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1569C - 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1569C
CN100421569C CNB2005100022976A CN200510002297A CN100421569C CN 100421569 C CN100421569 C CN 100421569C CN B2005100022976 A CNB2005100022976 A CN B2005100022976A CN 200510002297 A CN200510002297 A CN 200510002297A CN 100421569 C CN100421569 C CN 1004215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powder
milk
test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22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06654A (zh
Inventor
蒋林树
王晓霞
刘文奇
方洛云
郭玉琴
何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nhai Huichuan Fe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to CNB2005100022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21569C/zh
Publication of CN1806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6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15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156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秸秆复合颗粒饲料,该秸秆复合颗粒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秸秆粉60~90%、酶制剂0.1~1%、增奶宝2~10%、蛋白质饲料4~20%、石灰石1~5%、尿素1~5%。其制备方法如下:秸秆揉搓、粉碎后与其余各原料混合均匀,将所得混合物的水分含量调整到20~30wt%,放置过夜,将过夜后的混合物加工制成颗粒饲料即得。本发明秸秆复合颗粒饲料为半全价饲料,含有草食家畜在各个生长阶段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能够部分替代精料,全部替代干草和东北羊草饲养青年牛、泌乳中后期奶牛和肉牛,可节约饲料成本10%以上,对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等指标均没有影响。

Description

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尤其涉及一种以秸秆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的复合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秸秆粗纤维类资源极其丰富,年产量达5.7亿吨,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每年打草量的50倍,占全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但秸秆作为饲料利用的部分还不足总产量的10%(其中青贮、碱化占产出量2.8%,发酵部分约占1.3%,直接或切短、粉碎饲喂的部分不足6%),发达国家的秸秆利用率可达20%。目前,我国大量农作物秸秆主要被焚烧或乱堆乱放,不仅污染环境,引起火灾,而且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作为草食家畜主要饲料来源的牧草产量已经无法满足草食家畜饲养发展的需求。
农作物秸秆一直被动物营养界视为非常规的粗饲料,这是因为农作物秸秆存在着以下缺点:①粗蛋白含量低,缺少必要的养分,品质不佳;②粗纤维含量高,其中含有不易被家畜消化的木质素;③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主要成分是半纤维素和聚糖醛酸;④有些秸秆质地粗硬,适口性差,所以导致秸秆直接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很低,消化率仅有25-35%,采食量仅为优质牧草的60%左右;⑤代谢能利用率较差,秸秆中65-80%的DM含有能量,理论上,如果秸秆中的能量完全可以利用,1kgDM就能产生10MJ代谢能,然而由于秸秆的消化利用率只有40%--50%,其中的能量只有60%能被动物利用。这是因为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由于木质素的存在而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和酶对碳水化合物的降解。⑥农作物秸秆的饲料密度低,每立方米约为200公斤左右(饲料密度约为0.2),不易于运输与存储。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秸秆颗粒饲料,其加工工艺是将秸秆通过机械粉碎或揉碎后压块而成。该技术具有保持秸秆原有的营养成分不受损失的优点,同时还对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镶嵌结构有一定的破坏,从而提高草食动物的采食量和消化率,并且秸秆制块或颗粒后可以缩小体积10倍以上,既减少了秸秆的占地空间,又便于运输、贮存和环境保护。但是该秸秆颗粒营养价值非常有限,缺乏反刍家畜在各个生长阶段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适口性差,从而限制了该秸秆颗粒饲料的推广与应用。秸秆压块或颗粒技术虽是秸秆利用技术的一大进步,其最大的缺陷是没有能够将秸秆利用与其他饲料原料的有机结合,综合提高各种饲料原料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全价秸秆复合颗粒饲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秸秆复合颗粒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秸秆粉60~90%、酶制剂0.1~1%、增奶宝2~10%、蛋白质饲料4~20%、石灰石1~5%、尿素1~5%。
优选为:
秸秆粉80%、酶制剂0.5%、增奶宝3.5%、蛋白质饲料12%、石灰石2%、尿素2%。
本发明秸秆复合颗粒饲料还可含有0.5~2wt%糖蜜。
更优选为:
秸秆粉80%、酶制剂0.5%、增奶宝3.5%、蛋白质饲料11%、石灰石2%、尿素2%、糖蜜1%。
上述原料中,所述的秸秆粉为大豆秸秆粉、玉米秸秆粉、大麦秸秆粉、高粱秸秆粉、养麦秸秆粉、黍秸秆粉、谷草秸秆粉、稻草秸秆粉、小麦秸秆粉。优选为大豆秸秆粉、玉米秸秆粉。
所述的酶制剂由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组成,购自芬兰饲料国际有限公司,商品名称为“Cornzyme”。
所述的增奶宝购自北京宏富天绿高科技发展中心,商品名称为“增奶宝”,主要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烟酸和微量元素(Fe、Cu、Mn、Zn、I等)。
所述的蛋白质饲料为豆粕、花生粕、棉粕或菜籽粕等。
其它的原料均可从普通市场上购买得到。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本发明复合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复合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秸秆揉搓、粉碎,
2)按下述重量百分比与各原料混合均匀:
秸秆粉60~90%、酶制剂0.1~1%、增奶宝2~10%、蛋白质饲料4~20%、石灰石1~5%、尿素1~5%、糖蜜0.5~2%,
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的水分含量调整到20~30wt%,放置过夜,
4)将过夜后的混合物加工制成颗粒饲料即得。
本发明秸秆复合颗粒饲料为全价饲料,含有草食家畜在各个生长阶段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能够部分替代精料,全部替代干草和东北羊草饲养青年牛、泌乳中后期奶牛和肉牛,可节约饲料成本10%以上,对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等指标均没有影响;同时本发明饲料颗粒带有浓郁的糊香味和口感甜度,能够提高草食家畜的采食量和采食速度;本发明秸秆复合颗粒饲料抗霉变性能强,不易发生霉变,在摄氏温度40度以内保存时间可达到2年以上,克服了颗粒饲料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品质保障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试验牛的增重情况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决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复合颗粒饲料的制备
将玉米秸秆揉搓粉碎后(锤片式饲料揉搓机9SC400型,北京大兴饲料机械厂)按以下重量配比与各组分混合均匀:玉米秸秆粉80kg、酶制剂0.5kg、增奶宝3.5kg、棉粕12kg、石灰石2kg、尿素2kg。将上述混合物用喷水搅拌机将其含水量调整到25wt%,放置过夜,用环模秸秆压制机(规格:1吨/时,北京第二变压器四厂生产)加工成颗粒饲料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复合颗粒饲料的制备
将大豆秸秆揉搓粉碎后按以下重量配比与各组分混合均匀:大豆秸秆粉60kg、酶制剂0.2kg、增奶宝3kg、豆粕4kg、石灰石1kg、尿素2kg、糖蜜0.5kg。将上述混合物用喷水搅拌机将其含水量调整到30%,放置过夜,用环模秸秆颗粒机加工成颗粒饲料即得。
[实施例3]本发明复合颗粒饲料的制备
将大麦秸秆揉搓粉碎后按以下重量配比与各组分混合均匀:大麦秸秆粉90kg、酶制剂0.8kg、增奶宝9kg、菜籽粕18kg、石灰石5kg、尿素5kg、糖蜜2kg。将上述混合物用喷水搅拌机将其含水量调整到25%,放置过夜,用环模秸秆颗粒机加工成颗粒饲料即得。
[实施例4]本发明复合颗粒饲料的制备
将小麦秸秆揉搓粉碎后按以下重量配比与各组分混合均匀:小麦秸秆粉80kg、酶制剂0.5kg、增奶宝3.5kg、花生粕12kg、石灰石2kg、尿素2kg。将上述混合物用喷水搅拌机将其含水量调整到20%,放置过夜,用环模秸秆颗粒机加工成颗粒饲料即得。
[实施例5]本发明复合颗粒饲料的制备
将高粱秸秆揉搓粉碎后按以下重量配比与各组分混合均匀:高粱秸秆粉70kg、酶制剂0.5kg、增奶宝4kg、豆粕8kg、石灰石2kg、尿素3kg、糖蜜0.7kg。将上述混合物用喷水搅拌机将其含水量调整到20%,放置过夜,用环模秸秆颗粒机加工成颗粒饲料即得。
[试验例1]本发明复合颗粒饲料抗霉变特性试验
一、试验材料
1、高盐察氏培养基的制备
准确称量分析纯的硝酸钠2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氯化钾0.5g;硫酸亚铁0.01g;氯化钠60g;化学纯的蔗糖30g;琼脂20g加热溶解在1000ml蒸馏水中。分装后在115℃高压灭菌30min。
2、等渗稀释液的配制
准确称量分析纯氯化钠8.5g加热溶解在1000ml蒸馏水中。分装后在121℃高压灭菌30min。
3、饲料的采样
分别在实施例1所制备的饲料垛的表层、上层、中层及下层随机采取四份样品,各500g,粉碎过40目筛。采样当天各点温度见表1。
表1采样当天各点温度         2003年4月7日      单位:℃
Figure C20051000229700061
4、玻璃器皿的准备
将所要用到的移液管、平皿、试管、三角瓶、橡皮胶头及漏斗分别洗净烘干。移液管每四个、平皿每五个、试管每六个用报纸包好在121℃高压下灭菌30min。
二、试验方法
1、方法原理
根据霉菌生理特性,选择适宜于霉菌而不适宜于细菌生长的高盐察氏培养基,采用平皿记数方法测定霉菌数。
2、试验步骤
2.1以无菌操作从四个样品中各称取出10g放入装有90ml灭菌稀释液的玻塞三角瓶中,置于往复式震荡器上震荡30min,即得到1∶10的稀释液。
2.2用灭菌的10ml移液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带玻塞的试管中,另用带橡皮胶头的滴管反复吸吹50次,使霉菌孢子分散开。
2.3用灭菌的1ml移液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装有9ml灭菌稀释液的试管中,注意移液管不要与试管壁及液面接触。另换取一支灭菌吸管吹吸5次,即得到此液为1∶100稀释液。
2.4根据对饲料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用以上同样的方法制备出每个合适的稀释度即1∶10,1∶100,1∶1000,1∶10000。在做10倍稀释的同时,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然后将凉至45左右的高盐察氏培养基注入平皿中充分混合,待琼脂凝固后倒置于25~28±1℃温箱中,培养3d后开始观察,培养观察一周。
三、结果与计算方法
1试验结果见表2。
表2不同稀释倍数下霉菌生长个数一览表        单位:个
Figure C20051000229700071
表2是在培养温度为29.3,培养时间为一周的情况下两个平皿生长霉菌菌落个数的平均数。A、B、C、D为四个样品名称,×10、×100、×1000、×10000为稀释液的倍数。
2计算方法
同稀释倍数的两个平皿的菌落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玉米秸秆颗粒饲料中所含有的霉菌数。
由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随着稀释液倍数的增加霉菌菌落生长个数减少。用10倍稀释液中霉菌菌落数计算饲料中含有霉菌的个数。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秸秆颗粒饲料的抗霉变性能强,不易发生霉变。
[试验例2]本发明秸秆复合颗粒饲料饲喂育成牛的效果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时间和地点
时间:从2002.4.22---6.22日开始饲喂。
地点:北京工农联盟奶牛二场犊牛组。
2、试验动物与方法
试验组: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饲料喂养;
对照组:用粗饲料喂养;
以1kg/头、天的饲喂量6至9月龄的犊牛,每月月底测量一次九月龄犊牛体重,并计算出平均日增重。以饲喂本发明复合颗粒饲料犊牛的平均日增重与2到4月份的用粗饲料喂养的犊牛平均增重作一下对比。
二、结果与分析
表3:各月份平均日增重对比表
Figure C20051000229700081
表3是2-7月份各月九月龄犊牛平均日增重总结表。从表3可看出,随着饲喂颗粒饲料天数的增加,九月龄犊牛每月平均日增重随之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对照组三个月的平均日增重为807.43克,而试验组三个月的平均日增重为807.43克,相差34.39克,经T检验差异显著(P<0.05)。说明用本发明秸秆复合颗粒饲料代替一部分粗饲料饲喂犊牛有明显的效果。
[试验例3]本发明复合颗粒饲养奶牛的效益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牛的选择与分组
1.1:选择11-12月龄的育成牛40头作为参试青年牛,按月龄、体重大小相近配对分成二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头;
1.2:选择一胎泌乳牛36头,按泌乳月、产奶量相近配对分成三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各12头。
2、试验时间
青年牛试验从2001年3月5至4月25日,预试期10天,试验期40天,泌乳牛试验是在青年牛试验结束后从2001年6月2日到8月12日,预试期10天,试验期60天。
3、饲养管理
青年牛组试验牛集中在一个牛舍饲养,同圈不同槽;泌乳牛组试验牛集中于一个牛舍饲养,也同圈不同槽;按照中国奶牛饲养标准分别制定青年牛和泌乳牛的日粮方案,各组牛在试验过程中日粮营养水平保持不变。专人饲养,称量并记入各组牛只每日饲料进食量。泌乳牛用机器挤奶,每日挤三次。试验前后分别进行各项指标测定。
4、奶牛日粮组成、营养成分分析(见表4)及饲喂方法
表4:本发明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和各种粗饲料的营养分析表(占干物质的%)
Figure C20051000229700091
青年牛组精料采用统一的青年牛混合精料。粗料部分,试验组饲喂单一的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对照组饲喂玉米青贮和野干草。
泌乳牛组精料采用统一的泌乳牛混合精料。粗料部分:试验1组饲喂单一的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试验2组饲喂玉米青贮和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对照组饲喂玉米青贮和东北草。
5、试验测试项目
青年牛组在试验前后分别对每头牛进行空腹称重、测量体尺。泌乳牛组在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定期测定产奶量。试验过程中及结束时对各组奶牛采集奶样,进行DHI各项指标测定,奶样采集早、中、晚三班(各占比例4∶3∶3)的混合奶样。
二、试验结果
1、青年牛体重及体尺情况见表5
表5:青年牛体重及体尺情况
Figure C20051000229700101
由表5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体重、体尺指标上试验前比试验后多有所增加,只是增加幅度不同。实验组平均增加体重47.07公斤,比对照组的29.13公斤多增加17.94公斤,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日增重1177克比对照组728克提高449克,差异极显著(P<0.01)。体尺指标中试验组体斜长增加9.87厘米,比对照组的4.80厘米增加5.07厘米,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指标试验组比对照组也有不同的增加幅度。其中平均体高多增加0.47厘米。胸围增加0.20厘米。腹围多增加1.26厘米,差异不显著(P>0.05)。
2、泌乳牛产奶量变化见表6
表6:泌乳牛产奶情况
Figure C20051000229700111
由表6看出,试验1组和试验2组相对于对照组产奶量多有所变化,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前后比较,试验1组试验后比试验前减少1.72公斤,下降7.6%;试验2组增加0.26公斤。提高1.2%;对照组减少1.92公斤,下降8.6%,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开始1-20天期间,试验2组呈上升趋势,其他组呈下降趋势;在20--30天期间,试验2组仍呈优势状态。在30-50天期间,三组产奶均呈下降趋势。试验2组下降最少;在50-60天期间,由于气温下降、天气暖和,三组产奶多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同,试验1组每日上升0.21公斤,试验2组上升0.34公斤,对照组每日上升0.17公斤;最终试验2组产奶由试验前最低21.53公斤升到试验后最高22.29公斤,而其他组多有试验前的2公斤以上下降到实验后的20公斤以下,试验1组略优于对照组。
从试验结束后的各组末次产奶量与试验开始时比较,唯有试验2组产奶增加0.76公斤,提高3.5%,其他组产奶均下降,其中1组减少2.76公斤,下降12.22%,对照组减少2.79公斤,下降12.6%,差异不显著(P>0.05);
3、泌乳牛理化指标概况见表7
表7:泌乳牛理化指标变化
Figure C20051000229700112
由表7可以看出,试验组比对照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试验2组比对照组增加乳脂率0.17,乳蛋白率0.20;试验1组比对照组增加乳脂率0.37,乳蛋白率0.67;试验1组比试验2组增加乳脂率0.20,乳蛋白率0.47,经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没有显著差异。
三、成本分析:
1:青年牛组,参试牛头日采食精料2.5公斤(1.14元/公斤饲料)。试验组牛头.日采食秸秆复合颗粒饲料6公斤(0.7元/公斤),合计成本7.70元,头.日增重1177克,折算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6.54元;对照组牛头日采食玉米青贮15公斤(0.16元/公斤)和当地野干草2.5公斤(0.33元/公斤),合计日粮成本6.73元,头日增重728克,折算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9.24元。由此推算,采用本发明秸秆复合颗粒饲料饲养每头育成牛可节约饲料成本634.5元,节约培养饲养时间23天。
2:泌乳牛组,参试牛头.日采食9.56公斤精料(1.03元/公斤)、啤酒槽14公斤(0.13元/公斤)。试验1组牛头.日采食秸秆复合颗粒饲料6公斤(0.7元/公斤),合计日粮成本15.83元;试验2组牛头日采食玉米青贮20公斤(0.16元/公斤)和秸秆复合颗粒饲料3公斤(0.7元/公斤),合计日粮成本16.93元;对照组头日采食玉米青贮20公斤(0.16元/公斤)和东北草4公斤(0.64元/公斤),合计日粮成本17.39元。
由试验结果可知,试验1组平均头日产奶比对照组可增产牛奶0.19公斤(2.0元/公斤),头日饲料成本可节约1.56元,合计头日净增效益1.94元,头.年(305天产奶)净增效益591.70元。试验2组平均头日产奶比试验1组可增产牛奶1.98公斤(2.0元/公斤),头日饲料成本增加1.10元,合计头日净增效益2.86元,头.年(305天产奶)净增效益872.3元。试验2组平均头日产奶比对照组可增产牛奶2.17公斤(2.0元/公斤,头日饲料成本可节约0.46元,合计头日净增效益4.80元,头.年(305天产奶)净增效益1464元。
本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先由青年牛饲喂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得到较客观的增重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泌乳牛的饲养效果做更进一步的细致研究,结果从产奶效果和牛奶的理化指标方面充分的说明本发明复合颗粒饲料可替代当地的野干草和东北羊草饲养奶牛;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复合颗粒饲料不仅使青年牛取得了显著的增重效果,泌乳牛也得到了较好的产奶效益,并可大大降低饲喂成本。
本发明秸秆复合颗粒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可根据生产需要达到9-14%,消化率可提高20-30%,并改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增强牛的体质,减少浪费;秸秆经过制粒压缩后,农作物秸秆体积可减少80%以上,大大减少产品贮存和运输负担。
[试验例4]本发明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对荷斯坦培育牛采食和增重的影响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饲料:
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玉米复合颗粒饲料,分为玉米秸秆块试验I和II两组。
2、对照饲料:羊草
3、试验牛选择与分组
选择日龄、体尺、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培育牛奶牛27头,按配对原则随机等分为玉米秸秆块试验I、II组和对照组,每组9头。试验牛群的基本情况见表8。试验I、II组分别饲喂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玉米秸秆复合饲料,对照组喂羊草。
表8试验牛的体重和日龄
Figure C20051000229700131
4、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在杭州正兴牧业公司奶牛场进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牛均逐头测定体重。预饲期:2002年4月25日至5月9日,共15天;正试期:5月10日至6月24日,共45天。
5、试验日粮组成和饲养管理
6月1日之前,日粮中,精料用配料1,组成为玉米粉,粗料为全株青贮玉米、新鲜黑麦草和羊草;6月1日之后,精料用配料2,组成为玉米粉、菜籽粕、棉籽粕和豆粕,粗料为青贮黑麦草和羊草。试验组分别用玉米秸秆块替代羊草。
试验牛均采取舍饲散养,每日喂料三次,羊草和玉米秸秆块均为采食自由,饮水自由,其它日常管理制度各组一致。
6、测定项目及方法
试验期由专人负责做好采食观察、采食量测定和体重测量。正试期每5天测定一次日采食量;分别于试验期开始、中期和试验期结束,用地磅逐头测量试验牛的体重。
7、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按区组设计要求进行统计处理和方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培育牛对本发明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的采食量
试验初期,由于培育牛的适应性较差,故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的采食量增加很慢(见表9),为了不影响培育牛生长,试验组牛适当饲喂了一些羊草。试验后期,试验牛对玉米秸秆块的采食量增加,接近羊草的水平,并有望替代羊草饲喂培育牛。
表9试验牛对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的采食量(kg/头·日)
Figure C20051000229700141
2.2.饲喂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对培育牛生长的影响
各组试验牛的体重见表10、图1。各组试验牛间起始体重基本相同,但试验I、II组培育牛的结束体重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相应地,试验I、II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高幅度分别为4.9、2.3%。表明本发明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可以替代羊草饲喂培育牛并且对培育牛的生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表10试验培育牛的平均体重和增重(kg)

Claims (8)

1. 一种秸秆复合颗粒饲料,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秸秆粉60~90%、酶制剂0.1~1%、增奶宝2~10%、蛋白质饲料4~20%、石灰石1~5%、尿素1~5%。
2. 按照权利要求1的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是:秸秆粉80%、酶制剂0.5%、增奶宝3.5%、蛋白质饲料12%、石灰石2%、尿素2%。
3. 按照权利要求1的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其特征是其中还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糖蜜0.5~2%。
4. 按照权利要求3的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其特征是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是:秸秆粉80%、酶制剂0.5%、增奶宝3.5%、蛋白质饲料11%、石灰石2%、尿素2%、糖蜜1%。
5. 按照权利要求1的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秸秆粉为大豆秸秆粉、玉米秸秆粉、大麦秸秆粉、高粱秸秆粉、荞麦秸秆粉、黍秸秆粉、谷草秸秆粉、稻草秸秆粉、小麦秸秆粉。
6. 按照权利要求1的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蛋白质饲料为豆粕、花生粕、棉粕或菜籽粕。
7. 制备权利要求1~6任一秸秆复合颗粒饲料的方法,步骤如下:
1)将秸秆揉搓、粉碎,
2)按下述重量百分比与各原料混合均匀:
秸秆粉60~90%、酶制剂0.1~1%、增奶宝2~10%、蛋白质饲料4~20%、石灰石1~5%、尿素1~5%、糖蜜0.5~2%,
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的水分含量调整到20~30wt%,放置过夜,
4)将过夜后的混合物加工制成颗粒饲料即得。
8. 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在畜牧业中的用途。
CNB2005100022976A 2005-01-20 2005-01-20 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156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022976A CN100421569C (zh) 2005-01-20 2005-01-20 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022976A CN100421569C (zh) 2005-01-20 2005-01-20 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6654A CN1806654A (zh) 2006-07-26
CN100421569C true CN100421569C (zh) 2008-10-01

Family

ID=36838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229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1569C (zh) 2005-01-20 2005-01-20 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1569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17313A1 (en) * 2009-05-08 2015-01-15 Pellet Technology Usa, Llc Biomass pelletizing process and pelletized product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9245A (zh) * 2013-03-29 2014-04-02 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肉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5361A (zh) * 2013-08-23 2013-11-13 龚卫新 一种山羊圈养全价饲料
CN103598414A (zh) * 2013-11-07 2014-02-26 天津市鸿瀚洋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秸秆发酵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1839B (zh) * 2013-12-11 2015-03-04 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型育肥牛全价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56192A (zh) * 2014-10-13 2015-01-07 史占彪 全营养牛羊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53599A (zh) * 2015-07-16 2015-11-18 安徽正源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抵抗力的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3525A (zh) * 2015-07-16 2015-11-18 安徽正源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包膜的秸秆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6372A (zh) * 2015-09-14 2015-12-23 安徽三兴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奶牛泌乳后期饲料
CN105410374A (zh) * 2015-11-26 2016-03-23 全椒县同创养羊专业合作社 一种提高奶羊乳脂率的混合饲料
CN105831432A (zh) * 2016-03-21 2016-08-10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以小麦秸为粗料的应急专用饲料及制备方法
CN106173375A (zh) * 2016-07-11 2016-12-07 吴聚定 一种非粮食型肉牛生长育肥专用秸秆颗粒饲料
CN107333972A (zh) * 2017-05-05 2017-11-10 宁夏大学 一种混合饲料
CN107348182A (zh) * 2017-08-18 2017-11-17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可替代奶牛饲料中燕麦草的原料组分及其调制方法、及奶牛饲料
CN108208370A (zh) * 2018-03-15 2018-06-29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一种利用紫苏提高产奶期奶牛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2679A (zh) * 2019-05-16 2019-08-16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不同生长阶段肉牛用的复合秸秆颗粒型饲料
CN111357873A (zh) * 2020-04-24 2020-07-03 崔光增 秸秆的处理方法及用该方法获得的秸秆饲料
CN111317059A (zh) * 2020-04-26 2020-06-23 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哺乳母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99617B (zh) * 2023-10-24 2023-12-19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北方农牧交错区高效建植羊草人工草地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36A (zh) * 1996-06-26 1997-06-18 秦霜 一种秸秆饲料用处理剂及用其制造秸秆饲料的方法
CN1177450A (zh) * 1996-09-26 1998-04-01 黄志农 草秆生物饲料发酵剂
CN1457669A (zh) * 2003-06-20 2003-11-26 北京精准动物营养研究中心 一种用植物秸秆和农副产品制备牛羊复合颗粒饲料的方法
CN1545901A (zh) * 2003-12-08 2004-11-17 立 陈 秸秆发酵生产生物活性蛋白饲料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36A (zh) * 1996-06-26 1997-06-18 秦霜 一种秸秆饲料用处理剂及用其制造秸秆饲料的方法
CN1177450A (zh) * 1996-09-26 1998-04-01 黄志农 草秆生物饲料发酵剂
CN1457669A (zh) * 2003-06-20 2003-11-26 北京精准动物营养研究中心 一种用植物秸秆和农副产品制备牛羊复合颗粒饲料的方法
CN1545901A (zh) * 2003-12-08 2004-11-17 立 陈 秸秆发酵生产生物活性蛋白饲料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17313A1 (en) * 2009-05-08 2015-01-15 Pellet Technology Usa, Llc Biomass pelletizing process and pelletized produc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6654A (zh) 2006-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1569C (zh) 秸秆复合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8635B (zh) 奶牛用低精料型发酵全混合日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1243B (zh) 一种基于麻叶的肉羊用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
CN101664104B (zh) 利用花椒籽制备动物饲料的方法及应用
Khanum et al. 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various feedstuffs for livestock production using in vitro gas method
CN104782886B (zh) 一种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0615B (zh) 一种发酵饲料原料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25182B (zh) 一种奶牛用金针菇菌渣饲料
CN103750058A (zh) 一种基于高水分糟渣饲料的育肥肉羊发酵全混合日粮
CN101999548B (zh) 水稻秸秆为原料的奶牛后备牛tmr发酵饲料及其制备
CN108056260A (zh) 用于肉牛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清真牛肉专用养殖中的应用
CN110192596A (zh) 一种猪用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2679A (zh) 一种不同生长阶段肉牛用的复合秸秆颗粒型饲料
CN108935998A (zh) 肉羊全混合日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76747A (zh) 一种妊娠母猪微贮发酵饲料及制作方法
CN103005227B (zh) 一种利用废弃毕赤酵母生产母猪饲料的方法
KR101414297B1 (ko) 젖소 또는 육우용 혼합-발효사료
CN110432395A (zh) 一种哺乳母猪用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06446A (zh) 羊tmr颗粒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1375A (zh) 一种中药复合粗饲料及制备工艺
CN113647509A (zh) 发酵红枣粉及犊牛功能性饲料
CN106173377B (zh) 一种反刍动物的甘薯渣发酵饲料及其应用
CN101999549B (zh) 麦秸秆为原料的奶牛后备牛tmr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2474B (zh) 一种基于微贮稻草的肉羊育肥ftmr及制备方法
CN106376731A (zh) 牛tmr颗粒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NANHAI HUICHUAN FEEDSTUFF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Effective date: 201312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2206 CHANGPING, BEIJING TO: 101300 SHUNYI,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30

Address after: 101300 Beijing City, Shunyi District Shunping Nancai Road No. 3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anhai Huichuan Feed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Huilongguan Town Road No. 7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