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2151C - 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 Google Patents

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2151C
CN100552151C CNB2003101195189A CN200310119518A CN100552151C CN 100552151 C CN100552151 C CN 100552151C CN B2003101195189 A CNB2003101195189 A CN B2003101195189A CN 200310119518 A CN200310119518 A CN 200310119518A CN 100552151 C CN100552151 C CN 10055215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
rail bracket
frame
joint flange
flang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195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6536A (zh
Inventor
福岛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6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6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21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215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6Floating substructures as suppo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08Improving mounting or assembling, e.g. frame elements, disposition of all the components on the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25Cast fram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8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the vehicle type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2D21/02 - B62D21/17
    • B62D21/186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the vehicle type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2D21/02 - B62D21/17 for building site vehicles or multi-purpose tra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0Bogies; Fram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2Travelling-gear, e.g. associated with slewing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架,其由中心架和设于此中心架的左右两侧的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轨道架形成,并用铸钢铸件制成连结中心架的中央架部和轨道架的支腿,此连结轨道架的中心架的支腿的构造使得泥土极少附着、堆积,因而容易清洗,并且制造简单。

Description

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特别涉及适用于液压挖掘机等的下部大车部分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例如液压挖掘机的旋转操作机中,采用具有可以向左右自由旋转环形轨道带式履带的履带式移动装置,此履带式移动装置设有作为装置主体的履带架。
这种旋转操作机的履带架一般为以下构成,设有可以自由旋转地支持搭载了挖掘装置(挖掘机)、操作室、马达、机盖等的旋转架的在其中央部分具有附有齿圈的旋转轴承的中心架,和连结在此中心架的左右两端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轨道架,在此轨道架的前后端上分别设有被履带所缠绕的惰轮和驱动轮。
这样,以往为了充分地支撑上部旋转体的载荷,作为连结上述履带架的中心架和轨道架的手段,采用了在中心架的四方通过钢板的板金焊接形成的一共4个连结脚部,俯视时整体形成近似H型或近似X型的框架构造。
例如,在特开平11-93209号公报中所述的履带架中,在其中央部分具有旋转轴承的中心架采用以下构成,对于轨道架的连结脚部是通过钢板等的板金焊接形成近似H型,相当于安装旋转轴承的台板的中央板部的下面一侧是通过前后纵壁的中央壁部、由此中央壁部呈倾斜状弯曲形成的延伸至轨道架的两侧壁部、将各中央壁部互相连结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壁部而被支撑,在使之通过这些壁部直接承受施加到旋转轴承上的载荷的同时,还在这些前后纵壁的上端和下端上焊接有上部连结板和下部连结板。
这里,由于上部连结板是由在前后方向上比较宽,并延伸至左右的轨道架的平板构成,延伸至左右的轨道架的此上部连结板略微有些倾斜,因而此上部连结板的构造使得伴随其上面的液压挖掘机等的建筑机械的挖掘、搬运操作而产生的泥土飞溅粘附到其上,从而容易造成附着、堆积。
另外,在特开平8-72615号公报中所述的履带架中,在中央部分具有旋转轴承的中心架采用以下构成,对于轨道架的连结脚部是通过钢板等形成近似H型,安装旋转轴承的构件由中央部的圆筒体形成,在使之以此中央部的圆筒体直接承受施加到旋转轴承上的载荷的同时,还在此圆筒体上焊接固定有4个延伸至左、右轨道架的脚部。
在这四个脚部上,为了可以支撑施加到旋转轴承上的载荷而使用了适当的纵板构件,4个脚部等的上表面由于是由朝向轨道架的比较平缓倾斜的平坦钢板形成,因而此构造会使得在泥土飞溅粘附时容易造成附着、堆积。
另外,在特开2000-230252号公报中所述的履带架中,在其中央部分具有旋转轴承的中心架采用以下构成,对于轨道架的连结脚部是通过钢板等的板金焊接形成近似X型,安装旋转轴承的台板由左右的横纵构件、前纵构件以及后纵构件支撑,在使之可以通过这些纵构件直接承受施加到旋转轴承上的载荷的同时,在这些纵构件的上端和下端上通过焊接盖板而连接有4个延伸至左右轨道架的脚部。
由于此公报中所述的轨道架的脚部等的上表面也是由朝向轨道架的比较平缓倾斜的平坦钢板形成,因而此构造会使得在泥土飞溅粘附时容易造成附着、堆积。
在上述各公报中所述的中心架中,由于使左右的轨道架间通过由钢板等的板金焊接形成的4个脚部连结,形成这4个脚部的钢板的形状有较多分支,从而具有板材下料十分复杂,并且构件数目增多的问题。
另外,在需要划线、切割、弯曲以及焊接等较多工序的同时,由于焊接部位较多,而且焊接线复杂,从而具有焊接工时增多,制造时间增多、制造费增加的缺点。
另外,中心架具有连结在左右的轨道架上的向左右延伸的脚部,此脚部由于其上表面是由朝向轨道架的比较平缓倾斜的平坦钢板形成,伴随着液压挖掘机等的挖掘操作、旋转搬运操作的进行,或伴随着液压挖掘机等的移动而飞溅粘附的泥土会大量地附着、堆积在这些脚部等的上表面。
这些附着、堆积的泥土不久就会侵入位于中心架的上部中央部的附有齿圈的旋转轴承中,成为造成旋转轴承的损伤的原因。
另外,附着、堆积在脚部的泥土不久就会在轨道架的上表面上移动而积存,这些积存的泥土会成为阻止上转轮的旋转或使上转轮发生偏磨损的原因。
虽然可以通过清洗将堆积的泥土去除,但是为将其去除,需要大量的清洗水和较多的清洗工时,并且清洗的费用增大。
另外,出租液压挖掘机等的建筑机械的人会在进行建筑机械的清洗后在清洗场所遗留大量的泥土,这些泥土的遗弃也会带来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简单,并且泥土的附着、堆积较少,使得其清洗可以容易地进行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中建筑机械的履带架采用以下构成,即在由中心架和设于此中心架的左右两侧的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轨道架形成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心架由中央架部与连结此中央架部和上述轨道架的支腿构成,并以铸钢铸件形成此支腿。
根据本发明中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由于连结中心架的中央架部和轨道架的支腿是由铸钢铸件形成,因此不需要像以往技术那样花费较多加工工时,用由钢板的板金焊接等形成的4个脚部将中央架部和轨道架连结在一起,同时,焊接部分是中心架的中央架部和支腿的接合面以及支腿和轨道架的内侧侧壁面的接合面,因而可以减少焊接部位,另外,由于没有困难的焊接部位,因而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加工工时和加工时间。
另外,由于用铸钢铸件形成支腿,因此可以随着由作用在支腿上的上部旋转体等产生的载荷的变化而容易地对其壁厚进行改动,从而可以使支腿的内部应力近似均一。例如,可以加厚施加在支腿上的内部应力大的轨道架一侧的壁厚,并沿着朝向中央架部的方向逐渐减薄壁厚,与以往的板金制的中心架相比,可以减轻重量。
另外,由于用铸钢铸件形成支腿,因此有履带架的制造变得极为容易的优点。
在本发明中,优选将上述中心架中的支腿的形状制成整个上表面为凸状剖面的筒形形状。
这样做后,即使泥土飞溅粘附到支腿的上表面上,由于支腿的上表面形成了凸状,泥土就不会附着、堆积而容易地落到地面上。另外,即使泥土飞溅粘附到支腿的上表面的凸部上,并部分地附着,在此附着的泥土干燥固定之前,受到移动时的振动等作用,很容易地落到地面上。因此支腿的上表面的凸部上不会有泥土的附着、堆积,即使有泥土的附着、堆积,其量也极少。另外,由于支腿的上表面形成凸状的筒形形状,即使偶尔泥土附着上,也可以通过清洗等容易地洗落到地面上。
这样由于没有或极少有泥土附着、堆积在支腿上,因而就不会发生泥土一直侵入到旋转轴承的部位并损伤此旋转轴承的情况。另外,由于没有或极少有泥土附着、堆积在支腿上,清洗所需的水量也较少,从而可以减少清洗工时和清洗费用。而且,对于出租人等,由于清洗后的泥土积存很少,因而可以减轻由泥土的遗弃问题所带来的负担。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上述中心架的支腿的形状制成剖面为圆形的圆筒管状。
采用这样的履带架,即使泥土飞溅粘附到支腿的上表面上,或附着在其上,由于支腿的上表面形成了圆形的圆筒管状,因此泥土很容易落到地面上。将此支腿的剖面制成圆形的圆筒管状的情况与将支腿的剖面制成凸状的圆筒形状相比,虽然在效果方面略微差些,但是大致同样地使泥土基本不附着、堆积在支腿上而落到地面上。而且,这种圆筒管状的形状具有在用铸钢铸件制造支腿时,制造比较容易的优点。
在本发明中,最好在上述支腿的内侧端部上设置接合在上述中央架部上的接合凸缘部,同时,在上述支腿的外侧端部上,设置接合在上述轨道架上的接合凸缘部。
此情况下,应当使上述支腿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与上述中央架部的接合面和/或上述支腿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与上述轨道架的接合面为平坦面。
这样做后,在使得焊接面的机械加工变得极为容易的同时,不仅可以使焊接简单,还可以使精度良好,并得到高强度的焊接面。
而且,将上述支腿与上述中央架部的接合面以及上述支腿与上述轨道架的接合面设为平坦面,另外,只将上述中的任意一方的接合面设为平坦面,都可以得到与之相应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中,最好将上述支腿制成从内侧端部向外侧端部末端平缓变宽的形状。
这样做后,就可以使由作用在中心架上的上部旋转体等的载荷而产生的内部应力(弯曲应力、剪切应力)变大的轨道架一侧的支腿的应力,与中央架部内侧的支腿的应力近似相同。这样,与以最大的应力决定板厚的以往的板金制的中心架相比,就可以减轻重量。
另外,虽然在与轨道架接合的支腿的端部上形成有接合凸缘部,但是由于此接合凸缘部是形成于支腿的末端平缓变宽的末端部上,因此可以将接合凸缘部的面积设为较大值,从而可以提高支腿和轨道架的焊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中心架的中央架部的展开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中心架的支腿的外观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6(a)~(e)是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各种支腿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中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图5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主视图,图3(a)(b)(c)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中心架的中央架部的展开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中心架的支腿的外观侧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俯视示意图。
在图1、图2中,履带架1被用于液压挖掘机等的旋转操作机中的、具有可以左右自由旋转环形轨道带式履带的履带式移动装置所采用。
而且,以下的说明中,将液压挖掘机等的旋转操作机的移动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履带架5L、5R的长度方向),与此前后方向垂直相交的横向称为左右方向(与履带架5L、5R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履带架1由中心架3、配设在此中心架3的左右两侧部的轨道架5(5L、5R)构成。
上述中心架3由中央架部7、固定在中央架部7的左右的侧部纵面板上的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9L和右侧支腿9R构成。
上述中央架部7用钢板等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由上构件7a、下构件7b、连结此上构件7a和下构件7b的纵构件7c构成。
上述上构件7a形成六角形的外形,其内部具有插装图中未显示的回转接头(swivel joint)或配管等的六角形的孔8。另外,上述纵构件7c是将比较长的钢板等平坦板材折叠成没有底边的六角形纵面板后形成。通过这样折叠板材,就可以分别在左端部形成平行于轨道架5L的左侧部纵面板13L,在右端部形成平行于轨道架5R的右侧部纵面板13R。
上述下构件7b按照六角形进行板材下料,将相当于六角形的底边部分的一端部分弯曲,使之与上述纵构件7c的左侧部纵面板13L、右侧部纵面板13R的高度相同,从而形成前侧部纵面板7H。此前侧部纵面板7H的上端被接合焊接在上构件7a的下表面上。
通过焊接使这些上构件7a、下构件7b以及纵构件7c一体化,形成六角形的中空箱体。
而且,图3所示的上构件7a虽然形成了六角形的外形,但是也可以将其制成如后述的图8中所示的五角形,同时使下构件7b以及纵构件7c也与其匹配形成此形状,并以其作为中央架部7。
在中央架部7的上构件7a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载装附有齿圈的旋转轴承10并对其进行固定的固定台板11。
纵构件7c的左侧部纵面板13L和右侧部纵面板13R形成了与左右的轨道架5L,5R的内侧侧壁面平行的平面,在左侧部纵面板13L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9L,另外在右侧部纵面板13R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右侧支腿9R。
而且,也可以将中央架部7和固定台板11用铸钢铸件一体成形。
在图1、图2以及图4中,在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9L的内侧端部上具有被焊接固定在中央架部7的左侧部纵面板13L上的接合凸缘部15S,从此接合凸缘部15S朝向位于外侧的左侧的下方的左轨道架5L延伸有左侧支腿9L的前方脚部15F以及后方脚部15B。这样,在此前方脚部15F以及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端部上,设有接合在左轨道架5L的内侧侧壁面上并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的接合凸缘部17F,17B。
同样,在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右侧支腿9R的内侧端部上具有被焊接固定在中央架部7的右侧部纵面板13R上的接合凸缘部15S,从此接合凸缘部15S朝向位于外侧的右侧的下方的右轨道架5R延伸有右侧支腿9R的前方脚部15F以及后方脚部15B。这样,在此前方脚部15F以及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端部上,设有接合在右轨道架5R的内侧侧壁面上并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的接合凸缘部17F、17B。
如图4所示,左右的支腿9L、9R的前方脚部15F以及后方脚部15B形成了上面为剖面呈凸状的三角形,具有壁厚t(参照图2)的筒形形状。
另外,最好将左右的支腿9L、9R的内侧端部上的,与中央架部7的左侧部纵面板13L以及右侧部纵面板13R焊接固定的接合凸缘部15S的接合面9a、9a,以及左右的支腿9L、9R的外侧端部上的,与左右轨道架5L、5R的内侧侧壁面焊接固定的接合凸缘部17F、17B的接合面9b、9b;9b,9b设为平坦面。
如图5所示,在中央架部7的左侧部纵面板13L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9L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5S,从此接合凸缘部15S朝向位于外侧的左侧的下方处的左轨道架5L方向,左侧支腿9L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呈向下方的圆弧状逐渐倾斜延伸。这样,设于此左侧支腿9L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的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17F、17B与左轨道架5L的内侧侧壁面接合,并被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这样,由左侧支腿9L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以及左轨道架5L形成了比较大的左侧孔部19L。
另外,在中央架部7的右侧部纵面板13R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右侧支腿9R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5S,从此接合凸缘部15S朝向位于外侧的右侧的下方处的右轨道架5R方向,右侧支腿9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呈向下方的圆弧状逐渐倾斜延伸。这样,设于此右侧支腿9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的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17F、17B与右轨道架5R的内侧侧壁面接合,并被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这样,由右侧支腿9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以及右轨道架5R形成了比较大的右侧孔部19R。
如图5所示,中心架3是由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9L和右侧支腿9R所形成的近似X形状。即,通过使设于用铸钢制成的左侧支腿9L和右侧支腿9R的前方脚部15F、15F的外侧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17F、17F位于更靠前方的位置,并使设于后方脚部15B、15B的外侧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17B、17B位于更靠后方的位置,恰似形成将各脚部的头端打开那样的形状,从而形成适于支撑作用在中央架部7上的上部旋转体等的较大载荷的近似X的形状。
而且,虽然显示了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9L和右侧支腿9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从接合凸缘部15S朝向位于外侧的左侧或右侧的下方的左右轨道架5L、5R方向呈向下方的圆弧状逐渐倾斜延伸,其外侧的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7F、17B焊接固定在左右的轨道架5L、5R的内侧侧壁面上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朝向左右轨道架5L、5R方向呈向下方的直线状逐渐倾斜延伸,其外侧的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7F,17B与左右的轨道架5L,5R的内侧侧壁面接合并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
下面将用图6(a)~(e)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中心架的支腿的剖面形状进行说明。
对于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中心架的用铸钢制成的支腿,有必要事先研究应当考虑采用怎样的可以使泥土不发生附着、堆积的支腿剖面形状,图6(a)~(c)所示的是为了使泥土不附着、堆积在支腿的上表面上而使支腿的剖面形成上表面为凸状的筒形形状的例子,图(d)(e)所示的是使支腿的剖面形成椭圆形或圆筒管形状的例子。而且,图6(a)~(e)表示的是图2中A-A剖面图。
6(a)所示的是使支腿的剖面形成上表面为凸状并且近似正三角形的筒形形状20a的例子,6(b)所示的是使支腿的剖面形成上表面为凸状并且高较大的等边三角形的筒形形状20b的例子,6(c)所示的是支腿的剖面形成上表面为凸状并且高较低的等边三角形的筒形形状20c的例子。另外,6(d)所示的是使支腿的剖面形成上表面为凸状并且呈椭圆形的筒形形状20d的例子,6(e)所示的是使支腿的剖面形成上表面为圆形的圆筒管形状20e的例子。这些形状的任意一个都使得支腿的上表面成为凸状的剖面形状。
这里,图6(e)所示的圆筒管形状20e的例子中,即使泥土飞溅粘附到支腿的上表面上,并附着在此上表面上,由于上表面为圆形的圆筒管形状,因此泥土很难堆积,慢慢地落到地面上。此图6(e)所示的例子从不使泥土附着、堆积的观点来看,虽然效果比图6(a)~(d)所示的例子略差,但是事实上也可以大致相同程度地使泥土难以附着、堆积。另外,由于使支腿的剖面为圆形的圆筒管形状,因此即使泥土发生了附着、堆积,其数量也极少。而且,由于使支腿的剖面为圆形的圆筒管形状20e,使得支腿的制造变得比较容易。
图6(a)~(d)所示的例子作为用铸钢制成的支腿的剖面形状的例子,虽然记述了剖面为上面为三角形的筒形形状的例子3个,为椭圆形的筒形形状的例子1个,也可以考虑用五角形或六角形作为使此剖面为凸状的筒形形状的其他的例子。而且,在支腿的剖面形状为三角形、五角形或六角形的筒形形状的例子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应力集中,可以将筒形形状的角部的内表面、外表面都用圆弧半径处理。
下面将用图7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进行说明。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俯视示意图。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先前的实施方式的相同部分在图中都采用同一符号,其详细的说明将省略(对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履带架1A由中心架3A、配设在此中心架3A的左右两侧部上的轨道架5(5L、5R)构成。
上述中心架3A由中央架部7、固定安装在此中央架部7的左右的侧部纵面板上的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9AL和右侧支腿9AR构成。
附有齿圈的旋转轴承10被安装在中央架部7的上面的固定台板11上。
在中央架部7的左侧部纵面板13L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9AL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5S,从此接合凸缘部15S朝向位于外侧的左侧的下方的左轨道架5L方向,此左侧支腿9AL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呈向下方的圆弧状逐渐倾斜延伸。这样,设于此左侧支腿9AL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的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17F、17B与左轨道架5L的内侧侧壁面接合,并被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
另外,在中央架部7的右侧部纵面板13R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制成的右侧支腿9AR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5S,从此接合凸缘部15S朝向位于外侧的右侧的下方的右轨道架5R方向,此右侧支腿9A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呈向下方的圆弧状逐渐倾斜延伸。这样,设于此右侧支腿9A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的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17F、17B与右轨道架5R的内侧侧壁面接合,并被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
这样,左侧支腿9AL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形成了沿着朝向其端部的方向末端平缓变宽的形状9d。这样,在形成了此末端平缓变宽的形状9d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的端部处形成接合凸缘部17F,17B。
通过这样的构造,在将左侧支腿9AL的前方脚部15F以及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7F、17B焊接固定在左轨道架5L的内侧侧壁面上的时候,就可以使接合凸缘部17F、17B的焊接面积变大,从而可以提高支腿与轨道架的焊接强度。
同样,右侧支腿9A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形成了沿着朝向其端部的方向末端平缓变宽的形状9d。这样,在形成了此末端平缓变宽的形状9d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的端部处形成接合凸缘部17F、17B。
通过这样的构造,在将右侧支腿9AR的前方脚部15F以及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7F、17B焊接固定在右轨道架5R的内侧侧壁面上的时候,就可以使接合凸缘部17F、17B的焊接面积变大,从而可以提高支腿与轨道架的焊接强度。
而且,通过将左右的支腿9AL、9A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制成朝向其端部的方向末端平缓变宽的形状,同时使其为曲线形状,在使接合凸缘部17F、17B的焊接面积变得更大的同时,可以消除左右的支腿9AL、9A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的各自末端平缓变宽的部分的应力的集中。
图7所示的履带架1A根据本技术的宗旨必然形成X形的形状。
下面将用图8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进行说明。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俯视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履带架1B由中心架3B、配设在此中心架3B的左右两侧部上的轨道架5(5L,5R)构成。
上述中心架3B由中央架部7A、固定安装在此中央架部7A的左右的侧部纵面板上的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9BL和右侧支腿9BR构成。
附有齿圈的旋转轴承10被安装在中央架部7A的上面的固定台板11上。
图8的中央架部7A的形状虽然形成五角形,但是其制造方法只是将图3所示的上构件7a从六角形改变为五角形,其他与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
中央架部7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在相对于移动方向的前侧,其宽度较宽,而在后侧,其宽度较窄。即,中央架部7A的左侧部纵面板13L的平面与右侧部纵面板13R的平面,形成沿着从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在内侧以仅为θ/2的角度的倾斜,使得中央架部7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在前侧变宽,在后侧变窄。
这样,在此以仅为θ/2的角度倾斜而形成的中央架部7A的左侧部纵面板13L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9BL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5S,从此接合凸缘部15S朝向位于外侧的左侧的下方的左轨道架5L方向,此左侧支腿9BL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  向下方的圆弧状逐渐倾斜延伸。这样,设于此左侧支腿9BL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的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17F、17B与左轨道架5L的内侧侧壁面接合,并被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
另外,在此以仅为θ/2的角度倾斜而形成的中央架部7A的右侧部纵面板13R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右侧支腿9BR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5S,从此接合凸缘部15S朝向位于外侧的右侧的下方的右轨道架5L方向,此右侧支腿9B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呈向下方的圆弧状逐渐倾斜延伸。这样,设于此右侧支腿9B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的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17F、17B与右轨道架5R的内侧侧壁面接合,并被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
而且,左右的轨道架5L,5R被设置为与建筑机械的左右方向垂直相交,同时被设为相距特定的间隔而平行。
使设于左侧支腿9BL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的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17F、17B,与设于右侧支腿9BR的前方脚部15F和后方脚部15B的外侧的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17F、17B相对于此左右的轨道架5L、5R平行。
这样,中央架部7A通过形成前侧较宽后侧较窄,并使中央架部7A的左侧部纵面板13L的平面和右侧部纵面板13R的平面从前侧向后侧以仅为θ/2的角度倾斜,沿着中央架部7A的左侧部纵面板13L的平面、右侧部纵面板13R的平面的各自的倾斜面固定安装左右的支腿9BL,9BR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5S,15S,就可以对于由作用在中央架部7A上的上部旋转体等的较大载荷所产生的各种应力都能牢固地支撑。
中心架3B在将中央架部7A和左右轨道架5L、5R通过左右支腿9BL、9BR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7F、17B连结时,首先在左右的轨道架的平的内侧侧壁面上预先焊接左侧支腿9BL和右侧支腿9BR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7F、17B,这样,在通过左侧支腿9BL和右侧支腿9BR使其宽度在从移动方向的前侧到后侧方向保持在特定的宽度Y的同时,将中央架部7A沿图示的W方向推压安装上。
这样就可以使中央架部7A和左侧支腿9BL以及右侧支腿9BR之间的间隙为零,从而可以在使焊接容易进行的同时确保其强度,并且可以减少焊接工时。
而且,在图8中,中心架3B的中央架部7A虽然形成五角形,但是也可以使之为六角形。
另外,如果五角形或六角形的中央架部7A的左侧部、右侧部纵面板13L、13R为平坦面,其他的边即使为曲线也可以。
下面将用图9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进行说明。图9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俯视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履带架1C由中心架3C、配设在此中心架3C的左右两侧部上的轨道架5(5L、5R)构成。
上述中心架3C由中央架部7、固定安装在此中央架部7的左右的侧部纵面板上的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前方左侧支腿21L、后方左侧支腿23L以及前方右侧支腿21R、后方右侧支腿23R构成。
附有齿圈的旋转轴承10被安装在中央架部7的上面的固定台板11上。
在中央架部7的左侧部纵面板13L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前方左侧支腿21L、后方左侧支腿23L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27a、27a,从此接合凸缘部27a朝向位于外侧的左侧的下方的左轨道架5L方向,前方左侧支腿21L、后方左侧支腿23L的脚部25、25呈向下方的圆弧状逐渐倾斜延伸。这样,设于前方左侧支腿21L、后方左侧支腿23L的脚部25、25的外侧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27b、27b与左轨道架5L的内侧侧壁面接合,并被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
另外,在中央架部7的右侧部纵面板13R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前方右侧支腿21R、后方右侧支腿23R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27a、27a,从此接合凸缘部27a朝向位于外侧的右侧的下方的右轨道架5R方向,前方右侧支腿21R、后方右侧支腿23R的脚部25、25呈向下方的圆弧状逐渐倾斜延伸。这样,设于前方右侧支腿21R、后方右侧支腿23R的脚部25、25的外侧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27b、27b与右轨道架5R的内侧侧壁面接合,并被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
在由铸钢铸件制成的前方左侧支腿21L、后方左侧支腿23L以及前方右侧支腿21R、后方右侧支腿23R的各自的内侧端部上,具有如上述那样接合后焊接固定在中央架部7的左侧部纵面板13L、右侧部纵面板13R上的接合凸缘部27a、27a、27a、27a,另外,在这些支腿的脚部25,25,25,25的外侧端部上,具有接合后焊接固定在左右轨道架的内侧侧壁面上的接合凸缘部27b、27b、27b、27b。
在第4实施方式的履带架1C中,中央架部7是通过由铸钢铸件制成的4个支腿,即前方左侧支腿21L、后方左侧支腿23L以及前方右侧支腿21R、后方右侧支腿23R等与左右的轨道架5L、5R连结而被支撑的。
这样,前方左侧支腿21L以及后方左侧支腿23L的脚部25、25形成了沿着朝向其端部的方向末端平缓变宽的形状9d。然后,在形成了此末端平缓变宽形状9d的前方左侧支腿21L以及后方左侧支腿23L的脚部25,25的端部处形成接合凸缘部27b、27b。
通过这样的构造,在将前方左侧支腿21L、后方左侧支腿23L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27b、27b焊接固定在左轨道架5L的内侧侧壁面上的时候,就可以使接合凸缘部27b、27b的焊接面积变大,从而可以提高支腿与轨道架的焊接强度。
同样,前方右侧支腿21R以及后方右侧支腿23R的脚部25、25形成了沿着朝向其端部的方向末端平缓变宽的形状9d。然后,在形成了此末端平缓变宽形状9d的前方右侧支腿21R以及后方右侧支腿23R的脚部25,25的端部处形成接合凸缘部27b、27b。
通过这样的构造,在将前方右侧支腿21R、后方右侧支腿23R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27b、27b焊接固定在右轨道架5R的内侧侧壁面上的时候,就可以使接合凸缘部27b、27b的焊接面积变大,从而可以提高支腿与轨道架的焊接强度。
而且,通过将前方左侧支腿21L、后方左侧支腿23L以及前方右侧支腿21R、后方右侧支腿23R的脚部25、25、25、25制成朝向其端部的方向末端平缓变宽的形状,同时使其为曲线形状,在使接合凸缘部27b、27b、27b、27b的焊接面积变得更大的同时,可以消除前方左侧支腿21L、后方左侧支腿23L以及前方右侧支腿21R、后方右侧支腿23R的脚部25、25、25、25部分的应力的集中。
图9所示的履带架1C根据本技术的宗旨必然形成X形的形状。
下面将用图10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进行说明。图10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的俯视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履带架1D由中心架3D、配设在此中心架3D的左右两侧部上的轨道架5(5L,5R)构成。
上述中心架3D由中央架部7、固定安装在此中央架部7的左右的侧部纵面板上的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29L、右侧支腿29R构成。
附有齿圈的旋转轴承10被安装在中央架部7的上面的固定台板11上。
在中央架部7的左侧部纵面板13L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29L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37,从此接合凸缘部37朝向位于外侧的左侧的下方的轨道架5L方向,此左侧支腿29L的前方脚部31和后方脚部33呈向下方的圆弧状逐渐倾斜延伸。这样,设于此左侧支腿29L的前方脚部31和后方脚部33的外侧的端部上的接合为一体的接合凸缘部38与上述左轨道架5L的内侧侧壁面接合,并被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
另外,在中央架部7的右侧部纵面板13R上焊接固定有用铸钢铸件制成的右侧支腿29R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37,从此接合凸缘部37朝向位于外侧的右侧的下方的轨道架5R方向,此右侧支腿29R的前方脚部31和后方脚部33呈向下方的圆弧状逐渐倾斜延伸。这样,设于此右侧支腿29R的前方脚部31和后方脚部33的外侧的端部上的接合为一体的接合凸缘部38与上述右轨道架5R的内侧侧壁面接合,并被焊接固定在此内侧侧壁面上。
由铸钢铸件制成的左侧支腿29L以及右侧支腿29R中,与焊接固定在中央架部7的左右侧纵面板13L,13R上的支腿的内侧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37、37,与设置于焊接固定在左右轨道架5L,5R的内侧侧壁面上的左侧支腿29L以及右侧支腿29R的前方脚部31和后方脚部33的外侧的端部上的接合凸缘部38、38形成一体。
而且,虽然图10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1D为H形的形状,但是也可以使前方脚部31和后方脚部33的外侧的端部的前后间隔扩大,同时将这些间隔扩大的端部用形成一体的接合凸缘部38连结,使之成为X形的形状。
采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轨道架后,由于支腿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与中心架的中央架部的接合面和/或支腿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与轨道架的接合面被设为平坦面,因此使得焊接面的机械加工变得极为容易,同时不仅使焊接简单,还可以得到精度优良、强度高的焊接面。
采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5)以及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7)后,左右的支腿9L、9R;9AL,9AR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5S、15S(接合面)与中央架部7的左右侧部纵面板13L,13R(接合面)平行,同时形成平坦面,另外左右的支腿9L、9R;9AL,9AR的前侧脚部15F、后侧脚部15B的外侧的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7F、17B(接合面)与左右的轨道架5L、5R(接合面)平行,同时形成平坦面。
这样由于所有的接合面平行并形成平坦面,因此使得焊接面的机械加工变得极为容易,同时不仅使焊接简单,还可以得到精度优良、强度高的焊接面。
另外,采用上述第3实施方式(参照图8)后,中心架3B的中央架部7A的左右的侧部纵面板13L,13R(接合面),通过由此两面板形成的宽度被设为前侧大而后侧小,使这些面板以仅为θ/2的角度倾斜的平面形成。另外,与这些倾斜面相吻合,与它们平行的左右支腿9BL、9BR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5S、15S(接合面)形成平坦面。另外,左右支腿9BL、9BR的前侧脚部15F、后侧脚部15B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17F、17B(接合面)与左右轨道架5L、5R(接合面)平行,同时形成平坦面。
因此,由于所有的接合面平行并形成平坦面,因此使得焊接面的机械加工变得极为容易,同时不仅使焊接简单,还可以得到精度优良、强度高的焊接面。
然后,采用上述第4实施方式(参照图9)后,前方左侧支腿21L、后方左侧支腿23L以及前方右侧支腿21R、后方右侧支腿23R等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27a、27a、27a、27a(接合面)与中心架3C的中央架部7的左右侧部纵面板13L,13R(接合面)平行,同时形成平坦面,另外前方左侧支腿21L、后方左侧支腿23L以及前方右侧支腿21R、后方右侧支腿23R等的脚部25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27b、27b、27b、27b(接合面)与左右轨道架5L、5R(接合面)平行,同时形成平坦面。
这样,由于所有的接合面平行并形成平坦面,因此使得焊接面的机械加工变得极为容易,同时不仅使焊接简单,还可以得到精度优良、强度高的焊接面。
另外,采用上述第5实施方式(参照图10)后,左右的支腿29L、支腿29R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37、37(接合面)与中心架3D的中央架部7的左右侧部纵面板13L、13R(接合面)平行,同时形成平坦面。另外左右的支腿29L、支腿29R的前方脚部31、后方脚部33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37、37(接合面)与左右轨道架5L、5R(接合面)平行,同时形成平坦面。
这样,由于所有的接合面平行并形成平坦面,因此使得焊接面的机械加工变得极为容易,同时不仅使焊接简单,还可以得到精度优良、强度高的焊接面。
但是,没有必要将支腿和中央架部的接合面与支腿和轨道架的接合面全都设为平坦面,将支腿和中央架部的接合面或支腿和轨道架的接合面中任意一方设为平坦面的实施方式也是可以的。
平坦面的接合面可以得到上述的效果,另外,对于不是平坦面的接合面,只要通过使一方为平坦面,就可以以优良的精度接合,并可以获得减少组装工时的效果。

Claims (4)

1.一种建筑机械的履带架,由中心架和设于此中心架的左右两侧的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轨道架形成,其特征是,上述中心架是由中央架部和连结此中央架部和上述轨道架的支腿构成,此支腿是由铸钢铸件形成,并且使上述支腿的形状形成整个上面为凸状剖面的筒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其特征是,在上述支腿的内侧端部上设置接合在上述中央架部上的接合凸缘部,同时,在上述支腿的外侧端部上设置接合在上述轨道架上的接合凸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其特征是,将上述支腿的内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与上述中央架部的接合面、和/或上述支腿的外侧端部的接合凸缘部与上述轨道架的接合面设为平坦面。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建筑机械的履带架,其特征是,将上述支腿制成从内侧端部朝向外侧端部末端平缓变宽的形状。
CNB2003101195189A 2002-12-06 2003-12-01 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215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56088 2002-12-06
JP2002356088A JP2004189003A (ja) 2002-12-06 2002-12-06 建設機械のクローラフレー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6536A CN1506536A (zh) 2004-06-23
CN100552151C true CN100552151C (zh) 2009-10-21

Family

ID=32310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951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2151C (zh) 2002-12-06 2003-12-01 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93374B2 (zh)
EP (1) EP1426497B8 (zh)
JP (1) JP2004189003A (zh)
KR (1) KR100968440B1 (zh)
CN (1) CN100552151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7748A (zh) * 2011-06-21 2012-12-26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底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496B (zh) * 2003-03-10 2010-04-2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的履带构架
JP4617096B2 (ja) * 2003-05-20 2011-01-19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
JP2005255141A (ja) * 2004-02-10 2005-09-22 Komatsu Ltd クローラフレーム
KR100689293B1 (ko) * 2005-07-25 2007-03-02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키프먼트 홀딩 스웨덴 에이비 건설기계의 운전실 캡을 지지하는 상부프레임 구조
GB2434344B (en) * 2006-01-20 2009-09-30 Jcb Compact Products Ltd Working machine
JP5041747B2 (ja) * 2006-07-11 2012-10-0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クローラ走行装置におけるセンターフレーム及びセンター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WO2008038549A1 (fr) * 2006-09-28 2008-04-03 Kubota Corporation Structure de chenille pour engin de chantier
JP4809206B2 (ja) * 2006-12-19 2011-11-09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US8490712B2 (en) * 2009-11-13 2013-07-23 Deere & Company Push frame with tapered cross-beam
RU187119U1 (ru) * 2018-05-08 2019-02-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Челябинский 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завод" Ходовая рама мобильного крана
USD921057S1 (en) * 2019-06-26 2021-06-01 J.C. Bamford Excavators Limited Excav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56565A (en) * 1937-07-17 1939-05-02 Int Harvester Co Torque brace for track type tractors
US3037571A (en) * 1959-08-17 1962-06-05 Schield Bantam Company Wide base crawler
US3757881A (en) * 1971-12-23 1973-09-11 Clark Equipment Co Crane crawler truck
US4069637A (en) * 1976-08-09 1978-01-24 Caterpillar Tractor Co. Tubular section boom
US4231699A (en) * 1979-01-24 1980-11-04 Dresser Industries, Inc. Lower and crawler frame construction for crawler propelled machines
US4249625A (en) * 1979-03-19 1981-02-10 Dresser Industries, Inc. Drive system for crawler propelled machines
FR2467131A1 (fr) * 1979-10-11 1981-04-17 Poclain Sa Chassis porteur d'un engin mobile, telle qu'une pelle hydraulique
FR2467130A1 (fr) * 1979-10-12 1981-04-17 Poclain Sa Chassis porteur d'un engin mobile, telle qu'une pelle hydraulique
FR2488206B1 (fr) * 1980-08-07 1985-07-12 Poclain Sa Chassis porteur d'un engin mobile a bati central et longerons
US4387779A (en) * 1981-03-30 1983-06-14 Dresser Industries, Inc. Sideboom crawler suspension
US4625820A (en) * 1985-04-09 1986-12-02 Kidde, Inc. Crawler frame to base frame connection
JPS6259577U (zh) 1985-10-02 1987-04-13
JPH0363327A (ja) * 1989-07-31 1991-03-19 Iseki & Co Ltd 超小型シヨベルカーに於けるフレーム
US5823279A (en) * 1991-09-20 1998-10-20 Hanitowoc Crane Group, Inc. Carbody to crawler connection
CA2078318C (en) * 1991-09-20 1999-04-13 Terry Lee Petzold Carbody to crawler connection
JP3247256B2 (ja) 1994-09-07 2002-01-15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JPH08319635A (ja) * 1995-05-25 1996-12-03 Komatsu Ltd 油圧ショベルの足回り装置
JPH09100552A (ja) * 1995-08-02 1997-04-15 Komatsu Ltd クローラフレームの拡縮装置
JP3701725B2 (ja) * 1996-02-06 2005-10-0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旋回式作業車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JPH10266265A (ja) * 1997-03-28 1998-10-06 Komatsu Ltd 建設機械のクローラフレームの拡縮装置およびその拡縮方法
KR100591423B1 (ko) * 1997-07-15 2006-06-21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마쓰 세이사쿠쇼 버킷식 굴삭기의 부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378479B2 (ja) 1997-09-19 2003-02-17 株式会社クボタ 旋回作業機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CA2266791C (en) * 1998-03-27 2005-02-01 Manitowoc Crane Group, Inc. Four track crawler crane
JP2000142497A (ja) * 1998-11-10 2000-05-23 Sumitomo Constr Mach Co Ltd クローラ伸縮装置
JP3538053B2 (ja) 1999-02-12 2004-06-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旋回作業機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US6322104B1 (en) * 1999-03-02 2001-11-27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Excavator fr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JP3617387B2 (ja) * 1999-10-07 2005-02-02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下部走行体
JP4265723B2 (ja) * 2000-08-15 2009-05-20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履帯式建設機械車輌のフレーム構造
JP4060796B2 (ja) 2001-11-13 2008-03-12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JP2003267274A (ja) 2002-03-15 2003-09-25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JP4113184B2 (ja) * 2002-10-09 2008-07-09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EP1566326B1 (en) * 2002-11-28 2008-03-12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Track fram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JP4220807B2 (ja) * 2003-03-10 2009-02-04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のクローラフレーム
JP4394503B2 (ja) * 2003-05-20 2010-01-06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7748A (zh) * 2011-06-21 2012-12-26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底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26497A1 (en) 2004-06-09
EP1426497B1 (en) 2012-06-13
CN1506536A (zh) 2004-06-23
EP1426497B8 (en) 2012-08-01
KR20040049789A (ko) 2004-06-12
US20040107607A1 (en) 2004-06-10
KR100968440B1 (ko) 2010-07-07
US7293374B2 (en) 2007-11-13
JP2004189003A (ja) 200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2151C (zh) 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EP1564113B1 (en) Crawler frame
JP4411303B2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キャブ支持上部フレーム構造
JP5041747B2 (ja) クローラ走行装置におけるセンターフレーム及びセンター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JP4060796B2 (ja) 建設機械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KR20130124168A (ko) 건설기계
CN203049665U (zh) 工程机械的上框架
JP2001040706A (ja) 建設機械の旋回台
CN102057109A (zh)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JP2013087455A (ja) 作業機械
CN105164342B (zh) 旋转机架和包括该机架的作业机械
EP1479833B1 (en) Crawler frame for a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02628288B (zh) 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
KR100627439B1 (ko) 건설기계
CN100365215C (zh) 建筑机械
CN214114277U (zh) 一种卸料机
JP3399829B2 (ja) 旋回作業機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JP4430550B2 (ja) 旋回式建設機械
JP2000142499A (ja) 板材の補強構造および該補強構造を用いた作業用走行機体におけるメインフレーム構造
CN202936834U (zh) 工程机械的上框架
JPH08338041A (ja) 建設機械のテレスコピックアーム構造
JP2002160678A (ja) 履帯式走行車両の走行体フレーム
JPH0540356U (ja) 建設機械のスイングフレーム
JP2002194771A (ja) 建設機械の下部走行体
JP2002206255A (ja) 建設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