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2098A - 电梯支持装置、具有该电梯支持装置的电梯系统及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支持装置、具有该电梯支持装置的电梯系统及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2098A
CN101122098A CNA2007101410056A CN200710141005A CN101122098A CN 101122098 A CN101122098 A CN 101122098A CN A2007101410056 A CNA2007101410056 A CN A2007101410056A CN 200710141005 A CN200710141005 A CN 200710141005A CN 101122098 A CN101122098 A CN 101122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rib
supportive device
supportiv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10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2098B (zh
Inventor
恩斯特·阿赫
卢克·博纳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01122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2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2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20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062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9/00Producing belts or bands
    • B29D29/10Driving belts having wedge-shaped cross-section
    • B29D29/103Multi-ribbed driving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opes or cables
    • D07B1/22Flat or flat-sided ropes; Sets of ropes consisting of a series of parallel ropes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201/00Ropes or cables
    • D07B2201/20Rope or cable components
    • D07B2201/2083Jackets or coverings
    • D07B2201/2087Jackets or coverings being of the coated type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501/00Application field
    • D07B2501/20Application field related to ropes or cables
    • D07B2501/2007Elevators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电梯支持装置(1),包括:基体(2);具有至少一条驱动肋(3)的驱动侧;和与驱动侧相对的,具有至少一条引导肋(4)的偏转侧;和布置在基体中的拉伸承载体装置(5)。该引导肋(4)具有比驱动肋(3)更大的侧面高度(h4)与/或更大的侧面宽度(t4)。引导肋(4)的侧面高度(h4)与电梯支持装置(1)的宽度(w)的比率(h4/w)至少为0.4。各个引导肋(4)与至多三条驱动肋(3)关联。

Description

电梯支持装置、具有该电梯支持装置的电梯系统及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用的电梯支持装置、具有这种电梯支持装置的电梯系统和用于组装这种电梯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梯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电梯支持装置将来自驱动装置的力传输到可在电梯竖井中或沿独立式导轨活动的电梯轿厢。通过相同的电梯支持装置或另外的电梯支持装置,电梯轿厢能够被联接到以与电梯轿厢相反方式行进的补偿重量或对重。
这种具有权利要求1引言部分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的电梯系统从EP 1 446 348 B1已知。在实施例的一个实例中,在驱动侧,电梯支持装置具有用于与驱动轮接合的5条楔形肋形状的驱动肋,并且在与驱动侧相对的偏转侧上,具有用于与偏转轮接合的类似的楔形肋形状的引导肋。引导肋和驱动肋接合在偏转和驱动轮上形成的对应的楔形槽中。
如图2中示意地指示,肋通常具有包括侧面角α的两个彼此相对的侧面。在楔形肋中,这些侧面通常相对于彼此倾斜,并且在矩形肋中,它们彼此平行,侧面角α=0°。在当前情况中,侧面到电梯支持装置的纵向和横向方向生成的平面上的投影被称作侧面宽度t。例如,在矩形肋中,它等于零,并且在具有侧面长度f的楔形肋中,倾斜侧面通常是t=f×sin(α/2)。相应地,侧面到基体的中部或纵向平面上的投影称作侧面高度h。例如,在矩形肋中,它对应于侧面长度f,而在楔形肋中,通常是h=f×cos(α/2)。
由于楔形效应,对于在电梯支持装置中的相同张力,楔形肋形状的驱动肋提高了作用于驱动肋的侧面上的法向力,并且从而提高了驱动装置的驱动能力。此外,它们有利地在驱动轮上沿横向方向引导电梯支持装置。
后侧处的引导肋在偏转轮上沿横向方向引导电梯支持装置,电梯支持装置在偏转轮上偏转以便例如与电梯轿厢或对重配合。
已证明为有利的是:以不太宽的距离并以尽可能均匀的到驱动侧或驱动肋的侧面的间距布置拉伸承载体装置,以在驱动肋中提供更同质的力的分布。这导致具有更小侧面高度和侧面宽度以及更平的侧面角的驱动肋。
该电梯支持装置通常从上面依靠在电梯系统的驱动轮上,以便:它利用其本身重量重新布置在驱动轮圆周中的凹槽中。相反地,它通常侧向或从下面环绕偏转轮,这样其自身重量不会重新布置它,或甚至使其脱离偏转轮圆周中的凹槽。例如,如果由于电梯轿厢或对重的惯性或电梯支持装置的振动,电梯支持装置会出现松弛,这会产生引导肋完全滑出偏转轮中的相关凹槽的后果。没有了偏转轮上的因此而缺失的横向引导,通常在电梯系统中因装配公差、负载运行的扭曲和相类似物引起的斜向拉力导致以下后果,即:电梯支持装置从其期望的位置沿横向方向移动,并且当电梯支持装置再次拉紧时,引导肋也不再回到偏转轮中的凹槽中。
该电梯支持装置通常以比偏转轮更大的包角环绕电梯系统的驱动轮,以便:在驱动轮处,防止根据Euler-Eytelwein公式的电梯支持装置的滑动。相应地,与引导肋在偏转轮中相比,驱动肋通常在更大的角度范围接合在驱动轮中。此外,在具有更小包角的偏转轮中,沿径向方向的力将肋限制在轮圆周处的凹槽中,并且该径向方向的力小于具有更大包角的驱动轮中的径向方向的力。例如,如果电梯支持装置以180°环绕驱动轮,而仅以90°环绕偏转轮,电梯支持装置上产生的径向力则在驱动轮处比在偏转轮处大因数√2或。
此外,例如由电梯支持装置的装配公差引起的更强斜向运行频繁地出现在相邻偏转轮之间。此外,由于相邻偏转轮之间的通常更小的间距,也无法充分提供通过电梯支持装置的变形对此的补偿。由此产生的斜向拉力试图沿横向方向在偏转轮上移置电梯支持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电梯支持装置在其偏转侧处的引导。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至少一个可选方案的电梯支持装置实现了这个目标。权利要求18保护了具有这种电梯支持装置的电梯系统;并且权利要求22保护了这种电梯系统的安装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支持装置包括:基体;驱动侧,被设置用于与电梯系统的驱动轮摩擦联接接合,并具有至少一条驱动肋;和偏转侧,与驱动侧相对地设置,并被设置以用于与电梯系统的偏转轮接触,并具有至少一条引导肋。拉伸承载体装置被设置在基体中,用于传输张力。
当在下文中提及至少一条驱动肋或至少一条引导肋时,通常在那种情况中,均能够理解为多条驱动肋或引导肋,其中:对至少一条驱动肋或引导肋限定的特性则适用于多条驱动或引导肋的至少一条,优选地适用于多条驱动与/或引导肋,尤其优选地适用于支持装置的所有驱动与/或引导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具有比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更大的侧面高度。这保证了电梯支持装置沿横向方向的更好引导。
该侧面高度确定了:在肋从驱动或偏转轮的外部圆周中的相关凹槽完全出来并且不能够再沿横向方向引导电梯支持装置前,电梯支持装置相对于驱动或偏转轮经受的径向位移。
通过相对于驱动肋,延长引导肋的侧面高度,能够提供对介绍中说明的效应的部分补偿,并且同时,能够实现在驱动侧和拉伸承载体装置之间更同质的力分布。
在电梯支持装置的微观或宏观松弛的情况中,更高的引导肋能够更远离偏转轮地径向运动,而不会完全失去横向引导。如果电梯支持装置再次拉紧,由于其更大的侧面角度而始终部分地进入偏转轮的凹槽中的引导肋,有利地使电梯支持装置重新定心在偏转辊上。此外,增加了引导肋接合在偏转轮圆周中的凹槽中的侧面面积,并且从而甚至对于更小的偏转角度,也能够确保充分的横向引导。因此,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梯支持装置,也能够优选地实现高达4%的更大的斜向拉力。
通过相对较低的驱动肋,同时,拉伸承载体到驱动侧的间距与/或最大间距的变化可被减小,以便:实现力在驱动肋中更同质的分布。
优选地,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的侧面高度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的侧面高度的比率为至少1.5,优选地至少2.0,并且特别优选地至少2.5。为了补偿由于较小的包角而引起的偏转轮上引导的恶化,例如,至少1.5的比率会是充分的。为了补偿固有重量所引起的偏转轮上引导的恶化,其中固有重量不使电梯支持装置返回到其偏转轮上的位置或甚至导致其离开它的位置,例如,至少2.0的比率会是有利的。为了实现更大的斜向拉力,例如,至少2.5的比率会是有利的。
另外或可选地对于更大的侧面高度,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可具有比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更大的侧面宽度。这同样保证了电梯支持装置沿横向方向的更好引导。
该侧面宽度决定了沿横向方向的偏移量,通过它,肋能够返回凹槽中或离开凹槽而仍能自动引导回该凹槽中,换言之,驱动或偏转轮的凹槽仍能将肋捕获在其中的“捕获范围”。由于以下事实:即根据本发明,引导肋的侧面宽度比驱动肋的侧面宽度更大,从而引导肋在横向方向上更宽,由于拉伸承载体到驱动侧产生的更小间距,在更窄的驱动肋中能够实现力在驱动肋中更同质的分布,而同时由于更宽的引导肋,电梯支持装置在偏转轮上偏转时具有更好的引导。
对于由于其固有重量或较小的包角而引起的偏转侧处较差引导与/或更强的斜向拉力的上述效果,这可类似地提供补偿。在电梯支持装置的微观或宏观松弛的情况中,更宽的引导肋可在偏转轮上沿横向更强地移位,而不会完全失去横向引导。当电梯支持装置再次拉紧时,由于其更大的侧面宽度而始终依然部分地位于偏转轮的凹槽上的引导肋,有利地使电梯支持装置再次定心在偏转辊上。此外,引导肋接合在偏转轮圆周中的凹槽中的侧面面积增加,并且从而即使在更小的包角的情况中,也能够确保充分的横向引导。因此,利用其中引导肋具有比驱动肋更大的侧面宽度的电梯支持装置,同样能够实现更大的斜向拉力。
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的侧面宽度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的侧面宽度的比率为至少1.5,优选地至少1.75,并且特别优选地至少2.0。为了补偿由于较小的包角而引起的偏转轮上引导的恶化,例如,至少1.5的比率会是充分的。为了补偿由于固有重量而引起的偏转轮上引导的恶化,其中固有重量不使电梯支持装置返回到其偏转轮上的位置或甚至导致电梯支持装置离开其位置,例如,至少1.75的比率会是有利的。为了实现更大的斜向拉力,例如,至少2.0的比率会是有利的。
与驱动肋比较,引导肋更大的侧面高度或侧面宽度的上述优点已经是不证自明的。然而,为了优选,这两种特性被结合在一起,以便:更高和更宽的引导肋不仅能够沿径向方向而且沿轴向方向进一步位移,并且仍然能够由引导肋引导,尤其是定心在偏转轮上。因此,在偏转轮处能够实现更大的斜向拉力,同时由于更低、更窄的驱动肋,出现力的更同质的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另外或可选地对于至少一条引导肋与至少一条驱动肋的侧面高度与/或侧面宽度的比率,规定: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的侧面高度与电梯支持装置的宽度的比率至少为0.4,优选地至少0.45,并且尤其优选地至少0.5。
当出现微观或宏观松弛时,电梯支持装置形成得越宽,越多的惯性质量从偏转轮推开。由于其几何惯性力矩,更宽的电梯支持装置还允许更强的横向力或更强的斜向拉力,这同样需要在偏转轮上更好的引导。实验已证明:利用引导肋高度和电梯支持装置宽度之间的上述比率,可以实现电梯支持装置在偏转轮上极好的引导。在那种情况中,为了补偿由于较小的包角而引起的偏转轮上引导的恶化,例如,至少0.4的比率会是充分的。为了补偿由于固有重量而引起的偏转轮上引导的恶化,其中固有重量不使电梯支持装置返回到其在偏转轮上的位置或甚至导致电梯支持装置离开其位置,例如,至少0.45的比率会是有利的。为了实现更大的斜拉应力,例如,至少0.5的比率会是有利的。
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肋比较,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至少一条引导肋的侧面高度与电梯支持装置的宽度的比率可独立于引导肋的侧面高度或侧面宽度的比率而实现。例如,即使利用其中驱动和引导肋的侧面高度与/或侧面宽度大致相同的高且宽的驱动肋,也可取得上述优点。然而,这两个实施例优选地结合在一起,以便:不仅在更短与/或更窄的驱动肋中实现力的更同质分布,而且实现高与/或宽引导肋的更好的引导特性,其中:引导肋适合电梯支持装置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另外或可选地对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引导肋与驱动肋的侧面高度与/或侧面宽度与驱动肋的比率,与/或另外或可选地对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引导肋的侧面高度与电梯支持装置的宽度的比率,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和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被构造为具有侧面角度的楔形肋,其中: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的侧面角度大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的侧面角度。
更尖锐的引导肋提高了电梯支持装置在其偏转侧处的横向引导,并且因此能够对例如由于固有重量、更小的包角与/或更大的侧向拉力所引起的上述效果提供更好的补偿。特别地,与肋基部面积比较,从而提供更大的穿入深度,而不整体地加宽电梯支持装置。另一方面,由于单个拉伸承载体到驱动侧的间距更均匀,并且也减小了最大间距,更钝的驱动肋导致力在电梯支持装置中更同质的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侧面角度的比率可独立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特性实现。例如,即使利用更短或更窄的引导肋,其中利用更尖锐的侧面角度,穿入深度相对于其基部面积增加,也能够取得上述优点。然而,第三实施例优选地与第一与/或第二实施例组合,以便:由于更尖锐的侧面角度,实现引导肋的有利的更大的侧面高度。
对于构造为楔形肋的驱动肋,侧面角度在60°与120°之间,优选地在80°与100°之间,并且特别优选地大致等于90°已被证明是有利的,以便:一方面,实现充分的楔效应并且从而增加法向力,并且另一方面,防止与此相关的过大的面积压力、材料负载和噪声输出以及电梯支持装置的卡住。
对于构造为楔形肋的引导肋,在60°与100°之间,优选地在70°与90°之间和特别优选地大致等于80°的侧面角度已被证明是有利的,以便:一方面,确保在偏转轮的凹槽中充分的引导,并且另一方面,防止与此相关的电梯支持装置的过大的面积压力和负载以及发出的噪声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另外或可选地对于根据第一与/或第二实施例的引导肋的侧面高度与/或侧面宽度,与/或另外或可选地对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引导肋的侧面角度,规定:各个引导肋与一条、两条或三条引导肋关联。
为了防止例如由于电梯支持装置在驱动轮和偏转轮之间的斜向运行而产生的斜向拉力所引起的电梯支持装置的移动,在偏转轮上的横向引导上特别有利的。在驱动轮和偏转轮之间可能的斜向拉力以及其它事物通过驱动轮上引导电梯支持装置的驱动肋的数目所限制。实验已证明:利用一条引导肋对至多三条、优选地对至多两条驱动肋、并且特别优选地对一条驱动肋,能够保证电梯支持装置的特别可靠的引导。此外,外部驱动肋与相关的引导肋之间的杠杆臂有利地减小,并且从而减小了作用在电梯支持装置的并由作用于倾斜侧面上的力的垂直于侧面宽度的分量引起的扭矩。
有利地,第四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第二与/或第三实施例组合。具体地,如果根据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与驱动肋或电梯支持装置宽度比较,构造高与/或宽的引导肋,和根据第三实施例,构造尖锐的引导肋,利用至多3∶1的驱动比引导肋比率,出现有利的引导和杠杆条件。
引导肋优选地居于两个相邻驱动肋之间的中心。因此,引导肋的侧面上的表面负载的合力以静态稳定的方式应用于驱动肋的侧面上的表面负载的合力的两个作用点之间。另外,电梯支持装置能够以这种方式被构造得特别细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梯支持装置的宽度与电梯支持装置的高度的比率至多为0.95,优选地至多0.93和特别优选地至多0.91。
因此,具体地由于其侧面高度可提供相对尖锐与/或高的引导肋而确保电梯支持装置的良好横向引导。
有利地,这种细长电梯支持装置还具有沿横向方向的更大的几何惯性力矩,并且因此有关围绕横向轴的弯曲,比平带更刚性。因此,当围绕驱动或偏转轮偏转时,这种电梯支持装置经受回到直的、无形变的位置中的更高程度的偏置。这种偏置抵消了电梯支持装置的驱动或引导肋在驱动装置上的相关凹槽中的卡住,从而有利地减小了卡住的危险。
另一优点在于电梯支持装置沿其高度方向的另外的体积。这种另外的体积有利地抑制了震动和消除了冲击,使这种带的运行更恒定。
利用电梯支持装置的切变的瞬间变形,发生拉伸承载体和驱动轮之间的圆周力的传递。长期地,如此产生的交替变形会导致对电梯支持装置的破坏,并且从而限制了其服务寿命。在这里,另外,一方面,电梯支持装置的沿其高度方向的另外体积有利地减小了剪切形变,并且另一方面,在更大的体积并且特别地在更大的表面上更好地散发出现的热量。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支持装置的驱动侧具有至多三条、优选地正好两条驱动肋,并且偏转侧具有正好一条引导肋。这种电梯支持装置能够采用细长结构,并且从而实现上述的优点。
如上所述,有利地是,将驱动肋的一个或两个侧面与每个拉伸承载体关联,以实现更同质的力的分布。为此目的,因此有利地是,将一个或两个拉伸承载体与驱动肋关联。如果驱动侧仅具有两条或三条驱动肋,从而产生两个(两条驱动肋,每条具有一个相关的拉伸承载体)直到最多六个(三条驱动肋,每条具有两个相关的拉伸承载体)拉伸承载体的拉伸承载体装置。如果现在为实现不同拉伸力的要求,几个电梯支持装置被平行连接,则具有仅两条或三条驱动肋的电梯支持装置因此明显增加了模块性,因为可由平行电梯支持装置的组合传输的拉伸力能够因此得到明显更精密地分级,并适合各个要求。
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与/或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的侧面可被形成平面。这有利于生产,并有利地产生肋由于倾斜而在相关凹槽中自我定心。同样地,例如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的侧面也可被形成为凹陷的,以节省材料,并且同时实现大的侧面高度与/或侧面宽度。例如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的侧面也可被形成为凸起的,以产生可用的牺牲材料,并且因而增加电梯支持装置的服务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条或多条驱动肋的最小宽度大于驱动轮的相关凹槽的最小宽度。因此,能够确保:驱动肋的远端侧面区域始终完全依靠在相关凹槽的对应的相对侧面上,其在完全穿入的驱动肋下方仍进一步变细。因此,在其凹槽底部,这些相对侧面不会对驱动肋施加任何切口效应。
具有某一半径的凹槽优选地形成在两个相邻驱动肋之间,其中:该半径与形成在电梯系统的驱动轮的相关肋的顶部处的半径的比率小于1,优选地小于0.75并且特别优选地小于0.5。因此,能够确保:驱动轮的接合在相邻驱动肋之间的肋对驱动肋的最近的侧面区域不施加或仅施加很小的切口效应。
该基体、一条或多条驱动肋与/或一条或多条引导肋可以是弹性体的单一或多部分结构,尤其是聚氨酯(PU),聚氯丁二烯(CR),天然橡胶和/或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VM)。这些材料特别适合将作用于驱动侧的摩擦力转换为拉伸承载体中的拉伸力,并且另外有利地抑制电梯支持装置的振动。为了防止磨损和动态破坏,该驱动与/或偏转侧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例如织物的外套。
单一结构给出了特别紧凑和同质的电梯支持装置。如果相反地,一个或多个驱动肋的组是具有一组一个或多个驱动肋的多部分结构,其中电梯支持装置例如是由包括驱动肋的一部分和与其连接并包括引导肋的一部分的两部分结构,在驱动侧和偏转侧上能够提供不同材料特性。例如,与偏转侧相比,该驱动侧可具有更小的硬度,尤其是更小的肖氏硬度,和/或更大的摩擦系数,以实现更好的驱动性能,而相反地,偏转侧的较低摩擦系数减小了偏转期间的能量损失。
为此目的,特别地,驱动侧与/或偏转侧可另外地或可选地具有摩擦系数、硬度与/或耐磨损性不同于基体的涂层。可选地对于涂层,还可以提供汽相淀积或植绒。
通过驱动和引导肋的多部分结构与/或驱动与/或偏转侧的涂层,在驱动侧上,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支持装置能够优选地具有摩擦系数μ=0.2到0.6,与/或在偏转侧上,μ小于或等于0.3。
如前所述,有利的是,拉伸承载体装置到驱动侧的的间距小于到偏转侧的间距。从而,力在驱动肋中的更同质的分布和同时电梯支持装置在偏转侧的更好引导能够结合起来。例如,在那种情况中,能够定义间距:拉伸承载体到侧面的最大间距;其平均间距;和/或拉伸承载体到侧面上的表面负载的合力的作用点的间距。
该拉伸承载体的直径优选地在1.5到4毫米的范围内。这种拉伸承载体具有围绕驱动和偏转轮的充分的弯曲能力,并且另一方面,具有充分的强度并能够容易地嵌入基体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拉伸承载体装置的每个拉伸承载体包括:具有芯线(core wire)和包围其的两个金属线层(wire layer)的双层芯绞合线(double-ply core stand);和具有芯线和包围其的金属线层的单层外部绞合线,所述单层外部绞合线围绕芯绞合线布置。在实验中,这种例如可具有1+6+12钢丝的一个芯绞合线和具有1+6钢丝的8外部绞合线的拉伸承载体结构已显示对于强度、生产方便和弯曲能力是有利的。
有利地,在那种情况中,芯绞合线的两金属线层具有相同的包角,同时外部绞合线的一个金属线层逆着芯绞合线的缠绕方向缠绕,并且外部绞合线与其自己的金属线层的缠绕方向相反地围绕芯绞合线缠绕。因此,该拉伸承载体具有顺序SSZS或ZZSZ。这减小了绞合线的伸展。
如上所述,为了提供不同拉伸力要求,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几个电梯支持装置的电梯支持装置的模块结构是有利的。在那种情况中,电梯支持装置平行于驱动轮和偏转轮被引导。
关于这一点,两个电梯支持装置可以由间隙隔开。这简化了安装,并允许单个电梯支持装置的轻微变形,而这些电梯支持装置不会彼此摩擦,或共同冲出驱动轮或偏转轮的凹槽。为此目的有利地是,该间隙是电梯支持装置的宽度的至少3%,优选地至少4%和特别优选地至少5%。
为了安装,电梯支持装置可由预先产品生产,其中:预先产品包括两个或多个具有单件基体的电梯支持装置。在驱动肋和引导肋之间,该预先产品部分地被分开,以便:在它们被安装在电梯系统中之前,以该方式大致分开的电梯支持装置通过至少一个薄基体连接板(basebody web)保持连接。这有利于其操纵和在驱动轮和偏转轮上位置正确的布置。可选地,在电梯支持装置被安装在电梯系统中前,为了安装,可以利用装配条永久或可分离地连接两个或多个电梯支持装置。
对于每条驱动或引导肋,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梯系统的驱动轮与/或偏转轮具有一个关联的凹槽,以便:当电梯支持装置被放置就位时,驱动或引导肋的侧面接触相关凹槽的对应的相对侧面。关于这一个,该凹槽优选地根据电梯支持装置的肋形成:如果引导肋或驱动肋具有特定的侧面高度、侧面宽度与/或具体的侧面角,则有利地,关联凹槽的相对侧面具有大致相同的侧面高度与/或侧面宽度与/或大致相同的侧面角度。具体地,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支持装置的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穿入偏转轮的凹槽中的穿入深度,比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穿入驱动轮中的凹槽的穿入深度更大。换言之,优选地,偏转轮中的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凹槽被形成,以便:在轴向与/或径向方向上,布置在该凹槽中的引导肋的侧面与该凹槽的对应的相对侧面之间的接触表面的投影比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的侧面和驱动轮中的与该驱动肋关联的凹槽相对应的相对侧面之间的接触表面的对应的投影更大。
该驱动轮可具有多个驱动区域,所述驱动区域被每个电梯支持装置至少部分地环绕。有利地,电梯支持装置以180°的包角环绕驱动轮,所述包角优选地小于180°,优选地小于150°,特别优选地小于120°,并且尤其是90°。
利用电梯支持装置的可能的小弯曲半径,可以将驱动装置与单独的驱动带轮连接,或者然而,可以将驱动输出轴中的驱动区与驱动装置集成。因此,驱动带轮和设置有驱动区的驱动轴统称为驱动轮。有利地,驱动轮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20毫米,优选地小于180毫米,优选地小于140毫米,优选地小于100毫米,优选地小于90毫米,并且优选地小于80毫米。以摩擦联接与/或形状联接的方式,利用驱动轮,张力被引入带。
电梯支持装置可被构造为循环带(endless belt),其端部被紧固到带锁扣。特别地在困难的偏转条件的情况中,该带能够例如被引导穿过开口,或放置在非对准安装的带轮上。
附图说明
从下面描述的从属权利要求和实施例的实例可明显看出另外的目标、特性和优点。为此目的,利用部分示意的说明:
图1显示了经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梯系统的截面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梯支持装置,用于说明上述规格;
图3显示了沿直线III-III的经过图1的电梯系统的电梯支持装置的部分横截面;
图4显示了沿直线IV-IV的经过图1的电梯系统的电梯支持装置的部分横截面;
图5显示了图2的电梯支持装置的预先产品;
图6显示了由图5的预先产品制造的图2的电梯支持装置的组合的实施例;和
图7显示了图2的电梯支持装置的组合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在电梯竖井12中的电梯设备的横截面。该设备包括:安装在电梯竖井12中的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轮20;在轿厢导轨11处被引导的电梯轿厢10,其具有装配在轿厢地板下方的两个偏转辊,所述偏转辊采用轿厢支持辊21.2,21.3的形式;对重13,对重13具有采用对重支持辊21.1的形式的另外的偏转辊;和用于电梯轿厢10和对重13的多个电梯支持装置,其构造为楔形肋状带1,将来自驱动单元的驱动轮20的驱动力传送到电梯轿厢和对重。
每条楔形肋状带1在其一端处紧固到驱动轮20下方的第一带固定点14.1。从这里,它向下延伸到对重支撑辊21.1,环绕其并从这里延伸出到驱动轮20;环绕其并沿对重侧的轿厢壁向下运行;在电梯轿厢的任一侧,环绕分别安装在电梯轿厢10下方的轿厢支撑辊21.2和21.3,每次大约经过90°;并沿远离对重13的轿厢壁向上运行到第二带固定点14.2。
该驱动轮20的平面可以与对重侧处的轿厢壁成直角地设置,并且其垂直投影可位于电梯轿厢10的垂直投影外部。因此,优选地,该驱动轮具有小于或等于220毫米的小直径,优选地小于180毫米,优选地小于140毫米,优选地小于100毫米,优选地小于90毫米,和优选地小于80毫米,以便:在对重侧处的轿厢壁和与其相对的电梯竖井12的壁之间的间距能够尽可能地小。此外,驱动轮20的小直径使得能够使用具有相对较低驱动扭矩的无齿驱动电机作为驱动单元。带的固定点14是专业人员已知的设备,其中楔形肋状带1被夹在楔子和外壳之间。
图3和4显示了经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楔形肋状带1形式的电梯支持装置的横截面。这包括基体2,其中布置了四个拉伸承载体的拉伸承载体装置5。如图中所示,每个拉伸承载体被构造为钢丝缆,包括:双层芯绞合线(core strand),其具有0.19毫米直径的芯线、6根0.17毫米直径的金属丝的以S形缠绕缠绕芯线的金属丝层、和12根0.17毫米直径的金属丝的以S形缠绕相似地缠绕芯线的金属丝层;以及8根单层外部绞合线,其具有:0.17毫米直径的芯线;和利用0.155毫米直径的六根金属丝的以Z缠绕缠绕芯线的金属丝层,单层外部绞合线以S缠绕缠绕芯层。
该电梯支持装置1的驱动侧(在图3中的底部)预期与驱动轮20和对重支持辊21.1接触。为此目的,如图3所示,使具有采用楔形肋3形式的两条驱动肋接合在驱动轮20的相关凹槽20.1中,并且由凹槽侧向引导。因此,有利地增加该按压压力并且从而增加驱动装置的牵引能力。
电梯支持装置1的偏转侧(在图4中的顶部)预期与轿厢支持辊21.2,21.3接触,并为此目的,使采用楔形肋4形式的引导肋,如图4所示,接合在偏转轮21.3的相关凹槽21.5中并被它侧向地引导。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电梯支持装置1的尺寸。在那种情况中,驱动肋3或引导肋4的侧面高度h3或h4是肋到电梯支持装置1的正中平面的投影,所述正中平面由长度轴和高度轴生成(在图2中垂直)。从而,电梯支撑装置的总高度h1由驱动和引导肋3,4的侧面高度h3,h4和基体2的高度h2组成。由于这种大的侧面高度t4,这种总的高度h1大于电梯支持装置的宽度w,这有利地增加电梯支持装置围绕其横向轴线的弯曲刚度,并且从而抑制了在凹槽20.1或21.5中的卡住(jamming)。在实施例的实例中,该比率w/h1=0.906。
驱动肋3或引导肋4的侧面宽度t3或t4对应于电梯支持装置1的基体2上的肋的投影,即垂直于侧面高度(在图2中水平)。该总宽度被指示为w。肋的宽度来自其两个侧面宽度t以及(变平的)顶部的宽度。因此,驱动肋3的宽度例如是2×t3+d3(参见图2,3)。
该引导肋4的侧面角度α4是引导肋4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内角,并且在实施例的实例中是80°。在实施例的实例中,该驱动肋3的对应的限定的侧面角α3是90°。
如图2中可认识到的,一个引导肋4的侧面高度h4大于两个驱动肋3的侧面高度h3。与图3和4显示的相比,从而,与驱动肋3和驱动轮20的相关凹槽20.1的情况相比,引导肋4能够更深地穿入偏转轮21.3中的相关凹槽21.5。因此,如果在支持装置松弛的情况下、例如由于电梯支持装置1的固有重量而引起径向脱离(liftingoff)(图4中向下),引导肋4更长地保持在凹槽21.5中并在电梯支持装置1变紧后该引导肋4可使电梯支持装置1自动地再次定心在偏转轮21.3上。另一方面,拉伸承载体5到驱动侧的最大间距更小,以便:驱动肋3中出现的力的更同质分布。
如图2中可类似地认识到的,引导肋4的侧面宽度t4也大于两个驱动肋3的侧面高度t3。如果轮20,21上的电梯支持装置向外移动其最大侧面宽度t,则它利用倾斜的侧面而返回其位置。由于更大的侧面宽度t4,从而,电梯支持装置1在其偏转侧处在横向方向上的更宽区域内被引导。具体地,由于即使以更大倾斜进入的电梯支持装置也会因其更大的侧面宽度而被偏转轮对应的凹槽21.5“捕获”,因此这还允许更显著的斜向拉力。
这是尤其有利的,因为由于偏转轮21.2,21.3的安装公差以及其彼此的小间距,会出现更突出的斜向拉力,这阻止了偏转侧处改善的引导。此外,由于更宽和更高的引导肋4允许更大的斜向拉力(diagonal tension或斜拉应力),在偏转轮21.3与带固定点14.2之间可以接受更大的公差。
利用电梯支持装置的变形,可在驱动轮20和偏转轮21.2之间为这种斜向拉力提供部分补偿,以便:更短和更窄的驱动肋3以更小的斜向拉力运行进入驱动轮20。
引导肋4与两个驱动肋3相关联,所述引导肋4延伸过电梯支持装置1的大致整个宽度w并且从而是两条驱动肋3的大致两倍宽。为了进一步增加穿入深度,引导肋4的侧面角度α4形成为80°,比驱动肋3的侧面角度α3更尖锐。总之,引导肋4从而具有比驱动肋3的侧面面积f3=√(t32+h32)或 f 3 = ( t 3 2 + h 3 2 ) ,明显更大的侧面面积f4=√(t42+h42)或 f 4 = ( t 4 2 + h 4 2 ) ,这明显提高了偏转侧处的引导。另一方面,拉伸承载体5被布置接近驱动侧,其中:由于更平的侧面角度α3,到驱动侧的间距仅变化一点。此外,由于两个拉伸承载体5与每个驱动肋3关联,利用驱动肋3的每个侧面驱动,摩擦力能够从驱动轮20大体上传输到相关的拉伸承载体5,这具有使力在驱动肋中特别同质的分布的效果。
如图3中示意性地指示,驱动肋3的平的顶部具有宽度d3,其宽度d3与驱动轮20中的凹槽20.1的两个相对侧面的最小间距d20相同或比其更宽。形成在这些相对侧面中的、并且倾斜的相对侧面在其处过渡到凹槽基部中的矩形凹槽中的边缘由此不接触驱动肋3的侧面,因此这防止相应的切口效应。如图4可以认识到的,相同的应用于引导肋4及与其相关的凹槽21.5。
另一方面,驱动轮的相邻凹槽20.1的相对侧面以半径R20过渡到彼此,R20比相邻驱动肋3的彼此面对的侧面过渡到彼此的半径R3更大。驱动肋3的侧面和凹槽20.1的相对侧面之间的接触从而平滑地发生,而无大的切口效应。
该驱动侧可至少在其与驱动轮20的侧面摩擦结合的楔形肋3的区域中具有带PA膜的涂层(未示出)。有利地,整个驱动侧采用连续或间断加工涂层,这简化了生产。可选地,还可以提供汽相淀积与/或植绒到涂层。例如,汽相淀积是金属汽相淀积。例如,植绒是利用短合成或天然纤维的植绒。这种汽相淀积或植绒还可延伸在整个驱动(drive)侧,并采用连续或间断加工执行。原则上,在楔形肋和凹槽配对的情况中,其中:仅楔形肋的侧面以摩擦结合方式挤靠着凹槽,可以仅对楔形肋的这些侧面提供涂层或者汽相淀积和/或植绒,以便:不与驱动轮20接触的肋侧面之间的那些区域不被涂层。此外,也可以为肋4提供减小摩擦系数与/或噪声的涂层。
如图3,4中虚线所示,除电梯支持装置以外,一个或多个另外的优选地结构相同的电梯支持装置被布置并彼此间隔间隙23,即使当电梯支持装置变形时,该间隙23也足以防止驱动或偏转轮上的电梯支持装置彼此接触。通过这种电梯支持装置组合,容易处理的期望宽度的窄的单个电梯支持装置能够以简单和快速的方式安装就位,这明显简化了生产和存储、运输和安装和拆卸。由于具有四个拉伸承载体与其关联的两个驱动肋3的结构,通过添加单个电梯支持装置,电梯支持装置组合的总的承载力能够以精确的级别调整。通过窄的单个电梯支持装置,可以避免当n个电梯支持装置产生的负载承载力仅比所需总的负载承载力略小时,具有n个电梯支持装置的电梯支持装置必须由更宽的电梯支持装置(N+1)增大相应大的负载承载力级别,并从而尺寸明显过大。
为了装配这种电梯支持装置组合,如图5和6所示,电梯支持装置1可由预先产品7制成。该预先产品7包括具有单体基体2的两个或多个电梯支持装置1。该预先产品7在驱动肋3与/或引导肋4之间部分地分开,以便:在它们被安装在电梯系统中之前,电梯支持装置利用至少一条薄基体连接板17保持连接。根据图6的实施例,三个电梯支持装置1利用两个基体连接板17连接在一起。如图6所示,该基体连接板17能够被安装在电梯支持装置1的偏转侧上,以便:单个电梯支持装置1的驱动侧甚至在组合体中可自由接近。具体地,组合体中的单个电梯支持装置1可利用其驱动装置侧置于驱动轮20的对应凹槽中。在那种情况中,基体连接板17也能够保证在驱动轮20上,电梯支持装置1的彼此正确的侧向间距23。为此目的,电梯支持装置1利用基体连接板17以彼此侧向组装间距连接,所述间距大致对应于驱动轮20上的单个电梯支持装置1的侧向间距23。在安装后,例如,因为基体连接板17比驱动轮20上的电梯支持装置1的侧向间距23略短,并且基体连接板17在产生的应力下以受控的方式撕扯,基体连接板17会被磨破。很明显,也可以将基体连接板17设置在电梯支持装置1的驱动侧上。
可选地,如图7所示,为装配这种电梯支持装置组合体,多个电梯支持装置1也可以利用装配条30连接在一起。该装配条30至少部分地包围电梯支持装置1。例如,两个、三个、四个、六个或八个电梯支持装置形成组合体,由装配条30部分地包围并卷成卷的组合体能够采用简单和无问题的方式运输进入电梯竖井12。例如,采用材料锁定方式,该装配条30被可逆地或不可逆地固定到电梯支持装置1。有利地,它是在一侧具有粘合层的薄塑料材料条。该塑料材料条利用粘合层与电梯支持装置1连接。在可逆材料锁定的情况中,粘合带能够从电梯支持装置1去掉,并且脱离的电梯支持装置从而被分离。有利地,组装条30被安装在电梯支持装置的偏转侧,以便:即使在组合体中,单个电梯支持装置1的驱动侧可自由接近或接触。具体地,组合中的单个电梯支持装置1可通过它们的驱动侧置于驱动轮20的对应凹槽中。在那种情况中,装配条30也能够保证在驱动轮20上,电梯支持装置1的彼此正确的侧向间距23。为此目的,利用组装条30,电梯支持装置1以彼此侧向组装间距连接,所述间距大致对应于驱动轮20上的单个电梯支持装置1的侧向间距23。很明显,也可以将装配条30安装在电梯支持装置1的驱动侧上。

Claims (23)

1.用于电梯系统的电梯支持装置(1),具有:基体(2);具有至少一条驱动肋(3)的驱动侧;和与驱动侧相对的,具有至少一条引导肋(4)的偏转侧;和布置在基体中的拉伸承载体装置(5),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4)都具有比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3)更大的侧面高度(h4);与/或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4)具有比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3)更大的侧面宽度(t4);与/或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4)的侧面高度(h4)与电梯支持装置(1)的宽度(w)的比率(h4/w)至少为0.4;与/或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3)的侧面角度(α3)大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4)的侧面角度(α4);与/或分别的引导肋(4)与至多三条驱动肋(3)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4)的侧面高度(h4)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3)的高度(h3)的比率(h4/h3)至少为1.5。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4)的侧面宽度(t4)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3)的宽度(t3)的比率(t4/t3)至少为1.5。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梯支持装置(1)的宽度(w)与电梯支持装置的高度(h1)的比率(w/h1)至多为0.95。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具有两条或三条驱动肋(3),并且偏转侧具有一条引导肋(4)。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3)形成为具有60°和120°之间的侧面角度(α3)的楔形肋。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4)形成为具有60°和100°之间的侧面角度(α)的楔形肋。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3)的最小宽度(d3)与电梯系统的驱动轮(20)的相关凹槽(20.1)的最小宽度(d20)尺寸相同或者更大。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半径(R3)的凹槽形成在至少两条,优选地所有相邻驱动肋(3)之间,其中:该半径(R3)与形成在电梯系统的驱动轮(20)的关联肋(20.1)上的半径(R20)的比率(R3/R20)小于1。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3)与/或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引导肋(4)的基体(2)是由弹性体制成的单一或多部分结构,尤其是聚氨酯(PU),聚氯丁二烯(CR),天然橡胶和/或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VM)。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侧与/或偏转侧具有摩擦系数、硬度与/或耐磨损性与基体不同的覆盖层或涂层。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条,优选地所有驱动肋(3)的组与/或具有至少一条,优选地所有引导肋(4)的组是多部分结构,其中:与引导肋组相比,驱动肋组具有更小的硬度,尤其是更小的肖氏硬度,与/或更大的摩擦系数。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拉伸承载体(5),优选地两个拉伸承载体(5)与至少一条,优选地每条驱动肋(3)关联。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承载体(5)的直径在1.5到4毫米的范围内。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承载体装置(5)到驱动侧的间距小于到偏转侧的间距。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拉伸承载体装置的至少一个,优选地每个拉伸承载体(5)包括:具有芯线和围绕芯线缠绕的两金属线层的双层芯绞合线;和围绕芯绞合线布置的、具有芯线和围绕芯线缠绕的金属线层的单层外部绞合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芯绞合线的两金属线层具有相同的缠绕角度,外部绞合线的一个金属线层与芯绞合线的缠绕方向相反地缠绕,并且外部绞合线与它们自己的金属线层的缠绕方向相反地缠绕围绕芯绞合线。
18.电梯设备,具有:电梯轿厢(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与其连接的电梯支持装置(1);和驱动轮(20),其采用摩擦结合的方式与电梯支持装置(1)的驱动侧配合,以使轿厢(10)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到17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多个电梯支持装置(1)被设置用于使轿厢(10)运动,其中:每个电梯支持装置(1)通过其驱动侧,至少部分地环绕驱动轮(20),并且通过其偏转侧,环绕至少一个偏转轮(21),其中:驱动轮圆周上的至少一个凹槽(20.1)与每个电梯支持装置(1)的每条驱动肋(3)关联,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偏转轮圆周上的至少一个凹槽(21.5)与每个电梯支持装置的每条引导肋(4)关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电梯支持装置(1)由间隙(23)间隔开。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间隙(23)是电梯支持装置(1)的宽度的至少3%。
22.将电梯支持装置(1)安装在根据权利要求18到20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具有整体的基体(2)的两个或多个电梯支持装置(1)构成的预先产品(7)被在驱动肋(3)与/或引导肋(4)之间部分地分开;并且在于:电梯支持装置(1)在它们被安装在电梯系统中之前,利用至少一个薄基体板(17)保持连接。
23.将电梯支持装置(1)安装在根据权利要求18到20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电梯支持装置(1)在它们被安装在电梯系统中之前,与装配条(30)永久或可分离地连接。
CN2007101410056A 2006-08-11 2007-08-13 电梯支持装置、具有该电梯支持装置的电梯系统及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2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118824.9 2006-08-11
EP06118824 2006-08-11
EP06127168 2006-12-22
EP06127168.0 2006-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2098A true CN101122098A (zh) 2008-02-13
CN101122098B CN101122098B (zh) 2013-03-20

Family

ID=37685813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996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1487B (zh) 2006-08-11 2007-08-07 电梯设备,电梯设备用带及其制造方法,带组合体及装配方法
CNA2007101494545A Pending CN101122100A (zh) 2006-08-11 2007-08-09 用于电梯设备的电梯带及该种电梯带的制造方法
CN20071014100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2098B (zh) 2006-08-11 2007-08-13 电梯支持装置、具有该电梯支持装置的电梯系统及组装方法
CN20071014101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2099B (zh) 2006-08-11 2007-08-13 一种电梯带及包括该电梯带的电梯设备和制造这种电梯带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996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1487B (zh) 2006-08-11 2007-08-07 电梯设备,电梯设备用带及其制造方法,带组合体及装配方法
CNA2007101494545A Pending CN101122100A (zh) 2006-08-11 2007-08-09 用于电梯设备的电梯带及该种电梯带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101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2099B (zh) 2006-08-11 2007-08-13 一种电梯带及包括该电梯带的电梯设备和制造这种电梯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EP (2) EP1886958B1 (zh)
JP (1) JP5217285B2 (zh)
KR (1) KR101372778B1 (zh)
CN (4) CN101121487B (zh)
AR (1) AR062350A1 (zh)
AT (2) ATE516243T1 (zh)
AU (1) AU2007205743A1 (zh)
BR (1) BRPI0703307A (zh)
CA (1) CA2596717A1 (zh)
ES (2) ES2375900T3 (zh)
MX (1) MX2007009687A (zh)
MY (1) MY146053A (zh)
NO (1) NO20074121L (zh)
NZ (2) NZ560366A (zh)
RU (1) RU2448031C2 (zh)
SG (2) SG157400A1 (zh)
TW (1) TW200829502A (zh)
ZA (3) ZA20070660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4180A (zh) * 2012-06-18 2015-02-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及电梯的改装方法
CN105923503A (zh) * 2016-06-30 2016-09-07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悬挂装置及电梯
CN105947850A (zh) * 2016-06-30 2016-09-21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承载机构
CN106081793A (zh) * 2016-07-12 2016-11-09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牵引系统
CN112005029A (zh) * 2018-04-27 2020-11-27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多楔带及其用途
US11906016B2 (en) 2018-04-27 2024-02-20 Mitsuboshi Belting Ltd. V-ribbed bel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0768B2 (en) 2008-04-14 2015-06-09 Inventio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support belt for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EP2356054B1 (en) * 2008-11-14 2014-04-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belt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5103366B2 (ja) * 2008-11-26 2012-12-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駆動装置
ES2567783T3 (es) * 2009-10-14 2016-04-26 Inventio Ag Instalación de ascensor y medio de suspensión para dicha instalación
EP2345616A1 (de) * 2010-01-18 2011-07-20 Inventio AG Modularer Tragriemen für Aufzüge
CN102304863B (zh) * 2011-08-02 2014-01-15 宁波谷达机电有限公司 电梯曳引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29131A (zh) * 2012-08-21 2012-12-19 吴江市华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电梯牵引机用复合钢带
EP2799217B1 (en) * 2013-04-30 2015-06-03 Kone Corporation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rope, a rope and an elevator
CN104444728B (zh) * 2014-10-16 2017-02-15 广东日创电梯有限公司 新型多楔形复合钢带曳引电梯系统
CN105800421A (zh) * 2016-05-09 2016-07-27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承载构件及电梯
DE102016209305A1 (de) * 2016-05-30 2017-11-30 Thyssenkrupp Ag Temporärer Zugmittelverbund für eine Aufzug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Installation eines Zugmittels für eine Aufzuganlage
ES2751305T3 (es) * 2016-06-07 2020-03-31 Kone Corp Cuerda de ascensor, disposición de ascensor, y ascensor
DE102016217725A1 (de) * 2016-09-16 2018-03-22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Elastisches Zugmitte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KR102657801B1 (ko) 2016-12-16 2024-04-17 오티스 엘리베이터 컴파니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현수 부재
DE102017206131A1 (de) 2017-04-10 2018-10-11 Thyssenkrupp Ag Antriebswelle für eine Aufzugsanlage
US11274017B2 (en) 2017-08-25 2022-03-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Belt with self-extinguishing layer and method of making
US20190062114A1 (en) * 2017-08-25 2019-02-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Self-extinguishing load bearing member for elevator system
ES2923401T3 (es) 2017-10-17 2022-09-27 Inventio Ag Sistema elevador con elementos de desviación con diferentes geometrías de ranura
CN112219044B (zh) * 2018-05-31 2022-12-27 Tq系统公司 具有内啮合齿和外啮合齿的牵引机构以及具有牵引机构的传动装置
CN109458433B (zh) * 2018-10-29 2020-11-10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动带、变桨驱动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9625774A (zh) * 2018-12-24 2019-04-16 阿雷法(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多槽限位v带
US11407616B2 (en) 2020-01-24 2022-08-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belt surface protection for installation
CN112193987A (zh) * 2020-10-19 2021-01-08 税静 大型回转设备的起吊方法
CN112193988A (zh) * 2020-10-19 2021-01-08 税静 一种大型旋转体用起吊工装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8102C (de) * 1925-09-01 1926-12-06 Rudolf Roderwal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mehrstraengiger Gummikeilriemen
US2296740A (en) * 1941-02-15 1942-09-22 Dayton Rubber Mfg Co Double-v belt
US2739090A (en) * 1946-11-12 1956-03-20 Dayton Rubber Company Cord belts
US2519590A (en) * 1949-12-27 1950-08-22 Gates Rubber Co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cover
DE1039795B (de) * 1954-10-20 1958-09-25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Doppelkeilriemen
US3098778A (en) * 1957-05-08 1963-07-23 Goodrich Co B F Belt
US3404577A (en) * 1966-07-18 1968-10-08 Gates Rubber Co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GB1224001A (en) 1967-07-19 1971-03-03 British Ropes Ltd Belt drive
US3615988A (en) * 1969-02-25 1971-10-26 Dayco Corp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ransmission belts
DE2538691A1 (de) * 1975-08-30 1977-03-03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foerdergurten
US4078443A (en) * 1976-12-03 1978-03-14 Borg-Warner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JPS54141943A (en) * 1978-04-26 1979-11-05 Mitsuboshi Belting Ltd Adjustless vvbelt and its manufacture
JPS5578856U (zh) * 1978-11-27 1980-05-30
DE3304527A1 (de) * 1983-02-10 1984-08-16 SpanSet Secutex Sicherheitstechnik GmbH, 5132 Übach-Palenberg Flexibles trag-, zurr- oder haltezeug
JPS61167736A (ja) * 1985-01-18 1986-07-29 Bando Chem Ind Ltd 動力伝動用ベルト
DE8516604U1 (de) * 1985-06-07 1985-08-01 Continental Gummi-Werke Ag, 3000 Hannover Keilriemen
DE3527640C2 (de) * 1985-08-01 1997-08-14 Norddeutsche Seekabelwerk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Riemen aus plastifizierbarem Werkstoff
JPS62199553U (zh) * 1986-06-09 1987-12-18
US4904232A (en) * 1988-10-31 1990-02-27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US5536214A (en) * 1993-12-07 1996-07-16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E19851761B4 (de) * 1998-11-10 2014-10-09 Arntz Beteiligungs Gmbh & Co. Kg Antriebsriemen
JP2000240732A (ja) * 1999-02-24 2000-09-05 Bando Chem Ind Ltd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063448A3 (de) * 1999-06-22 2003-11-12 NORDDEUTSCHE SEEKABELWERKE GMBH & CO. KG Riemen, insbesondere Förderriem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DE10016351C2 (de) * 2000-04-03 2002-09-26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Treibriemen
US6488123B2 (en) * 2001-02-12 2002-12-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Directional uniformity of flat tension members for elevators
US6609990B2 (en) * 2001-07-18 2003-08-26 The Gates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method
ATE512925T1 (de) * 2001-11-23 2011-07-15 Inventio Ag Aufzugssystem
US20030121729A1 (en) * 2002-01-02 2003-07-03 Guenther Heinz Lift belt and system
JP3921603B2 (ja) * 2002-01-18 2007-05-30 ニッ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駆動用ベルト
DE10222015A1 (de) 2002-05-17 2003-12-04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Fertigung von Flachriemen
DE10240988B4 (de) * 2002-09-05 2014-02-27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mit einer aus Riemen und Scheiben bestehenden Antriebsübertragungsanordnung
NL1022094C2 (nl) * 2002-12-06 2004-06-08 Doornes Transmissie Bv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dwarselement voor een duwband voor een continu variabele transmissie.
DK1555234T3 (da) 2004-01-06 2006-08-21 Inventio Ag Elevator
DE102004030722A1 (de) 2004-06-25 2006-01-19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Mit Festigkeitsträgern versehener Flachriemen für Aufzugsanlagen
MY143607A (en) * 2004-10-18 2011-06-15 Inventio Ag Lift comprising a flat-belt as a tractive element
JP2006182566A (ja) * 2004-12-24 2006-07-13 Inventio Ag ベルト状の駆動手段をもつ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における電気エネルギーまたは信号を伝達する方法
SG129351A1 (en) * 2005-07-22 2007-02-26 Inventio Ag Lift installation with a support means end connection and a support means, and a method of fasteningan end of a support means in a lift installatio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4180A (zh) * 2012-06-18 2015-02-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及电梯的改装方法
CN104364180B (zh) * 2012-06-18 2016-08-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及电梯的改装方法
CN105923503A (zh) * 2016-06-30 2016-09-07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悬挂装置及电梯
CN105947850A (zh) * 2016-06-30 2016-09-21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曳引承载机构
CN106081793A (zh) * 2016-07-12 2016-11-09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牵引系统
CN112005029A (zh) * 2018-04-27 2020-11-27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多楔带及其用途
CN112005029B (zh) * 2018-04-27 2022-02-18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多楔带及其用途
US11906016B2 (en) 2018-04-27 2024-02-20 Mitsuboshi Belting Ltd. V-ribbed bel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75900T3 (es) 2012-03-07
KR20080014699A (ko) 2008-02-14
ZA200706601B (en) 2008-09-25
CN101122099A (zh) 2008-02-13
EP2141110A1 (de) 2010-01-06
SG157400A1 (en) 2009-12-29
KR101372778B1 (ko) 2014-03-10
JP2008044790A (ja) 2008-02-28
AU2007205743A1 (en) 2008-02-28
EP2141110B1 (de) 2011-10-19
NO20074121L (no) 2008-02-12
AR062350A1 (es) 2008-11-05
CN101122100A (zh) 2008-02-13
MX2007009687A (es) 2009-02-18
CN101122099B (zh) 2011-09-14
JP5217285B2 (ja) 2013-06-19
NZ560471A (en) 2009-03-31
TW200829502A (en) 2008-07-16
EP1886958A1 (de) 2008-02-13
RU2448031C2 (ru) 2012-04-20
MY146053A (en) 2012-06-29
ES2369795T3 (es) 2011-12-07
CA2596717A1 (en) 2008-02-11
ZA200706600B (en) 2008-11-26
BRPI0703307A (pt) 2008-04-01
CN101121487B (zh) 2013-01-09
ATE529368T1 (de) 2011-11-15
EP1886958B1 (de) 2011-07-13
RU2007130686A (ru) 2009-02-20
ZA200706605B (en) 2009-07-29
CN101121487A (zh) 2008-02-13
NZ560366A (en) 2009-03-31
CN101122098B (zh) 2013-03-20
SG139701A1 (en) 2008-02-29
ATE516243T1 (de) 201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2098B (zh) 电梯支持装置、具有该电梯支持装置的电梯系统及组装方法
US8550216B2 (en) Elevator system having a flat belt with wedge-shaped ribs
AU2018229491B2 (en) Elevator load bearing termination assembly for carbon fiber belt
CN100590055C (zh) 具有驱动滑轮和支撑装置的支撑装置系统和具有此系统的电梯设备
WO2003043922A1 (de) Aufzug mit riemenartigem übertragungsmittel, insbesondere mit keilrippen-riemen, als tragmittel und/oder treibmittel
US7882935B2 (en) Support means system with drive pulley and support means as well as elevator installation with such a support means system
US4734085A (en) V belt
US20080116014A1 (en) Elevator installation with a belt, belt for such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such a belt, composite of such belts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of such a composite in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KR102566863B1 (ko) 엘리베이터 종단을 위한 순응성 전단 층
CN107601219B (zh) 具有引导元件的皮带
CN109650218A (zh) 紧凑型条带端接组件
KR20080014704A (ko) 승강기 설비용 승강기 지지 수단, 이러한 승강기 지지수단을 구비한 승강기 설비 및 이 승강기 설비의 조립 방법
CN102822081A (zh) 用于升降机的支撑元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