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9587A - 通信装置、网络装置、通信系统和方法及程序、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网络装置、通信系统和方法及程序、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9587A
CN101119587A CNA2006101719830A CN200610171983A CN101119587A CN 101119587 A CN101119587 A CN 101119587A CN A2006101719830 A CNA2006101719830 A CN A2006101719830A CN 200610171983 A CN200610171983 A CN 200610171983A CN 101119587 A CN101119587 A CN 101119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unit
circuitous
network
cellular
wl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719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野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19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9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6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networks is unlicen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信装置、网络装置、通信系统和方法及程序、记录介质。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多个接口,对这些接口进行选择从而能使呼叫接收迂回。对应于对接口的选择,使被供电的接口可以接收呼叫。包括多个网络和无线连接到设置于各网络的网络装置的通信装置,所述网络例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所述网络装置例如蜂窝交换机、会话初始协议服务器,所述通信装置例如通信终端装置。通信装置包括与这些网络对应的多个接口单元,例如蜂窝接口单元、无线局域网接口单元。对接口单元进行电源连接的切换,向一些或全部的网络通知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网络装置接收迂回目的地信息以使呼叫迂回到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网络装置、通信系统和方法及程序、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根据通信条件进行的通信控制,其包括诸如支持WLAN(无线局域网)的接口和支持中央网络的接口的多个接口,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对接口进行选择以进行迂回呼叫接收的通信装置、网络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通信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在关于诸如便携式电话的移动通信的诸如蜂窝(蜂窝通信系统)网络和WLAN的标准中,蜂窝网络例如包括CDMA(码分多址)-2000、W-CDMA(宽带码分多址)以及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等,WLAN例如包括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1g、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需要线路接口来支持各网络,并且支持两个网络的通信终端装置需要两个线路接口。因此,为方便起见,将带有支持这些网络的多个线路接口的通信终端装置称为“双终端装置”。
关于跨越诸如蜂窝网络和WLAN的多个网络的移动通信,日本特表2002-501353号公报公开了这样一种通信系统:其对于短距离呼叫使用地面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对于长距离呼叫使用无线接入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第0022段和图1)。日本特开2005-33707号公报公开了这样一种通信系统:其可以响应于可以确保通信终端的优异通信状态的区域信息、以及可以确保多个连接形式中的优异通信状态的通信信息,选择仅仅在固定区域内进行的通信所使用的固定模式、在移动时进行的通信所使用的移动模式、以及诸如便携式终端通信网络、PHS(个人手提电话系统)通信网络和电缆通信网络的连接形式(摘要、图1)。日本特表2005-531984号公报公开了如下内容:如果用户装置对于无线电话网络是空闲的而对于WLAN是活动的,则便携式电话网络可以使用WLAN与该便携式电话网络之间的数据信号连接来通过WLAN的无线信道呼叫该用户装置,并且,如果用户装置对于无线电话网络和WLAN都是空闲的,则WLAN和便携式电话网络可以使用该WLAN与该便携式电话网络之间的数据信号连接来呼叫该用户装置(第0023、0034段,图1、4和7)。
在日本特表2002-501353号公报中描述的通信系统中,当无线通信装置断电时,在交换机中注销用户标识符的注册,并且因为由于断电故而也删除了在中央站中的注册,所以内部交换机不会接收经由PSTN(公用交换电话网)的迂回呼叫。在日本特开第2005-33707号公报中,终端装置仅仅发送表示连接形式(移动模式或固定模式(诸如WLAN和固定线路的本地模式))的声明信号,在网络侧把握网络状态,并将该网络状态提供给终端装置。日本特表2005-531984号公报仅仅公开了对支持便携式电话网络和WLAN的接口的连接设置侧执行自动转接。
此外,向包括多个接口的通信装置的每一个接口都供电会产生功耗浪费,在由电池向便携式装置供电的情况下会大大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尽管在便携式装置的情况下切断对不活动接口的供电有助于抑制功耗并增大电池使用寿命,但是如果停止对不活动接口的供电,就不能通过这些接口来执行通信,会妨碍通信的自由度。
在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电场强度会影响通信质量,如果电场强度不足,就不能进行通信。在包括支持诸如蜂窝网络和WLAN的多个网络的多个接口的通信装置中,可以根据电场强度来选择网络,可以有利地避免由于电场强度降低而产生的通信断开。
在诸如蜂窝网络和WLAN的多个网络中,诸如使用费的通信条件是不同的,这对用户提供了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自由度。
与这些接口的切断供电、电场强度和通信条件相关联,希望在不降低通信自由度的情况下实现便利的通信环境。日本特表2002-501353号公报和2005-531984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5-33707号公报没有公开并指出这些问题,并且没有公开并指出其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涉及包括用于支持多个网络的多个接口的通信装置,并对接口进行选择以使得能够进行迂回呼叫接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涉及包括用于支持多个网络的多个接口的通信装置,并与接口选择对应地使得被供电的接口可以接收呼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包括了无线连接到多个网络的多个接口单元以向所述多个网络进行发送并从所述多个网络进行接收,并且,从所述多个接口单元中选择特定的接口单元,即,将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切换为使得所述特定接口单元工作。与对接口单元的选择对应地,将目的地接口单元的变化通知给网络,并将呼叫目的地切换到连接到电源的接口单元以使得能够进行呼叫接收。可以根据网络的费用或者接口单元的电场强度(无线电场强度)来执行对接口单元的选择,或者可以根据用户建立的优先级来设置对接口单元的选择。通过选择性地对接口单元供电,可以抑制电池消耗,而且,由于根据费用来选择接口单元从而选择网络,因此还可以提高通信的经济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地连接到多个网络以向各网络发送呼叫/从各网络接收呼叫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与所述多个网络相对应的多个接口单元;控制单元,其针对网络来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该控制单元对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以及通知单元,其向所述多个网络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网络通知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该通信装置将网络中的呼叫转接到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所述通信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电场强度来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所述通信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预先或根据需要而设置的优先级来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所述通信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接口单元包括发送并接收电波的发送/接收单元、以及对所述发送/接收单元的呼叫发送/接收信息进行处理的信息处理单元,并且对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电源连接的切换。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设置在无线地连接到包括多个接口单元的通信装置的网络中,该网络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接收用于使来自所述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的通知,以使所述呼叫迂回到被选择为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网络装置可以包括存储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的存储单元。在所述网络装置中,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的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在所述网络装置中,所述处理单元可以经由另一网络接收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所述网络装置可以包括将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传送到另一网络的通信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网络和无线地连接到设置在各网络中的网络装置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与所述多个网络相对应的多个接口单元,所述通信装置针对网络来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所述通信装置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多个网络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网络通知用于使来自该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所述网络装置接收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以使所述呼叫迂回到所述通信装置中的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地连接多个网络以向各网络发送呼叫/从各网络接收呼叫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与所述多个网络相对应的多个接口单元进行选择,并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向所述多个网络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网络通知用于使来自该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以及将所述网络中的所述呼叫转接到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通信方法可以包括根据电场强度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步骤。所述通信方法可以包括根据预先或根据需要而设置的优先级来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地连接通信装置的多个接口单元以发送/接收呼叫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的通知;和使所述呼叫迂回到被选择为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通信方法可以包括将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步骤。所述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从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的步骤。所述通信方法可以包括经由另一网络接收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的步骤。所述通信方法可以包括将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传送到另一网络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通信程序,该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对与多个网络相对应的多个接口单元进行选择,并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向所述多个网络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网络通知用于使来自该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以及将所述网络中的所述呼叫转接到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通信程序,该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通信装置中的多个接口单元中的呼叫目的地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的通知;和使所述呼叫迂回到被选择为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通信程序可以包括将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传送到另一网络的步骤。所述通信程序可以包括将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存储有由计算机执行的通信程序,所述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对与多个网络相对应的多个接口单元进行选择,并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向所述多个网络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网络通知用于使来自该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以及将所述网络中的所述呼叫转接到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存储有由计算机执行的通信程序,所述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通信装置中的多个接口单元中的呼叫目的地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的通知;和使所述呼叫迂回到被选择为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所述存储有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所述通信程序可以包括将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传送到另一网络的步骤。所述通信程序可以包括将所述迂回目的地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列举如下:
(1)通过对多个接口单元进行选择并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可以实现省电,并且,使呼叫目的地迂回以保持通信所必需的连接,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对接口单元的选择而使得不能进行呼叫接收,从而保持通信的可靠性。
(2)由于可以由接口单元来选择网络,因此可以支持诸如电场强度和费用条件的优先选择的选择条件,从而有助于保持通信可靠性并提高经济效率。
(3)可以自动进行对接口单元的选择。
通过参照附图和各个实施例,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了。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示例;
图3示出了程序/数据存储器的结构示例;
图4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示例;
图5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示例;
图6示出了程序/数据存储器的结构示例;
图7示出了SIP服务器的示例;
图8示出了程序/数据存储器的结构示例;
图9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连接管理表的示例;
图10示出了SIP服务器的连接管理表的示例;
图11是通信终端装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蜂窝交换机和SIP服务器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3示出了SIP服务器的迂回设置(在IF-2断电的情况下);
图14示出了SIP服务器的连接管理表的具体示例;
图15是SIP服务器的处理过程(在IF-2断电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16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IF-1的迂回呼叫接收;
图17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IF-1的迂回呼叫接收;
图18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IF-1的发送;
图19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迂回设置(在IF-1断电的情况下);
图20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连接管理表的具体示例;
图21是蜂窝交换机的处理过程(在IF-1断电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22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IF-2的迂回呼叫接收;
图23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IF-2的迂回呼叫接收;
图24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IF-2的发送;
图25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蜂窝交换机的替换设置表的示例;
图26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SIP服务器的替换设置表的示例;
图27示出了迂回设置和替换设置;
图28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替换设置表的具体示例;
图29是蜂窝交换机的处理过程(在IF-2断电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30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IF-1的呼叫接收;
图31示出了迂回设置和替换设置;
图32示出了SIP服务器的替换设置表的具体示例;
图33是SIP服务器的处理过程(在IF-1断电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34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IF-2的呼叫接收;
图35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SIP服务器的迂回设置(在IF-2断电的情况下);
图36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迂回设置(在IF-1断电的情况下);
图37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终端装置;
图38是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39是通信终端装置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40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41是通信终端装置的另一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42是通信终端装置的另一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43是通信终端装置的另一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44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45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蜂窝交换机的处理过程(在IF-1断电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46是SIP服务器的处理过程(在IF-2断电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47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SIP服务器的处理过程(在IF-1断电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48是蜂窝交换机的处理过程(在将IF-2断电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49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以及
图50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参照图1到10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图2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示例;图3示出了程序/数据存储器的结构示例;图4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的示例;图5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示例;图6示出了程序/数据存储器的结构示例;图7示出了SIP服务器的示例;图8示出了程序/数据存储器的结构示例;图9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连接管理表;图10示出了SIP服务器的连接管理表。
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2构成了可以使用通信终端装置4作为通信装置来通过诸如蜂窝网络6或因特网(即无线LAN(无线局域网)8(以下称为“WLAN网络8”))的多个通信线路(网络)进行通信的系统。
蜂窝网络6包括蜂窝交换机10和基站12,WLAN网络8包括SIP服务器14和无线LAN接入点16(以下称为“WLAN-AP 16”)。通信终端装置4通过蜂窝电波18经由基站12连接到蜂窝交换机10,并通过WLAN电波20的媒介作用连接到WLAN-AP 16(即,中继站)。即,蜂窝交换机10对于通信终端装置4构成了蜂窝网络6的网络装置,SIP服务器14对于通信终端装置4构成了WLAN网络8的网络装置。
在该通信系统2中,通信终端装置4包括支持蜂窝网络6的蜂窝接口单元IF-1和支持WLAN网络8的WLAN接口单元IF-2。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是对于网络的通知单元,其可以通过根据诸如费用和电场强度(无线电场强度)的选择条件而进行的操作选择来实现省电,并构成了使得在操作暂停期间的来话呼叫(所谓的呼入)可以迂回到操作维持侧以使得能够进行通信的系统。在此情况下,例如,假设向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分别分配了蜂窝电话号码“090-2222-0050”和WLAN电话号码“050-1111-0050”。包括通信终端装置4的通信系统2包括以下结构、控制、处理等。
(1)根据连接优先级(例如,费用和电场强度)来为通信终端装置4的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选择任何操作,并通过对电源进行切换来选择操作。
(2)当对电源进行切换时,通信终端装置4通知蜂窝网络6和/或WLAN网络8,并指示执行迂回设置处理。
(3)蜂窝网络6和/或WLAN网络8执行迂回设置处理,并将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控制为可以使对断电侧的来话呼叫迂回以进行通信。
因此,如图2所示,在通信终端装置4中包括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蜂窝接口单元IF-1是用于支持连接到蜂窝交换机10的基站12的功能单元,并包括天线22、蜂窝RF(射频)前端单元24和蜂窝基带单元26。
WLAN接口单元IF-2是用于支持SIP服务器14的WLAN-AP 16的功能单元,并包括天线28、WLAN-RF前端单元30以及WLAN基带单元32。蜂窝接口单元IF-1与WLAN接口单元IF-2独立地进行操作;接口单元IF-1、IF-2经由供电线34、36和公共电源控制单元38连接到电池40;由电源控制单元38对从电池40的供电进行控制。具体来说,电源控制单元38包括电源切换功能,根据需要选择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供电。通过设置在通信终端装置4上的控制装置,即,通过用计算机来执行通信控制程序62(图3),从而对蜂窝接口单元IF-1、WLAN接口单元IF-2以及电源控制单元38进行控制。
接口单元IF-1、IF-2和电源控制单元38经由控制线44连接到CPU(中央处理单元)42,所述CPU 42充当控制单元或信息处理单元,执行电源控制、通信控制、电场强度确定、对电场强度确定的控制以及其他控制,并且CPU 42经由控制线44和数据总线56连接到程序/数据存储器46、工作存储器48、输入单元50、显示单元52以及音频控制单元54。程序/数据存储器46包括诸如ROM(只读存储器)的记录介质;例如,如图3所示,在该程序/数据存储器46上设置有程序存储区58和数据存储区60;程序存储区58存储诸如通信控制程序62的程序;数据存储区60存储各种数据。工作存储器48包括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并用作工作区。
输入单元50由CPU 42来控制,是CPU 42使用的各种信息项的输入装置,并且例如包括键盘。显示单元52在CPU 42的控制下显示各种信息项,如通信目的地、对所选择接口单元IF-1、IF-2的选择信息、以及邮件信息。音频控制单元54在CPU 42的控制下发送并接收电话话音。因此,音频控制单元54连接到将接收到的信号再现并输出为话音的扬声器64,并连接到将发送的话音输入并转换成电信号的麦克风66。
对于通信终端装置4中的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在电话呼叫期间在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中对接收的电波进行监测,或者在暂停期间定期地将电源连接到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以对接收到的电波进行监测。将接收到的电场强度与使得能够进行通信的基准电平进行比较,如果该电场强度超过基准电平,则确定可以执行通信。该处理由通信控制程序62来执行。
如图4所示,通信终端装置4包括可以在枢轴单元71处折叠的壳体67、69;壳体67包括输入单元50和麦克风66,输入单元50包括光标键和字符键;壳体69包括天线22、28、例如包括LCD(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单元52、扬声器64等。显示单元52在电话呼叫开始时或电话呼叫过程中显示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源连接状态等。如果手动地对电源连接进行切换,则显示单元52显示对话框或设置指示的详细内容。
如图5所示,蜂窝交换机10包括与多个通信终端相对应的基站121、122、123、...、12N和用户线路接口单元681、682、683、...、68N以及通信终端装置4;用户线路接口单元681、682、683、...、68N连接到交换切换单元70;交换切换单元70连接到线路接口单元72。交换切换单元70根据来话呼叫而对线路接口单元72进行选择,以连接通信目的地。线路接口单元72接受来自线路的呼入信号,并将所述信号发送给交换切换单元70。
用户线路接口单元681、682、683、...、68N、交换切换单元70以及线路接口单元72经由控制线74连接到计算机,即,包括CPU 76、程序/数据存储器78、工作存储器80等的控制装置,CPU 76、程序/数据存储器78以及工作存储器80通过数据总线82相连接。CPU 76是控制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在程序/数据存储器78中的程序,对用户线路接口单元681、682、...、68N、交换切换单元70以及线路接口单元72进行控制,从呼叫接收处理和通信终端装置4接收切换指示通知,将通知的内容存储在程序/数据存储器78中,并执行由呼叫接收触发的通信控制,例如执行切换指示通知的内容。如图6所示,程序/数据存储器78包括程序存储区84和数据存储区86,程序存储区84存储与通信控制程序62对应的通信控制程序。工作存储器80由RAM组成,并用作工作区。
如图7所示,SIP服务器14包括连接到WLAN网络8的网络接口单元88,网络接口单元88经由控制线96和数据总线98连接到作为控制单元或信息处理单元的计算机的CPU 90、程序/数据存储器92以及工作存储器94。如图8所示,程序/数据存储器92包括程序存储区100和数据存储区102,程序存储区100存储与通信控制程序62相对应的通信控制程序。工作存储器94由RAM组成,并用作工作区。
将参照图9和10来描述对蜂窝网络6的蜂窝交换机10和WLAN网络8的SIP服务器14的设置。图9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连接管理表的结构示例,图10示出了SIP服务器的连接管理表的结构示例。
图9所示的连接管理表104设置在蜂窝交换机10的程序/数据存储器78的数据存储区86(图6)中。连接管理表104是对如下的电话号码进行管理的装置:所述电话号码用作表示作为呼叫目的地的电话号码的迂回设置目的地的信息,并且连接管理表104包括存储连接目标电话号码的电话号码字段、以及存储与连接目标对应的迂回目的地的电话号码的迂回设置字段。对于迂回设置的可用性,当在迂回设置字段中存储有电话号码时能够进行迂回设置。当在迂回设置字段中存储有“无效”时禁用迂回设置。
图10所示的连接管理表106设置在SIP服务器14的程序/数据存储器92的数据存储区102(图8)中。在SIP服务器14中,连接管理表106是对如下的电话号码进行管理的装置:所述电话号码用作表示作为呼叫目的地的电话号码的迂回设置目的地的信息,并且连接管理表106包括存储连接目标电话号码的电话号码字段、与电话号码对应的IP地址字段、以及与电话号码对应的迂回设置字段。与蜂窝交换机10的情况一样,对于迂回设置的可用性,当在迂回设置字段中存储有电话号码时能够进行迂回设置。当在迂回设置字段中存储有“无效”时禁用迂回设置。
对于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将参照图11对通信终端装置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图11是通信终端装置4中的处理过程的概况的流程图。
该通信方法由设置在通信终端装置4上的计算机和通信控制程序62来执行,处理过程包括对接口单元的选择确定、选择、以及迂回设置或设置取消的指示等。
(1)确定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选择
如图11所示,通信终端装置4确定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中的哪一个在操作、哪一个处于暂停,具体来说,哪一个从电源断开、哪一个连接到电源(步骤S1)。在此情况下,在通信终端装置4的操作开始时,可以将一个接口单元设置为优先,并且可以根据诸如电场强度和费用的条件来改变连接优先级。
(2)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
基于该确定,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中的一个(步骤S2)。当选择了蜂窝接口单元IF-1或WLAN接口单元IF-2时,如果由于电场强度低而不能执行通信,则选择WLAN接口单元IF-2来代替蜂窝接口单元IF-1,或者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来代替WLAN接口单元IF-2。
(3)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指示迂回设置或设置取消
根据以上选择结果,从蜂窝接口单元IF-1或WLAN接口单元IF-2向蜂窝交换机10或SIP服务器14指示迂回设置或设置取消(步骤S3)。
对于迂回设置,如果WLAN接口单元IF-2是断电对象,则WLAN接口单元IF-2在断电之前通知SIP服务器14并指示迂回设置。对SIP服务器14的迂回设置指示是使对于WLAN接口单元IF-2的呼叫从SIP服务器14经由蜂窝交换机10迂回到被供电的蜂窝接口单元IF-1的指示,并通过在SIP服务器14的连接管理表106(图10)中对于一电话号码注册充当迂回目的地的电话号码来使得能够使用迂回目的地。
如果蜂窝接口单元IF-1是断电对象,则蜂窝接口单元IF-1在断电之前通知蜂窝交换机10并指示迂回设置。对蜂窝交换机10的迂回设置指示是使对于蜂窝接口单元IF-1的呼叫从蜂窝交换机10经由SIP服务器14迂回到被供电的WLAN接口单元IF-2的指示,并通过在蜂窝交换机10的连接管理表104(图9)中对于一电话号码注册充当迂回目的地的电话号码来使得能够使用迂回目的地。
对迂回设置的取消是在存在迂回设置的前提下进行的。使用当前迂回设置状态,从蜂窝接口单元IF-1或WLAN接口单元IF-2向蜂窝交换机10或SIP服务器14指示对迂回设置的取消。
如果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则对SIP服务器14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是从蜂窝接口单元IF-1通过蜂窝交换机10执行的指示,在蜂窝交换机10的连接管理表104(图9)中擦除迂回目的地电话号码或对该电话号码存储“无效”。这导致取消迂回设置。
如果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则对蜂窝交换机10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是从WLAN接口单元IF-2通过SIP服务器14执行的指示,在SIP服务器14的连接管理表106(图10)中擦除迂回目的地电话号码或对该电话号码存储“无效”。这导致取消迂回设置。
将参照图12对蜂窝交换机或SIP服务器的通信方法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图12是蜂窝交换机10或SIP服务器14的处理过程的概况的流程图。
该通信方法由设置在蜂窝交换机10或SIP服务器14上的计算机和通信控制程序62来执行,处理过程包括确定进行迂回设置还是设置取消、指示迂回设置或者设置取消等。
(1)对迂回设置或设置取消的确定
根据来自通信终端装置4的指示,对蜂窝交换机10或SIP服务器14确定进行迂回设置还是设置取消(步骤S11)。
(2)对迂回设置或设置取消的处理
在迂回设置的情况下,执行迂回设置(步骤S12),在设置取消的情况下,执行设置取消(步骤S13)。
响应于来自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指示,SIP服务器14执行如下设置:使针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呼叫从SIP服务器14经由蜂窝交换机10迂回到被供电的蜂窝接口单元IF-1。
响应于来自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指示,蜂窝交换机10执行如下设置:使针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呼叫从蜂窝交换机10经由SIP服务器14迂回到被供电的WLAN接口单元IF-2。
关于对SIP服务器的迂回设置取消,SIP服务器14经由蜂窝交换机10接收来自蜂窝接口单元IF-1的指示,并由SIP服务器14来执行该指示。
关于对蜂窝交换机10的迂回设置取消,蜂窝交换机10经由SIP服务器14接收来自WLAN接口单元IF-2的指示,并由蜂窝交换机10来执行该指示。
将参照图13到24对本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具体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图13示出了SIP服务器的迂回设置;图14示出了表示SIP服务器的迂回设置的连接管理表;图15是SIP服务器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16和17示出了迂回设置时的呼叫接收;图18示出了迂回设置时的发送处理;图19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迂回设置;图20示出了表示蜂窝交换机的迂回设置的连接管理表;图21是蜂窝交换机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22和23示出了迂回设置时的呼叫接收;图24示出了迂回设置时的发送处理。
该通信方法的处理过程由设置在通信终端装置4、蜂窝交换机10或SIP服务器14上的计算机和通信控制程序62等来执行,并且该处理过程包括对电源进行切换、指示迂回设置或设置取消等。
A.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的情况
如果将通信终端装置4的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那么,如图13所示,在断电之前从WLAN接口单元IF-2到SIP服务器14执行上述迂回设置。
在该迂回设置中,在SIP服务器14中执行设置以使针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话号码的呼叫迂回到蜂窝接口单元IF-1。例如,当假设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蜂窝电话号码例如是“090-2222-0050”、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话号码例如是“050-1111-0050”、并且IP地址例如是“10.18.42.50”时,通过如图14所示地在SIP服务器14的连接管理表106中的针对电话号码“050-1111-0050”和IP地址“10.18.42.50”的迂回设置字段中写入蜂窝电话号码“090-2222-0050”来执行该迂回设置。结果,电话号码“050-1111-0050”的迂回目的地是“090-2222-0050”,通过将不同线路的电话号码彼此关联,完成了迂回(转接)设置。
在进行了迂回设置之后,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WLAN接口单元IF-2和SIP服务器14进入断开状态。即,通信终端装置4只使用蜂窝接口单元IF-1就可以执行通信,通过取消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供电,可以实现省电。
如果执行了这样的迂回设置,那么,当SIP服务器14接收到来自另一通信终端装置的呼叫时,SIP服务器14查阅连接管理表106(图14),如果连接目的地是“050-1111-0050”,那么由于对该电话号码记载了迂回目的地“090-2222-0050”,所以将呼叫迂回到“090-2222-0050”。即,将SIP服务器14接收到的呼叫经由蜂窝交换机10迂回,并由蜂窝接口单元IF-1接收。
在此情况下,如果迂回设置为无效,则在IP地址“10.18.42.50”接收该呼叫,不执行迂回接收。
对于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的情况,将参照图1 5对SIP服务器14的处理进行描述。图15是在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的情况下SIP服务器14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在通信终端装置4的指示等待状态中,SIP服务器14接收下一指示(步骤S21)。
该指示是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22)、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连接请求指示(步骤S23)以及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步骤S24)中的任何一个。
在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22)的情况下,在连接管理表106的迂回设置字段中输入迂回目的地的蜂窝电话号码(步骤S25)。
在连接请求指示(步骤S23)的情况下,从连接管理表106中检索连接请求目的地的电话号码并查阅该电话号码的迂回设置字段(步骤S26)。如果迂回设置为无效,则执行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连接处理而不执行到蜂窝网络6的迂回(步骤S27)。如果在迂回设置字段中写有电话号码,则执行到该蜂窝电话号码的连接处理(步骤S28)。
在迂回设置取消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24),在连接管理表106的迂回设置字段中输入“无效”(步骤S29)。
在进行了迂回设置之后,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WLAN接口单元IF-2和SIP服务器14进入断开状态。即,通信终端装置4只使用蜂窝接口单元IF-1就可以执行通信,通过取消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供电,可以实现省电。
如果执行了这种迂回设置,那么,如图16所示,当SIP服务器14接收到来自另一通信终端装置220的呼叫时,SIP服务器14查阅连接管理表106(图14),如果连接目的地是“050-1111-0050”,那么由于对该电话号码记载了迂回目的地“090-2222-0050”,所以将呼叫迂回到“090-2222-0050”。即,将SIP服务器14接收到的呼叫经由蜂窝交换机10迂回,并由蜂窝接口单元IF-1接收。
如图17所示,如果蜂窝交换机10接收到经由WLAN网络8进行连接的请求(即,蜂窝交换机10接收到对“050-1111-0050”的呼叫),则蜂窝交换机10向SIP服务器14发出连接请求。在此情况下,因为在SIP服务器14中建立了上述迂回设置,所以由于该迂回设置而经由蜂窝交换机10连接蜂窝接口单元IF-1。即,尽管将蜂窝交换机10接收到的呼叫转接到SIP服务器14,但是由于迂回设置而使呼叫返回蜂窝交换机10,并且连接经由蜂窝交换机10切换到蜂窝接口单元IF-1。
在此情况下,从连接到电源的蜂窝接口单元IF-1执行通信终端装置4的发送(所谓的呼叫请求),并且,如图18所示,可以通过从蜂窝交换机10迂回到SIP服务器14来执行与WLAN网络8的通信。
B.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的情况
如果将通信终端装置4的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那么,如图19所示,在断电之前从蜂窝接口单元IF-1到蜂窝交换机10执行上述迂回设置。
在该迂回设置中,在蜂窝交换机10中执行设置以使针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话号码的呼叫迂回到WLAN接口单元IF-2。例如,当电话号码如上所述时,通过如图20所示地在蜂窝交换机10的连接管理表104中的针对电话号码“090-2222-0050”的迂回设置字段中写入电话号码“050-1111-0050”来执行该迂回设置。结果,电话号码“090-2222-0050”的迂回目的地是“050-1111-0050”,按相同的方式,通过将不同线路的电话号码彼此关联,完成了迂回(转接)设置。
对于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的情况,将参照图21对蜂窝交换机10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图21是在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的情况下蜂窝交换机10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在通信终端装置4的指示等待状态中,蜂窝交换机10接收下一指示(步骤S31)。
该指示是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32)、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连接请求指示(步骤S33)以及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步骤S34)中的任何一个。
在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32)的情况下,在连接管理表104的迂回设置字段中输入迂回目的地的WLAN电话号码(步骤S35)。
在连接请求指示(步骤S33)的情况下,从连接管理表104中检索连接请求目的地的电话号码并查阅该电话号码的迂回设置字段(步骤S36)。如果迂回设置为无效,则执行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连接处理而不执行到WLAN网络8的迂回(步骤S37)。如果在迂回设置字段中写有电话号码,则执行到该WLAN电话号码的连接处理(步骤S38)。
在迂回设置取消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34),在连接管理表104的迂回设置字段中输入“无效”(步骤S39)。
在进行了迂回设置之后,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蜂窝接口单元IF-1和蜂窝交换机10进入断开状态。即,通信终端装置4只使用WLAN接口单元IF-2就可以执行通信,通过取消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供电,可以实现省电。
如果执行了这种迂回设置,那么,如图22所示,当蜂窝交换机10接收到来自另一通信终端装置222的呼叫时,蜂窝交换机10查阅连接管理表104(图20),如果连接目的地是“090-2222-0050”,那么由于对该电话号码记载了迂回目的地“050-1111-0050”,所以将呼叫迂回到“050-1111-0050”。即,将蜂窝交换机10接收到的呼叫经由SIP服务器14迂回,并由WLAN接口单元IF-2接收。
如图23所示,如果SIP服务器14接收到经由蜂窝网络6进行连接的请求(即,SIP服务器14接收到对“090-2222-0050”的呼叫),则SIP服务器14向蜂窝交换机10发出连接请求。在此情况下,因为在蜂窝交换机10中建立了上述迂回设置,所以由于迂回设置而经由SIP服务器14连接WLAN接口单元IF-2。即,尽管将SIP服务器14接收到的呼叫转接到蜂窝交换机10,但是由于迂回设置而使呼叫返回SIP服务器14,连接经由SIP服务器14切换到WLAN接口单元IF-2。
在此情况下,从连接到电源的WLAN接口单元IF-2执行通信终端装置4的发送,并且,如图24所示,可以通过从SIP服务器14迂回到蜂窝交换机10来执行与蜂窝网络6的通信。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缩短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二者连接到电源的时间,可以在通信终端装置4中实现省电,并且因为根据电场强度来对接口单元进行切换,所以可以通过根据费用对接口进行切换来提高经济效率,并且可以保持通信的可靠性。
[第二实施例]
将参照图25到34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图25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替换设置表;图26示出了SIP服务器的替换设置表;图27示出了蜂窝交换机和SIP服务器的设置;图28示出了蜂窝交换机的替换设置表的示例;图29是蜂窝交换机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30示出了蜂窝接口单元IF-1的呼叫接收;图31示出了蜂窝交换机和SIP服务器的设置;图32示出了SIP服务器的替换设置表的示例;图33是SIP服务器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34示出了WLAN接口单元IF-2的呼叫接收。
第二实施例也使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2、图2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4、图3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46、图5所示的蜂窝交换机10、图6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78、图7所示的SIP服务器14以及图8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92。
由设置在通信终端装置4、蜂窝交换机10或SIP服务器14上的计算机和通信控制程序62来执行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过程,并且该处理过程包括对电源的切换、迂回设置或设置取消的指示等。
在此情况下,蜂窝交换机10中的程序/数据存储器78的数据存储区86存储如图25所示的替换设置表108。替换设置表108是对作为呼叫目的地的电话号码的替换信息进行管理的装置,并且替换设置表108包括电话号码字段和存储与这些电话号码相对应的替换电话号码的替换设置字段。
SIP服务器14中的程序/数据存储器92的数据存储区102存储如图26所示的替换设置表110。替换设置表110是对作为呼叫目的地的电话号码的替换信息进行管理的装置,并且替换设置表110包括电话号码字段和存储与这些电话号码相对应的替换电话号码的替换设置字段。
通过使用替换设置表108、110可以执行以下处理。
A.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
如图27所示,如果从WLAN接口单元IF-2到SIP服务器14执行迂回设置(第一实施例),并从蜂窝接口单元IF-1到蜂窝交换机10执行替换设置,则可以防止对蜂窝交换机10的呼叫迂回到SIP服务器14。即,可以避免图17所示的在蜂窝交换机10与SIP服务器14之间的往复处理。
在此情况下,如图28所示,通过将蜂窝电话号码“090-2222-0050”写入与电话号码字段中的电话号码“050-1111-0050”相对应的替换设置字段中来设置替换设置表108。
对于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的情况,将参照图29对蜂窝交换机10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图29是在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的情况下蜂窝交换机10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在通信终端装置4的指示等待状态中,蜂窝交换机10接收下一指示(步骤S41)。
该指示是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42)、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连接请求指示(步骤S43)以及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步骤S44)。
在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42)的情况下,在替换设置表1 08的替换设置字段中输入蜂窝电话号码(步骤S45)。
在连接请求指示(步骤S43)的情况下,从替换设置表108中检索连接请求目的地的电话号码并查阅该电话号码的替换设置字段(步骤S46)。如果该替换设置为无效,则执行到WLAN电话号码的连接处理(步骤S47)。如果在替换设置字段中写有电话号码,则执行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连接处理而不执行到WLAN网络8的迂回(步骤S48)。
在迂回设置取消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44),在替换设置表108的替换设置字段中输入“无效”(步骤S49)。
通过该设置,可以由与替换设置的蜂窝电话号码“090-2222-0050”相对应的蜂窝接口单元IF-1来接收呼叫。
B.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的情况
如图31所示,如果从蜂窝接口单元IF-1到蜂窝交换机10执行迂回设置(第一实施例)并且从WLAN接口单元IF-2到SIP服务器14执行电话号码替换设置,则可以防止对SIP服务器14的呼叫迂回到蜂窝交换机10。即,可以避免图23所示的在蜂窝交换机10与SIP服务器14之间的往复处理。
在此情况下,如图32所示,通过将与蜂窝电话号码“090-2222-0050”相对应的电话号码“050-1111-0050”写入替换设置表110的替换设置字段中来设置替换设置表110。
对于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的情况,将参照图33对SIP服务器14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图33是在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的情况下SIP服务器14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在通信终端装置4的指示等待状态中,SIP服务器14接收下一指示(步骤S51)。
该指示是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52)、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连接请求指示(步骤S53)、以及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步骤S54)。
在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52)的情况下,在替换设置表110的替换设置字段中输入WLAN电话号码(步骤S55)。
在连接请求指示(步骤S53)的情况下,从替换设置表110中检索连接请求目的地的电话号码并查阅该电话号码的替换设置字段(步骤S56)。如果该替换设置为无效,则执行到蜂窝电话号码的连接处理(步骤S57)。如果在替换设置字段中写有电话号码,则执行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连接处理而不执行到蜂窝网络6的迂回(步骤S58)。
在迂回设置取消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54),在替换设置表110的替换设置字段中输入“无效”(步骤S59)。
通过该设置,可以由与替换设置的电话号码“050-1111-0050”相对应的WLAN接口单元IF-2来接收呼叫。
这种结构有助于在通信终端装置4中省电,而且有助于进行经济的通信并改进通信的可靠性。
[第三实施例]
将参照图35和36对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进行描述。图35示出了蜂窝接口单元IF-1对SIP服务器14的迂回设置,图36示出了WLAN接口单元IF-2对蜂窝交换机10的迂回设置。
第三实施例也使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2、图2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4、图3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46、图5所示的蜂窝交换机10、图6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78、图7所示的SIP服务器14以及图8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92。
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由要断电的蜂窝接口单元IF-1执行对蜂窝交换机10的迂回设置并由要断电的WLAN接口单元IF-2执行对SIP服务器14的迂回设置,但是迂回设置也可以由蜂窝交换机10和WLAN接口单元IF-2中的任何一个来执行。在第三实施例中,由被供电的蜂窝接口单元IF-1执行对SIP服务器14的迂回设置,并由被供电的WLAN接口单元IF-2执行对蜂窝交换机10的迂回设置。具体来说,将对此进行如下描述。
A.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
如图35所示,从蜂窝接口单元IF-1经由蜂窝交换机10对SIP服务器14执行迂回设置。该设置的详情以及处理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不对其进行描述。
B.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的情况
如图36所示,从WLAN接口单元IF-2经由SIP服务器14对蜂窝交换机10执行迂回设置。该设置的详情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不对其进行描述。
通过使用该设置方法,可以根据诸如无线电波状态的不可避免的选择条件来执行迂回设置;增大了迂回设置的自由度;在通信终端装置4中实现了省电;并且可以有助于进行经济的通信并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第四实施例]
将参照图37到39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进行描述。图37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终端装置;图38示出了通信终端装置4、蜂窝交换机10以及SIP服务器14的处理序列;图39是通信终端装置中的接口单元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在图37中,对与图2相同的部件加以相同的标号并略去对其的描述。
如图3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蜂窝RF前端单元24与电源控制单元38之间连接供电线341,并在蜂窝基带单元26与电源控制单元38之间连接供电线342,以使得向蜂窝RF前端单元24和蜂窝基带单元26独立地供电,构成通信终端装置4的蜂窝接口单元IF-1。同样,通过在WLAN-RF前端单元30与电源控制单元38之间连接供电线361,并在WLAN基带单元32与电源控制单元38之间连接供电线362,以使得向WLAN-RF前端单元30和WLAN基带单元32独立地供电,构成WLAN接口单元IF-2。
在这种结构中,可以将蜂窝RF前端单元24和WLAN-RF前端单元30始终连接到电源,并且可以根据诸如电场强度的选择条件将电源的连接切换到蜂窝基带单元26或WLAN基带单元32。
第四实施例也使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2、图3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46、图5所示的蜂窝交换机10、图6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78、图7所示的SIP服务器14以及图8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92。
在通信终端装置4、蜂窝交换机10以及SIP服务器14的处理序列中,如图38所示,根据电场强度,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源进行切换,并对蜂窝交换机10和SIP服务器14执行迂回设置和处理。该处理序列中的处理由以上通信控制程序来执行。
在此情况下,如果检测到电场强度对于WLAN接口单元IF-2来说是足够的(步骤S61),则执行迂回设置以使呼叫迂回到WLAN接口单元IF-2(步骤S62)。将电源连接到WLAN接口单元IF-2并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如果检测到电场强度对于WLAN接口单元IF-2来说是不足的(步骤S63),则取消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步骤S64),并且,如果检测到电场强度对于蜂窝接口单元IF-1来说是足够的(步骤S65),则执行迂回设置以使呼叫迂回到蜂窝接口单元IF-1(步骤S66)。在此情况下,将电源连接到蜂窝接口单元IF-1并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如果检测到电场强度对于蜂窝接口单元IF-1来说是不足的(步骤S67),则取消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步骤S68)。
具体来说,如果电场强度对于WLAN接口单元IF-2来说是足够的,则从WLAN接口单元IF-2到SIP服务器14执行切换设置(步骤S71)。在该切换设置中,将从WLAN网络8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呼叫转接到WLAN接口单元IF-2。从WLAN接口单元IF-2到蜂窝交换机10执行迂回设置(步骤S72)。在该迂回设置中,将从蜂窝网络6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呼叫转接到WLAN接口单元IF-2。
在进行了该设置之后,如果检测到电场强度对于WLAN接口单元IF-2来说不足以执行通信,则取消从WLAN接口单元IF-2到SIP服务器14的设置(步骤S73),并且还取消对蜂窝交换机10的迂回设置(步骤S74)。
在进行了设置取消之后,如果电场强度对于蜂窝接口单元IF-1来说是足够的,则执行到蜂窝交换机10的切换设置(步骤S75)。在该切换设置中,将从蜂窝网络6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呼叫转接到蜂窝接口单元IF-1。执行从蜂窝接口单元IF-1到SIP服务器14的迂回设置(步骤S76)。在该迂回设置中,将从WLAN网络8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呼叫转接到蜂窝接口单元IF-1。
如果检测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不足,则取消从蜂窝接口单元IF-1到蜂窝交换机10的设置(步骤S77),并且还取消对SIP服务器14的迂回设置(步骤S78)。
将参照图39对与图38的处理序列对应的电源切换以及对应的迂回设置和设置取消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图39是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源切换以及对应的迂回设置和设置取消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该处理过程由设置在通信终端装置4上的计算机和通信控制程序62来执行,并且该处理过程包括对电源的切换、对接收到的电波的强度的确定、以及对迂回设置或设置取消的指示等。
将电源连接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WLAN-RF前端单元30(步骤S101)。对WLAN-RF前端单元30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以检查电场强度是否足够(步骤S102)。如果电场强度足够,则对WLAN基带单元32通电(步骤S103),并执行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步骤S104)。
为了确定是否保持当前的设置状态,对WLAN-RF前端单元30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以检查电场强度是否足够(步骤S105)。如果电场强度足够,则保持当前的设置状态。如果电场强度不足,则取消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步骤S106),并将WLAN基带单元32断电(步骤S107)。
将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蜂窝RF前端单元24通电(步骤S108)。即使在步骤S102电场强度不足,也对蜂窝RF前端单元24通电。将WLAN-RF前端单元30断电(步骤S109)。
对蜂窝RF前端单元24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以检查电场强度是否足够(步骤S110)。如果电场强度足够,则将蜂窝基带单元26通电(S111),并执行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步骤S112)。
为了确定是否保持当前的设置状态,对蜂窝RF前端单元24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以检查电场强度是否足够(步骤S113)。如果电场强度足够,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的WLAN-RF前端单元30通电(步骤S114)。为了确定是否保持当前的设置状态,对WLAN-RF前端单元30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以检查电场强度是否足够(步骤S115)。如果电场强度不足,则将WLAN-RF前端单元30断电(步骤S116),然后过程回到步骤S113。
如果在步骤S113处蜂窝RF前端单元24的电场强度不足,则取消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步骤S117);将蜂窝基带单元26断电(步骤S118);将WLAN-RF前端单元30通电(步骤S119);将蜂窝RF前端单元24断电(步骤S120);过程回到步骤S102。如果在步骤S115处WLAN-RF前端单元30的电场强度足够,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120。
通过该处理过程,根据电场强度来改变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并保持最佳通信状态。与以上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在通信终端装置4中实现了省电;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并且可以有助于进行经济的通信。
[第五实施例]
将参照图40到43对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进行描述。图40到43是通信终端装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第五实施例示出了当针对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操作设置了优先级时的处理过程。这些处理过程是由如上所述的设置在通信终端装置4上的通信控制程序62或其变型来执行的处理。
第五实施例也使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2、图2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4、图3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46、图5所示的蜂窝交换机10、图6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78、图7所示的SIP服务器14以及图8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92。
图40所示的流程图是当以用户的利益(如费用)为选择条件来设置优先级条件时的处理。可以根据需要来改变该优先级。
在该处理中,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执行优先级确定处理(步骤S201)。如果在确定优先级时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比选择WLAN接口单元IF-2更有利(IF-1>IF-2),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通电(步骤S202)以使蜂窝接口单元IF-1工作。在此情况下,执行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步骤S203),并在该状态下对接口单元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204)。如果在该优先级检查中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比选择WLAN接口单元IF-2更有利(IF-1>IF-2),则保持当前设置。
如果情况发生了变化、选择WLAN接口单元IF-2比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更有利(IF-2>IF-1),则取消当前设置。在此情况下,取消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步骤S205);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步骤S206);然后将操作切换到WLAN接口单元IF-2(步骤S207)。
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确定处理中(步骤S201),如果选择WLAN接口单元IF-2比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更有利(IF-2>IF-1),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通电(步骤S207),执行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步骤S208),并在此状态下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209)。如果在该优先级检查中选择WLAN接口单元IF-2比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更有利(IF-2>IF-1),则保持最新设置。
如果情况发生了变化、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比选择WLAN接口单元IF-2更有利(IF-1>IF-2),则取消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步骤S210);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步骤S211);并且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步骤S202)。
具体来说,通过以上处理根据费用条件对接口单元的操作进行切换,用户可以接收有利费用条件的应用。
在以上处理中,可以与蜂窝接口单元IF-1或WLAN接口单元IF-2的断电相对应地从经由蜂窝交换机10或SIP服务器14的任何路由来执行迂回设置或迂回设置取消,并且可以使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来执行迂回设置或迂回设置取消。
在图41所示的流程图中,向处理过程增加了根据电场强度的处理。通过根据电场强度来进行迂回设置和迂回设置取消,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在此情况下,通过电场强度和优先级这二者来控制迂回设置和迂回设置取消。
在该处理中,也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执行优先级确定处理(步骤S301),当对优先级进行确定时如果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比选择WLAN接口单元IF-2更有利(IF-1>IF-2),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通电(步骤S302)以使蜂窝接口单元IF-1工作。在此情况下,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303),如果电场强度低,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步骤S304);如果电场强度高,则执行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步骤S305);在此状态下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306)。如果蜂窝接口单元IF-1的优先级高于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则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307),并且如果电场强度高,则保持当前设置(步骤S306、S307)。
如果在优先级检查(步骤S306)中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高于蜂窝接口单元IF-1的优先级或者如果在电场强度检查(步骤S307)中电场强度低,则取消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步骤S308);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步骤S309);然后选择WLAN接口单元IF-2(步骤S309)。
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确定处理(步骤S301)中,如果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较高(IF-2>IF-1),以及如果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步骤S304、S309),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通电(步骤S310)。当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时(步骤S311),如果电场强度低,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步骤S312),过程进行到步骤S302。
如果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高,则执行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步骤S313),在该状态下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314)。如果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高于蜂窝接口单元IF-1的优先级,则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315),如果电场强度高,则保持当前设置(步骤S314、S315)。
如果在优先级检查(步骤S314)中蜂窝接口单元IF-1的优先级高于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或者如果在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检查中(步骤S315)电场强度低,则取消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步骤S316);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步骤S317);并且选择蜂窝接口单元IF-1(步骤S302)。
具体来说,通过以上处理根据费用条件对接口单元的操作进行切换,用户可以接收有利费用条件的应用。
图42所示的流程图是当由其他接口单元来执行网络的设置取消时的处理,为了迂回到电波更强的网络而执行迂回设置。即,由其他接口单元来执行对迂回设置的取消。
在该处理中,当开始处理时确定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步骤S401),如果蜂窝接口单元IF-1优先,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通电(步骤S402),并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403)。如果电场强度低,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步骤S404);如果电场强度高,则执行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并且,如果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是有效的,则取消该设置(步骤S405)。
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406);如果选择了蜂窝接口单元IF-1,则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407);如果电场强度高,则保持当前设置(步骤S406、S407)。
如果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406)时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较高,或者如果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时(步骤S407)电场强度低,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步骤S408)以切换到WLAN接口单元IF-2(步骤S409)。
当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确定时(步骤S401),如果WLAN接口单元IF-2优先,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通电(步骤S409),并且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410)。如果电场强度低,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步骤S411);如果电场强度高,则执行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并且,如果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是有效的,则取消该设置(步骤S412)。
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413);如果选择了WLAN接口单元IF-2,则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414);如果电场强度高,则保持当前设置(步骤S413、S414)。
如果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413)时蜂窝接口单元IF-1的优先级较高,或者如果在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414)时电场强度低,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步骤S415)以切换到蜂窝接口单元IF-1(步骤S402)。
图43所示的流程图是当由其他接口单元来执行对网络的设置或设置取消时的处理,为了迂回到电波更强的网络而执行迂回设置。即,由其他接口单元来执行迂回设置和迂回设置取消。
在该处理中,当开始处理时确定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步骤S501),如果蜂窝接口单元IF-1优先,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通电(步骤S502),并且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503)。如果电场强度低,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步骤S504);如果电场强度高,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通电(步骤S505);并且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506)。如果该电场强度高,则通过使用WLAN接口单元IF-2来执行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如果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是有效的,则取消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步骤S507);如果该电场强度低,则通过使用蜂窝接口单元IF-1来执行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如果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是有效的,则取消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步骤S508);并且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步骤S509)。
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510);如果蜂窝接口单元IF-1的优先级较高,则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511);如果电场强度高,则保持当前设置(步骤S510、S511)。
如果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510)时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较高,或者如果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511)时电场强度低,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步骤S512)以切换到WLAN接口单元IF-2(步骤S513)。
当确定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时(步骤S501),如果WLAN接口单元IF-2优先,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通电(步骤S513),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514)。如果电场强度低,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步骤S515),如果电场强度高,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通电(步骤S516)并且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517)。如果电场强度高,则通过使用蜂窝接口单元IF-1来执行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如果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是有效的,则取消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步骤S518);如果电场强度低,则通过使用WLAN接口单元IF-2来执行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如果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是有效的,则取消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步骤S519);并且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步骤S520)。
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521);如果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较高,则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522);如果电场强度高,则保持当前设置(步骤S521、S522)。
如果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521)时蜂窝接口单元IF-1的优先级较高,或者如果在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522)时电场强度低,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步骤S523)以切换到蜂窝接口单元IF-1(步骤S502)。
在第五实施例中,与以上实施例一样,在通信终端装置4中实现了省电;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并且可以有助于进行经济的通信。
[第六实施例]
将参照图44对本发明第六实施例进行描述。图44是通信终端装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在第六实施例中示出的处理中,与第四实施例的情况(图37)一样,对蜂窝RF前端单元24和蜂窝基带单元26独立地供电;还对WLAN-RF前端单元30和WLAN基带单元32独立地供电;在考虑对其的切换控制时,针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操作选择而设置优先级。该处理是由通信控制程序62或其变型来执行的。
第六实施例也使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2、图37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4(第四实施例)、图3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46、图5所示的蜂窝交换机10、图6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78、图7所示的SIP服务器14以及图8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92。
在该处理中,通过来自用户的指定或系统条件,为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确定要使用的优先级(步骤S601),如果蜂窝接口单元IF-1的优先级较高,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蜂窝RF前端单元24通电(步骤S602)。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603);如果该电场强度低,则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步骤S604);如果该电场强度高,则将蜂窝基带单元26通电(步骤S605)。执行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步骤S606);在该状态下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607);如果蜂窝接口单元IF-1的优先级较高,则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608);如果该电场强度高,则保持当前状态(步骤S607、S608)。
当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检查(步骤S607)中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较高时,如果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的电场强度检查中(步骤S608)电场强度低,则取消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步骤S609);将蜂窝基带单元26断电(步骤S610);并且将蜂窝RF前端单元24断电(步骤S611)以切换到WLAN接口单元IF-2(步骤S612)。
当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确定处理(步骤S601)中选择了WLAN接口单元IF-2时,如果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步骤S604、S611),则将WLAN-RF前端单元30通电(步骤S612),并且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613),如果该电场强度低,则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步骤S614),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S602。
如果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高,则将WLAN基带单元32通电(步骤S615);执行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步骤S616);并且在该状态下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进行检查(步骤S617)。如果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高于蜂窝接口单元IF-1,则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查(步骤S618),如果该电场强度高,则保持当前设置(步骤S617、S618)。
当在对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优先级检查(步骤S617)中蜂窝接口单元IF-1的优先级较高时,如果在对WLAN接口单元IF-2的电场强度检查中(步骤S618)电场强度低,则取消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步骤S619);将WLAN基带单元32断电(步骤S620);然后将WLAN-RF前端单元30断电(步骤S621)以切换到蜂窝接口单元IF-1(步骤S602)。
在第六实施例中,与以上实施例一样,在通信终端装置4中实现了省电;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并且可以有助于进行经济的通信。
[第七实施例]
将参照图45和46对本发明第七实施例进行描述。图45是当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时蜂窝交换机10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46是当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时SIP服务器14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第七实施例是当使用蜂窝交换机10中的连接管理表104和SIP服务器14中的连接管理表106时的迂回设置或设置取消的处理。该处理由蜂窝交换机10的通信控制程序来执行。
第七实施例也使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2、图2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4、图3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46、图5所示的蜂窝交换机10、图6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78、图7所示的SIP服务器14以及图8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92。
A.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的情况
如图45所示,在通信终端装置4的指示等待状态中,蜂窝交换机10接收下一指示(步骤S701)。指示内容是步骤S702、S704以及S708。
如果经由WLAN接口单元IF-2接收了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指示,或者如果经由蜂窝接口单元IF-1接收了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702),则在连接管理表104的迂回设置字段中输入WLAN电话号码(步骤S703)。
如果接收了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连接请求(步骤S704),则从连接管理表104中检索连接请求目的地的电话号码,并查阅该电话号码的迂回设置字段(步骤S705)。如果迂回设置为无效,则执行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连接处理而不执行到WLAN网络8的迂回(步骤S706)。如果在迂回设置字段中写有电话号码,则执行到WLAN电话号码的连接处理(步骤S707)。
如果经由WLAN接口单元IF-2接收了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或者如果经由蜂窝接口单元IF-1接收了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步骤S708),则在连接管理表104的迂回设置字段中输入“无效”(步骤S709)。
B.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
如图46所示,在通信终端装置4的指示等待状态中,SIP服务器14接收下一指示(步骤S801)。指示内容是步骤S802、S804以及S808。
如果经由WLAN接口单元IF-2接收了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指示,或者如果经由蜂窝接口单元IF-1接收了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802),则在连接管理表106的迂回设置字段中输入迂回目的地的蜂窝电话号码(步骤S803)。
如果接收了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连接请求(步骤S804),则从连接管理表106中检索连接请求目的地的电话号码,并查阅该电话号码的迂回设置字段(步骤S805)。如果迂回设置为无效,则执行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连接处理而不执行到蜂窝网络6的迂回(步骤S806)。如果在迂回设置字段中写有电话号码,则执行到蜂窝电话号码的连接处理(步骤S807)。
如果经由WLAN接口单元IF-2接收了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或者如果经由蜂窝接口单元IF-1接收了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步骤S808),则在连接管理表106的迂回设置字段中输入“无效”(步骤S809)。
[第八实施例]
将参照图47和48对本发明第八实施例进行描述。图47是当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时SIP服务器14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48是当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时蜂窝交换机10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第八实施例是当使用蜂窝交换机10中的替换设置表108和SIP服务器14中的替换设置表110时的迂回设置或设置取消的处理。该处理由SIP服务器14的通信控制程序来执行。
第八实施例也使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2、图2所示的通信终端装置4、图3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46、图5所示的蜂窝交换机10、图6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78、图7所示的SIP服务器14以及图8所示的程序/数据存储器92。
A.将蜂窝接口单元IF-1断电的情况
如图47所示,在通信终端装置4的指示等待状态中,SIP服务器14接收下一指示(步骤S901)。指示内容是步骤S902、S904以及S908。
如果经由WLAN接口单元IF-2接收了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指示,或者如果经由蜂窝接口单元IF-1接收了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902),则在替换设置表110的替换设置字段中输入WLAN电话号码(步骤S903)。
如果接收了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连接请求(步骤S904),则从替换设置表110中检索连接请求目的地的电话号码,并查阅该电话号码的替换设置字段(步骤S905)。如果替换设置为无效,则执行到蜂窝电话号码的连接处理(步骤S906)。如果在替换设置字段中写有电话号码,则执行到写在该替换设置字段中的WLAN接口单元IF-2的连接处理而不执行到蜂窝网络6的迂回(步骤S907)。
如果经由WLAN接口单元IF-2接收了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或者如果经由蜂窝接口单元IF-1接收了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步骤S908),则在替换设置表110的迂回设置字段中输入“无效”(步骤S909)。
B.将WLAN接口单元IF-2断电
如图48所示,在通信终端装置4的指示等待状态中,蜂窝交换机10接收下一指示(步骤S1001)。指示内容是步骤S1002、S1004以及S1008。
如果经由WLAN接口单元IF-2接收了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指示,或者如果经由蜂窝接口单元IF-1接收了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指示(步骤S1002),则在替换设置表108的替换设置字段中输入蜂窝电话号码(步骤S1003)。
如果接收了到WLAN接口单元IF-2的连接请求(步骤S1004),则从替换设置表108中检索连接请求目的地的电话号码并查阅该电话号码的替换设置字段(步骤S1005)。如果该替换设置为无效,则执行到WLAN电话号码的连接处理(步骤S1006)。如果在替换设置字段中写有电话号码,则执行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连接处理而不执行到WLAN网络8的迂回(步骤S1007)。
如果经由WLAN接口单元IF-2接收了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或者如果经由蜂窝接口单元IF-1接收了到蜂窝接口单元IF-1的迂回设置取消指示(步骤S1008),则在替换设置表108的替换设置字段中输入“无效”(步骤S1009)。
在这种结构中,与以上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在通信终端装置4中实现了省电;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并且可以有助于进行经济的通信。
[其他实施例]
(1)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将通信终端装置4例示为通信装置,但是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任何通信装置,只要其包括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以使得能够与多个通信网络进行通信,例如,如图49所示,通信系统2可以包括设置有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用于通信功能的个人计算机(PC)402,或者,如图50所示,通信系统2可以包括带有相同功能的个人数字助理(PDA)404。
(2)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将包括蜂窝接口单元IF-1和WLAN接口单元IF-2的通信终端装置4、PC 402、PDA 404等例示为通信装置,但是除了具有复合通信功能的所谓的双终端之外,还可以对包括与其他通信网络(例如,WiMAX)相对应的接口单元在内的三个或更多个接口单元执行电源切换。
尽管如上所述地对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例等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描述;显然,基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要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毫无疑问,这些修改和变化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因为本发明可以对多个接口单元进行选择,由于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而可以支持节省功耗,与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切换对应的迂回呼叫接收、以及诸如电场强度和费用条件的优先选择的选择条件可以有助于保持通信可靠性并提高经济效率,并且使得能够对多个接口单元进行自动选择等,因此,本发明是很有用的。

Claims (26)

1.一种无线地连接到多个网络以向各网络发送呼叫/从各网络接收呼叫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
与所述多个网络相对应的多个接口单元;
控制单元,其对网络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该控制单元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以及
通知单元,其向所述多个网络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网络通知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
该通信装置将网络中的呼叫转接到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根据电场强度来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根据预先或根据需要而设置的优先级来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接口单元包括发送并接收电波的发送/接收单元、以及对发送/接收单元的呼叫发送/接收信息进行处理的信息处理单元,并且其中
对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电源连接的切换。
5.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设置在无线地连接到包括多个接口单元的通信装置的网络中,所述网络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其接收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的通知,以使所述呼叫迂回到被选择为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包括:
存储迂回目的地信息的存储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
处理单元从通信装置接收迂回目的地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
处理单元经由另一网络接收迂回目的地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包括:
将迂回目的地信息传送到另一网络的通信单元。
10.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网络和无线地连接到设置在各网络中的网络装置的通信装置,
所述通信装置包括与所述多个网络相对应的多个接口单元,所述通信装置对网络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所述通信装置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多个网络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网络通知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
所述网络装置接收迂回目的地信息以使所述呼叫迂回到通信装置中的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11.一种无线地连接多个网络以向各网络发送呼叫/从各网络接收呼叫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与所述多个网络相对应的多个接口单元进行选择,并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
向所述多个网络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网络通知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以及
将所述网络中的呼叫转接到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电场强度来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先或根据需要而设置的优先级来选择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14.一种无线地连接通信装置的多个接口单元以发送/接收呼叫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的通知;以及
使所述呼叫迂回到被选择为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迂回目的地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通信装置接收迂回目的地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另一网络接收迂回目的地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迂回目的地信息传送到另一网络。
19.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通信程序,该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对与多个网络相对应的多个接口单元进行选择,并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
向所述多个网络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网络通知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以及
将所述网络中的呼叫转接到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20.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通信程序,该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通信装置中的多个接口单元中的呼叫目的地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的通知;以及
使所述呼叫迂回到被选择为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程序,该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将迂回目的地信息传送到另一网络。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程序,该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将迂回目的地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23.一种存储有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存储的通信程序由计算机来执行,所述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对与多个网络相对应的多个接口单元进行选择,并对所述多个接口单元的电源连接进行切换;
向所述多个网络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网络通知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呼叫目的地的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以及
将所述网络中的呼叫转接到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24.一种存储有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存储的通信程序由计算机来执行,所述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于使来自网络的呼叫迂回到通信装置中的多个接口单元中的呼叫目的地接口单元的迂回目的地信息的通知;以及
使所述呼叫迂回到被选择为迂回目的地的接口单元。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存储有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将迂回目的地信息传送到另一网络。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存储有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通信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将迂回目的地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CNA2006101719830A 2006-07-31 2006-12-22 通信装置、网络装置、通信系统和方法及程序、记录介质 Pending CN1011195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08997 2006-07-31
JP2006208997A JP5309430B2 (ja) 2006-07-31 2006-07-31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9587A true CN101119587A (zh) 2008-02-06

Family

ID=38754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719830A Pending CN101119587A (zh) 2006-07-31 2006-12-22 通信装置、网络装置、通信系统和方法及程序、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81481B2 (zh)
EP (2) EP2271065A1 (zh)
JP (1) JP5309430B2 (zh)
KR (2) KR20080012105A (zh)
CN (1) CN10111958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9430B2 (ja) * 2006-07-31 2013-10-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WO2008127162A1 (en) * 2007-04-17 2008-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of operating a radio access network with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JP5033598B2 (ja) 2007-11-28 2012-09-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機器
KR200448004Y1 (ko) * 2008-02-22 2010-03-09 우원정보기술(주) 네트워크 절환 장치
JP5203745B2 (ja) * 2008-02-26 2013-06-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8488500B2 (en) * 2008-05-02 2013-07-16 Dhaani Systems Power management of networked devices
JP2009296077A (ja) * 2008-06-03 2009-12-17 Nec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ノード装置および網間移行制御方法
US8488572B2 (en) 2008-09-17 2013-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mode signal quality reporting
US20100097956A1 (en) * 2008-10-20 2010-04-22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Multi-interface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connection manager
US20110039562A1 (en) * 2009-02-05 2011-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ssion-specific signaling for multiple access networks over a single access network
EP2627127B1 (en) * 2011-04-27 2016-01-20 Rakuten, Inc. Terminal device, data reception method, data reception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5516497B2 (ja) * 2011-04-28 2014-06-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US9160497B2 (en) * 2012-07-02 2015-10-13 Intel Corporation Application continuity with reroute and rese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6383996B2 (ja) * 2014-07-23 2018-09-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DE112016007007T5 (de) 2016-06-22 2019-03-07 Intel Corporation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vollduplex-disposi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3551B2 (ja) * 1994-11-28 2002-03-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EP0762669B1 (en) * 1995-08-18 2011-06-15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Communication mode switching method for mobile station
US5826191A (en) * 1996-07-03 1998-10-20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Dual mode network call forwarding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US6580906B2 (en) * 1997-12-10 2003-06-17 Intel Corporation Authentication and secur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0088C (zh) 1997-12-10 2003-12-03 西尔可穆无线公司 多能力无线中继线寻址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US6208627B1 (en) * 1997-12-10 2001-03-27 Xircom, Inc. Signaling and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wireless trunk
US6097817A (en) * 1997-12-10 2000-08-01 Omnipoint Corporation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wireless trunk
US8165028B1 (en) * 1997-12-10 2012-04-24 Intel Corporation Monitor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wireless trunk
US6526026B1 (en) * 1997-12-10 2003-02-25 Intel Corporation Digit transmission ov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DE19915548C2 (de) * 1999-04-07 2001-02-15 Plus Mobilfunk Gmbh E Verfahren zum Kombinieren von Festnetz- und Mobilfunktelefonie
US7251488B2 (en) 2002-06-28 2007-07-3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ing services in integrated WLAN-cellular systems
US7460891B2 (en) * 2002-10-21 2008-12-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o shut down and control computer radios
JP2004297121A (ja) * 2003-03-25 2004-10-21 Kyocera Corp 携帯端末
KR100500114B1 (ko) 2003-06-05 2005-07-11 주식회사 우진넷 독립적 네트워크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4352220B2 (ja) 2003-07-11 2009-10-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接続装置、通信接続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190982B2 (ja) * 2003-09-03 2008-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577427B2 (en) * 2003-11-05 2009-08-1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itioning between cellular and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US20050233700A1 (en) * 2004-04-14 2005-10-20 Pecen Mark E System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KR20060003296A (ko) * 2004-07-05 2006-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망과 무선랜 사이의 핸드 오프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JP2006080706A (ja) * 2004-09-08 2006-03-23 Nec Corp デュアル通信システム、携帯通信端末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デュアル通信方法
JP4530869B2 (ja) * 2005-02-15 2010-08-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VoIPゲートウエイ装置
JP5309430B2 (ja) * 2006-07-31 2013-10-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12105A (ko) 2008-02-11
JP5309430B2 (ja) 2013-10-09
EP2271065A1 (en) 2011-01-05
KR100962752B1 (ko) 2010-06-09
KR20080033201A (ko) 2008-04-16
US8781481B2 (en) 2014-07-15
JP2008035420A (ja) 2008-02-14
US20080025273A1 (en) 2008-01-31
EP1885145A1 (en) 200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9587A (zh) 通信装置、网络装置、通信系统和方法及程序、记录介质
CN101146000B (zh) 通信装置、网络装置、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1119507B (zh) 通信设备、中继设备、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FI105135B (fi) Järjestelmä ja menetelmä puhelun välittämiseksi sekä matkaviestin
EP0705522B1 (en) Multinetwork terminal
JP3542691B2 (ja) オフィス通信システム
CN1719846B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JP2008022368A (ja) 移動通信端末及び通話切り替え方法
JP4616272B2 (ja) 経路指定規則に基づき、通信を選択的に経路指定する方法、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CN1953581B (zh) 移动机、通信系统及电话通信的切换方法
CN1638390B (zh) 无线通信终端及交换处理系统
EP2396997B1 (en) Converged cordless and cellular phone system
JP2005191914A (ja) 交換処理システム
JP5354640B2 (ja) 構内phsを用い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の負荷分散方法、phs端末、その動作方法及び動作プログラム
JPWO2002091726A1 (ja) 回線選択装置、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回線選択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2049787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201758414U (zh) 一种电话机终端
JP2010041148A (ja) 交換機、電話システム及び中継方法
KR19990083603A (ko) 액세스언어를선택하여무선전화의핸드셋으로부터무선전화의기지국의메뉴에액세스하는방법및장치
JPH10224286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基地局のシステムファイル更新方法
KR100525367B1 (ko) 디지털 셀룰라폰 교환장치
JP2001112044A (ja) 複合移動通信インフラシステム
JP4995880B2 (ja)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100678056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전화번호 표시 및 발신 방법
WO200402377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d/wireless call exchanging and dual-channel wireless terminal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