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5043C - 车颈顶罩 - Google Patents

车颈顶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5043C
CN100465043C CNB2005100845634A CN200510084563A CN100465043C CN 100465043 C CN100465043 C CN 100465043C CN B2005100845634 A CNB2005100845634 A CN B2005100845634A CN 200510084563 A CN200510084563 A CN 200510084563A CN 100465043 C CN100465043 C CN 1004650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all
installation portion
cowl
cowl cov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845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7245A (zh
Inventor
小山求
大沼直人
石川晃弘
酒井一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Pla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Pla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Pla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on Plas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7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7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50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504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颈顶罩,所述机动车辆具有:带有支撑板并用于限定出发动机室的车体板、覆盖所述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以及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面的车颈部分,其中,车颈顶罩包括:具有安装部的底部、从底部向发动机罩延伸且支撑着抵靠在发动机罩上的密封元件的第一壁、以及从底部延伸并覆盖车颈部分的第二壁,其中,所述底部由支撑板支撑在安装部处并且暴露于发动机室,并且安装部由一个覆盖部分覆盖。

Description

车颈顶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一种设置在机动车辆的挡风玻璃和发动机罩之间的车颈顶罩。
背景技术
通常,将车颈顶罩设置在机动车辆的挡风玻璃和发动机罩之间,用以覆盖挡风玻璃的前端和发动机的后端之间的空间。具体地说,车颈顶罩覆盖设置在车体板与车颈顶板之间的气箱,可以增进外观性,其中车体板位于发动机室后端,车颈顶板用于支撑挡风玻璃。车颈顶罩形成有一个与气箱相连通的进气口,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车辆驾驶室中。另外,在车颈顶罩的前端处安装密封元件,以密封地封闭车体板和发动机罩之间的空间,从而防止发动机室中的热量和臭气侵入气箱。
正如在日本专利文献JP-A 7-285319中所披露的,在一种将车体的主体部的远端靠近发动机罩设置在其下方的结构中,例如,多个棘爪被设置成整体地从车颈通风窗的远端突出,所述通风窗位于发动机罩和车体的主体部之间。将所述棘爪插入并啮合到形成在车体的主体部中的多个安装孔中,将抵靠在发动机罩下表面上的发动机罩密封件安装在车颈通风窗的远端。在这种结构中,发动机罩密封件的保持元件被保持在车颈通风窗的一端和车体的主体部之间。
发明内容
在相关技术的结构中,所述棘爪和安装孔设置在相对应的位置处。通常,考虑到部件的精确性、装配公差、安装可操作性等,将安装孔形成得比棘爪大,以便将棘爪插入其中。因此,出现这样一种问题,即,发动机室中的臭气和热空气趋向于通过安装孔和棘爪之间的微小间隙进入气箱,然后侵入驾驶室中。
各种形状的车颈顶罩被用于实现车辆碰撞时的能量吸收。但是,在相关技术中,车颈通风窗和车体的主体部将要在车颈通风窗的远端处相连,导致车颈顶罩的形状受到限制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颈顶罩,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以紧密接触的方式安装到车体板上。
一般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颈顶罩,所述机动车辆具有:带有支撑板的车体板,所述车体板限定出发动机室;覆盖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和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面的车颈部分,所述车颈顶罩包括:底部,该底部具有一个安装部;第一壁,该第一壁从底部延伸到发动机罩,该第一壁支撑着抵靠在发动机罩上的密封元件;以及第二壁,该第二壁从底部延伸并覆盖车颈部;其中,所述底部被支撑板支撑在安装部上并且暴露于发动机室,并且其中,所述安装部由一个与所述底部间隔开的上板覆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颈顶罩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上面所述的车颈顶罩;肋,所述肋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设置到所述上板和第一壁中的至少一个上的易裂部;以及夹具,该夹具将安装部固定到车体板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从参照附图的下述说明中将变得明显,其中:
图1是沿图3中I-I线的剖视图,表示处于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车颈顶罩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类似于图1的视图,为沿图3中II-II线的视图;
图3是表示车颈顶罩的局部省略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车颈顶罩的片断分解透视图;
图5是类似于图2的视图,表示处于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车颈顶罩的另一实施例;
图6是表示图5所示车颈顶罩的片断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车颈顶罩的实施例。
参照图1和2,机动车辆包括车体1和连接到其上的车颈顶罩11。车颈顶罩11覆盖位于发动机罩3和用作遮风屏的挡风玻璃5之间的车颈部6,所述发动机罩3用作一个用于覆盖发动机室2的相对部件,所述挡风玻璃5位于车辆驾驶室4的前部。应当注意,下述方向,如由箭头F表示的向前方向、由箭头R表示的向后方向、由箭头U表示的向上方向、由箭头D表示的向下方向、及由箭头W表示的向右/向左方向,在下面将以车辆的直前方向为参照进行描述。
车颈部6也被称作气箱,其由车颈顶板12和车体板14形成为具有敞开的上侧的类似于槽的形状,所述车颈顶板12例如由钢板制成,所述车体板14例如由钢板制成并用于构造车体。挡风玻璃接收件15形成在车颈顶板12的上侧,挡风玻璃5通过密封材料16、如橡胶基粘结剂固定到接收件15上,所述橡胶基粘结剂例如为一种提供液密封的热熔体。车体板14也被称作延伸板,并具有一个后部,该后部形成固定到车颈顶板12上的底板(未示出)。车体板14包括一个前板19和一个用作固定接收件的支撑板20,所述前板19通过向上倾斜地抬升底板的前部而得到,所述支撑板20通过向前且大致水平地延伸前板19的上端而得到。用于驱动刮水器21的刮水器摇臂等的马达设置在车颈部6中,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入驾驶室4的空调进气口(未示出)连接到其上。
发动机罩3包括发动机罩外部25和发动机罩内部26,其中,所述外部25以靠近状态设置在外侧或上方;所述内部26以靠近状态、具有微小间隙地设置在发动机罩外部25的内侧或下方。发动机罩外部25和发动机罩内部26成一体或单独地形成。
车颈顶罩11也被称作车颈罩,其用于覆盖挡风玻璃5和位于挡风玻璃5前方F的发动机室2的后端之间的空间。车颈顶罩11使用模具通过热塑性树脂,如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或聚酰胺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型来形成。参照图1-4,车颈顶罩11形成将沿车颈部6的车体1的右/左方向W或车辆宽度方向作为纵向的、整体上类似大致细长的板的形状,以便覆盖车颈部6或车颈顶板12和车体板14的上侧,从而增进外观性。当以截面形状观察时,车颈顶罩11包括:罩主体31,其用作第二壁并用于主要覆盖车颈部6;底部32,其连续地连接到罩主体31的前端并支撑在支撑板20上;和罩前部33,其用作第一壁并从底部32向前向上延伸,其中罩主体31、底部32和罩前部33成一体地形成。
罩主体31也被称作覆盖部,并且包括:大致水平的上壁35;后安装部36,其设置在上壁35的后端;和后壁37,其从上壁35的前端向下延伸并连续地连接到底部32上。上壁35覆盖车颈部6的空间的上侧,并根据图3所示刮水器21的形状形成有凹槽35a和孔35b。后安装部36包括倾斜表面36a和玻璃邻接部36b,前者沿挡风玻璃5倾斜地形成;后者通过弯曲倾斜表面36a而形成并抵靠在挡风玻璃5上,如图1和2所示。后安装部36可以成形为类似夹子等的形状,其接合地安装到挡风玻璃5上。另一方面,后壁37从上壁35的前端向下延伸并稍向后倾斜。在后壁37中、在沿纵向或向右/向左方向W的整个长度上形成容许外部空气导入车颈部6的进气口38。进气口38的形状类似于格栅,具有分别沿纵向和横向以7mm和5mm的间隔设置的多个条。通过进气口38进入车颈部6的外部空气由空调供给驾驶室4。
罩前部33设置在发动机罩3的下方或相反侧上,并包括向前向上倾斜的板状前壁41和大致水平板形的密封件接收部42,所述接收部42从前壁41的前端或远端或上端向前延伸。用作可弹性变形的密封元件的车颈顶部密封件44设置在密封件接收部42上,并利用形成在密封件接收部42中的密封件安装孔42a由作为固定机构的分开且不同的夹子或粘结剂固定到其上。车颈顶部密封件44成形为类似于圆筒的形状,由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等制成,以与关闭的发动机罩3以液密方式接触,从而阻止来自发动机室2的热空气和臭气进入。前壁41和密封件接收部42通过起加强作用的板形肋45连接在一起,如图4所示。
参照图2,底部32形成位于支撑板20上的大致水平的板的形状。具有敞开的上侧的槽47由底部32、前壁41和后壁37限定。如图1和3所示,大致盒状的安装部51以给定的间隔与底部32成一体地形成。另外,三角形等形状的板形加强肋52在没有安装部51的位置与底部32成一体地形成,用于将底部32、前壁41和后壁37连接到例如一个顶板上,所述顶板形成后壁37和前壁41的下部,这在下面将要描述。在安装部51和肋52之间、在相邻的肋52之间、以及在靠近底部32后端的角部的位置处,形成圆形排出孔53。将密封体55通过粘结剂等在沿纵向的大致整个长度上安装到孔53前面的底部32的下侧。另外,在沿向右/向左方向W的底部32的两侧上且在未面对发动机室2的位置处,形成圆形安装孔57,所述圆形安装孔57用于使用如柱状夹的夹具(未示出)将底部32固定到车体板14等上。
安装部51各自成形为类似于盒子的形状,其向前侧或发动机室2中开口,而且沿车颈顶罩11的纵向或车宽方向大致等距离地设置。各安装部51包括大致水平的底板61;面对底板61上侧的上板62;用于连接底板61和上板62两侧后端的后板63;及侧板64,其中前侧包括开口65。底板61与底部32齐平地形成,并通过密封体55以紧密接触的方式设置在支撑板20上。具体地说,安装部51成形为截面类似字母U的形状,其向前壁41中开口,其中底板61具有由安装部51的其它部分和罩前部33的前壁41覆盖的上侧。另外,安装部51具有整体上朝向开口65扩展的形状。具体地说,上板62从后板63到开口65逐渐远离地形成,而且侧板64也从后板63到开口65逐渐远离地形成。然后,对于大致水平地设置的底板61,上板62被设置为形成向后侧降低的倾斜表面。
如图4所示,底板61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用作导引机构的夹子导引肋67,其沿向右/向左方向W从大致中央部分纵向地向上突出。底板61还具有与其一起形成的用作啮合接收部的夹子接收部68,该夹子接收部将被定位在夹子导引肋67的一侧;和与其一起形成的用作定位机构的中央定位销69,该销69将被定位在夹子导引肋67的另一侧。夹子接收部68垂直地贯通底板61设置,具有类似于矩形孔的形状。中央定位销69包括与底板61齐平的、形状类似于舌片的可弹性变形的销底部69a和设置成从销底部69a向下突出的销部69b。
在被叠置在支撑板20上的情况下,安装部51通过用作夹具的夹子71固定到车体板14的支撑板20上。夹子71由树脂等可弹性变形地形成,以相对安装部51成为单独且不同的部件。如图1和4所示,夹子71包括罩面对部72,其抵靠在安装部51的底板61的上表面上;板面对部73,其朝向支撑板20的下侧;和连接部74,其用于连接罩面对部72和板面对部73。当从向右/向左方向W观察时,夹子71的形状类似于字母U。另外,在板面对部73上形成向上突出的啮合部75,如图1所示。
在叠置安装部51的底板61的位置,与车体板14的支撑板20一起形成另一夹子接收部(未示出),该接收部朝向夹子接收部68并具有和夹子接收部68相同的形状。另外,用作矩形孔形定位机构的定位销接收部(未示出)与支撑板20一起形成,以面对中央定位销69。
进行将车颈顶罩11安装到车体1上的工作,使车颈顶罩11的底部32和安装部51的底板61被叠置在车体板14的支撑板20上,夹子71从发动机室2的前侧或侧方安装到其上。具体地说,在底板61叠置在支撑板20上的情况下,将中央定位销69插入定位销接收部中,以将车颈顶罩11定位到车体板14上。在这种状态下,把夹子导引肋67用作导引件,将夹子71压配合到夹子导引肋67的一侧中,以便固定支撑板20和底板61。然后,夹子71的接合部75与支撑板20和底板部61的夹子接收部68啮合,防止夹子71的脱落。夹子71通过被压缩的密封体55使支撑板20和底板61紧密接触,以气密地将车颈顶罩11安装到车体板14上或气密地保持发动机室2和车颈部6。车颈顶罩11的两端由一在不面对发动机室2的位置处垂直贯通设置的夹子(未示出)固定。在发动机罩3被关闭的情况下,车颈顶部密封件44抵靠在发动机罩3的下侧上而被压缩,从而与槽47大致气密地覆盖发动机室2的后侧。
在机动车辆的运行情况下,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38从车颈顶罩11的槽47导入车颈部6,然后由空调从车颈部6供给驾驶室4。
另一方面,已经侵入车颈顶罩11的槽47中的雨水等液体从邻近底部32后端角部设置的孔53排出到车颈部6,如图2中的箭头A所示。另外,安装部51上的液体由倾斜的上板62收集到后侧,并在沿向右/向左方向W流动之后在底部32上被平滑地导引,然后从孔53排出。
这样,根据该实施例,车体板14的支撑板20和车颈顶罩11的安装部51的底板61由夹子71从前侧保持和固定,从而可以进行车体板14和车颈顶罩11的容易且密封的固定,其中所述支撑板20和底板61沿向前方向F突出或突出到发动机室2,并在向上位置U处由罩前部33和部分安装部51覆盖。具体地说,因为底板61在向上位置U处由罩前部33和盒状安装部51覆盖,所以来自下方D的臭气和热空气被沿向前方向F导引,从而防止臭气和热空气向车颈部6前进。按照这种方式,可以抑制发动机室2中的臭气和热空气经过安装部51从进气口38直接或间接地侵入罩部6中、并进一步侵入驾驶室4中,从而使得车辆品质的提高,其中安装部51用作车颈顶罩11的固定部。另外,没有必要使用昂贵的密封元件等部件,因此制造成本的降低。
由于发动机室2中的臭气和热空气可以被安装部51隔断,所以安装部51和进气口38可以彼此邻近设置。这使得它们的形状灵活性增加,因此易于提高性能、碰撞吸收特性或空调外观性。
另外,与用于确保发动机罩3和车颈顶罩11之间的密封的车颈顶部密封件44相比,安装部55可以设置得更靠向后方向R,从而易于实现碰撞吸收特性的调整。
另外,将夹子71设置成截面大致类似字母U的形状,以提供允许通过从前侧操作来安装夹子71的结构,允许减少支撑板20和底板61上方及下方的所需操作空间,从而实现安装部51的薄结构。而且,安装部51的底板61和夹子71在暴露于外部的部分中是看不见的,从而易于提高外观性。而且,支撑板20和底板61的夹子接收部68由夹子71覆盖,从而使密封性提高。
另外,安装部51形成大致类似长方体盒子的形状,具有隔开的上下表面、侧面及后面,和开放的前侧F。因此,由于安装部51的加强效果,车颈顶罩11整体的刚度也可以被加强,使得安装到车体1上期间的操作便利。而且,通过仅改变所述盒子各部分的板的尺寸和厚度或安装部51的布置,可以容易地调整碰撞吸收特性,从而容易实现旨在碰撞时减轻行人的撞击的结构。而且,由于因安装部51而形成的刚度的加强,所以可以减少或取消其它加强结构、如表面侧上的肋。
另外,将加强肋52设置在除那些具有盒状安装部51的部分之外的部分中。因此,由于肋52的加强效果,车颈顶罩11的刚度整体上可以被加强,使得在安装到车体1上期间操作便利。而且,在经受碰撞时,通过肋52的断裂或变形可以有效地吸收由和行人碰撞导致的次级碰撞,从而易于实现损害值的降低。
另外,盒状安装部51被构造成整体上朝向开口65扩展,并具有从后侧到前侧相对于下表面逐渐向上倾斜的上表面。因此,当形成车颈顶罩11时,可以容易地移去用于盒状安装部51的模具,使得制造成本的降低。而且,倾斜上板62用作将流入安装部51上表面中的雨水排出的槽,从而防止水侵入发动机室2,并平稳地将其从排出孔53排到后车颈部6。而且,将密封体55设置在车颈顶罩11和车体板14之间,从而确保防止发动机室2中的臭气和热空气通过孔53侵入车颈部6中。
在该实施例中,在车颈顶罩11的任何位置处可以设置比其它部分更易碎和易破裂的易裂部,以在经受碰撞时调节碰撞吸收特性。具体地说,安装部51的形状类似一个准盒子,其连接前壁41和后壁37并向上凸出,而且安装部51的底板61叠置在车体板14的支撑板20上,由夹子71固定。因此,当以给定的间隔设置安装部51时,车颈顶罩11的强度或刚度增加,导致抵抗碰撞的反作用力的潜在地增加。然后,当例如行人的碰撞体由于和机动车辆相撞而跳起、并进一步撞击发动机罩3时,撞击从车颈顶部密封件44传递到罩前部33的前壁41。但是,与碰撞部对抗的撞击可以通过使易裂部破裂而被确实地缓和,所述易裂部设置到罩前部33的前壁41和安装部51之一或两者上。
参照图5和6,例如,可以以如下方式设置比邻近部分薄的小沟槽形易裂部83,即,沿上边缘81和侧边缘82从发动机室2侧将安装部51开槽,所述上边缘81为位于盒状安装部51的碰撞施加侧、也就是和车体1的车体板14相对侧上的边缘。由于这种结构,当由于和例如行人的碰撞体碰撞而产生的撞击被施加到发动机罩3上、然后传递到罩前部33的前壁部41上时,力被集中地施加到沿安装部51的边缘81、82设置的易裂部83上,实现易裂部83的立即破裂,其中,所述安装部51具有比其它部分的刚度大的刚度。这样,通过仅在不受车体1影响的情况下构造的车颈顶罩11的前部的结构,可以确实地缓和施加到碰撞体上的撞击。
或者,代替如上所述的沿盒状安装部51的上边缘81及侧边缘82设置易裂部83的情况,可以在盒状安装部51的上板62和侧板64中设置比邻近部分薄的沟槽形易裂部。或者,可以以围绕安装部51的方式在前壁41、后壁37、底板61等中设置沟槽形易裂部,所述的前壁41、后壁37、底板61等是围绕在安装部51的上板62、侧板64和后板61周围的壁。具体地说,可以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易裂部,以便通过断开作为盒状部的安装部51与作为盒状部周围的壁的前壁41、后壁37之间的连接来降低所述盒状部的刚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夹具不限于U形的夹子71,可以是一种在穿过支撑板20和底板61设置时垂直地夹紧这两者的夹子。
另外,车颈顶罩11的罩主体31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形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具有安装到其上的夹具的安装部由第一壁覆盖,并被暴露于发动机室。然后,即使在安装部中形成通孔或类似部分,也能抑制发动机室中的臭气和热空气通过安装部侵入车颈部。而且,安装部和夹具在暴露于外部的部分中是看不见的,从而外观性提高。可以将安装部设置在除密封元件之外的位置上,从而形状的灵活性增加。
另外,根据本发明,将支撑板设置到相互叠置的车体板和车颈顶罩的安装部的底板上,它们由夹具保持和固定,从而易于以紧密接触的方式固定车体板和车颈顶罩。由于安装部的形状类似于盒子,所以易于增加车颈顶罩的刚度,从而在工作期间便于处理车颈顶罩。而且,通过安装部的尺寸调整等,可以容易地进行基于车颈顶罩变形或破裂的碰撞吸收特性的调节。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发动机室中的臭气和热空气通过车颈顶罩的安装部侵入驾驶室,从而便于在靠近安装部的第二壁中设置进气口。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调节肋的尺寸和位置,可以容易地进行基于车颈顶罩的变形或破裂的碰撞吸收特性的调整。
另外,根据本发明,当使用模具形成车颈顶罩时,可以容易地移去与安装部对应的模具,使得制造成本的降低。而且,流入安装部的雨水等由倾斜的上板引导,可以平稳地排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当由于和例如行人的碰撞体碰撞而产生的撞击被施加到发动机罩上、然后被传递到第一壁上时,设置到第一壁和安装部中至少一个上的易裂部破裂,从而确实地缓和施加到碰撞体上的撞击。
另外,根据本发明,盒状安装部的刚度比其它部分的大。但是,当由于和例如行人的碰撞体碰撞而产生的撞击被施加到发动机罩上、然后被传递到第一壁上时,力被集中地施加到沿安装部的边缘设置的易裂部上,实现易裂部的立即破裂,从而确保缓和施加到碰撞体上的撞击。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抑制发动机室中的臭气和热空气通过安装部侵入车颈部,而且,安装部和夹具在暴露于外部的部分中是看不见的,从而外观性的提高。而且,可以将安装部设置在远离密封元件的位置处,因而设计的灵活性增加。
上面已经连同示例性的实施例一起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注意,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变型。
2004年12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379372的所有内容被包含在此处用作参考。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颈顶罩,所述机动车辆具有:带有支撑板的车体板,所述车体板限定出发动机室;覆盖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和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面的车颈部分,所述车颈顶罩包括:
底部,该底部具有一个安装部;
第一壁,该第一壁从底部延伸到发动机罩,该第一壁支撑着抵靠在发动机罩上的密封元件;以及
第二壁,该第二壁从底部延伸并覆盖车颈部;
其中,所述底部被支撑板支撑在安装部上并且暴露于发动机室,并且
其中,所述安装部由一个与所述底部间隔开的上板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颈顶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叠置在支撑板上的底板,所述安装部构成一个具有所述上板的盒子,该盒子向发动机室中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颈顶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形成有进气口,该进气口允许外部空气导入车颈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颈顶罩,还包括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的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颈顶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面对底板并且沿着远离底板的方向从第二壁向第一壁倾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颈顶罩,还包括设置到第一壁的部分上的易裂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颈顶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易裂部沿所述安装部的开口的发动机室侧的边缘设置。
8.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颈顶罩系统,该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颈顶罩;
肋,所述肋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
设置到所述上板和第一壁中的至少一个上的易裂部;以及夹具,该夹具将安装部固定到车体板上。
9.一种安装结构,包括:
带有支撑板的车体板,该支撑板设置在发动机室和车颈部之间;
安装于车体板上的车颈顶罩,该车颈顶罩包括:
底部,该底部具有一个安装部,由所述支撑板支撑所述底板;
第一壁,该第一壁从底部延伸到覆盖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该第一壁支撑着抵靠在发动机罩上的密封元件;
第二壁,该第二壁从底部延伸并覆盖车辆的车颈部;以及
夹具,该夹具将安装部固定到支撑部上,
其中,底部被与所述底部间隔开的上板覆盖并且暴露于发动机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以夹持的方式保持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支撑部。
CNB2005100845634A 2004-07-27 2005-07-27 车颈顶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50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18666 2004-07-27
JP2004218666 2004-07-27
JP2004379372 2004-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7245A CN1727245A (zh) 2006-02-01
CN100465043C true CN100465043C (zh) 2009-03-04

Family

ID=35926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456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5043C (zh) 2004-07-27 2005-07-27 车颈顶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65043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2172A (zh) * 2011-10-19 2013-04-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夹紧件和具有夹紧件的固定装置以及夹紧件的使用方法
CN103544955A (zh) * 2012-07-13 2014-01-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识别语音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86844B (en) * 2009-09-01 2012-10-10 Nihon Plast Co Ltd A cowl-top cover
CN102897124B (zh) * 2011-07-26 2016-07-0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汽车发动机罩格栅结构
JP5758233B2 (ja) * 2011-08-31 2015-08-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DE102011118326A1 (de) * 2011-11-11 2013-05-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DE102014213460B4 (de) * 2014-07-10 2022-10-2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lappen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239563B2 (en) * 2016-11-01 2019-03-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strument panel to front cowl attachment
CN106864610B (zh) * 2017-03-17 2018-12-2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卡驾驶室顶盖与顶柜的连接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5319A (ja) * 1994-04-20 1995-10-31 Kojima Press Co Ltd 自動車部品の取付け構造
JPH10218029A (ja) * 1997-01-31 1998-08-18 Fuj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のフードシール取付構造
JPH10226286A (ja) * 1997-02-17 1998-08-25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のシール構造
JPH11165654A (ja) * 1997-12-04 1999-06-22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カウル構造
US6565148B1 (en) * 1999-09-10 2003-05-20 Toyoda Gosei Co., Ltd. Assembly structure for cowl louver
US20030107243A1 (en) * 2001-12-10 2003-06-1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having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entry of water drops into engine compartment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5319A (ja) * 1994-04-20 1995-10-31 Kojima Press Co Ltd 自動車部品の取付け構造
JPH10218029A (ja) * 1997-01-31 1998-08-18 Fuj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のフードシール取付構造
JPH10226286A (ja) * 1997-02-17 1998-08-25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のシール構造
JPH11165654A (ja) * 1997-12-04 1999-06-22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カウル構造
US6565148B1 (en) * 1999-09-10 2003-05-20 Toyoda Gosei Co., Ltd. Assembly structure for cowl louver
US20030107243A1 (en) * 2001-12-10 2003-06-1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having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entry of water drops into engine compartment thereof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2172A (zh) * 2011-10-19 2013-04-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夹紧件和具有夹紧件的固定装置以及夹紧件的使用方法
CN103062172B (zh) * 2011-10-19 2016-11-2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夹紧件和具有夹紧件的固定装置以及夹紧件的使用方法
CN103544955A (zh) * 2012-07-13 2014-01-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识别语音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7245A (zh) 200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5043C (zh) 车颈顶罩
US9126635B2 (en) Cowl sec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
US7316448B2 (en) Cowl top cover
US6135517A (en) Device for fastening a bumper fairing to a motor vehicle fender
US4646879A (en) Air duct, or the like, for instrument panel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CN100404317C (zh) 保险杠皮的紧固结构
US7118169B2 (en) Front pillar garnish
EP1847446B1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KR0145834B1 (ko) 루프패널의 낙수방지용 모울드
US10300774B2 (en) Element to be integrated in a guide rail for a sliding roof, roof arrangement and motor vehicle
EP3470308A1 (en) Automobile cowl grille structure
CN105083387A (zh) 前围盖装置
JP4843815B2 (ja) カウルトップ構造
JP4781900B2 (ja)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JP2010126068A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部構造
JP3085302B1 (ja) デフロスタノズル
JP4700325B2 (ja) 連結構造
JP5717417B2 (ja)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KR0133843Y1 (ko) 차량의 레인거터
KR100388193B1 (ko) 유동 방지 구조를 가지는 에이 필러
JP2007083798A (ja) 自動車用ウォッシャノズルの取付構造
JP2010184618A (ja) カウルルーバの取付構造
KR0139646Y1 (ko) 자동차용 까울 브라켓
JP2560038Y2 (ja) サンルーフ車のルーフ構造及び車両のルーフモール取付構造
KR100885278B1 (ko) 대형 차량용 앞유리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