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9769C - α-磺基脂肪酸酯盐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α-磺基脂肪酸酯盐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9769C
CN100509769C CNB200610043643XA CN200610043643A CN100509769C CN 100509769 C CN100509769 C CN 100509769C CN B200610043643X A CNB200610043643X A CN B200610043643XA CN 200610043643 A CN200610043643 A CN 200610043643A CN 100509769 C CN100509769 C CN 1005097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tty acid
acid ester
bleaching
product
sulfon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436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2908A (zh
Inventor
李宏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Jinlu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B2006100436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09769C/zh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EP07720943A priority patent/EP2036885B1/en
Priority to KR1020087029036A priority patent/KR101024331B1/ko
Priority to JP2009506899A priority patent/JP5242554B2/ja
Priority to US12/226,754 priority patent/US8604226B2/en
Priority to PCT/CN2007/001370 priority patent/WO2007124686A1/zh
Priority to MYPI20084294A priority patent/MY150128A/en
Publication of CN101062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2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97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976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03/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 C07C303/02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of sulfonic acids or halides thereof
    • C07C303/04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of sulfonic acids or halides thereof by substitution of hydrogen atoms by sulfo or halosulfonyl groups
    • C07C303/06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of sulfonic acids or halides thereof by substitution of hydrogen atoms by sulfo or halosulfonyl groups by reaction with sulfuric acid or sulfur tr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03/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 C07C303/02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of sulfonic acids or halides thereof
    • C07C303/22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of sulfonic acids or halides thereof from sulfonic aci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sulfo or halosulfonyl groups; from sulfonic halid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halosulfony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03/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r amides of sulfuric acids; Preparation of sulfonic acids or of their esters, halides, anhydrides or amides
    • C07C303/4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303/4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中包括:(1)将脂肪酸酯用三氧化硫磺化制得磺酸;(2)用双氧水作漂白剂将磺酸漂白;(3)以醇为酯化剂将产物(2)进行二次酯化;(4)用碱将产物(3)中和;(5)将产物(4)干燥得到粉状产品。本方法安全性高,无爆炸隐患,得到的产品色泽好,且生产过程易于控制。

Description

α—磺基脂肪酸酯盐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活性剂领域,涉及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α—磺基脂肪酸酯盐是一种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抗硬水能力强,生物降解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日用化工和选矿等行业。
脂肪酸酯的磺化通常是采用降膜式磺化器,脂肪酸酯与三氧化硫作用制得磺酸。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磺酸一般颜色都比较深,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不能为人们所接受。通常情况下必须经过漂白处理,使产品色泽降到尽可能低。中和后的磺酸产品一般是活性物含量为30%~50%的膏状物,膏状物不适合大量运输,也不适合制造粉状洗涤产品,将其干燥成粒状或粉状直接用于粉状产品复配最为理想。由于该磺化反应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会生成人们所不希望的二钠(钾)盐,为尽可能地降低二钠(钾)盐的含量,二次酯化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出理想的α—磺基脂肪酸酯盐产品将面临以上问题。
已公开的脂肪酸酯磺化方法尽管作出了不少努力,但对游离油含量和色泽这对矛盾解决的不是很理想,往往顾此失彼。要降低游离油含量,产品色泽就会加深;要保证产品色泽,游离油含量就会上升。在漂白工艺上,大多是采用漂白和二次酯化一步法,醇体系在9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用过氧化氢(双氧水)漂白,如中国专利CN94115317.7、CN00133161.2,美国专利US5587500。这些方法是在远高于醇的沸点温度下进行的,加上过氧化氢在此温度下的快速分解,循环系统不可避免地要在高压下进行。伴随反应过程也有一系列副反应发生,如生成醚、硫酸酯。醚类危险性很大,易燃易爆,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安全事故。硫酸酯毒性比较高,较难除去,残留于产品中,对使用安全不利。由于大量醇的存在,也影响了产品的漂白速度和漂白效果。也有人在不锈钢设备内采用间歇法通过过氧化氢使磺酸得到漂白,但由于产物的高粘性及漂白反应的高放热量,漂白反应难以控制,直接影响了漂白效果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α—磺基脂肪酸酯盐由于其对温度的高敏感性及高粘性,在保证其色泽、二钠(钾)盐含量的前提下,将其干燥成固状都存在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产品色泽好、反应过程易控制的新的α—磺基脂肪酸酯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脂肪酸酯用三氧化硫磺化制得磺酸;
(2)用双氧水作漂白剂将步骤(1)中得到的磺酸漂白;
(3)以醇为酯化剂将步骤(2)的产物进行二次酯化;
(4)用碱将步骤(3)的产物中和;
(5)将步骤(4)的产物干燥得到粉状产品。
此方法是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手段来完成的。
手段一:在低温条件下实现连续漂白步骤。
手段二:加入一定量的醇进行二次酯化步骤。
手段三:用醇碱溶液[包括醇钠(钾)溶液或其碱的醇溶液]、液碱进行中和步骤。
手段四:在旋转薄膜蒸发器中实现干燥步骤。
优选的,步骤(1)脂肪酸甲酯与三氧化硫的摩尔比为1:1.15至1:1.35(优选1:1.25),在75℃~85℃条件下进行磺化(优选80℃),生成的磺酸进行两步老化,第一步老化在80℃~90℃条件下保持40~60分钟,第二步老化在70℃~80℃条件下保持30~60分钟。
制得的磺酸直接采用含量为25%~50%(优选35%)的双氧水漂白,其中双氧水用量为磺酸重量的3%~20%,优选5%~10%,更优选5%~8%。
优选的,步骤(2)是采用喷雾进料方式。
更优选的,步骤(2)是采用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混合均匀。
更优选的,步骤(2)是采用冷风或常温风除去漂白过程产生的热量。
更优选的,漂白采用喷雾混合,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混合均匀,强风降温的连续漂白方法,在50℃~150℃,优选75℃~90℃条件下进行。
磺酸漂白后即可进行二次酯化(步骤(3))。用醇作酯化剂,醇可以是C1~C3的醇,优选甲醇。醇的加入量是磺酸(漂白后总重)的75%~200%,优选75%~150%,更优选100%,二次酯化在回流温度下进行,回流1~6小时。
步骤(4)中,磺酸可用氢氧化钠(钾)水溶液、氢氧化钠(钾)醇溶液或醇钠(钾)中和,中和装置和操作同漂白步骤。优选的,步骤(4)碱溶液是氢氧化钠水或醇溶液。碱浓度为5%~50%,优选10%~30%。,中和温度为40℃~80℃,优选50℃~60℃。
优选的,步骤(4)是采用喷雾进料方式。
优选的,步骤(4)是采用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混合均匀。
优选的,步骤(4)是采用冷风或常温风除去中和过程产生的热量。
中和后得到的膏状产品用旋转薄膜蒸发器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干燥条件为真空压力50~200mmHg,温度50℃~90℃。
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工艺易于操作,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其产品色泽、二钠(钾)盐含量等指标符合使用要求。该工艺过程安全性高,且产品无有害物质残留。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α-磺基脂肪酸酯盐制备过程工艺流程图。该工艺流程分磺化、漂白、二次酯化、中和和干燥五部分。
磺化步骤由降膜式磺化器11,气液分离器12和老化反应器13、14组成。空气—三氧化硫混合气和脂肪酸酯分别由管道15和16送入磺化器11,反应混合物流出磺化反应器经管道17送入气液分离器12,尾气经10排出再进行吸收处理。液体磺酸再经管道18送入老化器13,经过一定时间后再经管道19送入老化器14。
漂白部分由风机20、冷冻机21、25,一级混合罐22、二级混合罐23、气料分离器24组成。老化器14中的磺酸经管道25在热交换器30中降温。风经过风机20通过管道31进入冷冻机降温,并分别通过管道32、35通入喷雾喷头28和多级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33。来自管道27的过氧化氢、管道26磺酸与管道32的风一同输入一级混合罐的喷雾喷头进行喷雾混合,混合后经过多级孔板29及下端列管38(冷却介质通过管道36、39循环)继续降温,然后通过管道34移入二级混合罐23,通过多级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33充分混合均匀,通过管道37进入气料分离器24,空气经40排放,得膏状产品。
二次酯化部分可由混合器41、反应器42、43、44,冷凝器45、46、47组成。漂白好的磺酸经管道48与来自管道49的甲醇一起输送到混合器41,升温后经管道50、51、52依次送入反应器42、43、44中进行二次酯化,蒸发的甲醇经冷凝器45、46、47回流。二次酯化是连续式的,反应器上部连续进料,底部连续出料,最后由管道53进入冷凝器56降温。
中和部分由风机60、冷冻机61、78,一级混合罐62、二级混合罐63、气料分离器64组成。二次酯化后的磺酸在热交换器56中降温。风经过风机60通过管道65进入冷冻机降温,风通过管道76与来自管道67的碱液、管道57的磺酸一同输入一级混合罐的喷雾喷头70进行喷雾混合,混合后经过多级孔板68及下端列管69(冷却介质通过管道66、71循环)继续降温,然后通过管道72移入二级混合罐63,首选通过多级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73充分混合均匀,并由管道77输送来的冷风使物料降温。最后物料通过管道74进入气料分离器64,空气由75排放,得膏状产品。
本发明选用旋转薄膜蒸发器进行干燥。该部分由旋转薄膜蒸发器81、输送泵82、储罐83、螺旋出料装置84、真空泵85和冷凝器88组成。漂白的膏状物经由管道86输送到储罐83,再由管道87送入干燥器,干燥好的产品由螺旋出料装置84出料。
图2:本发明的喷雾喷头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孔板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定子风板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转子刮膜板示意图。
图4与图5的组合组成一级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的级数根据反应情况而定,一般在3—50之间。
图6:实施例2中,双氧水分别于50℃、60℃、75℃、90℃、120℃、150℃时,磺酸漂白后的颜色变化情况。其中T(℃)表示漂白温度,K(mgI2/100ml)表示色泽。
图7:实施例3中,双氧水于85℃条件下,浓度分别为25%、30%、35%、40%、50%、70%,磺酸漂白后的颜色变化情况。其中C(%)表示浓度,K(mgI2/100ml)表示色泽。
图8:实施例4中,双氧水于85℃,浓度为35%条件下,用量分别占磺酸的3%、5%、8%、10%、20%,磺酸漂白后的颜色变化情况。其中X(%)表示磺酸重量百分数,K(mgI2/100ml)表示色泽。
图9:实施例5中,双氧水分别于60℃、75℃、85℃、120℃、150℃时,磺酸漂白后的二钠盐变化情况。其中T(℃)表示温度,X(%)表示二钠盐含量。
图10:实施例6中,酯化剂用量分别占磺酸的30%、50%、75%、100%、150%、200%对产品中二钠(钾)盐含量的影响。V(%)表示酯化剂占磺酸量的百分数,X(%)表示二钠盐含量。
图11:实施例7中,酯化时间分别为1、2、3、4、5、6、7小时时,对产品中二钠盐含量的影响。其中t(hr)表示酯化时间,X(%)表示二钠盐含量。,
图12:实施例8中,碱中和温度分别于50℃、60℃、70℃、80℃、90℃时,中和后二钠盐变化情况。其中T(℃)表示温度,X(%)表示二钠盐含量。
图13:实施例9中,碱中和温度分别于60℃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分别为5%、8%、10%、15%、20%、30%、40%、50%,中和后二钠盐变化情况。其中C(%)表示氢氧化钠浓度,X(%)表示二钠盐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的第一步包括将化学式如下的脂肪酸酯磺化:
RCH2COOR1
其中:R是C4至C20(优选C12至C18烷基),R1是C1至C3(优选C1至C2)。
最初向脂肪酸酯中加入三氧化硫,形成了中间体(II),它可以是一种混合酸酐或加成物,但是肯定不是磺酸盐:
Figure C200610043643D00071
中间体(II)的形成活化了对羰基为α位的碳原子,这使游离的SO3得以反应生成下面所示的另一中间体(III),它既是磺酸盐又是SO3加成物或混合酸酐:
Figure C200610043643D00072
中间体(III)缓慢释放出SO3,形成α—磺基甲酯(4)和游离的SO3。释放出的SO3随后可用来在最后步骤中与脂肪酸甲酯(I)或中间体(II)反应:
为使约大多数(I)转化为(IV),必须加入充分过量的SO3以产生大量的中间体(III),该中间体缓慢地生成所需的游离SO3以使磺化反应完全。因此,磺化反应投料摩尔比约为1:1.15到1:1.35为宜。
磺化反应过程中将伴随着其它一些副反应,如含有不饱和键烯与三氧化硫形成磺酸内酯,二磺基产物及其它一些有色物质。
磺酸老化一定时间以后,仍存在相当数量的中间体(III),若用碱中和或双氧水漂白会造成酯基的水解:
在双氧水存在时:
Figure C200610043643D00074
在氢氧化钠存在时:
Figure C200610043643D00081
产物(IV)是α—磺基脂肪酸酯盐产品,其中含有一定的二钠(钾)盐(V)。为减少此物的生成,进行二次酯化是必不可少的,在醇的作用下,重新发生酯化反应:
Figure C200610043643D00082
先漂白后酯化有其优点,可避免硫酸酯和醚的生成。前者毒性较高,为日化原料所不允许;后者易燃易爆,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是非常危险的。
在中和反应系统中,由于局部碱浓度过高,或在PH值大于9时,水解速度要快的多。所以在中和时要求磺酸和碱液混合速度要快且均匀,以兔产生导致水解的局部高PH值和高温。
磺化
参看图1,本发明一种方法的磺化步骤优选使用降膜式磺化器11,气液分离器12和老化反应器13、14组成。
空气—三氧化硫混合气和脂肪酸酯分别由管道15和16送入磺化器11,反应混合物流出磺化反应器经管道17送入气液分离器12,液体磺酸再经管道18送入老化器13,经过一定时间后再经管道19送入老化器14。
磺化步骤是制备a—磺基脂肪酸酯盐的关键。主要指标涉及游离油、副产物和色泽。三者之间互相关联,磺化程度低,产品色泽就好,副产物也少,但游离油偏高;磺化程度高,游离油少,但副产物多,色泽深。综合衡量,应以游离油指标为主,其它二项指标为辅,适当兼顾。磺化条件中,主要是原料投料比(酯:三氧化硫和空气:三氧化硫)、磺化温度、老化时间和温度。
本发明优选的磺化条件包括脂肪酸酯与三氧化硫的摩尔比为1:1.15~1:1.35,磺化温度在75℃~85℃(优选80℃),第一步老化在80℃~90℃下老化40~60分钟,第二步老化在70℃~80℃下老化30~60分钟。
漂白
本发明方法的漂白步骤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反应系统。该系统是一个连续式低温下漂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漂白步骤。漂白效果主要受温度、漂白剂用量、作用时间等因素影响,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该漂白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迅速,且放热量大,不易控制。控制初始温度也很关键,温度低,反应进行的慢,漂白效果也不好;温度过高,反应启动快,但在短时间内大量热量难以移除,也影响漂白效果。所以,控制温度,及时将反应热除去是决定漂白反应效果的关键。
理论上多种氧化剂都可用作漂白剂,如次氯酸钠、过氧化氢、臭氧等。次氯酸钠溶液有效含量低,水占的百分数大,水越多,反应热量越多,对反应不利。臭氧氧化能力强,成分单一,但制备量都比较小,难以满足生产要求。过氧化氢作为漂白剂还是比较理想的,它不但氧化能力强,而且分解后只有水生成,且原料成本也比较低廉。本发明优选双氧水作为漂白剂。
从试验看,采用何种漂白方式更为重要。磺酸遇到水,呈半固体状态,在较高的温度下,粘度也非常大,物料传递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在有大量醇存在下。本发明设计的装置是在低温、瞬时、连续条件下进行漂白。根据反应放热量大的特点,我们采用强风降温的方法,利用低温介媒对混合器腔进行强力降温。
参看附图1,漂白部分由风机20、冷冻机21、25,一级混合罐22、二级混合罐23、气料分离器24组成。
老化器14中的磺酸经管道25在热交换器30中降温。风经过风机20通过管道31进入冷冻机降温,并分别通过管道32、35通入喷雾喷头28和多级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33。来自管道27的过氧化氢、管道26磺酸与管道32的风一同输入一级混合罐的喷雾喷头进行喷雾混合,混合后经过多级孔板29及下端列管38继续降温,然后通过管道34移入二级混合罐23,通过多级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33充分混合均匀,通过管道37进入气料分离器24,得膏状产品。其漂白步骤温度为50℃~150℃,优选75℃~90℃。
参看附图6—10,双氧化工业上有25%、33%、50%、70%等多种规格,通过试验看。双氧水含量低,漂白效果差;含量高,反而颜色会加深。本发明双氧水含量为25%~50%,优选35%。
其用量对漂白效果有比较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多或过少对漂白都不利。这也符合规律,漂白剂过少,浓度低,氧化能力不足,漂白效果自然要差。漂白剂用量过多,浓度高,可能会造成深度氧化,产生更多的副产物,成分复杂化,漂白效果自然要差。所以,合理选用漂白剂的用量是十分重要的。本发明双氧水用量按磺酸重量计3%~20%,优选5%~10%,更优选5%~8%。
本发明直接用双氧水对磺酸漂白,副产物少,系统压力和温度也比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双氧水略有过量,漂白后仍有部分残存,可在后面的步骤中脱除。
二次酯化
由于该脂肪酸酯磺化反应机制的特殊性,二钠(钾)盐不可避免地要生成一部分,在漂白步骤也有一定量的二钠(钾)盐生成。在大量醇的作用下进行二次酯化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试验结果上看,二次酯化效果主要是受甲醇所占比例数和反应时间影响。由于反应体系本身就是强酸性,无需额外的酸性催化剂。该体系中,由于在进行漂白步骤时产生了一定量的水,对该步的二次酯化有一定影响。漂白时尽可能减少双氧水的加入量,也是本步骤的要求。酯化过程对游离油量和产品颜色影响不明显,说明在酯化过程中,磺酸是稳定的。
参看附图1,二次酯化部分可由混合器41、反应器42、43、44,冷凝器45、46、47组成。
漂白好的磺酸经管道48与来自管道49的甲醇一起输送到混合器41,升温后经管道50、51、52依次送入反应器42、43、44中进行二次酯化,蒸发的甲醇经冷凝器45、46、47回流。二次酯化是连续式的,反应器上部连续进料,底部连续出料,最后由管道53进入冷凝器56降温。
酯化反应加大醇的比例对反应有利,但过多的醇对后边的干燥处理是不利的,所以其量要适宜。本发明优选甲醇,其加入量占磺酸量的75%~200%(最好为100%)。酯化反应时间越长,二钠(钾)盐含量越低,其时间要由产品质量要求所决定,一般在1~6小时,二钠(钾)盐量可降到5%左右。
中和
本发明磺化后的中和是用液体氢氧化物与磺酸反应,例如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和,溶剂即可以是水也可以是醇。由于二次酯化后的物料混合物中含大量的醇,考虑到后面的干燥和醇的纯化,中和时仍保持醇体系是最为合理的。中和时既可采用氢氧化物的醇溶液,也可采用醇钠(钾)溶液。本发明选用5%~50%的氢氧化钠(钾)醇溶液。中和反应温度为40℃~80℃,优选40℃~50℃。中和后的磺酸盐PH值控制在7~8。
参看附图1,本发明中和步骤可以用醇碱溶液(包括醇钠溶液或其碱的醇溶液)、液碱将由管道57自热交换器56流出物中和。
中和部分部分由风机60、冷冻机61、78,一级混合罐62、二级混合罐63、气料分离器64组成。
二次酯化后的磺酸在热交换器56中降温。风经过风机60通过管道65进入冷冻机降温,风通过管道76与来自管道67的碱液、管道57的磺酸一同输入一级混合罐的喷雾喷头70进行喷雾混合,混合后经过多级孔板68及下端列管69继续降温,然后通过管道72移入二级混合罐63,首选通过多级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73充分混合均匀,并由管道77输送来的冷风使物料降温。最后物料通过管道74进入气料分离器64,得膏状产品。
中和反应在40℃~80℃条件下进行。
干燥
α—磺基酯基脂肪酯盐在受热状态下呈半固体状,粘度非常大,不易流动,在较高温度下干燥会加大二钠(钾)盐的生成量,同时会使产品颜色加深。
本发明选用旋转薄膜蒸发器进行干燥。该部分由旋转薄膜蒸发器81、输送泵82、储罐83、螺旋出料装置84、真空泵85和冷凝器88组成。
漂白的膏状物经由管道86输送到储罐83,再由管道87送入干燥器,干燥好的产品由螺旋出料装置84出料。
本发明干燥的干燥条件为真空压力为50~200mmHg,温度50℃~80℃。
下列详细的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它们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α—磺基脂肪酸甲酯钠盐的制备
原料
1、脂肪酸甲酯 本公司自制
主要技术指标:
(1)碳链分布
C14 2%
C16 81%
C18 17%
(2)平均分子量 377
(3)碘值 <0.3
(4)酸值 <1.0
(5)不可皂化成分 <1.0
(6)皂化值   198
2、三氧化硫 由硫磺燃烧制备
3、双氧水   工业级 33%
4、甲醇     工业级
5、氢氧化钠 工业级,98%
方法
参看图1,降膜式磺化器12由14只内径为30mm、长为6000mm的磺化管组成。来自管道16的液态脂肪酸甲酯均匀分布在各磺化管内壁,将三氧化硫空气混合气通入各管,气体与液体一同沿磺化管向下流动,在流动过程中脂肪酸酯与三氧化硫发生磺化反应,磺酸混合物由反应器底部通过管道17流入气液分离器12,多余气体则通过高压静电除雾器和碱液吸收。磺酸液体则通过管道18流入老化器13,磺酸在此于80℃~90℃下老化40化分钟,然后再通过管道19流入另一老化器14于70℃~80℃下老化30~40分钟。
老化好的磺酸进入下一个漂白步骤。磺酸通过管道26、来自管道27的双氧水与管道35的冷风一起送入喷雾混合器4。在此用约占磺酸总量8%的双氧水(含量为33%)进行低温漂白。双氧水和磺酸分别由二台计量泵导入。
漂白好的磺酸进行二次酯化,通过管道48、49分别将磺酸和甲醇导入混合器41中,在此溶解并升温至60℃,然后依次通过管道送入反应器42、43、44于80℃左右下回流反应。上端为进料口,下端为出料口自进料到出料的时间间隔即为反应时间。此反应为连续操作方式。
中和:分别将磺酸甲醇混合液和15%氢氧化钠甲醇溶液通过计量泵导入一级混合罐和二级混合罐进行中和,中和至PH为7~8。
干燥:将膏状物通过螺杆泵导入旋转薄膜蒸发器上端储料桶,靠真空吸力,物料即可自动流入蒸发器。干燥好的物料堆于蒸发器底部,利用螺旋出料装置出料,经进一步冷却后于粉碎机内粉成粉末。
试验过程中工艺参数见表1。
Figure C200610043643D00131
实施例2 漂白实验
本例所用的磺酸、试制设备和工艺同例1。以双氧水为漂白剂用液体混合泵进行连续漂白,试验反应温度对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双氧水加入量占磺酸的8%,浓度为35%。试验温度为50℃、60℃、75℃、90℃、120℃、150℃,漂白时间约1~5分钟。
色泽测定采用碘化钾—碘标准溶液目视比色(下同)。样品配成5%活性物的醇溶液,以100ml碘化钾—碘标准溶液含游离碘的毫克数作为碘色度,表示试样色泽。试验结果见图6。
从试验结果上看,温度低,漂白反应进行的缓慢,漂白后的产品颜色稍重;温度高于75℃以上,漂白反应能较快进行,漂白效果比较好,75℃~150℃从产品色泽上看区别不大。
实施例3 漂白实验
本例所用的磺酸、试制设备和工艺同例1。以双氧水为漂白剂用液体混合泵进行连续漂白,试验双氧水浓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双氧水加入量占磺酸的2%(纯过氧化氢量),试验浓度为25%、30%、35%、40%、50%、70%,漂白温度为85℃漂白时间1~5分钟。试验结果见图7。
试验结果上看,双氧水浓度为25%和70%漂白效果稍差。双氧水浓度高,反应十分剧烈,易发生副反应,影响漂白效果。
实施例4 漂白实验
本例所用的磺酸、试制设备和工艺同例1。以双氧水为漂白剂用液体混合泵进行连续漂白,试验双氧水用量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双氧水试验浓度为35%,加入量占磺酸的3%、5%、8%、10%、20%,漂白温度为85℃,漂白时间1~5分钟。试验结果见图8。
从试验结果看双氧水加入量以磺酸计5%~10%为宜。
实施例5 漂白试验
本例所用的磺酸、试制设备和工艺同例1。以双氧水为漂白剂用液体混合泵进行连续漂白,试验反应温度对二钠盐含量的影响。
双氧水浓度为35%,用量为磺酸量的8%,试验温度分别为50℃、60℃、75℃、90℃、120℃、150℃,漂白时间约1~5分钟。试验结果见图9。
从试验结果上看,温度越高,产生的二钠盐越多。因此漂白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漂白温度。
实例6 二次酯化实验
本例所用的磺酸、试制设备和工艺同例1。试验二次酯化时醇的用量对二钠盐含量的影响。
以甲醇为酯化剂,加入量占磺酸(漂白)的30%、50%、75%、100%、150%、200%,酯化温度为回流状态,酯化时间为2小时。试验结果见图10。
从试验结果上看,醇加入量越多,对酯化反应越有利,但加入量在80%以上时,二钠盐的含量变化趋小。若甲醇用量过大,会增加后边的干燥处理的工作量。综合考虑,醇的加入量占磺酸量的75%~150%为宜。
实施例7 二次酯化实验
本例所用的磺酸、试制设备和工艺同例1。试验二次酯化时酯化时间对二钠盐含量的影响。
以甲醇为酯化剂,加入量占磺酸(漂白)的100%,酯化温度为回流状态,酯化时间分别为1、2、3、4、5、6、7小时。试验结果见图11。
从试验结果上看,酯化时间越长,二钠盐的含量越低,但当二钠盐含量降到5%时,酯化反应变得愈加困难。
实施例8 中和试验
本例所用的磺酸、试制设备和工艺同例1。试验碱中时反应温度对二钠盐含量的影响。
中和用碱为15%氢氧化钠甲醇溶液,磺酸盐PH值为8,中和反应温度分别为40℃、50℃、60℃、70℃、80℃、90℃。试验结果见图12
从试验结果上看,反应温度越低,磺酸盐含量越低。低于50℃,工艺很难以实现,一般控制中和反应在50℃~60℃为宜。
实施例9 中和试验
本例所用的磺酸、试制设备和工艺同例1。试验碱中时碱浓度对二钠盐含量的影响。
碱中和温度分别于60℃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分别为5%、8%、10%、15%、20%、30%、40%、50%,试验中和后二钠盐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见图13。
从数据上看,稀溶液对产品质量有利,碱溶液浓度太高,二钠盐含量会因中和而增加。溶液太稀也不利于干燥。一般选用10%~30%即可。

Claims (10)

1、一种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脂肪酸酯用三氧化硫磺化制得磺酸;
(2)用双氧水作漂白剂将步骤(1)中得到的磺酸漂白;
(3)以醇为酯化剂将步骤(2)的产物进行二次酯化;
(4)用碱将步骤(3)的产物中和;
(5)将步骤(4)的产物干燥得到粉状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脂肪酸酯与三氧化硫的摩尔比为1:1.15至1:1.35;所述脂肪酸酯为脂肪酸甲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是采用喷雾进料方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是采用转子刮膜剪切混合器混合均匀。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是采用冷风或常温风除去漂白过程产生的热量。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醇的用量是磺酸漂白后总重的75%至2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述的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水溶液或醇溶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是采用转子刮膜混合器混合均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是采用冷风或常温风除去中和过程产生的热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α—磺基脂肪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是用旋转薄膜蒸发器来干燥。
CNB200610043643XA 2006-04-27 2006-04-27 α-磺基脂肪酸酯盐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76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43643XA CN100509769C (zh) 2006-04-27 2006-04-27 α-磺基脂肪酸酯盐制备方法
KR1020087029036A KR101024331B1 (ko) 2006-04-27 2007-04-24 알파-술폰 지방산 에스테르염 계면활성제의 제조방법
JP2009506899A JP5242554B2 (ja) 2006-04-27 2007-04-24 α−スルホ脂肪酸エステル塩界面活性剤の製造方法
US12/226,754 US8604226B2 (en) 2006-04-27 2007-04-24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pha-sulfo-fatty acid ester salt surfactants
EP07720943A EP2036885B1 (en) 2006-04-27 2007-04-24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 alpha sulpho-fatty acid ester salt surfactant
PCT/CN2007/001370 WO2007124686A1 (fr) 2006-04-27 2007-04-24 PROCÉDÉ POUR PRÉPARER UN SURFACTANT À BASE DE SEL D'ESTER D'ACIDE GRAS α- SULPHONIQUE
MYPI20084294A MY150128A (en) 2006-04-27 2007-04-24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sulpfo-fatty acid ester salt surfacta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43643XA CN100509769C (zh) 2006-04-27 2006-04-27 α-磺基脂肪酸酯盐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2908A CN101062908A (zh) 2007-10-31
CN100509769C true CN100509769C (zh) 2009-07-08

Family

ID=38655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4364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9769C (zh) 2006-04-27 2006-04-27 α-磺基脂肪酸酯盐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04226B2 (zh)
EP (1) EP2036885B1 (zh)
JP (1) JP5242554B2 (zh)
KR (1) KR101024331B1 (zh)
CN (1) CN100509769C (zh)
MY (1) MY150128A (zh)
WO (1) WO20071246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3245B (zh) * 2008-08-22 2011-03-16 江南大学 一种先磺化后酯化工艺制造低二钠盐含量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方法
CN101508660B (zh) * 2009-03-31 2013-02-0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α-磺酸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5245793B (zh) * 2022-07-29 2024-01-16 赞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烷基苯磺酸磺化反应后酸酯再磺化装置及运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34709B (de) * 1964-01-15 1967-02-23 Henkel & Cie Gmbh Kontinuierliches Verfahren zum Bleichen saurer Sulfonierungsprodukte
CH496934A (de) * 1968-09-11 1970-09-30 Luwa Ag Rotor für Dünnschichtbehandlungsapparat
JPS5346825B2 (zh) 1973-11-12 1978-12-16
DE2555076C2 (de) * 1975-12-06 1986-03-20 Henkel KGaA, 4000 Düsseldorf Kontinuierliches Verfahren zum Bleichen saurer &alpha;-Sulfofettsäureester
JPS5974195A (ja) * 1982-09-30 1984-04-26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α−スルホ脂肪酸エステル塩高濃度含有スラリ−
DE3432324A1 (de) * 1984-09-03 1986-03-13 Henkel KGaA, 4000 Düsseldorf Verfahren zur regelung des disalzgehalts in (alpha)-sulfofettsaeureester-tensiden
KR0140525B1 (ko) * 1989-02-03 1998-06-01 미다 가쓰시게 고점성물질의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DE3936001A1 (de) * 1989-10-28 1991-05-02 Henkel Kgaa Verfahren zur sulfierung ungesaettigter fettsaeureglycerinester
JPH04117352A (ja) * 1990-09-06 1992-04-17 Teika Corp α―スルホ脂胞酸エステル塩の製造方法
JPH06211774A (ja) * 1993-01-20 1994-08-02 Lion Corp α−スルホ脂肪酸エステル類の漂白方法
US5587500A (en) * 1993-09-17 1996-12-24 The Chemithon Corporation Sulfonation of fatty acid esters
JPH08119930A (ja) * 1994-10-20 1996-05-14 Lion Corp α−スルホ脂肪酸アルキルエステル塩の製造方法
JPH08170093A (ja) * 1994-12-16 1996-07-02 Lion Corp α−スルホ脂肪酸アルキルエステル塩粉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0119243A (ja) * 1998-10-09 2000-04-25 Lion Corp α−スルホ脂肪酸アルキルエステル塩の製造方法と中和装置
JP2000128852A (ja) * 1998-10-21 2000-05-09 Lion Corp 淡色α−スルホ脂肪酸アルキルエステル塩の製造方法
JP2000319685A (ja) * 1999-05-07 2000-11-21 Lion Corp 界面活性剤の製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α-磺基脂肪酸甲酯的生产与应用技术进展. 王军.日用化学工业,第2期. 2000
α-磺基脂肪酸甲酯的生产与应用技术进展. 王军.日用化学工业,第2期. 200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50128A (en) 2013-11-29
US8604226B2 (en) 2013-12-10
CN101062908A (zh) 2007-10-31
EP2036885A4 (en) 2011-05-04
EP2036885B1 (en) 2013-04-03
WO2007124686A1 (fr) 2007-11-08
EP2036885A1 (en) 2009-03-18
JP2009534431A (ja) 2009-09-24
JP5242554B2 (ja) 2013-07-24
KR20090008423A (ko) 2009-01-21
US20090306418A1 (en) 2009-12-10
KR101024331B1 (ko) 201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2935C (zh) α-磺基脂肪酸酯盐制备方法
CN100509769C (zh) α-磺基脂肪酸酯盐制备方法
CN101445472A (zh) 一种粉状α-烯基磺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1759612B (zh) 一种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的生产方法
US2325320A (en) Neutralization
US2130361A (en) Art of deterging
CN110336014A (zh) 一种无定型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WO2001000572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α-SULFO-FATTY ACID ALKYL ESTER SALT
US5189207A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lid or paste-form products
CN103951795A (zh) 一种制备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491276A (zh) 二次加碱生产次氯酸钠的方法
CN103304595B (zh) 一种磷酸三辛酯工业生产方法
CN102070496B (zh) 一种α—磺基脂肪酸甲酯盐的制备方法
JP4526810B2 (ja) スルホン化反応方法及びα−スルホ脂肪酸アルキルエステル塩の製造方法
US2766276A (en) Neutralization of sulfonic acids
CN100509770C (zh) 一种α-磺基脂肪酸酯中和方法
CN101323440A (zh) 一种管道反应器和利用管道反应器合成水合肼的方法
CN110152567B (zh) 一种由醇制备脂肪酸钠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2008521938A (ja) 界面活性剤酸前駆体の連続的中和方法
CN215162261U (zh) 一种新型丙烯酸正丁酯中和生产装置
JP2004176055A (ja) 粒状洗剤の製造方法
CN1156419C (zh) 氢氟氯烃碱洗方法
CN106987733A (zh) 一种从高浓度苛性碱中分离出铬酸根同时增大碱浓度的方法
CN109536301B (zh) 一种高速捏合造粒生产浓缩洗衣粉的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02139192B (zh) 一种利用微结构反应器制备土耳其红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EIHAI JINLUN CHEM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 HONGCAI

Effective date: 201007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50100 ZHONGLIAN NO.9, EAST AREA 2, HUANSHAN RESIDENTIAL QUARTER, LIXIA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O: 264400 NO.46, GUANGZHOU ROAD, WENDENG CITY,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702

Address after: 264400, No. 46, Guangzhou Road, Wendeng, Shandong, Weihai

Patentee after: Weihai Jinlun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100, No. 9, No. two, Eastern District, Ji'nan District, Lixia District, Shan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Li Hongcai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roduction of alpha-sulfofatty acid sal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3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Pledgee: China Shipping XinDa,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Weihai Jinlun Chemical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1990000075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411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505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806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