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0458C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60458C CN100560458C CNB2005100884520A CN200510088452A CN100560458C CN 100560458 C CN100560458 C CN 100560458C CN B2005100884520 A CNB2005100884520 A CN B2005100884520A CN 200510088452 A CN200510088452 A CN 200510088452A CN 100560458 C CN100560458 C CN 10056045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y
- extension tray
- sheet
- side cover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1 foam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49 size re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0—Pile receivers adjustable for different article siz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2—Means for discharging uncollated sheet copy material, e.g. discharging rollers, exit tr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Changing form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5—Restoring form
- B65H2301/51256—Removing waviness or curl, smooth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在其上表面上具有排纸盘的体壳,成像后排出的纸张可堆在该排纸盘上;侧盖,用来打开和关闭在纸张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上的体壳的侧表面,以覆盖体壳的侧表面的侧盖;以及连接到侧盖上部的延伸盘,且所述延伸盘可以相对于排纸盘沿排纸方向延伸至下游侧以支撑纸张的端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打印机的成像装置,迄今为止所知道的一种成像装置是在体壳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排纸盘,这样成像后排出的纸张可以堆在排纸盘上。例如,在JP-A-2002-104694所描述的这一类型的成像装置中,一个用于接收大尺寸纸张的延伸盘附加在体壳的上表面。在使用中,延伸盘以相对于排纸盘沿排纸方向延伸至下游侧的状态固定,这样在排到排纸盘上的大尺寸纸张的前端得到支撑的同时,限制了纸张在排纸方向上的移动。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技术,当应减小尺寸的需要来设计具有延伸盘的成像装置以使体壳的尺寸减小时,就必须增大延伸盘的长度以使允许承载的最大纸张尺寸不会变化。由于这个原因,就导致了部件成本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减小其中的延伸盘尺寸的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在其上表面上具有排纸盘的体壳,成像后排出的纸张可堆在该排纸盘上;侧盖,用来打开和关闭在纸张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上的体壳的侧表面,以覆盖体壳的侧表面;以及连接到所述侧盖上部的延伸盘,该延伸盘可以沿排纸方向延伸至相对于所述排纸盘的下游侧以支撑纸张的端部;其中,所述侧盖的上表面在排纸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沿排纸方向从上游侧往下游侧向下倾斜;所述延伸盘能够绕靠近所述侧盖上表面的在排纸方向下游侧的端部设置的旋转轴旋转,且所述延伸盘可操作地被移动到至少两个位置;并且,在文件读取部分和所述排纸盘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下,用于读取文件上的图像的所述文件读取部分被放置在体壳上。
所述侧盖的上部连接有延伸盘,该延伸盘可以沿排纸方向延伸至相对于所述排纸盘的下游侧以支撑纸张的端部。
由于延伸盘被连接到覆盖在排纸方向的下游侧上的体壳的侧表面的侧盖以使可开启/关闭该侧盖,所以与延伸盘被设置在体壳侧面的情况相比,延伸盘的长度可以减小,从而能够降低成本。
由于从上游往下游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形成于在排纸方向的下游侧上的侧盖的上表面的端部,所以纸张的前端就从倾斜面向上浮起,这样,当纸张的前端放置在侧盖上时,可容易地取出纸张。
所述延伸盘能够绕靠近所述侧盖上表面的在排纸方向下游侧端部设置的旋转轴旋转,使得所述延伸盘可以处在沿排纸方向延伸至下游侧的使用位置和旋转后下落到侧盖的上表面侧的收回位置。
由于延伸盘可依设置在侧盖的上表面上并靠近排纸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的轴旋转,所以在不改变所允许承载的最大纸张尺寸的情况下大幅减小延伸盘的长度。
在文件读取部和排纸盘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下,用于读取文件上的图像的文件读取部被放置在体壳上。
在具有放置在体壳上的文件读取部的成像装置中,因为有可能必须在排纸盘和文件读取部之间提供较大的间隙以避免在旋转的延伸盘连接到体壳侧时文件读取部对延伸盘的影响,所以就会导致该装置尺寸的增加。相反,在该结构中,由于延伸盘是连接到侧盖上,所以可以减小延伸盘的尺寸。因此,排纸盘和文件读取部之间的间隙可以减小以减小该装置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成像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肋,所述肋位于侧盖上表面,所述肋沿着排纸方向突起,所述肋具有基本上平滑地连接到排纸盘上表面的上端面。
由于设置在侧盖上表面上的肋的上端面形成为基本上平滑地连接到排纸盘的上表面,所以排到排纸盘上的纸张的前端部被放在肋上,以容易地取出纸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肋在延伸盘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至少具有一对肋。至少一对肋设置成在空间上相对于延伸盘分离。
由于设置在相对于延伸盘宽度方向上相对侧上的一对肋与延伸盘有一定距离,所以当前端部被放置在肋上的纸张需要被取出时,不会因为延伸盘引起障碍而容易地取出纸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侧盖和延伸盘之间设置有制动器,当延伸盘与制动器彼此配合时延伸盘能保持在使用位置或者收回位置。
由于设置在侧盖和延伸盘之间的制动器可使延伸盘保持在使用位置或收回位置,所以侧盖可例如开启/闭合,而延伸盘则保持原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延伸盘至少具有一对彼此旋转连接的基本上板状的支撑构件。至少一对基本板状的支撑构件可设置成展开/折叠状。
由于延伸盘具有一对彼此旋转连接的基本板状的支撑板,以使两个支撑板可设置成展开/折叠状,所以当延伸盘未使用时可被紧凑地折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体壳储存一个具有图像载体的处理盒。侧盖形成为使得侧盖的上端侧可围绕设置在侧盖下端侧的轴开启/闭合。所述处理盒可通过开启侧盖而形成的开口部被连接/拆卸。
由于侧盖形成为可使侧盖的上端侧围绕设置在侧盖下端侧的轴开启/闭合,所以处理盒可容易地被连接/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成像装置的侧截面图;
图3是成像装置部分放大的侧截面图;
图4是显示延伸盘在存储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5是显示延伸盘在取出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6是显示延伸盘在展开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7A是显示延伸盘在存储状态下的截面图,图7B是显示延伸盘被举起状态中的截面图;
图8是显示延伸盘在取出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9是显示延伸盘在展开状态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到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将参考图1和图2对成像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描述。图1是成像装置1的外观透视图。图2是成像装置1主要部分的截面图。顺便提及,在下面的描述中,上下方向定义在图2且前后方向被定义以使图2中的右边称为“前面”。
构件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1是一个包括打印机功能、复印功能、扫描功能等的组合机器。所述成像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2和放在所述装置主体2上表面上的覆盖体3。
装置主体2包括一个整体上基本成盒形的体壳4。送纸盘6设置在体壳4的下部中以使纸张5可以在送纸盘6上层叠堆起。所述送纸盘6可以连接到所述装置主体2/从装置主体2拆卸。当所述送纸盘6在体壳4前取出时,可移去送纸盘6。压纸板7设置在送纸盘6中以使压纸板7的前端侧可垂直移动。所述压纸板7被按压弹簧(未示出)向上按压以使堆在压纸板7上的纸张5的最上面的一张纸紧贴着设置在送纸盘6前端部上方的拾取辊8。通过拾取辊8的旋转,纸张5被传向送纸辊9和隔离垫10之间的空隙。当纸张5夹在送纸辊9和隔离垫10之间时,纸张5就必然被一一分离。被分离的纸张5被传送到设置在送纸辊9后侧上方的校准辊11。所述校准辊11设置有一对辊。在校准后,所述校准辊11将纸张5传送到位于光导电鼓17和转印辊19(将在后面描述)之间、且位于光导电鼓17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纸张5上的转印位置。
可连接到所述装置主体2/可从装置主体2拆卸的处理盒14设置在送纸盘6的上方。通过开启设置为体壳4的前表面的前盖15(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形成的开启部16,处理盒14可连接到所述装置主体2/可从装置主体2拆卸。
所述处理盒14具有鼓盒20和显影盒26。所述鼓盒20有光导电鼓17、电晕充电器18和转印辊19。所述显影盒26有显影辊22、限层厚板23、色粉供给辊24和色粉盒25。所述显影盒26可拆卸地连接到色粉盒20。
色粉盒25填充有色粉(显影剂)。通过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所述色粉色粉盒25中的搅拌器27的旋转来搅拌所述色粉,且所述色粉可从设置在色粉盒25中的色粉供给部28排出。
色粉供给辊24可旋转地设置在色粉供给部28的外侧。显影辊22设置于色粉供给辊24的相对处以使显影辊22可逆时针方向旋转。色粉供给辊24具有一个由导电泡沫材料制成的辊和一个被辊覆盖的由金属制成的辊轴。显影辊22具有一个由无磁性的导电橡胶材料制成的辊和一个由金属制成的被辊覆盖的辊轴。顺便提及,显影偏压被加到显影辊22上。
限层厚板23设置在显影辊22附近。限层厚板23具有由金属板弹簧材料构成的板体和由电绝缘硅树脂橡胶构成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在截面图中成半圆状且设置在板体的前端部。所述按压部形成为使得按压部受板体的弹性力而按压显影辊22。
从色粉供给部28排出的色粉随着色粉供给辊24的旋转供应到显影辊22。在该情况下,色粉因色粉供给辊24和显影辊22之间的摩擦而带正电。提供到显影辊22上的色粉随着显影辊22的旋转穿过限层厚板23的按压部和显影辊22之间并被充分地充电,这样色粉以具有预定厚度的薄层被加载到显影辊22上。
光导电鼓17(“图像载体”)相对于显影辊22设置以使光导电鼓17可顺时针旋转。所述光导电鼓17具有一个接地且由聚碳酸酯或类似物构成的可充正电的光敏层组成的表面部的鼓体。
电晕充电器18设置在离开光导电鼓17预定距离的位置以防止电晕充电器18接触光导电鼓17。电晕充电器18是用于从钨或类似物的充电电线产生电晕放电的充正电电晕充电器。电晕充电器18形成为可使光导电鼓17的表面被均匀地充正极电荷。光导电鼓17的表面在随着光导电鼓17的旋转被电晕充电器18均匀地充正极电荷后,光导电鼓17的表面受到由激光束的高速扫描从扫描部30(将在下面描述)发出的激光束的照射。以这种方式,就形成基于预定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然后,当加载到显影辊22上并充有正极电的色粉接触光导电鼓17以随着显影辊22的旋转而面对光导电鼓17时,所述色粉被供给到形成在光导电鼓17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也就是,在被均匀充正电的光导电鼓17的一部分表面的和受到激光束照射以使电压降低的曝光部。以这种方式,所述色粉被选择地加载到曝光部上以使光导电鼓17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因此,就获得了一个反象。
所述转印辊19放置在光导电鼓17之下以和光导电鼓17相对。所述转印辊19受到鼓盒20支撑并可旋转。转印辊19具有由离子导电橡胶材料制成的辊,和由金属制成的被辊覆盖的辊轴。所述转印辊19形成为在转印时转印偏压(转印序列偏压)被施加到转印辊19上。由于这个原因,当纸张5穿过光导电鼓17和转印辊19之间时,加载到光导电鼓17表面上的可视图像被转印到纸张5上。
所述扫描部30设置在体壳4的上部。所述扫描部30具有图未示出的激光源、被驱动旋转的多角镜31、fθ透镜32、反射镜33、透镜34和反射镜35。基于图像数据从激光源射出的激光束经多角镜31偏转,如图2中的点划线所示。在激光束穿过fθ透镜32后,光路经反射镜33折回。在激光束进一步穿过透镜34后,光路经反射镜35向下折。以这种方式,所述激光束就被施加到处理盒14的光导电鼓17的表面上。
0037
将色粉定影至纸张5上的定影单元37设置在处理盒14的后侧。定影单元37具有加热辊38和压力辊39。加热辊38被设置为用来加热转印到纸张上的色粉使其融化。压力辊39设置在加热辊38的对面用来将供给的纸张压在加热辊38上。在定影单元37中,当纸张5通过加热辊38和压力辊39之间时,转印到纸张5的转印位置上的色粉被热定影。
0038
具有色粉定影的纸张5被传送至向体壳4的上表面延伸且从剖视图看呈“U”形弯曲的排纸通道41。传送到排纸通道41的纸张5被设置在排纸通道41的上端位置的排纸辊41排出到设置在体壳4的上表面的排纸盘43上。排纸盘43基本上设置在体壳4的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且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方形形状的载纸表面43A(排纸盘的上表面)。载纸表面43A倾斜以使当位置向前时高度增加。载纸表面43A的倾斜度在后侧相对较大在前侧较小。排纸辊42被设置在载纸表面43A的后端的上方。纸张5通过排纸辊42从后向前被排出并被放置在载纸表面43A上。载纸表面43A的前端向下文将要描述的前盖15的上表面延伸。
盖体3(在本发明中等同于“文件读出部分”)被形成为上盖体3和下盖体3垂直地堆叠。盖体3放置在体壳4以使体壳4的整个上表面被盖体3所覆盖。
用于传送堆放在文件盘45上的文件,使图像传感器49(下面将要描述)读取文件并排出已读文件至排出盘46的ADF47设置在上盖体3A的左端。文件盘45向板一样突出以形成从ADF47向右倾斜的表面。从ADF47排出的已读文件可堆放并保持在文件盘45的上部。在文件盘45的下方,排出盘46基本上平行地形成在ADF47的右边并位于盖体3的整个宽度,这样从ADF47排出的文件能被堆放和保持。上盖体3A被形成为以使上盖体3A能够依设置在上盖体3A后端下边缘的轴(未显示)垂直地打开/关闭。
下盖体3B具有作为其上表面设置的透明玻璃板48。当需要读取文件时,文件可以放在玻璃盘48上。当上盖体3打开时露出玻璃板48。用于读取作为图像数据形成在文件上的图像的图像传感器49设置在玻璃盘48的内侧(下侧)。设置有用来操作成像设备1的开关,按钮等的操作部分设置在下盖体3B的前端部分。下盖体3B形成为以使下盖体3B的前端侧能依设置在下盖体3B的后端下边缘上的轴(未显示)垂直地打开/闭合。间隙S被设置在下盖体3B的底表面和排纸盘43的载纸表面43A之间。
下面,将参考图3至图9具体描述前盖15和延伸盘60的设置。前盖15(侧盖)作为体壳4的侧表面被设置在排纸方向的下游侧,即,作为体壳4的前表面。前盖15具有在体壳4的前表面覆盖一半或更多的上侧部分的尺寸。从主视图看前盖15基本上为长方形状。靠近前盖15下端的部分用铆钉52连接固定在体壳4上。前盖15被支撑使其能依铆钉52转动。因此,当以铆钉52作为转动中心的前盖15闭合时,位于体壳4前表面的开口部分16被前盖15挡住,如图3的实线所示。在前盖15的上端部如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向外拉出的同时前盖15依铆钉52为轴旋转90°时,开口部分16被打开,使得处理盒14能通过开口部分16从体壳4上连接/拆卸。
在前后方向上穿透前盖15的手动裂口53形成在前盖15的下部以基本上位于宽度方向的中心。被手动插入手动裂口53的纸张可传送至校准辊11。
前盖15的上部形成有倾斜表面54。倾斜表面54是一个与排纸盘43相对应的区域,且向下倾斜至前方,即,从排纸方向的上游侧向下倾斜至下游侧。倾斜表面54形成在从前盖15的上表面的下游侧端部到上游侧端部附近的区域内。轻微倾斜的连接表面55形成在倾斜表面54的上游侧端部,这样可在前盖15闭合的条件下连接表面55能基本上平滑地与排纸盘43的载纸表面43A连接。
一对左右肋56设置在倾斜表面54上,以在距离倾斜表面54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端三分之一处沿前后方向突出。各个肋56的上端表面轻微地向下倾斜至前方。各个肋56的上端表面形成一个倾斜度,使得各个肋56的后端侧借助连接表面55基本上能平滑地与载纸表面43A连接。当肋56的位置向前时,肋56从倾斜表面54突出的尺寸变大,使得置于肋56上端表面的纸张5和倾斜表面54之间的间隔变大。可存放延伸盘60的长方形凹进部57设置在倾斜面54的宽度中心。顺便提到,所述的肋56对与凹进部57相隔一定距离的设置在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置上,使得凹陷处于肋56对之间。顺便提及,如图2所示,下盖体3B的操作部分50的前端和前盖15的前端表面被布置在前后方向上大致彼此相一致的位置上。用于取出排出纸张5的排纸口58形成在操作部分50的前端下边缘和前盖15的倾斜面54的前端之间。
如图6,7A和7B所示,延伸盘60具有各自为板状的第一和第二支撑盘61和62(支撑构件)。第一支撑盘61的形状为比凹进部57略小的长方形。第一支撑盘61的宽度比第一支撑盘的长度大。一对突出于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端的左右轴部63设置在第一支撑盘61的下端部分上。当两个轴部63装配到凹陷地设置在凹进部57的左右内侧表面的前端时,第一支撑盘61被支撑为使其能够相对前盖15依轴部63旋转。轴部63设置在排纸方向靠近前盖15上表面的下游侧端部,即,轴部63靠近排纸口58的下端。在图3中,第一支撑盘61的前端的转动轨迹由虚线K所表示。以这种方式,排纸口58的高度(在操作部分50的前端下边缘和前盖15的倾斜表面54的前端之间的距离)设置得比第一支撑盘61的转动半径略大。当第一支撑盘61转动时,第一支撑盘61可被转移至第一支撑盘61沿排纸方向斜向上延伸至下游侧的使用位置(图6和9)和第一支撑盘61下落到前盖15上表面侧的收回位置(图4和图7A)。在收回位置,第一支撑盘61收到凹进部57内,这样第一支撑盘61的外表面(处于收回位置的外表面)与倾斜表面54处于同一水平。顺便提到,凹陷65设置在前盖15的上表面内且位于凹进部57的左右两侧,使得第一支撑盘61能够很容易地从收回位置拉出至使用位置。
第二支撑盘62形成为(每个短边的)宽度和长度都小于第一支撑盘61的长方形。一对突出于宽度方向上相对侧的轴部67被设置在第二支撑盘62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左端和右端。当轴部67被装入到设置为向第一支撑盘61的内表面(在收回位置的内表面)的自由端侧突出的一对承载部分68时,第二支撑盘62被支撑以使第二支撑盘62能相对第一支撑盘61转动。因此,第二支撑盘62可转换至整个第二支撑盘62与第一支撑盘61的内表面相交叠(此时,两个支撑盘61和62的状态称为“交叠状态”,见图5和7A)的位置,并可转换至第二支撑盘62从第一支撑盘61的自由端延伸至与轴部63相对的一侧(此时两个支撑盘61和62的状态称为“非交叠状态”,见图6和9)。当两个支撑盘61和62交叠时,第一支撑盘61可以不受第二支撑盘62的干扰在前后方向与操作部分50一同转动。当两个支撑盘61和62交叠时,两个支撑盘61和62可存储于凹进部57。
一对分别从长度方向中心向承载部分68延伸的左右防阻碍肋70被设置在第一支撑盘61的内表面。防阻碍肋70的上端表面是倾斜的以使上端表面的高度沿纸张的传送方向从上游侧(轴部63一侧)到下游侧逐渐升高至承载部分68的上端。如图6所示的一对左右大肋71和三根小肋72设置在第一支撑盘61的内表面。两根大肋71大致在长度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延伸。三根小肋72设置在两根大肋71之间从长度方向的中心延伸至下游侧。肋71和72的上端表面是倾斜的这样上端表面的高度从上游侧至下游侧变高。当纸张5的端部与延伸盘60发生摩擦接触时,肋70,71和72能帮助纸张5的端部从第一支撑盘61平稳地移动到第二支撑盘62。
一对左右弹簧构件73(制动器)被连接在前盖15的内表面上以使弹簧构件73位于凹进部57的下方。各弹簧构件73形成为使得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板材弯曲。各弹簧构件73的下端部由螺钉74固定至前盖15上。在剖面图中基本上为U形形状的弹性部分73A被设置在各弹簧构件73的上部。弹性部分73A的前端部分可垂直地弹性形变。制动部分73B设置在弹性部分73A的前端部分。制动部分73B的上表面形成为一个离前端稍远的部分逐步地突出的形状。
另一方面,具有稍向内弯曲的端部的停止部分75(制动器)形成在第一支撑盘61的下端并靠近一对轴部63的轴线。弹簧构件73的制动部分73B总是由弹性部分73A的弹性紧压停止部分75。当第一支撑盘61被移动到收回位置或使用位置时,制动部分73B被适配到停止部分75被以相对于前盖15支持第一支撑盘61。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操作和效果。
为在大尺寸纸张5上形成图像,使用了延伸盘60。在折叠的延伸盘60存储在凹进部57中时,第一支撑盘61的停止部分75如图4和7A所示的直立。弹簧构件73的制动部分73B因弹性部分73A的弹性力而紧压第一支撑盘61的停止部分75的前端,并被适配到停止部分75。
这种状态可以改变为如下所述的延伸盘60的可用状态。首先,当第一支撑盘61的侧端与插入到一个凹陷65的指部相勾连(见图7B)的同时第一支撑盘61向上抬起。这样,第一支撑盘61的停止部分75稍稍向下移动并按压制动部分73B。结果,弹性部分73A的前端弹性地向下变形。
当第一支撑盘61的上端部被向下拉至前方时,停止部分75被放下。制动部分73B通过弹性部分73A的向上恢复形变而适配至停止部分75的下表面(见图5和8)。因此,第一支撑盘61保持在使用位置。
然后当第二支撑盘62被提高并转动约180°时,两个支撑盘61和62不相交叠(见图6和9)以使延伸盘60可用。
上述操作可容易的进行,因为延伸盘60最初是设置在前盖15的上表面并靠近排纸口58。此外,由于向下倾斜至前方的倾斜表面54设置在前盖15的上表面,排纸盘58在垂直方向扩大以使操作简便。
当从排纸辊42排出至排纸盘43的纸张5的前端通过载纸表面43A时,纸张5的前端通过接触表面55触及肋56。当纸张5的前端停在肋56上时,手指可插入在倾斜表面54和纸张5之间形成的缝隙以拾取纸张5。此时,由于各肋56和延伸盘60之间的缝隙防止了被肋56提起的纸张5的前端部分遮蔽在延伸盘60的后面,从而可方便地取出纸张5。当纸张5的前端部分跳过肋56至排纸口58的外侧时,纸张5被抑制不再向下游侧移动,同时由于纸张5的前端紧贴着延伸盘60(第一支撑盘61的内表面或第二支撑盘62的内表面)(见图9),纸张5的端部得以被支撑。
处理盒14的连接/拆卸,防止卡纸的措施等可如下进行操作。如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前盖15的上端部向下拉至前方以使体壳4的前表面上的开口部分16被打开。此时,延伸盘60的位置在前盖15被打开/闭合之前和之后都不改变,因为,不管延伸盘60的第一支撑盘61是位于使用位置还是收回位置,延伸盘60被弹簧构件73制动并保留。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延伸盘60连接至在排纸方向的下游侧覆盖体壳4的侧表面的前盖15以使前盖15可打开/闭合。因此,与延伸盘被设置在体壳4侧的情况相比可减小延伸盘的长度,因此可减少费用。
此外,由于设置在前盖15的上表面的肋56的上端表面大致形成为平滑地连接至排纸盘43的载纸表面43A,排出在排纸盘43上的纸张5的前端部可放置于肋56上以使纸张5可轻松地被取出。
此外,由于设置在延伸盘60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侧的一对肋56设置为与延伸盘60有一定距离,当前端部被放置在肋56上的纸张5需要被取出时,纸张5不受延伸盘60的任何阻碍而轻易地取出。
此外,由于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倾斜的倾斜表面54形成于前盖15的上表面位于排纸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纸张5的前端纸张的前端从倾斜表面54浮起使得当纸张5的前端被放置在前盖上时可容易地取出纸张5。
此外,由于延伸盘60可依设置在前盖上表面且靠近排纸方向的下游侧端部的轴部63转动,在不改变可装载的最大的纸张尺寸的情况下,延伸盘60的长度可大幅减小。
此外,由于延伸盘60可通过设置在前盖15和延伸盘60之间的制动器(弹簧构件73和停止部分75)被保持在使用位置或收回位置,当例如延伸盘60的位置保持不变时,前盖可被打开/闭合。
此外,由于延伸盘60具有一对基本上板形的彼此可转动连接的支撑盘61和62以使两个支撑盘61和62可放置为非交叠/交叠状态,因此在不使用延伸盘60时可将其紧凑地折叠起来。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延伸盘60可被旋转至使用位置或折叠至收回位置,所以不必提供用以避免阻碍的一个大的空间。相应地,整体装置的尺寸也可减小。
此外,在具有放置在体壳上的文件读取部分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设备尺寸的增大是由于需要在排纸盘和文件读取部分之间设置一个大的缝隙以使当转动的延伸盘被连接至体壳上表面时避免文件读取部分和延伸盘之间的干扰而造成的。相反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延伸盘60是连接于前盖15,所以延伸盘60的尺寸可被减小。相应的,排纸盘43和文件读取部分(盖体3)之间的缝隙S可减小,从而装置的尺寸得以减小。
此外,由于前盖15被形成为使前盖15的上端侧可绕着设置在前盖15的下端侧的轴打开/闭合,处理盒14可很容易地被连接/拆卸。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说明和附图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的实施方式可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且可作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下述实施方式之外的变化。
(1)虽然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已描述了在延伸盘不使用时延伸盘被存贮在设置在侧盖的上表面的凹进部分的情况,但也可采用延伸盘被设置为可从侧盖上连接/拆卸的方式,这样当延伸盘不使用时,延伸盘可被除去的实施例。
(2)虽然上述的实施方式描述为可运用在多功能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实施方式也可运用于另一种成像设备例如喷墨打印机。
(3)虽然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已描述了延伸盘可设置在设备前侧的前盖上(在设置有操作部分的一侧),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延伸盘也可设置在设置于排纸方向的下游侧的侧盖上以使当纸张在左右方向被排出时,侧盖可打开/闭合。
Claims (7)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体壳,在所述体壳的上表面上具有排纸盘,成像后排出的纸张可堆在所述排纸盘上;
侧盖,能打开和关闭所述体壳在纸张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上的侧表面,以覆盖所述体壳的所述侧表面;以及
连接到所述侧盖上部的延伸盘,该延伸盘可以沿排纸方向延伸至相对于所述排纸盘的下游侧以支撑纸张的端部;
其中,
所述侧盖的上表面在排纸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沿排纸方向从上游侧往下游侧向下倾斜;
所述延伸盘能够绕靠近所述侧盖上表面的在排纸方向下游侧的端部设置的旋转轴旋转,且所述延伸盘可操作地被移动到至少两个位置;并且
在文件读取部分和所述排纸盘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下,用于读取文件上的图像的所述文件读取部分被放置在体壳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侧盖上表面的肋,所述肋沿着排纸方向突起,所述肋具有基本上平滑地连接到所述排纸盘上表面的上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在延伸盘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具有至少一对肋,且所述至少一对肋设置成在空间上与所述延伸盘分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位置的第一位置是所述延伸盘沿排纸方向延伸到下游侧的使用位置,而
所述至少两个位置的第二位置是当所述延伸盘旋转时,所述延伸盘落下至所述侧盖的上表面侧的收回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盖和所述延伸盘之间设置有制动器,当所述制动器彼此配合时所述延伸盘能保持在使用位置或者收回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盘有至少一对彼此可旋转连接的基本上为板状的支撑构件,且
至少一对基本上为板状的所述支撑构件可移动以展开/折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壳储存具有图像载体的处理盒,
其中所述侧盖形成为使得所述侧盖的上端侧可围绕设置在所述侧盖下端侧的轴开启/闭合,且
所述处理盒可通过开启所述侧盖而形成的开口部被连接/拆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17653 | 2004-07-26 | ||
JP2004217653A JP2006036437A (ja) | 2004-07-26 | 2004-07-26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27268A CN1727268A (zh) | 2006-02-01 |
CN100560458C true CN100560458C (zh) | 2009-11-18 |
Family
ID=356573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884520A Active CN100560458C (zh) | 2004-07-26 | 2005-07-25 | 成像装置 |
CNU2005201113643U Expired - Lifetime CN2846369Y (zh) | 2004-07-26 | 2005-07-26 | 成像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5201113643U Expired - Lifetime CN2846369Y (zh) | 2004-07-26 | 2005-07-26 | 成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463860B2 (zh) |
JP (1) | JP2006036437A (zh) |
CN (2) | CN100560458C (zh) |
HK (1) | HK1084370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9751A (zh) * | 2013-12-17 | 2015-06-17 |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 纸张收纳装置及具备了纸张收纳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
CN105383988A (zh) * | 2014-09-03 | 2016-03-09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8689208A (zh) * | 2013-07-11 | 2018-10-23 | 佳能精技立志凯株式会社 | 纸张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44925B2 (ja) * | 2004-07-13 | 2010-09-15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用紙排出トレイ |
JP2006036437A (ja) * | 2004-07-26 | 2006-02-09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00929B2 (ja) * | 2006-09-14 | 2012-03-21 |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 排紙トレイ、シート材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4207079B2 (ja) | 2006-10-25 | 2009-01-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058641A (ja) * | 2007-08-30 | 2009-03-19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058642A (ja) * | 2007-08-30 | 2009-03-19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83520B2 (ja) * | 2007-10-02 | 2012-07-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116182A (ja) | 2007-11-08 | 2009-05-28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560657B2 (ja) * | 2009-03-18 | 2014-07-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066911A (ja) * | 2010-09-24 | 2012-04-05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533824B2 (ja) | 2011-09-09 | 2014-06-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複合機 |
US9049326B2 (en) * | 2011-09-09 | 2015-06-0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ultifunction device with scanner unit offset from recording sheet tray |
JP6141128B2 (ja) * | 2013-07-11 | 2017-06-07 |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ト束綴じ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6347183B2 (ja) * | 2014-09-01 | 2018-06-2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6771904B2 (ja) * | 2016-03-01 | 2020-10-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130435B2 (ja) * | 2018-05-24 | 2022-09-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1675063B2 (en) | 2020-09-04 | 2023-06-13 | Ours Technology, Llc | Beam displacement apparatus fo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
JP2022131318A (ja) * | 2021-02-26 | 2022-09-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2173668A (ja) * | 2021-05-10 | 2022-11-22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シート排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原稿搬送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11252A (en) * | 1989-08-23 | 1992-05-05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copying machine with paper feeding and discharge trays |
JPH06271170A (ja) | 1993-03-24 | 1994-09-27 | Canon Inc | シート排出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179675A (ja) | 1994-12-22 | 1996-07-12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368104B2 (ja) | 1995-07-04 | 2003-0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トレ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H10167547A (ja) | 1996-12-10 | 1998-06-23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積載トレイ |
JPH1179540A (ja) | 1997-09-08 | 1999-03-23 | Canon Inc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3676058B2 (ja) | 1997-11-28 | 2005-07-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後処理装置 |
JP2001063902A (ja) | 1999-08-30 | 2001-03-13 | Canon Inc | シートトレイ及び該シートトレイを具備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3890874B2 (ja) | 2000-09-29 | 2007-03-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447764B2 (ja) * | 2000-11-13 | 2010-04-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 |
JP3670602B2 (ja) * | 2001-07-11 | 2005-07-13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シ−ト後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162203A (ja) * | 2001-09-13 | 2003-06-06 | Canon Inc | 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01054A (ja) | 2001-11-01 | 2003-07-15 | Murata Mach Ltd | 用紙トレイ |
US7046941B2 (en) * | 2002-10-01 | 2006-05-1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
JP2006036437A (ja) * | 2004-07-26 | 2006-02-09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04
- 2004-07-26 JP JP2004217653A patent/JP2006036437A/ja active Pending
-
2005
- 2005-07-25 US US11/187,795 patent/US7463860B2/en active Active
- 2005-07-25 CN CNB2005100884520A patent/CN100560458C/zh active Active
- 2005-07-26 CN CNU2005201113643U patent/CN284636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6
- 2006-06-12 HK HK06106718.2A patent/HK1084370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
- 2008-08-06 US US12/186,989 patent/US7957689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89208A (zh) * | 2013-07-11 | 2018-10-23 | 佳能精技立志凯株式会社 | 纸张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CN104709751A (zh) * | 2013-12-17 | 2015-06-17 |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 纸张收纳装置及具备了纸张收纳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
US9567184B2 (en) | 2013-12-17 | 2017-02-14 | Canon Finetech Inc. | Sheet stor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
CN105383988A (zh) * | 2014-09-03 | 2016-03-09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片材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084370A1 (en) | 2006-07-28 |
US7463860B2 (en) | 2008-12-09 |
US20080304886A1 (en) | 2008-12-11 |
CN2846369Y (zh) | 2006-12-13 |
CN1727268A (zh) | 2006-02-01 |
JP2006036437A (ja) | 2006-02-09 |
US20060018693A1 (en) | 2006-01-26 |
US7957689B2 (en) | 2011-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60458C (zh) | 成像装置 | |
US7599640B2 (en) | Developer cartridge, process unit,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 |
JP478482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7464927B2 (en) | Sheet-feeding cassett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761023B2 (en) | Developer cartridge, process unit, and image formation device | |
US20060193643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 |
JP4363303B2 (ja) | ヒンジ装置、そのヒンジ装置を備えた自動原稿搬送装置、読取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746384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state in which a conveying roller is pressed toward a recording medium | |
US753285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130096B2 (en) | Light beam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672636B2 (en) | Image reader for image-forming device | |
US7099618B2 (en) | Paper discharge tray | |
JP430462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98188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7046941B2 (en) |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 |
US741821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upport member to maintain interval between eject tray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 |
US6750997B2 (en) |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61353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7735823B2 (en) | Sheet-feeding cassett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603041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013159B2 (ja)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その自動原稿搬送装置を備える読取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13133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28234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55905A (ja) | 画像読み取り手段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 |
JP517677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437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437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