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9759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49759A CN101049759A CNA2007100910524A CN200710091052A CN101049759A CN 101049759 A CN101049759 A CN 101049759A CN A2007100910524 A CNA2007100910524 A CN A2007100910524A CN 200710091052 A CN200710091052 A CN 200710091052A CN 101049759 A CN101049759 A CN 1010497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image
- land
- medium
- landing posi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Controlling printhead for accurately positioning print image on printing material, e.g.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ntrol the width of marg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 B41J3/54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with multiple inkjet print head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具有:传送纸的传送带105;对应带105的转动动作输出脉冲信号的编码器117;检测在带105上设置的带基准标记123的带基准传感器125;计数检测标记123后的脉冲信号、计算对于标记123的带105的转动位置的第一加法器33;存储带105的一转动周期的喷印定时修正值表的存储单元;生成仅以从喷印定时修正值表读出的喷印定时修正值的挪动了脉冲信号的相位的喷印定时信号的第二加法器34、比较运算器35;和具有沿纸传送方向隔规定间隔配置的墨水头107、109、111、113,并对于传送中的纸与喷印定时信号同步使各墨水头喷出墨水的图像形成单元;根据从不同的墨水头喷出的墨水的间隔的变动计算带105的传送量误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可喷出墨水的喷墨头在纸等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打印机、传真机、复印装置上安装的、基于图像信息在纸等图像形成介质上记录图像(包含文字或者符号)的装置,广泛使用喷墨记录装置。
但是,从喷墨头喷出的墨水有时着落在从希望的位置偏离开的位置(以下称为“着落偏离”)。该着落偏离通常可分为仅以定量发生的成分(DC成分)和周期性地变动的成分(AC成分)。
着落偏离的AC成分是由于带的厚度的偏差以及滚子的半径的偏差发生的。作为改善由前者引起的带周长周期的着落偏离、或者由后者引起的滚子圆周周期的着落偏离的方法,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以下那样的方法。
[关于带周长周期的着落偏离]
(1-1)提出了通过增大滚子直径,或者使带变薄,相对减小带的厚度变动的影响的方法。前者的场合,装置或者部件变得大而重。而后者的场合,强度变弱。另外,用这些方法,可以减轻着落偏离,但是不能消除。
(1-2)还提出了使滚子接触带表面、不受带厚度的影响地测量带速度的方法。另外,也提出了使用激光多普勒测量仪测量带速度的方法(特开2004-188921号公报)。
但是,在滚子和带的接线处进行带速度的测量的带速度测量,由于打滑或者振动而引起的误检测大。当为防止打滑增加滚子加压力、而使带变形了时,则会受到带的厚度或者弹性偏差的影响。激光多普勒计成本高。再有,这些方法存在由于纸粉或者喷墨的附着而引起的检测误差。
(1-3)还提出了预先测定带的厚度,根据其厚度数据使喷印定时或者传送速度可变的方法(特开2000-356875号公报)。
但是在该方法中,为计算微小的厚度偏差的累积,需要高精度的厚度测定仪。另外,在这些方法中,不能应对在使用多层带的场合发生的、由于厚度偏差以外引起的着落偏离。
(1-4)也提出了通过在与喷印部不同的场所读取在带上喷印的记录图形,来检测、修正带变动的方法(特开平10-186787号公报)。
但是在该方法中,需要高精度、高速的读取设备,也存在由于纸粉或者喷墨的附着引起的读取设备的检测能力的降低。
[关于滚子圆周周期的着落偏离]
(2-1)也提出了通过使滚子周期与图像记录部的间隔一致,来消除滚子周期不匀的方法。通过使该方法和(1-1)、(1-2)组合,可以减轻带和滚子的不匀(特开平3-2067号公报)。
但是,在与(1-1)并用、把滚子做大的场合,需要加宽头间隔,而使图像形成装置变大。这会使头安装部件的加工尺寸精度恶化而增加部件歪斜。在和(1-2)并用的场合也不能解决(1-2)自身的课题。
另外,也提出了通过使用(1-2)消除带周期不匀、进而存储、修正滚子周期不匀,来消除滚子周期不匀的方法(特开平3-2068号公报)。
但是该方法也不能消除(1-2)自身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消除由于带的厚度的偏差以及滚子的半径的偏差而发生的着落偏离的AC成分。
本发明的主要的方面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它具有:通过转动传送图像形成介质的传送单元(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传送带);具有在所述图像形成介质的传送方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的第一以及第二墨水头(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K、C的墨水头)、对于所述图像形成介质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墨水头喷出墨水的图像形成单元;对应所述传送单元的转动动作输出脉冲信号的传送量检测单元(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编码器);检测在所述传送单元上设置的基准位置的传送基准位置检测单元(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带基准传感器);通过计数在检测所述传送单元上设置的所述基准位置后的脉冲信号、来计算与所述基准位置对应的所述图像形成介质上的墨水的着落位置的墨水着落位置计算单元(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加法器);存储所述传送单元的一转动周期的喷印定时修正值表的存储单元;从所述喷印定时修正值表读出在所述图像形成介质上的墨水的着落位置处的喷印定时修正值、生成使脉冲信号的相位错开了所述喷印定时修正值的喷印定时信号的喷印定时信号生成单元(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加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定时修正值表,由抵消在与所述传送单元的一转动周期长度以上相当的规定的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的规定的图像图形中、根据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墨水头喷出的墨水的着落位置的间隔的测定值计算出来的、由所述传送单元产生的所述规定的图像形成介质的传送量的误差的值的集合组成,所述图像形成单元,通过对于传送中的所述图像形成介质与所述喷印定时信号同步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墨水头喷出墨水来形成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为修正着落偏离所需要的步骤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修正电路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中的修正电路的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以传送带的周长作为一周期、从动滚的驱动半径r[mm]以正弦波形变动的场合的传送带的位置y’处的着落偏离量g的图。
图6是表示对于KCMY的各色墨水的设计值的着落位置的偏离量的图。
图7是表示对于CMY的各色墨水的K的着落位置的偏离量的图。
图8是表示KC(y)的测量值、设为K(0)=0的场合的K(y)、和C(y)的图。
图9是表示设为K(y)=0、0 y<110的场合的K(y)、和k(y)的110[mm]周期成分的波形S(y)、和S(y)和K(y)的差Δ(y)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修正电路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KY(y)、KM(y)、KC(y)、从KC(y)制作的K(y)、从KM(y)制作的K(y)、和从KY(y)制作的K(y)的图。
图13是表示从KC(y)、KM(y)、KY(y)制作的K(y)、K(y)的110[mm]周期成分的波形S(y)、和S(y)和K(y)的差Δ(y)的图。
图14A是表示来自正确的点距的单色的着落偏离的图,图14B是表示对于K的CMY各色的着落偏离的图,图14C是表示墨水头的排列的图,图14D是表示设计上的着落位置和KCMY各色的着落位置的图。
图15A是表示离开设计上的着落位置的偏离量(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的图,图15B是表示对于K的CMY各色的着落偏离量(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的图,图15C是表示对于K的CMY各色的着落偏离量(抽出的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为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的形态。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图。纸张传送,以下面的顺序进行。
(1)从进纸台101每次分离一张纸,转交给停止的对准传送滚103,
(2)通过把纸的前端顶到停止的对准传送滚103上,把歪斜的纸校直,
(3)使对准传送滚103旋转,以传送带105的速度以上的速度向传送带105交付纸,
(4)通过传送带105正下方的吸引风扇(省略图示)的负压吸附传送带105和纸,同时向右方向(副扫描方向)传送纸,
(5)使用在传送带105上排列的K(黑色)的行喷墨头(以下称墨水头)107、C(蓝绿色)的头109、M(深红色)的头111、Y(黄色)的头113顺序喷印,
(6)向传送带105的右侧的排纸台(未图示)排出纸。
[传送带等的尺寸]
传送带105:周长(y方向)1275mm、厚度0.45mm、宽度(x方向)355mm,
从动滚115:直径40mm,
编码器117:脉冲数1500ppr(脉冲/周)、脉冲串周期84.67μm 300dpi,每种相当色的头间隔:110mm。
在(3)~(5)之间,通过开始关于下面的纸的(1),缩短传送的纸的间隔,来增加单位时间的喷印张数。另外,因为与从动滚115的轴的旋转编码器(以下称编码器)117的脉冲串同步使各喷墨头喷印,所以通过驱动电动机119驱动的驱动滚121的旋转不匀对于图像没有影响。但是,发生带周长周期的着落偏离(着落偏离的AC成分)。在传送带105的表面上设置带基准标记123。带基准传感器125检测带基准标记123。修正电路127从编码器117和带基准传感器125接收信号,向头驱动电路129输出驱动信号。纸前端传感器131检测纸前端。喷墨头107、109、111以及113,把6个1英寸头排列成锯齿形。
图2是表示为修正着落偏离需要的步骤的图。如该图所示,首先,在初始状态下印刷。具体说,在带转动周期以上的纸上连续印刷规定图像图形(以纸张间的间隙50mm连续印刷3张长度420mm的A3纸)。
接着,测定着落偏离。测定相对于印刷物的基准色的其他色的着落偏离量(使用附属装置或者外部的扫描仪读取印刷物)。
接着,根据测定结果,制作修正值表,在修正电路127内保存,其后,遵照保存的修正值表37,使用修正电路127生成可变编码器脉冲的相位的定时信号,一边修正着落偏离的AC成分一边印刷。
此外,所谓规定图像图形,是指如在国际公开WO2003/082587号说明书中记载的测试图(图8等)那样、能够解析喷墨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色偏离量的图像图形。
[修正电路的概要]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修正电路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中的修正电路的动作的图。根据图3以及图4说明修正电路的动作例。
[修正电路中的编码器脉冲的相位可变的规格]
相位可变能力:可变分辨率1/256脉冲(0.33μm),可变范围:0~3.996脉冲(0~338.34μm),在每一处有10bit数据,
修正值表容量:每256Line(约21.7mm)×64个地方,总计1387mm(总量640bit)。
说明图3所示的修正电路127的内部结构。
修正电路127,具有Lck计数器(未图示)、Lck×256频率倍增器31、带Lck计数器32、第一加法器33、第二加法器34、比较器35、脉冲计数器36、带修正值表37。
Lck×256频率倍增器31,进行Lck的频率×256倍的信号生成以及计数。Lck是在每喷印周期(300dpi)内发生的脉冲信号(和编码器A同相)。
带Lck计数器32,是测定传送带105的现在位置的计数器,从带修正值表37中选择与测定的传送带的现在位置对应的修正值。
第一加法器33,相加Lck计数器的计数值和Lck×256频率倍增器31的计数值。
第二加法器34,相加在脉冲计数器36的计数值上加1后的值和修正值。
比较器35比较第一加法器33和第二加法器34的结果,在满足第一加法器33的相加值第二加法器34的相加值的场合,向脉冲计数器36用信号发送修正脉冲。
脉冲计数器36,通过比较器35的结果输出修正脉冲,向上计数。
根据图4对于相加、比较进行补充说明。
在第一加法器33中,相加“把Lck计数器的计数值(在该例中N+1)左移8bit的值”41和“Lck×256频率倍增器31的计数值”43。在第二加法器34中,相加“左移8bit在脉冲计数器36的计数值(在该例中,N)上加1的值(N+1)的值”45和“修正值(在该例中,Lck×256频率倍增器31的计数值01100100(与HN+1对应))”47。然后,用比较器35比较第一加法器的相加结果和第二加法器的相加结果,在“第一加法器的相加结果 第二加法器的相加结果”的场合,输出修正脉冲。
使用上述那样的结构,可以对应修正值表37和传送带105的位置,挪动编码器脉冲的相位。
[修正值表的制作方法]
说明从通过传送带105产生的着落偏离制作修正值表37的方法。
这里,假定沿从传送带105的带基准标记123的规定的固定(静止)基准位置O的纸传送方向的距离(位置)为y’[mm](参照图1)、带周长为1=1275mm。该设定,与把沿离开传送带105的带基准标记123的带基准传感器125的传送方向的距离设定为y’等价。这里,为方便起见用如上述的设定说明。图5表示以传送带105的周长作为一周期、从动滚115的驱动半径r[mm]以正弦波形变动的场合的驱动半径r、和传送带105的位置y’[mm]处的着落偏离量g。
现在当假定从动滚115的平均半径为20.225mm、振幅±3μm时,传送带105的位置z’[mm]处的驱动半径r(z’)[mm],为
此时,传送带105从静止基准位置O移动到位置y’[mm]时的纸的传送量G(y’)[mm],为:
因此,传送带105的位置y’[mm]处的着落偏离量g[mm],为:
从编码器117的脉冲数1500ppr和驱动半径r(y’)的平均值20.225mm,点的平均间隔(平均喷印间隔)则成为20.225×2π/1500=84.718μm。如把该值作为设计(目标)dot(点)间隔,则对于设计Dot位置的着落偏离量g[mm]用公式(3)表示。
这样,对于传送带105的移动方向积分离开驱动半径r的偏离量的值,成为对于设计值的着落偏离(图像伸缩)量。
例如,在图1中,在传送带105上可以从左传送A3纵向(长度420mm)的纸,在通过在传送带105的位置y’=100mm上配置的K的墨水头开始喷印的场合,由于各色(K,C,M,Y)的墨水头的位置(墨水头间的间隔d=110mm)的不同,A3纸上的各色的喷印区间,分别为
K喷印区间:100mm y’ 520mm(图5上的线段501)
C喷印区间:210mm y’ 630mm(图5上的线段502)
M喷印区间:320mm y’ 740mm(图5上的线段503)
Y喷印区间:430mm y’ 850mm(图5上的线段504)。
现在,在A3纸的喷印位置y(从A3纸的传送方向的尖端的反方向达到的距离:参照图1)处,考虑使各色(K,C,M,Y)的着落偏离量K(y)、C(y)、M(y)、Y(y)一致,即设定为K(y)=C(y)=M(y)=Y(y)。此时,对于设计Dot位置的K(y)、C(y)、M(y)、Y(y),如图6所示,分别可以表示为:
K(y)=g(y+100),…(4-1)
C(y)=g(y+210)=K(y+110),…(4-2)
M(y)=g(y+320)=K(y+220),…(4-3)
Y(y)=g(y+430)=K(y+330),…(4-4)。
在图6中,从虚线601到虚线602的区间成为A3纸一张的长度。这里,例如在式(4-1)中,g(y+100),是在式(3)中代入了y’=y+100的数值(参照图1)。
此外,在带基准标记123通过带基准传感器125的瞬间,若开始对准传送滚103的转动、向传送带传送A3纸,则从对准传送滚和头的位置关系(亦即,在现在的场合,y和y’的关系)可确定A3纸的图像图形的各点的位置相当于带的何处的位置。不用说,也可以在通过后发生了特定的编码器脉冲数后。
另外,对于设计Dot位置y的C的K的相对的着落位置偏离KC(y)、对于M的K的相对的着落位置偏离KM(y)、对于Y的K的相对的着落位置偏离KY(y),如图7所示,可以分别表示为
KC(y)=K(y)-C(y)=K(y)-K(y+110)=g(y+100)-g(y+210)…(5-1)
KM(y)=K(y)-M(y)=K(y)-K(y+220)=g(y+100)-g(y+320)…(5-2)
KY(y)=K(y)-Y(y)=K(y)-K(y+330)=g(y+100)-g(y+430)…(5-3)
。这里,在KC(y)、KM(y)、KY(y)中,有头间隔第一大的KY(y)成为最大的倾向,着落偏离量对应纸的位置变化。
因此,如式(3)所示,如果知道传送带105的带周长周期的着落偏离量g(y’),则通过把修正值表的值设定为-g(y’),可以使KC(y)、KM(y)、KY(y)为0,亦即,可设定为K(y)=C(y)=M(y)=Y(y)。
因此,接着考虑把KC(y)作为测定值,从K(y)求g(y)。如果关于y=110n求解递推公式、K(y+110)=K(y)-KC(y),则可得
K(110)=K(0)-KC(0),
K(220)=K(110)-KC(110)=K(0)-KC(0)-KC(110),
K(330)=K(220)-KC(220)=K(0)-KC(0)-KC(220)-KC(330),
:
式中,n是满足关系式d×n≥L的整数,i是0以上n以下的整数。
由此,通过累加测定值KC(y),可以顺序求110mm间隔的K(y)、C(y)。在图8中用●表示作为K(0)=0的场合的K(y),用×表示C(y)。在式(6)中,在K(0)=0的场合,
式(6)可以对于任意的y=110n+a(a是0以上110以下的实数)类推。例如,如果设K(y)=0(对于0 y<110),则和求式(7)相同,可得
式中,i是0以上n以下的整数。这成为如图9所示那样的不连续函数901。从不连续函数901,可以得到如图9的波形902所示那样的连续函数
式中,m是y/110的余数,L是传送带周期内的110mm频率。在现在的场合,使用比传送带周期1275mm大的、1320mm的KC(y)波形,取L=12。
这里,从式(8)减去式(9),得到
Δ(y)=K(y)-S(y) …(10)
该差Δ(y)成为求的K(y)(图9的连续函数903)。
关于式(9)补充说明。如由式(5)所表明的,KC(y)、KM(y)、KY(y),因为消除了K(y)的110mm周期成分,所以不能复原K(y)的110mm周期成分。反过来说,无论在K(y)上加减110mm周期什么样的波形,也对KC(y)、KM(y)、KY(y)没有影响。S(y),如果K(y)是最终成为连续的任意的110mm周期的波形,则任何波形均可,但是为尽量避免单色的图像伸缩希望使用式(9)的S(y)。
从数学式(4)可知,K(y)因为和g(y)仅相位不同,所以可以容易地从K(y)求g(y)。于是,通过把修正值表37的值作为“-g(y)”,在修正电路127中保存,可变头107、109、111、113的墨水喷出定时,可以消除着落偏离。
修正值表37的制作,可以在产品出厂前进行。另外,希望使用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显示器,以一年单位等定期敦促用户或者服务人员进行修正值表的再制作,实施再制作。
着落偏离测定前进行的初始状态下的印刷,也可以使用
a.使用保存的修正值表在修正的状态下进行印刷的方法
b.清除保存的修正值表在不修正的状态下进行印刷的方法
中的任何一种方法。
a.在图2的(1)中,使用从以前使用的修正值表,喷印特定图形,在图2的(2)中,根据喷印的特定图形测定着落偏离,在图2的(3)中,根据测定的着落偏离计算新的修正值,在修正电路127中保存在以前的修正值表的修正值上加上新的修正值的值。
例如,在某个带位置,进行了+100μm修正的喷印,但尽管如此尚有-30μm偏离的场合,可以在+100μm加上30μm,使修正值成为+130μm。
如果是继续使用一个带,则(a)修正值的变更量变小即可。另一方面,在更换带的场合,清除修正值的(b)一方好。
在初始状态下的印刷时,因为纸间隔空,所以着落偏离测量数据中形成空隙。因此,希望对应纸长度、带周期长度设定纸间隔。例如,在以纸张之间间隙50mm连续印刷3张A3纸(长度420mm)的场合,可以测量带一周数量1275mm以上的着落偏离,但是50mm区间的数据的间隙有两处。
另外,在把A3纸4张,使第一张和第二张、第三张和第四张的纸之间的间隙为220mm、使第二张和第三张的纸之间的间隙为535mm的场合,可以无间隙约100mm重叠地测量带一周数量1275mm的着落偏离。
在带传送和通过旋转编码器的传送部件以外,即使在由一边夹着纸前端一边转动的圆筒形的纸传送部件、或者在带表面上加入了狭缝或者格线线性编码器(有狭缝和格线的偏差)等的部件的偏差引起的着落偏离反复发生的场合,也可以使用用上述方法求的修正值来消除着落偏离。
[关于修正电路]
图3所示的修正电路127,可以使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专用的集成电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构成。另外,在图1中,修正电路127是和头驱动电路129不同的电路,但是也可以用相同的器件或者在同一基板内构成。另外,图3所示的带Lck计数器32,以256Line间隔从修正值表37取出修正值,但是希望使用前后的修正值运算线性插补值,比256Line更细地可变修正值。
[关于修正值表的制作]
在上面的说明中,使用基于正弦波的着落偏离说明了修正值表的制作方法,但是即使传送带105的旋转周期是其他各种波形也可以制作抵消的修正值表。另外,如果使用二色之间以上的着落偏离的变动,也可以使用别的颜色之间的变动(亦即也可以不以K为基准),也可以使用此次的计算方法以外的计算式,也可以对应机械尺寸变更计算式。
[第二实施例]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图。图10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以下几点不同。
●追加滚子基准标记229和滚子基准传感器223,
●追加编码器基准标记227和编码器基准传感器225,
●追加未图示的编码器减速器(编码器转动2转滚子转动1转),
●代替脉冲数1500ppr的编码器,采用脉冲数750ppr。
通过这样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可以修正编码器117或者从动滚115的偏差,成为将编码器117做成低成本的结构。
[修正电路的概要]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修正电路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使用图11说明和第一实施例的不同。
[修正电路中的编码器脉冲的相位可变的规格]
相位可变能力:可变分辨率1/256脉冲(0.33μm),可变范围:0~3.996脉冲(0~338.34μm),在每一处有10bit数据,
修正值表容量:
带用:每256Line(约21.7mm)×64个地方,总计1387mm(640bit)
滚子用:每64Line(约5.4mm)×32个地方,总计173mm的数据(320bit)
编码器用:每64Line(约5.4mm)×16个地方,总计86mm的数据(160bit)
说明图11所示的修正电路221的内部结构。
修正电路221,具有:Lck计数器(未图示)、Lck×256频率倍增器201、带Lck计数器202、滚子Lck计数器207、编码器Lck计数器208、第一加法器203、第二加法器204、比较器205、脉冲计数器206、带修正值表211、滚子修正值表212、编码器修正值表213。
第一加法器203,相加Lck计数器的计数值和Lck×256被增器201的计数值。
第二加法器204相加从脉冲计数器206的计数值减去1的值和各修正值。
滚子Lck计数器207是测定滚子115的现在位置的计数器,从滚子修正值表212中选择与滚子115的现在位置对应的修正值。
编码器Lck计数器208是测定编码器117的现在位置的计数器,从编码器修正值表213中选择与编码器117的现在位置对应的修正值。
使用上述那样的结构,可以以合计了与传送带105的位置对应的带修正值、与从动滚115的位置对应的滚子修正值、与编码器117的位置对应的编码器修正值的值来挪动编码器脉冲的相位。
[修正值表的制作方法]
关于3种传送部件(带、滚子、编码器)存在旋转不匀。各自的周期如下。
带周期:1275mm,
滚子周期:126mm,
编码器周期:64mm。
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KC(y)求得了一个K(y),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说明使用KC(y)、KM(y)、KY(y),以比第一实施例更高的精度求K(y)的方法。
首先,使用KY(y),和第一实施例同样,取k(0)=0,按
那样求330mm间隔的k(y)(图12的四方块231)。式中,n是0以上的整数。
接着,使用该330mm间隔的值和KC(y)、KM(y),分别作为
K(330n+110)=K(330n)-KC(330n) …(12-1)
K(330n+220)=K(330n)-KM(330n) …(12-2)
求从330mm间隔偏离110mm的值(图12中的圆232)和偏离220mm的值(图12中的三角233)。
进而,和第一实施例的从KC(y)求K(y)的方法相同(式(9),(10)),求K(y)、S(y),可以制作差Δ(y)。K(y)通过不连续函数241表示,S(y)通过连续函数242表示,Δ(y)通过线243表示。
使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求最长的周期的带周期的不匀。另外,该不匀因为包含滚子周期(126mm)和编码器周期(64mm),所以通过从该不匀抽出各周期成分,可以制作带修正值表211、滚子修正值表212、编码器修正值表213。
此外,如果滚子基准位置和编码器基准位置没有偏离,则不需要编码器基准位置传感器225和编码器修正值表213。
图14A表示来自正确的点距的单色的着落偏离(绝对值),图14B表示对于K的CMY各色的着落偏离(相对值),图14C表示墨水头的排列(图像),图14D表示设计上的着落位置和KCMY各色的着落位置。
首先说明喷印位置y=0mm。
如图14A所示,喷印位置y=0mm处的、K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C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M的着落偏离量为0μm、Y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
如图14B所示,喷印位置y=0mm处的、对于K的C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M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Y的着落偏离量超过40μm。
在图14D中,表示在喷印位置y=0mm处的、设计上的着落位置和KCMY各色的着落位置(着落位置1400)。
接着说明喷印位置y=110mm。
如图14A所示,喷印位置y=110mm处的、K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C的着落偏离量为0μm、M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Y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
如图14B所示,喷印位置y=110mm处的、对于K的C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M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Y的着落偏离量超过40μm。
在图14D中,表示在喷印位置y=110mm处的、设计上的着落位置和KCMY各色的着落位置(着落位置1411)。
接着说明喷印位置y=220mm。
如图14A所示,喷印位置y=220mm处的、K的着落偏离量为0μm、C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M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Y的着落偏离量为-30μm。
如图14B所示,喷印位置y=220mm处的、对于K的C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M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Y的着落偏离量为30μm。
在图14D中,表示在喷印位置y=220mm处的、设计上的着落位置和KCMY各色的着落位置(着落位置1422)。
接着说明喷印位置y=330mm。
如图14A所示,喷印位置y=330mm处的、K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C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M的着落偏离量为-30μm、Y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
如图14B所示,喷印位置y=330mm处的、对于K的C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M的着落偏离量也不到20μm、Y的着落偏离量也不到20μm。
在图14D中,表示在喷印位置y=330mm处的、设计上的着落位置和KCMY各色的着落位置(着落位置1433)。
接着说明喷印位置y=440mm。
如图14A所示,喷印位置y=440mm处的、K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C的着落偏离量为-30μm、M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Y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
如图14B所示,喷印位置y=440mm处的、对于K的C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M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Y的着落偏离量也不到-20μm。
在图14D中,表示在喷印位置y=440mm处的、设计上的着落位置和KCMY各色的着落位置(着落位置1444)。
接着说明喷印位置y=550mm。
如图14A所示,喷印位置y=550mm处的、K的着落偏离量为-30μm、C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M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Y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
如图14B所示,喷印位置y=550mm处的、对于K的C的着落偏离量不到-20μm、M的着落偏离量也不到-20μm、Y的着落偏离量超过-20μm。
在图14D中,表示在喷印位置y=550mm处的、设计上的着落位置和KCMY各色的着落位置(着落位置1455)。
如上述,
喷印位置y=220mm处的、对于设计上的着落位置的Y的着落偏离量为-30μm,
喷印位置y=330mm处的、对于设计上的着落位置的M的着落偏离量为-30μm,
喷印位置y=440mm处的、对于设计上的着落位置的C的着落偏离量为-30μm,
喷印位置y=550mm处的、对于设计上的着落位置的K的着落偏离量为-30μm。
当把喷印位置y=220mm处的、Y的喷出定时提早30μm时,
110mm偏离的喷印位置y=330mm处的、M的喷出定时也提早30μm,
220mm偏离的喷印位置y=440mm处的、C的喷出定时也提早30μm,
330mm偏离的喷印位置y=550mm处的、K的喷出定时也提早30μm,
KCMY的各色变为着落在设计上的位置上。
图15A表示离开设计上的着落位置的偏离量。在着落偏离量中,在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上附加了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
虚线1511表示K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虚线1512表示C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虚线1513表示M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虚线1514表示Y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
实线1521表示关于K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和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的和,实线1522表示关于C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和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的和,实线1523表示关于M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和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的和,实线1524表示关于Y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和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的和。
图15B表示对于K的CMY各色的着落偏离量。在着落偏离量中,和图15A同样,在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上附加了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
虚线1531表示对于K的C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虚线1532表示对于K的M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虚线1533表示对于K的Y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
实线1541表示对于K的C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和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的和,实线1542表示对于K的M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和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的和,实线1543表示对于K的Y的带周期的着落偏离量和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的和。
把附加了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作为图15B的实线1541、1542、1543表示。把表示对于K的C的着落偏离的实线1541作为kc(y),把表示对于K的M的着落偏离的实线1542作为km(y),把表示对于K的C的着落偏离的实线1543作为kc(y),从
分别求滚子周期的126mm周期成分Rkc(y)、Rkm(y)、Rky(y)。式中,q是y/126的余数,P是传送带1275mm周期内的126mm频率,在现在的场合,设为P=10 1275/126。
图15C表示对于K的CMY各色的着落偏离量。着落偏离量是抽出滚子周期的着落偏离量的着落偏离量。实线1551表示通过(13-1)求得的Rkc(y),实线1552表示通过(13-2)求得的Rkm(y),实线1553表示通过(13-3)求得的Rky(y)。这样,在已知着落偏离周期的场合,就可以抽出着落偏离量。
另外,式(7)~式(12-1)、(12-2),是从任意的相对的着落偏离求修正值表K(y)的方法。通过从图15C的实线1551挪用这样的方法到1503,也可以求滚子周期的修正值。以下说明该方法。
[从KC求K的方法]
把Rkc(y)作为式(7)的KC(y),使用式(7)~式(10)求K(y)。y为0~126mm时的K(y)的值成为滚子修正值表127的修正值。
[从KC、KM、KY求K的方法]
把Rky(y)作为式(1)的KY(y),把Rkc(y)作为式(2)的KC(y),把Rkm(y)作为式(2)的KM(y),使用式(9)、(10)求K(y)。y为0~126mm时的K(y)的值成为滚子修正值表127的修正值。
从以上的说明可以明白,根据本发明,通过对应转动部件的转动位置修正从墨水喷出头喷出墨水的定时,可以消除着落偏离。
此外,上述说明只不过是例示,而本发明的技术上的范围并不由上述说明限定。
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KC(y)求K(y)。但是,使用富立叶变换等,通过
(1)使用抽出KC(y)的64mm、126mm、1275mm周期的图表求K(y)的方法,或者
(2)抽出求得的K(y)的64mm、126mm、1275mm周期的方法的任何方法,也可以个别求3种传送部件的旋转周期的图表。具体如下。
在方法(1)中,从一个KC(y),制作“抽出64mm的周期性的KC(y)”、“抽出126mm的周期性的KC(y)”、“抽出1275mm的周期性的KC(y)”等3个KC(y)。然后,从该3个KC(y)分别制作“编码器用的修正值表K(y)”、“滚子用的修正值表K(y)”、“带用的修正值表K(y)”。
在方法(2)中,从一个KC(y)求一个K(y)。然后,从该一个K(y)制作“抽出64mm的周期性的K(y)”、“抽出126mm的周期性的K(y)”、“抽出1275mm的周期性的K(y)”的3个K(y)。
本申请基于2006年4月7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106252,其全部内容合并在此作为参考。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通过转动传送图像形成介质的传送单元;
具有在所述图像形成介质的传送方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的第一以及第二墨水头,对于所述图像形成介质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墨水头喷出墨水的图像形成单元;
对应所述传送单元的转动动作输出脉冲信号的传送量检测单元;
检测在所述传送单元上设置的基准位置的传送基准位置检测单元;
通过计数检测在所述传送单元上设置的所述基准位置后的脉冲信号、计算与所述基准位置对应的所述图像形成介质上的墨水的着落位置的墨水着落位置计算单元;
存储所述传送单元的一旋转周期的喷印定时修正值表的存储单元;和
从所述喷印定时修正值表读出在所述图像形成介质上的墨水的着落位置处的喷印定时修正值、生成使脉冲信号的相位错开了所述喷印定时修正值的喷印定时信号的喷印定时信号生成单元;
所述喷印定时修正值表,由抵消在与所述传送单元的一转动周期长以上相当的规定的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的规定的图像图形中、根据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墨水头喷出的墨水的着落位置的间隔的测定值计算出来的、由所述传送单元产生的所述规定的图像形成介质的传送量的误差的值的集合组成;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通过对于传送中的所述图像形成介质与所述喷印定时信号同步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墨水头喷出墨水来形成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把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墨水头的间隔设为d,
把所述传送单元的一转动周期长设为L,
把从在所述规定的图像形成介质的设计上的着落位置y处的所述第一墨水头喷出的墨水的着落偏离设为K(y),
把从在所述规定的图像形成介质的设计上的着落位置y处的所述第二墨水头喷出的墨水的着落偏离设为C(y),
把在所述规定的图像形成介质的设计上的着落位置y处的所述第一墨水头和所述第二墨水头的相对的着落偏离的测定值设为KC(y)时,
使用关系式KC(y)=K(y)-C(y),C(y)=K(y+d)、以及条件K(0)=0,把所述规定的图像形成介质的传送量的误差计算为
其中n是满足关系式d×n≥L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还包括对准传送单元,其用于为了在所述规定的图像形成介质的设计上的着落位置y=0开始第一墨水头的墨水的喷出以满足所述条件K(0)=0,而向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所述规定的图像形成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传送单元,具有通过转动传送所述图像形成介质的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
所述传送基准位置检测单元,具有:检测在所述第一传送部上设置的第一基准位置的第一传送基准位置检测部、和检测在所述第二传送部上设置的第二基准位置的第二传送基准位置检测部;
所述墨水着落位置计算单元,具有:通过计数检测在所述第一传送部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基准位置后的脉冲信号、计算与所述第一基准位置对应的所述图像形成介质上的墨水的着落位置的第一墨水着落位置计算部,和通过计数检测在所述第二传送部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基准位置后的脉冲信号、计算与所述第二基准位置对应的所述图像形成介质上的墨水的着落位置的第二墨水着落位置计算部;
所述存储单元,具有:把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一转动周期的喷印定时修正值表作为第一喷印定时修正值表进行存储的第一存储部,和把所述第二传送部的一转动周期的喷印定时修正值表作为第二喷印定时修正值表进行存储的第二存储部;
所述喷印定时修正值表,由所述第一喷印定时修正值表和所述第二喷印定时修正值表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06252 | 2006-04-07 | ||
JP2006106252A JP4841295B2 (ja) | 2006-04-07 | 2006-04-07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49759A true CN101049759A (zh) | 2007-10-10 |
CN100560369C CN100560369C (zh) | 2009-11-18 |
Family
ID=3857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9105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0369C (zh) | 2006-04-07 | 2007-04-06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581801B2 (zh) |
JP (1) | JP4841295B2 (zh) |
CN (1) | CN100560369C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6906A (zh) * | 2009-03-26 | 2010-09-2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介质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909778B (zh) * | 2008-03-12 | 2012-09-05 | 许勒自动控制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调整板形零件位置的装置和方法 |
CN103502778A (zh) * | 2011-04-06 | 2014-01-08 | 考麦兹股份公司 | 用于检测输送机的位置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417062A (zh) * | 2013-08-21 | 2015-03-18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打印套齐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800359A (zh) * | 2016-03-18 | 2016-07-27 |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带式印花机中导带稳定运行的导向系统 |
CN107053866A (zh) * | 2015-12-14 | 2017-08-18 | 株式会社理光 | 液体喷射设备,液体喷射系统及液体喷射方法 |
CN110154558A (zh) * | 2019-06-04 | 2019-08-23 |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 打印精度校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370819A (zh) * | 2019-07-04 | 2019-10-25 | 泰州市溪龙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工业印刷的自动化多喷头印刷设备 |
CN111746111A (zh) * | 2019-03-26 | 2020-10-09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4562961A (zh) * | 2022-04-29 | 2022-05-31 | 合肥安迅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用增量式编码器对齿轮角度误差的标定、补偿方法及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7052902A1 (de) * | 2007-11-03 | 2009-05-07 | Francotyp-Postalia Gmbh | Reduktion von Abstandsfehlern zwischen Punkten eines Druckbilds |
US20090152351A1 (en) * | 2007-12-14 | 2009-06-18 | Michael Nordlund | Detecting An Encoder Material Reading Error |
JP2009214397A (ja) * | 2008-03-10 | 2009-09-2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090972B2 (ja) * | 2008-03-13 | 2012-12-05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JP5037430B2 (ja) * | 2008-05-28 | 2012-09-26 |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における搬送装置、画像記録装置の搬送装置における搬送速度補正方法 |
EP2296906B1 (en) * | 2008-06-06 | 2016-07-20 | Fujifilm Dimatix, Inc. | Sensing objects for printing |
JP5390133B2 (ja) * | 2008-07-16 | 2014-01-15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206338B2 (ja) * | 2008-11-11 | 2013-06-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US7798587B2 (en) * | 2009-02-17 | 2010-09-21 | Xerox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oss-process control of continuous web printing system |
JP5251609B2 (ja) * | 2009-03-03 | 2013-07-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記録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245943B2 (ja) * | 2009-03-13 | 2013-07-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記録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1079296A (ja) * | 2009-09-14 | 2011-04-21 | Ricoh Co Ltd | 記録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JP5062282B2 (ja) | 2010-03-31 | 2012-10-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5654776B2 (ja) * | 2010-05-28 | 2015-01-14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の搬送量補正値算出方法 |
JP5628565B2 (ja) | 2010-06-18 | 2014-11-19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CN102848737B (zh) * | 2011-06-27 | 2015-03-11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打印机及打印控制方法 |
US8833899B2 (en) * | 2012-06-29 | 2014-09-16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Flat field and density correction in printing systems |
CN102815105B (zh) * | 2012-09-04 | 2015-12-02 |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喷墨印刷机喷头驱动方法及装置 |
JP6106395B2 (ja) * | 2012-09-27 | 2017-03-29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2896913A (zh) * | 2012-10-25 | 2013-01-30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平板打印机 |
EP3028969A1 (en) | 2014-11-18 | 2016-06-08 | OCE-Technologies B.V. | Calibration system for a conveyor mechanism and a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 conveyor mechanism |
JP6705140B2 (ja) * | 2015-09-11 | 2020-06-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NL2016518B1 (en) * | 2016-03-31 | 2017-10-17 | Spgprints B V | Control of printing operation of printing heads in a digital printing apparatus. |
US9827784B1 (en) * | 2016-05-25 | 2017-11-28 | Xerox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
JP6801582B2 (ja) | 2017-05-22 | 2020-12-1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形状検出方法 |
JP6801581B2 (ja) * | 2017-05-22 | 2020-12-1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形状検出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45412B2 (ja) | 1989-05-31 | 1999-09-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2820433B2 (ja) | 1989-05-31 | 1998-11-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補正装置 |
DE69132839T2 (de) * | 1990-05-11 | 2002-04-25 | Canon Kk | Aufzeichnungsgerät mit Prüfmusterleser |
JP3186610B2 (ja) * | 1996-07-08 | 2001-07-1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564953B2 (ja) | 1996-10-28 | 2004-09-15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3625407B2 (ja) | 1999-01-14 | 2005-03-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記憶媒体、およびベルト体厚さ情報の更新方法 |
TW200403598A (en) | 2002-03-29 | 2004-03-01 | Olympus Optical Co | Test figure, geometric feature analyzing system, geometric feature analyzing-method, printer, and inkjet printer |
JP2004188921A (ja) | 2002-12-13 | 2004-07-08 | Ricoh Co Ltd | 色ずれ補正方法、光書き込み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7021738B2 (en) * | 2003-10-10 | 2006-04-0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ulti-color printer |
JP4144518B2 (ja) * | 2003-10-10 | 2008-09-0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JP2005305919A (ja) * | 2004-04-23 | 2005-11-04 | Olympus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の画像形成タイミング補正機構及び、その画像形成タイミング補正方法 |
-
2006
- 2006-04-07 JP JP2006106252A patent/JP4841295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4-04 US US11/730,829 patent/US7581801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4-06 CN CNB2007100910524A patent/CN10056036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4-06 US US11/783,222 patent/US2007023652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9778B (zh) * | 2008-03-12 | 2012-09-05 | 许勒自动控制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调整板形零件位置的装置和方法 |
CN101846906A (zh) * | 2009-03-26 | 2010-09-2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介质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846906B (zh) * | 2009-03-26 | 2014-12-0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介质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502778A (zh) * | 2011-04-06 | 2014-01-08 | 考麦兹股份公司 | 用于检测输送机的位置的方法和设备 |
US9316510B2 (en) | 2011-04-06 | 2016-04-19 | Comelz S.P.A.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a conveyor |
CN104417062A (zh) * | 2013-08-21 | 2015-03-18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打印套齐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417062B (zh) * | 2013-08-21 | 2016-01-20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打印套齐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053866A (zh) * | 2015-12-14 | 2017-08-18 | 株式会社理光 | 液体喷射设备,液体喷射系统及液体喷射方法 |
CN107053866B (zh) * | 2015-12-14 | 2020-06-12 | 株式会社理光 | 液体喷射设备,液体喷射系统及液体喷射方法 |
CN105800359A (zh) * | 2016-03-18 | 2016-07-27 |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带式印花机中导带稳定运行的导向系统 |
CN111746111A (zh) * | 2019-03-26 | 2020-10-09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1746111B (zh) * | 2019-03-26 | 2022-05-10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154558A (zh) * | 2019-06-04 | 2019-08-23 |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 打印精度校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370819A (zh) * | 2019-07-04 | 2019-10-25 | 泰州市溪龙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工业印刷的自动化多喷头印刷设备 |
CN114562961A (zh) * | 2022-04-29 | 2022-05-31 | 合肥安迅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用增量式编码器对齿轮角度误差的标定、补偿方法及系统 |
CN114562961B (zh) * | 2022-04-29 | 2023-03-03 | 合肥安迅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用增量式编码器对齿轮角度误差的标定、补偿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70236528A1 (en) | 2007-10-11 |
JP4841295B2 (ja) | 2011-12-21 |
US7581801B2 (en) | 2009-09-01 |
CN100560369C (zh) | 2009-11-18 |
JP2007276286A (ja) | 2007-10-25 |
US20070297823A1 (en) | 2007-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49759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220590C (zh) | 进纸装置和具有该进纸装置的记录装置 | |
CN1282041C (zh) | 彩色定位偏移补正方法,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302927C (zh) | 打印设备和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打印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 |
US10350880B2 (en) | Printing system control | |
CN1397479A (zh) | 与成卷制品有关的装置 | |
JP5963457B2 (ja) |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 |
CN1564750A (zh) |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程序、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系统 | |
JP2011079296A (ja) | 記録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JP5737968B2 (ja) |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 |
JP5997493B2 (ja) | 記録装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JP2016215591A (ja) | 記録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
CN1874894A (zh) | 打印方法、打印设备、打印系统和测试图形 | |
CN1282015A (zh) | 打印机用马达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以及记录媒体 | |
CN1944060A (zh) | 打印设备、色带薄膜、及色带移动控制装置、方法和程序 | |
CN100343069C (zh) | 打印装置、确定打印介质上、下边缘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及系统 | |
CN1072113C (zh) | 记录设备 | |
CN1795106A (zh) | 成像装置 | |
EP1348567A3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CN1668468A (zh) | 喷墨打印装置、该装置的喷墨打印方法、喷墨打印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 |
CN1475361A (zh) | 记录装置 | |
CN1757513A (zh) | 喷墨打印机 | |
JP2011067991A (ja) |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吐出タイミング調整方法 | |
CN1717328A (zh) |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系统 | |
JP2008114435A (ja) | 液滴吐出装置、液滴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の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