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2801A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2801A
CN101082801A CNA2007101037658A CN200710103765A CN101082801A CN 101082801 A CN101082801 A CN 101082801A CN A2007101037658 A CNA2007101037658 A CN A2007101037658A CN 200710103765 A CN200710103765 A CN 200710103765A CN 101082801 A CN101082801 A CN 101082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ixing roller
disengaging pawl
crack portion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037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2801B (zh
Inventor
内田进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82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2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2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28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目的在于抑制产生卡纸。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定影辊,加热所述调色剂像;加压辊,按压所述定影辊,并与其接触,与所述定影辊一起形成夹缝部;以及多个分离爪,比所述夹缝部位于所述送纸方向下游一侧,在所述定影辊的纸通过区域内,沿所述定影辊的轴心并排配置,把所述纸从所述定影辊上分离。其中,所述多个分离爪分别包括与所述定影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前端爪部,配置成:从位于所述纸通过区域的至少一个端部附近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比从位于所述端部附近以外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小。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转印到纸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上的定影装置和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把转印到纸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上的定影装置已为公众所知。这种定影装置,在加压(按压)辊和定影(加热)辊上形成有弹性层(橡胶层),并且使用着通过加压辊和定影辊之间的夹缝形状来把纸从该定影辊的圆周面分离的部件。
可是,在定影辊上形成有弹性层的情况下,因该弹性层的导热性低,在连续通过纸时会产生定影辊表面的温度随动性降低和加热时间增加的不利情况,所以难以充分应对近来节能的趋势。此外,还提出了使用带把调色剂像定影在纸上的技术,并已生产出产品,但存在有结构复杂、成本增加的不利情况。
另一方面,将用氟树脂涂布或用氟树脂套管覆盖铝或铁的芯轴表面制成的所谓硬辊作为定影辊的定影装置也已为公众所知。在该定影装置中,由于定影辊的导热性高,可以充分缩短加热时间,并可以便宜地构成该定影装置。
可是,在使用所述定影辊(硬辊)的情况下,在夹有大量熔融的调色剂的定影辊和纸之间产生很强的粘结力,所以必须要使用使分离爪接触定影辊以从定影辊的圆周面把纸强制分离的部件。这种情况下,分离爪成为主要因素,必须尽可能抑制产生卡纸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使用分离爪的定影装置中,可以尽可能地抑制产生卡纸情况的定影装置、以及装备有这种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涉及的定影装置包括:定影辊,加热所述调色剂像;加压辊,按压所述定影辊,并与之接触,与所述定影辊一起形成夹缝部,在所述夹缝部使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纸上;以及多个分离爪,位于所述夹缝部的所述送纸方向下游一侧,在所述定影辊的纸通过区域内,沿所述定影辊的轴心并排配置,把所述纸从所述定影辊上分离,其中,所述多个分离爪分别包括与所述定影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前端爪部,配置成:从位于所述纸通过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端部附近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比从位于所述端部附近以外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小。
此外,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把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以及定影装置,通过加热使在所述图像形成部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纸上,所述定影装置具有以上所述的构成。
按照本发明,可以得到尽可能地抑制产生卡纸情况的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整体构成的正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定影装置的正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图2中所示的定影装置的分离机构和定影辊的仰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是在图2中所示的定影装置的分离机构的俯视图。
图6A~6C是分离机构分解后状态的俯视图,分别为:图6A表示定影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图6B表示分离爪单元和压缩螺旋弹簧,图6C表示支撑构件。
图7A~7C是分离机构分解后状态的正视图,分别为:图7A表示定影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图7B表示分离爪单元和压缩螺旋弹簧,图7C表示支撑构件。
图8A~8C是分离机构分解后状态的侧视图,分别为:图8A表示定影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图8B表示分离爪单元和压缩螺旋弹簧,图8C表示撑构件。
图9是简要表示在图2中所示的定影装置的分离机构和定影辊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分离爪单元和定影辊的接触角度的正面简图。
图11是简要表示本发明变形例1的定影装置的分离机构和定影辊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
图12是简要表示本发明变形例2的定影装置的分离机构和定影辊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整体构成的正剖视图,图2是在图1中所示的打印机的定影装置的正剖视图。此外,图3和图4是在图2中所示的定影装置的分离机构和定影辊的图,图5~图8是在图2中所示的定影装置的分离机构的图。此外,图9是简要表示在图2中所示的定影装置的分离机构和定影辊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分离爪单元和定影辊的接触角度的正面简图。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该打印机1中,在打印机主体2内具有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各色用的各显影装置3。在各显影装置3中具有由a-Si(非晶态硅)等制成的感光鼓4,按图中的箭头方向转动。该感光鼓4由带电器5均匀带电,LED光根据从外部PC(个人计算机)等输入的原稿图像数据,从曝光装置(LED打印头单元等)6照射到感光鼓4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使调色剂附着在该静电潜影上,形成调色剂像。所使用的调色剂是分别从调色剂供给容器7C、7M、7Y、7B供给的。
在这些并排设置的各种颜色用感光鼓4的下方配置有输送带8。输送带8为通过转印辊9按压在各感光鼓4上的状态。输送带8通过由图中没有表示的电动机等驱动转动的驱动辊10、和伴随由该驱动辊10而环形转动的输送带8进行转动的从动辊11,顺感光鼓4的转动方向转动。此外,显影装置3、感光鼓4、带电器5、曝光装置6、调色剂供给容器7C、7M、7Y、7B、输送带8、转印辊9、驱动辊10、从动辊11和后面叙述的清洁装置17,构成本发明的“图像形成部”。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部的下部,配置有装入纸P的供纸部12。纸P从供纸部12经过送纸通道13,输送到输送带8一侧。通过各感光鼓4和转印辊9等进行的图像转印动作和供纸动作的时间由对准辊对14调整。
该时间调整后,驱动校准辊对14转动,纸P被输送到感光鼓4和输送带8之间。当纸P在各感光鼓4和输送带8之间被输送的期间,各感光鼓4表面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被相继转印到纸P上。纸P在所有感光鼓4转印了调色剂像后,被输送到定影装置20,把调色剂像定影,形成彩色图像。纸P通过定影装置20后,被送到送纸通道15,然后送到出纸部16。此外,在所述的各感光鼓4上具有去除感光鼓4上的残留调色剂等的清洁装置17。
下面,参照图2~图10,对所述定影装置20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定影装置20在作为装置主体的壳体30内,具有可以发热的定影(加热)辊41以及加压(按压)辊42,该加压(按压)辊42配置在定影辊41的下方,与该定影辊41之间圆周面相对。转印处理后的纸P经过顺时针驱动转动的定影辊41和逆时针从动转动的加压辊42之间的夹缝部N,由定影辊41赋予热量,进行定影处理。
定影辊41具有:外筒体41a,它是在金属制的筒体的圆周面涂布规定的材料而形成;以及热源(图中没有表示),它装在外筒体41a内,例如由卤素灯等构成。该外筒体41a的一端上固定有图中省略的环状齿轮,设置在壳体30外部适当部位上的电动机(图中没有表示)的驱动转动,通过齿轮机构等传递给所述环状齿轮,由此,使外筒体41a绕轴心驱动转动。
加压辊42具有筒状的加压辊主体42a、以及加压辊轴42b,加压辊轴42b与该加压辊主体42a同心配置,并贯通该加压辊主体42a的端壁。该加压辊42通过在夹缝部N中向定影辊41的外筒体41a的圆周面按压,从动于定影辊41的驱动转动而转动。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定影装置20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为四个)分离机构50,它们以可以与来自定影辊41圆周面的夹缝部N的纸P输送方向下游一侧接触的方式,安装在壳体30的适当部位。这些分离机构50在定影辊41的纸通过区域(参照图9)内沿定影辊41的轴心,隔开规定间隔并排配置。此外,在分离机构50的下游一侧(图2中的左侧),设置有排出辊对43,用于把定影处理后的纸P送向送纸通道15(参照图1)。此外,分离机构50是本发明的“分离爪”的一个例子。
在该定影装置20中,在纸P的前端通过定影辊41和加压辊42之间的夹缝部N到达排出辊对43之前的期间内,用定影辊41和加压辊42输送纸P。在纸P的前端到达排出辊对43后,纸P的后端通过夹缝部N之前的期间内,定影辊41、加压辊42、以及排出辊对43相互同步输送纸P。此外,在纸P的后端通过夹缝部N后,仅用排出辊对43输送纸P。
分离机构50具有把卷在定影辊41的圆周面上的纸P,从定影辊41的圆周面分离的功能,其具有分离爪单元60、支撑构件70、一对压缩螺旋弹簧80(参照图4)。
分离爪单元60包括:托架构件61、正面看大体为L字形的爪构件62、以及一对滚轮构件63(参照图5)。
托架构件61固定支撑爪构件62,并且如图2所示,配置成与定影辊41成非接触状态,形成为可装备爪构件62和滚轮构件63的形状。该托架构件61包括凸型结构的凸托架64、以及凹型结构的凹托架65。
如图6B、7B、8B所示,凸托架64具有正面看为横向长形状的侧板64a、在侧板64a的上部形成的弹簧用座垫部64b、在与侧板64a的凹托架65相对的面上形成的托架宽度限制部64c、在对应于侧板64a的后面叙述的爪构件62的移动限制部62c的位置上形成的压入孔64d、在与侧板64a的凹托架65相对的面上形成的支承轴部64e、以及设置在侧板64a的输送路径上游一侧下部的导向部64f(参照图7B)。
此外,凹托架65具有正面看为横向长形状的侧板65a、在侧板65a的上部形成的弹簧用座垫部65b、在侧板65a的对应于所述凸托架64的托架宽度限制部64c的位置上形成的插入孔65c、在侧板65a的对应于爪构件62的移动限制部62c的位置上形成的压入孔65d、在侧板65a的与凸托架64相对的面上形成的支承轴部65e、以及设置在侧板65a的输送路径上游一侧下部的导向部65f(参照图7B)。
弹簧用座垫部64b、65b用于使压缩螺旋弹簧80的上侧端部抵接在其上,在该弹簧用座垫部64b、65b的下面,分别形成用于卡止压缩螺旋弹簧80的上侧端部的凸台64g、65g。在该分离爪单元60组合后,该弹簧用座垫部64b、65b大体位于后面叙述的爪构件62的摇动支点部62a和前端爪部62b的中间。
托架宽度限制部64c是为了限制各托架64、65的间隔、进而限制托架构件61的宽度设置的。也就是,该托架宽度限制部64c包括圆柱形的底部64h、以及插入部64i,插入部64i插入凹托架65的插入孔65c中,直径比底部64h的小,通过托架宽度限制部64c的底部64h抵接在凹托架65的侧板65a上,使侧板64a、65a之间保持隔开与底部64h的轴向长度一致的间隔的状态。
支承轴部64e、65e相对配置,分别支撑滚轮构件63可以使其转动。这些支承轴部64e、65e以与爪构件62成非接触状态的突出量,从各侧板64a、65a突出。
为了在爪构件62和滚轮构件63之间的纸P的输送路径中,把纸P的前端平稳地导向滚轮构件63,设置有导向部64f、65f。
爪构件62与定影辊41的圆周面接触,具有摇动支点部62a、前端爪部62b、以及一对移动限制部62c。
摇动支点部62a形状大体为球形,在把该分离机构50安装在壳体30上时,以可以绕支点运动的方式支撑在形成于壳体30上的下凹形状的支点承受部31上(参照图6A、7A、8A)。此外,支点承受部31是本发明的“支撑构件”的一个例子。
该支点承受部31具有大体为正方形的水平断面,并且从其底部向开口部逐渐变宽。摇动支点部62a具有在下面叙述的分离爪单元60的前端爪部62b沿多个方向自由移动(绕多个轴方向摇动,参照图6B、7B、8B的箭头α、β、γ)时作为支点的功能。此外,摇动支点部62a除了所述大体为球形的形状以外,例如也可以做成圆锥的形状等。
前端爪部62b设置成从摇动支点部62a隔开规定间隔,是平板形,其前端在纵断面做成锐角。如上所述,该前端爪部62b通过把分离机构50安装在壳体30上,以摇动支点部62a为支点,以可以绕多个轴方向摇动的状态与定影辊41的圆周面接触。
移动限制部62c用于把该爪构件62固定在托架构件61上,包括断面为长方形的底部62d、以及断面形状比底部62d小一圈的压入部62e。通过底部62d抵接在各托架64、65的侧板64a、65a上,限制爪构件62在各托架64、65之间移动。爪构件62通过这样用移动限制部62c的底部62d限位,大体位于侧板64a、65a的中间。
如上所述,该爪构件62配置成定位于各托架64、65的侧板64a、65a的大体中间,此外,前端爪部62b配置成从托架构件61的输送路径上游一侧的端部向外部突出。此外,前端爪部62b在与夹缝部N的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的端部(夹缝出口)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通过一对压缩螺旋弹簧80施加作用力,抵接在定影辊41的圆周面上。
一对滚轮构件63通过把支承轴部64e、65e插入各轴孔63a,可以转动地支撑在托架构件61上,配置成把爪构件62夹在侧板64a、65a之间。如图5所示,该滚轮构件63以可以离开爪构件62、在支承轴部64e、65e的突出方向有规定间隙的状态,分别支撑在该支承轴部64e、65e上。此外,滚轮构件63在支撑在托架构件61上的状态下,其圆周面的一部分从托架构件61下部向外部露出。
支撑构件70具有使分离爪单元60绕多个轴方向可以摇动以使分离爪单元60的爪构件62始终与定影辊41的圆周面紧密接触地支撑该分离爪单元60的功能。支撑构件70包括缺口部71、一对钩部72、一对定位突起部73、以及一对弹簧用座垫部74。
缺口部71是通过把所述支撑构件70的适当部位切成俯视为矩形的缺口来形成的,可使该支撑构件70不干扰分离爪单元60的爪构件62。
钩部72是用于通过插入到形成在壳体30上的钩配合孔32与该钩配合孔32卡合而设置的,可把该支撑构件70固定在壳体30上。
定位突起部73具有在通过分别插入形成于壳体30上的定位凹陷部33而把该支撑构件70安装在壳体30上时的定位功能。
弹簧用座垫部74用于使压缩螺旋弹簧80的下侧端部抵接在其上,在该弹簧用座垫部74的上面,形成用于把压缩螺旋弹簧80的下侧端部卡止的凸台75。
一对压缩螺旋弹簧80在以摇动支点部62a为基准的对称位置(参照图6B和图8B)上,而且沿定影辊41的轴心方向配置(参照图4)。如上所述,一对压缩螺旋弹簧80设置成架在支撑构件70的弹簧用座垫部74和分离爪单元60的弹簧用座垫部64b(65b)之间,将分离爪单元60向定影辊41的圆周面压靠,并进行支撑,使爪构件62按压定影辊41。该一对压缩螺旋弹簧80在支撑构件70安装在壳体30上时被压缩,利用该压缩螺旋弹簧80施加的作用力,使分离爪单元60与壳体30和定影辊41的圆周面双方均抵接。
在这样构成的分离机构50中,分离爪单元60的爪构件62的前端爪部62b的两端(图5中的上下端),通过一对压缩螺旋弹簧80施加的作用力,以大体相同的按压力抵接在定影辊41的圆周面上。此外,当前端爪部62b部分接触于定影辊41的圆周面时,则以摇动支点部62a为支点,爪构件62绕多个轴方向进行摇动(参照图6B、7B、8B的箭头α、β、γ),所述摇动支点部62a随着一对压缩螺旋弹簧80施加的作用力可以绕支点运动地支撑在壳体30的研钵形支点承受部31上。其结果,可以消除前端爪部62b的部分接触的情况,即:前端爪部62b就全接触于定影辊41的圆周面。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如图10所示,四个分离机构50特意配置成:从位于定影辊41的纸通过区域两端部附近的两个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在图10中用虚线表示)到夹缝部N的间隔d1,比从位于纸通过区域的中央部附近的两个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在图10中用实线表示)到夹缝部N的间隔d2小。这样,使纸通过区域两端部的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首先接触于通过了夹缝部N的纸P的前端边缘,从而可以错开两端部的前端爪部62b和中央部的前端爪部62b各把纸P剥离的时间。
这样构成的原因如下: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采用金属制的筒体即所谓硬辊作为定影辊41的情况下,在夹有大量熔融的调色剂的定影辊和纸之间,产生很强的粘结力。因此,有必要使分离爪与定影辊接触,强制性地把纸从定影辊的圆周面分离。
其中,如果使用前端锋利的分离爪作为分离爪,则在反复使用的情况下,存在定影辊产生磨损的不利情况。所以,为了抑制因分离爪造成的定影辊的磨损,特开2004-191520号公报中提出了增加分离爪前端的宽度以使分离爪对定影辊的接触压力降低的技术方案。在该专利文献中,使沿定影辊的轴心并排设置的多个分离爪的前端与该定影辊的圆周面接触,把纸从定影辊的圆周面剥离。本实施方式的前端爪部62b也如上所述做成平板形,降低接触压力。
可是,在所述专利文献公开的定影装置中,把多个分离爪配置成从各分离爪的前端到夹缝部的间隔大体相等。因此,各分离爪的前端基本同时接触通过夹缝部的纸的前端边缘。其中,以用分离爪剥离开始点为中心的纸与定影辊紧密接触的面积,在以纸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为剥离开始点的情况下,与以纸的宽度方向端部为剥离开始点的情况相比,大约增加到两倍。因此,在纸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难以将纸从定影辊上剥离。
因此,如果使从各分离爪的前端到夹缝部的间隔大体相等地配置多个分离爪,则在纸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容易产生卡纸。而本实施方式特意使d1小于d2,如果使纸通过区域两端部的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首先与纸和定影辊的紧密接触负荷比较小的纸P前端边缘接触,则可以抑制产生卡纸。
具体举例如下:例如,在使用具有直径约30mm、纸通过区域宽度约216mm的定影辊41的彩色打印机1的情况下,优选的是,间隔d1比间隔d2小约0.6mm。如果这样设定两个间隔d1和d2,则即使考虑构成定影装置20的各构件的尺寸误差和安装公差等,也可以确保d1<d2的关系。此外,间隔d1、d2在实际设备上的差仅像以上所述那样,而在图9中为了容易理解,作图时夸大了两者的差。
此外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设置在壳体30上的支点承受部31相对于夹缝部N的配置位置,可以调整从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d2。因此,可以在各部位共同使用基本相同形状的分离机构50。
可是,在为了调整从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而使分离机构50(爪构件62)保持规定的姿势与定影辊41圆周面的各适当部位接触来进行配置的情况下,该配置位置使前端爪部62b和定影辊41圆周面的接触角度发生变化。其结果,所述接触角度有可能会脱离用前端爪部62b得到纸P的良好剥离性能的角度范围。
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所述支点承受部31相对于夹缝部N的配置位置,使前端爪部62b与定影辊41圆周面之间的接触角度θ1、θ2也可以调整。通过这种构成,可以抑制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和定影辊41圆周面的接触角度θ1、θ2脱离为了获得良好剥离性能的角度范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成:对应的各支点承受部31相对于夹缝部N定位,使纸通过区域两端的分离机构50的接触角度θ1和纸通过区域中央的分离机构50的接触角度θ2大体相同。
例如参照图10,为了使前端爪部62b和定影辊41圆周面的接触角度不变,使前端爪部62b配置在更靠近夹缝部N的位置上,使支点承受部31的配置位置与所述前端爪部62b向夹缝部N靠近的移动一致,不仅向图中右下方移动,而且为了进一步修正接触角度,也可以向图中左下方稍稍移动。也就是,通过使支点承受部31的配置位置向下方稍靠左的位置改变,可以把前端爪部62b配置成保持与定影辊41圆周面的接触角度,并靠近夹缝部N。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构成,把四个分离机构50配置成:从位于纸通过区域的端部附近的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比从位于纸通过区域的中央部位附近的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2小,并配置成从位于纸通过区域的端部附近的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最小。由此,可以使纸通过区域端部的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最先接触通过夹缝部N的纸P的前端边缘。
其中,以分离机构50的剥离开始点为中心的纸P与定影辊41的紧密接触面积,在以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为剥离开始点的情况下,与以纸P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为剥离开始点的情况相比,减少到大约一半。因此,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可以比较容易地把纸P从定影辊41上剥离。也就是,能以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为起点,使纸P从定影辊41的圆周面上可靠地开始剥离。
通过在该纸P宽度方向端部的剥离,由于可以减少以配置在靠近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分离机构50的剥离开始点为中心的纸P与定影辊41的紧密接触面积,所以可以提高用靠近所述中央部位的分离机构50的纸P的剥离性能。这样,可以提高包括比较难剥离的纸P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一侧的纸P整体的剥离性能,所以可以抑制产生卡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四个分离机构50配置成:从位于纸通过区域的两端部附近的两个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比从位于纸通过区域的中央部位附近的两个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2都小,并配置成从位于纸通过区域的两端部附近的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都最小。由此,可以使纸通过区域两端部的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最先接触通过夹缝部N的纸P的前端边缘。
这样,由于能以纸P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为起点,把纸P从定影辊41的圆周面上可靠地开始剥离,所以在纸P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剥离可以充分提高置于靠近中央部位的分离机构50的纸P的剥离性能。因此,可以提高包括比较难剥离的纸P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纸P整体的剥离性能,所以可以抑制产生卡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改变壳体30的支点承受部31相对于夹缝部N的配置位置,以调整从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d2,所以各分离机构50均可以使用基本相同形状的分离机构50。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把分离机构50之间进行交换,可以提高构成构件的通用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壳体30的支点承受部31相对于夹缝部N的配置位置,以调整前端爪部62b和定影辊41的圆周面的接触角度θ1、θ2。因此,可以抑制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和定影辊41圆周面的接触角度θ1、θ2偏离能得到良好剥离性能的角度范围,所以可以容易保持高的剥离性能。此外,也起到了用改变支点承受部31在壳体30上的形成位置这样比较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容易地获得以上所述效果的效果。
此外,在上面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是个示例,不应认为是限制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是所述实施方式说明的,而是权利要求所示的,此外,也包括在与权利要求相同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示的是用于具有定影装置20的打印机1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用于具有定影装置的复印机、传真机、以及它们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将分离机构50沿定影辊41的轴心并排配置四个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沿定影辊41的轴心配置三个或五个以上的分离机构50。
例如,如图11的变形例1所示,也可以沿定影辊41的轴心并排配置六个分离机构50。这种情况下,六个分离机构50配置成:从位于定影辊41的纸通过区域的两端部附近的两个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1,比从位于纸通过区域的两端部附近以外的四个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2、d13小。此外,六个分离机构50配置成:从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1、d12、d13,从位于纸通过区域两端部附近的两个分离机构50向位于纸通过区域中央部位附近的两个分离机构50逐渐变大,也就是,配置成d11<d12<d13。
在此变形例1中,把六个分离机构50配置成:从纸通过区域两端部附近的两个分离机构50到纸通过区域中央部位附近的两个分离机构50,从这些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1~d13逐渐变大。因此,能够使从纸通过区域两端部的两个分离机构50到纸通过区域中央部位的两个分离机构50,顺序接触通过夹缝部N的纸P的前端边缘。这样,在纸P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剥离使配置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一侧的分离机构50的剥离性能从宽度方向端部一侧顺序提高,所以可以充分提高最难剥离的纸P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剥离性能。
此外,如图9所示,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以下的例子,即,把四个分离机构50配置成:从位于定影辊41的纸通过区域的两端部附近的两个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比从位于纸通过区域的中央部位附近的两个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2小。
但不限于此,如图12的变形例2所示,也可以把四个分离机构50配置成:从位于定影辊41的纸通过区域的一个端部附近的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21,比从位于纸通过区域的一个端部附近以外的三个分离机构50的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各间隔d22~d24小,而且,从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各间隔d21~d24,从纸通过区域的一个端部附近的分离机构50向位于纸通过区域的另一个端部附近的分离机构50逐渐变大,也就是,配置成d21<d22<d23<d24。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例子是通过改变壳体30的支点承受部31相对于夹缝部N的配置位置,调整从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d2,以及前端爪部62b和定影辊41圆周面的接触角度θ1、θ2。但不限于此,通过改变设置在壳体30上的钩配合孔32和定位凹陷部33的形成位置,也可以调整从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d2,以及前端爪部62b和定影辊41圆周面的接触角度θ1、θ2。
此外,通过使分离机构50的爪构件62的形状进行各种变化,也可以调整从前端爪部62b到夹缝部N的间隔d1、d2,以及前端爪部62b和定影辊41圆周面的接触角度θ1、θ2。此外,在所述间隔d1、d2和接触角度θ1、θ2的调整程度微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改变支点承受部31的配置位置,而改变支点承受部31的下凹形状来应对。
此外,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含以下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的定影装置包括:定影辊,加热所述调色剂像;加压辊,按压在所述定影辊上,并与其接触,与所述定影辊一起形成夹缝部,在所述夹缝部中使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纸上;以及多个分离爪,比所述夹缝部位于所述送纸方向下游一侧,在所述定影辊的纸通过区域内,沿所述定影辊的轴心并排配置,把所述纸从所述定影辊上分离,其中,所述多个分离爪分别包括与所述定影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前端爪部,配置成:从位于所述纸通过区域的至少一个端部附近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比从位于所述端部附近以外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小。
按照这种构成,由于把多个分离爪配置成从位于纸通过区域的端部附近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夹缝部的间隔最小,所以可以使纸通过区域端部的分离爪前端爪部最先接触于通过了夹缝部的纸的前端边缘。其中,分离爪的剥离负荷中央部位比纸的宽度方向端部大。按照所述构成,能以纸的宽度方向端部为起点,使纸从定影辊的圆周面可靠地开始剥离。通过在该纸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剥离,可以减少以配置在靠近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分离爪的剥离开始点为中心的纸与定影辊的紧密接触面积,所以可以提高靠近所述中央部位的分离爪的纸的剥离性能。这样,可以提高包括比较难剥离的纸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一侧的纸整体的剥离性能,所以可以抑制产生卡纸。
在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分离爪配置成:从所述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从位于所述纸通过区域的端部附近的分离爪到位于所述纸通过区域的中央部位附近的分离爪逐渐变大。
按照这种构成,可以使从纸通过区域端部的分离爪到纸通过区域中央部位的分离爪顺序接触于通过了夹缝部的纸的前端边缘。这样,在纸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剥离可以从宽度方向端部一侧顺序提高配置在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一侧的分离爪的剥离性能,可以充分提高最难剥离的纸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剥离性能。
在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分离爪配置成:从位于所述纸通过区域的两端部附近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比从位于所述两端部附近以外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小。
按照这种构成,可以使纸通过区域两端部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最先接触于通过了夹缝部的纸的前端边缘。这样,由于能以纸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为起点,把纸从定影辊的圆周面可靠地开始剥离,所以在纸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剥离可以充分提高用靠近中央部位的分离爪的纸的剥离性能。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包括比较难剥离的纸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一侧的纸整体的剥离性能,所以可以进一步抑制产生卡纸。
在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撑构件,以可以与所述定影辊接触的姿势支撑所述分离爪,其中,根据所述支撑构件相对于所述夹缝部的配置位置,决定从所述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
按照这种构成,由于通过改变支撑构件相对于夹缝部的配置位置,可调整从前端爪部到夹缝部的间隔,所以各分离爪均可以使用基本相同形状的分离爪。这样,可以提高构成构件的通用性。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根据所述支撑构件相对于所述夹缝部的配置位置,决定所述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和所述定影辊的圆周面的接触角度。
例如,在使分离爪保持规定的姿势与定影辊接触的情况下,如果与定影辊圆周面的接触位置不同,则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和定影辊圆周面的接触角度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因接触角度变化得不到用分离爪的良好的剥离性能,但按照所述构成,可以抑制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和定影辊圆周面的接触角度脱离得到良好的剥离性能的角度范围,所以可以容易地保持高的剥离性能。此外,用改变支撑构件相对于夹缝部的配置位置这样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容易地得到所述效果。
在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承部,可以摇动地支承所述分离爪;以及偏压构件,把所述分离爪向所述定影辊的圆周面压靠,使所述分离爪的前端爪部按压所述定影辊。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分离爪具有大体为球形的摇动支点部;所述支承部是承受所述摇动支点部的研钵形的支点承受部,支承所述分离爪绕多个轴方向可以摇动。
此外,在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定影辊包括金属制的筒体;所述分离爪的前端爪部为平板形。
此外,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把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以及定影装置,通过加热把在所述图像形成部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纸上,所述定影装置具有以上所述的构成。按照这种构成,可以抑制在图像形成装置产生的卡纸。
按照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由于可以使纸通过区域端部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最先接触到通过了夹缝部的纸的前端边缘,所以能以纸的宽度方向端部为起点,把纸从定影辊的圆周面可靠地开始剥离。因此,可以减少以配置在靠近宽度方向中央部位的分离爪的剥离开始点为中心的纸与定影辊的紧密接触面积,所以可以提高用靠近所述中央部位的分离爪的纸的剥离性能。这样,由于可以提高包括比较难剥离的纸宽度方向中央部位一侧的纸整体的剥离性能,所以可以抑制产生卡纸。

Claims (9)

1.一种定影装置,通过加热把转印到纸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纸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影辊,加热所述调色剂像;
加压辊,按压所述定影辊,并与其接触,与所述定影辊一起形成夹缝部,在所述夹缝部中把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纸上;以及
多个分离爪,比所述夹缝部位于所述送纸方向下游一侧,在所述定影辊的纸通过区域内,沿所述定影辊的轴心并排配置,把所述纸从所述定影辊上分离,其中,
所述多个分离爪分别包括与所述定影辊的圆周面接触的前端爪部,配置成:从位于所述纸通过区域的至少一个端部附近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比从位于所述端部附近以外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离爪配置成:从所述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从位于所述纸通过区域的端部附近的分离爪到位于所述纸通过区域的中央部位附近的分离爪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离爪配置成:从位于所述纸通过区域的两端部附近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比从位于所述两端部附近以外的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构件,以与所述定影辊可接触的姿势支撑所述分离爪,其中,
根据所述支撑构件相对于所述夹缝部的配置位置,决定从所述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到所述夹缝部的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支撑构件相对于所述夹缝部的配置位置,决定所述分离爪的前端爪部和所述定影辊的圆周面的接触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承部,可以摇动地支承所述分离爪;以及
偏压构件,将所述分离爪向所述定影辊的圆周面压靠,使所述分离爪的前端爪部按压所述定影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爪具有大体为球形的摇动支点部;
所述支承部是承受所述摇动支点部的研钵形的支点承受部,支承所述分离爪绕多个轴方向可以摇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辊包括金属制的筒体;
所述分离爪的前端爪部为平板形。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把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以及
定影装置,通过加热使在所述图像形成部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纸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CN2007101037658A 2006-05-31 2007-05-29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28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51058A JP2007322590A (ja) 2006-05-31 2006-05-31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51058 2006-05-31
JP2006151058 2006-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2801A true CN101082801A (zh) 2007-12-05
CN101082801B CN101082801B (zh) 2010-12-08

Family

ID=38790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376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2801B (zh) 2006-05-31 2007-05-29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84744B2 (zh)
JP (1) JP2007322590A (zh)
CN (1) CN10108280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396A (zh) * 2009-02-26 2010-09-0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具有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36980A (zh) * 2011-02-11 2012-08-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使用其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CN103588008A (zh) * 2013-11-11 2014-02-19 吴江华尔美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防粘连辊轴送料结构
CN104317179A (zh) * 2014-11-17 2015-01-28 成都西华升腾科技有限公司 能够提高纸张分离准确性的定影系统
CN104444465A (zh) * 2013-09-12 2015-03-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纸张分离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70651A (zh) * 2013-10-28 2015-04-2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4708914A (zh) * 2015-03-12 2015-06-17 厦门顶尖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底纸标签与打印胶辊的剥离机构
CN107544222A (zh) * 2016-06-28 2018-01-05 佳能株式会社 辊、旋转构件单元、盒和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0576B2 (ja) * 2007-08-31 2012-1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56457B2 (en) * 2007-09-20 2010-07-1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user assembly having selectable fuser detack mechanism
JP5213926B2 (ja) * 2010-08-03 2013-06-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剥離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56597B2 (ja) * 2010-11-02 2014-07-2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定着器
JP5738134B2 (ja) * 2010-11-08 2015-06-17 株式会社セイコーアイ・インフォテック 画像形成装置
JP5659924B2 (ja) * 2011-04-01 2015-01-28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323195B2 (en) * 2014-04-25 2016-04-26 Oki Data Corporatio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91666B2 (ja) 2018-01-12 2022-06-2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21837A (ja) * 2020-01-31 2021-08-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2279A (en) * 1987-07-29 1989-02-02 Ricoh Kk Fixing device
JPH0764431A (ja) * 1993-06-22 1995-03-10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
US6265694B1 (en) * 2000-10-23 2001-07-24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stri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a fusing mechanism including same
JP2003345163A (ja) * 2002-05-28 2003-12-03 Murata Mach Ltd 定着装置
JP2004191520A (ja) 2002-12-09 2004-07-0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
US7013572B1 (en) * 2003-03-31 2006-03-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Skive plate assembly
JP2005024700A (ja) 2003-06-30 2005-01-27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定着装置
JP2005031350A (ja) 2003-07-11 2005-02-03 Toshiba Corp 定着装置
US20050008408A1 (en) 2003-07-11 2005-01-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613421B2 (en) * 2005-08-31 2009-11-0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486922B2 (en) * 2005-11-22 2009-02-0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eparating mechanism pivotable about plural axes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396A (zh) * 2009-02-26 2010-09-0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具有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19396B (zh) * 2009-02-26 2013-05-0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具有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36980A (zh) * 2011-02-11 2012-08-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使用其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44465A (zh) * 2013-09-12 2015-03-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纸张分离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70651A (zh) * 2013-10-28 2015-04-2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3588008A (zh) * 2013-11-11 2014-02-19 吴江华尔美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防粘连辊轴送料结构
CN104317179A (zh) * 2014-11-17 2015-01-28 成都西华升腾科技有限公司 能够提高纸张分离准确性的定影系统
CN104708914A (zh) * 2015-03-12 2015-06-17 厦门顶尖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底纸标签与打印胶辊的剥离机构
CN107544222A (zh) * 2016-06-28 2018-01-05 佳能株式会社 辊、旋转构件单元、盒和成像设备
CN107544222B (zh) * 2016-06-28 2020-09-01 佳能株式会社 辊、旋转构件单元、盒和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80752A1 (en) 2007-12-06
CN101082801B (zh) 2010-12-08
US7684744B2 (en) 2010-03-23
JP2007322590A (ja) 2007-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2801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7486922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eparating mechanism pivotable about plural axes
US8145109B2 (en) Sheet separator and fixing unit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fixing unit
US7647016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70011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141054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44386B2 (en) Interposer having decurler
US915037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310491B2 (en) Non-gouging sheet stripper assembly
JP52933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426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80357B2 (ja) 定着装置
US11079706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01072B2 (en) Guide roller unit, gui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581944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107943A (ja)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047601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025945B2 (ja) 定着装置
JP6156526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6387991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9636A (ja)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01816A (ja)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99059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01816A5 (zh)
CN10199578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