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7234A - 透镜单元,镜筒,光学装置,图像读取单元,扫描仪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透镜单元,镜筒,光学装置,图像读取单元,扫描仪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7234A
CN101017234A CNA2007100051427A CN200710005142A CN101017234A CN 101017234 A CN101017234 A CN 101017234A CN A2007100051427 A CNA2007100051427 A CN A2007100051427A CN 200710005142 A CN200710005142 A CN 200710005142A CN 101017234 A CN101017234 A CN 101017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mmunication passage
lens barrel
unit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51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儿玉显成
小林重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17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72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镜筒,包括将镜筒的内部空间和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包括通孔、圆周沟槽和竖直沟槽。连通通道防止镜筒外部的光线通过连通通道进入透镜的有效光范围。在有效光范围和非光传播范围之间布置有隔离部。有效光范围外部的表面由吸收光的材料形成,以便防止光通过连通通道直接进入透镜。

Description

透镜单元,镜筒,光学装置,图像读取单元,扫描仪和图像形成设备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考
2006年2月8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优先权文本2006-030546的全部内容结合到本文中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单元,一种用在透镜单元中的镜筒,一种光学装置,一种图像读取单元,一种扫描仪,和一种使用透镜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镜筒内有多个透镜的透镜单元已经被用于各种光学装置。在这样的一个透镜单元里,透镜之间的空间被密封于镜筒内。如果这个空间是密封的,当这种透镜单元的使用环境的温度或者湿度改变时,这个空间里的空气膨胀或收缩从而对透镜产生一个表面压力,导致诸如有效光范围的表面精度的恶化。另外,当使用环境的温度下降时,在这个空间里的湿气就会饱和,从而凝结在透镜的空间侧表面上,这样可能会影响光学性能。
在最近几年,用于扫描仪的高精度廉价透镜的需求在上升。举例来说,当扫描仪的物镜间夹有一个空间时,诸如上述的透镜表面精度和水汽凝结的问题就不可忽略。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2002-221649公布了一种透镜单元,其中,在多个透镜间的空间和外壁空气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
然而,在传统的透镜单元里,虽然透镜之间的空间成功的从密封状态释放出来,但镜筒外的光可以通过连通通道进入透镜的有效光范围。当外部的光进入有效光范围时,它会在透镜表面漫射,从而在成像面上引起诸如闪耀的现象。这会导致光学特性的恶化。另外,为了阻止外部光的进入,镜筒的尺寸有必要增大,引起整个光学装置尺寸的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解决传统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透镜单元,包括: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将透镜间的空间和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透镜的有效光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透镜单元,包括: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将透镜间的空间和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镜筒,包括:多个透镜;和将透镜间的空间和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是弯曲的。
下面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技术及发明意义。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剖视图;
图1B是图1A中所示镜筒的主视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视图;
图2B是图2A中所示镜筒的主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视图;
图3B是图3A中所示镜筒的主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视图;
图4B是图4A中所示镜筒的主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视图;
图5B是图5A中所示镜筒的主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视图;
图6B是图6A中所示镜筒的主视图;
图7是根据所述实施例的用于解释在透镜单元中缩小尺寸和节省空间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读取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解释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图像形成设备1的示意图。这个图像形成设备1包含主框架2,文件自动馈送器3,扫描单元4,纸张馈送单元5,和记录单元(writingunit)6。主框架2形成盒状并放置在地板等上。这个主框架2容纳有扫描单元4,纸张馈送单元5,以及记录单元6。
文件自动馈送器3被安排在主框架2的上部。这个文件自动馈送器3包含纸张托盘7和传送带8。这个纸张托盘7是平的并被安排在主框架2的上面,其上放有一叠原稿9。传送带8将纸张托盘7上的原稿一张张的传送到接触玻璃10(后文解释)上,并把其上图像已被图像读取单元16(后文解释)读取了的一张原稿从接触玻璃10的表面输送到主框架2的外面。
扫描单元4置于主框架2的上面,文件自动馈送器3的下面。这个扫描单元4包含接触玻璃10和光学扫描系统11。接触玻璃10布置在主框架2的上表面使得接触玻璃的两个表面都平行于水平方向。光学扫描系统11包含曝光灯12,第一反射镜13,第二反射镜14,第三反射镜15,以及图像读取单元16。
曝光灯12在接触玻璃上用光照射原稿9。第一反射镜13,第二反射镜14,和第三反射镜15将原稿9图像引导向图像读取单元16。这个曝光灯12和第一反射镜13被安装在第一支架(未显示)上,而第二反射镜14和第三反射镜15被安装在第二支架(未显示)上。在读取原稿时,这个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二比一的速度作机械运动从而不改变光路的长度。扫描器驱动马达(未显示)驱动光学扫描系统11的第一和第二支架运动。
图像读取单元16包含图像形成透镜系统31,以及图像传感器32。这个图像读取单元16的具体构造将在后面解释。这个图像读取单元16通过图像传感器读取某个原稿的反射图像,并将光学信号装换为电信号。这个电信号被输出到图像处理部件(未显示)。在图8中,当图像形成透镜系统31和电荷耦合装置(CCD)图像传感器32左右方向移动时(水平方向),图像的放大倍率可以被改变。这就是说,图8中的图像形成透镜系统31和CCD图像传感器32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是根据某个特定的放大倍率而定的。
纸张馈送单元5在主框架2较低的位置包含多个转印纸张盒19。每一个转印纸张盒19都容纳有多张转印纸张21。转印纸张馈送单元20将转印纸张盒19内的转印纸张21馈送到抵抗辊25之间的间隙内。这个纸张馈送单元5将转印纸张盒19内的转印纸张21一张张的馈送到抵抗辊25之间的间隙内,也就是馈送向记录单元6。
记录单元6包含激光输出单元22,图象形成透镜23,反射镜24,抵抗辊25,感光鼓26,显影装置27,转印28,以及定影装置29。这个激光输出单元22中设置有作为激光源的激光二极管和由马达驱动以高的恒定速度转动的多角镜。从激光输出单元22发出的激光被以恒定速度转动的多角镜偏转,被反射镜24折叠,然后汇聚到感光鼓26的外周表面以形成图像。通过偏转的激光,曝光扫描在垂直于感光鼓26转动方向的所谓的主扫描方向上执行,因此一行一行的记录,图像信号从图像处理部件(未显示)输出。然后,记录单元6以与感光鼓26的转速和记录密度相对应的预定周期重复主扫描,从而形成图像,即在感光鼓26的外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这样,图像形成系统的感光鼓26被从记录单元6输出的激光照射。在感光鼓26一端附近的激光照射位置设置光束传感器(未显示),它产生主扫描同步信号。基于光束传感器输出的主扫描同步信号,主扫描方向上的图像记录计时被控制,且产生用于图像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的控制信号,这将在后文解释。
抵抗辊25将来自任何一个转印纸张盒19的转印纸张21从纸张馈送单元20送到转印构件28和感光鼓26之间的间隙里。这个感光鼓26做成圆柱形状,可以绕着它的中心轴转动。感光鼓26将在其上由激光输出单元22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并将包含色粉的图像转印到转印构件28和感光鼓26之间的转印纸张21上。
显影装置27将色粉附于感光鼓26的外周表面来显影感光鼓26外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转印构件28将转印纸张21压到感光鼓26的外周表面上来将感光鼓26外周表面上的色粉转印到转印纸张21上,并将转印纸张21馈送向定影装置29。定影装置29将感光鼓26上形成的色粉图像固定到转印纸张21上,并将转印纸张21送到主框架2的外部。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读取单元的示意图。这个图像读取单元16包含基部构件30,图像形成透镜系统31,图像传感器32,以及多个中间支撑构件33。
基部构件30包括长方形平板部件34使得两个表面都平行于水平方向,和从平板部件34竖起的直立部件35。在图8中,平板部件34,也即基部构件30,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平板部件34的纵向平行于图8中的水平方向。
直立部件35从图8中水平方向的一端竖起,亦即从平板部件34纵向的一端竖起。直立部件35包括从平板部件34宽度方向的两边直立起的一对直立柱36,和在远离平板部件34的一侧连接直立柱36的末端的连接柱37,因此被形成框架状。
图像形成透镜系统31包括两个透镜单元38。透镜单元38被各自分离安置。每个透镜单元38包括镜筒39和容纳在镜筒39内的透镜40。
镜筒39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由公知的喷射模塑法模制。如图1A到7所示,镜筒39整体地包含大直径部件39a和小直径部件39b。大直径部件39a和小直径部件39b各自具有沿光轴0的轴心方向以预定的圆柱状形成的外形。小直径部件39b连接于大直径部件39a的末端,并具有小于大直径部件39a的内、外直径。根据轴心,大直径部件39a和小直径部件39b每自制成轴向对称形状除了它们的内部结构,并设置在相同的轴上。透镜40压配合在镜筒39的大直径部件39a和小直径部件39b内。在下文中,为了区分大直径部件39a里的透镜40和小直径部件39b里的透镜40,将大直径部件39a里的透镜40标记为40a,而将小直径部件39b里的透镜40标记为40b。
中间支撑构件33由例如允许透明光通过的合成树脂制成使得,并且每个完整地包括第一附着部件47和第二附着部件48,第一附着部件47和第二附着部件48被制成平板状。第二附着部件48从第一附着部件47的边缘竖起。在描述的实施例内第一附着部件47和第二附着部件48之间形成的角是90度。在每个中间支撑构件33内,第一附着部件47置于基部构件30上,而第二安装部件48置于镜筒39上和图像传感器32的包装壳41上。举例来说,光学粘合剂填充在第一附着部件47和基部构件30之间、第二附着部件48和镜筒39之间、第二附着部件48和图像传感器32的包装壳41之间。当有诸如紫外光等光线照射时应用粘合剂。这样,镜筒39,亦即图像形成透镜系统31,和包装壳41,亦即图像传感器32,被安装在基部构件30上。当安装在基部构件30上时,图像形成透镜系统31和图像传感器32相对齐使得它们的光轴0(在图9中由一条点划线表示)同轴。
两个透镜单元38被设置成它们的光轴是同轴的。镜筒39,亦即透镜单元38,通过中间支撑构件33被安装在基部构件30的平板部件34上。图像形成透镜系统31,亦即图像读取单元16,在图像传感器32的线性感光转换器(linear photoelectric transducer)42上形成图像。
图像传感器32包括包装壳41和线性感光转换器42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包装壳41包括:陶瓷制成的基部43,陶瓷制的窗口框架44,以及密封玻璃45。基部43制成平板状,并将线性感光转换器42置于其上。窗口框架44制成框架形状,并用粘合剂固定到基部43上以便其置于基部43的外缘。密封玻璃45被制成平板状,并用粘合剂固定在窗口框架44上以便其外缘置于窗口框架44上。具有基部43、窗口框架44、和密封玻璃45的包装壳41覆盖线性感光转换器42。而且,包装壳41被安装于印刷电路板46之类上面。
线性感光转换器42以这样的方式构成使得发光二极管(Photo Diodes),即光电转换元件,和CCD,即电荷耦合元件布置在一条直线上。线性感光转换器42的纵向平行于主扫描方向。
另外,图象传感器32包括设置到包装壳41的电极和导线用于电连接印刷电路板46的导电部件和线性感光转换器42的电极。图像传感器32通过中间支撑构件33附着于基部构件30的直立部件35,使得密封玻璃45通过直立部件35面对图像形成透镜系统31。
接下来,参照图1A到7来解释透镜单元38的各实施例。在所有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部分。而且,后缀标示有A的图是沿后缀标示有B的图中的p-p线得到的侧向剖视图。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透镜单元38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视图。图1B是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镜筒39的主视图。如图1A和1B所示,透镜40a被安置于镜筒39的大直径部件39a内,而透镜40b被安置于镜筒39的小直径部件39b内。透镜40a具有与定位突出91接触的透镜表面a1,由此定位了光轴0的方向(Z方向)。而且,透镜40a具有与镜筒39内的XY定位部92接触的侧表面,由此定位了垂直于光轴0的方向(XY方向)。透镜40a通过压配合或结合固定到镜筒39内。用于透镜40b的定位和固定方式类似于透镜40a。这样,在镜筒39内形成了位于透镜40a和40b之间的空间A。
在镜筒39的小直径部件39b的内周表面上,形成有环状隔离部391,该环状隔离部391限定了透镜40a的透镜表面a2和透镜40b的透镜表面b1之间的空间。通过隔离部391,连通通道51将空间A和镜筒外部B连通起来。连通通道51包括:通孔51a,其平行于光轴0从小直径部件39b的开口39c贯穿隔离部391;和圆周沟槽51b,其为环状邻接于隔离部391内的透镜40a的透镜表面a2;和竖直沟槽51c,其从圆周沟槽51b连接到空间A侧。如图1B所示,通孔51a开设在圆周沟槽51b处并在圆周上以两两相隔120度分布在三个位置。竖直沟槽51c在每两个通孔51a之间并两两相隔120度分布在三个位置上。在图1B中,圆周沟槽51b和竖直沟槽51c标示成阴影线。由于这样的结构,连通通道51就能通过竖直沟槽51c、圆周沟槽51b、以及连接孔51a将空间A里的空气和镜筒外部B的空气连通起来。
透镜40a和40b包括:有效光范围L,在其中与来自原稿9的反射图像相应的光通过;和非光传播范围M(在有效光范围之外),在其中与来自原稿9的反射图像相应的光不能通过。透镜40a和40b的有效光范围L是靠近透镜40a和40b表面中心的部分,而透镜40a和40b的非光传播范围M是靠近透镜40a和40b外边缘的部分。连通通道51设置在来自镜筒39的镜筒外部B的光无法直接进入有效光范围L的位置处。这就是说,从镜筒外部B进入连接通道51的光是从小直径部件39b的开口39c侧进入通孔51a的光,且通过通孔51a的光只能进入透镜40a的透镜表面a2的非光传播范围M(在有效光范围之外)。
以这样的方式,防止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通过连通通道51进入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L。而且,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可以通过连接通道51进入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L的外部但被阻止进入有效光范围L内。这样,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被阻止进入透镜表面a2的有效光范围L,这样就防止了闪耀之类所带来的影响。
另外,邻接于隔离部391的透镜40的透镜表面a2的部分是圆弧状凸部391a,每个都作为图1B中的竖直沟槽51c的隔离部。凸部391a与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的外周边缘接触。以这样的方式,隔离部(凸部391a)置于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的外部和内部之间。这样,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进一步被阻止进入透镜表面a2的有效光范围L,这样,就防止了闪耀之类的影响。
另外,连通通道51置于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不能进入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L的位置,亦即大直径部件39a的外周附近。因此,就能使透镜单元38的尺寸减小和节省空间。例如,图7(II)中所示结构类似于上述结构。如果连通通道51’形成在大直径部件39a’的中心侧,如图7(I)所示,以防止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通过连通通道51’进入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L’,必须增加光学不使用区域,导致透镜直径增大。然而,(II)中所示实施例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连通通道51设置在大直径部件39a的外周附近,因此光学上不使用区域就小,就能使透镜单元38的尺寸减小和节省空间。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有过滤构件52用来允许空气通过而阻止光通过。
根据第二实施例,在图1A和1B的透镜单元38中,虽然没有显示出,可以对透镜40a的透镜表面a2进行一些处理。例如,光吸收材料(如黑色或暗淡的覆盖层)被设置在透镜表面a2的有效光范围L的外表面上。这样,就能完全防止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通过连通通道51进入,甚至能防止透镜表面a2的有效光范围L的外部的光通过连通通道51进入,这样,就防止了闪耀之类的影响。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透镜单元38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视图。图2B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镜筒39的主视图。如图2A和2B所示,透镜40a置于大直径部39a的内部,而透镜40b置于小直径部39b的内部。透镜40a和40b使用粘合剂S分别固定于大直径部39a和小直径部39b的内周表面。在镜筒39的小直径部39b内,连通通道51将空间A和镜筒外部B连通起来。连通通道51包括平行于光轴0贯穿小直径部件39b的小通孔51d和大通孔51e,通孔51d的直径小于通孔51e且通孔51d和51e沿小直径部39b的径向是轴偏的(不共心)。如图2B所示,通孔51d和51e(连通通道51)在圆周上两两相隔90度分布在四个位置上。利用这个结构,连通通道51通过通孔51e和51d将空间A的空气和镜筒外部B的空气连通起来。
根据第三实施例,连通通道51也设置在来自镜筒39的镜筒外部B的光不能直接进入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L的位置。另外,从小直径部39b的开口39c穿过通孔51d进入的光只可以进入透镜40a的透镜表面a2上的非光传播范围M(有效光范围之外)。这就是说,防止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进入透镜表面a2的有效光范围L,这就防止了闪耀之类的影响。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透镜单元38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视图。图3B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镜筒39的主视图。如图3A和3B所示,将空间A和镜筒外部B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51形成在镜筒39的大直径部件39a和小直径部件39b之间的连接位置。连通通道51包括:通孔51f,其以与光轴0成直角的方向从小直径部39b的一端的大直径部件39a侧的基部穿过;和通孔51g,每个通孔51g都从相关的连通通道51f以平行于光轴0的方向穿透到透镜40a侧。如图3B所示,通孔51g和51f(连通通道51)在圆周上两两相隔120度分布在三个位置上。利用这个结构,连通通道51通过通孔51g和51f将空间A的空气和镜筒外部B的空气连通起来。
根据第四实施例,连通通道51具有通孔51f和51d相交成直角的弯曲形状。因此,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线不进入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L,这就防止了闪耀之类的影响。而且,无论是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的内部还是外部,光线都无法进入透镜40a本身。在第四实施例的镜筒39内,连通通道51是弯曲状的。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透镜单元38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视图。图4B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镜筒39的主视图。如图4A和4B所示,将空间A和镜筒外部B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51形成在镜筒39的大直径部件39a和小直径部件39b之间的连接位置。连通通道51包含通孔,该通孔以与光轴0成直角的方向从小直径部件39b一端的大直径部39a侧的基部穿过。如图4B所示,连通通道51在圆周上两两相隔120度分布在三个位置上。另外,围绕大直径部件39a的在小直径部件39b侧的一端形成有遮光墙392以便覆盖小直径部件39b和连通通道51。以这个结构,连通通道51将空间A的空气和镜筒外部B的外部空气连通起来。
根据第五实施例,由于连通通道的外周被遮光墙392所覆盖,来自镜筒39的镜筒外部B的光线不进入连通通道51和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L。另外,由于每个连通通道与光轴0成直角,即使光线进入连通通道51,该束光不进入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或者甚至透镜40a本身,这就防止了闪耀之类的影响。这就说,无论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的内部还是外部,光线无法进入透镜40a本身。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透镜单元38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视图。图5B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镜筒39的主视图。如图5A和5B所示,将空间A和镜筒外部B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51设置在镜筒39的大直径部件39a和小直径部件39b之间的连接位置。连通通道51包含通孔,其以与光轴0成直角的方向从小直径部件39b一端的大直径部39a侧的基部穿过。如图5B所示,连通通道51在圆周上两两相隔120度分布在三个位置上。另外,过滤构件52,如海绵,填充在每个连通通道51内,过滤构件允许空气通过但阻止光通过。这就是说,连通通道51通过过滤构件52将空间A的空气和镜筒外部B的外部空气连通起来。
根据第六实施例,由于阻止光通过的过滤构件52的存在,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就无法从任何一个连通通道51进入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L,这样就防止了闪耀之类的影响。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透镜单元38的相关部分的侧向剖视图。图6B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镜筒39的主视图。如图6A和6B所示,将空间A和镜筒外部B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51设置在镜筒39的大直径部件39a和小直径部件39b之间的连接位置。连通通道51包含通孔51,其以与光轴0成直角的方向从小直径部件39b一端的大直径部39a侧的基部穿过。如图6B所示,连通通道51在圆周上两两相隔120度分布在三个位置上。另外,在每一个连通通道51的外周边缘部分安装有允许空气通过但阻止光通过的过滤构件52,如海绵。这就是说,连通通道51通过过滤构件52将空间A的空气和镜筒外部B的外部空气连通起来。
根据第七实施例,由于阻止光通过的过滤构件52的存在,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就无法从任何一个连通通道51进入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L。因此,能防止闪耀之类的影响。
根据第八实施例,在图1A-2B的透镜单元38中,虽然没有显示,连通通道51的内周面由很难反射光的光吸收材料(如黑色或者暗淡的覆盖层等)形成。这样,如上所述,所述形状防止来自镜筒外部B的光通过任何一个连通通道51进入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L,但是有效光范围L外的微量漫射光有可能进入透镜40a的有效光范围而带来影响。根据本实施例,则可以进一步降低这样的影响。
根据第一到第八实施例的透镜单元38或者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镜筒39可以用于光学装置,如照相机,摄像机,或者带有照相机的手机。利用这样光学装置,可以排除闪耀之类的影响而得到高图像质量。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到第八实施例的透镜单元38或者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镜筒39可以用于图8和图9所示的图像读取单元16。利用图像读取单元16,可以排除闪耀之类的影响而得到高图像质量。
根据第一到第八实施例的透镜单元38或者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镜筒39可以用于扫描仪。这样,扫描仪的主部件具有类似于扫描单元4的结构,例如,如图8所示。利用这样的扫描仪,可以排除闪耀之类的影响而得到高图像质量。
图8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6,该图像读取单元16包括根据第一到第八实施例的透镜单元38或者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镜筒39。利用这个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排除闪耀之类的影响而得到高图像质量。
由此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揭示,即使多个透镜之间具有空间,透镜的有效光学表面的表面精度不会降低,也很难发生凝结现象。镜筒外部的光线不能通过连通通道进入透镜单元中的透镜的有效光范围中,而且在透镜表面上漫射很少或者丝毫不会漫射。因此,能避免有害闪耀的影响,光学特性能够被改进并使之稳定。
再者,即使镜筒外部的光线进入了有效光范围的外部,但也不能进入有效光范围。因此,能够在不考虑有效光范围外部的情况下来设计透镜单元。所以,能够提高设计中的灵活性。
尽管已经根据特定的实施例完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但所附权利要求不受此限制。这表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结构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24)

1.一种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透镜的有效光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通过所述连通通道进入所述有效光范围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有效光范围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隔离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效光范围外部的光吸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是弯曲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包括能使空气通过而阻止光线通过的滤波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包括内周面,该内周面是光吸收的和光抗反射的。
8.一种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所述透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是弯曲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包括能使空气通过而阻止光线通过的滤波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包括内周面,该内周面是光吸收的和光抗反射的。
12.一种镜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透镜;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是弯曲的。
13.一种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包括:
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透镜的有效光范围。
14.一种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包括:
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所述透镜。
15.一种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该镜筒包括:
多个透镜;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是弯曲的。
16.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器从原稿读取图象的图像读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包括:
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透镜的有效光范围。
17.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器从原稿读取图象的图像读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包括:
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所述透镜。
18.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器从原稿读取图象的图像读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该镜筒包括:
多个透镜;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是弯曲的。
19.一种扫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光电转换器从原稿读取图象的图象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包括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包括:
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透镜的有效光范围。
20.一种扫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光电转换器从原稿读取图象的图象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包括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包括:
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所述透镜。
21.一种扫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光电转换器从原稿读取图象的图象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包括镜筒,该镜筒包括:
多个透镜;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是弯曲的。
22.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光电转换器从原稿读取图象的图象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包括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包括:
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透镜的有效光范围。
23.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光电转换器从原稿读取图象的图象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包括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包括:
容纳多个透镜的镜筒;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置在所述镜筒内使得镜筒外的光不会通过该连通通道进入所述透镜。
24.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光电转换器从原稿读取图象的图象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包括镜筒,该镜筒包括:
多个透镜;和
将所述透镜间的空间和所述镜筒的外部连通起来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是弯曲的。
CNA2007100051427A 2006-02-08 2007-02-08 透镜单元,镜筒,光学装置,图像读取单元,扫描仪和图像形成设备 Pending CN1010172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30546 2006-02-08
JP2006030546A JP2007212601A (ja) 2006-02-08 2006-02-08 レンズユニット、鏡筒、光学機器、画像読み取りユニット、スキャ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7234A true CN101017234A (zh) 2007-08-15

Family

ID=38491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051427A Pending CN101017234A (zh) 2006-02-08 2007-02-08 透镜单元,镜筒,光学装置,图像读取单元,扫描仪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19776B2 (zh)
JP (1) JP2007212601A (zh)
CN (1) CN101017234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2837A (zh) * 2008-12-25 2010-06-3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镜片及应用该镜片的镜头模组
CN101493569B (zh) * 2008-01-24 2012-08-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片及镜头模组
CN102902037A (zh) * 2011-07-26 2013-0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2955183A (zh) * 2011-08-29 2013-03-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遮光片及具有该遮光片的镜头模组
CN106199893A (zh) * 2015-04-27 2016-12-0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电子装置
CN108227105A (zh) * 2016-12-22 2018-06-2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模块
CN108241195A (zh) * 2016-12-27 2018-07-03 广州长步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镜片倾斜的具有双定位装配基准的镜头结构
CN108633329A (zh) * 2014-09-30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3d图像采集的光学系统
CN110174739A (zh) * 2018-02-19 2019-08-2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
CN11055447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
CN111751953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透镜单元、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49937A (zh) * 2019-09-25 2021-04-1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12771429A (zh) * 2018-06-08 2021-05-0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镜头和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潜望式阵列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4103500A1 (zh) * 2022-11-16 2024-05-23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光机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48348A (ja) * 2009-07-27 2011-03-10 Panasonic Corp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1883033B1 (ko) * 2015-05-27 2018-07-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JP2017156627A (ja) * 2016-03-03 2017-09-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2354134B1 (ko) * 2017-02-23 2022-01-21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폴디드 카메라 렌즈 설계
TWI689750B (zh) 2019-03-20 2020-04-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及電子裝置
JP7190976B2 (ja) * 2019-06-28 2022-1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57888A1 (fr) * 1976-04-01 1978-02-03 Cerberus Ag Detecteur de fumee
JPS5939681Y2 (ja) * 1983-04-19 1984-1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H03245112A (ja) * 1990-02-23 1991-10-31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
JPH04271310A (ja) * 1991-02-27 1992-09-28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
JPH09159895A (ja) * 1995-12-04 1997-06-20 Nikon Corp レンズ鏡筒
JPH10123392A (ja) * 1996-10-15 1998-05-15 Nikon Corp レンズ鏡筒とレンズ保持枠
DE19814300B4 (de) * 1998-03-31 2008-09-25 Bernhard Weber Scheinwerfer oder Leuchte
JP2000131585A (ja) * 1998-10-23 2000-05-12 Nikon Corp レンズ鏡筒
JP2002221649A (ja) 2001-01-24 2002-08-09 Konica Corp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光学装置
US6693751B2 (en) 2001-02-20 2004-02-17 Ricoh Company, Ltd. Member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ember mounting apparatus
KR20030015292A (ko) 2001-04-25 2003-02-20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합성물질로 이루어진 적어도 1개의 렌즈를 구비한 광학렌즈계
US6738570B2 (en) * 2002-01-04 2004-05-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apparatus having vapor-resistant ventilation and optical instrument using lens apparatus
JP4125910B2 (ja) * 2002-04-09 2008-07-30 ロー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レイ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光学装置
JP3903948B2 (ja) * 2002-09-25 2007-04-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調芯機構、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4152826B2 (ja) 2003-07-17 2008-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み取り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561348B2 (en) 2004-11-05 2009-07-14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structure, lens block, image rea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31773B2 (en) * 2005-09-08 2009-05-12 Flextronics Ap, Llc Auto-focus and zoom module having a lead screw with its rotation results in translation of an optics group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3569B (zh) * 2008-01-24 2012-08-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片及镜头模组
CN101762837A (zh) * 2008-12-25 2010-06-3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镜片及应用该镜片的镜头模组
CN102902037A (zh) * 2011-07-26 2013-0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2955183A (zh) * 2011-08-29 2013-03-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遮光片及具有该遮光片的镜头模组
CN102955183B (zh) * 2011-08-29 2016-05-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遮光片及具有该遮光片的镜头模组
CN108633329A (zh) * 2014-09-30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3d图像采集的光学系统
CN106199893A (zh) * 2015-04-27 2016-12-0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电子装置
CN108227105A (zh) * 2016-12-22 2018-06-2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模块
CN108227105B (zh) * 2016-12-22 2021-07-3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模块
CN108241195A (zh) * 2016-12-27 2018-07-03 广州长步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镜片倾斜的具有双定位装配基准的镜头结构
CN108241195B (zh) * 2016-12-27 2023-11-24 广州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镜片倾斜的具有双定位装配基准的镜头结构
CN110174739A (zh) * 2018-02-19 2019-08-2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
CN11055447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带有通气机构的镜头及其镜片、制造方法和异物阻挡方法
CN112771429A (zh) * 2018-06-08 2021-05-0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镜头和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潜望式阵列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751953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透镜单元、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49937A (zh) * 2019-09-25 2021-04-1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与电子装置
WO2024103500A1 (zh) * 2022-11-16 2024-05-23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光机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19776B2 (en) 2010-05-18
US20080037137A1 (en) 2008-02-14
JP2007212601A (ja) 2007-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7234A (zh) 透镜单元,镜筒,光学装置,图像读取单元,扫描仪和图像形成设备
US8488214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100336809B1 (ko) 접촉형이미지센서및정보처리장치
US6472247B1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the same
US20130293932A1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image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718539A (zh) 图像传感器单元以及使用它的图像读取装置
CN102843488A (zh) 图像传感器单元、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JP45309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282373A (zh) 图像读取装置和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9033336A (ja) 読取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73100C (zh) 固定结构、光学设备、图像读取设备以及成像设备
CN101504482B (zh) 旋转调整透镜单元的方法
CN100446535C (zh) 包括传送模块的图像读取设备
JP4157880B2 (ja) 固体撮像素子の固定構造及び画像読取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469697B2 (en) Reading modul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450786A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1004480A (zh) 激光扫描装置
US8154774B2 (en) Optical unit,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206842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04326655A (ja) 等倍読取装置
CN103002191B (zh) 原稿读取装置
US20060044809A1 (en) Light reflecting structure
JPS62186650A (ja) 固体撮像装置
JPH08184916A (ja) 読取装置
JP2006135598A (ja) 固定構造、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レンズブロック、並びに該レンズブロックを有する画像読み取りユニット、該画像読み取りユニット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該固定構造に最適な中間保持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