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2927C - 打印设备和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打印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打印设备和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打印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2927C
CN1302927C CNB038016990A CN03801699A CN1302927C CN 1302927 C CN1302927 C CN 1302927C CN B038016990 A CNB038016990 A CN B038016990A CN 03801699 A CN03801699 A CN 03801699A CN 1302927 C CN1302927 C CN 130292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media
main scanning
scanning direction
along main
print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016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6193A (zh
Inventor
远藤宏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96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6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29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29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8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building-up characters or image elements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es
    • B41J2/5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building-up characters or image elements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es from an assembly of identical printing elements
    • B41J2/5056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building-up characters or image elements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es from an assembly of identical printing elements using dot arrays providing selective dot disposition modes, e.g. different dot densities for high speed and high-quality printing, array line selections for multi-pass printing, or dot shifts for character inclination
    • B41J2/5058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building-up characters or image elements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es from an assembly of identical printing elements using dot arrays providing selective dot disposition modes, e.g. different dot densities for high speed and high-quality printing, array line selections for multi-pass printing, or dot shifts for character inclination locally, i.e. for single dots or for small areas of a charac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Controlling printhead for accurately positioning print image on printing material, e.g.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ntrol the width of marg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8Character-spacing or back-spacing mechanisms; Carriage return or release devices therefor
    • B41J19/20Positive-feed character-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202Drive control means for carriage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Character Spaces And Line Spaces In Printer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印设备、打印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系统,用于减少墨水的消耗量。所述打印设备包括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和用以送进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并且通过从所述打印头喷墨而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实施打印,其中,通过在多个点、对打印介质各边缘中间首先由所述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进行检测得知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并且根据所测得的歪斜,改变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Description

打印设备和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打印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设备、打印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系统。
背景技术
彩色喷墨打印机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打印设备已为众所周知。彩色喷墨打印机具有喷墨打印头,用以从喷嘴排出墨水,这种打印机被构造为通过使墨滴落在打印纸上来记录图像、文字等;其中的打印纸仅为一种印刷介质的举例。
另外,所述打印头被支承在一个滑动架上,这种滑动架是一种可移动的移动件举例,其中的打印头被设置成处在使各个喷嘴形成的喷嘴面面对打印纸的状态,并且打印头沿着一个导引件在打印纸的宽度方向移动(实行主扫描),并与主扫描同步地喷出墨水。
近年来,为了能够做到使所得的图像有如照片那样的结果的原因,正流行能够实现所谓无边框打印的彩色喷墨打印机,其中是在整个打印纸表面上实施打印。例如,采用无边框打印,通过喷墨,能够在打印纸的四个边缘处实行打印,而没有边框。
在实行无边框打印时,由于是在打印纸的整个表面实施打印,重要的在于已打印完之打印纸的各边缘部分没有边框部分。为了做到这一点,采用以下的方法是有效的,按照所述方法将打印数据准备得略大于打印纸,也就是说,比起打印纸的尺寸来预备一定量的边框,在考虑到以歪斜(斜置)的方式供送打印纸的同时,根据这样的打印数据在打印纸上实行打印。
然而,采用这种方法,存在一种可能,即将会在打印纸以外的区域上面进行打印,从而就出现无味地消耗墨水的问题。
日本专利申请JP-A-2-255360公开的打印机印字位置修正装置中,打印头M4在打印纸M1上打印,光反射型纸张位置传感器M6设在滑架M3上,对输送的打印纸的边缘进行检测,根据该检测信号改变打印开始位置。
日本专利申请JP-A-4-22668记载的带有纸页宽度检测器的打印机中,按公式(LT-L1)/T计算纸的倾斜度,储存为dL,并将顶缘位置移动的量储存为V,并且按公式LT+dL×V+M计算在该位置处可打印的左边缘,储存为LV。以公式RT+dL×V-M计算可打印的右边缘位置,储存为RV。这里的M是边缘值。
鉴于上述问题作出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设备、打印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系统,它们减少墨水的消耗量。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打印介质上实行打印的打印设备,包括: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用以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喷射墨水;用以供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并且根据测得的打印介质的歪斜,改变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是通过在多点检测所述打印介质各边缘中最先由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得知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上实行打印的打印设备,包括: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用以把墨水喷射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和用以供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其中,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用以发光的光发射机构,以及用以接收随所述光发射机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而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光的光接收传感器;所述光发射机构和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移动部件上,该移动部件设有所述打印头,并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即沿主扫描方向上互不相同的两个位置处,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所述的变化是在各打印介质边缘中间首先由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阻挡已被定位之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出的光时发生的;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沿主扫描方向的距离,以及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时直到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时所述打印介质的送进量,得出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使所述打印介质停滞不前并使所述移动部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两次测得在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射的光通过所述打印介质的边缘时发生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以确定两个边缘每一个的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歪斜和所述两个边缘的位置,在使所述移动部件再次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时,改变所述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打印设备实行的打印方法,其中,所述打印设备包括: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以及用以供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并通过从所述打印头喷墨而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实行打印;所述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在多点检测所述打印介质各边缘中最先由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得知所述打印介质歪斜;以及根据所测得的歪斜,改变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打印设备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打印设备包括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和用以送进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所述打印设备通过从所述打印头喷墨而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实行打印,以便通过在多点检测打印介质各边缘中最先由所述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得知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并且根据所测得的歪斜,改变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可与所述计算机连接的显示装置;用于在打印介质上实施打印的打印设备,所述打印设备可被连到所述计算机,并且包括:打印头,它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喷墨;以及用以送进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并且根据测得的歪斜,改变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是通过在多点检测打印介质各边缘中最先由所述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得知的。
通过对本发明和附图的描述,将使本发明的其它特点更为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种示例的打印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一种彩色喷墨打印机20主要结构示例的示意透视图;
图3是说明一种反射光传感器29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喷墨打印机的滑动架28结构原理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安装在滑动架28上之线性编码器11结构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6(a)-(b)是表示CR电机正向旋转以及反向旋转时线性编码器11两种输出信号波形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一种彩色喷墨打印机20电器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打印头36下部表面上喷嘴排布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9(a)-(j)是表示打印头36、反射光传感器29及打印纸P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以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一种用以得知打印纸P歪斜的方法示例的示意图;
图12是喷墨开始和结束位置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13是喷墨开始和结束位置的说明性示意图。
以下是各图中主要使用的数字标号:
11 线性编码器
12 线性编码器编码板
13 旋转编码器
14 旋转编码器编码板
20 彩色喷墨打印机
21CRT(阴极射线管)
22 供纸台
24 供纸辊
25 皮带轮
26 稿台
28 滑动架
29 反射光传感器
30 滑动架电机
31 供纸电机
32 牵引带
34 导向杆
36 打印头
38 光发射部分
40 光接收部分
50 缓冲存储器
52 图象缓冲器
54 系统控制器
56 主存储器
58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61 主扫描驱动电路
62 副扫描驱动电路
63 打印头驱动电路
65 反射光传感器控制电路
66 电信号测量部分
90 计算机
91 视频驱动器
95 应用程序
96 打印机驱动器
97 分辨率转换模块
98 色彩转换模块
99 网点阶模块
100 光栅化程序(rasterizer)
101 用户接口显示模块
102UI打印机接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描述,至少将会使下述各问题更为清楚。
一种用于在打印介质上实行打印的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头,它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用于把墨水喷射在所述打印介质上;以及用以供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其中,通过在多个点、对打印介质各边缘中间首先由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进行检测,得知打印介质歪斜,并根据所测得的歪斜,改变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通过在多个点、对打印介质各边缘中间首先由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进行检测,得知所述打印介质歪斜,并根据所测得的歪斜,改变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能够减少墨水的消耗量。
另外,可以在所述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上实行打印。
在无边框打印的情况下,由于在打印纸的各端部分实行打印,因而由上述方法所引发的各种优点会变得愈加有意义。
另外,所述打印设备还可包括,用以发光的光发射机构,以及用以接收随所述光发射机构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而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光的光接收传感器,并且通过改变所述光发射机构的位置而多次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所述前端阻挡由已被定位的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射的光时,从而可以获得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
按照这种方式,就能够很容易地确定前端的位置。
再有,在所述打印介质的前端阻挡所述的光时发生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可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被测得,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是沿主扫描方向互不相同的位置;根据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沿主扫描方向的距离,以及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时直到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时所述打印介质的送进量,可以得出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
按照这种方式,可使检测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变化的次数最少,并能使过程简化。
另外,通过使所述打印介质停滞不前而使所述光发射机构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可以测得在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射的光通过所述打印介质的边缘时发生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以确定所述边缘的位置;并且根据所述歪斜和所述边缘的位置,可以改变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按照这种方式,用来确定适宜的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或结束位置的信息增加,并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适宜的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或结束位置。
此外,可以两次测得在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射的光通过所述打印介质的边缘时发生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以确定两个边缘每一个的位置;并且根据所述歪斜和所述两个边缘的位置,可以改变所述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按照这种方式,用来确定适宜的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或结束位置的信息增加,并因此可以更为准确地确定适宜的开始位置或结束位置。
另外,可将所述光发射机构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移动部件上,该部件设有所述打印头,并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
按照这种方式,所带来的优点在于,移动部件、光发射机构和光接收传感器可以共用移动机构。
再有,在通过使所述移动部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而检测在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射的光通过所述打印介质的边缘时发生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之后,根据这种检测,在使所述移动部件再次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时,可以改变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按照这种方式,所带来的优点在于,能够避免譬如必须预先开始喷墨等许多麻烦,与是否关于打印头的一些喷嘴进行上述检测无关。
还有,一种用于在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上实施打印的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头,它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用于把墨水喷射在所述打印介质上;以及用以供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其中,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用以发光的光发射机构,以及用以接收所述光的光接收传感器,所述的光随所述光发射机构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而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光发射机构和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移动部件上,该部件设有所述打印头,并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其中,在沿主扫描方向互不相同的两个位置,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所述的变化是在各打印介质边缘中间首先由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阻挡已被定位之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出的光时发生的;其中,根据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沿主扫描方向的距离,以及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时直到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时所述打印介质的送进量,得出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其中,使所述打印介质停滞不前而使所述移动部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两次测得在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射的光通过所述打印介质的边缘时发生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以确定两个边缘每一个的位置;以及其中根据所述歪斜和所述两个边缘的位置,在使所述移动部件再次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时,改变从所述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按照这种方式,由于可以实现上面所述的所有效果,所以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另外,按照由一种打印设备实行的打印方法,其中所述打印设备包括: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打印头,以及用以供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并且通过从所述打印头喷墨而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实行打印;所述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在多个点、对打印介质各边缘中间首先由所述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进行检测,得知所述打印介质歪斜;并根据所测得的歪斜,改变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通过在多个点、对打印介质各边缘中间首先由所述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进行检测,而得知所述打印介质歪斜,以及通过根据所测得的歪斜改变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能够减少墨水的消耗量。
另外,还能够执行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可以使打印设备实行上述方法,这种方法的效果在于能够减少墨水的消耗量。
还有,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能与所述计算机连接的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在打印介质上实行打印的打印设备;所述打印设备能够与所述计算机连接而且包括:打印头,它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并用于把墨水喷射在所述打印介质上,以及用以供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其中,通过在多个点、对打印介质各边缘中间首先由所述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进行检测,而得知所述打印介质歪斜,并根据所测得的歪斜,改变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按照这种方式实现的计算机系统,作为整体,将超越于普通的系统。
=设备总体结构示例=
图1是表示用作本发明一种示例之打印系统结构的方框图。该打印系统设有计算机90和作为一种打印设备举例的彩色喷墨打印机20。应予说明的是,可将这种包含彩色喷墨打印机20和计算机90的打印系统概括地称为“打印设备”。虽然图中并未示出,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90、彩色喷墨打印机20、诸如CRT21或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诸如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装置,以及诸如软驱或CD-ROM驱动器的驱动装置组成。
在计算机90中,在预定的操作系统下执行应用程序95。操作系统包括视频驱动器91和打印机驱动器96,应用程序95通过这些驱动器输出要传送给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打印数据PD。比如进行图象修饰的应用程序95关于所要处理的图象实行所需的处理,并经视频驱动器91把图象显示在CRT21上。
当应用程序95发出打印命令时,计算机90的打印机驱动器96从接收来自应用程序95的图象数据,并将它们转换成要提供给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打印数据PD。打印机驱动器96内部设有分辨率转换模块97、色彩转换模块98、网点阶模块99、光栅化程序(rasterizer)100、用户接口显示模块101、UI打印机接口模块102,以及颜色转换查找表LUT。
分辨率转换模块97执行把应用程序95形成的彩色图象数据分辨率转换成打印分辨率的功能。其分辨率经如此转换的图象数据是仍由三种颜色组分RGB组成的图象信息。色彩转换模块98参照颜色转换查找表LUT,对每个象素将RGB图象数据转换成能够为彩色喷墨打印机20使用之多种墨水颜色的多重灰度数据。
经过色彩转换的多重灰度数据具有比如256种灰度等级。网点阶模块99执行所谓网点阶处理,产生网点阶图象数据。由光栅化程序(rasterizer)100将网点阶图象数据重新排列成要被传送给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次序,并作为最终的打印数据PD输出。打印数据PD包括指示在每次主扫描移动期间形成的象点情况的光栅数据和指示副扫描进给量的数据。
用户接口显示模块101具有显示与打印有关的各类用户接口窗口的功能和接收来自这些窗口中之用户输入的功能。
UI打印机接口模块102的功能在于,作为用户接口(UI)与彩色喷墨打印机之间的接口。它解释用户通过所述用户接口所给的指令,并将各种命令COM送给彩色喷墨打印机;相反地,它还解释从彩色喷墨打印机接收的命令COM并执行各种关于用户接口的显示。
应予说明的是,打印机驱动器96比如实现送出和接收各类命令COM的功能,以及把打印数据PD提供给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功能。按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格式,提供用于实现打印机驱动器96这些功能的程序。可以使用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如软盘、CD-ROM、磁光盘、IC卡、ROM盒式磁盘、各种穿孔卡、其上打印有比如条形码类编码的各种印制材料,以及内部存储器件(如RAM或ROM等存储器)和外部存储装置。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计算机程序下载到计算机90中。
图2是表示彩色喷墨打印机20主要结构一种示例的示意透视图。彩色喷墨打印机20设置有:供纸台22;由未予示出之步进电机驱动的供纸辊24;压纸辊26;滑动架28;用作可动的移动部件示例,它具有打印头,用以形成象点;滑动架电机30;由滑动架电机30驱动的牵引带32,以及为滑动架28所用的导向杆34。滑动架28上安装有带许多喷嘴的打印头36和反射光传感器29,它们将在后面有详细的描述。
由供纸辊24从供纸台22辊出打印纸P,在稿台26的表面上沿着供纸方向(下称副扫描方向)送进。滑动架28受牵引带32的牵引,而牵引带32是由滑动架电机30驱动的,并且,滑动架28按主扫描方向沿着导向杆34移动。应予说明的是,有如图中所示者,主扫描方向指的是与副扫描方向垂直的两个方向。供纸辊24也被用于实行供纸的操作,用以把打印纸P供送给彩色喷墨打印机20,还被用于卸纸的操作,用以从彩色喷墨打印机20排出打印纸P。
=反射光传感器结构示例=
图3是用于描述反射光传感器29一种示例的示意图。反射光传感器29装在滑动架28上。它具有:光发射部分38,作为举例,比如由发光二极管制成,是光发射结构的一种示例;光接收部分40,作为举例,比如由光电晶体管制成,是光接收传感器的一种示例。由光发射部分38发出的光,也即入射光受到打印纸P的反射,或者如果沿着被发射光的方向没有打印纸P,则受到稿台26的反射。被反射的光由光接收部分40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随后,测量所示电信号的大小,作为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与所接收的反射光强度相对应。
应予说明的是,在上面的描述中,有如图中所示者,把光发射部分38和光接收部分40设置为一个单独的单元,共同构成被称为反射光传感器29的器件。不过,也可以将它们构造成分开的器件,比如光发射器件和光接收器件。
另外,在上面的描述中,把被反射的光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测量电信号的大小,用以得到所接收的反射光强度。不过,这并不是一种限制,只须使与所接收的反射光强度相对应的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能够测量。
=滑动架周围结构的示例=
接下去描述滑动架周围的结构。图4是表示喷墨打印机之滑动架周围结构的示意图.
图4所示的喷墨打印机设有:供纸电机31(下称PF电机),用于供送纸张,是作为打印介质供送机构的一种示例;滑动架28,其上固定有用于将墨水喷射在打印纸P上的打印头36,而且它沿主扫描方向受到驱动;滑动架电机30(下称CR电机),用以驱动滑动架28;固定于滑动架28上的线性编码器11;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其中按预定的间隔形成多个狭缝;未予示出的旋转编码器13为PF电机31所用;用于支承打印纸P的稿台26;受PF电机31驱动的供纸辊24,用于传送打印纸P;安装在CR电机30旋转轴上的皮带轮25;以及由皮带轮25驱动的牵引带32。
接下去描述上述线性编码器11和旋转编码器13。图5是一个说明性示意图,以示意的方式表示装在滑动架28上的线性编码器11的结构。
图5所示的线性编码器11设有发光二极管11a、准直透镜11b和检测处理部分11c。检测处理部分11c具有多个(如4个)光电二极管11d、信号处理电路和比如两个比较器11fA及11fB。
当通过电阻器把电压VCC加在发光二极管11a两边时,它发射光。由准直透镜11b将所述的光压缩成平行光,穿过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按预定的间隔(比如1/180英寸,1英寸=2.54厘米)设有许多狭缝。
穿过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的平行光再通过多个未予示出的固定狭缝,入射到各光电二极管11d上,并在这里被转换成电信号。从各光电二极管11d输出的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11e的信号处理,则从信号处理电路11e输出的信号在比较器11fA和11fB中受到比较,比较的结果作为脉冲被输出。然后,从比较器11fA和11fB输出的脉冲ENC-A和ENC-B成为线性编码器11的输出。
图6是表示在CR电机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线性编码器11两种输出信号波形的时序图。
如图6(a)和6(b)所示,在CR电机正向旋转时以及它反向旋转时,脉冲ENC-A和ENC-B的相位在二种情况下都偏差90°。当CR电机30正向旋转时,也即滑动架28正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时,则如图6(a)所示,脉冲ENC-A的相位超前脉冲ENC-B的相位90°。另一方面,当CR电机30反向旋转时,则如图6(b)所示,脉冲ENC-A的相位关于脉冲ENC-B的相位延迟90°。脉冲ENC-A和ENC-B的一个周期T等于滑动架28移动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的狭缝间隔的时间。
然后,检测线性编码器11之输出脉冲ENC-A和ENC-B的前沿,并计数测得的前沿数。根据算出的前沿数得到CR电机30的旋转位置。与这种计算相关,当CR电机30正向旋转时,每次检测一个前沿都加一个“+1”,而当CR电机30反向旋转时,每次检测一个前沿都加一个“-1”。每个脉冲ENC-A和ENC-B的周期都等于从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的一个狭缝通过线性编码器11时到下一个狭缝通过线性编码器11时的时间,并且,脉冲ENC-A和ENC-B的相位偏差90°。因此,在上述计算中的计数值“1”对应于1/4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的狭缝间隔。于是,如果计数值乘以1/4狭缝间隔,则根据这个乘积,可以得到CR电机30已从与计数值“0”对应的旋转位置移动的量。这时,线性编码器11的分辨率为1/4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的狭缝间隔。
另一方面,除了旋转编码器编码板14是一个随PF电机31一起旋转的转盘之外,PF电机31的旋转编码器13的具有与线性编码器11同样的结构。旋转编码器13输出两种脉冲ENC-A和ENC-B,并且,根据这种输出可以得到PF电机31移动的量。
=彩色喷墨打印机电器结构的示例=
图7是表示彩色喷墨打印机20电器结构示例的方框图。彩色喷墨打印机20设有:缓冲存储器50,用于接收由计算机90提供的信号;图象缓冲器52,用于储存打印数据;系统控制器54,用于控制彩色喷墨打印机20整个工作过程;主存储器56以及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58。系统控制器54与用以驱动滑动架电机30的主扫描驱动电路61、用以驱动供纸电机31的副扫描驱动电路62、用以驱动打印头36的打印头驱动电路63、用于控制反射光传感器29之光发射部分38和光接收部分40的反射光传感器控制电路65、上述线性编码器11以及上述旋转编码器13相连。另外,反射光传感器控制电路65设有电信号测量部分66,用以测量从光接收部分40所接收的反射光转换成的电信号。
从计算机90传送来的打印数据被临时保存在缓冲存储器50中。在彩色喷墨打印机20中,系统控制器54从缓冲存储器50中的打印数据读取所需的信息,并根据这种信息把控制信号送给比如主扫描驱动电路61、副扫描驱动电路62和打印头驱动电路63。
图象缓冲器52储存多种颜色组分的打印数据,这些颜色组分是由缓冲存储器50接收的。打印头驱动电路63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54的控制信号,从图象缓冲器52读取每种颜色组分的打印数据,并与所述打印数据相应地驱动设在打印头36中每种颜色的喷嘴阵列。
=打印头的喷嘴布置示例=
图8是表示打印头36下部表面中喷嘴布置的说明性示意图。打印头36具有一组黑色喷嘴阵列和一组彩色喷嘴阵列,每一组都沿着副扫描方向排成一条直线。本说明书中也将“喷嘴阵列”称为“喷嘴组”、
黑色喷嘴阵列(用白色圆圈表示)有180个喷嘴,从1#到180#。这些喷嘴1#到180#沿着副扫描方向按预定的喷嘴间距k·D排列。这里的D是沿副扫描方向的墨点间距,k为整数。沿副扫描方向的墨点间距D等于主扫描线(光栅线)的间距。以下将表示喷嘴间距k·D的整数k简称为“喷嘴间距k”。喷嘴间距k的单位是“点”,这指的是沿副扫描方向的墨点间距。
在图8的示例中,喷嘴间距k是4个墨点。不过,也可喷嘴间距k设定为任意整数。
颜色喷嘴阵列包括黄色喷嘴组Y(用白三角表示)、西洋红喷嘴组M(用白方块表示),以及青蓝色喷嘴组C(用白菱形块表示)。应予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也将彩色墨水称作“彩色喷嘴组”。每个彩色喷嘴组有60个喷嘴,从1#到60#。另外,彩色喷嘴组的喷嘴间距与黑色喷嘴阵列的喷嘴间距k相同。彩色喷嘴组的喷嘴排列在与黑色喷嘴阵列各喷嘴同样的副扫描位置。
打印时,与打印头36随着滑动架28以恒定速度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从每个喷嘴喷出墨滴。然而,根据打印的模式,并非所有喷嘴总在使用,也有一种情况是只有一些喷嘴在使用。
=第一实施例=
接下去利用图9和图10,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9是表示打印头36、反射光传感器29及打印纸P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10是用以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首先,用户通过应用程序95或类似者命令打印(步骤S2)。当收到这一命令的应用程序95发出打印指令时,计算机90的打印机驱动器96从应用程序95接收图象数据,并将这种数据转换成打印数据PD,打印数据包括表示要在每次主扫描中形成的光点状态的光栅数据,以及表示副扫描进给量的数据。另外,打印机驱动器96将所述打印数据PD与各种命令COM一起提供给彩色喷墨打印机20。彩色喷墨打印机20由缓冲存储器50收到这些数据之后,将这些数据送到图象缓冲器52或系统控制器54。
此外,用户可以给出用户接口显示模块101所要执行的有关打印纸P尺寸或无边框打印的指令。用户接口显示模块101收到这种用户指令,送给UI打印机接口模块102。UI打印机接口模块102解释被指示的命令,把一个命令COM送给彩色喷墨打印机20。彩色喷墨打印机20由缓冲存储器50收到这一命令COM之后,把给命令送给系统控制器54。
比如,彩色喷墨打印机20由副扫描驱动电路62根据送给系统控制器54的命令驱动供纸电机31,供送打印纸P(步骤S4)。
继而,系统控制器54使主扫描驱动电路61驱动CR电机30,将滑动架28驱动到预定位置(以下也称第一位置),并使该滑动架位于这里(步骤S6)。然后,根据线性编码器11的输出脉冲得到CR电机30离开它的基准位置移动的量,也就是滑动架28的第一位置被记录的移动量(步骤S8)。
此外,系统控制器54利用反射光传感器控制电路65控制设在滑动架28上被置于适当位置的反射光传感器29,并且反射光传感器29的光发射部分38向着稿台26发射光(步骤S10)。
如图9(a)和(b)所示,随着打印纸P受到供纸电机31的进一步被送进,在打印纸P各边缘中间首先由供纸电机31被送进的引导边缘(下称顶部边缘),阻挡上述光发射部分38发出的光(步骤S12),如图9(b)所示。这时,由光发射部分38发射的入射光的目标从稿台26变到打印纸P,因此,作为接收反射光的反射光传感器29之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电信号强度改变。然后,由电信号测量部分66测量该电信号的强度,并确定打印纸P的顶部边缘已经通过光。
另外,这时的系统控制器54根据旋转编码器13的输出脉冲,得到PF电机31从它的基准位置移动的量,并储存这个移动量,即打印纸P的进给量(步骤S14)。
接下去,系统控制器54使主扫描驱动电路61驱动CR电机30,将滑动架28从第一位置驱动到预定位置(以下也称临时位置),并使该滑动架位于这里(步骤S16)。这个预定位置可以沿着主扫描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的上游一侧或者在下游一侧。本实施例中,有如图9(b)和图9(c)所示那样,滑动架28向着上游侧移动,并位于该处。
随后,系统控制器54由反射光传感器控制电路65控制反射光传感器29,并由光接收部分40接收来自光发射部分38所发射光的反射光,而且由电信号测量部分66测量电信号的强度,作为输出值。另外,系统控制器54将所测得的值与预定的阈值相比较,确定入射光的目标是否为打印纸P(步骤S18)。也就是说,对于入射光的目标是打印纸P和不是打印纸P(即目标为稿台26时)的情况而言,由于比如纸和稿台的颜色不同,反射光的强度是不同的。因此,通过比较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与预定阈值,即与反射光强度相应的输出值,就能确定入射光的目标是否为打印纸P。
接下去,如果作为这一确定的结果,确定入射光的目标是打印纸P,则系统控制器54使主扫描电路61驱动CR电机30,使滑动架28从所述临时位置移到一个预定的位置(下称第二位置),这个预定位置位在关于第一位置与所述临时位置相对的一侧,而且滑动架就位于这里(步骤S20)。相反,如果确定入射光的目标不是打印纸P,则系统控制器54使滑动架28从所述临时位置移到一个预定位置,这个预定位置关于所述第一位置位于与临时位置同一侧,也称做第二位置,而且滑动架就位于这里(步骤S22)。然后,根据线性编码器11的输出脉冲,得到CR电机30从它的基准位置移动的量,并记录该移动量,也即滑动架28的第二位置(步骤S24)。
应予说明的是,当确定入射光的目标不是打印纸P时,可将所述临时位置视为所述第二位置,而无需使滑动架28从该临时位置移到第二位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像图9(c)所示那样确定入射光的目标是打印纸P,所以,系统控制器54把滑动架28从该临时位置移到预定位置(下称第二位置),这个位置位于关于第一位置与临时位置相对的一侧,而且滑动架就位于这里,如图9(c)和9(d)所示(步骤S20)。
另外,如图9(d)和9(e)所不,当由供纸电机31进一步供送打印纸P时,则有如9(e)所示,打印纸P的顶部边缘遮挡自光发射部分38发出的光(步骤S26)。这时,从光发射部分38发出的入射光从稿台26变到打印纸P,因而作为接收反射光的反射光传感器29之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电信号强度改变。由电信号测量部分66测量电信号的强度,并检测打印纸P的顶部边缘通过所述的光。
另外,这时系统控制器54根据旋转编码器13的输出脉冲,得到PF电机31从它的基准位置移动的量,并储存这个移动量,也即打印纸P被送进的量(步骤S28)。
接下去,系统控制器54根据步骤S8时所储存的滑动架28的第一位置、步骤S24时所储存的滑动架28的第二位置、步骤S14时所储存的打印纸P被送进的量,以及步骤S28时储存的打印纸P被送进的量,得到打印纸P的歪斜。
利用图11给出更为详细的说明。图11是说明一种用以得知打印纸P歪斜的方法示例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向着右上方向倾斜的实线表示打印纸P的顶部边缘。另外,图中所示线的左端表示打印纸P上部边缘的右端(下称右上边缘),而线的右端表示打印纸P上部边缘的左端。为什么线的右和左与打印纸P上部边缘的右和左位置相反的原因在于,纸的送进方向是从图中的上面一侧向着下面一侧的。
另外,如图该所示,对于滑动架28的第一位置在A点时,假定步骤S8时储存的第一位置是数值a。同样地,对于滑动架28的第二位置在B点时,假定步骤S24时储存的第二位置是数值b。值得注意的是,为方便起见,数值a和b都采用打印纸P的右上边缘沿主扫描方向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但这并非是受到限制的,也可以采用其它位置。
另外,关于纸的送进方向,图中A点和B点位置之间的差p直接表示步骤S14时储存的打印纸P所进给量与步骤S28时储存的打印纸P所进给量之间的差,因为滑动架只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因此,就能够从步骤S14和步骤S28时储存的这些数值得到所示的差p。
接下去,从数值a、b和p得到打印纸P的歪斜。如图所示,譬如由所述主扫描方向与实线之间的角度θ表示所述歪斜。正如图中所清楚看到的,满足下述关系
θ角=tan-(p/(b-a))
按照这种方式,从步骤S8、S14、S24和S28中储存的各数值可以得到打印纸P的歪斜(步骤S30)。
继而,如图9(e)和9(f)所示,系统控制器54使主扫描驱动电路61驱动CR电机30,以移动滑动架28。如图9(f)所示,打印纸P的边缘将穿过光发射部分38发射的光(步骤S32)。这时,从光发射部分38发射的入射光的目标从打印纸P变到稿台26,因而作为接收反射光的反射光传感器29之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电信号强度改变。然后,由电信号测量部分66测量电信号的强度,测得打印纸P的顶部边缘通过所述的光。
然后,根据线性编码器11输出脉冲,得到CR电机30从它的基准位置移动的量,也即储存滑动架28位置(下称第三位置)移动的量(步骤S34)。
继而,如图9(f)和9(g)所示,为了在打印纸P上实行无边界打印,系统控制器54驱动CR电机30,进而移动滑动架28。
然后,如图9(g)和9(h)所示,滑动架28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并从打印头36喷射墨水,以进行无边框打印(步骤S38)。
下面,利用图12说明喷墨开始和结束的位置。图12是喷墨开始和结束位置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12中打印头36、反射光传感器29以及打印纸P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图9(h)相对应。与图中左侧所示的打印头36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从打印头36喷出墨水,以便在打印纸P上进行打印,并最终打印头36到达图中右侧所示的位置。在打印纸P上画出的6条线中的每一条表示从打印头36的每个喷嘴所喷出的墨水形成的墨滴组合。喷嘴的排列有如参照图8所已经说明过的那样,但为了更好地理解,图12中示出一个例子,其中的打印头由一排喷嘴组构成,并且只提供8个喷嘴。
本实施例说明一种确定从图中所示8个喷嘴中间的喷嘴N开始和结束喷射墨水位置的方法;但也由其它喷嘴按同样的方法进行这种确定。
首先,注意图12中所示打印纸P的左下部分。如图中所示,假设在反射光传感器29与喷嘴N之间沿供纸方向的距离为y1,打印纸P的歪斜角为θ,并且在第三位置C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36的喷嘴N通过的打印纸P边缘处一个点之间沿主扫描方向的距离为x1。在这种情况下,有下述关系成立:x1=y1×tanθ。由于距离y1是已知的,所以,代替步骤S30中已经用角度θ得到的打印纸P歪斜,可以得到距离x1。
类似地,注意图12中所示打印纸P的中下部分。如图中所示,假设在反射光传感器29与喷嘴N之间沿供纸方向的距离为y1,打印纸P的歪斜角为θ,并且在第二位置B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36的喷嘴N对于第二时间通过的打印纸P边缘处一个点之间沿主扫描方向的距离为x2。在这种情况下,有下述关系成立:x2=y1/tanθ。由于距离y1是已知的,所以,代替步骤S30中已经用角度θ得到的打印纸P歪斜,可以得到距离x2。
按照这种方式,根据在步骤S34中储存的沿主扫描方向的第三位置C和距离x1,可以确定要开始从喷嘴N喷墨的位置;并且,根据在步骤S24中储存的沿主扫描方向的第二位置B和距离x2,还可以确定要结束从喷嘴N喷墨的位置(步骤S36)。
这就是说,系统控制器54控制主扫描驱动电路61,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CR电机30,并控制打印头驱动电路63,按顺序驱动打印头36,使得在从第三位置C延迟距离x1的一点处开始从喷嘴N喷墨,并使得在先于第二位置B距离x2的一点处结束从喷嘴N喷墨(步骤S38)。
另外,由于从图9(g)到9(h)滑动架28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所以,从反射光传感器29的光发射部分38发射的光将通过打印纸P的边缘。这就是说,当打印纸P与反射光传感器29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图9(f)到9(e)中所示的关系时,将会发生这种情况。这时,有如上述,作为接收反射光的反射光传感器29之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电信号强度发生变化。然后,由电信号测量部分66测量所示电信号的强度,并测得打印纸P的边缘通过光(步骤S38)。
继而,根据线性编码器11的输出脉冲,得到CR电机30自其基准位置移动的量,并储存这个移动的量,也就是滑动架28的位置(以下也将相应于图9(f)的滑动架28的位置称作第四位置,还将相应于图9(e)的滑动架28的位置称作第五位置)(步骤S40)。
接下去有如图9(h)和图9(i)所示那样,系统控制器54驱动CR电机30,以移动滑动架28,驱动供纸电机31,将打印纸P送进预定的量,并准备下一次无边框打印(步骤S42)。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系统控制器54根据旋转编码器13的输出脉冲得到PF电机31自其基准位置移动的量,并储存这个移动的量,也即打印纸P的进给量(步骤S44)。
然后如图9(i)和图9(j)所示,滑动架28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同时从打印头36喷射墨水,实行无边框打印(步骤S48)。
以下利用图13说明喷墨开始和喷墨结束的位置。图13是喷墨开始和结束位置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13中打印头36、反射光传感器29以及打印纸P的位置关系与图9(j)中的关系相应。在图中左侧所示打印头36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从打印头36的各喷嘴喷射墨水,以便在打印纸P进行打印,最终打印头36到达图中右侧所示的位置。在打印纸P时画出的12条线中的每一条表示从打印头36每个喷嘴喷射的墨水形成的墨滴组合。这些线中间,从图的顶部数的各偶数线条是在步骤S38中形成的线,而奇数线条是当前步骤形成的线。
另外,该图中示出两个反射光传感器29;但只示出以虚线表示的下面反射光传感器29,以表示在打印纸P被送进预定的量之前,反射光传感器29与打印纸P之间的相对位置。于是,从图中就知道,由虚线所示下面反射光传感器29沿供纸方向的位置与有如上面已经说明的沿供纸方向第四位置D和第五位置E等各位置相符。
各喷嘴的布置有如用图8所已经说明的那样,但为了更好的理解,图13示出一个例子,其中,所示打印头由一排喷嘴组构成,只提供8个喷嘴。
本实施例说明一种确定在8个喷嘴中间从图中所示的喷嘴N开始和结束喷射墨水位置的方法;但也按同样的方法由其它喷嘴进行这种确定。
首先,注意图13中所示打印纸P的左下部分。如图所示,假设在以虚线所示下部反射光传感器29与喷嘴N之间沿供纸方向的距离为y2,打印纸P的歪斜角为θ,并且在第四位置D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36的喷嘴N通过的打印纸P边缘处一个点之间沿主扫描方向的距离为x3。在这种情况下,有下述关系成立:x3=y2×tanθ。由于距离y2等于从已知的上述距离y1减去已经说明过的打印纸P预定进给量所得的值,所以,代替步骤S30中已经用角度θ得到的打印纸P歪斜,可以得到距离x3。应予说明的是,根据步骤S28和S44中储存的数值之间的差,可以得到上述预定的打印纸P进给量。
类似地,注意图13中所示打印纸P的中下部分。如图所示,假设在以虚线所示下部反射光传感器29与喷嘴N之间沿供纸方向的距离为y2,打印纸P的歪斜角为θ,并且在第五位置E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36的喷嘴N对于第二时间通过的打印纸P边缘处一个点之间沿主扫描方向的距离为x4。在这种情况下,有下述关系成立:x4=y2/tanθ。由于距离y2等于从上述已知的距离y1减去已经说明过的打印纸P预定进给量所得的值,所以,代替步骤S30中已经用角度θ得到的打印纸P歪斜,可以得到距离x4。
按照这种方式,根据步骤S40中储存的沿主扫描方向上的第四位置D和所述距离x3,可以确定要开始从喷嘴N喷墨的位置,以及根据步骤S40中储存的沿主扫描方向上的第五位置E和所述距离x4,可以确定要结束从喷嘴N喷墨的位置(步骤S46)。
这就是说,系统控制器54控制主扫描驱动电路61,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CR电机30,并控制打印头驱动电路63,按顺序驱动打印头36,使得在从第四位置D延迟距离x3的一点处开始从喷嘴N喷墨,并使得在先于第五位置E距离x4的一点处结束从喷嘴N喷墨(步骤S48)。
另外,由于从图9(i)到9(j)滑动架28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所以,从反射光传感器29的光发射部分38发射的光将通过打印纸P的边缘。这时,有如上述,作为接收反射光的反射光传感器29之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电信号强度发生变化。然后,由电信号测量部分66测量所示电信号的强度,并测得打印纸P的边缘通过光(步骤S48)。
继而,根据线性编码器11的输出脉冲,得到CR电机30自其基准位置移动的量,并储存这个移动的量,也就是滑动架28的位置(步骤S50)。
接下去,系统控制器54使CR电机30驱动,以移动滑动架28;使供纸电机31驱动,以将打印纸P送进预定的量;并准备下一次无边框打印。下面的过程就与已经描述的那些一样。根据步骤S50中储存的滑动架28的位置和上述预定的量,对打印头36的每个喷嘴确定喷墨开始和结束的位置,并根据这种确定,在打印纸P上实行无边框打印。然后,通过重复这些过程,完成无边框打印。
值得注意的是,用于执行上述过程的程序被储存在EEPROM58中,由系统控制器54执行所述程序。
有如背景技术部分中所说明的,在把打印数据准备得略大于打印纸,也就是比起打印纸张的尺寸来,准备一定量的余量,并在考虑到以歪斜(斜向)的方式供送打印纸情况的同时,根据这样的打印数据在打印纸上实行打印的方法中,存在一种可能,即将会在打印纸之外的区域上实行打印,因而就可能产生无用地耗费墨水的问题。
鉴于上述,通过在多个点检测打印纸P的顶部边缘,以得到打印纸P的歪斜,并根据所得的歪斜改变从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36喷墨的开始位置或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这两个位置,而减少墨水的耗费量,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要注意的是,在上面的叙述中,在步骤S14和S28,得到PF电机31自其基准位置移动的量,并储存这些移动的量,作为打印纸P的进给量,而且把这些进给量的差看作是从在第一位置测得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时一直到在第二位置测得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时送进打印纸的量。不过,利用在步骤S14中PF电机31的位置作为在步骤S28中得到PF电机31移动量的基准位置,可以得到打印纸的送进量。另外,同样可以要求上述过程用于从步骤S28和S44储存的数值之间的差得到预定的纸进给量,以及要求上述过程用于从步骤S8和S24储存的数值之间的差得到沿主扫描方向的距离。
另外,上面把第一位置即临时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看作预先确定的位置;然而,这些预先确定的位置可以是在任何位置。此外,当把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看作预先确定的位置时,可以省略对于储存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也即步骤S8和S24稍后所实行的过程。
另外,在步骤S38,在从第三位置C延迟距离x1的位置点处开始从喷嘴N喷射墨水,并在先于第二位置B距离x2的位置点处结束从喷嘴N喷射墨水。但也可能在延迟一段比距离x1小的距离(x1-Δ1)的位置点处开始从喷嘴N喷射墨水,并在先于一段比距离x2小的距离(x2-Δ2)的位置点处结束从喷嘴N喷射墨水,以提供一定的余量。此外,按照类似的方式,在步骤S48能够在延迟一段比距离x3小的距离(x3-Δ3)的位置点处开始从喷嘴N喷射墨水,并在先于一段比距离x4小的距离(x4-Δ4)的位置点处结束从喷嘴N喷射墨水。
=其它实施例=
上面以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打印设备等。而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用于容易理解本发明之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之意。当然可以选择以及改进本发明,不致脱离它的要旨,并包含其等价物。
另外,将打印纸描述为一种打印介质的实例,但薄膜、织物、薄金属片等均可用作打印介质。
再有,能够提供计算机系统,这种计算机具有计算机主体、可与计算机主体相连的显示装置,以及可与计算机主体相连的上述实施例的打印机,而且,如果需要,还可提供诸如鼠标或键盘类的输入装置、软盘驱动器,以及CD-ROM驱动装置。按照这种方式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作为整体要优于普通的计算机系统。
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打印机,可以具有计算机主体、显示装置、输入装置、软盘驱动器以及CD-ROM驱动装置当中每一个的某些功能或机构。例如,所述打印机的结构可以包括用来进行图象处理的图象处理部分、用来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部分,以及用来装入和取下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安装部分,所述介质中记录有由数字摄像机等捕捉到的图象数据。
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描述一种彩色喷墨打印机,但也可将本发明用于单色喷墨打印机。
应予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在打印纸P的整个表面上实行打印的,也就是实行所谓无边框打印。但这并非是限制,对于不在打印纸P的整个表面上而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实行打印的情况,上述装置具有优良的效果。
不过,对于无边框打印上述装置带来的优点尤为明显,因为是在打印纸的各个端部实现打印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打印设备包含用来发射光的光发射部分38以及用来接收光的光接收部分40,随着光发射部分38沿着主扫描方向的移动所述光接收部分40沿主扫描方向移动,而且,通过改变光发射部分38的位置多次检测当所述顶部边缘遮挡已经被定位之光发射部分38发射的光时所发生的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变化,得到打印纸P的歪斜。但这并非是限制。
然而,上述实施例尤为可取的是,按照这种方式,能够容易地确定顶部边缘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变化发生在于沿主扫描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到打印纸P的顶部边缘遮挡所述光时;根据沿主扫描方向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距离,以及从在第一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直到在第二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打印介质的进给量,得到打印纸P的歪斜。但这并非是限制。
然而,上述实施例尤为可取的是,按照这种方式,可使检测光接收部分输出值变化的次数保持在最小值,并可使程序简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变化发生在测得光发射部分38发射的光通过打印纸P的边缘时,用以通过使打印纸P一直固定而使光发射部分38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来确定打印纸P边缘的位置;而且,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36喷墨开始的位置、结束的位置或者这两个位置同时随所述歪斜以及所述边缘的位置而改变。但这并非是限制,也可以是比如只随所述歪斜而改变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36喷墨开始的位置、结束的位置或者同时改变这两个位置。
然而,上述实施例尤为可取的是,按照这种方式,使用来确定适宜的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36喷墨开始的位置或结束位置的信息增多,并因此而能够准确地确定适宜的开始位置或结束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变化发生在两次测得光发射部分38发射的光通过打印纸P的边缘时,用以确定两个边缘中每一个的位置;而且根据所述歪斜以及所述两个边缘的位置,改变所述开始的位置、结束的位置或者同时改变这两个位置。但这并非是限制,也可以是比如根据所述歪斜和上述两个边缘的只有一个边缘的位置,而改变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36喷墨开始的位置、结束的位置或者同时改变这二者。
然而,上述实施例尤为可取的是,按照这种方式,使用来确定适宜的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36喷墨开始的位置或结束位置的信息增多,并因此而能够准确地确定适宜的开始位置或结束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滑动架28上设置光发射部分38和光接收部分40,而所述滑动架28设有打印头36,并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但这并不是一种限制,而能够比如也适用于滑动架28、光发射部分38和光接收部分40可分开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结构。
然而,上述实施例尤为可取的是,按照这种方式,滑动架28、光发射部分38和光接收部分40的移动机构可以是共用的。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有如在步骤S38到步骤S48所述的那样,在检测因使滑动架28沿主扫描方向移动而致光发射部分38通过打印纸P边缘时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发生的变化之后(步骤S38),根据上述检测,使滑动架28再次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时,改变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36开始喷墨的位置、结束喷墨的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步骤S48)。但这并不是一种限制,而可以比如在滑动架28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立刻检测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变化,并根据上述检测改变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36开始喷墨的位置、结束喷墨的位置,或者同时改变这两个位置。
然而,在后种方法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其中在测得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变化时,打印头36的一些喷嘴已经通过打印纸P的边缘。因此,不管是否已经进行检测,必须采取措施,预先开始从这些喷嘴喷墨。另一方面,按照本实施例的方法,理论上最好是不包含这样的麻烦。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在第一位置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之后,光发射部分38和光接收部分40沿主扫描方向从第一位置向上游侧或者向下游侧移动,并且在根据已接收从光发射部分38发射之光的光接收部分40的输出值确定光入射在打印纸P上时,则将第二位置设定在与进行所述确定的一侧关于第一位置相对的另一侧上;反之,在确定光并未入射在打印纸P上时,则将第二位置设定在与进行所述确定的一侧关于第一位置相同的一侧上。但这并不是一种限制,而可以比如省略这些有关设定第二位置的程序。
然而,如果不进行上述程序而设定第二位置,若光被发射的一侧就是入射目标将在打印纸上的一侧,则需要向后送进打印纸,为的是使打印纸的顶部边缘能在第二位置遮挡光。因此,从理论上说,本实施例能够避免这样的麻烦。
另外,在上面的描述中,在通过使打印纸P停滞不前并使光发射部分38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检测从光发射部分38发射的光通过打印纸P的边缘,以发现上述边缘的位置的情况下,发生光接收部分40输出值的变化;并且,根据所得到的歪斜和所述边缘的位置,改变从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开始喷墨的位置、结束喷墨的位置,或者同时改变这两个位置。然而,上述边缘的位置并非必须是在恰好在所述确定之前所发现的位置。
工业实用性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减少墨水消耗量的打印设备、打印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系统。

Claims (12)

1.一种在打印介质上实行打印的打印设备,包括:
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用以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喷射墨水;
用以供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并且
根据测得的打印介质的歪斜,改变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是通过在多点检测所述打印介质各边缘中最先由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得知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在所述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上实行打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还包括:
用以发光的光发射机构,以及用以接收随所述光发射机构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而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光的光接收传感器;
通过改变所述光发射机构的位置而多次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所述前端阻挡由已被定位的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射的光时,从而可以获得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测得在所述打印介质的前端阻挡所述的光时发生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是沿主扫描方向互不相同的位置;
根据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沿主扫描方向的距离,以及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时直到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时所述打印介质的送进量,得出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
通过使所述打印介质停滞不前并使所述光发射机构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可测得在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射的光通过所述打印介质的边缘时发生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以确定所述边缘的位置;并且
根据所述歪斜和所述边缘的位置,改变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
两次测得在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射的光通过所述打印介质的边缘时发生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以确定两个边缘中每一个的位置;并且
根据所述歪斜和所述两个边缘的位置,改变所述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
将所述光发射机构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移动部件上,该移动部件设有所述打印头,并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
在通过使所述移动部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而检测在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射的光通过所述打印介质的边缘时发生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之后,
根据这种检测,在使所述移动部件再次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时,改变从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9.一种在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上实行打印的打印设备,包括:
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用以把墨水喷射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和
用以供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
其中,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用以发光的光发射机构,以及用以接收随所述光发射机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移动而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光的光接收传感器;
所述光发射机构和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移动部件上,该移动部件设有所述打印头,并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即沿主扫描方向上互不相同的两个位置处,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所述的变化是在各打印介质边缘中间首先由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阻挡已被定位之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出的光时发生的;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沿主扫描方向的距离,以及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时直到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测得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时所述打印介质的送进量,得出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
使所述打印介质停滞不前并使所述移动部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两次测得在所述光发射机构发射的光通过所述打印介质的边缘时发生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以确定两个边缘每一个的位置;以及
根据所述歪斜和所述两个边缘的位置,在使所述移动部件再次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时,改变所述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10.一种由打印设备实行的打印方法,其中,所述打印设备包括: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以及用以供送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并通过从所述打印头喷墨而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实行打印;所述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在多点检测所述打印介质各边缘中最先由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得知所述打印介质歪斜;以及
根据所测得的歪斜,改变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11.一种打印设备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打印设备包括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打印头和用以送进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所述打印设备通过从所述打印头喷墨而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实行打印,以便通过在多点检测打印介质各边缘中最先由所述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得知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并且
根据所测得的歪斜,改变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12.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
计算机;
可与所述计算机连接的显示装置;
用于在打印介质上实施打印的打印设备,所述打印设备可被连到所述计算机,并且包括:打印头,它可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并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喷墨;以及用以送进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供送机构;并且
根据测得的歪斜,改变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之所述打印头喷墨的开始位置、结束位置或者同时改变二者;
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介质的歪斜是通过在多点检测打印介质各边缘中最先由所述打印介质供送机构供送的前端得知的。
CNB038016990A 2002-02-21 2003-02-18 打印设备和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打印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29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5207/2002 2002-02-21
JP2002045207A JP3772759B2 (ja) 2002-02-21 2002-02-21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6193A CN1596193A (zh) 2005-03-16
CN1302927C true CN1302927C (zh) 2007-03-07

Family

ID=27750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169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2927C (zh) 2002-02-21 2003-02-18 打印设备和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打印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07245B2 (zh)
EP (1) EP1449662A4 (zh)
JP (1) JP3772759B2 (zh)
CN (1) CN1302927C (zh)
WO (1) WO20030704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49813B2 (en) 2002-07-04 2009-06-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printing method, program, computer system
JP4389432B2 (ja) 2002-09-09 2009-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US20050062780A1 (en) * 2003-09-18 2005-03-24 Chee Chong Hin Print mechanism utilizing an optical imaging sensor to sense the print medium
KR100548131B1 (ko) * 2004-01-28 2006-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기기의 인쇄방법
US7465009B2 (en) * 2004-03-31 2008-12-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and printing start position alignment method
US7699460B2 (en) * 2004-08-12 2010-04-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06150738A (ja) * 2004-11-29 2006-06-15 Brother Ind Ltd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4652929B2 (ja) * 2005-08-18 2011-03-1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513774B2 (ja) * 2006-03-15 2010-07-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4978251B2 (ja) * 2007-03-15 2012-07-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装置における流体噴射方法
US8157348B2 (en) * 2008-03-21 2012-04-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head servicing for a page wide array printer
TW200940346A (en) * 2008-03-26 2009-10-01 Kinpo Elect Inc Inkjet printer and method thereof for regulating printing region
JP5538835B2 (ja) * 2008-12-02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
FR2940705B1 (fr) * 2008-12-26 2011-06-17 Neopost Technologies Machine d'affranchissement a correction d'inclinaison
JP2010189157A (ja) * 2009-02-19 2010-09-02 Seiko Epson Corp ラベル検出方法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ー
JP5538814B2 (ja) * 2009-10-26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US9039153B2 (en) * 2012-01-12 2015-05-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US8668302B2 (en) * 2012-06-13 2014-03-11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full-color composite images in an inkjet printer
CN103057286A (zh) * 2012-12-06 2013-04-24 北京屏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打印系统及方法
JP6241219B2 (ja) * 2013-07-30 2017-1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572646B2 (ja) * 2015-07-02 2019-09-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US10800625B2 (en) 2015-12-08 2020-10-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skew correction
CN106739555B (zh) * 2016-12-30 2019-02-12 南京富士通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机纸张纠偏系统和纠偏方法
JP7111572B2 (ja) * 2018-09-20 2022-08-02 小池酸素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2021072715A (ja) * 2019-10-31 2021-05-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ー駆動回路、集積回路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モーター制御方法
CN113928032B (zh) * 2020-07-13 2023-05-19 广州精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处理倾斜的打印介质的打印方法和系统
CN114074487B (zh) * 2020-08-12 2022-12-13 广州精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打印头在发生倾斜的打印介质上打印的方法
CN113601982A (zh) * 2021-08-20 2021-11-05 珠海纳思达莱曼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55360A (ja) * 1989-03-30 1990-10-16 Brother Ind Ltd プリンタの印字位置補正装置
JPH0422668A (ja) * 1990-05-18 1992-01-27 Seiko Epson Corp 用紙幅検出装置付き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US5397192A (en) * 1993-11-01 1995-03-1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huttle-type printer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same
JPH10291689A (ja) * 1997-04-16 1998-11-04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2001096874A (ja) * 1999-09-30 2001-04-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7752A (en) * 1991-01-09 1992-07-07 Apple Computer, Inc. Device and method of registering image relative to border of printed media
JPH05138999A (ja) * 1991-11-18 1993-06-08 Seiko Epson Corp 印字装置の用紙斜め検出方法
JP3930120B2 (ja) * 1997-10-17 2007-06-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H11170640A (ja) * 1997-12-15 1999-06-29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における記録媒体搬送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01030532A (ja) 1999-05-19 2001-02-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ト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US6318839B1 (en) * 2000-10-16 2001-11-2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print engine and encoder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in a prin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55360A (ja) * 1989-03-30 1990-10-16 Brother Ind Ltd プリンタの印字位置補正装置
JPH0422668A (ja) * 1990-05-18 1992-01-27 Seiko Epson Corp 用紙幅検出装置付き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US5397192A (en) * 1993-11-01 1995-03-1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huttle-type printer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same
JPH10291689A (ja) * 1997-04-16 1998-11-04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2001096874A (ja) * 1999-09-30 2001-04-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49662A1 (en) 2004-08-25
US20040246285A1 (en) 2004-12-09
EP1449662A4 (en) 2005-04-06
US7407245B2 (en) 2008-08-05
WO2003070468A1 (fr) 2003-08-28
JP2003237063A (ja) 2003-08-26
JP3772759B2 (ja) 2006-05-10
CN1596193A (zh) 2005-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2927C (zh) 打印设备和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打印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US7726765B2 (en) Print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medium,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detecting end of image, method for detecting carrying unevenness of medium,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carrying unevenness of medium
CN1323848C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736729A (zh) 喷墨打印装置和打印位置设置方法
JP4770258B2 (ja) 補正値の設定方法、及び、補正値の設定装置
CN1918895A (zh) 呈l形构造的打印机和图像读取器的组合
CN1294025C (zh) 成像设备
CN1807097A (zh) 液体排放设备和液体排放方法
CN1189321C (zh) 图像打印设备、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程序
CN1590095A (zh) 打印装置和点位置调整方法
CN1684829A (zh) 液体喷射装置和打印系统
CN1743176A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781708A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305680C (zh) 液体排放设备和液体排放方法
CN1671557A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程序以及计算机系统
CN1761567A (zh)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方法
CN1764544A (zh) 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喷射方法
CN1831848A (zh) 记录装置、用于记录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记录系统
CN1676343A (zh) 具有打印介质探测功能的串行打印机
CN1603126A (zh) 喷墨记录设备和所述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694811A (zh) 液体喷射装置、计算机系统和液体喷射方法
US7441858B2 (en) Printing method, print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having program stored thereon
JP2006305957A (ja) 異物濃度の読み取り有無の判定方法、及び、その判定装置
CN1496837A (zh) 喷墨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程序
CN1717328A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07

Termination date: 201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