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8511C - 经编机 - Google Patents

经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8511C
CN100478511C CNB2004100712214A CN200410071221A CN100478511C CN 100478511 C CN100478511 C CN 100478511C CN B2004100712214 A CNB2004100712214 A CN B2004100712214A CN 200410071221 A CN200410071221 A CN 200410071221A CN 100478511 C CN100478511 C CN 1004785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knitting machine
warp knitting
described warp
tensio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12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6427A (zh
Inventor
K·米斯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l Mayer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filed Critical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Publication of CN1576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6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85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851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10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27/24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10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27/24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 D04B27/26Shogging device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3/00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经编机,它具有至少一个花梳栉(1),该花梳节有一些导纱器(2),这些导纱器通过一个拉伸件(3)与一运动控制装置相连。人们希望能改善控制导纱器时的精度。为此规定,该运动控制装置只在花梳栉(1)的一端上有一传动装置(4),该传动装置有一滚筒(8),拉伸件(3)的一端被固定在此滚筒上,只在花梳栉(1)的一端上设有一个复位装置(5)。

Description

经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一个花梳栉的经编机,该花梳栉具有导纱器,这些导纱器通过拉伸件与一个运动控制装置相连接。
背景技术
DE19938871C1公开了这种经编机。已知的花梳栉在两端上各有一个传动装置。这两个传动装置对花梳栉施加方向相反的拉紧力。由于采用拉伸件来代替以前使用的杆状梳栉,因而可以减小质量。这样,就可以提高经编机的工作速度。但在较高工作速度时很难实现足够精确的导纱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高控制导纱器时的精度。
在开头所述类型的经编机中,如此完成该任务,即运动控制装置只在花梳栉的一端上有一个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有一个滚筒,拉伸件的一端固定在滚筒上,只在花梳栉的一端上设有一个复位装置。
通过该实施方案,总使拉伸件保持在一定张力下,该张力由传动装置和复位装置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由于只有一个传动装置和一个复位装置,因而当控制拉伸件运动方向时原则上没有负荷变化。所有参与产生拉伸件运动的部件总从相同方向起受力。此外,拉伸件从现在起被固定在滚筒上。因而,在传动装置和拉伸件之间产生很精确的连结。就象如在拉伸件和传动装置之间存在单纯摩擦连接时那样,有效地防止了打滑。在滚筒旋转时,拉伸件或多或少地被卷绕到滚筒圆周上。通过滚筒的角度位置,即传动装置的角度位置(它可以高精度调节),固定在拉伸件上的导纱器的位置可以同样准确地进行调定。
在这里优选使滚筒圆周大于导纱器在位移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因而确保该拉伸件总是不到一圈地绕在滚筒上。因而对滚筒的整个角度位置来说得到一种在滚筒角度位置和在位移方向上的导纱器位置之间的明确的对应关系。在一跃变点区里,由于拉伸件已处于卷绕位置而可能增大滚筒直径,因而没有不确定的对应关系。
在此情况下,最好使滚筒直径至少为30mm。该直径最好甚至还要更大些并达到50或甚至60mm。当直径为30mm时,得到比较大的最大位移,大于9cm。当直径为6cm时,最大位移远大于18cm。这具有以下积极作用:人们可以相应远地使纱线移位。这种移位一般不在两个织物横列之间进行。但可以用这样的大移位来自由得多地设计花样。还可以使针织物边缘移动所述位移。例如可以实现波纹状花样,其幅度大于9cm(30mm直径时)或大于18cm(滚筒直径为60mm时)。
更优选的是,拉伸件以其端部穿过一个圆周孔进入滚筒内部并固定在那里。这是比较简单的措施,它能使拉伸件端部固定在滚筒上,从而规定出该位置。相对滚筒来说,拉伸件的起点在滚筒圆周壁里的孔。从那里起,拉伸件根据滚筒转动位置或多或少地继续卷绕。此外,该实施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把一样长的拉伸件用于带滚筒的传动装置,这些拉伸件布置在离导纱器不同的距离处。若有多组导纱器并且它们又通过数量相应的拉伸件来传动,则情况一般就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传装置布置在不同位置上。由于可以将拉伸件端部或近或远地引入滚筒内,因此可以使拉伸件长度比较简单地适应于滚筒位置。
在此情况下,最好使拉伸件固定在滚筒内部在一个中间环上,该中间环相对滚筒可被固定在不同角度位置上。也就是说,拉伸件被固定在中间环上,然后拉伸件的端部被卷绕到中间环上,即被固定在拉伸件上的导纱器位于所需位置上。这至少是粗略调节。精密调节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进行,如下面要继续叙述的那样。
此外,最好把中间环夹紧固定在滚筒上。这样,就能在滚筒内无级地调整中间环,从而可以很灵敏地调节导纱器位置。
最好中间环有一个转矩作用断面。就是说,可以使用一个工具来使中间环在滚筒内旋转。
滚筒最好有一旋转挡块,它与一固定在机器上的挡块共同作用。可以用该挡块来调定滚筒的一基本位置。使滚筒一直旋转到旋转挡块贴在挡块上。然后,以电动方式使滚筒退回一小圈。这样达到的位置以下就被用作机器零点。然后,使中间环在滚筒里旋转,直到固定在对应拉伸件上的导纱器到达所希望的位置,就是说,位于各自两个编织针之间的针间空隙里。然后,中间环被固定在滚筒里。控制传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则“知道了”在何处可以找到相应拉伸件的起点或零位。
在此情况下,优选将旋转挡块布置在滚筒的朝向传动装置的那一侧,挡块成突起状布置在一个平板上,该平板固定在一个固定于机器上的基座上,该传动装置也固定在该基座上。平板简化了装配。基座必须只是这样来设计,即它一方面允许固定传动装置或多个传动装置。另一方面,它必须有固定平板的措施。借助平板,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挡块,如果这是必要的话。
传动装置最好具有一电动机和一减速器,滚筒与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电动机例如成伺服电机形式,即永磁体励磁型同步电机。但它也可成非同步电机或者直流电机的形式。采用步进电机原则上也是可行的。所有电动机都应该允许有比较准确的角度定位。当然,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在小角度增量时保证无冲击的工作。因此,可以使用一个传动装置,从而电动机可以走完按传动比被扩大的角度增量,如果拉伸件只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话。通常,传动装置的使用是很关键的,因为无间隙结构形式的传动装置是很昂贵的。相反,在采用有间隙的传动装置时,定位精度降低。但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方向上只使用一个传动装置,而在另一方向上只使用复位装置,因而传动间隙并不带来干扰,因为拉伸总是只在一个方向上起作用。此外,如果摩擦和质量很小,则人们可以用很低的调整力来工作。调整力在这种情况下小于80N。
拉伸件最好有一个布置于滚筒部位里的成带状的第一部分和一个布置在导纱器区域里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一个可断开的离合器相互连结。该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即使要更换花梳栉,也可以保留此传动布局。若对另一个花样应改变导纱器定位的话,则这样的更换例如可能是必须的。在此情况下,只断开离合器,取出花梳栉并使另一花梳栉或另一设有导纱器的第二部分与拉伸件的第一部分连接。
在此情况下最好使离合器有第一离合器元件,它有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平板,这些平板通过一个销钉相互连结,第二离合器元件有一个钩子,它就钩在销钉上,第二离合器元件具有相互分开地预张紧的突起,它们嵌入在第一离合器元件的平板的孔里。突起则形成安全机构,当作用于拉伸件的拉力总会出于某些原因而减小的话,它就阻止两个离合器元件相互脱开。
带最好穿过一个与之不连接的离合器元件里的孔并形成一个带环,该带环的内面相互贴着或者与离合器元件面接触。也就是说,没有出现在有拉伸负荷作用时会变长的拉伸件带状端部区。相反,即使在该离合器区域里,拉伸件的所需调节长度也保持不变。
离合器的厚度尺寸最好最大为3mm。也就是说,离合器特别扁平,因此就可以平行地使用许多拉伸件,它们的扁平面相互平行。
离合器的宽度最好超出带宽最大约30%。就是说,允许离合器比带略宽,但同时限制离合器宽度。这也节省了结构空间,因而,就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并排使用多个拉伸件。
带厚公差最好最大为0.1mm。如果采用这样的保持机构,即它在用于张紧拉伸件的辅助能量中断时固定拉伸件,则该实施方式是特别有利的。这样的带可由塑料带来实现,它由对准拉伸方向的纤维和塑料基材组成。在此,纤维成分应高于50%。基材例如由聚酰胺构成。
拉伸件最好至少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在一个导向型材里被导向,该导向型材具有涂覆层。导向型材支承该拉伸件的该部分长度,即阻止拉伸件下垂。涂覆层减小了导向型材和拉伸件之间的摩擦,因此人们又可以用小的力来工作,以使拉伸件运动。
此时最好使涂覆层成润滑涂层形式,该涂覆层含石墨和/或二硫化钼。该涂覆层特别适用于减小拉伸件和导向型材之间的摩擦。
滚筒和复位装置的换向滚轮最好布置在相同的平面里。尤其是当使用具有一个带状部分的拉伸件时,这样就阻止了侧向负荷,也就是横向于带平面的负荷。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附图所示为:
图1:经编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2:有改动的花梳栉的放大图;
图3:表示该传动装置的一个部分;
图4:表示一个具有导纱器的拉伸件;
图5:表示一离合器;
图6:滚筒的俯视图;
图7:图6所示的截面VII-VII;
图8:中间环的变型形式;
图9:一个用于调整在滚筒里的中间环的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表示具有导纱器2的花梳栉1。实际上,花梳栉要长得多并且通常也有多于一个的导纱器2。为简化起见选用该示意图。
导纱器2固定在拉伸件3上。拉伸件3被张紧在传动装置4和张紧装置5之间。张紧装置5产生一个作用于拉伸件3的恒定张紧力,这与拉伸件3的位置无关。为此,张紧装置例如成压缩空气缸的形式。
传动装置4具有一个电动机6,它通过一个减速箱7驱动滚筒8。电动机6还有一个传感器9,它求出电动机6的角度位置。电动机6可以成伺服电机形式,即它有一个永磁体励磁型转子和一个旋转磁场绕组。它也可以称为永磁体励磁型同步电机。原则上,也可以采用非同步电机或者直流电机。最后,也可以考虑使用步进电机。用于控制电动机6的电子装置为了一目了然起见而没有画出来。
减速箱7的传动比例如可以为1∶10或1∶20,因此,为使滚筒8转动约1°,电动机6的转子就需要旋转约10°或20°。电动机6转子的按照较大的角度增量的运动可以更好地进行控制。
拉伸件3具有多个部分。第一部分成带10状,它通过一个离合器11与一根形成拉伸件3第二部分的金属丝12连结(图5)。也可以用钢丝绳或类似的构件来代替金属丝。
离合器11具有第一离合器元件15和第二离合器元件13。带10通过第二离合器元件13导向,准确地说是穿过一个孔14并形成一个带环10a。带环10a的内面或是相互贴着,或是贴在第二离合器元件13上,因而没有形成在带受拉力时可能相对金属丝12伸长的部位。就是说,拉伸件3的长度与负荷无关地保持不变。
第一离合器元件15由两个平行的平板16、17构成。这两个平板在指向带10的端部上用一个销钉18连结起来。在同金属丝12连接的相反端部上,也有一个类似的销钉19,它无间隙地穿过一个耳柄20,金属丝12就固定在此耳柄上。
第一离合器元件13的钩子21钩在销钉18的后面。钩子21在其前端上有两个突起22,它们进入平板16、17的相应的孔23里。突起22相互分开地被预张紧,即它们弹性伸入孔23里。它们例如可以这样形成在钩子21的尖端上,即钩21由两个叠置的薄片构成,薄片尖端相互分开地弯曲。使钩子21与销钉18脱开,就可以容易地脱开离合器11。为此可能适当的是,使第一离合器元件15相对第二离合器元件13转动。如果第一离合器元件15与第二离合器元件13成一个角度地连接,则能以类似方式使钩21也钩在销钉18的后面,从而使两个突起22都进入孔23里。
图4表示拉伸件3和装上的导纱器2。导纱器2有一杆25,它与一个T形止动件26刚性相连,即在杆25和止动件26之间不可能有弯曲运动。即,杆25跟随拉伸件3的运动。在止动件26的两侧有滑动件27、28,通过滑动件,可以在导纱器2附近支承拉伸件3,如图2所示。
图2表示相对图1有改动的、有多个导纱器2的花梳栉1’的透视图,这些导纱器中的每一个都如图4所示的那样悬挂在一个拉伸件3上。拉伸件3在导向型材29、30里导向。导向型材29、30有多个沟槽31、32,沟槽数量对应于导纱器数量,这些沟槽都有涂覆层33。涂覆层33可以由润滑涂层构成,它含有石墨或二硫化钼,也可以是这些材料的组合物。涂覆层33与滑动件27、28摩擦小地共同作用。在这些导向型材29、30之间设有一隔板34。与此相应地,其拉伸件3位于隔板34一侧的导纱器2和在隔板34的对置一侧上的导纱器没有相互阻碍。具有滑动件27、28和止动件26的拉伸件3在沟槽31、32里导向。导纱器2的杆25伸入位于导向型材29、30和隔板34之间的一个自由空间里。
如图3所示,传动装置4固定在安装板35上。安装板35有多个各有一个孔36的安装位置,传动装置7至少以一个输出轴穿过该孔。滚筒8固定在该输出轴上,例如借助圆锥或键连接,正如本身已知的那样。
连接板37固定在安装板35上,该连接板为每个传动装置4有一个齿或突起,其形成挡块38。挡块38与一个旋转挡块39共同作用,后者固定在滚筒8的朝向传动装置4的那一侧,这在图6、7中示出了。
带10穿过在滚筒8的圆周壁41里的一槽40。槽40在空间位置上如此对应于旋转挡块39,即如果旋转挡块39碰在挡块38上,则带10快到一圈地绕在滚筒8的圆周壁41上。
为将带10固定在滚筒8内部,设有一个中间环42,带10固定在该中间环上,例如借助螺钉43。在图8所示的另一可选实施方案中,中间环42与带10浇铸在一起。
中间环42具有圆周表面44,如果中间环42围绕其轴线旋转,则带10可以绕在圆周表面44上。中间环42有一个转矩作用断面45用于实现旋转,该断面45由多个布置在其内壁上的槽组成。图9所示的工具46可以啮入转矩作用断面45中。
中间环44在其内圆周上有一个环绕的突起47,布置在滚筒内的圆盘48压在突起47上,圆盘48通过三个均匀分布于圆周上的螺钉49工作。螺钉49可通过在工具46里的孔50接近,即便当工具作用于转矩作用断面时。
为了安装,在滚筒8里装入中间环42和固定于其上的带10。事先将螺钉49松开并取掉圆盘48。在装入中间环42后,再装入圆盘48并通过螺钉49稍微紧固在滚筒3上。滚筒8以其旋转挡块39移向挡块38。这既可以手动进行,也可以在电动机6的控制下进行。在到达挡块39之后,滚筒8通过电动机6倒转一个小角度。因而,如上所述地达到了滚筒8的规定旋转位置,它以下能被用作机器零点。中间环42在滚筒8内旋转。同时,带10卷绕在中间环42的圆周表面44上。在这里,带10只卷一层或多层并不重要。就是说,中间环42完全能够容纳带10的较大的长度。就是说,人们可以使用相同的带10,无论在哪个安装位置将传动装置4固定在安装板35上。
现在,工人相对滚筒8如此调节中间环42,即固定在其带10被卷绕在位于滚筒8里的中间环42上的对应的拉伸件3上的导纱器位于经编机的织针的针间空隙里。这样的调节可以目测地简单控制。若已经实现这种调节,则将螺钉49拧紧并且中间环42被固定在滚筒8里。即导纱器相对经编机的其余编织件的调节可通过相对简单的措施来实现。
导纱器2的控制不仅精度很高地进行,因为带10固定在滚筒8的圆周上并且在那里不能滑动,而且实现了相对较大的位移。在导纱器2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之间的位移可取很大值。若滚筒8的圆周相应地大,则该值例如可以大于150mm。
带10实际上是不可伸长的。它成塑料带形式,它由对准拉伸方向的纤维和塑料基材组成。纤维成分高于50%。塑料例如可以是聚酰胺。带10的厚度的公差小于0.1mm,因此如果带卷绕在滚筒8的圆周上,则带厚度实际上对导纱器2定位没什么影响。对整个位移来说,需要滚筒8旋转不到一圈。带10的厚度小于0.5mm。金属丝12在出现拉伸力时实际上也是不可伸长的。

Claims (18)

1.经编机,它有至少一个花梳栉,该花梳栉具有一些导纱器,这些导纱器通过一拉伸件与一运动控制装置相连,该运动控制装置只在该花梳栉的一端上有一传动装置(4),该传动装置(4)有一个滚筒(8),该拉伸件(3)的一端被固定在此滚筒上,只在该花梳栉(1)的一端上设有一个复位装置(5),其特征在于,该拉伸件(3)以其端部通过一个圆周孔(40)被引入该滚筒(8)内并被固定在那里。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滚筒(8)的周长大于所述导纱器(2)在位移方向上的最大位移。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滚筒(8)的直径至少为30mm。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拉伸件(3)在该滚筒(8)内被固定在一中间环(42)上,该中间环相对该滚筒(8)能被固定在不同的角度位置上。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中间环(42)被夹紧固定在该滚筒(8)里。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中间环(42)具有一种转矩作用断面(45)。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滚筒(8)具有一个旋转挡块(39),它与一个固定在机器上的挡块(38)共同作用。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挡块(39)布置在该滚筒(8)的朝向该传动装置(4)的一侧,该挡块(36)成突起状形成于一块平板(37)上,该平板固定在一个固定于机器上的基座(35)上,该传动装置(4)也固定在该基座上。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4)具有一电动机(6)和一减速器(7),该滚筒(8)与该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拉伸件(3)具有一个布置于该滚筒(8)区域里的且成带(10)状的第一部分以及一个布置在该导纱器区域里的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一个可断开的离合器(11)相互连结。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11)有第一离合器元件(15),它有两块相互平行布置的平板(16,17),这些平板通过一个销钉(18)相互连结,第二离合器元件(13)以一个钩子(21)钩住该销钉,其中,第二离合器元件(13)具有相互分开地预张紧的突起,这些突起嵌入第一离合器元件(15)的所述平板(16,17)里的孔(23)里。
12.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带(10)穿过一个在与之连接的离合器元件(13)里的孔(14)并形成一个带环(10a),该带环(10a)的内面相互贴着或者与该离合器元件(13)面接触。
13.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11)的厚度最大为3mm。
14.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11)的宽度超过该带(10)的宽度,最大超30%。
15.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带(10)的厚度公差最大为0.1mm。
1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拉伸件(3)至少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在一个导向型材(29,30)里被引导,该导向型材具有涂覆层(33)。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涂覆层(33)成润滑涂层形式,它含有石墨和/或二硫化钼。
1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滚筒(8)和该复位装置(5)的一个换向滚轮(24)位于相同的平面里。
CNB2004100712214A 2003-07-16 2004-07-16 经编机 Active CN1004785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32235.3 2003-07-16
DE10332235A DE10332235B3 (de) 2003-07-16 2003-07-16 Kettenwirk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6427A CN1576427A (zh) 2005-02-09
CN100478511C true CN100478511C (zh) 2009-04-15

Family

ID=33461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12214A Active CN100478511C (zh) 2003-07-16 2004-07-16 经编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498531B1 (zh)
JP (1) JP3978201B2 (zh)
KR (1) KR100617365B1 (zh)
CN (1) CN100478511C (zh)
DE (2) DE10332235B3 (zh)
TW (1) TWI2388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3476A (zh) * 2012-02-04 2013-08-14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经编机的梳栉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35927A (ja) * 2006-08-02 2008-02-21 Sophia Precision Corp 鍛練装置
CN100451200C (zh) * 2006-08-18 2009-01-14 王占洪 编织机牵引杆连接扣
CN201003097Y (zh) * 2007-01-29 2008-01-09 王占洪 经编机花梳栉横移传动装置
DE102009042213B3 (de) 2009-09-18 2011-03-24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Wirkmaschine
CN103088543B (zh) * 2013-03-01 2015-05-13 广州市霏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铝轮装置
CN103266410B (zh) * 2013-05-14 2015-03-11 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全成形服装生产的经编机
CN105671780A (zh) * 2016-04-01 2016-06-15 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 经编机钢丝花梳精确定点归零装置
DE202022106404U1 (de) 2022-11-15 2022-11-21 Karl Mayer Stoll R&D Gmbh Kettenwirkmaschine und Musterlege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25683A1 (de) * 1979-06-19 1981-01-15 Sulzer Ag Legeschienenanschlusskupplung
DE4114012C3 (de) * 1991-04-29 1996-07-04 Liba Maschf Kettenwirkmaschine mit auf einer Legebarre angebrachten individuell bewegbaren Fadenführern
DE19938871C1 (de) * 1999-08-17 2001-05-10 Mayer Textilmaschf Kettenwirkmaschine
DE10035160B4 (de) * 2000-07-19 2004-06-03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Kettenwir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einer Barre
DE10041193B4 (de) * 2000-08-23 2004-07-22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Kettenwirkmaschine mit mehreren Musterlegebarre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3476A (zh) * 2012-02-04 2013-08-14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经编机的梳栉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09186A (ko) 2005-01-24
TW200513561A (en) 2005-04-16
DE502004004849D1 (de) 2007-10-18
TWI238865B (en) 2005-09-01
CN1576427A (zh) 2005-02-09
JP2005036380A (ja) 2005-02-10
EP1498531A1 (de) 2005-01-19
DE10332235B3 (de) 2005-06-16
JP3978201B2 (ja) 2007-09-19
KR100617365B1 (ko) 2006-08-28
EP1498531B1 (de) 200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8511C (zh) 经编机
EP1492911B9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eeding an elastomeric yarn to a textile machine
EP1840254B1 (en) Control device for thread-guide bars of 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KR20070048653A (ko) 선행 변형을 거친 복수 개의 스테이플 섬유사들의 집합에의한 섬유사의 생산 방법과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EP2431511B1 (en) Yarn feeder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CN111511969B (zh) 用于生产轮胎增强帘线的捻合方法和张力控制设备
JP2009545678A (ja) 多軸織物ウェブの連続生産のための方法
CN102844483A (zh) 由具有定向纤维取向的有限长的增强纤维连续制造短纤维无纬织物的方法
CN1637185B (zh) 控制至少一根纬纱的供给张力的方法,供给纬纱的装置以及装备有这种装置的织机
EP1520922B1 (en) Textile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708625B1 (en) Yarn feeder with rotary drum for knitting processes with selection of the yarn and textile machine apparatus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of these feeders
CN108360140A (zh) 超大隔距经编机的间隔纱恒张力控制机构
CZ280106B6 (cs) Navíjecí jednotka zásoby útkové niti
PL198631B1 (pl) Urządzenie do wytwarzania cięgien metalowych z drutu metalowego
CN204780115U (zh) 多轴向经编机
ITMI972197A1 (it) Macchina trafilatrice multipasso dotata di dispositivo di regolazione e controllo della tensione del filo in lavorazione particolarmente
CN1989058A (zh) 用于在条筒中线圈形、圆形错开地放置纺织的纤维条的圈条器
CN102102247B (zh) 用于生产全钢针布的安装设备
CN216548983U (zh) 针织可变花色圆扁钩编机的收线机构
WO2019042604A1 (en) CUTTING MACHINE WITH DIAMOND PEARL THREADS FOR CUTTING BLOCKS OF NATURAL OR ARTIFICIAL STONE
WO2020119906A1 (en) Warping and rope manufacturing machine for a rope and corresponding use
CN203569289U (zh) 提花链条整经机
CN207210627U (zh) 用于整经机的定幅筘装置
JP5535058B2 (ja) 半可塑性体の切断装置
US11982025B2 (en) Warping machine for a rope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ARL MAYER (CHINA)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Effective date: 201411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213000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06

Address after: 213000 Wujin, Jiangsu province Chang Wu Road, No. 518, South Road, No.

Patentee after: Karl Mayer China Ltd.

Address before: Olbers Stockhausen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Mayer Textilmasc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