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2788A - 支撑座、扫描器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座、扫描器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2788A
CN101082788A CNA2006101465340A CN200610146534A CN101082788A CN 101082788 A CN101082788 A CN 101082788A CN A2006101465340 A CNA2006101465340 A CN A2006101465340A CN 200610146534 A CN200610146534 A CN 200610146534A CN 101082788 A CN101082788 A CN 101082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er
scanning
mounting portion
image
suppor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65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3290C (zh
Inventor
山田昌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82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2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32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329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座、扫描器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该支撑座包括:扫描器安装部分,扫描器的沿着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被安装到该扫描器安装部分上;扫描器固定结构,该扫描器固定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一个端部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以及扫描器安装结构,该扫描器安装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从而使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可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运动。

Description

支撑座、扫描器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座、扫描器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并且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扫描器由于热膨胀而沿着扫描方向变形的支撑座、以及一种扫描器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图像记录装置(例如,数字复印机和数字传真机)设有:扫描器,该扫描器读取原稿图像并将该原稿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电子照相打印机,该电子照相打印机基于来自所述扫描器的图像信号在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以及机架,所述扫描器和打印机都安装在该机架上。
在这样的数字图像记录装置中,机架设有用于安装扫描器的扫描器安装座和用于安装打印机的打印机安装座。通常,该扫描器安装座位于打印机安装座上方,从而使该扫描器被安装在打印机的上方。考虑到便于使用者操作,在扫描器和打印机之间的部分,即在打印机的上表面上设置排纸盘,已经通过打印机而记录有图像的记录纸张被排放到该排纸盘中。
近年来,已经普遍用树脂整体模制扫描器的外壳和框架,以便减轻重量。
但是,由于扫描器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发热,因此外壳和框架会热膨胀。于是,如果扫描器被简单地固定到机架上,则问题在于,扫描器的框架由于热膨胀而变形,从而该扫描器不能合适地扫描图像。
因此,已经提出了各种能够吸收扫描器热膨胀的扫描器安装方法。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No.10-32727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在图像读取单元(扫描器)上安装用于相对于图像处理装置(打印机)保持该图像读取单元的保持件,从而能够自由地将该保持件安装到图像读取单元上并且能够自由地从该图像读取单元拆下该保持件,并且该相对于图像处理装置固定该保持件。
此外,日本专利特开平11-25888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将扫描器单元固定到焊接结构的支座(stay)上。
另外,日本专利特开平11-16407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将扫描器单元放置并且定位在顶板上,将螺钉从顶板的下方经过装置主体在排纸箱单元处的前侧或敞开侧的空间而插入螺纹孔中,并使该螺钉穿过顶板的上表面而拧入扫描器单元下表面的螺纹孔内,以固定扫描器单元。
但是,在特开平10-327275号公报所公开的安装方法中的问题在于,由于保持件被构造成能够安装到图形处理装置上并且从该图形处理装置上拆下,因此难于确保刚度。此外,在特开平11-258885号公报中,并没有清楚地说明如何将扫描器单元安装到支座上。此外,在特开平10-327275号公报所公开的安装方法中还存在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这是由于用螺钉从下面将扫描器固定到顶板上,不能将扫描器牢固地固定到顶板上,因此当扫描器的刚度较低时,有时不能控制该扫描器的振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作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座,该支撑座能够吸收扫描器的热膨胀,从而能够防止所述扫描器由于热膨胀而沿着扫描方向变形,并且提供了一种包括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扫描器的扫描器装置、以及一种结合所述扫描器装置和成像单元的图像记录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扫描器支撑座,该扫描器支撑座包括:扫描器安装部分,扫描器的沿着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安装到该扫描器安装部分上;扫描器固定结构,该扫描器固定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一个端部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以及扫描器安装结构,该扫描器安装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从而使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可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运动。
所述支撑座使得所述扫描器的沿着所述扫描方向的所述一个端部通过所述扫描器固定结构而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并且使得所述扫描器的沿着所述扫描方向的所述另一端部由所述扫描器安装结构支撑,从而使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可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运动。
因此,所述支撑座能够控制所述扫描器由于该扫描器的外壳或框架的变形和/或由于该扫描器偏离正常扫描方向的弯曲扫描而产生的振动。
也就是说,即使当所述扫描器热膨胀时,也能够通过所述扫描器安装结构吸收沿着所述扫描方向的伸长,从而使得所述扫描器弯曲或变形从而使该扫描器不能正常扫描图像的问题得到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扫描器固定结构和所述扫描器安装结构可以从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的下方固定或安装所述扫描器。
在所述支撑座中,可沿垂直方向没有振动地将所述扫描器安装到所述支撑座上,这是由于通过所述扫描器固定结构和所述扫描器安装结构从下方将所述扫描器固定或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扫描器固定结构和所述扫描器安装结构可以从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的一侧固定或安装所述扫描器。
在所述支撑座中,由于能够从所述侧面安装所述扫描器,因此具有优异的可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可以包括插入孔,设置在所述扫描器下面并且沿着所述扫描方向或所述扫描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的卡件被插入该插入孔中,并且所述插入孔可以形成这样,即,使得所述卡件可以沿着所述扫描方向或所述扫描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
在该支撑座中,由于设置在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卡件被插入所述插入孔中并且卡在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而保持所述扫描器。
此外,由于所述插入孔形成为使所述卡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沿着所述扫描方向相对运动,因此,即使该扫描器由于热膨胀而沿着所述扫描方向伸长,该伸长也能够被吸收,这是由于所述卡件在该卡件被插入所述插入孔中的状态下可相对于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相对运动。
此外,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并不需要诸如螺钉的专用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扫描器装置,该扫描器装置包括扫描器和扫描器支撑座,该扫描器放置在该扫描器支撑座上,其中所述扫描器支撑座包括:扫描器安装部分,所述扫描器的沿着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安装到该扫描器安装部分上;扫描器固定结构,该扫描器固定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一个端部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以及扫描器安装结构,该扫描器安装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从而使该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可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运动。
在该扫描器装置中,即使所述扫描器在使用期间由于受热而发生热膨胀,沿着所述扫描方向的伸长也会被吸收,这是由于该扫描器和该扫描器安装部分在所述扫描器安装结构中相对运动。
因此,即使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外壳或框架由具有较大热膨胀系数的材料(比如塑料)形成,也能够控制所述扫描器由于热膨胀而弯曲或变形从而无法准确地读取图像的情况。
此外,由于所述扫描器在其一个端部处通过所述扫描器固定结构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因此该扫描器被以足够的刚度固定到所述支撑座上,从而,即使在所述扫描器自身刚度较低时,也能够抑制该扫描器的振动。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所述扫描器在该扫描器通过所述扫描器固定结构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的一侧的端部可以是开始扫描的扫描开始侧的端部,并且所述扫描器在该扫描器通过所述扫描器安装结构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的一侧的端部可以是结束扫描的扫描结束侧的端部。
在所述扫描器装置中,所述扫描器在所述扫描开始侧的端部处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并且被安装成在所述扫描结束侧的所述端部处吸收沿着所述扫描方向的伸长。
这里,所述扫描器通常包括原稿台和原稿读取单元,在该原稿台上放置将要被读取图像的原稿,该原稿读取单元在从扫描开始位置向扫描结束位置运动的同时读取放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图像。所述原稿读取单元在读取图像期间以较低速度朝着所述扫描结束位置运动,而在图像读取结束时则以较高速度返回到所述扫描开始位置。
因此,所述原稿读取单元在该原稿读取单元返回到所述扫描开始位置时在所述扫描器的外壳施加很大的冲击。
但是,在本发明的扫描器装置中,由于所述扫描器在所述扫描开始位置处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因此能够控制所述扫描器的位置由于这样的冲击而移动。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该扫描器可以包括:原稿供给单元,该原稿供给单元沿着一个方向供给原稿;以及原稿读取单元,该原稿读取单元读取由所述原稿供给单元供给的原稿的图像,并且所述原稿供给单元可以布置在所述一个端部侧。
在包括原稿供给单元的扫描器装置内,当通过原稿供给单元供给原稿时,冲击从扫描器传递到支撑座。
但是,在本发明的扫描器装置中,由于所述原稿供给单元布置在所述扫描器被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的一侧处,因此能够控制由于来自所述原稿供给单元的冲击而使所述扫描器的位置移动。
在该结构中,所述扫描器可以包括原稿台,在该台板上面放置其图像将被读取的原稿,并且当读取放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图像时,该原稿读取单元可以在从扫描开始位置向扫描结束位置运动的同时读取图像。
在由所述原稿供给单元供给原稿的同时要读取图像时,所述扫描器装置使得所述图像读取单元静止不动,并且读取图像。另一方面,当要读取放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图像时,所述扫描器装置使得所述图像读取单元运动并读取图像。
此外,所述原稿读取单元可以包括光学部分,多个轨道可以沿着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运动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原稿读取单元可沿着所述多个轨道从所述扫描开始位置向所述扫描结束位置运动。
由于所述扫描器能够沿着运动的方向和所述轨道延伸的方向是同一方向,因此能够控制所述轨道的弯曲或变形,并且通过将由树脂形成的轨道与所述扫描器的所述主体一体设置,所述支撑座能够控制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振动和/或偏离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正常扫描方向的弯曲扫描。
所述轨道可以与所述扫描器的主体一体地模制。
除了上述效果之外,该扫描器装置还具有减少部件数量以及简化生产过程的效果。
在该结构中,所述轨道可以布置在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所述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所述轨道中的一个轨道可以包括金属圆柱体,其两个端部都被支撑在所述扫描器的主体上,并且另一轨道可以包括与所述扫描器的所述主体一体布置的树脂。
除了上述效果外,即使沿着与所述扫描器的所述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发生弯曲或变形,也能够减轻沿着与所述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弯曲或变形的影响,这是由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在垂直于所述扫描方向的两个端部处由所述轨道引导。此外,由于所述轨道中的一个轨道由金属圆柱体构成,因此沿着所述扫描方向以及与该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弯曲或变形(由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可以沿着圆柱体的圆周方向转动)都得以控制,并且能够防止所述原稿读取单元跟随其他轨道的弯曲或变形从而使布置在该原稿读取单元中的光学部分也发生变形的情况。
在该结构中,可以在所述原稿读取单元中的一侧设置能够使该原稿读取单元沿着扫描方向和与该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运动结构,并且可以在所述原稿读取单元中的另一侧设置在由树脂构成的所述轨道上方转动的转子。
通过在金属圆柱体一侧设置驱动机构,能够使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运动平稳。通过在所述树脂轨道一侧设置转子,能够使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运动更加平稳。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扫描器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该扫描器装置包括扫描器以及扫描器支撑座,该扫描器被放置在所述扫描器支撑座上,该扫描器支撑座包括:扫描器安装部分,所述扫描器的沿着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安装到该扫描器安装部分上;扫描器固定结构,该扫描器固定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一个端部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以及扫描器安装结构,该扫描器安装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从而使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可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运动,其中该图像记录装置包括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基于来自所述扫描器装置所布置的所述扫描器的图像信号形成图像。
该图像记录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支撑座、安装到该支撑座上的所述扫描器、以及基于来自所述扫描器的图像信号形成图像的所述成像单元。这样,该扫描器被以足够的刚度安装到所述支撑座上,并且所述扫描器的振动能够得到控制。此外,由于还能够防止由于所述扫描器热膨胀而引起的图像的扫描的移动,因此在所述成像单元内能够形成具有甚至更高图像质量的图像。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所述成像单元可以是电子照相打印机。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所述成像单元可以是喷墨打印机。
这些图像记录装置是采用电子照相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作为所述成像单元的示例。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支撑座、包括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扫描器的扫描器装置以及结合有所述扫描器装置和成像单元的图像记录装置,该支撑座能够吸收扫描器的热膨胀并且能够防止所述扫描器由于热膨胀而沿着扫描方向的变形。
附图说明
以下将基于下面的附图来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表示关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复印机的整体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表示构成关于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复印机的扫描器、支撑座以及打印机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3A和3B是表示在关于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复印机中的扫描器安装部分的示例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3B中所示的扫描器安装部分的详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A和5B是表示在关于在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复印机中的扫描器安装部分的另一示例的结构放大视图;
图6A和6B是表示在关于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复印机中的扫描器安装部分的另一示例的结构放大视图;
图7是表示关于扫描器的原稿台的一部分的结构的细节的立体图,关于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复印机设有该扫描器;以及
图8A和8B是表示扫描器的原稿台底板的一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关于该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复印机设有该扫描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作为关于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示例的数字复印机2。
如图1和2所示,关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复印机2由扫描器6、从下面安装扫描器6的支撑座4、以及打印由扫描器6读取的图像的打印机10构成。该打印机10对应于本发明的成像单元。
首先将描述该打印机10。
如图1所示,该打印机10包括:从下面按照黄色(Y)、洋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顺序沿着垂直方向布置的显影单元16Y至16K,从而可以进行全色打印;光学单元24;容纳显影单元16Y至16K从而能够装载和卸载该显影单元16Y至16K的主体框架12;以及被布置成能够相对于主体框架12打开和关闭的盖子14,当盖子14关闭时,该盖子14与主体框架12构成完整的壳体。设有转印带34的转印传送单元18被可拆卸地安装到盖子14上,该转印带34能够吸引并传送记录纸张P。
每个显影单元16Y至16K均包括:辊状图像载体20(20Y至20K),由光学单元24基于图像数据照射该图像载体20的表面,从而在该图像载体20的表面上由于静电位差而形成静电潜像;充电辊22(22Y至22K),该充电辊22为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均匀地充电;显影辊26(26Y至26K),该显影辊26有选择地将调色剂转印到潜像上以使得该潜像可见;以及清洁件28(28Y至28K),该清洁件28在调色剂图像已被转印之后摩擦图像载体20(20Y至20K),从而清洁(清除)残留在图像载体20(20Y至20K)上的调色剂。
图像载体20(20Y至20K)包括在其表面上的感光层。当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被充电辊22(22Y至22K)均匀地充电之后,该表面通过光学单元24发出的激光(图像光)曝光,并且被激光曝光的部分的电位减弱,由此形成静电潜像(图像)。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充电辊22(22Y至22K)接触图像载体20(20Y至20K)、在充电辊22和图像载体20之间施加有电压、并且在接触部分附近的微小间隙内发生放电,因此充电辊22为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大致均匀地充电。
光学单元24在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上扫描闪烁激光,并且基于图像数据在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应注意,可以设想光学单元24可以是这样的,即,其中排列有发光元件(比如LED),并且这些发光元件基于图像数据而闪光。
显影辊26(26Y至26K)布置在图像载体20(20Y至20K)附近并面向图像载体20(20Y至20K),并且被构造成在显影辊26(26Y至26K)和图像载体20(20Y至20K)之间施加显影偏压。因此,在显影辊26(26Y至26K)和图像载体20(20Y至20K)之间形成显影偏压电场,并且,具有电荷的调色剂运动到图像载体20(20Y至20K)上的曝光部分,以形成可见图像。
转印传送单元18包括传送带34,该传送带34张紧在至少驱动辊30和从动辊32周围。四个转印辊36(36Y至36K)对应于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各颜色以预定间隔在传送带34内侧布置在驱动辊30和从动辊32之间的预定位置处。
转印辊36(36Y至36K)被布置成面向图像载体20(20Y至20K),并且当盖子14关闭时,转印辊36(36Y至36K)和图像载体20(20Y至20K)将转印带34夹在中间。该转印辊36(36Y至36K)被构造成在其自身和图像载体20(20Y至20K)之间形成转印电场,从而将图像载体20(20Y至20K)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未定影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该记录纸张P由传送带34吸附并传送,并且在转印辊36(36Y至36K)和图像载体20(20Y至20K)之间通过。
定影装置38沿着记录纸张P的传送方向布置在显影单元16Y至16K的下游,或者说,布置在主体框架12的上部中。
该定影装置38包括加热辊40和加压辊42,它们的外周表面彼此面对并且以预定压力相互接触(夹持)。定影装置38包括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张P上的功能,这是通过加热辊40和加压辊42加热并加压已被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来实现的。
由于被定影装置38(加热辊40和加压辊42)加热和加压而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P被排出到排纸盘44中。此外,在调色剂图像已被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之后,由清洁件28(28Y至28K)清洁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从而为下一次成像过程准备图像载体20(20Y至20K)。
此外,在主体框架12的下部中装载有供纸盒46,从而可自由装载和卸载该供纸盒46。该供纸盒46被构造成使得能够沿着与供应记录纸张P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出该供纸盒46,并且该供纸盒46能够适当地供应记录纸张P。
在供纸盒46的前端部附近设置有供纸辊对48,该供纸辊对48从供纸盒46每次一张地供给记录纸张P。由供纸辊对48供给的记录纸P通过配准辊对49而在预定时刻供给传送带34的吸附/传送表面,并且传送到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位置处。
在打印机10中,转印传送单元18布置在邻近显影单元16Y至16K的图像载体20Y至20K所布置的一侧。该转印传送单元18包括:驱动辊30,该驱动辊30可转动地支撑在上端部处;从动辊32,该从动辊32可转动地支撑在下端部处;传送带34,该传送带34缠绕并张紧在驱动辊30和从动辊32周围,并且该传送带34静电地吸附记录纸张P。转印辊36Y至36K以预定间隔支撑在驱动辊30和从动辊32之间的传送带34的内侧,分别对应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各颜色。转印辊36Y至36K与图像载体20Y至20K以预定压力接触,并传送带34夹在其间,从而随着传送带34的行进而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打印机10还包括:打印机控制板50,该打印机控制板50控制显影单元16Y至16K、转印传送单元18、光学单元24、定影装置38、等;扫描器控制板51,该扫描器控制板51在打印机10和扫描器6之间传输和接收图像信号,并且控制扫描器6;以及电源板52。
下面将描述支撑座4和扫描器6。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座4包括:一对扫描器安装部分100,该扫描器安装部分100布置在打印机10附近并且扫描器6安装在该扫描器安装部分100上;以及四个水平横梁102,该水平横梁102将扫描器安装部分100连接在一起。
每个扫描器安装部分100都包括:支柱106,该支柱106沿着打印机10直立布置;臂形部分104,该臂形部分104从支柱106的顶部沿着水平方向在打印机10的排纸盘44的上方延伸。如图3A和3B、图5A和5B以及图6A和6B所示,臂形部分104是底部敞开的槽形件。扫描器6放置在由两个臂形部分104和连接这两个臂形部分104的水平横梁102所形成的框架上。
如图2、图7、图8A和8B所示,扫描器6包括:原稿台62,在该原稿台62上放置将要读取其图像的原稿;图像读取滑架60,该滑架60是沿着布置在原稿台62内的一对轨道63在箭头方向上运动并读取图像的原稿读取单元;原稿供给装置64,该原稿供给装置64与原稿供给单元相对应,并且被放置在原稿台62上,从而使该原稿供给装置64能够被打开和关闭;以及原稿台66,在该原稿台66上放置将要被供给原稿供给装置64的原稿。
如图7、图8A和8B所示,原稿台62包括形成原稿台62底部的底板62A和覆盖底板62A的外壳62B。底板62A和外壳62B通过注射模制合成树脂而形成。在底板62A上布置有用于加强的肋62D。肋62D沿着与图像读取滑架60的运动方向平行和垂直的方向布置。在底板62A上形成有一对树脂轨道63B,并且由金属圆柱体构成的杆形轨道63A通过一对支撑部分63C布置在底板62A上。该支撑部分63C可以与底板62A形成一体,或者可以通过将单独部件安装到底板62A上而一体地形成。轨道63A自由地装配在支撑部分63C中的孔内,从而当底板62A热膨胀时,该支撑部分63C沿着轨道63A的长度方向运动。
沿着底板62A上的轨道63A布置有驱动带67。该驱动带67通过步进电机(未示出)转动。驱动带67的一部分被固定到图像读取滑架60的下面。图像读取滑架60由于驱动带67沿着一个方向转动而沿着扫描方向运动,而由于驱动带67沿另一方向转动而沿着与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在图像读取滑架60的下面布置有辊,图像读取滑架60由于这些辊在轨道63B上运动而平稳地运动。
将扫描器6安装到臂形部分104上的安装支座(attachment stay)61A和61B固定在底板62A的下面。安装支座61A固定到底板62A在扫描开始侧的端部上,安装支座61B固定到底板62A在扫描结束侧的端部上。
在原稿台62中的外壳62B的上表面中布置有玻璃窗62C和62E。放在原稿台62上的原稿由图像读取滑架60通过玻璃窗62C读取,并且由原稿供给装置64供给的原稿由图像读取滑架60通过玻璃窗62E读取。图像读取滑架60在读取放置在原稿台62上的原稿的图像时的运动方向为扫描器6的扫描方向。当图像读取滑架60读取原稿同时该原稿正由原稿供给装置64供应时,图像读取滑架60在停止的状态下进行读取。
如图3A和3B所示,安装支座61A通过螺钉70固定到一对臂形部分104中的一个的上表面上。这样,扫描器6在扫描开始侧的端部通过安装支座61A而固定到臂形部分104上。安装支座61A和螺钉70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扫描器固定结构。
如图3A和3B以及图4所示,安装支座61B被安装成使该安装支座61B夹在另一臂形部分104和调整板80之间。
如图4所示,在安装支座61B所安装的臂形部分104中形成有一对螺纹孔104A和一对光滑孔104B,带柄螺钉72的螺纹部分72B被拧入该螺纹孔104A中,而光滑孔104B则位于螺纹孔104A的内侧。在安装支座61B中形成有一对光滑孔61C和一对螺纹孔61D,带柄螺钉72通过该光滑孔61C,螺纹孔61D位于光滑孔61C的内侧。光滑孔61C的内径大于带柄螺钉72的柄部72A的外径。在调整板80中形成有一对水平长光滑孔82和一对垂直长光滑孔84,带柄螺钉72穿过该水平长光滑孔82,螺钉74穿过垂直长光滑孔84,并且该垂直长光滑孔84位于光滑孔82的内侧。安装支座61B、调整板80、带柄螺钉72以及螺钉74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扫描器安装结构。
螺钉74被拧入安装支座61B中的螺纹孔61D中,并且调整板80通过螺钉74而固定到安装支座61B上。当调整板80被固定到安装支座61B上时,螺钉74从安装支座61B伸向臂形部分104,并且穿过光滑孔104B。需要注意的是,光滑孔104B的内径大于螺钉74的外径。这里,如前所述,由于螺钉74所穿过的光滑孔84垂直较长,因此在螺钉74放松地状态下能够调节安装支座61B和调整板80之间的相对高度。
调整板80通过带柄螺钉72以及安装支座61B而安装到臂形部分104上。需要注意的是,如图3B所示,带柄螺钉72A的每个柄部72A的长度都大于安装支座61B和调整板80的组合厚度。
将安装支座61B固定到臂形部分104上的步骤如下。
首先,将安装支座61B夹在臂形部分104和调整板80之间,将螺钉74拧入安装支座61B中的螺纹孔61D内,并且同时将带柄螺钉72的螺纹部分72B拧入臂形部分104中的螺纹孔104A内。
随后,向上和向下移动安装支座61B,以便调整扫描器6相对于臂形部分104的高度。
当确定了扫描器6的高度时,拧紧螺钉74以固定调整板80和安装支座61B,并且同时拧紧带柄螺钉72以沿高度方向相对于臂形部分104固定安装支座61B。
这里,如前所述,由于带柄螺钉72的每个柄部72A的长度都大于安装支座61B和调整板80的组合厚度,因此,如图3A和3B所示,即使带柄螺钉72已被拧紧,在调整板80和带柄螺钉72的顶部之间仍存在间隙。因此,由于在扫描器6的扫描方向上存在游隙,因此,即使扫描器6在使用期间由于受热而热膨胀,沿着扫描方向的伸长也会被该游隙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替代直立设置在原稿台62的底板62A上的安装支座61A和安装支座61B,如图5A所示,可以在底板62A中直接设置螺纹孔,从而使得通过螺钉70从臂形部分104的下方固定该臂形部分104。在臂形部分104中,在支撑扫描器6的扫描结束侧的端部的一侧,如图5B所示,螺钉70所穿过的通孔105是沿着扫描方向的长孔。因此,由于沿着扫描方向具有游隙,因此,即使扫描器6在使用期间因受热而热膨胀,沿着扫描方向的伸长也会被该游隙吸收。
此外,如图6A所示,可以在原稿台62的底板62A的扫描结束侧的端部处直立设置沿着扫描方向延伸的卡件65,并且如图6B所示,可以将该卡件65插入设置在臂形部分104中的插入孔107内,该臂形部分104支撑扫描器6的扫描结束侧的端部,从而使得该卡件65卡在臂形部分104上。这里,由于插入孔107也是沿着扫描方向的长孔,因此在卡件65和臂形部分104之间沿着扫描方向形成游隙。因此,即使扫描器6在使用期间因受热而热膨胀,沿着扫描方向的伸长也会被该游隙吸收。
下面将描述数字复印机2的动作。
当由扫描器6读取原稿时,通过扫描器控制板51将图像数据从扫描器6输入到打印机10的打印机控制板50。该打印机控制板50基于输入的图像数据控制显影单元16Y至16K、转印传送单元18、光学单元24、定影装置38等,并且通过下述过程在记录纸张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首先,由供纸辊对48每次一张地从供纸盒46移取记录纸张P,并由配准辊对49在预定时刻将该记录纸张P供给传送带34。被供给到传送带34上的记录纸张P被传送带34静电吸附并传送到各颜色的图像载体20Y至20K。
在显影单元16中,首先,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被充电辊22(22Y至22K)均匀地充电。随后,由光学单元24用激光(图像光)在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上扫描,从而基于图像数据在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此后,通过显影辊26(26Y至26K)将调色剂转印到图像载体20(20Y至20K)上,并且在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上形成可见图像。
当这样在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上形成可见图像时,由图像载体20(20Y至20K)和转印辊36(36Y至36K)将图像载体20(20Y至20K)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未定影图像)转印到由传送带34吸附并传送、且通过转印辊36(36Y至36K)和图像载体20(20Y至20K)之间的记录纸张P上。这一过程是按照黄色(Y)、洋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顺序来进行的,当全色调色剂图像(未定影图像)被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之后,该记录纸P由传送带34传送到定影装置38。
被转印到传送给定影装置38的记录纸张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被加热辊40和加压辊42加热并加压,从而被定影到记录纸张P上。随后,已经通过定影装置38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P被排放到排纸盘44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调色剂图像已经被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之后,图像载体20(20Y至20K)的表面被清洁件28(28Y至28K)清洁,以便为下一次成像过程准备图像载体20(20Y至20K)。
当这样操作扫描器6和打印机10时,不仅从打印机10而且还从扫描器6散发出大量的热,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在扫描器6的扫描结束侧的安装部分处存在沿扫描方向的游隙,因此即使扫描器6热膨胀,也可以通过该游隙吸收沿着扫描方向的伸长。因此,能够防止扫描器6的底板62A由于热膨胀而向上弯曲、轨道63B变形以及图像读取滑架60不能合适地扫描的情况的发生。
此外,由于扫描器6在扫描开始侧的端部处固定到支撑座4上,因此,扫描器6相对于支撑座4的相对位置不会由于在图像读取滑架60返回扫描开始位置时所产生的冲击而移动,并且安装部分也不会受到损坏。此外,由于扫描开始侧的端部也是布置原稿供给装置64的一侧的端部,因此,即使当图像读取滑架60读取图像同时正由原稿供给装置64供给原稿时,扫描器6的位置也不会由于来自该原稿供给装置64的冲击而移动。
此外,只要安装部分具有在图3A、3B和图4中所示的结构,就能够从扫描器6一侧拧紧螺钉70、带柄螺钉72以及螺钉74,从而该安装部分也具有优异的可操作性。
在以上所描述的示例中,打印机10是电子照相打印机,但是该打印机10也可以是喷墨打印机。
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包括电子照相打印机的图像记录装置,而且也可以应用于包括喷墨打印机的图像记录装置。
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给出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并不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明显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多种修改和变动是明显可见的。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而选择并描述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由此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并且设想到适于具体应用的各种修改。本发明意在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支撑座,该支撑座包括:
扫描器安装部分,扫描器的沿着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被安装到该扫描器安装部分上;
扫描器固定结构,该扫描器固定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一个端部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以及
扫描器安装结构,该扫描器安装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从而使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可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中,所述扫描器固定结构和所述扫描器安装结构从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下方固定或安装所述扫描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中,所述扫描器固定结构和所述扫描器安装结构从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的一侧固定或安装所述扫描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中
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包括插入孔,设置在所述扫描器下侧上、并且沿着所述扫描方向或与该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卡件插入该插入孔中,并且
所述插入孔形成为这样,即,所述卡件可沿着所述扫描方向或与该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运动。
5.一种扫描器装置,该扫描器装置包括:
扫描器,以及
扫描器支撑座,该扫描器被放置在该扫描器支撑座上,该扫描器支撑座包括:
扫描器安装部分,所述扫描器的沿着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被安装到该扫描器安装部分上;
扫描器固定结构,该扫描器固定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一个端部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以及
扫描器安装结构,该扫描器安装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从而使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可沿着扫描方向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器装置,其中
所述扫描器在该扫描器通过所述扫描器固定结构而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的一侧的端部是在开始扫描的扫描开始侧处的端部,并且
所述扫描器在该扫描器通过所述扫描器安装结构而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的一侧的端部是在结束扫描的扫描结束侧处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器装置,其中,所述扫描器包括原稿供给单元和原稿读取单元,该原稿供给单元沿着一个方向供给原稿,该原稿读取单元读取由所述原稿供给单元供给的原稿的图像,并且该原稿供给单元布置在所述一个端部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描器装置,其中,所述扫描器包括原稿台,在该原稿台上放置将要被读取图像的原稿;并且当要读取放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图像时,所述原稿读取单元在从扫描开始位置向扫描结束位置运动的同时读取所述图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描器装置,其中,所述原稿读取单元包括光学部分,多个轨道沿着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运动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原稿读取单元沿着所述多个轨道从所述扫描开始位置向所述扫描结束位置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描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轨道中的至少一个轨道由与所述扫描器的主体一体模制的树脂构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描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轨道以预定间隔沿着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并且所述多个轨道中的至少一个轨道包括金属圆柱体,该金属圆柱体的两个端部均支撑在所述扫描器的主体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扫描器装置,其中,该扫描器装置设置有运动结构,该运动结构使得所述原稿读取单元沿着所述扫描方向或与该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并且在所述原稿读取单元内设置有转子,该转子在由树脂构成的所述至少一个轨道上方转动。
13.一种包括扫描器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该扫描器装置包括扫描器和扫描器支撑座,该扫描器被放置在该扫描器支撑座上,该扫描器支撑座包括:
扫描器安装部分,所述扫描器的沿着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被安装到该扫描器安装部分上;
扫描器固定结构,该扫描器固定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一个端部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以及
扫描器安装结构,该扫描器安装结构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从而使该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可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图像记录装置包括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基于来自所述扫描器装置所设有的所述扫描器的图像信号形成图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成像单元是电子照相打印机。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成像单元是喷墨打印机。
16.一种支撑座,该支撑座包括:
扫描器安装部分,扫描器的沿着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被安装到该扫描器安装部分上;
扫描器固定装置,该扫描器固定装置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一个端部固定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以及
扫描器安装装置,该扫描器安装装置将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安装到所述扫描器安装部分上,从而使所述扫描器的所述另一端部可沿着所述扫描方向运动。
CNB2006101465340A 2006-06-01 2006-11-15 支撑座、扫描器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32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53223 2006-06-01
JP2006153223A JP4752625B2 (ja) 2006-06-01 2006-06-01 支持台、スキャナ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2788A true CN101082788A (zh) 2007-12-05
CN100533290C CN100533290C (zh) 2009-08-26

Family

ID=38789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653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3290C (zh) 2006-06-01 2006-11-15 支撑座、扫描器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55813B2 (zh)
JP (1) JP4752625B2 (zh)
KR (1) KR100822424B1 (zh)
CN (1) CN100533290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902A (zh) * 2010-08-23 2012-03-1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048902A (zh) * 2011-10-12 2013-04-1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8199B2 (ja) * 2008-03-25 2012-12-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スキャナ支持台、スキャナ、スキャナ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2070937B1 (ko) 2013-10-29 2020-01-29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이미징 유닛의 위치 조정 장치, 이미징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화상 독취 장치
JP6439461B2 (ja) * 2015-01-26 2018-1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076388B2 (ja) * 2015-01-27 2017-02-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61921B2 (ja) * 2016-06-20 2019-08-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313807B2 (en) * 2018-08-30 2022-04-26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Image inspection device
US11330125B2 (en) * 2020-08-11 2022-05-1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adjustable scan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1072A (en) * 1991-05-28 1993-10-05 Shinko Electric Co., Ltd. Image reader
US5444554A (en) * 1991-12-27 1995-08-22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ding images of different sizes of originals
US6384940B1 (en) * 1997-04-21 2002-05-07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Facsimile device utilizing process unit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ice
JP3595111B2 (ja) 1997-05-22 2004-1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の梱包方法、保持機構、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11436B2 (ja) 1997-11-28 2005-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502541B2 (ja) 1998-03-11 2004-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318733B1 (ko) 1999-02-12 2001-12-28 윤종용 복합기
JP2001022142A (ja) * 1999-07-12 2001-01-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読取装置との組体
JP2001346006A (ja) * 2000-03-31 2001-12-14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1296494A (ja) * 2000-04-14 2001-10-26 Fuji Xerox Co Ltd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US6628433B1 (en) * 2000-07-18 2003-09-30 Eastman Kodak Company Document scanning system with dockable platen flatbed providing sheet fed and platen scanning functions
JP3896791B2 (ja) * 2001-01-15 2007-03-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の画像読取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40076A (ja) * 2001-11-05 2003-05-14 Canon Inc 走査光学装置
TW537560U (en) * 2001-12-19 2003-06-11 Avision Inc Scanning module with an adjustable height
KR100470147B1 (ko) 2002-07-13 2005-02-05 지오텍컨설탄트 주식회사 기준좌표계와 레이저를 이용한 3차원 측량 및 암반 절리면의 방향성 추출방법
US7433090B2 (en) * 2003-01-28 2008-10-07 Murray David K Print/scan assembly and printer apparatu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he same
US7359097B2 (en) * 2003-07-11 2008-04-15 Nisca Corporation Document feeder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JP4199088B2 (ja) * 2003-10-15 2008-12-17 株式会社東芝 高さ調整式画像読取装置
KR100643385B1 (ko) * 2005-03-17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닝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4273160B2 (ja) * 2006-07-31 2009-06-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位置調整量の算出方法
JP5070003B2 (ja) * 2007-10-30 2012-11-07 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902A (zh) * 2010-08-23 2012-03-1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377902B (zh) * 2010-08-23 2014-09-03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048902A (zh) * 2011-10-12 2013-04-1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048902B (zh) * 2011-10-12 2015-11-1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22424B1 (ko) 2008-04-16
US20070279709A1 (en) 2007-12-06
US7855813B2 (en) 2010-12-21
CN100533290C (zh) 2009-08-26
JP4752625B2 (ja) 2011-08-17
KR20070115567A (ko) 2007-12-06
JP2007324969A (ja) 2007-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3290C (zh) 支撑座、扫描器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CN1214299C (zh) 处理盒、成像设备和使显影元件与感光鼓分离的分离机构
EP1098228B1 (en) Photoconducto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8676088B2 (en) Unit provided above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is pivotably movable through a rotation fulcrum axis
CN103095954B (zh) 图像读取装置
US2008029785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canning device
US7978213B2 (en) Focus adjustment method of LED print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060492A (ja) 傾き調整機構、撮像ユニット装置、画像走査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複写機
CN101017356B (zh) 冷却装置以及具有安装在其内的冷却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0562815C (zh)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和带有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KR100597002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0385342C (zh) 成像单元及具有该成像单元的成像设备
JP4614898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78602C (zh) 处理盒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KR0122443B1 (ko) 일반용지 모사전송 장치
CN201673368U (zh) 陶瓷加热片
JPH0414727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9915899B2 (en) Fixing device for fixing toner ima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5088199B2 (ja) スキャナ支持台、スキャナ、スキャナ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699915B2 (en) Photosensitive body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418081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4416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15314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674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598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