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9875C - 具有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9875C
CN100519875C CNB031483380A CN03148338A CN100519875C CN 100519875 C CN100519875 C CN 100519875C CN B031483380 A CNB031483380 A CN B031483380A CN 03148338 A CN03148338 A CN 03148338A CN 100519875 C CN100519875 C CN 10051987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box
cassette holder
thread tensioner
sewing mach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483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77254A (zh
Inventor
榊原薰
贝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477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7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987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987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7/00Needle-thread tensioning devices; Applications of tenso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缝纫机,包括一个具有线容纳腔的线盒,在该容纳腔中容纳有供给线,一个盒座,所述线盒与它可分离地连接,一个线张紧装置,用于调整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的张力,一个分离操纵部件,通过操纵它将线盒从盒座上分离下来,以及一个控制所述线张紧装置的线张力控制装置,以便在操纵所述分离操纵部件时将所述线设定为预定的张力。

Description

具有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与一个线盒连接的盒座,以及该缝纫机的线张力控制程序,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所述线盒与所述盒座连接和与所述盒座分离时,能可靠并且理想地调整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的张力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业已商业化的缝纫机包括一个盒座,装有线轴或梭芯的线盒与该盒座可分离地连接,以便将从所述线轴上拉出的线可以被用作上部缝合线。从与所述盒座连接的线盒中拉出的线被放置在一对线张力盘之间。将从所述线张力盘中拉出的线进一步放置在线张紧装置上。让从所述线张紧装置伸出的线通过缝纫针的针眼,以便设定该线。
在一种上述类型的缝纫机中,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被自动放置在线张力盘之间。不过,为了可以开始缝合,所述线张力盘必须闭合,以便将所述线保持在它们之间。另外,为了将所述线盒从盒座上分离,必须将所述线张力盘打开,以便将所述线从保持状态中释放出来。
鉴于上述要求,本专利申请的受让人提出了一项缝纫机的专利申请,该缝纫机包括一个线张力盘操纵机构,该机构是与所述线盒的连接同步机械操纵的。该日本专利申请于2002年ˋ7月10日公开,公开号为JP-A-2002-191884。在所公开的缝纫机中,当线盒不在盒座上时,将一对线张力盘保持在闭合状态。当所述线盒被插入所述盒座时,所述线张力盘操纵机构首先操纵打开所述线张力盘。
然后将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放置在所述线张力盘之间,与此同时关闭所述盘,以便所述线保持在所述盘之间。另外,当所述线盒与盒座分离时,由所述线张力盘操纵机构按相反顺序执行上述操作,以便将所述线从线张力盘中释放出来。
授予Russell A.Fritts的美国专利3749039披露了一种包括一个设置在线张力盘侧面上的可转动的导向部件的缝纫机。所述导向部件相当于上述线张力盘操纵机构的一部分,并且通过线盒与盒座的连接和分离而转动,以便打开和关闭所述线张力盘。另外,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抬起压住衣物的压脚打开一对线张力盘的方法。另外,可以提供一个杠杆,由它操纵线盒与所述线连接部分的分离。
不过,在JP-A-2002-191884中所披露的上述缝纫机中,所述线张力盘操纵机构和线张力盘是根据所述线盒与所述盒座的结合或分离操纵的。操纵所述线张力盘操纵机构和线张力盘的力,必须由操作者提供。由于这样增加了操作者的负荷,不能将线盒顺利地连接在所述盒座上,以及从所述盒座上分离。另外,闭合的线张力盘需要打开,并且随后当所述线盒连接在盒座上时线张力盘再次关闭。不过,要实现线张力盘打开和关闭的正确定时是困难的。因此,从线盒伸出的线有时候不能被线张力盘可靠地抓住。当所述线没有被线张力盘抓住时,就需要将所述线盒重新连接在盒座上。这样会产生麻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通过在线盒与盒座连接和分离时改善线盒结合和分离的顺畅程度,减轻操作者的负担,并且可以可靠地和理想地调整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的张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包括一个盒座,一个线盒,该线盒与该盒座可分离地连接,该线盒具有一个线容纳腔,在该腔中容纳有供给线,其特征在于一个线张紧装置,用于调整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的张力,一个分离操纵部件,用于操纵线盒与盒座分离,以及一个线张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线张紧装置,以便在所述分离操纵部件工作时将所述线设定为预定的张力。
通过上述缝纫机上的线张紧装置调整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的张力。操纵所述分离操纵部件,以便可以将所述线盒从所述盒座上分离。在操纵所述分离操纵部件时,所述线张力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线张紧装置,以便对所述线施加预定的张力。因此,在操作者将线盒从盒座上分离时,通过改善线盒连接和分离的顺畅程度,减轻操作者的负担。因此,能够可靠地和理想地调整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的张力。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在业已操纵所述分离操纵部件之后,由线张力控制装置打开所述线张紧装置。在另一种优选方案中,在所述线张紧装置被打开时,线张紧装置不对所述线施加张力。另外,所述缝纫机优选还包括一个与所述分离操纵部件同步工作的线张紧装置开启机构,并且在所述分离操纵部件工作时打开所述线张紧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它包括一个盒座,一个线盒可分离地与该盒座连接,所述线盒具有线容纳腔,其中容纳有供给线,其特征在于一个线张紧装置,用于调整由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的张力,一个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业已连接在盒座上的线盒,以及一个线张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线张紧装置,以便在所述盒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线盒之后,将所述线张紧一预定的时间。
用同样披露于上述缝纫机中的线张紧装置调整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的张力。当线盒与所述盒座连接时,由所述盒检测装置检测该线盒。在所述盒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线盒之后,由所述线张力装置对所述线张紧装置控制所述预定的时间,从而将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张紧。因此,在所述盒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线盒之后,将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张紧所述预定的时间。因此,所述线张紧装置能够可靠地抓住并且保持所述线。
优选将上述预定时间设定为不超过30毫秒。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结合附图进行的对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说明,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的缝纫机的正视图,在该缝纫机上连接有一个线盒;
图2是所述缝纫机的正视图,其机头部分被剖开;
图3是所述缝纫机的正视图,所述线盒业已连接在所述盒座上;
图4是所述缝纫机的正视图,所述线盒业已连接在所述盒座上,其中,缝纫机的机头部分被剖开;
图5是所述线盒的正视图;
图6是所述线盒的后视图;
图7是所述线盒的左侧视图,业已将一个盖子打开;
图8是所述线盒的下视图;
图9是设置在所述缝纫机机头部分内的机构的正面部分的正视图;
图10同样是设置在所述机头部分内的机构的不同的正面部分的正视图;
图11是线张紧机构的线张力盘等的平面示意图;
图12A和12B是分别处在闭合状态的线张紧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和侧视图;
图13A和13B分别是线张紧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和侧视图;
图14是表示所述缝纫机操纵系统的方框图;
图15是保存在所述缝纫机上所提供的ROM中的程序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线张力控制装置等的流程图的前半部分;和
图17表示线张力控制装置等的流程图的后半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被用于家用缝纫机,该缝纫机具有一个盒座,一个线盒可折卸地连接在该盒座上,所述线盒具有线容纳腔,在该容纳腔中容纳有供给线。
参见图1-4,家用缝纫机M包括一个具有水平平面的缝纫机底座1,一个立在缝纫机底座右侧末端的支柱2,一个从所述支柱的上部末端向左延伸以便与缝纫机底座1相对的缝纫臂3,以及一个位于所述臂3的左侧末端的机头4。机头4具有一个盒座5,一个线盒10与它可分离地连接。从与盒座5连接的线盒10中拉出的线11被用作面子线。缝纫臂3或它的机头4包括操纵开关6(参见图14),如缝纫启动开关,缝纫结束开关等。缝纫臂3还包括一个液晶显示器7。在显示器7的表面上设有触摸面板(参见图14)。
如图2、4、9和10所示,在机头4中提供有针床12,面子线拉紧装置13,用于调整从线盒10中拉出的线11的张力的线张紧机构14,以及线张力释放机构15,使得在分离操纵部件工作时将线张紧机构14打开。机头4还包括一个穿线机构16,用于在线盒10与盒座5连接时,使线11自动通过与针床12连接的缝纫针12a的针眼,线导向机构17,用于在线盒10与盒座5连接时将线11自动固定在针床12的线保护装置上,用于上下移动针床12的针床驱动机构18,用于摆动针床12的针床摆动机构19,面子线张紧驱动机构等。
如图5和6所示,从与盒座5连接的线盒10中拉出的线11被放置在线张紧轴40上(参见图11等),位于上述线张紧机构的线张力盘41和42之间。将由线张紧轴40进一步向下游延伸的线11放置在面子线张紧装置13上。使由面子线张紧装置13进一步向下游延伸的线11通过与针床12连接的针12a的针眼,以便将所述线11用于缝合。
缝纫机底座1具有一个梭芯座(未示出)。从与梭芯座连接的梭芯(未示出)上延伸出来的线被用作底线。在缝纫机底座1上设有穿梭机构(未示出)。当缝纫机马达9(参见图14)在缝纫针和底线调整好的情况下驱动时,由针床驱动机构18驱动针床12做上下运动,并且通过与针床12的运动同步驱动所述穿梭机构,以便下降到低于针板1a的位于针12a附近的面子线11被穿梭机构抓住,从而使缝纫针和底线缠结在一起,从而形成线迹。
下面将详细说明线盒10。如图5-8所示,线盒10包括一个盒主体20和一个可转动地安装的该盒主体上的盖子21。具有盖子21的盒主体20形成了一个用于容纳被用作供给线的线轴22的线容纳腔23。线轴销24安装在盖子21上。如图7所示,当盖子21向前打开时,线轴22可以与线轴销24连接和分离。当盖子21在线轴22与线轴销24连接的情况下关闭时,线轴被封闭在所述线容纳腔23中。
线11从线轴22中向上伸出,以便被拉出所述线容纳腔23。线11还进一步延伸通过在盒主体20和盖子21的左侧末端之间所形成的线通道25。然后将线11放置在位于线盒10的左侧下端的第一线保护装置26a上,然后进一步向右侧延伸,以便被放置在位于隔板27下端的第二线保护装置26b上,和位于线盒10右侧下端的第三线保护装置26c上。线11进一步向前延伸,以便被放置在第四线保护装置26d上,然后回转向左侧延伸。然后将线11夹持在线夹持装置28上。另外,通过所述线夹持装置28的左侧刀片29切断向左延伸的线11,并且将所得到的线头放置在靠近刀片29的第五个线保护装置26e上。
在与盒座5连接之前,按上述方法由此将线11放置在线盒10中。在线盒10右侧末端形成的面子线张紧导向间隙30基本上沿线盒的长度分布。导向间隙30在线盒的后面和底部是开口的。线张紧间隙31是在线盒10的下部末端的中央形成的,并且在其下部开口。由隔板27分隔间隙30和31。
线盒10下降,以便被插入盒座5。在这种情况下,面子线张紧装置13和面子线张紧导向装置13a(参见图2)引导面子线张紧装置13从线盒下面进入导向间隙30,而线张紧机构14的线张紧轴40和张力盘41和42从线盒下面进入线张紧间隙31。盒主体20在盒主体的背板底端上设有一个缺口20a,以便可以避免线张紧轴40等干扰线盒10。当线盒10被略微插入盒座5中时,位于线保护装置26b和26c之间的线部分11a被位于导向间隙30中的面子线张紧装置13抓住。
然后,当线盒10被进一步插入盒座5时,线保护装置26a和26b相对业已将线部分11a抓在它上面的面子线张紧装置13下降。由于位于被抓住的线部分11a下游的线11被线夹持装置28连续地固定,线11被从线容纳腔23中的线轴22上拉出。例如,如图1和2所示,当线盒10的大约2/3被插入盒座5中时,线部分11a大体上呈三角形形状。当线盒10已经与盒座5连接时,位于线保护装置26a和26b之间的线部分11a被位于线张紧间隙31中的线张紧轴40在线张力盘41和42之间的部分抓住,如图3和4所示。
下面将说明线张紧机构14。线张紧机构14包括线张紧轴40,它被固定在支架40a上,并且向前延伸,前线张力盘41与轴40固定连接,而后线张力盘42与轴40配合成使与前张力盘41形成面对面的接触,如图9-13B所示。线张紧机构14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轴40周围的线张力弹簧42a,以便将后张力盘42压在前张力盘41上,以及包括一个打开和关闭成对的线张力盘41和42的驱动机构43。驱动机构43包括一个脉冲马达44,一个主动齿轮45,一个凸轮46,连杆47和48,旋转连杆49,拉伸螺旋弹簧50,推力连杆51,和打开杠杆52。脉冲马达44包括一个输出轴,在它上面固定有主动齿轮45,该齿轮与凸轮46上的齿轮46a啮合。连杆47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轴47a的中央部分,以便绕水平轴线转动。连杆47具有一个设置在其上部末端的凸轮从动件47b,以及一个设置在它的下部末端的销47c。凸轮从动件47b与凸轮46的凸轮槽46b啮合,而销47c与位于连杆48中央的长形孔48a啮合。连杆48被支撑成使得能够左右移动。
将旋转连杆49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轴49a的中央部分,以便能够绕垂直轴线转动。由拉伸螺旋弹簧50沿反时针方向进一步压迫旋转连杆49。旋转连杆49具有一个设置在其尾端的啮合部分49b。啮合部分49b与连杆48的长形孔48a的左侧末端啮合。设置在旋转连杆49的右侧末端的销49c与推压连杆51的中央长形孔51b啮合。推压连杆51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轴51a的中央部分,以便能够绕垂直轴线转动。如图11所示,开启杠杆52固定在后线张力盘42上。
如图12所示,当凸轮从动件47b与和凸轮槽46b具有相同直径的凸轮槽46b1啮合时,成对的线张力盘41和42闭合。凸轮槽46b1覆盖大约80度范围。可以驱动脉冲马达44在相当于由凸轮槽46b1覆盖的角度范围内运动,而凸轮从动件47b保持与凸轮槽46b1的啮合。这样做的原因是,将每一个脉冲马达44和主动齿轮45用作针床摆动机构19的一部分。因此,当线张力盘41和42闭合时,针床12可以摆动。所述针床摆动机构19包括脉冲马达44,主动齿轮45,与主动齿轮45啮合的齿轮19a,固定安装在齿轮19a上的凸轮19b。针床摆动机构19通过凸轮19b的旋转摆动针床12。
如图13A中的箭头所示,在启动脉冲马达44时,凸轮46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便凸轮从动件47b啮合凸轮46b的凸轮槽46b2,向凸轮46的中央一侧移动。然后,连杆47和48以及旋转连杆49沿箭头所示方向与凸轮46同步运动。由向前运动的推压部件51的左侧杠杆51c向前推压开启杠杆52,因此移动后线张力盘42,以使其倾斜。因此,成对的线张力盘41和42被打开,在两个盘之间形成一个间隙。
在线盒10与盒座5连接的情况下使线张力盘41和42打开时,从线盒10中拉出的线11的线部分11b被位于线张力盘41和42之间的线张紧轴40抓住。然后驱动脉冲马达44,以便凸轮46沿反时针方向旋转或沿与图13B中箭头所示相反的方向运动。由于拉伸螺旋弹簧50的压迫力使旋转连杆49恢复到以前的位置,通过线张紧弹簧42a使线张力盘41和42闭合。当线张力盘41和42打开时,针床12位于图9中虚线所示的位置。
为了能够通过线张紧机构14的驱动机构43控制线张力盘41和42,以便打开和闭合。提供一个被用作盒检测装置的盒检测开关72,用于检测业已与盒座5连接的线盒10。盒检测开关72位于盒座5的底部。例如,盒检测开关72包括一个限位开关,该开关在线盒10业已与盒座5连接时打开,并且在线盒10业已与盒座5分离时关闭。
下面将说明线张力释放机构15。如图9、12A和13A所示,线张力释放机构15包括一个分离操纵部件60,该部件的作用是使线盒10与盒座5分离,一个操纵力传递机构61,它包括一个传递所述分离操纵部件60的操纵力的连杆机构,以及一个通过所述操纵力传递机构61传递到它上面的操纵力使它向前移动的线释放部件62。
在操纵分离操纵部件60以便使线释放部件62向前运动时,由线释放部件62的推压部分62a向前推压推压部件51的杠杆51c,从而以与上文所述相同的方式将张力盘41和42打开。在这种情况下,旋转连杆49顺时针旋转,以便旋转连杆49的啮合部分49b向右运动。不过,连杆48是不运动的,因为啮合部分49b与连杆48的长形孔48b啮合,以便能够向右运动。
下面将说明缝纫机M的控制系统。如图14所示,缝纫机M的控制装置70包括CPU70a,ROM70b,RAM70c,输入界面70d,和输出界面70e。输入界面70d与操纵开关6、触摸面板8、主轴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71和盒检测开关72形成电连接。输出界面70e与缝纫机马达9、脉冲马达44、液晶显示器17和用于驱动灯73的同步电路74a-74d形成电连接。控制装置70在本发明中起着线张力控制装置的作用。
如图15所示,ROM 70b储存缝纫机M的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包括用于缝纫的缝纫控制程序,盒连接和分离控制程序还包括线张力控制程序,用于使线盒10与盒座5连接和分离,以及针床位置控制程序,和显示器控制程序,用于将各种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器7上。
盒连接和分离控制程序包括第一途径,其中,可以控制线张紧机构14,以便在盒检测装置业已检测到线盒之后,将线11张紧预定的时间(30毫秒)。盒连接和分离控制程序还包括第二个途径,其中,可以控制线张紧机构14,以便线11的张力为预定值(例如,0:打开状态)。
下面将结合图16和17说明由控制装置70实施的包括盒连接和分离控制的控制。参考符号“Si”中的i=1,2,3...,在每一幅流程图中表示操作步骤。步骤S1-S4和S6-S12相当于第一个途径,而步骤S14-S19相当于第二个途径。如图16所示,通过间隔为1毫秒的中断开始控制。当缝纫机马达9停止时(S1),控制装置70推进到步骤S2。当主轴的角度在盒插入角度范围内时(S2:是),控制装置70推进到步骤S3。当盒检测开关72打开,并且相应地由控制装置70确定线盒10业已与盒座5连接时(S3:是),控制装置推进到步骤S4,其中,将针摆动计数器T设定为30(毫秒)(S4),推进到步骤S5。当在步骤S1-S3中的每一个上确定了否定结果时,随后控制装置70推进到步骤S5。
主轴的旋转角度是通过根据来自包括编码器的主轴旋转角度检测开关71的信息计算而获得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主轴位于针上部位置时,主轴的旋转角度为0(或360度),该位置是针床12的上限位置(针12a)。例如,在步骤S2中的盒插入角度范围被预先设定为20-50度的范围。
当在其他间隔处理之后,盒检测开关72处在打开状态时或当线盒10业已与盒座5连接时(S6:是),控制装置70推进到步骤S7。当主轴角度在针摆动允许的角度范围内时(S7:是),控制装置70进一步推进到步骤S8。在步骤S7中的针摆动允许角度范围基本上被确定为缝纫针12a位于针板1a上的角度范围,例如,280-75度。
当计数器T的值不是0时(S8:否),控制装置70推进到步骤S9。以便将计数器T降低到(T-1),然后推进到步骤S10。当计数器T的值为0时(S10:是),控制装置70推进到步骤S11。当在步骤S6-S8和S10中的每一个上确定为否定结果时,控制装置70随后推进到步骤S13(参见图17)。
当在步骤S10中确定为肯定结果时,控制装置70推进到步骤S11,以便启动脉冲马达44。然后凸轮13旋转到图13A所示位置,以便针床12从盒可插入的位置(或左侧针位置,其中,可以通过穿线机构16进行需要的穿线)移动到正常的针摆动位置(例如,中间位置,其中,针床是垂直的)。这样,在步骤S12中,控制装置70关闭一对线张力盘41和42,然后推进到步骤S13。
如图17所示,在其他间隔处理之后,以及缝纫机马达9在工作时(S15:是),当控制装置70确定线盒10业已与盒座5分离(S14:是)时,由它实施停止马达9的处理(S16)。然后,当确定主轴角度在上述针摆动允许的角度范围内时(S17:是),控制装置70推进到步骤S18。在步骤S18中,启动脉冲马达44,将凸轮13旋转到图12A所示的位置。结果,针床12从上述正常针摆动位置移动到上述盒可插入的位置。这样,由控制装置70将线张力盘41和42打开,然后实施其他间隔处理(步骤S20),结束所述控制。当在S14和S17中的每一个步骤中确定为否定结果时,然后控制装置70推进到步骤S20。
如上文所述,缝纫机M具有盒座5,线盒10可分离地与该盒座连接,所述线盒具有用于容纳线轴22的线容纳腔23。缝纫机M包括用于调整从线盒10中拉出的线的张力的线张紧机构14,检测线盒10是否与盒座5连接的盒检测开关72,和控制线张紧机构14以便在盒检测开关72检测到线盒10之后将线11张紧预定时间(30毫秒)的控制装置70。
由于在检测到线盒10之后通过线张紧机构14将从线盒10中拉出的线11张紧预定的时间(30毫秒),可以将线11可靠地放置在线张紧轴40上,并且通过线张紧机构14的线张力盘41和42保持所述线。因此,可以可靠地并且理想地调整从线盒10中拉出的线11的张力。
当上述预定时间被设定为高于30毫秒时,相对线盒10的连接移动的针床12,有时候会从盒可插入的位置移动到针摆动位置。这种运动可能会吓着用户。不过,在上述缝纫机中,所述预定时间被设定为30毫秒,针床12基本上是与线盒10的连接同时工作的。因此,可以克服针床12的突然动作惊吓用户的问题。
另外,缝纫机M具有分离操纵部件60,通过操纵该部件使线盒10与盒座5分离。由控制装置70控制线张紧机构14,以便将线11设定为预定的张力。或者,更具体地讲,当业已操纵了分离操纵部件60时,打开线张力盘41和42。
根据上述设计,线张力盘41和42是在控制装置70的控制下由线张紧机构14打开的。因此,由于从线盒10中拉出的线11是从线张紧机构14中可靠地释放的,可以避免所述线被张紧机构抓住。由于线盒10与盒座5平稳分离,可以减轻操作者的负担。因此,可以可靠地并且理想地调整从线盒中拉出的线的张力。
另外,缝纫机M还具有与分离操纵部件60同步工作的线张力释放机构15,并且在业已操纵了分离操纵部件时打开线张力盘41和42。将由线张力释放机构15实施的线张力释放的定时设定为在由控制装置70控制打开线张力盘的定时之前进行,这样,当分离操纵部件60工作时,由线张紧机构14迅速打开线张力盘41和42,从而能够理想地处理线盒10的分离。
当动力与缝纫机M断开时,甚至是当控制装置70对线张紧机构14的控制不起作用时,在分离操纵部件60操纵时可以打开线张力盘41和42。因此,线盒10可以与盒座5顺利地分离,而线11不会被线张紧机构14抓住。
下面将说明若干种改进形式。上述实施例中的线盒仅仅是一种例子,因此线盒不应当局限于包括供给线的类型的,所述供给线包括缠绕有线的线轴等。所述线盒可以包括一个储存部分,其中储存有被用作供给线的线团。另外,至少可以取消覆盖所述线储存部分的一个壁,并且可以将线轴保持在诸如线轴销的固定部分上。
可以取消线释放机构15,并且可以将线张紧机构14设计成在操纵部件60时,不会被施加在分离操纵部件60上的操纵力打开。另外,可以提供检测开关,用于直接检测分离操纵部件60或间接检测线盒10与盒座5的分离,并且可以控制线张紧机构14,以便打开线张力盘41和42。另外,可以将上述预定时间设定为除了30毫秒以外的各种时间(例如,20毫秒或40毫秒)。
线张紧机构14和针床摆动机构19不一定是由单脉冲马达44驱动的。机构14和19可以具有独立的驱动器,如各自的电机。在该结构中,当用户操纵缝纫机M以便改变设定的线张力时,线张紧机构14的独立的驱动器被操纵,以便改变设定的线张力。更具有地讲,可以通过驱动器自动打开线张紧机构14,以便在分离线盒时改变用于缝纫的线张力。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将线张紧机构14打开,以便不张紧所述线。不过,由线张紧机构14施加在所述线上的张力也可以变小(例如,大约为0)。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获得大体上相同的效果。预定的线张力可以体现施加在线上的张力是弱或者在所述线上没有张力的状态。
控制装置70包括保存有盒连接和分离控制程序的ROM70b,包括线张力控制程序。可以将所述程序应用在类似于上述缝纫机M的缝纫机上。更具体地讲,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通过在它上面记录有所述程序的记录介质,如CD、MD和FD将所述盒连接和分离控制程序或线张力控制程序提供给用户。
上述说明和附图只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说明的,而没有限定的含义。各种改变和改进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改变和改进都被视为属于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缝纫机,包括一个盒座,一个线盒,该线盒与该盒座可分离地连接,该线盒具有一个线容纳腔,在该腔中容纳有供给线,其特征在于,
一个线张紧装置,用于调整从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的张力;
一个分离操纵部件,用于操纵线盒与盒座分离;以及
一个线张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线张紧装置,以便在所述分离操纵部件工作时将所述线设定为预定的张力。
2.如权利要求1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业已操纵所述分离操纵部件之后,打开所述线张紧装置。
3.如权利要求2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张紧装置被打开时,线张紧装置不对所述线施加张力.
4.如权利要求1的缝纫机,其特征还在于,一个与所述分离操纵部件同步工作的,并且在所述分离操纵部件工作时打开所述线张紧装置的线张紧装置开启机构。
5.如权利要求2的缝纫机,其特征还在于,一个与所述分离操纵部件同步工作的,并且在所述分离操纵部件工作时打开所述线张紧装置的线张紧装置开启机构。
6.如权利要求3的缝纫机,其特征还在于,一个与所述分离操纵部件同步工作的,并且在所述分离操纵部件工作时打开所述线张紧装置的线张紧装置开启机构。
7.一种缝纫机,它包括一个盒座,一个线盒可分离地与该盒座连接,所述线盒具有线容纳腔,其中容纳有供给线,其特征在于,
一个线张紧装置,用于调整由所述线盒中拉出的线的张力;
一个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业已连接在盒座上的线盒;以及
一个线张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线张紧装置,以便在所述盒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线盒之后,将所述线张紧预定的时间。
8.如权利要求7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预定时间设定为不超过30毫秒。
CNB031483380A 2002-06-28 2003-06-30 具有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987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9149/2002 2002-06-28
JP189149/02 2002-06-28
JP2002189149A JP3837618B2 (ja) 2002-06-28 2002-06-28 縫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7254A CN1477254A (zh) 2004-02-25
CN100519875C true CN100519875C (zh) 2009-07-29

Family

ID=29717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4833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9875C (zh) 2002-06-28 2003-06-30 具有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776113B2 (zh)
EP (1) EP1375723B1 (zh)
JP (1) JP3837618B2 (zh)
CN (1) CN100519875C (zh)
DE (1) DE60312259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0372A (ja) * 2004-06-17 2006-01-05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CN103140617B (zh) * 2010-07-28 2014-05-07 Nsd株式会社 缝纫机
US8448588B1 (en) 2011-08-18 2013-05-28 Leonard Samuel Lindley Force sensing device adapted for sensing thread tension in a long-arm or mid-arm sewing machine
US10094056B2 (en) 2014-09-26 2018-10-09 Abm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ic thread tension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9039A (en) * 1972-10-24 1973-07-31 Singer Co Cassette threading arrangement in sewing machines
US4183318A (en) * 1978-04-26 1980-01-15 Milliken Research Corporation Four belt conveying mechanism for tubular knit gumming and slitting machine
US4183313A (en) * 1978-12-14 1980-01-15 The Singer Company Sewing machine cassette thread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50261B2 (ja) 1987-06-27 1997-09-0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上糸供給装置
US6641598B2 (en) * 2000-07-03 2003-11-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ewing cartridge
EP1354994A4 (en) 2000-12-27 2007-01-17 Brother Ind Ltd SEWING MACHINE WITH NEEDLE FILING CASSETTE AND NEEDLE CARTRIDGE CASSETTE
JP2002191884A (ja) * 2000-12-27 2002-07-10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9039A (en) * 1972-10-24 1973-07-31 Singer Co Cassette threading arrangement in sewing machines
US4183318A (en) * 1978-04-26 1980-01-15 Milliken Research Corporation Four belt conveying mechanism for tubular knit gumming and slitting machine
US4183313A (en) * 1978-12-14 1980-01-15 The Singer Company Sewing machine cassette thread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75723A2 (en) 2004-01-02
EP1375723B1 (en) 2007-03-07
DE60312259T2 (de) 2007-11-15
EP1375723A3 (en) 2005-04-20
JP3837618B2 (ja) 2006-10-25
US20040000262A1 (en) 2004-01-01
JP2004024729A (ja) 2004-01-29
US6776113B2 (en) 2004-08-17
DE60312259D1 (de) 2007-04-19
CN1477254A (zh) 2004-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3706B2 (en) Sew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needle threader
CN100519875C (zh) 具有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缝纫机
JP3729405B2 (ja) 縫製装置及び縫製装置の針棒位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H01299588A (ja) 自動糸調子ミシン
EP1607504B1 (en) Sew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threader
JP2004222919A (ja) ミシン
US6769371B2 (en) Sewing apparatus with needle bar position changing control
US7178473B2 (en) Sew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threading apparatus
EP1757723A1 (en) Sewing machine
US7168379B2 (en) Sewing machine
JP4605444B2 (ja) ミシンの糸掛け装置
JPH08187379A (ja) 縫製装置
EP1394309B1 (en) Sewing apparatus
EP1384805B1 (en) Sew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ewing apparatus
JP3729409B2 (ja) ミシン
JP2006014795A (ja) ミシン
JPH0724715B2 (ja) 自動糸通し可能なミシン
JP2002066180A (ja) ミシンの糸調子緩め装置
JPH10137477A (ja) ミシン
JPH02215495A (ja) 簡易糸掛け天秤機構を備えたミシン
JP2004073481A (ja) 縫製装置及び縫製装置のカセット取外制限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4113424A (ja) ミシン及びアーム部退避用切換え制御プログラム
JPH07275555A (ja) ミシンの停止装置
JP2004113429A (ja) ミシン
JPH03280988A (ja) ミシンの天秤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