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3909C -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3909C
CN100373909C CNB2005100542792A CN200510054279A CN100373909C CN 100373909 C CN100373909 C CN 100373909C CN B2005100542792 A CNB2005100542792 A CN B2005100542792A CN 200510054279 A CN200510054279 A CN 200510054279A CN 100373909 C CN100373909 C CN 1003739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data
mentioned
image processing
data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42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1173A (zh
Inventor
大山真纪
川本启之
宫本功
刀根刚治
大川智司
西多平
荒井博
杉山尚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71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1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39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390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33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3307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prior to start of transmission, input or output of the picture signal only
    • H04N1/33315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prior to start of transmission, input or output of the picture signal only reading or reproducing mode only, e.g. sheet size,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33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2201/33307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of a particular mode
    • H04N2201/33314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of a particular mode of reading or reproducing mode
    • H04N2201/33321Image or page size, e.g. A3, A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33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2201/33307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of a particular mode
    • H04N2201/33314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of a particular mode of reading or reproducing mode
    • H04N2201/33328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33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2201/33307Mode signalling or mode changing; Handshaking therefor of a particular mode
    • H04N2201/33378Type or format of data, e.g. colour or B/W, halftone or binary, computer image file or facsimil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用简单的处理对图像处理装置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有效、合适的图像处理,将其发送至外部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系统,其图像格式变换部(125)对存储于作为图像数据存储装置的硬盘(118)上的图像数据进行γ补正处理、滤波处理、变倍处理、中间色调处理、格式变换等图像处理,以适合在外部委托人装置(126)设定的获取条件。然后,将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委托人装置(126)。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图像处理装置存储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装置的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
背景技犬
现在,所谓网络扫描技术为公众所知,该网络扫描技术是这样的技术:PC1希望从纸原稿变换为电子图像数据,并得到该电子图像数据时使用的技术。因此,用扫描器读取纸原稿后,将其变换为PC1所选择的图像格式,例如JPEG等,送向PC1。这时,读取纸原稿时的电子图像数据的信息量大(在PC进行阅览或保存,并不需要这么多的信息量),因此,采取降低分辨率,或使得压缩率比较高。通过上述这样的变换成JPEG等通常形式,降低分辨率,使得压缩率比较高,作成图像数据,以便使得PC容易处理,因此,若将该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其它PC也能接收。即,在网络扫描技术中,图像数据得到共有化。
例如可以参考专利文献特开2000-333026(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1”),特开2001-150744(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2”),其是将数字式复印机或图像读取装置与网络连接,通过该数字式复印机或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器扫描图像,然后将读取的图像数据传送给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等其它终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输入部设有以通用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为基础的扩充盒,将已扫描的图像存储于所述扩充盒内的扫描盒(硬盘)。然后,可将所述扫描盒里存储的图像在与网络连接的各计算机系统间共有。
以下是使用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扫描盒功能的处理程序:首先,选择分辨率、灰度、倍率、读入面、图像尺寸、保存地点等的扫描参数,读入原稿。将读入的图像数据转送图像处理部,根据扫描参数执行图像处理。但是,由于未预定图像的印刷输出,所以,无需生成印刷输出系的数据格式,省略了从RGB系至CMYK系的色坐标系变换、灰度补正和图像数据的压缩处理。然后,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转送至扩充盒。在扩充盒,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暂时保存于扫描盒,该扫描盒被分配在硬盘装置内的所设定的磁盘区域,若所有的原稿页存储结束,则与网络连接的委托人装置从扫描盒中取出图像数据。
在该以往技术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用户选择分辨率、灰度、倍率、读入面、图像尺寸、保存地点等的扫描参数,读入原稿。由于已读入的图像数据被转送至图像处理部,在根据扫描参数执行图像处理后存入存储装置,所以,不能对存储后的数据进行图像格式变换。因此,在若干人在不同图像格式条件下希望接收存入存储装置的图像数据时,必须对应各用户的要求条件重新扫描。
另外,所谓捕获(capture)技术(复印用技术)也为人们所公知,该捕获技术是这样的技术:从纸原稿变换为电子图像数据,本来,并不设想向PC送信,而是在印刷纸上形成图像,复印输出。因此,以专用形式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上述专用形式的图像数据是指例如不实行上述那样的为了易于送信而采取的降低分辨率或以比较高的压缩率进行压缩,不变换为易于PC阅览编辑的例如JPEG等具有通用性的图像数据,而且处于RGB→CMKY的状态。
当使得通过捕获技术存储在存储装置的图像数据,通过送向PC使其共有化场合,存在以下问题: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硬盘中的图像数据大多为在数字式复印机中处理的专用格式,而且,为了节约内存,在用压缩算法压缩时有用专用算法进行压缩的情况,因此,即使传送给外部委托人装置,也无法通过通用的应用软件阅览或是编辑。
再有,在以往技术中,施以用于复印的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与施以扫描盒发送用的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二者的图像处理不同。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将由数字式复印机打印输出的图像数据和用网络扫描器发送的图像数据,使用相同数字式复印机进行打印输出场合,所输出的图像不同。
另外,在以往技术中,在复印原稿时,按下复印按钮得到复印图像。而在发送时,按下扫描按钮得到发送的图像。这样,在复印原稿时和发送原稿时,必须对相同的原稿进行两次扫描,颇费功夫。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上述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可用简单的处理对图像处理装置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有效、合适的图像处理,将其发送至外部装置。
为解决上述课题,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1)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委托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上述图像处理装置通过网络与上述委托人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设有:
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原稿图像,生成图像信号;
图像数据生成装置,对上述图像信号施以所设定的图像处理,生成图像数据;
存储装置,存储由上述图像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
数据压缩/扩展装置,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扩展;
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将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的图像数据的格式加以变换,以适应于上述委托人装置指定的格式条件;
通信装置,将由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实行图像格式变换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上述委托人装置;
控制装置,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
按照上述(1)的发明,可以将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装置中,因此,无须对一度读取过的原稿再次进行读取处理。由此,在需要将有读取履历的原稿向外部委托人装置等发送场合,只要发送存储于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即可。另外,在将图像数据向外部委托人装置发送时,可将图像数据变换为外部委托人装置指定的格式再进行发送。这样,可以向外部发送有效的图像数据。
(2)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委托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上述图像处理装置通过网络与上述委托人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设有:
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原稿图像,生成图像信号;
图像数据生成装置,对上述图像信号施以所设定的图像处理,生成图像数据;
存储装置,存储由上述图像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
数据压缩/扩展装置,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扩展;
操作装置,指定图像数据的发送对象方委托人装置,以及要发送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
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将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的图像数据的格式加以变换,以适应于通过上述操作装置指定的格式条件;
通信装置,将由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实行图像格式变换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由上述操作装置指定的发送对象方委托人装置;
控制装置,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
按照上述(2)的发明,可以将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装置中,因此,无须对一度读取过的原稿进行再次读取。从而,在需要将有读取履历的原稿向外部委托人装置等设备发送场合,只要将存储于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发送出即可。另外,在将图像数据向外部委托人装置发送时,可以通过设置于图像处理装置中的操作装置,指定要发送的图像数据的格式,将图像数据格式变换为该格式发送。这样能向外发送有效的图像数据。
(3)根据上述(1)或(2)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委托人装置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包括图像质量模式,上述图像质量模式是指文字、照片文字混合、照片、OCR等。
按照上述(3)的发明,可以从外部委托人装置侧指定要接收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模式。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个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委托人装置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包括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信息。
按照上述(4)的发明,可以由外部委托人装置侧指定要接收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委托人装置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包括中间色调处理信息,上述中间色调处理信息是指将图像数据处理为二值数据还是多值数据。
按照上述(5)的发明,可以由外部委托人装置侧指定将接收的图像数据处理为二值数据还是多值数据。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委托人装置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包括格式信息,该格式信息决定图像数据格式。
按照上述(6)的发明,可以从外部委托人装置侧指定要接收的图像数据的格式。
(7)根据上述(1)-(6)中任一个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设有分辨率变换装置,用于对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进行变换。
按照上述(7)的发明,可以用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对图像数据的分辨率进行变换。
(8)根据上述(1)-(7)中任一个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设有滤波处理装置,对输入的图像数据施以所设定的滤波处理。
按照上述(8)的发明,可用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对输入的图像数据施以所设定的滤波处理。
(9)根据上述(1)-(8)中任一个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设有浓度γ处理装置,用于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设定的浓度γ处理。
按照上述(9)的发明,可以用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对图像数据进行浓度γ处理。
(10)根据上述(1)-(9)中任一个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设有中间色调处理装置,用于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设定的中间色调处理。
按照上述(10)的发明,可以用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对图像数据施以中间色调处理。
(11)根据上述(1)-(10)中任一个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设有格式变换装置,用于将输入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所设定的格式。
按照上述(11)的发明,可以用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对图像数据实行格式变换。
(12)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是在上述(1)-(11)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中实行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图像数据选择工序,从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的图像数据中,选择要发送的图像数据;
格式条件指定工序,指定在上述图像数据选择工序中选择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
图像处理决定工序,根据在上述格式条件指定工序中指定的格式条件,决定对在上述图像数据选择工序中选择的图像数据进行何种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实行工序,对于在上述图像数据选择工序中选择的图像数据,实行在上述图像处理决定工序中决定的图像处理;
图像数据发送工序,将由上述图像处理实行工序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设定的外部委托人装置。
按照上述(12)的发明,可用简单的处理对图像处理装置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有效、合适的图像处理,将其发送至外部委托人装置。
(13)根据上述(12)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数据选择工序包括发送对象方指定工序,指定向其发送图像数据的发送对象方外部委托人装置。
按照上述(13)的发明,可用简单的处理对图像处理装置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有效、合适的图像处理,将其发送至外部委托人装置。
(14)根据上述(12)或(13)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实行工序包括:
数据扩展工序,对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扩展处理;
分辨率变换工序,对在上述数据扩展工序中被扩展的图像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
滤波处理工序,对在上述分辨率变换工序中进行了分辨率变换的图像数据施以所设定的滤波处理;
浓度γ处理工序,对在上述滤波处理工序中经滤波处理的图像数据施以所设定的浓度γ处理;
中间色调处理工序,对在上述浓度γ处理工序中进行了浓度γ处理的图像数据施以所设定的中间色调处理;
格式变换工序,将在上述中间色调处理工序中进行了中间色调处理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所设式的格式。
按照上述(14)的发明,可以容易地将图像数据变换为所要求的格式。
(15)一种图像处理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实行上述(12)~(14)中之任一个的图像处理方法。
按照上述(15)的发明,可以使计算机实行上述(12)~(14)中之任一个的图像处理方法。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具有以下效果:可用简单的处理对图像处理装置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有效、合适的图像处理,将其发送至外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2所示为扫描补正部的结构方框图。
图3所示为打印补正部的结构方框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图像处理系统动作说明图。
图5所示为外部委托人装置的显示部上所显示的图像数据选择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6所示为外部委托人装置的显示部上所显示的获取条件选择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7所示为图像格式变换部的结构方框图。
图8A为分辨率变换器的说明图。
图8B为分辨率变换器的说明图。
图8C为分辨率变换器的说明图。
图9A为用于说明滤波器处理的说明图。
图9B为用于说明滤波器处理的说明图。
图9C为用于说明滤波器处理的说明图。
图10A为用于说明γ变换处理的说明图。
图10B为用于说明γ变换处理的说明图。
图11A为用于说明抖动(dither)法的说明图。
图11B为用于说明抖动法的说明图。
图12是误差扩散法说明图。
图13为表示图像数据获取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4为表示图像数据的格式变换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图像处理系统动作说明图。
图16所示为图像处理装置操作部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发送数据选择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17所示为图像处理装置操作部的显示部上显示的发送条件选择画面的一个例子。
符号说明:100为图像处理装置,101为机械(engine)部,102为打印控制器部,111为读取组件,112为扫描补正部,113为彩色多值数据定长压缩器,114为通用总线,115为打印控制器,116为半导体存储器,117为主控制器,118为硬盘,119为彩色多值数据定长扩展器,120打印补正部,121为GAVD,122为成像组件,123为FAX控制器,123a为单色二值可变长可逆压缩数据扩展器,124为网络接口控制器(NIC),125为图像格式变换部,126为外部委托人装置,127为操作部,128为显示部,129为“文件盒(document box)”按钮,201为扫描γ补正部,202为变倍部,301为打印γ补正部,302为中间色调处理部,500为获取数据选择画面,501,1102,1201,1602为图像数据,502为“获取条件”按钮,600为获取条件设定画面,601为“获取器”按钮,701为输入端口,702为扩展器,703为分辨率变换器,704滤波处理部,705为浓度γ部,706为中间色调处理部,707为压缩器,708为输出端口,801为主扫描方向分辨率变换程序块,802为副扫描方向分辨率变换程序块,803为触发器,804为插值像素计算部,805为线存储器,806为副扫描线存储器,807为插值像素计算部,1101为抖动阈值矩阵,1202为像素,1203为注目像素,1600为发送数据选择画面,1601为发送目的地指定栏,1603为“发送条件”按钮,1700为发送条件设定画面,1701为“发送”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的较佳实施形态作详细说明。
实施形态1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方框图。该图像处理系统由图像处理装置100和通过网络与该图像处理系统100连接的外部委托人装置126构成。在本实施形态中,该图像处理装置100为具有复印功能及打印功能等的所谓复合装置。先参照图1就图像处理装置100的一般图像处理进行说明。又,图中所示箭头表示图像数据的流向。
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功能可大致区分为机械部101和打印控制器部102。
整个机械部101由机械部控制器110控制。在该机械部101中,读取组件111为读取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原稿图像作为色分解为R、G、B的图像数据,传送至扫描补正部112。如图2所示,在扫描补正部112对R、G、B图像数据,用扫描γ补正部201进行扫描γ处理,用变倍部202进行变倍处理。
在扫描补正部112处理后的各8位(bit)的数据由彩色多值数据定长压缩器113变换为各色n位(n≤8)的数据。该压缩后的图像数据通过通用总线114被送至打印控制器115。
打印控制器115具有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半导体存储器116。利用主控制器117在该半导体存储器116中存储传输来的图像数据。又,主控制器117设有微机,对整个图像处理装置100进行集中控制。
另外,硬盘118中能够随时保存存储于半导体存储器116中的图像数据。这是为了在图像处理装置100进行打印输出时打印纸堵塞,打印无法正常结束时可避免重新读取原稿,也为了进行电子分类。除了上述功能外,近年来还增加了存储读取的原稿,以便在必要时再输出的功能。
在输出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作为存储装置的硬盘118内的图像数据暂时展开于打印控制器115的半导体存储器116,接着通过通用总线114,被送至机械部101。然后,机械部101的彩色多值数据定长扩展器119将传输来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各色8位的RGB图像数据。该变换后的图像数据被传输至打印补正部120。
如图3所示,在打印补正部120,打印γ补正部301对输入的RGB进行打印γ补正。然后,中间色调处理部302进行使得图像数据适合GAVD121及成像组件122的中间色调处理,作为用于成像的数据送向下一机构,输出至转印纸上。
又,FAX控制器123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00的FAX功能,在电话线路等所设定的网络之间进行图像数据的收发信。单色二值(binary data)可变长可逆压缩数据扩展器123a进行收发信数据的压缩、扩展。
下面参照图4就外部委托人装置126直到获取来自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图像数据的一连串处理内容进行说明。
网络接口控制器(NIC)124为用于将图像处理装置100连结至LAN等网络的接口。有关图像格式变换部125的详细结构将在后文说明。
如前上述,硬盘118中存储有已施以扫描补正的图像数据,用户可在外部委托人装置126的显示部显示、阅览存储于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硬盘118内的图像数据的题目名(文件名)。图5表示此时显示于外部委托人装置126的显示部上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
用户如果在如图5所示的获取数据选择画面500上选择获取的图像数据(本例情况下,选择所显示的图像数据501中的DATA000,按下“获取条件”按钮502),则在外部委托人装置126的显示部上显示如图6所示的获取条件设定画面600。在该获取条件600中,可设定图像质量模式(例如文字、文字照片、照片、OCR)、分辨率(例如600dpi、400dpi、300dpi、200dpi)、中间色调处理(例如,二值,多值)、输出格式(例如JPEG,TIFF,JPEG2000)等获取图像数据时的各条件。然后,按下“获取”按钮601,开始获取处理。
在图6所示例中,表示设定以下获取条件:
图像质量模式:照片
分辨率:200dpi
中间色调处理:多值
输出格式:JPEG。
这样,若在外部委托人装置126设定获取条件,要求获取存储于作为图像存储装置的硬盘118中的图像数据,则所设定的获取条件就被传送至打印控制器115(图4的A)。接着,打印控制器115将存储于硬盘118的图像数据一时展开在打印控制器115的半导体存储器116(图4的B)。然后,打印控制器115阅读展开在半导体存储器116中的图像数据的属性,决定对该图像数据,为满足上述获取条件,要进行哪一种图像处理。将展开于上述半导体存储器116中的图像数据与所决定的图像处理实行指令一起,通过通用总线114,传输至图像格式变换部125(图4的C)。图像格式变换部125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施以所设定的图像处理(在本例中,由于要求获取的模式为照片模式,因此是照片模式用的γ补正处理、照片模式用的滤波处理、200dpi的变倍处理、用于生成多值数据的中间色调处理、JPEG格式输出),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通过NIC124发送至外部委托人装置126(图4的D)。另外,如网络上连接有多个外部委托人装置126,则可发送适合各获取条件的图像数据。
另外,至此为止的说明中,就施以复印用的图像处理的在RGB系的色空间压缩的图像数据存储于硬盘11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这里,存储于硬盘118中的图像数据为以彩色复印机等作为复印图像读取的某色空间系的图像数据。所谓某色空间,可以是与设备相关的(取决于设备种类(装置特性))的色空间(Yuv,CMY),也可以是与设备无关的(不取决于设备种类(装置特性))的色空间(sRGB)。又,在将这些某色空间信号通过网络发送至其他装置时,被补正为与其他装置之间可原封不动地相互能利用的相同色空间。所谓相同色空间,是指例如标准的sRGB空间或Lab空间,或即使是在不同设备之间也能够共有的专用的色空间系等。
下面,就图像格式变换部125的构成进行说明。图7所示为图像格式变换部的结构方框图。
如图7所示,输入端口701通过通用总线114接受来自存储于硬盘118的图像数据及来自打印控制器115的图像处理实行指令。然后,扩展器702对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扩展。
扩展后的图像数据由分辨率变换器703变换分辨率,以满足上述获取条件。图像数据被赋予作为图像数据属性的分辨率信息(扫描分辨率),所以,可根据上述分辨率信息进行变换,以便满足上述获取条件的分辨率。例如,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为100dpi场合,这次要求的分辨率为200dpi,因此,进行200%的扩大方向的分辨率变换。
分辨率变换后的图像数据由滤波处理部704施以滤波处理,调整MTF的强弱,以便满足上述获取条件。这次因选择了照片模式,所以进行使图像数据的MTF钝化的滤波处理。对以文字、线条图为中心的图像数据进行强化MTF的滤波处理。
滤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由浓度γ部705施以调节浓度特性的浓度γ处理,以满足上述获取条件。这次因选择了照片模式,所以尽可能实施减缓浓度梯度的γ变换处理,以提高中间浓度的再现性。在选择文字模式的情况下,则施以具有陡峭的浓度梯度的γ变换处理,以提高文字、线图的清晰性,提高图像数据的文字可读性。
滤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由中间色调处理部706量化为二值的图像数据。最后,图像数据被压缩器707压缩,通过输出端口708输出至通用总线114,发送至外部委托人装置126等。
以下就构成图像格式变换部125的扩展器702、分辨率变换器703、滤波处理部704、浓度γ部705、中间色调处理部706及压缩器707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先说明扩展器702的处理。图像格式变换部125为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满足上述获取条件的图像处理,由扩展器702对压缩的第1形式的图像数据进行扩展。所谓第1形式的图像数据相当于例如标准化的JPEG等通用数据格式的图像数据,或专用程序块(block)定长压缩等的专用数据格式的图像数据。
下面说明分辨率变换器703的处理。在这里,作为对象的像素数据为多值数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双方可进行向任意分辨率变换,对这种方式的例子进行说明。如图8A所示,该分辨率变换器703由主扫描方向分辨率变换程序块801和副扫描方向分辨率变换程序块802构成,上述主扫描方向分辨率变换程序块801对输入的多值数据在主扫描方向进行分辨率变换,上述副扫描方向分辨率变换程序块802对在主扫描方向进行变换后的多值数据,在副扫描方向进行分辨率变换。
如图8B所示,在主扫描方向分辨率变换程序块801中,为将输入的多值数据变换为指定分辨率的数据,在主扫描方向进行像素插值。作为插值的像素数据值的计算方式,可使用通常的最接近像素置换法、邻接二像素加权平均法、三次函数卷积运算法等。具体地说,用可锁存各1位(bit)的数据的多个触发器803存储像素数据,由插值像素计算部804计算插值的数据值。
如图8C所示,主扫描方向分辨率变换后的数据,在副扫描方向分辨率变换程序块802,进入副扫描线存储器806,该副扫描线存储器806包括若干一线存储器805,分别能存储主扫描方向分辨率变换后的一线份的数据,从该副扫描线存储器806进入插值像素计算部807,根据副扫描方向的参照像素数据,计算插值线的数据值。上述计算方式与主扫描方向一样,可使用最接近像素置换法、邻接两像素加权平均法、三次函数卷积运算法等。
下面说明滤波处理部704。滤波处理用于调制图像数据的MTF,该处理有两种:一种是提高MTF值,使得比原图像数据高,强调图像边缘;另一种是降低MTF值,使图像平滑化。
在提高图像数据的MTF场合,如图9A所示,将原图像的图像频率以实线表示,将滤波处理后的图像频率以虚线表示,实施强化图像频率隆起的处理。其中,纵轴表示图像浓度的动态范围,横轴表示图像数据的光栅形式参照方向。
使图像数据的MTF平滑化场合,如图9B所示,实施使图像频率隆起钝化的处理。作为实际的处理,以二维图像数据的光栅形式方向作为线方向(x方向),以另一方向为y方向,以线为单位处理图像数据,根据周边像素值计算注目像素值。
图9C表示以注目像素为中心,周边5×5个像素,注目像素设为Xn,m,将周边像素以记号表示。
在提高图像数据的MTF场合,将需要强调的图像频率的微分系数,以图像数据分辨率为基调,计算配置为矩阵状的系数(以下称为矩阵系数)。该矩阵系数与周边像素记号的形式一样,标以An-2,m-2,An-2,m-1,....,An,m,An+2m+1,An+2,m+2,提高图像数据MTF场合的滤波处理后的注目像素值Y由下述运算式表示:
B=(Xn-2,m-2×An-2,m-2)+(Xn-2,m-1×An-2,m-1)+…+(Xn+2,m+2×An+2,m+2)  …(1)
D=B×C                        …(2)
Y=D+Xn,m                …(3)
通过微分系数求得矩阵系数,(1)式为对所得矩阵系数和图像数据进行矩阵积运算。由该式(1)求得的B值为滤波处理得到的图像的强化成分。(2)式为对该强化成分进行任意放大缩小的项。由(2)式求得的滤波处理的强化值,加上注目像素值,可计算最终的注目像素值(式(3))。利用如上上述的运算,变换图像数据的原像素,进行提高图像数据的MTF值的操作。
在使图像数据平滑化场合,将注目像素与其周边像素相加,再除以像素数E,求得注目像素与其周边像素的平均值。利用这样的运算,变换图像数据的原像素,进行图像数据的平滑化处理。在调整平滑化程度的意义上,不是单纯地将注目像素和周边像素的权重视作同等进行平均化,而是在各像素之间保持间隔,如下式(4)所示,在矩阵系数中代入任意整数,可调整注目像素值Y。
Y=(Xn-2,m-2×An-2,m-2)+(Xn-2,m-1×An-2,m-1)+…+(Xn+2,m+2×An+2,m+2)/E    …(4)
通过上述处理,在滤波处理部704,对多值图像数据可实现能够调制MTF的滤波处理功能。这样,如果原图像是以文字为中心的图像,则可通过强调MTF,提高图像质量。如果原图像是以图案为中心的图像,则可利用若干平滑化处理赋予柔滑度,提高图像质量。这样,可通过选择与图像种类相对应的滤波系数,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下面说明浓度γ部705的处理。γ变换处理可改变图像的浓度梯度和浓度特性。如图10A所示,实线表示γ变换图线,根据该图线,仅仅将与原图像数据(横轴)相当的值变换为γ变换后的图像数据(纵轴)的值。变更该变换图线的曲线,可变更为具有所希望的浓度分布的图像数据。例如,作成如图10A点划线所示的γ变换图线,则与实线所示的γ变换图线相比,可以将γ变换后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浓度梯度平滑的图像数据。在图10A中,随着靠近图示箭头一侧,其浓度增大。
为方便起见,γ变换图线的制作方法,参照图10B所示,根据从原点向45°方向延伸的线性γ变换图线(实线)进行说明。
在不改变浓度特性,使图像整体浓度上下变动的场合,如图10B所示,可以使γ变换图线(虚线)平行移动,在改变图像的浓度梯度场合,可以改变γ变换图线的倾斜度。另外,在变更浓度特性场合,变更如图10A所示的连续曲线的γ变换图线的弯曲程度,即可得到任意浓度特性。
利用这些装置,在浓度γ部705可实现γ变换处理功能,能对多值图像数据变更图像数据的浓度梯度及浓度特性。这样,可通过选择与图像类型相应的γ曲线,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下面,说明中间色调处理部706的处理。中间色调处理部706是将多值图像数据量化为二值或与其接近的小数值的灰度数的处理。其具体处理方法有多种多样。在这里,就通常使用的单纯量化法、抖动法(dither)、误差扩散法进行说明。为了方便,量化灰度数取为二值。
单纯量化法以多值图像数据的动态范围中的任意值作为阈值,将图像数据二值化(两灰度化处理)。例如,当将动态范围为0~255的256个灰度等级的多值图像数据量化为0和1的场合,若设定阈值为128,则如果图像数据为100,其量化值为0,如为200,则其量化值为1。
抖动法使用矩阵状的阈值,将图11A的抖动阈值矩阵1101一阈值一像素地瓦片状嵌入图11B的图像数据1102,对每一像素进行二灰度化。如将矩阵内的阈值设定为在图像数据的动态范围内波动的阈值,则能够与图像的分辨率综合调整,以2灰度等级化的图像数据也能再现中间浓度。
误差扩散法和单纯量化法一样,以任意阈值进行二灰度化,但是,误差扩散法和是这样的中间色调处理:存储量化时发生的量化误差,进行处理的注目像素,加入按光栅形式顺序已经结束量化处理,误差确定的周边像素的误差进行量化,将图像数据总量的因量化产生的误差限于最小限度。
量化时发生的误差,是指例如将动态范围为0-255的256灰度等级的多值图像数据量化为0和1的值时,图像数据如果是100,则量化值为0,尽管图像数据中有100这样的中间浓度信息,还是作为最低值的0处理,失去图像数据的中间浓度信息。因此,该图像数据的量化误差为“100=100-0”(动态范围的最低值)。又,如图像数据为200,则其量化值为1,此时尽管也存在200这一中间浓度信息,但仍作为1这一最大值处理,因此,该图像数据的量化误差为“-55=200-255”(动态范围的最高值)。
在对每一像素的量化处理结束后,将这些量化误差值作为不同于图像数据的其他数据存储,如图12所示,如果考虑到图像数据1201按光栅形式顺序处理,对于图中加网纹表示的像素1202,量化误差已经确定完毕并被存储。根据误差扩散法,误差确定的注目像素1203周边的误差值的平均加于注目像素值后,进行二灰度化处理,以此可以缓和所有图像数据的量化误差导致的中间浓度信息的缺失。
利用这些方法,在中间色调处理部706,能够对多值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数据的二值化处理。这样,可减少数据量,且可通过选择与图像种类相应的中间色调处理,取得高质量图像。
最后,说明扩展器702的处理。扩展器702为用于设定输出的图像数据的格式的装置。为将完成上述各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外部委托人装置126,再将该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生成第2形式的图像数据。上述第2形式的图像数据是指例如TIFF那样的通用图像文件格式的图像数据,或如JPEG、JPEG2000那样的静止画面的通用压缩格式的图像数据,或如专用程序块定长压缩等的专用数据格式的图像数据。
以下说明使用该实施形态1的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图像数据获取处理步骤。图13所示为该图像数据获取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用户从外部委托人装置126选择要获取(发送)的图像数据(存储于硬盘118)(步骤1301)。具体地说,从显示于外部委托人装置126的显示装置的获取数据选择画面500(参照图5)选择要获取(发送)的图像数据。
接着,设定要获取(发送)的图像数据的获取(发送)条件(步骤1302)。该获取(发送)条件的设定,在显示于外部委托人装置126的显示装置的获取条件设定画面600(参照图6)中,通过选择相应的项目执行。这里指定的获取(发送)条件涉及例如图像数据的图像质量模式、分辨率、中间色调处理、输出格式等。
打印控制器115根据在步骤S1301中选择的图像数据的属性,决定为了满足在步骤1302中设定的获取(发送)条件要实行何种图像处理(步骤1303)。
对在步骤1301所选择的图像数据,图像格式变换部125实行在步骤1303所决定的图像处理(步骤1304)。
最后,图像格式变换部125将完成所有的处理的图像数据向有获取(发送)要求的外部委托人装置126发送(步骤1305)。
下面说明图像格式变换部125的图像数据的处理步骤。图14所示为图像格式变换部125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格式变换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由于输入图像格式变换部125的图像数据被压缩,为将其回复为多值数据,在扩展器702进行扩展(步骤S1401)。然后,对回复为多值数据的图像数据,在分辨率变换器703进行分辨率变换处理(步骤S1402),在滤波处理部704进行滤波处理(步骤S1403)。其后,对该图像数据,在浓度γ部705作浓度γ处理(步骤S1404),由中间色调处理部706进行中间色调处理(步骤1405)。最后,将进行各种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用压缩器707施以压缩处理,变换为所定格式(步骤1406)。
通过进行上述说明的处理,对存储于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图像数据,可以用简单的处理,进行有效、合适的图像处理,获取(发送)外部委托人装置126所需格式的图像数据。
实施形态2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进行说明。该实施形态2的图像处理系统的构成与实施形态1所示结构大致相同,故省略其各个构成部分的说明。但是,在实施形态2中,获取(发送)的图像数据的获取(发送)条件的设定不是由外部委托人装置126方,而是由图像处理装置100方进行,这一点不同于实施形态1。下面参照图15就从图像处理装置100向外部委托人装置126发送图像数据为止的一系列处理内容进行说明。图中显示的箭头标记表示图像数据的流向。
在图15所示的图像处理系统中,与实施形态1的情况相同,硬盘118上存储有施以扫描补正的图像数据,用户可以在操作部127(参照图16)的显示部128显示存储于硬盘118上的图像数据题目名(文件名)并进行阅览。图16所示为此时显示于操作部127的显示部128上的画面的一个例子。
首先,用户从操作部127选择向外部发送的图像数据。这里,如图16所示,用户按下操作部127的“文件箱”按钮129,发送数据选择画面1600就表示在显示部128。在该发送数据选择画面1600上,表示发信对象方指定栏1601和存储于硬盘118内的图像数据1602。于是,从显示的各图像数据中选择需向外部发送的图像数据,指定发信对象方即发送目的地。在本例的情况下,选择DATA002的图像数据,指定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也可以对发送目的地指定与网络连接的委托人装置名称。
在完成选择要发送的图像数据以及指定发送目的地之后,按下“发信条件”按钮1603,则在显示部128上显示如图17所示的发信条件设定画面1700。在该发信条件设定画面1700,可以设定图像质量模式(如文字、文字照片、照片、OCR)、分辨率(如600dpi、400dpi、300dpi、200dpi)、中间色调处理(例如2值、多值)、输出格式(如JPEG、TIFF、JPEG2000)等发送图像数据时的各条件。设定发送条件后,按下“发信”按钮1701,就开始对选择的图像数据进行发送处理。
在图17所示例中,设定下述发送条件:
图像质量模式:文字
分辨率:400dpi
中间色调处理:二值
输出格式:TIFF。
这样,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操作部127设定对外部委托人装置126的图像数据发送条件,要求发送存储于作为图像数据存储装置的硬盘118的图像数据时,发送条件被传送至打印控制器115(图15的A)。接着,打印控制器115将存储于硬盘118的图像数据一时展开在打印控制器115的半导体存储器116(图15的B)。接着,打印控制器115见到展开在半导体存储器116上的图像数据的属性,为满足上述获取要求,决定对该图像数据进行何种图像处理,在发出所决定的图像处理的实行指令的同时,将展开于上述半导体存储器116上的图像数据通过通用总线114发送至图像格式变换部125(图15的C)。图像格式变换部125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施以所设定的图像处理(这里,要求发送的模式为文字模式,因此是文字模式用的γ补正处理、文字模式用的滤波处理、400dpi的变倍处理,用于生成二值数据的中间色调处理、TIFF格式输出),经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通过NIC124发送至外部委托人装置126(图15的D)。另外,如果网络上连接有多个外部委托人装置126,可分别发送适合最佳发送条件的图像数据。
利用以上说明的处理,可以将存储于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硬盘118上的图像数据变换为用户希望的格式,传输至外部委托人装置126。在该实施形态2中的图像格式变换的处理步骤,除了如图13所示的步骤1301处理中增加指定发送目的地的工序之外,其它与实施形态1相同,因此,这里省略其说明。
如上上述,采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可用简单的处理,对图像处理装置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有效、合适的图像处理,然后将其发送至外部装置。
本实施形态中说明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使用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等的计算机,执行预先准备的程序加以实现。该程序记录于硬盘、软盘、CD-ROM、MO、DVD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上,可利用计算机从记录媒体读出执行。该程序也可以是传送媒体,可通过因特网等网络分发。
如上上述,本发明的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可用于读取图像原稿,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特别适于将在装置内部暂时处理的图像数据用于外部设备的场合。

Claims (14)

1.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委托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上述图像处理装置通过网络与上述委托人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原稿图像,生成图像信号;
图像数据生成装置,对上述图像信号施以所设定的图像处理,生成图像数据;
存储装置,存储由上述图像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
数据压缩/扩展装置,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扩展;
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将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的图像数据的格式加以变换,以适应于上述委托人装置指定的格式条件;
通信装置,将由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实行图像格式变换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上述委托人装置;
控制装置,对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整体进行控制。
2.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委托人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上述图像处理装置通过网络与上述委托人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原稿图像,生成图像信号;
图像数据生成装置,对上述图像信号施以所设定的图像处理,生成图像数据;
存储装置,存储由上述图像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
数据压缩/扩展装置,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扩展;
操作装置,指定图像数据的发送对象方委托人装置,以及要发送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
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将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的图像数据的格式加以变换,以适应于通过上述操作装置指定的格式条件;
通信装置,将由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实行图像格式变换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由上述操作装置指定的发送对象方委托人装置;
控制装置,对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整体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包括图像质量模式,上述图像质量模式是指文字、照片文字混合、照片或OCR。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包括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包括中间色调处理信息,上述中间色调处理信息是指将图像数据处理为二值数据还是多值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指定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包括格式信息,该格式信息决定图像数据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包括分辨率变换装置,用于对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进行变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包括滤波处理装置,对输入的图像数据施以所设定的滤波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包括浓度γ处理装置,用于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设定的浓度γ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包括中间色调处理装置,用于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所设定的中间色调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格式变换装置包括格式变换装置,用于将输入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所设定的格式。
12.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是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中实行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图像数据选择工序,从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的图像数据中,选择要发送的图像数据;
格式条件指定工序,指定在上述图像数据选择工序中选择的图像数据的格式条件;
图像处理决定工序,根据在上述格式条件指定工序中指定的格式条件,决定对在上述图像数据选择工序中选择的图像数据进行何种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实行工序,对于在上述图像数据选择工序中选择的图像数据,实行在上述图像处理决定工序中决定的图像处理;
图像数据发送工序,将由上述图像处理实行工序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上述外部委托人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数据选择工序包括发送对象方指定工序,指定向其发送图像数据的发送对象方外部委托人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实行工序包括:
数据扩展工序,对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扩展处理;
分辨率变换工序,对在上述数据扩展工序中被扩展的图像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
滤波处理工序,对在上述分辨率变换工序中进行了分辨率变换的图像数据施以所设定的滤波处理;
浓度γ处理工序,对在上述滤波处理工序中经滤波处理的图像数据施以所设定的浓度γ处理;
中间色调处理工序,对在上述浓度γ处理工序中进行了浓度γ处理的图像数据施以所设定的中间色调处理;
格式变换工序,将在上述中间色调处理工序中进行了中间色调处理的图像数据变换为所设定的格式。
CNB2005100542792A 2004-03-19 2005-03-21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39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80634A JP2005269379A (ja) 2004-03-19 2004-03-19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080634/04 2004-03-19
JP080634/2004 2004-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1173A CN1671173A (zh) 2005-09-21
CN100373909C true CN100373909C (zh) 2008-03-05

Family

ID=34836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427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3909C (zh) 2004-03-19 2005-03-21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72004B2 (zh)
EP (1) EP1578107A3 (zh)
JP (1) JP2005269379A (zh)
CN (1) CN10037390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08044D0 (en) * 2001-03-30 2001-05-23 British Telecomm Application synchronisation
CA2440807A1 (en) * 2001-03-30 2002-10-1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Multi-modal interface
AU2003229879A1 (en) * 2002-03-28 2003-10-1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Synchronisation in multi-modal interfaces
US7710599B2 (en) * 2005-03-22 2010-05-0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7788581B1 (en) 2006-03-07 2010-08-31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Dynamic content insertion
JP4802082B2 (ja) 2006-11-22 2011-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変倍処理決定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742062B2 (ja) * 2007-03-22 2011-08-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110945B2 (ja) 2007-04-12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TWI463415B (zh) * 2009-03-06 2014-12-01 Omnivision Tech Inc 以物件為基礎之光學字元辨識之預處理演算法
JP5477081B2 (ja) * 2010-03-16 2014-04-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856129B (zh) * 2018-12-25 2022-10-04 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颜色校准方法及装置
JP7424076B2 (ja) 2020-01-29 2024-0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51A (zh) * 1993-11-19 1995-10-18 株式会社金星社 传真机数据压缩与传输方法
US20010028467A1 (en) * 2000-04-06 2001-10-1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Facsimile system, and facsimile terminal and format converter both for use in the system
US20020105677A1 (en) * 2001-02-07 2002-08-08 Tomoya Sato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2354268A (ja) * 2001-05-30 2002-12-06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US20030020940A1 (en) * 1996-12-20 2003-01-30 Yasuyuki Nakamur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9904A (ja) * 1993-12-09 1995-06-23 Minolta Co Ltd 写真画像プリント装置
US5680528A (en) * 1994-05-24 1997-10-21 Korszun; Henry A. Digital dressing room
US5764866A (en) * 1995-05-26 1998-06-09 Ricoh Company, Ltd. Scanner, network scann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scanner system
US6043909A (en) * 1996-02-26 2000-03-28 Imagicolor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and controlling color reproduction at multiple sites
US6356339B1 (en) * 1998-01-12 2002-03-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igital photo system which replaces a portion of subject matter common to two digital images
JP4629929B2 (ja) * 2001-08-23 2011-0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この制御方法
JP2003177997A (ja) * 2001-12-12 2003-06-27 Minolta Co Ltd データ送信装置
JP4357151B2 (ja) * 2002-03-28 2009-11-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画像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51A (zh) * 1993-11-19 1995-10-18 株式会社金星社 传真机数据压缩与传输方法
US20030020940A1 (en) * 1996-12-20 2003-01-30 Yasuyuki Nakamur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20010028467A1 (en) * 2000-04-06 2001-10-1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Facsimile system, and facsimile terminal and format converter both for use in the system
US20020105677A1 (en) * 2001-02-07 2002-08-08 Tomoya Sato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2354268A (ja) * 2001-05-30 2002-12-06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78107A3 (en) 2006-05-31
US20050259279A1 (en) 2005-11-24
EP1578107A2 (en) 2005-09-21
US7672004B2 (en) 2010-03-02
CN1671173A (zh) 2005-09-21
JP2005269379A (ja) 2005-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3909C (zh)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
US916710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CN100423534C (zh)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数据产生和传输方法
JP518744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8237937B2 (e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processing image data based on property information to enhance usability of the image data
US20040114172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mage data, and computer product
JP2001143066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記憶装置、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US20050024666A1 (en) Copying apparatus, a program, and a storage medium
JP2005304012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60215205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JP2004194278A (ja)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に読取可能な記憶媒体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2547039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用程序
EP1487189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JP462144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5004688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gram,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at can use stored image data for various purposes
US20040263884A1 (en) Facsimile apparatus, a program, and a storage medium
JP381521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面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JP322718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5051764A (ja)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に読取可能な記憶媒体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526938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4243768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10935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6087005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530200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