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7346A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7346A
CN101017346A CNA2006101363370A CN200610136337A CN101017346A CN 101017346 A CN101017346 A CN 101017346A CN A2006101363370 A CNA2006101363370 A CN A2006101363370A CN 200610136337 A CN200610136337 A CN 200610136337A CN 101017346 A CN101017346 A CN 101017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roller
help roll
image
clearer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363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5097C (zh
Inventor
石川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17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7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50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509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 G03G15/02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by bringing a charging member into contact with the member to be charged, e.g. roller, brush chargers
    • G03G15/022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by bringing a charging member into contact with the member to be charged, e.g. roller, brush charger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the charging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regulat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octor bla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in the developing zone having an interaction with th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distance hol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2Arrangements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 G03G2215/021Arrangements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55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G03G2215/0866Metering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旋转的图像载体;接触该图像载体并且借助该图像载体的旋转而旋转的充电辊,并且该充电辊为该图像载体充电;接触该充电辊并且借助该充电辊的旋转而旋转的清洁辊,并且该清洁辊清洁该充电辊;以及与所述充电辊同轴设置的第一辅助辊,该第一辅助辊接触所述图像载体并且借助该图像载体的旋转而旋转。该成像装置满足下述关系:F1>F2>F3,其中F1表示在所述第一辅助辊和上述图像载体之间的摩擦力,F2表示上述图像载体和所述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F3表示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装置,比如复印机、打印机等;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接触充电式充电辊和该充电辊的清洁件,该充电辊转动并接触受驱转动的图像载体,并且为该图像载体的表面静电充电。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装置(比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的充电装置,为了有助于降低臭氧排放、减小装置尺寸、降低高功率电源成本等,人们开始采用接触或设置为接近图像载体的偏压充电辊(BCR)来代替传统的非接触式充电器(比如反电晕充电器等)。
在具有这种非接触式充电系统的充电装置中,由于充电辊经常接触图像载体,因此容易产生污染的问题,这是由于外来杂质会粘附到充电辊的表面上。图像载体重复执行成像操作。在转印区段的下游侧,图像载体的表面通过清洁区段,该清洁区段清除外来杂质,比如转印之后的残留调色剂等,该图像载体随后进入充电区段的区域。然而,尽管上述表面通过清洁区段,但是比调色剂更小的颗粒,比如调色剂的碎屑、调色剂的外部添加剂等不会被清除掉,而会留在图像载体上,并且粘附到充电辊的表面上。粘附在充电辊表面上的外来杂质会引起充电辊表面电阻值的变化。这样会发生异常充电、不稳定充电等,并且充电均匀性劣化。
因此,为了克服该问题,人们提出了用于清洁充电辊表面污染物的技术,即通过旋转由毡制材料、海绵材料等制造的辊状的清洁辊,使其接触充电辊的表面(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JP-A)No.2-272589和No.2-272594)。
但是,当上述清洁辊为接触充电辊并且被动地旋转的结构时,充电辊的表面会随着成像装置的长期使用而逐渐劣化,并且图像载体和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旋转载荷)降低。如果该摩擦力下降到低于充电辊和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旋转载荷),则会有这样的问题,即图像载体对清洁辊的驱动性能(旋转能力)降低,从而发生充电故障。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能够抑制充电辊相对于图像载体的驱动性能的降低,并且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充电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成像装置包括:旋转的图像载体;充电辊,该充电辊接触该图像载体并且借助该图像载体的旋转而转动,而且该充电辊为该图像载体充电;清洁辊,该清洁辊接触该充电辊并且借助该充电辊的旋转而转动,并且清洁该充电辊;第一辅助辊,该第一辅助辊与上述充电辊同轴地设置,接触上述图像载体并且借助所述图像载体的旋转而转动。该成像装置满足下述关系:
F1>F2>F3
其中,F1表示所述第一辅助辊和所述图像载体之间的摩擦力,F2表示所述图像载体和所述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F3表示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
从参照附图的下述说明中将明显可见本发明其他的方面、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基于下述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总体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安装在图1的成像装置中的感光鼓、充电辊以及清洁辊的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感光鼓、充电辊、清洁辊、辅助辊以及支架的结构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辊和清洁辊被轴向地支撑在轴承件上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辊和清洁辊被轴向地支撑在轴承件上的局部剖视侧视图;以及
图6是与图3相应的放大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辅助辊的安装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介绍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有关的成像装置。
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是四循环式全色激光打印机。如图1所示,感光鼓12被可旋转地设置在成像装置内,稍稍偏向装置中心的右上方。例如,可以采用表面覆盖有OPC等的感光层的导电圆柱体作为该感光鼓12,并且该感光鼓12在未示出的电动机的驱动下沿着箭头方向以预定的处理速度旋转。
感光鼓12的表面被充电辊14静电充电到预定电位,该充电辊14大致位于感光鼓12的正下方。随后,来自于设置在充电辊14下方的曝光装置16的激光束LB执行图像曝光,从而形成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在感光鼓12上已形成的静电潜像被旋转显影单元18显影,在该显影单元18中,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显影器18Y、18M、18C和18K沿着圆周方向设置,以便形成预定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此时,根据所要成像的颜色而对感光鼓12的表面重复执行预定次数的充电、曝光以及显影各个步骤。对于显影阶段来说,旋转显影单元18旋转,从而相应颜色的显影单元18Y、18M、18C和18K移动到对着感光鼓12的显影位置。
例如,在形成全色图像的情况下,对应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颜色,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重复四次充电、曝光以及显影的各步骤,从而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依次形成对应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感光鼓12为形成调色剂图像而旋转的次数根据图像的尺寸而有所不同。例如,对A4尺寸来说,感光鼓12旋转三周可以形成一个图像。即,每当感光鼓12旋转三周,就会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形成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相对应的调色剂图像。
在感光鼓12上依次形成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位置通过一次转印辊22转印,在该一次转印位置,中间转印带20卷在感光鼓12的外周面上,致使这些调色剂图像相互重叠在中间转印带20上。
被多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调色剂图像被第二转印辊26一次全部转印到在预定时刻被送入的记录纸张24上。
同时,拾取辊30从位于成像装置10下部的供纸盒28中将记录纸张24送出,并且由供给辊32和延迟辊34以单张的方式供给记录纸张24。该记录纸张24以与已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的方式被配准辊36传送到中间转印带20处的二次转印位置。
中间转印带20以预定的张力张紧架设在卷入辊38、一次转印辊22、卷出辊40、支撑辊42、第一清洁支撑辊46以及第二清洁支撑辊48之间。该卷入辊38在感光鼓12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确定中间转印带20的卷绕位置。一次转印辊22将感光鼓12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卷出辊40在卷入辊38的卷绕位置的下游侧确定中间转印带20的卷绕位置。支撑辊42抵靠在第二转印辊26上,中间转印带20位于支撑辊42和第二转印辊26之间。第一清洁支撑辊46和第二清洁支撑辊48与中间转印带20的清洁装置44相对。例如,根据感光鼓12的旋转来驱动中间转印带20,从而以预定的处理速度循环转动。
在此,为了有助于成像装置10的尺寸的减小,如此构造该中间转印带20,使该中间转印带20拉伸经过的截面形状为扁平、细长、较薄、且大致为梯形。
中间转印带20与以下部件整体地构成了成像单元52:感光鼓12、充电辊14、中间转印带20张紧架设其间的多个辊22、38、40、42、46和48、以及用于中间转印带20的清洁装置44、用于感光鼓12的清洁装置78,下文将会介绍。通过打开成像装置的10的顶盖54并且手动提起设在成像单元52顶部的手柄(未示出),可以将整个成像单元52从成像装置10中拆下。
中间转印带20的清洁装置44设有刮铲58和清洁刷60。该刮铲58被设置成抵靠被张紧在第一清洁支撑辊46上的中间转印带20的表面,清洁刷60被设置成抵靠被张紧在第二清洁支撑辊48上的中间转印带20的表面。剩余的调色剂、纸屑等被刮铲58和清洁刷60清除下来并被收集在清洁装置44的内部。
该清洁装置44被设置成能够围绕摆动轴62、沿图1的逆时针方向摆动。在最后一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二次转印结束之前,清洁装置44撤回到离开中间转印带20的表面的位置,并且当最后一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二次转印结束时,清洁装置44抵靠中间转印带20的表面。
调色剂图像已经从中间转印带20转印到其上的记录纸张24被传送到定影装置64,并且被定影装置64加热加压。这样,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记录纸张24上。此后,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调色剂图像已经被定影在其上的记录纸张24被排出辊66排出到设置在成像装置10顶部的排纸盘68中。
另一方面,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调色剂图像已经被定影装置64定影到其第一面(正面)上的记录纸张24不会被排出辊66简单地排出到排纸盘68。在排出辊66夹住记录纸张24的尾端部的状态中,该排出辊66反转,从而记录纸张24的传送路径被转换至双面纸传送路径70。记录纸张24被设置在该双面纸传送路径70处的传送辊72的前后颠倒。在该状态下,记录纸张24被再次传送到中间转印带20的二次转印位置,并且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纸张24的第二面(反面)上。随后,记录纸张24的第二面(反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装置64定影,并且该记录纸张24被排出到排纸盘68上。
此外,任选地,手动送纸盘74能够被可打开/可关闭地安装到成像装置10的侧面。在该手动送纸盘74上放置的任意尺寸和类型的记录纸张24被供给辊76送出,并且通过传送辊73和配准辊36被传送到中间转印带20的二次转印位置。借此,可以在任意尺寸和类型的记录纸张24上形成图像。
在感光鼓12的每一周转动中,在调色剂图像的转印过程结束之后,通过设置在感光鼓12斜下方的清洁装置78的清洁铲80将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的剩余调色剂及纸屑等清除掉,从而为下次成像过程提供表面。
如图2所示,充电辊14被设置在感光鼓12的下端部分,以致接触感光鼓12。在充电辊14中,围绕导电轴14A形成有充电层14B,并且该导电轴14A被轴向支撑而可以旋转。在充电辊14的下端部分与设置感光鼓1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设置有清洁辊100。该清洁辊100为辊形清洁件,并且接触充电辊14的表面。在该清洁辊100中,围绕轴100A形成有海绵层100B,并且该轴100A被轴向地支撑而可以旋转。
清洁辊100以预定的载荷压靠在充电辊14上,并且海绵层100B沿着充电辊14的圆周弹性变形,从而形成夹压部分101。感光鼓12在未示出的电动机的驱动下沿着图2中顺时针方向(箭头2的方向)旋转,并且充电辊14根据感光鼓12的转动而沿着箭头4的方向旋转。此外,辊形的清洁辊100随着充电辊14的旋转而沿着箭头6的方向旋转。
当清洁辊100转动时,粘附在充电辊14表面上的污染物,比如调色剂以及表面添加剂(外来杂质)被清洁辊100清除掉。因此,该外来杂质被收入清洁辊100的泡沫结构的孔腔内。被容纳在孔腔内的外来杂质聚集成团,并且当外来杂质达到适当尺寸时,通过充电辊14从清洁辊100返回感光鼓12,并且被清洁感光鼓12的清洁装置78回收。这样,实现了清洁特性的连续维持。
下面将介绍本实施例的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
如上所述,充电辊14与感光鼓12的表面接触,并且直流电压、或者在直流电压上的交流电压被施加到该充电辊14上。这样,感光鼓12的表面被静电充电。充电辊14可以是辊形,其中围绕构成轴14A的芯杆形成有构成充电层14B的电阻弹性层。该电阻弹性层沿着从外侧开始的顺序可以被分成电阻层和支撑该电阻层的弹性层。此外,为了使充电辊14具有耐用性和抗污染性,根据需要,可以在电阻层的外侧设置保护层。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介绍在芯杆上设置弹性层、电阻层和保护层的情况。
由于芯杆的材料要具有导电性,因此通常采用铁、铜、黄铜、不锈钢、铝、镍等材料。除了金属材料之外,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导电性和合适刚性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内部分散有导电颗粒等的树脂模制产品、或陶瓷等。此外,除了辊状外,还可以是中空的管状。
作为弹性层的材料,由于该材料要具有导电性或半导性,因此该材料通常是内部分散有导电颗粒或半导电颗粒的树脂材料或橡胶材料。可以采用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硅树脂、脲醛树脂、聚酰胺树脂等的组合树脂,或类似物质作为树脂材料。可以采用乙丙橡胶、聚丁二烯、天然橡胶、聚异丁烯、氯丁二烯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表氯醇橡胶、氟硅酮橡胶、环氧乙烷橡胶等材料,或者是其中的橡胶被泡沫化的泡沫材料作为橡胶材料。
可以采用炭黑、诸如锌、铝、铜、铁、镍、镉、钛等的金属、诸如ZnO-Al2O3,SnO2-Sb2O3,In2O3-SnO2,ZnO-TiO2,MgO-Al2O3,FeO-TiO2,TiO2,SnO2,Sb2O3,In2O3,ZnO,MgO等的金属氧化物、或者诸如季胺盐等的离子化合物、或类似材料来作为导电颗粒或半导电颗粒。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由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此外,根据需要,可以单独地、或者两种或更多种组合地使用诸如云母、铝土、硅土等的无机填料,或者诸如氟树脂、硅橡胶微粒等的有机填料。
对于弹性层和保护层来说,通过在固化的树脂内分散有导电颗粒或半导电颗粒来控制电阻的材料,电阻值可被设置为103至1014Ω·cm,优选为105至1012Ω·cm,并且更优选为107至1012Ω·cm。层厚可以是0.01至1000μm,优选为0.1至500μm,更优选为0.5至100μm。作为固化的树脂,可以采用丙烯酸树脂、纤维素树脂、聚酰胺树脂、甲氧基甲基化的尼龙、乙氧基乙基化的尼龙、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乙烯基树脂、多芳基化合物树脂、聚噻吩树脂、诸如PFA,FEP,PET等的聚烯烃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硅树脂、脲醛树脂等。
作为导电颗粒或半导电颗粒,类似于弹性层,可以单独地或以两种或多种结合地采用炭黑、金属、金属氧化物、诸如季胺盐等具有离子导电性的离子化合物等。此外,根据需要,可以单独地加入或者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地加入抗氧化剂,比如:受阻酚、受阻铵等,无机填充材料,比如粘土、高岭土、云母、硅土、铝土等,有机填充材料,比如氟树脂、硅橡胶的微粒等,润滑剂,比如硅油等,以及类似物质。此外,根据需要而加入表面活化剂、充电控制剂等。
作为形成这些层的方法,可以采用刮铲涂覆工艺、丝棒(Meyer bar)涂覆工艺、喷射涂覆工艺、浸渍涂覆工艺、球珠涂覆(bead coating)工艺、气刀涂覆工艺、幕式淋涂工艺等。
清洁辊100是由芯杆和多孔弹性层构成的,其中芯杆构成轴100A,多孔弹性层在芯杆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并构成海绵层100B;并且如上所述,清洁辊100被设置为接触充电辊14的表面。
作为芯杆的材料,采用支撑多孔弹性层并且所具有的刚度能够维持多孔弹性层与充电辊14以合适的推压力相接触的材料。通常,可以采用诸如铁、铜、黄铜、不锈钢、铝、镍等的金属,或者树脂模制产品、陶瓷等,或在内部分散有导电颗粒等的材料、或内部分散有无机填料的材料等。此外,除了辊状之外,也可以是中空的管状。
多孔弹性层是辊状的海绵,并形成有预定的孔腔密度。例如,可以采用醚基聚氨酯泡沫、聚乙烯泡沫、聚烯烃泡沫、三聚氰胺泡沫、微聚合物等。
以聚氨酯泡沫为例,简要介绍其制造方法。该泡沫是利用多羟基化合物、异氰酸盐、水、催化剂(胺催化剂、金属催化剂等)以及泡沫稳定剂(表面活化剂)、以及根据预计的应用采用的添加剂(比如颜料等)制造的。当这些成分被混合并被搅拌时,发生化学反应并能够获得聚氨酯树脂的泡沫体。
下面将具体介绍与本示例性实施例相关的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以及在每个上述辊上设置的辅助辊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通过一对轴承件110被安装在箱形支架120上。该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被容纳在支架120内并且与支架120形成一个单元,并且被设置在相对于感光鼓12的预定位置处。
如图4所示,轴承件110之一被形成长方体形状(块状),并具有简单的结构。该轴承件110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比如聚缩醛、聚碳酸酯等,其具有较高的刚度和较高的滑动性能,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为了进一步提高耐磨损性,该轴承件110可以包括在合成树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在轴承件110内形成有轴承槽112和轴承孔114,它们沿着轴承件110的长度方向(图4的垂直方向)以预定间隔布置。轴承槽112被制成具有U形截面,并且在轴承件110的上端面敞开。轴承槽112具有半圆周面的形状,在充电辊14的轴14A的端部设置有支撑部分14a,轴承槽112的内周面部分的内径基本等于支撑部分14a的轴径。充电辊14的轴14A的支撑部分14a被可旋转地安装入该轴承槽112内。当支撑部分14a被抵靠支撑在轴承槽112的内周面部分上时,由于轴承槽112的感光鼓12一侧(在图中是轴承槽112的上侧)是敞开的,因此在所形成的形状中,为支撑部分14a朝向感光鼓12的邻接方向(箭头8的方向)提供了自由度。同时,设置在清洁辊100的轴100A的端部的支撑部分100a被可旋转地插入轴承孔114内。
如图3所示,支架120在其主体部分122的沿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的轴向方向(图3中的左右侧端部)两个端部的每一个上一体地设置有一对安装部分124,两个轴承件110被装在安装部分124上。
在每个安装部分124内、沿着安装部分124延伸的方向形成有导向沟槽126。轴承件110被装入这些导向沟槽126内,并且设置为接近导线沟槽的末端侧。轴承件110在导向沟槽126内被引导并且能够沿着安装部分124的延伸方向(即朝向或远离感光鼓12的方向)滑动。
在每个导向沟槽126内的底端侧设置有压缩螺旋弹簧128。该压缩螺旋弹簧128朝向感光鼓12推压轴承件110。借助压缩螺旋弹簧128的弹簧力,该轴承件110被推向感光鼓12(即沿着箭头8的方向),并且充电辊14被压靠在感光鼓12上。
这样如上所述,在充电辊14的轴14A的两端处的支撑部分14a被同轴地支撑在一对轴承件110上,在清洁辊100的轴100A的两端处的支撑部分100a也被支撑在一对轴承件110上;在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之间,清洁辊100以预定的载荷被推靠在充电辊14上,海绵层100B沿着充电辊14的周向表面弹性地变形并且形成了夹压部分101(见图2)。在该状态下,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的轴间距被固定,并且沿着推靠方向的相对间距保持恒定。此外,沿着与推靠方向交叉的方向(大致为接触部分(夹压部分101)的方向)的位置关系被固定,并且相对位置保持恒定。因此,夹压的宽度是恒定的。此外,如图5所示,支架120的感光鼓12(该支架120遮盖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的周围)一侧是敞开的(图5的上侧),并且在支架120支撑辊子的状态下,在支架的上部边缘部分127和感光鼓12之间形成间隙。
如图3和4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辊14上,在轴14A两端部的附近同轴地安装有一对第一辅助辊15。此外,在清洁辊100上,在轴100A的两端部的附近同轴地安装有一对第二辅助辊102,该一对第二辅助辊102与两个第一辅助辊15相对应。
每个第一辅助辊15与轴14A端部附近的充电层14B稍间隔开,并且被固定在不与轴承件110相接触的位置。此外,如图6所示,第一辅助辊15位于感光鼓12的成像区域的外侧(即位于非成像区域),并且位于刚好离开成像区域的位置。
第一辅助辊15的外径等于或稍大于充电辊14(即充电层14B)的外径。这样,第一辅助辊15接触感光鼓12的表面。此外,借助本实施例的第一辅助辊15,在第一辅助辊15和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力被确定为大于感光鼓12和充电辊14之间的摩擦力。
更具体地,第一辅助辊15的表面的弹力被设置成大于充电辊14的表面的弹力,或者第一辅助辊15的外径被设置成大于充电辊14的外径,或者第一辅助辊15是由与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充电辊14(即充电层14B)与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的,或者可以向第一辅助辊15的表面涂覆与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充电辊14(即充电层14B)与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涂层,等等。这样,所确定的第一辅助辊15能够满足(第一辅助辊15和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力)>(感光鼓12和充电辊14之间的摩擦力)的关系。
同时,每个第二辅助辊102与轴100A端部附近的海绵层100B稍间隔开,并且被固定在不与轴承件110相接触的位置。此外,如图6所示,第二辅助辊102的位置与在感光鼓12的成像区域外侧(非成像区域)的第一辅助辊15相对应,并且与第一辅助辊15相似,稍离开成像区域。
第二辅助辊102的外径等于或稍大于清洁辊100(即海绵层100B)的外径。这样,第二辅助辊102接触第一辅助辊15的表面,第二辅助辊102的宽度尺寸(即轴向尺寸)被设置成大致等于第一辅助辊15的宽度尺寸。
此外,借助本实施例的第二辅助辊102,第一辅助辊15和第二辅助辊102之间的摩擦力被确定为小于第一辅助辊15和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力,等于或大于感光鼓12和充电辊14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大于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之间的摩擦力。
更具体地,第二辅助辊102的外径被设置为大于清洁辊100的外径,或者第二辅助辊102是由能够使第二辅助辊102和第一辅助辊15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辅助辊15和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系数、等于或大于感光鼓12和充电辊14之间的摩擦系数、并且大于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的,或者向第二辅助辊102的表面涂覆能够实现上述摩擦系数关系的涂料,等等。这样,所确定的第二辅助辊102能够满足(第一辅助辊15和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力)>(第一辅助辊15和第二辅助辊102之间的摩擦力)≥(感光鼓12和充电辊14之间的摩擦力)>(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之间的摩擦力)的关系。
下面将介绍本实施例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中,当感光鼓12在成像操作过程中旋转时,充电辊14随着感光鼓12的旋转而旋转,并且为感光鼓12静电充电。清洁辊100随着充电辊14的旋转也旋转,并且清洁充电辊14。这样,为成像用的感光鼓12充电的充电辊14被清洁辊100清除掉粘附在其辊表面上的外来杂质,从而抑制充电能力的下降。此外,由于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的周围(除了在设置感光鼓12一侧之外)被支架120遮盖,因此充电辊14可以避免接触来自显影器18Y、18M、18C、18K以及在成像装置内飘浮的调色剂、灰尘等,从而防止这些外来杂质的粘附。
该充电辊14接触感光鼓12并且被转动,该一对第一辅助辊15相对于充电辊14同轴地布置、接触感光鼓12并且与充电辊14一同旋转,该一对第一辅助辊15有助于充电辊14的被动旋转。此外,由于第一辅助辊15和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感光鼓12和充电辊14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感光鼓12和充电辊14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即使充电辊14的表面随着长期使用而逐渐劣化,也能够抑制充电辊14相对于感光鼓12的驱动性能的下降。因此,能够长期地维持稳定的充电特性。此外,由于第一辅助辊15位于感光鼓12的成像区域的外侧,因此能够避免对成像的不利影响。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辅助辊15的表面的弹性力小于充电辊14的表面的弹性力,或者第一辅助辊15的外径等于或大于充电辊14的外径,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结构实现(第一辅助辊15和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力)>(感光鼓12和充电辊14之间的摩擦力)的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清洁辊100接触充电辊14并且随着充电辊14转动,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即由于充电辊100的表面因成像装置10的长期使用劣化等,清洁辊100和充电辊14之间的摩擦力会下降,清洁辊100受充电辊14的驱动性能也会下降,从而引起清洁故障。
但是,本实施例的清洁辊100跟随充电辊14的旋转受到一对第二辅助辊102的辅助;该第二辅助辊102被同轴地设置,并且接触第一辅助辊15,该第一辅助辊15设置在充电辊14上并且与清洁辊100一起被转动。此外,由于第一辅助辊15和第二辅助辊102之间的摩擦力小于第一辅助辊15和感光鼓12之间的摩擦力,因此能够避免充电辊14相对于感光鼓12的驱动性能的下降,并且由于第一辅助辊15和第二辅助辊10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之间的摩擦力(即被设置为至少等于感光鼓12和充电辊14之间的摩擦力),因此能够非常好地帮助由于充电辊14的旋转而使得清洁辊100旋转。因此,即使清洁辊100的表面经过长期使用而逐渐劣化,也能够抑制清洁辊100受充电辊14的驱动性能的下降,从而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清洁性能。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第二辅助辊102的外径被设置为至少等于清洁辊100的外径,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一辅助辊15和第二辅助辊102之间的摩擦力)(≥(感光鼓12和充电辊14之间的摩擦力))>(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之间的摩擦力)的关系。
这样,借助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能够抑制因感光鼓12的充电故障和充电辊14的清洁故障引起的图像缺陷,从而能够长期地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在上文中,根据上述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介绍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可以实施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各种方式。
例如,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所具有的结构中,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都由轴承件110支撑,借助压缩螺旋弹簧128的推压力,充电辊14抵靠在感光鼓12上,清洁辊100抵靠在充电辊14上。但是,各个辊的支撑结构、抵靠结构等并不局限于此;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可以被分离的轴承件支撑,并且能够被分离的推压装置推压抵靠。
此外,尽管在上述结构中,充电辊14接触感光鼓12的下侧部分,而清洁辊100接触充电辊14的下侧部分,但是感光鼓12、充电辊14和清洁辊100的位置关系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可以用于这样的结构,其中充电辊接触感光鼓的上侧部分,而清洁辊接触充电辊的上侧部分,等等。
此外,本发明所应用的成像装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四循环式结构,该四循环式结构利用旋转显影单元18重复四次到感光鼓12上的调色剂成像。例如,在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成像单元沿着中间转印带的移动方向成列布置的全色串联结构中,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各个成像单元的感光鼓以及充电辊和清洁辊的支架。
从上述说明中能够理解到,在本发明中,充电辊为成像用的图像载体充电,清洁辊清除粘附到充电辊的辊表面上的外来杂质,从而借助本发明能够抑制清洁能力的下降。此外,充电辊接触图像载体并且被动旋转,该充电辊的被动旋转得到第一辅助辊的辅助,该第一辅助辊相对于充电辊同轴设置,接触图像载体并且与充电辊一起被动地旋转。而且,第一辅助辊和图像载体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图像载体和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充电辊和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图像载体和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结果,即使充电辊的表面经过长时间使用而逐渐劣化,也能抑制充电辊受图像载体的驱动性能的下降。因此,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充电能力。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第二辅助辊,该第二辅助辊与清洁辊同轴设置,接触第一辅助辊并与清洁辊一同被动地旋转。其技术要求是满足下述关系:第一辅助辊和图像载体之间的摩擦力>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之间的摩擦力≥图像载体和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充电辊和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
这样,本发明的清洁辊随着充电辊的转动受到第二辅助辊的辅助,该第二辅助辊与清洁辊同轴设置,接触设在充电辊上的第一辅助辊,并且与清洁辊一同被动旋转。而且,当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之间的摩擦力小于第一辅助辊和图像载体之间的摩擦力时,能够避免充电辊受图像载体的驱动性能的下降,并且当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充电辊和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时(即至少等于图像载体和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时),能够很好地有助于清洁辊由于充电辊的被动旋转。因此,即使清洁辊的表面经过长期使用而逐渐劣化,也能够抑制清洁辊相对于充电辊的驱动能力的下降,从而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充电能力。
可以将技术要求设置为满足下述关系:充电辊表面的弹力>第一辅助辊表面的弹力。
借助本发明,当充电辊表面的弹力被制成低于第一辅助辊表面的弹力时,第一辅助辊和图像载体之间的摩擦力会上升到高于图像载体和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因此,能够借助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一辅助辊和图像载体之间的摩擦力>图像载体和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的关系。
可以将技术要求设置为满足下述关系:第一辅助辊的外径≥充电辊的外径。
借助本发明,当第一辅助辊的外径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充电辊的外径时,第一辅助辊和图像载体之间的摩擦力上升到高于图像载体和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因此,能够借助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一辅助辊和图像载体之间的摩擦力>图像载体和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的关系。
此外,可以将技术要求设置为满足下述关系:第二辅助辊的外径≥清洁辊的外径。
借助本发明,当第二辅助辊的外径被设置为等于或大于清洁辊的外径时,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之间的摩擦力上升到高于充电辊和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因此,能够借助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之间的摩擦力(≥图像载体和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充电辊和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的关系。
第一辅助辊可以位于图像载体的成像区域之外。
借助本发明,当第一辅助辊被设置在图像载体的成像区域之外时,能够避免设置第一辅助辊对成像的不利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充电辊相对于图像载体的驱动性能的下降得到抑制,并且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充电能力。
尽管相对于本发明的某些特定示例性实施例图解并介绍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到,本发明绝不局限于此,而是包括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获得的所有改变和修改。

Claims (13)

1.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
旋转的图像载体;
接触该图像载体并且借助该图像载体的旋转而旋转的充电辊,该充电辊为该图像载体充电;
接触该充电辊并且借助该充电辊的旋转而旋转的清洁辊,该清洁辊清洁该充电辊;以及
与所述充电辊同轴设置的第一辅助辊,该第一辅助辊接触所述图像载体并且借助该图像载体的旋转而旋转,
其中该成像装置满足下述关系:
F1>F2>F3
其中,F1表示在所述第一辅助辊和上述图像载体之间的摩擦力,F2表示上述图像载体和上述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F3表示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清洁辊同轴设置的第二辅助辊,该第二辅助辊接触所述第一辅助辊并且借助所述第一辅助辊的旋转而旋转,
其中该成像装置满足下述关系:
F1>F4≥F2>F3
其中F1表示在所述第一辅助辊和所述图像载体之间的摩擦力,F4表示所述第一辅助辊和所述第二辅助辊之间的摩擦力,F2表示所述图像载体和所述充电辊之间的摩擦力,F3表示所述充电辊和所述清洁辊之间的摩擦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满足下述关系:
R1>R2
其中,R1表示所述充电辊表面的弹力,而R2表示所述第一辅助辊表面的弹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满足下述关系:
R1>R2
其中,R1表示所述充电辊表面的弹力,而R2表示所述第一辅助辊表面的弹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满足下述关系:
D1≥D2
其中D1表示所述第一辅助辊的外径,D2表示所述充电辊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满足下述关系:
D1≥D2
其中D1表示所述第一辅助辊的外径,D2表示所述充电辊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满足下述关系:
D1≥D2
其中D1表示所述第一辅助辊的外径,D2表示所述充电辊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满足下述关系:
D3≥D4
其中D3表示所述第二辅助辊的外径,D4表示所述清洁辊的外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辊被设置在所述图像载体的成像区域的外侧。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辊被设置在所述图像载体的成像区域的外侧。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辊被设置在所述图像载体的成像区域的外侧。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辊被设置在所述图像载体的成像区域的外侧。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辅助辊被设置在所述图像载体的成像区域的外侧。
CNB2006101363370A 2006-02-06 2006-10-16 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50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28386A JP4844144B2 (ja) 2006-02-06 2006-02-06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28386 2006-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7346A true CN101017346A (zh) 2007-08-15
CN100555097C CN100555097C (zh) 2009-10-28

Family

ID=38334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3633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5097C (zh) 2006-02-06 2006-10-16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74157B2 (zh)
JP (1) JP4844144B2 (zh)
KR (1) KR100840595B1 (zh)
CN (1) CN100555097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5624A (zh) * 2013-08-09 2015-02-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988322A (zh) * 2015-03-23 2016-10-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和使用充电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8267944A (zh) * 2018-03-26 2018-07-1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鼓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0428B2 (en) * 2006-05-16 2010-12-28 Fuji Xerox Co., Ltd. Detachable holding portions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039449B1 (ja) * 2006-08-29 2008-01-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5338055B2 (ja) * 2007-09-14 2013-1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US8218997B2 (en) * 2008-05-30 2012-07-10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member, charg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76285B2 (ja) * 2008-07-09 2013-1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ローラ、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369740B2 (en) 2010-04-02 2013-02-05 Wazana Brothers International, Inc Remanufactured toner cartridge with added cleaning roller for the primary charge roller, and methods
JP5987282B2 (ja) * 2011-08-30 2016-09-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927162B2 (ja) * 2013-09-12 2016-05-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60853B2 (ja) * 2013-08-09 2016-02-1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08623B2 (ja) * 2014-02-04 2017-04-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80993A (ja) * 2020-11-19 2022-05-3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像担持体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72589A (ja) 1989-04-14 1990-11-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847524B2 (ja) 1989-04-14 1999-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帯電装置
JPH04138484A (ja) * 1990-09-29 1992-05-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355483A (ja) * 1991-05-31 1992-12-09 Canon Inc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H05297690A (ja) * 1992-04-17 1993-11-12 Canon Inc 帯電装置
JPH06202440A (ja) * 1992-12-26 1994-07-22 Canon Inc 接触帯電装置、被帯電体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7199603A (ja) * 1993-12-28 1995-08-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95350A (ja) * 1994-09-28 1996-04-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帯電装置
JPH08335023A (ja) 1995-06-08 1996-12-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06220A (ja) * 1995-10-09 1997-04-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KR200153521Y1 (ko) 1996-02-17 1999-09-01 윤종용 전자 사진 인쇄장치의 보조 대전 장치
JPH1165302A (ja) 1997-08-26 1999-03-05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06805A (ja) 1998-11-11 2000-07-28 Kyocera Mita Corp 電子写真に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65662A (ja) 2001-11-30 2003-06-10 Canon Inc カール付け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1978A (ja) * 2002-09-11 2004-04-02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575719Y (zh) 2002-11-12 2003-09-2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充电辊
JP4418336B2 (ja) * 2004-09-28 2010-0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29982C (zh) * 2004-11-26 2009-08-19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5624A (zh) * 2013-08-09 2015-02-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345624B (zh) * 2013-08-09 2018-09-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988322A (zh) * 2015-03-23 2016-10-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和使用充电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5988322B (zh) * 2015-03-23 2020-05-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和使用充电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8267944A (zh) * 2018-03-26 2018-07-1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鼓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44144B2 (ja) 2011-12-28
CN100555097C (zh) 2009-10-28
JP2007206613A (ja) 2007-08-16
KR100840595B1 (ko) 2008-06-23
US20070183809A1 (en) 2007-08-09
US7574157B2 (en) 2009-08-11
KR20070080201A (ko) 2007-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5097C (zh) 成像装置
CN100517101C (zh) 成像装置
US7603052B2 (en)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29498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charging roller and cleaning member
KR100787549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대전 장치 및 클리닝 장치
US7616913B2 (en) Charging roller cleaning device with guiding portion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same
JP50823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35875B (zh) 清洁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JP47110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703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163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90060A (ja) 帯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406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148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07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05462B2 (ja) 帯電装置
JP20071214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581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38170A (ja) 帯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