先存储在各个IC卡中的唯一标识信息注册到各个电子设备上。图8所示的流程图表现了当用户希望通过使用IC卡来使用电子设备时,各个电子设备的控制块要执行的处理程序。
电子设备具有配置为读取IC卡中存储的唯一标识信息的读取块。当使用IC卡时,用户首先把IC卡放到读取块附近。当IC卡与该读取块靠近到一定程度时,控制块在步骤F301确定该卡本身是否到达该读取块附近。如果控制块发现IC卡在读取块附近,则程序转到步骤F302,其中控制块从IC卡读取唯一标识信息。
在步骤F302中读取了标识信息之后,程序转到步骤F303,其中控制块确定从IC卡读取的标识信息是否是已经注册的标识信息。如果发现从IC卡读取的标识信息没有注册,即如果从IC卡读取的标识信息由于读取错误不能识别或者尚未注册,则程序转到步骤F304,其中控制块显示图9所示的错误处理屏幕34。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F303发现该标识信息已经注册,则程序转到步骤F305,其中作为对注册用户信息的处理控制块执行鉴权和设置处理。因此,该装置用来识别所注册标识信息的操作结束,控制块执行与注册用户相对应的设备操作。
对于要注册用户IC卡(即,其中存储的标识信息)的每个新用户而言,或对于已经注册了带有其标识信息的IC卡,而要对注册内容进行编辑的每个用户而言,必须调用图10所示的编辑屏幕35,通过该屏幕可以执行与用户要完成作业相对应的操作。当用户在编辑屏幕上操作新用户添加按钮37时,控制块显示新用户注册屏幕(未示出),由此执行与用户所完成操作一致的处理。此外,当已经注册了标识信息(或IC卡)的用户希望编辑注册信息时,用户操作用户编辑按钮38,其中控制块显示注册信息编辑屏幕(未示出),由此执行与用户所完成操作一致的、在所显示注册信息编辑屏幕上的编辑处理。
应当注意,对于能够执行显示图10所示编辑屏幕35的操作的用户而言,举例来说,可以把用于调用编辑屏幕35的图标设置到菜单屏幕,或者当执行图8所示处理时显示的屏幕上。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上述假定使用IC卡的电子设备而言,把新的IC卡(或存储在各个IC卡中的唯一标识信息)注册到这些电子设备或编辑已注册标识信息的注册信息要求用户执行这样的操作:在按照所显示屏幕执行预定操作之前调用新注册或编辑屏幕。用户需要花费时间来执行该屏幕调用操作,并且某些用户可能不知道如何执行该屏幕调用操作来开始,从而不能完成IC卡的使用。
因此,本发明提出与相关技术的方法和装置相关联的上述和其它问题,并通过减轻用户负担来增强基于非接触型通信设备(如IC卡)的电子设备的可用性,而无须用户执行例如在新注册标识信息和编辑注册内容上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操作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现过程中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读取器,配置为从存储唯一标识信息的非接触型通信设备读取信息;和控制器,配置为确定读取器所读取的标识信息已经注册还是尚未注册,如果发现该标识信息已经注册,则获取与该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设置信息,以便根据该用户设置信息来执行设置处理;如果发现该标识信息尚未注册,执行注册该标识信息的处理。
如果在根据特定用户设置信息电子设备在设置状态下操作的状态下,读取器读取了与所述特定用户设置信息相对应的标识信息基本上相同的标识信息,那么控制器执行编辑与该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注册信息的处理。
应当注意,此处的注册信息指的是为每个非接触型通信设备(或具有非接触型通信设备的每个用户)唯一注册的信息,例如卡ID,代码编号,和用户设置信息。
上述电子设备还具有显示器块,作为注册处理控制器在其上显示注册屏幕。
上述电子设备还具有显示器块,作为编辑标识信息的处理控制器在其上显示编辑屏幕。
上述非接触型通信设备是一种集成电路卡,其中并入了具有非接触型通信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
举例来说,上述电子设备是一种导航装置或音频再现装置。
在本发明的实现过程中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操作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具有读取器,用于读取在存储唯一标识信息的非接触型通信设备中注册的信息。该操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读取器所读取的标识信息已经注册还是尚未注册;如果发现该标识信息已经注册,则获取与该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设置信息,以便根据该用户设置信息来执行设置处理;如果发现该标识信息尚未注册,执行注册该标识信息的处理。
在导航装置或音频再现装置的应用中,把诸如IC卡的非接触型通信设备放到该装置的读卡器附近以读取标识信息。从而,可以自动执行根据所读取标识信息的控制操作,例如显示用于注册新用户的标识信息的注册屏幕、和用于编辑所注册标识信息的编辑屏幕。
如上所述且根据本发明,当从诸如IC卡的非接触型通信设备读取标识信息时,电子设备根据所读取标识信息确定的条件,执行注册或编辑处理。例如,电子设备根据所读取的标识信息,显示注册屏幕或编辑屏幕。即,执行根据情形以及用户所拥有IC卡的使用条件显示适当屏幕的处理消除了用户执行注册和编辑操作的必要性。这种新颖的配置增强了基于非接触型通信设备使用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容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实施的导航装置的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注册用户设置表;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A,4B,4C,和4D图示了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实施的新注册处理屏幕;
图5A和5B图示了作为第一实施例实施的用户切换处理屏幕;
图6A,6B,和6C图示了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实施的注册信息编辑屏幕;
图7是图示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实施的音频再现装置的框图;
图8是表示相关技术处理的流程图;
图9图示了相关技术的错误处理屏幕;及
图10图示了相关技术的编辑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借助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将对实施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航装置,和实施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音频再现装置进行描述。
现在,参见图1,示出了图示第一实施例的导航装置10的框图。
导航装置10具有ALU(算术和逻辑单元)1,操作员输入块2,视频信号处理块3,位置检测块4,传感器块5,盘驱动器6,语音合成/再现块7,显示器块8,扬声器块9,IC读卡器16,和通信块17。这些部件块可以整体地安置在一个单元中,或者离散地安置在以有线或无线方式通信互联的分离单元中。
应当注意,此处将该导航装置10描述为固定地安置在例如汽车上的导航装置;然而,把导航装置10用作便携式导航装置也是可行的。
操作员输入块2接受用户完成的操作,并将有关该操作的信息发送给ALU1。举例来说,操作员输入块2可以用各种控制来实现,例如安置在导航装置10的主外壳面板上的键,操纵盘和操纵杆,以及与主外壳分离安置的遥控器。
操作员输入块2还可以用显示监视器上的触控面板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员输入块2与显示器块8整体安置。此外,作为操作员输入块2的一种形式,通过用指示设备(如鼠标)来点击显示器块8上显示的菜单图像和图标而实现操作员输入块2也是可行的。
显示器块8和扬声器块9提供了用于向用户输出图像和声音的输出设备块。
显示器块8显示各种导航图像,如在导航操作处理过程中由ALU1生成的地图图像,路线指南图像,操作菜单,图标,POI(关注点)信息,搜索列表。显示块8还显示用户信息特有的要注册和编辑的图像。
视频信号处理块3对导航图像数据和ALU生成的其他图像数据执行必要处理,并在显示器块8上显示所得到的数据。
扬声器块9输出基于ALU1为导航操作进行的处理的声音和其他声音。
语音合成/再现块7执行语音合成,用于例如基于路线指南处理以及其他语音合成处理输出导航话音和指南话音,并通过扬声器块9输出所合成的话音。
位置检测块4检测导航装置10的位置,即在上面安装导航装置10的汽车的位置。举例来说,位置检测块4是一个GPS(全球定位系统)设备。众所周知,GPS接收来自数个GPS卫星的无线电波以计算来自这些卫星的位置,由此获取该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作为该汽车在地图上的位置。
位置检测块4向ALU1提供所获取的代表该汽车的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信息。
传感器块5检测例如汽车的运行状态和行为。举例来说,传感器块5包括用于检测车轮旋转速度的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旋转角速度的振动陀螺仪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汽车震动的震动传感器。同样,假设传感器块5包括用于检测汽车运行操作设备(如停车制动开关、制动灯开关)条件的传感器,方向盘角度传感器,和油门传感器。
将传感器块5生成的检测信息提供给ALU1。ALU1可以使用来自传感器块5的检测信息,以及来自位置检测块4的位置信息两者,来执行精确自动位置检测。
举例来说,盘驱动器6是用于再现盘18的记录装置,该盘是基于CD(光盘)方案,DVD(数字通用盘)方案,或Blu-ray盘(索尼公司的注册商标)方案的外部记录媒体。
当在盘驱动器6上加载包含地图数据的导航信息的光盘18时,导航装置10可以读取导航信息,由此根据地图数据等来执行导航处理。
应当注意,此处使用的术语“导航信息”统称导航处理中使用的数据。该导航信息包括地图数据,包含地图图像和用于生成地图图像的地图图标的地图制图数据,路线计算数据,路线指南数据,POI数据,搜索数据,和管理数据。POI数据包括各种关注点信息,例如饭店、商店、体育设施和娱乐设施,并提供其中对所述各种关注点信息进行分类的信息以便于搜索的信息。
一般地,使用汽车导航装置,执行导航操作,其中用户设置目的地,计算到该目的地的适当路线,并且在显示器块上显示的地图上显示所计算出的路线。该导航操作首先要求用户输入目的地。目的地的输入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完成,包括登记目的地的地址或地理名称,指定在地图上的位置,以及目的地的选择性检索。对于目的地的选择性检索,POI输入方案是已知的。举例来说,根据用户操作,可以在例如用类别对作为POI数据的位置信息进行分类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并且以列表形式显示搜索结果。接下来,用户指定所列出条目中的一个,以便将该指定注册为目的地。用于搜索的用户条目包括各种形式,包括指定菜单格式的类别,以便通过使用指定的类别作为关键词来进行搜索,以及用户输入提供关键词的字符串,以便根据该关键词进行搜索。
盘驱动器6可以与ALU1的主外壳整体安置,或者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与ALU1分离地但可通信地安置。
为了描述的便利,作为要再现的外部记录媒体的例子,盘18是CD或DVD;然而,使用其他便携式记录媒体(例如光盘,磁光盘,或存储卡)作为外部记录媒体也是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安置与所使用各种类型的外部记录媒体相适应的再现装置。使用盘驱动器6作为HDD(硬盘驱动器)也是可行的。
IC读卡器16从IC(集成电路)卡90读取唯一标识信息。IC卡90是这样的卡,其中并入了具有非接触型通信电路的IC芯片。该IC芯片特有的标识信息也存储在IC卡90中。
当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时,IC读卡器16开始与IC卡90通信,由此从IC卡90中并入的IC芯片读取标识信息。接下来,IC读卡器16把所读取的标识信息提供给ALU1。
举例来说,IC卡90是导航装置10的用户所拥有的非接触型通信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导航装置10而言,IC卡90中存储的标识信息是用于标识每个用户的信息。
与包含ALU1的导航装置主体分离构成的IC读卡器16,可以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导航装置主体通信,或者安置在导航装置主体内部。
通信块17通过移动电话网络或其他无线网络与信息服务器通信。举例来说,通过经由通信块17与预定信息服务器的通信,ALU1可以得到有关道路和交通状况的信息。
ALU1执行导航所必需的计算处理,并且具有CPU(中央处理器)11,ROM(只读存储器)1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3,非易失性存储器14,和接口块15。
ROM12存储操作程序,在各种处理操作中使用的恒量,以及固定信息。应当注意,每次启动导航装置10时,可选地把在盘驱动器6上加载的盘18中存储的操作程序加载到ALU1中。
RAM13提供工作区域,程序加载区域,和临时信息存储区域。RAM13还提供用于缓冲光盘驱动器6所读取数据和用于数据处理的临时区域。
非易失性存储器14是可重写的,并且可以在系统电源中断之后保留在其中存储的数据。举例来说,非易失性存储器14可以用闪速存储器来实现。举例来说,对于非易失性存储器14,使用电池支持的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也是可行的。举例来说,非易失性存储器14存储各种处理操作中使用的系数,用户注册的信息,用户指定的路线信息,以及从前的旅行日志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器14还用来存储以下将参照图2来描述的注册信息。
CPU11作为导航装置除了执行各种控制操作以外,还执行根据IC读卡器16所读取标识信息的各种控制操作。举例来说,根据标识信息要执行的处理包括新的用户注册和注册信息的编辑。
此外,CPU11基于ROM12上所存储的程序,执行作为导航装置所必需的信息处理和控制处理。对于这些信息处理和控制处理,CPU11使用RAM13作为工作区域,并参考ROM12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存储的信息。
接口块15提供ALU1和其他部件块(即操作员输入块2,视频信号处理块3,位置检测块4,传感器块5,盘驱动器6,语音合成/再现块7,IC读卡器16,和通信块17)之间的接口。接口块15接收操作信息、通过操作员输入块2的各种输入信息、以及来自位置检测块4的位置信息、来自传感器块5的检测信息,向CPU11发送这些接收的信息项目。同样,接口块15提供从CPU11向视频信号处理块3和语音合成/再现块7输出的控制信息,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由此使这些块执行作为导航系统所必需的显示输出和音频输出。此外,接口块15传送从CPU11向盘驱动器6的访问请求,传送从CPU11向盘驱动器6的访问请求,由此使盘驱动器6执行预定的数据再现。此外,接口块15把由于再现操作从盘驱动器6发送的导航信息捕捉到ALU1中。另外,接口块15向CPU11发送IC读卡器16读取的用户标识信息。同样,接口块15执行要由通信块17执行的数据通信的数据传送操作。
参见图2,示出了一个示例性注册用户设置表,它列出了卡ID,代码编号,和用户设置信息,作为要为拥有IC卡的每个用户唯一设置的注册信息。
举例来说,该注册用户设置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存储和更新。
举例来说,该注册用户设置表按注册号(#001,#002,...)存储注册信息。
要为每个注册号注册的注册信息(卡ID,代码编号,和用户设置信息)提供与一个IC卡90相对应的信息。举例来说,要存储为注册号#001的卡ID,代码编号,和用户设置信息是为用户X所拥有的IC卡90存储的注册信息,而要存储为注册号#002的卡ID,代码编号,和用户设置信息是为用户Y所拥有的IC卡90存储的注册信息。
在要如上所述存储的注册信息中,卡ID(ID001,ID002,...)指示每个IC卡90中存储的唯一标识信息。
代码编号指的是用户为每个IC卡90随意定义的编号。图2中代码编号这一列中的编号125633,511197,...代表导航装置10中注册的代码编号。
用户设置信息D(X)(D01,D02,...)指的是每个用户特有的设置信息;在该实施例中,用户设置信息指的是为每个用户存储的信息,例如操作模式,操作环境,以及诸如导航装置10的地图显示的显示内容。
更具体地,用户设置信息包括当作为导航操作显示地图时要在地图上显示的图标,地图符号类型的设置,POI信息,菜单屏幕的内容和设计,关于目的地和线路的日志信息,以及根据用户偏好和选择或者使用日志而确定的其他信息。
也就是说,当每个用户根据上述用户设置信息执行导航装置10的设置时,可以实现在显示处理和操作方面适合于该用户的用户界面。
应当注意,每当在IC卡90上执行注册处理时,就向图2所示的注册用户设置表添加注册信息。
举例来说,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当某一用户执行新(到目前为止未注册)IC卡90的注册操作时,CPU11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上存储新近注册的,注册号为#003的ID卡的卡ID,代码编号,和用户设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卡ID是从此时要注册的IC卡90读取的标识信息。代码编号是用户在注册时输入的任意编号。
应当注意,用户设置信息可以是该装置在注册时的默认设置状态,而不是例如用户选择的操作环境和操作模式的信息。如果使用默认设置,每当使用IC卡90执行登录操作(稍后将进行描述)时,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另外注册拥有IC卡90的用户所特有的操作环境设置,诸如操作模式,操作环境,和显示内容。
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存储该注册用户设置表允许当用户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时,CPU11根据所读取的卡ID搜索注册用户设置表,以检索与该用户(IC卡90)相对应的用户设置信息D(X)。应当注意,如果用户通过操作员输入块2而不是使用IC卡90输入了代码编号,CPU11还可以根据该IC卡编号搜索注册用户设置表,以检索与该用户相对应的用户设置信息D(X)。
参考图3,下文中描述了当用户把他或她的IC卡90放到具有上述构造的导航装置10的IC读卡器16附近时要执行的CPU11的处理。
应当注意的是,当用户希望导航装置10处于适合如上所述把卡ID注册到注册用户设置表的用户的设置状态时,基本上用户都为导航装置10使用IC卡90。
在图3所示流程图的步骤F201,CPU11确定IC卡90是否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即IC卡90和IC读卡器16是否能够彼此相互通信。
当IC卡90和IC读卡器16之间的通信已经建立时,CPU11使程序转到步骤F202,其中读取IC读卡器16通过通信从IC卡90读取的卡ID。
当读取了卡ID时,CPU11使程序转到步骤F203,以确定所捕获的卡ID是已经在上述注册用户设置表中注册的卡ID,还是尚未在该表中注册的卡ID。如果发现该卡ID尚未注册,则CPU11使程序转到步骤F204,以便对该卡ID执行新的注册处理。
如果发现该卡ID已经在该表中注册,则CPU使程序转到步骤F205,以确定是否有某一用户(或某一IC卡90)登录了导航装置10。
登录指的是这样的状态,其中根据该用户(或该用户拥有的IC卡90)的用户设置信息进行操作设置。
如果发现该用户未登录(即当前没有人登录),则CPU11使程序转到步骤F206,以根据此时所读取的卡ID而注册的用户设置信息来执行设置程序。也就是说,CPU11把此时使用过IC卡90的用户置于登录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F205发现某一用户登录,则CPU11使程序转到步骤F207,以确定此时读取的卡ID是否与当前登录用户的卡ID相同。也就是说,CPU11确定已经登录的用户是否再次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
如果发现此时读取的卡ID与当前登录用户的卡ID相同,则CPU11使程序转到步骤F208,以编辑当前登录用户的注册信息。
如果发现此时读取的卡ID与当前登录用户的卡ID不同,这指示着与到目前为止登录的用户不同的用户(或不同的IC卡90)已经到达IC读卡器16附近,因此CPU11使程序转到步骤F209以切换到新用户。也就是说,CPU11将当前的设置状态切换到根据此时存储的卡ID而注册的用户设置信息的设置状态。从而,把到目前为止登录的用户切换到此时使用IC卡90的用户。
当由于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而执行通信时,CPU11执行如上所述的图3中所示的该处理。
下文中描述了图3所示上述情况的示例性操作。在下文中,假设用户(D,C,B,和A)分别都拥有他或她自己的IC卡90,并且在以下情形(1)至(4)中使用IC卡90,来进行描述。
(1)当没有其他用户登录到导航装置10上时,其IC卡90已经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中注册的用户D使用IC卡90。
(2)其IC卡90已经注册的用户C使用IC卡90。
(3)当用户A登录到导航装置10上时,其IC卡90已经注册的用户B使用IC卡90。
(4)其IC卡90已经注册的用户A在其自己登录到导航装置10上之后再次使用IC卡90。
下文中描述情况(1),其中当没有其他用户登录到导航装置10上时,其IC卡90已经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中注册的用户D使用IC卡90。
如果在这种情形下用户D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CPU11在步骤F203中确定所读取的卡ID已经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中注册。此时,由于没有人登录到导航装置10上,CPU11使程序从步骤F205转到F206。
接下来,在步骤F206中,根据注册用户设置信息来执行设置处理。也就是说,这是关于用户D(即用户D所拥有IC卡90)的登录处理。更具体地,在步骤F206中,CPU11从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的注册用户设置表读取与此时读取的卡ID相对应地注册的用户D特有的用户设置信息。接下来,CPU11将例如操作设置,显示设置,及模式设置等设置为与该用户设置信息相对应的状态,由此使导航装置10准备好以便容易供用户D使用。
应当注意的是,此时例如图5B所示的登录完成屏幕(用于用户鉴权)要显示若干秒,告知用户D登录操作已经完成。
下文中描述这样的情况,如上述(2)所示,其IC卡90尚未注册的用户C在导航装置10上使用IC卡90。
当用户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时,CPU11在步骤F203中确定所读取的卡ID没有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中注册。因此,CPU11使程序从步骤F203转到步骤F204,以便当显示各种注册屏幕时执行新注册处理。
图4示出了在步骤F204的新注册处理中,CPU11要显示到显示器块8上的示例性屏幕。
首先,图4A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其中在显示器块8上正常地显示导航屏幕20。应当注意,当另一用户登录或没有用户登录时,都可以显示图4A所示的导航屏幕。
举例来说,假设用户C使用IC卡90,此后CPU11使程序转到步骤F204。
接下来,CPU11在显示器块8上显示注册确认屏幕21,作为图4B所示注册屏幕之一。
当用户操作用户在注册确认屏幕21中操作的NO按钮28时,CPU11确定用户选择了不注册所读取的卡ID。在这种情况下,注册确认屏幕21的显示终止,接着新的注册处理也终止。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在图4B所示注册确认屏幕21中操作YES按钮27,则CPU11确定用户请求了所读取卡ID的注册。接下来,CPU11终止注册确认屏幕21的显示,并把图4C所示的代码编号设置屏幕22显示到显示器块8上。
响应于用户通过图4C所示代码口令屏幕22的输入,CPU11确定要注册的代码编号。用户通过操作在口令设置屏幕22上安置的数字键盘,把用户指定的口令输入到输入框41和输入复选框42中。当输入了所有必要的编号之后,用户操作OK按钮29。
响应于用户的操作,CPU11检查输入框41和输入复选框42中显示的编号,以及OK按钮29执行的输入操作。接下来,当点击OK按钮29时,CPU11建立代码编号。
当代码编号已经建立时,PCU11另外把一对注册信息,即所建立代码编号和用户设置信息,注册到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的用户设置信息中。应当注意的是,如上所述,该用户设置信息是该时间点的默认设置信息;随后,用户C登录到导航装置10上,从而可以将通过使用导航装置10而学习的设置信息添加为设置信息。可选地,在显示图4C所示口令设置屏幕22之后,可以显示一个屏幕,用于提示用户选择用户想要的例如显示设置,偏好,和操作环境设置,由此相应地生成和注册所得到的用户设置信息。
当这样对用户C(或用户C所拥有的IC卡90)完成了注册处理时,CPU11将图4D所示的用户注册完成屏幕23显示若干秒。
应当注意,如果如同图4C所示的口令设置屏幕一样,在新注册的输入屏幕中操作了CANCEL按钮30,那么CPU11确定用户取消了注册处理,并因此终止新的注册处理,而让用户维持未注册。
应当注意,可以通过在操作员输入块2上安置的按键,拨盘,操纵杆,触控面板,键盘,或鼠标来执行图4所示各个按钮的操作。这对于图5和6中所示的屏幕上的按钮也是一样的。
下文中描述这样的情况:如上述(3)所示,当用户A登录到导航装置10上时,其IC卡90已经注册的用户B使用IC卡90。
当在这种状态下用户B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时,CPU11在步骤F203中确定所读取的卡ID已经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中注册。由于用户A在该时间点已经登录,所以CPU11使程序从步骤F205转到步骤F207。此外,由于此时读取的卡ID是用户B所拥有IC卡90的卡ID,并由此与用户A所拥有IC卡90的卡ID不同,因此CPU11使程序转到步骤F209。
在步骤F209,根据在步骤F209注册的用户设置信息来执行设置处理。也就是说,这种情况是用户B(或用户B所拥有IC卡90)的登录,其是把正在登录的用户从用户A切换到用户B的处理。
更具体地,在步骤F209,CPU11从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4中的注册用户设置表读取与此时读取的卡ID相对应注册的用户B特有的用户设置信息。接下来,CPU11从当前用户A的设置状态,根据此时用户B的用户设置信息来设置操作设置、显示设置、及模式设置,由此使导航装置10准备好以便容易供用户B使用。
举例来说,图5A所示屏幕表示了这样的状态:在用户A登录的情况下,在显示器块8上显示导航屏幕20。
当用户B在用户A登录的情况下,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时,CPU11终止在用户A已经登录的情况下显示导航屏幕20,由此根据如上所述用户B的用户设置信息来改变设置。在这种情况下,CPU11将如图5B所示的用户鉴权完成屏幕24,即登录完成(或用户鉴权完成)屏幕,在显示器块8上显示若干秒,由此通知用户登录操作的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在登录用户之间切换)。
随后,显示图5A所示的导航屏幕20。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该导航屏幕的显示状态和适合于用户B的显示内容。举例来说,地图符号,图标,和操作指南适合于用户B。
下文中描述这样的情况:其IC卡90已经注册的用户A在他或她自己登录到导航装置10上之后再次使用IC卡90。
当用户A在登录之后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时,CPU11使程序从步骤F203转到步骤F205再到步骤F207,这是因为所读取的卡ID已经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中注册,并且用户A在该时间点已经登录。由于此时读取的卡ID与登录用户A的IC卡90的卡ID相同,因此CPU11使程序转到步骤F208。
在步骤F208,CPU11确定由于登录用户想要编辑注册内容,登录用户再次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由此通过显示必需的编辑屏幕来编辑注册信息。
图6示出了在步骤F208的编辑处理中,CPU11要显示到显示器块8上的示例性屏幕。
图6A所示屏幕表示了这样的状态:在用户A登录的情况下,在显示器块8上显示导航屏幕20。
举例来说,假设在这种状态下,用户A使用IC卡90,而CPU11使程序转到步骤F208。
于是,如果举例来说,为了注册信息的编辑而执行代码编号的改变,那么在显示器块8上显示图6B所示口令设置屏幕22,作为编辑屏幕之一。
响应于用户到图6B所示口令设置屏幕22的每个输入,CPU11编辑(或更新)代码编号。用户操作在口令设置屏幕22上显示的数字键,以便将给定的口令输入到输入框41和输入复选框42中。接下来,用户操作OK按钮29。
响应于用户的操作,CPU11检查在输入框41和输入复选框42中输入的编号,以及OK按钮29的操作。接下来,当点击OK按钮29时,CPU11建立新的代码编号。
当新的代码编号已经建立时,CPU11根据此时读取的卡ID,更新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中存储的代码编号。
当编辑处理完成时,CPU11在显示器块8上将如图6C所示的编辑完成屏幕25显示若干秒。
应当注意,举例来说,如果在编辑输入屏幕(如图6B所示口令设置屏幕22)中操作了CANCEL按钮30,那么CPU11认为用户取消了编辑处理,并终止编辑处理而不更新注册内容。
应当理解,上述描述中代码编号的编辑用于举例;显然,执行改变用户设置信息的内容的编辑处理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可以显示用于改变用户设置信息的内容的输入屏幕,从而根据用户完成的每个输入,改变注册用户设置表中的用户设置信息。
如上所述,对于导航装置10而言,当IC卡90被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并且从IC卡90读取卡ID时,CPU11根据该时间点的注册情形和登录情形来执行处理。更具体地,如果读取了未注册的卡ID,那么CPU11在步骤F204执行新的注册处理。如果正登录的用户把IC卡90再次放到IC读卡器16附近,并且读取了与已登录卡ID相同的卡ID,那么CPU11执行用于编辑注册内容的处理。
上述配置节省了用户引入新注册屏幕和编辑屏幕的繁重或困难操作,并根据不同情形显示必需的屏幕,由此提供适合对注册情形不知情的每个用户的操作。
下文中描述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实施的音频再现装置100。
参见图7,示出了例如安装在汽车前控制台上的示例性音频再现装置。
该音频再现装置100具有再现音频盘(如CD和MiniDisc(索尼公司的注册商标))的再现能力,和无线电调谐器能力,由此从安置在汽车内部的一个或更多扬声器来发出所再现音频信号的声音,如音乐。
在图7所示的音频再现装置100中,CPU110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程序和命令控制音频再现操作,并且执行各种处理操作,例如IC卡90的登录处理,新用户的注册,以及注册信息的编辑。
存储器块111存储CPU110要执行的程序代码,并临时存储这些程序代码执行期间的工作数据。在图7的情况下,存储器块111既用易失性存储器也用非易失性存储器来实现。举例来说,存储器块111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用于存储程序的ROM和用于临时提供计算工作区域和临时存储各种数据的RAM和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存储器块111中所包含的每个非易失性存储器还可以用于存储图2所示的注册用户设置表。
操作员块112具有控制装置,例如在音频再现装置100的前面板上安置的按键和拨盘。通过操作员块112,操作员可以执行各种操作,例如音频模式(或源)切换,音量控制,音质控制,盘再现,快进/倒回,和插入字幕,以及无线电台调谐。
例如基于LCD(液晶显示器)面板的显示器块113安置在音频再现装置100的前面板上。举例来说,在CPU110的控制下,该显示器块113显示音频模式,再现和快进操作,频谱分析仪,音量级,正再现音乐的轨道号,正调谐的无线电台,以及用于注册和编辑用户特有信息的屏幕。
要再现和输出的音频信号源包括盘再现块115,调谐器块116,和外部输入块117。选择器118在这些音频信号源之间进行切换。
应当注意,作为其他音频信号源,安置存储音乐等的HDD和用于从存储卡再现音频信号的存储读卡器也是可行的。
举例来说,盘再现块115再现光盘(如CD和DVD),或者光盘/磁光盘(如Mini Disc(迷你盘))。
当用户通过操作员块112发出与盘再现相关的命令时,CPU110使盘再现块115启动再现操作,并执行用户指定的操作(例如插入字幕)。当在盘再现块115中执行再现时,CPU110控制选择器118选择盘再现块115。通过选择器118,以数字数据形式将通过盘再现块115从盘再现的音频信号提供给DSP(数字信号处理器)114。
调谐器块116,即用于接收无线电广播的广播电波接收设备,接收和解调无线电波。当在调谐器块116中执行无线电波接收时,CPU110控制选择器118选择调谐器块118。将调谐器块116解调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然后通过选择器118将它提供给DSP114。
外部输入块117是一种电路,通过它可以得到来自汽车内安置的外部设备,(如变换器系统和导航设备)的音频信号。
如果用户将外部输入块117指定为音频信号源,则CPU110控制选择器118来选择外部输入块117。接下来,通过选择器118将通过外部输入块117从外部设备输入的音频信号(数字数据)提供给DSP114。
DSP114对要输出的音频信号执行各种信号处理操作。举例来说,信号处理包括均衡,混响,和其他音效处理,音量控制,时间对准,声道分割,和扬声器平衡控制。
用户通过操作员块112来执行音量控制,音效处理,和扬声器平衡控制。
在DSP114中,输出要从4声道扬声器发声的上述各种音频信号处理操作和所得到的4声道音频信号。
通过D/A转换器119a,119b,119c,和119d将四声道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由放大器120a,120b,120c和120d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以便从扬声器121a,121b,121c,和121d发出声音。举例来说,这些扬声器121a,121b,121c,和121d安置在汽车内部,作为右前扬声器,左前扬声器,右后扬声器,和左后扬声器。
应当注意,举例来说,DSP114中执行的扬声器平衡控制指的是前扬声器和后扬声器之间,以及右扬声器和左扬声器之间可变地设置音量控制的处理。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这些扬声器平衡。
IC读卡器122读取存储在IC卡90中的唯一标识信息。
与上述导航装置10的IC读卡器16类似,当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22附近时,IC读卡器122与IC卡90通信,由此从IC卡90中并入的IC芯片读取标识信息。接下来,把所读取的标识信息提供给CPU110。
举例来说,IC卡90是使用音频再现装置100的用户所拥有的非接触型通信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音频再现装置100而言,IC卡90中存储的标识信息标识了每一个用户。
IC读卡器122可以与音频再现装置主体分离地构成,或者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与之通信,或者安置在音频再现装置主体内部。
当用户在具有上述构造的音频再现装置100中使用IC卡时CPU110要执行的处理与参考图3所描述的基本上相同。
因此,如果当没有用户登录音频再现装置100时,CPU110识别出已经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中注册的卡ID,那么根据连同该卡ID一起注册的用户设置信息,提供设置状态。也就是说,CPU110执行登录处理。
如果CPU110识别出没有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中注册的该卡ID,CPU110新注册该卡ID。
此外,如果当音频再现装置100已经用某一卡ID登录时,CPU110识别出另一个注册的卡ID,则CPU110用该卡ID执行登录处理,即登录用户的切换。
如果当音频再现装置用某一卡ID登录时,CPU110再一次识别出该卡ID,则CPU110编辑该卡ID的注册信息。
也就是说,还是在音频再现装置中,如果把IC卡90放到IC读卡器122附近,并且从该IC卡90读取卡ID的话,CPU110根据该时间点的注册情形和登录情形来执行处理。更具体地,如果读取了未注册的卡ID,那么CPU110在步骤F204执行新的注册。如果登录用户把同一IC卡90再次放到IC读卡器122附近,并且读取了与已登录卡ID相同的卡ID,那么CPU110编辑注册的内容。
因此,上述配置节省了用户引入新注册和编辑屏幕的繁重或困难操作,并根据不同情形显示必需的屏幕,由此提供适合对注册情形不知情的每个用户的操作。
在音频再现装置100的情况下,举例来说,用户设置信息可以包括选择器118首先要选择的音频源的设置,和初始的(即在用户手动设置之前)音量设置,包含均衡和混响的声音设置,以及扬声器平衡设置。如果每个用户通常所使用的声音设置是用户设置信息,那么当使用IC卡90进行某次登录时,音频再现装置100根据所读取的卡ID将该声音设置确定为用户设置信息,由此执行按照该声音设置的再现操作。
也就是说,每个用户可以只通过使用他或她自己的IC卡90登录到音频再现装置100上,由此在适合于该用户的声音再现状态下得到音频再现。
应当注意,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注册用户设置表存储在该装置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图1所示非易失性存储器14或图7所示存储器块111);然而,将注册用户设置表存储在该装置可以访问的HDD或存储卡中也是可行的。
可选地,注册用户设置表可以存储在该装置外部的信息服务器中。举例来说,通过使导航装置10或音频再现装置100经由网络(如因特网)与外部信息服务器通信,当用户使用IC卡90登录时,导航装置10或音频再现装置100请求所连接的外部信息服务器,以获取基于所读取卡ID的用户设置信息。从而,可以从外部信息服务器下载所请求的用户设置信息,由此执行根据该卡ID的设置。
因此,在外部安置存储用户设置表的服务器以及通过网络访问该服务器能够获得更加多种多样的使用形式。举例来说,对于非指定用户所使用的租用车辆上安置的导航设备而言,当租用用户使用IC卡90登录到该导航设备上时,导航设备从外部信息服务器下载该用户设置信息,以便在该用户特有的环境下执行导航操作。
当在这样的环境下注册新用户(或新的卡ID)和编辑注册信息时导航设备执行上述处理增强了用户使用的容易性。
对作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实施的导航装置10和音频再现装置100进行各种各样的改变是可能的。例如,视频设备,移动电话,和家用电器可以实施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另外,对导航装置10和音频再现装置100的构造进行各种各样的改变也是可能的。将导航装置10和音频再现装置100合并为一个单元也是可行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要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中存储的注册信息包括代码编号;然而,该用户设置信息可以只至少与卡ID相对应地存储在注册用户设置表中,由此消除了输入代码编号的必要性。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对未注册的IC卡90执行新的注册处理时,与上述例子不同,用户无须输入代码编号。
其中用户可以使用IC卡90向各个电子设备请求新的注册和注册信息编辑的本发明实施例消除了安置执行这些请求的控制的必要性。因此,举例来说,本发明的实施例适用于那些其中没什么空间来安置这些控制的便携式音频播放器,便携式导航设备,和便携式游戏机。
在上述实施例中,IC卡用作非接触型通信设备的例子;然而,如同IC卡一样,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设备,在这些其他设备中并入了通过存储标识信息而用于非接触型通信的IC芯片。例如,并入了IC芯片的移动电话可以看作是此处所提及的非接触型通信设备,以便使用与上述实施例中所用的IC卡基本上相同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设备。
尽管已经使用特定的术语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这些描述仅仅是为了解释说明的目的,并且应当理解,在不脱离下述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读取器,配置为从存储唯一标识信息的非接触型通信设备读取信息;和
控制器,配置为确定所述读取器所读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已经注册还是尚未注册,如果发现所述标识信息已经注册,则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设置信息,以根据所述用户设置信息来执行设置处理;而如果发现所述标识信息尚未注册,执行注册所述标识信息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设备,其中,如果在根据所述特定用户设置信息所述电子设备在设置状态下操作的状态下,所述读取器读取了与所述特定用户设置信息相对应的标识信息基本上相同的标识信息,那么所述控制器执行编辑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注册信息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器,其中作为所述注册处理,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注册屏幕。
4.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显示器,其中作为所述编辑注册信息的处理,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编辑屏幕。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非接触型通信设备是一种集成电路卡,其中并入了具有非接触型通信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是导航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是音频再现装置。
8.一种电子设备的操作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具有读取器,用于读取在存储唯一标识信息的非接触型通信设备中注册的信息,所述操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读取器所读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已经注册还是尚未注册;
如果发现所述标识信息已经注册,则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设置信息,以便根据所述用户设置信息来执行设置处理;以及
如果发现所述标识信息尚未注册,执行注册所述标识信息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操作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在根据所述特定用户设置信息所述电子设备在设置状态下操作的状态下,所述读取器读取了与所述特定用户设置信息相对应的标识信息基本上相同的标识信息,那么执行编辑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对应的注册信息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显示器,所述操作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作为所述注册处理,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注册屏幕。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具有显示器,所述操作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作为所述编辑处理,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编辑屏幕。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非接触型通信设备是一种集成电路卡,其中并入了具有非接触型通信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
13.根据权利要求8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是导航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8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是音频再现装置。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读取器,配置为从存储唯一标识信息的非接触型通信设备读取信息;
显示器;和
控制器,配置为确定所述读取器所读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已经注册还是尚未注册,如果发现所述标识信息已经注册,则获取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设置信息,以根据所述用户设置信息来执行设置处理;而如果发现所述标识信息尚未注册,执行注册所述标识信息的处理;
其中所述控制器执行作为所述注册处理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注册屏幕的控制操作、以及作为所述编辑所述标识信息的所述处理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编辑屏幕的控制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CN2007101427432A 2006-08-23 2007-08-23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操作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1411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26369 2006-08-23
JP2006226369A JP2008052408A (ja) 2006-08-23 2006-08-23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動作制御方法
JP2006226369 2006-08-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1153A true CN101141153A (zh) 2008-03-12
CN101141153B CN101141153B (zh) 2012-04-25

Family

ID=39192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27432A Active CN101141153B (zh) 2006-08-23 2007-08-23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操作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04237B2 (zh)
JP (1) JP2008052408A (zh)
CN (1) CN1011411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1522B (zh) * 2008-07-03 2012-09-19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设定识别信息读取方式的功能的认证系统及终端装置
CN102823048A (zh) * 2010-04-08 2012-12-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存储装置安全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1215A1 (ja) * 2007-09-05 2009-03-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電子機器、パスワード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264231B2 (en) * 2008-01-24 2016-02-16 Intermec Ip Corp.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RFID tag proximity to grant security access to a computer
US20090300757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erforming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a card
JP5115362B2 (ja) * 2008-06-30 2013-01-09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電子機器
US8255820B2 (en) 2009-06-09 2012-08-28 Skiff, Llc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device event tracking
US20100315326A1 (en) * 2009-06-10 2010-12-16 Le Chevalier Vincent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whitespace utilization
JP5381454B2 (ja) * 2009-07-23 2014-01-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音声記録装置及び編集方法
US20110046881A1 (en) * 2009-08-20 2011-02-24 Jeyhan Karaoguz Personal mapping system
JP4738520B2 (ja) * 2009-09-18 2011-08-03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110088100A1 (en) * 2009-10-14 2011-04-14 Serge Rutman Disabling electronic display devices
US8806614B2 (en) * 2010-09-22 2014-08-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method of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JP5655478B2 (ja) * 2010-10-01 2015-01-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
CN103167480B (zh) * 2011-12-16 2017-04-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卡通信终端的信息删除方法及多卡通信终端
JP6473570B2 (ja) * 2014-03-19 2019-02-20 パーク二四株式会社 車両管理サーバ、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662561B2 (ja) * 2014-03-31 2020-03-11 フェリカ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認証サーバ装置及び確認サーバ装置
JP6367125B2 (ja) * 2015-01-14 2018-08-01 東芝映像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20648B2 (ja) * 2015-02-05 2016-11-02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記憶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記憶装置における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72620B2 (ja) * 2018-03-08 2022-1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情報読取装置及び情報読取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1548A (ja) * 2000-04-25 2001-10-3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車両の使用状態管理システム
JP2003016398A (ja) * 2001-06-27 2003-01-17 Sony Corp 携帯端末機
JP2003162506A (ja) 2001-11-22 2003-06-06 Sony Corp ネットワーク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提供管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3687599B2 (ja) * 2001-12-06 2005-08-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3988451B2 (ja) * 2001-12-06 2007-10-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090178127A1 (en) * 2003-01-06 2009-07-09 Sony Corporatio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uthentication server, authenticating method, authenticating program, terminal, authentication requesting method, authentication requesting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JP4552106B2 (ja) * 2003-08-05 2010-09-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4042112B2 (ja) * 2004-03-10 2008-02-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及びオーディオ本体装置
JP2006079489A (ja) * 2004-09-13 2006-03-2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03015B2 (ja) * 2006-01-30 2011-10-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された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JP4232985B2 (ja) * 2006-03-31 2009-03-04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1522B (zh) * 2008-07-03 2012-09-19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设定识别信息读取方式的功能的认证系统及终端装置
CN102823048A (zh) * 2010-04-08 2012-12-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存储装置安全性
CN102823048B (zh) * 2010-04-08 2015-04-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存储装置安全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52408A (ja) 2008-03-06
US7904237B2 (en) 2011-03-08
US20080051986A1 (en) 2008-02-28
CN101141153B (zh) 2012-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1153B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操作控制方法
US77519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map data and information delivery apparatus
US6349257B1 (en) System for personalized mobile navigation information
RU2425329C2 (ru) 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риема и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звуковых образцов
EP1267147A1 (en) Driving plan produc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navigation apparatus
US20080010014A1 (en) Modular navigation system for media player
JP2003005897A (ja) 情報入力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0038752A1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WO2010131333A1 (ja) コンテンツ検索装置、コンテンツ検索方法、コンテンツ検索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6260648A (ja) オーディオ装置
JP2004294262A (ja) 車載情報機器、経路楽曲情報データベース作成方法、楽曲情報検索方法、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5127872A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による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JP2002062142A (ja) 地図情報使用許諾機能を備えた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地図情報使用許諾管理方法
JP4405332B2 (ja) 車載情報端末
JP2005114861A (ja) 音声再生装置、音声再生プログラム、音声再生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および音声再生方法
JPH056137A (ja) ナビゲーシヨン用システム
WO2019012684A1 (ja) 再生リスト作成装置および再生リスト作成方法
JP2007219799A (ja) 特典取得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サーバ
JP2010066230A (ja) 経路誘導先データ作成方法、経路誘導先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経路誘導先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US20040228489A1 (en) Identification assig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2358307A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用地図データのデータアクセス方法、課金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センタ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03014468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3775479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2010066228A (ja) 地点情報に係るデータ作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29122A (ja) 車両カスタマイ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