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1548A -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1548A
CN101131548A CNA2007101404731A CN200710140473A CN101131548A CN 101131548 A CN101131548 A CN 101131548A CN A2007101404731 A CNA2007101404731 A CN A2007101404731A CN 200710140473 A CN200710140473 A CN 200710140473A CN 101131548 A CN101131548 A CN 101131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layer
value
titanium dioxide
electrophtography photosensor
ad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04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5088C (zh
Inventor
大坪淳一郎
东润
丸尾敬司
稻垣义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31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1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50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50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容易地调节中间层的导电性、有效地抑制曝光记忆的产生和残留电位上升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使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基体上设置有包含氧化钛和粘合树脂的中间层、以及感光层,所述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为5~30nm范围内的值,并且所述中间层的膜厚为0.5~3μm范围内的值,且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0~5×1013Ω·cm范围内的值。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即使在设置中间层的情况下,也能有效抑制曝光记忆的产生和残留电位上升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使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对通常在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等电子照相设备中使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由于近年来低价格和低环境污染性的要求,而广泛使用有机感光体。在这种有机感光体中,为了防止从基体注入电荷、消除由于基体的缺陷所导致的图像缺陷、提高感光层与基体间的粘合性、并提高带电性等,已知的是采用在感光层与基体间设置中间层的方法。
然而,在设置该中间层的情况下,存在感光层中产生的电荷无法充分向基体一侧逃逸的问题。
结果,在感光层中容易产生残留电荷,导致产生曝光记忆。此外,由于感光层中电荷的移动效率降低,从而感光层的载流子捕获以及在中间层与感光层的界面上积蓄的电荷增加,在反复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存在残留电位上升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使氧化钛等金属氧化物颗粒分散于中间层中,以调节中间层导电性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和2)。
更具体地说,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设置包含导电的金属化合物颗粒、且体积电阻率为1×1010~1×1013Ω·cm的中间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设置中间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中间层具有非线性特性,即,其带电方向的任意电场中的体积电阻率为该电场5倍的电场中的体积电阻率的5倍以上。
专利文献1:特开2004-302462号公报(权利要求)
专利文献2:特开2002-99107号公报(权利要求)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必须将在中间层中分散的金属化合物颗粒通过碳黑或钯等导电性材料等进行覆盖,制造困难。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着眼于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并没有着眼于中间层的膜厚和中间层中分散的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等。因此,难以稳定地控制中间层整体的导电性。
所以,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精心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中间层中分散的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中间层的膜厚和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分别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能容易地调节中间层的导电性,并有效地抑制曝光记忆的产生和残留电位的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容易地调节中间层的导电性,从而能有效地抑制曝光记忆的产生和残留电位上升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使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基体上设置有包含氧化钛和粘合树脂的中间层、以及感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为5~30nm范围内的值,并且所述中间层的膜厚为0.5~3μm范围内的值,且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0~5×1013Ω·cm范围内的值,从而能解决上述问题。
即,通过使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在规定的范围内,能使中间层内的分散性良好,中间层的导电性均匀。
此外,通过使中间层的膜厚和体积电阻率在规定的范围内,能将中间层的整体导电性调节至合适的范围内。
因此,通过容易地调节中间层的导电性,能有效地抑制曝光记忆的产生和残留电位的上升。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时,优选从在基体上形成中间层的状态下测定的L值(使用根据JIS Z 8722的色差计测定的参数值)中减去单独测定基体的L值所获得的值(ΔL值)为-5.0~0范围内的值。
通过这种构成,能容易地确认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分散性。
因此,能更容易且可靠地调节中间层的导电性。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时,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树脂,氧化钛的添加量为150~35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通过这种构成,能容易地将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调节在规定的范围内,且能提高氧化钛的分散性。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时,优选通过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有机硅化合物对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
通过这种构成,能进一步提高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分散性,同时将中间层的导电性调节在适当的范围内。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时,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氧化钛,通过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的量为1~3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且相对于100重量份氧化钛,通过有机硅化合物进行表面处理的量为1~15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通过这种构成,能进一步提高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分散性,且能将中间层的导电性调节在适当的范围内。
另外,所谓通过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的量,是指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总处理量。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时,氧化钛优选含有两种以上的氧化钛。
通过这种构成,能更容易地调节中间层的导电性。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时,优选粘合树脂为聚酰胺树脂。
通过这种构成,不仅能提高中间层、基体与感光层的粘合性,还能提高氧化钛的分散性。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时,优选粘合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0范围内的值。
通过这种构成,不仅能更均匀地形成中间层的膜厚,还能进一步提高氧化钛的分散性。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时,用于形成中间层的中间层用涂布液优选通过包含下述步骤(A)~(B)的制造方法获得:
(A)在溶解了相当于构成中间层的全部粘合树脂的31~65重量%的粘合树脂的粘合树脂溶液中添加氧化钛,形成一次分散液的步骤;
(B)对一次分散液,溶解相当于全部粘合树脂的35~69重量%的粘合树脂,形成中间层用涂布液的步骤;
通过这种构成,能进一步提高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分散性。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任意一种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且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周围分别配置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以及转印装置。
即,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具有包含满足规定条件的中间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以能稳定地形成可抑制记忆图像产生的优质图像。
此外,即使在反复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也能抑制残留电位的上升,高速形成清晰的图像。
此外,在形成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时,图像形成装置优选为省略电荷去除装置的无除电型的图像形成装置。
即使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能稳定地形成可抑制记忆图像产生的优质图像。
因此,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紧凑化和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a)和(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积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简要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与记忆电位关系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与记忆电位关系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与残留电位关系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中间层的膜厚与残留电位关系的图。
图6(a)和(b)是用于说明中间层中ΔL值测定方法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ΔL值(分散性)与曝光记忆关系的图。
图8(a)和(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简要结构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简要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基体上设置有包含氧化钛和粘合树脂的中间层、以及感光层,其特征在于,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为5~30nm范围内的值,并且中间层的膜厚为0.5~3μm范围内的值,且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0~5×1013Ω·cm范围内的值。
以下,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主要以如图1(a)和(b)所示的,具有基体13、中间层12、电荷产生层34和电荷输送层32的积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10为例,对各结构要件分别进行说明。
1.基体
作为图1中例示的基体13,可以使用具有导电性的各种材料。例如可以例举出:由铁、铝、铜、锡、铂、银、钒、钼、铬、镉、钛、镍、钯、铟、不锈钢、以及黄铜等金属形成的基体;由蒸镀或层叠上述金属的塑料材料构成的基体;或被碘化铝、防腐铝、氧化锡和氧化铟等覆盖的玻璃制的基体等。
即,只要基体本身具有导电性或基体表面具有导电性即可。此外,基体优选在使用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此外,基体的形状也可以是与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相符的片状或鼓状等任意一种。
2.中间层
此外,如图1中所例示的,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在基体13上设置含有粘合树脂和氧化钛的中间层12。以下,分别就粘合树脂和氧化钛等,对中间层进行说明。
(1)粘合树脂
(1)-1  种类
作为粘合树脂,优选使用选自例如聚酰胺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甲缩醛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苯氧基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树脂。
此外,在上述粘合树脂中,特别优选使用聚酰胺树脂。
其理由是,通过使用聚酰胺树脂作为粘合树脂,不仅能提高中间层、基体和感光层的粘合性,而且还能提高氧化钛的分散性。
即,如果采用聚酰胺树脂,则与基体的粘合性优异,因此能有效地抑制由于基体表面缺陷而引起的图像缺陷。
此外,即使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中间层、基体和感光层各自的界面也能稳定地粘合,因此能防止在这些界面产生剥离等,从而能有效防止在形成图像中产生灰雾。
此外,通过提高该树脂中所含氧化钛的分散性,能形成具有均匀导电性的中间层。
另外,由于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优异,因此优选使用醇可溶性聚酰胺树脂作为优选使用的聚酰胺树脂。作为具体例子,优选使用将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11、尼龙12等共聚的被称为共聚物尼龙的物质、或如N-烷氧基甲基改性尼龙、N-烷氧基乙基尼龙等将尼龙化学改性的被称为改性尼龙的物质。
(1)-2  数均分子量
此外,粘合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50000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是,通过使粘合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该范围内的值,不仅能均匀地形成中间层的膜厚,还能进一步提高氧化钛的分散性。
即,如果粘合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不足1000,则形成中间层时的涂布液粘度显著降低,难以获得均匀的膜厚,机械强度、成膜性或粘合性有时也会显著降低。另一方面,粘合树脂的数均分子量如果超过50000,则形成中间层时的涂布液粘度显著增加,难以控制中间层的膜厚,导电性有时会显著降低。
因此,粘合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000~30000范围内的值,更优选为5000~15000范围内的值。
另外,粘合树脂的数均分子量可以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作为聚苯乙烯换算的分子量进行测定,或者在粘合树脂是缩合类树脂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其缩合度计算得出。
此外,即使代替数均分子量,当粘度平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1)-3  粘度
此外,优选粘合树脂的溶液粘度(在乙醇/甲苯=1/1的溶剂中,5重量%浓度、25℃的条件下)为10~200mPa·sec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是,粘合树脂的溶液粘度如果不足10mPa·sec,则中间层的成膜性降低,膜厚差增大,中间层的机械强度和粘附性显著降低,此外,颜料等的分散性有时也发生降低。另一方面,粘合树脂的溶液粘度如果超过200mPa·sec,则有时难以形成均匀厚度的中间层。
因此,粘合树脂的溶液粘度(在乙醇/甲苯=1/1的溶剂中,5重量%浓度)更优选为30~180mPa·sec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50~150mPa·sec范围内的值。
(1)-4  羟基量
此外,在粘合树脂具有羟基的涂膜形成树脂的情况下,该羟基量优选为10~40mol%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是,具有羟基的涂膜形成树脂的羟基量如果不足10mol%,则中间层的机械强度、成膜性或粘附性显著降低,或者氧化钛的分散性有时也会降低。另一方面,具有羟基的涂膜形成树脂的羟基量如果超过40mol%,则容易发生凝胶化,有时难以形成均匀厚度的中间层。
因此,在粘合树脂使用具有羟基的涂膜形成树脂的情况下,其羟基量更优选为20~38mol%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25~35mol%范围内的值。
另外,作为具有羟基的涂膜形成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聚乙烯醇缩丁醛或聚乙烯醇甲缩醛树脂等。
(2)氧化钛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中间层包含上述粘合树脂和氧化钛。
其理由是,由于氧化钛具有规定的导电性,因此通过在中间层中分散该氧化钛,能对中间层赋予规定的导电性。
即,如果中间层的导电性过低,则在感光层中产生的电荷难以向基体一侧移动,有时会导致曝光记忆或残留电位上升。另一方面,如果中间层的导电性过高,则有时会从基体一侧注入电荷,或者带电性降低。
因此,为了将中间层的导电性调节在适当的范围内,必须分别改变氧化钛的添加量、平均一次粒径和表面处理等。以下,对各个要件进行说明。
另外,氧化钛可以使用晶体或非晶体。此外,在氧化钛为晶体的情况下,当其晶型是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和板钛矿型任一种时,均可以使用,尤其优选使用金红石型。
(2)-1  平均一次粒径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数均一次粒径,以下相同。)为5~30nm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是,通过使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为5~30nm范围内的值,而使其在中间层内的分散性良好,从而使中间层的导电性均匀。
即,如果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不足5nm,则不仅难以高精度地制造该氧化钛颗粒,而且有时颗粒之间容易凝集。另一方面,如果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超过30nm,则其在中间层内的分散性降低,中间层的导电性有时会不均匀。结果感光层中容易产生残留电荷,有时难以有效地抑制曝光记忆。
因此,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更优选为10~20nm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2~18nm范围内的值。
另外,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可以通过将电子显微镜照相和图像处理装置组合进行测定。
更具体地说,例如在通过扫描电镜获得氧化钛3万倍的照片后,使用CCD摄影,把图像数据读取到个人电脑中。然后,例如可以使用三谷商事(株)制造的WIN ROOF等通用图像处理软件,求出图像中反映出的任意100个以上氧化钛的数均粒径(长径),来作为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
下面,利用图2,对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与设置分散有该氧化钛的中间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记忆电位的关系进行说明。
在图2示出的特性曲线中(在相对于100重量份中间层的粘合树脂氧化钛含量为300重量份、中间层的膜厚为2μm的条件下),横轴为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nm),纵轴为具有包含该氧化钛的中间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记忆电位绝对值(V)。另外,对使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结构、记忆电位的测定方法等在以后的实施例中记载。
由该特性曲线可知,在氧化钛平均一次粒径(nm)的值为30nm以下的情况下,记忆电位的绝对值(V)稳定地维持在15V左右的较低的值。另一方面,在氧化钛平均一次粒径(nm)的值超过30nm,则伴随着该值的增加,记忆电位的绝对值(V)也急剧增加,当氧化钛平均一次粒径(nm)的值为50nm时,记忆电位的绝对值(V)增加至约35V。
因此,通过使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为30nm以下,可以将记忆电位稳定地抑制在较低的值。
(2)-2  添加量
此外,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树脂,氧化钛的添加量优选为150~35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是,通过使氧化钛的添加量在该范围内,能将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容易地调节在规定的范围内,且能提高氧化钛的分散性。
即,如果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树脂,氧化钛的添加量不足150重量份,则有时难以充分提高中间层的导电性。另一方面,如果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树脂,氧化钛的添加量超过350重量份,则中间层的导电性过高,氧化钛的分散性有时会降低。
因此,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树脂,氧化钛的添加量更优选为180~32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200~3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另外,所谓氧化钛添加量,如以下所述,在一起使用两种以上氧化钛的情况下,是指其总量。
此外,作为氧化钛,优选还含有平均一次粒径和表面处理等不同的其它氧化钛。
其理由是,通过一起使用两种以上的氧化钛,能更容易地调节中间层的导电性
即,通过改变两种以上氧化钛的混合比,能容易地适当调节中间层的导电性。
(2)-3  表面处理
此外,优选通过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有机硅化合物对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
其理由是,通过进行这种表面处理,能进一步提高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分散性,且将中间层的导电性调节至适当的范围内。
即,通过利用氧化铝(Al2O3)和二氧化硅(SiO2)对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能提高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基本分散性。
此外,通过利用氧化铝、二氧化硅对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能容易地调节利用后述有机硅化合物的表面处理量。
此外,再通过使用有机硅化合物进行表面处理,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氧化钛的分散性,还能改变其表面处理量,从而能够容易地调节氧化钛的导电性。
另外,作为适合使用的有机硅化合物,可以列举出烷基硅烷化合物、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含乙烯基硅烷化合物、含巯基硅烷化合物、含氨基硅烷化合物、或者作为这些物质缩聚物的聚硅氧烷化合物。更具体地说,优选甲基氢化二烯聚硅氧烷或二甲基聚硅氧烷等硅氧烷化合物,特别优选甲基氢化二烯聚硅氧烷。
另外,作为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氧化钛,优选为1~3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更优选为5~2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此外,作为有机硅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100重量份氧化钛,优选为1~15重量份范围内的值,更优选为5~1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此外,通过利用上述有机硅化合物对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能提高含有该被实施表面处理的氧化钛的中间层、基体和感光层之间的粘附力。
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效果,认为是由于有机硅化合物与聚酰胺树脂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该聚酰胺树脂的凝集力,还认为是由于有机硅化合物像底料那样,能发挥使中间层的表面改质的效果。
无论是哪种,通过有机硅化合物对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不仅能调节氧化钛的分散性及其导电性,还能调节中间层、基体和感光层之间的粘附力。
(3)添加剂
此外,为了防止由于光散射而产生干涉条纹,提高分散性等,还优选在中间层中添加与上述氧化钛不同的其它各种添加剂(有机粉末或无机粉末)。
尤其是氧化锌、锌白、硫化锌、铅白、锌钡白等白色颜料、氧化铝、碳酸钙、硫酸钡等作为填充颜料的无机颜料或氟树脂颗粒、苯并胍胺树脂颗粒、苯乙烯树脂颗粒等是优选的添加剂。
此外,在添加粉末等添加剂的情况下,优选其粒径为0.01~3μm范围内的值。其理由是,如果该粒径过大,则中间层的凹凸变大,产生导电不均匀的部分,此外,有时容易产生画质缺陷。另一方面,如果该粒径过小,则有时无法获得足够的光散射效果。
另外,在添加粉末等添加剂的情况下,相对于中间层的固体成分,其添加量以重量比计,优选为1~70重量%,更优选为5~60重量%范围内的值。
此外,还优选在中间层中添加电荷输送剂。即,通过使其含有电荷输送剂,能迅速地将感光层中产生的电荷移动至基体一侧,从而能够显示稳定的电特性。
此外,作为这种电荷输送剂,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各种化合物。
(4)体积电阻率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0~5×1013Ω·cm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是,通过使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在规定的范围内,在与后述的中间层的膜厚的关系中,能够将中间层整体的导电性调节在适当的范围内。
即,如果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不足1×1010Ω·cm,则中间层的绝缘性过低,即使在加厚其膜厚的情况下,有时也难以维持规定的带电特性。结果,感光层中残留电荷的影响相对变大,有时容易产生曝光记忆。另一方面,如果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超过5×1013Ω·cm,则中间层的导电性过低,即使在减薄中间层膜厚的情况下,感光层中产生的电荷有时也难以向基体一侧逃逸。结果,感光层中的载流子捕获、以及中间层与感光层界面上积蓄的电荷增加,从而残留电位上升,有时由于残留电荷本身容易产生曝光记忆。
因此,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更优选为2×1010~3×1013Ω·cm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1011~5×1012Ω·cm范围内的值。
另外,对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的测定方法,在以后的实施例中进行具体说明。
下面,利用图3,对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与具有该中间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记忆电位的关系进行说明。
在图3中示出横轴为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Ω·cm),纵轴为具有该中间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记忆电位绝对值(V)的特性曲线(在中间层的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为10nm、中间层的膜厚为2μm的条件下)。另外,记忆电位的绝对值(V)越小,越能抑制感光层中残留电荷的产生,从而防止记忆图像的产生。此外,关于使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结构、记忆电位的测定方法等,在以后的实施例中记载。
由该特性曲线为下凸型曲线可知,伴随着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Ω·cm)值的增加,记忆电位的绝对值(V)发生临界变化。
更具体地说,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Ω·cm)的值如果从1×106Ω·cm增加至1×1010Ω·cm,则记忆电位的绝对值(V)从约40V急剧减少至约20V。另一方面,在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Ω·cm)的值在1×1010~5×1013Ω·cm范围内的情况下,记忆电位的绝对值能稳定地维持在15V左右较低的值。如果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Ω·cm)的值超过5×1013Ω·cm,则记忆电位的绝对值(V)急剧增加。
因此,通过使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0~5×1013Ω·cm范围内的值,能将曝光记忆稳定地抑制在较低的值。
下面利用图4,对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与具有该中间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残留电位的关系进行说明。
在图4中示出横轴为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Ω·cm),纵轴为具有该中间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残留电位绝对值(V)的特性曲线(在中间层的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为10nm、中间层的膜厚为2μm的条件下)。另外,记忆电位的绝对值(V)越小,通过曝光形成的静电潜影与非曝光部分的表面电位之差越大,从而能形成清晰的图像。此外,对于使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结构、残留电位的测定方法等,在以后的实施例中记载。
由该特性曲线可知,伴随着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Ω·cm)值的增加,残留电位的绝对值(V)也增加。
更具体地说,当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Ω·cm)的值在5×1013Ω·cm以下的范围内,随着该值增加,残留电位的绝对值(V)也极缓慢地增加,稳定地维持在约8V以下。另一方面,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Ω·cm)的值如果超过5×1013Ω·cm,则残留电位的绝对值(V)急剧增加,当体积电阻率约5×1014Ω·cm时,残留电位的绝对值(V)增加至约14V。
因此,通过使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为5×1013Ω·cm以下,则能将残留电位稳定地抑制在较低的值。
(5)膜厚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中间层的膜厚为0.5~3μm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是,通过使中间层的膜厚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在与上述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的关系中,能将中间层整体的导电性调节在适合的范围内。
即,如果中间层的膜厚不足0.5μm,则无论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为多少,在基体与感光层之间均会产生漏电流,在形成图像上容易产生黑斑。另一方面,中间层的膜厚如果超过3μm,则即使在减小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的情况下,长期的话,在感光层中产生的电荷的输送效率也会降低。结果,感光层中的载流子捕获、以及中间层与感光层的界面上积蓄的电荷增加,残留电位会上升。
因此,中间层的膜厚更优选为0.8~2.5μm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1~2μm范围内的值。
下面,利用图5,对中间层的膜厚与具有该中间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残留电位的关系进行说明。
在图5中示出横轴为中间层的膜厚(μm),纵轴为具有该中间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残留电位绝对值(V)的特性曲线(在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为10nm、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中间层的粘合树脂氧化钛的含量为100重量份的条件下)。此外,对于使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结构、残留电位的测定方法等,在以后的实施例中记载。
由该特性曲线可知,随着中间层的膜厚(μm)值的增加,残留电位的绝对值(V)也增加。
更具体地说,当中间层的膜厚(μm)在3μm以下的范围内,无论该值如何增加,残留电位的绝对值(V)几乎维持在固定的水平,即,稳定地维持在约8V以下。另一方面,如果中间层的膜厚(μm)超过3μm,则残留电位的绝对值(V)急剧增加,当中间层的膜厚约4.5μm时,残留电位的绝对值增加至约17V。
因此,通过使中间层的膜厚为3μm以下,能将残留电位稳定地抑制在较低的值。
(6)ΔL值(根据JIS Z 8722)
此外,从在基体上形成中间层的状态下测定的L值(使用根据JIS Z 8722的色差计测定的参数值)中,减去单独测定的基体的L值,所获得的值(ΔL值)优选为-5.0~0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是,通过使ΔL值在该范围内,能容易地确认中间层中的氧化钛的分散性。
因此,能更容易且可靠地调节中间层的导电性。
即,如果ΔL值不足-5.0,则基体的亮度由于隔着中间层而显示出过度降低,这种亮度的过度降低意味着氧化钛的分散性过度降低。
如果氧化钛的分散性过度降低,则中间层的导电性变得不均匀,有时难以有效地抑制曝光记忆和残留电位的上升。
因此,ΔL值更优选为-4.0~0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3.0~0范围内的值。
此外,ΔL值的测定可以如下进行:
即,对层叠中间层(基准厚度:2μm)的基体,使用色差计(例如美能达(株)制造,CM1000)测定其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L值(L1)。然后,同样测定没有层叠中间层的基体相对于波长550nm的光的L值(L2)。
更具体地说,如果使用图6(a)和(b)进行说明,则图6(a)表示在基体13上层叠着中间层12的状态,图6(b)表示仅有基体的状态。此外,图6(a)和(b)中的H0表示分别照射基体的光(入射光),H1和H2表示分别照射基体的入射光的反射光。
因此,为了求出排出基体的影响后中间层中的中间层的L值(ΔL值),只要从中间层与基体的反射光混合的H1的L值(L1)中减去基体单独的H2的L值(L2),作为修正值即可。
即,可以通过所得L值(L1、L2),由下述数学式(1)计算出中间层的修正L值(ΔL值)。
ΔL=L1-L2 (1)
下面,利用图7,对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分散性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曝光记忆的关系进行说明。
另外,作为分散性指标,使用上述ΔL值。
即,在图7中分别示出横轴为ΔL值(-),左纵轴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记忆电位的绝对值(V)的特性曲线A,以及右纵轴为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分散性(相对评价)的特性曲线B。
此外,中间层中氧化钛分散性的相对评价基于通过显微镜观察中间层的结果进行评价。
首先,如特性曲线B所示,ΔL值越增加,则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分散性(相对评价)越高。
即,ΔL值越大,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分散性越高。
因此,通过ΔL值能明确评价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分散性。
此外,如特性曲线A所示,随着ΔL值增加,记忆电位的绝对值減少。
更具体地说,在ΔL值不足-5.0的情况下,记忆电位的绝对值是20V以上的较高的值,如果ΔL值为-5.0以上的值,则记忆电位的绝对值能稳定地维持在20V以下较低的值。
因此,如果对特性曲线A和B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则通过将ΔL值调节在规定范围内,提高中间层中氧化钛的分散性,则能有效地抑制曝光记忆的产生。
另外,通过其他途径还确认,通过使ΔL值在规定的范围内,也能有效地抑制残留电位上升。
3.电荷产生层
(1)电荷产生剂
(1)-1种类
作为本发明的电荷产生剂,可以使用例如无金属酞菁、氧代钛氧基酞菁等酞菁类颜料、二萘嵌苯类颜料、双偶氮颜料、二羰代吡咯并吡咯颜料、无金属萘花青颜料、金属萘花青颜料、方酸颜料(squaraine pigment)、三偶氮颜料、靛蓝颜料、甘菊环鎓颜料、花青苷颜料、吡喃鎓颜料、蒽嵌蒽醌颜料(anthanthrone pigment)、三苯基甲烷类颜料、士林颜料、甲苯胺类颜料、吡唑啉类颜料、喹吖啶酮类颜料这样的有机光导电体、以及硒、硒-碲、硒-砷、硫化镉、非晶态硅这样的无机光导电材料等目前公知的电荷产生剂。
更具体地说,更优选使用下式(1)~(4)表示的酞菁类颜料(CGM-A~CGM-D)。
其理由是,在使用具有半导体激光的激光束作为光源的打印机和传真机等数字光学类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对600~800nm以上波长区域的光具有灵敏度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另一方面,在使用具有卤素灯等白色光源的静电式复印机等模拟光学类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对可见光区域具有灵敏度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因此可适合使用例如二萘嵌苯类颜料或双偶氮颜料等。
Figure A20071014047300211
Figure A20071014047300212
(1)-2  含有量
此外,相对于100重量份构成电荷产生层的粘合树脂,电荷产生剂的含量优选为5~10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是,如果该含量相对于1 00重量份粘合树脂不足5重量份,则电荷产生量不足,有时难以形成清晰的静电潜影。另一方面,如果该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树脂超过1000重量份,则有时难以形成均匀的电荷产生层。
因此,相对于100重量份构成电荷产生层的粘合树脂,电荷产生剂的含量更优选为30~5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2)粘合树脂
此外,作为电荷产生层使用的粘合树脂,可以列举出双酚A类、双酚Z类或双酚C类等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乙缩醛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偏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树脂、硅树脂、硅-醇酸树脂、苯酚-甲醛树脂、苯乙烯-醇酸树脂、N-乙烯基咔唑等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3)厚度
此外,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优选为0.1~5μm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是,通过使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为0.1~5μm范围内的值,能提高由于曝光引起的电荷产生量。
即,电荷产生层的厚度如果不足0.1μm,则有时会难以形成具有足够电荷产生能的电荷产生层。另一方面,电荷产生层的厚度如果超过5μm,则有时难以抑制残留电荷的产生,或难以形成均匀的电荷产生层。
因此,更优选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为0.15~4μm范围内的值,进一步优选为0.2~3μm范围内的值。
4.电荷输送层
(1)电荷输送剂
(1)-1  种类
作为电荷输送层中使用的电荷输送剂(空穴输送剂和电子输送剂),可以列举出2,5-二(对二乙基氨基苯基)-1,3,4-噁二唑等噁二唑衍生物、1,3,5-三苯基-吡唑啉、1-(吡啶基-(2))-3-(对二乙基氨基苯乙烯基)-5-(对二乙基氨基苯乙烯基)吡唑啉等吡唑啉衍生物、三苯基胺、三(对甲基)苯基胺、N,N-二(3,4-二甲基苯基)二苯基-4-胺、二苄基苯胺等芳香族叔胺化合物、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二苯基)-4,4′-二胺等芳香族叔二胺化合物、3-(4′-二甲基氨基苯基)-5,6-二-(4′-甲氧基苯基)-1,2,4-三嗪等1,2,4-三嗪衍生物、4-二乙基氨基苯甲醛-1,1-二苯基腙等腙衍生物、2-苯基-4-苯乙烯基-喹唑啉等喹唑啉衍生物、6-羟基-2,3-二(P-甲氧基苯基)-苯并呋喃等苯并呋喃衍生物、P-(2,2-二苯基乙烯基)-N,N-二苯基苯胺等的α-二苯乙烯衍生物、烯胺衍生物、N-乙基咔唑等咔唑衍生物、聚-N-乙烯基咔唑及其衍生物等空穴输送物质;氯醌、溴醌、蒽醌等苯醌类化合物、四氰基醌二甲烷类化合物、2,4,7-三硝基芴酮、2,4,5,7-四硝基-9-芴酮等芴酮化合物、咕吨酮类化合物、噻吩化合物、联苯醌化合物等电子输送物质;以及在主链或侧链具有由上述化合物构成的基团的聚合物等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1)-2  添加量
此外,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树脂,电荷输送剂的添加量优选为10~1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是,电荷输送剂的添加量如果不足10重量份,则灵敏度降低,有时在实用上会产生弊端。另一方面,电荷输送剂的添加量如果超过100重量份,则电荷输送剂容易结晶,有时无法形成适当的膜。
因此,更优选电荷输送剂的添加量为20~8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另外,作为使用的电荷输送剂,根据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带电特性,通常使用空穴输送剂或电子输送剂,还可以一起使用空穴输送剂和电子输送剂。
(2)添加剂
此外,为了防止由于电子照相装置中产生的臭氧或氧化性气体、或光、热导致的感光体的劣化,优选在感光层中添加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等。
例如,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使用受阻酚、受阻胺、对亚苯基二胺、芳基链烷烃、氢醌、螺色满、螺二氢茚酮和这些物质的衍生物、有机硫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等。此外,作为光稳定剂,可以列举出二苯甲酮、苯并三唑、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四甲基哌啶等衍生物。
(3)粘合树脂
此外,作为构成电荷输送层的粘合树脂,可以使用迄今为止在感光层中使用的各种树脂。
可以使用例如以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为代表的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离子聚合物、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醇酸树脂、聚酰胺、聚氨酯、聚砜、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树脂、酮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醚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苯酚树脂、尿素树脂、蜜胺树脂、其它交联性的热固性树脂、环氧丙烯酸酯、尿烷-丙烯酸酯等光固型树脂等树脂。
此外,这些粘合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将两种以上混合或共聚使用。
(4)厚度
此外,电荷输送层的膜厚通常优选为5~50μm范围内的值。其理由是,电荷输送层的膜厚如果不足5μm,则有时难以均匀涂布。另一方面,电荷输送层的膜厚如果超过50μm,则机械强度有时会降低。因此,更优选是设定在10~40μm范围内的值。
5.制造方法
(1)基体的制备
为了防止干涉条纹的产生,优选使用蚀刻、阳极氧化、湿式喷砂法、喷砂法、粗切削、无中心切削(centerless machining)等方法,在基体的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
(2)氧化钛的表面处理
此外,作为对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优选使用干式处理方法,例如使用粉碎机,不用溶剂,将氧化铝、二氧化硅、有机硅化合物和氧化钛混合、分散,对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
此外,还优选使用在氧化钛浆液中加入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的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有机硅化合物后,搅拌,然后干燥,对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的湿式处理方法。
另外,在干式处理方法和湿式处理方法中,由于可以进行更均匀的表面处理,因此更优选湿式处理方法。
此外,作为湿式处理方法,优选使用湿式介质分散型装置。
其理由是,如果采用这种湿式介质分散型装置,由于分散能力优异,因此能有效地粉碎和分散氧化钛的凝集颗粒,且能进行均匀的表面处理。
其中,所谓湿式介质分散型装置,是能在装置内填充介质,且具有例如可高速旋转的搅拌圆盘等提高分散力的部材的装置。
此外,作为上述介质,优选使用球或珠等,为了进行更均匀的表面处理,优选使用珠。
此外,作为珠的原料,适合使用氧化铝、玻璃、锆石、氧化锆、钢和前石(front stone)等。另外,作为珠的直径,优选在0.3~2mm范围内。
(3)中间层的形成
(3)-1  中间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此外,在形成中间层时,优选在溶解树脂成分的溶液中添加上述氧化钛和空穴输送剂等添加剂,并进行分散处理,形成涂布液。
此外,对进行分散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使用通常公知的辊磨机、球磨机、振动球磨机、立式球磨机、砂磨、胶体磨、涂料振荡机等。
此外,在制备中间层用涂布液时,优选分成多个阶段溶解粘合树脂,并与上述氧化钛混合。
更具体地说,在制备中间层用涂布液时,优选包含下述步骤(A)~(B):
(A)在溶解了相当于构成中间层的全部粘合树脂的31~65重量%的粘合树脂的粘合树脂溶液中添加氧化钛,形成一次分散液的步骤;
(B)对一次分散液,溶解相当于全部粘合树脂的35~69重量%的粘合树脂,形成中间层用涂布液的步骤。
其理由是,在不分成多个阶段,一开始就将全部的粘合树脂、全部的氧化钛、有机溶剂在一个阶段中混合的情况下,氧化钛颗粒表面的树脂和有机溶剂的接触比例容易不均匀。因此,中间层用涂布液中的氧化钛的表面性质发生改变,氧化钛的分散性有时会恶化。此外,在一个阶段中混合的情况下,尤其是如果使用平均一次粒径为15nm以下的氧化钛,则分散性有时会显著降低。
另一方面,在制备中间层用涂布液时,在设置(A)、(B)两个步骤的情况下,首先,(A)步骤中一次分散液中的氧化钛浓度非常高,与各个氧化钛颗粒表面的树脂的接触比例、以及与有机溶剂的接触比例容易均匀。因此,接着在(B)步骤中,即使在加入全部添加树脂量的状态下,氧化钛的分散性也能保持在稳定的状态。结果,能提高中间层用涂布液的保存稳定性,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形成规定的中间层。
因此,步骤(A)中加入的粘合树脂的量更优选为与全部粘合树脂的35~60重量%相当的量,进一步优选为与40~55重量%相当的量。
(3)-2  中间层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
此外,对中间层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浸涂法、喷涂法、热涂法、刮涂法、辊涂法等涂布方法。
另外,为了更稳定地形成中间层和其上的感光层,优选在涂布中间层用涂布液后,在30~200℃下加热干燥处理5分钟~2小时。
(4)  电荷产生层的形成
(4)-1  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的制备
此外,在形成电荷产生层时,在溶解了树脂成分的溶液中添加电荷产生剂等,并进行分散处理,制备涂布液。
此外,对进行分散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使用通常公知的辊磨机、球磨机、立式球磨机、涂料振荡机、超声波分散机等进行分散混合,形成涂布液。
(4)-2  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的涂布
此外,对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使用例如旋涂器、涂布辊、喷涂器、棒涂器、浸涂器、刮片等。
此外,在涂布步骤后干燥步骤中,优选使用高温干燥机或减压干燥机,例如在60℃~150℃的干燥温度下进行干燥。
(5)电荷输送层的形成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优选在溶解了树脂成分的溶液中添加电荷输送剂等,制备涂布液。另外,分散处理、涂布方法、干燥方法由于与电荷产生层重复,因此省略。
6.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此外,在构成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时,如图8(a)所示,感光层还优选是具有基体13、中间层12、以及感光层11的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10。
如图8(b)所示,还优选在感光层11上设置保护层11’。
此外,即使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也能够通过与积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同样的条件和方法设置中间层。另一方面,作为在中间层上设置的感光层,是通过将与积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同样的电荷产生剂、电荷输送剂、粘合树脂等与分散介质一并分散混合而制备的感光层用涂布液,涂布在中间层上并干燥而形成。
此外,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树脂,该单层型感光层中电荷产生剂的含量优选为0.1~5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更优选为0.5~3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此外,对于空穴输送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树脂,优选为1~12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更优选为5~1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此外,对于电子输送剂的含量也与空穴输送剂同样,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树脂,优选为1~12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更优选为5~10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此外,对于感光层的厚度,优选为5.0~100μm范围内的值,更优选为10~80μm范围内的值。
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且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周围分别设置有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
以下,围绕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1.基本结构
图9表示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50的基本结构。该图像形成装置50具有鼓型的感光体10,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10的周围,沿箭头A所示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一次带电器14a、曝光装置14b、显影器14c、转印带电器14d、分离带电器14e、清洁装置18、以及除电器23,此外还可以是省略除电器23的无除电系统。
此外,记录材料P沿箭头B所示的运送方向,从其上游一侧依次通过供纸辊19a、19b和运送带21进行运送,在途中,设置用于定影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定影辊22a和加压辊22b。
此外,电子照相感光体10在基体13上具有上述规定的中间层12。因此,不仅具有均匀厚度的中间层,且经过长时间后,仍能显示出良好的电特性和图像特性。
2.动作
下面,参照图9,对图像形成装置50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将该图像形成装置50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0通过驱动装置(图中未表示),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以规定的处理速度(圆周速度)进行转动,并且通过一次带电器14a使其表面带有规定的极性和电位。例如,在导电性弹性辊与感光体表面接触方式的情况下,优选在直流电压(DC)中叠加交流电压(AC)。
然后,由激光、LED等曝光装置14b,一边根据图像信息调制光,一边通过反射镜等照射光,从而将电子照相感光体10的表面曝光。通过该曝光,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
接着,基于静电潜影,通过显影器14c使显影剂(调色剂)显影。即,通过对所具有的显影套筒施加规定的显影偏压,使装在显影器14c中的调色剂,对应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0的静电潜影进行附着,形成调色剂像。
然后,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0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该记录材料P从供纸盒(图中未示出)通过供纸辊19a、19b供纸后,进行调整,使得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上的调色剂像时间同步,提供到电子照相感光体10与转印带电器14d之间的转印部。此外,通过对转印带电器14d施加规定的转印偏压,电子照相感光体10上的调色剂像能够可靠地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
被转印了调色剂像后的记录材料P由分离带电器14e从电子照相感光体10表面分离,通过运送带21运送至定影器。通过定影辊22a和加压辊22b实施加热处理和加压处理,在调色剂像定影在其表面上后,通过排出辊(图中未表示)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50的外部。
另一方面,转印调色剂像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0以其原状态继续转动,将转印时未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残留调色剂(附着物)从电子照相感光体10的表面,通过清洁装置18除去,电子照相感光体10用于下一次图像形成。
如上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10在基体13上具有规定的中间层12,因此经过长时间仍能显示出良好的电特性和图像特性。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的记载内容。
1.中间层用涂布液A
在容器内加入75重量份通过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后、再由甲基氢化二烯聚硅氧烷进行表面处理的氧化钛(Teyca Co.Ltd.制造,SMT-02,数均一次粒径为10nm)、25重量份通过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的氧化钛(Teyca Co.Ltd.制造,MT-05,数均一次粒径为10nm)、300重量份甲醇、75重量份丁醇、50重量份预先相对于100重量份甲醇、25重量份丁醇溶解的聚酰胺CM8000(东丽(株)制造,四元共聚聚酰胺树脂(分子量:8000),然后使用球磨机(介质:直径0.5mm的二氧化锆球),混合1小时,形成一次分散溶液。
然后,在加入预先相对于100重量份甲醇、25重量份丁醇溶解的50重量份聚酰胺CM8000后,使用涂料振荡机混合1小时,进行二次分散,从而形成中间层用涂布液A(氧化钛∶粘合树脂=100∶100)。
另外,关于上述中间层用涂布液中各构成材料的添加量,是以中间层用涂布液中添加的聚酰胺CM8000的总量为基准量(100重量份)的。在以下的中间层用涂布液中也一样。
2.中间层用涂布液B
中间层用涂布液B(氧化钛∶粘合树脂=30∶100)除了相对于100重量份聚酰胺CM的氧化钛、甲醇和丁醇的添加比例分别是制备中间层用涂布液A情况下的0.3倍以外,与中间层用涂布液A同样制备。
3.中间层用涂布液C的制备
中间层用涂布液C(氧化钛∶粘合树脂=300∶100)除了相对于100重量份聚酰胺CM的氧化钛、甲醇和丁醇的添加比例分别是制备中间层用涂布液A情况下的3倍以外,与中间层用涂布液A同样制备。
4.中间层用涂布液D
中间层用涂布液D(氧化钛∶粘合树脂=400∶100)除了相对于100重量份聚酰胺CM的氧化钛的添加比例是制备中间层用涂布液A情况下的4倍,且相对于100重量份聚酰胺CM的甲醇和丁醇的添加比例分别为制备中间层用涂布液A情况下的2倍以外,与中间层用涂布液A同样制备。
5.中间层用涂布液E
中间层用涂布液E(氧化钛∶粘合树脂=300∶100)除了使用通过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的氧化钛(石原产业(株)制造,TTO-55A,数均一次粒径为40nm)代替SMT-02和MT-05作为氧化钛以外,与中间层用涂布液C同样制备。
6.中间层用涂布液F
中间层用涂布液F(氧化钛∶粘合树脂=300∶100)除了使用通过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的氧化钛(Teyca Co.Ltd.制造,MT-600SA,数均一次粒径为50nm)代替SMT-02和MT-05作为氧化钛以外,与中间层用涂布液C同样制备。
实施例1
1.积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备
(1)中间层的形成
在实施例1中,将所得中间层用涂布液A用5微米的过滤器过滤后,将直径30mm、长度238.5mm的铝基体(基体)的一端向上,在所得中间层用涂布液中,以5mm/sec的速度浸渍涂布。然后,在130℃、3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固化处理,形成膜厚0.5μm的中间层。
(2)体积电阻率的测定
此外,测定形成的中间层中的体积电阻率。
即,对形成的中间层通过溅射蒸镀形成金电极。然后,将金电极一侧作为负极、把基体一侧作为正极,施加10V/μm的电场,测定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
更具体地说,将形成中间层的基体切成20mm×20mm的小片后,对该小片中的中间层表面,进行掩膜,使得开口部分为0.5cm2。然后,通过离子溅射装置,溅射蒸镀金电极,使得膜厚为40nm。
并且,在由此形成的三明治单元的金电极和基体之间,施加如上所述的电场,测定此时流过的电流,并由该测定值计算出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
另外,以下使用与该体积电阻率测定中使用的基体和中间层同样制造的其它基体和中间层,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
(3)感光层的形成
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作为粘合树脂的聚乙烯醇乙缩醛树脂(积水化学工业,S-LEC KS-5),混合100重量份作为电荷产生剂的按照以下顺序制造的钛氧基酞菁、6000重量份作为分散介质的丙二醇单甲醚、和2000重量份四氢呋喃,使用球磨机分散48小时,制备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
将所得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用3微米的过滤器过滤后,通过浸涂涂布法涂布在中间层上,在80℃下干燥5分钟,形成膜厚0.3μm的电荷产生层。
然后,相对于100重量份作为粘合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帝人化成TS2020),混合溶解70重量份作为空穴输送剂的、用下式(5)表示的芪化合物(HTM-1)和460重量份作为溶剂的四氢呋喃,制备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
Figure A20071014047300321
将所得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与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同样地涂布在电荷产生层上,在130℃、30分钟的条件下干燥后,形成膜厚20μm的电荷输送层,作为积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另外,使用的钛氧基酞菁按照以下顺序合成。
首先,在氩气置换的烧瓶中,加入作为反应原料的22g邻-酞菁、25g四丁氧基钛、2.28g尿素和300g喹啉后,边使用搅拌装置搅拌,边升温至150℃。
然后,馏去烧瓶内由反应原料产生的蒸汽,并再升温至215℃。然后,维持该温度,再边搅拌2小时边使反应原料反应。
反应结束后,在冷却至150℃时,从烧瓶取出反应物,通过玻璃过滤器过滤。在将所得固体物通过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依次洗浄后,进行真空干燥,获得24g青紫色固体。(颜料化前处理)
然后,在具有搅拌装置的烧瓶内,加入10g所得青紫色的固体、和100ml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至130℃,搅拌处理2小时,形成反应液。
然后,停止加热,在冷却至23±1℃后,将反应液静置12小时,进行稳定化处理。
此外,使用玻璃过滤器过滤已稳定化的反应液,再通过甲醇洗净所得固体。然后,对其进行真空干燥,获得9.83g钛氧基酞菁的粗结晶。
然后,在具有搅拌装置的烧瓶内,加入5g所得钛氧基酞菁的粗结晶、和100ml浓硫酸,均匀溶解。
在水冷的水中滴入所得溶液后,在室温下搅拌15分钟,再在23±1℃下静置30分钟,进行重结晶。
然后,通过玻璃过滤器过滤重结晶的溶液,水洗所得固体至洗浄液为中性。然后,在不干燥、存在水的状态下,分散在200ml氯苯中,并将其加热至50℃,搅拌10小时。
通过玻璃过滤器过滤所得溶液,在50℃下真空干燥所得固体5小时,以钛氧基酞菁结晶的形式获得4.1g蓝色粉末。
另外,所得钛氧基酞菁在初期以及在1,3-二氧杂戊环或四氢呋喃中浸渍7天后,确认在布拉格角2θ±0.2°=7.4°和26.2°处没有产生峰,而且除了伴随吸附水的气化在90℃附近产生的峰以外,在296℃处存在一个峰。
2.评价
(1)残留电位的测定
对所得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残留电位进行评价。
即,在温度20℃、湿度60%的环境下,使用鼓灵敏度试验机(GENTEC(株)制造),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为-700V的状态下,对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照射1.5sec使用带通滤波器从卤素灯的白色光中取出的波长780nm的单色光(半幅值20nm、光强度8μW/cm2),并进行1秒钟660nm除电光的照射,将3秒后表面电位的绝对值作为残留电位的绝对值进行测定。此外,基于下述基准评价测定结果。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残留电位的绝对值不足10V。
×:残留电位的绝对值为10V以上。
(2)记忆电位的评价
此外,对所得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记忆电位进行评价。
即,从采用负带电反转显影方式的打印机(冲数据(株)制造,MicroLine5400)的成像单元中取出显影装置,并在其中安装电位测定装置,制成电位测定用的成像单元。该电位测定装置相对于成像单元,设置电位测定探针。此外,该电位测定探针相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体轴向的中央设置,电位测定探针与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距离为5mm。
然后,在常温常湿环境下(温度:23℃、相对湿度:50%RH),将用1%原稿打印10000张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安装在上述电位测定用成像单元中,对第一圈(95mm长)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相当于黑图像的65mm的曝光(曝光部分),对剩余的30mm不进行曝光(非曝光部分)。然后,对第二圈的全部电子照相感光体,都不进行曝光。测定相当于第一圈曝光部分的部分在第二圈中的表面电位V0b(V)、以及相当于第一圈非曝光部分的部分在第二圈中的表面电位V0(V),计算该电位差的绝对值|V0-V0b|(V),作为曝光记忆(V)。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3)记忆图像的评价
此外,使用所得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记忆图像的评价。
即,将所得电子照相感光体安装在打印机(冲数据(株)制造,MicroLine5400)中,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温度:35℃、相对湿度:85%),印刷100000张文字图像。然后,连续印刷半色调图像。此外,在低温低湿条件下(温度:10℃、相对湿度:20%),也同样在印刷100000张文字图像后,连续印刷半色调图像。此外,根据下述标准评价在各种条件下印刷的半色调图像上有无产生作为残像的文字图像。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在半色调图像上,确认没有文字图像的残像。
△:在半色调图像上,尽管无法判断是文字图像,但确认存在残像。
×:在半色调图像上,确认存在清晰的文字图像的残像。
(4)黑斑产生的评价
此外,对使用所得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图像形成时的黑斑的产生进行评价。
即,将所得电子照相感光体安装在打印机(冲数据(株)制造,MicroLine5400)中,在高温高湿条件下(40℃、90%RH)下印刷5000张。然后,空白印刷A4尺寸的纸,计量产生的黑斑数(个/枚)。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另外,该评价试验是在恶劣环境下作为强制试验进行的。
(5)粘附性的评价
此外,使用所得电子照相感光体,对感光层的粘附性进行评价。
即,用切刀将所得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切断成3mm×3mm的片,纵横为5×5,总计25个。另外,作为电荷产生层下层的中间层,不用切刀切断而维持着。
然后,在形成的片上粘贴赛璐玢带后,剥离,根据下述标准评价片的感光层与中间层的粘附性。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感光层完全没有剥离。
×:发现感光层剥离。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除了中间层的膜厚为2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并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实施例3~4
在实施例3中,除了使用中间层用涂布液C作为中间层用涂布液,且中间层的膜厚如表1中所示,分别为0.5、2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并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比较例1~4
在比较例1~4中,除了使用中间层用涂布液B作为中间层用涂布液,且中间层的膜厚如表1中所示,分别为0.3、0.5、2、4.5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并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比较例5~6
在比较例5~6中,除了中间层的膜厚如表1中所示,分别为0.3、4.5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并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比较例7~8
在比较例7~8中,除了中间层的膜厚如表1中所示,分别为0.3、4.5μm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测定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并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比较例9~11
在比较例9~11中,除了使用中间层用涂布液D作为中间层用涂布液,且中间层的膜厚如表1中所示,分别为0.6、2、4.5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并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比较例12~13
在比较例12~13中,除了使用中间层用涂布液E作为中间层用涂布液,且中间层的膜厚如表1中所示,分别为0.6、2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中间层中体积电阻率并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比较例14~15
在比较例14~15中,除了使用中间层用涂布液F作为中间层用涂布液,且中间层的膜厚如表1中所示,分别为0.6、2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并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在表1中示出。
表1
    中间层     评价
    氧化钛 膜厚(μm)   体积电阻率(Ω·cm)   记忆电位(V) 记忆图像 黑斑产生数量(个) 残留电位 粘附性
种类   平均一次粒径(nm)  添加量(重量份) 电位(V) 结果
实施例1  SMT-02/MT-05     10     100     0.5   2.57×1013     13     ○     0     8     ○     ○
实施例2     100     2.0   3.23×1013     14     ○     0     7     ○     ○
实施例3     300     0.5   3.03×1010     14     ○     0     8     ○     ○
实施例4     300     2.0   3.23×1010     16     ○     0     7     ○     ○
比较例1     30     0.3   3.51×1014     21     △     1     15     ×     ×
比较例2     30     0.5   3.52×1014     23     △     0     14     ×     ×
比较例3     30     2.0   4.23×1014     24     △     0     13     ×     ×
比较例4     30     4.5   5.07×1014     21     △     0     16     ×     ×
比较例5     100     0.3   2.37×1013     15     ○     3     8     ○     ○
比较例6     100     4 5   2.71×1013     15     ○     0     16     ×     ○
比较例7     300     0.3   1.57×1010     14     ○     2     8     ○     ○
比较例8     300     4.5   2.71×1010     15     ○     0     17     ×     ○
比较例9     400     0.6   1.57×108     21     △     2     8     ○     ○
比较例10     400     2.0   3.23×108     23     △     0     6     ○     ○
比较例11     400     4.5   2.71×108     21     △     0     18     ×     ○
比较例12 TTO-55A 40     300     0.6   1.97×1010     24     ×     0     7     ○     ○
比较例13     300     2.0   3.83×1010     28     ×     0     8     ○     ○
比较例14 MT-600SA 50     300     0.6   2.05×1010     34     ×     0     9     ○     ○
比较例15     300     2.0   3.25×1010     36     ×     0     12     ×     ○
采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使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使中间层中分散的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中间层的膜厚、以及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分别在规定的范围内,能容易地调节中间层的导电性,并有效地抑制曝光记忆的产生和残留电位的上升。
因此,期待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使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能有助于显著提高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各种图像形成装置的电特性,并使形成图像的质量显著提高。

Claims (11)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基体上设置有包含氧化钛和粘合树脂的中间层、以及感光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钛的平均一次粒径为5~30nm范围内的值,所述中间层的膜厚为0.5~3μm范围内的值,且中间层的体积电阻率为1×1010~5×1013Ω·cm范围内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从在基体上形成中间层的状态下测定的L值中,减去单独测定所述基体的L值,所获得的值(ΔL值)为-5.0~0范围内的值,其中所述L值表示使用根据JIS Z 8722的色差计测定的参数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粘合树脂,所述氧化钛的添加量为150~35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利用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有机硅化合物对所述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氧化钛,利用所述氧化铝和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处理的量为1~3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且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氧化钛,利用所述有机硅化合物进行表面处理的量为1~15重量份范围内的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钛包含两种以上的氧化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树脂为聚酰胺树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0范围内的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中间层的中间层用涂布液通过包含下述步骤(A)~(B)的制造方法获得:
(A)在溶解了相当于构成中间层的全部粘合树脂的31~65重量%的粘合树脂的粘合树脂溶液中添加所述氧化钛,形成一次分散液的步骤;
(B)对一次分散液,溶解相当于全部粘合树脂的35~69重量%的粘合树脂,形成中间层用涂布液的步骤。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且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周围分别配置有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以及转印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为省略电荷去除装置的无除电型的图像形成装置。
CNB2007101404731A 2006-08-25 2007-08-24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50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29161 2006-08-25
JP2006229161A JP2008052105A (ja) 2006-08-25 2006-08-25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1548A true CN101131548A (zh) 2008-02-27
CN100555088C CN100555088C (zh) 2009-10-28

Family

ID=3911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4047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5088C (zh) 2006-08-25 2007-08-24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50666A1 (zh)
JP (1) JP2008052105A (zh)
CN (1) CN100555088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167A (zh) * 2009-03-17 2010-09-22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46895A (zh) * 2009-03-26 2010-09-29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33441A (zh) * 2009-10-02 2011-04-27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具有所述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53515A (zh) * 2009-10-29 2011-05-11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和使用所述电子照相光电导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53514A (zh) * 2009-11-02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1592877B (zh) * 2008-05-27 2011-12-2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39726B (zh) * 2008-03-19 2012-06-20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层压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430103A (zh) * 2011-03-03 2013-12-04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CN103513526A (zh) * 2012-06-22 2014-01-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5518534A (zh) * 2014-02-24 2016-04-20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使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7507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Junichiro Otsubo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JP5438943B2 (ja) * 2008-09-26 2014-03-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
JP4565047B1 (ja) 2009-03-19 2010-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047343B2 (ja) 2010-08-30 2012-10-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電子写真感光体下引き層用塗布液
CN102650735B (zh) * 2011-02-28 2014-08-27 株式会社理光 用激光器对感光体进行照射的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888661B2 (ja) * 2011-12-20 2016-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5910870B2 (ja) * 2012-03-21 2016-04-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36809B2 (ja) * 2013-03-13 2017-1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70309B2 (ja) * 2013-03-15 2017-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867455B2 (ja) * 2013-06-19 2016-02-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6711107B2 (ja) * 2016-04-25 2020-06-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13253588A (zh) * 2021-06-11 2021-08-13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平移转印式彩色墨粉印花机及印花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9626B2 (ja) * 2001-01-30 2006-10-0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7229729B2 (en) * 2003-07-16 2007-06-12 Konica Mo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4042646B2 (ja) * 2003-07-22 2008-02-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103810B2 (ja) * 2004-01-27 2008-06-1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9726B (zh) * 2008-03-19 2012-06-20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层压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92877B (zh) * 2008-05-27 2011-12-2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40167A (zh) * 2009-03-17 2010-09-22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40167B (zh) * 2009-03-17 2012-12-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46895A (zh) * 2009-03-26 2010-09-29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46895B (zh) * 2009-03-26 2012-12-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33441A (zh) * 2009-10-02 2011-04-27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具有所述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33441B (zh) * 2009-10-02 2012-12-12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具有所述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53515B (zh) * 2009-10-29 2013-01-23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和使用所述电子照相光电导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53515A (zh) * 2009-10-29 2011-05-11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和使用所述电子照相光电导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53514A (zh) * 2009-11-02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2053514B (zh) * 2009-11-02 2013-02-13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US8470504B2 (en) 2009-11-02 2013-06-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CN103430103A (zh) * 2011-03-03 2013-12-04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CN103430103B (zh) * 2011-03-03 2016-06-15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CN103513526A (zh) * 2012-06-22 2014-01-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513526B (zh) * 2012-06-22 2019-04-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5518534A (zh) * 2014-02-24 2016-04-20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使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50666A1 (en) 2008-02-28
CN100555088C (zh) 2009-10-28
JP2008052105A (ja) 200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5088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52996B (zh)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39377B (zh) 成像设备
CN103154821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928726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
JP3740389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93783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1846895B (zh)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913962A (zh)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KR20140097002A (ko) 전자 사진 감광체의 제조 방법
CN101681133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49555B (zh) 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430108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装置
CN104823114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5377943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聚芳酯树脂
CN103946751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4319197B2 (ja)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809399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504514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52995B (zh)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35769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
JP2008139372A (ja)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44904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92877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5143988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