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6411C - 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轮椅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6411C
CN100586411C CN200510114242A CN200510114242A CN100586411C CN 100586411 C CN100586411 C CN 100586411C CN 200510114242 A CN200510114242 A CN 200510114242A CN 200510114242 A CN200510114242 A CN 200510114242A CN 100586411 C CN100586411 C CN 1005864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device
motor
rotating shaft
axletree
electromagnetic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14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5346A (zh
Inventor
赤木孝嘉
野吕拓哉
友重一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5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5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64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641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谋求整体尺寸的减小、放热特性的提高,减小驱动轮的直径的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和具有该驱动装置的电动轮椅。本发明涉及设置于电动车辆的左右驱动轮(80、80)的内周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通过车轴(22),以悬臂方式支承于电动车辆上的罩壳(30);接纳于该罩壳(30)的内部,具有与上述车轴(22)同轴的旋转轴(43)的电动机(40);壳体(50),该壳体(50)以可旋转的方式与上述罩壳(30)的外周嵌合,接受电动机(40)的旋转而转动,上述驱动轮(80)以可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壳体(50)的外周上。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轮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轮椅等的电动车辆所采用的驱动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下述的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该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在外周具有驱动轮,以悬臂方式支承于车辆上。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轮椅等的电动车辆中,包括具有通过电动机分别驱动左右驱动轮的驱动装置的类型(比如,JP特许第3432977号文献,JP特开平9-296829号文献,JP特开2000-70309号文献)。
在JP特许第3432977号文献记载的驱动装置中,在驱动轮的中间部,通过金属制的盖体覆盖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车轴上的中空的轮轴套的开口部,在盖体中的与轮轴套相反一侧的面上,在相对车轴偏移的位置固定接纳驱动轮用电动机和电磁制动器的罩壳,在轮轴套中接纳有减速齿轮和电力控制部。
盖体由热传导性较高的金属构成,使电动机和电力控制部的放热效果提高。另外,形成有下述的结构,其中,通过将电力控制部的安装位置设置于相对车轴,从电动机离开的位置,由此抑制电力控制部的过热(比如,JP特许第3432977号公报)。
在JP特许第3432977号文献所述的驱动装置中,由于电动机和电磁制动器按照夹持冷却周的盖体的方式设置于与轮轴套相反的一侧,而且又位于相对车轴偏移的位置,故不得不使驱动装置的直径增加(约在30~40cm的范围内),另外,设置于驱动装置的外周的车轮直径也增加。如果车轮直径增加,则难于进行从轮椅向床等移动的动作,此外,如果车轮直径增加,由于轮椅本身的整体也增大、重量增加,故不便于进行室内的移动、小回转等动作。
在JP特开平9-296829号文献、JP特开2000-70309号文献所述的驱动装置中,具有电磁制动器,该电磁制动器在电动机未动作的状态,制动、保持驱动轴的旋转,并且具有中断制动力、保持力的离合机构。该电磁制动器设置于相对于电动机与驱动轮相反的一侧,离合机构设置于电动机和驱动轮之间。
因此,如果使离合器离合,则电动机和驱动轮从动力上断开,电动机的制动力不作用于驱动轮上。由此,比如在下坡等处,使电磁制动器动作的状态,如果使用者误将离合机构切断,则具有发电制动等的有效的制动力不作用于驱动轮上,电动车辆一边加速,一边沿下坡溜下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可谋求装置整体尺寸的减小和驱动轮直径的减小,制动性能提高的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和具有该驱动装置的电动轮椅。
另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在切断离合机构的状态,电磁制动器不对驱动轮作用,而电动机的制动力对驱动轮作用的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和具有该驱动装置的电动轮椅。
为了解决上述第1课题,本发明的电动车辆用的驱动装置涉及设置于电动车辆的左右驱动轮的内周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通过车轴以悬臂方式支承于电动车辆上的罩壳;接纳于该罩壳的内部,具有与上述车轴同轴的旋转轴的电动机;壳体,该壳体以可旋转的方式与上述罩壳的外周嵌合,接受电动机的旋转而转动,驱动轮以可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壳体的外周上。
对于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由于支承驱动装置的车轴和电动机的旋转轴同轴地设置,故可减小驱动装置本身的整体尺寸,可谋求安装于驱动装置的外周的驱动轮的直径的减小。另外,由于旋转轴和驱动轮的旋转中心相同,故可防止反力的偏离,可通过同轴的车轴,在不偏离的情况下承受反力。
另外,为了解决第1课题,本发明的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涉及设置于电动车辆的左右驱动轮的内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包括罩壳,该罩壳通过车轴,以悬臂方式支承于电动车辆上;接纳于上述罩壳的内部,具有与车轴同轴的旋转轴的电动机;电磁制动器,该电磁制动器接纳于罩壳的内部,设置于比电动机更靠近车轴侧,对电动机进行制动;壳体,该壳体以可旋转的方式与罩壳的外周嵌合,接受电动机的旋转而转动,驱动轮以可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壳体的外周上。
对于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由于支承驱动装置的车轴和电动机的旋转轴同轴地设置,故可减小驱动装置本身的整体尺寸,可谋求安装于驱动装置的外周的驱动轮的直径的减小。另外,由于旋转轴和驱动轮的旋转中心相同,故可防止反力的偏离,可通过同轴的车轴,在不偏离的情况下承受反力。
通过将电磁制动器设置于比电动机更靠近车轴一侧,可缩短电磁制动器的布线,可谋求内部结构的简化,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第2课题,本发明的电动车辆用的驱动装置包括:
通过车轴,以悬臂方式支承于电动车辆上的罩壳;
接纳于该罩壳的内部,具有与车轴同轴的旋转轴的电动机;
壳体,该壳体以可旋转的方式与罩壳的外周嵌合,通过减速机构与电动机的旋转轴远离车轴一侧的前端连接;
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外周的驱动轮;
在电动机的旋转轴靠近车轴一侧的基端侧,对旋转轴的旋转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器;
在电动机的旋转轴与电磁制动器之间,具有使旋转轴和电磁制动器离合的离合机构。
在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中,通过离合机构,将电磁制动器和电动机的旋转轴离合,由此,即使在电磁制动器动作的状态下,仍可使与电动机连接的驱动轮旋转。此时,由于电动机的旋转轴和驱动轮从动力方面来说不断开,故即使在将离合机构切断,电磁制动器不对电动机作用的状态下,电动机的发电制动力等的制动力仍作用于驱动轮上,由此,驱动轮不会自由地旋转。
因此,在下坡等处,通过电磁制动器而停止时,即使在切断离合机构的情况下,通过电动机的发电制动力等的制动力,电动车辆不会加速而超过一定程度,可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电动轮椅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和驱动轮的剖视图;
图3为从箭头A方向观看图2的侧视图;
图4为从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观看图2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电动轮椅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和驱动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离合机构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图8为以取出方式表示活动片和内驱动件的剖视图;
图9为沿图8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图10为表示活动片和内驱动件连接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为表示活动片和内驱动件切断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在下述的描述中,以老龄者或腿脚等不好使的人所使用的电动轮椅10为实例,对电动车辆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也可用于高尔夫用车等或小型的车辆等的电动车辆。
图1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20分别设置于左右驱动轮80、80的电动轮椅10的立体图。该电动轮椅10具有使用者坐下的座部11与靠背12,在从座部11而向下延伸的支架13上,安装左右一对的驱动装置20、20与驱动轮80、80。另外,在该驱动轮80、80的前方,支承有其直径小于驱动轮80、80的辅助轮14、14。
在座部11的底部设置电池、电力控制部、其它的控制机构等的控制箱15,在座部11的前方底部,形成脚踏板16、16,在座部11的左右,形成扶手17、17。另外,使用者所操作的操作器18设置于其中一个扶手17的侧部,在靠背12的顶部后方,延伸有护理人员用的把手19、19。
对于操作器18,可给出操纵杆式的实例,可进行车速的改变或旋转的操作。通过使操纵杆前倾或后倾,可使电动轮椅10前进、后退。另外,通过使操纵杆左右倾斜,可改变左右驱动轮80、80的旋转速度,使电动轮椅10左右旋转。
图2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20和安装于驱动装置20上的左侧驱动轮80的剖视图。另外,图3为从图2中的箭头A方向观看驱动装置20的侧视图,图4为从相反方向观看的侧视图。
驱动装置20包括罩壳30,在该罩壳30中,安装于电动轮椅10的支架13上的车轴22朝向支架13侧突设;设置于该罩壳30中的电动机40;壳体50,该壳体50可通过减速齿轮48,与电动机40的旋转轴43连接,相对罩壳30而自由旋转;电磁制动器60,该电磁制动器60以可制动的方式将罩壳30和电动机40的旋转轴43连接。在驱动装置20的外周,嵌有驱动轮80。
最好,罩壳30和壳体50由热传导性较高的金属材料,比如,铝合金形成,以便提高放热特性。
通过车轴22,以悬臂方式支承于支架13上的罩壳30可为沿轴向分成3个部分的结构。位于支架13侧的内壳31通过固定车轴22的前端的端板32封闭,另一端开口。车轴22可通过与内壳31压配合的方式安装。
中壳35的一端固定于内壳31上。内周面具有朝向电动机40的旋转轴43而延伸的环状板36,在环状板36的内周缘,具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旋转轴43的轴承36a。在环状板36上,在内壳31侧安装有电磁制动器60,在内面固定有电动机40的定子46。
外壳37的一端固定于中壳35上,包围上述定子46的外周。在外壳37的另一端设置环状的端板38,在端板38的内周缘设置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电动机40的旋转轴43的轴承38a。在端板38的外表面,安装有减速齿轮48。
对定子46和电磁制动器60进行通电的布线24穿过设于内壳31的端板32的通孔32a,向座部11的底面的控制箱15延伸。
在内壳31的端板32上,在布线24所穿过的通孔32a以外,像图2所示的那样,形成多个散热片34。散热片34通过设置于后述的壳体50上的叶片52的旋转,实现空气冷却。
电动机40的转子42由旋转轴43和叠层金属板44构成,该旋转轴43按照与车轴22同轴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轴承36a、38a上,该叠层金属板44按照与定子46相对的方式,与旋转轴43嵌合。
在旋转轴43的支架侧开设有键槽43a,该键槽43a穿过电磁制动器60的内部,与电磁制动器60的内驱动件62卡合。内驱动件62与制动盘61卡合。
旋转轴43的另一端与减速齿轮48啮合。
电磁制动器60可采用公知的非励磁动作制动器。对于电磁制动器60,可在通电时,对线圈63通电解除制动,在非通电时,通过弹簧力压接制动盘61,直接对旋转轴43制动。由此,可提高制动性能。
最好,电磁制动器60设置于比电动机40更靠近车轴22一侧。通过将电磁制动器60设置于车轴22侧,可缩短电磁制动器60的布线24,可谋求内部结构的简化,实现维修性的提高。
另一方面,如果电磁制动器60设置于比减速齿轮48更靠近外侧一侧,则电磁制动器60的布线24不得不通到减速齿轮48或电动机40的外侧,内部结构变得复杂,导致装置的整体尺寸增加,维修性降低。
对于减速齿轮48,可给出行星齿轮机构的实例。该减速齿轮48支承于外壳37的端板38与和端板38相对固定的挡板39之间。减速齿轮48与内齿轮55啮合,该内齿轮55设置于封闭壳体50的前端的盖体54的内侧。
如果通过对定子46的通电,转子42旋转,则通过减速齿轮48和内齿轮55,将驱动力传递给盖体54,壳体50旋转。
壳体50的支架侧通过轴承30a而支承于内壳31上,另一端的开口通过盖体54封闭。
在盖体54中,像上述那样,设置有内齿轮55,该盖体54通过轴承39a,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从挡板39的中间而突设的轴39b上。
在壳体50的支架侧,朝向车轴22,突设有多个叶片52、52。叶片52、52与内壳31的散热片34、34相对,通过壳体50的旋转,叶片52、52将空气送入散热片34、34,用作冷却风扇。由此,由电动机40或电磁制动器60等产生的热量不会留于内部,以良好的效率散开。
驱动轮80可由筒状的轮轴套82、辐条83、环状的轮圈84和轮胎85构成,该轮轴套82与驱动装置20的壳体50的外周嵌合,成一体旋转,上述的多根辐条83突设于轮轴套82的外周,该环状的轮圈84将辐条83的前端之间连接,上述轮胎85由橡胶制成,与轮圈84嵌合。
最好,驱动轮80形成于驱动装置20不从轮胎85突出的位置。在本实施例的场合,辐条83设置于轮轴套82的前端侧,即,与车轴22相反一侧的位置,由此,减小驱动装置20从轮胎85的突出量。
上述结构的驱动装置20在车轴22以悬臂方式支承于支架13上的状态,固定于电动轮椅10上。在该驱动装置20不从电动轮椅10装卸的情况下使用的场合,可通过螺钉紧固等方式,将驱动装置20固定于支架13上,但是,在将电动轮椅10装车搬运等的原因,必须针对每个驱动装置20取下驱动轮80的场合,也可采用按照容易取下驱动装置20的方式,以轴向的拆除为目的的结构。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承受电动机40的转矩反力的部件。
如果使用者通过操作器18,指示电动轮椅10的前进、后退或旋转,则对电磁制动器60进行通电,解除制动,并且对定子46进行通电,转子42旋转。如果转子42旋转,则驱动力从旋转轴43,通过减速齿轮48和内齿轮55传递给壳体50,壳体50旋转。由此,固定于壳体50上的驱动轮80、80旋转,电动轮椅10前进、后退。另外,旋转通过改变左右驱动装置20的旋转速度的方式进行。
对于本发明的驱动装置20,由于支承驱动装置20的车轴22和电动机40的旋转轴43同轴地设置,故可减小驱动装置20本身的整体尺寸(直径约在15cm以下),可谋求安装于驱动装置20的外周上的驱动轮80的直径的减小。此外,由于旋转轴43和驱动轮80的旋转中心相同,故可防止反力的偏离,可通过同轴的车轴22,在不偏离的状态承受反力。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20,由于在罩壳30上设置散热片34,在壳体50上设置冷却散热片34的叶片52、52,此外,罩壳30和壳体50由热传导率较高的材料构成,故由电动机40等的驱动产生的热量不存留在驱动装置20的内部,可以良好的效率散热。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散热片34与壳体50成一体形成,但是,既可通过单独部件形成,也可设置于驱动轮80的轮轴套82上。
(第2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驱动装置20中具有离合机构70,该离合机构70使旋转轴43和电磁制动器60离合。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适当省略对其的描述。
图5为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驱动装置20分别设置于左右驱动轮80、80的电动轮椅10的立体图。在靠背12的顶部后方,延伸有护理者用的把手19、19。在该把手19上,具有护理者对离合机构70的离合进行操作的离合操作部77(将在后面描述)。
对于操作器18,可给出操作杆式的实例,可进行车速的变更或旋转的操作。可通过使操作杆前倾或后倾,使电动轮椅10前进、后退。另外,可通过使操作杆左右倾斜,改变左右驱动轮80、80的旋转速度,使电动轮椅10左右旋转。
像图6所示的那样,上述驱动装置20可通过离合机构70,将电动机40的旋转轴43,与以可制动的方式连接该电动机40的旋转轴43的电磁制动器60离合。
旋转轴43的支架侧像图7所示的那样,穿过电磁制动器60的内部,其基端侧通过离合机构70,以可离合的方式与电磁制动器60的内驱动件62连接。
图7为离合机构70的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像该图所示的那样,在旋转轴43的基端,形成轴花键43a,离合机构70的活动片71嵌合于旋转轴43的基端外周。
活动片71具有筒部72,该筒部72的一端封闭,像图7和图8所示的那样其另一端开口,在该筒部72的内周,形成孔花键槽73,该孔花键槽73与旋转轴43的轴花键43a嵌合,可与旋转轴43成一体旋转。筒部72的基端侧封闭,形成与外周啮合的离合器74(参照图9)。
对于活动片71,可给出对机械结构用碳素钢(比如,S45C)等进行调整而形成的材料的实例。在旋转轴43和活动片71的啮合部分,涂敷固体润滑剂,以便提高滑动性和耐磨耗性。其原因在于:如果润滑剂采用油或润滑脂等的流动性润滑剂,则在旋转电动机40时,流动性润滑剂飞散,使电磁制动器60的制动性能降低。
另外,在活动片71和中壳35的环状板36之间,由线圈弹簧形成的偏置机构75沿从旋转轴43离开的方向,使活动片71偏置。
在活动片71中,设置于基端侧的外周的啮合离合器74以可卡扣脱开的方式与电磁制动器60的内驱动件62嵌合。图8和图9为表示活动片71和内驱动件62的卡合状态的图。像该图所示的那样,在内驱动件62的内侧,形成与活动片71卡合的啮合离合部62a,在其外周侧,设有可与后述的电磁制动器60的制动盘61成一体旋转而卡合的花键62b。
最好,也在内驱动件62和活动片71的啮合部分涂敷固体润滑剂,以便提高滑动性和耐磨耗性。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止由润滑剂的飞散造成的电磁制动器60的制动性能的降低。
内驱动件62像图9所示的那样,通过轴承62d,以可旋转的方式嵌合于形成于车轴22的前端的凹部22a。在内驱动件62的中心,开设对离合机构70进行操作的推杆76以可滑动的方式穿过的杆用孔62c。
上述内驱动件62的外周的花键62b与电磁制动器60的制动盘61卡合。另外,在制动盘61的内周,形成与内驱动件62的外周的花键62b结合的键槽61a。
制动盘61设置于电磁制动器60上。电磁制动器60可与第1实施例相同,在通电时对线圈63通电,解除制动,在非通电时,通过弹力压接制动盘61,对旋转轴43直接进行制动。由此,可确保非通电时的制动性。
离合机构70像图6~图9所示的那样,通过穿过车轴22和内驱动件62的推杆76,进行离合的切换操作。该推杆76的前端与活动片71接触,其基端像图6所示的那样,与按照压入旋转轴43侧的方式使推杆76滑动的推动机构78连接。作为推动机构78,可给出公知的钟形曲柄机构的实例。钟形曲柄机构的操作可通过钢丝绳77a而进行。钢丝绳77a的端部与离合器操作部77连接,该离合器操作部77设置于使用者或对电动轮椅10进行辅助操作的护理者可操作的位置。比如,像图5所示的那样,对于离合器操作部77,可给出下述的结构的实例,其中,根据自行车等的制动杆的要领,在护理者操作时,拉紧钢丝绳77a,如果松开手,则压回钢丝绳77a。
如果使用者和护理者对离合器操作部77进行操作,则拉紧钢丝绳77a,推动机构78将推杆76压入旋转轴43侧。由此,像图10所示的那样,通过偏置机构75,将处于与内驱动件62卡合状态的活动片71压入旋转轴43侧,像图11所示的那样,解除内驱动件62和活动片71的卡合。由此,无论电磁制动器60处于动作、非动作的哪种状态,该电磁制动器60均不对驱动轮80作用。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电动机40的旋转轴43始终与驱动轮80连接,故在与电动机40通电的状态,即使在电磁制动器60不对驱动轮80作用的状态下,电动机40仍用作发电机,直流电流流向控制箱15的再生制动,即,电动机40的发电制动力作为负荷而作用于驱动轮80上,由此,驱动轮80不能自由旋转。因此,通过离合机构70的操作,即使在电磁制动器60未作用的状态的情况下,驱动轮80在一定的负荷阻力条件下旋转,即使在下坡等处仍不加速。
此时,上述控制箱15的控制机构通过图示的速度计检测驱动轮80的旋转速度,判断速度的变化。作为其判断的结果,在判定速度增加时,控制箱15的控制机构将定子46的布线短路,进一步增加电动机40的前述的附加电阻,施加短路制动,提高制动力。即使这样,控制箱15的控制机构按照在判定上述速度计的速度增加的场合,沿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方式驱动电动机40,进行反转制动。像这样,也可按照对应于速度,分多级地施加制动,降低速度的方式动作。
在电磁制动器60作用的状态,对离合机构70进行操作,切断电磁制动器60,由此,解除电磁制动器60的制动力,由此,即使在护理者手推电动轮椅10时,仍可使用离合机构70。
如果从电磁制动器60和旋转轴43切断的状态(图11),通过钢丝绳77a的操作将推杆76拉回,则通过偏置机构75的偏置力,像图10所示的那样,将活动片71压入内驱动件62侧,活动片71再次与内驱动件62卡合。在该内驱动件62和活动片71卡合的状态,如果使电磁制动器60动作,则电磁制动器60作用,对旋转轴43的旋转进行制动,阻止驱动轮80的旋转。
上述结构的驱动装置20在车轴22以悬臂方式支承于支架13上的状态,固定于电动轮椅10上。在驱动装置20不从电动轮椅10上装卸而使用的场合,可通过螺栓紧固等方式,将驱动装置20固定于支架13上,但是,在将电动轮椅10装车搬运等的原因,必须针对每个驱动装置20,取下驱动轮80的场合,也可采用按照容易取下驱动装置20的方式,以轴向的拆除为目的的结构。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承受电动机40的转矩反力的部件。
如果使用者通过操作器18指示电动轮椅10的前进、后退、或旋转,则对电磁制动器60进行通电,解除制动,并且对定子46通电,转子42旋转。如果转子42旋转,则从旋转轴43,通过减速机构48和内齿轮55,将驱动力传递给壳体50,壳体50旋转。由此,固定于壳体50上的驱动轮80、80旋转,电动轮椅10前进、后退。另外,该旋转通过改变左右的驱动装置20的旋转速度的方式进行。
离合机构70在护理者不操作的状态,像图10所示的那样,通过偏置机构75的偏置力,以可一体旋转的方式将电动机40的旋转轴43和电磁制动器60的内驱动件62连接。因此,在该状态,如果在电磁制动器60的制动有效的状态,则对电动机40的旋转轴43直接施加制动力,这样可发挥优良的制动性能。
另一方面,如果从电磁制动器60有效的状态,对离合操作部77进行操作,通过离合机构70,将电动机40的旋转轴43和电磁制动器60切断,则在驱动轮80上不作用电磁制动器60的制动力,而作用电动机40的发电制动力。因此,在下坡等处,即使由于离合操作部77的误操作,将电磁制动器60切断的情况下,仍不会加速到一定速度以上。另外,由于可通过离合操作部77切断电磁制动器60,故在护理者手握电动轮椅10时,不必对电动轮椅10接通电源。
另外,在图5中,离合操作部77、77设置于护理者所操作的左右的把手19、19上,但是,也可按照仅仅在一个把手上设置操作部77,便可对两个离合机构70、70进行操作的方式设置。另外,操作部77的结构不限于采用推杆76或钢丝绳77a的结构。
此外,操作部77也可按照电动车辆的使用者可操作的方式构成。
如果为本领域的专家,则明白,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范围内,进行本发明的变形和变更,其种类变形包含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请求范围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电动车辆用的驱动装置,该电动车辆用的驱动装置设置于电动车辆的左右驱动轮的内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包括:
通过车轴,以悬臂方式支承于电动车辆上的罩壳;
接纳于该罩壳的内部,具有与车轴同轴的旋转轴的电动机;
壳体,该壳体以可旋转的方式与罩壳的外周嵌合,接受电动机的旋转而转动;
驱动轮以可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壳体的外周上;
在罩壳的车轴侧具有散热片,在所述壳体或驱动轮中的与散热片相对的位置设置叶片,通过所述叶片的旋转对散热片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轮设置于与车轴相反一侧的端部附近。
3.一种电动轮椅,该电动轮椅在左右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还包括电磁制动器,该电磁制动器接纳于罩壳的内部,设置于比电动机更靠近车轴侧,对电动机进行制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磁制动器对电动机的旋转轴直接进行制动。
6.一种电动轮椅,该电动轮椅在左右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用的驱动装置。
7.一种电动车辆用的驱动装置,该电动车辆用的驱动装置包括:
通过车轴以悬臂方式支承于电动车辆上的罩壳;
接纳于该罩壳的内部,具有与车轴同轴的旋转轴的电动机;
壳体,该壳体以可旋转的方式与罩壳的外周嵌合,通过减速机构与电动机的旋转轴远离车轴一侧的前端连接;
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外周的驱动轮;
在电动机的旋转轴靠近车轴一侧的基端侧,对旋转轴的旋转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器;
其特征在于在电动机的旋转轴与电磁制动器之间,具有使旋转轴和电磁制动器离合的离合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合机构包括活动片,该活动片以可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将电动机的旋转轴与电磁制动器连接,该活动片以可在轴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其通过偏置机构,按照将旋转轴和电磁制动器连接的方式向车轴侧偏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片以可一体旋转,并且可在轴方向滑动的方式与电动机的旋转轴嵌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片具有与旋转轴嵌合的筒部,在该筒部的内面形成孔花键槽,在电动机的旋转轴靠近车轴一侧的基端形成与上述孔花键槽卡合的轴花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片的外周可与电磁制动器卡扣脱开。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轴上,沿轴向开设有通孔,在该通孔中,以可沿轴向滑动的方式设置有推杆,通过使推杆沿轴向滑动,推杆的前端抵抗偏置机构的偏置力,沿解除旋转轴和罩壳的连接的方向使活动片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切断离合机构,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力不作用于驱动轮上的状态,可对应于电动机的旋转速度,改变从电动机作用于驱动轮上的制动力。
14.一种电动轮椅,该电动轮椅在左右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
CN200510114242A 2004-10-25 2005-10-21 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轮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64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9524A JP4544963B2 (ja) 2004-10-25 2004-10-25 電動車両用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具えた電動車椅子
JP2004309524 2004-10-25
JP2004309528 2004-10-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5346A CN1765346A (zh) 2006-05-03
CN100586411C true CN100586411C (zh) 2010-02-03

Family

ID=36534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42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6411C (zh) 2004-10-25 2005-10-21 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轮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44963B2 (zh)
CN (1) CN10058641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70917B2 (en) 2004-10-25 2011-01-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Drive device for electrically movable vehicles and electric wheelchair having same
US7686145B2 (en) 2005-09-21 2010-03-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Drive device for electrically movable vehicles and electric wheelchair having same
CN103023202B (zh) * 2011-09-27 2015-08-05 Asco电力技术公司 一种离合结构
DE102013103107A1 (de) * 2013-03-26 2014-10-16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Getriebe für eine elektrisch antreibbare Achse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3312084B (zh) * 2013-06-03 2015-05-20 常熟市平方轮椅有限公司 电动轮椅车直流无刷驱动轮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255U (zh) * 1990-04-24 1991-02-13 山东农业大学 机动车冷却风扇自控电动装置
US5540297A (en) * 1994-06-15 1996-07-30 Invacare (Deutschland) Gmbh Two-motor wheelchair with battery space
CN2241797Y (zh) * 1996-03-15 1996-12-04 陈水盛 发动机的电磁式离合制动装置
JP3432977B2 (ja) * 1995-10-27 2003-08-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の電動駆動装置
CN1935557A (zh) * 2005-09-21 2007-03-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具备该驱动装置的电动轮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6663B2 (ja) * 1995-11-01 2004-10-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椅子
JPH09308651A (ja) * 1996-05-21 1997-12-02 Daido Steel Co Ltd 電動式車椅子
JP2000014714A (ja) * 1998-07-01 2000-01-18 Sony Corp 移動装置
JP2002085474A (ja) * 2000-09-12 2002-03-26 Nainippon System:Kk 車椅子の電気駆動車輪
JP2002349493A (ja) * 2001-05-24 2002-12-04 Asmo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ファン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255U (zh) * 1990-04-24 1991-02-13 山东农业大学 机动车冷却风扇自控电动装置
US5540297A (en) * 1994-06-15 1996-07-30 Invacare (Deutschland) Gmbh Two-motor wheelchair with battery space
JP3432977B2 (ja) * 1995-10-27 2003-08-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の電動駆動装置
CN2241797Y (zh) * 1996-03-15 1996-12-04 陈水盛 发动机的电磁式离合制动装置
CN1935557A (zh) * 2005-09-21 2007-03-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具备该驱动装置的电动轮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44963B2 (ja) 2010-09-15
JP2006116185A (ja) 2006-05-11
CN1765346A (zh) 2006-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5557B (zh) 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具备该驱动装置的电动轮椅
US7870917B2 (en) Drive device for electrically movable vehicles and electric wheelchair having same
JP2550426B2 (ja) 床上運搬車用の駆動ユニット
CN100586411C (zh) 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轮椅
EP2576258B1 (en) A wheel with an electrical unit
US6582339B2 (en) Wheel drive with integrated dynamic service brake
US6065557A (en) Power assist assembly for wheeled vehicles
US20110168465A1 (en) Hub wheel motor
CN216078154U (zh) 一种园林工具行走驱动机构及园林工具
TW201102330A (en) Mobile cleaner
JP2008043404A (ja) 電動車両用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具えた電動車椅子
JP4812579B2 (ja) 電動車両用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具えた電動車椅子
JP5363263B2 (ja) 電動車両
WO2012159449A1 (zh) 一种带电力自驱动车轮的电动轿车
JP4408789B2 (ja) 電動車両用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具えた電動車椅子
WO2023030296A1 (zh) 一种园林工具
JP3162442B2 (ja) 電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両構成部品配設構造
CN207261527U (zh) 一种电动盘式制动器冷却装置
JP2011143751A (ja)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KR20170001480A (ko) 방열 기능을 갖는 바퀴가 구비된 전동 스쿠터
JP3661396B2 (ja) 電動車両のブレーキ装置
KR20170073579A (ko) 와전류를 이용한 과속방지용 바퀴
JP5639013B2 (ja) 電動自転車用駆動装置
CN213109490U (zh) 一种电驱动婴儿车
JPH1191677A (ja) 電動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