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2380B - 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2380B
CN101092380B CN200710092405A CN200710092405A CN101092380B CN 101092380 B CN101092380 B CN 101092380B CN 200710092405 A CN200710092405 A CN 200710092405A CN 200710092405 A CN200710092405 A CN 200710092405A CN 101092380 B CN101092380 B CN 101092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phthol
acid
reaction
water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2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2380A (zh
Inventor
谭世语
罗自萍
许秀丽
薛荣书
周志明
黄映如
曹国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710092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92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92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2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2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23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在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属于萘系染料中间体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是利用乙醇代替液碱溶解β-萘酚,经亚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磺化反应制得产品。本发明方法合成的1,2,4-酸收率可高达70~74%,硫酸用量减少将近1/3,溶剂乙醇的回收率高达80~85%;亚硝化反应产生的废水量约为碱溶法的1/2,因而本发明方法能充分利用资源,设备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故本发明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萘系染料中间体1,2,4-酸的制备,也可用于现有工业生产的改造。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产品可广泛用于合成酸性络合桃红B、酸性媒介黑R、酸性络合盐GGN、酸性媒介枣红BN等染料及偶氮染料。

Description

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萘系染料中间体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水-醇溶剂中均相合成1,2,4-酸(即1-氨基-2-萘酚-4-磺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纺织品和染料生产重心由欧美向亚洲转移,给我国染料工业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机遇。染料产品更新换代、生产与出口形势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与推动了染料中间体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近年我国染料中间体工业以年均约10%的速度增长,其中萘系中间体是染料中间体工业中的重要类别。目前我国萘系染料中间体生产中的一些主要的单元反应如亚硝化、磺化、硝化、还原等仍主要采用传统工艺,由于该染料中间体制造过程涉及大量不同的原料和较多的反应单元,因此产生的三废量大,成分复杂,特别是废水治理难度高,是染料中间体工业生产急待解决的课题。
现有生产1,2,4-酸的方法,如工业生产用的碱溶法合成,即用液碱溶解β-萘酚,在低温下与亚硝酸发生a-亚硝化反应,然后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最后与硫酸发生磺化反应得产品,收率较低仅68%。尤其是该反应在极稀的碱水溶液中进行,按一批300kgβ-萘酚计,需3600升氢氧化钠水溶液溶解,约4500升水溶液中进行亚硝化,产生6300升COD(化学需氧量)值大于18000mg/l的酸性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同时需消耗等量的酸用于中和溶解β-萘酚的碱,产生较多的副产物硫酸钠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1,2,4-酸合成方法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用乙醇代替液碱合成1,2,4-酸,具有生产成本低,废水负荷小,设备利用率高,产品收率有所提高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以β-萘酚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乙醇的存在下,经亚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磺化反应而制得,具体的步骤如下:
(1)亚硝化反应
按β-萘酚∶乙醇的质量比为1∶2~6的比例,在乙醇溶剂中加入β-萘酚,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降温至8~10℃。再按β-萘酚∶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的比例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降温至0~5℃,在3.5~5小时内缓慢滴加10%~15%稀硫酸进行亚硝化反应至反应完毕后,升温至3~6℃保温搅拌1~2.5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过滤,收集滤液备用,滤饼用水洗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色,就制得黄色结晶1-亚硝基-2-萘酚。
(2)加成反应
第(1)步完成后,先按β-萘酚∶水的质量比为1∶0.8~1.5的比例,将第(1)步制备出的1-亚硝基-2-萘酚用水溶解,控温在20~25℃。后按β-萘酚∶亚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2~4的比例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1~2小时,在室温下过滤,弃滤渣,收集媒介绿滤液。
(3)磺化反应
将第(2)步制备出的媒介绿液升温至40~45℃,按β-萘酚∶硫酸质量比为1∶0.5~1,加入稀硫酸,密闭设备进行磺化反应,让其自然升温至50~60℃,静置转位6~8小时。静置完毕抽真空,排二氧化硫30~60分钟,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滤饼对刚果红试纸呈弱酸性反应。得浅灰色至灰色结晶的1,2,4-酸。
(4)有机溶剂乙醇回收
将第(1)步反应过滤所收集的滤液,在常压下,用普通精馏装置回收乙醇可再使用,回收率为80%~85%。
本发明采用上这技术方案后,主要有以下特点:(1)合成的1,2,4-酸的收率可高达70%~74%,比现有工业生产的收率有所提高;(2)无需消耗液碱,硫酸用量减少将近1/3,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3)溶剂乙醇可精馏回收利用,回收率高达80%~85%,充分利用资源,大大降低生产成本;(4)亚硝化反应所产生的废水量约为现有工业生产的碱溶法的1/2,从源头上减少废水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亚硝化反应设备利用率约提高一倍,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5)本发明方法可采用原有工业生产的设备进行生产,从而节省重复建设投资,便于工业生产推广应用。
本发明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萘系染料中间体的1,2,4-酸的制备,也可用于现有工业生产的改造。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产品可广泛用于合成酸性络合桃红B、酸性媒介黑R、酸性络合盐GGN、酸性媒介枣红BN等染料及偶氮染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亚硝化反应
按β-萘酚∶乙醇的质量比为1∶2.5的比例,在乙醇溶剂中加入β-萘酚,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降温至8℃。再按β-萘酚∶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的比例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降温至0℃,在3.5小时内缓慢滴加10%稀硫酸进行亚硝化反应至反应完毕后,升温至3℃保温搅拌1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过滤,收集滤液备用,滤饼用水洗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色,就制得黄色结晶1-亚硝基-2-萘酚。
(2)加成反应
第(1)步完成后,先按β-萘酚∶水的质量比为1∶1的比例,将第(1)步制备出的1-亚硝基-2-萘酚用水溶解,控温在20℃。后按β-萘酚∶亚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2.5的比例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1小时,在室温下过滤,弃滤渣,收集媒介绿滤液。
(3)磺化反应
将第(2)步制备出的媒介绿液升温至40℃,按β-萘酚∶硫酸质量比为1∶0.64的比例加入稀硫酸,密闭设备进行磺化反应,让其自然升温至55℃,静置转位6小时。静置完毕抽真空,排二氧化硫30分钟,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滤饼对刚果红试纸呈弱酸性反应。得浅灰色至灰色结晶滤饼即为1,2,4-酸。
(4)有机溶剂乙醇回收
将第(1)步反应过滤所收集的滤液,在常压下,用普通精馏装置回收乙醇可再使用,回收率为85%。
实施例2
一种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亚硝化反应
按β-萘酚∶乙醇的质量比为1∶3的比例,在乙醇溶剂中加入β-萘酚,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降温至10℃,再按β-萘酚∶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的比例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降温至2℃,在3.5小时内缓慢滴加10%稀硫酸进行亚硝化反应至反应完毕后,升温至5℃保温搅拌1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过滤,收集滤液备用,滤饼用水洗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色,就制得黄色结晶1-亚硝基-2-萘酚。
(2)加成反应
第(1)步完成后,先按β-萘酚∶水的质量比为1∶0.8的比例,将第(1)步制备出的1-亚硝基-2-萘酚用水溶解,控温在22℃。后按β-萘酚∶亚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2.5的比例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1.5小时,在室温下过滤,弃滤渣,收集媒介绿滤液。
(3)磺化反应
将第(2)步制备出的媒介绿液升温至42℃,按β-萘酚∶硫酸质量比为1∶0.64的比例加入稀硫酸,密闭设备进行磺化反应,让其自然升温至58℃,静置转位6小时。静置完毕抽真空,排二氧化硫30分钟,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滤饼对刚果红试纸呈弱酸性反应。得浅灰色至灰色结晶的1,2,4-酸。
(4)有机溶剂乙醇回收
将第(1)步反应过滤所收集的滤液,在常压下,用普通精馏装置回收乙醇可再使用,回收率为83%。
实施例3
一种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亚硝化反应
按β-萘酚∶乙醇的质量比为1∶3.5的比例,在乙醇溶剂中加入β-萘酚,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降温至10℃,再按β-萘酚∶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的比例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降温至3℃,在4小时内缓慢滴加15%稀硫酸进行亚硝化反应至反应完毕后,升温至6℃保温搅拌1.5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过滤,收集滤液备用,滤饼用水洗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色,就制得黄色结晶1-亚硝基-2-萘酚。
(2)加成反应
第(1)步完成后,先按β-萘酚∶水的质量比为1∶1.2的比例,将第(1)步制备出的1-亚硝基-2-萘酚用水溶解,控温在25℃。后按β-萘酚∶亚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3的比例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1小时,在室温下过滤,弃滤渣,收集媒介绿滤液。
(3)磺化反应
将第(2)步制备出的媒介绿液升温至44℃,按β-萘酚∶硫酸质量比为1∶0.64的比例加入稀硫酸,密闭设备进行磺化反应,让其自然升温至60℃,静置转位7小时。静置完毕抽真空,排二氧化硫45分钟,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滤饼对刚果红试纸呈弱酸性反应。得浅灰色至灰色结晶的1,2,4-酸。
(4)有机溶剂乙醇回收
将第(1)步反应过滤所收集的滤液,在常压下,用普通精馏装置回收乙醇可再使用,回收率为82%。
实施例4
一种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亚硝化反应
按β-萘酚∶乙醇的质量比为1∶2的比例,在乙醇溶剂中加入β-萘酚,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降温至8℃,再按β-萘酚∶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的比例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降温至3℃,在4.5小时内缓慢滴加12%稀硫酸进行亚硝化反应至反应完毕后,升温至6℃保温搅拌1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过滤,收集滤液备用,滤饼用水洗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色,就制得黄色结晶1-亚硝基-2-萘酚。
(2)加成反应
第(1)步完成后,先按β-萘酚∶水的质量比为1∶1.5的比例,将第(1)步制备出的1-亚硝基-2-萘酚用水溶解,控温在22℃。后按β-萘酚∶亚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4的比例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1小时,在室温下过滤,弃滤渣,收集媒介绿滤液。
(3)磺化反应
将第(2)步制备出的媒介绿液升温至43℃,按β-萘酚∶硫酸质量比为1∶0.5的比例加入稀硫酸,密闭设备进行磺化反应,让其自然升温至60℃,静置转位8小时。静置完毕抽真空,排二氧化硫60分钟,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滤饼对刚果红试纸呈弱酸性反应。得浅灰色至灰色结晶的1,2,4-酸。
(4)有机溶剂乙醇回收
将第(1)步反应过滤所收集的滤液,在常压下,用普通精馏装置回收乙醇可再使用,回收率为85%。
实施例5
一种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亚硝化反应
按β-萘酚∶乙醇的质量比为1∶6的比例,在乙醇溶剂中加入β-萘酚,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降温至9℃,再按β-萘酚∶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的比例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降温至5℃,在5小时内缓慢滴加10%稀硫酸进行亚硝化反应至反应完毕后,升温至5℃保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过滤,收集滤液备用,滤饼用水洗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色,就制得黄色结晶1-亚硝基-2-萘酚。
(2)加成反应
第(1)步完成后,先按β-萘酚∶水的质量比为1∶1的比例,将第(1)步制备出的1-亚硝基-2-萘酚用水溶解,控温在20℃。后按β-萘酚∶亚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2的比例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2小时,在室温下过滤,弃滤渣,收集媒介绿滤液。
(3)磺化反应
将第(2)步制备出的媒介绿液升温至45℃,按β-萘酚∶硫酸质量比为1∶1的比例加入稀硫酸,密闭设备进行磺化反应,让其自然升温至50℃,静置转位6小时。静置完毕抽真空,排二氧化硫45分钟,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滤饼对刚果红试纸呈弱酸性反应。得浅灰色至灰色结晶的1,2,4-酸。
(4)有机溶剂乙醇回收
将第(1)步反应过滤所收集的滤液,在常压下,用普通精馏装置回收乙醇可再使用,回收率为81%。
实验结果
1、分别对实施例1~3制备的1,2,4-酸取样进行重氮化分析,结果如下:
Figure G2007100924052D00061
2、将本实施例1~3制备的1,2,4-酸的溶剂法与现有工业生产合成1,2,4-酸的碱溶法在亚硝化反应的各参数的对比如下:
Figure G2007100924052D00062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用溶剂法制备1,2,4-酸收率70~74%,略高于现有工业生产的收率68%;无需消耗液碱,硫酸用量减少将近1/3,有机溶剂乙醇可蒸馏回收,一批300公斤β-萘酚合成1,2,4-酸可节约生产成本约300元;亚硝化反应产生的废水量比现有工业生产减少1/2,废水负荷大大减少,亚硝化反应的设备利用率可以提高一倍。

Claims (4)

1.一种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步骤如下:
(1)亚硝化反应
按β-萘酚∶乙醇的质量比为1∶2~6的比例,在乙醇溶剂中加入β-萘酚,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降温至8~10℃,再按β-萘酚∶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的比例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降温至0~5℃,在3.5~5小时内缓慢滴加10%~15%稀硫酸进行亚硝化反应至反应完毕后,升温至3~6℃保温搅拌1~2.5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过滤,收集滤液,滤饼用水洗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色,就制得黄色结晶1-亚硝基-2-萘酚;
(2)加成反应
第(1)步完成后,先按β-萘酚∶水的质量比为1∶0.8~1.5的比例,将第(1)步制备出的1-亚硝基-2-萘酚用水溶解,控温在20~25℃,后加入β-萘酚∶亚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2~4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1~2小时,在室温下过滤,弃滤渣,收集滤液得媒介绿液;
(3)磺化反应
将第(2)步制备出的媒介绿液升温至40~45℃,按β-萘酚∶硫酸质量比为1∶0.5~1,加入稀硫酸,密闭设备进行磺化反应,让其自然升温至50~60℃,静置转位6~8小时,静置完毕抽真空,排二氧化硫30~60分钟,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滤饼对刚果红试纸呈弱酸性反应,得浅灰色至灰色结晶滤饼即为1,2,4-酸;
(4)有机溶剂乙醇回收
将第(1)步反应过滤所收集的滤液,在常压下,用普通精馏装置回收乙醇,回收率为80%-8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亚硝化反应
按β-萘酚∶乙醇的质量比为1∶2.5的比例,在乙醇溶剂中加入β-萘酚,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降温至8℃,再按β-萘酚∶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的比例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降温至0℃,在3.5小时内缓慢滴加10%稀硫酸进行亚硝化反应至反应完毕后,升温至3℃保温搅拌1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过滤,收集滤液,滤饼用水洗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色,就制得黄色结晶1-亚硝基-2-萘酚;
(2)加成反应
第(1)步完成后,先按β-萘酚∶水的质量比为1∶1的比例,将第(1)步制备出的1-亚硝基-2-萘酚用水溶解,控温在20℃,后加入β-萘酚∶亚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2.5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1小时,在室温下过滤,弃滤渣,收集滤液得媒介绿液;
(3)磺化反应
将第(2)步制备出的媒介绿液升温至40℃,按β-萘酚∶硫酸质量比为1∶0.64,加入稀硫酸,密闭设备进行磺化反应,让其自然升温至55℃,静置转位6小时,静置完毕抽真空,排二氧化硫30分钟,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滤饼对刚果红试纸呈弱酸性反应,得浅灰色至灰色结晶滤饼即为1,2,4-酸;
(4)有机溶剂乙醇回收
将第(1)步反应过滤所收集的滤液,在常压下,用普通精馏装置回收乙醇,回收率为8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亚硝化反应
按β-萘酚∶乙醇的质量比为1∶3.5的比例,在乙醇溶剂中加入β-萘酚,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降温至10℃,再按β-萘酚∶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的比例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降温至3℃,在4小时内缓慢滴加15%稀硫酸进行亚硝化反应至反应完毕后,升温至6℃保温搅拌1.5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过滤,收集滤液,滤饼用水洗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色,就制得黄色结晶1-亚硝基-2-萘酚;
(2)加成反应
第(1)步完成后,先按β-萘酚∶水的质量比为1∶1.2的比例,将第(1)步制备出的1-亚硝基-2-萘酚用水溶解,控温在25℃,后加入β-萘酚∶亚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3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1小时,在室温下过滤,弃滤渣,收集滤液得媒介绿液,
(3)磺化反应
将第(2)步制备出的媒介绿液升温至44℃,按β-萘酚∶硫酸质量比为1∶0.64,加入稀硫酸,密闭设备进行磺化反应,让其自然升温至60℃,静置转位7小时,静置完毕抽真空,排二氧化硫45分钟,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滤饼对刚果红试纸呈弱酸性反应,得浅灰色至灰色结晶滤饼即为1,2,4-酸;
(4)有机溶剂乙醇回收
将第(1)步反应过滤所收集的滤液,在常压下,用普通精馏装置回收乙醇,回收率为82%。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亚硝化反应
按β-萘酚∶乙醇的质量比为1∶6的比例,在乙醇溶剂中加入β-萘酚,在室温下搅拌溶解后,降温至9℃,再按β-萘酚∶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的比例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降温至5℃,在5小时内缓慢滴加10%稀硫酸进行亚硝化反应至反应完毕后,升温至5℃保温搅拌2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过滤,收集滤液,滤饼用水洗至刚果红试纸不变色,就制得黄色结晶1-亚硝基-2-萘酚;
(2)加成反应
第(1)步完成后,先按β-萘酚∶水的质量比为1∶1的比例,将第(1)步制备出的1-亚硝基-2-萘酚用水溶解,控温在20℃,后加入β-萘酚∶亚硫酸氢钠摩尔比为1∶2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2小时,在室温下过滤,弃滤渣,收集滤液得媒介绿液;
(3)磺化反应
将第(2)步制备出的媒介绿液升温至45℃,按β-萘酚∶硫酸质量比为1∶1,加入稀硫酸,密闭设备进行磺化反应,让其自然升温至50℃,静置转位6小时,静置完毕抽真空,排二氧化硫45分钟,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滤饼对刚果红试纸呈弱酸性反应,得浅灰色至灰色结晶滤饼即为1,2,4-酸;
(4)有机溶剂乙醇回收
将第(1)步反应过滤所收集的滤液,在常压下,用普通精馏装置回收乙醇,回收率为81%。
CN200710092405A 2007-07-11 2007-07-11 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2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2405A CN101092380B (zh) 2007-07-11 2007-07-11 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2405A CN101092380B (zh) 2007-07-11 2007-07-11 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2380A CN101092380A (zh) 2007-12-26
CN101092380B true CN101092380B (zh) 2010-05-26

Family

ID=38990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24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2380B (zh) 2007-07-11 2007-07-11 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923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1998A (zh) * 2010-05-17 2010-08-25 天津大学 一种1-氨基-2-萘酚-4-磺酸制备方法
CN101881736B (zh) * 2010-06-08 2013-03-27 深圳市药品检验所 药品、保健食品中掺杂苯二氮杂卓类物质的快速测定方法
CN105669463A (zh) * 2016-03-14 2016-06-15 九江善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1-亚硝基-2-萘酚的水合肼还原方法
CN108299206B (zh) * 2018-03-27 2020-03-24 九江善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亚硝基-2-萘酚的纯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苏琼,王彦斌.1-氨基-2-萘酚-4-磺酸的合成工艺研究.精细化工中间体33 5.2003,33(5),第25页右栏第4行-第27页右栏第8行.
苏琼,王彦斌.1-氨基-2-萘酚-4-磺酸的合成工艺研究.精细化工中间体33 5.2003,33(5),第25页右栏第4行-第27页右栏第8行.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2380A (zh) 200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7989B (zh) 一种分散蓝60及其同系物的制备方法
CN101139338B (zh) 基于2-硫醇苯并噻唑铵盐的氧气法制备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
CN101092380B (zh) 水-醇溶剂均相合成1,2,4-酸的制备方法
CN103360255B (zh) 一种糠醛渣制备乙酰丙酸乙酯的方法
CN110015690A (zh) 高纯纳米三氧化二铬的制备方法
CN103214116B (zh) 一种分散染料生产中含硫酸废水的循环利用方法
CN111217764A (zh) 一种制备6-硝基-1,2,4-酸氧体的方法
CN104725253A (zh) 一种制备溶剂蓝122的方法
CN101440040B (zh) 从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的工艺
CN106588681B (zh) 一种以羟脯氨酸废水为原料制备l‑丙氨酸的方法
CN103508908A (zh) 4-氨基-3-甲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CN101367770B (zh) 一种荧光增白剂的制备方法
CN105540926A (zh) 一种利用酸性废水联产白炭黑和无机盐的方法
CN105268450A (zh) 一种加氢催化合成8-氨基-1-萘酚-3,6-二磺酸单钠盐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催化剂
CN102070552B (zh) 一种3-氨基-5-硝基-2,1-苯并异噻唑及其重氮盐的制备方法
CN103113234B (zh) 一种合成n-甲基对硝基苯胺的方法
CN113004168A (zh) 一种呋喃铵盐合成用甲氧胺的生产工艺
CN100355719C (zh) 水杨酸的制备方法
CN101613128A (zh) 一种利用生产双烯醇酮后的铬渣制备氧化铬绿的方法
CN109628665A (zh) 一种以维生素k3废液为原料的铬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5292A (zh) 苯基j酸的制备方法
CN109593382A (zh) 一种红色络合型染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96048A (zh) 一种水合法合成二氢月桂烯醇的方法
CN209584068U (zh) 分散黄棕30的偶合装置
CN111269085B (zh) 一种2-氯-1-(2,4-二氯苯基)乙醇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