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7497C - 光扩散片、光学元件和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扩散片、光学元件和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87497C CN100487497C CNB038082349A CN03808234A CN100487497C CN 100487497 C CN100487497 C CN 100487497C CN B038082349 A CNB038082349 A CN B038082349A CN 03808234 A CN03808234 A CN 03808234A CN 100487497 C CN100487497 C CN 10048749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diffusing
- diffusing sheet
- light
- transparent resin
- resin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having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扩散片,是在透明基板的至少一面上设有表面形成为微细凹凸形状的透明树脂层的光扩散片,该光扩散片的浊度在30%以上,且中心线平均表面粗造度(Ra:微米)与平均山谷间隔(Sm:微米)之比(Ra/Sm)在0.005以下,而且满足0.1≤Ra≤0.4。这种光扩散片不但具有防眩性,而且还能抑制画面晃眼和泛白,且具有良好的图像鲜明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液晶显示器(LCD)、平板显示器(FPD)、有机EL、PDP等图像显示装置中为抑制画面辨识性降低而使用的光扩散片、及设置有上述光扩散片的光学元件。另外还涉及使用该光学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LCD等图像显示装置中,由于荧光灯等的室内照明、太阳光自窗户的入射、操作者的影子等的映现,在显示装置表面上,图像辨识性受到了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图像辨识性,在显示器表面上设置有已形成有微细凹凸结构的光扩散层,上述的微细凹凸结构能够扩散表面反射光,抑制外来光线的单向反射,防止外部环境的映现(具有防眩性)。作为形成光扩散层的方法,成为主流的是涂敷分散有微粒的树脂而形成透明树脂层的方法,这是因为这种方法容易进行结构的微细化,而且生产率高。
但问题是当应用于高清晰(如,120ppi以上)LCD时,如果在其上安装上述光扩散片,则由于由突出于光扩散层表面的粒子所形成的微细凹凸结构的凸形状的透镜效果,LCD显示器表面上就会出现严重的晃眼,从而会导致画质的下降。另外,因泛白和图像鲜明性的下降,会明显地影响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扩散片,当将其应用于高清晰度LCD时,也可在维持防眩性的同时抑制画面的晃眼、泛白,且具有优良的图像鲜明性。
另外,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设有该光扩散片的光学元件、以及使用该光学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人等为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下述的光扩散片能够达成上述目的,并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扩散片,在透明基板的至少一面上设有表面形成为微细凹凸形状的透明树脂层的光扩散片中,其特征在于,
该光扩散片的浊度在30%以上,且中心线平均表面粗造度(Ra:微米)与平均山谷间隔(Sm:微米)之比(Ra/Sm)在0.005以下,而且满足0.1≤Ra≤0.4。
作为LCD晃眼现象的发生机理,通常认为是在表面凹凸结构的透镜效果作用下,由无规则强弱光线产生的透镜效果所引起的,所以上述本发明将浊度设定在30%以上,以抑制晃眼现象。浊度优选在35%以上,更优选40%以上。还有从图像的鲜明性考虑,浊度优选处于50%以下,更优选45%以下。上述浊度能够利用表面凹凸引起透过光的表面扩散作用来调整,而且也可以利用被埋在透明树脂层内部的添加粒子等的内部扩散作用来调整。
另外,通常认为泛白作用是因表面凹凸结构使外部光线散射引起的。通常认为图像鲜明性的降低也是因为表面凹凸结构使透过光线发生散射所引起的。因此,本发明中通过将表面凹凸结构中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造度(Ra:微米)与平均山谷间隔(Sm:微米)之比(Ra/Sm)设定在0.005以下,而且满足0.1≤Ra≤0.4,不但能够维持良好的防眩性,而且还能减小画面晃眼和泛白,抑制图像鲜明度的降低。比值(Ra/Sm)一旦超过0.005,泛白就会加剧而且图像鲜明性也会降低。比值(Ra/Sm)优选处于0.004以下,更优选处于0.003以下。另外若Ra超过0.4微米即使,比值(Ra/Sm)处于0.005以下,晃眼等性能也会降低。而Ra小于0.1微米时因防眩性不充分而不优选。另一方面,Ra优选处于0.3微米以下。还有就Sm与Ra的关系而言,只要上述比值(Ra/Sm)处于0.005以下就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30≤Sm≤80,更优选40≤Sm≤60。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光扩散片,在透明基板的至少一面上设有表面形成为微细凹凸形状的透明树脂层,且在微细凹凸形状的表面上还设有折射率低于透明树脂层的低折射率层的光扩散片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扩散片的浊度在30%以上,
中心线平均表面粗造度(Ra:微米)与平均山谷间隔(Sm:微米)之比(Ra/Sm)在0.005以下,而且满足0.1≤Ra≤0.4。
即使在设置低折射率层的情况下,通过满足上述表面特性,也能够获得可维持良好的防眩性而且还能抑制画面的晃眼和泛白、且图像鲜明性良好的光扩散片。另外,利用低折射率层能够赋予防止反射的功能,能够有效地抑制因显示器等的图像表面的漫反射使画面黑显示的辨识性降低的泛白作用。
上述光扩散片中,微细凹凸形状表面的映像鲜明度优选处于20%以上。为了获得良好的图像鲜明度,映像鲜明度优选处于20%以上,为了获得更为良好的图像鲜明度,映像鲜明度优选处于30%以上。
上述的光扩散片中,微细凹凸形状表面的60°光泽度优选处于70%以下。通过使上述的60°光泽度处于70%以下,可良好的防映现性和防眩性。上述的60°光泽度更优选在60%以下,进一步优选处于40~50%范围内。
上述的光扩散片中,优选所述透明树脂层中含有微粒,而且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凹凸状由微粒形成。另外所述透明树脂层优选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形成。
使用微粒能够容易而可靠地形成具有表面凹凸形状的透明树脂层,而且也容易调整上述中心线平均表面粗造度(Ra)和平均山谷间隔(Sm)。特别是采用有机系微粒作为微粒的情况下,在抑制晃眼作用方面较有效。另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可经紫外线照射完成固化处理,能以简单加工操作高效地形成透明树脂层(光扩散层)。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光学元件的一面或两面上设有上述光扩散片。此外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使用了上述光学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扩散片的截面图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在透明基板1上形成有由分散有微粒3的透明树脂层2构成的光扩散层2的光扩散片,被分散在透明树脂层2中的微粒3,在光扩散层的表面上形成凹凸形状。还有,在图1中所示出的是透明树脂层2为一层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透明树脂层2与透明基板1之间再形成可含有微粒的透明树脂层,并由此由多层透明树脂层形成光扩散层。
作为透明基板1,例如可以举出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聚合物,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聚合物,聚碳酸酯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聚合物等透明的聚合物制成的膜。另外,也可举出由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苯乙烯系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状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等烯烃系聚合物,聚氯乙烯、尼龙或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系聚合物等透明的聚合物制成的膜。另外还可以举出由酰亚胺系聚合物,砜系聚合物,聚醚砜系聚合物,聚醚醚酮系聚合物,聚苯硫醚系聚合物,乙烯醇系聚合物,偏氯乙烯系聚合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系聚合物,聚芳酯系聚合物,聚甲醛系聚合物,环氧系聚合物或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等透明聚合物制成的膜。特别优选使用光学折射率低的膜。
另外还可以举出在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中记载的聚合物膜,例如可以举出含有(A)侧链具有取代和/或未取代亚氨基的热塑性树脂、和(B)侧链具有取代和/或未取代苯基和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具体实例,可以举出含有异丁烯与N-甲基马来酸酐缩亚胺的交替共聚物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膜。作为膜可以使用由树脂组合物的混合挤压品等制成的膜。这种膜由于相位差小、光弹性系数小,能够消除因偏振片的变形引起的不均等缺陷,而且透湿度小,具有优良的加湿耐久性。
另外,透明基板最好不带颜色。因此,优选使用由Rth=[(nx+ny)/2-nz]·d(式中,nx和ny是膜平面内的主折射率,nz是膜厚度方向上的折射率,d是膜的厚度)表示的膜厚方向上的相位差值处于-90nm~+75nm的膜。通过使用这种膜厚度方向上的相位差值(Rth)为-90nm~+75nm的膜,能够基本上消除起因于透明基板的着色(光学着色)。膜厚方向上的相位差值(Rth)更优选为-80nm~+60nm,特别优选-70nm~+45nm。
从偏光特性和耐久性来看,作为透明基板优选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聚合物,特别优选三乙酸纤维素膜。
透明基板1的厚度可以适当决定,从强度和处理性等操作性的角度出发,一般为10~500微米,优选20~300微米,更优选30~200微米。
具有微细凹凸结构表面的透明树脂层2形成在透明基板1上即可,不特别限定其形成方法,能采用适当的方式。可以列举出如,通过事先采用喷砂或压花滚压、化学蚀刻等适当的方法对用于形成上述透明树脂层2的薄膜的表面进行粗面化处理,以赋予薄膜表面微细凹凸结构的方法等,使形成透明树脂层2的材料自身的表面形成为微细凹凸结构的方法。另外还可列举,在透明树脂层2上经涂敷另设透明树脂层后,通过利用金属模的转印方式等赋予上述透明树脂层表面微细凹凸结构的方法。此外,如图1所示,可列举出在透明树脂层2中分散微粒3而赋予微细凹凸结构的方法等。这些微细凹凸结构的形成方法,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的方法,形成含有不同状态微细凹凸结构表面的复合层。在上述透明树脂层2的形成方法当中,从微细凹凸结构表面的形成性等观点出发,优选的是设置分散有微粒3的透明树脂层2的方法。
以下就分散微粒3而设置透明树脂层2的方法进行说明。作为形成该透明树脂层2的树脂,只要能分散微粒3且形成透明树脂层后的薄膜具有足够强度并且透明,就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作为上述树脂,可以举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电子射线固化性树脂、二液混合型树脂等,其中优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这是因为该类树脂可通过紫外线照射进行固化处理,并由此可以利用简单的加工操作以高效率形成光扩散层。
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可以举出聚酯系、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系、酰胺系、硅酮系、环氧系等各种树脂,其中含有紫外线固化性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等。作为优选使用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能够列举如具有紫外线聚合性的官能团的树脂,其中优选含有具有两个以上该官能团、尤其是具有3~6个该官能团的丙烯酸类单体和低聚物成分。而且,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中配合紫外线聚合引发剂。
还有,为了形成透明树脂层2,可以含有流平剂、触变剂、抗静电剂等添加剂。形成透明树脂层时,通过含有触变剂(0.1微米以下的二氧化硅、云母等),能够在透明树脂层(光扩散层)表面上利用突出粒子容易地形成微细凹凸结构。
作为微粒3,能够使用各种金属氧化物、玻璃、塑料等具有透明性的物质,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列举出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钙、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锑等具有导电性的无机类微粒,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氨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苯并鸟粪胺、三聚氰胺、聚碳酸酯等各种聚合物构成的交联或未交联的有机类微粒和硅酮类微粒等。这些微粒3,可以适当选择1种或2种以上使用,但优选有机类微粒。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10μm,优选2~5μm。
对于上述光扩散片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以采用适当方式。例如在上述透明基板1上涂布含有微粒3的树脂(例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涂布液),干燥后进行固化处理,由表面呈凹凸形状的透明树脂层2形成光扩散层。还有,可采用喷涂、冲模涂法、浇铸、旋涂、金属喷镀法、雕刻滚筒涂法等涂布方法进行涂布。
所形成的透明树脂层2中微细凹凸结构表面的浊度、平均山谷间隔(Sm)和中心线平均表面粗造度(Ra)等,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上述涂布液所含的微粒3的平均粒径、其比例和透明树脂层2的厚度等而使其满足条件。
对于上述涂布液所含的微粒3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抑制晃眼的角度来看,相对于100重量份树脂优选为6~20重量份。另外对于透明树脂层2的厚度也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为3~6微米,特别优选4~5微米。
在透明树脂层、2的微细凹凸形状表面上,可以设置具有防止反射功能的低折射率层。作为低折射率层的材料,只要其折射率低于透明树脂层2就没有特别限制。对于低折射率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湿法涂布法,因为这是一种比真空蒸镀法等更为简易的方法。
作为形成低折射率层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紫外线固化性丙烯酸树脂等树脂系材料、在树脂中分散有胶体二氧化硅等无机微粒的混合系材料、使用了四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钛等金属醇盐的溶胶-凝胶系材料等。上述例示的低折射率层形成材料,既可以是已聚合的聚合物,也可以是作为前体的单体或低聚物。另外各材料中可以含有用于赋予表面防污染性的含氟化合物。从耐擦伤性角度来看,优选无机成分含量多的低折射率层材料,特别优选溶胶-凝胶系材料。
作为上述含氟的溶胶-凝胶系材料,可以举出全氟烷基烷氧基硅烷。作为全氟烷基烷氧基硅烷,能够列举出用通式(1):CF3(CF2)nCH2CH2Si(OR)3(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n表示0~12的整数)表示的化合物。具体地说,能够列举如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氟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其中,优选上述的n为2~6的化合物。形成低折射率层时,也可以添加将二氧化硅、氟化镁等分散在醇溶剂中而形成的溶胶等。另外,可以适当配合金属盐、金属化合物等添加剂。
对于低折射率层的厚度虽然特别限制,但是优选0.05~0.3微米左右,特别优选0.1~0.3微米。
在上述光扩散片的透明基板1上可以粘接光学元件。作为光学元件可以举出偏振镜。对偏振镜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偏振镜。作为偏振镜,例如能够列举出如在聚乙烯醇类薄膜、部分缩甲醛化的聚乙烯醇类薄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部分皂化薄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薄膜上,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并单向拉伸的薄膜;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或聚氯乙稀的脱盐酸处理物等聚烯类取向薄膜等。其中优选由聚乙烯醇类薄膜和碘等二色性物质构成的偏振镜。对这些偏振镜的厚度不作特别限定,一般为5~80μm。
用碘对聚乙烯醇类薄膜进行染色并经单向拉伸所得的偏振镜,例如可以通过将聚乙烯醇浸渍在碘的水溶液中进行染色后拉伸至原长的3~7倍而制成。也可以根据需要浸渍在硼酸或碘化钾等的水溶液中。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染色前将聚乙烯醇类薄膜浸渍在水中进行水洗。通过对聚乙烯醇类薄膜进行水洗,除了可以清洗聚乙烯醇类薄膜表面的污物或防粘连剂之外,还可以使聚乙烯醇类薄膜溶胀从而防止染色斑等不均匀。拉伸可以在碘染色后进行,也可以边染色边拉伸,另外也可以在拉伸后进行碘染色。也可以在硼酸或碘化钾等的水溶液中或水浴中进行拉伸。
上述偏振镜,通常可以在一面或两面上设置透明保护膜而作为偏振片使用。作为透明保护膜优选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份屏蔽性和各向同性等均优良的膜。作为透明保护膜,可以使用与上述例示的透明基板同样的材料。上述透明保护膜,既可以使用正反面由相同聚合物材料组成的透明保护膜,也可以使用由不同聚合物材料等组成的透明保护膜。优选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水份屏蔽性等均优良的材料。另外,通常相位差等光学各向异性越小,越是优良的透明保护膜。作为形成上述透明保护膜的聚合物,最优选的是三乙酸纤维素。将上述光扩散片设置在偏振镜(偏振片)的一侧或两侧的情况下,光扩散片的透明基板,可以兼当偏振镜的透明保护膜。对透明保护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一般为10~300微米左右。
在偏振片上层叠光扩散片时,既可以在光扩散片上依次层叠透明保护膜、偏振镜和透明保护膜,也可以将偏振镜和透明保护膜依次层叠在光扩散片上。
另外,在透明保护膜的没有粘合偏振镜的一面可以进行硬涂层和防粘连处理。进行硬涂层处理的目的是防止偏振片表面受损伤等,例如可以通过在透明保护膜的表面上附加由丙烯酸类或硅酮类等适宜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构成的硬度、滑动特性等良好的固化被膜的方法等形成。另外,实施防粘连处理的目的在于防止邻接层之间的粘附。此外,所述硬涂层、防粘连层等,除了可以设置为透明保护膜本身,也可以作为不同于透明保护膜的其它的光学层设置。
另外,可以在偏振片的层间插入如硬涂层、底漆层、粘合剂层、胶粘剂层、防静电层、导电层、气体阻挡层、水蒸气屏蔽层、水分屏蔽层等,也可以层叠到偏振片表面上。而且,在制作偏振片各层阶段,必要时可通过向各层的形成材料中添加并混合导电性粒子或抗静电剂、各种微粒、增塑剂等进行改良。
作为光学元件,实际应用时可以使用上述偏振片上层叠了其他光学元件(光学层)的光学膜。对光学层不作特别限定,如可以使用1层或2层以上的反射板、半透过板、相位差板(含1/2、1/4等波长板)、视角补偿膜等可用于形成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光学层。特别优选在偏振片上进一步层叠反射板或半透过反射板而构成的反射型偏振片或半透过型偏振片、在偏振片上进一步层叠相位差板而构成的椭圆偏振片或圆偏振片、在偏振片上进一步层叠视角补偿膜而构成的宽视角偏振片、或者在偏振片上进一步层叠亮度改善薄膜而构成的偏振片。在椭圆偏振片、带光学补偿功能的偏振片等中,在偏振片侧具有光扩散片。
另外,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用于赋予耐擦伤性、耐久性、耐气候性、耐湿热性、耐热性、耐湿性、透湿性、抗静电性、导电性和提高层间粘附性、提高机械强度等的赋予各种特性和功能等的处理,或也可进行功能层的插入、层叠等。
反射型偏振片是在偏振片上设置反射层的偏振片,用于形成使来自辨识侧(显示侧)的入射光反射并显示的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等,具有能够省略背光灯等光源的内置而容易使液晶显示装置薄型化的优点。反射型偏振片的形成,根据需要可以通过介入所述透明保护膜等在偏振片的单面上设置由金属等构成的反射层的方式等适宜方式进行。
作为反射型偏振片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根据需要在消光处理后的透明保护膜的单面上设置由铝等反射性金属构成的箔或蒸镀膜而形成反射层的反射型偏振片等。
作为代替将反射板直接附设在上述偏振片的透明保护膜上的方法,还可以在以该透明膜为基准的适当的薄膜上设置反射层形成反射片等后使用。还有,由于反射层通常由金属组成,所以从防止由于氧化而造成的反射率的下降,进而长期保持初始反射率和避免另设保护层的观点等来看,优选用透明保护膜或偏振片等覆盖其反射面的使用形式。
此外,在上述中,半透过型偏振片可以通过作成用反射层反射光的同时使光透过的半透半反镜等半透过型的反射层而获得。半透过型偏振片通常设置在液晶单元的背面侧,可以形成以下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等,即,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情况下,反射来自于辨识侧(显示侧)的入射光而显示图像,在比较暗的环境中,使用内置于半透过型偏振片的背面的背光灯等内置光源来显示图像。也就是说,半透过型偏振片在如下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形成中十分有用,即,在明亮的环境下可以节约使用背光灯等光源的能量,且即使在比较暗的环境下也可以用内置光源使用的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中非常有用。
下面对在偏振片上进一步层叠相位差板而构成的椭圆偏振片或圆偏振片进行说明。在将直线偏振光变换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将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变换为直线偏振光、或者变换直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时,可以使用相位差板等。特别是作为将直线偏振光变换为圆偏振光或将圆偏振光变换为直线偏振光的相位差板,可以使用所谓的1/4波长板(也称为λ/4板)。1/2波长板(也称为λ/2板)通常在变换直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时使用。
椭圆偏振片可以有效地用于以下情形,即补偿(防止)超扭曲向列相(STN)型液晶显示装置因液晶层的双折射而产生的着色(蓝或黄),进行所述没有着色的白黑显示的情形。另外,控制三维折射率的偏振片还可以补偿(防止)从斜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时产生的着色,因而十分理想。圆偏振片,例如可以在对图像变为彩色显示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的色调进行调整时有效地利用,而且还具有防反射的功能。作为上述的相位差板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由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或其它聚烯烃、聚芳酯、聚酰胺等的适宜聚合物构成的膜经拉伸处理而形成的双折射性膜,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膜,或用膜支撑液晶取向层的材料等。相位差板可以是根据使用目的而具有适宜的相位差的板,例如各种波长板或用于补偿由液晶层的双折射而引起的着色或视角等的板,也可以是层叠两种以上的相位差板从而控制相位差等光学特性的板。
另外上述椭圆偏振片或反射型椭圆偏振片是通过适当地组合并层叠偏振片或反射型偏振片和相位差板而成的。这类椭圆偏振片等也可以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依次分别层叠(反射型)偏振片及相位差板来形成,以构成(反射型)偏振片及相位差板的组合,而如上所述,预先形成为椭圆偏振片等光学膜时,由于在质量的稳定性和层叠操作性等方面出色,具有可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效率的优点。
补偿视角薄膜是从不垂直于画面的稍微倾斜的方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的情况下也可使图像看起来比较清晰的、用于扩大视角的薄膜。作为这种视角补偿相位差板,例如可以由相位差膜、液晶聚合物等的取向膜或在透明基材上支撑液晶聚合物等的取向层的材料等构成。通常的相位差板使用在其面方向上被单向拉伸的具有双折射的聚合物膜,与此相对,作为被用作视角补偿膜的相位差板,可以使用沿其面方向被实施了双向拉伸的具有双折射的聚合物薄膜、沿其面方向被单向拉伸并且沿其厚度方向也被拉伸了的可控制厚度方向的折射率的具有双折射的聚合物或像倾斜取向膜等双向拉伸薄膜等。作为倾斜取向膜,例如可以举出在聚合物薄膜上粘接热收缩膜后在因加热形成的收缩力的作用下对聚合物薄膜进行了拉伸处理或/和收缩处理的材料、使液晶聚合物倾斜取向而成的材料等。作为相位差板的原材料聚合物可使用与上述的相位差板中说明的聚合物相同的聚合物,可以使用以防止基于由液晶单元造成的相位差而形成的辨识角的变化所带来的着色等或扩大辨识性良好的视角等为目的的适宜的聚合物。。
另外,从达到辨识性良好的宽视角的观点来看,可以优选使用用三乙酸纤维素薄膜支撑由液晶聚合物的取向层、特别是圆盘状液晶聚合物的倾斜取向层构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光学补偿相位差板。
将偏振片和亮度改善薄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偏振片通常被设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一侧。亮度改善薄膜是显示如下特性的薄膜,即,当因液晶显示装置等的背光灯或来自背面侧的反射等,有自然光入射时,反射特定偏振轴的直线偏振光或特定方向的圆偏振光,而使其他光透过。因此将亮度改善薄膜与偏振片层叠而成的偏振片可使来自背光灯等光源的光入射,而获得特定偏振光状态的透过光,同时,所述特定偏振状态以外的光不能透过,被予以反射。借助设于其后侧的反射层等再次反转在该亮度改善薄膜面上反射的光,使之再次入射到亮度改善薄膜上,使其一部分或全部作为特定偏振光状态的光透过,从而增加透过亮度改善薄膜的光,同时向偏振镜提供难以吸收的偏振光,从而增加能够在液晶显示图像的显示等中利用的光量,并由此可以提高亮度。即,在不使用亮度改善薄膜而用背光灯等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穿过偏振镜而使光入射的情况下,具有与偏振镜的偏振轴不一致的偏振方向的光基本上被偏振镜所吸收,因而无法透过偏振镜。即,虽然会因所使用的偏振镜的特性而不同,但是大约50%的光会被偏振镜吸收掉,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等中可以利用的光量将减少,导致图像变暗。由于亮度改善薄膜反复进行如下操作,即,使具有能够被偏振镜吸收的偏光方向的光不入射到偏振镜上,而是使该类光在亮度改善薄膜上发生反射,进而借助设于其后侧的反射层等完成反转,使光再次入射到亮度改善薄膜上,这样,亮度改善薄膜只使在这两者间反射并反转的光中的、其偏振方向变为能够通过偏振镜的偏振方向的偏振光透过,同时将其提供给偏振镜,因此可以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的显示中有效地使用背光灯的光,从而可以使画面明亮。
在亮度改善薄膜和所述反射层等之间也可以设置扩散板。由亮度改善薄膜反射的偏振状态的光朝向所述反射层等,所设置的扩散板可将通过的光均匀地扩散,同时消除偏振光状态而成为非偏振光状态。即,扩散板使偏振光恢复到原来的自然光状态。将该非偏振光状态即自然光状态的光射向反射层等,经过反射层等反射后,再次通过扩散板而又入射到亮度改善薄膜上,如此反复进行。通过在亮度改善薄膜和所述反射层之间设置使偏振光恢复到原来的自然光状态的扩散板,可以在维持显示画面的亮度的同时,减少显示画面的亮度的不均,从而可以提供均匀并且明亮的画面。通过设置该扩散板,可适当增加初次入射光的重复反射次数,并结合扩散板的扩散功能,可以提供均匀且明亮的显示画面。
作为所述亮度改善薄膜,例如可以使用:电介质的多层薄膜或折射率各向异性不同的薄膜多层层叠体之类的显示出使特定偏振轴的直线偏振光透过而反射其他光的特性的薄膜、胆甾醇型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膜或在薄膜基材上支撑了该取向液晶层的薄膜之类的显示出将左旋或右旋中的任一种圆偏振光反射而使其他光透过的特性的薄膜等适宜的薄膜。
因此,通过利用使所述的特定偏振轴的直线偏振光透过的类型的亮度改善薄膜,使该透过光直接沿着与偏振轴一致的方向入射到偏振片上,可以在抑制由偏振片造成的吸收损失的同时,使光有效地透过。另一方面,利用胆甾醇型液晶层之类的使圆偏振光透过的类型的亮度改善薄膜,虽然也可以直接使光入射到偏振镜上,但是,从抑制吸收损失这一点考虑,最好借助相位差板对该圆偏振光进行直线偏振光化,之后再入射到偏振片上。而且,通过使用1/4波长板作为该相位差板,可以将圆偏振光变换为直线偏振光。
在可见光区域等较宽波长范围中能起到1/4波长板作用的相位差板,例如可以利用以下方式获得,即,将相对于波长550nm的浅色光能起到1/4波长板作用的相位差层和显示其他的相位差特性的相位差层例如能起到1/2波长板作用的相位差层重叠的方式等。所以,配置于偏振片和亮度改善薄膜之间的相位差板可以由1层或2层以上的相位差层构成。
还有,就胆甾醇型液晶层而言,也可以组合不同反射波长的材料,构成重叠2层或3层以上的配置构造,由此获得在可见光区域等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反射圆偏振光的构件,从而可以基于此而获得较宽波长范围的透过圆偏振光。
另外,偏振片如同所述偏振光分离型偏振片,可以由层叠了偏振片和2层或3层以上的光学层的构件构成。因此,也可以是组合所述反射型偏振片或半透过型偏振片和相位差板而成的反射型椭圆偏振片或半透过型椭圆偏振片等。
在所述光学元件上层叠光扩散片、进而在偏振片上层叠各种光学层的工艺,可以利用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过程中依次独立层叠的方式来进行,但是将这些预先层叠而成的偏振片在质量的稳定性或组装操作等方面优良,因此具有可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工序的优点。在层叠中可以使用粘合层等适宜的粘接手段。在粘接所述偏振片和其他光学膜时,它们的光学轴可以根据目标相位差特性等而采用适宜的配置角度。
在所述的偏振片或至少层叠有一层偏振片的光学膜等光学元件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所述光扩散片,在没有设置光扩散片的面上也可以设置用于与液晶单元等其它构件粘合的粘合层。对形成粘合层的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适宜地选择使用以丙烯酸类聚合物、硅酮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氟类或橡胶类等聚合物为基体聚合物的粘合剂。特别优选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等光学透明性优良并显示出适度的润湿性、凝聚性以及粘合性等粘合特性并且耐气候性或耐热性等优良的粘合剂。
除了上述之外,从防止因吸湿造成的发泡现象或剥离现象、因热膨胀差等引起的光学特性的下降或液晶单元的翘曲、进而以高品质形成耐久性优良的液晶显示装置等观点来看,优选吸湿率低且耐热性优良的粘合层。
粘合层中可以含有例如天然或合成树脂类、特别是增粘性树脂或玻璃纤维、玻璃珠、金属粉、由其它的无机粉末等构成的填充剂、颜料、着色剂、抗氧化剂等可添加于粘合层中的添加剂。另外也可以是含有微粒并显示光扩散性的粘合层等。
在偏振片、光学薄膜等光学元件上附设粘合层时可以利用适宜的方式进行。作为该例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方式,即调制在由甲苯或乙酸乙酯等适宜溶剂的纯物质或混合物构成的溶剂中溶解或分散基体聚合物或其组合物而成的10~40质量%的粘合剂溶液,然后通过流延方式或涂敷方式等适宜铺展方式直接将其附设在光学元件上的方式;或者基于上述在隔离片上形成粘合层后将其移送并粘贴在光学元件上的方式等。粘合层也可以设置成不同组成或种类的各层的重叠层。粘合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目的或粘合力等而适当确定,一般为1~500μm,优选5~200μm,特别优选10~100μm。
对于粘合层的露出面,在供于使用前为了防止其污染等,可以临时粘贴隔离件覆盖。由此可以防止在通常的操作状态下与粘合层接触的现象。作为隔离片,在满足上述的厚度条件的基础上,例如可以使用根据需要用硅酮类或长链烷基类、氟类或硫化钼等适宜剥离剂对塑料薄膜、橡胶片、纸、布、无纺布、网状物、发泡片材或金属箔、它们的层叠体等适宜的薄片体进行涂敷处理后的材料等以往常用的隔离片。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形成上述的光学元件的偏振镜、透明保护膜、光学层等以及粘合层等各层上,利用例如用水杨酸酯类化合物或苯并苯酚(benzophenol)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或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镍络合盐类化合物等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处理的方式,使之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力。
设置有本发明的光扩散片的光学元件可以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各种装置的形成。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根据以往的方法形成。即,一般来说,液晶显示装置可通过适宜地组合液晶单元和光学元件以及根据需要而加入的照明系统等构成部件并装入驱动电路而形成,在本发明中,除了使用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外,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依据以往的方法形成。对于液晶单元而言,也可以使用例如TN型或STN型、π型等任意类型的液晶单元。
通过本发明可以形成在液晶单元的单侧或双侧配置了所述光学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照明系统中使用了背光灯或反射板的装置等适宜的液晶显示装置。此时,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可以设置在液晶单元的单侧或双侧上。当将光学元件设置在双侧时,它们既可以是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另外,在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时,可以在适宜的位置上配置1层或2层以上例如扩散板、防眩层、防反射膜、保护板、棱镜阵列、透镜阵列薄片、光扩散板、背光灯等适宜的部件。
下面对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一般,有机EL显示装置是在透明基板上依次层叠透明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金属电极而形成发光体(有机电致发光体)。这里,有机发光层是各种有机薄膜的层叠体,已知有:例如由三苯基胺衍生物等构成的空穴注入层和由蒽等荧光性的有机固体构成的发光层的层叠体、或此种发光层和由二萘嵌苯衍生物等构成的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或者这些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的层叠体等各种组合。
有机EL显示装置根据如下的原理进行发光,即,通过在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上加上电压,向有机发光层中注入空穴和电子,由这些空穴和电子的复合而产生的能量激发荧光物质,被激发的荧光物质回到基态时,就会放射出光。中间的复合机理与一般的二极管相同,由此也可以推测出,电流和发光强度相对于外加电压显示出伴随整流性的较强的非线性。
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为了取出有机发光层中产生的光,至少一方的电极必须是透明的,通常将由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体制成的透明电极作为阳极使用。另一方面,为了容易进行电子的注入而提高发光效率,在阴极上使用功函数较小的物质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使用Mg—Ag、Al—Li等金属电极。
在具有这种构成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有机发光层由厚度为10nm左右的极薄的膜构成。因此,有机发光层也与透明电极一样,使光基本上完全地透过。其结果是,在不发光时从透明基板的表面入射并透过透明电极和有机发光层而在金属电极反射的光会再次向透明基板的表面侧射出,因此,当从外部进行辨识时,有机EL装置的显示面如同镜面。
在包括如下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体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可以在透明电极的表面侧设置偏振片,同时在这些透明电极和偏振片之间设置相位差板,上述有机电致发光体中,在通过施加电压而进行发光的有机发光层的表面侧设有透明电极,同时在有机发光层的背面侧设有金属电极。
由于相位差板及偏振片具有使从外部入射并在金属电极反射的光成为偏振光的作用,因此由该偏振光作用具有使得从外部无法辨识出金属电极的镜面的效果。特别是,采用1/4波长板构成相位差板并且将偏振片和相位差板的偏振光方向的夹角调整为π/4时,可以完全遮蔽金属电极的镜面。
即,入射于该有机EL显示装置的外部光因偏振片的存在而只有直线偏振光成分透过。该直线偏振光一般会被相位差板转换成椭圆偏振光,而当相位差板为1/4波长片并且偏振片和相位差板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为π/4时,就会成为圆偏振光。
该圆偏振光透过透明基板、透明电极、有机薄膜,在金属电极上反射,之后再次透过有机薄膜、透明电极、透明基板,由相位差板再次转换成直线偏振光。由于该直线偏振光与偏振片的偏振光方向正交,因此无法透过偏振片。其结果可以完全遮蔽金属电极的镜面。
实施例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相对于100重量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类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折射率1.51),混合14重量份作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3.5微米的聚苯乙烯珠粒、5重量份二苯甲酮系光聚合引发剂、2.5重量份触变剂(蒙脱石)和经过计量使固形分达到32重量%的溶剂(甲苯)制成涂布液,并将其涂布在三乙酸纤维素上,在120℃下进行5分钟干燥后,利用紫外线照射进行固化处理,制成了具有厚度约为5微米的微细凹凸结构表面的透明树脂层的光扩散片。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除了在透明树脂层的微细凹凸结构表面上,再设置折射率低于透明树脂层(1.51)的0.1微米厚的低折射率层(材料:氟改性聚硅氧烷,折射率为1.39)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光扩散片。
实施例3
实施例1中,除了将作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3.5微米的聚苯乙烯珠粒更改为12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光扩散片。
实施例4
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将固形分浓度调整为34%的涂布液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光扩散片。
实施例5
实施例1中,除了将作为微粒的平均粒径3.5微米的聚苯乙烯珠粒更改为16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光扩散片。
比较例1
实施例1中,作为涂布液使用相对于100重量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类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折射率1.51)混合14重量份作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2.5微米的二氧化硅珠粒、5重量份二苯甲酮系光聚合引发剂和经过计量使固形分达到40重量%的溶剂(甲苯)制成的涂布液,形成厚度约为4微米的微细凹凸结构表面的透明树脂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光扩散片。
比较例2
实施例1中,作为涂布液使用相对于100重量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类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折射率1.51)混合14重量份作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2.5微米的二氧化硅珠粒、5重量份二苯甲酮系光聚合引发剂、2.5重量份触变剂(蒙脱石)和经过计量使固形分达到40重量%的溶剂(甲苯)制成的涂布液,形成厚度约8微米的微细凹凸结构表面的透明树脂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光扩散片。
比较例3
实施例1中,除了将作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3.5微米的聚苯乙烯珠粒的添加量改变成6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光扩散片。
比较例4
比较例2中,除了将作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4微米的二氧化硅珠粒改变成13重量份以外,与比较例2同样地制备了光扩散片。
以JIS BO601(1982年)基准,将测定长度定为3毫米,并作为触针式表面粗造度测定仪使用株式会社东京精密制造的サ—フコム470A,就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光扩散片的表面凹凸结构形状(Sm、Ra)进行了测定。
以JIS K7105基准,使用スガ试验机株式会社制造的浊度测定仪测定了光扩散片的浊度。另外,以JIS K7105-1981基准,利用スガ试验机株式会社制造的(ICM-1)测定了映像鲜明度。此外,以JISK7105-1981基准,利用スガ试验机株式会社制造的(数字变角光泽计UGV-5DP)测定了60°的光泽度。结果示于表1中。
(评价)
将偏振片(185微米)粘合在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光扩散片的透明基板上,将把该偏振片粘合在玻璃基板上的试样作为样品,进行了以下评价。结果示于表1之中。还有,在室内荧光灯下的映现性(防眩性)均为良好。
(晃眼)
将样品的玻璃基板侧载于被固定在看版台上的掩膜图案(200ppi)上,按照以下标准用肉眼观察并评价了晃眼程度(晃眼)。
◎:完全没有晃眼。
○:几乎没有晃眼。
△:晃眼小且实用上不存在问题。
×:有晃眼。
(泛白)
将黑色胶带粘贴在样品的玻璃基板侧,用肉眼观察室内荧光灯(700勒克司)下光扩散片的微细凹凸结构表面的白色度,用并以下基准进行了评价。
◎:表面完全没有泛白。
○:表面几乎没有泛白。
△:虽有泛白但实用上不存在问题。
×:表面泛白,看不到图像。
(图像鲜明性)
将样品的玻璃基板侧载于被固定在看版台上的掩膜图案上,用放大镜观察了焦点重合时图案的图像,并按照以下标准进行了评价。
◎:图像轮廓清晰。
○:图像轮廓大体清晰。
△:图像轮廓虽有些模糊,但实用上不存在问题。
×:图像轮廓模糊。
表1
浊度(%) | Ra(微米) | Ra/Sm | 映像鲜明度(%) | 光泽度(%) | 晃眼 | 泛白 | 图像鲜明性 | |
实施例1 | 42.1 | 0.20 | 0.004 | 30.5 | 54.5 | ○ | ○ | ○ |
实施例2 | 39.8 | 0.19 | 0.004 | 31.0 | 38.0 | ○ | ◎ | ○ |
实施例3 | 40.5 | 0.14 | 0.002 | 35.9 | 62.5 | ○ | ○ | ○ |
实施例4 | 36.0 | 0.10 | 0.001 | 40.5 | 67.0 | ○ | ○ | ○ |
实施例5 | 44.3 | 0.25 | 0.005 | 15.5 | 47.6 | ○ | ○ | ○ |
比较例1 | 25.5 | 0.42 | 0.011 | 6.0 | 21.4 | △ | × | × |
比较例2 | 14.3 | 0.23 | 0.005 | 39.1 | 39.8 | × | ○ | ○ |
比较例3 | 24.0 | 0.08 | 0.001 | 71.4 | 82.1 | △ | ○ | ○ |
比较例4 | 11.1 | 0.16 | 0.004 | 41.2 | 41.7 | × | ○ | ○ |
本发明的光扩散片、或者设有该光扩散片的光学元件能够抑制画面辨识性的下降,可适用于液晶显示器(LCD)、平板显示器(FPD)、有机EL、PDP等图像显示装置中。
Claims (14)
1.一种光扩散片,在透明基板的至少一面上设有表面形成为微细凹凸形状的透明树脂层的光扩散片中,其特征在于,该光扩散片的浊度在30%以上且在39.8%以下,且中心线平均表面粗造度Ra与平均山谷间隔Sm之比即Ra/Sm在0.005以下,而且满足0.1≤Ra≤0.4,其中Ra、Sm的单位均为微米。
2.一种光扩散片,在透明基板的至少一面上设有表面形成为微细凹凸形状的透明树脂层,且在微细凹凸形状表面上还设有折射率低于透明树脂层的低折射率层的光扩散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片的浊度在30%以上且在39.8%以下,且中心线平均表面粗造Ra与平均山谷间隔Sm之比即Ra/Sm在0.005以下,而且满足0.1≤Ra≤0.4,其中Ra、Sm的单位均为微米。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微细凹凸形状表面的映像鲜明度在20%以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微细凹凸形状表面的60°光泽度在70%以下。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层中含有微粒,而且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凹凸形状是由微粒形成的。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层是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形成的。
7.一种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光学元件的一面或两面上设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片。
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微细凹凸形状表面的映像鲜明度在20%以上。
10.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微细凹凸形状表面的60°光泽度在70%以下。
11.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层中含有微粒,而且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凹凸形状是由微粒形成的。
12.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层是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形成的。
13.一种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光学元件的一面或两面上设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扩散片。
14.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6404/2002 | 2002-04-18 | ||
JP2002116404 | 2002-04-18 | ||
JP2002203854A JP2004004417A (ja) | 2002-04-18 | 2002-07-12 | 光拡散性シート、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203854/2002 | 2002-07-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46948A CN1646948A (zh) | 2005-07-27 |
CN100487497C true CN100487497C (zh) | 2009-05-13 |
Family
ID=29253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80823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7497C (zh) | 2002-04-18 | 2003-04-17 | 光扩散片、光学元件和图像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71862B2 (zh) |
JP (1) | JP2004004417A (zh) |
KR (1) | KR100676658B1 (zh) |
CN (1) | CN100487497C (zh) |
WO (1) | WO200308789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22187B2 (ja) * | 2002-08-08 | 2008-07-23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認識装置並びに部品実装装置 |
TWI282016B (en) * | 2004-04-06 | 2007-06-01 |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 Optical film and uses thereof |
JP4687162B2 (ja) * | 2004-06-07 | 2011-05-25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580655B1 (ko) * | 2004-11-06 | 2006-05-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단방향 투명 광학계의 제조 방법 |
WO2006090879A1 (en) * | 2005-02-22 | 2006-08-31 | Fujifilm Corporation |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olarization plate using the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polarizing plate |
JP2007045142A (ja) * | 2005-02-22 | 2007-02-22 | Fujifilm Corp | 防眩性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該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該偏光板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WO2007029606A1 (ja) * | 2005-09-06 | 2007-03-15 | Toray Industries, Inc. |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 |
US7911699B2 (en) * | 2005-12-22 | 2011-03-22 |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 Optical diffuser with UV blocking coating |
TWI319095B (en) * | 2005-09-29 | 2010-01-01 | Skc Haas Display Films Llc | Light diffusive sheet for backlight unit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
US20070104896A1 (en) * | 2005-11-04 | 2007-05-10 | Fujifilm Corporation |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KR101251702B1 (ko) * | 2006-01-24 | 2013-04-05 | 키모토 컴파니 리미티드 | 광학 필름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백라이트 장치 |
US20070177271A1 (en) * | 2006-02-02 | 2007-08-02 | Fujifilm Corporation |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
TWI334943B (en) * | 2006-03-02 | 2010-12-21 | Hannstar Display Corp | 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KR101151486B1 (ko) * | 2006-03-20 | 2012-05-30 |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광학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
US20100246011A1 (en) * | 2006-03-29 | 2010-09-30 | Tomoegawa Co., Ltd. | Optical film |
KR20070100003A (ko) * | 2006-04-06 | 2007-10-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확산판,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
WO2008020612A1 (fr) * | 2006-08-18 | 2008-02-21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stratifié optique, équipement de fabrication, stratifié optique, plaque de polarisation et appareil d'affichage d'images |
JP2008102271A (ja) * | 2006-10-18 | 2008-05-01 | Nitto Denko Corp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
JP5065664B2 (ja) * | 2006-12-12 | 2012-11-07 | 恵和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用光拡散シート |
KR101441714B1 (ko) | 2006-12-28 | 2014-09-17 | 엠지시 휠시트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폴리머 필름 |
US8419259B2 (en) | 2007-03-26 | 2013-04-16 | Kimoto Co., Ltd. | Backlight unit |
US7604381B2 (en) * | 2007-04-16 | 2009-10-20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
TWI376528B (en) * | 2007-07-16 | 2012-11-11 | Gigno Technology Co Ltd | Light-emitting module, diffusion unit and diffusion sheet |
JP5083954B2 (ja) * | 2007-08-23 | 2012-11-28 |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 フィルム状導光板ユニット、面状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
KR20100037146A (ko) * | 2007-08-28 | 2010-04-08 |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 프리즘 시트, 그것을 사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
JP2010164931A (ja) * | 2008-12-15 | 2010-07-29 | Fujifilm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TWI477822B (zh) * | 2009-03-25 | 2015-03-21 | Sumitomo Chemical Co | 防眩膜 |
JP4873099B2 (ja) * | 2009-03-31 | 2012-02-08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Elパネ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TWI460499B (zh) * | 2009-09-04 | 2014-11-11 | Eternal Materials Co Ltd | 光學元件 |
WO2011074648A1 (ja) * | 2009-12-17 | 2011-06-23 | 株式会社 きもと | 光拡散性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 |
JP2011221197A (ja) * | 2010-04-08 | 2011-11-04 | Suntechopt Co Ltd | アンチグレア拡散フィルム |
JP6275934B2 (ja) | 2010-09-17 | 2018-02-0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拡散素子、光拡散素子付偏光板、偏光素子、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JP5703187B2 (ja) * | 2010-10-14 | 2015-04-15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2012212120A (ja) * | 2011-03-18 | 2012-11-01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
CN102432899A (zh) * | 2011-08-16 | 2012-05-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改性聚乙烯醇基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偏光片 |
US20130045390A1 (en) | 2011-08-16 | 2013-02-21 | Rui Xu | Base Film of Modified Polyvinyl Alcoho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olarizer |
JP5909454B2 (ja) * | 2012-03-30 | 2016-04-26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防眩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AU2015339699A1 (en) | 2014-10-28 | 2017-05-18 | Spectrum Brands, Inc. | Lock with water-resistant touch keypad |
JP6495625B2 (ja) * | 2014-11-11 | 2019-04-03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10036315A (zh) | 2016-12-06 | 2019-07-19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光学膜、以及使用了其的光学阻隔膜、颜色转换膜及背光单元 |
KR102304117B1 (ko) * | 2017-08-04 | 2021-09-23 | 주식회사 다이셀 | 방현 필름 |
WO2019026471A1 (ja) * | 2017-08-04 | 2019-02-07 |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 防眩フィルム |
WO2019078290A1 (ja) * | 2017-10-19 | 2019-04-25 | デンカ株式会社 | 単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耐熱粘着テープ |
JP7320937B2 (ja) * | 2018-11-22 | 2023-08-04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外照看板フィルム |
KR102100480B1 (ko) * | 2018-12-31 | 2020-04-13 | 주식회사 아이델 | 눈부심 방지효과가 우수한 난반사 시트 |
JPWO2020218056A1 (zh) * | 2019-04-25 | 2020-10-29 | ||
JP2021103275A (ja) * | 2019-12-25 | 2021-07-15 | サンテックオプト株式会社 | 耐スクラッチ性に優れた拡散シート、積層光学フィルム及び拡散シートの作製方法 |
CN112285971A (zh) * | 2020-10-23 | 2021-01-29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偏光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93332A (ja) * | 1996-01-16 | 1997-07-29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防眩性フィルム |
JP3797641B2 (ja) | 1998-07-16 | 2006-07-19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拡散層、光学素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0352607A (ja) * | 1999-06-11 | 2000-12-19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光拡散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面光源及び表示装置 |
JP4573946B2 (ja) * | 2000-05-16 | 2010-11-04 | 株式会社きもと | 光拡散性シート |
JP3698978B2 (ja) * | 2000-10-02 | 2005-09-2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拡散性シート及び光学素子 |
JP2002189106A (ja) * | 2000-12-20 | 2002-07-05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防眩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防眩性フィルム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
JP3822102B2 (ja) * | 2001-12-27 | 2006-09-13 |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拡散フイ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2002
- 2002-07-12 JP JP2002203854A patent/JP2004004417A/ja active Pending
-
2003
- 2003-04-17 CN CNB038082349A patent/CN10048749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4-17 WO PCT/JP2003/004870 patent/WO200308789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04-17 KR KR1020047015511A patent/KR100676658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4-17 US US10/511,164 patent/US727186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676658B1 (ko) | 2007-01-31 |
JP2004004417A (ja) | 2004-01-08 |
US20050128379A1 (en) | 2005-06-16 |
CN1646948A (zh) | 2005-07-27 |
KR20040095353A (ko) | 2004-11-12 |
US7271862B2 (en) | 2007-09-18 |
WO2003087894A1 (fr) | 2003-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87497C (zh) | 光扩散片、光学元件和图像显示装置 | |
CN1243256C (zh) | 光学散射片,光学元件和视觉显示器 | |
KR100842701B1 (ko) | 반사방지필름, 그의 제조방법, 광학소자 및 화상표시장치 | |
CN1316266C (zh) | 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偏光片及采用偏光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 |
US6861121B2 (en) | Optical diffusing layer, optical diffusing sheet, and optical element | |
CN1297827C (zh) | 光扩散片、光学元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
JP3980423B2 (ja) |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US7006286B2 (en) | Optical memb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dhesive optical member and image viewing display | |
CN100378476C (zh) | 粘合型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 |
CN1646947A (zh) | 光扩散片、光学元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
CN1688906A (zh) | 光学薄膜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380576A (zh) | 偏振片,光学膜片和使用偏振片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0445780C (zh) | 偏振镜及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光学薄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 |
JP2004167827A (ja) |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CN1646949A (zh) | 光扩散片、光学元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
JP2004294601A (ja) |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04133355A (ja) | 偏光板、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4017147B2 (ja) | 光拡散性シート、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04061601A (ja) | 被膜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反射防止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反射防止シート、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04029510A (ja) | 光拡散層、光拡散性シート、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CN100406926C (zh) | 层叠片的切削加工方法 | |
CN100410697C (zh) | 宽视场角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 |
JP2004133356A (ja) | 偏光板、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04024967A (ja) | 被膜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反射防止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反射防止シート、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04008840A (ja) | 被膜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反射防止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反射防止シート、光学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