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0258C - 数据传送装置及传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送装置及传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0258C
CN100420258C CNB2005101279450A CN200510127945A CN100420258C CN 100420258 C CN100420258 C CN 100420258C CN B2005101279450 A CNB2005101279450 A CN B2005101279450A CN 200510127945 A CN200510127945 A CN 200510127945A CN 100420258 C CN100420258 C CN 10042025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read
aforementioned
recipient
recipi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279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7592A (zh
Inventor
吉冈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87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7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02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025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037Automation of particular transmitter jobs, e.g. multi-address calling, auto-di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496Changing the task performed, e.g. reading and transmitting, receiving and reproducing, cop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3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to an apparatus, part of an apparatus or an apparatus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个数据传送功能的数据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其按每个数据传送功能来存储在前一次传送操作时所输入的收件方信息;选择单元,其从多个数据传送功能中选择一个数据传送功能;操作内容读取单元,其读取传送操作的内容;再传送执行单元,其在由操作内容读取单元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是表示再传送的操作的场合下,从传送操作存储单元读出由选择单元选择了的数据传送功能的收件方信息,并基于该读出了的收件方信息来执行传送动作;传送执行单元,其在由操作内容读取单元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不是再传送的场合下,将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作为由选择单元选择了的数据传送功能的收件方信息存储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并且基于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来执行传送动作。

Description

数据传送装置及传送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易于进行传送数据场合下的操作的数据传送装置及传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预先存储前一次操作的内容,在欲向同一收件方传送信息的场合下,若选择再呼叫功能,则基于所存储的操作内容来再次呼叫的功能(重拨功能)(比如参照JP特开2000-101812号公报)。
近年来的复合机由于具有传真传送、电子邮件传送、文件转送等多种传送功能,因而传送操作趋于复杂。比如,如果是传真传送,则只需输入传真号(电话号)即可,但电子邮件传送却需要输入电子邮件地址。此外,对文件转送而言,由于收件方是计算机内的存储装置,因而有必要输入用于对收件方的计算机进行登录的认证信息。为简化这种复杂的收件方信息输入,在复合机内预先存储地址簿信息,且从登录于地址簿内的收件方之中选择所希望的收件方,由此来简化传送操作。
然而,在具有多个传送功能的场合下,由于为特定收件方而必须输入的信息(电话号或地址)因每个传送功能而异,因而存在着现有的重拨功能不对应的问题。此外,在文件转送时那样,必须输入认证信息等保密信息的场合下,存储前一个操作内容的现有重拨功能还存在着会向他人泄露保密信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问题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易于进行传送数据场合下的操作的数据传送装置及传送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多个数据传送功能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其按每个数据传送功能来存储在前一次传送操作时所输入的收件方信息;选择单元,其从多个数据传送功能中选择一个数据传送功能;操作内容读取单元,其读取传送操作的内容;再传送执行单元,其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单元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是表示再传送的操作的场合下,从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读出与由前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数据传送功能及前一次传送操作对应的收件方信息,并基于该读出了的收件方信息来执行传送动作;传送执行单元,其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单元读取的操作内容不是再传送的场合下,将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作为由选择单元选择了的数据传送功能的收件方信息存储到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并且基于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来执行传送动作。
此外,如上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中,前述传送操作是至少从表示再传送的操作、从地址簿中选择收件方的操作、以及输入收件方的字符串的操作中选择的。
本发明是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数据传送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其存储在前一次传送操作时所输入的收件方信息及认证信息;操作内容读取单元,其读取传送操作时的操作内容;再传送执行单元,其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单元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所特定的收件方信息与前一个收件方信息相同的场合下,从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读出认证信息,并基于该读出了的认证信息来执行收件方的计算机登录处理,然后执行数据传送;传送执行单元,其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单元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与前一个收件方信息不相同的场合下,将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作为收件方信息及认证信息存储到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并且基于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来执行收件方的计算机登录处理,然后执行数据传送。
此外,如上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中,在前述再传送执行单元执行前述数据传送时,不显示前述认证信息。
本发明是一种传送控制方法,采用具有多个数据传送功能的数据传送装置,该传送控制方法的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在前一次传送操作时所输入的收件方信息按每个数据传送功能而存储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的过程;从多个数据传送功能中选择一个数据传送功能的过程;读取传送操作的内容的过程;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过程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是表示再传送的操作的场合下,从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读出与由前述选择过程选择了的数据传送功能及前一次传送操作对应的收件方信息,并基于该读出了的收件方信息来执行传送动作的过程;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过程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不是再传送的场合下,将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作为由选择过程选择了的数据传送功能的收件方信息存储到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并且基于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来执行传送动作的过程。
在如上所述的传送控制方法中,前述传送操作是至少从表示再传送的操作、表示地址簿的操作、以及输入收件方的字符串的操作中选择的。
本发明是一种传送控制方法,采用对计算机进行数据传送的数据传送装置,该传送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存储在前一次输入操作时所输入的收件方信息和认证信息的过程;读取传送操作时的操作内容的过程;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过程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所特定的收件方信息与前一个收件方信息相同的场合下,从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读出认证信息,并基于该读出了的认证信息来执行收件方的计算机登录处理,然后执行数据传送的过程;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过程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与前一个收件方信息不相同的场合下,将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作为收件方信息及认证信息存储到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并且基于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来执行收件方的计算机登录处理,然后执行数据传送的过程。
在如上所述的传送控制方法中,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过程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所特定的收件方信息与前一个收件方信息相同的场合下,不显示前述认证信息。
根据本发明,由于按每个传送功能来预先存储前一个操作内容(收件方信息),且在选择了再传送功能的场合下,读出预先存储的收件方信息来执行传送动作,因而得到可简化向同一收件方进行信息传送场合下的操作的效果。
此外,由于对为登录时的认证而输入的登录名及密码而言,只预先存储前一次输入的内容,且在向同一收件方转送文件的场合下,读出预先存储的登录名及密码,而在认证时使用,因而得到可简化向同一收件方多次转送文件场合下的操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地址簿存储部的表格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传送操作存储部的表格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基于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据传送装置。图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框图。这里,作为数据传送装置一例,以具有复印、印刷、传真收发、图像读取等多种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图1中,符号1表示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动作进行统一控制的控制部。符号2表示由数字键、功能键、触摸面板等构成的输入部。符号3表示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符号4表示读取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的图像并输出数字图像数据的扫描仪。符号5表示存储图像数据等的存储器,且在图像形成处理中作为作业区来使用。符号6表示基于存储器5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在印刷纸张上进行印刷的印刷部。符号7表示经由计算机网络,在与其它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网络通信部。符号8表示经由公共线路,进行传真收发通信的公共线路通信部。符号9表示存储有传送信息场合下的收件方信息的地址簿存储部。符号10表示在传送信息的场合下,存储使用者进行了的操作内容的传送操作存储部。这里的所谓传送操作,系指进行传真传送、电子邮件传送、文件转送之一的传送的操作。
接下来,参照图4来说明图1所示的地址簿存储部9的表格结构。地址簿存储部9中,按三个传送功能(传真传送、电子邮件传送、文件转送)的每一个,将为识别收件方而在登录时使用者输入了的任意字符串所组成的识别名及收件方信息相关联来进行存储。传真传送的收件方信息是电话号的数字串,电子邮件传送的收件方信息是电子邮件地址的字符串,文件转送的收件方信息是计算机名及文件夹名的字符串。
接下来,参照图5来说明图1所示的传送操作存储部10的表格结构。传送操作存储部10中,按三个传送功能(传真传送、电子邮件传送、文件转送)的每一个,来存储使用者在这之前(最后)从输入部2输入的收件方信息的字符串。在文件转送时,用于在收件方的计算机内登录的登录名及密码的字符串所组成的秘密信息,也与收件方信息相关联来进行存储。然而,传送操作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字符串,只是使用者从输入部2输入的字符串,并没有进行字符串的适当性检查。即,按规定的输入时机而输入的字符串并没有被加工,只按原样来存储。
接下来,参照图2来说明使用者按压“再传送”键的场合下的控制部1的动作。首先,使用者操作输入部2,来选择传送功能。这里所选择的功能是传真传送、电子邮件传送、文件转送的任意一个。控制部1特定所选择的传送功能,并在内部保持传送功能的识别信息(步骤S1)。使用者进行对应于在这里选择了的传送功能的操作。比如,如果是传真传送,便将传送的原稿置于原稿传送装置中。此外,如果是电子邮件传送,则选择附加于传送的电子邮件的数据。另外,如果是文件转送,则进行转送文件的选择。
接下来,控制部1将对应于所选择的传送功能的收件方信息输入指示的提示显示在显示部3上。比如,如果是传真传送,则显示出“请输入电话号”。这里,使用者从输入部2输入收件方信息。收件方信息的输入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1)按下“再传送”键;(2)按下地址簿显示键,并从显示部3所显示的地址簿中进行选择;(3)从输入部2输入收件方的字符串。
控制部1,在这里读取使用者从输入部2操作输入的内容(步骤S2)。然后,控制部1判定操作内容是否是按下“再传送”键的操作(步骤S3)。在判定为按下“再传送”键的场合下,控制部1将对应于所选择的传送功能(传真、电子邮件、文件转送的任意一种)的收件方信息(图5)从传送操作存储部10读出(步骤S4),并在显示部3上显示所读出的收件方信息,且使该读出了的收件方信息好像是从输入部2所输入的信息,并执行传送动作(步骤S6)。此时,在前一个操作内容是从地址簿选择收件方的场合下,读出地址簿存储部9中所存储的收件方信息,并执行传送动作。由此,启动网络通信部7或公共线路通信部8,并进行存储器5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等的传送。
另一方面,在使用者的操作不是按下“再传送”键的操作的场合下,控制部1将在操作时所输入的收件方信息的字符串或所按下的键串存储到传送操作存储部10中(步骤S5)。此时,在操作内容是从地址簿选择了收件方的场合下,存储与收件方信息相关联的识别名。这样,控制部1将使用者从输入部2操作输入的内容作为收件方信息,来执行传送动作(步骤S6)。
这样,按每个传送功能来存储前一个操作内容(收件方信息),在按下了“再传送”键的场合下,读出所存储着的收件方信息,来执行传送动作,因而可简化向同一收件方传送信息场合下的操作。
接下来,参照图3来说明文件转送时的控制部1的动作。文件转送不同于传真传送及电子邮件传送,必须向收件方的计算机登录,因而有必要进行登录时的认证处理。图3所示的动作,旨在防止泄露认证处理所需的登录名及密码,且简化再传送的操作。首先,使用者从输入部2作为传送功能来选择文件转送,并进行选择转送文件的操作。控制部1接收到它以后,在显示部3上显示出对应于所选择的传送功能的收件方信息输入指示的提示。比如,显示出“请输入收件方”。这里,使用者进行从输入部2显示地址簿的操作。控制部1接收到它以后,读出地址簿存储部9中所存储的收件方信息中的文件转送用收件方信息,并显示在显示部3上(步骤S11)。接收到它以后,使用者操作输入部2,来选择所显示的收件方信息的任意一个。
控制部1特定所选择的收件方信息(步骤S12),且判定是否与前一传送时的收件方相同(步骤S13)。通过所选择的收件方信息是否与传送操作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收件方信息相一致,来进行该判定。如果该判定的结果为不与前一个相同,则控制部1在显示部3上显示出输入登录名及密码的提示(步骤S14)。这里,使用者从输入部2来输入登录名及密码。在该输入时,控制部1不进行密码输入时的自动编辑录返功能(echoback)显示。因此,控制部1读入在此所输入的登录名及密码(步骤S15),并在传送操作存储部10中进行存储(步骤S16)。另一方面,如果是与前一个收件方相同的收件方,则控制部1读出传送操作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登录名及密码(步骤S17)。此时,控制部1不在显示部3上显示所读出的登录名及密码。
接下来,控制部1使网络通信部7起动,使用输入或所读出了的登录名及密码,对文件转送目标地的计算机执行登录处理(步骤S18)。然后,控制部1判定是否进行了认证(步骤S19),在进行了认证的场合下,执行文件转送(步骤S20),如果未进行认证,则在显示部3上显示出错提示(步骤S21)。
这样,对为登录时的认证而输入的登录名及密码而言,只预先存储前一次所输入的内容,且在向同一收件方转送文件的场合下,读出预先存储的登录名及密码,而在认证时使用,因而可简化向同一收件方多次转送文件场合下的操作。此外,由于在使用预先存储的登录名及密码的场合下,也不在显示部3显示,因而可防止非法利用该登录名及密码。
另外,在使用者进行预先所规定的操作(比如按压复位键)的场合下,也可以删除传送操作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内容。
此外,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图1中控制部1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中,使计算机系统读入该记录媒体中所记录的程序,并予以执行,由此来进行信息的传送控制处理。另外,这里的所谓“计算机系统”,系指包含OS及配套设备等硬件的系统。此外,所谓“计算机系统”,还包括具有主页提供环境(或者显示环境)的WWW系统。此外,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系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移动式媒体、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进而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还包括成为在经由因特网等网络及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来传送程序的场合下服务器及客户机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RAM)之类的、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程序的媒体。
此外,也可以经由传送媒体,或者利用传送媒体中的传送波,将前述程序从存储装置等中存储有该程序的计算机系统,传送给其它计算机系统。这里,所谓传送程序的“传送媒体”,系指因特网等网络(通信网)及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通信线)之类的具有传送信息的功能的媒体。此外,前述程序也可以是用于实现前述部分功能的程序。此外,也可以是一种与计算机系统内已记录的程序相组合来实现前述功能的所谓差分文件(差分程序)。
本发明基于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358110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Claims (8)

1. 一种数据传送装置,具有多个数据传送功能,该数据传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其按每个数据传送功能来存储在前一次传送操作时所输入的收件方信息;
选择单元,其从多个数据传送功能中选择一个数据传送功能;
操作内容读取单元,其读取传送操作的内容;
再传送执行单元,其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单元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是表示再传送的操作的场合下,从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读出与由前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数据传送功能及前一次传送操作对应的收件方信息,并基于该读出了的收件方信息来执行传送动作;
传送执行单元,其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单元读取的操作内容不是再传送的场合下,将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作为由选择单元选择了的数据传送功能的收件方信息存储到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并且基于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来执行传送动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传送操作是至少从表示再传送的操作、从地址簿中选择收件方的操作、以及输入收件方的字符串的操作中选择的。
3. 一种数据传送装置,对计算机进行数据传送,该数据传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其存储在前一次传送操作时所输入的收件方信息及认证信息;
操作内容读取单元,其读取传送操作时的操作内容;
再传送执行单元,其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单元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所特定的收件方信息与前一个收件方信息相同的场合下,从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读出认证信息,并基于该读出了的认证信息来执行收件方的计算机登录处理,然后执行数据传送;
传送执行单元,其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单元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与前一个收件方信息不相同的场合下,将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作为收件方信息及认证信息存储到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并且基于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来执行收件方的计算机登录处理,然后执行数据传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再传送执行单元执行前述数据传送时,不显示前述认证信息。
5. 一种传送控制方法,采用具有多个数据传送功能的数据传送装置,该传送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将在前一次传送操作时所输入的收件方信息按每个数据传送功能存储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的过程;
从多个数据传送功能中选择一个数据传送功能的过程;
读取传送操作的内容的过程;
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过程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是表示再传送的操作的场合下,从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读出与由前述选择过程选择了的数据传送功能及前一次传送操作对应的收件方信息,并基于该读出了的收件方信息来执行传送动作的过程;
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过程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不是再传送的场合下,将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作为由选择过程选择了的数据传送功能的收件方信息存储到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并且基于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来执行传送动作的过程。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传送操作是至少从表示再传送的操作、表示地址簿的操作、以及输入收件方的字符串的操作中选择的。
7. 一种传送控制方法,采用对计算机进行数据传送的数据传送装置,该传送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将在前一次传送操作时输入的收件方信息及认证信息存储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的过程,
读取传送操作时的操作内容的过程;
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过程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所特定的收件方信息与前一个收件方信息相同的场合下,从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读出认证信息,并基于该读出了的认证信息来执行收件方的计算机登录处理,然后执行数据传送的过程;
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过程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与前一个收件方信息不相同的场合下,将读取了的操作内容作为收件方信息及认证信息存储到前述传送操作存储单元,并且基于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来执行收件方的计算机登录处理,然后执行数据传送的过程。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前述操作内容读取过程读取了的操作内容所特定的收件方信息与前一个收件方信息相同的场合下,不显示前述认证信息。
CNB2005101279450A 2004-12-10 2005-12-07 数据传送装置及传送控制方法 Active CN1004202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58110A JP2006166319A (ja) 2004-12-10 2004-12-10 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送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4358110 2004-12-10
JP2004-358110 2004-1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7592A CN1787592A (zh) 2006-06-14
CN100420258C true CN100420258C (zh) 2008-09-17

Family

ID=36611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79450A Active CN100420258C (zh) 2004-12-10 2005-12-07 数据传送装置及传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56550B2 (zh)
JP (1) JP2006166319A (zh)
CN (1) CN10042025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67520A (ja) * 2005-08-29 2007-03-15 Kyocera Mita Corp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KR100759906B1 (ko) * 2005-09-30 2007-09-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주소록의 선택적 인쇄 기능을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인쇄시스템 그리고 그들의 인쇄방법
JP2007173882A (ja) * 2005-12-19 2007-07-05 Ricoh Co Ltd 通信装置
US7804616B2 (en) 2006-11-20 2010-09-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4420103B2 (ja) * 2007-10-31 2010-02-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システム
JP5322516B2 (ja) * 2008-07-01 201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4553A (ja) * 1988-01-29 1989-08-04 Ricoh Co Ltd 再発呼方式
JPH06216982A (ja) * 1993-01-19 1994-08-05 Fujitsu Ltd 自動リダイヤル通信端末
US5684606A (en) * 1993-02-02 1997-1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hich processes first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data based on a determ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data
JP2000101812A (ja) * 1998-09-18 2000-04-07 Canon Inc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3198819A (ja) * 2001-12-26 2003-07-11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6436A (en) * 1995-12-20 1999-10-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dialing method
JP3228162B2 (ja) 1996-12-27 2001-11-1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
JP3622046B2 (ja) 1998-02-20 2005-02-2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H11331447A (ja) 1998-05-20 1999-11-30 Ricoh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
JP2000134383A (ja) 1998-10-22 2000-05-12 Toshiba Corp 原稿入力装置および原稿入力方法
JP4141614B2 (ja) 2000-05-02 2008-08-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装置
JP4095809B2 (ja) 2002-02-04 200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41928A (ja) 2002-02-18 2003-08-29 Canon Inc 複写機及び複写機能ダウンロード方法及び複写機能ダウンロードシステム
JP2003324575A (ja) 2002-05-08 2003-11-14 Murata Mach Ltd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AU2003278421A1 (en) * 2002-06-19 2004-01-06 Joseph C. Benowitz Technology enhanced communication authorization system
JP2004336109A (ja) 2003-04-30 2004-11-25 Murata Mach Ltd 文書管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4553A (ja) * 1988-01-29 1989-08-04 Ricoh Co Ltd 再発呼方式
JPH06216982A (ja) * 1993-01-19 1994-08-05 Fujitsu Ltd 自動リダイヤル通信端末
US5684606A (en) * 1993-02-02 1997-1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hich processes first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data based on a determ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data
JP2000101812A (ja) * 1998-09-18 2000-04-07 Canon Inc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3198819A (ja) * 2001-12-26 2003-07-11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7592A (zh) 2006-06-14
JP2006166319A (ja) 2006-06-22
US20060140376A1 (en) 2006-06-29
US7656550B2 (en) 2010-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91619B1 (en) System for accessing and distributing electronic documents
CN100420258C (zh) 数据传送装置及传送控制方法
CN1933402B (zh) 数据传输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US818101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encrypted document to another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N101155152A (zh) 数据通信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
JP4586892B2 (ja)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3241926A (ja) プリント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88649A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050012966A1 (en) Method for blocking unwanted facsimile transmissions
CN10144927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程序
US6807395B2 (en)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system, storage server used for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recording program used in storage server
CN100549935C (zh) 图像形成装置、打印任务发送方法以及计算机
AU200235099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selected peripheral of a network
JP3814991B2 (ja) 電子メール編集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WO2002082297A1 (en) Fast document delivery service
CN102123226B (zh) 图像数据发送装置
JP4258666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複合機及びそのアドレス帳データの共有方法
CN101141542B (zh) 服务使用控制系统、服务使用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JP2010087860A (ja) Fax閲覧サーバ装置及びfax閲覧システム
JP5065654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2057837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JP4132238B2 (ja) 画像入力装置付き画像蓄積サーバ
JP2007306181A (ja) 画像送信装置、画像受信装置、画像送受信装置および画像送受信システム
US20180183959A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KR20230080651A (ko) 중앙 서버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의 전용 기능 공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