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4684A - 聚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4684A
CN101024684A CN 200710013293 CN200710013293A CN101024684A CN 101024684 A CN101024684 A CN 101024684A CN 200710013293 CN200710013293 CN 200710013293 CN 200710013293 A CN200710013293 A CN 200710013293A CN 101024684 A CN101024684 A CN 101024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anide complex
complex catalyst
polyester ether
zinc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132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嘉杰
宁健
王晓
韩方煜
顾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KESI NEW-MATERIAL Co Ltd QINGDAO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IKESI NEW-MATERIAL Co Ltd QINGDAO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KESI NEW-MATERIAL Co Ltd QINGDAO,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IKESI NEW-MATERIAL Co Ltd QINGDAO
Priority to CN 2007100132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246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24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46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技术。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烯烃醚醇取代后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500~9000、平均羟基官能度在1~4之间。制备方法是在反应釜中加入聚酯多元醇、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加热至60℃~130℃,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再在超声混合器中混合;然后在80℃~150℃、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一部分氧化烯烃加入到上述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滴加剩余部分的氧化烯烃;反应完毕,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得到聚醚酯多元醇。该聚醚酯多元醇主要用于合成聚氨酯材料。

Description

聚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合成材料聚醚多元醇技术领域,更明确地说涉及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的创新。
背景技术
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它是由低聚物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的主链上含有众多重复的-NH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具有耐磨耗、耐油、耐撕裂、耐射线辐射、与其它材料粘接性能好、高弹性和吸振能力强等优异的性能。聚氨酯以泡沫塑料、弹性体、胶黏剂、合成革、防水材料以及铺装材料等产品形式,广泛地用于众多工业及民用领域。聚氨酯树脂的合成通常是多元醇化合物在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其它助剂存在下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其中多元醇化合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是指分子端基或侧基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分子主链由醚键(-R-O-R′-)组成的低聚物。在聚醚多元醇分子结构中,醚键内聚能较低,并易于旋转,故由它制备的聚氨酯材料低温柔顺性好,耐挠曲性能优良,并且具有耐水解、耐霉菌等性能。聚醚多元醇原料体系黏度低,易与异氰酸酯、助剂等组分互溶,加工性能优良。但由于聚醚型聚氨酯中氢键较少,内聚能密度较低,因此机械性能一般较聚酯型聚氨酯差。另一类是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是指分子主链上含有酯基(-COO-)或碳酸酯基(-OCOO-)、端基为羟基的低聚物。在聚酯多元醇中,由于酯基的极性比醚基的大,因此它形成氢键的能力和分子间作用力较醚基强,用其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机械强度和耐油性较聚醚型的更佳,此外酯基比醚基更难被氧化,所以耐热性较好。但由于酯基容易水解而造成分子链断裂,故耐水解性差。与聚醚型聚氨酯树脂相比,虽然聚酯型聚氨酯耐低温性和耐水解性差,原料来源也不充分,合成工艺复杂,产品较贵,而且多为固态或浆料状态化合物,不易操作,但聚酯型聚氨酯树脂的耐温、耐磨与耐油性能较为优越,并且机械强度高。所以聚酯型聚氨酯制品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尤其在聚氨酯合成革、橡胶等制品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聚醚多元醇通常以多羟基、含伯氨基化合物或醇胺等含活泼氢物质为起始剂,以氧化丙烯、氧化乙烯等环氧化合物为聚合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均聚或共聚而成。在不同催化体系中,所制得的聚醚多元醇官能度、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量分布、不饱和度及伯羟基含量、分子立体结构等殊为不同,从而对聚氨酯合成反应历程、加工性能、产品性能和产品应用范围产生较大影响。聚酯多元醇通常是由多元羧酸或酸酐与多元醇缩聚而成,或ε-己内酯在起始剂存在下打开内酯环制得,其端基为羟基。
如上所述,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各自具有独特的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若能二者相结合,各取所长,制备出聚醚酯多元醇,它不仅具有聚醚多元醇粘度低、耐水解等性能,而且也具有聚酯多元醇力学性能优良、耐油性好等特点。要实现这一目的,有三种方法:1、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物理共混;2、聚醚多元醇与多元羧酸酯化;3、聚酯多元醇与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其中,方法1对聚醚、聚酯两种多元醇进行物理混合后合成的聚氨酯,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但物理混合时聚酯成分的高粘度往往给操作带来不便,且聚酯与聚醚的相容性较差,常使聚氨酯的力学性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方法2是使聚醚多元醇与有机羧酸反应缩聚合成聚醚酯多元醇,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二者的优点。但由于酯化反应过程中高温条件和聚合活性低限制了反应速度,所制备的聚合物的分子量较低,并且在缩聚过程中也伴有脱羧、氧化等副反应,导致链终止,使分子中含有一定量的短链聚酯等副产物,由此得到的聚氨酯的强度和拉伸强度也较差。方法3是以聚酯多元醇为含活泼氢起始剂,在开环聚合催化剂存在下,氧化烯烃开环聚合得到聚醚酯多元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极性酯基和众多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它是以含活泼氢的聚酯多元醇为起始剂、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存在下氧化烯烃开环聚合获得的。
本发明的聚醚酯多元醇具有粘度低、分子量分布较窄、不饱和度低等特点。其分子结构中的酯基具有较强的极性,形成氢键的能力较强,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所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具有内聚能大、附着力强、耐磨性较高、耐热性好等特点。其分子结构中众多的醚键又赋予聚氨酯材料良好的耐水解性和耐低温性等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聚醚酯多元醇的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烯烃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结构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500~9000之间,平均羟基官能度在2~4之间。
所述聚氧化烯烃醚醇是均聚氧化丙烯醚醇或共均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醚醇。
上述聚酯多元醇是己二酸、癸二酸、芳香族二元羧酸、芳香族二元酸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与二甘醇、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经缩合聚合反应而成。
上述聚酯多元醇是聚ε-己内酯多元醇,聚ε-己内酯多元醇是由单体ε-己内酯和起始剂(二醇、三醇或醇胺)在催化剂钛酸四丁酯存在下经开环聚合而成。
本发明的聚醚酯多元醇是通过聚酯多元醇与氧化烯烃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作用下开环聚合制备得到的。DMC的催化活性较高,聚合过程中DMC的加入量较少,成品聚醚酯多元醇中的金属离子Zn2+和Co3+残留量较低,这样的聚醚酯多元醇不需要精制就可以直接用于聚氨酯的生产。因此在聚醚酯多元醇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免除除去催化剂的后处理工序。后处理工序的免除,不但可以大大节约生产时间,物耗和能耗也节省很多。
本发明的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如下:
(1)在耐压反应釜中,加入聚酯多元醇、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加热至60℃~130℃,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超声混合器中混合0~60小时。
(2)在80℃~150℃、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一部分氧化烯烃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步滴加剩余部分的氧化烯烃于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500~9000之间、平均羟基官能度在1~4之间的聚醚酯多元醇。
上述步骤(2)中的一部分氧化烯烃与剩余部分氧化烯烃的质量比在100∶0~2∶98之间。
上述步骤(1)中的超声混合器的频率大于18KHz,功率大于100W。
上述步骤(1)中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是叔丁醇为配体之一的粉末状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或叔丁醇为配体之一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为分散相、含活泼氢的低聚物多元醇为连续相的乳液状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中的一种,或粉末状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与乳液状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的混合物,其中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用量占所合成聚醚酯多元醇质量的15~5000ppm。
上述步骤(1)中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是六氰合钴酸钾与锌盐在水、叔丁醇、聚醚酯多元醇存在条件下经络合反应、洗涤、干燥后获得的。
上述锌盐是氯化锌、溴化锌、碘化锌、硫酸锌、硝酸锌、磷酸锌、碳酸锌、草酸锌,锌盐与六氰合钴酸钾的摩尔比在1.5∶1~20∶1之间,较好的是溴化锌,溴化锌与六氰合钴酸钾的摩尔比在1.8∶1~15∶1之间。
以下为合成聚醚酯多元醇所用原料聚酯多元醇、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的规格及其性能参数。
I、聚酯多元醇:
1、聚己二酸二甘醇酯二醇,代号PDA1125,羟值125.2mgKOH/g,酸值0.25mgKOH/g,水分0.03%、平均相对分子量900。
2、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代号PEA2112,羟值112mgKOH/g,酸值0.28mgKOH/g,水分0.02%、平均相对分子量1000。
3、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代号PBA3195,羟值195mgKOH/g,酸值0.27mgKOH/g,水分0.02%、平均相对分子量575。
4、聚己二酸二甘醇-乙二醇酯二醇,代号PDEA1276,羟值76mgKOH/g,酸值0.19mgKOH/g,水分0.03%、平均相对分子量1480。
5、聚己二酸1,4丁二醇-乙二醇酯二醇,代号PBEA23112,羟值112mgKOH/g,酸值0.19mgKOH/g,水分0.02%、平均相对分子量1000。
6、聚邻苯二甲酸酐二甘醇酯二醇,代号PD240,羟值240mgKOH/g,酸值0.29mgKOH/g,水分0.03%、平均相对分子量470。
7、聚邻苯二甲酸酐二甘醇酯二醇,代号PD400,羟值400mgKOH/g,酸值0.27mgKOH/g,水分0.03%、平均相对分子量280。
8、聚邻苯二甲酸酐二甘醇-丙三醇酯支化二醇,代号PDB195,羟值195mgKOH/g,酸值0.3mgKOH/g,水分0.03%、平均相对分子量690。
9、聚ε-己内酯多元醇,由单体ε-己内酯和起始剂三乙醇胺在催化剂钛酸四丁酯存在下经开环聚合而成。代号P240,羟值240mgKOH/g,酸值0.6mgKOH/g,水分0.01%、平均相对分子量690。
II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
1、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1,代号DMC1,叔丁醇为配体之一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为分散相、含活泼氢的低聚物多元醇为连续相的乳液状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溴化锌与六氰合钴酸钾的摩尔比为6、低聚物多元醇为PDA1125、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含量3%。
2、粉末状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代号DMC2,溴化锌与六氰合钴酸钾的摩尔比为6。
本发明的任务就是这样完成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聚醚酯多元醇的性能介于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之间,用其制备的聚氨酯材料的性能既具有聚酯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优良、耐油,也具有聚醚聚氨酯材料的低温柔顺性和耐水性能。
本发明的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简单,合成过程中所需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浓度较低,因而合成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DA1125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丙烯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80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
实施例2:一种实施例1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23克聚酯多元醇PDA1125、0.23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1,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2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24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1800、平均羟基官能度2的聚醚酯多元醇。
实施例3: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DA1125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丙烯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80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
实施例4:一种实施例3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23克聚酯多元醇PDA1125、0.23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1,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14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步滴加10克氧化烯烃于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1800、平均羟基官能度2的聚醚酯多元醇。
实施例5: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DA1125中的羟基氢被共均聚氧化乙烯(30%)-氧化丙烯(70%)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65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
实施例6:一种实施例5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23克聚酯多元醇PDA1125、0.20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1,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10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步滴加6.8克氧化丙烯与7.2克氧化乙烯混合液于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1800、平均羟基官能度2的聚醚酯多元醇。
实施例7: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DA1125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丙烯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80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
实施例8:一种实施例7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23克聚酯多元醇PDA1125、0.006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2,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24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丙烯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1800、平均羟基官能度2的聚醚酯多元醇。
实施例9: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EA2112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丙烯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200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
实施例10:一种实施例9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23克聚酯多元醇PEA2112、0.25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1,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24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丙烯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2000、平均羟基官能度2的聚醚酯多元醇。
实施例11: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BA3195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丙烯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800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
实施例12:一种实施例11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8克聚酯多元醇PBA3195、1.3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1,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25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步滴加105克氧化烯烃于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8000、平均羟基官能度2的聚醚酯多元醇。
实施例13: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DEA1276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丙烯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300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
实施例14:一种实施例13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46克聚酯多元醇PDEA2311、0.46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1,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10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步滴加40克氧化烯烃于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3000、平均羟基官能度2的聚醚酯多元醇。
实施例15: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BEA23112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丙烯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200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
实施例16:一种实施例15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35克聚酯多元醇PBEA23112、0.46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1,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7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步滴加28克氧化烯烃于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2000、平均羟基官能度2的聚醚酯多元醇。
实施例17: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D240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丙烯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00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
实施例18:一种实施例17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35克聚酯多元醇PD240、0.5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1,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15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步滴加25克氧化烯烃于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1000、平均羟基官能度2的聚醚酯多元醇。
实施例19: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D400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丙烯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20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
实施例20:一种实施例19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35克聚酯多元醇PD400、0.6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1,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20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步滴加115克氧化烯烃于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1200、平均羟基官能度2的聚醚酯多元醇。
实施例21: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DB195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丙烯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15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4。
实施例22:一种实施例21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35克聚酯多元醇PDB195、0.5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1,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10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步滴加25克氧化烯烃于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1150、平均羟基官能度2.4的聚醚酯多元醇。
实施例23: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P240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丙烯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为2650、平均羟基官能度为2.8。
实施例24:一种实施例23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容积为225毫升耐压反应釜中,加入20克聚酯多元醇P240、0.55克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DMC1,加热至105±3℃,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频率为40KHz,功率为500瓦超声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
(2)在110±3℃、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15克氧化丙烯加入到上述(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步滴加50克氧化烯烃于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后,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后,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2650、平均羟基官能度2.8的聚醚酯多元醇。

Claims (10)

1.一种聚醚酯多元醇,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是聚酯多元醇中的羟基氢被聚氧化烯烃醚醇所取代后而形成的聚酯多元醇衍生物结构,该衍生物结构的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500~9000之间,平均羟基官能度在2~4之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酯多元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化烯烃醚醇是均聚氧化丙烯醚醇或共均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醚醇。
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是己二酸、癸二酸、芳香族二元羧酸、芳香族二元酸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与二甘醇、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经缩合聚合反应而成。
4.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是聚ε-己内酯多元醇,聚ε-己内酯多元醇是由单体ε-己内酯和起始剂二醇、三醇或醇胺在催化剂钛酸四丁酯存在下经开环聚合而成。
5.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耐压反应釜中,加入聚酯多元醇、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加热至60℃~130℃,真空脱除水及易挥发组分后在超声混合器中混合0~60小时;
(2)在80℃~150℃、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一部分氧化烯烃加入到上述步骤(1)中的耐压反应釜中,待反应釜内的压力明显下降后,逐步滴加剩余部分的氧化烯烃于耐压反应釜中,反应完毕,脱除未反应的氧化烯烃,得到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酯基和醚键、端基或侧基为羟基、平均相对分子量在500~9000之间、平均羟基官能度在1~4之间的聚醚酯多元醇。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一部分氧化烯烃与剩余部分氧化烯烃的质量比在100∶0~2∶98之间。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的超声混合器的频率大于18KHz,功率大于100W。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是叔丁醇为配体之一的粉末状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或叔丁醇为配体之一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为分散相、含活泼氢的低聚物多元醇为连续相的乳液状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中的一种,或粉末状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与乳液状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的混合物,其中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用量占所合成聚醚酯多元醇质量的15~5000ppm。
9.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是六氰合钴酸钾与锌盐在水、叔丁醇、聚醚酯多元醇存在条件下经络合反应、洗涤、干燥后获得的。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锌盐是氯化锌、溴化锌、碘化锌、硫酸锌、硝酸锌、磷酸锌、碳酸锌,锌盐与六氰合钴酸钾的摩尔比在1.5∶1~20∶1之间,较好的是溴化锌,溴化锌与六氰合钴酸钾的摩尔比在1.8∶1~15∶1之间。
CN 200710013293 2007-01-29 2007-01-29 聚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0246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13293 CN101024684A (zh) 2007-01-29 2007-01-29 聚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13293 CN101024684A (zh) 2007-01-29 2007-01-29 聚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4684A true CN101024684A (zh) 2007-08-29

Family

ID=38743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13293 Pending CN101024684A (zh) 2007-01-29 2007-01-29 聚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24684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147A (zh) * 2008-10-16 2010-12-01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2174308A (zh) * 2011-01-01 2011-09-07 北京科聚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聚醚酯的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2024A (zh) * 2013-10-23 2014-03-19 江苏盈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对苯二甲酸类聚酯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6572947A (zh) * 2015-02-16 2017-04-19 科丝美诗株式会社 制备用于浸渍液相化妆品的泡沫体的方法及该泡沫体
CN108239271A (zh) * 2016-12-27 2018-07-03 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
CN109762123A (zh) * 2017-11-09 2019-05-17 山东蓝星东大有限公司 聚酯醚二醇及制法和由其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及制法
CN110511346A (zh) * 2019-09-16 2019-11-29 嘉兴学院 一种基于聚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72680A (zh) * 2021-04-01 2021-07-06 福建美明达鞋业发展有限公司 运动鞋帮面用透气抗菌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7954A (zh) * 2021-04-06 2021-07-09 晋江森大鞋材有限公司 环保透气聚氨酯鞋垫的制备方法
CN113166353A (zh) * 2018-11-30 2021-07-23 株式会社大赛璐 聚酯多元醇及聚氨酯
CN113336917A (zh) * 2021-04-21 2021-09-03 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 一种聚酯型可修复聚氨酯材料的无溶剂制备方法
CN114369236A (zh) * 2021-11-30 2022-04-19 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性能聚酯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147A (zh) * 2008-10-16 2010-12-01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2174308A (zh) * 2011-01-01 2011-09-07 北京科聚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聚醚酯的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4308B (zh) * 2011-01-01 2013-04-24 北京科聚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聚醚酯的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2024A (zh) * 2013-10-23 2014-03-19 江苏盈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对苯二甲酸类聚酯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3642024B (zh) * 2013-10-23 2016-01-13 江苏盈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对苯二甲酸类聚酯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6572947A (zh) * 2015-02-16 2017-04-19 科丝美诗株式会社 制备用于浸渍液相化妆品的泡沫体的方法及该泡沫体
CN106572947B (zh) * 2015-02-16 2019-05-03 科丝美诗株式会社 制备用于浸渍液相化妆品的泡沫体的方法及该泡沫体
CN108239271A (zh) * 2016-12-27 2018-07-03 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
CN109762123A (zh) * 2017-11-09 2019-05-17 山东蓝星东大有限公司 聚酯醚二醇及制法和由其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及制法
CN113166353A (zh) * 2018-11-30 2021-07-23 株式会社大赛璐 聚酯多元醇及聚氨酯
CN113166353B (zh) * 2018-11-30 2023-10-20 株式会社大赛璐 聚酯多元醇及聚氨酯
CN110511346A (zh) * 2019-09-16 2019-11-29 嘉兴学院 一种基于聚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11346B (zh) * 2019-09-16 2022-01-25 嘉兴学院 一种基于聚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72680A (zh) * 2021-04-01 2021-07-06 福建美明达鞋业发展有限公司 运动鞋帮面用透气抗菌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7954A (zh) * 2021-04-06 2021-07-09 晋江森大鞋材有限公司 环保透气聚氨酯鞋垫的制备方法
CN113336917A (zh) * 2021-04-21 2021-09-03 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 一种聚酯型可修复聚氨酯材料的无溶剂制备方法
CN114369236A (zh) * 2021-11-30 2022-04-19 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性能聚酯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69236B (zh) * 2021-11-30 2024-04-12 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性能聚酯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4684A (zh) 聚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77797B1 (ko) 폴리에스테르-폴리에테르 블록 공중합체
CN1132870C (zh) 通过连续加入起始物进行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多醇的制备
RU2178426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полиоксиалкиленполиолов с низкими уровнями содержания переходных металлов с помощью двойного металлоцианидного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катализатора
CN101126006B (zh) 一种聚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CN102574999A (zh) 聚醚类的制造方法
CA282200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ether polyols
MX2007006078A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eparacion de polioleteres.
KR20070122516A (ko) 폴리에테르 폴리올의 제조 방법
CN102219882A (zh) 一种利用甘油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方法
US20210371444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oxidized lignins
EP3633005A1 (en) An aqueous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such as wood and a method of production
CN102558525A (zh) 一种含有触变剂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JP3936214B2 (ja) 樹脂組成物
CN103635506A (zh) 制备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KR20180044908A (ko) 고분자량 폴리옥시알킬렌 폴리올의 제조 방법
US20100311939A1 (en) Use of Propylene Oxide Adducts
CN1077116C (zh) 制造聚醚酯的方法
CN108018017B (zh) 水性环保聚氨酯胶黏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6970C (zh) 一种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12142961B (zh) 一种增粘添加剂及其在木工胶水方面的应用
WO2021004410A1 (zh) 一种复合聚酯热熔胶、制备方法及抗冲刷土工布的制备方法
KR100555266B1 (ko) 폴리에테르 폴리올을 제조하기 위한 폴리에스테르를함유하는 이중 금속 시아니드 촉매
US6624286B2 (en) Double-metal cyanide catalysts containing polyester for preparing polyether polyols
CN113372545B (zh) 一种低熔点水溶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