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1870C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1870C
CN100451870C CNB2005101194039A CN200510119403A CN100451870C CN 100451870 C CN100451870 C CN 100451870C CN B2005101194039 A CNB2005101194039 A CN B2005101194039A CN 200510119403 A CN200510119403 A CN 200510119403A CN 100451870 C CN100451870 C CN 1004518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unit
transmission par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194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0192A (zh
Inventor
河角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790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0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18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187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8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directed to paper handling or jam treat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开关单元,通过打开操作而使得所述传输路径露出;第二开关单元,具有记录材料存储部分,并能够打开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以支承中间转印。该第二开关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打开时进行打开或关闭操作。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采用电子照相法而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全色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照片方式的多色或全色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所谓的一列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而该装置已被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JP-A)2001-242680号,JP-A2003-202728号以及JP-A2004-85899号所公开。如图5A和5B所示,该一列式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各种颜色排成一列的多个感光鼓100。该图像形成装置将彩色色粉图像形成于感光鼓100上,并将相应的彩色色粉图像顺次地叠加在中间转印带101上来形成彩色图像,接下来将叠加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要传输的纸张上,采用定影单元将叠加的色粉图像加热而定影于纸张上,然后,将纸张排出到输出托盘102。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曝光单元配置于底表面侧,能够缩短将色粉图像从图像形成单元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1的距离以及将彩色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01转印到记录材料的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缩短首页复印的时间。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各图像形成单元100和中间转印带101,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其寿命短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寿命,所以,为了保证该主体的整个寿命而必须更换图像形成单元和中间转印带。因此,特别是如JP-A2004-85899号所公开的那样,具有输出托盘102和中间转印带101的上盖单元103,如图5B所示,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回转,从而能够进行图像形成单元100和中间转印带101的更换。其结果是,朝向主体上方(沿图5B中的箭头C方向)摆动该上盖单元103而可使使用者自由地接近图像形成单元100和中间转印带101,从而可以提高维护性能。
反之,在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能够从纸张传输路径中容易地去除卡住的纸张(堵塞的纸张),使前盖单元104作为包含纸张传输路径的单元而可以回转,从而可以打开纸张传输路径。
在上述的该结构中,由于上盖单元支承中间转印带,从而由上盖单元的动作所形成的打开空间必须要大。若在定影处理后将记录材料存储于上盖单元上,则当上盖单元打开时,定影和排出部以及上盖单元之间的距离小而相互干涉。另一方面,若将定影和排出部以及上盖单元之间的距离设定的大而用于使上盖单元容易打开的话,图像形成装置的宽度则会变大。由此,必须在不增大图像形成装置的宽度的条件下,减小处于打开位置的上盖单元以及定影和排出部之间的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不增大图像形成装置的宽度的条件下,减小处于打开位置的上盖单元以及定影和排出部之间的干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形成色粉图像;中间转印部件,用于承载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转印的所述色粉图像;传输路径,用于传输通过所述中间转印部件上的所述色粉图像而形成有图像的记录材料;第一开关单元,通过打开操作而使得所述传输路径露出;第二开关单元,具有记录材料存储部分并能够打开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以支承中间转印;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能够在第一开关单元开启时进行打开或关闭操作。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将通过下述的说明而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表示分别打开上盖单元和前盖单元的状态。
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接收上盖单元的部分的放大详细图。
图4A和图4B是向中间转印带进行驱动传输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配置]
首先,参照图1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面示意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作为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1(1Y、1M、1C、1K),用于将黄色、紫色、青色和黑色的色粉图像形成于其上。在各感光鼓1的周围设置用于使各感光鼓1带电的带电器,使通过曝光而形成于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单元,用于在传输后清洁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器,上述的这些部件在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处理盒2(2Y、2M、2C、2K)中被单元化。作为带部件的一个示例的中间转印带3是中间转印部件,其配置于处理盒2的上方以便于接触各感光鼓1。
而且,曝光单元4设置于处理盒2的下方,用于有选择地将激光照射到感光鼓1上,从而根据图像信号进行曝光。
带电器分别使感光鼓1带电。曝光单元4将黄色、紫色、青色和黑色的光学图像曝光到感光鼓1上,从而在其上形成黄色、紫色、青色和黑色的潜像。该显影单元分别对各潜像进行显影,从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黄色、紫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的图像。
感光鼓1的回转使得色粉图像到达感光鼓1与中间转印带3相接的初级转印部分。通过与各感光鼓1的相对地配置的初级转印辊5(5Y、5M、5C、5K)将这些色粉图像顺次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将来自后述的电气设备板的初级转印偏压施加于初级转印辊5上。
与上述图像形成同步地通过进给辊8来一片片地供给收容于纸盒7中的纸张(记录材料),然后由套准调节辊9来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纸盒7载置于装置主体6的下部。此后,将纸张传输到次级转印部分。该次级转印部分具有作为次级转印单元的次级转印辊10,其与中间转印带3相接,从而被转动地驱动。将纸张传输到次级转印部分,则将偏压加诸于次级转印辊10导致中间转印带3上的色粉图像被一起次级转印到纸张上。
接下来,将其上转印有色粉图像的纸张传输到包括作为图像加热部件的加热辊11a和作为加压部件的加压辊11b的定影单元11,由该定影单元11来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将尚未定影的色粉图像定影到纸张上,由此,使得各彩色调色剂熔化并混合以便将彩色打印图像定影于纸张P上。然后,通过设置于定影单元11的下游的排出辊12将纸张排出到作为记录材料存储部分的输出托盘13。
根据本实施例的该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按照从装置主体的下部到其上部的顺序具有纸盒7、曝光单元4、处理盒2、中间转印带3和输出托盘13。因此,作为传输路径的纸张传输路径用于将纸张从底部传输到顶部。
而且,在装置主体6中设置有固定电源和用于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电气设备板。该主电气设备板设置于曝光单元4和纸盒7之间的空间内。
包括四个感光鼓1与中间转印带3相接的初级转印部分的平面在次级转印部分侧倾斜。在本实施例中,该倾斜为15°,与之相应地各处理盒2和曝光单元4也倾斜同样的角度。
此外,图1表示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装置的前面侧为右手侧,使用者从前面侧进行各种操作。
[开关部分]
接下来,将对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6开关的开关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作为第一开关单元的前盖单元16,其设置于装置主体6的前面侧。该前盖单元16可绕枢轴17相对于装置主体6转动,从而通过转动该前盖单元16而能够打开和关闭装置主体6的前面侧。
前盖单元16具有第二转印辊10和设置于其中的定影单元11。如图2所示,打开前盖单元16就会使纸张传输路径露出,从而能够容易地去除卡纸。同样,由于枢轴17设置于装置主体6的下部中,若通过转动而打开前盖单元16的上部,则能够大幅度地打开纸张传输路径。
而且,作为第二开关单元的上盖单元14设置于装置主体6的上部中。该上盖单元14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6绕枢轴15转动,从而转动上盖单元14能够对装置主体6的上部进行开关。
上盖单元14安装有中间转印单元,该中间转印单元具有单元化于其中的中间转印带3。因此,如图2所示,打开上盖单元14,则使得包括感光鼓1的处理盒2露出,容易进行处理盒2的更换(安装/卸下)。而且,由于设置于上盖单元14中的中间转印带3也露出来,从而容易进行其更换。
在此情况下,在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只有在打开前盖单元16期间才能够打开上盖单元14。
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上盖单元14是通过绕枢轴15而朝装置本体6的上方(沿箭头A的方向)转动地打开的。在此情况下,前盖单元16从上盖单元14侧突出。在本实施例中,定影单元11设置于前盖单元16的上部中,以便于位于次级转印部分之上,而且,定影单元11的部分向上盖单元14突出。
因此,当在前盖单元16处于关闭状态而打开上盖单元14时,在图2所示的斜线范围E中,上盖单元14的摆动变化范围与前盖单元16相干涉。反之,在沿图2的箭头B方向打开前盖单元16期间,能够防止该干涉的产生,从而能够沿箭头A方向打开上盖单元14。
此外,在关闭前盖单元16的情况下,在关闭前盖单元16之前先关闭上盖单元14;而当打开前盖单元16时,操作与之相反。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只能够在打开前盖单元16期间打开或关闭上盖单元14。
如上所述,由于定影单元11并未设置于上盖单元14中而设置于前盖单元16中,从而能够容易地开关上盖单元14而并不有损于维护性能。
而且,由于初级转印平面如上述那样地倾斜,从而在曝光单元4的下方形成剩余空间,其中,包括原本应该置于图像形成装置深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各种电气设备板。这样减小了整个图像形成装置的体积。
[驱动传输结构]
接下来,说明向中间转印带3的驱动传输结构。
如图3所示,由置于上盖单元14中的驱动辊20、从动辊21和张力辊22支承中间转印带3。由来自装置主体6的驱动力而可使驱动辊20转动。
装置主体6具有由金属板制成的侧板和U形的槽24,其中,侧板用于支承上盖单元14的枢轴15,而槽24中嵌合有驱动辊20的转动轴20a。即,当关闭上盖单元14时,驱动辊20的转动轴20a由U形的槽24导向而最终到达其底部,从而能够可靠且高精度地对驱动辊20进行定位。
图4是用于说明向中间转印带3的驱动传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A和4B所示,中间转印带3的驱动辊20在其端部具有作为从动传输部件的从动齿轮25。
此外,装置主体6具有作为第一驱动传输部件的驱动齿轮26,该齿轮由来自电动机等驱动源而驱动回转。从驱动源至驱动齿轮26的驱动传输结构可能包括从电动机的转动轴直接传输到驱动齿轮26的驱动力的结构,或者通过在转动轴和驱动齿轮之间设置其他的齿轮来传输驱动力的结构。通过以高精度定位驱动轴26a而将该驱动齿轮26定位于装置主体6中。然后,驱动齿轮26由压缩弹簧(未图示)而持久地朝向侧板23(图4A和4B中向上)施力。
在此情况下,确保用于定位驱动辊20的U形槽和用于定位驱动齿轮26的驱动轴26a在同一侧板23上以高精度隔开中心距离L(参照图3)。图4A和图4B表示在将距离L投影于顶视图上时所获得的投影距离L’。
同样,如图4A和4B所示,回动杆27可绕转动轴27a转动。通过连杆(未图示)连接该回动杆27和前盖单元16,从而当前盖单元16相对于装置主体6关闭时,该回动杆27定位于图4A所示的位置,而当前盖单元16相对于装置主体6打开时,该回动杆27定位于图4B所示的位置。
当前盖单元16打开时,沿图4A和4B的箭头X方向通过连杆(未图示)牵引回动杆27的一端,从而回动杆27的相对于转动轴27a的另一端克服弹簧的作用(未图示)来按压设置于驱动齿轮26的端部的凸缘26b。这样,驱动齿轮26能够沿其轴线方向滑动地退回到驱动齿轮26和从动齿轮25相互脱离的位置,从而切断向中间转印带3的驱动传输。
反之,当关闭前盖单元16时,回动杆27退回到图4A所示的位置,从而由弹簧(未图示)而将驱动齿轮26朝侧板23按压,从而该驱动齿轮26滑动到其与从动齿轮25相啮合的位置。由此,可不啮合齿轮25、26地向中间转印带3进行驱动传输。
也就是说,根据前盖单元16的开关操作,装置主体侧的驱动齿轮26与中间转印单元侧的从动齿轮25相互啮合或脱离。由此,不论是上盖单元14的打开或关闭操作,均能没有齿顶接触地确实地保证中心距离。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不有损于作为消耗部件的中间转印带3和处理盒2的维护性能以及去除卡纸性能地、以高精度实现单元分割部分中的驱动传输。
此外,在表示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1中,本实施例是假定装置的前面侧为右手侧,但是,也可以将装置的前面侧设定为其他侧。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单元的倾斜角度设定为15°,但是,并不仅限于该角度,也可以根据定影单元11的高度、曝光单元4的尺寸等要求设定其他的倾斜角度。此外,中间转印单元可以设置为大致水平而并非倾斜。
在该实施例中,上盖单元14和前盖单元16在开关操作中可以转动,也可以在开关操作中相对于装置主体6滑动。
在该实施例中,定影装置11与前盖单元16一体地安装,从而增加了前盖单元16的总重量,由此会导致难于打开或关闭前盖单元16的问题。因此,即使在分别打开上盖14和前盖16时,定影单元也可以留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
根据上述的结构,可以在不增大图像形成装置的宽度的条件下,减小处于打开位置的上盖单元以及定影和排出部之间的干涉。
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详述,但并不限于上面的实施例,可以根据本发明的主旨进行各种修改。
相关申请的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4年11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4-329643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在此结合作为参考。

Claims (9)

1.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形成色粉图像,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能够可脱离地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
中间转印部件,用于承载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转印的所述色粉图像;
传输路径,用于传输通过所述中间转印部件上的所述色粉图像而形成有图像的记录材料;
第一开关单元,通过打开操作而使得所述传输路径露出;
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具有记录材料存储部分和所述中间转印部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能够旋转,并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旋转以便安装和拆卸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能够被操作以便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打开时被打开或关闭;
第一驱动传输部件,所述第一驱动传输部件与电动机驱动连接,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以及
第二驱动传输部件,所述第二驱动传输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传输部件卡合,以便进行所述中间转印部件的旋转的驱动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传输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传输部件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打开操作相应地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关闭操作,相互脱离的所述第一驱动传输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传输部件相互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驱动传输部件相啮合的第一驱动传输部件的齿轮,相应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开关操作而在所述齿轮的转动轴方向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上部上,并且,能够朝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上方打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侧部上,并且,能够朝侧向打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形成于所述记录材料上的所述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形成于所述记录材料上的所述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单元,在分别打开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情况下,所述定影单元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打开时形成的开口可脱离地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
CNB2005101194039A 2004-11-12 2005-11-11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18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29643 2004-11-12
JP2004329643 2004-1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0192A CN1790192A (zh) 2006-06-21
CN100451870C true CN100451870C (zh) 2009-01-14

Family

ID=35709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940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1870C (zh) 2004-11-12 2005-11-1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79687B2 (zh)
EP (1) EP1659457B1 (zh)
KR (1) KR100753434B1 (zh)
CN (1) CN10045187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72022B1 (en) * 2000-04-07 2010-03-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an image
JP4763998B2 (ja) * 2004-11-11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03994B2 (ja) * 2004-11-12 2011-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379687B2 (en) 2004-11-12 2008-05-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first and second opening and closing units
US7689142B2 (en) * 2006-08-28 2010-03-3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unit and latent image writing device mounted therein
US7903997B2 (en) * 2006-12-06 2011-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upl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JP5034609B2 (ja) * 2007-03-30 2012-09-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82836B2 (ja) * 2007-12-27 2012-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33022A (ja) * 2008-07-04 2010-02-12 Brother Ind Ltd カバー開閉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41386B2 (ja) * 2008-09-03 2013-07-17 株式会社Pfu スキャナ装置
JP5690177B2 (ja) * 2011-03-15 2015-03-2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カバー開閉順序規制機構、カバー開閉順序規制方法、及び当該カバー開閉順序規制機構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5899A (ja) * 2002-08-27 2004-03-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40101328A1 (en) * 2002-09-04 2004-05-27 Yoshiyuki Kimur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transferring unit for use in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9134A (en) * 1989-09-26 1992-06-02 Konica Corporation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tection shutter for use in a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140369A (en) * 1989-11-15 1992-08-18 Konica Corporatio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rocess cartridge containing a belt shaped image carrier, toner replenishing means and detachable paper cartridge
JPH10115961A (ja) * 1996-10-08 1998-05-0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21847A (ja) * 1999-01-28 2000-08-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構成するユニットの交換方法
JP2001242680A (ja) 1999-06-14 2001-09-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該装置に用いるユニット装置、並びにベルト装置
JP2001066839A (ja) * 1999-08-30 2001-03-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EP1296202A3 (en) * 2001-09-21 2003-06-18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duplex print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4190237B2 (ja) 2001-10-22 2008-1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6799011B2 (en) * 2001-11-05 2004-09-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andem-type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029211A (ja) * 2002-06-24 2004-01-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268987C (zh) * 2002-07-26 2006-08-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包括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US7302209B2 (en) * 2004-06-30 2007-11-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cilitating removal of recording material from opening/closing portion
EP1657602B1 (en) * 2004-11-12 2012-04-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open-close doors
US7379687B2 (en) 2004-11-12 2008-05-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first and second opening and closing uni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5899A (ja) * 2002-08-27 2004-03-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40101328A1 (en) * 2002-09-04 2004-05-27 Yoshiyuki Kimur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transferring unit for use in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59457B1 (en) 2014-08-27
EP1659457A2 (en) 2006-05-24
CN1790192A (zh) 2006-06-21
EP1659457A3 (en) 2009-01-07
KR100753434B1 (ko) 2007-08-31
US20060104662A1 (en) 2006-05-18
US7379687B2 (en) 2008-05-27
KR20060052604A (ko) 2006-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1870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352377B2 (en) Exposur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639660B (zh) 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US8090296B2 (en) Coupling mechanism for a process portion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520619C (zh) 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0585507C (zh) 显影装置、显影器保持方法
US733375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73648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器
JP2004012674A (ja) カラー記録装置
JP2007025307A (ja) 露光装置
US7720414B2 (en) Fixing apparatus having guide member
US11873186B2 (en) Document conveyance device,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1258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218888B2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H0535124A (ja) 電子写真式複写機
JP20100720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010244B2 (en) Col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having photosensitive drum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JP20140594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429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48783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240049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539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8418A (ja) シート類搬送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220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061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