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5110B -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5110B
CN101075110B CN200710102831.XA CN200710102831A CN101075110B CN 101075110 B CN101075110 B CN 101075110B CN 200710102831 A CN200710102831 A CN 200710102831A CN 101075110 B CN101075110 B CN 101075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passage
transports
transpor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28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5110A (zh
Inventor
吉田悟
广瀬宽哉
津田清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75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5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5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51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03G15/0893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19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 G03G2215/0822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with wall or blade between agit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36Way of functioning of agitator means
    • G03G2215/0838Circulation of developer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结束显影后的显影剂移动到显影剂载置体上,并在显影时不会出现图像浓度不匀的显影装置以及包括该显影装置的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装置。将使得回收运送通道7与搅拌运送通道10连通的连通开口部94设置在沿回收运送通道7的显影剂运送方向,比显影剂运送开口部更上游侧,且比回收运送通道7的规定高度高的位置。这样,能够抑制回收运送通道7的回收显影剂超过规定高度,因此,抑制回收显影剂朝着显影剂载置体上移动,从而抑制显影时出现图像浓度不匀。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复印机、传真机、以及打印机等的显影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用由调色剂与磁性载体构成的二组份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使用该显影装置的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二组份显影剂的显影装置,其设有一边沿显影剂载置体的轴线方向运送显影剂,一边将其供给到显影剂载置体的供给运送通道,以及一边搅拌显影剂,一边将其朝着与供给运送通道相反方向运送的搅拌运送通道,从而使得显影剂循环。
在上述显影装置中,若通过供给运送通道回收供给到显影剂载置体上,并通过了显影区域的显影剂(以下称为“回收显影剂”),则上述被消耗调色剂的回收显影剂与该供给运送通道中的显影剂混合在一起。由于供给运送通道的越是下游侧,回收显影剂增多,因此,越是供给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供给到显影剂载置体上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降低,导致显影时的图像浓度降低,并且在供给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图像浓度不一致,产生浓度不匀现象。
另一方面,若通过搅拌运送通道回收所述回收显影剂,则搅拌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的回收显影剂的搅拌时间变短。由于显影剂到达搅拌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之后,被送到供给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端部,因此,在搅拌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的回收显影剂立即被供给到供给运送通道。这样,即使根据输出图像补给调色剂,保持适合的调色剂浓度,仍然会导致对显影剂搅拌不充分,调色剂的带电量不均一,以致产生图像浓度不匀或图像浓度降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列举特开平11-167260号公报(以下,简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显影装置,除了设有供给运送通道及搅拌运送通道以外,还设有用于对回收显影剂进行回收的回收运送通道,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该显影装置中,包括供给运送通道与回收运送通道。所述供给运送通道的高度与显影剂载置体的高度大致相同,一边运送显影剂,一边将其供给到显影剂载置体上;所述回收运送通道设置在像载置体下方,一边回收所述回收显影剂,一边沿着与供给运送通道的运送方向相同的方向运送。而且,还包括与回收运送通道的高度大致相同,且,位于供给运送通道下方的搅拌运送通道,其用于对到达供给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端的剩余显影剂,以及到达回收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端的回收显影剂进行搅拌。另外,供给运送通道、回收运送通道、以及搅拌运送通道相对于显影剂载置体并列地设置,并且,各运送通道由各间隔部件隔开。在搅拌运送通道的下游侧端部与供给运送通道隔开的间隔部件上,设置将搅拌后的显影剂运送到供给运送通道的开口部。另外,在供给运送通道的下游侧端部与搅拌运送通道隔开的间隔部件上,设置将剩余显影剂运送到搅拌通道的开口部。而且,在回收运送通道下游侧端部与搅拌运送通道隔开的间隔部件上,设置将回收显影剂运送到搅拌运送通道的开口部。在各运送通道件进行显影剂运送时,显影剂的运送方向大致变化为直角运送方向。
这样,将对显影剂载置体上的显影剂供给及回收功能分开,使得供给到显影剂载置体上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成为一定,并能够防止发生浓度不匀现象。另外,将显影剂的搅拌与回收功能分开,能够充分地搅拌显影剂,使得图像浓度稳定。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显影装置中,如上所述,回收运送通道设置在显影剂载置体下方,更具体地说,成为这样的位置关系,即,若回收运送通道的回收显影剂超过一定高度,则所述回收显影剂附着到显影剂载置体上。
另外,在上述显影装置的回收运送通道,回收显影剂从上游侧朝下游侧运送,并且,当回收显影剂从回收运送通道下游侧运送到搅拌运送通道时,回收显影剂的显影运送方向发生很大变化。由此,回收运送通道下游侧滞留很多回收显影剂,这样,在回收运送通道中回收显影剂量多的情况下,由于回收运送通道下游侧产生回收显影剂的滞留,会出现回收显影剂超过预定高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回收运送通道中的回收显影剂可能再次移动到显影剂载置体上,与从供给运送通道供给到显影辊上的具有预定调色剂浓度的显影剂混合,由此,相同的图像中包含仅具有预定调色剂的显影剂部分与具有混合后的显影剂部分。在进行显影时,由于产生调色剂浓度不同的部分,因此,显影后的图像中会出现浓度不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显影后的显影剂附着到显影剂载置体上,并提供显影时不会出现图像浓度不匀的显影装置,以及包括所述显影装置的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剂载置体,其表面载置由磁性载体与调色剂构成的二组份显影剂进行回转,并在与像载置体对向的部分将调色剂供给到该像载置体表面的潜影上,进行显影;
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其包括将所述二组份显影剂沿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的轴线方向运送,并供给到所述像载置体的显影剂供给运送部件;
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其包括将回收显影剂沿所述像载置体的轴线方向运送的显影剂回收运送部件,所述回收显影剂是从与所述像载置体对向的部分通过后的显影剂载置体上回收到;
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接受剩余显影剂与回收显影剂,并包括显影剂搅拌运送部件,所述剩余显影剂没有被用于显影,并运送到该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的运送方向最下游侧,所述回收显影剂是从所述显影剂载置体上回收,并运送到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最下游侧,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部件沿所述像载置体的轴方向一边对所述剩余显影剂与回收显影剂进行搅拌,一边进行运送,搅拌后的搅拌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
其中,包括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所述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以及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的三条运送通道分别由间隔部件隔开,并将第一显影剂运送开口部设置在该间隔部件,所述回收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一显影剂运送开口部从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运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送入所述显影剂搅拌通道的运送方向上游侧,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第一显影剂运送开口部以外,进一步设置连通开口部,所述连通开口部使得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与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连通,其设置在沿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比所述显影剂运送开口部更上游侧,且比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规定高度高的位置。
(2)根据(1)中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连通开口部设置在所述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在所述显影剂载置体对所述潜影载置体供给调色剂的显影区域的沿显影剂载置体轴线方向的显影区域宽度内。
(3)根据(1)或(2)中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与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通过第二显影剂运送开口部连通,所述剩余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二显影剂运送开口部从所述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送入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
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与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通过第三显影剂运送开口部连通,所述搅拌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三显影剂运送开口部从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送入所述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
将所述第二显影剂开口部以及第三显影剂开口部的至少一方设置在所述显影区域宽度内的所述间隔部件。
(4)一种处理卡盒,由显影装置以及从像载置体,充电装置或清洁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形成一体,能够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1)-(3)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显影装置。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像载置体,用于载置潜像;
显影装置,使得所述潜像成为调色剂像,其特征在于:
包括(1)-(3)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显影装置。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处理卡盒,由显影装置以及从像载置体,充电装置或清洁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形成一体,能够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4)中记载的处理卡盒。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为了抑制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回收显影剂超过规定高度,将使得所述显影剂回收通道与显影剂搅拌通道连通的连通开口部设置在沿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比显影剂运送开口部更上游侧,且,比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规定高度高的位置。由此,使得回收显影剂中超过所述规定高度的部分通过所述连通开口部从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朝着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运送。这样,能够抑制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内的回收显影剂超过规定的高度。
按照本发明,能够抑制回收运送通道中由于显影消费了调色剂的回收显影剂朝着显影剂载置体移动。因此,由于供给到显影剂载置体上的显影剂中不混入回收显影剂,能够达到抑制显影时出现图像浓度不匀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复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显影装置及感光体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设置连通开口部的显影装置的立体截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显影剂流动过程的显影装置的立体截面图;
图5是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流动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显影装置的截面说明图;
图7是以往的显影装置中显影剂流动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显影装置的调色剂补给口的简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作为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并列配置若干感光体的串列型彩色激光复印机(以下简称为“复印机”)500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1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复印机500的概略结构图。该复印机500包括打印部100、载置打印部的供纸装置200、以及固定设置在打印部100上的扫描机300等。另外,还包括固定在扫描机300上的原稿自动运送装置400。
上述打印部100包括由四组处理卡盒18Y、18M、18C、18K构成的图像形成组件20。该四组处理卡盒18Y、18M、18C、18K用于形成黄色(Y)、青色(M)、品红(M)、黑色(K)图像。另外,打印部100还包括光写入组件21、中间转印组件17、二次转印装置22、一对定位辊49、以及采用带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25等。
光写入组件21设有以下无图示的光源、多面反射镜、f-θ透镜、以及反射镜等,并且,根据图像数据对感光体表面照射激光。
处理卡盒18Y、18M、18C、18K分别设有鼓状感光体1Y、1M、1C、1K、以及充电器(没有图示)、显影装置4、鼓状清洁装置、消电器(没有图示)等。
下面,列举黄色用处理卡盒18Y进行说明。
通过充电器使得感光体1Y的表面均一带电。对被施加充电处理的感光体1Y表面照射由光写入组件21进行调制及施加偏转的激光。于是,使得照射部(曝光部)的电位降低,由此,在感光体1Y的表面形成Y用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4Y被显影,成为Y调色剂像。然后,将所述Y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0上。
通过鼓清洁装置对经过一次转印后的感光体1Y表面进行清洁,清除残留的调色剂。接着,通过消电器对所述清洁处理后的感光体1Y进行消电。然后,通过充电器使得经过消电处理的感光体1Y均一带电,使其回复初始状态。
处理卡盒18M、18C、18K也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
接着,对中间转印组件17进行说明。
中间转印组件17设有中间转印带110和带清洁装置99等。另外,中间转印组件17还设有张架辊14、驱动辊15、二次转印背撑辊16、以及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62Y、62M、62C、62K等。
由包括张架辊14的若干辊张紧、架设中间转印带110。通过带驱动马达(没有图示)驱动辊15回转,从而使得中间转印带110沿图中顺时钟方向环状移动。
所述四个一次转印偏压辊62Y、62M、62C、62K分别与中间转印带110的内周面侧接触,通过电源对其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另外,从中间转印带110内周面侧将其朝着感光体1Y、1M、1C、1K推压,形成各一次转印夹持部。在各一次转印夹持部,受一次转印偏压的影响,在感光体与一次转印偏压辊之间形成一次转印电场。
通过该一次转印电场和夹持压将形成在感光体1Y上的Y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0上。在Y调色剂像上依次叠合地转印形成在感光体1M、1C、1k上的调色剂像,由此,在中间转印带110上形成作为多重调色剂像的四色叠合的调色剂像(以下,简称为“四色调色剂像”)。
在二次转印夹持部(没有图示)将所述四色调色剂像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转印纸上。当中间转印带110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后,其表面残留有转印残留调色剂。带清洁装置99与驱动辊15之间夹持中间转印带110,通过带清洁装置99清除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
接着,对二次转印装置22进行说明。
二次转印装置22配置在中间转印组件17下方,由二根张架辊23a、23b架设纸运送带24。随着二根张架辊23中至少一方的回转,使得纸运送带24朝着逆时钟方向环状移动。张架辊23b与二次转印背撑辊16之间夹持中间转印带110及纸运送带24。由此,使得中间转印带110与纸运送带24接触,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然后,通过电源(没有图示)对张架辊23b施加与调色剂逆极性的二次转印偏压,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形成二次转印电场,以使得中间转印带110上的四色调色剂像从该中间转印带110侧朝着张架辊23b侧静电移动。由定位辊49将转印纸送入二次转印夹持部,使其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10上的四色调色剂像同步。通过所述二次转印电场和夹持压,将四色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转印纸上。而且,还可以设置以非接触方式对转印纸充电的充电器,以代替上述在张架辊23b上施加二次转印偏压的二次转印方式。
复印机500主体下部设有包括纸箱43的供纸装置200,该纸箱43中沿垂直方向重叠地配置若干供纸盒44。该供纸盒44的内部能够重叠地收纳多数张转印纸,成为纸束状态。各供纸盒44的纸束中最上面的转印纸与各供纸辊42接触。然后,驱动其中一个供纸辊42回转,从与其对应的一个供纸盒44中,将最上面的转印纸朝着供纸通道46送出。
所述供纸通道46设有若干对运送辊47,以及设置在该通道末端附近的一对定位辊49。该供纸通道46用于接受从供纸盒44中送出的转印纸,并将该转印纸朝着一对定位辊49运送,由该一对定位辊49之间夹持。另一方面,在中间转印组件17中,随着中间转印带110的环状移动,四色调色剂像进入所述二次转印夹持部。在四色调色剂像与二次转印夹持部密接的时间,一对定位辊49将夹持的转印纸送出。由此,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中间转印带110上的四色调色剂像与转印纸密接,经过二次转印,在白色转印纸上形成彩色图像。这样,随着纸运送带24的环状移动,将上述形成彩色图像的转印纸送出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从纸运送带24运送到定影装置25。
在定影装置25中,包括由二根辊架设并环状移动的定影带26,以及朝所述二根辊中一方推压的加压辊27。定影带26与加压辊27相接,形成定影夹持部,将从纸运送带24运送到的转印纸夹持在其中。所述二根辊中的一方,即被加压辊27推压的辊,其内部设有热源(没有图示),由该热源产生热量,对定影带26加压。经过加压的定影带26对夹持在定影夹持部的转印纸进行加热。通过上述加热、加压处理,使得彩色图像定影在转印纸上。
将经过上述定影处理的转印纸码放到打印机壳体的图中左侧板上突出设置的码放部57上,或者为了在另一面也形成调色剂像,使得所述转印纸返回二次转印夹持部。
在复印原稿时,例如将一叠原稿纸设置到原稿自动运送装置400的原稿台30上。当原稿被装订成书的情况下,可以将其中一页设置在玻璃稿台32上。在上述设置之前,操作者在相对于复印机500主体的位置打开原稿自动运送装置400,使得玻璃稿台32露出。之后,关闭原稿自动运送装置400,压住该页原稿。
这样,设置完原稿之后,若按下开始开关(没有图示),则由扫描器300开始读取原稿。将原稿设置在原稿自动运送装置400时,在读取原稿动作开始进行之前,原稿自动运送装置400自动将原稿移动到玻璃稿台32上。
在读取原稿动作中,首先,第一移动体33与第二移动体34同时开始移动,并且由设置在第一移动体33的光源照射光。然后,从原稿面反射出的光通过设置在第二移动体34中的反射镜反射,并且,在通过成像透镜35之后,射入读取传感器36。读取传感器36根据该入射光作成图像信息。
在进行上述读取原稿动作的同时,分别开始驱动各处理卡盒18Y、18M、18C、18K中的各装置、以及中间转印组件17、二次转印装置22、定影装置25。然后,根据从读取传感器36得到的图像信息,控制驱动光写入组件21,在各感光体1Y、1M、1C、1K上形成Y、M、C、K调色剂像。这些调色剂像叠合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0上,成为四色调色剂像。
另外,在与读取原稿动作大致相同的时间,供纸装置200内部开始供纸动作。在该供纸动作中,选择各供纸辊42中的一个,驱动其回转,从与其对应的一个供纸盒44中送出转印纸。被送出的转印纸通过分离辊45一张一张地分离,并且,在进入逆转的供纸通道46之后,由一对运送辊47将其朝着二次转印夹持部运送。另外,也可通过手动用盒51代替从上述供纸盒44中供纸。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驱动手动用供纸辊50回转,将手动用盒51上的转印纸送出后,由分离辊52一张一张地分离,并供给到手动用供纸通道53中。
在通过复印机500形成由二种以上颜色构成的彩色图像的情况下,使得中间转印带110的上部架设面大致呈水平的状态架设,并使得该上部架设面与所有感光体1Y、1M、1C、1K接触。与此相反,在通过复印机500形成仅由K调色剂构成的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使得中间转印带110朝图中左下方向倾斜(没有图示),其上部架设面离开感光体1Y、1M、1C。然后,仅驱动感光体1K沿图中逆时钟方向回转,形成K调色剂像。此时,不仅停止驱动感光体1Y、1M、1C,还停止驱动显影装置,以便防止其他感光体和显影剂的消耗。
复印机500还包括由CPU等构成的对上述各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没有图示),以及由液晶显示器、各种键及按钮等构成的操作显示部(没有图示)。操作者可通过键输入操作,对控制部发送指示,例如仅在转印纸单面形成图像时,可以从三种单面打印模式中选择一个。所述三种单面打印模式是指,包括:直接排出模式、逆转排出模式、以及逆转装订排出模式。
图2是表示包括四个处理卡盒18Y、18M、18C、18K中一个的显影装置及感光体1的放大结构图。四个处理卡盒18Y、18M、18C、18K除了使用的调色剂不同,其他结构大致相同,图2中省略了符号Y、M、C、K。
如图2所示,感光体1一边沿图中箭头G方向回转,其表面通过充电装置(没有图示)带电。感光体1带电后,其表面通过曝光装置(没有图示)被照射激光,形成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对该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像。
下面,对作为本实施例涉及的复印机500的特征部分显影装置4进行说明。
显影装置4设有作为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辊5,所述显影辊5表面一边沿图中箭头I方向移动,一边将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1表面的潜像上,进行显影。另外,显影装置4还设有作为显影剂供给运送部件的供给螺旋8,所述供给螺旋8一边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5上,一边将显影剂朝着图中里侧方向运送。
在显影辊5的表面移动方向下游侧的与供给螺旋8对向的位置,设置显影刮板12。所述显影刮板12作为显影剂限制部件,将供给到显影辊5上的显影剂限制在适合的厚度。
将显影辊5上与感光体1对向的部分作为显影部,沿该显影部表面移动方向的下游侧,设置作为显影剂回收运送部件的回收螺旋6。所述回收螺旋6将从该显影部通过、结束显影处理的显影剂回收,并将回收到的显影剂作为回收显影剂朝着与供给螺旋8的运送方向相同的方向运送。将包括供给螺旋8的供给运送通道9作为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设置在显影辊5的横方向。将包括回收螺旋6的回收运送通道7作为显影剂回收通道,设置在与显影辊5并列的下方。
另外,显影装置4中还设有位于供给运送通道9下方,与回收运送通道7并列,且作为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的搅拌运送通道10。该搅拌运送通道10包括作为显影剂搅拌运送部件,一边搅拌显影剂,一边将显影剂朝着与供给螺旋8的显影剂运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运送的搅拌螺旋11。
供给运送通道9与搅拌运送通道10通过作为间隔部件的第一间隔壁133隔开。第一间隔壁133的将供给运送通道9与搅拌运送通道10隔开的部分,如图中靠前侧与里侧的两端形成开口部,使得供给运送通道9与搅拌运送通道10连通。
供给运送通道9与回收运送通道7也是通过第一间隔部件133隔开,该第一间隔壁133的将供给运送通道9与回收运送通道7隔开的部分没有形成开口部。
另外,搅拌运送通道10与回收运送通道7通过作为间隔部件的第二间隔壁134隔开。该第二间隔壁134的图中靠前侧形成开口部,使得搅拌运送通道10与回收运送通道7连通。为了防止回收运送通道7中的回收显影剂超过预定的高度,在第二间隔壁134上进一步设置连通开口部94(参考图3)。该连通开口部94使得搅拌运送通道10与回收运送通道7连通,并且设置在第二间隔壁134的上述开口部沿回收运送通道7的显影剂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如图3所示,比回收运送通道7的规定高度高的位置。
供给螺旋8、回收螺旋6以及搅拌螺旋11作为显影运送部件,都是由树脂形成,并且将各螺旋的直径设定为18mm,螺旋间隔设定为25mm,回转数设定为600rpm。
通过由不锈钢形成的显影刮板12,使得显影辊5上的显影剂薄层化,并运送到与感光体1对向的显影区域进行显影。显影辊5由铝制成,直径为25mm,对其表面施加V槽或喷砂处理。显影辊5与显影刮板12以及感光体1之间的间隙设定为0.3mm左右。
回收运送通道7将显影后的显影剂回收,并运送到图2中靠前侧。从设置在非图像区域部的第一间隔壁133上的作为显影剂运送开口部供给到搅拌运送通道10中。在搅拌运送通道10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第一间隔壁133的开口部附近设有调色剂补给口(没有图示),将调色剂从该调色剂补给口供给到搅拌运送通道10中。
下面对三个显影剂运送通道中显影剂的循环进行说明。
图4是显影装置4的立体截面图,用于说明在各显影剂通道中显影剂的流动。图中各箭头表示显影剂的流动方向。
图5是显影剂装置4中显影剂流动的示意图,与图4中所示相同,图中各箭头表示显影剂的移动方向。
供给运送通道9接受从搅拌运送通道10供给的显影剂,并通过供给螺旋8一边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5上,一边将显影剂朝着其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运送。将供给到显影辊5上没有被用作显影的显影剂作为剩余显影剂,该剩余显影剂被运送到供给运送通道9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端,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一间隔壁133上作为第二显影剂运送开口部的剩余开口部92供给到搅拌运送通道10中(图5中箭头E)。
回收运送通道7的回收螺旋6将回收显影剂运送到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端,并从设置在第二间隔壁134上作为第一显影剂运送开口部的回收开口部93供给到搅拌运送通道10中(图5中箭头F)。在将回收显影剂从回收运送通道7的下游侧供给到搅拌运送通道10时,由于回收显影剂的运送方向变换为大致直角,导致回收显影剂中有不少滞留在回收运送通道7下游侧。当回收运送通道7回收的回收显影剂增多时,会产生超出规定高度的情况。因此,为了防止回收显影剂超出规定高度,通过连通开口部94使得超出规定高度的回收显影剂从回收运送通道7供给到搅拌运送通道10中(图5中箭头G所示)。这样,通过对回收通道7中的回收显影剂进行限制,能够抑制超出规定高度的回收显影剂朝着显影剂载置体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回收运送通道下游侧产生的回收显影剂滞留现象,导致回收显影剂超过规定的高度,考虑到上述因素,将连通开口部94设置在回收运送通道7的下游侧。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只要能够抑制回收显影剂朝着显影辊5上移动,也可将连通开口部94设置在间隔壁上的任意部分。另外,还可以将连通开口部94设置在回收运送通道7的上游侧。这样,根据显影装置4的各种结构,将连通开口部94设置在最适合的位置,能够抑制回收显影剂朝着显影辊5上移动。另外,还可以将连通开口部94如图5所示分别设置在若干部分,或者设置在一个部分。
然后,搅拌运送通道10对供给到的剩余显影剂与回收显影剂进行搅拌,并运送到搅拌螺旋11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也是供给螺旋8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并且从作为第三显影剂运送开口部的供给开口部91供给到供给运送通道9中(图5中箭头D)。
在搅拌运送通道10中,通过搅拌螺旋11一边对回收显影剂、剩余显影剂以及根据需要补给的调色剂进行搅拌,一边将其朝着与回收运送通道7以及供给运送通道9的显影剂运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运送。然后,搅拌后的显影剂运送到与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连通的供给运送通道9中,沿其显影剂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在搅拌运送通道10的下方,设置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没有图示),通过该传感器的输出使得调色剂补给控制装置(没有图示)动作,并从调色剂收纳部(没有图示)供给调色剂。
如图5所示,显影装置4中设有供给运送通道9以及回收运送通道7,由于显影剂的供给与回收在不同显影剂运送通道进行,因此,完成显影处理的显影剂不会混入供给运送通道9中,从而能够防止供给运送通道9沿显影剂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供给到显影辊5上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降低。这样,在显影时,能够保持图像浓度的稳定。
如图5所示,在显影装置4中,显影剂从下部向上部的移动仅有箭头D所示的移动。该箭头D所示显影剂的移动,是通过搅拌螺旋11的回转将显影剂推入,从而使得显影剂隆起,并供给到供给运送通道9中。
由于对显影剂施加压力使其移动,因此,这样的显影剂移动成为降低显影剂寿命的一个因素。
在将显影剂从下方运送到上方时,显影剂受到压力,导致该部分的显影剂中载体的膜受到磨耗,或载体劣化,导致不能保持稳定的图像质量。
因此,通过降低对显影剂施加的压力,能够提高显影剂寿命。通过防止显影剂的劣化,能够提供始终保持图像浓度均匀,以及稳定的图像质量的显影装置。
在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4,如图2所示,将供给运送通道9配置在搅拌运送通道10的斜上方,由此,与配置在搅拌运送通道10的垂直上方相比,可以降低显影剂所受到的压力。
而且,通过将供给运送通道9与搅拌运送通道10斜向配置,如图2所示,使得搅拌运送通道10的上部壁面位置比供给运送通道9的下部壁面位置高。
相对于供给运送通道9,若搅拌运送通道10朝垂直上方运送显影剂,通过搅拌螺旋11的压力,将显影剂与重力相反垂直地朝上方运送,则显影剂受到压力。本实施例中,通过设定搅拌运送通道10的上部壁面位置比供给运送通道9的下部壁面位置高,位于搅拌运送通道10最高部分的显影剂沿重力方向流到最下部,因此,能够降低显影剂受到的压力。
另外,也可在搅拌运送通道10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即搅拌运送通道10与供给运送通道9的连通部分的搅拌螺旋11轴上设置叶片部件。该叶片部件为板状,包括与搅拌螺旋11的轴方向平行的边,以及垂直的边。由该叶片部件将显影剂向上拨动,因此,能够更效率好地将显影剂从搅拌运送通道10向供给运送通道9供给。
另外,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4中,符号A表示显影辊5与供给运送通道9的中心间距,符号B表示显影辊5与搅拌运送通道10的中心间距,对供给运送通道9与搅拌运送通道10进行配置,以使得A比B短。由此,既能够顺利地将显影剂从供给运送通道9供给到显影辊5,又能够使得该显影装置小型化。
搅拌螺旋11沿图2中箭头C所示逆时钟方向回转,显影剂沿着该搅拌螺旋11的形状运送到供给运送通道9中。这样,既能够效率良好地运送显影剂,又能降低对显影剂施加的压力。
图6是以图4所示箭头J方向说明显影装置4的供给螺旋8回转中心的截面图。图中符号H表示由显影辊5对感光体1供给调色剂的显影区域。α表示显影辊5沿显影区域H回转的轴线方向的显影区域宽度。
如图6所示,供给开口部91与剩余开口部92都设置在显影区域宽度α内。显影剂通过所述供给开口部91从搅拌运送通道10向上运送到供给运送通道9中,显影剂通过所述剩余开口部92从供给运送通道9流到搅拌运送通道10中。
图7表示以往的显影装置中显影剂流动的示意图。这里,仅对以往的显影装置与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中不同点进行说明,与图5中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符号,省略说明。
在如图7所示以往的显影装置40中,将供给开口部91与剩余开口部92都设置在显影区域宽度α的外侧。由于供给开口部91设置在显影区域宽度α的外侧,因此,供给运送通道9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比显影辊5的运送通道上游侧区域宽度长β。另外,由于剩余开口部92也设置在显影区域宽度α的外侧,因此,供给运送通道9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比显影辊5的运送通道下游侧区域宽度长γ。
与此相反,在图5所示的显影装置4中,由于供给开口部91设置在显影区域宽度α内,因此,供给运送通道9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比显影辊5的运送通道上游侧区域宽度短β。另外,由于剩余开口部92也设置在显影区域宽度α的外侧,因此,供给运送通道9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比显影辊5的运送通道下游侧区域宽度短γ。
这样,与以往的显影装置40相比,能够节省显影装置4上部的空间。
另外,若将连通开口部94设置在显影区域宽度α内的回收运送通道,则能够抑制回收运送通道7中的回收显影剂超出规定高度。因此,能够防止回收显影剂朝着显影辊5的显影区域H上移动。这样,由于供给到显影区域H的显影剂中,没有混入调色剂浓度低的显影剂,因此,能够抑制显影时产生图像浓度不匀。
接着,说明向包括供给运送通道9,搅拌运送通道10以及回收运送通道7的显影剂运送通道补给调色剂的位置。图8是表示显影装置4的调色剂补给口的概观立体图。
如图8所示,将用于补给调色剂的调色剂补给口95设置在包括搅拌螺旋11的搅拌运送通道10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端部的上方。由于调色剂补给口95设置在显影辊5宽度方向端部的外侧,因此,位于显影区域宽度α的外侧。
调色剂补给口95设置的部分是在沿供给运送通道9的显影剂运送方向的延长线上,属于图7所示的供给运送通道9下游侧区域γ的空余空间。通过将剩余开口部92设置在显影区域宽度α内,将调色剂补给口95设置在空出的部分,能够实现显影装置小型化。
作为调色剂补给口95,本发明不仅限于将其设置在搅拌运送通道10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端部的上方,也可将其设置在回收运送通道7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端部的上方。
而且,还可将调色剂补给口95设置在回收开口部93的正上方。由于将剩余开口部92设置显影区域宽度α内,因此,可以将调色剂补给口95设置在空出的空间,从而实现显影装置小型化。而且,由于回收开口部93容易混入显影剂,在该位置进行调色剂补给能够效率良好地对显影剂进行搅拌;
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4中,将供给运送通道9设置在搅拌供给通道10以及回收运送通道7的上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显影装置不仅限于上述结构,也可将上述三个运送通道设定为高度大致相同的结构。而且,在如本实施例所示的回收运送通道7与搅拌运送通道10不邻接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显影剂移动通道,连接回收运送通道7侧的连通开口部94与搅拌运送通道10侧的连通开口部94,能够使得超过预定高度量的回收显影剂从回收运送通道7向搅拌运送通道10移动。
按照上述实施例,能够装卸于复印机500的处理卡盒18设有显影装置4,该显影装置4包括显影辊5、供给运送通道9、回收运送通道7、以及搅拌运送通道10。其中,所述显影辊5表面载置由磁性载体与调色剂构成的二组份显影剂,进行回转,并在与感光体1对向的位置将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1表面的潜像上,进行显影;所述供给运送通道9包括将所述二组份显影剂沿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的轴线方向运送,并供给到所述像载置体的供给螺旋8;所述回收运送通道7包括将回收显影剂沿所述像载置体的轴线方向运送的回收螺旋6,所述回收显影剂是从与所述像载置体对向的部分通过后的显影辊5上回收;所述搅拌运送通道10接受剩余显影剂与回收显影剂,并包括搅拌螺旋11,所述剩余显影剂没有被用于显影,并运送到该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的运送方向最下游侧,所述回收显影剂是从显影辊5上回收,并运送到回收运送通道7的运送方向最下游侧,所述搅拌螺旋11沿所述像载置体的轴方向一边对所述剩余显影剂与回收显影剂进行搅拌,一边进行运送,搅拌后的搅拌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另外,包括回收运送通道7、供给运送通道9、以及搅拌运送通道10的三条运送通道分别由间隔壁隔开,并将作为第一显影剂运送开口部的回收开口部93设置在将回收运送通道7与搅拌运送通道10隔开的第二间隔壁134上。而且,除了回收开口部93以外,在第二间隔壁134进一步设置使得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与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连通的连通开口部94,其设置在沿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比所述显影剂运送开口部更上游侧,且比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规定高度高的位置。
由此,即使回收运送通道7中的回收显影剂过多,其中超过回收运送通道7规定高度的回收显影剂可通过连通开口部94朝着搅拌运送通道10运送。因此,能够抑制回收运送通道7中的回收显影剂的超过规定高度,从而抑制回收运送通道7中超过规定高度的显影剂向显影辊5移动,由此,供给到显影辊5上的显影剂中不会混入被消费调色剂的回收显影剂,从而能够抑制显影时出现图像浓度不匀。
按照本实施例,将连通部94设置在位于显影辊5对感光体1提供调色剂的显影区域H,并沿显影辊5轴线方向的显影区域宽度α内的第二间隔壁134上。
由此,能够抑制位于显影区域宽度α内的回收运送通道7中的回收显影剂超过规定高度,从而抑制回收运送通道7中的显影剂向显影辊5移动,由此,供给到显影辊5上的显影剂不会混入被消费调色剂的回收显影剂,从而能够抑制显影时出现图像浓度不匀。
本实施例中,供给运送通道9与搅拌运送通道10通过剩余开口部92连通,剩余显影剂通过该剩余开口部92从供给运送通道9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送到搅拌运送通道10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另外,供给运送通道9与搅拌运送通道10还通过供给开口部91连通。将剩余开口部92及供给开口部91的至少一方设置在位于显影区域宽度α内的第一间隔壁133上。
由此,与现有技术中的显影装置相比,至少能够节省供给运送通道9的设置空间,因此,能够实现显影装置的小型化,从而,节省处理卡盒18中的设置空间,实现处理卡盒18小型化。由于复印机500包括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4以及处理卡盒18,因此,能够节省复印机500的设置空间。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剂载置体,其表面载置由磁性载体与调色剂构成的二组份显影剂进行回转,并在与像载置体对向的部分将调色剂供给到该像载置体表面的潜影上,进行显影;
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其包括将所述二组份显影剂沿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的轴线方向运送,并供给到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剂供给运送部件;
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其包括将回收显影剂沿所述像载置体的轴线方向运送的显影剂回收运送部件,所述回收显影剂是从与所述像载置体对向的部分通过后的显影剂载置体上回收;
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接受剩余显影剂与回收显影剂,并包括显影剂搅拌运送部件,所述剩余显影剂没有被用于显影,并运送到该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的运送方向最下游侧,所述回收显影剂是从所述显影剂载置体上回收,并运送到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运送方向最下游侧,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部件沿所述像载置体的轴方向一边对所述剩余显影剂与回收显影剂进行搅拌,一边进行运送,搅拌后的搅拌显影剂供给到所述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
其中,包括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所述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以及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的三条运送通道分别由间隔部件隔开,并将第一显影剂运送开口部设置在该间隔部件,所述回收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一显影剂运送开口部从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送入所述显影剂搅拌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第一显影剂运送开口部以外,进一步设置连通开口部,所述连通开口部使得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与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连通,其设置在沿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比所述显影剂运送开口部更上游侧,且比所述显影剂回收运送通道的规定高度高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连通开口部设置在所述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在所述显影剂载置体对所述像载置体供给调色剂的显影区域的沿显影剂载置体轴线方向的显影区域宽度内。
3.根据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与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通过第二显影剂运送开口部连通,所述剩余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二显影剂运送开口部从所述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送入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
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与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通过第三显影剂运送开口部连通,所述搅拌显影剂通过所述第三显影剂运送开口部从所述显影剂搅拌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下游侧送入所述显影剂供给运送通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
将所述第二显影剂运送开口部以及第三显影剂运送开口部的至少一方设置在所述显影区域宽度内的所述间隔部件上。
4.一种处理卡盒,由显影装置以及从像载置体,充电装置或清洁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形成一体,能够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显影装置。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像载置体,用于载置潜像;
显影装置,使得所述潜像成为调色剂像,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显影装置。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处理卡盒,由显影装置以及从像载置体,充电装置或清洁装置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形成一体,能够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处理卡盒。
CN200710102831.XA 2006-05-15 2007-05-09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51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5217/06 2006-05-15
JP2006135217A JP4820689B2 (ja) 2006-05-15 2006-05-15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5110A CN101075110A (zh) 2007-11-21
CN101075110B true CN101075110B (zh) 2010-11-24

Family

ID=38457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283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5110B (zh) 2006-05-15 2007-05-09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99368B2 (zh)
EP (1) EP1857886A1 (zh)
JP (1) JP4820689B2 (zh)
CN (1) CN1010751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3634B2 (ja) * 2006-01-05 2012-06-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95737B2 (en) * 2007-01-26 2012-10-23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JP5152628B2 (ja) * 2007-01-26 2013-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4859702B2 (ja) * 2007-02-22 2012-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49835A (ja) * 2007-03-29 2008-10-16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6901A (ja) * 2007-04-04 2008-10-23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96922B2 (en) * 2007-04-20 2010-09-1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magnetic field generating unit at the toner carrying section
US8045892B2 (en) * 2007-04-27 2011-10-25 Ricoh Company Limited Develop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an agitation compartment
JP5124231B2 (ja) 2007-06-19 2013-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456960B2 (ja) * 2007-09-25 2014-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8126373B2 (en) * 2007-09-28 2012-02-28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revents toner from being scattered from the device
US8036575B2 (en) * 2007-10-19 2011-10-11 Ricoh Company, Limited Development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compact structure for discharging developer
JP5380942B2 (ja) * 2008-07-31 2014-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60538B2 (ja) * 2008-08-21 2013-1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78786A (ja) * 2010-09-08 2012-04-1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86379B2 (ja) 2011-02-21 2013-09-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23726B2 (en) 2011-04-21 2014-12-3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eloping device with first and second seals
JP2012230203A (ja) 2011-04-25 2012-11-2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43937B2 (ja) * 2012-03-26 2015-07-01 株式会社横井製作所 攪拌部材
NL2016148B1 (en) 2016-01-25 2017-07-31 Xeikon Mfg Nv Developing unit with improved conveying assembly.
JP2019082584A (ja) * 2017-10-31 2019-05-30 エイチピー プリンティング コリア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現像ローラ、及び現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4722B2 (ja) 1992-05-28 2000-10-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磁気ブラシ現像装置の現像剤循環装置および現像剤循環方法
JP3127594B2 (ja) 1992-08-03 2001-01-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3384914B2 (ja) 1994-10-04 2003-03-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3347251B2 (ja) 1994-12-31 2002-1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US5915155A (en) 1995-01-12 1999-06-22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replenishing and developer replacing device for a developing unit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69637378T2 (de) 1995-04-20 2009-01-02 Ricoh Co., Ltd. Entwicklungsgerät für eine Mischung aus Toner- und Trägerteilchen
US5771429A (en) 1995-10-31 1998-06-23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capable of automatic toner content control
US5805965A (en) 1995-11-14 1998-09-08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er distribution features
JP3860870B2 (ja) 1995-12-21 2006-1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H1069155A (ja) * 1996-05-29 1998-03-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84791A (ja) 1997-09-08 1999-03-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7260A (ja) 1997-12-03 1999-06-22 Toshiba Corp 現像装置
JP3934792B2 (ja) * 1998-01-09 2007-06-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CN1133101C (zh) 1999-02-08 2003-12-31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装置
JP3959222B2 (ja) 1999-05-06 2007-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70387B2 (ja) 1999-06-21 2008-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49545A (ja) 2000-03-06 2001-09-14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90368A (ja) * 2000-04-04 2001-10-19 Konica Corp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12127A (ja) * 2000-04-28 2001-11-09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装置
JP2001356584A (ja) * 2000-06-12 2001-12-26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3050500A (ja) * 2001-08-07 2003-02-21 Katsuragawa Electric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3241512A (ja) * 2002-02-15 2003-08-2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63012A (ja) 2002-03-11 2003-09-1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212767B2 (en) 2002-08-09 2007-05-0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removably mounted thereto
JP2004077587A (ja) * 2002-08-12 2004-03-1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9631A (ja) 2002-09-19 2004-04-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139031A (ja) 2002-09-24 2004-05-1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補給用トナー収容器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EP1403742A3 (en) 2002-09-24 2004-04-21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unit having two cleaning blades
EP1431837B1 (en) 2002-12-20 2014-12-03 Ricoh Company, Ltd. A 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nstallable process cartridges
US7076192B2 (en) 2002-12-27 2006-07-11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EP1452931A1 (en) 2003-02-28 2004-09-0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installable process cartridge
JP4383898B2 (ja) 2003-02-28 2009-1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49073C (zh) 2003-03-05 2007-11-14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JP2004361749A (ja) 2003-06-05 2004-12-2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該画像形成装置の作像ユニット
JP2005024665A (ja) 2003-06-30 2005-01-27 Ricoh Co Ltd 粉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収容部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615921B2 (ja) 2003-11-21 2011-01-1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4373288B2 (ja) * 2004-06-16 2009-1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US7315715B2 (en) 2004-09-08 2008-01-01 Ricoh Co. Ltd.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image forming
US7447469B2 (en) 2004-10-18 2008-11-0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mounting member for mounting a toner container thereon
US7184691B2 (en) 2004-11-09 2007-02-27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er,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46728B2 (ja) * 2005-07-28 2011-03-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333753B2 (en) * 2005-10-31 2008-02-19 Xerox Corporation Developer housing design with improved sump mass variation latitude
JP4953634B2 (ja) * 2006-01-05 2012-06-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99368B2 (en) 2011-03-01
US20070264052A1 (en) 2007-11-15
EP1857886A1 (en) 2007-11-21
JP2007304496A (ja) 2007-11-22
JP4820689B2 (ja) 2011-11-24
CN101075110A (zh) 200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5110B (zh)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764743B2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22768A (zh)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124231B2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72280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stable image development
JP4651518B2 (ja) 現像装置
JP5168631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10020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US20190101862A1 (en) Imaging unit having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for use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758153B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101797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43019B2 (en)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20080267672A1 (e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supporter unit,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527758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40557B2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7783231B2 (en) Developing device used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with the developing device
JP5442186B2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8292972A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1458481A (zh) 显影单元、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JP2014119704A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56016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06383B2 (ja) 搬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27307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17328A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20200292965A1 (e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