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9770B - 人命救助装备 - Google Patents
人命救助装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19770B CN101119770B CN200580000669XA CN200580000669A CN101119770B CN 101119770 B CN101119770 B CN 101119770B CN 200580000669X A CN200580000669X A CN 200580000669XA CN 200580000669 A CN200580000669 A CN 200580000669A CN 101119770 B CN101119770 B CN 1011197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teel wire
- wire rope
- machine
- bra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79 retar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41 toxic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17 stra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1541 Akine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87680 Garcinia dulc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3 Hooke's law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331 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88 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2—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escue cages, bags,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A62B1/08—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with brake mechanisms for the winches or pulley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06—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 A62B1/08—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with brake mechanisms for the winches or pulleys
- A62B1/1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rope-lowering devices with brake mechanisms for the winches or pulleys mechanically operat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基于本发明的人命救助装备包括如下部分。即,内部具备机械室的原动机;设置在上述原动机的内部,用来缠绕钢丝绳的缠绕辊;设置在上述缠绕辊的一侧,控制上述缠绕辊的旋转速度的制动辊;设置在上述制动辊的上下方,控制上述缠绕辊的旋转速度减速的制动器和减速停止器;及在上述缠绕辊及制动辊的旋转作用下下降的搭乘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高层建筑、高层公寓等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时,使避难的人安全地逃脱到建筑物外的机械式升降机型无动力人命救助装备的发明。
【背景技术】
目前地球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为大地的高效利用价值,以人们居住的建筑物为代表,大部分建筑物正以超大型化及超高层化发展。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物及居住环境内部家具和内部装饰材料使用着大量易燃性、有毒性材料,因此发生火灾时有很大的危险。
而且,紧急楼梯或走廊通道会变成烟筒一样的功能,迅速地吸引上从下方上升的有毒气体和火焰,使瞬间把全部建筑物燃烧成火海。
还有,发生火灾时不能使用高层建筑物的出入门或公寓的玄关门,因此人们只能回避到相反的窗户或公寓的阳台一面,而没来得及救助的人们由于有毒气体和火焰失去生命或出现跳楼的让人心痛的事情。而且,在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恐怖活动中也是,由于在紧急状况下,很多人通过台阶下楼而出现了时间上的问题和阶梯狭小带来的难处等问题,因此很多人失去了生命。
现在,在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准备的人命救助装备非常脆弱是事实。
而且,在发生火灾时,高层建筑一直使用的人命救助工具之缓降机也大概只能在10层左右的高度中使用,而且一次只能使用1人。
不仅如此,一直以来由于人命救助装置使用起来复杂、性能脆弱,在出现火灾或紧急状况时,实际使用的频度非常低。
还有,一直以来人命救助装置都使用电能动力,因此实际发生火灾时有不能动作的问题。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首先都要切断送电电线或电线最容易损坏而电梯等以电气运转的大部分安全系统将丧失其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案的,可以在高层建筑物中使用,也可以搭乘多人,是无动力动作的人命救助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发明的本人命救助装备,可以安装在高层建筑的窗户或阳台内侧,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时,打开设置的门,搭乘机向建筑物外侧突出突出,从而可以救助人命。
这种装备包括内部具备机械室的原动机;安装于上述原动机内部,用来缠绕钢丝绳的缠绕辊;安装于缠绕辊一侧,具有与缠绕辊相同轴功能的旋转中心棒的制动辊和;安装于上述制动辊下方,给制动辊外围面施加摩擦力来控制缠绕辊旋转速度的制动器;安装于制动辊的上方,到达离地面一定高度就把减速停止缠绕辊旋转速度的减速停止器;及连接到钢丝绳的一边末端,通过缠绕辊及制动辊的旋转下降的搭乘机。
从另一个角度看,本发明的人命救助装备安装在高层建筑的窗户或阳台上,在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或紧急状况时,如果打开固定的门,搭乘机会突出到建筑物外侧,从而救助人命。这样的人命救助装置包括含有机械室的原动机;与上述原动机通过钢丝绳连接,并且避难者可以搭乘的搭乘机;安装在上述原动机内,可以多次缠绕钢丝绳的缠绕辊;控制随着松开上述钢丝绳而旋转的缠绕辊的旋转速度的制动器;安装于上述制动器上部,并与上述缠绕辊一同旋转的制动辊;上述搭乘机下降后位于离地面指定距离以内时,使上述缠绕辊的旋转减速或停止的减速停止器;安装于上述制动器和减速停止器内部的制动用弹簧及使减速用弹簧的压缩力增加的压缩力增加器;及使上述搭乘机的下降缓冲并停止的缓冲器等。
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可以与建筑物的大型化及高层化无关地在发生火灾或紧急状况时,可以迅速、安全地救助处于危难的避难者。
而且,由于是无动力动作的装置,可以减少管理费用,在发生火灾时可以安全地动作。
还有,搭乘机可以按适合搭乘机内搭乘的避难者负重以安全速度下降、停止,可以安全地救助避难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概括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的截面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之前原动机前面的截面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之前原动机后面的截面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之后原动机前面的截面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之后原动机后面的截面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之前原动机侧面的截面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之后原动机侧面的截面图。
图8是说明发明之压缩力增加器的图纸。
图9是说明发明之钢丝绳和钢环的图纸。
图10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之前搭乘机的图纸。
图11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之后搭乘机的图纸。
图12是说明本发明之搭乘机上部安装的钢丝绳分离器和钢丝绳在分离之前样子的图纸。
图13是说明本发明之搭乘机上部安装的钢丝绳分离器和钢丝绳在分离的图纸。
图14是说明本发明之缠绕辊中缠绕钢丝绳的图纸。
图15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之前缓冲装置的截面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之后缓冲装置的截面图。
图17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安装在建筑物内侧的正面图。
图18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安装在建筑物内侧的背视图。
图19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安装在建筑物内侧的侧视图。
图20是说明本发明之原动机和搭乘机在动作时突出到建筑物外侧的侧视图。
图21是对图20中图示的I的详细图。
图22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动作时搭乘机开始下降的侧视图。
图23是说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多个楼层同时使用的样子的图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与图纸一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举例情况。但,不能局限于本发明的思想所提示的事实举例,而且可以通过构成要素的追加、变更、删除等可以容易地提案退步性其他发明或包括在本发明事项的范围内其他实施举例。
图1是本发明之任命救助装备的概括性说明截面图。
参考图1,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包括避难者搭乘的搭乘机80和控制搭乘机80以安全速度下降的驱动部10;驱动部10内部中缠绕并与搭乘机80的上部面连接的第一个钢丝绳18。
下面,把避难者作为指搭乘上述搭乘机80的人进行说明。
而且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是由于搭乘机80上搭乘的避难人负重,与搭乘机连接的第一钢丝绳18被拖拽,驱动部10内部的缠绕辊12中缠绕的第一钢丝绳18松开,搭乘机80下降,这里包括控制搭乘机80下降速度并减速停止的制动器30及减速停止器20。
而且,搭乘机80的下部安装有能够支撑避难者的主体地面板82,搭乘机80的侧面安装有随着轴而旋转的辅助地面板84。
另外,搭乘机80的下降是在上部一侧中安装的启动把手99的作用下钢丝绳分离器100分离而形成的。
另外,包括与驱动部10内部连接,与搭乘机80连接并可分离的第二个钢丝绳64。
另一方面,参考图1将基于本发明的人命救助装备的动作概略说明如下。
首先,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当避难者搭乘搭乘机80后,拽动启动把手99时,第二个钢丝绳64从安装在搭乘机80上端的钢丝绳分离器100,参考图12、13中分离出来。
然后,随着驱动部10启动,安装在驱动部10内的指定的鼓(辊)(后面有叙述)随之旋转,松开第一个钢丝绳18并旋转。这样,随着第一个钢丝绳18被松开,搭乘机80往下下降。
另外,为控制第一个钢丝绳18被松开的速度,即,搭乘机80下降的速度,制动器30和减速停止器20被启动,详细地说,第一钢丝绳松开的速度是在制动器30的控制下被减速,当搭乘机80位于离地面一定距离的位置上时,在减速停止器20的作用下被减速、停止。
一下参照附图2到7详细说明关于驱动部10内部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动作。
图2是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动作前,说明驱动部前面的截面图;图3是基于本发明之人名救助装备动作前,说明驱动部后面的侧面截面图;而图4基于本发明之人名救助装备动作后,说明驱动部前面的截面图;图5是基于本发明之人名救助装备动作后,说明驱动部后面的截面图;图6是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动作前,说明驱动部侧面的截面图;图7是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动作后,说明驱动部侧面的截面图。
首先参考图2及图3,基于本发明的驱动部10是由构成外形的驱动部主体11;安装在驱动部主体11内部,并可以旋转的大致具备圆筒形状的制动辊13;设置在制动辊13的两侧面,并用来多次缠绕第一个钢丝绳18的缠绕辊12;成为制动辊13的转动轴的中心棒19;与制动辊13的下端接触,并控制制动辊13进行旋转的制动鼓14;安装在制动鼓14的下端,防止制动鼓14脱离的制动连接板15;安装在制动鼓14下端连接板15上,向制动鼓14施加压缩力的制动弹簧16;安装在制动弹簧16的下端的制动器框17。
另外参考图5及图6,还包括:与制动辊13的上端接触,并控制制动辊13的旋转速度的减速鼓21;安装在减速鼓21的上面,加固减速鼓21,并在制动辊13旋转期间防止减速鼓21脱离的的减速连接板22。
另外,还包括:安装在减速连接板22的上端来施加压缩力的减速弹簧23;安装在减速弹簧23的上端,与减速弹簧23一端连接的减速停止器框24。
另外,还包括:当减速停止器20不动作时,使减速鼓21位于与制动辊13的上端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上的挂环25和随着插入或脱离挂环25的同时,使减速鼓21接触或脱离制动辊13上端的针26。而且针26是由于一端连接的第一钢丝绳的下降,使以上环在第一钢丝绳18中形成的绳节28上向下拽动,让针26从以上的挂环脱落(参考图3及图5)。
另外,制动辊13的上端一侧安装有向一个方向旋转的附设在弹簧63中的,以支持棒61为轴旋转的压缩力增加器辊62。
另外,像图12及图13中显示的那样,第二个钢丝绳64的一侧由于多次缠绕在压缩力增加器62上,另外一侧则通过插入指定环,与安装在搭乘机80上端的钢丝绳分离器100连接。
另外,像图2中显示的那样,还设置有一侧与支持棒61连接,另外一侧与制动器框17及减速停止器框24连接的第三个钢丝绳65。
以下,参考图1至图7,详细说明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的动作过程。
多次缠绕在缠绕辊12上的第一个钢丝绳18被松开的同时,与之连接的搭乘机80随之下降。详细地说,随着安装在缠绕辊12内侧的制动辊13旋转的同时,安装在制动辊13的下端和上端的制动器30及减速停止器20开始动作。然后,随着制动器30和减速停止器20开动,制动辊13的旋转速度得以减速,搭乘机80的下降速度逐渐减速、停止。也就是说,制动器30和减速停止器20控制随着安装在制动辊13两侧的缠绕在缠绕辊12上的第一个钢丝绳18松开而产生的旋转速度以安全速度得以控制及停止。还有,压缩力增加器60使在制动器30和减速停止器20的作用下发生的制动力和减速停止力符合避难人负重地让制动器30和减速停止器20中安装的弹簧增加压缩力。
另外,制动器30和减速停止器20的构成原理为弹性物体拉长或变形时,变形的程度与变形力成正比的.胡克定律。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制动器30和减速停止器20适用了如在弹簧上挂或放秤砣时,弹簧则根据秤砣的重量成比例地伸长或缩短,产生与秤砣重量成正比的伸张力或压缩力的定律。
为此,本发明中适用的制动器30在搭乘机80搭乘避难人的时候,由于避难人的负重带来的压缩力增加器辊62及单向轴承63作用下被追加的压缩力,从结果上制动弹簧16中将作用比避难人负重大的力量。这样制动辊13的旋转速度将被得到控制,以避难人负重相对应的安全速度下降。
还有,缠绕在缠绕辊12上的第一个钢丝绳18将以避难者负重带来的制动器30的制动力适当的安全速度松开,而搭乘机80则以安全速度下降。
另外,减速停止器20的动作原理如下。由于第一钢丝绳18的下降,在绳节的作用下,钢丝环27向下被拖拽。在这样的作用下,针26从挂环中依次一个一个地脱落,而减速鼓21再次依次与制动辊13的上端接触,使制动辊13的旋转速度逐渐减速、停止。
图8为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之压缩力增加器60的附图。
参照图8可以看出,基于本发明的压缩力增加器60包括如下部分。即,与驱动部主体11的内侧壁连接的支持棒61;安装在支持棒61的两侧,并缠有第二个钢丝绳64的压缩力增加器辊62;与压缩力增加器辊62间隔一定距离而设置的单向轴承63。
以上单向轴承63的内侧机壳与支持棒61固定在一起,单向轴承63的外侧机壳在安装时使其与驱动部主体11的内侧面固定在一起。
另外,压缩力增加器辊62中第二个钢丝绳64的一侧多次缠绕而固定,第二个钢丝绳64的另外一侧则形成有环形,他与安装在搭乘机80上端的钢丝绳分离器结合。
另外,4排第三个钢丝绳65中的一侧分成两排向支持棒61两侧固定。另外一侧的2排则与制动器框17连接,剩余的2排分别连接在减速停止器框24的两侧。
另一方面,关于压缩力增加器60的动作说明如下:
首先,当由于高层建筑物上发生火灾或紧急状况,避难者要搭乘搭乘机80上时,由于避难者的负重,第二个钢丝绳64被拽下来。
然后,随着第二个钢丝绳64被向下拉拽,缠绕在压缩力增加器辊62上的第二个钢丝绳54被松开,同时压缩力增加器辊62旋转。
另外,由于压缩力增加器辊62的旋转,支持棒61也随之旋转,而与支持棒61连接的第三个钢丝绳65则被缠绕起来。还有,随着与支持棒61连接的第三个钢丝绳65也被缠起来,与第三个钢丝绳65的另外一侧连接的制动器框17和减速停止器框24随之进行移动。
也就是说,制动器框17上升,减速停止器框24则下降。另外,设置在制动器框17和减速停止器框24的制动弹簧16和减速弹簧23产生比搭乘人负重大的压缩力。
图9为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之钢丝绳和铁丝环的附图。
参照图9可以看出,基于本发明的钢丝绳18具备以一定厚度形成挂托的绳结28。钢丝环27的末端为一定的圆形,他与从制动辊13上部向下部摇动减速鼓21的针26相连接。
另外,由于搭乘机80上搭乘避难者而使驱动部10开动时,由于铁丝环27卡在钢丝绳18的绳结28上而被拽动,随着拉拽铁丝环27,针26从挂环25中脱离出来,减速鼓21再次与制动辊13的上面接触。因此,在减速鼓21和制动辊13之间产生的磨擦力的作用下,制动辊13的旋转速度得以减速、停止。
如上所述,由于具备可以对钢丝绳松开的速度进行减速的结构,本发明的人命救助装备具有可以以无动力开动的巨大效果。
图10是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之前搭乘机的图纸,图11是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后搭乘机的图纸,图12为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之安装在搭乘机上端的钢丝绳从钢丝绳分离器100中分离之前的状态的附图,图13为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之安装在搭乘机80上端的钢丝绳分离器100的钢丝绳由于启动把手99的动作被分离的状态的附图。
参照图10至图13可以看出,基于本发明的搭乘机80包括如下部分。即,构成搭乘机上端面的上端框81;构成搭乘机地面的主体地面板82;与上端框81和主体地面板82连接的柱子83;设置在柱子83的侧面,并可旋转的辅助地面板84;成为辅助地面板84的转动轴的铰链85。
另外,还包括从上端框81围到主体地面板82外侧的防火布87;大致位于防火布87的中央部位,并使防火布87的开口部关闭的安全吊钩88。
另外,在启动把手99被避难者拉拽之前,由于搭乘在搭乘机80的避难者的负重,第二个钢丝绳64被向下拽下来,而且由于拖拽的力量被缠绕在压缩力增加器辊62上的第二个钢丝绳64被松开,压缩力增加器辊62随之旋转。还有,构成压缩力增加器辊62的支持棒61也随之旋转,同时随着支持棒61旋转,与支持棒61连接的第三个钢丝绳65的一侧被缠起来。这样,与第三个钢丝绳65的另外一侧连接的制动器框17上升,减速停止器框24则下降。
这时,由于制动器框17和减速停止器框的移动在制动弹簧16和减速弹簧23中产生的压缩力会根据支持棒61和压缩力增加器辊62的直径大小比率,发挥比避难者的负重大的压缩力,使下降的搭乘机80速度获得安全的控制,在离地面附近减速停止。
另外,支持棒61由于单向轴承63作用,不会反转,因此缠绕在支持棒61的第三个钢丝绳65不会再松开,上升的制动器框17和下降的减速停止器框24将停止运行。据此,位于制动器框17和减速停止器框24的不同程度弹簧16、23的压缩力不会丧失。
另外,还包括,使避难者在夜间安全搭乘搭乘机80而使用的电灯90;与第二个钢丝绳64连接的钢丝绳分离器100;安装在钢丝绳分离器100内,并连接第二个钢丝绳64的连接针101。
详细地说,第二个钢丝绳64是通过连接针101连接在钢丝绳分离器100内,连接针101脱离时,第二个钢丝绳64从钢丝绳分离器100中分离出来。
以下说明基于本发明的搭乘机的动作:
首先,平时不使用人命救助装备时,辅助地面板84位于柱子83的侧面,使用人命救助装备时,为使通过铰链85与主体地面板82并排展开而进行旋转。另外,在辅助地面板84端部和上端框81上连接有钢丝绳86用来支撑辅助地面板84。
参考图11,随着辅助地面板84展开,防火布87从上端框81覆盖至地面板82、84。另外,为保护避难者免受来自底层窗户的火焰或有毒气体的侵害,防火布87围住了整个搭乘机80。
并且,避难者搭乘搭乘机80后关闭大致位于防火布87中央部位的安全吊钩88时,搭乘机80的外围会被防火布87包起来。
还有,当避难者拽启动把手99时,如图12及图13所示,连接针101将从启动把手99中脱离出来。然后,随着位于第二个钢丝绳64端部的指定环从连接针101中分离,第二个钢丝绳64从钢丝绳分离器100中分离出来。
图14为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之钢丝绳重叠缠绕在缠绕辊上的状态的附图。
是为控制搭乘机80下降速度而构成的结构,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将利用数值举例说明基于本发明的缠绕辊12。
缠绕辊12内上缠绕的第一个钢丝绳18的横边要符合第一个钢丝绳18能够重叠缠绕的长度制作。
例如,在标准型公寓25层高度75m用人命救助装备上安装直径为300mm的制动辊13,并在制动辊13的两侧具备2间缠绕第一个钢丝绳18的缠绕辊12的同时,横边各取小数20mm,将两排直径为5mm的第一个钢丝绳18各缠绕1排。
在一间缠绕辊12内缠绕四圈第一个钢丝绳18时,缠有钢丝绳的上面将重叠缠绕钢丝绳。因此,缠绕第一个钢丝绳18的直径(包括重叠缠绕的厚度T)将增大。
如果,75m的第一个钢丝绳18全部都缠绕时,将产生约18层。因此,第一个钢丝绳18全部都缠绕后的半径会增加90mm(18*5)左右,使整个直径约达到480mm(300+90+90)左右。也就是说,缠有第一个钢丝绳18的半径会增加90mm左右。
即,比当初的直径300mm增加约1.6倍(480/300=1.6)。另外,连接在全部都已缠绕的第一个钢丝绳18端部的负重也根据杠杆的原理产生比当初直径300mm时的负重A约增加1.6倍的负重B的力。
比如,在搭乘搭乘机80的避难者的负重为300kg,缠绕辊12整个直径为300mm情况下,调整制动器30的制动力使搭乘机80以每秒0.5m的速度下降。另外,将75mm的第一个钢丝绳18再次缠绕使直径增至480mm,这时如果下降搭乘机80,最初下降速度是比当初直径300mm增加了1.6倍的,直径变形为480mm的负重力。即480kg的作用下,下降速度也比当初增加1.6倍,从而使搭乘机80以初速每秒0.8m的快速下降。
这时,随着第一个钢丝绳18松开而直径被减缩,搭乘机80的负重力和速度也逐渐减速,在第一个钢丝绳18全部都松开的直径300mm的支撑点上再次减速为每秒0.5m的速度。这样不仅防止随搭乘机80下降产生的重力加速度,而且能够使安全速度减速下降。
图15为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在运转之前的缓冲装置的剖面图,图16为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置在运转后的缓冲装置的剖面图。
参照图15及图16可以看出,基于本发明的缓冲装置130包括如下部分。即,安装在制动辊13内部,由定量指定的弹簧构成的缓冲用弹簧131;向制动辊13内部插入第一个钢丝绳18的洞孔133;使制动辊13固定在驱动部10内的中心棒19。第一个钢丝绳18的一侧端部固定连接在缓冲用弹簧端部132,并通过洞孔133向制动辊13外侧脱离出来。另外,多次缠绕在缠绕辊12的外围。
另外,通过搭乘机80及避难者的负重作用于第一个钢丝绳18的伸张力,即,向下施加的力使缓冲用弹簧131产生压缩力。如果对其具体动作过程加以说明的话,当搭乘机80大致到达接近地面的位置时,缠绕在缠绕辊12的第一个钢丝绳18的大部分被松开。还有,随着第一个钢丝绳18被往下拉拽,将给缓冲用弹簧131施加压缩力。也就是说,由于固定在缓冲用弹簧131端部第一个钢丝绳18的影响,缓冲用弹簧131如图所示从左/右侧承受压缩力。
还有,由于搭乘机80下降,第一个钢丝绳18被向下拉拽的力在上述缓冲用弹簧131的作用下得到缓冲。
于是,搭乘机80可以安全到达地面。
图17为说明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安装在建筑物内侧时的状态的正面图,图18为说明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安装在建筑物内侧时的状态的背面图,图19为说明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安装在建筑物内侧时的状态的侧面图,图20为于说明基于本发明之原动机和搭乘机在使用时向建筑物外侧突出的状态的侧面图,图21为对图示的I部分的详细图,图22为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搭乘机开始下降时的状态的侧面图,图23为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在多个楼层同时使用时的状态的附图。
参照图17至图23可以看出,基于本发明的搭乘机80包括如下部分。即,构成外形框的前面柱子及后面柱子153、154;安装在柱子153的前面,并可旋转的门156;安装在门156的一侧的把手159,使驱动部10连接在后面柱子的铰链棒155。
另外,还包括安装在门156的背面支撑驱动部10下端的支撑板157;保护把手159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的把手套159,防止驱动部10的下方再次进入建筑物内的固定装置160。
另外,还包括引导第一个钢丝绳18下来的滚轴180。
另一方面,关于基于本发明的人命救助装备设置方法及动作说明如下:
首先,基于本发明的人命救助装备为不损伤高层建筑物的外观,不暴露在雨或雪等外部环境,防止发生坠落的危险安装在高层建筑物的窗户或阳台内侧。
还有,拆除建筑物的窗框或阳台的一部分,在建筑物顶棚混凝土和地面板混凝土中间立柱子153、154,在后面柱子154的上端和驱动部10的后面上端凿孔之后,将驱动部10放在后面柱子154的中间上端,将铰链棒155插入孔中。
然后,在前面柱子中间设置门156,门156的一侧设置原动机10的支撑板157使驱动部10的下面部分通过支撑板157得以支撑。
还有,平时使驱动部10和搭乘机80固定不动,使用时打开门156时,随着支撑板157脱离的同时,根据有关铰链棒155位置的重量中心原理使驱动部10的下面部分和搭乘机80自动移动到建筑物外部。
还有,突出到外部的驱动部10在安装于后面柱子154的挂托162的作用下,被防止再次流进建筑物内侧。
参照图21可以看出,后面柱子154中设置有弹性辅助材料。
还有,驱动部10如以铰链棒155为中心旋转时,原动机主体11下端的机体也沿着后面柱子154外侧移动。
这时,挂托162靠弹性辅助材料161的弹力从后面柱子154中突出来,挂托162以突出的状态接触原动机主体11下端的机体。随之,防止驱动部10在旋转后再次流进建筑物内侧。
另外,当搭乘搭乘机80的避难者在搭乘后拉拽启动把手99时,固定在设置于驱动部10内的压缩力增加器辊62上的第二个钢丝绳64的另外一侧从钢丝绳分离器100中分离出来。
还有,搭乘机80从这时起通过连接在两侧的第一个钢丝绳18开始下降。
也就是说,随着缠绕辊12及制动辊13通过制动器30的控制力以安全速度旋转的同时,缠绕在缠绕辊12的第一个钢丝绳18以安全速度得以松开。
还有,随着第一个钢丝绳18从缠绕辊12松开的同时,通过滚轴180搭乘机80将与建筑物外壁间隔一定距离下降。
还有,如图18及19所示,当避难者搭乘搭乘机80时,主体地面板82以一定角度下降,搭乘机80将通过安装在主体地面板82背面的指定橡胶轮子不论由于刮风撞到墙壁或建筑物外壁存在突出障碍物时都能安全地跨越过去。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之人命救助装备是一种在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及紧急状况时,为使一家人能够一起迅速、安全地避难而发明出来的无动力人命救助装备。
【工业实用性】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当10层以上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及紧急情况时救助人命的装备,由于通过基于本发明的人命救助装备,当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时避难者可以安全地逃离到建筑物外部,因此可以说在产业中的可利用性很高。
Claims (11)
1.一种人命救助装备,安装在高层建筑物的窗户或阳台内侧,当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或紧急状况时打开指定门时搭乘机向建筑物外侧突出从而可以救助人命,其特征在于包括:
含有机械室的原动机;
与上述原动机通过钢丝绳连接,并且避难者可搭乘的搭乘机;
安装在上述原动机内,并可以多次缠绕钢丝绳的缠绕辊;
控制随着松开上述钢丝绳而旋转的缠绕辊的旋转速度的制动器;
安装于上述制动器上部,并与上述缠绕辊一同旋转的制动辊;
上述搭乘机下降后位于离地面指定距离以内时,使上述缠绕辊的旋转减速或停止的减速停止器;
使分别安装于上述制动器和减速停止器内部的制动用弹簧及减速用弹簧的压缩力增加的压缩力增加器;及
使上述搭乘机的下降缓冲并停止的缓冲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命救助装备,其中上述原动机的上端连接有指定厚度的铰链棒,上述原动机根据上述铰链棒的位置突出到建筑物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命救助装备,其中由于上述原动机以上述铰链棒为中心旋转,而突出到建筑物外侧,因此不会再次进入而被固定起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命救助装备,其中上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用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命救助装备,其中上述减速停止器平时悬在与上述制动辊上方间隔一定距离的地方,使用时,当指定的铁丝环卡在位于钢丝绳的绳结而被拽下来时,上述制动辊的上面与减速鼓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命救助装备,其中上述减速鼓与上述制动辊接触从而产生减速停止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命救助装备,其中上述压缩力增加器上安装有单向轴承以使在上述制动器和减速停止器上产生的弹簧压缩力不致丧失,设置在上述制动辊上端的支持棒不会因为上述单向轴承而反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命救助装备,其中上述压缩力增加器包括压缩力增加器辊,上述搭乘机的上端安装有指定的启动把手及钢丝绳分离器,连接上述压缩力增加器辊和搭乘机的第二个钢丝绳当拉拽上述启动把手时从上述钢丝绳分离器中分离出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命救助装备,其中上述缠绕辊内部设置有可以缓冲上述搭乘机的下降速度的所述缓冲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命救助装备,其中上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用弹簧,上述钢丝绳的一侧与上述缓冲用弹簧的端部固定在一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人命救助装备,其中由于上述搭乘机而产生的上述钢丝绳的伸张力传到上述缓冲用弹簧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40068186 | 2004-08-27 | ||
KR10-2004-0068186 | 2004-08-27 | ||
KR1020040068186A KR100476536B1 (ko) | 2004-07-03 | 2004-08-27 | 인명 피난 장비 |
PCT/KR2005/002802 WO2006022519A1 (en) | 2004-08-27 | 2005-08-25 | Life saving implemen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19770A CN101119770A (zh) | 2008-02-06 |
CN101119770B true CN101119770B (zh) | 2011-07-06 |
Family
ID=35967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0066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9770B (zh) | 2004-08-27 | 2005-08-25 | 人命救助装备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81741B2 (zh) |
EP (1) | EP1784241A1 (zh) |
JP (1) | JP4672017B2 (zh) |
KR (1) | KR100476536B1 (zh) |
CN (1) | CN101119770B (zh) |
AU (1) | AU2005275639B2 (zh) |
RU (1) | RU2342175C1 (zh) |
WO (1) | WO200602251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37197B1 (ko) | 2005-04-04 | 2007-07-11 | (주)아이 에스 피 엘 | 인명 피난 장비 쎄이빙선 |
KR100883838B1 (ko) | 2007-12-06 | 2009-02-13 | 박병천 | 무동력 하강 제어장치 |
CN102946946B (zh) * | 2010-04-02 | 2015-04-01 | 株式会社亚世亚防灾 | 紧急逃生装置 |
DE202010008582U1 (de) * | 2010-09-20 | 2011-12-27 | Dirk Bergmann | Rettungs-Abseilvorrichtung |
CN102729659A (zh) * | 2011-04-08 | 2012-10-1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动力源固定装置 |
RU2615250C2 (ru) * | 2016-04-08 | 2017-04-04 |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Барбашов | Способ эвакуации из буровой платформ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
CN106310546A (zh) * | 2016-09-30 | 2017-01-11 | 广西大学 | 一种建筑安全逃生窗 |
KR101782139B1 (ko) * | 2017-06-16 | 2017-10-12 | 주식회사 에스엠텍 | 건축물에서의 화재·재난 피난 시설 |
CN107510902B (zh) * | 2017-08-29 | 2023-04-07 | 孙长海 | 楼房救生装置及使用方法 |
RU182404U1 (ru) * | 2017-11-21 | 2018-08-16 | Алексей Егорович Сорокин | Устройство экстренной эвакуации из здания |
CN108146302B (zh) * | 2017-12-20 | 2020-02-07 |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自动缓降阻尼铰链 |
CN108721796A (zh) * | 2018-04-12 | 2018-11-02 | 霍盛红 | 一种救生设备 |
CN109011232B (zh) * | 2018-07-17 | 2021-03-12 | 王刚 |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
RU2739646C1 (ru) * | 2020-02-26 | 2020-12-28 |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Энергия" имени С.П. Королёва" | Ограничитель скорости относительного движения |
RU2760114C1 (ru) * | 2020-05-28 | 2021-11-22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ЛайтТек» | Система эвакуации и навигации в зданиях |
KR102585634B1 (ko) | 2021-07-20 | 2023-10-06 | (주)컴퍼니에스 | 화재 감지 방법 및 시스템 |
KR102599562B1 (ko) | 2021-10-01 | 2023-11-07 | 계명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Pc 벽체의 손상방지를 위한 도그본 수직접합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
KR102552341B1 (ko) | 2021-10-01 | 2023-07-06 | 계명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에너지 소산형 c형 댐퍼를 이용한 pc 벽체의 수직접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
KR102644511B1 (ko) | 2021-10-01 | 2024-03-08 | 계명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매립형 포스트 텐션을 이용한 pc벽체의 수직접합장치 및 시공방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558A (zh) * | 1990-01-18 | 1991-08-07 | 崔学亮 | 高楼疏散安全梯 |
CN2535083Y (zh) * | 2002-04-29 | 2003-02-12 | 高庸龄 | 高层速降安全索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60422A (en) * | 1882-07-04 | Fire-escape | ||
US916823A (en) * | 1906-04-24 | 1909-03-30 | Henry P Young | Automatic fire-escape. |
US1141995A (en) * | 1914-07-27 | 1915-06-08 | George F Upton | Fire-escape. |
US2274000A (en) * | 1941-10-16 | 1942-02-24 | Otis Elevator Co | Elevator safety apparatus |
JPS42595Y1 (zh) | 1965-11-10 | 1967-01-16 | ||
JPS49130099A (zh) * | 1973-04-19 | 1974-12-12 | ||
JPS5118192A (ja) * | 1974-04-19 | 1976-02-13 | Atsuo Kamya | Tsurubeshikitsutsujosuichokukokakinkyuhinangu |
JPS5319698A (en) * | 1976-08-05 | 1978-02-23 | Masatoshi Kaneko | Slow dropping rescue device |
US4290503A (en) * | 1980-01-16 | 1981-09-22 | Briles Wayne A | Portable security fire escape |
US4406351A (en) * | 1981-02-13 | 1983-09-27 | Littlejohn Charles E | Emergency escape system for use in multistoried buildings |
JPS58157476A (ja) * | 1982-03-16 | 1983-09-19 | 金子 良一 | ビル災害等における避難ロ−プ下降制動機 |
JPS58177673A (ja) * | 1982-04-14 | 1983-10-18 | 長崎船舶装備株式会社 | ビル脱出装置 |
US4457400A (en) * | 1982-09-16 | 1984-07-03 | Gernnimo Industries, Ltd. | Emergency descent device |
JPS6136645A (ja) | 1984-07-28 | 1986-02-21 | Showa Denko Kk | 熱環境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JPS6136645U (ja) * | 1984-08-06 | 1986-03-06 | 松田 昌子 | 避難用篭収納構造 |
US4653609A (en) * | 1984-11-30 | 1987-03-31 | Devine Millard J | Controlled descent apparatus |
US4702348A (en) * | 1984-11-30 | 1987-10-27 | Lew Hyok S | Sky-ride vertical mobility system |
DE3609824A1 (de) * | 1986-03-22 | 1987-09-24 | Hans Neuendorf | Personen-abseilgeraet |
JPS6379674A (ja) * | 1986-09-24 | 1988-04-09 | 松田 昌子 | 避難装置の制動操作装置 |
JP2935230B2 (ja) | 1989-08-04 | 1999-08-16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呼出し検出装置及び呼出し検出方法 |
JPH08502Y2 (ja) * | 1989-10-27 | 1996-01-10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エンジンのヘッドカバーの防音装置 |
US5127491A (en) * | 1991-02-05 | 1992-07-07 | Just Buddy Hayaldree P | Terra firma exterior-mount fire/rescue elevator |
EP0820954A1 (en) * | 1996-07-25 | 1998-01-28 | Chiu Nan Wang | Elevator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
US6561318B1 (en) * | 2001-09-14 | 2003-05-13 | Inventio Ag | Emergency manual elevator drive |
KR20030082534A (ko) * | 2003-10-10 | 2003-10-22 | 이현달 | 고층 건물, 고층 아파트 화재 인명 피난 기구 |
KR200357393Y1 (ko) * | 2004-01-13 | 2004-07-23 | 이현달 | 고층 건물, 고층 아파트 화재 인명 피난 특수 장비 |
KR200357938Y1 (ko) * | 2004-05-20 | 2004-07-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엠에이를 이용한 이중화 메모리의 업데이트장치 |
US7392885B2 (en) * | 2006-08-14 | 2008-07-01 | Chiu Nan Wang | Emergency escape apparatus for elevator |
-
2004
- 2004-08-27 KR KR1020040068186A patent/KR10047653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
- 2005-08-25 AU AU2005275639A patent/AU2005275639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5-08-25 US US11/574,306 patent/US818174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8-25 CN CN200580000669XA patent/CN10111977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8-25 RU RU2007111125/12A patent/RU2342175C1/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08-25 EP EP05781202A patent/EP1784241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8-25 WO PCT/KR2005/002802 patent/WO200602251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08-25 JP JP2007529695A patent/JP467201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558A (zh) * | 1990-01-18 | 1991-08-07 | 崔学亮 | 高楼疏散安全梯 |
CN2535083Y (zh) * | 2002-04-29 | 2003-02-12 | 高庸龄 | 高层速降安全索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672017B2 (ja) | 2011-04-20 |
US20070246694A1 (en) | 2007-10-25 |
AU2005275639A1 (en) | 2006-03-02 |
WO2006022519A1 (en) | 2006-03-02 |
US8181741B2 (en) | 2012-05-22 |
EP1784241A1 (en) | 2007-05-16 |
AU2005275639B2 (en) | 2009-05-14 |
CN101119770A (zh) | 2008-02-06 |
KR100476536B1 (ko) | 2005-03-17 |
RU2007111125A (ru) | 2008-10-10 |
JP2008510564A (ja) | 2008-04-10 |
RU2342175C1 (ru) | 2008-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19770B (zh) | 人命救助装备 | |
CN110694189A (zh) | 一种高空倾斜逃生系统及其逃生方法 | |
KR100737197B1 (ko) | 인명 피난 장비 쎄이빙선 | |
CN205031771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4864584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4815412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救援设备 | |
CN204815408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106267598A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救援设备 | |
CN106552337A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106267597A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4815401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4840704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104874127A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105214228A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4815402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5031768U (zh) | 一种用于提升机的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5031770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104874120A (zh) | 一种用于提升机的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5031765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4815419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4815409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4840710U (zh) |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 |
CN204815403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CN204840712U (zh) |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 |
KR20050122928A (ko) | 인명 피난 장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