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9695C - 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9695C
CN100429695C CNB2003101148309A CN200310114830A CN100429695C CN 100429695 C CN100429695 C CN 100429695C CN B2003101148309 A CNB2003101148309 A CN B2003101148309A CN 200310114830 A CN200310114830 A CN 200310114830A CN 100429695 C CN100429695 C CN 10042969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output signal
mentioned
level shift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148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1346A (zh
Inventor
业天诚二郎
辻野幸生
鹫尾一
松田英二
伊奈惠一
村上祐一郎
林俊辅
恩田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01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1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96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96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9/00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9/00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 G11C19/28Digital stores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moved stepwise, e.g. shift registers using semiconductor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3Arrangement of drivers for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scan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9Details of voltage level shif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Shift Register Type Memo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包括可对应切换信号L/R将移位方向切换为双向的双向移位寄存器,通过电平移动器将比其驱动电压更低的振幅的所述切换信号L/R升压后给出该切换信号L/R,在电平移动器和双向移位寄存器之间设置锁存电路,控制电路响应构成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在该触发器的移位工作结束后,使所述锁存电路执行锁存工作,同时,在包含该锁存定时的前后期间中,将所述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在剩余期间中使之为非激活状态。由此,能够以低功耗与外部输入定时无关地按规定定时提给所述切换信号L/R。

Description

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在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等中使用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和包括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上述矩阵型显示装置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中,为生成时各扫描信号线提供的扫描信号或取得从影像信号采样向各数据信号线提供的电压时的定时,广泛应用移位寄存器。
并且,近年来,如录像机、数码相机的监视屏所代表的那样,可显示对应图像显示部的方向反向显示图像的上下和左右的镜像的装置也实用化了。这样,在可反向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中,作为上述移位寄存器,使用可切换数据的移位方向的双向移位寄存器。通过使用该双向移位寄存器,仅借助切换移位方向,不需要存储上述影像信号就可以显示上述镜像。
另一方面,电子电路的功耗与频率、负载电容和电压的2次方成比例增大。因此,生成对显示装置的影像信号的电路等的连接该显示装置的周边电路、该显示装置自身为降低功耗也有将驱动电压设置得更低的倾向。
但是,为确保宽大的显示面积,在不仅将像素区域的电路、还将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等的驱动电路单片集成地形成在同一衬底上的显示装置中,尤其是在用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形成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中,在衬底间或同一衬底内阈值电压的差别到达数V左右,因此难以充分降低驱动电压。
因此,如上述影像信号的生成电路等那样,在使用单晶硅晶体管、输入来自将驱动电压设定在3.3V、5V或其以下的值的电路的信号的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中,设置施加比移位寄存器的驱动电压更低的输入信号、升压该输入信号的电平移动器。
具体说,如图21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所示,向例如6个触发器f1~f6和12个模拟开关a1~a6、b1~b6构成的双向移位寄存器2(下面简称移位寄存器2)提供例如上述5V左右的振幅的时钟信号CK、开始信号SP、移位方向的切换信号L/R时,电平移动器3~5将各个信号升压到作为移位寄存器2的驱动电压的例如15V。
通过电平移动器5升压的切换信号L/R和用反相器电路6反向了该切换信号L/R的信号,切换对触发器f1~f6的输入的模拟开关a1~a 6和b1~b6进行相反工作,与上述时钟信号CK同步地渐渐移位上述开始信号SP,可将该移位方向切换为f1、f2、...、f6和f6、f5、...、f1。
图22和图23是表示一般的电平移动器的具体结构例子的电路图。图22的电平移动器包括NMOS晶体管qn1、qn2、PMOS晶体管qp1~qp4和反相器电路inv。
并且,PMOS晶体管qp1、qp2和NMOS晶体管qn1串联插入在高电平VDD的电源线和接地电平的电源线之间,同样,PMOS晶体管qp3、qp4和NMOS晶体管qn2串联插入在上述电源线之间。向PMOS晶体管qp2和NMOS晶体管qn1的栅极端子提供输入信号IN,将上述输入信号IN用反相器电路inv反向并提供给PMOS晶体管qp4和NMOS晶体管qn2的栅极端子,PMOS晶体管qp2和NMOS晶体管qn1的漏极端子连接PMOS晶体管qp3的栅极端子,PMOS晶体管qp4和NMOS晶体管qn2的漏极端子连接PMOS晶体管qp1的栅极端子,同时成为输出端子,输出输出信号OUT。
因此,输入信号IN为高电平时,NMOS晶体管qn1导通,PMOS晶体管qp3导通,PMOS晶体管qp4导通,NMOS晶体管qn2截止,PMOS晶体管qp1截止,输出信号OUT为高电平(VDD)。这样,与低振幅的输入信号IN同相地输出电平移动到VDD的输出信号OUT。
为使该图22的电平移动器工作,输入信号IN的电压电平需要为比NMOS晶体管qn1、qn2的阈值电压大一定程度的电平,由于小于阈值电压或接近阈值电压,出现不能工作,或输出信号OUT的延迟时间非常大的问题。
然而,上述PMOS晶体管qp1、qp2和NMOS晶体管qn1的串联电路以及PMOS晶体管qp3、qp4和NMOS晶体管qn2的串联电路中,由于几个元件截止,电平移动部不流过恒定电流,可构成低功耗的系统。
另一方面,图23的电平移动器包括NMOS晶体管qn11~qn14和PMOS晶体管qp11~qp14。并且,栅极端子连接接地电位的PMOS晶体管qp11和连接二极管的NMOS晶体管qn11串联插入在高电平VDD的电源线和接地电平的电源线之间。栅极端子连接接地电位的PMOS晶体管qp12和与上述NMOS晶体管qn11构成电流镜面电路的NMOS晶体管qn12串联插入在上述高电平VDD的电源线和输入端子之间。
来自上述PMOS晶体管qp12和上述NMOS晶体管qn12的漏极端子的输出由PMOS晶体管qp13和NMOS晶体管qn13构成的CMOS反相器反向,再由PMOS晶体管qp14和NMOS晶体管qn14构成的CMOS反相器反向后输出。
上述结构中,PMOS晶体管qp11和上述NMOS晶体管qn11中一直流过恒定电流,该恒定电流流过PMOS晶体管qp12和NMOS晶体管qn12。由此,生成规定的栅极电压,PMOS晶体管qp11和上述NMOS晶体管qn11工作。
对应输入信号IN改变PMOS晶体管qp12的源极-栅极间电压,改变PMOS晶体管qp13和NMOS晶体管qn13的栅极电压。伴随此,PMOS晶体管qp13和NMOS晶体管qn13构成的CMOS反相器和PMOS晶体管qp14和NMOS晶体管qn14构成的CMOS反相器工作,电平移动低振幅的输入信号IN,作为输出信号OUT输出。
为使如该图23所示构成的电平移动器工作,输入信号IN的电压电平不需要为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大一定程度的电平,替代其的是,电平移动部一直流过恒定电流,有功耗增加的问题。
一般地,使用单晶硅晶体管的电路中,由于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小到某程度,多使用图22的电平移动器,使用多晶硅晶体管的电路中,由于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大到某程度,多使用图23的电平移动器,
用作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图21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中,使用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使用图23的电平移动器。但是,对于像上述时钟信号CLK和移位开始信号SP那样频繁变化的信号,除恒定电流外,通过电路工作产生功耗,其功耗占主导,因此使用图23的电平移动器没有问题,然而,对于几乎没有变化的切换双向移位寄存器2的移位方向的切换信号,上述功耗成为了问题。
切换双向移位寄存器2的移位方向时,移位寄存器2的移位工作结束,到重新向该移位寄存器2提供开始信号SP之前的期间中,需要改变切换信号。这是由于移位寄存器2的信号移位中改变了切换信号时,构成该移位寄存器2的触发器f1~f6之间某个地方由于输入输出短路而产生过电流,可能在移位工作中产生误工作。
另外,装载该移位寄存器2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例如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在移位寄存器的移位途中改变切换信号时,也可能产生上述问题,出现了产生在画面中途改变扫描方向、不能显示正常图像的期间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为按规定定时提供切换信号,需要构成一种逻辑电路,无论何时切换信号产生变化,在移位寄存器的信号移位工作结束后到输入开始信号的期间都输入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按规定定时与外部输入定时无关地提供双向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同时可实现低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包括双向移位寄存器,由多个触发器构成,并且可对应切换信号双向切换;电平移动器,将上述切换信号升压;锁存电路,保持升压的上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控制电路,使用上述多个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使上述锁存电路执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上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根据上述结构,多个触发器将输入信号顺序向某移位方向移位。该移位方向对应切换信号切换。该切换信号由于振幅比上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驱动电压更小,在由电平移动器升压后,送到锁存电路。
控制电路使用构成双向移位寄存器的多个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使升压的上述切换信号锁存在上述锁存电路中。控制电路使用上述多个触发器的输出信号控制上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这样,使用双向移位寄存器内的多个触发器的输出信号按特定定时将电平移动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取入锁存电路,因此可与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外部输入定时无关地按锁存电路的工作定时对双向移位寄存器提供移位方向切换信号,同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平移动器的工作,在锁存电路工作前后以外的期间中,防止电平移动器产生恒定电流,可实现低功耗。
本发明还包括:
一种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包括:
双向移位寄存器(12),由与时钟信号同步工作的多个触发器(F1~F6)构成,并且可对应切换信号双向切换;
电平移动器(15、15a),将振幅比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12)的驱动电压更小的所述切换信号的振幅升压;
锁存电路(16、16a),保持升压的所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
控制电路(17、17a、17b),使用所述多个触发器(F1~F6)的输出信号使所述锁存电路(16、16a)执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平移动器(15、15a)是在激活状态或是在非激活状态。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可从下面所示的记载中充分理解。本发明的好处通过下面参考附图的说明可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移位方向切换电路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模拟开关的一个构成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电平移动器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锁存电路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图6是说明图1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7是说明图1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图10是说明图8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11是说明图8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12是说明图8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图15是说明图13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16是说明图13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18是说明图17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1个像素的构成的电路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20是说明图19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21是表示典型的已有技术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22是表示一般的电平移动器的具体结构例子的电路图;
图23是表示一般的电平移动器的具体结构例子的电路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25是表示图24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图26是说明图24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27是说明图24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29是表示图28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图30是说明图28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31是说明图28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32是说明图28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工作定时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34是说明图3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的电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到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下所示。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的电结构的框图。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主要包括例如6个触发器F1~F6和12个模拟开关A1~A6;B1~B6构成的双向移位寄存器12(下面简称移位寄存器12)、电平移动器13、14、15、锁存电路16、控制电路17和反相器电路18。
上述移位寄存器12包括分别对应各触发器F1~F6的输入的一对模拟开关A1~A6;B1~B6,模拟开关A1设置在第一触发器F1和电平移动器14之间,以后的模拟开关A2~A6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触发器F2~F6和前级侧的触发器F1~F5的输出之间。与此相反,模拟开关B6设置在最终级的触发器F6和电平移动器14之间,模拟开关B1~B5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触发器F1~F5和后级侧的触发器F2~F6的输出之间。
因此,这些模拟开关A1~A6;B1~B6如后所述通过经锁存电路16和反相器电路18的切换信号L/R被相反地控制,使得可实现触发器F1为初始级、触发器F6为最终级,与时钟信号CK同步地顺序将开始信号SP移位过触发器F2、F3、...,按输出信号S1、S2、..、S6的顺序逐渐输出的情况和触发器F6为初始级,触发器F1为最终级,顺序将开始信号SP移位过触发器F5、F4、...,按输出信号S6、S5、...、S1的顺序逐渐输出的情况的双向移位工作。
图2是表示上述模拟开关A1~A6;B1~B6(总称时用参考符号A、B表示)的一个构成例子的电路图。模拟开关A、B包括一对PMOS晶体管QP1和NMOS晶体管QN1以及反相器电路INV。来自上述锁存电路16的升压的切换信号L/R直接提供到NMOS晶体管QN1的栅极端子,同时由反相器电路INV反向后,提供给PMOS晶体管QP1的栅极端子。
因此,上述切换信号L/R为高电平时,这些MOS晶体管QN1、QP1一起导通,可使正负两个极性的输入信号通过并输出。与此相反,上述切换信号L/R为低电平时,MOS晶体管QN1、QP1一起截止,阻止输入信号,无输出。由于反相器电路18反向,关于模拟开关B,对于来自上述锁存电路16的切换信号L/R,为与上述相反的逻辑。
上述各电平移动器13、14、15提供例如上述5V左右的振幅的时钟信号CK、开始信号SP、移位方向的切换信号L/R时,将各个信号电平移动到作为上述移位寄存器12的驱动电压的例如15V。
由电平移动器13电平移动了的时钟信号CK输入到全部的触发器F1~F6的时钟输入端子。由电平移动器14电平移动了的开始信号SP如上所述经模拟开关A1或B6输入触发器F1、F6之一的数据输入端子。
另外,由电平移动器15电平移动了的切换信号L/R在锁存电路16中保持其电压,来自该锁存电路16的切换信号L/R直接提供来用于上述模拟开关A1~A6的接通/断开控制,同时由反相器电路18反向后,提供来用于上述模拟开关B1~B6的接通/断开控制。
因此,如上所述,响应于切换信号L/R,模拟开关A1~A6和B1~B6进行相反工作,触发器F1~F6可将上述开始信号SP与上述时钟信号CK同步地把移位方向切换为F1、F2、...F6和F6、F5、...F1并逐渐移位。
图3是表示上述电平移动器15的具体结构例子的电路图。该电平移动器15包括NMOS晶体管QN10、QN11~QN14和PMOS晶体管QP11~QP14,主要包括进行上述切换信号L/R的实际的移位工作的电平移位部19和驱动该电平移位部19的偏置部20。
上述偏置部20中,PMOS晶体管QP11和连接二极管的NMOS晶体管QN11串联插入在高电平VDD的电源线和接地电平的电源线之间。
电平移位部19中,栅极端子连接接地电位的PMOS晶体管QP12和与上述NMOS晶体管QN11构成电流镜面电路的NMOS晶体管QN12串联插入在上述高电平VDD的电源线和输入端子之间。
来自上述PMOS晶体管QP12和上述NMOS晶体管QN12的漏极端子的输出由PMOS晶体管QP13和NMOS晶体管QN13构成的CMOS反相器反向,再由PMOS晶体管QP14和NMOS晶体管QN14构成的CMOS反相器反向后输出。以上结构与上述图23的电平移动器类似。
但是,该电平移位部15中,与图23的上述NMOS晶体管qn11的栅极端子连接接地电位相反,从所述控制电路17向PMOS晶体管QP11的栅极端子输入后述的控制信号CTL。同样,与上述NMOS晶体管QN11并列设置的NMOS晶体管QN10的栅极端子上也输入上述控制信号CTL。
因此,上述控制信号CTL为低电平时,NMOS晶体管QN10截止,PMOS晶体管QP11导通,由于PMOS晶体管QP11产生的恒定电流,在NMOS晶体管QN11中生成规定的栅极电压,该NMOS晶体管QN11中流过上述恒定电流,该电流也流向作为输入开关元件的PMOS晶体管QP12和NMOS晶体管QN12,成为工作状态。上述PMOS晶体管QP12的栅极端子常常为接地电位,可产生一定电流,这样构成工作中一直导通的电流驱动型的电平移动部19。
该状态下,由对NMOS晶体管QN12的源极端子的输入信号IN(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压电平使该NMOS晶体管QN12的栅极-源极间电压改变,PMOS晶体管QP13和NMOS晶体管QN13的栅极电位产生变动。由于该电位变动,2级的CMOS反相器工作,输出与低振幅的输入信号IN同相地放大的输出信号OUT。
与此相反,上述控制信号CTL为高电平时,NMOS晶体管QN10导通,将NMOS晶体管QN11短路,PMOS晶体管QP11截止。PMOS晶体管QP11和NMOS晶体管QN11中不流过电流,因此,不向NMOS晶体管QN12流过偏置电流,不管输入信号I N的电压电平如何,PMOS晶体管QP13和NMOS晶体管QN13的栅极电位为高电平,不进行输入信号I N的电平移动工作,输出信号OUT固定在VDD电平,为非工作状态。
通过停止该电平移动工作,从PMOS晶体管QP11经NMOS晶体管QN11流向GND的电流和从PMOS晶体管QP12经NMOS晶体管QN12流向输入信号IN的信号源的电流被截断,可实现低功耗。
另一方面,用于信号电平频繁变化的上述时钟信号CK和开始信号SP的电平移动器中可使用如上所述流过恒定电流的图23的电平移动器。
图4是表示上述锁存电路16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该锁存电路16是包括时钟反相器电路INV1~INV4、NAND电路G1、G2、反相器电路INV5、INV6的触发器。
输入数据输入端子D的来自上述电平移动器15的电平移动了的切换信号L/R经时钟反相器电路I NV1提供给NAND电路G1的一个输入。经时钟反相器电路INV2向该NAND电路G1的上述一个输入反馈回其输出。该NAND电路G1的输出经时钟反相器电路INV3提供给NAND电路G2的一个输入。经时钟反相器电路INV4向该NAND电路G2的上述一个输入反馈回其输出。
经反相器电路INV5向上述NAND电路G1、G2的另一输入都输入在设置输入端子S中输入的初始信号。另外,上述时钟信号CK原样成为时钟反相器电路INV1~INV4的驱动用的正相的信号A,同时由反相器电路I NV6反向,成为反相的信号AB。
因此,按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锁存数据输入端子D的切换信号L/R,同时通过输入到设置输入端子S的初始信号变为高电平,来自输出端子Q的锁存数据被设置到高电平。
图5是表示上述控制电路17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该控制电路17包括模拟开关C11(第一开关)、C12(第四开关)、C21(第二开关)、C22(第五开关)、C31(第三开关)、C32(第六开关)、NOR电路G11、G12、反相器电路INV11。来自上述锁存电路16的电平移动了的切换信号L/R直接提供用于模拟开关C11、C21、C31的接通/断开控制,由反相器电路INV11反向后,提供来用于模拟开关C12、C22、C32的接通/断开控制。
上述模拟开关C11、C12组成对,响应上述电平移动了的切换信号L/R将它们择一地接通,使得上述输出信号S6或S1提供给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
上述模拟开关C21、C22组成对,响应上述升压了的切换信号L/R将它们择一地接通,使得上述输出信号S5或S2提供给上述NOR电路G11的一个输入端子。
上述模拟开关C31、C32也组成对,响应上述切换信号L/R将上述输出信号S5或S2提供给上述NOR电路G12的一个输入端子。
对上述NOR电路G11、G12的另一个输入端子分别连接NOR电路G12和G11的输出端子。然后,提供NOR电路G11的输出信号,作为控制上述电平移动器15的工作的控制信号CTL。
图6和图7是说明上述构成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的工作定时图。图6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无变化(高电平时)的情况,图7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变化(从高电平变化为低电平时)的情况。
其中,这些定时图中,虽然未示出,但对构成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设置输入端子S预先提供初始信号,对触发器的输出端子Q,即移位寄存器12输入的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
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输出端子Q为高电平时,移位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接通,模拟开关B1~B6断开。因此,时钟信号CK和开始信号SP分别由电平移动器13、14电平移动后给出时,如图6所示,各触发器F1~F6中,每个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中顺序移动上述开始信号SP,输出输出信号S1~S6。
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时,图5中,模拟开关C11接通,模拟开关C12断开。因此,对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输入来自成为移位方向最终级的触发器的触发器F6的输出信号S6,该输出信号S6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定时为该触发器的锁存定时,锁存向数据输入端子D提供的前级的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这样,向触发器取入切换信号L/R的数据的同时,完成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工作,因此即便取入的数据有变化的情况下,也不会对移位寄存器12产生影响。
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时,图5中,模拟开关C21、C31接通,模拟开关C22、C32断开,向上述NOR电路G11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S5,向NOR电路G12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S2。因此,通过输出信号S2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输出信号S2、S5都为低电平期间,保持其状态,通过输出信号S5为高电平的定时,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输出信号S2、S5都为低电平期间,保持其状态。
由此,电平移动器15在从上述输出信号S5为高电平开始到接着输出信号S2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在包含构成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锁存定时的其前后的规定期间中为激活状态(为工作状态),进行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平移动,并输出到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子D,在从上述输出信号S2为高电平开始到输出信号S5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为非激活状态(为工作停止状态)。
与此相反,如图7所示,上述切换信号L/R变化时,如前面所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且开始1扫描周期的1V时,移动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接通,模拟开关B1~B6断开,各触发器F1~F6中,每个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顺序输出输出信号S1~S6。
图5中,模拟开关C11接通,模拟开关C12断开,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中输入输出信号S6,按该输出信号S6按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定时锁存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切换该触发器的输出电平。
这样取入切换信号L/R的数据的同时,完成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工作,因此即便取入的数据有变化,也不会对移位寄存器12产生影响。
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时,图5中,模拟开关C21、C31接通,模拟开关C22、C32断开,向上述NOR电路G11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S5,向NOR电路G12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S2。
伴随此,与上述图6同样,通过输出信号S2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通过输出信号S5为高电平的定时,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包含所述锁存定时的其前后的规定期间中电平移动器15为激活状态,在从上述输出信号S2为高电平开始到输出信号S5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为非激活状态。
并且,在接着的扫描周期中,构成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输出切换为低电平,移位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断开,模拟开关B1~B6接通,按从触发器F6到触发器F1的顺序,在每个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输出输出信号S6~S1。
模拟开关C11断开,模拟开关C12接通,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中输入输出信号S1,该输出信号S1按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定时锁存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
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低电平时,图5中,模拟开关C21、C31断开,模拟开关C22、C32接通,向上述NOR电路G11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S2,向NOR电路G12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S5。
伴随此,通过输出信号S5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通过输出信号S2为高电平的定时,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包含该锁存定时的其前后的规定期间中电平移动器15为激活状态,在从上述输出信号S2为高电平开始到输出信号S5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为非激活状态。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中,包括升压比移位寄存器12的驱动电压低的振幅的切换信号L/R的振幅的电平移动器15,上述电平移动器15和移位寄存器12之间设置锁存电路16,根据构成上述移位寄存器12的触发器F1、F2、F5、F6的输出信号S1、S2、S5、S6通过控制电路17分别控制这些锁存电路16和电平移动器15,使所在所述锁存电路16按上述触发器F1~F6的移位工作结束定时进行锁存工作时的同时,电平移动器15在上述锁存定时期间工作。
因此,可将适合使用于使用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电路中,即便输入信号的振幅比输入开关元件的阈值电压低,也可不会产生故障地电平移动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流驱动型的电平移动器用作电平移动器15,缩短该电平移动器15中成为问题的恒定电流的发生期间,可实现低功耗。
上述切换信号L/R由电平移动器15电平移动后,由锁存电路16保持,因此即便按任意定时输入上述切换信号L/R,在1个扫描周期1V的结束(移位工作完成)时刻取入到上述锁存电路16中。由此,可防止移位数据在触发器F1~F6之间冲突,产生过电流或产生误工作的不妥情况,能够实现稳定工作。
根据图8~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下所述。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21的电结构的框图。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21与上述图1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类似,向对应部分加止相同的参考符号,省略其说明。
应注意的是在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21中,上述双向移位寄存器12还具有触发器F11~F14(辅助触发器),上述控制电路17a使用来自该触发器F12、F14的输出信号D2、D4生成控制上述电平移动器15的控制信号CTL。
对触发器F11提供移位寄存器12的触发器F1的输出信号,对触发器F12提供触发器F11的输出信号。同样,对触发器F13提供移位寄存器12的触发器F6的输出信号,对触发器F14提供触发器F13的输出信号。这些触发器F11~F14与和上述各触发器F1~F6公共的电平移动了的时钟信号CK同步地进行工作。
图9是表示上述控制电路17a的具体结构例子的电路图。该控制电路17a与上述图5所示的控制电路17同样构成,与通过上述控制电路17分别对规定设电平移动器15为非激活状态(工作停止状态)的定时的模拟开关C31、C32输入输出信号S2、S5相反,该控制电路17a中,分别输入上述输出信号D4、D2,这是不同点。
图10~图12是说明上述构成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21的工作定时图。图10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为高电平的情况,图11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为低电平的情况,图12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从高电平变化为低电平的情况。
其中,上述图10、12的定时图中,虽然未示出,但对构成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设置输入端子S预先提供初始信号S,对触发器的输出端子Q,即移位寄存器12输入的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
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输出端子Q为高电平时,移位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接通,模拟开关B1~B6断开。因此,时钟信号CK和开始信号SP分别通过电平移动器13、14电平移动后给出时,如图10所示,与上述图6同样,各触发器F1~F6中,每个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顺序移位上述开始信号SP,输出输出信号S1~S6。
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时,图9中,模拟开关C11接通,模拟开关C12断开。因此,向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输入输出信号S6,该输出信号S6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定时为该触发器的锁存定时,锁存对数据输入端子D提供的前级的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
这样,向触发器取入切换信号L/R的数据的同时,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工作完成了,因此即便取入的数据有变化的情况下,不对移位寄存器12产生影响。以上工作与上述图6和图7所示工作相同。
并且,上述切换信号L/R为高电平时,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21中,上述触发器F11、F12与触发器F2、F3分别并列,按与上述输出信号S2、S3相同的定时分别输出输出信号D1、D2。
与此相反,上述触发器F13、F14设置在为最终级的触发器F6的再后级上,接着上述输出信号S6分别顺序输出输出信号D3、D4。
因此,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时,图9中,模拟开关C21、C31接通,模拟开关C22、C32断开,向上述NOR电路G11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S5,向NOR电路G12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D4。通过输出信号S5为高电平的定时,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输出信号D4、S5都为低电平期间,保持其状态,通过输出信号D4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输出信号D4、S5都为低电平期间,保持其状态。
由此,电平移动器15在从上述输出信号S5为高电平开始到输出信号D4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在包含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锁存定时的其前后的规定期间中为激活状态,进行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平移动,并输出到上述移位寄存器,在从上述输出信号D4为高电平开始到输出信号S5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为非激活状态。
同样,如图11所示,上述切换信号L/R为低电平时,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21中,上述触发器F13、F14分别与触发器F5、F4并列,按与上述输出信号S5、S4相同的定时分别输出输出信号D3、S4。与此相反,上述触发器F11、F12串联设置在成为最终级的触发器F1的更后级上,接着上述输出信号S1,分别顺序输出输出信号D1、D2。
因此,图9中,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低电平时,模拟开关C21、C31断开,模拟开关C22、C32接通,向上述NOR电路G11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S2,向NOR电路G12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D2,通过输出信号S2为高电平的定时,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输出信号S2、D2都为低电平期间,保持其状态,通过输出信号D2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输出信号S2、D2都为低电平的期间,保持其状态。
由此,电平移动器15在从上述输出信号S2为高电平开始到输出信号D2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在包含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锁存定时的其前后的规定期间中为激活状态,进行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平移动,并输出到上述移位寄存器,在从上述输出信号D2为高电平开始到输出信号S2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为非激活状态。
与此相反,如图12所示,上述切换信号L/R变化时,如前面所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且开始1扫描周期的1V时,移动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接通,模拟开关B1~B6断开,各触发器F1~F6中,每个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顺序输出输出信号S1~S6。
图9中,模拟开关C11接通,模拟开关C12断开,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中输入输出信号S6,按该输出信号S6按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定时锁存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切换该触发器的输出电平。
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时,模拟开关C21、C31接通,模拟开关C22、C32断开,向上述NOR电路G11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S5,向NOR电路G12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D4,与上述图10同样,通过输出信号S5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结束其扫描周期。
若变为下一扫描周期,构成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输出端子Q切换为低电平,移位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断开,模拟开关B1~B6接通,按从触发器F6到触发器F1的顺序,在每个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输出输出信号S6~S1。
图9中,模拟开关C11断开,模拟开关C12接通,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中输入输出信号S1,该输出信号S1按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定时锁存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
另一方面,上述控制信号CTL仍为激活的低电平,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低电平时,模拟开关C21、C31断开,模拟开关C22、C32接通,向上述NOR电路G11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S2,向NOR电路G12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D2,由此,通过输出信号D2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如果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仍为低电平,在下一扫描周期中,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直到输出信号S2再次为高电平,移位寄存器15为非激活状态。
这样,构成移位寄存器12的触发器F1~F6之外,还设置辅助的触发器F11~F14,通过将来自成为最终级的触发器F1、F6的输出信号S1、S6输入到该触发器F11、F13,可将上述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工作延迟该辅助的触发器F11、F12、F13、F14的级数大小。并且,使用该辅助的触发器F12、F14的输出信号D2、D4可容易地设定将电平移动器15置于激活状态的期间。
与上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相比,尽管仅切换信号L/R变化的下一扫描周期中不能抑制消耗电流,如图10和图11所示,切换信号L/R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一定情况下,1个扫描周期V内将电平移动器15置于激活状态,可返回到非激活状态,即便将扫描休止期间设定得长,电平移动器15也不会继续耗电。因此,考虑切换信号L/R变化的频度等,可进一步实现低耗电。与上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同样,无论切换信号L/R何时变化,直到移位工作完成都不会在内部电路中反映出来。
根据图13~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如下所述。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31的电结构的框图。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31类似于上述图8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21,向对应部分加上相同的参考符号,省略其说明。
应注意的是在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31中,不同于在上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21中辅助触发器为参考符号F11、F12和F13、F14所示的2级×2组,而是设置用参考符号F21~F24和F25~F28(辅助触发器)所示的4级×2组。
并且,触发器F1的输出信号S1输入触发器F21,触发器F6的输出信号S6输入触发器F25。如图14所示,对控制电路17a的模拟开关C11、C12分别输入来自触发器F26、F22的输出信号D6、D2,以替代来自上述触发器F6、F1的输出信号S6、S1。另外,对控制电路17a的模拟开关C21、C22分别输入来自触发器F25、F21的输出信号D5、D1,以替代来自上述触发器F5、F2的输出信号S5、S2,对模拟开关C31、C32分别输入来自触发器F28、F24的输出信号D8、D4,以替代来自上述触发器F14、F12的输出信号D4、D2。
图15和图16是说明上述构成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31的工作定时图。图15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为高电平的情况,图16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为低电平的情况。其中,省略触发器F2~F5的输出信号S2~S5的输出波形。
如图15所示,上述切换信号L/R为高电平时,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31中,上述触发器F21~F24与触发器F2~F5分别并列,按与上述输出信号S2~S5相同的定时分别输出输出信号D1~D4。与此相反,上述触发器F25~F28串联设置在成为最终级的触发器F6的再后级上,接着上述输出信号S6分别顺序输出输出信号D5~D8。
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时,上述模拟开关C11接通,模拟开关C12断开。因此,向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输入输出信号D6,该输出信号D6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定时为该触发器的锁存定时,锁存对数据输入端子D提供的前级的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
这样,向触发器取入切换信号L/R的数据(即,按输出信号D6的下降沿定时)之前,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工作完成了,因此即便取入的数据有变化的情况下,也不对移位寄存器12产生影响。
并且,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时,上述模拟开关C21、C31接通,模拟开关C22、C32断开,向上述NOR电路G11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D5,向NOR电路G12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D8,通过输出信号D5为高电平的定时,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输出信号D8、D5都为低电平期间,保持其状态,通过输出信号D8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输出信号D8、D5都为低电平期间,保持其状态。
由此,电平移动器15在从上述输出信号D5为高电平开始到输出信号D8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在包含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锁存定时的其前后的规定期间中为激活状态,进行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平移动,并输出到上述移位寄存器,在从上述输出信号D8为高电平开始到输出信号D5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为非激活状态。
同样,如图16所示,上述切换信号L/R为低电平时,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31中,上述触发器F25~F28分别与触发器F5~F2并列,按与上述输出信号S5~S2相同的定时分别输出输出信号D5~D8。与此相反,上述触发器F11~F14串联设置在成为最终级的触发器F1的更后级上,接着上述输出信号S1,分别顺序输出输出信号D1~D4。
因此,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低电平时,模拟开关C21、C31断开,模拟开关C22、C32接通,向上述NOR电路G11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D1,向NOR电路G12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输出信号D4。由此,通过输出信号D1为高电平的定时,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输出信号D1、D4都为低电平期间,保持其状态,通过输出信号D4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输出信号D1、D4都为低电平的期间,保持其状态。
由此,电平移动器15在从上述输出信号D1为高电平开始到输出信号D4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在包含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锁存定时的其前后的规定期间中为激活状态,进行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平移动,并输出到上述移位寄存器,在从上述输出信号D4为高电平开始到输出信号D1为高电平为止的期间中,为非激活状态。
通过这样构成,触发器F1~F6的移位工作结束后的规定期间以后(该图13~图16的实例中,工作结束后延迟2级大小),可设定锁存电路16的锁存定时,可实现稳定的工作。
上述各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12的触发器的级数按F1~F6的6级进行了说明,但是,其他级数也是可以的。
同样,触发器分别为F11、F12;F13、F14或F21~F24;F25~F28的2级×2组或4级×2组,此外的级数也是可以的。
控制电平移动器15的激活/非激活状态的控制信号CTL选择成夹住输入构成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的信号,可使用任何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
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触发器、电平移动器、锁存电路可以是其他结构。
根据图24~图27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如下所述。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61的电结构的框图。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61类似于上述图1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向对应部分加上相同的参考符号,省略其说明。
应注意的是在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61中,如图25所示,控制电路的结构与图1不同,控制电路17b使用来自移位寄存器12的输出信号S1或S6生成控制电平移动器15的控制信号CTL的同时进行锁存电路16的锁存工作。
图24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61在控制电路中不同于上述图1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具有仅向控制电路17b发送来自移位寄存器12的输出信号S1、S6的结构。
图25是表示上述控制电路17b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该控制电路17b包括模拟开关C41、C42和反相器电路INV7、INV8。来自锁存电路16的电平移动了的切换信号L/R直接用于模拟开关C41的接通/断开控制,同时由反相器电路INV8反向后,用于模拟开关C42的接通/断开控制。
上述模拟开关C41、C42组成对,响应上述电平移动了的切换信号L/R将它们择一地接通,使得上述输出信号S6或S1提供给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的同时,提供给反相器电路I NV7。反相器电路INV7的输出信号作为控制上述电平移动器15的工作的控制信号CTL提供给上述电平移动器15。
图26和图27是说明上述构成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61的工作定时图。图26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无变化(高电平时)的情况,图27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变化(从高电平变化为低电平时)的情况。
其中,这些定时图中,虽然未示出,但对构成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设置输入端子S预先提供初始信号,对触发器的输出端子Q,即移位寄存器12输入的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
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输出端子Q为高电平时,移位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接通,模拟开关B1~B6断开。因此,时钟信号CK和开始信号SP分别由电平移动器13、14电平移动后给出时,如图26所示,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各触发器F1~F6中,每个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中顺序移动上述开始信号SP,输出输出信号S1~S6。
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时,图25中,模拟开关C41接通,模拟开关C42断开。因此,对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和上述反相器电路INV7输入输出信号S6。通过输出信号S6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电平移动器15为激活状态(工作状态)。按输出信号S6从高电平下降为低电平的定时进行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锁存工作,锁存向数据输入端子D提供的前级的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同时,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电平移动器15为非激活状态(工作停止状态)。
这样,电平移动器15在输出信号S6为高电平期间为激活的,在其为低电平期间为非激活的,同时,向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取入切换信号L/R的数据的同时,完成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工作,因此即便取入的数据有变化的情况下,也不会对移位寄存器12产生影响。
与此相反,如图27所示,上述切换信号L/R变化时,如前面所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且开始1扫描周期的1V时,移动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接通,模拟开关B1~B6断开,各触发器F1~F6中,每个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顺序输出输出信号S1~S6。
图25中,模拟开关C41接通,模拟开关C42断开,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中输入输出信号S6,按该输出信号S6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定时锁存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切换该触发器的输出电平。
这样取入切换信号L/R的数据的同时,完成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工作,因此即便取入的数据有变化,也不会对移位寄存器12产生影响。
输出信号S6同时也输入上述反相器电路INV7中,通过输出信号S6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通过输出信号S6为低电平的定时,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包含上述锁存定时的其前后的规定期间中电平移动器15为激活状态,在上述输出信号S6为低电平的期间中,为非激活状态。
其中上述锁存定时和电平移动器15为非激活状态的定时是同时的。
并且,在接着的扫描周期中,构成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输出切换为低电平,移位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断开,模拟开关B1~B6接通,按从触发器F6到触发器F1的顺序每个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输出输出信号S6~S1。
模拟开关C41断开,模拟开关C42接通,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中输入输出信号S1,按该输出信号S1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定时锁存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
输出信号S1同时也输入上述反相器电路INV7中,通过输出信号S1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通过输出信号S1为低电平的定时,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包含上述锁存定时的其前后的规定期间中电平移动器15为激活状态,在上述输出信号S1为低电平的期间中,为非激活状态。
其中上述锁存定时和电平移动器15为非激活状态的定时是同时的。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61中,控制电路17b根据构成上述移位寄存器12的触发器F1的输出信号S1或触发器F6的输出信号S6控制上述电平移动器15,同时上述锁存电路16的锁存工作与电平移动器15为非激活状态的定时同时进行。由此,仅在输出信号S1或输出信号S6的高电平期间,电平移动器15为激活状态,其他期间,为非激活状态,因此与上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相比,可进一步缩短电平移动器15产生的恒定电流的发生期间,实现进一步的低功耗。
对上述切换信号L/R由电平移动器15电平移动后由锁存电路16保持,因此即便是按任意定时输入上述切换信号L/R,在1个扫描周期1V的结束(移位工作完成)时刻取入上述锁存电路16中。由此,可防止移位数据在触发器F1~F6之间冲突,产生过电流或产生误工作的不妥情况,能够实现稳定工作。
根据图28~图32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如下所述。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71的电结构的框图。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71与上述图24所示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61类似,向对应部分加上相同的参考符号,省略其说明。
应注意的是在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71中,上述移位寄存器12还具有触发器F31、F32(辅助触发器),上述控制电路17b使用来自该触发器F31、F32的输出信号D1、D2生成控制上述电平移动器15的控制信号CTL、同时进行锁存电路16的锁存工作。
对触发器F31提供移位寄存器12内的触发器F1的输出信号,同样,对触发器F32提供移位寄存器12内的触发器F6的输出信号。这些触发器F31、F32与和上述各触发器F1~F6公共的电平移动了的时钟信号CK同步地进行工作。
如图29所示,分别向控制电路17b的模拟开关C41、C42输入来自触发器F32、F31的输出信号D2、D1,替代来自上述触发器F6、F1的输出信号S6、S1。
图30~图32是说明上述构成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71的工作定时图。图30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为高电平的情况,图31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为低电平的情况,图32表示上述切换信号L/R从高电平变化为低电平的情况。
其中,上述图30、32的定时图中,虽然未示出,但对构成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设置输入端子S预先提供初始信号S,对触发器的输出端子Q,即移位寄存器12输入的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
如图30所示,上述切换信号L/R为高电平时,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71中,上述触发器F31与触发器F2并列,按与上述输出信号S2相同的定时输出输出信号D1。与此相反,上述触发器F32串联设置在为最终级的触发器F6的再后级上,接着上述输出信号S6输出输出信号D2。
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时,图29中,模拟开关C41接通,模拟开关C42断开。向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和上述反相器电路INV7输入输出信号D2。通过输出信号D2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电平移动器15为激活状态(工作状态)。按输出信号D2从高电平降低为低电平的定时进行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锁存工作,锁存向数据输入端子D提供的前级的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同时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电平移动器15为非激活状态(工作停止状态)。
这样,电平移动器15在输出信号D2为高电平期间,为激活的,其为低电平期间,为非激活的,同时向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取入切换信号L/R的数据的同时,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工作完成了,因此即便取入的数据有变化的情况下,也不对移位寄存器12产生影响。
同样如图31所示,上述切换信号L/R为低电平时,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71中,上述触发器F32与触发器F5并列,按与上述输出信号S5相同的定时输出输出信号D2。与此相反,上述触发器F31串联设置在成为最终级的触发器F1的更后级上,接着上述输出信号S1,分别输出输出信号D1。
因此,上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低电平时,图29中,模拟开关C41断开,模拟开关C42接通,向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和上述反相器电路I NV7输入输出信号D1。通过输出信号D1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电平移动器15为激活状态(工作状态)。按输出信号D1从高电平降低为低电平的定时进行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锁存工作,锁存向数据输入端子D提供的前级的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同时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电平移动器15为非激活状态(工作停止状态)。
这样,电平移动器15在输出信号D1为高电平期间,为激活的,其为低电平期间,为非激活的,同时向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取入切换信号L/R的数据的同时,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工作完成了,因此即便取入的数据有变化的情况下,也不对移位寄存器12产生影响。
与此相反,如图32所示,上述切换信号L/R变化时,如前面所述,切换信号L/R的电位为高电平且开始1扫描周期的1V时,移位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接通,模拟开关B1~B6断开,各触发器F1~F6中,每个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顺序输出输出信号S1~S6,接着S6的输出,输出输出信号D2。
图29中,模拟开关C41接通,模拟开关C42断开,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中输入输出信号D2,按该输出信号D2按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定时锁存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切换该触发器的输出电平。
这样取入切换信号L/R的数据之前,完成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工作,因此即便取入的数据有变化,也不会对移位寄存器12产生影响。
输出信号D2同时也输入上述反相器电路INV7,通过输出信号D2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通过输出信号D2为低电平的定时,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包含上述锁存定时的其前后的规定期间中电平移动器15为激活状态,在上述输出信号D2为低电平的期间中,为非激活状态。
其中上述锁存定时和电平移动器15为非激活状态的定时是同时的。
并且,在接着的扫描周期中,构成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输出切换为低电平,移位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断开,模拟开关B1~B6接通,按从触发器F6到触发器F1的顺序在每个时钟信号CK的下降沿定时输出输出信号S6~S1、接着S1的输出,输出输出信号D1。
模拟开关C41断开,模拟开关C42接通,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的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子CK中输入输出信号D1,按该输出信号D1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定时锁存电平移动器15的输出电位。
输出信号D1同时也输入上述反相器电路INV7中,通过输出信号D1为高电平的定时,上述控制信号CTL为激活的低电平,通过输出信号D1为低电平的定时,控制信号CTL为非激活的高电平,在包含上述锁存定时的其规定期间中电平移动器15为激活状态,在上述输出信号D1为低电平的期间中,为非激活状态。
其中上述锁存定时和电平移动器15为非激活状态的定时是同时的。
通过这样构成,在触发器F1~F6的移位工作结束后规定时间以后(该图28~图32的例子中工作结束后延迟1级大小),可设定锁存电路16的锁存定时,可实现稳定的工作。
上述各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12的触发器的级数按F1~F6的6级进行了说明,但是,其他级数也是可以的。
同样,触发器为F31、32,但也可以是其它级数,只要是包含移位寄存器最终级的以后的输出信号,可使用任意触发器的输出信号。
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触发器、电平移动器、锁存电路可以是其他结构。
根据图17和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如下所述。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41的电结构的框图。应注意该液晶显示装置41中,上述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21、31、61、71之一用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中。
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由用上述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21、31、61、71之一实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44构成,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由用上述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21、31、61、71之一实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45和采样电路46构成。
该液晶显示装置41包括具有矩阵状配置的像素PIX的显示部47和驱动各像素PIX的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控制器48生成表示各像素PIX的显示状态的影像信号DAT后,根据该影像信号DAT显示图像。
上述两个驱动电路42、43与显示部47单片形成在同一衬底上。因此,两个驱动电路42、43和各像素PIX之间的布线不需要引出到村底外,即便扫描信号线GL1~GLm和数据信号线SL1~SLk数增加,引出到衬底外的信号线数也不变化,组装时的工序可削减。
不需要设置将各信号线GL1~GLm和SL1~SLK连接衬底外的端子,因此可防止各信号线GL1~GLm和SL1~SLk的电容增大,同时防止集成度降低。
上述显示部47和两个驱动电路42、43由形成在玻璃衬底上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构成。由此,可在玻璃等的绝缘性衬底上形成上述电路,容易扩大显示面积。形成各像素区域的电路时,可结合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形成,可削减制造时的工序和各信号线的电容。
另外,上述显示部47和两个驱动电路42、43包含在600℃以下的处理温度下制造的开关元件。由此,作为各开关元件的衬底,即便使用变形点在600℃以下的通常的玻璃村底,不会产生变形点以上的处理引起的翘曲和挠曲。其结果是更容易安装,且可实现更宽的显示面积的显示装置。
上述显示部47包括k根数据信号线SL1~SLk和分别与各数据信号线SL1~SLk交叉的m根扫描信号线GL1~GLm。上述k以下的任意正整数为i且上述m以下的任意正整数为j时,每次组合任意数据信号线SLi和扫描信号线GLj时,形成像素PIX(i、j),各像素PIX(i、j)配置在由彼此相邻的2根数据信号线SLi和SLi+1以及彼此相邻的2根扫描信号线GLj和GLj+1包围的部分上。
另一方面,上述各像素PIX(i、j)例如图18所示,包括栅极端子连接扫描信号线GLj且源极端子连接数据信号线SLi的场效应晶体管(开关元件)SW;在该场效应晶体管SW的漏极端子上连接一个电极的像素电容Cp。像素电容Cp的另一端连接所有像素PIX公共的公共电极线。上述像素电容Cp由液晶电容CL和根据需要附加的辅助电容CS构成。
上述像素PIX(i、j)中,选择扫描信号线GLj时,场效应晶体管SW导通,向数据信号线SLi施加的电压施加到像素电容Cp。另一方面,结束该扫描信号线GLj的选择期间,场效应晶体管SW截断时,像素电容Cp继续保持截断时的电压。这里,液晶的透射率或反射率根据施加在液晶电容CL上的电压改变。因此,选择扫描信号线GLj,向数据信号线SLi施加对应影像数据的电压,则可根据上述影像数据改变该像素PIX(i、j)的显示状态。
如上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41中,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选择扫描信号线GL,对对应选择中的扫描信号线GL和数据信号线SL的组合的像素PIX的影像数据由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输出到各个数据信号线SL。由此,对连接该扫描信号线GL的像素PIX顺序写入各个影像数据。通过顺序选择扫描信号线GL进行这种扫描,对显示部47的全部像素PIX写入各个影像数据。
这里,从上述控制器48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之间,对各像素PIX的影像数据作为影像信号DAT时分地传输,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按基于成为定时信号的规定周期的时钟信号CKS和开始信号SPS的定时从上述影像信号DAT提取各影像数据。
具体说,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包括:包含通过与时钟信号CKS同步地向切换信号L/R表示的移位方向顺序移位开始信号SPS生成每1个时钟定时不同的输出信号S1~Sk的双向的上述移位寄存器12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45;按各输出信号S1~Sk表示的定时采样影像信号DAT,提取出向各数据信号线SL1~SLk输出的影像数据的采样电路46。
这里,切换信号L/R表示出向右方向移位(从SL1向SLk的方向)的情况,输出信号S1为最早的定时,切换信号L/R表示出向左方向移位的情况,输出信号Sk为最早的定时。因此通过切换切换信号L/R,可变更从影像信号DAT提取对各数据信号线SL1~SLk的影像数据的顺序,在显示部47可显示左右反向的图像。
同样,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包括包含通过与时钟信号CKG同步地向切换信号U/D表示的移位方向顺序移位开始信号SPG、将每1个时钟定时不同的扫描信号输出到各扫描信号线GL1~GLm的双向的上述移位寄存器12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44。
因此,切换信号U/D表示向下(从GL1到GLm的方向)移位的情况下,对扫描信号线GL1的输出信号为最早的定时,切换信号U/D表示向上移位的情况下,对扫描信号线GLm的输出信号为最早的定时。
这样,通过切换切换信号U/D可变更选择扫描信号线GL1~GLm的顺序,可向显示部53显示上下反向的图像。
这里,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41的显示部47和两个驱动电路42、43由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形成,这些电路的驱动电压Vcc例如设定在15V左右。另一方面,控制器48可在与上述显示部47和驱动电路42、43不同的村底上由单晶硅晶体管形成,驱动电压设定在例如5V或其以下的电压等的比上述驱动电压Vcc低的值。
上述显示部47和驱动电路42、43以及控制器48形成在彼此不同的衬底上,但二者间传输的信号数比上述显示部47和驱动电路42、43的信号数大幅度减少,例如仅为影像信号DAT、各开始信号SPS、SPG、时钟信号CKS、CKG和切换信号L/R、U/D。
控制器48如上所述由单晶硅晶体管形成,因此容易确保充分的驱动能力。因此即便是在彼此不同的衬底上形成,制造时工序和布线电容或功耗的增加也被抑制到不会出现问题的程度。
通过这样构成,本液晶显示装置41可与从控制器48供给的切换信号L/R和U/D的变化定时无关地按规定定时在内部电路中反映。具体说,切换信号L/R向内部电路的反映按每个水平周期进行,切换信号U/D向内部电路的反映在每个垂直周期进行,可防止显示品质恶化。
如上所述通过将电平移动切换信号L/R、U/D的电平移动器15置于非激活状态,可实现该液晶显示装置41的低功耗。
上述说明中,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二者中可采用上述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21、31、61、71中的任何一个,但不限于仅适用于单个电路的情况。
使用图19和图20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如下所述。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51的电结构的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51类似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41,对应的部分上附加相同的参考符号,省略其说明。
应注意该液晶显示装置51中,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52中包括上述的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11、21、31之一,作为扫描方向控制电路54,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54内的控制电路17在驱动电路52和53之间共用。
因此,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52上包括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54如图20所示包括电平移动上述切换信号U/D的电平移动器15和锁存该电平移动了的输出的锁存电路16,同时还有另一个电平移动器15a和另一个锁存电路16a,通过该电平移动器15a电平移动上述切换信号L/R,由锁存电路16a进行锁存。
响应于上述输出信号S6、S1、S5、S2,从上述控制电路17向这些电平移动器15、15a和锁存电路16、16a中都分别输入上述时钟信号CK和控制信号CTL。这样电平移动了的切换信号L/R被输入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53侧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55内的移位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等中。
因此,输出电平移动了的切换信号L/R的锁存电路16a在每次结束1个垂直扫描周期时与锁存电路16一起进行锁存工作。配合其,包含锁存定时的其前后的规定期间中,电平移动器15a与电平移动器15一起成为激活状态。由此,仅每个完成1个画面显示的定时中可切换移位方向,可进一步提高显示品质。
根据图33和图34说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如下所示。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91的电结构的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91类似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51,对应的部分上附加相同的参考符号,省略其说明。
应注意该液晶显示装置91中,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92中包括上述的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61、71之一,作为扫描方向控制电路94,该扫描方向控制电路94内的控制电路17b在驱动电路92和53之间共用。
因此,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92上包括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94如图34所示包括电平移动切换信号U/D的电平移动器15和锁存该电平移动了的输出的锁存电路16,同时还有另一个电平移动器15a和另一个锁存电路16a,通过该电平移动器15a电平移动上述切换信号L/R,由锁存电路16a进行锁存。
响应于输出信号S6或S1从上述控制电路17b向这些电平移动器15、15a和锁存电路16、16a中都分别输入时钟信号CK和控制信号CTL。这样电平移动了的切换信号L/R被输入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53侧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55内的移位寄存器12的模拟开关A1~A6等中。
因此、输出电平移动了的切换信号L/R的锁存电路16a在每次结束1个垂直扫描周期时与锁存电路16一起进行锁存工作。配合其,包含锁存定时的其规定期间中,电平移动器15a与电平移动器15一起成为激活状态。由此,仅每个完成1个画面显示的定时中可切换移位方向,可进一步提高显示品质,同时可实现进一步的低功耗。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形式,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中可进行种种变更,不同实施例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得到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本发明可与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外部输入定时无关地按锁存电路的工作定时对双向移位寄存器提供移位方向切换信号,同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平移动器的工作,在锁存电路工作前后以外的期间中,防止电平移动器产生恒定电流,可实现低功耗,从而适合用于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等中。
本发明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如上所述,包括:双向移位寄存器,由与时钟信号同步工作的多个触发器构成,并且可对应切换信号双向切换;电平移动器,将振幅比上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驱动电压更小的上述切换信号升压;锁存电路,保持升压的上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控制电路,使用上述多个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使上述锁存电路执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上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根据上述结构,双向移位寄存器中,多个触发器与时钟信号同步地将输入信号顺序向某移位方向移位。该移位方向对应切换信号切换。该切换信号由于振幅比上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驱动电压更小,在由电平移动器升压后,送到锁存电路。
控制电路使用构成双向移位寄存器的多个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使升压的上述切换信号锁存在上述锁存电路中。控制电路使用上述多个触发器的输出信号控制上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这样,使用双向移位寄存器内的多个触发器的输出信号按特定定时将电平移动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取入锁存电路,因此可与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外部输入定时无关地按锁存电路的工作定时对双向移位寄存器提供移位方向切换信号,同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平移动器的工作,在锁存电路工作前后以外的期间中,防止电平移动器产生恒定电流,可实现低功耗。
如上所述,上述控制电路的特征在于,在通过上述多个触发器内的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使上述锁存电路工作的同时,在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之前,通过从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以后,通过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或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控制电路通过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最后的末级的输出信号进行锁存电路的锁存工作,可在双向移位寄存器的移位工作结束后将移位方向切换信号提供给双向移位寄存器。
控制电路可设置在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之前将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同时在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以后将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的期间。由此,可防止移位寄存器产生恒定电流,可实现低功耗。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另一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可以是这种结构:具有在上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方向的最后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多个触发器级,上述控制电路在通过构成上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多个触发器内的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使上述锁存电路工作的同时,在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之前,通过从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通过从在移位方向的最后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上述多个触发器级内的一个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控制电路通过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最后的末级的输出信号进行锁存电路的锁存工作,可在双向移位寄存器的移位工作结束后将移位方向切换信号提供给双向移位寄存器。
控制电路可在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之前将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同时通过来自在移位方向的最后末级上连接的多个触发器级内的一个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的工作状态元关地控制电平移动器的非激活状态,从而容易控制电平移动器变为非激活状态。
上述控制电路可构成为:通过在上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多个触发器级内的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使上述锁存电路工作的同时,通过从比第N级靠前级的、包含构成上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触发器的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通过从比第N级靠后级的、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最后的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多个触发器级内的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以及来自比第N级靠后级的、不同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分别进行锁存电路的工作和电平移动器的非激活状态的控制,因此可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的工作状态无关地对其容易地控制,同时可容易调整锁存电路的锁存工作和电平移动器控制的定时。
可以构成为:通过构成上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多个触发器内的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使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使上述锁存电路工作的同时,在不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输出输出信号期间,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最后的末级的输出信号将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进行锁存电路工作,此外的期间通过将电平移动器工作置于非激活状态,确实缩短电平移动器的恒定电流的产生期间,可实现更低的功耗。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再一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可以是这种结构:具有在上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方向的最后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1个或多个触发器级,上述控制电路通过上述触发器内的第N级(N是正整数)触发器输出信号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使上述锁存电路工作,同时,在不输出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期间,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来自上述双向移位寄存器的最后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1个或多个触发器级的输出信号进行锁存电路的锁存工作和电平移动器的控制,可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的工作状态无关地对其容易地控制,同时可容易调整锁存电路的锁存工作和电平移动器控制的定时。确实缩短电平移动器的恒定电流的产生期间,可实现更低的功耗。
本发明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使用的电平移动器包含在工作中施加输入信号的输入开关元件一直导通的电流驱动型的电平移动部。
根据上述结构,电平移动器工作期间,电平移动器的输入开关元件一直导通。因此,与通过输入信号的电平导通/截断输入开关元件的电压驱动型电平移动器不同,即便输入信号的振幅低于输入开关元件的阈值电压的情况下,可没有任何故障地电平移动输入信号。
本发明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控制电路停止对上述电平移动器的供电,使该电平移动器停止,置于非激活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控制电路停止对电平移动器的供电,使该电平移动器停止。由此,控制电路可确实停止电平移动器的同时,确实将功耗降低工作中电平移动器所消耗的功率大小。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多个数据信号线;多个扫描信号线;与预先确定的周期的第一时钟信号同步地将扫描信号提供给上述各扫描信号线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与预先确定的周期的第二时钟信号同步提供、并且从表示上述各像素的显示状态的影像信号提取出对提供了上述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各像素的数据信号、输出到上述各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至少其一包括上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
根据上述结构,显示装置上装载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至少其一包括上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可与双向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外部输入定时无关地按锁存电路的锁存工作定时对双向移位寄存器提供移位方向切换信号,同时在锁存电路的锁存工作以外的期间中,防止电平移动器产生恒定电流,可实现低功耗,从而防止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恶化,同时实现图像显示装置的低功耗。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另一显示装置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中包括上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具有:升压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电平移动器和保持升压的上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的锁存电路,通过控制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上装载的双向移位寄存器和电平移动器的工作的上述控制电路,使上述锁存电路进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上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根据上述结构,在显示装置上装载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中包括上述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同时通过该控制电路控制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因此可实现进一步的显示装置的低功耗。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包括上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具有:升压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电平移动器和保持升压的上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的锁存电路,通过控制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上装载的双向移位寄存器和电平移动器的工作的上述控制电路,使上述锁存电路进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上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根据上述结构,在显示装置上装载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包括上述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同时通过该控制电路控制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仅按完成1个画面显示的每个定时就可传递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信息,因此可防止显示品质恶化,同时实现显示装置的低功耗。
本发明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或显示装置中,更好是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各像素彼此都形成在同一衬底上。
根据上述结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各像素彼此都形成在同一衬底上,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各像素间的布线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各像素间的布线配置在该村底上,不需要引出到衬底之外。其结果是即便数据信号线数和扫描信号线数增加,不改变向衬底外引出的信号线数,组装工序可减少。不需要设置用于将各信号线与衬底外连接的端子,因此可防止各信号线的电容增大,同时可防止集成度降低。
更好是上述各显示装置中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各像素包含由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开关元件。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各像素都包含由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开关元件,因此可容易地扩大显示面积。另外,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各像素用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构成开关元件,因此容易形成在同一衬底上,由此,可削减制造时的工序和各信号线的电容。
更好是上述各显示装置中,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各像素包含在600℃以下的处理温度下制造的开关元件。
根据上述结构,开关元件的处理温度设置在600℃以下,因此作为各开关元件的衬底,即便使用通常的玻璃衬底(变形点在600℃以下的玻璃衬底)也不会产生由变形点以上的处理引起的翘曲和挠曲。其结果是实现更容易安装、显示面积更宽的显示装置。
上述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使用的上述控制电路的结构举例如下。
可以是上述控制电路包括根据上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一~第三开关和根据反向了上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四~第六开关,上述第一和第四开关将上述多个触发器内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上述输出信号送到上述锁存电路来使该锁存电路工作,上述第二和第五开关将从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上述输出信号送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子,该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在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输出上述输出信号之前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上述第三和第六开关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或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的上述输出信号送到上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子,上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在输出来自上述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上述输出信号之后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可以是上述控制电路包括根据上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一~第三开关和根据反向了上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四~第六开关,上述第一和第四开关将上述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上述输出信号送到上述锁存电路来使该锁存电路工作,上述第二和第五开关将从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上述输出信号送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中的一个输入端子,该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在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上述输出信号之前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上述第三和第六开关将从在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止述多个触发器级内的一个触发器输出的上述输出信号送到上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子,上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可以是上述控制电路包括根据上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一~第三开关和根据反向了上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四~第六开关,上述第一和第四开关将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送到上述锁存电路来使该锁存电路工作,上述第二和第五开关将从比第N级靠前级的上述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上述输出信号送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子,该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上述第三和第六开关将从比第N级靠后级的不同的上述触发器输出的上述输出信号送到上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子,上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可以是上述控制电路包括根据上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一开关和根据反向了上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二开关,上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将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上述触发器的输出信号送到上述锁存电路来使该锁存电路工作,同时经反相器电路送到上述电平移动器,将该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在未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期间,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可以是上述控制电路包括根据上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一开关和根据反向了上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二开关,上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将上述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送到上述锁存电路来使该锁存电路工作,同时经反相器电路送到上述电平移动器,将该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在不输出上述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期间,将上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根据上述各控制电路的结构,通过上述开关分别进行上述锁存电路的工作控制和上述电平移动器的状态控制。即,使用双向移位寄存器内的输出信号,按特定定时向锁存电路中取入电平移动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因此可与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外部输入定时无关地按锁存电路的工作定时对双向移位寄存器提供移位方向切换信号,同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平移动器的工作,在锁存电路工作前后以外的期间中,防止电平移动器产生恒定电流,可实现低功耗。
发明的详细说明项中作出的具体实施形式和实施例至多是为了明白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狭义地解释为仅限定于这种具体例子,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下面记载的权利要求项的范围内可实施各种变更。

Claims (31)

1.一种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双向移位寄存器(12),由与时钟信号同步工作的多个触发器(F1~F6)构成,并且可对应切换信号双向切换;
电平移动器(15、15a),将振幅比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12)的驱动电压更小的所述切换信号的振幅升压;
锁存电路(16、16a),保持升压的所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
控制电路(17、17a、17b),使用所述多个触发器(F1~F6)的输出信号使所述锁存电路(16、16a)执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平移动器(15、15a),使之处于激活状态或非激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7)在通过所述多个触发器(F1~F6)内的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F1、F6)的输出信号使所述锁存电路(16、16a)工作的同时,在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F1、F6)的输出信号之前,通过从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激活状态,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以后,通过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或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非激活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7)包括根据所述锁存电路(16)的输出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一~第三开关(C11、C21、C31)和根据反向了所述锁存电路(16)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四~第六开关(C12、C22、C32),
所述第一和第四开关(C11、C12)将所述多个触发器(F1~F6)内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F1、F6)的所述输出信号送到所述锁存电路(16)来使该锁存电路(16)工作,
所述第二和第五开关(C21、C22)将从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所述输出信号送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G11、G12)中的一个输入端子,该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CTL)在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的所述输出信号之前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激活状态,
所述第三和第六开关(C31、C32)将从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或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所述输出信号送到所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子,所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在输出来自所述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的所述输出信号之后将所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方向的最后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多个触发器级(F11~F14),
所述控制电路(17a)在通过构成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12)的多个触发器(F1~F6)内的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使所述锁存电路工作的同时,在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F1、F6)的输出信号之前,通过从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激活状态,通过从在移位方向的最后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所述多个触发器级(F11~F14)内的一个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非激活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7a)包括根据所述锁存电路(16)的输出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一~第三开关(C11、C21、C31)和根据反向了所述锁存电路(16)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四~第六开关(C12、C22、C32),
所述第一和第四开关(C11、C12)将所述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的所述输出信号送到所述锁存电路来使该锁存电路(16)工作,
所述第二和第五开关(C21、C22)将从与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所述输出信号送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G11、G12)中的一个输入端子,该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在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的所述输出信号之前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激活状态,
所述第三和第六开关(C31、C32)将在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所述多个触发器级内从一个触发器输出的所述输出信号送到所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中的另一个输入端子,所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将所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7a)通过在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多个触发器级(F21~F28)内的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使所述锁存电路(16)工作的同时,通过从比第N级靠前级的,包含构成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12)的触发器的,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激活状态,通过从比第N级靠后级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输出信号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非激活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7a)包括根据所述锁存电路(16)的输出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一~第三开关(C11、C21、C31)和根据反向了所述锁存电路(16)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四~第六开关(C12、C22、C32),
所述第一和第四开关(C11、C12)将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送到所述锁存电路(16)来使该锁存电路工作,
所述第二和第五开关(C21、C22)将从比第N级靠前级的所述不同的触发器输出的所述输出信号送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中的一个输入端子,该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激活状态,
所述第三和第六开关(C31、C32)将从比第N级靠后级的不同的所述触发器输出的所述输出信号送到所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中的另一个输入端于,所述控制信号用触发器电路的输出信号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非激活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7、17a、17b)在构成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12)的多个触发器(F1~F6)内,通过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F1、F6)的输出信号,使所述电平移动器(15、15a)置于激活状态,使所述锁存电路(16、16a)工作的同时,在不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F1、F6)的输出信号期间,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15a)置于非激活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7b)包括根据所述锁存电路(16)的输出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一开关(C41)和根据反向了所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二开关(C42),
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将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所述触发器的输出信号(S6、S1)送到所述锁存电路来使该锁存电路工作,同时经反相器电路(INV7)送到所述电平移动器,将该电平移动器(15)置于激活状态,在不输出来自移位方向的最后的末级触发器的输出信号期间,将所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所述双向移位寄存器(12)的移位方向的最后末级上再串联连接的1个或多个触发器级(F21~F28),
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触发器级内的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激活状态,使所述锁存电路(16)工作,同时,在不输出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期间,将所述电平移动器(15)置于非激活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进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7b)包括根据所述锁存电路(16)的输出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一开关(C41)和根据反向了所述锁存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导通或非导通的第二开关(C42),
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将所述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送到所述锁存电路来使该锁存电路工作,同时经反相器电路(INV7)送到所述电平移动器(15),将该电平移动器置于激活状态,在不输出所述第N级触发器输出信号期间,将所述电平移动器置于非激活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2、4、6、8、10之一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平移动器(15、15a)包含在工作中施加输入信号的输入开关元件一直导通的电流驱动型的电平移动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7、17a、17b)停止对所述电平移动器(15、15a)的供电,使该电平移动器停止,置于非激活状态。
14.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PIX);多个数据信号线(SL1~SLk);多个扫描信号线(GL1~GLm);与预先确定的周期的第一时钟信号同步地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所述各扫描信号线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与预先确定的周期的第二时钟信号同步提供,并且从表示所述各像素的显示状态的影像信号提取出对提供了所述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各像素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所述各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至少其一设有权利要求1、2、4、6、8、10之一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和各像素(PIX)彼此都形成在同一衬底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和各像素(PIX)包含由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开关元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和各像素(PIX)包括在600℃以下的处理温度下制造的开关元件。
18.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PIX);多个数据信号线(SL1~SLk);多个扫描信号线(GL1~GLm);与预先确定的周期的第一时钟信号同步地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所述各扫描信号线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与预先确定的周期的第二时钟信号同步提供,并且从表示所述各像素的显示状态的影像信号提取出对提供了所述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各像素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所述各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至少其一设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
19.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PIX);多个数据信号线(SL1~SLk);多个扫描信号线(GL1~GLm);与预先确定的周期的第一时钟信号同步地将扫描信号提供给所述各扫描信号线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与预先确定的周期的第二时钟信号同步提供,并且从表示所述各像素的显示状态的影像信号提取出对提供了所述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的各像素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所述各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至少其一设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
20.一种显示装置,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中设有权利要求1、2、4、6、8、10之一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升压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电平移动器(15、15a)和保持升压的所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的锁存电路(16、16a);
通过控制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上装载的双向移位寄存器(12)和电平移动器的工作的所述控制电路(17、17a、17b),使所述锁存电路(16、16a)进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和各像素(PIX)彼此都形成在同一衬底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和各像素(PIX)包含由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开关元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和各像素(PIX)包含在600℃以下的处理温度下制造的开关元件。
24.一种显示装置,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中设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升压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电平移动器(15、15a)和保持升压的所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的锁存电路(16、16a);
通过控制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上装载的双向移位寄存器(12)和电平移动器的工作的所述控制电路(17、17a、17b),使所述锁存电路(16、16a)进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25.一种显示装置,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中设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升压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电平移动器(15、15a)和保持升压的所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的锁存电路(16、16a);
通过控制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上装载的双向移位寄存器(12)和电平移动器的工作的所述控制电路(17、17a、17b),使所述锁存电路(16、16a)进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26.一种显示装置,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设有权利要求1、2、4、6、8、10之一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升压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电平移动器(15、15a)和保持升压的所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的锁存电路(16、16a);
通过控制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上装载的双向移位寄存器(12)和电平移动器(15、15a)的工作的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锁存电路进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和各像素(PIX)彼此都形成在同一衬底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和各像素(PIX)包含由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开关元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和各像素(PIX)包含在600℃以下的处理温度下制造的开关元件。
30.一种显示装置,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设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升压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电平移动器(15、15a)和保持升压的所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的锁存电路(16、16a);
通过控制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上装载的双向移位寄存器(12)和电平移动器(15、15a)的工作的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锁存电路进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31.一种显示装置,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设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升压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3、53)的移位方向切换信号的电平移动器(15、15a)和保持升压的所述切换信号的信号电平的锁存电路(16、16a);
通过控制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2、52、92)上装载的双向移位寄存器(12)和电平移动器(15、15a)的工作的所述控制电路,使所述锁存电路进行锁存工作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平移动器的工作。
CNB2003101148309A 2002-11-07 2003-11-07 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6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4345/02 2002-11-07
JP324345/2002 2002-11-07
JP2002324345 2002-11-07
JP328475/03 2003-09-19
JP328475/2003 2003-09-19
JP2003328475A JP4679812B2 (ja) 2002-11-07 2003-09-19 走査方向制御回路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1346A CN1501346A (zh) 2004-06-02
CN100429695C true CN100429695C (zh) 2008-10-29

Family

ID=3247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483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695C (zh) 2002-11-07 2003-11-07 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89097B2 (zh)
JP (1) JP4679812B2 (zh)
KR (1) KR100562923B1 (zh)
CN (1) CN100429695C (zh)
TW (1) TWI2480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6110A (zh) * 2012-02-14 2014-10-15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具备它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64561C (en) * 1997-06-27 2013-04-09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irculatory valve repair
JP4147480B2 (ja) * 2003-07-07 2008-09-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回路及び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958271B2 (ja) * 2003-09-19 2007-08-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レベルシフ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4296492B2 (ja) * 2003-12-01 2009-07-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ラッチ回路、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表示装置
JP4026597B2 (ja) * 2004-01-19 2007-12-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キップ機能を有するシフトレジスタ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表示ドライ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494050B2 (ja) * 2004-03-17 2010-06-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表示装置
US7427884B2 (en) * 2004-05-21 2008-09-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1080352B1 (ko) 2004-07-26 2011-1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06049647A (ja) * 2004-08-05 2006-02-16 Seiko Epson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電気光学装置、電子デバイス及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6145640A (ja) * 2004-11-16 2006-06-08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表示装置
US7667682B2 (en) * 2004-11-25 2010-02-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splay
JP4693424B2 (ja) * 2005-01-18 2011-06-01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双方向シフトレジスタの駆動回路、双方向シフトレジスタ
US20100073356A1 (en) * 2005-05-19 2010-03-25 Sachio Tsujino Level shifter, shift register with level shifter,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shift register
CN101223606B (zh) * 2005-07-15 2012-09-05 夏普株式会社 信号输出电路、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生成方法、显示装置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KR100624115B1 (ko) * 2005-08-16 2006-09-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장치의 발광제어 구동장치
KR100715933B1 (ko) * 2006-01-21 2007-05-08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회로
US20070171165A1 (en) * 2006-01-25 2007-07-26 Ching-Yun Chua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iming sequences for displays of such devices
US8164562B2 (en) 2006-10-24 2012-04-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WO2012053466A1 (ja) * 2010-10-21 2012-04-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20130063404A1 (en) * 2011-09-13 2013-03-14 Abbas Jamshidi Roudbari Driver Circuitry for Displays
CN103594118B (zh) * 2012-08-17 2016-09-07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双向移位寄存装置
US8836630B2 (en) * 2013-01-11 2014-09-16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Source driver and display device
JP6367566B2 (ja) * 2014-01-31 2018-08-01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表示デバイスのドライバ
JP2015201175A (ja) * 2014-03-31 2015-11-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駆動装置、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CN104269132B (zh) * 2014-10-29 2016-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361875B (zh) 2014-12-02 2017-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4700806B (zh) * 2015-03-26 2017-0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59781B (zh) * 2017-03-30 2020-01-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10469B (zh) * 2017-04-19 2019-06-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方向控制电路、驱动方法、点灯测试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07481682A (zh) * 2017-07-21 2017-12-1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CN108520725A (zh) * 2018-04-20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源极驱动电路、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
CN109375094B (zh) * 2018-09-30 2021-06-01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单元、扫描链结构以及确定扫描链结构的方法
CN110288960B (zh) * 2019-06-28 2021-09-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10604B (zh) * 2019-06-29 2022-07-12 合肥视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US11049469B2 (en) * 2019-11-19 2021-06-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ata signal line drive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CN110910834B (zh) * 2019-12-05 2021-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器、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0264A (ja) * 1995-08-09 1997-02-18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EP0497378B1 (en) * 1991-01-31 1997-04-02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 Cascaded drive units, for example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0260196A (ja) * 1999-03-10 2000-09-22 Casio Comput Co Ltd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およびその回路を用いた液晶駆動装置
EP1052617A2 (en) * 1999-05-14 2000-11-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wo-way shift regist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1228831A (ja) * 2000-02-17 2001-08-2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6163B2 (ja) * 1998-08-31 2007-12-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データ線駆動回路
JP3858486B2 (ja) * 1998-11-26 2006-1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0259111A (ja) * 1999-01-08 2000-09-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半導体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回路
JP3473745B2 (ja) * 1999-05-28 2003-12-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ジス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3632840B2 (ja) * 2000-02-28 2005-03-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プリチャージ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4439761B2 (ja) * 2001-05-11 2010-03-24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JP4480944B2 (ja) 2002-03-25 2010-06-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フトレジス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表示装置
JP3958271B2 (ja) * 2003-09-19 2007-08-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レベルシフ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7378B1 (en) * 1991-01-31 1997-04-02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 Cascaded drive units, for example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H0950264A (ja) * 1995-08-09 1997-02-18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JP2000260196A (ja) * 1999-03-10 2000-09-22 Casio Comput Co Ltd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およびその回路を用いた液晶駆動装置
EP1052617A2 (en) * 1999-05-14 2000-11-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wo-way shift regist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01228831A (ja) * 2000-02-17 2001-08-2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6110A (zh) * 2012-02-14 2014-10-15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具备它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4106110B (zh) * 2012-02-14 2017-05-0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具备它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79812B2 (ja) 2011-05-11
US20040108989A1 (en) 2004-06-10
CN1501346A (zh) 2004-06-02
US7289097B2 (en) 2007-10-30
KR20040041068A (ko) 2004-05-13
JP2004171732A (ja) 2004-06-17
TWI248049B (en) 2006-01-21
TW200419501A (en) 2004-10-01
KR100562923B1 (ko) 2006-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9695C (zh) 扫描方向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0399380C (zh) 移位寄存器及使用它的显示装置
US20180286302A1 (en) Shift registers, driving methods thereof, and gate driving circuits
EP1052617B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two-way shift register and
CN100426365C (zh) 扫描驱动电路、显示装置、电光装置及扫描驱动方法
RU2543312C2 (ru) Сдвиговый регистр, возбуждающая схема линии сигналов сканирования, содержащая ег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WO2017036121A1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EP3041000B1 (en) Shift register unit, shift register, and display device
US10431175B2 (en) Gate driv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17124731A1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goa电路以及显示装置
CN101364392A (zh) 栅极驱动电路和具有该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
CN103236234A (zh) 一种栅极驱动器及显示装置
US10748465B2 (en) Gate drive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gate drive circuit
CN102013244A (zh) 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及相关驱动方法
CN100483556C (zh) 电平移位器及使用它的显示装置
WO2019024481A1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2098013B (zh) 差分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70898B (zh) 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器电路
CN100370510C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器电路和显示装置
JP5577930B2 (ja) 集積回路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1625456B1 (ko) 게이트 드라이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2007242129A (ja)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表示装置
JPWO2011105229A1 (ja) シフトレジスタ、信号線駆動回路、液晶表示装置
CN100461252C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及具备该电路的显示装置
CN104952403A (zh) 驱动器、光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