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3768A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3768A
CN104243768A CN201410273435.3A CN201410273435A CN104243768A CN 104243768 A CN104243768 A CN 104243768A CN 201410273435 A CN201410273435 A CN 201410273435A CN 104243768 A CN104243768 A CN 104243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original copy
pixel
page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34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3768B (zh
Inventor
大平雅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43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3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used for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9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used for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being iterative or recursive
    • H04N19/19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used for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adaptation method, adaptation tool or adaptation type being iterative or recursive involving only two p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mpression Of Band Width Or Redundancy In Fax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压缩多页图像的情况下使画质均衡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有用于实现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图像处理装置(100)具备压缩处理部(21),其将读取多张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压缩成文件;确定部(26),其确定多个原稿中的每一个原稿的图像的信息量;以及压缩尺寸计算部(26),其根据确定出的信息量来计算各原稿的图像的压缩后的尺寸,压缩处理部使用由压缩尺寸计算部计算出的压缩后的尺寸来压缩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将读取多张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压缩成文件的压缩处理部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扫描仪读取原稿来将图像数据电子化,并将电子化的文件添加于邮件发送的情况下,能够添加于邮件的容量被限制,所以有想要在作成电子化文件的时刻将图像压缩成可添加于邮件的尺寸这样的要求。作为用于实现这样的要求的方法,例如如果是JPEG2000这样的压缩方式,则能够预先指定压缩后的尺寸来进行压缩。另外,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地压缩多张原稿的方法(参照日本特开2007-158510号公报)。
然而,日本特开2007-158510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最终以多个原稿彼此有共同部分为前提,来改善压缩效率,所以在多个原稿彼此不存在共同部分的情况下,存在无法改变为通常的压缩,而不能够改善压缩效率这样的问题。另外,未公开在多个原稿彼此不存在共同部分的情况下,决定每张原稿的尺寸的方法。
另外,在将读取多个原稿而得到的多页图像例如压缩为预先指定的所需的尺寸的文件的情况下,假设均等地分配各页图像的压缩后的尺寸来进行压缩。该情况下,若假设每页中字符以及图表等的记载量的多少不同,则也存在记载量较多的页的图像与记载量较少的页的图像相比画质的恶化较大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压缩多页图像的情况下使画质均衡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具备该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是具备将读取多张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压缩成文件的压缩处理部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确定部,其确定多个原稿中的每一个原稿的图像的信息量;以及压缩尺寸计算部,其按照由上述确定部确定出的信息量来计算各原稿的图像的压缩后的尺寸,上述压缩处理部使用由上述压缩尺寸计算部计算出的压缩后的尺寸来压缩图像数据。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像素数计算部,其根据构成上述图像的多个像素的像素值,至少计算该图像的字符像素数以及有彩色像素数;以及加权部,其至少将对上述计算出的字符像素数乘以第1权重系数而得到的结果、与对有彩色像素数乘以第2权重系数而得到的结果相加,上述确定部将由上述加权部求出的值确定为上述信息量。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原稿种类判定部,该原稿种类判定部判定与各页图像对应的原稿是彩色或者黑白的哪一种,上述确定部将由上述原稿种类判定部判定出的种类确定为上述信息量。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前述的发明的任意一个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和将基于由该图像处理装置压缩的文件的图像形成于片材上的图像形成部。
本发明所涉及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是记录有将读取多张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压缩成文件的计算机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即、确定多页图像中每一页的信息量的步骤、根据确定出的信息量来计算各页图像的压缩后的尺寸的步骤、和使用计算出的压缩后的尺寸来压缩图像数据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压缩多页图像的情况下使各页图像的画质均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3A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的基层判定部判定的基层像素的最小值直方图的一个例子(在存在基层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3B是表示由实施方式1的基层判定部判定的基层像素的最小值直方图的一个例子(在不存在基层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进行的原稿种类判定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进行的彩色原稿判定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控制部进行的处理再开始的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压缩尺寸计算部进行的信息量的确定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压缩尺寸计算部进行的压缩尺寸的计算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多页图像的区域像素的像素数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多页图像的记载的分量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多页图像的压缩尺寸的一个例子(规定尺寸(文件尺寸):2048Kbyte)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压缩尺寸计算部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压缩尺寸计算部进行的信息量的确定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压缩尺寸计算部进行的压缩尺寸的计算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多页图像的压缩尺寸的一个例子(规定尺寸(文件尺寸):2048Kbyte)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计算机的硬件的框图。
符号说明
100…图像处理装置;101…控制部;102…存储装置;103…收发装置;201…图像输入装置;202…图像输出装置;203…图像显示装置;11…输入处理部;12…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1…像素判定部;122…直方图生成部;123…基层判定部;124…区域像素计数部;125…原稿种类判定部;126…彩色像素计数部;127…彩色判定部;13…第一压缩部;14…区域分离处理部;15…区域分离信号压缩部;16…第一解压部;17…画质调整部;18…色校正部;19…黑色生成底色除去部;20…空间滤波部;21…第二压缩部;22…输出灰度校正部;23…中间色调生成部;24…区域分离信号解压部;25…第二解压部;26…压缩尺寸计算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表示实施方式的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处理装置100、图像输入装置201、图像输出装置202、图像显示装置203、控制部101、存储装置102、以及收发装置103等。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具有例如复印模式、打印模式、传真发送模式、传真接收模式、图像发送模式的各模式的数字彩色复合机。在用户从这些模式中选择了任意一个模式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执行所选择的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下,对图像发送模式进行说明。所谓图像发送模式,意味例如(1)将读取原稿而得到的图像(也称为图像数据)添加于电子邮件向指定的地址发送的模式(发送至邮件(scan to e-mail)模式),(2)将读取原稿而得到的图像发送至用户指定的文件夹的模式(发送至ftp(scan to ftp)模式),(3)将读取原稿而得到的图像发送至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USB存储器等的模式(发送至usb(scan tousb)模式)等。
图像输入装置201例如由具备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线传感器的扫描仪部构成,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像转换为被色分解为RGB(R:红、G:绿、B:蓝)的电信号。由CCD线传感器输入的彩色图像信号(RGB模拟信号)通过A/D(模拟/数字)转换部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阴影校正部除去由图像输入装置201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拍摄系统产生的各种形变。
图像输出装置202具有作为图像形成部的功能,该图像形成部使用了将原稿的图像数据输出至记录纸(片材)上的电子照相方式或喷墨方式等。另外,图像输出装置202在记录纸(片材)上形成由图像处理装置100压缩的文件的图像。
图像显示装置203是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未图示)等的显示器,能够进行彩色图像的显示。另外,图像显示装置203被触摸面板覆盖,具有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入接口的功能。换句话说,在图像显示装置203上显示用于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各种指令的输入的GUI(图形用户界面)以及操作指南等。
控制部101是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者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处理器的计算机,统一控制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各种硬件。另外,控制部101进行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各硬件间的数据转送的控制。
存储装置102是硬盘或者固态硬盘等,存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处理所需的数据或信息,或者由图像处理装置100处理的处理后的数据或信息等。
收发装置103与电话线路或者网络等的通信线连接,在与连接到该通信线的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不同的装置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
图像处理装置100是用于对输入的图像数据(图像信号)实施图像处理的集成电路,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或者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构成。
图像处理装置100例如具备:输入处理部11、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第一压缩部13、区域分离处理部14、区域分离信号压缩部15、第一解压部16、画质调整部17、色校正部18、黑色生成底色除去部19、空间滤波部20、第二压缩部21、输出灰度校正部22、中间色调生成部23、区域分离信号解压部24、第二解压部25以及压缩尺寸计算部26等。
图像处理装置100在图像发送模式中的发送至邮件(scan to e-mail)模式时,将实施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发送至邮件处理部(未图示)。另外,图像处理装置100在发送至ftp(scan to ftp)模式时,将实施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发送至规定的文件夹。另外,图像处理装置100在发送至usb(scan to usb)模式时,将实施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发送至规定的USB存储器。以下,对各部进行说明。
输入处理部11具有分别对图像输入装置201发送出的RGB的图像数据实施γ校正处理等的灰度转换处理的功能。
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进行由图像输入装置201读取的原稿的种类的判定。作为原稿的种类,例如存在字符原稿(text document)、打印照片原稿(printed-picture document)、字符与打印照片混在一起的字符打印照片原稿(text and printed-picture)等。
另外,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也进行基于图像输入装置201发送出的RGB的图像数据来进行所读取的原稿是彩色原稿或者黑白原稿的哪一种的判别的处理即、自动色彩判别处理(ACS:Auto ColorSelection:自动色彩选择)。也可以在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进行是否是空白原稿(是否是无图案的原稿)的判定。
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向第一压缩部13以及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出RGB的图像数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将为了原稿种类的判别而求出的值存储于存储装置102,并用于通过后述的压缩尺寸计算部26的压缩后的尺寸的计算。以下,对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的详细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如图2所示,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具备:像素判定部121、直方图生成部122、基层判定部123、区域像素计数部124、原稿种类判定部125、彩色像素计数部126以及彩色判定部127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由区域像素计数部124求出的值来计算压缩后的尺寸。
像素判定部121基于构成图像的多个像素的像素值来进行各像素的判别。各像素的判别为判别像素是基层像素(background pixel)、相纸照片像素(照片像素)(photograph pixel)、字符像素(text pixel)、网点像素(halftone dot pixel)中的哪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也将基层像素、相纸照片像素、字符像素、网点像素等集中称为区域像素。
各像素的判别,即、将图像的各像素分离为区域像素的算法能够使用现有的区域分离方法,例如,能够按以下那样的顺序来判别像素的种类。
首先,(1)对包括关注像素的n×m(例如,7像素×15像素)的像素块中的最小浓度值以及最大浓度值进行计算。接下来,(2)使用计算出的最小浓度值以及最大浓度值来计算最大浓度差。接下来,(3)对与关注像素邻接的像素的浓度差的绝对值的总和即、总和浓度复杂度(例如,针对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计算出的值的和)进行计算。接下来,(4)进行计算出的最大浓度差与最大浓度差阈值的比较以及计算出的总和浓度复杂度与总和浓度复杂度阈值的比较。
接下来,(5)在最大浓度差<最大浓度差阈值、以及总和浓度复杂度<总和浓度复杂度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关注像素属于基层/相纸照片区域。然后,(6)在不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关注像素属于字符/网点区域。
接下来,(7)针对判定为属于基层/相纸照片区域的像素,在关注像素满足最大浓度差<基层/相纸照片判定阈值这样的条件的情况下,将关注像素判定为是基层像素,在不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将关注像素判定为是相纸照片像素。
接下来,(8)针对判定为属于字符/网点区域的像素,在关注像素满足总和浓度复杂度<(最大浓度差乘以字符/网点判定阈值得到的值)这样的条件的情况下,将关注像素判定为是字符像素,在不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将关注像素判定为是网点像素。此外,上述的顺序也被日本特开2002-232708号公报记载。
像素判定部121进行构成图像的各像素是有彩色像素还是无彩色像素的彩色判定。彩色判定的算法能够使用现有的彩色判定方法(有彩无彩判定方法)。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05-286571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等。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使用了RGB信号时的处理例子进行说明,但也能够使用将RGB信号进行补色反转而得到的CMY信号,或者还能够将RGB信号颜色空间转换为CIE1976L*a*b*信号(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 l’Eclairage:国际照明委员会,L*:明度,a*、b*:色度)来进行判定处理。在使用经过补色反转的CMY信号或者CIE1976L*a*b*信号时,进行信号转换处理。
对于彩色判定的顺序,首先,(1)在以关注像素为中心的n×m的像素块(例如3像素×3像素)中,针对RGB信号,按照各输入信号计算平均值,并根据计算出的各信号的平均值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来求出最大浓度差分值。
接下来,(2)进行计算出的最大浓度差分值与预先设定的有彩像素判定阈值(例如10等)的比较,在最大浓度差分值大于有彩像素判定阈值的情况下,将关注像素判定为是有彩色像素,在最大浓度差分值小于有彩像素判定阈值的情况下,将关注像素判定为是无彩色像素。
此外,像素判定部121中的处理也可以在主扫描之前先进行预扫描再处理,还可以使用暂时储存在硬盘等存储单元中的图像数据来进行处理。
区域像素计数部124对由像素判定部121判定出的区域像素的数目(例如,每1页量的图像的数目)进行计数。即、区域像素计数部124按照各页的图像,分别对基层像素、相纸照片像素、字符像素以及网点像素的像素数进行计数。
彩色像素计数部126对由像素判定部121判定出的有彩色像素以及无彩色像素的数目(例如,1页量的图像的数目)进行计数。即、彩色像素计数部126按照各页的图像,分别对彩色像素(也称为有彩色像素)以及黑白像素(也称为无彩色像素)的像素数进行计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区域像素计数部124以及彩色像素计数部126计数出的区域像素的计数值以及彩色像素的计数值与处理中的页建立对应地被存储于存储装置102。存储在存储装置102中的计数值被后述的压缩尺寸计算部26参照,用于计算各页的压缩后的尺寸。
直方图生成部122对由像素判定部121判定为是基层像素的关注像素进行基层像素的每个平面(每个颜色成分)的平均值的比较。直方图生成部122按照每个关注像素,在各颜色成分间计算平均值的最小值,并生成最小值直方图。直方图的浓度区分数能够例如从像素值较小的一方开始设为第1浓度区分、第2浓度区分,将像素值最大的区分设为第16浓度区分的16区分,但并不限于此。
基层判定部123判定基层的有无。
图3是表示基于实施方式1的基层判定部123的基层像素的最小值直方图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3A表示存在基层的情况下的例子,图3B表示不存在基层的情况下的例子。图3中,横轴表示确定浓度区分的浓度值,纵轴表示属于各浓度区分的最小值的频度,即度数值。
由于在基层部分只存在均匀的浓度的像素,所以在存在基层的情况下,如图3A所示,在被限定的浓度区分组(例如,由1区分或者2区分程度构成的浓度区分的集合)频率集中。另一方面,在不存在基层的情况下,如图3B所示,固定以上的值的区分广泛分布。另外,在不存在基层的情况下,虽然未图示,但变为度数值较大的浓度区分组不存在的分布。
如果度数值比基层判定阈值大、且其浓度区分宽度比基层判定区分宽度阈值(例如,3等)小的浓度区分组存在,则基层判定部123判定为有基层。在将输出纸张尺寸假定为A4尺寸的情况下,例如能够将基层判定阈值设定为10000。
另外,基层判定部123将判定为是基层的浓度区分组中的最低的浓度区分值设为基层浓度值,将属于基层的浓度区分组的度数值的合计设为基层度数值。此外,在使用RGB信号的情况下,像素值接近“0”的一方实际的浓度变高(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现为“浓度值变小”),像素值接近“255”的一方浓度变低(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现为“浓度值变大”)。
此外,在基层像素的判定中,例如也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00-354167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根据输入图像数据提取G信号,例如,对256等级的浓度进行16分割来作成直方图。在判断为基层的像素值的最小值(第1阈值)以上、且判断为基层的像素数的最小值(第2阈值)以上的区域中,即认为是基层的区域中,从像素值较小的一方开始搜索,提取第1阈值以上的浓度区分(等级值)作为基层。
此外,也可以不是G信号,而基于Yj=0.30Rj+0.59Gj+0.11Bj这样的转换式,根据RGB成分计算亮度成分,来使用计算出的亮度信号。此处,Yj为亮度成分,Rj、Gj、Bj表示各颜色成分。
原稿种类判定部125进行原稿的种类的判定。原稿种类的判定方法通过将由区域像素计数部124计数出的区域像素数与预先决定的与基层区域、相纸照片区域、网点区域以及字符区域分别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原稿整体的种类。
例如,在字符像素的比率是全部像素数的30%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是字符原稿,在网点像素的比率是全部像素数的20%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是网点原稿(打印照片原稿),在相纸照片像素的比率是全部像素数的10%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是相纸照片原稿。
另外,在字符像素的比率和网点像素的比率分别是阈值以上时,能够判定为是字符/网点原稿(字符打印照片原稿)。上述的判定方法是一个例子,也可以使用支持向量机这样的一般所知的识别手法来进行判定。该情况下,输入预先确定出原稿种类的图像数据作为教学数据并学习后进行判别。
彩色判定部127使用由彩色像素计数部126计数出的像素数来进行是应作为彩色处理的原稿,或者还是应作为黑白(单色)处理的原稿的判定。
彩色判定部127进行由像素判定部121判定的彩色像素(有彩色像素)的每个颜色成分的平均值的比较,按照每个该彩色像素,在各颜色成分间计算平均值的最小值,并生成彩色像素最小值直方图。
而且,彩色判定部127通过将由彩色像素计数部126计数出的彩色像素数与预先决定的彩色判定计数阈值进行比较,来进行是应作为彩色处理的原稿,还是应作为单色处理的原稿的判定。用于判定的阈值也可以预先按照原稿尺寸来准备阈值,或者还可以预先设定成为基准的原稿尺寸,基于实际的原稿尺寸相对于基准的原稿尺寸的比例,再计算依赖于成为基准的原稿尺寸的阈值(再设定阈值)并使用。
并且,在由彩色像素计数部126计数出的彩色像素数比彩色判定计数阈值大的情况下(判定为彩色原稿的情况下),根据基层判定部123中的判定结果来最终判定是否应作为彩色原稿。对于不需要基层除去处理的原稿(打印照片原稿、相纸照片原稿等照片为大部分的原稿),直接判定为是彩色原稿。
另一方面,对于需要基层除去处理的原稿(字符原稿、包含照片但字符为大部分的原稿),使用由彩色判定部127生成的彩色像素最小值直方图,来判定浓度值比由基层判定部123计算出的基层浓度值小的彩色像素是否存在。在不存在浓度值比基层浓度值小的彩色像素的情况下,通过基层除去处理全部的彩色区域也被除去,所以判定为是单色原稿(例如,打印到有底色的纸的字符原稿)。在存在浓度值比基层浓度值大的彩色像素的情况下,基层除去处理后也残留彩色区域,所以判定为是彩色原稿(应彩色复印的原稿)。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进行的原稿种类判定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此外,在图4的说明中,为了简便,将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称为判别部12。针对1页量的图像进行图4所例示的处理。在具有通过读取多张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对各页图像重复图4所例示的处理即可。
判别部12判定区域像素(S11),并对区域像素进行计数(count)(S12)。区域像素例如是基层像素、相纸照片像素、字符像素、网点像素等。判别部12判定彩色像素(S13),并对彩色像素进行计数(count)(S14)。此外,步骤S11、S12的处理和步骤S13、S14的处理的执行顺序并不限定于图4的例子,也可以并列处理步骤S11、S12的处理和步骤S13、S14的处理。
判别部12判定图像内的全部的像素的处理是否结束(S15),在全部的像素的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S15:否),重复步骤S11以后的处理。在全部的像素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下(S15:是),判别部12判定是否是基层像素(S16)。
在是基层像素的情况下(S16:是),判别部12作成(生成)最小值直方图(S17),并进行基层判定(S18)。在不是基层像素的情况下(S16:否),判别部12不进行步骤S17的处理而进行步骤S18的处理。
判别部12进行原稿种类的判定(S19),判定原稿是否是应进行基层除去的原稿(S20)。在是应进行基层除去的原稿的情况下(S20:是),判别部12进行基层除去处理(S21),并结束处理。在不是应进行基层除去的原稿的情况下(S20:否),判别部12不进行步骤S21的处理而结束处理。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进行的彩色原稿判定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此外,在图5的说明中,为了简便,将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称为判别部12。针对1页量的图像进行图5所例示的处理。在具有通过读取多张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对各页图像重复图5所例示的处理即可。另外,图5的处理能够例如在图4所例示的步骤S19之后进行。
判别部12判定是否是彩色像素(S31),在是彩色像素的情况下(S31:是),作成(生成)彩色像素最小值直方图(S32),并判定图像内的全部的像素的处理是否结束(S33)。在不是彩色像素的情况下(S31:否),不进行步骤S32的处理而进行步骤S33的处理。
在全部的像素的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S33:否),判别部12重复步骤S31以后的处理。在全部的像素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下(S33:是),判别部12判定彩色像素计数数(计数出的彩色像素数)是否比彩色判定计数阈值大(S34)。
在彩色像素计数数比彩色判定计数阈值大的情况下(S34:是),判别部12判定原稿是否是应进行基层除去的原稿(S35)。在原稿是应进行基层除去的原稿的情况下(S35:是),判别部12判定是否存在浓度值比基层浓度值小的彩色像素(S36)。
在存在浓度值比基层浓度值小的彩色像素的情况下(S36:是),判别部12判定为是应彩色复印的原稿(S37),并结束处理。在原稿不是应进行基层除去的原稿的情况下(S35:否),判别部12不进行步骤S36的处理而进行步骤S37的处理。
在彩色像素计数数不比彩色判定计数阈值大的情况下(S34:否),或者,不存在浓度值比基层浓度值小的彩色像素的情况下(S36:否),判别部12判定为不是应彩色复印的原稿(S38),并结束处理。
如上述,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具有作为基于构成图像的多个像素的像素值,来计算该图像的字符像素数以及有彩色像素数的像素数计算部的功能。
区域分离处理部14使用与由像素判定部121采用的像素判定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判定图像(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是属于黑色字符、彩色字符、网点,相纸照片(连续灰度区域)等的哪个区域的像素。由区域分离处理部14检测出的、表示各像素是属于哪个区域的像素的判定结果作为区域分离信号,用于在后段的空间滤波部20中应用与区域的属性对应的滤波。因此,区域分离信号以也包括哪个位置的像素属于哪个区域这样的位置信息的形式被保持。此外,在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中,像素位置的信息并不是必须,只要明白判别出的各像素的像素数即可。另外,代替如前述那样按照每个像素,判定是属于哪个区域的像素的构成,区域分离处理部14也可以按照每个由多个像素构成的像素块,判定是属于哪个区域的像素块。
第一压缩部13进行对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输出的图像数据(RGB信号)进行编码的处理。此外,编码例如能够基于JPEG(Joint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方式来进行。
区域分离信号压缩部15进行对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出的区域分离信号进行编码的处理。编码例如基于可逆压缩方法亦即MMR(ModifiedModified READ(Relative Element Address Designate):改进的二维压缩编码)方式、MR(Modified READ(Relative Element AddressDesignate):改进的像素相对地址指定码)方式等进行。
接下来,说明向存储装置102的暂时保存(存储)。控制部101控制为将第一压缩部13输出的编码图像信号(被编码的图像数据)以及区域分离信号压缩部15输出的编码区域分离信号(被压缩的区域分离信号)暂时保存于存储装置102,并在任意的时刻读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读取多张原稿,决定各页图像的压缩后的尺寸,所以控制部101控制为至全部的原稿的信息被保存至存储装置102为止不进行以下的处理(处理再开始)。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控制部101进行的处理再开始的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控制部101将图像数据(包括被编码的图像数据以及被压缩的区域分离信号)保存(存储)于存储装置102(S41)。控制部101判定是否全部原稿的图像数据都被保存在存储装置102中(S42),在不是全部原稿的图像数据都被保存在存储装置102中的情况下(S42:否),重复步骤S41的处理。
在全部原稿的图像数据都被保存在存储装置102中的情况下(S42:是),控制部101通过要求用户输入最终的文件尺寸,来指定文件尺寸(S43)。此外,对于文件尺寸而言,代替在步骤S43的时刻用户通过未图示的操作面板输入的构成,也可以参照在图6的处理前管理者向图像形成装置登记的值(例如,通过未图示的操作面板输入的值),或者在图像形成装置出厂时等所设定的值等。
控制部101决定每页(页)的压缩尺寸,即、压缩后的尺寸(S44)。此外,压缩后的尺寸的决定基于用户输入的文件尺寸、和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的判别结果来决定由压缩尺寸计算部26计算出的各页的图像的压缩后的尺寸。对压缩尺寸的决定之后详细叙述。
控制部101进行处理再开始(S45),结束再开始处理。即、控制部101进行如下处理再开始,即、在决定了全部页的图像的压缩后的尺寸的情况下,读出暂时保存在存储装置102中的图像数据(包括被编码的图像数据以及被压缩的区域分离信号),并向后述的第一解压部16以及区域分离信号解压部24输出所读出的图像数据。
第一解压部16通过对编码图像信号(被编码的图像数据)实施解码处理,将编码图像信号解压为RGB的图像数据。
区域分离信号解压部24对编码区域分离信号(被压缩的区域分离信号)实施解码处理。区域分离信号解压部24向空间滤波部20输出解码后的区域分离信号。
画质调整部17对第一解压部16输出的RGB的图像数据,根据由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检测出的基层的等级来进行基层除去校正。并且,在用户从操作面板(未图示)进行了画质调整的指示的情况下,画质调整部17基于指示的设定信息,来进行RGB的平衡(彩色调整,红色或蓝色等的整体的彩色调整)、亮度、鲜艳度等的调整。
此外,至画质调整部17为止的各部中的处理无论在由图像显示装置203显示图像的情况下,还是在由图像输出装置202进行打印处理的情况下都相同。此外,在由图像输出装置202进行打印处理的情况下,与由图像显示装置203显示图像的情况不同,为了由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判别原稿种类而求出的值未被保存在存储装置102。另外,压缩尺寸计算部26、第二压缩部21、第二解压部25不动作(处理被跨过)。
对于色校正部18以下的各部中的处理,分为由图像显示装置203显示图像的情况、和由图像输出装置202进行打印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对由图像显示装置203显示图像的情况进行说明。
色校正部18对画质调整部17输出的图像数据(适合于扫描仪的图像读取特性的RGB的图像数据)实施提高色再现性的处理。即、色校正部18进行转换为适合于图像显示装置203的显示特性的R’G’B’的图像数据的色校正处理。此外,色校正处理能够通过事先作成与输入值(RGB)和输出值(R’G’B’)建立对应的LUT(查找表),并根据该LUT参照(读出)输出值来实现。
黑色生成底色除去部19不动作,处理被跨过。
空间滤波部20对色校正部18输出的图像数据,切换与区域分离信号(区域识别信号)对应的滤波系数,从而实施空间滤波处理(强调处理、平滑化处理等)。
压缩尺寸计算部26在全部原稿的图像数据被保存于存储装置102、确定文件尺寸的时刻,对各页图像的压缩后的尺寸(数据尺寸)进行计算。此外,压缩后的尺寸也称为压缩尺寸。即、压缩尺寸计算部26具有作为分别确定多页图像的信息量的确定部的功能、以及作为根据确定出的信息量来计算各页图像的压缩后的尺寸的压缩尺寸计算部的功能。所谓图像的信息量,例如相当于与该图像对应的原稿中所记载的字符或者图表等的记载的分量。
更具体而言,压缩尺寸计算部26具有作为对由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计算出的字符像素数以及有彩色像素数分别乘以规定的加权系数来进行加权的加权部的功能,将加权后的值确定为图像的信息量。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压缩尺寸计算部26进行的信息量的确定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如图7所示,对于任意页的图像,将由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计数出的字符像素的像素数设为A、将有彩色像素的像素数设为B、将网点像素的像素数设为C、将相纸照片像素的像素数设为D、将针对字符像素的像素数的权重系数(第1权重系数)设为α、将针对有彩色像素的像素数的权重系数(第2权重系数)设为β、将针对网点像素的像素数的权重系数(第3权重系数)设为γ、将针对相纸照片像素的像素数的权重系数(第4权重系数)设为δ。通过E=α×A+β×B+γ×C+δ×D的式子计算该页的图像的信息量E。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压缩尺寸计算部26进行的压缩尺寸的计算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8的例子中,假设读取多张(例如,如果是单面则是4张,如果是双面则是2张)的原稿来得到4页量的图像。而且,将从第1页至第4页为止的各页的信息量设为E1、E2、E3、E4。全部4页的信息量为(E1+E2+E3+E4),所以从第1页至第4页为止的各页的信息量的比率W1~W4为W1=E1/(E1+E2+E3+E4)、W2=E2/(E1+E2+E3+E4)、W3=E3/(E1+E2+E3+E4)、W4=E4/(E1+E2+E3+E4)。
而且,若将用户指定的文件尺寸设为规定尺寸,则各页图像的压缩尺寸(压缩后的数据尺寸)能够通过分别对规定尺寸乘以比率来计算。此外,若对各页的压缩尺寸进行合计,则成为规定尺寸。另外,如前述,规定尺寸并不限于用户通过未图示的操作面板输入的值,可以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管理者预先登记的值,或者也可以是在图像形成装置出厂时等所设定的值等。
接下来,对具体例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多页图像的区域像素的像素数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多页图像的记载的分量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多页图像的压缩尺寸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如图10所示,相对于第1页的图像记载有较多的字符,第2页以及第3页的图像的留白比较多、字符等的记载的分量较少。另一方面,第4页的图像不光字符也记载彩色照片等图表。这样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第1页的图像的字符像素的像素数比较多,第2页以及第3页的图像的字符像素数比较少。另一方面,第4页的图像的有彩色像素的像素数与其它页相比格外多。
前述的权重系数α、β、γ、δ能够预先进行画质的比较等,并进行调整从而向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登记。基本上,字符区域与网点区域等其它区域相比较在1张原稿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较小的情况较多,但从在文档图像中字符信息是最重要的这样的观点来看,权重系数α调整为比其它权重系数大。在图11的例子中,权重系数α=1、β=0.5、γ=0.1、δ=0.05,但并不限于这些值。
权重系数能够根据是否指定彩色扫描来切换,例如,能够在指定彩色扫描的情况下,β=0.5,在未指定彩色扫描的情况下,β=0。
权重系数γ、δ被设定为比其它权重系数α、β小的值是因为,网点区域的像素以及相纸照片区域的像素基本上是图表的部分,所以与字符区域等相比,即使图像的压缩率变大,图像的可视性也不太变化。
如图11所示,在设权重系数α=1、β=0.5、γ=0.1、δ=0.05的情况下,计算各页的信息量,各页的信息量相对于整个页的信息量的合计的比率中,第1页的图像为0.31,第2页的图像为0.11,第3页的图像为0.17,第4页的图像为0.40。而且若将规定尺寸(文件尺寸)设为2048Kbyte,则各页的压缩尺寸中,第1页的图像为641Kbyte,第2页的图像为226Kbyte,第3页的图像为352Kbyte,第4页的图像为827Kbyte。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作为各页的信息量,使用字符像素、彩色像素(有彩色像素)、网点像素、相纸照片像素的像素数,但也可以在相纸照片像素作为信息并不重要的情况下(例如,仅将办公室文档作为目标的装置)的安装中,使用字符像素、彩色像素、网点像素的像素数。
另外,能够将权重系数α以外的权重系数设为0,仅将字符区域的像素(字符像素)的像素数确定为信息量。或者,也能够将权重系数β以外的权重系数设为0,仅将有彩色像素的像素数确定为信息量。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压缩尺寸计算部26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以下,为了简便,将压缩尺寸计算部26称为计算部26。计算部26确定对象页的图像的信息量(S51),并判定是否确定了全部页的图像的信息量(S52)。另外,此处信息量的确定包括对像素数进行加权。
在未确定全部页的信息量的情况下(S52:否),计算部26继续步骤S51以后的处理。在确定了全部页的图像的信息量的情况下(S52:是),计算部26计算每页的信息量的比率(S53)。比率是对象页的信息相对于全部页的信息量的合计的比例。
计算部26根据计算出的比率来计算各页的图像的压缩尺寸(压缩后的尺寸)(S54),结束处理。
如上述,在将由多页构成的原稿压缩成指定的文件尺寸(规定尺寸)的情况下,根据读取原稿而得到的各页的每个图像的信息量来计算该各页的压缩后的尺寸,并以计算出的压缩尺寸来压缩各个图像而成为规定尺寸的文件,所以能够使各页的图像的画质均衡。
另外,通过使用字符像素的像素数作为信息量,能够分配压缩尺寸,以使很难引起因压缩带来的字符信息的恶化。特别是通过设定权重系数,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或者原稿的记载内容来计算最佳的压缩尺寸。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由压缩尺寸计算部26计算出的、某页的图像的压缩尺寸与该页的原稿的记载分量相比较过小的情况下,识别该页的图像的内容变得困难,所以也可以输出警告。例如预先将与原稿的记载分量相当的信息量与压缩尺寸的最小值的对应关系作为表格保持,在计算出的压缩尺寸比针对符合的页的信息量的最小值小情况下输出警告。例如,在将10页的图像压缩为一个文件的情况下,压缩尺寸比最小值小时,通过将10页的图像一分为二,压缩5页的图像作为一个文件,从而将10页的图像分为2个文件进行压缩即可。另外,也可以在压缩尺寸比最小值小的情况下,变更指定的文件尺寸。
第二压缩部21对空间滤波部20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编码。该情况下,由于根据由压缩尺寸计算部26计算出的压缩尺寸来进行编码,所以第二压缩部21中的编码使用指定JPEG2000这样的压缩后的数据尺寸完成编码的方式。
控制部101将由第二压缩部21压缩的图像数据保存于存储装置102,在全部的原稿的被编码的图像数据齐全的时刻,转换为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可移植文档格式)等文件格式,将转换后的文件经由收发装置103发送给预先指定的发送目的地。另外,在预先由用户请求了预览的情况下,第二压缩部21向第二解压部25输出编码图像数据。
在用户请求了预览的情况下,第二解压部25对被第二压缩部21编码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并输出给图像显示装置203。第二解压部25使用与被第二压缩部21使用的编码方式对应的解码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在图像发送模式中的发送执行前,使图像显示装置203显示成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预览。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对由图像输入装置201读入的多页原稿,确定各页图像的信息量,并基于确定出的信息量来计算各页图像的压缩尺寸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不是由图像输入装置201读入的原稿,而是例如获取储存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的构成。该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100设置数据输入终端和软件处理部即可,该数据输入终端具有连接USB存储器或者SD(Secure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字记忆卡)卡等数据存储设备的接口,获取保存在数据存储设备中的图像数据;该软件处理部将从数据输入终端发送来的图像数据暂时保存于存储装置,对保存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软件处理部例如由安装了CPU的计算机构成。软件处理部实现与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色校正部18、空间滤波部20、压缩尺寸计算部26等同等的处理。由软件处理部实施了处理的图像数据被储存于用户指定的USB存储器等数据存储设备。
接下来,关于色校正部18以下的各部中的处理,针对由图像输出装置202进行打印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
色校正部18进行将画质调整部17输出的RGB的图像数据转换为CMY的图像数据的色校正处理,并且对该图像数据实施提高色再现性的处理。
黑色生成底色除去部19进行根据色校正部18输出的CMY的图像数据而生成黑色(K)的图像数据的黑色生成,另一方面,进行从原来的CMY的图像数据减去黑色(K)的图像数据而生成新的CMY的图像数据的处理。由此,CMY的图像数据通过黑色生成底色除去部而转换为CMYK的4色的图像数据。
空间滤波部20针对黑色生成底色除去部19输出的CMYK或者CMY的图像数据,根据区域分离信号(区域识别信号)来进行基于数字滤波的空间滤波处理(强调处理、平滑化处理等)。
输出灰度校正部22对空间滤波部20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向纸张等记录介质输出的输出γ校正处理。
中间色调生成部23使用误差扩散法、抖动法,执行为了在图像输出装置202中打印图像而需要的灰度再现处理(中间色调生成处理)。中间色调生成部23向图像输出装置202输出CMYK或者CMY的图像数据。
(实施方式2)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1中,是作为图像的信息量,使用区域像素的像素数、对像素数进行加权后的值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在实施方式2中,代替区域像素的像素数而使用原稿的种类。此处,所谓原稿的种类是指原稿是彩色原稿还是黑白(单色)原稿的区别。此外,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地方进行说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地方省略说明。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原稿种类判定部125)判定与各页的图像对应的原稿是彩色或者黑白的哪一种。
压缩尺寸计算部26将由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12判定出的种类确定为各页图像的信息量。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压缩尺寸计算部26进行的信息量的确定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13的例子代替实施方式1的图7的例子。如图13所示,将图像为彩色原稿的情况下的信息量设为Pc,将图像为黑白原稿的情况下的信息量设为Pm。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压缩尺寸计算部26进行的压缩尺寸的计算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图14的例子中,假设读取多张(例如,如果是单面则是4张,如果是双面则是2张)原稿得到4页量的图像。另外,如图14所示,第1页和第4页的图像是彩色原稿,第2页和第3页的图像是黑白原稿。从图13的例子来看,第1页和第4页的图像的信息量为Pc,第2页和第3页的图像的信息量Pm。
全部4页的信息量的合计是2×(Pc+Pm),所以从第1页至第4页为止的各页的信息量的比率W1~W4为W1=Pc/2×(Pc+Pm)、W2=Pm/2×(Pc+Pm)、W3=Pm/2×(Pc+Pm)、W4=Pc/2×(Pc+Pm)。
而且,若将用户指定的文件尺寸作为规定尺寸,则各页图像的压缩尺寸(压缩后的数据尺寸)能够通过分别对规定尺寸乘以比率来计算。
例如,相对于黑白原稿,彩色原稿具有RGB的3色的信息,所以在为了方便将黑白原稿的信息量Pm设为1的情况下,能够将彩色原稿的信息量Pc设为信息量Pm的3倍,Pc=3。即、在Pc=3、Pm=1的情况下,比率W1~W4分别为W1=3/8、W2=1/8、W3=1/8、W4=3/8。而且,例如若将规定尺寸设为2048Kbyte,则各页的压缩尺寸中,第1页和第4页的图像为768Kbyte,第2页和第3页的图像为256Kbyte。此外,信息量Pc、Pm的值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
如上述那样,通过将原稿的种类确定为信息量,能够分配压缩尺寸,以使因压缩所带来的彩色页的恶化不会比黑白页大。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是加入区域像素的像素数以及原稿的种类双方来作为图像的信息量的构成。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多页的图像的压缩尺寸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如图15所示,对于基于区域像素的像素数的信息量而言,第1页为5915924(Kbyte),第2页为2089790(Kbyte),第3页为3253916(Kbyte),第4页为7630843(Kbyte)。各页的信息量与图11的例子相同。
而且,与图14的例子同样地,第1页和第4页是彩色原稿,第2页和第3页是黑白原稿。在图15的例子中,将基于原稿种类的信息量表现为加权系数,但对于彩色原稿,将加权系数设为3(相当于Pc),对于黑白原稿,将加权系数设为1(相当于Pm)。
而且,加入原稿种类的信息量能够通过对基于像素数的信息量乘以加权系数来计算。在图15的例子中,第1页为17747772(Kbyte),第2页为2089790(Kbyte),第3页为3253916(Kbyte),第4页为22892529(Kbyte)。
该情况下,从第1页至第4页的比率按顺序为0.39、0.05、0.07、0.49,若将规定尺寸设为2048Kbyte,则从第1页至第4页的压缩尺寸按顺序为798Kbyte、102Kbyte、143Kbyte、1005Kbyte。
与图11所例示的将区域像素的像素数作为信息量使用的情况相比,在将区域像素的像素数以及原稿的种类双方作为信息量使用的情况下,第1页和第4页的压缩尺寸增加,第2页和第3页的压缩尺寸减少。如图10所例示的那样,由于第1页和第4页的原稿与第2页和第3页的原稿相比记载的分量较多,所以能够使各页图像的画质均衡,并且,增大记载量或者信息量较多的原稿的压缩尺寸的比例,并能够使图像的内容的识别性提高。
本实施方式1~3也可以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以软件方式实现。该情况下,如图16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0具备:执行实现各功能的程序的命令的CPU、储存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将上述程序展开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储存上述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另外,也可以向上述CPU提供以计算机可读取的方式记录有实现上述的功能的软件即、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该计算机(或者CPU、MPU)读出并执行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能够使用非暂时的有形介质(non-transitorytangible medium),例如,磁带、盒式磁带等磁带类、包括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磁盘类、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掩膜ROM/EPROM/EEPROM(注册商标)/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或者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逻辑电路类等。
另外,也可以以能够与通信网络连接的方式构成图像处理装置100,经由通信网络提供上述程序代码。该通信网络能够传输程序代码即可,并未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利用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体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另外,构成该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也只要是能够传输程序代码的介质即可,并未限定为特定的构成或者种类。例如,既可以利用IEEE1394、USB、电线传输、电缆TV线路、电话线、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线路等有线,也可以利用IrDA或遥控器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IEEE802.11无线、HDR(High Data Rate:高数据速率)、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移动电话网、卫星线路、地上波数字网等无线。能够将本发明的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来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Claims (4)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具备将读取多张原稿而得到的图像数据压缩成文件的压缩处理部,其特征在于,具备:
确定部,其确定多个原稿中的每一个原稿的图像的信息量;以及
压缩尺寸计算部,其按照由所述确定部确定出的信息量来计算各原稿的图像的压缩后的尺寸,
所述压缩处理部使用由所述压缩尺寸计算部计算出的压缩后的尺寸来压缩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像素数计算部,其根据构成所述图像的多个像素的像素值,至少计算该图像的字符像素数以及有彩色像素数;以及
加权部,其至少将对所述计算出的字符像素数乘以第1权重系数而得到的结果、与对有彩色像素数乘以第2权重系数而得到的结果相加,
所述确定部将由所述加权部求出的值确定为所述信息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原稿种类判定部,该原稿种类判定部判定与各页的图像对应的原稿是彩色或者黑白的哪一种,
所述确定部将由所述原稿种类判定部判定出的种类确定为所述信息量。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的任意1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和将基于由该图像处理装置压缩成的文件的图像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形成部。
CN201410273435.3A 2013-06-19 2014-06-18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4243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8932A JP2015005835A (ja) 2013-06-19 2013-06-19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2013-128932 2013-06-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3768A true CN104243768A (zh) 2014-12-24
CN104243768B CN104243768B (zh) 2018-01-12

Family

ID=52110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3435.3A Active CN104243768B (zh) 2013-06-19 2014-06-18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97486B2 (zh)
JP (1) JP2015005835A (zh)
CN (1) CN1042437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1392A (zh) * 2015-11-20 2018-07-3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无线耦合用于医学成像系统的高数据速率和实时操作系统以及其操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7979A1 (en) * 2001-07-23 2003-04-10 Kuniaki Takahashi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US20070127043A1 (en) * 2005-12-01 2007-06-07 Koji Maekaw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094305A (zh) * 2006-06-19 2007-12-2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压缩装置及方法和图像读取、处理、形成装置
CN102572203A (zh) * 2008-09-26 2012-07-1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点阵页面压缩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9098B2 (ja) * 1987-01-19 1997-05-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ジタル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5208681A (en) * 1987-03-11 1993-05-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information indicative of an available memory and recording capacity
US5467134A (en) * 1992-12-22 1995-11-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ressing video data
JP3082585B2 (ja) * 1994-09-09 2000-08-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情報符号化処理装置、画像情報復号化処理装置及び画像情報符号化復号化処理装置
JP3711571B2 (ja) * 1994-09-29 2005-11-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画像符号化方法
JP3954656B2 (ja) * 1994-09-29 2007-08-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方法
JP3813669B2 (ja) * 1995-10-27 2006-08-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端末装置の能力情報通知方法
JP3170492B2 (ja) * 1999-03-30 2001-05-28 松下電送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及びサーバ装置並びに能力登録方法
JP3732376B2 (ja) 1999-04-09 2006-0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909436B1 (en) * 1999-10-27 2005-06-21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Of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grigultural & Mechanical College Radiologist workstation
JP3694888B2 (ja) * 1999-12-03 2005-09-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復号装置および方法、符号化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3784649B2 (ja) 2001-02-06 2006-06-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方法
JP2003250155A (ja) * 2002-02-25 2003-09-05 Ando Electric Co Ltd 動画符号評価装置及び課金システム
ATE529818T1 (de) * 2003-08-11 2011-11-15 Arai Corp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ildung eines zweidimensionalen codes
JP2005288571A (ja) 2004-03-31 2005-10-20 Sumitomo Electric Hardmetal Corp 加工工具及び加工方法
WO2008132556A1 (en) * 2007-04-26 2008-11-06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Unified memory achitecture and display controller to prevent data feed under-run
JP2010246027A (ja) * 2009-04-09 2010-10-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381459B2 (ja) * 2009-07-27 2014-01-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動画像編集装置、動画像編集方法及び動画像編集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130108948A (ko) * 2012-03-26 2013-10-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적응적 전처리 기법을 이용한 영상 인코딩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7979A1 (en) * 2001-07-23 2003-04-10 Kuniaki Takahashi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US20070127043A1 (en) * 2005-12-01 2007-06-07 Koji Maekaw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094305A (zh) * 2006-06-19 2007-12-2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压缩装置及方法和图像读取、处理、形成装置
CN102572203A (zh) * 2008-09-26 2012-07-1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点阵页面压缩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1392A (zh) * 2015-11-20 2018-07-3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无线耦合用于医学成像系统的高数据速率和实时操作系统以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97486B2 (en) 2016-11-15
US20140376828A1 (en) 2014-12-25
CN104243768B (zh) 2018-01-12
JP2015005835A (ja) 2015-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6231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US8792735B2 (en) Image compressing apparatus which extracts black text edge pixels from an image and compresses a layer with black text edge pixels extracted
CN101753777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发送装置
US8265401B2 (en) Image compressing apparatus, image compressing method, image decompressing apparatus, image decompress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522082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8165402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00296730A1 (en) Image compressing method, image compr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8395813B2 (en) Subtractive color method, subtractive color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computer program
US8159718B2 (en) Image processing to determine if pixel in compressed data is chromatic or achromtic based on selection threshold
CN104094586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US800990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background color based on data chrominance distribution
CN101800827A (zh) 装置及方法
CN101742049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JP2009207145A (ja) ディジタル画像の近無彩色の画素を分離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21027434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8236223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4243768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41546B (zh) 图像颜色判定装置及图像颜色判定方法
JP381521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面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JP404052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37510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0045537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230057757A1 (en) Image gener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JP2001309189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526938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