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0651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0651A
CN104570651A CN201410587568.8A CN201410587568A CN104570651A CN 104570651 A CN104570651 A CN 104570651A CN 201410587568 A CN201410587568 A CN 201410587568A CN 104570651 A CN104570651 A CN 104570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sensor
separating member
recording materials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75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茂木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570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成像部分,用于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第一和第二可旋转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可旋转构件之间形成压合部,以便由成像部分加热形成在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分离构件,用于分离与第二可旋转构件接触的片材;运动机构,用于使分离构件运动,使得分离构件能够运动到接触第二可旋转构件的接触位置和与第二可旋转构件间隔开的间隔开的位置;和控制器,用于控制运动机构的操作。当在分离构件处于间隔开的位置中的状态中成像处理中断时控制器凭借运动机构使得分离构件从间隔开的位置运动到接触位置。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设备。成像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和具有这些机器的多种功能的多功能机器。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传统定影装置,使用定影辊和压印辊(所述定影辊和所述压印辊是可旋转构件)的定影装置已经投入实践使用。此外,分离爪接触压印辊的表面,目的是为了使得通过压合部的记录材料(片材)与压印辊分离开。
然而,通过随着分离爪的滑动,压印辊的表面变得粗糙,因此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JP-A)2009-294453中描述的成像设备中,在在分离性能欠佳的薄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中,分离爪接触压印辊表面。另一方面,在在因其自身刚性而具有优良分离性能的厚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中,分离爪与压印辊表面间隔开。
在在厚纸张上形成图像期间发生卡纸(记录材料的异常供给)的情况中,会产生以下问题。
例如,图13中的分图(a)和(b)是用于图解当移除A3尺寸的记录材料时的卡纸清除空间的示意图。如图13中的分图(a)所示,当薄纸张引发卡纸时,能够以挤在一起的形状移除薄纸张。另一方面,当厚纸张引发卡纸时,由于厚纸张刚性较高因此难以以挤在一起的形状移除厚纸张。因此,可以通过增大定位在压合部的上游处的、可实施卡纸清除的空间(用于移除记录材料的空间)来移除厚纸张,但是增大空间会导致扩大成像设备的尺寸,因而不能说增大空间是优选对策。
因此,如图13中的分图(b)所示,可以考虑将卡住的厚纸张送至相对于记录材料的供给方向位于压合部下游的位置处,然后在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位于压合部下游的位置处移除所述厚纸张。然而,在在厚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中,分离爪与压印辊间隔开,因此卡住的厚纸张进入压印辊和分离爪之间,存在卡纸清除变得困难的倾向。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部分,用于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第一可旋转构件和第二可旋转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可旋转构件和第二可旋转构件之间形成压合部,以便由所述成像部分加热形成在所述片材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分离构件,用于分离与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接触的所述片材;运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分离构件运动,使得所述分离构件能够运动到接触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的接触位置和与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间隔开的间隔开的位置;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运动机构的操作,其中,当在所述分离构件处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中的状态中成像处理中断时,所述控制器凭借所述运动机构使得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运动到所述接触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部分,用于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第一可旋转构件和第二可旋转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可旋转构件和第二可旋转构件之间形成压合部,以便由所述成像部分加热形成在所述片材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第一运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分离构件运动,使得所述分离构件能够运动至接触所述第一可旋转构件的接触位置和与所述第一可旋转构件间隔开的间隔开的位置;分离构件,用于分离与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接触的所述片材;第二运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分离构件运动,使得所述分离构件能够运动到接触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的接触位置和与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间隔开的间隔开的位置;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第二运动机构中的每一个运动机构的操作,其中,当在所述分离构件处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的状态中成像处理中断时,在由所述第一运动机构使得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从所述接触位置运动至所述间隔开的位置的同时,所述控制器凭借所述运动机构使得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运动至所述接触位置。
在结合附图考虑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在定影装置(定影设备)的压合部附近发生卡纸期间的操作控制流程图;
图2是安装有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定影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了定影装置的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间隔开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5是定影装置的上分离爪34的纵向布置视图;
图6是定影装置的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一布置状态的图示;
图7是示出了将拉出单元D从安装有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拉出的状态的图示;
图8是安装有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的成像的操作控制流程图;
在图9中,分图(a)和(b)是均示出了当卡在卡纸清除空间E中的记录材料将被移除时的记录材料的状态的图示;
图10是在定影装置中发生卡纸期间的操作控制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定影装置的下分离爪84和推压(加压)机构70之间的状态(压印辊相对于定影辊的第一间隔开的位置)的图示;
图12是示出了定影装置的下分离爪84和推压机构70之间的状态(压印辊相对于定影辊的第二间隔开的位置)的图示;
在图13中,分图(a)和(b)是均示出了当在传统定影装置中移除A3尺寸的记录材料时该A3尺寸的记录材料的状态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以下实施例具体描述本发明。尽管这些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均是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成像设备)
图2是成像设备100的示意图,在所述成像设备100中设有用于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的定影装置的控制装置。这个成像设备100是使用电子照相型的全色激光束打印机,在所述电子照相型的全色激光束打印机中,将从诸如个人计算机或者图像阅读器的主机装置C输入到控制器(控制部分:CPU)A中的、对应于电子图像信息的图像形成在记录材料(转印纸)S上,然后再输出。控制器A在其自身和主机装置C或操作显示部分(操作部分)B之间给出以及接受各种电子信息,并且根据预定控制程序或者参考表来实施成像操作的整体控制。
如图2所示,在成像设备100的设备主组件中,例如,分别对应于颜色Y(黄)、M(洋红)、C(青)和K(黑)的成像站200Y、200M、200C和200K串列布置作为成像部分。即,成像设备100采用级联型,在所述级联型中,并行地执行处理直到相应颜色可视化为止。在下文中,为了防止描述复杂,用于Y、M、C和K的成像站将被共同描述为成像站200。这也适用于下面的处理部件。此外,用于颜色Y、M、C和K的成像站的布置顺序并不局限于上述顺序。
每个成像站200均包括以下处理部件。即,对应于颜色Y、M、C和K中的每一种,设置有用于在其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构件120、初次充电装置121、曝光装置123和清洁装置124。初次充电装置121通过供应设定电位的充电偏置电压而使得相应图像承载构件120的表面均匀带有电荷。然后,曝光装置122使得图像承载构件120的表面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24利用调色剂将静电潜像显影为作为调色剂图像的可视图像。
在初次转印装置125的初次转印压合部T1处,形成并且承载在相应图像承载构件120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相继叠置地初次转印到作为环形带的中间转印带126上。中间转印带126在驱动辊127、张紧辊128和对向辊129周围延伸并且由所述驱动辊127、张紧辊128和对向辊129支撑并由驱动辊127驱动,从而沿着由箭头表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设置在二次转印装置130中的二次转印辊131从中间转印带126的内侧压接由对向辊129支撑的中间转印带126,使得二次转印辊131和中间转印带126之间形成二次转印压合部T2。然后,在二次转印压合部T2处,将初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6上的用于所有颜色Y、M、C和K的调色剂图像共同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
带清洁装置132用清洁网摩擦中间转印带126,并且移除存留在穿过二次转印压合部T2的中间转印带126的表面上的转印调色剂、纸粉等。
另一方面,记录材料供给装置110凭借分离装置113将由拾取辊112从记录材料容纳盒111中拉出的记录材料(片材)S逐一分离开,然后将记录材料S送向对准辊对115。对准辊对115以休止状态接收记录材料S并且处于待命状态,然后通过使记录材料S与中间转印带126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而将记录材料S送向第二转印压合部T2。
作为供给机构的带供给装置140将载有在二次转印压合部T2处被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供给到定影装置(定影设备)1。在定影装置1中,在定影压合部N处,记录材料S被夹持,并且热量和压力被施加到调色剂图像,使得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材料S上。供给辊对90将定影处理结束之后发送自定影装置1的记录材料S供给向排放路径150或者用于双面打印的供给路径160。
在单面打印操作的情况中,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被供给至排放路径150,然后通过排放辊对151排放到排放托盘152上,从而堆叠在排放托盘152上。
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中,在一面(正面)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被供给到反向路径,并且在经历翻转之后被送至用于双面打印的供给路径160,然后在供给辊对161处待命,以便双面打印。此后,记录材料S被对准辊对115再次送至二次转印压合部T2,然后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另一个面(背面)上,此后由定影装置1定影(尚未被定影的)调色剂图像。
在上述方式中,在设备的主组件中,执行一系列诸如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和定影的成像处理,使得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彩色调色剂图像,然后排放记录材料S。在单色成像设备中,仅仅存在针对黑色(K)的图像承载构件,并且由转印装置将形成在图像承载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
(用于定影装置的控制装置)
在这个实施例中,作为用于控制作为图像加热设备的定影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器A包括控制部分,用于控制稍后描述的第一运动机构和第二运动机构的操作。这种控制器A不仅包括该控制器A被包含在成像设备中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当定影装置作为专用机器独立于成像部分使用时控制器A设置在定影装置中的情况。
在前一种情况中,成像设备包括:成像部分,用于使得调色剂图像形成在记录材料上;定影部分(定影装置),用于定影调色剂图像;用于定影装置的控制装置。在后一种情况中,定影装置包括:定影部分,用于定影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和用于定影部分(定影装置)的控制装置。
图3是示出了将由这个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控制的定影装置1的示意性结构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了定影装置1的作为分离部件的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收回(间隔开的)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定影装置1的上分离爪34的纵向布置视图。图6是定影装置1的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一布置状态的图示。
该定影装置1处于加热辊对类型的图像加热设备中并且包括定影辊(图像可旋转构件)40和压印辊(第二可旋转构件)41,所述定影辊40和所述压印辊41作为成对的可旋转构件,用于相互接触形成定影压合部N,以便加热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压印辊41相对于重力方向设置在定影辊40的下侧。
在这个实施例中,定影辊40包括作为芯部金属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由铝形成且外径为66mm,并且在芯部金属上以2.0mm的厚度模制有橡胶硬度(JIS-A,在1kg荷载条件下)为20°的硅橡胶弹性层。弹性层的表面覆盖有50μm厚的含氟树脂层作为表面分离层,使得外径为70mm的弹性辊被制备为定影辊40。表面分离层是含氟的树脂管并且总体上由PFA树脂(四氟乙烯树脂和全氟烷氧基乙烯树脂的共聚物)、PTFE(四氟乙烯树脂)等构成。
此外,与定影辊40的情况类似,压印辊41也包括作为芯部金属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由铝形成且外径为66mm,并且在芯部金属上以2.0mm的厚度模制有橡胶硬度(JIS-A,在1kg荷载条件下)为20°的硅橡胶弹性层。弹性层的表面覆盖有50μm厚的含氟树脂层作为表面分离层,使得外径为70mm的弹性辊被制备为定影辊40。通过组合具有上述构造的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进一步增强了与调色剂分离的分离性能。
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相对于重力方向垂直地平行布置在装置框架43的相对的侧板(未示出)之间,并且可旋转地被轴支撑并保持。此外,在定影期间,在以大约980N(100kg)的总压力抵抗辊的弹性层的弹力的接触状态中,借助用于使旋转件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运动的推压机构(加压机构)70(第一运动机构)而使得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彼此压接。结果,在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之间形成定影压合部N,所述定影压合部N具有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片材供给方向)的预定宽度。
定影辊40的芯部金属设置成与驱动输入齿轮(未示出)同轴。驱动力从驱动部件M1(未示出)传递到该驱动输入齿轮,使得定影辊40沿着由图3中的箭头表示的顺时针方向以预定速度被旋转地驱动。通过旋转地驱动定影辊40而使得压印辊41沿着箭头表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这个实施例中,定影辊40的驱动速度使得记录材料S的供给速度为500mm/sec。
在定影辊40的芯部金属内部,插入并且布置有作为热量产生部件的卤素加热器42a。此外,同样在压印辊41的芯部金属内部,插入并且布置有作为热量产生部件的卤素加热器42b,使得卤素加热器42a和42b产生热量,以从内部分别加热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此外,作为用于检测定影辊40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件的热敏电阻44a和作为用于检测压印辊41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件的热敏电阻44b设置成分别与定影辊40的外表面以及压印辊41的外表面相接触。
在定影压合部N的记录材料离开侧(下游侧),以可摆动方式设置有接触定影辊40的上分离爪34和接触压印辊41的下分离爪84。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是用于使得记录材料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分离的分离构件。
控制器A在预定的控制时刻不仅接通驱动部件M1而且还接通卤素加热器42a和42b。然后,热敏电阻44a和44b的多条温度检测信息(关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温度的电子信息)被输入到控制器A中。控制器A联络将被供给到卤素加热器42a和42b的电源,使得由热敏电阻44a和44b输入的多条温度检测信息被分别保持为对应于预定设置温度(定影温度)的温度信息。
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器A控制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温度,使得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二者的温度升高至作为定影温度的大约180℃并且保持在大体恒定水平。在这种状态中,载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通过入口26被引入到定影装置1中,然后被入口侧引导件26a引导以进入定影压合部N,使得记录材料S被夹持并供给通过定影压合部N,以便被加热和加压(由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实施的加热操作)。结果,调色剂图像被定影为记录材料S上的定影图像。
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使得通过定影压合部N的记录材料S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分离,然后记录材料S被供给引导件(出口侧引导件)95引导,使得记录材料S离开定影装置1,随后被供给辊对90进一步供给。
1)推压机构70
推压(加压)机构70利用位于其两个端部部分处的支承件71以可旋转的方式轴支撑压印辊41,并且所述推压(加压)机构70包括推压臂72,用于在支撑支承件71的同时朝向定影辊40推压压印辊41。推压臂72设置有推压弹簧73,所述推压弹簧73的一个端部被锁定,并且凭借推压弹簧73,压印辊41通过被压抵在定影辊40上而沿着压接触方向被推压。此外,推压机构70包括推压杆74,所述推压弹簧73的另一个端部被所述推压杆74锁定,并且装置框架43轴支撑推压杆74,使得推压弹簧73被压缩以将压印辊41沿着压接触方向可旋转地推压抵靠在定影辊40上。
推压杆74的下面设置有推压凸轮75。当推压杆74因推压凸轮75的旋转而沿着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围绕作为旋转中心的支撑轴76旋转时,推压弹簧73被压缩。被压缩的推压弹簧73的弹性斥力施加在推压臂72上,由此产生用于沿着推压(压接触)方向朝向定影辊40推压压印辊41的推压力。通过这种机构,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被置于接触状态中,使得在这些辊的压接触表面之间形成定影压合部N。
2)用于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接触/收回(间隔)机构。
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4,将描述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结构。上分离爪34布置成与定影辊40相接触,而下分离爪84布置成与压印辊41相接触。借助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经过定影压合部N的记录材料S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分离,然后离开定影装置1,从而由供给辊对90进一步供给记录材料S。
将具体描述上分离爪34。沿着定影辊40的纵向方向设置多个上分离爪34。上分离爪34围绕作为中心的支撑轴36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借助于弹簧37以0.049N(5gf)的预定压力接触定影辊40。金属丝39安装在每个上分离爪34的后端侧,所述金属丝39连接到将由控制器A接通和断开的、作为驱动部件的螺线管38。当接通螺线管38时,上分离爪34在后侧抵抗弹簧37被向上拉动。
结果,上分离爪34围绕作为中心的支撑轴36沿着与定影辊40间隔开的方向旋转。即,上分离爪34自分离位置分离开,其中在所述分离位置处,将通过接通螺线管38来执行分离操作。此时,将定影辊40和上分离爪34的前端之间在加热定影辊40期间的距离设定为1mm至1.5mm。在图4中示出了这种状态。
当断开螺线管38时,上分离爪34接触定影辊40(图3的状态)。作为螺线管38,使用闭锁型螺线管,并且当接通和断开闭锁性螺线管时电流通过所述闭锁型螺线管。在电流通过螺线管之后,即使在没有电流通过螺线管的时候也能够由磁力保持这种状态。
可以针对上分离爪34中的每一个设置螺线管38,并且也可以由单个螺线管38执行所有上分离爪34的安装和拆卸操作。作为上分离爪34的安装和拆卸机构,描述了上分离爪34围绕支撑轴36旋转的构造,但是也可以使用上分离爪34连同分离爪支撑台35一起滑动的构造。
相对于定影辊40的纵向方向对应于记录材料S的各种尺寸(片材尺寸)适当地布置上分离爪34。图5示出了在中心供给(中心基准供给)的情况中上分离爪34的布置的示例,其中在所述中心供给的情况中,记录材料供给中心处于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中心位置中。对应于A4尺寸的记录材料布置上分离爪34a至34f,对应于B5尺寸的记录材料布置上分离爪34b至34e。此外,对应于B5R尺寸的记录材料布置上分离爪34c和34d,并且所述上分离爪34c和34d通过弹簧37接触定影辊40。
此外,下分离爪84的结构与上分离爪34的结构相同。沿着压印辊41的纵向方向设置多个下分离爪84。即,下分离爪84围绕作为中心的支撑轴86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所述下分离爪84通过弹簧87以0.049N(5gf)的预定压力接触压印辊41。金属丝89安装在每个下分离爪84的后端侧,所述金属丝89连接到由控制器A接通和断开的、作为驱动部件的螺线管88(第二运动部件)。当接通螺线管88时,在后侧抵抗弹簧87向下拉动下分离爪84。
结果,下分离爪84围绕作为中心的支撑轴86沿着与压印辊41间隔开的间隔方向旋转。即,下分离爪84收回(运动)至与分离位置间隔开的收回位置(从压印辊41收回(与压印辊41间隔开)),其中在所述分离位置中,将通过接通能够使得下分离爪84朝向以及远离压印辊41运动的螺线管88来执行分离操作。此时,将压印辊41和下分离爪84的前端之间在加热定影辊40期间的距离设定为1mm至1.5mm。在图4中示出了这种状态。当断开螺线管88时,下分离爪84接触压印辊41(图3的状态)。作为螺线管88,使用闭锁型螺线管。
3)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形状
接下来,参照图6,将描述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形状。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在小压力(这个实施例中为0.049N(5gf))条件下分别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当上分离爪34的爪边缘线34a和待通过定影压合部排放的记录材料的排放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θ1较大时,待排放的记录材料可能推动上分离爪34并且使得上分离爪34旋转。此外,在下分离爪84的爪边缘线84b和待通过定影压合部排放的记录材料的排放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θ2较大的情况下,待排放的记录材料也可能推动下分离爪84并且使得下分离爪84旋转。
作为实验结果,发现的是,当爪边缘线34a和记录材料排放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θ1是30°或者更小时,上分离爪34不旋转。此外,类似地,发现的是,当爪边缘线84a和记录材料排放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θ2是30°或者更小时,下分离爪84也不旋转。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将针对上分离爪34的角度θ1设定为10°或者更小。此外,将针对下分离爪84的角度θ2设定为10°或者更小。以这种方式,确定了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形状。
4)设置分离爪的原因
在这个实施例中上分离爪34处于分离位置中并接触定影辊40的原因如下。首先,当在定影压合部N处压碎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影调色剂时,调色剂沉积在定影辊表面上并且因此记录材料S卷绕在定影辊40上而不与定影辊40分离,并且因此优选的是消除这种现象。
在记录材料S卷绕在定影辊40上而不与定影辊40分离的状态中,记录材料S在定影压合部N处仍然被夹持并供给,并且因此由于记录材料的刚性,剥离力沿着记录材料运动远离定影辊40的方向作用在记录材料上。
然后,当因记录材料的刚性而产生的剥离力变得大于定影辊40和记录材料之间的附着力时,记录材料与定影辊40分离并且不再卷绕在定影辊40上。记录材料的厚度影响记录材料的刚性,使得薄纸的刚性较小并且刚性随着纸张的厚度增加而增加。因此,薄纸易于卷绕在定影辊40上,而厚纸不易于卷绕在定影辊40上。当记录材料没有卷绕在定影辊40上时,不必通过上分离爪34从定影辊40上剥离记录材料,并且因此上分离爪34可以处于从定影辊表面收回(与定影辊表面间隔开)的状态(收回状态)。
在这个实施例的条件下,当记录材料是普通纸并且具有100gsm的基重时,在不依靠上分离爪34的情况下也能够供给记录材料。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定影辊40的表面与上分离爪34摩擦,上分离爪34在普通纸具有120gsm或者更小的基重时接触定影辊40。在普通纸的基重为120gsm或者更大的情况中,上分离爪34从定影辊40收回(与定影辊40间隔开)。
类似地,在这个实施例中下分离爪84处于分离位置中并接触压印辊41的原因如下。首先,当在记录材料的双面上形成图像时,因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之间图像上的调色剂的量不同,所以在某些情况中记录材料卷绕在定影辊40上,并且因此优选的是消除这种现象。
与定影辊40的情况类似,同样就压印辊41而言,薄纸易于卷绕在压印辊41上,而厚纸不易于卷绕在压印辊41上。当记录材料没有卷绕在压印辊41上时,不必通过下分离爪84从压印辊41上剥离记录材料,并且因此下分离爪84能够处于从压印辊表面收回(与定影辊表面间隔开)的状态。因此在这个实施例的条件下,当记录材料是普通纸且基重超过100gsm时,在不依靠下分离爪84的情况下也能够供给记录材料。
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压印辊41的表面因下分离爪84而变得粗糙,下分离爪84仅仅在普通纸的基重不超过120gsm或者更小时接触压印辊41。在普通纸的基重超过120gsm的情况中,下分离爪84从压印辊41收回(与压印辊41间隔开)。
在这个实施例中,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接触条件设定为相同的基重,但是也可以设定为不同的基重。
5)在成像设备100中定影期间的操作控制
接下来,通过使用图8的流程图,将描述成像设备100中的成像处理。首先,在打印输出的情况中,用户通过操作显示部分B(图2)输入记录材料状况和打印输出片材数量,从而设定打印输出条件。然后,启动复印开始键(未示出),使得开始打印输出。
然后,作为控制部件的控制器A在定影处理中以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实施作为操作的以下控制。即,压印辊41处于与定影辊40接触的接触状态,并且在记录材料的基重超过阈值的情况中,下分离爪84处于从压印辊40收回(与压印辊40间隔开)的收回(间隔开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记录材料的基重没有超过阈值的情况中,下分离爪84处于与压印辊41接触的接触状态中。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与下分离爪84相对于压印辊41的接触和分离(间隔开)类似,同时实施上分离爪34相对于定影辊40的接触和分离。
如下为在分辨出所使用的记录材料的基重没有超过来自于用户输入的值的阈值(在这个实施例中为120gsm)的情况中的具体流程。即,当开始打印并且因此启动成像处理时,在定影装置1中,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压接触定影辊40,然后开始定影操作(S2)。随后,断开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S3)。结果,下分离爪接触压印辊,而上分离爪接触定影辊。
此后,设定数量的片材的打印输出结束,片材通过结束(S4)。当片材通过结束时,接通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收回(S5),并且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S6)。
此外,在将要经历定影的记录材料S的基重超过阈值(在这个实施例中为120gsm)的情况中,作为控制部分的控制装置A在开始成像处理时启动定影操作(S7)。然后,在定影装置1中,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压接触定影辊40。在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收回状态中执行成像处理,并且当设定数量的片材的打印结束时,成像处理结束(S8)。当成像处理结束时,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S9)。
以这种方式,在这个实施例中,根据经历成像处理的记录材料的基重(纸张厚度),控制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的接通/断开(分离爪从辊收回/分离爪与辊接触)。
6)在成像设备100中发生卡纸期间的操作控制
6-1)在发生卡纸期间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的接触/收回(间隔开的)操作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包括定影装置1和排放路径150的、作为一个单元的拉出单元D被构造成能够朝向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前表面拉出。当在定影压合部N附近发生卡纸时,如图7所示在成像设备100的前表面侧将拉出单元D拉出,然后移除被卡住的记录材料。在将拉出单元D拉出之后清除卡纸的原因是,例如当具有超过250gsm的基重的记录材料致使在定影压合部N附近发生卡纸时,因记录材料的刚性大而难以在卡纸清除空间E中弄皱记录材料。
此外,原因还在于,当从图2中示出的卡纸清除空间E强行拉出记录材料并且从成像设备100的前表面侧取出记录材料时,记录材料的边缘可能损坏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因此,当在定影压合部N的附近发生卡纸时,推压机构70使得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从接触位置运动到间隔开的位置(间隔开的状态)。然后,与记录材料的基重无关地断开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接触定影辊40,以便产生接触状态,并且下分离爪84接触压印辊41。即,分离爪从收回位置运动至分离位置,以便产生接触状态。
结果,下分离爪84堵塞在压印辊41和布置在定影压合部N下游处的供给引导件95之间形成的间隙,使得卡住的记录材料(滞留在定影装置中)能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在所述状态中,能够朝相对于供给方向的下游侧供给记录材料。此后,控制器A使供给带140旋转,使得卡住的记录材料被供给,直到供给传感器91检测到记录材料的前端为止。然后,将拉出单元D拉出至成像设备的前表面侧,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
在这个实施例中,供给带140旋转,使得卡住的记录材料被供给,直到供给传感器91检测到供给材料的前端为止,但是在用户用手将卡住的记录材料送向压合部的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的下游侧之后,用户还可以将拉出单元D拉出至成像设备前表面侧,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
6-2)发生卡纸期间的流程图
接下来,将通过使用图2的成像设备100的示意图和图8的流程图,描述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打印期间发生卡纸时的操作流程。在打印期间,当在定影压合部N附近发生卡纸时,作为控制部分的控制器A检查设置在成像设备100中的供给传感器91和92中的每一个的状态(S1,S2)。
通过由控制部分监测供给传感器91和92来辨别在定影装置附近是否发生卡纸。具体地,开始成像处理并且供给传感器91检测记录材料,然后,在供给传感器92在从检测时间至距检测时间经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段内未检测到记录材料的情况中,当前状态被视为发生卡纸状态,并且中断成像操作。以这种方式,控制部分通过监测供给传感器91和92的检测结果来辨别是否发生卡纸。然后,当卡纸清除结束时,恢复成像处理。即,在针对厚纸的成像处理中断的情况中,通过在使得压印辊41从接触位置运动至间隔开的位置的同时使得下分离爪84从间隔开的位置运动至接触位置,将卡住的厚纸供给到位于压合部N下游的位置处。然后,用户清除卡纸(移除滞留的厚纸),并且当卡纸清除(将拉出单元D插入到成像设备中并且关闭可打开的门的操作)结束时,为了恢复成像处理,下分离爪84从接触位置运动至间隔开的位置。另外,随着成像处理的恢复,在记录材料接近压合部N时,压印辊41接触定影辊40。
(A)供给传感器91检测到记录材料而供给传感器92没有检测到卡住的记录材料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中,控制器A分辨出记录材料前端位置位于定影压合部N的上游处。然后,作为控制部件的控制器A以第一控制模式实施以下控制作为操作。即,首先,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S3)。然后,与记录材料的基重无关地断开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转84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S4)。
此后,供给带140旋转(S5),并且当供给传感器92检测到记录材料前端时(S6),供给带140的旋转停止(S7)。在这种状态中,在分离显示部分B处显示导引,使得用户将拉出单元D拉出至成像设备100的前表面侧,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S8)。
(B)供给传感器91和92检测到卡住的记录材料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中,控制器A辨别出记录材料前端位置位于定影压合部N的下游处。然后,控制器A通过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S9)。然后,在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情况中(S10),接通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间隔开(S11)。在这个状态中,在分离显示部分B处显示导引,使得用户将拉出单元D拉出至成像设备100的前表面侧,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S8)。
(C)供给传感器91没有检测到记录材料而供给传感器92检测到卡住的记录材料的情况
在这个情况中,控制器A辨别出记录材料前端位置位于定影压合部N的下游处。然后,控制器A通过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S9)。然后,在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情况中(S10),接通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间隔开(S11)。在这个状态中,在分离显示部分B处显示导引,使得用户将拉出单元D拉出至成像设备100的前表面侧,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S8)。
(D)供给传感器91和92没有检测到卡住的记录材料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中,控制器A辨别出记录材料前端位置没有处于因推压机构70而与定影辊40分离开的压印辊41的附近(S12)。然后,在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情况中(S13),接通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收回(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间隔开)(S14)。在这个状态中,在分离显示部分B处显示导引,使得用户将成像设备100的另一个拉出单元E或者F拉出,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S17)。
(这个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在定影压合部N的附近发生卡纸的情况中,尤其是在在定影压合部N的上游处发生卡纸的情况中,控制器A使得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与记录材料的基重无关地相互间隔开。此外,不考虑记录材料的基重,下分离爪84接触压印辊41,以便闭合压印辊41和下分离爪84之间的间隙。此外,上分离爪34接触定影辊40,以便闭合定影辊40和上分离爪34之间的间隙。
结果,即使将卡住的记录材料送入定影压合部N中时,记录材料也能够相对于供给方向向下游运动,其前端不会因进入到间隙中而被上分离爪34或者下分离爪84捕获。在这种状态中,拉出单元D被拉出至成像设备100的前表面侧,然后卡住的记录材料被移除。结果,与记录材料的基重无关地,具有大刚性、尤其是具有超过250gsm的基重的记录材料的卡纸清除变得容易。为此,能够防止因清除卡纸而损坏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
以这种方式,根据这个实施例,当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在压合部的上游侧中产生记录材料的异常供给时,可以消除用于消除因记录材料进入到辊和布置在压合部下游处的分离爪之间的间隙中而导致的异常供给的处理的困难。另外,可以执行异常供给消除处理并且不会扩大用于允许在压合部的上游侧进行异常供给消除处理的空间也不会损坏第一可旋转构件和第二可旋转构件。
<第二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记录材料致使定影压合部N的附近发生卡纸的情况中,根据记录材料的基重改变清除卡纸的方法(随后描述的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三控制模式)。在记录材料的基重没有超过作为预定值的250gsm的情况中,记录材料的刚性较小,因此能够在卡纸清除空间E中使得记录材料起皱,如图9的分图(a)所示。
因此,在这种情况中,作为控制部分的控制器A以如下的控制模式(第三控制模式)实施控制操作。即,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并且接通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分离爪34和84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表面收回,以便使得能够移除卡在卡纸清除空间E中的记录材料。
在记录材料的基重超过作为预定值的250gsm的情况中,记录材料的刚性较大,因此如图9中的分图(b)所示难以在卡纸清除空间E中使得记录材料起皱。因此,在这种情况中,作为控制部件的控制器A以如下的控制模式(第一控制模式)实施控制操作。即,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并且断开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分别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
结果,下分离爪84封闭在压印辊41和布置在定影压合部N下游处的供给引导件之间形成的间隙,使得卡住的记录材料被置于能够朝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的下游位置供给的可供给状态中。此后,供给带140旋转,以便供给记录材料,直到供给传感器91检测到记录材料前端为止。然后,将拉出单元D朝向成像设备的前表面拉出,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
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使得供给带140旋转,卡住的记录材料被供给直到供给传感器91检测到记录材料的前端为止,但是也可以是用户传送被卡住的记录材料,并随后朝向成像设备的前表面将拉出单元D拉出,然后用户还可以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
在这个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控制器A也在定影处理中以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实施如下控制作为操作。即,压印辊41被置于接触定影辊40的接触状态,并且在记录材料的基重超过阈值的情况中,下分离爪84被置于从压印辊40收回的收回(间隔开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记录材料的基重没有超过阈值的情况中,下分离爪84被置于接触压印辊41的接触状态。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与下分离爪84相对于压印辊41的接触和分离(间隔开)相类似,同时实施上分离爪34相对于定影辊40的接触和分离。
接下来,将通过使用图2的成像设备100的示意图和图10的流程图,描述在打印期间发生卡纸时的操作。在打印期间,当在定影压合部N附近发生卡纸时,控制器A检查设置在成像设备100中的供给传感器91和92中的每一个的状态(S1,S2)。
(A)供给传感器91检测到记录材料,而供给传感器92没有检测到卡住的记录材料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中,控制器A辨别出记录材料前端位置位于定影压合部N中而且还位于定影压合部N的上游处。在将要通过经过定影压合部N而被使用的记录材料的基重没有超过250gsm的情况中,控制器A通过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和定影辊40间隔开(S10)。然后,在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情况中(S11),接通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间隔开(S12)。在这个状态中,在分离显示部分B处显示导引,使得用户移除卡在卡纸清除空间E中的记录材料(S9)。
另一方面,在将要通过经过定影压合部N而被使用的记录材料的基重没有超过250gsm的情况中,控制器A通过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S4)。然后,断开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S5)。此后,供给带140旋转(S6),使得卡住的记录材料被供给,直到供给传感器91检测到记录材料前端为止(S7)。在这种状态中,在操作显示部分B处显示导引,使得用户将拉出单元D拉出至成像设备的前表面侧,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S9)。
(B)供给传感器91和92检测到卡住的记录材料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中,控制器A辨别出记录材料前端位置位于定影压合部N的下游处。然后,控制器A通过推压机构70使得定影辊40与压印辊41间隔开(S10)。然后,在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情况中(S11),接通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收回(S12)。在这种状态中,在操作显示部分B处显示导引,使得用户将拉出单元D拉出至成像设备100的前表面侧,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S9)。
(C)供给传感器91没有检测到记录材料,而供给传感器92检测到卡住的记录材料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中,控制器A辨别出记录材料前端位置位于定影压合部N的下游处。然后,控制器A通过推压机构70使得定影辊40与压印辊41间隔开(S10)。然后,在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情况中(S11),接通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收回(S12)。在这种状态中,在操作显示部分B处显示导引,使得用户将拉出单元D拉出至成像设备100的前表面侧,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S9)。
(D)在供给传感器91和92没有检测到卡住的记录材料的情况
在这个情况中,控制器A辨别出记录材料前端位置没有处于定影压合部N的附近。控制器A通过推压机构70使得定影辊40与压印辊41间隔开(S13)。然后,在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情况中(S14),接通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收回(S15)。在这种状态中,在操作显示部分B处显示导引,使得用户将成像设备100的另一个拉出单元E或者F拉出,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S16)。
(这个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这个实施例,根据记录材料的基重改变卡纸清除方法。结果,相对于基重没有超过作为预定值250gsm的具有小刚性的记录材料,即使在拉出单元D没有被拉出时也可以进行卡纸清除,使得简化了卡纸清除操作。
此外,对于如上所述具有小刚性的记录材料,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收回。为此,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没有通过卡住的记录材料压靠在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上,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不会损坏定影辊40的表面和压印辊41的表面。
另一方面,相对于基重超过作为预定值250gsm的具有大刚性的记录材料,由下分离爪84封闭在压印辊41和布置在定影压合部N下游处的供给引导件之间形成的间隙,使得卡住的记录材料在不进入到间隙中的情况下相对于供给方向朝下游供给。
<第三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提供了通过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的两个位置,并且使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的间隔量可变。第一间隔开的位置是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间隔开的位置并且是在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的间隔开的状态中下分离爪84接触压印辊41的位置。另一方面,第二间隔开的位置是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的间隔量大于第一间隔开的位置处的间隔量的位置。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那样,为了防止下分离爪84由于待通过定影压合部N排放的记录材料而被加压和旋转,如图11所示,下分离爪84的边缘线84a和待通过定影压合部N排放的记录材料的排放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θ2可以优选地为30°或者更小。因此,当在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的状态中下分离爪84接触压印辊41时,为了使得这个角度θ2为30°或者更小,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之间间隔量为2mm。
第二间隔开的位置是在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的状态中下分离爪84从压印辊41收回(间隔开)的位置。此时,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之间的间隔量为5mm。
借助推压机构70的推压凸轮75的旋转角度可应用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之间的间隔量。当推压凸轮75如图11所示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90°时,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至第一间隔开的位置,并且当推压凸轮75如图12所示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180°时,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至第二间隔开的位置。
在这个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记录材料在定影压合部N附近发生卡纸的情况中,根据记录材料的基重改变卡纸清除方法(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三控制模式)。在记录材料的基重没有超过作为预定值的250gsm的情况中,记录材料的刚性较小,因此记录材料如图9中的分图(a)所示能够在卡纸清除空间E中起皱。
因此,在这种情况中,作为控制部件的控制器A以如下的控制模式(第三控制模式)实施控制操作。即,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并且接通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分离爪34和84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表面收回,以便使得能够移除卡在卡纸清除空间E中的记录材料。
在这种情况中,与第二实施例不同,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至第二间隔开的位置而非第一间隔开的位置。然后,断开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从定影辊40的表面和压印辊41的表面收回。结果,能够移除卡在卡纸清除空间E中的记录材料。
在记录材料的基重超过作为预定值的250gsm的情况中,记录材料的刚性较大,并且因此如图9中的分图(b)所示难以使得卡纸清除空间E中的记录材料起皱。因此,在这种情况中,作为控制部件的控制器A以如下的控制模式(第一控制模式)实施控制操作。
即,推压机构70使得压印辊41与定影辊40间隔开至第一间隔开的位置,并且断开使爪间隔开的螺线管38和88,使得上分离爪34和下分离爪84分别接触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结果,由下分离爪84封闭在压印辊41和布置在定影压合部N下游处的供给引导件之间形成的间隙,使得卡住的记录材料处于能够朝向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的下游位置供给的可供给状态中。
此后,供给带140旋转,以便供给记录材料直到供给传感器91检测到记录材料前端为止。然后,将拉出单元D朝向成像设备100的前表面拉出,然后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
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使得供给带140旋转,卡住的记录材料被供给,直到供给传感器91检测到记录材料的前端为止,但是也可以是用户递送卡住的记录材料并且随后将拉出单元D朝向成像设备的前表面拉出,随后用户还可以移除卡住的记录材料。
在这个实施例中,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作为控制部分的控制器A也在定影处理中以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实施作为操作的如下控制。即,压印辊41处于接触定影辊40的接触状态中,并且在记录材料的基重超过阈值的情况中,下分离爪84处于从压印辊40收回的收回(间隔开的)状态中。另一方面,在记录材料的基重没有超过阈值的情况中,下分离爪84处于接触压印辊41的接触状态中。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与下分离爪84相对于压印辊41的接触和分离(间隔开)类似,同时实施上分离爪34相对于定影辊40的接触和分离。
(这个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这个实施例,使得第一间隔位置处的间隔量大于第二间隔位置处的间隔量。结果,在发生卡纸期间,能够扩大记录材料可变形空间,所述记录材料可变形空间使得记录材料因其前端被布置在定影压合部N下游处的供给引导件95捕获而变形成波纹状。结果,能够通过变形的记录材料而降低定影辊40和压印辊41的表面损坏。
如上所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且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修改。
例如,作为定影装置,以这样的装置作为示例进行了描述,在该装置中,加热和定影形成在记录材料(片材)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但是本发明类似地可应用于如下装置。例如,本发明能够应用于这样的装置,在所述装置中,通过加热暂时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待被再次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来增加图像的色泽(光泽)。
尽管已经参照在此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陈述的细节,本申请旨在涵盖可以落入改进目的或者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修改方案或者变形方案。

Claims (14)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部分,用于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第一可旋转构件和第二可旋转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可旋转构件和第二可旋转构件之间形成压合部,以便由所述成像部分加热形成在所述片材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
分离构件,用于分离与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接触的所述片材;
运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分离构件运动,使得所述分离构件能够运动到接触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的接触位置和与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间隔开的间隔开的位置;和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运动机构的操作,
其中,当在所述分离构件处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中的状态中成像处理中断时,所述控制器凭借所述运动机构使得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运动到所述接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供给机构,用于供给所述片材,
其中,当所述成像处理中断时,在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运动到所述接触位置之后,所述供给机构将相对于片材供给方向滞留在所述压合部的上游位置处的所述片材供给向相对于所述片材供给方向位于所述压合部下游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片材供给方向设置在所述压合部的上游处,用于检测所述片材;和
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片材供给方向设置在所述压合部的下游处,用于检测所述片材,
其中,当在从由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片材开始的预定时间内所述第二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所述片材时,所述成像处理中断,并且
其中,当所述成像处理中断时,在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运动至所述接触位置之后,所述供给机构供给滞留的片材,使得所述滞留的片材被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执行所述成像处理时,所述控制器实施控制,使得所述分离构件根据所述片材的种类运动到所述接触位置或者所述间隔开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实施控制,使得在对基重大于预定基重的片材执行成像处理时所述分离构件运动至所述间隔开的位置,并且使得在对基重没有超过所述预定基重的片材执行成像处理时所述分离构件运动至所述接触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在所述成像处理中断的情况中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运动到所述接触位置时,所述控制器实施控制,使得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接触位置运动至所述间隔开的位置,以便通过将所述片材从所述成像设备的内部移除而恢复所述成像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片材供给方向设置在所述压合部的上游处并且用于检测所述片材;和
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片材供给方向设置在所述压合部的下游处并且用于检测所述片材,
其中,当在从由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片材开始的预定时间内所述第二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所述片材时中断所述成像处理。
8.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部分,用于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第一可旋转构件和第二可旋转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可旋转构件和第二可旋转构件之间形成压合部,以便由所述成像部分加热形成在所述片材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
第一运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分离构件运动,使得所述分离构件能够运动至接触所述第一可旋转构件的接触位置和与所述第一可旋转构件间隔开的间隔开的位置;
分离构件,用于分离与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接触的所述片材;
第二运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分离构件运动,使得所述分离构件能够运动到接触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的接触位置和与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间隔开的间隔开的位置;和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第二运动机构中的每一个运动机构的操作,
其中,当在所述分离构件处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的状态中成像处理中断时,在由所述第一运动机构使得所述第二可旋转构件从所述接触位置运动至所述间隔开的位置的同时,所述控制器凭借所述运动机构使得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运动至所述接触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供给机构,用于供给所述片材,
其中,当所述成像处理中断时,在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运动到所述接触位置之后,所述供给机构将相对于片材供给方向滞留在所述压合部的上游位置处的所述片材供给向相对于所述片材供给方向位于所述压合部下游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片材供给方向设置在所述压合部的上游处并且用于检测所述片材;和
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片材供给方向设置在所述压合部的下游处,用于检测所述片材,
其中,当在从由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片材开始的预定时间内所述第二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所述片材时中断所述成像处理,并且
其中,当所述成像处理中断时,在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运动至所述接触位置之后,所述供给机构供给滞留的片材,使得所述滞留的片材被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执行所述成像处理时,所述控制器实施控制,使得所述分离构件根据所述片材的种类运动到所述接触位置或者所述间隔开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实施控制,使得在对基重大于预定基重的片材执行成像处理时所述分离构件运动至所述间隔开的位置,并且使得在对基重没有超过所述预定基重的片材执行成像处理时所述分离构件运动至所述接触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在所述成像处理中断的情况中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间隔开的位置运动到所述接触位置时,所述控制器实施控制,使得所述分离构件从所述接触位置运动至所述间隔开的位置,以便通过将所述片材从所述成像设备的内部移除而恢复所述成像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片材供给方向设置在所述压合部的上游处并且用于检测所述片材;和
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片材供给方向设置在所述压合部的下游处并且用于检测所述片材,
其中,当在从由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片材开始的预定时间内所述第二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所述片材时中断所述成像处理。
CN201410587568.8A 2013-10-28 2014-10-28 成像设备 Pending CN1045706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3084 2013-10-28
JP2013223084 2013-10-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651A true CN104570651A (zh) 2015-04-29

Family

ID=52995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7568.8A Pending CN104570651A (zh) 2013-10-28 2014-10-28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17920A1 (zh)
JP (1) JP2015111256A (zh)
CN (1) CN10457065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3336B2 (ja) 2013-10-16 2017-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画像加熱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07034A (ja) * 2015-12-09 2017-06-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0234799B2 (en) * 2016-12-27 2019-03-1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adjustable peeling guide
US12025930B2 (en) * 2022-01-26 2024-07-02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including a pressure rotator setting an exit guide angl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8262A (ja) * 1993-01-08 1994-07-2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42564A (zh) * 2006-03-24 2007-09-2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1082801A (zh) * 2006-05-31 2007-12-0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294453A (ja) * 2008-06-05 2009-12-17 Canon Inc 定着装置
CN102190167A (zh) * 2010-03-17 2011-09-21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分离装置、定影装置、介质运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5421A (ja) * 2005-02-28 2006-09-07 Ricoh Co Ltd 転写定着装置、それに用いる転写定着部材、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084622B2 (ja) * 2008-06-10 2012-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8262A (ja) * 1993-01-08 1994-07-2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42564A (zh) * 2006-03-24 2007-09-2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CN101082801A (zh) * 2006-05-31 2007-12-0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294453A (ja) * 2008-06-05 2009-12-17 Canon Inc 定着装置
CN102190167A (zh) * 2010-03-17 2011-09-21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分离装置、定影装置、介质运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17920A1 (en) 2015-04-30
JP2015111256A (ja) 2015-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0204B (zh) 成像设备
CN10527829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38914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570651A (zh) 成像设备
JP2011002734A5 (zh)
CN104914695A (zh) 图像加热设备
JP54821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955580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215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5191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100034544A1 (en) Method of recovering from duplex jam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JP5887772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120307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having a locking mechanism that locks a guide member in a first position and releases upon sliding movement
US988600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xing device controller
JP2003195590A (ja) 電子写真印刷装置の紙詰まり除去装置
JP54937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
JPH071753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374534B2 (en) Hea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1454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6814571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3985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496077A (ja) 定着装置
JP464526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576151B2 (ja) 画像加熱装置
US2012024392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