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2153C - 镜头挡板组件和安装有该镜头挡板组件的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挡板组件和安装有该镜头挡板组件的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2153C
CN100492153C CNB2005800303516A CN200580030351A CN100492153C CN 100492153 C CN100492153 C CN 100492153C CN B2005800303516 A CNB2005800303516 A CN B2005800303516A CN 200580030351 A CN200580030351 A CN 200580030351A CN 100492153 C CN100492153 C CN 10049215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ning strip
lens barrier
pendular ring
substrat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303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4902A (zh
Inventor
大石诚一
多田悟
黑泽嘉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Prec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Prec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Prec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Precis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14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4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21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215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03B11/043Protective lens closures or lens caps built int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镜头挡板组件和安装有该镜头挡板组件的摄像装置,该镜头挡板组件(1)具有:基板(2),其具有开口(2HL);扇形片(11~14),其在摄影时打开所述开口(2HL),在非摄影时关闭所述开口(2HL);以及电动机(6),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驱动所述扇形片,其中所述基板包括设置有所述扇形片的扇形片基板和设置有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基板,而且所述扇形片基板收纳所述电动机和所述电动机基板。根据本发明,由于将电动机设置在开闭扇形片的基板上,因此,可以提供扇形片和电动机一体化的小型化的镜头挡板组件。由于该镜头挡板组件形成为也可以安装在不同的镜头筒上,因此,可以作为具有通用性的独立的光学部件进行使用。此外,可以形成为在一块基板上设置扇形片和电动机的更小型的镜头挡板组件。

Description

镜头挡板组件和安装有该镜头挡板组件的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现了小型化的镜头挡板组件。更详细地讲,涉及为了保护摄影镜头而配置在镜头筒前面的镜头挡板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镜头而防止沙尘等从外部进入,迄今为止,提出了具有镜头挡板功能的照相机。一般,镜头挡板被一体地装配在镜头筒的前面侧,例如,通过关闭摆动自如地设置的扇形片(叶片),来保护镜头筒内的镜头。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镜头挡板的快门装置。该专利文献1提出有如下技术:利用1个驱动器进行快门用扇形片驱动或镜头驱动和镜头挡板驱动。该快门装置的镜头挡板采用通过小齿轮、齿轮、凸轮和操作杆进行移动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186828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快门装置中,具有如下结构:将快门用扇形片或镜头的驱动用电动机也兼用于镜头挡板驱动。因此,电动机等驱动机构从配置有快门用扇形片的附近到镜筒端部的镜头挡板机构,在镜筒内延伸得很长。此外,该快门装置具有切换快门用扇形片或镜头的驱动和挡板驱动的机构。因此,包含该镜头挡板功能的镜头筒存在结构复杂且大型化的问题。此外,由于镜头挡板机构一体地安装在框体内,因此,不能应用于其它镜筒,不具有通用性。
此外,由于上述快门装置的镜头挡板是通过凸轮和操作杆进行开闭的结构,所以,很难将挡板(扇形片)稳定地保持在开闭位置。因此,为了防止扇形片不稳定的动作,例如,可以考虑另外设置止动机构,该止动机构使操作杆或扇形片停留在停止位置。但是,当这样另外设置止动机构时,进一步产生镜头挡板的结构复杂化且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且具有通用性的镜头挡板组件。
上述目的可通过如下的镜头挡板组件来达到,该镜头挡板组件具有:基板,其具有开口;扇形片,其在摄影时打开上述开口,在非摄影时关闭上述开口;以及电动机,其设置在上述基板上,驱动上述扇形片,其中,所述基板包括设置有所述扇形片的扇形片基板和设置有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基板,而且所述扇形片基板收纳所述电动机和所述电动机基板。根据本发明,由于将电动机设置在开闭扇形片的基板上,因此,可以提供扇形片和电动机一体化后的小型化的镜头挡板组件。由于该镜头挡板组件形成为也可以安装在不同的镜头筒上,因此,可以作为具有通用性的独立的光学部件进行使用。此外,可以形成为在一块基板上设置扇形片和电动机的更小型的镜头挡板组件。
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上述扇形片经由摆动部件被上述电动机驱动,上述摆动部件是摆动自如的摆动环,同时,上述镜头挡板组件还包括与该摆动环啮合并传递来自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的蜗杆。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蜗杆限制摆动环的不稳定的动作,因此,就成为也具有如下功能的镜头挡板组件:可防止在关闭状态时扇形片打开等情况发生的功能。进而,由于该结构不必另外使用止动机构,就可以将扇形片保持在停止位置,因此,可以实现镜头挡板的小型化。可以促进安装有上述镜头挡板组件的摄像装置的小型化。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小型且具有通用性的镜头挡板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镜头挡板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镜头挡板装置的侧部剖面的图。
图3是取出包含在镜头挡板装置中的摆动环进行表示的图。
图4是表示镜头挡板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5是为了说明包含在镜头挡板装置中的扇形片的一系列动作而表示的图。
图6是为了说明包含在镜头挡板装置中的扇形片的一系列动作而表示的图。
图7是表示在镜头挡板装置中,扇形片处于锁定状态时的情况的图。
图8是镜头挡板装置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扇形片从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进而,直到形成锁定状态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图。
图11是具有镜头挡板装置的摄像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为镜头挡板组件的镜头挡板装置进行说明。镜头挡板装置在用摄像元件或胶片等进行摄影时打开,从而能够进行摄影,在非摄影时关闭,保护摄影镜头等。图1是表示镜头挡板装置1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情况的图,图2是图1的镜头挡板装置1的侧部剖面图,图3是取出包含在镜头挡板装置1中的摆动环3进行表示的图。本镜头挡板装置1安装在照相机的镜头筒前侧进行使用。另外,此处,如图1和图2所示,假想设定X、Y、Z三根轴,为了容易理解发明而使用。图2中的Z方向的左侧是镜头挡板装置1的前面侧,右侧为背面侧。在该背面侧,如图所示,安装有镜头筒4。
参照图1至图3,对镜头挡板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镜头挡板装置1包括摆动的4枚扇形片(叶片)11~14。更具体地讲,镜头挡板装置包括第1内扇形片11和第2内扇形片12以及第1外扇形片13和第2外扇形片14。这些扇形片11~14摆动自如地安装在扇形片基板2上。在扇形片基板2的中央部形成有摄影用的开口2HL。此外,从图1可以确认到,这些扇形片11~14以立设在扇形片基板2的预定位置的2根支轴15、16为中心进行摆动。第1内扇形片11和第1外扇形片13以支轴15为中心摆动,此外,第2内扇形片12和第2外扇形片14以支轴16为中心摆动。并且,从图2可以确认到,第1内扇形片11和第2内扇形片12配设成,存在于同一面内,并且在关闭时彼此的端部抵接。第1外扇形片13和第2外扇形片14隔开微小的间隔配置在内扇形片11、12的前面侧。对这些扇形片11~14,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在扇形片11~14的背面侧(在图2中为右侧),配置有作为摆动部件的摆动环3。图3是为了容易确认摆动环3而将摆动环3取出进行表示。通过使该摆动环3沿周向摆动,使上述扇形片11~14摆动。摆动环3在周部具有齿列37。该齿列37与在X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蜗杆(worm gear)9W啮合。摆动环3接受来自蜗杆9W的驱动力,向两个方向旋转。该摆动环3在中央具有摄影用的开口3HL。
在摆动环3上形成有卡定部31、32,所述卡定部31、32用于将2个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21、22的一端卡定。并且,在螺旋弹簧21、22的另一端所处的周边部形成有开口33、34。此外,第1内扇形片11和第2内扇形片12分别具有与螺旋弹簧21、22的另一端卡合的突起部11PR、12PR。这些突起部11PR、12PR通过开口33、34,使头部突出到摆动环3的相反侧。通过使螺旋弹簧21、22的另一端卡合在该头部,从而形成分别对第1内扇形片11和第2内扇形片12施加螺旋弹簧21、22的作用力的结构。另外,更具体地讲,如图1所示,第1内扇形片11的突起部11PR卡合到螺旋弹簧21的另一端,第2内扇形片12的突起部12PR卡合到螺旋弹簧22的另一端。
在上述摆动环3的背面侧(在图2的右侧),配置有电动机基板5。电动机基板5具有摄影用的开口5HL。在电动机基板5上固定有作为驱动装置的电动机6。在电动机6的转子轴上固定有转子小齿轮(rotor kana)(齿轮)7。转子小齿轮7与形成为2级齿轮的中间齿轮8的一方的齿轮8a啮合。中间齿轮8的另一方的齿轮8b与和蜗杆9W一体地旋转的齿轮9C啮合。另外,电动机6的转子轴与Z轴平行,蜗杆9W的旋转轴与X轴平行。从而,作为中间齿轮8的一方的齿轮8b和齿轮9C,例如通过使用锥齿轮、螺旋齿轮等,可变换旋转轴的方向。
此外,对于本镜头挡板装置1,如上所述,在摆动环3的背部配置有电动机基板5,在该电动机基板5上配置有驱动扇形片11~14的电动机6。本镜头挡板装置1并不是像以往通常采用的装配式的镜头挡板的那样从镜筒侧获得驱动力的结构,而是具有独自的驱动用电动机,其驱动系统独立。
由此,本装置1不必像以往那样,为了从镜筒侧获得驱动力而配设长的驱动轴等或切换机构,因此,可以使结构简化和小型化。进而,与此对应,安装有本装置1的镜头筒侧的结构也可以简化。此外,从图2可以确认到,扇形片基板2的周部被加工为圆筒状,作为本装置1的壳体而发挥功能。在该壳体内,不仅配置有扇形片11~14和摆动环3,而且也一体地收纳有固定在电动机基板5上的电动机6。由此,由于这样单元化起来,因此,本装置1可以作为独立的光学部件来使用,因此,与以往的镜头挡板不同而具有通用性。例如,本装置1以与镜筒4旋合的方式形成,可以自由地装卸。
进而,如上所述,在本镜头挡板装置1中,具有如下结构:来自电动机6的驱动力通过蜗杆9W传递到摆动环3上。在这样的结构中,蜗杆9W的驱动力(旋转力)通过齿列37被传递到摆动环3上。但是,与此相反,相对于从摆动环3产生的运动,蜗杆9W对其进行限制。这是由于蜗杆与圆柱齿轮相比,其自停止功能强。即,通过在电动机6与摆动环3之间配置蜗杆9W,从而构成为驱动力不可逆地被传递到摆动环3上的结构。
在本镜头挡板装置1中,如上所述,由于蜗杆9W与摆动环3的齿列37啮合,因此,摆动环3可靠地移动到期望的位置。进而,摆动环3稳定地保持在停止位置。由于基于该摆动环3的转动动作,扇形片11~14摆动,因此,在本镜头挡板装置1中,可以可靠地使扇形片11~14摆动,进而,可以保持在该状态。
图4是表示镜头挡板装置1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情况的图。该图4的打开状态在从图1的关闭状态沿X方向观察、使蜗杆9W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预定转数时形成。此时,摆动环3向逆时针方向CCW移动预定量。基于这样的摆动环3的动作,各扇形片11~14从开口部退避开,从而形成打开状态。在形成打开状态后,与关闭的情况相同,摆动环3通过蜗杆9W限制其运动。从而,扇形片11~14稳定地保持打开状态。
本镜头挡板装置1采用使用4枚扇形片11~14关闭开口的结构。通过这样使用多枚扇形片来实现小型化。图5和图6是为了说明包含在镜头挡板装置1中的扇形片11~14的一系列动作而表示的图。图5(A)是取出第1内扇形片11和第2内扇形片12,表示从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的位置到图4所示的打开状态的位置的图。在图5(A)中,用双点划线表示打开状态时的扇形片11、12。此外,图5(B)是取出第1外扇形片13和第2外扇形片14,同样进行表示的图。
另外,由于各扇形片是薄叶状,因此,与成为摆动中心的支轴15、16嵌合的部分被加强。在与各扇形片11~14的支轴嵌合的部分一体地形成有环状的凸部11RN~14RN。该环状的凸部11RN~14RN起到轴承的作用,以便确保与支轴15、16接触的面积,使各扇形片进行稳定的摆动动作。此外,该环状的凸部11RN~14RN还作为间隔件而发挥功能,以将对置配置的第1内扇形片11与第1外扇形片13、第1内扇形片11与摆动环3和第1外扇形片13与扇形片基板2的间隔,以及第2内扇形片12与第2外扇形片14、第2内扇形片12与摆动环3和第2外扇形片14与扇形片基板2的间隔保持为一定。
第1外扇形片13和第2外扇形片14构成为,当第1内扇形片11和第2内扇形片12摆动时随之而从动(联动)。对使第1内扇形片11和第2内扇形片12摆动的结构进行说明,其后,对第1外扇形片13和第2外扇形片14从动的结构进行说明。
再次参照图1。如前面所述,第1内扇形片11和第2内扇形片12的突起部11PR、12PR通过摆动环3的开口33、34连接到螺旋弹簧21、22的一端。即,摆动环3位于螺旋弹簧21、22与内扇形片11、12之间。此外,在图2中,省略突起部11PR、12PR和螺旋弹簧21、22的图示,但突起部11PR、12PR朝向右方向(本装置1的背面侧)突出,与配置在摆动环3的背面侧的螺旋弹簧21、22的一端卡合。另外,在本装置1中,在摆动环3的背面侧形成凹部(未图示),在该凹部中收纳螺旋弹簧21、22。采用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实现小型化,可以防止与位于背面侧的电动机基板5产生干涉。
对从图4的打开状态变化到图1的关闭状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4的打开状态下,摆动环3位于沿逆时针方向CCW移动最远的位置。此时,摆动环3的开口33的端部与突起部11PR抵接,使突起部11PR以轴15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CW转动。由此,扇形片11以轴15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CW转动,打开开口2HL。由于相反侧的开口34也同样地将突起部12PR推上去,因此,扇形片12以轴16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CW转动,打开开口2HL。
当摆动环3从图4的状态向顺时针方向CW旋转预定量时,就成为图1的关闭状态。当摆动环3从图4的状态向顺时针方向CW开始转动时,开口33、34与突起部11PR、12PR分离,但借助于螺旋弹簧21、22的作用力,突起部11PR、12PR也随着摆动环3转动。由此,当摆动环3转动到图1的状态时,内扇形片11、12基于螺旋弹簧21、22的作用力而相互抵接,从而形成关闭的状态。
第1外扇形片13和第2外扇形片14如上所述,与摆动的内扇形片11、12从动。图6是更详细地表示4枚扇形片11~14的图。图6(A)是表示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下的4枚扇形片的情况。另一方面,图6(B)是表示图4所示的打开状态下的4枚扇形片的情况。
第1外扇形片13具有抵接片13MT-1,该抵接片13MT-1在第1内扇形片11沿关闭方向移动时与第1内扇形片11抵接。如图6(A)所示,当第1内扇形片11沿箭头方向摆动时,第1内扇形片11推压第1外扇形片13的抵接片13MT-1,因此,第1外扇形片13从动于第1内扇形片11。第2外扇形片14也具有抵接片14MT-1,进行同样的摆动动作。
另外,在第1外扇形片13上,如图6(B)所示,在其它位置具有抵接片13MT-2。该抵接片被配置在如下位置:当第1内扇形片11如箭头所示那样向打开的位置移动时与第1内扇形片11抵接的位置。由此,第1外扇形片13从动于第1内扇形片11而打开。对于第2内扇形片12和第2外扇形片14也同样,配置有抵接片14MT-2。由此,如图1和图4所示,当摆动环3转动时,4枚扇形片11~14描绘出预定的轨迹而进行摆动,形成关闭和打开的状态。进而,当在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时,由于4枚扇形片11~14协同动作而关闭开口部,因此,防止粉尘或砂等进入内部。并且,通过这样分割扇形片来构成,并采用由内扇形片使外扇形片摆动的结构,也可以实现小型化。
在本镜头挡板装置1中,在成为图1和图4所示的状态后,摆动环3通过蜗杆9W维持在预定的位置。由此,在镜头挡板装置1中,可以防止由于摆动环3不经意地移动而在关闭的状态下使扇形片11~14打开这一情况以及在打开状态下使扇形片关闭这一情况发生。此外,由于摆动环3通过蜗杆9W可靠地进行移动,因此,扇形片11~14的摆动动作稳定。
另外,本镜头挡板装置1作为更优选的结构,具有使上述扇形片11~14保持(锁定)在关闭状态的结构。对该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在镜头挡板装置1中,扇形片11~14处于锁定状态时的情况的图。在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下,内扇形片11、12的突起部11PR、12PR在不与开口33、34的端部接触状态下位于其内部。即,内扇形片11、12借助于螺旋弹簧21、22的作用力,被维持在关闭扇形片基板2的开口2HL的位置。另外,上述摆动环3的开口3HL和电动机基板5的开口5HL形成在与该扇形片基板2的开口2HL对应的位置(参照图2)。
如上所述,即使在内扇形片11、12处于关闭开口2HL的位置时,也通过蜗杆9W使摆动环3可靠地停止,因此,不会因摆动环3不经意地移动而使扇形片打开。但是,更优选具有如下结构:在扇形片本身被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维持关闭状态。因此,本装置1附加有可以可靠地将扇形片保持在关闭状态的结构。
图7的锁定状态通过克服螺旋弹簧21、22的作用力使摆动环3从图1的关闭状态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CW旋转而形成。此时,用与上述开口33打开状态(图4)相反的端部,与第1内扇形片11的突起部11PR抵接。同样,开口34的端部与第2内扇形片12的突起部12PR抵接。为了形成这样的状态,设计蜗杆9W与齿列37的啮合量,以使得蜗杆9W可以从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进一步旋转。由此,可以使蜗杆9W从图1所示的状态再旋转一段。在该锁定状态下,与上述相同,首先,蜗杆9W限制(锁定)摆动环3的运动。此时,由于摆动环3的开口33、34的端部成为与突起部11PR、12PR抵接的状态,因此,内扇形片11、12的运动被限制。进而,通过上述结构,外扇形片13、14被内扇形片11、12限制。从而,在图7所示的锁定状态下,可以更可靠地将各扇形片11~14维持在关闭状态,因此,可实现遮蔽镜筒4的前面来保护内部的结构。
另外,本镜头挡板装置1具有用于检测扇形片11~14的状态的开关机构。参照图1(关闭)、图4(打开)以及图7(锁定),对该开关机构进行说明。在电动机基板5的左上方固定有构成开关机构50的一部分的开关片55。该开关片55由导电性部件形成,其端部从电动机基板5立起,成为接片56。在开关片55的两侧配置有成为开关的线圈状的导电性弹簧51、52。该弹簧51、52的一端卡定在电动机基板5上。该被卡定的一端在电动机基板5的背面侧与开关片55电连接。
弹簧51、52的另一端成为自由端51f、52f,被配置成可与开关片55的接片56抵接。此外,上述摆动环3具有在转动时与自由端51f、52f抵接的突起35(参照图3)。包括该摆动环3的突起35,形成开关机构50。
当摆动环3移动到打开位置(图4)时,成为第1开关(SW1)的弹簧51的自由端51f通过突起35与接片56分离开来。此外,当摆动环3移动到关闭位置(图1)时,成为第2开关(SW2)的弹簧52的自由端52f通过突起35与接片56分离开来。由此,通过SW1、SW2的接通(ON)、断开(OFF),可以检测出摆动环3的移动位置。从而,在本装置1中,可以根据摆动环3的移动位置确认扇形片11~14的状态。
图8是镜头挡板装置1的方框图。本镜头挡板装置1包括对SW1和SW2的接通、断开进行监视的控制部57。该控制部57例如以CPU为中心构成,连接有存储部58。在存储部58中,包含有存储本装置1的驱动所涉及的程序的ROM和提供运算处理区域的RAM等。该控制部57从存储部58读出预定的程序,通过驱动电路59,对驱动上述蜗杆9W的电动机6进行控制。并且,该图8是表示镜头挡板装置1包含控制部57和存储部58的情况的一个结构例。也可以采用由如下的控制装置来实现的结构,该控制装置将此处所示的控制部57和存储部58等内置在与本镜头挡板装置1连接的镜头筒4或具有该镜头筒4的照相机(未图示)侧。
图9是表示本镜头挡板装置1的扇形片11~14从打开状态(图4)变为关闭状态(图1),进而,直到形成锁定状态(图7)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的处理通过上述控制部57来执行。该流程图例如通过接通设置在本镜头挡板装置1或照相机侧的关闭挡板的开关(未图示)来起动。
控制部57对SW1(图4的51)断开进行确认(S10)。该流程图在从图4所示的打开状态关闭扇形片时执行。自由端51f通过突起35与开关片55的接片56分离而成为断开的状态是正常状态。由此,当在步骤S10中不能确认到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57判断为存在异常,停止本流程图的处理。
当控制部57在步骤S10确认到SW1为断开时,将电动机6向关闭方向驱动预定步数(例如3步)(S11),确认SW1是否已转换为接通(S12)。在只执行该步骤12一次、SW1没有接通的情况下,控制部57对存储器A加1,再次驱动电动机6(S16)。在该处理例如重复进行3次后SW1仍旧没有接通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异常,停止处理(S17)。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2确认到SW1接通时,控制部57进一步向关闭方向驱动电动机6,直到SW2(图1的52)断开为止(S13、S14)。通过该处理,形成图4的关闭状态。进而,此后,控制部57按预先设定的预定步数,向关闭方向驱动电动机6(S15)。通过该最后的电动机驱动,形成图7的锁定状态,结束基于本流程图进行的处理。
对于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镜头挡板装置1,来自电动机6的驱动力经由蜗杆9W在一个方向传递到摆动环3。由于蜗杆9W与摆动环3的齿列37啮合,通过蜗杆9W的旋转,摆动环3旋转,因此,可以可靠地使扇形片11~14摆动。在该结构中,通过蜗杆9W可靠地限制停止后的摆动环3的运动。其结果是,可以将扇形片11~14维持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这样使用蜗杆9W时,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将摆动环或扇形片保持在停止位置的止动器,因此,可以提供小型且扇形片可以稳定地摆动的镜头挡板装置。本镜头挡板装置既可以用相对于镜筒4装卸自如的结构来实现,也可以用一体地安装在镜筒4的前面的结构来实现。
此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使设置在摆动环3上的开口33、34形成为在突起部11PR、12PR的摆动方向上更长的开口33′、34′,在图7的锁定状态时,突起部11PR、12PR不与开口33′、34′抵接。即,通过使开口33′、34′形成为比开口33、34更长的开口,即使在向关闭状态移行的过程中或在锁定状态时,突起部11PR、12PR也有可以移动的余地,可以使扇形片11、12向打开方向运动。这样,比起图1的关闭状态,摆动环3在锁定状态时转动得更多,因此,即使更强地施加螺旋弹簧21、22的作用力,并施加外力,也很难打开。此外,即使万一在向关闭状态移行的过程中,在扇形片11、12之间夹入异物,由于突起部11PR、12PR不与开口33′、34′抵接,因此,也可以克服螺旋弹簧21、22的作用力,容许扇形片11、12向打开方向移动。因此,即使在向关闭状态移行的过程中或在锁定状态下夹入异物的情况下,扇形片11、12也可以相对于摆动环3向打开方向相对移动,因此,不会对摆动环3和蜗杆9W施加过大的力,从而不存在齿轮等破损的可能性。
图11是用于说明具有本发明的镜头挡板装置的摄像装置的方框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若大体划分,则具有:镜头挡板装置1;照相部100;照相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200;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300;介质接口(以下,称为介质I/F)400;控制部57;操作部600;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控制器700;LCD800;以及外部接口(以下,称为外部I/F)900,同时,记录介质1000可以装卸。
记录介质1000可以考虑使用利用半导体存储器的所谓存储卡、可记录的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光盘)或可记录的CD(CompactDisc-光盘)等光记录介质、磁盘等各种介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介质1000,例如,说明使用存储卡的介质。
镜头挡板装置1具有:驱动上述结构的扇形片11~14的摆动环3;开关机构50;驱动电路59;以及电动机6。进而,照相部100如图11所示,具有:光学组件101;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102;前处理电路103;光学组件用驱动器104;CCD用驱动器105;以及定时生成电路106。此处,光学组件101具有镜头、调焦机构、快门机构、光圈(iris)机构等。
此外,控制部57是通过系统总线503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501和时钟电路502连接起来的结构,其可以控制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各部。时钟电路502对当前的年月日、当前的星期、当前的时间进行计时,可以提供摄影日期和时间等。在存储部58中,包含有RAM(RandomAccess Memory)58a以及闪速ROM(Read Only Memory)58b,并连接到控制部57。RAM58a主要用作临时存储处理的中途结果等的作业区域。此外,闪速ROM58b用于存储在CPU 501中执行的各种程序和处理中必要的数据等。
镜头挡板装置的动作通过CPU 501,经由驱动电路59控制电动机6。镜头挡板装置1的动作的详细情况由于已在前面详述,故将其省略。此外,扇形片11~14的开闭状态可通过开关机构50进行检测,有关各SW1和SW2的接通/断开的数据从开关机构50输出到控制部57,因此,CPU501通过根据SW1和SW2的状态控制驱动电路59和电动机6,就可以控制扇形片11~14的开闭动作。
在图像的摄影时,光学组件用驱动器104根据来自控制部57的控制,形成驱动信号,并将其供给到光学组件101,以使光学组件101动作。光学组件101根据来自驱动器104的驱动信号,控制调焦机构、快门机构、光圈机构,取入被摄体的图像,将其提供给CCD 102。
CCD 102对来自光学组件101的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将其输出,根据来自CCD驱动器105的驱动信号进行动作,将来自光学组件101的被摄体形状作为图像取入,同时,根据由控制部57控制的、来自定时生成电路106的定时信号,将取入的被摄体的图像(图像信息)作为电信号供给到前处理电路103。
并且,如上所述,定时生成电路106根据来自控制部57的控制,形成提供预定定时的定时信号。此外,CCD驱动器105根据来自定时生成电路106的定时信号,形成供给到CCD 102的驱动信号。
前处理电路103对供给到其中的电信号的图像信息进行CDS(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相关2重采样)处理,保持良好的S/N比(信噪比),同时,进行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处理,控制增益,进而,进行A/D(Analog/Digital)转换,形成作为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来自前处理电路103的作为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被供给到DSP 200。DSP 200根据CPU 501的控制,对供给到其中的图像数据施行AF(Auto Focus-自动调焦)、AE(Auto Exposure-自动曝光)、AWB(Auto White Balance-自动白平衡)等照相信号处理。这样,已进行过各种调整的图像数据按预定的压缩格式进行数据压缩,通过系统总线503、介质I/F400供给到安装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的记录介质1000中,如后所述,作为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1000中。
此外,记录在记录介质1000中的图像数据根据通过由触摸屏或控制键等构成的操作部600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将目的图像数据通过介质I/F 400从记录介质1000读出,并将其供给到DSP 200。
DSP 200对从记录介质1000中读出、通过介质I/F 400供给的已进行数据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该数据压缩的解压处理(展开处理),将解压后的图像数据通过系统总线503供给到LCD控制器700。LCD控制器700从供给到其中的图像数据形成供给到LCD 800的图像信号,并将其供给到LCD 800。由此,与记录在记录介质1000中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被显示在LCD 800的显示屏幕上。
并且,图像显示的方式对应于记录在ROM 58b中的显示处理程序。即,该显示处理程序是后述的文件系统用怎样的形式进行记录,怎样再现图像的程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设置有外部I/F 900。通过该外部I/F 900,例如与外部个人计算机连接,可以从个人计算机接收图像数据的供给并将其记录在本机中所安装的记录介质中,或者,将存储在本机所安装的记录介质中的图像数据供给到外部个人计算机等。
此外,也可以通过将通信组件连接到外部I/F 900上,例如,连接到因特网等网络中,通过网络取得各种图像数据或其它信息并将其记录在本机中所安装的记录介质中,或者,将存储在本机所安装的记录介质中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作为目的的目的对象。此外,对于通过外部个人计算机或网络取得的、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图像数据等的信息,如上所述,用户当然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读出和再现,并将其显示在LCD 800上进行利用。并且,外部I/F 900既可以设置为IEEE(Institute of Electri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1394、USB(UniversalSerial Bus)等有线用接口,也可以设置为基于光或电波的无线接口。即,外部I/F 900可以是有线和无线中的任何一种接口。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可以对被摄体的图像进行摄影,并将其记录在该摄像装置所安装的记录介质中,同时,可以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图像数据,将其再现并进行利用。此外,可以通过外部个人计算机或网络,接收图像数据的提供,将其记录在本机中所安装的记录介质中,或者,将其读出进行再现。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所涉及的特定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变形和变更。

Claims (3)

1.一种镜头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镜头挡板组件具有:
基板,其具有开口;
扇形片,其在摄影时打开所述开口,在非摄影时关闭所述开口;以及
电动机,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驱动所述扇形片,
其中,所述基板包括设置有所述扇形片的扇形片基板和设置有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基板,而且
所述扇形片基板收纳所述电动机和所述电动机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形片经由摆动部件被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摆动部件是摆动自如的摆动环,同时,所述镜头挡板组件还包括与该摆动环啮合并传递来自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的蜗杆。
3.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摄像装置安装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头挡板组件。
CNB2005800303516A 2004-09-09 2005-09-02 镜头挡板组件和安装有该镜头挡板组件的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21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3109/2004 2004-09-09
JP2004263109 2004-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4902A CN101014902A (zh) 2007-08-08
CN100492153C true CN100492153C (zh) 2009-05-27

Family

ID=36036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3035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2153C (zh) 2004-09-09 2005-09-02 镜头挡板组件和安装有该镜头挡板组件的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38035B2 (zh)
JP (1) JP4467578B2 (zh)
CN (1) CN100492153C (zh)
WO (1) WO200602800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7537A (zh) * 2009-07-20 2011-01-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镜头挡板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3743B2 (en) * 2007-12-14 2014-1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ryptographic prescription system
JP2010190991A (ja) * 2009-02-16 2010-09-02 Nittoh Kogaku Kk レンズバリア装置
JP5896729B2 (ja) * 2011-12-27 2016-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バリア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86828A (ja) 1989-12-18 1991-08-14 Copal Co Ltd カメラ用シャッタ装置
JP3118610B2 (ja) 1990-09-18 2000-1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焦点状態検出装置
JP2556334Y2 (ja) * 1991-06-21 1997-12-03 株式会社コパル 光学機器の羽根開閉装置
US5842057A (en) * 1996-01-26 1998-11-24 Asahi Kogaki Kogo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with lens barrier apparatus
JP3375551B2 (ja) * 1998-10-20 2003-02-10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バリア開閉機構
JP4126131B2 (ja) * 1998-12-14 2008-07-30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幕速調整機構用のウォームギア緩み防止装置
JP3519989B2 (ja) * 1999-06-25 2004-04-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保護機構を具えたカメラ機器
JP2001100275A (ja) * 1999-09-28 2001-04-13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バリア付きカメラ
JP3742562B2 (ja) * 2001-03-22 2006-02-08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のストッパ構造
JP2003114460A (ja) * 2001-10-05 2003-04-18 Canon Inc 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JP2004184585A (ja) * 2002-12-02 2004-07-02 Minolta Co Ltd カメラ用レンズバリアユニット
US7340723B2 (en) * 2003-07-02 2008-03-04 Scaleform Corporation Identifier implementation mapping and methods of using namespaces
JP4551640B2 (ja) * 2003-09-10 2010-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7537A (zh) * 2009-07-20 2011-01-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镜头挡板装置
CN101957537B (zh) * 2009-07-20 2015-05-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镜头挡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4902A (zh) 2007-08-08
US7738035B2 (en) 2010-06-15
US20070160368A1 (en) 2007-07-12
JPWO2006028003A1 (ja) 2008-07-31
JP4467578B2 (ja) 2010-05-26
WO2006028003A1 (ja) 200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5189C (zh) 镜头挡板装置和具有该镜头挡板装置的摄像装置
CN102668538B (zh) 摄像设备、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JP4573136B2 (ja) 光量調整装置、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024520B2 (ja) 手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並びに撮像装置
JP2002357761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0492153C (zh) 镜头挡板组件和安装有该镜头挡板组件的摄像装置
JP4467579B2 (ja) レンズバリア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05987146A (zh) 扭矩限制装置及齿轮单元
JP4899994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9017421A (ja) 撮像装置
JP2006235077A (ja)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
JP2013246415A (ja)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4415782B2 (ja) 撮像装置
JP2008252675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5063603A (ja) ポータブル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333221A (ja) 撮像装置
US20090009627A1 (en)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JP4513452B2 (ja) カメラ装置、露出制御方法、露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0039186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5079916A (ja) カメラ機能付き携帯機器
JP2005340948A (ja) 撮像装置
JP2008090134A (ja) 手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並びに撮像装置
JP2008252673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7060304A (ja) 撮影装置
JP2009300691A (ja) 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