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9664C - 图像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9664C
CN100459664C CNB200610109309XA CN200610109309A CN100459664C CN 100459664 C CN100459664 C CN 100459664C CN B200610109309X A CNB200610109309X A CN B200610109309XA CN 200610109309 A CN200610109309 A CN 200610109309A CN 100459664 C CN100459664 C CN 1004596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ign matter
removes
sensing device
image sensing
rem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093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1564A (zh
Inventor
上坂天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921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1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96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966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9/00Cameras
    • G03B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 G03B19/12Reflex cameras with single objective and a movable reflector or a partly-transmitting mirr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1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suppressing or minimising disturbance in the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 H04N23/811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suppressing or minimising disturbance in the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by dust removal, e.g. from surfaces of the image sensor or processing of the image signal output by the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的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异物移除操作被中断,然后执行与该拍摄操作的请求相对应的处理。

Description

图像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alien substance)的功能的图像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镜头可互换的数字照相机中,当把镜头从照相机主体上拆下时,悬浮在空气中的灰尘可能会进入照相机主体。照相机配有包括例如快门机构等的各种机械运转的机械单元。当这些机械单元工作时,可能在照相机主体内产生金属粒等灰尘。当这些异物即灰尘粘在包括于数字照相机的图像传感单元中的图像传感元件的表面上时,该异物在所拍摄的图像上看起来是阴影,从而使图像质量变差。在使用卤化银胶卷的照相机中,每当传感到图像时就给送胶卷。因此,不会在图像的同一位置连续地传感到异物。然而,数字照相机在每次拍摄操作中没有胶卷运动。因此,在图像的同一位置连续地传感到异物。
日本特开2002-204379号公报提出了一种技术:振动用于保护传统镜头可互换的数字照相机的图像传感元件的防护玻璃罩(防尘玻璃),从而移除粘在玻璃上的灰尘。这种通过振动操作进行的异物移除增加了释放时间延迟并且降低了连拍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特开2004-242158号公报提出了一种方法:在连拍模式下仅在第一帧的拍摄之前执行异物移除操作,从第二帧开始禁止执行异物移除操作。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在拍摄之前执行异物移除操作。因此,从按下释放按钮到实际执行拍摄操作发生了时间延迟。异物移除操作可以在例如给照相机通电中完成。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异物移除操作时操作了释放按钮,则会产生同样的问题,并且可能会错过快门释放的好机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传统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典型特征,提供一种图像传感装置,该图像传感装置能够执行异物移除操作,而不对释放时间延迟产生任何影响。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传感装置,其包括:
异物移除单元,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以及
控制单元,在所述异物移除单元进行的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中断该异物移除操作并且执行与该操作请求相对应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传感装置,其包括:
异物移除单元,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和由所述异物移除单元进行的异物移除操作的优先级;以及
控制单元,在该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该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控制单元用于执行与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该优先级相对应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传感装置,其包括:
异物移除单元,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
判断单元,在该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判断单元用于基于该拍摄操作中的拍摄条件,判断是进行由所述异物移除单元进行的异物移除操作还是进行与该拍摄操作有关的该操作请求相对应的操作;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判断单元作出的判断结果执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传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移除步骤,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以及
控制步骤,在所述移除步骤中的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控制步骤进行控制以中断该异物移除操作并且执行与该操作请求相对应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传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移除步骤,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
设置步骤,用于设置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和所述移除步骤中的异物移除操作的优先级;以及
执行步骤,在该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该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执行步骤执行与所设置的优先级相对应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传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移除步骤,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
判断步骤,在该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该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判断步骤基于所设置的拍摄条件,判断是进行异物移除操作还是进行与该拍摄操作有关的该操作请求相对应的操作;以及
执行步骤,用于基于在所述判断步骤中的判断结果执行处理。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以及优势将显而易见。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全部附图中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包括在说明书中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阐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用于解释根据实施例的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single-lens reflex digital camera)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2是用于解释在根据实施例的照相机中开始异物移除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解释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照相机中的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请求拍摄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解释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相机中的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请求拍摄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5是用于解释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照相机中的异物移除操作期间接收到预定的操作请求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且在实施例中所述的所有的特征组合在本发明的解决方法中不是必需的。
图1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以下简称为照相机)100中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快门12控制对图像传感元件13的曝光量。图像传感元件13把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光学元件14布置在图像传感元件13的光电转换面的前面侧的预定位置处,以防止任何异物粘到光电转换面上。光学元件14是防尘部件,即防尘过滤器(后面将详细说明)。振动元件15与防尘过滤器14邻接布置,并且用作将预定振动施加给防尘过滤器14的振动单元。振动部件15由例如压电转换元件(压电元件)形成。
照在镜头310上的光束由单镜头反射通过光圈(aperture)312、镜头卡口(lens mount)306和106、镜子130、以及快门12引导,并且在图像传感元件13上形成光学图像。A/D转换器16将已从图像传感元件13光电转换后并且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定时发生器18将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提供给图像传感元件13、A/D转换器16、D/A转换器26。定时发生器18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和系统控制电路50控制。图像处理电路20对来自A/D转换器16或者存储器控制电路22的数据执行预定的像素插值或者颜色转换。图像处理电路20还在需要时通过使用获得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计算处理。基于如此获得的计算结果,系统控制电路50可以通过TTL(Through The Lens,通过镜头)对快门控制单元40和调焦单元42进行AF(Automatic Focus,自动调焦)处理、AE(Automatic Exposure,自动曝光)处理、以及EF(ElectronicFlash brightness control,电子闪光灯亮度控制)处理。图像处理电路20还通过使用获得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计算处理,并且基于获得的计算结果通过TTL执行AWB(Automatic WhiteBalance,自动白平衡)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专用的调焦单元42和专用的测光单元46。因此,可以通过使用调焦单元42和测光单元46执行AF处理、AE处理和EF处理,并且可以省略使用图像处理电路20的AF处理、AE处理和EF处理。可选地,可以通过使用调焦单元42和测光单元46、也可以通过使用图像处理电路20来执行AF处理、AE处理和EF处理。
存储器控制电路22控制A/D转换器16、定时发生器18、图像处理电路20、图像显示存储器24、D/A转换器26、存储器30以及压缩/解压缩电路32。从A/D转换器16输出的数字数据通过图像处理电路20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或者直接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或者存储器30中。图像显示器28包括TFT或者LCD。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显示用图像数据通过D/A转换器26显示在图像显示器28上。存储器30用来存储获得的静态图像数据,并且其存储容量足以存储与预定的帧数相对应的静态图像数据。因此,即使在连续拍摄多帧静态图像的连拍模式下,也可以以高速度将大量的图像写入存储器30中。存储器30还可以用作系统控制电路50的工作区。压缩/解压缩电路32通过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adaptiv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ADCT)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压缩/解压缩电路32读出存储在存储器30中的图像,对该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或者解压缩,并将处理过的数据写入存储器30中。
快门控制单元40与控制光圈312的光圈控制单元340协作,基于来自测光单元46的测光信息,控制快门12的操作。调焦单元42执行AF(Automatic Focus,自动调焦)处理。在接收从镜头310入射的光束时,调焦单元42测量作为光学图像形成的图像的对焦(in-focus)状态。测光单元46执行AE处理并且测量在接收从镜头310入射的光束时作为光学图像形成的图像的曝光状态。测光单元46还与电子闪光灯48协作具有EF处理功能。电子闪光灯48还具有AF辅助光投射功能以及电子闪光灯亮度控制功能。AF控制可以通过使用调焦单元42的测量结果和通过使图像处理电路20计算由图像传感元件13传感到的图像数据获得的计算结果这两个结果来完成。曝光控制可以通过使用测光单元46的测量结果和通过使图像处理电路20计算由图像传感元件13传感到的图像数据获得的计算结果这两个结果来完成。
系统控制电路50包括微型计算机等CPU 50a和根据来自CPU50a的指令计时的计时器50b。系统控制电路50控制照相机100的整个操作。存储器52存储用于系统控制电路50的操作的常量和变量,以及将由CPU 50a执行的程序。显示器54包括液晶显示器设备和扩音器,以根据由系统控制电路50执行的程序通过使用文本、图像和声音指示操作状态和消息。通过组合例如LCD、LED以及发声元件将这些单元布置在照相机100的控制台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可见位置处。显示器54的一些功能布置在取景器104中。显示器54的LCD上的显示内容的例子有单拍/连拍模式、自拍(selftimer)、压缩率、记录像素数、记录的图像数、可记录的图像数、快门速度、光圈值(F-number)、曝光补偿、闪光、红眼效果减轻、蜂鸣器设置、电池电量、出错、多个数字表示的信息、记录介质200和210的连接状态、镜头单元300的连接状态、通信I/F操作、日期/时间以及与外部计算机的连接状态。在显示器54的显示内容中,取景器104中显示的例子有对焦、准备拍摄、照相机振动警告、闪光灯充电、闪光灯充电完成、快门速度、光圈值、曝光补偿以及记录介质写操作。另外,显示器54的LED上的显示内容的例子是记录介质写操作。显示器54的灯指示的例子是自拍通知灯。自拍通知灯可以与AF辅助光一起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56是EEPROM等电可擦除/可记录的存储器。附图标记60、62、64、66、68和70表示用来输入系统控制电路50的各种操作指令的开关和拨盘。
接着将详细说明模式拨盘和开关。
模式拨盘开关60可以选择性地设置自动拍摄模式、程序化拍摄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拍摄模式、光圈优先拍摄模式、手动拍摄模式、景深优先(depth of focus-priority)拍摄模式、肖像拍摄模式、风景拍摄模式、特写(close-up)拍摄模式、运动拍摄模式、夜视拍摄模式以及全景拍摄模式等功能拍摄模式。通过快门释放按钮的操作将快门开关(SW1)62按下一半以指示AF处理、AE处理、AWB处理或者EF处理等操作的开始。在快门释放按钮操作结束时打开快门开关(SW2)64以将从图像传感元件13读取的图像数据通过A/D转换器16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写入存储器30中。即,快门开关(SW2)64指示一系列处理操作的开始,该处理操作包括曝光处理、使用由图像处理电路20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进行的计算的显影处理、从存储器30中的图像数据读取、由压缩/解压缩电路32进行的图像数据压缩、以及在记录介质200或者210中的图像数据写入。重放开关66在拍摄模式下指示重放操作的开始以从存储器30或者记录介质200或210中读出传感到的图像并将其显示在图像显示器28上。异物移除开关68指示异物检测操作的开始。
控制台70具有各种按钮和触摸面板。其包括菜单按钮、设置按钮、多窗口重放分页符按钮、闪光灯设置按钮、单拍/连拍/自拍切换按钮、菜单移动+(加)按钮、菜单移动-(减)按钮、重放图像移动+(加)按钮、重放图像移动-(减)按钮、图像质量选择按钮、曝光补偿按钮、以及日期/时间设置按钮。还有设置图像显示器28的打开/关闭的图像显示打开/关闭开关;设置在拍摄之后马上自动地重放传感到的图像数据的快速回放功能的快速回放打开/关闭开关;选择JPEG压缩的压缩率或者直接数字化来自图像传感元件13的信号并将其记录在记录介质200或者210上的CCDRAW模式的压缩模式开关;能够设置重放模式、多窗口重放/擦除模式、PC连接模式等各种功能模式的重放开关;以及能够设置单拍AF模式和伺服AF模式的AF模式设置开关,在单拍AF模式中,当按下快门开关(SW1)62时开始自动调焦操作,并且一旦获得对焦状态,则连续保持它,在伺服AF模式中,在保持按下快门开关(SW1)62的同时,连续执行自动调焦操作。当提供转动开关时,可以更容易地操作加减按钮以选择数值或者功能。
电源开关72可以选择性地设置照相机100的电源打开/关闭模式。电源开关72还可以选择性地设置连接到照相机100的镜头单元300、外部闪光灯单元以及记录介质200和210等各种附属设备的电源打开/关闭。电源控制单元80包括电池检测电路、DC/DC转换器、以及切换将被通电的模块的开关电路。电源控制单元80检测电池的有/无、电池类型、电池电量,基于检测结果和来自系统控制电路50的指令控制DC/DC转换器,并向包括记录介质的单元提供必要时间的必要电压。附图标记82表示连接器,附图标记86表示由碱电池或者锂电池等一次电池(电池)、NiCd电池或者Li电池等二次电池或者AC适配器形成的电源。
附图标记90和94表示存储卡或者硬盘等记录介质的接口;附图标记92和96表示连接存储卡或者硬盘等记录介质的连接器。介质连接检测单元98检测相应的记录介质200和210是否被分别连接到连接器92和96上。
在本实施例中,有两个连接记录介质的接口和连接器的系统。连接记录介质的接口和连接器可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系统。可以组合不同标准的接口和连接器。可以使用基于PCMCIA卡或者CF(Compact Flash,袖珍闪存)卡等标准的接口和连接器。当使用基于PCMCIA卡或者CF(袖珍闪存)卡等标准的接口90和94以及连接器92和96时,可以连接LAN卡、调制解调器卡、USB卡、IEEE1394卡、SCSI卡以及用于PHS的通信卡等各种通信卡。因此,可以向/从其它计算机或者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传送图像数据和与图像数据有关的管理信息。
取景器104引导照在镜头310上的光束通过光圈312、镜头卡口306和106、镜子130和132,并且形成光学图像。可以通过仅使用取景器104而不使用图像显示器28的电子取景器功能完成拍摄。取景器104包括显示器54的一些功能,以显示例如对焦、照相机振动警告、电子闪光灯充电、快门速度、光圈值和曝光补偿。
通信单元110具有RS232、USB、IEEE1394、SCSI、调制解调器、LAN以及无线通信等各种通信功能。通过这些通信功能,可以向/从其它计算机或者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传送图像数据和与图像数据有关的管理信息。稍后将详细说明图像数据的传送。附图标记112表示把照相机100通过通信单元110连接到其它设备的连接器或者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
接口120把照相机100连接到镜头卡口106中的镜头单元300。连接器122把照相机100电连接到镜头单元300上。镜头卸下检测单元(未示出)检测镜头单元300是否被连接到镜头卡口106或者连接器122上。连接器122还具有在照相机100和镜头单元300之间发送控制信号、状态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功能,并且还具有提供各种电压的电流的功能。连接器122除了电通信之外,还可以发送光通信和语音通信。
记录介质200包括存储卡或者硬盘。记录介质200包括由例如半导体存储器或者磁盘形成的记录单元202、到照相机100的接口204、以及连接到照相机100的连接器206。记录介质210包括存储卡或者硬盘。记录介质210包括由例如半导体存储器或者磁盘形成的记录单元212、到照相机100的接口214、以及连接到照相机100的连接器216。
在可互换的镜头单元300中,接口320把镜头单元300连接到照相机100。连接器322把镜头单元300电连接到照相机100。连接器322还具有在照相机100和镜头单元300之间发送控制信号、状态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功能,还具有接收或者提供各种电压的电流的功能。连接器322除了电通信之外,还可以发送光通信和语音通信。光圈控制单元340基于来自测光单元46的测光信息,与控制快门12的快门控制单元40协作控制光圈312。调焦控制单元342控制拍摄镜头310的调焦。变焦控制单元344控制拍摄镜头310的变焦。
镜头系统控制电路350控制整个镜头单元300。镜头系统控制电路350还包括存储用于操作的常量、变量以及程序的存储器,以及保持镜头单元300固有的编号等的识别信息、管理信息、最大光圈(full-aperture)值、最小光圈(stopped-down-aperture)值、焦距长度等功能信息、以及现在和过去的设置值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在异物移除操作期间,通过振动部件15使防尘过滤器14振动以移除防尘过滤器14表面上的灰尘。在该方法中,作为异物移除方法的例子,使防尘过滤器14振动。然而,不特别限制施加在振动部件(压电元件)15上的电压的时间段和防尘过滤器14的振动方向。所产生的振动可以是一次谐波或者高次谐波。本发明的异物移除方法不限于该实施例,并且还可以使用任何其它方法。异物移除方法无需总是物理地移除异物。替换地,可以存储图像传感元件13上的异物的位置信息,并且可基于该位置信息从传感到的图像数据中移除该异物的图像数据。
图2是用于解释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照相机100中的异物移除操作处理的流程图。通过系统控制电路50执行该处理。
在步骤S1,打开照相机100的电源。处理进入步骤S2以启动上述的异物移除操作。如果在步骤S3打开摄影师操作以在任意定时进行异物移除的异物移除开关68,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2以重复执行异物移除操作。如果在步骤S3关闭异物移除开关68,则处理进入步骤S4以执行照相机的正常操作。
在步骤S5,判断是否关闭了电源开关。如果没有关闭电源开关,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以执行上述处理。如果在步骤S5电源开关被关闭,则处理进入步骤S6以执行异物移除操作。
如上所述,在打开(步骤S1)和关闭(步骤S5)照相机电源时以及当按下摄影师想在任意定时进行异物移除操作的异物移除开关68时(步骤S3),开始异物移除操作(步骤S2和S6)。
由于在预定的定时(例如在电源打开/关闭时)执行异物移除操作,而不需要来自摄影师的异物移除指令,因此可以保持图像传感元件13总是没有异物。图2所示的流程图仅解释了异物移除定时的例子,并不限制本发明。除此之外,可以在例如镜头互换时执行异物移除操作。
第一实施例
接着将说明在异物移除操作期间摄影师输入某个操作的请求时执行的操作。
图3是用于解释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照相机100中的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请求拍摄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执行该处理的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52中,并且在CPU 50a的控制下执行该程序。
在步骤S301,开始异物移除操作。如例如上述图2中的流程图所示的那样,在通电或者打开异物移除开关68时启动异物移除操作。在步骤S302,判断是否打开了指示通过快门释放按钮进行拍摄的开关(SW2)64。如果判断出开关(SW2)64未被打开,则处理进入步骤S303以基于计时器50b的计时判断是否已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如果判断出还没有经过预定的时间,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02以再次判断开关(SW2)64是否被打开。如果在步骤S303判断出已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则处理进入步骤S304以终止异物移除操作。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305。从步骤S305开始,执行正常拍摄待机模式下的处理。在步骤S305,判断快门开关(SW1)62是否被打开。如果快门开关(SW1)62没有被打开,则处理进入步骤S309。如果快门开关(SW1)62被打开,则处理进入步骤S306以和正常拍摄模式下一样,执行AE和AF处理。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307。在步骤S307,判断快门开关(SW2)64是否被打开。如果判断出快门开关(SW2)64没有被打开,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05。如果判断出快门开关(SW2)64被打开,则处理进入步骤S308开始拍摄。在步骤S309,判断是否打开了异物移除开关68。在步骤S309中判断出开关68被打开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以开始异物移除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09判断出异物移除开关68没有被打开,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05以重复上述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02判断出在异物移除操作期间按下了快门开关(SW2)64,则处理进入步骤S310以停止异物移除操作。在步骤S311,如在步骤S308中一样开始拍摄操作。当结束了一系列的拍摄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以重新开始被中断的异物移除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当拍摄结束时重新开始被中断的异物移除操作。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异物移除操作被中断的情况下可以判断异物已被移除的状态,并且根据程度可以判断在拍摄结束后是否重新开始异物移除操作。
可以基于异物移除操作经过的时间或者由一些异物检测单元进行的异物检测结果确定该状态。
异物移除操作有时被分为例如获得振动部件15的最佳振动频率的第一步骤和以确定的频率开始使振动部件15振动的第二步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中断异物移除操作时已结束第一步骤,则从第二步骤起重新开始操作。
在图3中,通过使用快门开关(SW2)64的拍摄操作中断异物移除操作。然而,异物移除操作可能会被快门开关(SW1)62的打开操作中断。在这种情况下,如在正常拍摄中一样,执行AF和AE处理。然后当打开快门开关(SW2)64时,执行拍摄操作。
异物移除操作可以被电子闪光灯48的充电操作中断,或者如果电子闪光灯48可以缩回/弹出,则在电子闪光灯48的弹出操作时,即在电源负载大的情况下异物移除操作可被中断。即,不特别限制中断异物移除操作的操作或者功能。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当在异物移除操作期间按下了快门释放按钮时,可以通过中断异物移除操作立即开始拍摄操作。因此,即使在异物移除操作期间摄影师也不会错过快门释放机会,因此可以执行期望的拍摄操作。
第二实施例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作为第二实施例的典型特征,摄影师可以提前设置在异物移除操作期间在接收到拍摄操作等预定操作的请求时是否中断异物移除操作。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相机100的配置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并且省略其说明。
图4是用于解释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相机100中的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请求拍摄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执行该处理的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52中,并且在CPU 50a的控制下执行该程序。与上述图3中相同的步骤编号表示图4中相同的处理步骤,并且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301中开始的异物移除操作继续进行,直到在步骤S303中判断出经过了预定的时间为止。当在异物移除操作期间按下了快门开关(SW2)64时,处理进入步骤S401。在步骤S401,判断是否对异物移除操作或者拍摄处理设置了优先级。如果拍摄操作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则如图3中所述,处理进入步骤S310以中断异物移除操作。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311以执行拍摄操作,然后返回到步骤S30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01判断出对异物移除操作设置了较高的优先级,则处理进入步骤S402以等待预定的时间段,直到经过了异物移除操作所需的处理时间为止。在经过了该处理时间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403以终止异物移除操作。在步骤S404,如在步骤S311中一样,执行拍摄处理,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305。
在图4的流程图中,判断当按下快门开关(SW2)64时是否中断异物移除操作。即使在基于按下快门开关(SW1)62的AF或者测光操作中也可以判断是否终止异物移除操作或者对异物移除操作设置优先级。在第二实施例中,不特别限制中断异物移除操作的操作或者功能。
可以通过使用例如照相机100的UI窗口完成优先级的设置。可选地,可以提供专用开关以便可以根据该开关的设置作出判断。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摄影师可以在异物移除操作期间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时指定是通过中断异物移除操作立即执行拍摄还是继续异物移除操作。
第三实施例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作为第三实施例的典型特征,照相机在异物移除操作期间接收到拍摄操作等预定操作的请求时,自动地判断是否中断异物移除操作。
图5是用于解释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照相机100中的异物移除操作期间接收到预定操作的请求时的处理的流程图。执行该处理的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52中,并且在CPU 50a的控制下执行该程序。与上述图3中相同的步骤编号表示图5中相同的处理步骤,并且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301中开始的异物移除操作继续进行,直到在步骤S303中判断出已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段为止。当在异物移除操作期间按下快门开关(SW2)64时,处理进入步骤S501。在步骤S501,判断所设置的光圈值或者计算出的光圈值是否大于预定的光圈值。如果在步骤S501判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503以等待直到经过了异物移除操作所需的预定时间段为止。当经过了该处理时间段时,处理进入步骤S504以终止异物移除操作。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505以执行拍摄处理。预定的光圈值是粘着的灰尘(异物)的影响在传感到的图像中开始可觉察的值。
如果在步骤S501没有设置预定的光圈值,则处理进入步骤S502以判断是否设置了用于拍摄的高图像质量模式。如果设置了高图像质量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503以等待直到经过了异物移除操作所需的预定时间段为止。如果在步骤S502没有设置高图像质量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310以中断异物移除操作。然后在步骤S311,开始拍摄操作。当结束了一系列的拍摄操作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以重新开始被中断的异物移除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例,如果异物对传感到的图像的影响大,即设置了高图像质量模式,或者光圈值小,则判断出异物移除操作具有比拍摄操作高的优先级。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等待直到经过了异物移除操作所需的预定时间段为止。当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段时,结束异物移除操作。然后,可以开始拍摄序列。因此,可以消除异物对传感到的图像的影响。另外,在判断出异物的影响可能小的情况下,通过快门释放按钮的拍摄操作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因此,可降低错过快门释放机会的可能性。
在图5中,通过拍摄操作按下快门开关(SW2)64中断异物移除操作。然而,可以通过按下快门开关(SW1)62由AF或者测光操作来中断异物移除操作。中断异物移除操作的操作或者功能不限于该实施例的配置。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典型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括所有此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22)

1.一种图像传感装置,其包括:
异物移除单元,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以及
控制单元,在所述异物移除单元进行的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中断该异物移除操作并且执行与该操作请求相对应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请求是通过按下该图像传感装置的释放按钮的拍摄开始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请求是通过按下该图像传感装置的释放按钮的自动调焦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请求是通过按下该图像传感装置的释放按钮的测光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请求是电子闪光灯弹出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请求是电子闪光灯充电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新开始单元,该重新开始单元用于在基于该操作请求的处理结束之后重新开始被中断的异物移除操作。
8.一种图像传感装置,其包括:
异物移除单元,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和由所述异物移除单元进行的异物移除操作的优先级;以及
控制单元,在该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该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控制单元用于执行与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该优先级相对应的处理。
9.一种图像传感装置,其包括:
异物移除单元,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
判断单元,在该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判断单元用于基于该拍摄操作中所设置的拍摄条件,判断是进行由所述异物移除单元进行的异物移除操作还是进行与该拍摄操作有关的该操作请求相对应的操作;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执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拍摄条件包括光圈值和图像质量中的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启动由所述异物移除单元进行的异物移除操作的开关。
12.一种图像传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移除步骤,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以及
控制步骤,在所述移除步骤中的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控制步骤进行控制以中断该异物移除操作并且执行与该操作请求相对应的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请求是通过按下该图像传感装置的释放按钮的拍摄开始请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请求是通过按下该图像传感装置的释放按钮的自动调焦请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请求是通过按下该图像传感装置的释放按钮的测光请求。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请求是电子闪光灯弹出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操作请求是电子闪光灯充电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新开始步骤,用于在基于该操作请求的处理结束之后重新开始被中断的异物移除操作。
19.一种图像传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移除步骤,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
设置步骤,用于设置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和所述移除步骤中的异物移除操作的优先级;以及
执行步骤,在该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该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执行步骤执行与所设置的优先级相对应的处理。
20.一种图像传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移除步骤,用于移除粘在布置于图像传感元件前方的光学元件上的异物;
判断步骤,在该异物移除操作期间输入与拍摄操作有关的操作请求的情况下,该判断步骤基于所设置的拍摄条件,判断是进行异物移除操作还是进行与该拍摄操作有关的该拍摄请求相对应的操作;以及
执行步骤,用于基于在所述判断步骤中的判断结果执行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拍摄条件包括光圈值和图像质量中的一个。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按下该图像传感装置的开关来启动所述移除步骤。
CNB200610109309XA 2005-08-08 2006-08-08 图像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96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30084A JP4756950B2 (ja) 2005-08-08 2005-08-08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5230084 2005-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1564A CN1921564A (zh) 2007-02-28
CN100459664C true CN100459664C (zh) 2009-02-04

Family

ID=37717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930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9664C (zh) 2005-08-08 2006-08-08 图像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95835B2 (zh)
JP (1) JP4756950B2 (zh)
CN (1) CN10045966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0772B2 (en) 2000-12-15 2004-07-06 Qualcomm, Inc. Generating and implementing 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nd interface for high data rate signal transfer
US8812706B1 (en) 2001-09-06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mismatched delays in signals of a mobile display interface (MDDI) system
ATE517500T1 (de) 2003-06-02 2011-08-15 Qualcomm Inc Erzeugung und umsetzung eines signalprotokolls und schnittstelle für höhere datenraten
RU2006107561A (ru) 2003-08-13 2007-09-20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US) Сигнальный интерфейс для высоких скоростей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CN101764804A (zh) 2003-09-10 2010-06-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高数据速率接口
CA2542649A1 (en) 2003-10-15 2005-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data rate interface
WO2005043862A1 (en) 2003-10-29 200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data rate interface
WO2005048562A1 (en) 2003-11-12 2005-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data rate interface with improved link control
EP1690404A1 (en) 2003-11-25 200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data rate interface with improved link synchronization
KR100906319B1 (ko) 2003-12-08 2009-07-06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링크 동기화를 갖는 고 데이터 레이트 인터페이스
US8669988B2 (en) 2004-03-10 2014-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data rate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519903B2 (ja) 2004-03-17 2010-08-04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高速データレート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及び方法
DE102004044785A1 (de) * 2004-04-10 2005-10-27 Leica Microsystems Semiconductor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von Positionierkoordinaten für Halbleitersubstrate
MXPA06014097A (es) 2004-06-04 2007-03-07 Qualcomm Inc Metodo y aparato de interfaz de datos de alta velocidad.
US8650304B2 (en) 2004-06-04 2014-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a pre skew and post skew calibration data rate in a mobile display digital interface (MDDI)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99330B2 (en) 2004-11-24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US8723705B2 (en) 2004-11-24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output skew double data rate serial encoder
US8667363B2 (en) 2004-11-24 2014-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s
US8539119B2 (en) 2004-11-24 2013-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messages having a digital data interface device message format
US8692838B2 (en) 2004-11-24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pdating a buffer
US8873584B2 (en) 2004-11-24 2014-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gital data interface device
US8692839B2 (en) 2005-11-23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pdating a buffer
JP4678860B2 (ja) * 2006-01-24 2011-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4936518B2 (ja) * 2006-06-20 2012-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8053845A (ja) * 2006-08-22 2008-03-06 Olympus Imaging Corp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
JP4691483B2 (ja) * 2006-10-10 2011-06-01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のゴミ取り装置
JP5273965B2 (ja) * 2007-08-07 2013-08-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5088786A (ja) 2013-10-28 2015-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撮像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33337B2 (ja) * 2016-03-31 2021-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0082A (ja) * 2002-05-17 2003-1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撮像装置
JP2004096162A (ja) * 2002-08-29 2004-03-25 Olympus Corp 電子撮像装置
CN1525741A (zh) * 2003-02-28 2004-09-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电子摄像装置
JP2004264691A (ja) * 2003-03-03 2004-09-24 Olympus Corp 電子撮像装置
CN1543195A (zh) * 2003-02-26 2004-11-03 ������������ʽ���� 摄像装置及所述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040227837A1 (en) * 2003-02-07 2004-11-18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r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8743B1 (en) * 1997-10-20 2001-09-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nic camera for processing image segments
JP4098940B2 (ja) * 2000-01-25 2008-06-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1298640A (ja) * 2000-04-17 2001-10-26 Canon Inc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243417B2 (ja) * 2000-06-15 2009-03-25 Hoya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JP4282226B2 (ja) 2000-12-28 2009-06-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
WO2003049424A1 (fr) * 2001-12-03 2003-06-12 Nikon Corporation Appareil electronique, camera electronique,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appareil d'affichage d'image et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d'image
JP2003295281A (ja) * 2002-04-03 2003-10-15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動作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4064554A (ja) * 2002-07-30 2004-02-26 Olympus Corp カメラ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撮像素子ユニット
JP4197968B2 (ja) 2003-02-07 2008-12-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撮像装置
US7222388B2 (en) * 2003-04-10 2007-05-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device cleaning apparatus
US7446809B2 (en) * 2003-11-17 2008-11-04 Olympus Corporation Lens replacement type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apparatus, clean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method
JP4321238B2 (ja) * 2003-11-26 2009-08-26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カメラ
JP2005159711A (ja) * 2003-11-26 2005-06-16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撮像装置
JP4417775B2 (ja) * 2004-05-25 2010-02-17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手ブレ補正機構
JP4480147B2 (ja) * 2004-09-13 2010-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203533A (ja) * 2005-01-20 2006-08-03 Olympus Corp 電子撮像装置
JP2008028545A (ja) * 2006-07-19 2008-02-07 Olympus Imaging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0082A (ja) * 2002-05-17 2003-1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撮像装置
JP2004096162A (ja) * 2002-08-29 2004-03-25 Olympus Corp 電子撮像装置
US20040227837A1 (en) * 2003-02-07 2004-11-18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r apparatus
CN1543195A (zh) * 2003-02-26 2004-11-03 ������������ʽ���� 摄像装置及所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525741A (zh) * 2003-02-28 2004-09-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电子摄像装置
JP2004264691A (ja) * 2003-03-03 2004-09-24 Olympus Corp 電子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49313A (ja) 2007-02-22
CN1921564A (zh) 2007-02-28
US7595835B2 (en) 2009-09-29
JP4756950B2 (ja) 2011-08-24
US20070030376A1 (en) 200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9664C (zh) 图像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7697059B2 (en) Imaging system where a quick return mirror is returned to a down state and a stop is returned to a fully open state before the accumulation period ends
CN100574375C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7385634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dapted to carry out parallel operations and control method
US20050174446A1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US8023030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6710808B1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US7218345B2 (en) Notifying available capacity of image-data recording medium
JP2009086601A (ja) カメラ
US7609314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US20020109781A1 (en) Image taking apparatus
JP2005292740A (ja) 電子カメラ
JP4981478B2 (ja) 撮像装置
JP2006203689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2199328A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記憶媒体および集積回路
JP4926609B2 (ja) 撮像装置
JP2002135647A (ja) 撮像装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04173085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5051697A (ja) 撮像装置
JP2005051347A (ja) 撮像装置
JP2010283883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013281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3101868A (ja) 電子カメラ、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6191289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3101837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