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1802C - 含有血凝素活性膜蛋白质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 Google Patents

含有血凝素活性膜蛋白质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1802C
CN100531802C CNB018135854A CN01813585A CN100531802C CN 100531802 C CN100531802 C CN 100531802C CN B018135854 A CNB018135854 A CN B018135854A CN 01813585 A CN01813585 A CN 01813585A CN 100531802 C CN100531802 C CN 1005318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rotein
virus
carrier
pseud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135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4650A (zh
Inventor
米满吉和
中岛俊洋
中丸健治
小林雅典
长谷川护
上田泰次
饭田章博
榊原裕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navec Resear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Dnavec Resear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navec Research Inc filed Critical Dnavec Research Inc
Publication of CN1444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4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18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180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5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animal cells
    • C12N15/86Viral vectors
    • C12N15/867Retroviral ve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7/00Viruses; Bacteriophag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5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animal cells
    • C12N15/86Viral v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genetic material which is inserted into cells of the living body to treat genetic diseases; Gene therap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40/00Reverse transcribing RNA viruses
    • C12N2740/00011Details
    • C12N2740/10011Retroviridae
    • C12N2740/15011Lentivirus, not HIV, e.g. FIV, SIV
    • C12N2740/15041Use of virus, viral particle or viral elements as a vector
    • C12N2740/15043Use of virus, viral particle or viral elements as a vector viral genome or elements thereof as genetic vect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40/00Reverse transcribing RNA viruses
    • C12N2740/00011Details
    • C12N2740/10011Retroviridae
    • C12N2740/15011Lentivirus, not HIV, e.g. FIV, SIV
    • C12N2740/15041Use of virus, viral particle or viral elements as a vector
    • C12N2740/15045Special targeting system for viral ve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40/00Reverse transcribing RNA viruses
    • C12N2740/00011Details
    • C12N2740/10011Retroviridae
    • C12N2740/15011Lentivirus, not HIV, e.g. FIV, SIV
    • C12N2740/15051Methods of production or purification of viral material
    • C12N2740/15052Methods of production or purification of viral material relating to complementing cells and packaging systems for producing virus or viral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810/00Vectors comprising a targeting moiety
    • C12N2810/50Vectors comprising as targeting moiety peptide derived from defined protein
    • C12N2810/60Vectors comprising as targeting moiety peptide derived from defined protein from viru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含有血凝素活性膜蛋白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本发明者利用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构建了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该病毒载体能将基因高效转移至宿主细胞。特别是表明通过所述载体可将基因高效转移至通过常规技术几乎不能将基因转移至其中的细胞,例如包括造血干细胞在内的血液细胞和造血细胞以及包括粘膜上皮细胞在内的含有粘膜的细胞。本发明的病毒载体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非常有用。

Description

含有血凝素活性膜蛋白质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副粘病毒属HN蛋白质的假型病毒载体。
背景技术
在研究以及基因治疗等中,常常使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在靶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所述载体具有一些优点,例如可以用相对简单的方法制备逆转录病毒载体,并且该载体能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染色体。一般说来,位于病毒包膜上的病毒蛋白质在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时有重要的作用。至今为止,研究人员致力于通过修饰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包膜蛋白质来拓宽载体可感染的宿主细胞范围,或开发仅感染特定细胞的病毒载体。
例如,为了实现对更宽范围的宿主细胞的感染性,已开发出将VSV-G蛋白质整合至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膜的系统(H.Yu等,1999,Gene Therapy,6,1876-1883)。VSV-G是存在于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的包膜表面上的蛋白质,它对相当宽的宿主细胞范围有感染性。此外,例如,也有人通过实验已将仙台病毒(Sendai virus)的F蛋白质用作包膜蛋白。而且发现由F蛋白质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对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阳性细胞表示特异性感染性(M.Spiegel等,1998,Hepatology,28,1429-1429;M.Spiegel等,1998,J.Virology,72,5296-5302)。
然而,这些常规的假型逆转录病毒对多种组织和细胞无法实现足够的感染性。例如,包括造血干细胞在内的多种干细胞在基因治疗等等当中是非常重要的靶细胞(Y.Hanazono,Molecular Medicine,Vol.36,No.7,1999),但大多数干细胞处于不分裂的状态(Abkowitz,J.L等,Nat Med,2(2),190-7,1996),通常使用对不分裂的细胞呈低感染性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难以将基因导入其中。另外,使用常规技术的载体系统不能将基因导入例如肺气道粘膜上皮细胞之类的胞外基质丰富的细胞。将基因导入这些类型的细胞时,需要通过物理清洗除去粘液等胞外基。但是,这种方法过于复杂,而且容易损伤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含有膜蛋白质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所述膜蛋白质具有血凝素活性。
本发明人选择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蛋白质作为将逆转录病毒假型化的蛋白质。血凝素(hemagglutinin,HAin)是导致红血球凝集(Hemagglutination,HA)的蛋白质,已知多种病毒具有此活性。本发明人尝试利用制作在包膜当中含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的逆转录病毒,来构建对多种类型的细胞和组织进行高效基因转移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了构建所述逆转录病毒,本发明人使用了具有宽宿主范围的副粘病毒的包膜蛋白质。首先,通过表达仙台病毒(SeV)包膜蛋白质的载体,用SeV F和/或HN蛋白质使衍生自小鼠逆转录病毒的病毒载体假型化。具体地说,使用鼠干细胞病毒(MSCV)作为起始物构建逆转录病毒,它除了具有亲嗜性包膜蛋白质或兼嗜性包膜蛋白质外,还具有SeV的F和/或HN蛋白;并且检测其对人细胞的基因转移效力(实施例1和2)。
当使用对人细胞无感染性的包膜蛋白质,即亲嗜性包膜蛋白质进行包装之后,通过仅使用F蛋白或HN蛋白假型化的病毒无法对人细胞进行基因转移。然而,原本对人细胞无感染性的病毒通过共表达F蛋白和HN蛋白而被假型化之后,能将基因导入人细胞(图1中的Eco)。这一结果表明通过使用仙台病毒的F蛋白和HN蛋白使衍生自仙台病毒以外的病毒的载体假型化,可以拓宽病毒载体感染的宿主范围。
当使用对人细胞具有感染性的包膜蛋白质,即兼嗜性包膜蛋白进行包装后,通过仅表达HN蛋白或通过共表达F蛋白和HN蛋白而假型化的病毒能显著改善基因转移的效率(图1中的Ampho)。该结果表明,仅用仙台病毒HN蛋白即可使逆转录病毒载体假型化,通过仅使用仙台病毒HN蛋白进行假型化,或通过使用仙台病毒F蛋白和HN蛋白进行假型化,可以改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基因转移效率。
本发明人还制备出通过用HN蛋白假型化的兼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测定了其对包括造血干细胞在内的人骨髓细胞的基因转移效率(实施例3)。使用被HN蛋白假型化的载体感染CD34+人骨髓细胞,使用CD34作为标记,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进行分级分离之后,测定含有导入基因的细胞。结果表明通过HN蛋白的假型化能显著改善对CD34+和CD34--细胞的基因转移效率(图3)。据报导CD34+细胞级分含有造血干细胞,由此表明,基于HN蛋白的假型化对包括造血干细胞在内的血球系及造血系细胞(hemocyte and hematopoietic cell)进行基因转移也非常有效。
然后,本发明人使用在逆转录病毒当中更有望用作基因治疗载体的慢病毒构建由副粘病毒F蛋白和/或HN蛋白假型化的载体。所用慢病毒是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实施例5),与基因治疗常用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相比,该病毒具有许多优点,包括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仙台病毒(SeV)制备重建包膜的virosome或灭活的仙台病毒,并使它们与被VSV-G蛋白假型化的SIV融合,产生含有SeV包膜蛋白的SIV病毒。将此病毒与人细胞保温以评估载体感染的效率(实施例6和7)。结果表明与被VSV-G蛋白假型化的SIV相比,与SeV包膜融合之后的SIV表现出更高的感染性(图8)。感染效率的增加很可能归功于仙台病毒HN蛋白。
为了精确评价SeV包膜蛋白的作用,本发明人制备了FHNVirosome,Fvirosome和HNVirosome,并制备了各自与VSV-G-假型化SIV融合后的载体,然后进行感染实验(实施例7)。与单独的SIV相比,与FHNVirosome融合的载体显示出显著较高的基因转移效率(图10)。使用HNVirosome时,基因转移的效率也得到改善。然而,使用FVirosome融合未导致象FHNVirosome那样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因此,可以证明HN蛋白质对于增加基因转移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本发明人还在包装阶段使用SeV包膜蛋白表达载体制备由SeV包膜蛋白假型化的慢病毒载体(实施例8)生产出较高滴度的除了VSV-G蛋白外还被F蛋白和HN蛋白假型化的SIV载体。该病毒载体可以通过离心进一步浓缩。本发明人使用该载体进行了体内基因转移试验。
由于常规的病毒载体很难实现气管上皮粘膜细胞的基因转移,为了实现基因转移,需要进行预处理以除去物理屏障;例如,用VSV-G-假型化HIV载体进行基因转移时,如果不用二氧化硫等损害细胞,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转染效力(L.G.Johnson等,Gene Therapy,7,568-574,2000)。本发明人检测了被VSV-G蛋白,以及仙台病毒的F和HN蛋白假型化的SIV载体是否能在不遭受上述损害的条件下使基因有效地转移至气管上皮的粘膜细胞(实施例9)。将上述表达GFP的假型化SIV载体施于小鼠鼻内,给药3天后观察气管组织切片上的GFP蛋白表达情况;在气管上皮细胞中检测到GFP荧光(图11)。此外,在相同个体的鼻中隔粘膜的粘膜上皮和假复层纤毛上皮中也检测到GFP表达所致的荧光信号(图12)。由此证实本发明的病毒载体对具有粘液的细胞,例如粘膜上皮细胞也能进行基因导入,而不需损害细胞或组织。
另外,本发明人构建了经修饰的HN蛋白质的表达载体,所述HN蛋白质中胞质结构域已被改变。使用该载体制作了新的假型病毒载体。具体地说,本发明人构建出表达以下三种HN蛋白质的载体,第一种是HN蛋白质中加入了SIV包膜蛋白的胞质结构域;第二种是HN蛋白质中的胞质结构域被SIV包膜蛋白质的胞质结构域所取代;第三种蛋白质为SeV F蛋白质,其中全部或部分胞质结构域已缺失或被SIV包膜蛋白的胞质结构域所取代;然后,本发明人构建出含有这些蛋白质的假型SIV载体(实施例11和12)。结果证实这些载体能将基因转移至人细胞,包括293T细胞和BEAS-2B细胞等。由此发现HN假型化载体甚至在缺乏任何其它共存包膜蛋白,如VSV-G时,也能将基因转移至人细胞。还证实了使用这些经修饰的HN蛋白质的表达质粒而构建出,并基于MSCV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将基因转移至人细胞(实施例13)。大规模制备含有经修饰的HN蛋白的假型SIV载体,浓缩之后,用于感染人骨髓细胞。结果表明该载体能将基因高效转移至CD34+骨髓细胞(实施例14)。
另外,本发明人使用流感病毒血凝素(HA)蛋白质的表达载体制备出HA-假型化慢病毒载体。所得病毒能将基因导入人细胞,并能通过离心被高度浓缩(实施例16)。另外,本发明人还制备出HA/HN假型化慢病毒载体,其含有流感病毒HA蛋白和仙台病毒经修饰的HN蛋白质,并且证实该载体能将基因转移至人细胞(实施例17)。
如上所述,本发明人使用被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成功构建出能确保进行高效基因转移的病毒载体。另外,还证明该病毒载体能通过体外或体内给药,将基因高效转移至包括造血干细胞在内的血球系和造血细胞,以及具有粘液的细胞,如粘膜上皮细胞。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
(1)基本上纯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含有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
(2)根据(1)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衍生自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蛋白质,所述蛋白质包含于单链负链RNA病毒中;
(3)根据(2)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衍生自副粘病毒的HN蛋白质和/或正粘病毒的HA蛋白质;
(4)根据(2)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是包含于单链负链RNA病毒中,且其胞质结构域的部分或全部已通过取代,缺失和/或添加而被修饰的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蛋白质;
(5)根据(1)至(3)中任一项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进一步含有副粘病毒的F蛋白质;
(6)根据(5)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F蛋白质的部分或全部胞质结构域已通过缺失和/或添加而被修饰;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进一步含有得自对人细胞有感染性的病毒的包膜蛋白质;
(8)根据(7)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载体含有得自逆转录病毒的兼嗜性包膜蛋白;
(9)根据(7)或(8)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载体含有得自水泡性口炎病毒的VSV-G蛋白质;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逆转录病毒载体衍生自肿瘤病毒;
(11)根据(1)至(9)中任一项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逆转录病毒载体衍生自慢病毒;
(12)根据(11)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慢病毒衍生自猴免疫缺陷病毒;
(13)根据(3)或(5)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副粘病毒是仙台病毒;
(14)根据(1)至(13)中任一项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载体以可表达的方式含有外源基因;
(15)根据(14)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载体被用于将基因转移至具有粘液的细胞;
(16)根据(15)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具有粘液的细胞是粘膜上皮细胞;
(17)根据(16)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粘膜上皮细胞是鼻腔或肺支气管的粘膜上皮细胞;
(18)根据(14)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载体被用于将基因转移至血球系或造血细胞;
(19)根据(18)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血球系或造血细胞是造血干细胞;
(20)用于基因转移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根据(14)至(19)中任一项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21)根据(20)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是医用药物;
(22)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细胞与根据(14)至(19)中任一项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接触的步骤;
(23)用于产生根据(1)至(19)中任一项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包装细胞,所述细胞以可表达的方式含有编码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蛋白质的DNA;
(24)生产根据(1)至(19)中任一项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根据(23)的包装细胞中转录衍生自逆转录病毒的基因转移载体DNA的步骤。
本发明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特征是被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假型化,而基本上纯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本发明所用术语“病毒载体”指的是能将核酸分子转移至宿主的病毒颗粒。术语“逆转录病毒载体”指的是含有逆转录病毒骨架的载体。术语“含有逆转录病毒骨架”指的是构成该载体的病毒颗粒中的核酸分子基于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例如,其病毒颗粒中的核酸分子含有得自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包装信号序列的载体是本发明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之一。
术语“被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指的是含有一种或多种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蛋白质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而在其野生型中却不含所述蛋白质。本发明所用术语“基本上纯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指的是该假型逆转录病毒基本上不含有逆转录病毒以外的具有病毒血凝素活性的复制型病毒。本发明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优选基本上不含逆转录病毒以外的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术语“具有复制能力”指的是病毒载体在感染宿主细胞后,病毒能在该细胞中复制,并产生感染性的病毒颗粒。例如,在被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的细胞中,当与感染早期时相比,代表血凝素活性(红细胞凝集反应)的HA滴度在载体感染之后未显著升高时,即可评估载体基本上不含有含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的复制病毒。
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不限于天然蛋白质或人工蛋白质,但优选蛋白质应具有病毒的血凝素活性。据报道多种类型的病毒具有血凝素活性。检测血凝素活性所用的红细胞类型和最适反应温度取决于特定的病毒类型。据报道对风疹病毒而言,反应需要钙离子的存在。对虫媒病毒而言,反应的最适pH非常严格。病毒血凝素在肠道病毒或风疹病毒中是病毒粒子自身,在虫媒病毒,腺病毒的情况下,则除了病毒粒子以外,还存在于一些比病毒粒子更小的颗粒。而痘病毒的血凝素存在于病毒粒子以外的含有脂质的颗粒中。本发明的假型逆转录病毒可以含有这种蛋白质。III型腺病毒使大鼠红细胞部分凝集,即导致不完全的凝集,但所述蛋白质也可用作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
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The society of research associates of The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Eds.,General Experimental Virology,2nd Ed,pp.214-225,MARUZEN CO.),可以检测血凝素活性(红细胞凝集反应;HA滴度)。红细胞包括例如得自鸡(包括小鸡和成鸡),鹅,大鼠,豚鼠,恒河猴,绿猴和人的红细胞。反应温度可以是0℃,4℃,室温,37℃等,具体温度取决于蛋白质的类型。各种病毒红细胞凝集反应的条件例举如下:
表1
Figure C01813585D00111
本发明的假型逆转录病毒中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特别优选得自病毒蛋白的蛋白质;具体地说,所述蛋白质包括副粘病毒的HN蛋白质;正粘病毒的HA蛋白质;流感病毒的HA蛋白质;披膜病毒E1蛋白质;痘苗病毒的A27L,H3L和D8L蛋白质;黄病毒的M和E蛋白质;冠状病毒的E1和E2蛋白质;布尼病毒的G1蛋白质等。其中本发明的假型逆转录病毒中所含的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优选为得自单链负链RNA病毒的蛋白质,特别优选为副粘病毒的HN蛋白质。
本文所用术语“单链负链RNA病毒”指的是基因组中含有单链负链(即(-)链)RNA的病毒。所述病毒包括属于副粘病毒(包括副粘病毒科;包括副粘病毒属,麻疹病毒属,风疹病毒属,肺病毒属等),弹状病毒(包括弹状病毒科,包括水泡病毒属,狂犬病病毒属,Ephemerovirus属等),线状病毒(包括线状病毒科),正粘病毒(正粘病毒科,包括流感病毒A,B和C,Thogoto-样病毒等),布尼病毒(包括布尼病毒科,包括布尼病毒属,汉坦病毒属,内罗病毒属,白蛉热病毒属等),沙粒病毒(沙粒病毒科)等的病毒。
本文所用术语“副粘病毒”指的是属于副粘病毒科的病毒。副粘病毒包括例如仙台病毒(Sendai virus),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RS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virus:呼吸道合胞病毒),牛瘟病毒(rinderpest virus),犬瘟病毒(distempervirus),猴副流感病毒(SV5),人副流感病毒1-型,2-型和3-型等。仙台病毒包括野生型毒株,突变毒株,实验室毒株,人工构建的毒株等。诸如DI颗粒(J.Virol.68,8413-8417(1994))等不完整病毒,此外,合成的寡核苷酸等也可用作产生本发明疫苗的材料。HN蛋白质是副粘病毒具有的蛋白质中的一种。已知编码副粘病毒病毒蛋白质的基因包括NP,P,M,F,HN和L基因。“NP,P,M,F,HN和L基因”指的是对应于编码核衣壳,磷,基质,融合,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和巨大蛋白质的基因。属于副粘病毒科亚科的病毒的各个基因一般如下所示。NP基因一般也可描述为“N基因”。
副粘病毒属   NP  P/C/V  M  F  HN  -      L
风疹病毒属   NP  P/V    M  F  HN  (SH)   L
麻疹病毒属   NP  P/C/V  M  F  H   -      L
归类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仙台病毒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数据库登录号可以参见:NP基因为M29343,M30202,M30203,M30204,M51331,M55565,M69046和X17218,P基因为M30202,M30203,M30204,M55565,M69046,X00583,X17007和X17008,M基因为D11446,K02742,M30202,M30203,M30204,M69046,U31956,X00584和X53056,F基因为D00152,D11446,D17334,D17335,M30202,M30203,M30204,M69046,X00152和X02131,HN基因为D26475,M12397,M30202,M30203,M30204,M69046,X00586,X02808和X56131,和L基因为D00053,M30202,M30203,M30204,M69040,X00587和X58886。
如本文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制备灭活的副粘病毒,或具有副粘病毒包膜蛋白质的Virosome,并将其与逆转录病毒融合,即可产生被副粘病毒包膜蛋白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在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中表达副粘病毒包膜蛋白的表达载体,也可产生载体。
本发明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除了含有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如副粘病毒的HN蛋白质外,还可含有例如副粘病毒的F蛋白质。本发明证实含有HN和F蛋白质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表现出更高的基因转移效率。含有此F和HN蛋白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还可含有副粘病毒的M蛋白质。
另外,本发明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另外还可含有得自其它病毒的包膜蛋白质。例如,所述的蛋白质优选得自对人细胞有感染性的病毒的包膜蛋白质。所述蛋白质没有特别的限制,它可以包括逆转录病毒的兼嗜性包膜蛋白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G蛋白质等。属于疱疹病毒科的病毒的所述蛋白质包括例如单纯疱疹病毒的gB,gD,gH和gp85蛋白质,EB病毒的gp350和gp220蛋白等。属于嗜肝DNA病毒科的病毒的所述蛋白质包括乙肝病毒的S蛋白质等。
例如,本发明的载体优选含有逆转录病毒兼嗜性包膜(兼嗜性env)蛋白质和含有HN蛋白质的载体。或者,例如,载体可含有VSV-G蛋白质,该蛋白质是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的表面糖蛋白质。据信VSV-G以大多数动物细胞中都存在的磷脂作为受体,因此,通过使用含有VSV-G蛋白质和HN蛋白质的载体,能显著增加可导入基因的细胞种类,也可提高转移效率。实际上,含有VSV-G蛋白质和HN蛋白质的载体比仅含有VSV-G的载体表现出更高的基因转移效率。因此,含有VSV-G蛋白质和HN蛋白质的载体是本发明优选的载体。所述载体可进一步含有副粘病毒的F蛋白质。具体地说,含有逆转录病毒兼嗜性包膜蛋白质,F蛋白质和HN蛋白质的载体,以及含有VSV-G蛋白质,F蛋白质和HN蛋白质的载体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另外,这些载体可进一步含有副粘病毒的M蛋白质。具体地说,含有逆转录病毒兼嗜性包膜蛋白质,F蛋白质,HN蛋白质和M蛋白质的载体,以及含有VSV-G蛋白质,F蛋白质,HN蛋白质和M蛋白质的载体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如上所述,含有得自副粘病毒的F和HN蛋白质的载体以及含有F,HN和M蛋白质的载体也可以将基因高效转移至具有粘液的细胞和含有造血干细胞的细胞级分等,而通过常规技术几乎不能将基因转移至这些细胞。
由于VSV-G蛋白质由一种糖蛋白形成稳定的同三聚体而存在在膜上,因此载体颗粒在纯化过程中几乎不会裂解;因此可通过离心使颗粒高度浓缩(Yang,Y等,Hum Gene Ther:Sep,6(9),1203-13.1995)。本发明人证实通过离心可浓缩被VSV-G和被F和HN假型化的SIV载体。
对制备假型载体所用的副粘病毒HN,F和M蛋白质的类型没有特别的限制。特别优选包括仙台病毒在内的呼吸道病毒的蛋白质。仙台病毒的HN,F和M蛋白质包括例如得自Z毒株的蛋白质。逆转录病毒兼嗜性包膜蛋白质包括例如得自小鼠白血病病毒(MuLV)4070A毒株的包膜蛋白。也可以使用得自MuMLV 10A1的包膜蛋白(例如pCL-10A1(Imgenex)(Naviaux,R.K等,J.Virol.70:5701-5705(1996))。亲嗜性包膜蛋白包括例如得自Moloney鼠白血病病毒(MoMuLV)的包膜蛋白质。水泡性口炎病毒G蛋白质(VSV-G)包括例如得自印第安纳血清型毒株(J.Virology 39:519-528(1981))的蛋白质。除此之外,蛋白质可得自所需的毒株。
包括HN,F,M,VSV-G和逆转录病毒包膜蛋白质的上述包膜蛋白质可以是得自野生型病毒的完整蛋白质,或者是自发或人工突变的蛋白质。例如,作为结构蛋白质的HN蛋白质既具有血凝素活性(hemagglutinin;为红细胞凝集)也具有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活性。例如,降低前一活性可增加病毒在血液中的稳定性。例如,通过修饰后一活性可控制经由HN蛋白质的感染效率。或者,通过修饰参与膜融合的F蛋白质可以控制融合效率。此外,例如,对F蛋白质和HN蛋白质的可能成为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抗原呈递表位进行分析,并通过使用抗原呈递能力被削弱的蛋白质,也可制备出本发明的假型逆转录病毒。另外,可以使用致病性副粘病毒当中的得自减毒毒株的包膜蛋白质等。
例如,通过使用经修饰的蛋白质使本发明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假型化,即可制备出高效的基因转移载体,其中所述蛋白质是具有血凝素活性的病毒包膜蛋白质,或是胞质结构域已通过缺失,取代和/或添加而被修饰的其它包膜蛋白质。本发明涉及含有已通过取代,缺失和/或添加等对具有血凝素活性的野生型膜蛋白的部分或全部胞质结构域进行修饰的蛋白质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具体地说,例如,优选用缺失了胞质结构域的副粘病毒HN蛋白质和/或F蛋白质,或者是用另一种膜蛋白质(例如包括慢病毒的逆转录病毒的包膜蛋白质)的胞质结构域替代或添加而改变蛋白质,来产生高感染性的病毒载体。本发明提供了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其中已通过取代,缺失和/或添加修饰了膜蛋白质的天然的部分或全部胞质结构域,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所述蛋白质的核酸(DNA或RNA等)。本发明还特别提供了通过取代,缺失和/或添加而被修饰的病毒血凝素蛋白质以及编码所述蛋白质的核酸。例如,优选含有SEQ ID NO:40或41的氨基酸序列的经修饰的HN蛋白质。所述经修饰的蛋白质和编码该蛋白质的核酸可用于产生本发明的假型病毒。
具体地说,通过使用由被修饰的蛋白质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可将外源基因高效地导入包括人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所述蛋白质为副粘病毒HN蛋白质,其胞质结构域已被如SIV等的慢病毒或逆转录病毒的包膜蛋白的胞质结构域所取代(例如由实施例11的pCAGGS-SIVct/HN编码的蛋白质);所述蛋白质也可以是已添加了慢病毒等的逆转录病毒的包膜蛋白胞质结构域的HN蛋白质,其中(例如实施例11的pCAGGS-SIVct+HN)。缺失的HN蛋白胞质结构域和添加的逆转录病毒的包膜蛋白胞质结构域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缺失,取代和/或添加部分或全部胞质结构域。
所述病毒载体还可以含有经修饰的副粘病毒的F蛋白质。例如,可以使用胞质结构域已被缺失的副粘病毒的F蛋白质,或通过在此缺失蛋白质上添加了如SIV等的慢病毒或逆转录病毒的包膜蛋白的胞质结构域而获得的蛋白质。具体地说,例如,构建质粒以用于表达胞质结构域氨基酸已被缺失的F蛋白质。可以缺失该结构域的任何部分;可以缺失部分或全部胞质结构域。含有缺失的仙台病毒F蛋白质(Fct4)的假型病毒表现出显著高效的基因转移,所述F蛋白质通过缺失仅含有胞质结构域的4个氨基酸。因此,优选使用因人工缺失而不含或仅含胞质结构域的几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来产生本发明的假型病毒。通过在这些缺失的F蛋白质上连接另一种病毒的包膜蛋白质(例如慢病毒的包膜蛋白)的部分或全部胞质结构域,即可产生F蛋白质胞质结构域已被截然不同的肽所取代的蛋白质。例如,所述蛋白质包括连接有SIV包膜蛋白胞质结构域5’末端前11个氨基酸(SIVct11)的蛋白质。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副粘病毒F蛋白质,其中已通过取代,缺失和/或添加修饰蛋白质的天然的部分或全部胞质结构域,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所述蛋白质的核酸。本发明还特别提供了F蛋白质以及编码该蛋白质的核酸,其中所述F蛋白质的胞质结构域已被包括慢病毒的逆转录病毒的包膜蛋白质的部分或全部胞质结构域所取代。例如,优选含有SEQ ID NO:42,43,44,45,46或47的氨基酸序列的经修饰的F蛋白质。可以使用这些经修饰的蛋白质和编码所述蛋白质的核酸产生本发明的假型病毒。
也优选将属于正粘病毒科的病毒的HA蛋白质用作具有血凝素活性的病毒包膜蛋白质。例如,通过使用流感病毒包膜蛋白的表达质粒产生的假型病毒能感染包括人细胞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细胞。流感病毒包膜可得自所需的分离的流感病毒毒株。在流感病毒出芽的过程中,神经氨酸酶的功能是切断与唾液酸的联接。因此,在制备HA假型化病毒时,可以通过用神经氨酸酶处理来获得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或者,通过使用也编码具有神经氨酸酶活性的蛋白质的病毒载体,可以自动切断与唾液酸的联接。在这种情况下,特别优选使用具有神经氨酸酶活性的病毒包膜蛋白,例如副粘病毒的HN蛋白质。因此,本发明提供被HA/HN蛋白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本发明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还包括衍生自肿瘤病毒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术语“肿瘤病毒”指的是属于肿瘤病毒亚科(Oncovirus)的逆转录病毒。肿瘤病毒包括参与癌症形成的逆转录病毒,例如肉瘤病毒,白血病病毒,及乳瘤病毒等。例如,Moloney鼠白血病病毒(Moloney Murine Leukaemia Virus;MoMLV)是最早开发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之一,现已得到很多改善并被广泛使用。本发明优选使用用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蛋白质,如副粘病毒HN蛋白质等使MoMLV假型化而制备的病毒载体。另外,实施例中使用的鼠干细胞病毒(Murine Stem Cell Virus;MSCV)也是优选的基因转移载体,特别是在将基因转移至血球系,造血细胞,胚胎干细胞等时更是如此。
本发明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也包括得自慢病毒的那些载体。术语“慢病毒”指的是属于慢病毒亚科(Lentivirus)的逆转录病毒。慢病毒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例如HIV1或HIV2),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猫免疫缺陷病毒(FIV),梅迪-维斯纳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等。本发明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可得自所需的毒株或亚型。例如,HIV-1包括所有的主要(M)亚型(包括A到J),N和异常亚型(O)(Hu,D.J等,JAMA 1996;275:210-216;Zhu,T等,Nature 1998,5;391(6667):594-7;Simon,F等,Nat.Med.1998,4(9):1032-7)。分离的SIV毒株包括例如SIVagm,SIVcpz,SIVmac,SIVmnd,SIVsnm,SIVsyk等。
慢病毒的特征是可感染非分裂的细胞,并可把病毒基因组整合至宿主细胞染色体。据信这是由于gag和vpr编码的核转位信号在起重要作用。因此,如果使用此性质,来构建基于慢病毒的本发明的病毒载体时,可将基因导入活组织中非分裂的细胞和例如多种组织中的干细胞那样的几乎不分裂的细胞中,并使基因能被长期表达。
在慢病毒当中,人们最早使用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构建载体,本发明也优选使用这种载体。已经有人开发了基于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Poeschla,E.M等,NatureMedicine,4(3),354-7,1998)和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prine ArthritisEncephalitis Virus(CAEV)(Mselli-Lakhal,L等,Arch.Virol.,143(4),681-95,1998)的载体。这些载体也可以用于构建本发明的载体。
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作为源自猴的HIV样病毒被发现,它与HIV一起形成灵长类慢病毒组(E.Ido and M.Hayamizu,“Gene,Infec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Simian ImmunodeficiencyVirus”,Protein,Nucleic acid and Enzyme,Vol.39,No.8,1994)。该病毒组被进一步粗分为四个亚组:(1)包括导致人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病毒HIV-1和分离自黑猩猩的包含SIVcpz的HIV-1亚组;(2)包括分离自Sooty Mangabey(Cercocebus atys)的SIVsmm,分离自恒河猴(Macaca mulatta)的SIVmac和对人的致病性虽低但有致病性的HIV-2(Jaffar,S等,J.Acquir.Immune Defic.Syndr.Hum.Retrovirol.,16(5),327-32,1997)的HIV-2亚组;(3)以分离自非洲绿猴(Cercopithecus aethiops)的SIVagm为代表的SIVagm亚组;和(4)以分离自山魈(Papio sphinx)的SIVmnd为代表的SIVmnd亚组。
其中,目前尚无有关SIVagm和SIVmnd对天然宿主的致病性的报道(Ohta,Y等,Int.J.Cancer,15,41(1),115-22,1988;Miura,T等,J.Med.Primatol.,18(3-4),255-9,1989;M.Hayamizu,Nippon Rinsho,47,1,1989)。特别是已有报道本文实施例所用的作为SIVagm之一的TYO-1毒株无论是对天然宿主,还是对食蟹猴(Macaca facicularis),以及恒河猴(Macaca mulatta)进行的感染实验的结果,都表明其没有致病性(Ali,M等,Gene Therapy,1(6),367-84,1994;Honjo,S等,J.Med.Primatol.,19(1),9-20,1990)。没有有关SIVagm能感染人并在人体中发病的报道,且一般不认为SIVagm对人有致病性。一般说来,灵长类动物中的慢病毒具有严格的种族特异性,有关由天然感染其他物种并且发病的例子很少;如果有,其其发病率也很低或者疾病进程缓慢(Novembre,F.J等,J.Virol.,71(5),4086-91,1997)。因此,据认为基于SIVagm,尤其是SIVagm的TYO-1制备的病毒载体相对于基于HIV-1或其它慢病毒的载体而言更加安全,因此本发明优选使用这些载体。
另外,本发明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包括衍生自泡沫病毒(spumavirus)的载体。泡沫病毒包括例如泡沫病毒(Formyvirus)(DE4318387;WO9607749;Virology(1995)210,1,167-178;J.Virol.(1996)70,1,217-22)。衍生自泡沫病毒的本发明载体可用于将外源基因导入人细胞,尤其是用于基因治疗和施用重组疫苗。
本发明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也可以对LTR加以修饰(Long terminal repeat;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是逆转录病毒特异性序列,它存在于病毒基因组的两端。5’LTR作为启动子起作用,可促进原病毒的mRNA转录。因此,用另一个具有较强启动子活性的启动子取代基因转移载体中具有5’LTR启动子活性的部分,有可能增大基因转移载体的mRNA转录水平,从而改善包装效率,增加载体滴度。另外,例如,对慢病毒而言,已知病毒tat蛋白可增强5’LTR的转录活性,因此,用不依赖tat蛋白的启动子取代5’LTR能够从包装载体中除去tat。感染细胞后进入胞内的病毒RNA在逆转录之后,形成两端LTR相互连接的闭环结构,然后通过连接位点和病毒整合酶之间的相互作用整合至细胞染色体中。转录自原病毒的mRNA对应于自5’LTR中的转录起始位点至位于下游的3’LTR的polyA序列的区域;病毒颗粒中未包装5’LTR启动子部分。因此,即使启动子被另一个序列所取代,整合至靶细胞染色体的部分仍无变化。根据上述事实,5’LTR启动子的取代可提供滴度较高,更加安全的载体。因此,基因转移载体5’末端启动子的取代可增加可包装载体的滴度。
使用切除了部分的3’LTR序列而制备的,能防止全长载体mRNA在其靶细胞中转录的Self Inactivating Vector(SIN载体)(自失活载体)也可以改善安全性。整合至靶细胞染色体的慢病毒原病毒的3’LTR U3部分与其5’末端结合在一起。因此,在靶细胞的染色体中,基因转移载体的5’末端含有U3,由此使得对应于整个基因转移载体的RNA的转录从此处开始。如果靶细胞中存在慢病毒或相关蛋白质,基因转移载体可能会被重新包装并感染其它细胞。另外,由于3’LTR启动子的存在而有可能使与病毒基因组的3’末端相邻的宿主基因被表达(Rosenberg,N.,Jolicoeur,P.,RetroviralPathogenesis.Retroviruses.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475-585,1997)。该现象对于逆转录病毒载体而言已成为问题。为了回避此问题,人们开发出SIN载体(Yu,S.F等,Proc.Natl.Acad.Sci.U S A,83(10),3194-8,1986)。当从基因转移载体的3’LTR上缺失U3部分后,在靶细胞中5’LTR和3’LTR启动子随着消失。因此,全长的病毒RNA和宿主基因都不会被转录,而用内部启动子可获得所需基因的转录;这种载体安全性较高,而且可以获得高表达,且本发明优选该载体。可以根据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法或实施例5中描述的方法构建SIN载体。
通过在宿主细胞中转录含有包装信号的基因转移载体DNA,并在gag和pol蛋白质以及包膜蛋白的存在下形成病毒颗粒,即可产生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载体DNA可以是DNA载体,例如质粒,或是整合至包装细胞染色体的DNA。为了维持由该序列而形成的结构,优选尽量长的由基因转移载体DNA编码的包装信号序列,但同时需要使载体DNA包装信号与另一个用于提供gag和pol蛋白质的包装载体之间同源的序列最小化,以降低因多种载体之间的重组而形成野生型病毒的频率。因此,为了符合包装效率和安全性的双重标准,优选使用尽可能短的序列构建基因转移载体DNA,所述序列含有包装所需的序列。
对包装信号的类型没有限制,只要在导入包装载体的细胞中能够进行包装即可;根据包装载体的类型,可以使用得自逆转录病毒,慢病毒,免疫缺陷病毒等的包装信号。
例如,对实施例中使用的衍生自SIVagm的包装载体而言,因为HIV载体不能被包装,所以用于获得信号的病毒类型仅限于SIV。然而,当使用衍生自HIV的包装载体时,衍生自SIV的基因转移载体也是会被包装。因此,为了降低重组病毒形成的频率,可以混合各自衍生自不同类型的慢病毒的基因转移载体和包装载体。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使用灵长类动物慢病毒之间的组合(例如HIV和SIV)。
在优选的基因转移载体DNA中,最好是修饰gag蛋白以使其不表达。在活体中,病毒gag蛋白质有可能作为外源物质被识别而产生抗原性。或者,有可能影响细胞功能。为了防止gag蛋白质表达,可通过添加或缺失gag起始密码子下游的核苷酸来导入移码突变以进行修饰。也优选缺失gag蛋白的部分编码区。一般说来,已知病毒包装必需gag蛋白编码区的5’部分。因此,在基因转移载体中,优选缺失gag蛋白的编码区的C末端。优选缺失尽可能大的gag编码区部分,只要缺失不会对包装效率产生很大影响即可。另外,优选用除ATG以外的密码子取代gag蛋白的起始密码子(ATG)。可以适当选择取代所用的密码子以不对包装效率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将构建的含有包装信号的基因转移载体DNA导入适当的包装细胞,即可产生含有基因转移载体DNA的转录产物的病毒载体。可以从包装细胞的培养物上清液等中回收所产生的病毒载体颗粒。
对包装细胞的类型没有限制,只要是病毒生产中一般常用的细胞系即可。当用于对人进行基因治疗时,得自人或猴的细胞是合适的。可用作包装细胞的人细胞系包括例如293细胞,293T细胞,293EBNA细胞,SW480细胞,u87MG细胞,HOS细胞,C8166细胞,MT-4细胞,Molt-4细胞,HeLa细胞,HT1080细胞,TE671细胞等。猴细胞系包括例如COS1细胞,COS7细胞,CV-1细胞,BMT10细胞等。另外,也可以使用既有的包装细胞。所述包装细胞包括例如Bosc23细胞,PE501细胞等。
对于载体中的外源基因的类型没有限制,除了编码蛋白质的核酸以外,还可以包括不编码任何蛋白质的核酸,如反义核酸或核酶等。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以造血干细胞为代表的多种干细胞可作为基因治疗的靶(Y.Hanazono,Molecular Medicine,Vol.36,No.7,1999)。如实施例中所示,本发明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可以将基因高效转移至得自人骨髓的CD34+细胞;近年来,人们注意到此CD34+细胞是含有造血干细胞的细胞级分。据报道,在使用含有甲基纤维素的培养基的集落试验中,CD34+细胞表现出多能性(Kirshenbaum,A.S等,J.Immunol.,148(3),772-7,1992),另外,将CD34+细胞移植到复合免疫缺损的NOD/SCID小鼠品系可导致细胞定位于小鼠骨髓并重建造血系统(Larochelle,A等,Nat.Med.,2(12),1329-37,1996)。因此可以认为在CD34+细胞级分中,至少存在非常不成熟但非常接近干细胞的细胞。CD34+细胞级分中的造血干细胞处于不分裂的状态。一般说来,当使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时基因的转移效率较低(Kiem,H.P等,Curr.Opin.Oncol.,7(2),107-14,1995.),但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假型载体可大大改善感染效率。特别是,通过使用慢病毒载体,如HIV或SIV载体有望进一步增加基因转移至不分裂细胞的效率。本发明涉及将基因导入血球系或造血细胞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使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与血球系或造血细胞接触的步骤,所述载体含有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本发明还涉及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基因导入血细胞或造血细胞的用途,其中所述载体含有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用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蛋白质假型化的本发明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可将基因高效转移至血球系和造血细胞,因此可用于以血液细胞为靶的基因治疗,例如腺苷脱氨酶(ADA)缺陷(Blaese,R.M.,Pediatr.Res.,33(1 Suppl),S49-53,1993),血友病(Kay,M.A等,Proc.Natl.Acad.Sci.U S A,96(18),9973-5,1999)和范可尼贫血症等。可通过例如离体的方法进行给药。
通过例如使用抗多种已知表面抗原的抗体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或通过集落试验,或通过评估造血系统已被破坏的小鼠体内造血系统基于造血细胞移植的重建,即可评价外源基因是否导入血球系和造血细胞。
使用本发明载体的以造血细胞为对象的基因治疗包括例如:在抗癌化疗中为保护干细胞而使用药物抗性基因MDR1(Licht,T等,Gene Ther.(2000)7,4,348-58);导入正常FANCC基因以治疗范可尼贫血症(Liu,J.M等,Hum.Gene Ther.(1999)10,14,2337-46);导入细胞因子组合(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6和11和Flt-3配体)以增强来自体内的干细胞增殖(WO 9907831);表达嵌合蛋白质,如Flt-3激动剂等以治疗血球减少症(WO9846750);导入人β珠蛋白基因以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WO9741141);用IL-6拮抗剂和表达自杀基因的联合疗法以治疗IL-6-依赖型多发性骨髓瘤(德国专利号DE19704979);导入如由造血因子的组合而形成的受体激动剂[白细胞介素(GM-CSF,G-CSF-Ser17,M-CSF,促红细胞生成素,IL-1,IL-14,IL-2,IL-5,IL-6,IL-7,IL-8,IL-9,IL-10,IL-11,IL-12,IL-13和IL-15),白血病抑制因子(LIF),flt3/flk2配体,人生长激素,B细胞生长因子,B细胞分化因子,红细胞分化因子(EDF)或干细胞因子(SCF)](WO 9712985),用于干细胞培养和造血疾病基因治疗的c-mpl受体激动剂(WO 9712978),用于增殖人造血祖细胞的IL-6和IL-6可溶性受体融合蛋白质(Nat.Biotechnol.(1997)15,2,142-45),用于增殖造血祖细胞的IL-6超激动剂和超拮抗剂(WO9618648),用于治疗血液病的因子-X(J.Cell.Bioche.(1995)Suppl.21A,410),用于增殖人造血祖细胞的干细胞因子,IL-6和可溶性IL-6受体复合物(GeneTher.(1995)2,9,694),以RNA病毒为靶的核酶以及用于防止HIV感染和用于胞内免疫的反义和/或假RNA(WO 9622368)等。
本发明的HN蛋白质假型化逆转录病毒载体对含粘液的细胞具有高度感染性,所述细胞如鼻腔粘膜上皮细胞和肺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本发明的载体可用于将外源基因高效转移至含粘液的细胞,而通过任何以往的方法都几乎不能将基因转移至这些细胞。本发明涉及将基因导入含粘液细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与含粘液的细胞接触的步骤,所述载体含有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本发明还涉及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基因导入含粘液的细胞的用途,其中所述载体含有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所述含粘液的细胞特别包括粘膜上皮细胞,具体地说,例如鼻腔或肺支气管的粘膜上皮细胞等。
具体的用途实例包括例如:通过将基因(IL-2,IFN-γ,TGF-β等)转移至抗原呈递细胞(APC)丰富的皮肤和粘膜以诱导免疫反应(WO 9505853);通过经口粘膜给药基因进行抗轮状病毒的免疫接种(J.Virol.(1998)72,7,5757-61);粘膜给药以治疗自身免疫病(WO 9746253);粘膜给药以防止感染(WO 9621356);对女性生殖器粘膜给药基因以预防由性病或由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宫颈癌(Infect.Immun.(1998)66,1,322-29);通过经粘膜给药可使给药变得更加简单和安全(Proc.Am.Assoc.Cancer Res.(1995)36,86Meet.,418)等。
可将本发明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与药物可接受载体或介质适当混合制备成组合物。具体地,例如,可将载体配制成与无菌水,生理盐水,培养基,血清,磷酸缓冲的生理盐水(PBS)等适当混合的组合物。组合物还可含有包括稳定剂,抗微生物制剂等的其它组分。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剂型可以是例如水溶液,胶囊,悬浮液,糖浆等。含有本发明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的组合物可用作试剂或药物。例如,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作在体外或体内将基因转移至多种细胞的试剂,或用作来自体内或体内基因治疗的药物。一般说来,通过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可对患者进行给药,所述方法包括动脉内,静脉内,腹膜内,皮下,肠内,口或鼻内给药,或来自体内地给药。特别合适的给药方式是对鼻腔或支气管粘膜给药,和对血球系和造血细胞进行离体给药。
本发明的病毒载体可用于对多种其它遗传病进行基因治疗。对所治疗的疾病类型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所治疗的疾病及其单个致病基因包括:高歇氏病的β-脑苷脂酶(染色体20);血友病的血液凝结因子VIII(X染色体)和血液凝结因子IX(X染色体);腺苷脱氨酶缺陷症的腺苷脱氨酶;苯丙酮尿症的丙氨酸羟化酶(染色体12);脊髓病性肌萎缩的肌营养不良蛋白(X染色体);家族性血胆固醇过多症的LDL受体(染色体19);肺纤维变性的CFTR基因的染色体整合等。此外,据认为涉及到多个基因的对象疾病包括:如早老性痴呆和帕金森氏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缺血性脑病,痴呆和AIDS病等难以治疗的感染症。其中将本发明的基于SIV的载体在体外导入取自AIDS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为了在HIV感染之前增加源于SIV的基因组的转录,将转染的细胞返还至患者体内,以使HIV的转录因子失活的治疗方法。另外,对慢性病而言,可能的应用实例包括:抑制VEGF和FGF2基因的表达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以及抑制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如细胞增殖因子(PDGF,TGF-β等)和依赖于细胞周期的激酶的表达以对动脉硬化进行基因治疗。另外,对糖尿病而言,候选基因可以是BDNF基因。另外,该方法可应用于取代疗法,其中将诸如癌症抑制基因p53(其基因突变导致癌症产生)的基因整合至染色体中;还有,通过在体外将多药物抗性基因导入得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然后通过将这些细胞返还至患者血液而使治疗超越癌症药物疗法的局限性。至于自身免疫病,如多发性硬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SLE和肾小球性肾炎的基因治疗,也可以通过T-细胞受体,多种粘附因子(例如ICAM-1,LFA-1,VCAM-1和LFA-4等),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例如TNF,IL-8,IL-6和IL-1等),细胞增殖因子(例如PDGF和TGF-β等)和激活因子(例如MMP等)的反义表达来抑制表达。至于变应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可以通过IL-4,FcεR-I的反义表达等来抑制表达。至于与器官移植有关的基因治疗,通过将非人动物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改变为人型,可以提高异种移植的成功率。另外,还可以有以下疗法,即将外源基因导入人ES细胞的染色体,而补充在胚胎阶段缺陷的基因,来补充全身性循环酶和生长因子等的缺陷。
例如,IL-4促使辅助T淋巴细胞分化成Th2淋巴细胞。Th2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例如IL-4,IL-5,IL-9和IL-13,它们介导气喘炎症。IL-4是导致与呼吸障碍有关的肺粘膜分泌粘液的分子之一。IL-4调节VCAM-1的表达,VCAM-1是与嗜伊红性粒细胞表面存在的VLA4分子相互作用的细胞粘附分子。相互作用能使嗜伊红性粒细胞从血液中迁移至肺组织中的炎症位点。由于IL-4能增加B细胞的数目并导致产生负责变应性反应的抗原特异性IgE,所产生的抗原特异性IgE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例如组胺,白三烯,从而导致支气管缩小。根据IL-4的此作用,可以使用可溶性白介素4(IL-4)受体等的表达载体来治疗气喘患者。
附图简述
图1的照片显示了从被鼠干细胞病毒(MSCV)感染的293T细胞获得的结果,所述病毒被得自仙台病毒的F,HN,或F和HN蛋白质假型化。通过使用表达EGFP的基因转移载体(pMSCV EGFP)完成病毒包装。上述实验组中的标记“F”,“HN”和“F/HN”分别对应于使用在包装细胞中表达仙台病毒的F,HN,以及F和HN而产生的病毒感染所获得的结果。在“VSV-G/Null”栏中,最上方的实验组表示被VSV-G假型化的阳性对照;中间和下方的实验组表示未被假型化的阴性对照,它不表达用于假型化的env蛋白,如F,HN和VSV-G等。右边的实验组中以“Eco”和“Ampho”表示的标记分别对应于使用通过在包装细胞中表达亲嗜性env和兼嗜性env而制备的病毒所获得的结果。标记“Null”表示未表达逆转录病毒的env。
图2以照片显示了具有兼嗜性env的逆转录病毒的HA试验结果,所述病毒被仙台病毒HN假型化。图中还显示出病毒生产所用的pMSCVEGFP,pCl-Ampho和pCAGGS-HN的量(图中的MSCV:AMPHO:HN)。用含有兼嗜性env的对照逆转录病毒未检测到红细胞凝集(图中的Ampho-Retro),但用被仙台病毒HN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可以观察到凝集现象(图中的HN-Ampho-Retro)。
图3是显示试验结果的图,所述试验包括:用被仙台病毒HN蛋白质假型化的,含有兼嗜性env的MSCV(图中的HN-ampho)感染人骨髓细胞,并使用CD34为标记,通过流式细胞术的分级分离测定感染细胞(表达GFP的细胞)的比率。图中所示的“ampho”指的是未被HN蛋白假型化的对照。每个柱形图显示的是GFP-阳性细胞对CD34阴性(CD34-)细胞及CD34阳性(CD34+)细胞的比率。
图4是显示以下的结构模式图:(a)作为构建骨架的SIVagm-基因组质粒,(b)构建的包装载体,(c)基因转移载体,和(d)VSV-G-供给载体。
图5以照片的形式显示了SIVagm载体介导的将β-半乳糖苷酶基因导入293T细胞的结果。上方的试验组显示的是:用被载体质粒转染的细胞的上清液感染293T细胞,48小时之后,进行X-gal染色所获得的结果。在多个细胞中检测到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下方的试验组显示的是未被处理的对照细胞的X-gal染色。
图6显示了下述试验获得的照片,所述试验包括:将EGFP基因导入停滞于G2-M相的293T细胞和用视黄酸分化的SH-SY5Y细胞,其中基因转移由SIVagm SIN载体介导,然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基因的表达。上方的试验组是293T,放大倍数是x100;下方的试验组是SH-SY5Y的,放大倍数是x200。
图7是显示Western印迹结果的照片,所述印迹使用了以大致相同的颗粒直径的FHN和F的Virosome。
图8用照片显示观察感染细胞(表达GFP的细胞)所获得的结果:以MOI=10在HeLa细胞的培养物上清液中加入与灭活的仙台病毒(SeV),FHNVirosome或FVirosome融合的SIV(分别对应于图中的SIV-SeV融合物,SIV-FHNVirosome融合物和SIV-FVirosome融合物),并将混合物与细胞保温10,30和180分钟以进行感染,然后用新鲜培养基更换培养基,感染48小时后观察细胞。所用SIV已被VSV-G假型化。图中的SIV指的是未与仙台病毒包膜融合的阴性对照。
图9以照片显示了FHNVirosome,FVirosome和HNVirosome的样品在电泳后,接着进行银染所得的结果。泳道1,SeV(完整的);泳道2,用DTT-处理的SeV;泳道3,用胰蛋白酶-处理的SeV;泳道4,FHNVirosom;泳道5,FVirosom;泳道6,HNVirosom。
图10图示了将表达LacZ的SIV载体(VSV-G假型化)和进一步与Virosome融合的载体导入293T细胞之后,LacZ相对活性试验的结果。星号表示t-检验证明对SIV而言具有显著差异(p<0.05)。
图11显示了鼻内施用100μl的SIV-F/HN/M-EGFP 108T.U.,3天后的气管冷冻切片照片。(b)中的箭头表示气管上皮细胞,其中可检测到EGFP的荧光,而在(c)中显示的未经处理的小鼠样品中仅观察到低水平的背景信号。试验组(a)显示了连续切片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
图12中的照片(b)显示了与图11中相同个体的鼻中隔粘膜的观察结果。箭头表示假复层纤毛上皮,从中观察到EGFP荧光。(a)为连续切片的H.E.染色照片。
图13以照片显示由小鼠鼻腔切片中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发出的EGFP荧光强度的比较。图中显示出被VSV-G假型化的SIV(SIV-VSV-EGFP),含有兼嗜性env并被F,HN和M假型化的MSCV(MSCV-F/HN/M-EGFP)以及被F,HN和M假型化的VSV-GSIV(SIV-F/HN/M-EGFP)的EGFP荧光图像。在含有F,HN和M蛋白的MSCV-F/HN/M-EGF和SIV-F/HN/M-EGFP中检测到相对较强的信号;SIV-F/HN/M-EGFP中的信号显著较高。
图14显示了在由胞质结构域取代的HN表达质粒编码的蛋白质中,SIV胞质结构域和HN蛋白质跨膜结构域(标准字体)之间的边界处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0)。
图15显示了在由添加了SIV胞质结构域的HN表达质粒编码的蛋白质中,胞质结构域(下划线)和HN蛋白跨膜结构域(标准字体)之间的边界处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1)。
图16显示了在由缺失了胞质结构域的F表达质粒编码的蛋白质中,F蛋白跨膜结构域(斜体)和F蛋白胞质结构域(标准字体)之间的边界处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2至44)。
图17显示了已添加了SIV胞质结构域的表达胞质结构域缺陷型F蛋白质的质粒所编码的F蛋白跨膜结构域(未下划线的斜体)和F蛋白胞质结构域(标准字体)与SIV胞质结构域的11个氨基酸(SIVc11)(下划线)之间的边界处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5至47)。
图18显示了由SeV F/HN假型SIV载体将基因转移至293T细胞的照片。
图19显示了由SeV F/HN假型SIV载体将基因转移至BEAS-2B细胞的照片。
图20显示了由添加有SIVc11的SeV F/HN假型SIV载体将基因转移至293T细胞的照片。
图21为显示了浓缩SeV F/HN假型SIV载体的照片。
图22显示了由基于MSCV的SeV F/HN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基因转移的照片。
图23显示了经由被流感病毒包膜假型化的病毒载体的基因转移的照片。
图24显示了浓缩的被流感病毒包膜假型化的病毒载体的照片。
图25显示了经由被流感病毒包膜和多种HN蛋白质假型化的病毒载体的基因转移的照片。
实施发明的最佳模式
以下将使用实施例具体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文提及的所有出版物都作为本文的一部分,并列入在本文中。
[实施例1]制备被仙台病毒包膜蛋白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将从仙台病毒Z毒株全长基因组DNA pSeV18+b(+)(Hasan,M.K等,1997,J.General Virology 78:2813-2820)中切出的,F,HN和M蛋白的基因插入pCAGGS(Niwa,H等,Gene:108,193-9,1991)的XhoI位点,制备表达源于仙台病毒的F,HN和M蛋白的载体(分别称为pCAGGS F,pCAGGS HN和pCAGGS M)。
用含有10%的灭活胎牛血清的D-MEM(GibcoBRL)培养可用于生产逆转录病毒的人胚肾细胞系293T细胞(Proc.Natl.Acad.Sci.USA,vol.90,pp.8392-8396,1993)。所述的培养都在塑料板(Sumitomo Bakelite)上进行。载体转染使用LIPOFECTAMINE PLUS(GibcoBRL)并根据所附说明书来进行。以1 x 106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板(SumitomoBakelite),在37℃和含10%CO2气体的CO2温箱中培养48小时。在转染前30分钟,用800μl/孔含1%牛血清白蛋白(GibcoBRL)的D-MEM(GibcoBRL)更换培养基,然后继续培养。
所用基因转移载体是含有EGFP基因作为报道基因的基于鼠干细胞病毒的载体(MSCV)(CLONTECH)(R.G.Hawley等,Proc.Natl.Acad.Sci.USA93:10297-10302(1996);R.G.Hawley等,Gene Thrapy 1:136-138(1994))。转染所用DNA的量如下:700ng/孔基因转移载体和300ng/孔包装载体(pCL-Eco,pCL-Ampho(MuMLV 4070A)(皆购自IMGENEX)(Naviaux,R.K等,J.Virol.70:5701-5705(1996));将这些载体与200ng/孔仙台病毒包膜蛋白表达载体(pCAGGS F和pCAGGS HN)以及200ng/孔仙台病毒M蛋白表达载体(pCAGGS M)组合使用(表2)。将DNA溶解于100μl Opti-MEM,然后在其中加入6μl PLUS试剂(GibcoBRL)。搅拌混合物,室温下放置15分钟。用100μl Opti-MEM稀释4μl LIPOFECTAMINE,然后加入至DNA和PLUS试剂(GibcoBRL)的混合物中。搅拌所得混合物,室温下放置15分钟。将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含有DNA和LIPOFECTAMINE的复合物的溶液滴加于6-孔板内经保温的293T细胞中。缓慢搅拌之后,在37℃和含10% CO2气体的CO2温箱中将混合物培养3小时。培养之后,在培养物中加入1ml/孔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GibcoBRL)和15μg/ml胰蛋白酶(GibcoBRL)的D-MEM(GibcoBRL)。在37℃和含10% CO2气体的CO2温箱中将混合物培养24小时。然后用直径孔为0.45-μm的滤器(DISMIC-25CS滤器;ADVANTEC)过滤培养物上清液。将所得溶液用作载体溶液。
[实施例2]仙台病毒包膜蛋白对逆转录病毒载体假型化的作用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被仙台病毒包膜蛋白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评估其作用。
以1 x 106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用作靶细胞的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板(Sumitomo Bakelite),在37℃和含10% CO2气体的CO2温箱中培养48小时之后,将加入了灭活胎牛血清和Polybrene(Sigma),从而使终浓度分别为10%和8μg/ml的含有病毒载体的溶液覆盖于细胞上,实现病毒载体的导入。导入载体48小时之后,室温下使用含有2%甲醛和0.2%戊二醛的PBS(Invitrogen)将靶细胞固定20分钟,然后用PBS(Invitrogen)清洗一次。接着,在倒置荧光显微镜(DMIRB(SLR),Leica)下观察细胞以检测靶细胞中的EGFP表达。
首先,在缺乏包装载体的情况下将逆转录病毒的基因转移载体(pMSCVEGFP)导入293T细胞时,通过同时将仙台病毒包膜蛋白的F蛋白表达质粒(pCAGGS F)和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 HN)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同时导入细胞,然后收集培养物上清液,检测EGFP基因或EGFP蛋白是否能被导入作为靶细胞的293T细胞。图1显示了用通过以多种组合使用表2下半部分自“((1))”起的12种env制备的载体感染293T细胞所获得的结果。如图1中的试验组“Null”所示,在缺乏包装载体时,在人细胞中基因或蛋白质都未被转移,甚至当F蛋白和HN蛋白在人细胞中表达时也是如此。由此发现仅表达F蛋白和HN蛋白不足以产生能转移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或将EGFP蛋白导入至靶细胞。
如图1中的试验组“Eco”所示,仅被F蛋白或仅被HN蛋白假型化的载体不能对人细胞进行基因转移。但被共表达的F蛋白和HN蛋白假型化的载体可将基因转移至人细胞,而原始病毒对这些细胞无感染性。结果表明:衍生自除仙台病毒以外的病毒的载体可被仙台病毒F蛋白和HN蛋白假型化,因此,拓宽了除仙台病毒以外的载体所感染的宿主范围。
如图1中的试验组“Ampho”所示,当使用对人细胞具有感染性的包膜蛋白质,即兼嗜性包膜蛋白进行包装时,通过仅表达HN蛋白,或者通过共表达F蛋白和HN蛋白而假型化的载体能改善基因转移的效率。结果表明:仅用仙台病毒HN蛋白即可使衍生自除仙台病毒以外的病毒的载体假型化,通过仅用仙台病毒HN蛋白,或使用仙台病毒F蛋白和HN蛋白使载体假型化,可以改善由衍生自除仙台病毒以外的病毒的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的效率。
另外,由于仙台病毒本来对含有粘液的细胞,如肺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等具有高感染性,可以使用仅被HN蛋白,或被F蛋白和HN蛋白假型化的其它载体将基因转移至含有粘液的细胞。
[实施例3]产生HN-Ampho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比较假型病毒载体 和兼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基因转移至包括造血干细胞在内的人骨髓细胞 的效率
1.培养293T细胞
根据常规方法,在含有10%FCS和800μg/ml G418的Dulbecco改进型Eagle培养基(DMEM)中培养293T细胞。使用10-cm板,在转染前一天将细胞稀释至8 x 106个细胞/板,然后在含有10%FCS的DMEM中培养。
2.转染
将5.6μg pMSCV EGFP,2.4μg pCl-Ampho(IMGENEX)和1.6μgpCAGGS-HN混合在一起。再将Lipofectamine Plus试剂盒(GIBCOBRL)中的48μl Plus溶液加入混合物中,将所得混合物静置15分钟。在独立的试管中,将800μl OPTI-MEM和32μl Lipofectamine溶液混合在一起。混合DNA混合物和Lipofectamine混合物,静置15分钟。除去培养基,将转染混合物全部滴加在处于500μl含1% BSA的DMEM中的293T细胞中。在37℃和5%CO2条件下培养细胞。对照使用5.6μg pMSCV EGFP和4.0μg pCl-Ampho进行转染。转染后3小时,用10ml含有10% FCS的Iscove改进的DMEM(IMDM)替换培养基。第二天,再用含有10% FCS的IMDM替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小时。
3.收集病毒溶液
转染后48小时收集细胞培养物上清液。用0.45-μm滤器过滤上清液,然后储存于-80℃。
4.检测血凝素活性
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法,以不同的pMSCV EGFP,pCl-Ampho和pCAGGS-HN比率制备被HN假型化并具有兼嗜性env的逆转录病毒。检测此病毒的血凝素活性(红细胞凝集活性;HA活性)。作为对照,还检测了具有兼嗜性env的逆转录病毒的血凝素活性。根据常规方法进行HA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被HN和兼嗜性env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具有HA活性,且病毒颗粒含有表现出血凝素活性的蛋白质(图2)。
5.将基因转移至人骨髓CD34+细胞
人骨髓CD34+细胞购自BIO WHITTAKER。融化之后,在37℃和5%CO2条件下,将细胞和第3节中收集的1 x 105/ml重组病毒一起,在含有50ng/mlIL-6,100ng/ml TPO,100ng/ml干细胞因子(GIBCO BRL),100ng/ml Flt-3配体(Research Diagnostics,Flanders,NJ)(以上皆为人重组蛋白质)和10%FCS的IMDM中培养过夜。培养开始之后48,51,72和75小时,用新鲜解冻的病毒溶液替换培养基,在细胞中加入50ng/ml IL-6,100ng/ml TPO,100ng/ml干细胞因子和100ng/ml Flt-3配体。在培养开始后120小时收集细胞。
6.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
用PE标记的抗-人CD34抗体(Becton Dickinson)对收集的细胞进行染色,然后使用两种荧光探针GFP和PE通过流式细胞术(EPICS ELITE,Coulter)进行分析。结果,在被含有野生型包膜的兼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ampho)感染的CD34-细胞和CD34+细胞中,GFP阳性细胞的比率分别仅为0.3%和3.6%。然而,在被含有假型包膜的HN-兼嗜性逆转录病毒载体(HN-ampho)感染的CD34-细胞和CD34+细胞中,GFP阳性细胞的比率分别达到33%和25%,由此发现用HN蛋白质假型化能显著增加将基因转移至包括造血干细胞在内的人骨髓细胞的效率(图3)。
[实施例4]制备假型病毒载体的方法
使用上述pMSCV EGFP或在得自Moloney鼠肉瘤病毒(Moloney murinesarcoma virus)的LTR的控制之下表达lacZ的pLZRNL(Yee,J.-K等,MethodsIn Cell Biology,vol.43,pp.99-112(1994);Xu,L等,Virology171,331-341(1989))作为基因转移载体,制备被多种包膜蛋白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于37℃,10% CO2条件下,在含有10%的灭活胎牛血清(BIOWHITTAKER)的Dulbecco改进型Eagle培养基(DMEM)高葡萄糖(GibcoBRL)中培养293T细胞(人胎肾细胞系)。以5 x 105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使用800μl/孔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的DMEM更换培养基,然后用于转染依照下表2所示的组合,按每孔计算,将700ng基因转移载体(pMSCVEGFP或pLZRNL),100ng VSV-G表达质粒pVSV-G(衍生自印第安纳血清型毒株)(Clontech),仙台病毒HN、F和M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N,pCAGGS-F和pCAGGS-M各200ng,以及小鼠逆转录病毒包被蛋白表达质粒pCL-Eco和pCL-Ampho各300ng(Imgenex)(Naviaux,R.K等,J.Virol.70:5701-5705(1996))溶解在100μl Opti-MEM中后,加入6μl PLUS试剂(GibcoBRL)。搅拌混合物,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用100μlOpti-MEM稀释的4μl LIPOFECTAMINE试剂(Gibco BRL),并搅拌混合溶液,然后在室温下再静置15分钟。边缓慢搅拌边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上文制备的293T细胞中。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将细胞培养3小时。在每孔中加入1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1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于37℃,10% CO2条件下将细胞培养48小时,然后收集培养物上清液,用0.45-μm孔径的滤器过滤,将所得溶液用作载体溶液。
表2
Figure C01813585D00331
(该表中“Env”栏中所示的是得自用于生产病毒的逆转录病毒(Retro),仙台病毒(SeV)或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包膜蛋白。所用基因转移载体是pMSCV EGFP或pLZRNL,如该表中所示,它们可用于体外和体内基因转移。在图13的实验中使用的是表上方的(9)所示的,使用pMSCV EGFP作为基因转移载体而制备的载体。图1实验中使用的载体是表下方(1)至(12)所示的,使用pLZRNL制备的12种载体。)
[实施例5]构建VSV-G假型慢病毒载体
使用非洲绿猴免疫缺陷病毒的非致病性克隆SIVagm TYO-1毒株构建载体系。在下文中,全部都将病毒RNA的转录起始位点定为+1以对核苷酸进行编号。用于插入SIVagm TYO-1的质粒是pSA212(J.Viol.,vol.64,pp.307-312,1990)。使用Ligation High(Toyobo)并根据所附说明书进行每一个连接反应。关于所用的所有合成寡核苷酸,依托Department of CustomDNA Synthesis,Greiner Japan,并在Biochemical Research Division of theNippon Flour Mills Co.,Ltd.合成,且由反相柱或反相HPLC进行纯化。合成的寡核苷酸的序列如下:
1F(VTRF-BglII):
5’-GCAGATCTCAACCAGGAGGCGAGGCTGCATTTTGGG-3’(SEQ IDNO:1)
1R(VTRR-EcoRI):
5’-GCGAATTCTACTTACTGGTGCTGTAAAGGAGCCAAA-3’(SEQ IDNO:2)
2F(RRE6964E):
5’-ATCGGAATTCTTTTATTGTAAGATGGATTGGTTTTTAAAT-3’(SEQID NO:3)
2R(RRE-SA+BN):5’-CGGGATCCGCGGCCGCGGATATGGATCTGTGGAGATAGAGGAACATAT-3’(SEQ ID NO:4)
3F(SDFXhoSpe):
5’-TCGAGACTAGTGACTTGGTGAGTAGGCTT-3’(SEQ ID NO:5)
3R(SDR-Sal):
5’-TCGAAAGCCTACTCACCAAGTCACTACTC-3’(SEQ ID NO:6)
4F:5’-AATTTCTCGAGCGGCCGCA-3’(SEQ ID NO:7)
4R:5’-AATTTGCGGCCGCTCGAGA-3’(SEQ ID NO:8)
5-1F(5LTRU3FKpn):
5’-GCGGTACCTGGATGGGATTTATTACTCCGATAGGA-3’(SEQ IDNO:9)
5-1R(GAGR-2Eco):5’-GCGAATTCGATAGGGCTTGAAACATGGGTACTATTTCTGC-3’(SEQ ID NO:10)
5-2F(RREF-EcoRI):
5’-GCGAATTCCCGTTTGTGCTAGGGTTCTTAGGCTTCT-3’(SEQ IDNO:11)
5-2R(RRESA+Rsac):5’-TCCCCGCGGATATGGATCTGTGGAGATAGAGGAACATATC-3’(SEQ ID NO:12)
5-3F(3LTRFBS):
5’-GCGCGGCCGCGGATCCGTCGACGCACTTTTTAAAAGAAAAGGGA-3’(SEQ ID NO:13)
5-3R(3LTRR-SacI):
5’-GCGAGCTCTAATGCAGGCAAGTTTATTAGCTTTCTA-3’(SEQ IDNO:14)
6F(CMVFEcoSac):5’-GGAATTCCCGCGGTAGTTATTAATAGTAATCAATTACGGG-3’(SEQ ID NO:15)
6R(EGFPRstoNB):5’-CGGGATCCGCGGCCGCTTACTTGTACAGCTCGTCCATGCC-3’(SEQ ID NO:16)
9-1F(LTRF1CMVU3F):
5’-TATATAAGCAGAGCTCGCTGGCTTGTAACTCAGTCTCTTA-3’(SEQ ID NO:17)
9-2F(LTRF2EF1aU3F):
5’-TATATAAGTGCAGTACGCTGGCTTGTAACTCAGTCTCTTA-3’(SEQ ID NO:18)
9-3F(CAGU3F):
5’-TATAAAAAGCGAAGCCGCTGGCTTGTAACTCAGTCTCTTA-3’(SEQ ID NO:19)
9R(GAGR-2Eco):5’-GCGAATTCGATAGGGCTTGAAACATGGGTACTATTTCTGC-3’(SEQ ID NO:20)
10-1F:
5’-CGGGGTACCTCAATATTGGCCATTAGCCATATTATTCATT-3’(SEQID NO:21)
10-1R(U3CMVR):5’-AGTTACAAGCCAGCGAGCTCTGCTTATATAGACCTCCCAC-3’(SEQ ID NO:22)
11F(LTRF LdU3FSalSC):
5’-ATGCGAGCTCGTCGACGCACTTTTTAAAAGAAAAGGGAGGACTGGATGGGATTTATTACTCCGATAGGACGCTGGCTTGTAACTCAGTCTCTTACTAGG-3’(SEQ ID NO:23)
11R(3LTRR-SacI):
5’-GCGAGCTCTAATGCAGGCAAGTTTATTAGCTTTCTA-3’(SEQ IDNO:24)
<通过PCR调整DNA片断>
使用PCR Supermix High Fidelity(Gibco BRL)进行所有PCR反应。在90μl含有1μg模板DNA的反应溶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nmol/ml的一对合成寡核苷酸以用作引物,然后用蒸馏水将总体积调节为100μl。然后使用GeneAmp PCR System 9600(Perkin Elmer)进行反应。所用PCR方案如下:94℃1分钟的保温以后,再用94℃30秒,55℃30秒和68℃90秒的反应条件,共进行10个循环,接着再于68℃保温5分钟。反应之后,使用WizardDNA Clean-up System(Promega)纯化样品,用适当限制性酶切下PCR产物的两端,用1%低熔点琼脂糖凝胶(SeaPlaque GTG琼脂糖,FMC Biochem;溶解于TAE缓冲液中)分级分离。从凝胶中切下所需的DNA片断,用WizardPCR Preps DNA Purification System(Promega)进行纯化后,将纯化的DNA用于连接反应。
<构建载体>
构建作为载体骨架结构的质粒(图4)。这些质粒是以反式提供形成载体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的“包装载体”,提供被包装成载体的mRNA和将所需基因传递至和导入靶细胞的“基因转移载体”,和提供参与假型载体颗粒形成的包被蛋白质的载体VSV-G。
构建gag,pol,tat,rev,vif或vpr/x各序列位于启动子下游的表达质粒,以提供形成载体颗粒所需的蛋白质。除去包装信号ψ和env的绝大部分,以避免产生野生型的病毒颗粒。在gag上游插入SD序列,在tat/rev第一个外显子的下游插入RRE序列,以在包装载体中表达所有基因。另外,排除了整个nef序列,因为据推测该序列对载体包装并不必要(图4b)。
将基因组两端的LTR序列,SD,ψ和RRE插入提供被包装成载体的RNA的基因转移载体。另外,用外源启动子取代基因转移载体中的5’LTR启动子区域。另外,制备自失活载体(SIN载体),其中除去了部分3’LTR序列以防止在靶细胞中转录全长载体mRNA;该载体含有以下插入物:作为报道基因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用于表达报道基因的CMV启动子(图4c)。
在使逆转录病毒载体和HIV载体假型化时,用于提供VSV-G的载体是经本领域检验的pVSV-G(图4d)(Burns,J.C.(1993)Proc.Natl.Acad.Sci.USA90:8033-8037)。
下文提供了更具体的描述。
<构建包装载体>
使用一对引物1F和1R,以pSA212为模板,通过PCR制备对应于含有vif和tat/rev的第一个外显子的区域(5337至5770)的DNA片断。预先在一个PCR引物中添加了限制性酶EcoRI的位点,因此所制备的DNA片断在其3’末端含有EcoRI位点。用BglII和EcoRI切下PCR片断,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Wizard PCR Preps DNA Purification System(Promega)进行纯化。将按上述制备的DNA片断和另一个编码gag/pol区域的DNA片断(自XhoI位点(356)至BglII位点(5338))连接后插入pBluescript KS+(Stratagene)的XhoI和EcoRI位点之间。然后,通过PCR扩增Rev效应元件(RRE)和对应于含有tat/rev的第二个外显子(6964至7993)之区域的DNA片断。通过与用于制备上述PCR片断相同的方法,使用一对引物2F和2R,以pSA212为模板,经PCR在3’末端添加NotI位点。用EcoRI和NotI双消化所得PCR片断,接着进行纯化。将片断插入含有gag-tat/rev的pBluescript KS+的EcoRI和NotI位点之间。
剪接供体(SD)位点合成含有其序列的DNA片断(3F和3R)。合成时,在5’和3’末端分别添加XhoI位点和SalI位点,并插入在上述含有gag-RRE-tat/rev的pBluescript KS+的XhoI位点。用XhoI和NotI酶切所得质粒。回收纯化含有SD-gag-RRE-tat/rev的片断。制备质粒,所述备质粒在pCAGGS(Gene,vol.108,pp.193-200,1991)的EcoRI位点插入XhoI/NotI接头(4F和4R),然后将上述SD-gag-RRE-tat/rev片断插入其XhoI-NotI位点。将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质粒用作包装载体pCAGGS/SIVagm gag-tat/rev。
<构建基因转移载体>
使用pSA212为模板,使用一对引物5-1F和5-1R进行PCR以扩增得自SIVagm TYO1的5’LTR区域(8547至9053+1至982;在5’和3’末端分别含有KpnI位点和EcoRI位点);使用一对引物5-3F和5-3R进行PCR以扩增3’LTR区域(8521至9170;5’末端含有NotI和BamHI位点,3’末端含有SacI位点);使用一对引物5-2F和5-2R进行PCR以扩增RRE序列(7380至7993;在5’和3’末端分别含有EcoRI和SacII位点)。使用一对引物6F和6R扩增得自pEGFPN2(Clontech)的CMV启动子区域(1至600;在5’和3’末端分别含有SacII和NotI位点。将扩增的DNA片断的末端用酶切断后纯化之后按5’LTR,RRE,CMV启动子和3’LTR按的顺序通过连接插入pBluescriptKS+的KpnI-SacI位点。将得自pCMV(Clontech),含有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NotI片断作为报道基因插入NotI位点,用KpnI和SacI消化所得质粒,获得含有自5’LTR至3’LTR的区域的DNA片断,将片断插入对照载体pGL3的KpnI-SacI位点。将所得质粒用作基因转移载体pGL3C/5′LTR.U3G2/RREc/s/CMV Fβ-gal/WT3’LTR。
此外,使用一对引物6F和6R,以pEGFPC2为模板,经PCR扩增得自pEGFPC2(Clontech)的CMV启动子区域和编码EGFP的区域(1至1330;在5’末端含有SacII位点,在3’末端含有NotI,BamHI位点以及翻译终止密码子)。分别用限制性酶KpnI和EcoRI,EcoRI和SacII,BamHI和SacI以及SacII和BamHI酶切4种类型的PCR片断。纯化之后,通过连接将5’LTR,RRE,CMV启动子EGFP和3’LTR片断按顺序插入pBluescriptKS+的KpnI和SacI(pBS/5’LTR.U3G2/RREc/s/CMVFEGFP/WT3’LTR)。用KpnI和SacI酶切质粒pBS/5’LTR.U3G2/RREc/s/CMVFEGFP/WT3’LTR以制备含有自5’LTR至3’LTR的区域的DNA片断。将片断插入对照载体pGL3(Promega)的KpnI-SacI位点以构建载体(pGL3C/5’LTR.U3G2/RREc/s/CMVFEGFP/WT3’LTR)。
<修饰5’LTR>
使用引物9-1F,2F,3F和9R,以pSA212为模板,经PCR扩增含有5’LTR的TATA盒下游至gag区域(9039至9170+1至982)的片断。使用一对引物10-1F和10-1R,经PCR扩增巨细胞病毒的CMV L启动子(得自pCI(Promega);核苷酸1至721)。将含有5’LTR的TATA盒下游区域的片断与含有启动子的片断混合。使用混合物为模板,使用位于启动子5’方向的引物(10-1F)和位于5’LTR3’方向的另一个引物(9R),经PCR制备含有启动子和5’LTR的嵌合启动子的DNA片断。将所得DNA片断插入基因转移载体(pGL3C/5’LTR.U3G2/RREc/s/CMV β-gal/WT3’LTR)的KpnI-EcoRI位点以制备pGL3C/CMVL.U3G2/RREc/s/CMVβ-gal/WT3’LTR。类似地,还将通过上述PCR实验获得的DNA片断插入载体pGL3C/5’LTR.U3G2/RREc/s/CMVFEGFP/WT3’LTR的KpnI-EcoRI位点以制备pGL3C/CMVL.U3G2/RREc/s/CMVFEGFP/WT3’LTR。
<制备3’LTR修饰的SIN载体(自我失活载体)>
使用一对引物11F和11R,以pSA212为模板,经PCR扩增含有3’LTRU3区域的5’末端27bp,3’末端15bp及其R区域的DNA片断。将该片断插入上一节中制备的含有嵌合启动子的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 β-gal/WT3’LTR的SalI-SacI位点,制备出pGL3C/CMVL.U3G2/RREc/s/CMV β-gal/3’LTRΔU3。同样地,将该片断插入pGL3C/CMVL.U3G2/RREc/s/CMVFEGFP/WT3’LTR的SalI-SacI位点,制备出pGL3C/CMVL.U3G2/RREc/s/CMVFEGFP/3LTRΔU3。
<制备构建的质粒并证实结构>
利用常规方法将质粒转化至DH5α(Toyobo),并在琼脂平板中培养。使用长出的菌落作为模板,并使用能识别插入DNA片断以及对应于质粒插入位点的部分的DNA序列的引物进行PCR。使用PLATINUM PCRSupermix(Gibco BRL)进行PCR。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一步证实扩增产物的存在和大小,以选择出含有所需插入物的克隆。在10ml LB培养基中培养每个克隆,然后用QIAprep miniprep试剂盒(QIAGEN)纯化质粒。用限制性酶处理质粒以酶切插入DNA片断的两端,并通过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确认DNA片断。在100ml LB培养基中培养经证实其质粒含有预期大小的插入片断的克隆。用QIAGEN Plasmid Maxi试剂盒(QIAGEN)纯化质粒。从3个或更多个克隆中纯化其中已插入PCR扩增片断的质粒,对其进行测序,将测定的序列与pSA212的序列进行比较以选择出不含突变的克隆。
<收集载体>
以5 x 105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在37℃和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转染前,用800μl/孔Opti-MEM更换培养基。将每孔300ng上述基因转移载体,600ng上述包装载体和100ngVSV-G表达质粒pVSV-G(Clontech)溶解于100μl Opti-MEM之后,在其中加入6μl PLUS试剂(Gibco BRL)。搅拌混合物,室温静置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100μl含有4μl LIPOFECTAMINE试剂(Gibco BRL)的Opti-MEM。搅拌所得混合物,室温静置15分钟。将混合物滴加至上述293T细胞。缓慢搅拌经处理的细胞,在37℃和10% CO2条件下培养3小时。在每孔中加入1ml含有20%灭活的牛血清的D-MEM,在37℃和10% CO2条件下将培养板培养12小时。用2ml/孔含有10%灭活的牛血清的D-MEM更换培养基之后,将培养板培养24小时。然后收集培养物上清液,用孔径为0.45-μm的滤器进行过滤。将经过滤的上清液用于随后的实验中。
<SIVagm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以5 x 105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在37℃和10% CO2气氛中培养48小时。除去培养基,在细胞上覆盖1ml含有载体溶液的溶液,所述载体溶液中已加入终浓度为8μg/ml的polybrane(Sigma)。在37℃和10% CO2条件下将细胞培养3小时以完成载体转染。3小时后,在细胞中加入1ml培养基,第二天,更换培养基。再培养一天后,当所用载体是β-Gal表达载体时,用β-Gal染色试剂盒(Invitrogen)使用X-gal作为底物进行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靶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当所用载体是EGFP表达载体时,需在荧光显微镜下分析表达。
<载体滴定>
通过计算使用1ml载体溶液后产生的含导入基因的细胞数目来对载体进行滴定。以1 x 106个细胞/板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培养48小时。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用1ml载体溶液对细胞进行感染。感染48小时后,进行X-gal染色。在放大倍数为200的光学显微镜下,从3个不同的视野测定一个视野中含有转移基因的细胞数目的平均值,再乘以根据视野面积和培养板面积测定的系数854.865,从而测出滴度。滴度的单位被定义为转导单位(T.U.)/ml。另外,使用SIV核心抗原EIA试剂盒(Coulter)定量载体溶液中的p27蛋白质。
<评价载体>
据推测基因转移载体中5’启动子活性的增强可导致RNA转录水平的增加,并可改善包装效率,从而增加载体滴度。因此,可根据基因转移至293T细胞的效率来评价5’启动子已被取代的载体。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基因转移,经X-gal染色后,接着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
由3’LTR启动子已缺失的SIN基因转移载体制备SIN SIV载体。由含有原始野生型3’LTR的基因转移载体制备SIV载体,比较这两种载体转移至293T细胞的效率。测定p27蛋白的量并比较对应于单位蛋白质的量的转移效率。另外,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基因是否能转移至经照射后细胞周期停滞的293T细胞,以及被视黄酸终止分化的SH-SY5Y细胞。
<基因转移至293T细胞所获得的结果>
使用SIVagm载体将β-半乳糖苷酶基因导入人胎肾293T细胞。使用X-gal作为底物对含有转移基因的细胞进行染色。如图5所示,检测到被染成蓝色的细胞,这表明细胞中表达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根据实验结果,用1ml载体溶液获得的基因转移效率为0.5至1 x 106T.U.。载体溶液中p27的量为0.5至1μg/ml,每100ng p27的转移效率为105T.U.。
<评价SIN载体的性能>
将SIN载体的转移效率与在相同条件下制备的含有野生型3’LTR的常规载体的转移效率进行比较。常规载体的滴度是2.4至2.8T.U./ml,SIN载体的滴度是2.5至2.9T.U./ml;因此,如果将常规载体的转移效率当成100%,SIN载体的转移效率应该是105%。另外,通过测定对293T细胞的转移效率并通过EIA检测p27的量,可以测定转移效率和p27蛋白的量之间的关系;SIN载体的效率是7 x 105T.U./100ng p27。
通过SIN载体将EGFP基因转移至细胞周期停滞的293T细胞和终止分化的SH-SY5Y细胞。在37℃和10% CO2条件下,在含有10% FCS的DMEM中培养293T细胞。为了停滞细胞周期,G1-S期通过加入终浓度为20μg/ml的蚜肠霉素(Calbiochem-Novabiochem International,Inc.)(Huberman,J.A等,Cell:Vol.23,647-648.1981;Byrnes,J.J.,Mol.Cell.Biochem.:Apr,62(1),:13-24.1984)。G2-M期通过用4000拉德X-射线照射使细胞周期停滞(Kastan,M.B等,Cell:Nov 13,71(4):587-97.1992)。在细胞停滞处理24小时之后,以1 x 106/孔的细胞密度将细胞铺于包被有I型胶原的6-孔培养板(SUMILON)。24小时之后进行基因转移。另外,在37℃和5% CO2条件下,在含有10%的灭活胎牛血清的RPMI1640中培养人成神经细胞系SH-SY5Y(Koshizawa,S.H等,Cancer Lett.:Jan1,111(1-2),117-25.1997)然后,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μM的全反视黄酸(SIGMA)。将细胞培养7天,然后进行基因转移(Odelstad,L等,Brain Res.:Nov9,224(1),69-82.1981)。
图6上方的试验组显示了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的293T细胞中的EGFP表达模式。可证实高效基因表达。图6下方的试验组显示了SH-SY5Y中的EGFP表达。可证实在具有似乎已分化成神经元的轴突的细胞中发现EGFP表达。
经证实本实施例中制备的SIVagm载体可将基因高效转移至培养细胞。因在载体包装过程中因使用共转染3种独立的质粒,所以可以想象野生型病毒颗粒的重建的可能性很低。另外,在天然和实验感染中已证实:用作载体骨架的SIVagm TYO-1自身不表现致病性(Ohta,Y等,Int.J.Cancer:41,115-22,1988;Miura,T等,J.Med.Primatol.:18(3-4),255-9.1989;Honjo,S等,J.Med.Primatol.19(1),9-20,1990)。另外,因为一般说来,慢病毒具有很高的物种特异性,它对其它的动物仅具有微弱的致病性(Novembre,F.J等,J.Virol.:71(5),4086-91.1997)。所以,可以认为该载体是非常安全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已从包装载体中除去包装信号序列,因此不能将编码病毒蛋白质的RNA包装进粒子内。Rev蛋白质与RRE的结合导致RNA转移至胞质并抑制剪接,从而导致病毒蛋白质质表达,并将全长RNA包装成病毒颗粒。因此,包装载体和基因转移载体中插入的RRE可调节包装载体的mRNA剪接,从而使所有基因都能表达。然后,可将基因转移载体的mRNA转移至胞质,并包装成载体颗粒。在HIV-1载体中有除去vif,vpr/x的例子(Dull,T等,J.Virol.:Nov,72(11),8463-71.1998),这表明蛋白质有可能不是包装载体颗粒和使其发挥作用所必需的。据信vpr是负责对非分裂细胞的感染性的因子(Heinzinger,N.K等,Proc.Natl.Acad.Sci.U S A:Jul19,91(15),7311-5,1994);有报道描述HIV-1载体可将基因转移至其中的细胞类型根据vpr的存在与否而有所不同(Kim,V.N等,J.Virol.:Jan,72(1),811-6.1998)。另据报道:根据对猴的感染实验所获得的证据,在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中从包装载体中完全去除的nef可能是SIV-介导的免疫缺损的病原蛋白质(von Gegerfelt,A.S等,J.Virol.73,6159-65,1999;Kestler,H.W.3d.,Naidu,Y.N.,Kodama,T.,King,N.W.,Daniel,M.D.,Li,Y.,Desrosiers,R.C.Use ofinfectious molecular clones of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for pathogenesisstudies.,J.Med.Primatol.18(3-4):305-9,1989)。已从本实施例构建的SIVagm载体中完全去除相应的序列;因此,即使形成含有得自包装载体的病毒基因的重建病毒颗粒,也可进一步降低所述颗粒的致病性风险。
基于慢病毒的载体可将基因转移至细胞周期停滞的培养细胞和神经元,因为原来的慢病毒对非分裂细胞具有感染性(Naldini,L等,Science:272263-267,1996;Sutton,R.E等,J.Virol.,73(5),3649-60,1999)。当这种载体与原来的SIV不同,已被VSV-G假型化时,载体的感染性不局限于感染CD4-和趋化因子受体阳性细胞。已知VSV-G的受体是磷脂酰丝氨酸,它是磷脂的一种,其分子存在于多种细胞的表面(Schlegel,R等,Cell,32(2),639-46,1983)。因此,被VSV-G假型化的SIVagm载体具有相当宽的感染范围。据推测:当基于此载体制备被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假型化的病毒时,它们能将基因高效转移至几乎所有类型的动物细胞。
[实施例6]制备Virosome
将野生型SeV(Z毒株)的毒种接种于受精卵(10-天的卵),将卵置于35.3℃培养3天。然后,从卵中收集绒毛尿囊液。以4,000rpm离心15分钟,以10,000rpm将上清液离心1小时以沉淀病毒颗粒。将沉淀物重新悬浮于BSS,然后覆盖在含有蔗糖密度梯度(30%/50%)的溶液的上层,随后以25,000rpm离心1小时。收集位于30%和50%蔗糖之间的病毒颗粒带,然后用大量BSS进行稀释后,以9,000rpm离心样品1小时以沉淀病毒颗粒。将所得病毒颗粒重新悬浮于BSS中,储存于-80℃待用。
根据参考文献(Bagai等,1993,Biochem.Biophys.Acta1152,15-25)所述方法,由所获得的仙台病毒制备F,HNVirosome和FVirosome。具体地,用表面活性剂溶解仙台病毒,然后通过离心除去不溶性的RNP。通过从已溶解F和HN蛋白质和脂质(包膜脂质)的溶液中除去表面活性剂以重建颗粒,从而制备出F,HNVirosome。在与实施例7中所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离心前Triton X-100的浓度是1%(v/v)。用DTT(二硫苏糖醇)预处理仙台病毒以还原HN蛋白质,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用表面活性剂溶解仙台病毒。通过离心除去所得的不溶性HN蛋白质以及RNP。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法从溶液中除去表面活性剂以重建颗粒,制备出FVirosome。
所得Virosome表现出不均一的颗粒直径。因此,通过以12,000rpm离心10分钟将Virosome分成两个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的级分(小Virosome:平均颗粒直径=140nm;大Virosome:平均颗粒直径=1.4μm)。通过SDS-PAGE评价已分级分离的Virosome,在F,HN Virosome中检测到F蛋质白和HN蛋白质;在FVirosome体中检测到F蛋白质。由此证实已获得大致符合要求的Virosome(图7)。
在37℃的条件下,以下表所述的组合,将按上述制备的Virosome或通过UV照射而灭活的仙台病毒与表达EGFP的SIV病毒融合2小时,所述SIV病毒是通过实施例7(3)所述方法制备和浓缩的。据报道:在弱酸性pH下,VSV-G和脂质体之间的融合效率较高(Yamada,S等,1986,Biochemistry,25,3703-3708)。因此,在pH5.5或中性pH下进行融合。
表3
以MOI=10将按上述制备的混合物加入HeLa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作为对照实验,设SIV仅与仙台病毒共感染。在此实验中,首先,在培养基中加入SIV,5分钟之后,以10倍于SIV的量加入仙台病毒。在培养基中加入病毒之后,将混合物保温10,30,或180分钟以进行感染。然后,用新鲜培养基更换培养基。感染开始48小时之后,进行观察以检测GFP荧光(图8)。
根据所得结果,当仅用SIV感染HeLa细胞,且接触时间为30分钟或更短时,感染效率很低。已发现:与仅用SIV相比,SIV和UV照射的仙台病毒的融合混合物倾向于更快地进行感染。与pH5.5时相比,中性pH下的感染效率较高。这可能是中性pH对SIV的影响降低的缘故。
与F,HNVirosome的融合也可短期增加感染,从而显著改善感染效率。FVirosome也能有效改善感染,但与F,HNVirosome相比,改善的水平较低。当SIV仅与仙台病毒一起共感染时,感染效率与只使用SIV时差不多。
这些结果表明SIV与仙台病毒或F,HNVirosome的融合可增强SIV的感染性。另外,还说明仙台病毒的HN蛋白质对于增强感染效率起到很大作用。
[实施例7]制备和评价SIV-SeV融合载体
(1)制备野生型SeV
将野生型SeV(Z毒株)的毒种接种于受精卵(10天的卵),将卵置于35.3℃培养3天。然后,从卵中收集绒毛尿囊液。以4,000rpm离心15分钟之后,以10,000rpm将上清液离心1小时以沉淀病毒颗粒。将沉淀物重新悬浮于BSS后,覆盖在含有蔗糖密度梯度(30%/50%)的溶液的上层,随后以25,000rpm离心1小时。收集在30%和50%蔗糖之间的病毒颗粒带,然后用大量BSS进行稀释后,以9,000rpm离心样品1小时以沉淀病毒颗粒。将所得病毒颗粒重新悬浮于BSS中,储存于-80℃待用。
(2)由SeV跨膜蛋白重建Virosome
1.FHNVirosome
将0.2ml 20%(V/V)Triton X-100/BSS加入1.8ml SeV(OD540=5,BSS),将混合物置于室温下静置1小时以溶解SeV。在实施例6中,Virosome表现出不均一的颗粒直径。因此,在离心前将Triton X-100的浓度调节为2%(v/v)。通过离心(100,000xg,4℃,1小时)沉淀不溶性的RNP,然后收集已溶解F和HN蛋白的上清液。分三步在上清液中加入Bio-bead SM-2(BIORAD)(0.5g两次,室温1小时;1g一次,4℃,15小时,再加上室温下保温1小时),以通过吸附除去界面活性剂,接着除去beads。因此,得到约1.5mlFHNVirosome。
2.FVirosome
将0.2ml 30mM二硫苏糖醇/BSS加入2ml SeV(OD540=5,BSS)中,于37℃将混合物保温2小时以不可逆地还原HN蛋白质。用BSS稀释之后,通过离心分离病毒颗粒,并重新悬浮于1.8ml BSS。将0.2ml 20%(V/V)TritonX-100/BSS加入病毒悬浮液中,室温下静置混合物1小时以溶解SeV。然后,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除去不溶性的RNP和还原的HN蛋白。收集已溶解F蛋白的上清液。通过与制备FHNVirosome所用相同的方法获得约1.5mlFVirosome。
3.HNVirosome
将2ml 150单位/ml胰蛋白酶(Sigma)/BSS加入2ml SeV(OD540=5,BSS)中,于37℃保温混合物2小时以消化F蛋白。然后,将1mg/ml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Sigma)/BSS加入反应混合物中以终止反应。用BSS稀释之后,通过离心分离病毒颗粒,并重新悬浮于1.8ml BSS。通过与制备FHNVirosome所用相同的方法获得约1.5ml F蛋白功能已经失活的HNVirosome。
下表显示了三种Virosome的特征。代表F和HN蛋白的功能的HA活性,溶血活性和电泳模式的数据显示出Virosome是必需的(图9)。
表4
Figure C01813585D00461
(3)制备SIV-LacZ
使用下列三种质粒制备含有LacZ基因的SIV(SIV-LacZ)。
·包装载体:pCAGGS/SIVagm gag-tat/rev
·基因转移载体:
pGL3C/CMVL.U3G2/RREc/s/CMVFEGFP/3LTRΔU3或pGL3C/CMVLU3G2/RREc/s/CMVβ-gal/3LTRΔU3
·VSV-G质粒:pVSV-G
将150μg包装载体,300μg基因转移载体和50μg VSV-G质粒溶解于75ml DMEM中。在溶液中加入2ml Plus试剂(LifeTechnologies Oriental,Inc.),将所得混合物置于室温下放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通过混合3mlLipofectAMINE试剂(Life Technologies Oriental,Inc.)和75ml DMEM而制备的悬浮液,将所得混合物置于室温下放15分钟以形成DNA复合物。在293T细胞(在转染前2天,在50个含有10%FCS/DMEM的平皿中,以2.5 x 106个细胞/150-mm平皿的细胞密度制备的)中滴加3ml DNA复合物溶液。,在37℃和10% CO2条件下转染3小时。在细胞中加入10ml 10% FCS/DMEM,然后继续培养。48小时之后,收集培养物上清液并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进行过滤。以42,500xg离心滤液1.5小时以沉淀病毒颗粒。将沉淀物集中起来,重新悬浮于15ml逆转录溶液(100μM dNTPs,3mM Spermine,0.3mMSpermidine,10mM MgCl2/TBS)。于37℃逆转录2小时。然后离心病毒(42,500xg,2小时),将颗粒重新悬浮于500μLPBS(含有5%FCS和2μg/mLpolybrene),获得SIV-LacZ-浓缩溶液。SIV-LacZ的滴度约为5 x 108T.U./mL(293T细胞)。
(4)制备融合载体
用BSS将SIV-LacZ稀释至1 x 108T.U./mL。在此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Virosome/BSS溶液。将混合物置于4℃放置30分钟以进行吸附。然后,于37℃融合2小时,用冰冷的PBS将反应溶液稀释10倍(使最终的SIV浓度为5 x 106T.U./mL)。立即将该SIV用于感染实验。
(5)感染实验
以1 x 105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1ml处于10% FCS/DMEM(下文称之为培养基)的293T细胞加入12-孔培养板的每个孔中,于37℃,10% CO2条件下将细胞培养48小时。在转染前一刻,将培养基减至0.5ml。以5 x 106T.U./ml(100μl/孔)的浓度在每孔中加入由SIV和Virosome组成的融合载体,于37℃,10% CO2条件下将混合物保温10分钟以进行感染。用培养基将孔洗涤2次,在每孔中加入2ml培养基。然后继续保温培养板。48小时之后,用PBS将细胞洗涤2次,用0.25ml细胞裂解缓冲液(PicaGene LC-β;Toyo Ink)裂解细胞。以12,000rpm将细胞裂解液离心3分钟,适当稀释上清液。使用Galacto-Light PlusTM(TROPIX,Inc.)测定LacZ基因的表达水平。数据被表示为每1μg得自细胞的蛋白质的相对LacZ活性(RLU/μg蛋白质),从重复三次的实验测定结果中获得以平均值±标准误差形式表示的数据。
与仅用SIV相比,用FHN-Virosome融合物所获得的LacZ表达水平显著更高(p<0.05)。与FHN-Virosome不同,F-Virosome不会导致基因表达水平提高。HN-Virosome也有提高表达水平的倾向,但与FHN相比,提高的水平较低(图10)。
在上述载体中,SIVVSV-G和Virosome的F蛋白负责融合。使用VSV-G蛋白融合的最适pH位于弱酸性pH的范围。另一方面,据报道:F蛋白甚至在中性pH下也能引起融合。在此实施例中,在中性pH下获得融合,因此,可假定SeV的F蛋白在融合中起主要作用。据报道:只要F蛋白具有功能活性,SeV和脂质体之间的融合就可以获得。因此,当假设基于FHNVirosome的融合效率与基于FVirosome的融合效率相当时,仅通过FHN病毒体即可获得的增加的基因表达水平可归功于额外的HN的贡献。HNVirosome在某个水平上也表现出作用;这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基于VSV-G的融合,这可导致HN蛋白整合至SIV中。
另一方面,简单地共感染SIV和Virosome所发挥的作用与仅使用SIV差不多(图10)。这些发现表明:通过在37℃保温含有这两者的混合物即可建立融合,因此,得自SeV的膜蛋白整合至SIV包膜;HN蛋白为改善感染率作出主要贡献。
[实施例8]HN假型慢病毒载体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1.细胞培养
于37℃,10% CO2条件下,在含有10%的灭活型胎牛血清(BIOWHITTAKER)的Dulbecco改进型Eagle培养基(DMEM)高葡萄糖(GibcoBRL)中培养293T细胞(人胎肾细胞系)。
2.制备载体
以5 x 105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然后于37℃,10% CO2气氛中培养48小时。用800μl/孔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的DMEM更换培养基。然后将细胞用于转染。在下表5所示的组合中,在每孔的100μlOpti-MEM中溶解1200ng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EGFP/3LTRΔU3或pGL3C/CMVL.U3G2/RREc/s/CMVβ-gal/3LTRΔU3),360ng包装载体(pCAGGS/SIVagmgag-tat/rev),120ng VSV-G表达质粒pVSV-G(Clontech),各为240ng的仙台病毒HN,F和M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N,pCAGGS-F和pCAGGS-M。然后,在孔中加入6μl PLUS试剂(Gibco BRL)。搅拌混合物,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用100μl Opti-MEM稀释4μlLIPOFECTAMINE试剂(Gibco BRL)所获得的溶液。搅拌混合溶液,然后在室温下再静置15分钟。边缓慢搅拌边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上文制备的293T细胞中。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将细胞培养3小时。在每孔中加入1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1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于37℃,10% CO2气氛中培养48小时之后,收集培养物上清液,用0.45-μm孔径的滤器过滤,将所得溶液用作载体溶液。
表5
Figure C01813585D00491
(在此表中,黑色表示添加的质粒。“PV”表示包装载体pCAGGS/SIVagmgag-tat/rev;“GTV”表示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EGFP/3LTRΔU3或pGL3C/CMVL.U3G2/RREc/s/CMVβ-gal/3LTRΔU3;“VSV-G”表示VSV-G表达质粒pVSV-G;“HN”,“F”和“M”分别表示仙台病毒HN蛋白,F蛋白和M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N,pCAGGS-F和pCAGGS-M。)
3.大规模制备和浓缩载体
以5 x 106个细胞/皿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15-cm塑料平皿,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用10ml/皿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的DMEM更换培养基。然后将细胞用于转染。在上表5所示的组合中,在每皿的1.5ml Opti-MEM中溶解8μg基因转移载体,2.4μg包装载体,0.8μgVSV-G表达质粒pVSV-G(Clontech),各为1.6μg的仙台病毒HN,F和M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N,pCAGGS-F和pCAGGS-M。然后,在每皿中加入40μl PLUS试剂(Gibco BRL)。搅拌混合物,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用1.5ml Opti-MEM稀释的60μl LIPOFECTAMINE试剂(Gibco BRL)所获得的溶液。搅拌混合溶液,然后在室温下再静置15分钟。边缓慢搅拌边将混合物滴加至上文制备的293T细胞中。然后于37℃,10%CO2条件下将细胞培养3小时。在每皿中加入10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1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之后,收集培养物上清液,用0.45-μm孔径的滤器过滤,接着于4℃,以42,490xg(TOMY SRX-201,TA21BH)离心90分钟。将所得沉淀物溶解于1/100体积的逆转录溶液(TBS,10mM MgCl2,3mM SPERMINE,0.3nMSUPERMIDINE,100mM dNTPs),于37℃将溶液保温反应2小时。逆转录反应之后,于4℃,以42,490xg(TOMY SRX-201,TA21BH)离心反应物2小时,将所得沉淀物溶解于PBS(5%FCS,2μg/ml polybrene)中。将溶液储存于-80℃待用。
当将三种质粒,即包装载体,基因转移载体和包被蛋白表达载体共转染至细胞时,mRNA转录自基因转移载体;包装载体提供的病毒蛋白质对ψ序列的识别使得RNA被包装成载体颗粒。然后,经由包被蛋白载体提供的包膜蛋白的假型化,最终形成载体颗粒。检测所制备的假型病毒载体将基因转移至细胞的能力。
<载体滴定并检测含有转移基因的细胞>
通过上述方法在载体介导下将基因转移至293T细胞。使用1ml载体溶液,基于导入基因的细胞数目测定滴度。当将编码EGFP的基因转移载体用作报道基因时,室温下使用含有2%甲醛和0.2%戊二醛的PBS(Invitrogen)将靶细胞固定20分钟,然后用PBS清洗一次;基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DMIRB(SLR),Leica)下的观察结果评价EGFP表达。
按照表5(2)至(5)中的组合,将三种质粒,即包装载体(pCAGGS/SIVagmgag-tat/rev),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EGFP/3LTRΔU3),和得自仙台病毒的包被蛋白载体(pCAGGS-F,pCAGGS-HN,和pCAGGS-M)共转染至细胞中。结果在任一组合中,基因未转移至293T细胞。然而,通过与VSV-G共表达可成功完成基因转移。这些发现表明:当仅用F和HN蛋白制备时,假型SIVagm载体无法介导足够高效的基因转移,但通过借助于同时存在的对人细胞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包膜蛋白质,如VSV-G,即可产生表现出较高感染性的假型病毒载体。
使用假型SIVagm载体将EGFP基因导入293T细胞,并测定载体滴度;所制备的病毒载体的滴度是每1ml载体溶液0.5至1 x 105T.U.。通过离心富集的病毒载体的滴度高达1.0 x 107T.U./ml。这表明通过离心可富集被仙台病毒F和HN蛋白假型化的SIVagm载体。
[实施例9]体内施用假型病毒载体
导入时,应当预先处理用常规病毒载体难以导入基因的气管上皮粘膜细胞,以除去物理屏障。因此,当想通过使用VSV-G假型HIV载体的方法将基因导入这种细胞时,仅在用二氧化硫等损害细胞之后即可确保产生足够明显的效果(L.G.Johnson等,Gene Therapy:7,568-574.2000)。因此,检测被仙台病毒F和HN蛋白假型化的SIVagm载体是否可将基因高效转移至气管上皮粘膜细胞而不会损害细胞。
通过吸入seboflurene麻醉6-周龄C57BL/6小鼠(雄性),给这些小鼠鼻内施用通过上述方法产生的,表达EGFP的FHN假型SIV载体(表5(11)中的EGFP表达载体)(称之为SIV-F/HN/M-EGFP)。将组织包埋于OCT化合物中,切成冷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Zeiss)下观察切片。
鼻内施用100μl SIV-F/HN/M-EGFP(108T.U.),3天后观察气管。在气管上皮细胞中检测到EGFP荧光(图11)。另外还证实了相同个体的粘膜上皮也表达基因,发现荧光位于鼻中隔粘膜假复层纤毛上皮中(图12)。
[实施例10]由体内施用假型病毒载体而介导的外源基因持续表达
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使用表达EGFP的基因转移载体产生含有F和HN蛋白质的假型逆转录病毒。具体地说,产生对应于表2(9)的假型MSCV(MSCV-F/HN/M-EGFP)和对应于表5(11)的假型SIV(SIV-F/HN/M-EGFP)。将对应于表5(1)的VSV-G假型SIV(SIV-VSV-EGFP)用作对照。给小鼠鼻内施用表达EGFP的病毒载体,给药90天后,制备鼻粘膜组织切片以观察EGFP表达。
根据所得结果,所用的每一个载体都能导致EGFP表达;当施用含有F和HN蛋白的MSCV-F/HN/M-EGFP和SIV-F/HN/M-EGFP时,检测到EGFP的强荧光信号。特别地,与其它载体的观察结果相比,施用SIV-F/H/M-EGFP载体能给出更强的荧光信号。因此,可以证实载体具有高效转移基因的能力(图13)。
[实施例11]构建新的仙台病毒包膜蛋白表达质粒
[1]构建胞质结构域已被取代的HN蛋白的表达质粒
构建HN表达质粒,其中HN蛋白的胞质结构域被SIV包膜蛋白的胞质结构域所取代(图14)。三对合成的寡核苷酸(Xho+Xma/Xma-Xho,Xma+131/135-Xma,132+Bam/Bam-136)经退火后,依次插入pBluescriptKS+(Stratagene)的XhoI-BamHI位点。将通过用XhoI和DraIII酶切上述重组质粒而获得的含有合成寡核苷酸的纯化片断,或者通过用DraIII和Bsu36I酶切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N而获得的含有HN蛋白3’部分的纯化片断插入pCAGGS(Gene,vol.108,pp.193-200,1991)的XhoI-Bsu36I位点。将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质粒用作SIV胞质结构域已被取代的HN表达质粒pCAGGS-SIVct/HN。
[2]构建添加有SIV胞质结构域的HN蛋白的表达质粒
构建HN表达质粒,其中将SIV包膜蛋白的胞质结构域添加至HN蛋白中(图15)。使用引物FSIVhn和RhnSIV,并使用上述的胞质结构域被取代的HN蛋白的表达质粒作为模板,经PCR扩增含有SIV包膜蛋白的胞质结构域和部分HN蛋白的区域。用XhoI和AccI酶切扩增的片断之后,将三对上文[1]中制备的合成寡核苷酸插入pBluescript KS+(Stratagene)的XhoI-AccI位点,以用含有SIV包膜胞质结构域的片断进行取代。
将通过用XhoI和DraIII酶切重组质粒而获得的含有合成寡核苷酸的纯化片断,或者通过用DraIII和Bsu36I酶切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N而获得的含有HN蛋白3’部分的片断插入pCAGGS(Gene,vol.108,pp.193-200,1991)的XhoI-Bsu36I位点。将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质粒用作添加有SIV胞质结构域的HN蛋白的表达质粒pCAGGS-SIVct+HN。
[3]构建缺失胞质结构域的F蛋白表达质粒
构建F蛋白表达质粒,它们各自含有F蛋白的胞质结构域氨基酸5’末端的前27,14或4个残基,因此分别缺失了15,28或38个残基(图16)。使用将F蛋白整个区域插入pBluescript KS+(Stratagene)的SmaI位点所获得的质粒pBluescript KS+/SmaI/F作为模板,并经PCR扩增分别缺失15,28和38个氨基酸的每个片断,所述的PCR使用引物对XhFF和NotF1650,NotF1611和NotF1581。用XhoI和NotI酶切扩增的片断,然后各自插入通过将XhoI/NotI接头插入pCAGGS(Gene,vol.108,pp.193-200,1991)的EcoRI位点而构建出的质粒的XhoI-NotI位点,以构建出质粒(15个氨基酸缺失:pCAGGS-Fct27;28个氨基酸缺失:pCAGGS-Fct14;38个氨基酸缺失:pCAGGS-Fct4)。
[4]构建含有SIV胞质结构域的胞质结构域缺失型F蛋白表达质粒
通过将SIV胞质结构域5’末端的前11个氨基酸(SIVct11)添加至胞质结构域缺失的F蛋白表达质粒以构建质粒(F蛋白胞质结构域中氨基酸的数目与[3]中制备的质粒中的相应数目相同)(图17)。使用将F蛋白整个区域插入pBluescript KS+(Stratagene)的SmaI位点所获得的质粒pBluescriptKS+/SmaI/F作为模板,经PCR扩增对应于上述三种缺失了氨基酸但含有添加的SIV胞质结构域的片断,所述PCR使用引物对XhFF和SA-F1650以及SA-F1611和SA-F1581。用XhoI和NotI酶切扩增的片断,然后各自插入通过将XhoI/NotI接头插入pCAGGS(Gene,vol.108,pp.193-200,1991)的EcoRI位点而构建出的质粒的XhoI-NotI位点,以构建出质粒(SIVct11添加+15个氨基酸缺失:pCAGGS-Fct27/SIVct11;SIVct11添加+28个氨基酸缺失:pCAGGS-Fct14/SIVct11;和SIVct11添加+38个氨基酸缺失:pCAGGS-Fct4/SIVct11)。
[实施例12]仙台病毒包膜假型化慢病毒载体的制备和性能分析
<细胞培养>
于37℃,10% CO2条件下,在含有10%的灭活胎牛血清(BIOWHITTAKER)的Dulbecco改进型Eagle培养基(DMEM)高葡萄糖(GibcoBRL)中培养293T细胞(人胎肾细胞系)。
于37℃,5% CO2条件下,在极限必需培养基(MEM)(Gibco BRL)和含有10%的灭活胎牛血清(BIO WHITTAKER)的RPMI1640(1:1)的混合物中培养BEAS-2B细胞(得自气管的人上皮细胞系)。
<制备载体>
以5 x 105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用800μl/孔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的DMEM更换培养基。然后将细胞用于转染。在下表6所示的组合中,在每孔的100μl Opti-MEM(Gibco BRL)中溶解1200ng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 EGFP/3LTRΔU3),360ng包装载体(pCAGGS/SIVagm gag-tat/rev),仙台病毒HN,F蛋白表达质粒pCAGGS-SIVct/HN,pCAGGS-SIVct+HN,pCAGGS-Fct4,pCAGGS-Fct14,pCAGGS-Fct27,pCAGGS-Fct4/SIVct11,pCAGGS-Fct14/SIVct11和pCAGGS-Fct27/SIVct11。然后,在孔中加入6μl PLUS试剂(Gibco BRL)。搅拌混合物,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用100μl Opti MEM稀释4μl LIPOFECTAMINE试剂(Gibco BRL)所获得的溶液。搅拌混合溶液,然后在室温下再静置15分钟。边缓慢搅拌边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上文制备的293T细胞中。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将细胞培养3小时。在每孔中加入1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1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16至24小时之后,用2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7.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更换每个孔中的培养基。随后再培养24小时,收集培养物上清液。然后用0.45-μm孔径的滤器过滤上清液,将所得溶液用作载体溶液。
表6
Figure C01813585D00541
<SIVagm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以1 x 106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用作靶细胞的293T细胞和BEAS-2B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于37℃,10% CO2气氛中培养;将293T细胞保温48小时,BEAS-2B细胞培养24小时。然后从培养板中除去培养基,在细胞上覆盖1ml通过在载体溶液中加入终浓度为8μg/ml的polybrene(Sigma)所获得的混合物。于37℃培养培养板3小时以将载体转染至细胞;在10%CO2气氛中培养293T细胞,在5% CO2气氛中培养BEAS-2B细胞。3小时之后,在细胞中加入1ml含有20%的灭活胎牛血清(BIO WHITTAKER)的培养基,于37℃培养培养板48小时;在10% CO2气氛中培养293T细胞,在5% CO2气氛中培养BEAS-2B细胞。
<载体滴定>
使用1ml载体溶液,由已导入基因的细胞数目测定滴度。根据上述方法,用1ml载体溶液进行感染。感染48小时之后,室温下使用含有2%甲醛和0.2%戊二醛的PBS(Invitrogen)将细胞固定20分钟,用PBS清洗一次。在放大倍数为200的荧光倒置显微镜(DMIRB(SLR),Leica)下,从3个不同的视野测定单个视野中含有转移基因的细胞数目的平均值,再乘以根据视野面积和培养板面积来确定的系数854.865,从而测出滴度。滴度的单位被定义为转导单位(T.U.)/ml。
<大规模制备和浓缩载体>
以5 x 106个细胞/皿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15-cm塑料平皿,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用10ml/皿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的DMEM更换培养基。然后将细胞用于转染。在每皿的1.5ml Opti MEM中溶解8μg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 LacZ/3LTRΔU3),2.4μg包装载体(pCAGGS/SIVagm gag-tat/rev),各为1.6μg的仙台病毒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SIVct+HN,和F蛋白表达质粒pCAGGS-Fct4。然后,在每皿中加入40μl PLUS试剂(Gibco BRL)。搅拌混合物,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用1.5ml OptiMEM稀释60μlLIPOFECTAMINE试剂(Gibco BRL)所获得的溶液。搅拌混合溶液,然后在室温下再静置15分钟。边缓慢搅拌边将混合物滴加至上文制备的293T细胞中。然后于37℃,10% CO2气氛中将细胞培养3小时。在每皿中加入10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1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于37℃,10% CO2气氛中培养16至24小时之后,用20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7.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更换每皿中的培养基。随后再培养24小时,收集培养物上清液。然后用0.45-μm孔径的滤器过滤上清液。然后,于4℃,以16,000xg(Beckman J-25I,JA-18)离心滤液1小时。将所得沉淀物溶解于PBS(含5%FCS和2μg/ml polybrene)中。将所得溶液储存于-80℃。
<结果>
以多种组合将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EGFP/3LTRΔU3),包装载体(pCAGGS/SIVagm gag-tat/rev),仙台病毒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SIVct/HN或pCAGGS-SIVct+HN),和F蛋白表达质粒(pCAGGS-Fct4,pCAGGS-Fct14,pCAGGS-Fct27,pCAGGS-Fct4/SIVct11,pCAGGS-Fct14/SIVct11,pCAGGS-Fct27/SIVct11)共转染至细胞。然后,将基因成功导入293T细胞和BEAS-2B细胞(图18,19和20)。仅用经修饰的HN和F蛋白表达质粒而无需共表达VSV-G,即可获得基因转移。由此阐明可以提供被仙台病毒F和HN蛋白修饰的基于SIVagm的假型慢病毒载体。假型载体对293T细胞的滴度约为3.6 x 104T.U./ml。当联合使用F蛋白表达质粒pCAGGS-Fct4和Fct4/SIVct11时滴度最高;在两种F蛋白表达质粒与三种HN蛋白表达质粒的组合中,联合使用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SIVct+HN时获得最高滴度。
检测通过离心是否能富集表现出最高滴度的载体,所述载体是通过共转染F蛋白表达质粒pCAGGS-Fct4和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SIVct+HN而制备的。结果证实通过离心可以高水平浓缩F,HN假型载体(图21)。
<检测的寡核苷酸>
经由Department of Custom DNA Synthesis,Greiner Japan,在BiochemicalResearch Division of the Nippon Flour Mills Co.,Ltd.内合成所用的除SA-F1611和SA-F1581外的合成寡核苷酸,并用反相柱或PAGE进行纯化。在Sawady Technology Co.合成SA-F1611和SA-F1581,经HPLC纯化之后再使用。
Xho+Xma:5’-TCGAGATGTGGTCTGAGTTAAAAATCAGGAGCAACGACGGAGGTGAAGGACCAGACGCCAACGACCC-3’(SEQ ID NO:25)
Xma-Xho:5’-CCGGGGGTCGTTGGCGTCTGGTCCTTCACCTCCGTCGTTGCTCCTGATTTTTAACTCAGACCACATC-3’(SEQ ID NO:26)
Xma+131:
5’-CCGGGGAAAGGGGGTGCAACACATCCATATCCAGCCATCTCTACCTGTTTATGGACAGA-3’(SEQ ID NO:27)
135-Xma:
5’-ACCCTCTGTCCATAAACAGGTAGAGATGGCTGGATATGGATGTGTTGCACCCCCTTTCC-3’(SEQ ID NO:28)
132+Bam:
5’-GGGTTAGGTGGTTGCTGATTCTCTCATTCACCCAGTGGG-3’(SEQID NO:29)
Bam-136:
5′-GATCCCCACTGGGTGAATGAGAGAATCAGCAACCACCTA-3’(SEQ ID NO:30)
FSIVhn:
5’-GAGACTCGAGATGTGGTCTGAGTTAAAAATCAGG-3’(SEQ IDNO:31)
RhnSIV:5’-AGAGGTAGACCAGTACGAGTCACGTTTGCCCCTATCACCATCCCTAACCCTCTGTCCATAAAC-3’(SEQ ID NO:32)
XhFF:5’-CCGCTCGAGCATGACAGCATATATCCAGAGA-3’(SEQ IDNO:33)
NotF1650:
5’-ATAGTTTAGCGGCCGCTCATCTGATCTTCGGCTCTAATGT-3’(SEQ ID NO:34)
NotF1611:
5’-ATAGTTTAGCGGCCGCTCAACGGTCATCTGGATTACCCAT-3’(SEQ ID NO:35)
NotF1581:
5′-ATAGTTTAGCGGCCGCTCACCTTCTGAGTCTATAAAGCAC-3’(SEQ ID NO:36)
SA-F1650:5’-ATAGTTTAGCGGCCGCCTATGGAGATAGAGGAACATATCCCTGCCTAACCCTTCTGATCTTCGGCTCTAATGT-3’(SEQ ID NO:37)
SA-F1611:5’-ATAGTTTAGCGGCCGCCTATGGAGATAGAGGAACATATCCCTGCCTAACCCTACGGTCATCTGGATTACCCAT-3’(SEQ ID NO:38)
SA-F1581:5’-ATAGTTTAGCGGCCGCCTATGGAGATAGAGGAACATATCCCTGCCTAACCCTCCTTCTGAGTCTATAAAGCAC-3’(SEQ ID NO:39)
[实施例13]仙台病毒包膜假型化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制备和性能分析
<细胞培养>
于37℃,10% CO2条件下,在含有10%的灭活胎牛血清(BIOWHITTAKER)的Dulbecco改进型Eagle培养基(DMEM)高葡萄糖(GibcoBRL)中培养293T细胞(人胎肾细胞系)。
<制备载体>
以5 x 105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然后于37℃,10% CO2气氛中培养48小时。用800μl/孔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的DMEM更换培养基。然后将细胞用于转染。在下表7所示的组合中,在每孔的100μl Opti-MEM(Gibco BRL)中溶解700ng基因转移载体pMSCVEGFP,300ng亲嗜性包膜和gag-pol表达质粒(IMGENEX),200ng仙台病毒F蛋白表达质粒pCAGGS-Fct4,各为200ng的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N,pCAGGS-SIVct/HN和pCAGGS-SIVct+HN。然后,在孔中加入6μl PLUS试剂(Gibco BRL)。搅拌混合物,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用100μl Opti-MEM稀释4μl LIPOFECTAMINE试剂(Gibco BRL)所获得的溶液。搅拌混合溶液,然后在室温下再静置15分钟。边缓慢搅拌边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上文制备的293T细胞中。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将细胞培养3小时。在每孔中加入1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1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16至24小时之后,用2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7.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更换每个孔中的培养基。随后再培养24小时,收集培养物上清液。然后用0.45-μm孔径的滤器过滤上清液,将所得溶液用作载体溶液。
表7
Figure C01813585D00581
<SIVagm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以1 x 105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用作靶细胞的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然后从培养板中除去培养基,在细胞上覆盖1ml通过在载体溶液中加入终浓度为8μg/ml的polybrene(Sigma)所获得的混合物。于37℃,10% CO2气氛中培养培养板3小时以将载体转染至细胞。3小时之后,在细胞中加入1ml含有20%的灭活胎牛血清(BIO WHITTAKER)的培养基,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培养板48小时。
<载体滴定>
使用1ml载体溶液,根据已导入基因的细胞数目来测定滴度。根据上述方法,用1ml载体溶液进行感染。感染48小时之后,室温下使用含有2%甲醛和0.2%戊二醛的PBS(Invitrogen)将细胞固定20分钟,用PBS清洗一次。在放大倍数为200的荧光倒置显微镜(DMIRB(SLR),Leica)下,从3个不同的视野测定单个视野中含有转移基因的细胞数目的平均值,再乘以根据视野面积和培养板面积而确定的系数854.865,从而测出滴度。滴度的单位被定义为转导单位(T.U.)/ml。
<结果>
将基因转移载体pMSCV EGFP,亲嗜性包膜和gag-pol表达质粒,仙台病毒F蛋白表达质粒pCAGGS-Fct4,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N,pCAGGS-SIVct/HN和pCAGGS-SIVct+HN联合共转染至细胞。成功获得对293T细胞的基因转移(图22)。当使用经修饰的HN和F蛋白表达质粒时,可将基因成功导入含亲嗜性包膜的病毒所不能感染的人293T细胞。由此阐明可以提供被仙台病毒F和HN蛋白修饰的基于MSCV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另外,联合使用F蛋白表达质粒pCAGGS-Fct4和三种HN蛋白表达质粒;当联合使用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SIVct+HN时,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滴度最高(1.1 x 105T.U./ml)。
[实施例14]产生VSV-G/HN假型慢病毒载体并与VSV-G假型慢病毒载 体比较对包括造血干细胞的人骨髓细胞的基因转移效率
<细胞培养>
于37℃,10% CO2条件下,在含有10%的灭活胎牛血清(BIOWHITTAKER)的Dulbecco改进型Eagle培养基(DMEM)-高葡萄糖(GibcoBRL)中培养293T细胞(人胎肾细胞系)。
<载体滴定>
使用1ml载体溶液,根据已导入基因的细胞数目测定滴度。根据上述方法,用1ml载体溶液进行感染。感染48小时之后,室温下使用含有2%甲醛和0.2%戊二醛的PBS(Invitrogen)将细胞固定20分钟,用PBS清洗一次。在放大倍数为200的荧光倒置显微镜(DMIRB(SLR),Leica)下,从3个不同的视野测定单个视野中含有转移基因的细胞数目的平均值,再乘以根据视野面积和培养板面积确定的系数854.865,从而测出滴度。滴度的单位被定义为转导单位(T.U.)/ml。
<大规模制备和富集载体>
以5 x 106个细胞/皿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15-cm塑料平皿,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用10ml/皿DMEM更换培养基。将细胞用于转染。按照下表8所示的组合,在每皿1.5ml的Opti-MEM(GibcoBRL)中溶解8μg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EGFP/3LTRΔU3),2.4μg包装载体(pCAGGS/SIVagm gag-tat/rev),各为1.6μg的VSV-G表达质粒pVSV-G以及仙台病毒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N,pCAGGS-SIVct/HN和pCAGGS-SIVct+HN。然后,在每皿中加入40μl PLUS试剂(Gibco BRL)。搅拌混合物,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用1.5ml Opti-MEM稀释60μl LIPOFECTAMINE试剂(Gibco BRL)所获得的溶液。搅拌混合溶液,然后在室温下再静置15分钟。边缓慢搅拌边将混合物滴加至上文制备的293T细胞中。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将细胞培养3小时。在每皿中加入20ml含有20%的灭活胎牛血清(BIOWHITTAKER)的DMEM。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16至24小时之后,用20ml含有的灭活胎牛血清(BIO WHITTAKER)的DMEM更换每皿中的培养基。随后再培养24小时,收集培养物上清液。然后用0.45-m孔径的滤器过滤上清液。然后,于4℃,以42,390xg(TOMY SRX-201,TA21BH)离心滤液90分钟。将所得沉淀物溶解于1/100体积的逆转录反应溶液(TBS,10mM MgCl2,3mM SPERMINE,0.3nM SUPERMIDINE,100mM dNTPs)。将溶液于37℃保温反应2小时。逆转录之后,于4℃,以42,490xg(TOMYSRX-201,TA21BH)离心反应物2小时,将所得沉淀物溶解于PBS(含有5%FCS和2μg/ml polybrene)中。将所得溶液储存于-80℃待用。
表8
Figure C01813585D00601
<将基因转移至人骨髓CD34+细胞>
人骨髓CD34+细胞购自BIO WHITTAKER。解冻之后,于37℃,5%CO2气氛中,在含有50ng/ml IL-6,100ng/ml TPO,100ng/ml干细胞因子(GIBCOBRL),100ng/ml Flt-3配体(Research Diagnostics,Flanders,NJ)(皆为人重组体)和10% FCS的Iscove改进的DMEM(IMDM)中将细胞培养48小时。保温之后,除去培养基,将2 x 106或107T.U./ml的病毒溶液加入2 x 105个细胞。然后在细胞中加入50ng/mlIL-6,100ng/ml TPO,100ng/ml干细胞因子(GIBCO BRL)和100ng/ml Flt-3配体。培养96小时之后收集细胞。
<流式细胞术分析>
用经PE标记的抗人CD34抗体(Becton Dickinson)对收集的细胞进行染色,然后使用两种对应于GFP和PE的荧光信号,通过流式细胞术(EPICSELITE,Coulter)进行分析。
<结果>
当以m.o.i.=10使用VSV-G假型载体时,CD34+细胞中GFP阳性细胞的比率为9.7%;使用假型载体VSV-G和HN,SIVct/HN以及SIVct+HN时,CD34+细胞中GFP阳性细胞的比率分别为43.9,25.2和19.7%(表9)。而以m.o.i.=50使用VSV-G假型载体时,CD34+细胞中GFP阳性细胞的比率为51.4%;使用VSV-G和HN,SIVct/HN以及SIVct+HN假型载体时,CD34+细胞中GFP阳性细胞的比率分别为43.0,70.8和68.4%(表10)。
基于上述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通过共表达VSV-G蛋白和HN蛋白而制备的假型载体能确保增加对包括造血干细胞在内的人骨髓细胞的基因转移效率。
表9m.o.i.=10时的GFP阳性细胞群体(%)
Figure C01813585D00611
表10m.o.i.=50时的GFP阳性细胞群体(%)
Figure C01813585D00612
[实施例15]构建流感病毒包膜蛋白表达质粒
构建编码得自流感病毒(H1N1)的血凝素蛋白(HA)的表达质粒。以质粒pDREF HisD(Microbiol.Immunol.,44(8),677-685,2000)为模板,使用引物HAFNot和HARNot,经PCR扩增片断扩增的片断用NotI酶切,然后插入通过在pCAGGS(Gene,vol.108,pp.193-200,1991)中添加XhoI-NotI位点而制备的载体的NotI位点。将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质粒用作HA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A。
经由Department of Custom DNA Synthesis,Greiner Japan,在BiochemicalResearch Division of the Nippon Flour Mills Co.,Ltd.内合成所用的合成寡核苷酸,并用反相柱或PAGE进行纯化。
HAFNot:5’-GAGAGCGGCCGCCCAAAATGAAGGCAAAACTACTG-3’(SEQ ID NO:48)
HARNot:5’-GATGCGGCCGCTCAGATGCATATTCTGCAC-3’(SEQ IDNO:49)
[实施例16]流感病毒包膜假型慢病毒载体的制备和性能分析
<细胞培养>
于37℃,10% CO2条件下,在含有10%的灭活胎牛血清(BIOWHITTAKER)的Dulbecco改进型Eagle培养基(DMEM)高葡萄糖(GibcoBRL)中培养293T细胞(人胎肾细胞系)。
<制备载体>
以5 x 105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用800μl/孔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的DMEM更换培养基。然后将细胞用于转染。在每孔的100μl OptiMEM(Gibco BRL)中溶解1200ng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 EGFP/3LTRΔU3),360ng包装载体(pCAGGS/SIVagmgag-tat/rev)和240ng HA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A。然后,在孔中加入6μlPLUS试剂(Gibco BRL)。搅拌混合物,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用100μl Opti-MEM稀释4μl LIPOFECTAMINE试剂(Gibco BRL)所获得的溶液。搅拌混合溶液,然后在室温下再静置15分钟。边缓慢搅拌边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上文制备的293T细胞中。然后于37℃,10% CO条件下将细胞培养3小时。在每孔中加入1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10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于37℃,10%CO2条件下培养16至24小时之后,用2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和50单位神经氨酸酶(Roche)的DMEM更换每个孔中的培养基。随后再培养24小时,收集培养物上清液。然后用0.45-μm孔径的滤器过滤上清液,将所得溶液用作载体溶液。
<SIVagm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以1 x 106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用作靶细胞的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然后从培养板中除去培养基,在细胞上覆盖1ml通过在载体溶液中加入终浓度为8μg/ml的polybrene(Sigma)所获得的混合物。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培养板3小时以将载体转染至细胞。3小时之后,在细胞中加入1ml含有20%的灭活胎牛血清(BIO WHITTAKER)的培养基,于37℃,10%CO2条件下培养细胞48小时。
<载体滴定>
使用1ml载体溶液,基于已导入基因的细胞数目测定滴度。根据上述方法,用1ml载体溶液进行感染。感染48小时之后,室温下使用含有2%甲醛和0.2%戊二醛的PBS(Invitrogen)将细胞固定20分钟,用PBS清洗一次。在放大倍数为200的荧光倒置显微镜(DMIRB(SLR),Leica)下,从3个不同的视野测定单个视野中含有转移基因的细胞数目的平均值,再乘以根据视野面积和培养板面积确定的系数854.865,从而测出滴度。滴度的单位被定义为转导单位(T.U.)/ml。
<大规模制备和富集载体>
以5 x 106个细胞/皿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15-cm塑料平皿,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用10ml/皿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的DMEM更换培养基。将细胞用于转染。在每皿1.5ml的Opti MEM(Gibco BRL)中溶解8μg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LacZ/3LTRΔU3),2.4μg包装载体(pCAGGS/SIVagmgag-tat/rev)和1.6μg HA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A。然后,在每皿中加入40μl PLUS试剂(GibcoBRL)。搅拌混合物,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用1.5ml Opti-MEM稀释60μl LIPOFECTAMINE试剂(Gibco BRL)所获得的溶液。搅拌混合溶液,然后在室温下再静置15分钟。边缓慢搅拌边将混合物滴加至上文制备的293T细胞中。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将细胞培养3小时。在每皿中加入10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10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于37℃,10%CO2条件下培养16至24小时之后,用20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和500单位神经氨酸酶(Roche)的DMEM更换每皿中的培养基。随后再培养24小时,收集培养物上清液。然后用0.45-μm孔径的滤器过滤上清液。然后,于4℃,以16,000xg(Beckman J-25I,JA-18)离心滤液90分钟。将沉淀物溶解于PBS(含有5%FCS和2μg/ml polybrene)中。将所得溶液储存于-80℃待用。
<结果>
以多种组合将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EGFP/3LTRΔU3),包装载体(pCAGGS/SIVagm gag-tat/rev)和HA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A)共转染至细胞。然后,将基因成功导入293T细胞(图23)。无需共表达VSV-G即可获得基因转移。由此阐明可以使用流感病毒HA蛋白提供基于SIVagm的假型慢病毒载体。假型载体对293T细胞的滴度为1.3 x 104T.U./ml。另外,还检测了通过离心是否能富集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载体。结果证实通过离心可以高水平富集HA假型载体(图24)。
[实施例17]被流感病毒和仙台病毒包膜假型化的慢病毒载体的制备和 性能分析
<细胞培养>
于37℃,10% CO2条件下,在含有10%的灭活胎牛血清(BIOWHITTAKER)的Dulbecco改进型Eagle培养基(DMEM)高葡萄糖(GibcoBRL)中培养293T细胞(人胎肾细胞系)。
<制备载体>
以5 x 105个细胞/孔的细胞密度将293T细胞铺于6-孔塑料培养板,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48小时。用800μl/孔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的DMEM更换培养基。然后将细胞用于转染。按照下表11所示的组合,在每孔的100μl Opti-MEM(Gibco BRL)中溶解1200ng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 EGFP/3LTRΔU3),360ng包装载体(pCAGGS/SIVagmgag-tat/rev)和各为240ng的仙台病毒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N,pCAGGS-SIVct/HN,pCAGGS-SIVct+HN和HA蛋白表达质粒。然后,在孔中加入6μl PLUS试剂(Gibco BRL)。搅拌混合物,然后在室温下静置15分钟。在混合物中加入用100μl Opti-MEM稀释4μlLIPOFECTAMINE试剂(Gibco BRL)所获得的溶液。搅拌混合溶液,然后在室温下再静置15分钟。边缓慢搅拌边将所得混合物滴加至上文制备的293T细胞中。然后于37℃,10% CO2条件下将细胞培养3小时。在每孔中加入1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和10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的DMEM。于37℃,10% CO2条件下培养16至24小时之后,用2ml含有1%牛血清白蛋白,5μg/ml胰蛋白酶(Gibco BRL)和50单位神经氨酸酶(Roche)的DMEM更换每个孔中的培养基。随后再培养24小时,收集培养物上清液。然后用0.45-μm孔径的滤器过滤上清液;将所得溶液用作载体溶液。
表11
Figure C01813585D00641
<结果>
以多种组合将基因转移载体(pGL3C/CMVL.U3G2/RREc/s/CMVFEGFP/3LTRΔU3),包装载体(pCAGGS/SIVagmgag-tat/rev),HA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A),和仙台病毒HN蛋白表达质粒(pCAGGS-HN,pCAGGS-SIVct/HN,pCAGGS-SIVct+HN)共转染至细胞。将基因成功导入293T细胞(图25)。神经氨酸酶负责在流感病毒出芽过程中裂解与唾液酸的连接,因此制备HA假型载体需要神经氨酸酶。因此,为了利用仙台病毒HN蛋白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利用各种HN表达质粒使HN蛋白共存,结果产生了所需的载体。此结果表明可以制作新的HA/HN假型慢病毒载体。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被具有血凝素活性的膜蛋白质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优选将本发明的载体用于基因治疗等。尤其是,所述载体可用于对导气管进行体内给药,也可用于对靶造血干细胞进行离体(ex vivo)给药。
序列表
<110>株式会社载体研究所(DNAVEC Research INC.)
<120>含有血凝素活性膜蛋白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130>D3-107PCT
<140>
<141>
<150>JP2000-169090
<151>2000-06-01
<160>49
<170>PatentIn Ver.2.0
<210>1
<211>36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1
<210>2
<211>36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2
Figure C01813585D00662
<210>3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3
Figure C01813585D00671
<210>4
<211>48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4
Figure C01813585D00672
<210>5
<211>2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5
Figure C01813585D00673
<210>6
<211>2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6
Figure C01813585D00674
<210>7
<211>1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7
Figure C01813585D00681
<210>8
<211>1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8
Figure C01813585D00682
<210>9
<211>35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9
Figure C01813585D00683
<210>10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10
Figure C01813585D00684
<210>11
<211>36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11
Figure C01813585D00691
<210>12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12
Figure C01813585D00692
<210>13
<211>44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13
Figure C01813585D00693
<210>14
<211>36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14
Figure C01813585D00694
<210>15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15
Figure C01813585D00701
<210>16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16
Figure C01813585D00702
<210>17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17
Figure C01813585D00703
<210>18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18
Figure C01813585D00704
<210>19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19
Figure C01813585D00711
<210>20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20
Figure C01813585D00712
<210>21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21
Figure C01813585D00713
<210>22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22
Figure C01813585D00714
<210>23
<211>9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23
Figure C01813585D00721
<210>24
<211>36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DNA序列
<400>24
Figure C01813585D00722
<210>25
<211>67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25
<210>26
<211>67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26
<210>27
<211>5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27
<210>28
<211>5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28
<210>29
<211>3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29
Figure C01813585D00733
<210>30
<211>3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30
Figure C01813585D00734
<210>31
<211>34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31
<210>32
<211>63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32
Figure C01813585D00742
<210>33
<211>31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33
Figure C01813585D00743
<210>34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34
Figure C01813585D00744
<210>35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35
Figure C01813585D00751
<210>36
<211>4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36
Figure C01813585D00752
<210>37
<211>73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37
Figure C01813585D00753
<210>38
<211>73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38
Figure C01813585D00754
Figure C01813585D00761
<210>39
<211>73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39
Figure C01813585D00762
<210>40
<211>54
<212>PRT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40
Figure C01813585D00763
<210>41
<211>54
<212>PRT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41
Figure C01813585D00771
<210>42
<211>15
<212>PRT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42
Figure C01813585D00772
<210>43
<211>25
<212>PRT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43
Figure C01813585D00773
<210>44
<211>38
<212>PRT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44
Figure C01813585D00781
<210>45
<211>26
<212>PRT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45
<210>46
<211>36
<212>PRT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46
Figure C01813585D00783
<210>47
<211>49
<212>PRT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47
Figure C01813585D00792
<210>48
<211>35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48
<210>49
<211>3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人工序列的描述:人工合成的序列
<400>49
Figure C01813585D00801

Claims (24)

1.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含有衍生自副粘病毒HN蛋白的膜蛋白质,其中所述蛋白质具有血凝素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其中所述蛋白质的胞质结构域经过修饰添加了图14或15所示的下划线氨基酸序列,即SEQ IDNO:40或41的残基1-45。
2.权利要求1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副粘病毒是仙台病毒。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还包括衍生自正粘病毒HA蛋白的膜蛋白质,其中所述蛋白质具有血凝素活性。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进一步含有副粘病毒的F蛋白质。
5.权利要求4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副粘病毒的F蛋白质是仙台病毒的F蛋白质。
6.权利要求4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F蛋白的胞质结构域已通过缺失而被修饰,剩下该胞质结构域的前4,14或27个残基。
7.权利要求6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F蛋白质的胞质结构域经过修饰添加了图17所示的下划线氨基酸序列,即RVRQGYVPLSP。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进一步含有得自对人细胞有感染性的病毒的包膜蛋白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载体含有得自逆转录病毒的兼嗜性包膜蛋白。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载体含有得自水泡性口炎病毒的VSV-G蛋白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逆转录病毒载体衍生自肿瘤病毒。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逆转录病毒载体衍生自慢病毒。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所述慢病毒衍生自猴免疫缺陷病毒。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的载体含有并可表达外源基因。
15.权利要求14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制备用于将基因转移至具有粘液的细胞的试剂中的用途。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用途,其中具有粘液的细胞是粘膜上皮细胞。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用途,其中的粘膜上皮细胞是鼻腔或肺支气管的粘膜上皮细胞。
18.权利要求14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制备用于将基因转移至血球系或造血系细胞的试剂中的用途。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用途,其中的血球系或造血系细胞是造血干细胞。
20.用于基因转移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4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组合物,其是药物组合物。
22.体外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细胞与根据权利要求14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接触的步骤。
23.用于产生根据权利要求1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包装细胞,所述细胞含有表达蛋白质的DNA,所述蛋白质衍生自副粘病毒HN蛋白并具有血凝素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其中所述蛋白质的胞质结构域经过修饰添加了图14或15所示的下划线氨基酸序列,即SEQ ID NO:40或41的残基1-45。
24.产生根据权利要求1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权利要求23的包装细胞中转录衍生自逆转录病毒的基因转移载体DNA的步骤。
CNB018135854A 2000-06-01 2001-06-01 含有血凝素活性膜蛋白质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318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9090/00 2000-06-01
JP169090/2000 2000-06-01
JP2000169090 2000-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4650A CN1444650A (zh) 2003-09-24
CN100531802C true CN100531802C (zh) 2009-08-26

Family

ID=18672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35854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31802C (zh) 2000-06-01 2001-06-01 含有血凝素活性膜蛋白质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510706B2 (zh)
EP (1) EP1291419B1 (zh)
JP (1) JP4700888B2 (zh)
KR (1) KR100807016B1 (zh)
CN (1) CN100531802C (zh)
AU (1) AU2001262684A1 (zh)
CA (1) CA2413995C (zh)
ES (1) ES2430991T3 (zh)
HK (1) HK1056576A1 (zh)
WO (1) WO20010925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0775B1 (en) * 1999-04-23 2002-12-10 Veri-Tek Inc. Press operation verification system
US7226786B2 (en) * 1999-05-18 2007-06-05 Dnavec Research Inc. Envelope gene-deficient Paramyxovirus vector
US20030166252A1 (en) * 1999-05-18 2003-09-04 Kaio Kitazato Paramyxovirus-derived RNP
WO2001018223A1 (fr) * 1999-09-06 2001-03-15 Dnavec Research Inc. Paramoxyvirus possedant une sequence d'initiation de transcription modifiee
US7314614B1 (en) 1999-11-02 2008-01-01 Dnavec Research, Inc. Recombinant sendai virus vector for introducing exogenous genes to airway epithelia
KR100774796B1 (ko) * 2000-01-19 2007-11-07 가부시키가이샤 디나벡크 겐큐쇼 파라믹소바이러스 벡터의 혈관으로의 유전자 도입용도
JPWO2001072340A1 (ja) 2000-03-30 2004-01-08 株式会社ディナベック研究所 センダイウイルスベクターを用いたaidsウイルスワクチン
EP1297852A4 (en) * 2000-06-27 2004-12-29 Dnavec Research Inc VIRAL VECTOR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GENES IN KIDNEY CELLS (03.02.03)
CN1526014A (zh) * 2000-10-06 2004-09-01 ��ʽ���������о��� 用于将外源基因导入骨骼肌的副粘病毒载体
JP2002142770A (ja) * 2000-11-08 2002-05-21 Dnavec Research Inc 循環系への遺伝子送達用パラミクソウイルスベクター
WO2002042481A1 (fr) 2000-11-27 2002-05-30 Dnavec Research Inc. Vecteur paramyxovirus codant pour un gene d'angiogenese et son utilisation
GB0202569D0 (en) * 2002-02-04 2002-03-20 Oxford Biomedica Ltd Delivery means
KR20040104673A (ko) * 2002-04-30 2004-12-10 가부시키가이샤 디나벡크 겐큐쇼 헤마글루티닌 활성을 저하시킨 약제 또는 유전자 운반 조성물
EP1548101A4 (en) * 2002-09-04 2006-05-10 Dnavec Research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A VIRAL VECTOR CONTAINING A MEMBRANE PROTEIN BINDING WITH THE NEURAMINIDASE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 TO SIALIC ACID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ENVELOPE
EP1398041A1 (en) * 2002-09-13 2004-03-17 Université de Nantes Recombinant lentiviral vector pseudotyped with the hemagglutinin protein for gene transfer into the retina
AU2003275581A1 (en) * 2002-10-24 2004-05-13 Dnavec Research Inc. Method of transferring gene into t cells
EP1454988A1 (en) * 2003-03-03 2004-09-08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 (Inserm) Infectious flavivirus pseudo-particles containing functional prM-E envelope proteins
US20050164384A1 (en) * 2003-04-04 2005-07-28 Greene Lloyd A. Methods for regulating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cells and uses thereof
US8158420B2 (en) * 2003-04-04 2012-04-17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Methods for inhibiting the differentation of proliferative telencephalic cells in vitro by addition of ATF5
US20070105208A1 (en) * 2003-06-30 2007-05-10 Jun You Minus strand rna virus vector carrying gene modified in high mutation region
WO2005071085A1 (ja) * 2004-01-22 2005-08-04 Dnavec Research Inc. ウイルスベクターの製造方法
WO2005087936A1 (ja) * 2004-03-16 2005-09-22 Dnavec Research Inc. 胚性幹細胞に遺伝子を導入する方法
JP4959547B2 (ja) * 2005-02-23 2012-06-27 ディナベック株式会社 Siv−pedfベクターを用いた眼組織細胞におけるアポトーシス変性を伴う疾患の治療薬
JPWO2007049752A1 (ja) * 2005-10-28 2009-04-30 ディナベック株式会社 Rnaウイルスまたはdnaウイルスのスパイクタンパク質でシュードタイプ化したレンチウイルスベクターを用いた気道上皮幹細胞への遺伝子導入
CA2541872A1 (en) * 2006-04-26 2007-10-26 Institut Pasteur H5 pseudotyped viruses and uses thereof
EP1975239A1 (en) * 2006-09-27 2008-10-01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letztvertreten durch den Präsidenten des Paul-Ehrlich-Instituts Prof. Dr. Johannes Löwer Pseudotyping of retroviral vectors, methods for production and use thereof for targeted gene transfer an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CA2695433A1 (en) * 2007-08-03 2009-02-12 Institut Pasteur Lentiviral gene transfer vectors and their medicinal applications
DK2521789T3 (en) * 2010-01-08 2017-03-27 Immusoft Corp VECTORS AND PROCEDURE FOR B-CELL TRANSDUCTION
US20160160234A1 (en) * 2013-07-12 2016-06-09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Composition for transferring gene to cell
GB2526339A (en) * 2014-05-21 2015-11-25 Imp Innovations Ltd Lentiviral vectors
JP7237960B2 (ja) * 2017-10-30 2023-03-13 ミルテニイ ビオテック ベー.ファー. ウント コー.カーゲー 標的細胞の選択的形質導入のためのアダプターベースのレトロウイルスベクター系
GB202105276D0 (en) * 2021-04-13 2021-05-26 Imperial College Innovations Ltd Delivery of gene therapy vectors
GB202105278D0 (en) * 2021-04-13 2021-05-26 Imperial College Innovations Ltd Cell therap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0864645T3 (da) * 1995-10-31 2005-10-24 Dnavec Research Inc Negativstrenget RNA-virusvektor med autonom replikeringsaktivitet
KR100525687B1 (ko) * 1995-11-01 2005-11-25 가부시끼가이샤 디나벡 겡뀨쇼 재조합체 센다이바이러스
DE69739351D1 (de) * 1996-12-16 2009-05-20 Eisai R&D Man Co Ltd DNA-Konstrukt umfassend ein Medikamenten-Resistenzgen und ein fremdes Gen
US6207455B1 (en) * 1997-05-01 2001-03-27 Lung-Ji Chang Lentiviral vectors
AU9399498A (en) 1997-09-18 1999-04-05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The Receptor-binding pocket mutants of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for use in targeted gene delivery
US6828138B1 (en) * 1998-08-11 2004-12-07 Dnavec Research Inc. Recombinant sendai virus vector including a gene encoding a chemokine
US20030166252A1 (en) * 1999-05-18 2003-09-04 Kaio Kitazato Paramyxovirus-derived RNP
US7226786B2 (en) * 1999-05-18 2007-06-05 Dnavec Research Inc. Envelope gene-deficient Paramyxovirus vector
WO2001018223A1 (fr) * 1999-09-06 2001-03-15 Dnavec Research Inc. Paramoxyvirus possedant une sequence d'initiation de transcription modifiee
US7314614B1 (en) * 1999-11-02 2008-01-01 Dnavec Research, Inc. Recombinant sendai virus vector for introducing exogenous genes to airway epithelia
KR100774796B1 (ko) * 2000-01-19 2007-11-07 가부시키가이샤 디나벡크 겐큐쇼 파라믹소바이러스 벡터의 혈관으로의 유전자 도입용도
JPWO2001072340A1 (ja) * 2000-03-30 2004-01-08 株式会社ディナベック研究所 センダイウイルスベクターを用いたaidsウイルスワクチン
CA2322057A1 (en) * 2000-05-18 2001-11-18 Dnavec Research Inc. Paramyxovirus vectors used for transfer of foreign genes
EP1297852A4 (en) * 2000-06-27 2004-12-29 Dnavec Research Inc VIRAL VECTOR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GENES IN KIDNEY CELLS (03.02.03)
CN1526014A (zh) * 2000-10-06 2004-09-01 ��ʽ���������о��� 用于将外源基因导入骨骼肌的副粘病毒载体
JP2002142770A (ja) * 2000-11-08 2002-05-21 Dnavec Research Inc 循環系への遺伝子送達用パラミクソウイルスベクター
WO2002042481A1 (fr) * 2000-11-27 2002-05-30 Dnavec Research Inc. Vecteur paramyxovirus codant pour un gene d'angiogenese et son utilisation
GB0202569D0 (en) 2002-02-04 2002-03-20 Oxford Biomedica Ltd Delivery means
EP1548101A4 (en) 2002-09-04 2006-05-10 Dnavec Research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A VIRAL VECTOR CONTAINING A MEMBRANE PROTEIN BINDING WITH THE NEURAMINIDASE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 TO SIALIC ACID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ENVELOP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seudotype Formation of 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with Sendai Virus Glycoprotein F. MARTIN SPIEGEL 等人.Journal of Virology,Vol.72 No.6. 199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1092508A1 (fr) 2001-12-06
CA2413995A1 (en) 2002-12-02
KR100807016B1 (ko) 2008-02-25
EP1291419A4 (en) 2004-09-08
ES2430991T3 (es) 2013-11-22
KR20030074115A (ko) 2003-09-19
AU2001262684A1 (en) 2001-12-11
EP1291419A1 (en) 2003-03-12
US7510706B2 (en) 2009-03-31
US20030203489A1 (en) 2003-10-30
CN1444650A (zh) 2003-09-24
EP1291419B1 (en) 2013-09-18
CA2413995C (en) 2013-08-13
HK1056576A1 (en) 2004-02-20
JP4700888B2 (ja)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1802C (zh) 含有血凝素活性膜蛋白质的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KR100556864B1 (ko) 렌티바이러스-기원 유전자 전달 벡터
Mochizuki et al. High-titer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based vector systems for gene delivery into nondividing cells
US7601345B2 (en) Lentivirus vectors for gene transfer to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US7439066B2 (en) Methods for producing and using in vivo pseudotyped retroviruses using envelope glycoproteins from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
JP5776662B2 (ja) Rnaウイルスまたはdnaウイルスのスパイクタンパク質でシュードタイプ化したレンチウイルスベクターを用いた気道上皮幹細胞への遺伝子導入
AU3947399A (en) Retroviral delivery system
US20060099180A1 (en) Retroviral delivery system
Olsen EIAV, CAEV and other lentivirus vector systems
Lin et al. 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 vectors for efficient transduction of primary human synoviocytes: application to an original model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US7749973B2 (en) Methods of gene transfer to astrocytes with mokola virus pseudotyped lentivirus vectors
Mselli-Lakhal et al. Gene transfer system derived from the caprine arthritis–encephalitis lentivirus
EP1548101A1 (en) Methods of producing a viral vector comprising a membrane protein that binds to sialic acid as a component of the envelope using neuraminidase derived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
US20050112098A1 (en) Pseudotyped viruses and methods for their use
JP2013208107A (ja) レトロウイルスベクターの製造方法
GB2337520A (en) Retroviral delivery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565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