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4527A - 电梯的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4527A
CN101014527A CNA200580030442XA CN200580030442A CN101014527A CN 101014527 A CN101014527 A CN 101014527A CN A200580030442X A CNA200580030442X A CN A200580030442XA CN 200580030442 A CN200580030442 A CN 200580030442A CN 101014527 A CN101014527 A CN 101014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member
mentioned
plate
brake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04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鱼住尚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14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4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5/00Braking or detent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pplication to lifting or hoisting gear, e.g. for controlling the lowering of loads
    • B66D5/0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 B66D5/24Operating devices
    • B66D5/30Operating devices electric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1/0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 F16D51/1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exclusively radially-movable brake-sho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0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electromagnets
    • F16D2121/22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electromagnets for releasing a normally applied bra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 H01F7/1638Armatures not entering the wi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制动装置,上述电梯的制动装置包括:旋转体;可以与旋转体接触和分开的制动体;与制动体一起移位的可动部件;对可动部件向使制动体与旋转体接触的方向施力的施力体;以及克服施力体的施力使可动部件向使制动体离开旋转体的方向移位的电磁铁。制动体通过与旋转体接触来对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电磁铁具有电磁线圈,通过对电磁线圈通电来产生吸引可动部件的电磁吸引力。可动部件具有相互重叠的多个分割片和介于各分割片之间的绝缘体。

Description

电梯的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进行制动的电梯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通过将制动靴压靠在制动轮的内周面上来对制动轮的旋转进行制动的电梯的制动装置。在制动轮的内侧配置着设有电磁线圈的固定铁芯。在固定铁芯和制动靴之间设置有与制动靴一起移位的可动铁芯。当开始向电磁线圈通电时,可动铁芯被固定铁芯吸引,使得制动靴离开制动轮的内周面。另外,当停止向电磁线圈通电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力,可动铁芯向离开固定铁芯的方向移位,从而,制动靴被压靠在制动轮的内周面上(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42961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电梯的制动装置中,由于可动铁芯为一块铁块,因此,因向电磁线圈通电而产生的涡流损耗变大。当在可动铁芯中产生的涡流损耗变大时,即使停止向电磁线圈通电,磁通也不会立即消失。因此,即使在停止向电磁线圈通电之后,可动铁芯与固定铁芯之间仍残留吸引力,到制动靴压靠在制动轮上为止所花费的时间变长。即,制动装置的制动动作的时间变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制动动作的时间的电梯的制动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的制动装置包括:旋转体;制动体,其可以与旋转体接触和分开,并通过与旋转体接触来对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可动部件,其与制动体一起移位;施力体,其对可动部件向使制动体与旋转体接触的方向施力;以及电磁铁,其具有电磁线圈,该电磁铁通过对电磁线圈通电来产生吸引可动部件的电磁吸引力,并通过电磁吸引力的产生来克服施力体的施力,使可动部件向使制动体离开旋转体的方向移位;可动部件具有相互重叠的多个分割片,和介于各分割片之间的绝缘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制动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可动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可动部件和电磁铁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一个分割板、另一个分割板以及绝缘板组合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将图4中的一个分割板、另一个分割板以及绝缘板组合起来形成了可动部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制动装置中的一个分割板和绝缘膜形成体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制动装置的另一个示例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制动装置中的一个分割板、另一个分割板以及绝缘板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制动装置的另一个示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制动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在图中,在设于井道内的支承部件(未图示)上支承有:用于使轿厢和对重升降的电梯的曳引机;以及用于对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进行制动的电梯的制动装置(以下简称为“制动装置”)1。
曳引机具有与驱动绳轮(未图示)一体地旋转的旋转轴2。在驱动绳轮上卷绕有悬吊轿厢和对重的多根主绳索(未图示)。轿厢和对重通过旋转轴2的旋转而在井道内升降。
制动装置1在旋转轴2的轴线方向上与曳引机并列设置。另外,制动装置1包括:与旋转轴2一体地旋转的制动轮(旋转体)3;可以与制动轮3接触和分开的制动体4;与制动体4一起移位的可动部件5;对可动部件5向使制动体4与制动轮3接触的方向施力的多个弹簧(施力体)6;以及克服各弹簧6的作用力使可动部件5向使制动体4离开制动轮3的方向移位的电磁铁7。
制动轮3具有:垂直地固定于旋转轴2的圆板8;以及筒状的轮部9,其固定于圆板8的外周部,并与旋转轴2同轴地配置。制动体4与轮部9的内周面接触和分开。
在轮部9的内侧配置有相对于支承部件固定的制动器安装部件10。在制动器安装部件10上固定有一对导向部件11,该一对导向部件11向与轮部9的内周面接触和分开的方向引导制动体4。
制动体4具有:可以在各导向部件11之间滑动的制动体主体12;以及制动器衬套13,其设于制动体主体12,并通过制动体4的移位而与轮部9的内周面接触和分开。通过制动器衬套13与轮部9的内周面的接触,制动轮3的旋转被制动。
电磁铁7具有:固定于制动器安装部件10的固定铁芯14;和设于固定铁芯14的电磁线圈15。另外,电磁铁7通过对电磁线圈15通电来产生吸引可动部件5的电磁吸引力。
各弹簧6配置在可动部件5与固定铁芯14之间。另外,各弹簧6在可动铁芯5与固定铁芯14之间被压缩,因而各弹簧6向使可动部件5和电磁铁7相互分离的方向产生弹性斥力(作用力)。各弹簧6的弹性斥力的大小通过设于可动部件5的弹簧力调整装置16来进行调整。
弹簧力调整装置16具有:螺合于可动部件5的调整螺栓17;配置于调整螺栓17与弹簧16之间的弹簧按压部件18。各弹簧6的弹性斥力的大小通过调整螺栓17相对于可动部件5的螺合量来进行调整。
可动部件5配置在制动体4与电磁铁7之间。可动部件5和制动体4通过多个连接部件19相互连接。在各连接部件19的一端部上设置有与可动部件5螺合的螺纹部20,在各连接部件19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安装制动体4的球面座21。通过将螺纹部20螺合在可动部件5上,各连接部件19就被固定于可动部件5。另外,通过将制动体主体12利用板簧片22的弹簧力压靠在球面座21上,制动体4就被安装于各连接部件19。
当开始向电磁线圈15通电时,电磁铁7产生电磁吸引力,使得可动部件5克服各弹簧6的弹性斥力向接近电磁铁7的方向移位。由此,制动体4离开制动轮9的内周面。另外,当停止向电磁线圈15通电时,由电磁铁7产生的电磁吸引力消失,可动部件5由于各弹簧6的弹性斥力而向离开电磁铁7的方向移位。由此,制动体4被压靠在轮部9的内周面上。
图2是表示图1中的可动部件5的俯视图。另外,图3是表示图1中的可动部件5和电磁铁7的剖面图。还如图2和图3所示,可动部件5具有:相互重叠的多个(在本示例中为两个)分割板(分割片)23、24;和介于各分割板23、24之间的绝缘板(绝缘体)25。即,可动部件5通过在两块分割板23、24之间夹入绝缘板25制作而成。作为分割板23、24的材料,例如使用铁等磁性体。另外,作为绝缘板25的材料,例如使用聚酰亚胺、聚醚砜或者聚碳酸酯等树脂。在本示例中,各分割板23、24在可动部件5移位的方向上彼此重叠。
可动部件5配置在电磁铁7和制动体4之间,并且使一个分割板23与电磁铁7对置,使另一个分割板24与制动体4对置。另一个分割板24通过多个固定螺栓26固定在一个分割板23上。
在另一分割板24上设置有:螺合各连接部件19的螺纹部20的多个螺纹孔27;穿过各调整螺栓17的贯通孔28;以及各固定螺栓26穿过的贯通孔29。
在一个分割板23上设置有:与穿过了各贯通孔28的调整螺栓17螺合的多个螺合部30;在分割板23的厚度方向上与各螺合部30连续的、配置弹簧按压部件18的多个凹陷部31;以及与穿过了各贯通孔29的固定螺栓26螺合的多个螺栓孔32。
另外,在绝缘板25上设有分别穿过各调整螺栓17和固定螺栓26的多个通孔。
下面对可动部件5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图3中的一个分割板23、另一个分割板24以及绝缘板25组合之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另外,图5是表示图4中的一个分割板23、另一个分割板24以及绝缘板25组合起来形成了可动部件5的状态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首先,将一个分割板23和另一个分割板24各自的分割面精加工成平面,然后在一个分割板23上设置螺合部30、凹陷部31和螺栓孔32,在另一个分割板24上设置螺纹孔27和贯通孔28、29。另外,在绝缘板25上设置多个通孔。
然后,在一个分割板23的分割面上重叠绝缘板25。然后,在绝缘板25上重叠另一个分割板24,并使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与绝缘板25接触。之后,使固定螺栓26穿过各贯通孔29和通孔,并螺合在各螺栓孔32中。然后,紧固各固定螺栓26,从而将另一个分割板24和绝缘板25紧固在一个分割板23上。由此,制作出了如图4所示的可动部件5。
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当开始向电磁线圈15通电时,电磁铁7产生电磁吸引力,使得可动部件5被电磁铁7吸引。由此,可动部件5克服各弹簧6的作用力向接近电磁铁7的方向移位。由此,制动体4离开轮部9的内周面,从而施加在制动轮3上的制动力被解除。
另外,当停止向电磁线圈15通电时,由于来自电磁铁7的磁通的变化,在各分割板23、24中产生涡流。由此,在可动部件5产生磁通,即使在停止向电磁线圈15通电之后,在可动部件5和电磁铁7之间仍维持了吸引力的产生。
这里,在可动部件5中的涡流损耗越大,到可动部件5的涡流消失为止的时间越长。另外,涡流损耗的大小与产生涡流的部件的厚度的大约1.6次幂成比例。在制动装置1中,可动部件5由于被分割成分割板23、24,因此与可动部件5为一块铁块的情况相比,在可动部件5中产生的涡流消失得更快。
然后,当可动部件5的涡流变小时,由于各弹簧6的作用力,可动部件5向离开电磁铁7的方向移位,从而使得制动体4压靠在轮部9的内周面上。由此,制动轮3的旋转被制动。
在这样的电梯的制动装置1中,可动部件5由于具有:在可动部件5移位的方向上重叠的多个分割板23、24;和介于各分割板23、24之间的绝缘板25,因此,在维持了可动部件5的强度的状态下,能够减小可动部件5的涡流损耗,从而能够使在可动部件5产生的涡流迅速消失。由此,能够缩短制动动作的时间。
即,即使在停止向电磁线圈15通电后,当在可动部件5中残留有涡流时,由于因涡流而产生的磁通,在电磁铁7和可动部件5之间残留电磁吸引力,可动部件5不会迅速离开电磁铁7,但是在制动装置1中,由于能够使在可动部件5中产生的涡流迅速消失,因此在停止向电磁线圈15通电后,能够使可动部件5迅速地向与轮部9的内周面接近的方向移位,从而能够缩短制动动作的时间。
另外,当为了减小涡流损耗而减薄可动部件的厚度时,可动部件的强度降低,但是在可动部件5中,由于多个分割板23、24重叠,因此能够确保强度。
实施方式2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在分别单独地制作出一个分割板23、另一个分割板24和绝缘板25之后,通过用一个分割板23和另一个分割板24夹住绝缘板25来制作出可动部件5,但是也可以在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上形成绝缘膜,从而制作出绝缘膜形成体,然后将绝缘膜形成体和一个分割板23组合起来,从而制作出可动部件。
即,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制动装置中的一个分割板23和绝缘膜形成体41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可动部件5具有一个分割板23、和重叠在一个分割板23上的绝缘膜形成体41。绝缘膜形成体41具有:另一个分割板24;和通过蒸镀或者电镀而形成在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上的绝缘膜42。绝缘膜42介于一个分割板23和另一个分割板24之间。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下面对可动部件5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与实施方式1一样地将一个分割板23和另一个分割板24各自的分割面精加工成平面,然后在一个分割板23上设置螺纹孔27和贯通孔28、29,在另一个分割板24上设置螺合部30、凹陷部31和螺栓孔32。
然后,仅在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上通过蒸镀或者电镀形成绝缘膜42,从而形成绝缘膜形成体41。此时,对另一个分割板24的除了分割面之外的表面进行遮蔽,以使得仅在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上形成绝缘膜42。然后,将绝缘膜形成体41重叠在一个分割板23上,并使绝缘膜42与一个分割板23的分割面接触。之后,使固定螺栓26穿过各贯通孔29,并螺合在各螺栓孔32中。然后,紧固各固定螺栓26,从而将绝缘膜形成体41紧固在一个分割板23上。由此制作出了可动部件5。
在这样的电梯的制动装置中,由于在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上形成有绝缘膜42,因此能够省略将绝缘体对准到一个分割板23和另一个分割板24之间的位置上的工序。由此,能够缩短制作可动部件5时的组装作业时间,从而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仅在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上形成有绝缘膜42,但是也可以仅在一个分割板23的分割面上形成绝缘膜。另外,也可以在一个分割板23和另一个分割板24各自的分割面上形成绝缘膜。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仅在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上形成有绝缘膜42,但是也可以如图7所示,将绝缘膜43形成为覆盖另一个分割板24的表面。这样,在形成绝缘膜43时不需要进行遮蔽,能够更加容易地制作出可动部件5。另外将绝缘膜形成为覆盖一个分割板23的表面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制动装置中的一个分割板23、另一个分割板24以及绝缘板51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可动部件5具有:一个分割板23、重叠在一个分割板23上的另一个分割板24、以及介于一个分割板23与另一个分割板24之间的绝缘板(绝缘体)51。
在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上设置有凹部52。在凹部52中嵌有绝缘板51。凹部52的深度与绝缘板51的厚度大致相同。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下面对可动部件5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将一个分割面23的分割面精加工成平面,然后在一个分割板23上设置螺合部30、凹陷部31和螺栓孔32。然后在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上设置凹部52。由此,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在凹部52的两侧留有一对抵接面。之后,在另一个分割板24上设置螺纹孔27和贯通孔28、29,然后将一对抵接面精加工成平面。另外,绝缘板51形成为嵌在凹部52中的大小,在绝缘板51上设置多个通孔。
然后,在凹部52中嵌有绝缘板51的状态下,将另一个分割板24和绝缘板51重叠在一个分割板23上,并使绝缘板51和一对抵接面与一个分割板23的分割面接触。然后使固定螺栓26穿过各贯通孔29和通孔,并螺合在各螺栓孔32中。然后紧固各固定螺栓26,从而将另一个分割板24和绝缘板51紧固到一个分割板23上。由此制作出了可动部件5。
在这样的电梯的制动装置中,配置绝缘板51的凹部52设置在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上,因此,能够使精加工成平面的加工作业的范围仅限于一对抵接面。由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用于制作另一个分割板24的加工时间,从而能够进一步缩短可动部件5的制作时间。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仅在另一个分割板24的分割面上设有凹部52,但也可以仅在一个分割板23的分割面上设置凹部,也可以如图9所示,在一个分割板23和另一个分割板24各自的分割面上设置凹部53。当在各分割板23、24上分别设置凹部53的情况下,各凹部53的深度为绝缘板51的厚度的大致一半。
另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割板的块数为两块,但是也可以使分割板的数量为3块以上。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小可动部件5整体的涡流损耗,能够进一步缩短制动装置的制动动作的时间。在该情况下也是在各分割板之间隔有绝缘体。

Claims (3)

1.一种电梯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梯的制动装置包括:旋转体;
制动体,其可以与上述旋转体接触和分开,并通过与上述旋转体接触来对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进行制动;
可动部件,其与上述制动体一起移位;
施力体,其对上述可动部件向使上述制动体与上述旋转体接触的方向施力;以及
电磁铁,其具有电磁线圈,该电磁铁通过对上述电磁线圈通电来产生吸引上述可动部件的电磁吸引力,并通过上述电磁吸引力的产生来克服上述施力体的施力,使上述可动部件向使上述制动体离开上述旋转体的方向移位;
上述可动部件具有相互重叠的多个分割片,和介于各上述分割片之间的绝缘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体是形成在各上述分割片中的至少一方上的绝缘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分割片上设置有配置上述绝缘体的凹部。
CNA200580030442XA 2005-06-28 2005-06-28 电梯的制动装置 Pending CN1010145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5/011816 WO2007000810A1 (ja) 2005-06-28 2005-06-28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4527A true CN101014527A (zh) 2007-08-08

Family

ID=37595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30442XA Pending CN101014527A (zh) 2005-06-28 2005-06-28 电梯的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897835A4 (zh)
JP (1) JPWO2007000810A1 (zh)
CN (1) CN101014527A (zh)
WO (1) WO20070008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1694A (ja) * 2010-03-26 2011-10-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
JP6162552B2 (ja) * 2013-09-10 2017-07-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ブレーキ装置及びこのブレーキ装置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8735A (ja) * 1986-06-06 1987-12-15 K Ii B Yamakiyuu:Kk 電磁ブレ−キ装置
JPH02140032U (zh) * 1989-04-26 1990-11-22
JPH0735829B2 (ja) * 1989-08-18 1995-04-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
JP3635035B2 (ja) * 2001-02-15 2005-03-30 三陽工業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
JP3947497B2 (ja) * 2003-06-27 2007-07-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巻上機のブレーキ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00810A1 (ja) 2007-01-04
JPWO2007000810A1 (ja) 2009-01-22
EP1897835A4 (en) 2012-10-24
EP1897835A1 (en) 2008-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11311A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magnetic braking device
CN101605713B (zh) 电梯的安全装置
JP534518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JP5911042B2 (ja) ブレーキ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JP5985048B2 (ja) ブレーキ装置、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ブレーキ装置の緩衝反力調整方法
EP2474753A2 (en) Electromagnetic brake,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elevator
JP2011169385A (ja) 電磁ブレーキ
CN101014527A (zh) 电梯的制动装置
JP6636470B2 (ja) 巻上機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EP2441724B1 (en) Brake device for elevator hoist
WO2018193494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ブレーキ及びエレベータ巻上機
CN101039869B (zh) 电梯的绳索制动装置
WO2018207347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ブレーキ及びエレベータ巻上機
JP481254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用巻上機
JP2016156414A (ja) 電磁ブレーキ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
CN110835065B (zh) 电梯制动装置以及电梯系统
CN103991813A (zh) 电梯设备及其制动装置
CN103787167A (zh) 电梯的电磁制动装置
JP2006199408A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JP2011201694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
CN104418258B (zh) 电梯的电磁制动装置
JP5234686B1 (ja) ブレーキ面当りの調整方法
CN100537392C (zh) 电梯用曳引机
JP7448050B1 (ja) ブレーキ装置
WO2017072824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