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4985C - 多螺距螺纹、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螺距螺纹、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4985C
CN100444985C CNB2005800343142A CN200580034314A CN100444985C CN 100444985 C CN100444985 C CN 100444985C CN B2005800343142 A CNB2005800343142 A CN B2005800343142A CN 200580034314 A CN200580034314 A CN 200580034314A CN 100444985 C CN100444985 C CN 10044498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angle
ridge
mentioned
screw thread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343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5638A (zh
Inventor
藤井洋
佐濑直树
片山宪一
森口善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oya Industr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Nagoya Industr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oya Industr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Nagoya Industr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ublication of CN101035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5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49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498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HMAKING PARTICULAR METAL OBJECTS BY ROLLING, e.g. SCREWS, WHEELS, RINGS, BARRELS, BALLS
    • B21H3/00Making helical bodies or bodies having parts of helical shape
    • B21H3/02Making helical bodies or bodies having parts of helical shape external screw-threads ; Making dies for thread rolling
    • B21H3/06Making by means of profiled members other than rolls, e.g. reciprocating flat dies or jaws, moved longitudinally or curvilinearly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3/00Features common to bolt and nut
    • F16B33/02Shape of thread; Special thread-for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4Miscellaneous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螺距螺纹、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该方法借助适于大量生产的螺纹搓牙板而容易地制造出多螺距螺纹。螺纹搓牙板(4)具有直线状的普通螺纹牙(40a)和多螺距螺纹牙(40b);该多螺距螺纹牙(40b)与该普通螺纹牙(40a)相连接,其高度比该突起条(40a)的高度稍低,两侧壁形成为相对于螺纹牙的中心线(40c)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扩开的区间与、相对于螺纹牙的中心线(40c)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汇集的区间沿着中心线(40c)交替配置并互相连接、且相对于螺纹牙的中心线(40c)对称。首先,在由普通螺纹牙(40a)在轴状的坯料的外周面上形成了定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之后,接着由多螺距螺纹牙(40b)形成多螺距螺纹的轨迹,因此可以容易地形成使在进行滚轧成形时所施加的力变化的多螺距螺纹的轨迹。

Description

多螺距螺纹、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导程的多螺距螺纹(在螺纹的螺纹牙沿着螺旋线旋转1周的期间,螺纹升角小的区间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交替、且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多螺距螺纹)、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紧固用螺栓的松动,已有许多的对策,但均不完善。
根据发明人的研究可以确认:可以通过改变了以往螺纹的概念“具有恒定的螺距的螺纹”的具有多个导程的螺纹、即连续地设置有螺距不同的导程部分的“多螺距螺纹”来解决该问题(非专列文献1)。
另外,本申请的发明人之前在日本特愿2002-346891号中提出了将具有多个导程的多螺距螺纹的螺栓与螺母构造及它们的组合应用于进给丝杆机构等的技术。
同样,本申请发明人之前在日本特愿2004-230119号、特愿2004-230120号中提出了涉及可以使用旋转搓牙板进行制造的多螺距螺纹及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进一步提出了涉及具有多螺距螺纹的螺母构件。
并且,作为以往的类似技术,公知有在同一螺栓的轴部设有双线螺纹的防松螺栓及使用用于制作该螺栓的一对螺纹搓牙板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防松螺栓制作方法”)。
另外,以防松为目的,提出了在螺纹的齿侧面上隔开恒定间隔连续设有多个凸部的外螺纹、和用于滚轧成形该外螺纹的螺纹搓牙板及其制造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滚轧成形螺纹搓牙板及该滚轧成形螺纹搓牙板的制造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55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3035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C编、62卷(597号)、p1963-1968、“极难松动的螺纹紧固体的开发”、藤井洋、其他、1996年。
发明内容
作为防止紧固用的螺栓松动的技术,多螺距螺纹(螺栓构件)是极为有效的,但是却难以高精度地加工多螺距螺纹的形状,且未能确定一种廉价地进行制造的技术,难以付诸实用化。同样,对于应用了该多螺距螺纹的原理的进给丝杆机构,也存在进给丝杆(螺纹构件)的制造困难且价格高昂的缺点。
对于可以采用本发明人之前提出的旋转搓牙板制造的多螺距螺纹、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其前提是在使用多个旋转搓牙板进行滚轧成形时,均匀地支撑着坯料,并且取得被加工的螺纹的螺距平衡。即,因采用了旋转搓牙板而难以应用于由适于大量生产的螺纹搓牙板进行制造的制造方法。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防松螺栓采用了以往类型的双线螺纹及双螺母,是与多螺距螺纹存在本质区别的螺纹。因此,不能直接将该制造方法应用于多螺距螺纹的制造。
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外螺纹为在螺纹的齿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凸部的简单构造,另外,该多个凸部不过是在紧固时增大了其与螺母侧的齿侧面之间的摩擦系数的程度的较小的突起。
因此,只在螺纹搓牙板侧的齿侧面上隔开恒定的间隔地设置多个较小的凹部即可,螺纹搓牙板的制作简单,另外,外螺纹的形状本身是恒定的,基本上与以往的普通螺纹相同,其滚轧成形加工容易。
但是,对于多螺距螺纹,形成多个导引面的多个齿侧面需要规则且均匀地变化的螺纹牙,因此不能直接采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制造方法。
即,在多螺距螺纹中需要存在形成多个导程面的多个齿侧面、并且该多个齿侧面在滚轧成形时规则地变化,而以往的螺纹搓牙板难以高精度地滚轧成形加工螺纹牙。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即使使用适于大量生产的螺纹搓牙板也可以容易地进行滚轧成形加工的最佳的螺纹牙的多螺距螺纹(螺栓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多螺距螺纹,其特征在于:该多螺距螺纹形成为在螺纹牙20左右的侧壁201L、201R及202L、202R沿着螺旋线旋转期间,螺纹升角的小区间201与螺纹升角的大区间202交替、并且互相连接,且相对于螺纹牙20的中心线20c对称。
技术方案3的发明为一种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由一对在表面具有多个大致倒V字形的突起条40b、50a的螺纹搓牙板4、5,在轴状的坯料1的外周面2上滚轧成形加工出螺旋状的多螺距螺纹牙2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螺纹搓牙板4具有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突起条40b,该突起条40b的两侧壁形成为相对于中心线40c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扩开的区间401与相对于中心线40c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汇集的区间402沿着中心线40c交替配置并互相连接、且相对于中心线40c对称;使用上述一个螺纹搓牙板4的、制造上述螺纹升角规则变化的螺纹牙用的突起条40b,在上述轴状的坯料1的外周面2上滚轧成形出螺纹升角小的区间201L、201R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202L、202R交替并互相连接的多螺距螺纹牙20。
技术方案4的发明为一种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该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由一对在表面上具有多个大致倒V字形的突起条40a、40b、50a的螺纹搓牙板4、5在轴状的坯料1的外周面2上滚轧成形加工出螺旋状的多螺距螺纹牙2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螺纹搓牙板4的上述突起条具有制造恒定螺纹升角的螺纹牙40a用的区域410、和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40b用的区域420;对于上述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40b用的区域420,其与上述区域410相连接,其突起条的高度比上述区域410的突起条的高度稍低,其突起条的两侧壁成为相对于突起条40b的中心线40c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地扩开的区间401与相对于突起条40b的中心线40c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汇集的区间402沿着中心线40c交替配置并互相连接、且相对于中心线40c对称;在上述轴状的坯料1的外周面2上滚轧成形出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210、与螺纹升角小的区间201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202交替并互相连接的螺纹轨迹相重合的多螺距螺纹牙,上述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210是由上述至少螺纹搓牙板4的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410的上述突起条40a形成的,上述螺纹升角小的区间201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202交替并互相连接的螺纹轨迹是由制造上述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420的突起条40b形成。
技术方案5的发明为一种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该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由一对在表面上具有多个大致倒V字形的突起条40a、40b’、50a的螺纹搓牙板4、5在轴状的坯料1的外周面2上滚轧成形加工出螺旋状的多螺距螺纹牙20,其技术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螺纹搓牙板4的上述突起条40a具有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410、和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40b用的区域420;对于上述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40b用的区域420,其与区域410相连接;对于上述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40b用的区域420的突起条,其截面形状的宽度比区域410的截面形状的宽度稍宽、且高度稍低、并被设定为在槽方向上进行波状变化的台阶状;在上述轴状的坯料1的外周面2上滚轧成形出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210与台阶状的螺纹轨迹201、202相重合的多螺距螺纹牙20,上述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210是由上述一个螺纹搓牙板4的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410的上述突起条40a形成的,上述台阶状的螺纹轨迹201、202是由上述制造上述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420的突起条40b’形成的。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螺纹牙20的侧壁201、202沿着螺旋线旋转的期间,螺纹升角小的区间201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202交替,并且互相连接。这样,通过形成多螺距螺纹,整个螺纹的有效的导程成为螺纹升角小的区间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的平均值。而且,在对抗螺纹松动的对抗力中,由于在由轴向的力产生的螺纹升角小的区间的和与之相配合的构件之间的摩擦力处于支配地位,因此虽然有较大的有效的导程,但由螺纹升角小的区间的摩擦力发挥较强的防松作用。另外,螺纹牙的侧壁201、202形成为相对于螺纹牙的中心线20c对称。即,螺纹牙、螺纹槽始终为左右对称,不会产生使被加工物体(螺栓1)的轴心发生变动的无益的力,从而可以稳定地进行滚轧成形加工。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由于螺纹槽的最底部(两相邻螺纹牙20之间的谷底部分)21b以普通的螺旋螺纹形状形成为恒定螺纹升角,因此借助与之相配合的构件侧的螺纹的前端部在该最底部21b内进行滑动而可以实现圆滑地螺纹进给和螺纹拧紧。另外,由于在螺纹沟210的底部始终设置有最底部21b,因此进一步提高了被加工物体(螺栓1)的滚轧成形加工的稳定性。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使用制造规则变化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突起条40b,在轴状的坯料1的外周面2上滚轧成形多螺距螺纹20。该螺纹牙用的突起条40b的两侧壁401、402形成为相对于突起条40b的中心线40c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扩开的区间401与相对于突起条40b的中心线40c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汇集的区间402沿着中心线40c交替配置并互相连接、且相对于突起条40b的中心线40c对称。即,螺纹牙、螺纹槽始终为左右对称,不会产生使轴状的坯料1的轴心发生变动的无益的力,从而可以稳定地进行滚轧成形加工。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螺纹搓牙板4的突起条具有:被设置成直线状的制造有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40a用的区域410,和与该区域410相连接的、其突起条的高度比该区域410的突起条的高度稍低、其突起条的两侧壁401、402形成为相对于突起条40b的中心线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扩开的区间401与相对于突起条40b的中心线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汇集的区间402沿着中心线40c交替配置并互相连接且相对于突起条40b的中心线40c对称的、制造有规则变化螺纹升角的螺纹牙40b用的区域420。首先,在由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410的突起条40a在轴状的坯料1的外周面2上形成了定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210之后,接着由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420的突起条40b形成螺纹升角小的区间201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202相连接的多螺距螺纹20的轨迹,因此可以容易地形成使在进行滚轧成形时所施加的力变化的多螺距螺纹的轨迹。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螺纹搓牙板4的突起条40a、40b具有:被设置成直线状的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410,和与该区域410相连接的、其突起条的截面形状的宽度比该区域410的突起条的截面形状的宽度稍宽且高度稍低的、其突起条被设置为在槽方向上进行波状变化的台阶状的、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420。首先,在由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410的突起条40a在轴状的坯料1的外周面2上形成了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21b之后,接着由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420的突起条40b形成台阶状的螺纹的轨迹201、202,因此可以容易地形成使在滚轧成形时所施加的力变化的多螺距螺纹的轨迹。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作为一对螺纹搓牙板4、5,其一个采用了具有突起条40a、40b的螺纹搓牙板4,其另一个采用了只具有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突起条50a的螺纹搓牙板5,上述突起条40a、40b由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410和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420构成。
在此,对于两个螺纹搓牙板,理论上也可以采用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但即使进行非常精密的加工,由于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互相间的加工误差,而用一个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的突起条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用区域滚轧成形出的多螺距螺纹牙也会在另一个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突起条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用区域上被吞没,因此非常难以实现。然而,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由于螺纹牙没有被相关的两个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制造用的螺纹搓牙板的突起条所吞没,因此可以不采用制造加工精度非常高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而使用一个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适当地制造出多螺距螺纹。另外,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难以进行制造且价格高,但在技术方案6中,由于用一对螺纹搓牙板内的一个即可进行制造,因此可以廉价地制造出多螺距螺纹。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多螺距螺纹的螺栓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多螺距螺纹部2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直线地展开了多螺距螺纹部2的说明图。
图4(A)、(B)、(C)、(D)是表示图3的Xa~Xd部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采用一对螺纹搓牙板4、5来制造螺纹部2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6(A)是第1实施方式的多螺距螺纹制造用的螺纹搓牙板4的立体图,图6(B)是定螺距螺纹制造用的螺纹搓牙板5的立体图。
图7(A)、(B)、(C)、(D)是普通螺纹牙40a及多螺距螺纹牙40b的局部放大图及剖视图。
图8是用螺纹搓牙板4、5的第1范围410形成的大致V字形的螺纹槽21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是用螺纹搓牙板4、5的第2范围420形成的大致V字形的螺纹槽21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直线地展开了采用大致梯形螺纹牙的第1实施例的变更例的多螺距螺纹部的说明图。
图11(A)、(B)、(C)、(D)是表示图10的Xa~Xd部的剖视图。
图12是具有第2实施方式的多螺距螺纹的螺栓的侧视图。
图13(A)、(B1)、(B2)是直线地展开了第2实施方式的多螺距螺纹部2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螺纹搓牙板4、5的立体图,图14(A)是第2实施方式的制造多螺距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4的立体图,图14(B)是制造恒定螺距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5的立体图。
图15(A)、(B)、(C)、(D)是普通螺纹牙40a及多螺距螺纹牙40b’的局部放大图及剖视图。
图16(A)、(B1)、(B2)、(B3)、(B4)是表示图15的B1~B4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螺栓,2多螺距螺纹部,20螺纹牙,20c中心线,201L、201R齿侧面,202L、202R齿侧面,203顶部,21螺纹底部,21a台阶部,21b最底部,210螺纹槽,3采用了大致梯形螺纹牙的多螺距螺纹部,30螺纹牙,31螺纹底部,31a台阶部,31b最底部,310大致倒梯形状的螺纹槽,4螺纹搓牙板,4a加工面,40螺纹牙,40a普通螺纹牙(恒定螺纹升角的突起条),40b多螺距螺纹牙(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突起条),40c中心线,410第1范围,420第2范围,430第3范围,5螺纹搓牙板,50a普通螺纹牙(定螺纹升角的突起条)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4说明采用了截面大致三角形的螺纹牙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螺距螺纹。在图1中,在紧固用的螺栓1上设置有多螺距螺纹部2。将设置于多螺距螺纹部2上的螺纹牙20局部放大而表示在图2中。另外,将直线地展开了该螺纹牙20的形状表示在图3的说明图中。螺纹牙20由顶部203和两侧面的螺距不同的左右两个齿侧面201L、201R,202L、202R构成。在两相邻螺纹牙20之间设置有螺纹底部21。左右齿侧面201L、201R,202L、202R相对于螺纹牙20的中心线20c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扩开的区间(左右齿侧面201L、201R)与相对于螺纹牙20的中心线20c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汇集的区间(齿侧面202L、202R)沿着中心线20c交替配置并互相连接,进而,201L、201R,202L、202R这两个左右齿侧面形成为相对于中心线20c左右对称。如图2所示,沿着螺旋线(中心线的轨迹),图中右侧的齿侧面201R构成螺纹升角小的区间,左侧的齿侧面201L构成螺纹升角大的区间。在与该左右齿侧面201L、201R连续的齿侧面202L、202R上,右侧的齿侧面202R构成螺纹升角大的区间,左侧的齿侧面202L构成螺纹升角小的区间。
图4表示图3的Xa~Xd的螺纹牙20的截面,图4(A)相当于图3的Xa~Xa截面,图4(B)相当于图3的Xb~Xb截面,图4(C)相当于图3的Xc~Xc截面,图4(D)相当于图3的Xd~Xd截面。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说明螺纹牙20的详细的形状。螺纹牙20的顶部203是由四个左右齿侧面201L、201R、202L、202R各自的一个边包围成的呈细长的大致菱形。在此,虽然在以直线地展开了的说明图示出的图3中,顶部203以菱形示出,但顶部203的实际形状如作为局部放大图的图2所示那样是被所有的边呈曲线地围成的曲面。
上述两个左右齿侧面201L、201R,202L、202R被设定为它们的长度在螺纹牙20的前进方向上相同,在连接部2A、2B处相连。另外,螺纹牙20的中心线20c始终被设定成位置于相面对的左右齿侧面201L、201R,202L、202R的中心,并位于由左右齿侧面201L、201R,202L、202R所确定的2个螺距的平均螺距的轨迹上。
形成于两相邻螺纹牙20之间的螺纹底部21的截面随着螺纹牙20的前进而如图4(A)、图4(B)、图4(C)、图4(D)那样地进行变化。
即,在螺纹牙20的连接部2A上,如图4(A)所示,螺纹底部21呈单纯的大致V字形,在图4(B)、图4(C)、图4(D)的位置上,其底部及宽度发生变化。在图4(B)、图4(C)、图4(D)的位置上,螺纹底部21的最底部21b始终处于恒定的位置,随着螺纹牙20的延伸,在最底部21b的两侧形成了比最底部21b要浅一些的左右对称的台阶部21a、21a,将该台阶部21a的宽度W设定成规则地反复进行增减。即,在图4(A)所示的连接部2A上没有台阶部21a,随着螺纹牙20朝向图4(C)所示的连接部2B的延伸,台阶部21a的宽度W增加,在该连接部2B处达到最大,如图4(D)所示,随着螺纹牙20朝向下一个连接部2A的延伸,台阶部21a的宽度W渐渐变窄。
从而,随着螺纹牙20的延伸,与螺纹牙20的中心线20c保持平行地假想连续形成了图4(A)所示的大致V字形的螺纹槽210。因此,假想连续地形成的大致V字形的螺纹槽210的两侧面在其最底部21b为恒定的状态下沿着左右齿侧面201L、201R,202L、202R规则地变化。
接着,参照图5~图7说明制造采用了上述截面为大致三角形的螺纹牙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螺距螺纹的方法。
图5是采用一对螺纹搓牙板4、5通过滚轧成形来制造上述螺栓1的螺纹部2的原理说明图。图6(A)是制造多螺距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4的立体图,图6(B)是制造定螺距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5的立体图。螺纹搓牙板4为大致长方形的厚板状,在其相面对的加工面4a上,相对于长方形的侧边具有恒定的倾斜的大致直线状地设置有与上述图3及图4所示的螺纹牙20大致相反的形状的螺纹牙40。在此,螺纹搓牙板4用于形成多螺距螺纹,螺纹搓牙板5用于形成现有的定螺距螺纹。
另外,在螺纹搓牙板4、螺纹搓牙板5的前后端形成有用于谋求滚轧成形加工稳定化及高效率化的公知的倾斜部400、400、500、500(咬入部、退出部)。
如图6(A)所示,多螺距螺纹用螺纹搓牙板4的螺纹牙40自移动的方向(一对螺纹搓牙板相对移动的方向、图5、图6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的前侧起划分为第1范围410、第2范围420、第3范围430。在此,第1范围410的长度占螺纹搓牙板4的长度方向长度的大致一半,第2范围420与第3范围430的长度大致各占螺纹搓牙板4的长度方向长度的1/4,另外,将第3范围430设定为其长度相当于被进行滚轧成形加工的螺栓1的圆周长度。
在螺纹搓牙板4的第1范围410及第3范围430上连续地形成有与在上述图4(A)中假想地示出的大致V字形的螺纹槽210大致相同的、在图7(A)中示出其局部放大图、在图7(B)中示出其截面的、直线状的普通螺纹牙40a。在第2范围420上连续地形成有大致相当于图4(A)、图4(B)、图4(C)、图4(D)所示的螺纹槽210的、除了其最底部21b之外的形状的多螺距螺纹牙40b。图7(C)是多螺距螺纹牙40b的局部放大图,图7(D)是其截面图,并为了易于理解而假想地重叠示出了螺纹牙40a。多螺距螺纹牙40b形成为其高度比普通螺纹牙40a的高度稍低。多螺距螺纹牙40b的侧壁401L、401R沿着中心线40c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扩开,其侧壁402L、402R沿着中心线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汇集。侧壁401与侧壁402沿着中心线40c交替配置、并且互相连接。两侧的侧壁401L、401R及侧壁402L、402R形成为相对于多螺距螺纹牙40b的中心线40c对称。
另一方面,在图6(B)所示的整个定螺距用螺纹牙5上连续地设置有与在上述图4(A)中假想地示出的大致V字形的螺纹槽210大致相同的、直线状的普通螺纹牙50a。参照图7(A)及图7(B),普通螺纹牙50a的形状与上述普通螺纹牙40a的形状相同。
接着,参照图5说明采用上述螺纹搓牙板4、5在螺栓1上滚轧成形加工出多螺距螺纹部2的方法。一对螺纹搓牙板4、5安装在公知的滚轧成形机上。两个螺纹搓牙板4、5的加工面4a、5a与被滚轧成形物的螺栓1的尺寸相配而以恒定的间隔相面对地配置,并且向箭头A、B所示的方向移动。
从而,螺栓1的轴部被插入到一对螺纹搓牙板4、5的倾斜部400中,在该状态下,当螺纹搓牙板4、5向相反方向的箭头A、B所示的方向移动时,螺栓1的轴部进行相对旋转而在螺纹搓牙板4的第1范围410、第2范围420、第3范围430上滚动。于是,首先,由螺纹搓牙板4的第1范围410及螺纹搓牙板5的普通螺纹牙50a在螺栓1的轴部形成了在上述图4(A)中假想地示出的大致V字形的螺纹槽210。接着,在螺纹牙4的第2范围上滚轧成形加工出大致相当于图4(A)、图4(B)、图4(C)、图4(D)所示的螺纹槽210的、除了其最底部21b之外的形状。另外,螺纹搓牙板4的第3范围430及螺纹搓牙板5的普通螺纹牙50a以画出在上述第1范围410形成的V字形的螺纹槽210的方式发挥对螺栓1进行整形及的送进作用。
即,由上述螺纹搓牙板4的第1范围410、第2范围420、第3范围430及螺纹搓牙板5的普通螺纹牙50a在螺栓1的轴部形成了图4(A)、图4(B)、图4(C)、图4(D)所示的螺纹槽210,从而形成了与这些螺纹槽相对的多螺距的螺纹牙20。
在此,如图8所示,与以往的普通螺纹相同,由螺纹搓牙板4的第1范围410及螺纹搓牙板5的普通螺纹牙50a形成的大致V字形的螺纹槽210沿着螺纹槽的中心线L左右对称,滚轧成形加工时的反作用力F1、F2相对于通过中心线L的垂直面对称。因此,不会产生使螺栓1的轴心变动的无益的力,从而可以稳定地进行滚轧成形加工。
另外,如图9所示,虽然由螺纹搓牙板4的第2范围420形成的大致V字形的螺纹槽210的左右侧壁规则地变化,但却始终沿着螺纹槽的中心线L左右对称。因此,滚轧成形加工时的反作用力Fa、Fb规则地进行增减,但其大小却始终相对于通过中心线L的垂直面对称。因此,在加工螺纹搓牙板4、5的第2范围420时,也不会产生使螺栓1的轴心变动的无益的力,从而可以稳定地进行滚轧成形。
第1实施例的变更例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图4说明了适于紧固螺纹的螺纹牙为大致三角形的螺纹、即在螺母拧紧之后使螺母极少产生脱落的螺纹牙为大致三角形的多螺距螺纹。然而,参照图10及图11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涉及一种可以适当地用于频繁地使进给丝杠等的螺母移动的螺栓螺纹的、大致梯形的螺纹牙的多螺距螺纹。另外,对于进给丝杠等,为了提高效率及机械强度,大致梯形的螺纹牙是有利的。
图10是直线地展开采用了大致梯形的螺纹牙的、第1实施例的变更例的多螺距螺纹部的说明图。图11表示了图10的Xa~Xd的螺纹牙30的截面,图11(A)相当于图10的Xa~Xa截面,图11(B)相当于图10的Xb~Xb截面,图11(C)相当于图10的Xc~Xc截面,图11(D)相当于图10的Xd~Xd截面。大致梯形的螺纹牙30其两面由螺距不同的两个左右齿侧面301L、301R,302L、302R形成,其顶部303与上述大致三角形的螺纹牙的情况同样地形成为细长的大致菱形。形成于两相邻螺纹牙30之间的螺纹底部31的截面随着螺纹牙30的前进而变化。如图11(A)所示,假想使螺纹底部31连续地形成单纯的大致倒梯形形状的螺纹槽310,并在最底部31b的两侧形成比最底部31b要浅一些的左右对称的台阶部31a、31a。另外,将台阶部31a的宽度设定为随着螺纹牙30的前进而规则地反复增减。参照图5~图9,该第1实施方式的变更例的多螺距螺纹也可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采用螺纹搓牙板来进行滚轧成形。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如上所述,在第1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螺纹牙的侧壁形成为在其沿着螺旋线旋转期间,螺纹升角小的区间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交替、并互相连接,且相对于螺纹牙的中心线对称。然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2、图13所示,将螺纹牙设置成沿槽方向波状地变化的台阶状。
在图12中,在紧固用的螺栓1上设置有多螺距螺纹部2。图13的说明图表示直线地展开设置于多螺距螺纹部2上的螺纹牙20的形状。在此,图13(A)与图13(B1)为相同的截断端部,但截面位置和观看角度不同。另一方面,图13(B1)与图13(B2)为相同的图,但在图13(B2)中,以网状的剖面线示出了通过塑性加工而制成的移动部。即,对图13(B2)中的网状剖面线部位进行塑性加工,从而形成了图13(B1)所示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最底部21b是由螺纹搓牙板的定螺纹升角螺纹制造用的螺纹牙40a形成的普通的(定螺纹升角)螺旋螺纹的轨迹。另一方面,左右齿侧面201L、201R,202L、202R为台阶状的螺纹轨迹。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螺栓1的多螺距螺纹部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最底部21b与台阶状的左右齿侧面201L、201R,202L、202R这两方相重合的多螺距螺纹牙20。
如图13(A)、图13(B1)的原理所示,形成为大致V字形的螺纹牙20的两侧面的大部分(除了最底部21b附近之外的左右齿侧面201L、201R,202L、202R)成为台阶状或多螺距螺纹(沿着螺旋线旋转1个周期间,螺纹升角小的区间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交替、且互相连接)。另外,螺纹牙20的最底部(螺纹牙与螺纹牙之间的谷底部分)21b以普通的螺旋螺纹形状而形成定螺纹升角。
这样,通过形成多螺距螺纹,整个螺纹的有效导程成为螺纹升角小的区间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的平均值。而且,在对抗螺纹松动的对抗力中,由于在由轴向的力而产生的、在螺纹升角小的区间与相配合构件之间的摩擦力处于支配地位,因此,虽然有较大的有效的导程,但由螺纹升角小的区间的摩擦力起到了较强的防松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螺纹牙20的最底部(螺纹牙与螺纹牙之间的谷底部分)21b以普通的螺旋螺纹形状而形成为恒定螺纹升角,因此借助与之相配合的构件侧的螺纹的前端部在该最底部21b内滑动,可以实现圆滑地螺纹送进和螺纹拧紧。
在此,可以将螺纹升角小的区间的螺纹升角设定为零(平坦)。
当形成为上述结构时,在螺纹升角为零的区间上,由于轴向的力直接变化为摩擦力,而且完全没有作用要使螺纹旋转的分力,因此螺纹升角为零的区间的摩擦力变得更强,从而发挥了更强的防松作用。
在此,可以将螺纹升角大区间的螺纹升角的斜度设定得比自锁角的度斜度更大。在此,关于自锁,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2577786号公报中公开有用附带蜗轮减速器的电动机使螺纹进行旋转、并送进螺母构件的汽车自动调节式座位。在此,借助进给丝杠自身的自锁或蜗轮减速器的自锁实现了未驱动电动机时的锁定。
在形成为这样的结构时,在螺纹升角小的区间保证了螺纹的防松作用,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获得平均的有效的导程。因此,可以以微小的旋转来拧紧螺纹、或推进进行螺纹接合的螺母。
接着,参照图14~图16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
图14(A)是制造多螺距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4的立体图,图14(B)是制造定螺距螺纹用的螺纹搓牙板5的立体图。一对螺纹搓牙板4为大致长方形的厚板状,在其相面对的加工面4a上,相对于其长方形的侧边而带有恒定的倾斜的大致直线状地设置有与图13所示的上述螺纹牙20大致相反的形状的螺纹牙40。在此,螺纹搓牙板4用于形成多螺距螺纹,螺纹搓牙板5用于形成现有的定螺距螺纹。
如图14(A)所示,多螺距螺纹用螺纹搓牙板4的螺纹牙40自移动的方向(一对螺纹搓牙板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向、图14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的前侧起被划分为第1范围410、第2范围420、第3范围430。在此,第1范围410的长度占螺纹搓牙板4的长度方向长度的大致一半,第2范围420与第3范围430的长度各占螺纹搓牙板4的长度方向长度的大致1/4,另外,将第3范围430的长度设定为相当于被进行滚轧成形加工的螺栓1的圆周长度。
在螺纹搓牙板4的第1范围410及第3范围430上连续地形成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直线状的、图15(A)及图15(B)所示的普通螺纹牙40a。在第2范围420上连续地形成有大致相当于图13所示的螺纹牙20的、除了其最底部21b之外的形状的多螺距螺纹牙40b’。图15(C)是多螺距螺纹牙40b’的局部放大图,图15(D)是其截面图,为了易于理解而假想地重合示出了螺纹牙40a。
为了说明定螺距螺纹牙40a与台阶状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的基本形状的差异,图16(A)放大夸张地表示了使其中心线一致并相重合的截面。
将定螺距螺纹牙40a的高度h1设定得比台阶状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的高度h2稍高,将任意位置的定螺距螺纹牙40a的宽度W1设定得比台阶状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的对应位置的宽度W2稍窄。
另外,定螺距螺纹牙40a和台阶状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的高度h1与h2的差及宽度W1与W2的差被设定成使得双方的截面面积大致相同。
为了说明上述定螺距螺纹牙40a与台阶状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的基本形状的差异,图16(B1)、(B2)、(B3)、(B4)使定螺距螺纹牙40a与台阶状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相重叠地对示出了它们。图16(B1)相当于图15(C)的B1-B1截面,图16(B2)相当于图15(C)的B2-B2截面,图16(B3)相当于图15(C)的B3-B3截面,图16(B4)相当于图15(C)的B4-B4截面。
对台阶状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的中心线1’进行设定,使得该中心线1’从与定螺距螺纹牙40a侧中心线1重合的图16(B1)的状态,依次成为台阶状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中心线1’向图中右方变化的图16(B2)的状态、台阶状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中心线1’向图中左方变化的图16(B3)的状态(与图16(A)相同)、中心线1’向图中右方变化的图16(B4)的状态。即,相对于定螺距螺纹牙40a的中心位置不移动的构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被构成为中心位置相对于螺纹牙的轴线而向左右移动的构造。在此,在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的位移宽度之间收容有定螺距螺纹牙40a,因此形成为不会由定螺距螺纹牙40a吞没如后述那样借助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滚轧成形的轨迹的构造。
另一方面,在图14(B)所示的整个定螺距用螺纹搓牙板5上连续地设置有直线状的普通螺纹牙50a。参照图15(A)及图15(B),普通螺纹牙50a的形状与上述的普通螺纹牙40a的形状相同。
接着,参照图5说明采用上述螺纹搓牙板4、5在螺栓1上滚轧成形加工出多螺距螺纹部2的方法。一对螺纹搓牙板4、5被安装在公知的滚轧成形机上。两螺纹搓牙板4、5的加工面4a、5a与被滚轧成形物体的螺栓1的尺寸相配而被以恒定的间隔相面对配置,并且向箭头A、B所示的方向移动。
在该状态下,当螺纹搓牙板4、5向相反方向的箭头A、B所示的方向移动时,螺栓1的轴部进行相对旋转而在螺纹搓牙板4的第1范围410、第2范围420、第3范围430上滚动。于是,借助螺纹搓牙板4的第1范围410及螺纹搓牙板5的普通螺纹牙50a在螺栓1的轴部形成了达到最底部21b的大致V字形的螺纹槽。另外,在螺纹搓牙板4的第2范围420上,对图13(B2)中的网状剖面线部位进行塑性加工,从而形成了图13(B1)所示的形状。此时,滚轧成形加工出除了最底部21b之外的形状。另外,螺纹搓牙板4的第3范围430及螺纹搓牙板5的普通螺纹牙50a以画出在上述第1范围410所形成的V字形的螺纹槽210方式来发挥对螺栓1的进行整形及的送进作用。
即,通过上述螺纹搓牙板4的第1范围410、第2范围420、第3范围430及螺纹搓牙板5的普通螺纹牙50a在螺栓1的轴部(多螺距螺纹部)形成了图13所示的螺纹槽,从而形成了与该螺纹槽相对的多螺距的螺纹牙20。
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由螺纹搓牙板4的第1范围410在轴状的坯料的外周面上形成了等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最底部21b)之后,接着由第2范围420形成台阶状的螺纹轨迹(台阶状的左右齿侧面201L、201R,202L、202R),因此可以容易地形成使在滚轧成形时所施加的力变化的多螺距螺纹的轨迹。
另外,在该加工中,由于上述那样地设定成使定螺距螺纹牙40a的截面积与台阶状的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40b’的截面积大致相同,因此,在从螺纹搓牙板4的第1范围410向第2范围420切换的切换部上,螺栓1的多螺距螺纹部2的外周面进行塑性变形的量、即做功量大致均等。因此,在螺栓1的多螺距螺纹部2的外周面上滚轧成形出多螺距螺纹牙20时,不会对螺纹搓牙板4施加偏倚了的负载。
产业可利用性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采用螺纹搓牙板4、5而进行的滚轧成形加工,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由旋转螺纹搓牙板进行的滚轧成形中。

Claims (7)

1.一种多螺距螺纹,其特征在于,
螺纹牙的侧壁被形成为在沿着螺旋线旋转的期间,螺纹升角小的区间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交替,并互相连接,且相对于螺纹牙的中心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螺距螺纹,其特征在于,
两相邻螺纹牙之间的谷底部分为恒定螺纹升角的螺纹槽形状。
3.一种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该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由一对在表面上具有多个大致倒V字形的突起条的螺纹搓牙板在轴状的坯料的外周面上滚轧成形加工出螺旋状的多螺距螺纹牙,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螺纹搓牙板具有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突起条,该突起条的两侧壁形成为相对于中心线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扩开的区间与相对于中心线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汇集的区间沿着中心线交替配置并互相连接、且相对于中心线对称;
使用上述一个螺纹搓牙板的、制造上述螺纹升角规则变化的螺纹牙用的突起条,在上述轴状的坯料的外周面上滚轧成形出螺纹升角小的区间与螺纹升角大的区间交替并互相连接的多螺距螺纹牙。
4.一种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该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由一对在表面上具有多个大致倒V字形的突起条的螺纹搓牙板在轴状的坯料的外周面上滚轧成形加工出螺旋状的多螺距螺纹牙,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螺纹搓牙板的上述突起条具有制造恒定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和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对于上述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其与上述制造恒定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相连接,其突起条的高度比上述制造恒定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的突起条的高度稍低,其突起条的两侧壁成为相对于突起条的中心线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扩开的区间与相对于突起条的中心线在螺旋线前进方向上逐渐汇集的区间沿着中心线交替配置并互相连接、且相对于中心线对称;
在上述轴状的坯料的外周面上滚轧成形出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与螺纹升角小的区间和螺纹升角大的区间交替并互相连接的螺纹轨迹相重合的多螺距螺纹牙,上述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是由上述一个螺纹搓牙板的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的上述突起条形成的,上述螺纹升角小的区间和螺纹升角大的区间交替并互相连接的螺纹轨迹是由制造上述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的突起条形成的。
5.一种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该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由一对在表面上具有多个大致倒V字形的突起条的螺纹搓牙板在轴状的坯料的外周面上滚轧成形加工出螺旋状的多螺距螺纹牙,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螺纹搓牙板的上述突起条具有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和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对于上述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其与上述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相连接;对于上述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的突起条,其截面形状的宽度比上述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的突起条的截面形状的宽度稍宽、且高度稍低、并被设定为在槽方向上进行波状变化的台阶状;
在上述轴状的坯料的外周面上滚轧成形出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与台阶状的螺纹的轨迹相重合的多螺距螺纹牙,上述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的轨迹是由上述一个螺纹搓牙板的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的上述突起条形成的,上述台阶状的螺纹的轨迹是由上述制造上述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的螺纹牙用的区域的突起条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一对螺纹搓牙板,其中一个采用了具有由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和制造规则变化的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构成的突起条的上述螺纹搓牙板,另一个采用了具有只由制造恒定螺纹升角螺纹牙用的区域构成的突起条的螺纹搓牙板。
7.一种多螺距螺纹的制造装置,该多螺距螺纹的制造装置使用于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
CNB2005800343142A 2004-11-19 2005-11-07 多螺距螺纹、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98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5315/2004 2004-11-19
JP2004335315A JP4606132B2 (ja) 2004-11-19 2004-11-19 マルチピッチねじ、マルチピッチねじ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5638A CN101035638A (zh) 2007-09-12
CN100444985C true CN100444985C (zh) 2008-12-24

Family

ID=36406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3431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985C (zh) 2004-11-19 2005-11-07 多螺距螺纹、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64100A1 (zh)
JP (1) JP4606132B2 (zh)
CN (1) CN100444985C (zh)
DE (1) DE112005002820T5 (zh)
WO (1) WO20060544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6344A1 (ja) * 2007-03-14 2008-10-23 Kyushu Tlo Company, Limited 多重ねじ転造ダ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多重ねじ転造ダイス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多重ねじボルトの製造方法
US20090321145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Kennametal Inc. Threaded nozzle for a cutter bit
JP5042931B2 (ja) * 2008-07-04 2012-10-03 株式会社ニッセー 転造ボルト
US9441661B2 (en) 2008-12-31 2016-09-13 Microfabrica Inc. Microscale and millimeter scale devices including threaded elements, methods for designing, and methods for making
JP4783934B2 (ja) * 2009-06-10 2011-09-28 株式会社丸ヱム製作所 金属ガラス締結ねじ
KR100978529B1 (ko) 2009-11-24 2010-08-27 태양금속공업주식회사 롱볼트나 길이가 긴 타이로드 제품의 홈성형용 전조기 다이스
DE102010043805A1 (de) * 2010-11-11 2012-06-14 Polycom Škofja Loka D.O.O. Selbstsichernde Einstelleinrichtung und Fahrzeuglenkung
JP5806552B2 (ja) * 2011-05-10 2015-11-10 日東光学株式会社 締結部材および容器
WO2013027534A1 (ja) * 2011-08-25 2013-02-28 リコーエレ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ねじの製造方法及びねじ
HUE041783T2 (hu) * 2013-10-03 2019-05-28 Aoyama Seisakusho Csavar
JP6472120B2 (ja) * 2014-02-18 2019-02-20 株式会社NejiLaw 両ねじ体転造用ダイス構造、両ねじ体転造方法
JP6278312B2 (ja) * 2014-04-08 2018-02-14 株式会社NejiLaw 両ねじ体転造用ダイス構造、両ねじ体調整用ダイス構造、両ねじ体転造方法、両ねじ体調整方法。
US9757792B1 (en) * 2014-04-09 2017-09-12 Mark Doll Method for making a die for roll forming a dual threaded bolt
CN107208688A (zh) * 2014-12-10 2017-09-26 株式会社NejiLaw 螺母体以及螺纹体连接结构
DE202018105683U1 (de) * 2018-10-04 2020-01-08 Igus Gmbh Spindelgetriebe
CN110216425B (zh) * 2019-06-18 2020-08-07 湖南工学院 一种单齿精密加工变槽宽螺纹的加工方法
US11324622B1 (en) * 2019-08-08 2022-05-10 Preferred Prescription, Inc. Back brace belt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elt length adjustment therefor
TWI707747B (zh) * 2019-10-18 2020-10-21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強固螺絲diy工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2709A (ja) * 1986-12-17 1988-06-25 藤井 洋 ねじ部品
WO2004051098A1 (ja) * 2002-11-29 2004-06-17 Kabushiki Kaisha Imasen Denki Seisakusho マルチピッチねじ及びマルチピッチナット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送りねじ装置並びにマルチピッチナット製造方法
JP4635486B2 (ja) * 2004-06-29 2011-0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概念獲得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ロボット装置及びその行動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276A (en) * 1886-03-23 Die for swaging screws
US113557A (en) * 1871-04-11 Improvement in metal screws and nuts
US3461470A (en) * 1966-07-07 1969-08-19 Fastron Co Thread-forming screw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3481380A (en) * 1967-05-18 1969-12-02 Lamson & Sessions Co Thread forming fastener
US3454070A (en) * 1967-10-10 1969-07-08 Res Eng & Mfg Differential pitch fastener device
US3972361A (en) * 1972-05-30 1976-08-03 Standard Pressed Steel Co. Threaded fastener
US3972360A (en) * 1974-05-17 1976-08-03 Standard Pressed Steel Co. Vibration resistant fastener
US3972359A (en) * 1974-05-17 1976-08-03 Standard Pressed Steel Co. Vibration resistant fastener
US3982575A (en) * 1974-12-23 1976-09-28 Standard Pressed Steel Co. Thread forming self-locking screw
US4273175A (en) * 1979-04-04 1981-06-16 The Lamson & Sessions Co. Thread convolution
JPH06330928A (ja) * 1993-05-26 1994-11-29 Nikon Corp 不等ピッチネジ
JP3436724B2 (ja) * 1999-09-27 2003-08-18 株式会社メイドー ボルトおよび該ボルトの製造方法
JP2003305528A (ja) * 2002-04-09 2003-10-28 Eco World:Kk 緩み防止ボルト製作方法
US6974289B2 (en) * 2002-08-12 2005-12-1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essure flank screw and fastening system therewith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2709A (ja) * 1986-12-17 1988-06-25 藤井 洋 ねじ部品
WO2004051098A1 (ja) * 2002-11-29 2004-06-17 Kabushiki Kaisha Imasen Denki Seisakusho マルチピッチねじ及びマルチピッチナット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送りねじ装置並びにマルチピッチナット製造方法
JP4635486B2 (ja) * 2004-06-29 2011-0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概念獲得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ロボット装置及びその行動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5638A (zh) 2007-09-12
DE112005002820T5 (de) 2007-10-04
WO2006054451A1 (ja) 2006-05-26
JP4606132B2 (ja) 2011-01-05
JP2006144896A (ja) 2006-06-08
US20070264100A1 (en) 2007-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4985C (zh) 多螺距螺纹、多螺距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ES2269752T3 (es) Tornillo autorroscante, metodo y matrices para la fabricacion del mismo y metodo para unir piezas de poco espesor.
US7156600B2 (en) Die for, method of making, and fastener with lobed primary thread lead and interposed dual auxiliary thread lead with improved substrate entry end portion
US3852992A (en) Thread-forming apparatus
JPH0757405B2 (ja) ネジ山形成ネジ
US3681963A (en) Self-thread forming threaded fastener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 same
KR20010072715A (ko) 나사 축을 따라 리지와 소엽편 단면을 갖는 패스너
US3479921A (en) Non-circular screws
TWI592227B (zh) Double-threaded body rolling with roller gear structure and rolling method
JP6501060B2 (ja) 転造装置
US20080010807A1 (en) Multi-Pitch Screw,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Multi-Pitch Screw
JP2003260532A (ja) ボルト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US5182937A (en) Seam-free thread rolling dies
JP6278312B2 (ja) 両ねじ体転造用ダイス構造、両ねじ体調整用ダイス構造、両ねじ体転造方法、両ねじ体調整方法。
US3685328A (en) Thread roll dies
WO2015125834A1 (ja) 両ねじ体転造用ダイス構造、両ねじ体転造方法
US3945272A (en) Thread-rolling method, thread-rolling di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es
JP2780003B2 (ja) セルフロックボルトの製造方法
CN106232258A (zh) 双螺纹体的滚制用滚牙轮结构、滚制方法及材料
US2850919A (en) Differential
US9511414B2 (en) Thread forming die and method
US3638514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thread roll dies
WO20231439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fastener having a progressive thread profile
JP2021178332A (ja) 棒材の転造方法、及び棒材の転造方法に用いられるダイス
US461620A (en) Isl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