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2267B - 内燃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内燃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2267B
CN101122267B CN200710140710.4A CN200710140710A CN101122267B CN 101122267 B CN101122267 B CN 101122267B CN 200710140710 A CN200710140710 A CN 200710140710A CN 101122267 B CN101122267 B CN 1011222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channel
carburetor
explosive motor
divi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07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2267A (zh
Inventor
W·盖耶
B·谢劳斯
L·泽克
P·施劳克
J·哈伯雷恩
E·艾米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122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2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2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2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3/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 F02B33/02Engines with reciprocating-piston pumps; Engines with crankcase pumps
    • F02B33/04Engines with reciprocating-piston pumps; Engines with crankcase pumps with simple crankcase pumps, i.e. with the rear face of a non-stepped working piston acting as sole pumping member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crankc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5/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fresh charge for scavenging cylinders
    • F02B25/20Means for reducing the mixing of charge and combustion residues or for preventing escape of fresh charge through outlet port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subgroups F02B25/02 - F02B25/18
    • F02B25/22Means for reducing the mixing of charge and combustion residues or for preventing escape of fresh charge through outlet port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subgroups F02B25/02 - F02B25/18 by forming air cushion between charge and combustion resid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13/00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carburettors; Carburettors using more than one fuel
    • F02M13/02Separate carburettors
    • F02M13/04Separate carburettors structurally uni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ing Evacuation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内燃发动机具有一抽吸通道(22)用于供给燃油和燃烧空气,此抽吸通道在其至少一部分长度上分成一混合物通道(10)和一用于供给尽可能不含燃油的输入通道(8)。如果一段抽吸通道(22)在一弹性的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140)里引导,那就可以使内燃发动机的制造方便,结构简单,其中所述抽吸接管具有一隔板(21,51,61,71,81,91,101,131,141),它在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140)的至少一部分长度上延伸,并将抽吸通道(22)分成一混合物通道(10)和一输入通道(8)。

Description

内燃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该内燃发动机具有一抽吸通道用于供给燃油和燃烧空气,其中抽吸通道在其至少一部分长度上分成一混合物通道和一用于供给尽可能不含燃油的空气的输入通道。
背景技术
由EP 1221545A2已知有一种内燃发动机,也就是双冲程发动机,其抽吸通道具有一隔板,它将空气通道与混合物通道分开。
由DE 102004037187A1已知,在一化油器和一内燃发动机之间有一种连接接头,它具有两个通道管,也就是一用于混合物通道的通道管和一第二隔开的用于空气通道的通道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内燃发动机,它结构简单并且制造方便。该任务通过一种内燃发动机来解决。该内燃发动机具有一抽吸通道用于供给燃油和燃烧空气,其中抽吸通道在其至少一部分长度上分成一混合物通道和一用于供给尽可能不含燃油的空气的输入通道。根据本发明,抽吸通道的一部段在一弹性的抽吸接管里引导,其中抽吸接管具有一隔板,此隔板在抽吸接管的至少一部分长度上延伸,并且它将抽吸通道分成混合物通道和输入通道。
所述内燃发动机不是具有两个隔开的用于混合物通道和空气通道的通道管,而是具有一抽吸通道,该通道被分成混合物通道和输入通道。由于抽吸接管设计成弹性的,因此抽吸接管可以消除振动间隔,例如在一手持式工作器具里在一把手壳体和一发动机壳体之间的振动间隙。抽吸接管可以方便地,例如用注塑法制成。由于抽吸接管具有一通道管,这通道管用隔板分开,因此材料消耗并因此抽吸接管的重量也都是小的。抽吸接管比具有两个分开设计成的通道管的一种可对比的抽吸接管来说结构尺寸要小。
抽吸接管有利地主要由一种塑料、尤其是一种弹性体制成。若混合物通道和输入通道在抽吸接管里相互平行引导的话,那就能实现抽吸接管的一种简单的设计方案。抽吸通道有利地在抽吸接管的位于上游的端部处具有一种圆形横断面。因此抽吸接管可以连接于一具有圆形通道横截面的化油器上。该化油器因此可以容易地设计有一圆形的化油器孔。
抽吸接管适宜地在其位于上游的端部的部位里具有一进入到混合物通道里的进入孔并具有一进入到输入通道里的进入孔,它们被隔板分离开。由于在进入孔范围里在混合物通道和输入通道之间已经设有一分隔机构,因此尽可能地避免燃油从混合物通道转移到输入通道里。隔板有利地将抽吸通道在中间分开。但也可以规定:进入到混合物通道里的进入孔的流动横截面大于进入到输入通道里的进入孔的流动横截面。尤其是在将内燃发动机设计作为一种用扫气集气管(Spülvorlage)工作的双冲程发动机时,在运行时所需的通过输入通道输入并用于在溢流通道里预先占位的燃烧空气量大于所需的燃油/空气-混合物的量。由于进入到输入通道中的进入孔设置在具有不同流动横截面的混合物通道里,因此可以方便地适应于内燃发动机。
可以设计使隔板向着输入通道成弦形延伸。隔板的弧形结构方案减小了进入到输入通道里的燃油量。弧形结构形状的隔板使隔板在一优选方向上弯成弧形。因此避免了:隔板向着混合物通道可能发生弯曲。向着混合物通道的弯曲会大大加大输给输入通道的燃油量,并因此使内燃发动机的废气量变差。
为了避免隔板的下倾,可以使抽吸接管在其位于上游的端部处具有一支承环,一段隔板固定在此支承环上,其中支承环和隔板部段由一种形状稳定的材料制成。支承环和隔板部段使抽吸接管稳定在其位于上游的端部处。由形状稳定的材料制成的隔板部段阻止了隔板可能向着一通道下倾。支承环可以分开制成,并在装配时固定在抽吸接管上。隔板可以这样简单地实现稳定。为了使隔板稳定,也可以规定:抽吸接管具有一由形状稳定的材料制成的加强板,它构成隔板的至少一个部段。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板可以自身限制住混合物通道和输入通道,或用抽吸接管的弹性材料围绕注塑。在注塑制造抽吸接管时,可以将加强板按简单的方式注塑进抽吸接管里。
使抽吸通道的一个部段设置在一化油器里,而且抽吸接管以其位于上游的端部布置在化油器上。若化油器里的抽吸通道设计成不分开的通道管,那就形成内燃发动机的一种简单的方案。抽吸通道分成混合物通道和输入通道的分开只是在化油器下游在抽吸接管里进行。因此例如对于一种具有扫气集气管的双冲程发动机来说可以使用一种通常的化油器。因此简化了扫气集气管发动机的可制造性。但也可以规定在化油器里设有一隔板部段,它将抽吸通道分开。由于在化油器里布置了一隔板部段,所以就可以改善在混合物通道和输入通道之间的分离,并因此尽可能地避免了燃油从混合物通道转移到输入通道里。
在化油器里设有一可调整的节流元件,该节流元件在隔板范围里在至少一个位置上伸入到抽吸接管里。节流元件有利地在一位置上贴靠在隔板上。因此形成了混合物通道与输入通道的良好分开。尤其是在隔板上设有一密封元件用于良好的密封,或者将隔板本身设计成密封面。然而也可规定,使隔板具有一凹槽用于节流元件,并且在隔板和节流元件之间在节流元件的每个位置上存在一间距。
使抽吸接管具有一化油器连接法兰,用于与化油器相连接,这化油器连接法兰构成了抽吸接管的位于上游的端部。为了改善密封、提高稳定性,规定使化油器连接法兰具有一由一种形状稳定的材料制成的芯子,该芯子被抽吸接管的弹性材料至少局部地围绕注塑。抽吸接管在其位于下游的端部处适宜地具有一用于混合物通道的排出孔和一用于输入通道的排出孔,其中用于混合物通道的排出孔的流动横截面小于用于输入通道的排出孔的流动横截面。所述内燃发动机尤其具有一带有一气缸连接接头的气缸,而且抽吸接管用其位于下游的端部布置在气缸连接接头上。抽吸接管因此尤其是将化油器直接与气缸连接接头相连接。由此形成内燃发动机的一种紧凑而简单的构造。
抽吸接管有利地具有一气缸连接法兰用于与气缸连接接头相连接,该气缸连接法兰构成了抽吸接管的位于下游的端部。气缸连接法兰尤其是具有三个紧固孔。在三个紧固孔时,在气缸连接接头上形成一种对气缸连接法兰的静态所限定的支承。相对于通常应用于抽吸接管的四个紧固孔来说,减小了装配所需的费用。为了提高气缸连接法兰的稳定性,规定气缸连接法兰具有一由形状稳定的材料制成的芯子,该芯子被抽吸接管的弹性材料至少局部地围绕注塑。在紧固孔部位里,芯子有利地并没有被围绕注塑,因此可以良好地固定住连接法兰。如果抽吸接管至少在一连接法兰上具有一密封凸起,而该凸起围绕着用于混合物通道和输入通道的孔,那就可以实现抽吸接管的一种简单的结构以及在抽吸接管和气缸或者化油器之间良好的、密封的连接。通过紧固孔可以实现密封凸起在气缸连接接头上有一规定的压紧力,因此确保了在抽吸接管和气缸之间的密封连接。
然而也可以规定,使抽吸接管具有一气缸连接边缘,它搭接了气缸的气缸连接接头,并构成了抽吸接管的位于下游的端部。抽吸接管实用地具有一脉动通道,该脉动通道从抽吸接管的位于上游的端部一直伸展到位于下游的端部。脉动通道将内燃发动机的曲轴箱与一布置在化油器里的燃油泵相连接。脉动通道布置在抽吸接管里,这导致内燃发动机的紧凑构造,而无需附带的构件,也无需附带的装配费用。若在抽吸接管里推入一插入元件,该插入元件伸入到化油器里并将混合物通道和输入通道分开,那就可以实现输入通道和混合物通道的良好分离并使内燃发动机制造简单。
为了在混合物通道和输入通道之间实现良好密封,规定在化油器里设有一节流元件,并在节流元件下游在一构成了一隔板部段的元件上设有一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即使在节流元件的关闭位置时或部分关闭位置时也确保在混合物通道和输入通道之间的良好分隔。
有利地在化油器和抽吸接管之间设置一中间元件。中间元件有利地气密地压入到化油器里。该中间元件尤其被抽吸接管的一化油器连接法兰搭接。因此可以将中间元件预安装在化油器上,从而在装配时只须装上抽吸接管。因此使装配简单而可靠。中间元件尤其是具有一隔板部段,它贴靠在抽吸接管的隔板上。因此抽吸接管的隔板支撑在中间元件的隔板部段上。所述稳定性就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元件的隔板部段可以形成一用于抽吸接管隔板的导向机构,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斜面来实现。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所示为:
图1:一种双冲程发动机的剖视简图;
图2和3:图1所示双冲程发动机的化油器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图1所示抽吸接管的立体图;
图5:图4所示抽吸接管芯子的俯视图;
图6:图1所示抽吸接管的立体图;
图7:图1中所示抽吸接管的一侧视图;
图8:沿图7中线VIII-VIII的剖视图;
图9:抽吸接管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图9中所示抽吸接管在图9中的箭头X方向的一侧视图;
图11:抽吸接管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图11中所示抽吸接管在图11中箭头XII方向上的一侧视图;
图13和14:一种抽吸接管的立体图;
图15:图13和14中所示抽吸接管的一纵向剖视图;
图16:图15中所示XVI局部的放大图;
图17:具有一抽吸接管的化油器的简图;
图18:沿着图17中线XVIII-XVIII的剖视简图;
图19:抽吸接管的一剖视图;
图20:抽吸接管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1:图20所示的抽吸接管在图20中箭头XXI的方向上的一侧视图;
图22:具有一抽吸接管的化油器的简图;
图23:图22所示化油器和抽吸接管的局部剖视简图;
图24:一种实施例的对应于图23的一剖视简图;
图25:一节流元件和一隔板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6:具有一抽吸接管的化油器的简图;
图27:具有一抽吸接管的化油器的局部剖视简图;
图28:图27中所示中间元件的立体图;
图29:图27中所示压入到化油器里的中间元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内燃发动机是一种利用扫气集气管工作的双冲程发动机1,它尤其用于驱动一种手持式工作器具的工具,该工作器具例如是一种马达锯、切割砂轮或类似器具。双冲程发动机1具有一气缸2,气缸里设有一燃烧室3。燃烧室3由一来回移动地支承在气缸2里的活塞5来限定。活塞5通过一连杆6驱动一可旋转地支承在一曲轴箱4里的曲轴7。在气缸2上通入一用于尽可能地不含燃油的空气的输入通道8,该通道有一通道入口9;还通入一混合物通道10,它有一混合物入口11。通道入口9和混合物入口11由活塞5进行气口配气。从燃烧室3里引出一出口17。
在活塞5的下死点范围里,曲轴箱4通过两个靠近入口的溢流通道12和两个靠近出口的溢流通道15与燃烧室3进行流体连接。在图1中分别只表示了所述溢流通道12,15之一。第二溢流通道12和15对称于图1中的剖面而布置。靠近入口的溢流通道12用溢流窗口15通入到燃烧室3中,而靠近出口的溢流通道15则用溢流窗口16通入到燃烧室3中。活塞5具有一活塞槽14,它使通道入口9在活塞5的上死点范围里与溢流窗口13和16接通。
双冲程发动机1具有一空气滤清器18,它通过一化油器19以及一抽吸接管20与气缸2的气缸连接接头39连接,在化油器19里并在抽吸接管20里设有一抽吸通道22。在抽吸接管20里,该抽吸通道22通过一隔板21分成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在抽吸接管20里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相互平行延伸。输入通道8在混合物通道10的向着曲轴箱4一侧引导。在气缸连接接头39里输入通道8和混合物通道10相互交叉。输入通道8在混合物通道10的面向燃烧室3的那一侧上通入在气缸2上。
在化油器19里,在抽吸通道22里可摆动地支承着一节气门24,它具有一在图2中所表示的节流轴29。就抽吸通道22里的流动方向23而言,在节气门24的上游可摆动地支承一阻风门25,它具有一在图2中所示的阻风轴30。节流轴29和阻风轴30都支承在一化油器壳体28里。在节气门24部位里,副燃油孔27通入抽吸通道22里。在流动方向23上大致在阻风轴30和节流轴29之间有一主燃油孔26通入到抽吸通道22里。副燃油孔27和主燃油孔26都通入到抽吸通道22的一部位里,该部位布置在混合物通道10的上游。
图3中表示了在一中间在抽吸通道口里延伸的抽吸通道纵轴线55的高度上化油器19的一剖视图。节气门24和阻风门25在完全打开的位置上平行于抽吸通道纵轴线55。在阻风门25和节气门24的这个位置上,所述阀门24,25将抽吸通道22分开。抽吸通道22的位于输入通道8上游的部段通过节气门24与燃油孔26和27遮隔开,因此燃油基本上进入到混合物通道10里。如图2所示,节气门24在完全开启位置上伸入到抽吸接管20里的隔极21的部位里。隔板21具有一凹部44,其轮廓对应于节气门24的轮廓。凹部44的尺寸应保证在完全打开位置上的节气门24与隔板21之间形成一间距d。该间距规定了节气门24和隔板21之间的间隙,并例如可以在几个十分之一毫米至几个毫米之间。这间距d有利地为0.5mm至1mm。
图3表示了化油器19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在阻风门25和节气门24之间设有一隔板部段31。在完全打开的位置上,阻风门25、隔板部段31和节气门24位于一个平面里,因此抽吸通道22也在化油器19里分成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在节气门24和隔板21之间,由于凹部44和间距d所以在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之间形成一种连接。隔板部段31设计成分开独立的、插入到通道22里的构件。
在双冲程发动机1运行时,当活塞5在向上行程时,燃油/空气-混合气通过混合物通道10被吸入到曲轴箱4里。在活塞5的上死点范围里,使尽可能无燃油的空气从输入通道8里通过活塞槽14位于溢流通道12和15之前。在活塞5向下行程时,使混合物在曲轴箱4里压缩。只要溢流窗口13和16被活塞5释放开,那么首先是无燃油的空气、接着是新鲜混合气从曲轴箱4流入到燃烧室3里。存在于燃烧室里的由前面的循环所产生的废气被所述尽可能无燃油的空气从燃烧室3吹出至出口17。在活塞5向上移动时,将燃烧室3里的混合物压缩,并在活塞5的上死点部位里点火。燃烧就使活塞5加速朝向曲轴箱4。当打开出口17时,废气就从燃烧室3里流出,并被通过溢流窗口13和16流入的尽可能不含燃油的空气吹出去。
由于抽吸通道22在化油器19下游分隔成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就使通过主燃油孔26和副燃油孔27吸入到抽吸通道22里的燃油基本上输送给混合物通道10。在全负载时,也就是在节气门24完全打开时,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基本上相互分离开,因此只有很少量的燃油可以进入到输入通道8里。在小负载和空载时节气门24基本关闭,因此燃油部分也可以进入到输入通道8里。当节气门24在基本关闭的位置上时可以规定,使很大部分的燃油通过输入通道8输入。
在图4和6中表示了抽吸接管20的立体图。抽吸接管20具有一气缸连接法兰32用于与气缸连接接头39连接。气缸连接接头20基本上由一种弹性材料制成,尤其是由一种弹性体塑料制成。在气缸连接法兰32上注塑进图5所示的芯子37。气缸连接法兰32具有三个紧固孔38,其中两个紧固孔38邻接于用于混合物通道10的一排出孔33而布置,而一紧固孔38邻接于一用于输入通道8的排出孔34。在紧固孔38部位里,芯子37并不被抽吸接管20的弹性材料围绕注塑。在紧固孔38之间的范围里,抽吸接管20的弹性材料构成了一包围住芯子37的外罩48。抽吸接管20具有一在以下还要详细说明的脉动通道,该脉动通道用一排出孔35通到气缸连接法兰32上。用于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的排出孔33和34以及用于脉动通道的排出孔35也都设置在芯子37里。排出孔33,34和35被一密封凸起36围住,这密封凸起从气缸连接法兰32的平面向着气缸连接接头39伸出,并在装配后状态下贴靠在气缸连接接头39上。密封凸起36使混合物通道10、输入通道8和脉动通道相互之间并相对于周围环境进行密封。
抽吸接管20具有一化油器连接法兰42用于与化油器19相连接。化油器连接法兰42具有凹槽54用于化油器19的紧固螺钉。在化油器连接法兰42上设有一支座43,用于图1中省略所示的支承环41。在支座43处,一进入孔47通入脉动通道里。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在化油器连接法兰42的部位里通过隔板21而相互分开。隔板41在用于节气门24的凹部44部位里缩回了。在气缸连接法兰32上,隔板21一直伸展到端面。在排出孔33和排出孔34之间的密封凸起36布置在隔板21上。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化油器连接法兰42上形成一进入到混合物通道10中的进入孔45和一进入到输入通道8中的进入孔46,这些孔被隔板21相互分开,隔板21的厚度,如图8所示那样,在流动方向23上逐渐变大。进入到混合物通道10中的进入孔45的流动横截面小于进入到输入通道8中的进入孔46的流动横截面。隔板21偏心地布置在抽吸通道22里。如图4所示,从输入通道8里出来的排出孔34的流动横截面大于从混合物通道10里出来的排出孔33的流动横截面。
图8中用虚线表示了脉动通道40。脉动通道40从化油器连接法兰42一直伸展至气缸连接法兰32。抽吸接管20具有一环形的向外伸出的加强凸起49,它阻止了抽吸接管20发生下倾。
抽吸接管20可以在一种注塑法中用一芯子制成。该芯子有利地基本为U形,并且具有构成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的一些部段。这两个部段在面向化油器连接法兰42的侧面上相互连接。芯子还具有一构成脉动通道40的部段。由于芯子被拉向化油器连接法兰42的方向,所以被围绕注塑的芯子37并不妨碍芯子的拉动。在化油器连接法兰42部位里并未规定加固,因此抽吸接管可以通过芯子实现扩张。
在图9和10中表示了一抽吸接管50的实施例,它基本对应于抽吸接管20。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抽吸接管50具有一隔板51,在这隔板里注塑进一加强板53。该加强板53由一种形状稳定的材料,例如由一种轻金属、如铝制成;或由一种形状稳定的塑料制成。加强板53越过抽吸接管50的面向化油器的端面52伸入到设于化油器19里的抽吸通道22部段里。
如图10所示,隔板53偏心地向混合物通道10方向偏置地设置于抽吸通道22里。如图9中虚线所示,节气门24在完全打开位置上贴靠在加强板53上。因此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在节气门24完全打开的位置上基本上相互分离开。加强板53可以如图9所示在其面向混合通道10和输入通道8的一侧被抽吸接管50的材料注塑包围住。但也可以规定,使加强板53只是在其纵向侧面上固定在抽吸接管50的通道管里。
在图11和12所示的一种抽吸接管60的实施例中,在化油器连接接头42上嵌入一支承环62,该支承环62可以压入到化油器连接接头42里。抽吸接管60在其它方面基本对应于抽吸接管20。化油器连接接头42具有一由一种形状稳定的材料例如金属制成的芯子57,这芯子被抽吸接管60的材料围绕注塑并加强了化油器连接接头42,因此与化油器19形成良好密封。抽吸接管60具有一隔板61,它在抽吸接管6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抽吸接管60的长度就是抽吸接管60在流动方向23上的延伸部分。在支承环62上成型有隔板61的一部段63。部段63与化油器连接法兰42端面齐面并且并不伸入到化油器19里。在部段63上贴靠着节气门24,如在图11中所示那样在完全开启的位置上。隔板71的部段63搭接了一由弹性塑料制成的、设计成与抽吸接管60成为整体的隔板部段,所述搭接既在面向混合物通道10的一侧上,又在面向输入通道8的一侧上,因此弹性的隔板部段被隔板61的部段63固定住。如图12所示,支承环62具有凸起64,它们布置在脉冲通道40的部位里,并且确保了对于支承环62的位置正确的布置。
可以规定:隔板既具有一加强板53又具有一支承环,后者有一隔板的成型部段63。
在图13和14中所示的抽吸接管70具有一隔板71。抽吸接管70具有一气缸连接边缘72,利用该连接边缘使抽吸接管70可以在一气缸连接接头39上借助于一在图15中简略表示的夹紧卡圈78或类似件而固定住。气缸连接边缘72在径向方向上贴靠在气缸连接接头39上,并在径向方向上密封住。在对面端部处,抽吸接管70具有一化油器连接法兰82。该化油器连接法兰82具有一凹部83用于化油器的紧固螺钉。如图13所示,抽吸接管70在面向气缸连接边缘72的一侧具有一用于混合物通道10的排出孔73和一用于输入通道8的排出孔74。不设置脉动通道。在化油器连接法兰上抽吸接管70具有一进入到混合物通道10中的进入孔75以及一进入到输入通道8中的进入孔76。
隔板71在中间布置在抽吸通道22的在抽吸接管70里所形成的部段里。进入孔75和76以及排出孔73和74分别具有相同的流动横截面。如图15中剖视图所示,节气门24在完全开启位置上靠在隔板71上。然而也可以规定在节气门24和隔板71之间设有间距。气缸连接边缘72搭接了气缸连接接头39。为了固定在气缸连接接头39上,气缸连接边缘72具有在图16中所示的、环绕的并向里伸出的紧固凸起77,该紧固凸起伸入到气缸连接接头39的一对应的凹坑里。因此实现了径向方向上的密封。
在图17中简略表示了一设有一隔板81的抽吸接管80。该隔板81一直伸到化油器19的端面上。抽吸接管80的结构例如可以对应于抽吸接管20或抽吸接管70。也如图18所示,在抽吸接管80里一插入元件85被插入到混合物通道10里。插入元件85具有一底板86,它置于隔板81上。具有侧面元件87的底板86向着通道壁支撑,该侧面元件的形状对应于通道壁的形状,并且该侧面元件可以设计成向着通道壁有弹性的,从而使插入元件85可靠地固定在抽吸接管80里。如图18虚线所示,这两个侧面元件87可以相互连接起来。插入元件85因此贴靠在混合物通道10的整个圆周上。也可以规定:将插入元件85布置在输入通道8里而不是布置在混合物通道10里。也可以规定:插入元件85不具有侧面元件87,并只贴靠在隔板81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插入元件85夹紧地固定在抽吸接管80和/或化油器19里。
插入元件85一直伸到化油器19里的节气门24的节气门轴29上。如图17所示,在插入元件85上可以设有一密封机构88,它密封住插入元件85和节流轴29之间的间隙。因此在节气门24的每个位置上,在节流轴29下游实现了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的分离。在一种抽吸接管80中也可以设有一插入元件85,这种抽吸接管不是由一种弹性的、而是由一种形状稳定的材料制成。插入元件85也可以推入到化油器19里,并固定在化油器19上,并伸入到抽吸接管80里。
图19表示了一种抽吸接管90的剖面图,其隔板91向输入通道8拱弯。混合物通道10具有一种高度a,它大于输入通道8的高度b。高度a和b是垂直于隔板91并垂直于抽吸通道纵轴线55所测量。隔板91的拱弯使得燃油可以从化油器19的主燃油孔26还引入到混合物通道10里,所述化油器越过抽吸通道纵轴线55向着输入通道8的方向上过渡。通过隔板91的规定的拱弯避免了在相反方向上的拱弯。隔板91的拱弯形成了用于燃油的一导槽。
图20和21表示了抽吸接管100的另一种实施例。抽吸接管100由一种弹性材料构成,并具有一气缸连接法兰112用于与一双冲程发动机1的气缸2连接,并且在对面端部上具有一化油器连接法兰113用于与化油器19连接。抽吸接管100具有一隔板101,它在抽吸接管10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它将设于抽吸接管100里的通道分成一混合物通道10和一输入通道8。燃烧空气和燃油在抽吸接管100里在流动方向23上流动。
在气缸连接法兰112上注塑进一芯子117,它在未示出的紧固孔部位里超出气缸连接法兰112的弹性部位。芯子117由一种形状稳定的材料如一种形状稳定的塑料或金属制成。芯子117具有一连接片114,该连接片布置在隔板101的范围里,并被抽吸接管100的弹性材料围绕注塑。连接片114加强了隔板101的气缸侧端部。在气缸连接法兰112部位里,抽吸接管100具有一用于混合物通道10的排出孔103以及一用于输入通道8的排出孔104。这两个孔103和104由隔板101相互分离开。
在化油器连接法兰113上设有一芯子118,该芯子被抽吸接管100的弹性材料围绕注塑。芯子118在其边缘部位上并不被围绕注塑。芯子118也由一种形状稳定的材料、如一种形状稳定的塑料或金属制成。在化油器侧端部位上,抽吸接管100具有一进入到混合物通道10中的进入孔105以及一用于输入通道8的进入孔106。这两个孔105和106由隔板101相互分开。在芯子118上成型有一连接片115,该连接片在隔板101的区域里延伸,并被抽吸接管100的材料围绕注塑。连接片115加强了在化油器连接法兰113部位里的隔板101。连接片115在俯视图中设计成圆形。隔板101超出化油器连接法兰113进入到化油器19部位里。隔板101具有一凹槽102用于节气门24。在隔板101上在凹槽102处设有一用于节气门24的接触面107。该接触面107可以设计成密封机构,并在节气门24完全打开时使混合物通道10与输入通道8实现流体密封的分开。既在气缸连接法兰112上又在化油器连接法兰113上成型有一密封凸起116,该密封凸起使法兰上通入的孔相互分开,在气缸连接法兰112上密封凸起116围绕排出孔103和排出孔104并在这些孔104和103之间延伸。
在图21中表示了化油器连接法兰113的一侧视图。如图21所示,密封凸起116围绕进入孔105和106延伸,并围绕着进入到一脉动通道中的进入孔47延伸。密封凸起116也布置在进入孔47和进入到输入通道8里的进入孔106之间。如图21也表示,隔板101成型在抽吸接管100上并与这抽吸接管设计成一体。芯子118具有一边缘部位,它伸出超过了化油器连接法兰113的弹性材料。在化油器连接法兰113里设有紧固孔108,这些孔同样也布置在一部位里,该部位位于密封凸起116之外,并在这部位里使芯子118不被弹性材料围绕注塑。
一种独立的构思涉及到在节流轴下游在隔板和节流轴之间设有一密封元件。这种构思也可以在一种内燃发动机中实现,这种发动机没有弹性的连接接头。在隔板和节流轴之间的密封机构的第一种设计方案表示于图17中。其它的实施例见图22至26。
在图22中在化油器19和一抽吸接管80之间设有一中间元件125。中间元件125具有一边缘124,它在其化油器侧的一侧搭接了抽吸接管80。中间元件125具有一隔板部段121,它与抽吸接管80的隔板81密封连接。为此隔板部段121在其面向隔板81的侧面上具有一V形凹部119,隔板81伸入此凹部里。
隔板部段121一直伸到节流轴29的部位里。如图22所示,节气门24在节流轴29上从所述面向抽吸接管80的一侧用一紧固螺钉120固定位。在隔板部段121上布置有一密封唇122。密封唇122可以设计成与中间元件125成一体,或者固定在中间元件125上,例如通过粘结来实现。
如图23中局部地表示了具有中间元件125的装置的剖视图。密封唇122一直伸到节气门24上。密封唇122的结构应使它消除在节气门24摆动运动时形成的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取决于节气门24的位置而可以变化。在紧固螺钉120部位里,密封唇122具有一凹槽123。由于凹槽123的尺寸小,因此基本上阻止了燃油从混合物通道10转移入到输入通道8里的转入。
图24表示了另一种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节气门24在紧固螺钉120的范围里具有一凹坑126,紧固螺钉120的头部就布置在该凹坑里。凹坑126用一盖板127封闭住。因此节气门24和隔板部段121之间的距离在抽吸通道的整个宽度上是不变的,并由密封唇122跨接。密封唇122在这种设计方案中没有凹槽。
图25中表示了使节气门24和节流轴29固定的另一种实施例。这里在节流轴29和节气门24之间设有一夹卡连接装置。节流轴29具有一轴颈135,它夹卡在节气门24的一对应的座136里。节气门24在位于节流轴29对面侧有一隆起137,它设计成拱弯状而且其半径对应于节流轴29的半径。在节气门24摆动运动时,因此在隔板部段121和节气门24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在隔板部段121上成型有一密封唇122,它贴靠在节气门24上。密封唇122的面向混合物通道10的一侧与隆起137的圆周成切向延伸。因此在节气门24上沉积下来的燃油可以在节气门24关闭运动时被密封唇122良好地刮走,从而避免了燃油转移入输入通道8里。
图26中表示了另一种实施例。在这种实施例中节流轴29在这图26所示的节气门24关闭位置时相对于流动方向23来说布置在节气门24的下游。在化油器19上设有一抽吸接管130,它具有一隔板131。隔板131一直伸到节流轴29的部位里。邻接于节流轴29在隔板131上设有一密封唇122,此密封唇可以由抽吸接管130的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它可以与抽吸接管130在一个制造工序中制成。在面向输入通道8的侧面上,隔板131具有一凹坑133,它设计成圆弧形,并且在这凹坑里节气门24处于完全开启的位置上。由于紧固螺钉120布置在节气门24的背离隔板131的一侧面上,所以被密封唇132跨接的位于节流轴29和隔板131之间的间隙在节气门24的每个位置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在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之间,在节气门24的每个位置上都实现了良好的密封。密封唇132沿切向贴靠在节流轴29的圆周上。
图27表示了抽吸接管140的另一种实施例。抽吸接管140具有一隔板141,它将抽吸通道22分成输入通道8和混合物通道10。隔板141与离化油器19的端面间隔距离地结束。在化油器19和抽吸接管140之间设有一中间元件145。中间元件145也如图28和29所示具有一外部的、基本为圆柱形的边缘144,在这边缘上固定了一隔板部段151。隔板部段151越过边缘144的端面向着隔板141延伸,并贴靠在隔板141上。这里隔板部段151具有在图28中所示的斜面147,该斜面贴靠在隔板141上。如图28所示,隔板部段151在俯视图中设计成部分圆形的。
斜面147与隔板141在节气门24完全打开时按一种迷宫密封的型式共同作用。因此避免了在节气门24全负载位置时燃油转移入输入通道8里。在中间元件145的隔板部段151上设有一密封段,该密封段一直伸至节流轴29,并且也在空转位置上、也就是在节气门24基本关闭时使输入通道10和混合物通道8实现密封。因此在每种运行状态下都保证在节流轴29下游使通道8和10分离开。
中间元件145的边缘144压入到化油器19里。在边缘144和化油器19之间的连接是气密的。如图27所示,抽吸接管140具有一化油器连接法兰143,它搭接了中间元件145的边缘144,并因此在抽吸接管140和边缘144之间建立起一种密封连接。化油器连接法兰也密封地贴靠在化油器19的端面上。在抽吸接管140里设有一脉动通道40,该脉动通道在抽吸接管140的端面上在化油器连接法兰143上通入。脉动通道40在边缘144的外侧面上通入。通过中间元件145的边缘144使脉动通道40流体密封地与抽吸通道22分离开。如图28和29所示,边缘144具有一密封段146,该密封段在脉动通道40通到化油器19端面上的部位里延伸,并贴靠在这端面上。通过化油器连接法兰143使脉动通道40向外密封住。
化油器连接法兰143在后面抓住一在图27中用虚线表示的中间板142,该中间板使双冲程发动机1与化油器19并与空气滤清器18分开。中间板142有利地贴靠在化油器19的端面上,并将化油器连接法兰143压向化油器19的端面,从而形成一种密封的连接。
抽吸接管140里的隔板141在节气门24处于图27虚线所示位置上时至节气门24的距离为e。该距离阻止了在节气门24完全打开的状态时节气门24夹在隔板141上。在完全打开的状态下,节气门24可以贴靠在隔板部段151上。然而也可以规定,节气门24至隔板部段151具有一段距离。中间元件145构成一用于隔板141的支承环并贴靠在这环上。
环144在其外圆周上在每个端面上都有一倒角148,以便使得在化油器19上的装配和抽吸接管140在中间元件145上的装配更加容易。环144也可以压入到抽吸接管140里。
也可以在隔板和节流轴29或者节气门24之间设计另一种方案的密封。也可以规定,在节气门29上游附带地设有一隔板部段,它同样也可以通过一密封机构向着节流轴29实现密封。所示的密封元件的布置的实施变型方案可以与不同结构型式的节气门和节流轴任意地组合。
密封元件最好在节流轴或者节流元件的整个宽度上延伸。为了简化制造,然而也可以使密封唇断开,例如用于将用于隔板的一支承元件布置在模具里。

Claims (25)

1.内燃发动机,具有一抽吸通道(22)用于供给燃油和燃烧空气,其中抽吸通道(22)在其至少一部分长度上分成一混合物通道(10)和一用于供给尽可能不含燃油的空气的输入通道(8),其特征在于,抽吸通道(22)的一部段在一弹性的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140)里引导,其中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140)具有一隔板(21,51,61,71,81,91,101,131,141),此隔板在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140)的至少一部分长度上延伸,并且它将抽吸通道(22)分成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在化油器(19)和抽吸接管(80,140)之间设有一中间元件(125,145),所述中间元件(125,145)具有一隔板部段(121,151),其中该隔板部段贴靠在抽吸接管(80,140)的隔板(81,141)上,并且其中抽吸接管(80,140)的隔板(81,141)支承在中间元件(125,145)的隔板部段(121,151)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140)主要由一种塑料制成。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140)主要由一种弹性体制成。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在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140)里相互平行地引导,并且抽吸通道(22)在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140)的位于上游的端部处具有一种圆形的横截面。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140)在其位于上游的端部处具有一进入到混合物通道(10)中的进入孔(45,75,105)和一进入到输入通道(8)中的进入孔(46,76,106),它们被隔板(21,51,61,71,81,91,101,131,141)分开。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隔板(71,81)在中间将抽吸通道(22)分开。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进入到混合物通道(10)中的进入孔(45)的流动横截面大于进入到输入通道中的进入孔(46)的流动横截面,其中隔板(91)向着输入通道(8)拱弯地延伸。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抽吸接管(60)在其位于上游的端部处具有一支承环(62),在该支承环上固定了抽吸接管(60)的隔板(61)的一个部段(63),其中支承环(62)和抽吸接管(60)的隔板(61)的部段(63)由一种形状稳定的材料制成。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抽吸接管(50)具有一由一种形状稳定的材料制成的加强板(53),该加强板构成抽吸接管(50)的隔板(51)的至少一个部段。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一化油器(19)里设有抽吸通道(22)的一个部段;而且抽吸接管以其位于上游的端部布置在化油器(19)上。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化油器(19)里的抽吸通道(22)是不分开的通道管。
12.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化油器(19)里设有一隔板部段(31),它将抽吸通道(22)分开。
13.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化油器(19)里设有一可调整的节流元件,该节流元件在至少一个位置中在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的隔板(21,51,61,71,81,91,101,131)部位里伸入到抽吸接管(20,50,60,70,80,90,100,130,140)里,其中节流元件在至少一个位置中贴靠在抽吸接管(50,60,70)的隔板(51,61,71)上,或者其中抽吸接管(20)的隔板(21)具有一用于节流元件的凹部(44),并在隔板(21)和节流元件之间在节流元件的每个位置上具有一间距(d,e)。
14.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抽吸接管(20,50,60,70,100,140)具有一化油器连接法兰(42,82,113,143)用于与化油器(19)连接,该化油器连接法兰构成了抽吸接管(20,50,60,70,100)的所述位于上游的端部;而且化油器连接法兰(42,113)具有一由一种形状稳定的材料制成的芯子(57,110),该芯子被抽吸接管(60,100)的弹性材料至少局部地围绕注塑。
1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抽吸接管(20,50,60)在其位于下游的端部处具有一用于混合物通道(10)的排出孔(33)和一用于输入通道(8)的排出孔(34),其中用于混合物通道(10)的排出孔(33)的流动横截面小于用于输入通道(8)的排出孔(34)的流动横截面。
1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内燃发动机具有一带有一气缸连接接头(39)的气缸(2);而且抽吸接管(20,50,60,70)用其位于下游的端部布置在气缸连接接头(39)上。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抽吸接管(20,50,60,100)具有一气缸连接法兰(32,112)用于与气缸连接接头(39)连接,该气缸连接法兰构成了所述抽吸接管(20,50,60,100)的位于下游的端部。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气缸连接法兰(32)具有三个紧固孔(38)。
19.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气缸连接法兰(32,112)具有一由一种形状稳定的材料制成的芯子(37,117),该芯子至少局部地被抽吸接管(20,50,60,100)的弹性材料围绕注塑,其中芯子(37)在紧固孔(38)范围里不进行围绕注塑。
20.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抽吸接管(20,50,60,100)在一连接法兰(32,112,113)上具有一密封凸起(36),它环绕着用于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的孔(33,34;103,104;105,106)。
21.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抽吸接管(70)具有一气缸连接边缘(72),它搭接气缸(2)的气缸连接接头(39),并且构成了抽吸接管(70)的位于下游的端部。
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抽吸接管(20,50,60,100,140)具有一脉动通道(40),该脉动通道从抽吸接管(20,50,60,100,140)的位于上游的端部一直伸展至位于下游的端部。
23.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抽吸接管(80)里推入一插入元件(85),该插入元件伸入到化油器(19)里,并且它使混合物通道(10)和输入通道(8)相互分开。
2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化油器(19)里设有一节流元件,而且在节流元件下游在中间元件(120)的隔板部段(121)上设有一密封元件。
2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中间元件(145)气密地压入到化油器(19)里。
CN200710140710.4A 2006-08-09 2007-08-09 内燃发动机 Active CN1011222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37202.6 2006-08-09
DE102006037202 2006-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2267A CN101122267A (zh) 2008-02-13
CN101122267B true CN101122267B (zh) 2013-03-13

Family

ID=38983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0710.4A Active CN101122267B (zh) 2006-08-09 2007-08-09 内燃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13225B2 (zh)
JP (1) JP5111001B2 (zh)
CN (1) CN101122267B (zh)
FR (1) FR2904858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6681A1 (de) * 2008-01-30 2009-08-06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m elastischen Verbindungsstutz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astischen Verbindungsstutzens
DE102008012536B4 (de) * 2008-03-04 2020-07-30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Zweitaktmotors
DE102009015018B4 (de) * 2009-03-26 2020-10-08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Verbrennungsmotor
DE102009059144B4 (de) * 2009-12-19 2020-07-30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Zweitaktmotor
JP5873479B2 (ja) * 2010-08-20 2016-03-01 ハスクバーナ・ゼノア株式会社 2ストロークエンジン用エア供給装置
DE102010054838A1 (de) 2010-12-16 2012-06-21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Zweitaktmotor
JP5703948B2 (ja) * 2011-05-12 2015-04-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構造
JP5988236B2 (ja) * 2011-08-30 2016-09-07 俊彦 山本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DE102012004322B4 (de) * 2012-03-03 2021-08-26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Zweitaktmotor mit einer Ansaugvorrichtung
DE102012010584A1 (de) * 2012-05-21 2013-11-21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mit einem Verbrennungsmotor und einem Luftfilter
JP5988250B2 (ja) * 2013-01-12 2016-09-07 俊彦 山本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203441644U (zh) * 2013-09-09 2014-02-19 肖亮升 一种汽油发动机节能输油装置
US9856819B2 (en) 2014-02-02 2018-01-02 Nagesh Siddabasappa Mavinahally Piston and cylinder for two-stroke engine
JP6487631B2 (ja) * 2014-05-21 2019-03-20 株式会社やまびこ 層状掃気式2サイクル内燃エンジン
JP6432081B2 (ja) 2014-11-28 2018-12-05 株式会社やまびこ 層状掃気エンジンの吸入管ユニット
JP6411200B2 (ja) 2014-12-10 2018-10-24 株式会社やまびこ 空気先導型2ストロークエンジン用の気化器
JP6339033B2 (ja) * 2015-03-03 2018-06-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エンジン作業機
JP2018013076A (ja) * 2016-07-20 2018-01-25 株式会社やまびこ 層状掃気式エンジンの吸入管
JP7027862B2 (ja) * 2017-12-14 2022-03-0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吸気管の接続構造
WO2020256624A1 (en) * 2019-06-19 2020-12-24 Husqvarna Ab Two-stroke engine, and handheld power too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8185A (en) * 1978-07-19 1981-02-03 Eric Jaulmes Two-cycle engine with pure air scavenging
US4598673A (en) * 1985-02-06 1986-07-08 Outboard Marine Corporation Air-scavenged two-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101991A (en) * 1998-05-11 2000-08-15 Ricardo Consulting Engineers Limited Crankcase scavenged two-stroke engin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15134B2 (ja) * 1988-05-30 1997-05-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FR2654158B1 (fr) * 1989-11-03 1994-10-07 Stihl Andreas Moteur thermique, muni d'un collecteur d'admission fixe au cylindre, pour une machine-outil guidee manuellement.
JP4044195B2 (ja) * 1998-01-30 2008-02-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DE20313567U1 (de) * 2003-09-02 2003-10-30 Stihl Ag & Co Kg Andreas Elastischer Verbindungsstutzen
DE10345653B4 (de) * 2003-10-01 2013-02-28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Vergaseranordnung
DE102004009310B4 (de) * 2004-02-26 2012-10-04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Ansaugvorrichtung
DE102004056149B4 (de) * 2004-11-20 2023-03-16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Zweitaktmot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8185A (en) * 1978-07-19 1981-02-03 Eric Jaulmes Two-cycle engine with pure air scavenging
US4598673A (en) * 1985-02-06 1986-07-08 Outboard Marine Corporation Air-scavenged two-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101991A (en) * 1998-05-11 2000-08-15 Ricardo Consulting Engineers Limited Crankcase scavenged two-stroke eng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04858B1 (fr) 2012-04-27
US20080035091A1 (en) 2008-02-14
JP2008038904A (ja) 2008-02-21
FR2904858A1 (fr) 2008-02-15
JP5111001B2 (ja) 2012-12-26
US7513225B2 (en) 2009-04-07
CN101122267A (zh) 200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2267B (zh) 内燃发动机
US7090204B2 (en) Carburetor arrangement
CN100572789C (zh) 工作器具
CN102588146B (zh) 二冲程发动机
CN111051657B (zh) 用于内燃机的汽缸盖油分离器(流动受控的油分离器)
EP2072796B1 (en) Air cleaner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40211400A1 (en) Recycling circuit for crankcase gases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846015B (zh) 内燃机
JP4578511B2 (ja) 内燃機関の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US6962132B2 (en) Intake arrangemen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516989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an elastic connecting duct
JP2012127348A (ja)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US4104994A (en) Char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accelerating system
CN102661214B (zh) 二冲程发动机
GB2405670A (en) Elastomeric connecting duct for intake of i.c. engine
CN110836154A (zh) 弹性连接接管
EP3273048B1 (en) Suction tube of stratified scavenging engine
JPH0236797B2 (zh)
CN104047761A (zh) 带有抽吸装置的内燃机
JP4869799B2 (ja) アイドル空気量制御装置
CA2428550C (en) Hard connecting duct
KR970001966A (ko) 리니어 압축기의 밸브 오일 공급장치
JP4679557B2 (ja) 吸気部品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KR19980045672U (ko) 블로바이 가스의 엔진 오일 세퍼레이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