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9770C - 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9770C
CN100369770C CNB2005100053194A CN200510005319A CN100369770C CN 100369770 C CN100369770 C CN 100369770C CN B2005100053194 A CNB2005100053194 A CN B2005100053194A CN 200510005319 A CN200510005319 A CN 200510005319A CN 100369770 C CN100369770 C CN 1003697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air bag
passenger
folding
inflow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53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1284A (zh
Inventor
冈田靖
浅井真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1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1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97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977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haracterised by a tear line for defining a deployment op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6Soft 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they are fol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B60R2021/23504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 B60R2021/23509Fabric
    • B60R2021/23514Fabric coated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7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气囊在预折叠之后,进行包括横折和纵折的正式折叠,而容纳在外壳内并装载在车辆上。气囊预折叠完成之后的预折叠形状是如下形状:乘客侧壁部的上缘的附近部位配置在对向于气体流入口的位置,同时乘客侧壁部重叠于周壁部的下部侧而成为平展的形状。气囊正式折叠时的横折时,预折叠完成时的气体流入口的后方侧部位以折叠成两部分的状态进行横折,从而其后端在周壁部下部侧的下面侧接近于气体流入口。本发明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中,展开膨胀中途的气囊后面侧的整个区域能够沿着大致垂直方向而向后方移动。

Description

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
本申请要求2004年2月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o.2004-025514和2004年9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o.2004-270066的优先权,这些申请文件所公开的内容都作为被本申请作为参考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在副驾驶座前方的仪表板上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从前,在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中,折叠容纳在外壳内的气囊在展开膨胀时,从气体流入口流入膨胀用气体,将配置在仪表板上面侧的气囊盖的门押开而向上方突出,同时向车辆的后方侧展开膨胀(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2-255004号公报)。
而该气囊装置的气囊中,作为展开膨胀完成时的形状,其形状为具有在乘客侧沿着大致铅直方向配置的乘客侧壁部和从乘客侧壁部外周缘向着车辆前方侧变窄而呈大致圆锥状的周壁部,同时在展开膨胀完成时的周壁部下部侧的前部侧,作为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开口面而配置有气体流入口,气体流入口周缘安装在外壳上。
进而,在该气囊中,在预折叠之后,进行包括形成左右方向折痕而减小前后方向长度尺寸的横折和形成前后方向折痕而减小左右方向宽度尺寸的纵折的正式折叠,从而容纳在外壳内。
而该气囊预折叠的形状为将乘客侧壁部上缘附近部位配置于与气体流入口相对向的位置、将乘客侧壁部重叠于周壁部的下部侧而成为平展的形状,气囊进行正式折叠而容纳在外壳内。
该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中,展开膨胀时,气囊从气体流入口流入膨胀用气体,消除横折和纵折的折痕,同时展开膨胀,这时,在气囊的预折叠时,在与气体流入口相对向的位置处配置有乘客侧壁部上缘的附近部位,所以与气体流入口相对向的乘客侧壁部上缘的附近部位由于最初流入的膨胀用气体的按压力而相比于乘客侧壁部下缘侧的部位等其他部位先行向上方强力上押。其结果是,乘客侧壁部容易沿着大致铅直方向配置。
而该乘客侧壁部上缘的附近部位若被强力上押,则能够实现更快消除横折和纵折的折痕,也可使乘客侧壁部展开很大。
因此,在上述公报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中,气囊展开膨胀时,能够使成为与气体流入口周缘大致垂直相交的状态的乘客侧壁部更快地沿着大致铅直方向配置,进而,可使气囊以打开很大的状态展开,而不对乘客侧作用局部按压力。
但是,在从前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中,在气囊展开膨胀中途,使向后方移动的气囊后面侧的上部侧比该气囊后面侧的下部侧更快地向后方移动这一点上,仍有改进的余地。
即,在气囊展开膨胀中途,与向后方移动的气囊的后面侧的下部侧向后方的移动相比,若使上部侧更快地向后方移动,则能够进一步的使展开膨胀中途的气囊后面侧的整个区域沿着曲超方向而向后方移动,即使展开膨胀中途的气囊与向前而来的乘客发生碰撞,气囊也不会对乘客作用局部的按压力,可以保护乘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能够使展开膨胀中途的气囊后面侧整个区域沿大致铅直方向而向后方移动。
本发明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具有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仪表板的上面侧向上方突出而可保护乘客的、向车辆的后方侧展开膨胀的气囊。本发明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外壳,其容纳折叠着的气囊;以及气囊盖,其配置在仪表板的上面侧,具有在容纳于外壳内的气囊突出时被气囊按压而打开的门。气囊作为展开膨胀完成时的形状,其形状为具有:乘客侧壁部,其在乘客侧沿大致铅直方向配置;周壁部,其从该乘客侧壁部的外周缘向车辆前方侧变窄而呈大致圆锥状。另外,气囊在展开膨胀完成时的周壁部的下部侧的前部侧,配置有气体流入口,其作为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开口面而使膨胀用气体流入,气体流入口周缘安装于所述外壳上。进而,气囊在预折叠之后,进行正式折叠,然后容纳在外壳内而装载在车辆上,该正式折叠是进行形成左右方向的折痕而减小前后方向长度尺寸的横折和形成前后方向的折痕而减小左右方向宽度尺寸的纵折。进而气囊的预折叠完成后的预折叠形状是,乘客侧壁部的上缘的附近部位配置在对向于气体流入口的位置、同时乘客侧壁部与周壁部的下部侧重叠而展平的形状。而气囊在正式折叠时的横折时,在预折叠完成时的气体流入口的后方侧部位上设置有折返部,该折返部折叠返回而形成,从而后端在周壁部的下部侧的下面侧接近于气体流入口,然后对该折返部进行横折,使其成为重叠在后方侧部位的除了折返部之外的主体部上的折叠为两部分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中,在动作时,展开膨胀的气囊从气体流入口使膨胀用气体流入,以与折叠工序大致相反的工序、即消除正式折叠的横折和纵折的折痕的同时,消除预折叠的折叠,而进行展开膨胀。
在气囊预折叠时,使乘客侧壁部上缘的附近位置配置在与气体流入口相对向的位置处,使乘客侧壁部重叠于周壁部的下部侧而展平。因此,通过预折叠,在与气体流入口相对向的位置处设置乘客侧壁部上缘的附近部位,所以与气体流入口相对向的乘客侧壁部上缘的附近部位通过最初流入的膨胀用气体的按压力,与乘客侧壁部下缘侧的部位等其他部位相比,先行向上方强力上押,从而乘客侧壁部容易的沿大致铅直方向配置。
特别是,在乘客侧壁部的下缘侧,在横折时折返而接近于气体流入口附近的折返部,在消除折痕的同时与周围的部件相擦,而进行展开,所以能够抑制向着乘客侧的面的下部侧向着乘客侧的突出。即,可以抑制成为乘客侧壁部下缘侧的气囊的折返部从外壳的飞出。而在该折返部的飞出被抑制的期间,向着乘客侧突出的气囊的部位的上部侧,相比于向乘客侧突出的气囊下部侧,填充了更多量的膨胀用气体,能够膨胀得更大。其结果是,在动作时的气囊装置中,向着乘客侧突出的气囊的部位的上部侧能够容易的配置在向着乘客侧突出的气囊的部位的下部侧的正上方附近,而向乘客侧突出的气囊的后面侧的整个区域能够沿着大致铅直方向而向后方侧移动。
所以在本发明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中,展开膨胀中途的气囊的后面侧的整个区域能够沿着大致铅直方向而向后方侧移动,即使展开膨胀中途的气囊与向前而来的乘客发生碰撞,气囊也不会对乘客作用局部的按压力,可以确实保护乘客。
气囊的进行折返而接近于气体流入口的折返部,优选将端部配设在从沿着外壳后部侧的外壳内周面的气体流入口到气囊盖的门的铰接部的高度附近为止的区域内。
在这样的结构中,气囊的折返部在展开而消除折返的折叠时,配置在折返部上方侧的周壁部下部侧的气体流入口的附近部位膨胀,将折返部按压于外壳的内周面和气囊盖的部位等。因此,折返部进一步被按压而延迟展开,乘客侧壁部能够进一步沿着铅直方向而向后方侧移动。
进而若在气囊膨胀时的折返部展开而消除折返的折叠时折返部滑动接触的部位侧、或者滑动接触的折返部本身的部位侧的至少一个上配设增大滑动接触时的滑动阻力的滑动阻力增大装置,则折返部通过该滑动阻力增大装置而抑制折叠的消除,从而延迟展开。其结果是,这样的结构也能进一步沿着铅直方向而向后方侧移动乘客侧壁部。
作为滑动阻力增大装置,例如能够由在气囊盖的折返部滑动接触的部位上设置了增大摩擦阻力用的凹凸的凹凸部构成。或者滑动阻力增大装置由在气囊的折返部为了增大摩擦阻力而设置的硅橡胶等的覆盖层构成。
而且,作为滑动阻力增大装置,也可以由在气囊的气体流入口附近配设的、可将折返时的折返部按压于周壁部下部侧的下面侧的带部构成。在这种结构中,在从带部脱离时产生滑动阻力,抑制折返部折叠的消除。在设置带部的情况下,若进一步将折返部的端部侧折返而包住带部,则进一步增大滑动阻力,能够抑制折返部折叠的消除。
在周壁部下部侧的下面侧结合有加强布的情况下,该加强布上设置有使折返部插通的两个细缝,带部由加强布的两个细缝之间的部位形成也可以。或者带部将带片的左右两端向左右方向的中央侧折返的同时,结合于周壁部下部侧的下面侧而形成也可以。由这样的带片形成带部的情况下,与设置细缝而形成带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加大插入折返部的开口,抑制皱褶的产生,能够插入折返部。而只要能够抑制皱褶的产生,就可以防止折叠着的气囊体积增大。
另外,也可以是在气囊盖具有:门,其在气囊展开膨胀时,以配置在后部侧的铰接部为旋转中心而向后方侧打开;连结壁部,其配置在门的周围,连结于外壳上的情况下,在气囊盖上进一步设有顶壁部,其从连结壁部后部侧的壁部向前方侧突出,向后方侧打开的门的铰接部设置在其前端,滑动阻力增大装置由顶壁部构成。这种情况下,在气囊展开膨胀时,被突出的顶壁部挂扯,而在折返部上施加阻力,能够抑制折返部折叠的消除。
进而,作为气囊的预折叠形状,优选折叠周壁部,将乘客侧壁部的大致整个区域平展地展开。这是因为在这种结构中,与折叠乘客侧壁部的情况相比,在气囊展开膨胀时,在向上下左右很大地展开的状态下,能够容易的向乘客侧移动,可以进一步抑制乘客侧壁部向乘客侧的移动速度。
另外,作为气囊的预折叠形状,优选其形状为,周壁部的气体流入口的左右部位分别使到平展地展开后的乘客侧壁部的左右边缘为止的大致中间部位接近气体流入口,同时,配置在气体流入口周缘的所述乘客侧壁部侧,并且形成沿前后方向的凹折的折痕而进行折入,并且,周壁部的与乘客侧壁部上缘的连结部位的附近部位形成沿着左右方向的凹折的折痕而进行折入。在这种结构中,以气体流入口为中心,左右对称地折叠周壁部,所以容易进行预折叠的操作。进而,在这样的预折叠的折叠形状下,气囊预折叠时,把持着从周壁部的气体流入口前缘侧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到乘客侧壁部上缘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的大致中间部位、周壁部的气体流入口的后方侧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而在前后方向上进行拉伸,使得把持部位相互离开,从而使周壁部的气体流入口左右的部位分别形成在前后方向上凹折的折痕而圆滑地折入,同时使周壁部的与乘客侧壁部上缘的连结部位的附近部位形成沿左右方向凹折的折痕而能够折入。因此,通过简单的把持并拉伸周壁部的规定部位,能够容易的预折叠周壁部,所以能够更加简便的进行预折叠操作。
进而,优选将气囊的气体流入口的后方侧部位的重叠着的折返部和主体部横折,使得折返部从所设置的折痕侧开始,在周壁部一侧进行滚动折叠,而载置在气体流入口的上方附近。在这种折叠中,在消除滚动折叠时,可以抑制将折返部和主体部折叠的状态下的后方侧部位向乘客侧突出,能够使其沿着仪表板的上面展开。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装载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的仪表板的斜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放大概略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车辆左右方向的放大概略剖视图;
图5是使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以单体膨胀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6是使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以单体膨胀的状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构成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的部件的平面图;
图8A~图8E是按顺序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的制造工序的视图;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预折叠时的折痕的斜视图,是从气体流入口侧观察的斜视图;
图10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预折叠后的状态,是从气体流入口侧观察的视图;
图11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预折叠后的状态,是从乘客侧壁部侧观察的视图;
图12是图10的XII-XII部位的端面图;
图13是图10的XIII-XIII部位的端面图;
图14是图10的XIV-XIV部位的端面图;
图15A、图15B是按顺序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预折叠后的折叠工序的视图;
图16A、图16B是按顺序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的折叠工序的视图,示出图15B之后的工序;
图17A~图17C是按顺序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囊的折叠工序的视图,示出图16B之后的工序;
图18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横折的变形例的视图;
图19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示出从车辆的侧方观察的状态;
图20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示出图19之后的状态;
图21A、图21B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按顺序示出图20之后的状态;
图2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放大概略剖视图;
图23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示出从车辆的侧方观察的状态;
图24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示出图23之后的状态;
图25A、图25B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按顺序示出图24之后的状态;
图26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的预折叠状态的斜视图;
图27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示出从车辆的侧方观察的状态;
图28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示出图27之后的状态;
图29A、图29B是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按顺序示出图28之后的状态;
图30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的预折叠状态的斜视图;
图31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示出从车辆的侧方观察的状态;
图32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示出图31之后的状态;
图33A、图33B是说明第四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按顺序示出图32之后的状态;
图34是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的预折叠状态的斜视图;
图35是示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气囊预折叠之后,将折返部插入到带部和主体部之间后的状态的视图;
图36是说明第五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示出从车辆的侧方观察的状态;
图37A~图37C是说明第五实施方式动作时的视图,示出图36之后的状态;
图38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示出在气囊预折叠之后,
将折返部插入到带部和主体部之间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所有附加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方案都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M1是在仪表板1的上表面1a侧内部配置的顶架型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M1包括:折叠着的气囊40、向气囊40供应膨胀用气体的充气机11、容纳保持气囊40和充气机11的外壳24、用于将气囊40安装到外壳24的止动器17、覆盖折叠着的气囊40的气囊盖32。
如图1~4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气囊盖32与仪表板1形成为一体。该仪表板1包括:背面侧的由聚丙烯等硬质合成树脂构成的基底部2;具有覆盖基底部2外表面侧的发泡聚亚胺酯等的发泡层和表层的覆盖层3。而在气囊盖32的部位处,代替基底部2,配设有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等的软质合成树脂制的软质部4。该气囊盖32配设有在周围配置了壁薄的破断预定部35的两个门部33(前门部33F、后门部33B)。从仪表板1的上方观察,破断预定部35被配置为H字形状(参照图1),两个门部33F、33B分别将前端侧和后端侧作为铰接部34,而向前后两侧打开。
另外,在气囊32的部位处,配设有从背面侧向下方突出的大致四棱筒形状的连结壁部36,从而包围住门部33F、33B的配置位置。在连结壁部36上,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向的壁部36a、36b的规定位置上贯通有多个卡合孔37。在这些卡合孔37中插入有形成于外壳24上的卡合爪30,连结壁部36被卡合爪30卡合着。
而且,该气囊盖32,在气囊40展开膨胀时与气囊40的后述的折返部74滑动接触的部位、即连结壁部36内周面的壁部36b的前面36c和门部33B的背面33a处,形成有设置了用于增大摩擦阻力的多个凸部的凹凸部32a,作为增大滑动阻力的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软质部4在气囊盖32的各门部33F、33B的背面侧、连结壁部36本身、门部33F、33B的各铰接部34附近的仪表板1背面侧的超过连结壁部36的前后部位配置。
如图2~4所示,外壳24形成为在上端侧具有长方形状开口24a的板金制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包括长方形板状底壁部25、从底壁部25的外周缘向气囊盖32侧的上方延伸成大致四棱筒形状的侧壁部29。底壁部25为向左右方向延伸得很长的长方形板状,在中央具有可将充气机11的上部侧从下方向气囊盖32侧的上方插入的、开口为大致圆形的插入孔26。在底壁部25的插入孔26的周缘,形成有可插通止动器17的各螺栓20的安装孔27。另外,在底壁部25,将外壳24连结在车辆的车体6侧的托架28固定在底壁部25的左右两侧部位的下面侧。在各托架28上固定有螺接螺栓9用的螺母28a。在车体6侧配设有从加强件7延伸的托架8,螺栓9贯通托架8的安装座8a,螺接于螺母28a。通过各螺栓9拧紧于螺母28a,外壳24、即气囊装置M1被安装固定于车体6侧。
另外,在外壳24的侧壁部29,在车辆的前后部位的上端形成有在外壳的外方并向下方倒转的多个卡合爪30。如已经叙述的那样,各卡合爪30插入到气囊盖32的连结壁部36的卡合孔37中,将连结壁部36卡紧。
如图2~4所示,充气机11作为圆盘型充气机,具有大致圆柱状的主体部12和将充气机11安装于外壳24用的凸缘部14。凸缘部14作为从主体部12的外周面突出的大致四方形环状(大致正方形板状),在其四角处分别贯通有安装孔15。各安装孔15配置在与外壳24底壁部25的各安装孔27对应的位置处,同时其内径尺寸与安装孔27的内径尺寸相同。
主体部12,其外径尺寸比底壁部25的插入孔26的内径尺寸略小,在凸缘部14的上方侧配设有使膨胀用气体喷出的多个气体喷出口13。
如图2~4所示,止动器17由板金形成,包括:具有开口为与外壳24的插入孔26大致相同形状的插入孔19的基部18;从基部18外周缘向气囊盖32侧的上方延伸的大致四棱筒形状的导引壁部21。
基部18的外周缘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状(大致正方形状),在其四角的部位固定了向下方延伸的螺栓20。各螺栓20在止动器17配置在气囊40内的状态下插入到气囊40的安装孔52、外壳的底壁部25的安装孔27、以及充气机11的凸缘部14的安装孔15中,将螺母拧紧,从而将气囊40和充气机11安装于外壳24的底壁部25。即,将螺母16拧紧于各螺栓20时,气囊40的气体流入口50的周缘51通过基部18而被押紧于底壁部25,气囊40被安装于底壁部25,充气机11的凸缘部14被押紧于插入孔26的周缘,充气机11被安装于底壁部25。
气囊40如图5、图6所示,作为展开膨胀完成时的形状,其形状为具有:在乘客侧沿铅直方向配置的乘客侧壁部41;从乘客侧壁部41外周缘向车辆前方侧变窄而成大致圆锥状的周壁部48。在成为展开膨胀完成时的周壁部48下部侧的下部侧周壁49的前部侧,设置有开口为圆形状的气体流入口50,从而使膨胀用气体G(参照图6)流入到气囊40内。
另外,在气囊40内部配设有改变流入到气囊40内的膨胀用气体G的流动的引流布69,其覆盖住气体流入口50。引流布69左右方向的中央69a附近和前后两侧的开口69b、69c一起配置在气囊40内(参照图2),在气囊40膨胀时配置在仪表板1上表面1a的上方位置。流入到气囊40内的膨胀用气体G改变方向为从前开口69b流出的气体GF和从后开口69c向后方侧流出的气体GB,从引流布69流出。另外,气体GF从开口69b向前方侧流出后,沿着气囊40的周壁部48流到上方侧,进而向后方侧流动。
而在气体流入口50的周缘51上,贯通有四个安装孔52,这些安装孔52上插通有止动器17的各螺栓20,从而气囊40被保持在外壳24的底壁部25上。另外,在周壁部48的左右侧面部位,分别设置有将剩余的膨胀用气体排出的排气孔64。进而在气囊40的内周侧的气体流入口50周缘的安装孔52附近,配设有大致四方环状的加强布67。
气囊40通过止动器17被保持在外壳底壁部25上,外壳24被安装于车体6上,在将气囊装置M1装载于车辆上时,气体流入口50的开口面是开口周缘51的前缘开口周缘51a侧比后缘开口周缘51b侧略高,与开口周缘51一起沿着大致水平方向配置(参照图2)。
进而,如图7、图8所示,气囊40是将第1、2底布65、66缝合起来而制造的,第1底布65作为将两个大致正六边形形状的部分(上侧部65a和下侧部65e)连接起来的形状,形成为中央附近的左右两边凹进去的葫芦形,第2底布66形成为近似大致正六边形形状的大致圆形形状。这些底布65、66通过平面缝合作业而能够缝制立体的气囊40。
另外,第2底布66构成气囊40的乘客侧壁部41的大致整个区域,第1底布65构成气囊40的周壁部48的大致整个区域。进而,第1底布65的上侧部第1底布65a构成成为周壁部48上部侧的上部侧周壁59的大致整个区域,第1底布65的下侧部第1底布65e构成成为周壁部48下部侧的下部侧周壁49的大致整个区域。
另外,这些第1、2底布65、66、加强布67、引流布69是由聚酯、聚酰胺等的线构成的织布形成,作为没有涂敷硅等涂敷剂的非涂层布而构成。
如图5、图6所示,引流布69为大于气体流入口50前后左右的尺寸的形状,从而能够在气囊40内覆盖气体流入口50,并且在气囊40展开膨胀时,与气体流入口50中央附近相对向的前后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向离开气体流入口50的上方向膨胀的圆弧状的曲线状。
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引流布69在安装于气囊40之前的状态下,为引流布原材68,引流布原材68具有对应于气体流入口50的开口68a,同时具有从开口68a的车辆左右方向两侧延伸的带部68b、68b,带部68b、68b前端相互缝合在一起,形成引流布69。在引流布原材68上还配设有对应于安装孔52的孔。
针对该气囊40的制造进行描述,首先,如图7、图8的A所示,在第1底布65的成为气囊40内周面侧的气体流入口50的开口周缘51上,利用缝合线S,缝合加强布67和引流布原材68。接着如图8的B所示,利用缝合线S将引流布原材68的带部68b的端部相互缝合而成圆弧状,使引流布69形成为规定形状。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示出了预先在第1底布65上形成排气孔64、气体流入口50以及安装孔52,在引流布原材68、加强布67上预先形成了气体流入口50(68a)以及安装孔52,但是也可以在将加强布67和引流布原材68缝合于第1底布65后,再开孔加工排气孔64、气体流入口50以及安装孔52。
之后,如图8的B、C所示,在第1底布65的气体流入口50附近的左右两边,在上侧部65a和下侧部65e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1基准线X1处对折,利用缝合线S将基准线X1附近的上侧、下侧部65a、65e的一侧的直线状单边部65b、65f相互缝合,同时将另一侧的直线状单边部65c、65g相互缝合。
接着,如图8的C、D所示,在上侧部65a的向左右方向鼓出的位置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第2基准线X2处进行弯折,将上侧、下侧部65a、65e的未缝合的剩余部周缘65d、65h打开而相互分离。将这些剩余部周缘65d、65h打开的外形形状与第2底布66的外形形状为相同形状。
重叠第2底布66,如图8的D、E所示,利用缝合线S将所重叠的外周缘相互缝合,从而能够将气囊40形成为袋状。
进而,在将气囊40形成为袋状后,利用气体流入口50将气囊40翻转过来,使得缝合各部位的窝边不露出到气囊40的外周面侧。
在利用气体流入口50进行翻转操作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将气囊40翻转后,将带部68b从气体流入口50引出,然后进行将引流布原材68的带部68b的端部相互缝合的作业。
下面对如上所述制造的气囊40向车辆的装载进行说明,首先,以使螺栓20从各安装孔52突出的形式,在内部配设了止动器17的状态下,折叠气囊40,为了不使折叠散掉,用可破断的包封片材39(参照图3)将折叠后的气囊40包住。
而该气囊40的折叠是在经过预折叠工序后,经过由横折工序和纵折工序构成的正式折叠工序,进行折叠。
在预折叠工序中,形成如图9~图13所示那样的预折叠气囊71。该预折叠中,将乘客侧壁部41的上缘42的附近部位60配置在气体流入口50的上方位置,使得在上下方向上与气体流入口50相对向,使除了下缘43附近之外的乘客侧壁部41与周壁部48的下部侧周壁49重叠而为平展的形状。如图9所示的预折叠气囊71,在上面侧图示出气体流入口50,示出与车辆装载状态上下反转的状态。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折叠周壁部48,除了乘客侧壁部41的左缘44附近、右缘45附近以及下缘43附近的一部分之外,乘客侧壁部41的大致整个区域平展地展开,而进行预折叠。
周壁部48的预折叠是对周壁部48的气体流入口50左右部位53、54和周壁部48的乘客侧壁部上缘42的附近部位60形成凹折的折痕CL、CR、CH而进行折叠。即,气体流入口50的左方侧部位53和右方侧部位54的折叠是这样进行的:分别使到平展地展开的乘客侧壁部41左右缘44、45为止的大致中间部位53a、54a接近气体流入口50(使折痕CL、CR相互接近),同时配置在气体流入口周缘51的乘客侧壁部41侧,对左方侧、右方侧部位53、54形成沿前后方向凹折的折痕CL、CR而进行折叠。另外,周壁部48的上缘42侧的附近部位60的折叠是这样进行的:使从上部侧周壁59前后方向的凹折的折痕CL、CR前端侧的突出顶部61到乘客侧壁部上缘42为止的大致中间部位59a接近于气体流入口50,同时配置在气体流入口周缘51的乘客侧壁部41侧,对上缘附近部位60形成沿左右方向凹折的折痕CH而进行折叠。
这样的预折叠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把持着从周壁部48的气体流入口50的前缘51a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到乘客侧壁部上缘42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为止的大致中间部位(成为突出顶部61)、和乘客侧壁部41的下缘43附近的气体流入口50的后方侧部位56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57而在前后方向上进行拉伸,使得把持部位61、57相互分离。后方侧部位56的把持部位57优选尽可能的为乘客侧壁部41的下缘43的附近,使得能够在预折叠时使乘客侧壁部41的大致整个区域平展地展开。
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从周壁部48的气体流入口50的前方侧部位55到突出顶部61为止的部位62,为了使气体流入口50的开口周缘51与乘客侧壁部41平行而展平,使其凹折而接近于气体流入口50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预折叠气囊71中,如图12所示,作为成为周壁部48的气体流入口50上部侧的部位的上部侧周壁59凹折的折痕CH、62配置在气体流入口50的后缘51b附近的前方侧。即,在预折叠气囊71中,在气体流入口50的后缘51b附近的前方侧的范围内,折叠配置作为成为周壁部48的气体流入口50的上部侧的部位的上部侧周壁59。
在预折叠后的正式折叠中,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形成左右方向的折痕,进行使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减小的横折,接着形成前后方向的折痕,进行使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减小的纵折,从而完成折叠。
而在横折工序中,首先在用折叠机自动折叠时,如图15的A、B所示,在气体流入口50附近形成左右方向的折痕CE,进行将预折叠气囊71的成为气体流入口50的后方侧的后方侧部位72向乘客侧壁部41的上缘42侧折叠的横折,从而使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减小,节省空间。
接着,如图15的B到图16的A所示,将后方侧部位72的后端(端部)72a在周壁部48的下部侧49的下面侧,以接近气体流入口50的后缘51b的形式折叠返回而设置折返部74,形成左右方向的折痕CF而将后方侧部位72折叠成两部分,使得该折返部74与后方侧部位72的主体部73重叠。
进而如图16的B到图17的A所示,将折叠成两部分的后方侧部位72从折痕CF附近起进行卷曲折叠,进行形成左右方向的折痕的横折,从而减小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将折叠部位75安置在成为乘客侧壁部41侧的气体流入口50的正上方附近。后方侧部位72通过以从折痕CF附近起按顺序反复进行凹折、凸折的形式折叠的蛇形折叠而进行折叠也可以。
接着如图17的A、B所示,将预折叠气囊71的气体流入口50前方侧的部位76横折,使得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减小,载置在折叠部位75的上方,完成横折工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因为前方侧部位76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较小,所以简单的成为在折叠部位75之上仅载置了前方侧部位76的折叠状态。因此,若前方侧部位76较长,则也可以进行滚动折叠,或者蛇形折叠,而进行折叠以载置在折叠部位75的上面。
之后,针对横折完成后的气囊40的气体流入口50的左方侧部位78和右方侧部位79,如图17的B、C所示,形成前后方向的折痕,进行减小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的纵折。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的纵折,是将左方侧、右方侧部位78、79分别进行蛇形折叠,配置在气体流入口50的上方位置。
进而,若经过纵折工序而完成气囊40的折叠后,如已经叙述的那样,为了不使折叠散开,用可破断的包封片材39将折叠后的气囊40包住。
将各螺栓20从上方插通于安装孔27,同时从开口24a将折叠后的气囊40装载于外壳24的底壁部25上。接着,将充气机11的主体部12的上部12a从下方插入于插入孔26、气体流入口50、以及插入孔19中,同时将从底壁部25向下方突出的各螺栓20插通于充气机11的凸缘14的安装孔15中。之后,只要在从充气机11的凸缘14突出的各螺栓20上拧紧螺母16,就能够将折叠后的气囊40和充气机11安装于外壳24的底壁部25上。
之后,在装载于车辆上的仪表板1的气囊盖32的连结壁部36内,插入外壳24的侧壁部29,将外壳24的各卡合爪30插入于连结壁部36的卡合孔37中,各卡合爪30卡合于连结壁部36。进而,只要在各托架28的螺母28a上经由安装座8a拧紧螺栓9,就能够将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M1装载于车辆上。
气囊装置M1向车辆的装载也可以是预先将安装了气囊40和充气机11的外壳24组装于仪表板1的气囊盖32上,将仪表板1安装于车辆时,利用螺栓9将气囊装置M1连结固定于车体6侧,从而将气囊装置M1装载于车辆上。
将气囊装置M1装载于车辆上后,若使膨胀用气体G从充气机11的各气体喷出口13喷出,则气囊40膨胀,使包封片材39破断的同时,使气囊盖32的破断预定部35破断,使门部33F、33B如图2、图3的双点划线所示地打开,从而气囊40从气囊盖32的门部33F、33B的打开的开口38非常大地突出。图2所示的附图标记为W的部件为窗密封件。
第一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M1中,在动作时,展开膨胀的气囊40从气体流入口50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以与折叠工序大致相反的工序,即,在消除正式折叠的横折和纵折的折痕的同时,消除预折叠的折叠,进行展开膨胀。
而气囊40预折叠时,使乘客侧壁部41的上缘42的附近部位60配置在与气体流入口50相对向的位置处,使乘客侧壁部41与周壁部48的下部侧49重叠而展平。因此,由于与气体流入口50相对向的乘客侧壁部上缘42的附近部位60通过最开始流入的膨胀用气体G的按压力F(参照图12),与乘客侧壁部41的下缘43侧的部位等其他部位相比,先行向上方强力上押,所以乘客侧壁部41沿着大致铅直的方向容易地配置。
特别是,在乘客侧壁部41的下缘43侧,按从图2的实线到图19、20、进而从图21的实线到双点划线、进而到图2的双点划线的顺序所示的那样,在横折时以接近于气体流入口50附近的形式折返的折返部74消除折痕CF的同时,与周围的部件、例如气囊盖32的壁部36b、门部33B、仪表板1的上面1a擦过而展开,所以在向着乘客侧的面81a的下部83侧向着乘客侧的突出被抑制。即,成为乘客侧壁部41的下缘43侧的气囊40的折返部74从外壳24的飞出被抑制,在抑制该折返部74的飞出的期间,向着乘客侧突出的气囊40的部位81的上部82侧,相比于下部83侧填充了更多量的膨胀用气体,能够使上部82侧膨胀得更大,从而使向着乘客侧突出的气囊40的部位81的上部82侧容易配置在向着乘客侧突出的气囊40的部位81的下部83侧的正上方附近,使向着乘客侧突出的气囊的后面81a侧的整个区域沿着大致铅直方向而向后方侧移动。
所以第一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M1中,能够使展开膨胀中途的气囊40的后面81a侧的整个区域沿着大致铅直方向而向后方移动,即使展开膨胀中途的气囊40与向前而来的乘客发生碰撞,气囊40相对于乘客也不作用局部的按压力,可以确实保护乘客。
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气囊40的以接近于气体流入口50的形式折返的折返部74,其端部72a在从沿着外壳24后部侧的外壳24内周面的气体流入口50到气囊盖32的门33B的铰接部34的高度附近为止的区域内,配设在气体流入口50的后缘51b附近(参照16的A)。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气囊40的折返部74在展开而消除折返的折叠时,如图19、图20所示,配置在折返部74上方侧的周壁部48的下部侧49的气体流入口50的附近部位、即预折叠气囊71的后方侧部位72的主体部73的气体流入口附近部位73a膨胀,将折返部74按压于外壳24的侧壁部29和气囊盖32的壁部36b等处,所以进一步按压折返部74而使其延迟展开,能够进一步使乘客侧壁部41(后方移动部位81)沿铅直方向而向后方侧移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折叠机自动折叠时,为了以节省空间的方式进行折叠,如图15的B所示,形成折痕CE,将预折叠气囊71的后方侧部位72以与前方侧部位73重叠的形式折叠为两部分。但是,如图18所示,不形成折痕CE,而在后方侧部位72形成折痕CF,将后方侧部位72折叠成两部分,使得主体部73和折返部74重叠,之后将后方侧部位72横折也可以。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情况:在形成折返部74时,将后方侧部位72的端部(后端)72a配设在气体流入口50的后缘51b附近。但端部72a在车辆装载的状态下,只要配置在从沿着外壳24后部侧的外壳24内周面的气体流入口50到气囊盖32的门33B的铰接部34的高度附近为止的区域内就可以,这时,气囊40展开膨胀时,预折叠气囊71的后方侧部位72的主体部73的气体流入口附近部位73a能够将折返部74按压于外壳24内周面和气囊盖32的部位36b等处。即,从气体流入口50的周缘51的后缘51b起的折返部74的端部72a的配置位置,只要是以将从车辆装载状态的后缘51b附近到沿着外壳24的底壁部25的后部侧的侧壁部29为止的距离L1(参照图3、图19)、和从侧壁部29的下端到门33B的铰接部34的高度附近为止的距离L2的总和的距离L0为基准即可,使将主体部73和折返部74折叠重合时的端部72a的后缘51b起的距离LX(参照图18)为距离L0的范围内即可。
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气囊40膨胀时展开而消除折返的折叠时的折返部74滑动接触的部位、即气囊盖32的壁部36b的前面36c和门部33B的背面36a上,配设有作为增大滑动接触时的滑动阻力的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的凹凸部32a。因此,折返部74通过该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以延迟展开的形式抑制折叠的消除,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沿着铅直方向,使乘客侧壁部41(后方移动部位81)向后方侧移动。
另外,作为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也可以象图22~图2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M2那样构成。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设置有顶壁部32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气囊盖32相比,气囊盖32A的门部33B的铰接部34略微向前方侧突出。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作为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的顶壁部32b,门部33B的铰接部34的配置位置为顶壁部32b的前端,仅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的气囊盖32A的侧壁部36、充气机11、外壳24、气囊40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相同部件和相同部位形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另外,气囊40的折叠和气囊装置M2的向车辆的装载工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M2中,在气囊盖32A上设置有从壁部36b的上端到门部33B的铰接部34为止延伸到前方的突出顶壁部32b。因此,动作时,在气囊40展开膨胀时,按图23、图24、图25所示的顺序,折返部74被顶壁部32b挂扯而抑制折叠的消除,从而能够沿着铅直方向而向后方侧移动乘客侧壁部41(后方移动部位81)。
进而作为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只要设置在折返部74展开而消除折返的折叠时折返部74滑动接触的部位侧、或者滑动接触的折返部74本身的部位侧的至少一方上即可,也可以象图26~图29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M3那样构成。
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气囊40A的折返部74本身的与主体部73滑动接触的部位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滑动阻力的摩擦阻力增大用的由硅橡胶等构成的覆盖层85,由覆盖层85构成了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仅气囊40A具有覆盖层85这一点不同,其他的气囊40A的部位、充气机11、外壳24、气囊盖32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相同部件和相同部位形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另外,气囊40A的折叠和气囊装置M3的向车辆的装载工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省略其说明。
该第三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M3中,在气囊40A的折返部74上设置有作为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的覆盖层85。因此,进行动作而气囊40A展开膨胀时,按图27、图28、图29所示的顺序,折返部74被主体部73挂扯而抑制折叠的消除,从而能够沿着铅直方向而向后方侧移动乘客侧壁部41(后方移动部位81)。
进而也可以象图30~33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M4那样构成。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气囊40B的折返部74滑动接触的主体部73侧,设置有增大滑动阻力的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第四实施方式的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是将配设在气囊40B的气体流入口50的周缘51上的加强布67A配设在气囊40B的外表面侧,在该加强布67A上设置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而在前后并列设置的细缝67a、67b,将折返部74的端部72a象缝线那样插入细缝67a、67b,由细缝67a、67b之间的带部87将折返部74按压于主体部73侧。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是仅气囊40B在外表面配设有设置了细缝67a、67b的加强布67A这一点不同,其他的气囊40B的部位、充气机11、外壳24、气囊盖32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相同部件和相同部位形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另外,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仅增加了在形成折返部74时将端部72a侧象缝合那样插入到细缝67a、67b中的工序,气囊40B的折叠和气囊装置M4向车辆的装载工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省略其说明。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M4中,在气囊40B的主体部73上设置有插入折返部74的作为滑动阻力增大装置FM的带部87。因此,进行动作而气囊40B展开膨胀时,按图31、图32、图33所示的顺序,折返部74在从设置在主体部73侧的加强布67A上的带部87脱离时,受到滑动阻力,能够抑制折叠的消除,从而能够沿着铅直方向而向后方侧移动乘客侧壁部41(后方移动部位81)。
进而,在设置带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细缝,如图34~图37所示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M5的气囊40C那样,设置从加强布67B左右两边延伸成圆环状的带片67c,形成可将折返时的折返部74按压于主体部73侧的带部87A。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也仅是气囊40C在外表面配设有设置了构成带部87A的带片67c的加强布67B这一点不同,其他的气囊40C的部位、充气机11、外壳24、气囊盖32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相同部件和相同部位形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另外,该第五实施方式中也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仅增加了如下工序:在形成折返部74时,将端部72a插入到带部87A和成为周壁部48的下部侧49的下面侧的主体部73侧的加强布67B之间,进而以包住带部87A的形式将其端部72a侧折返(参照图35)。气囊40C的折叠和气囊装置M5向车辆的装载工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省略其说明。
进而,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折返部74的端部72a侧,以包住带部87A的形式进行折返,进一步在其端部72a侧从带部87A脱离时增大了滑动阻力,从而能抑制下部83侧的折叠的消除。
考虑到上述这些方面,如图38和图35的括号内的双点划线所示,也可以不进行端部72a侧的折返,而在主体部73和带部87A之间插入折返部74。
另外,不设置细缝67a、67b,如第五实施方式那样,在设置了带片67c而构成的带部87A中,将带片67c的左右两端67d、加强布67e折返到左右方向的中央侧,同时插入加强布67B,结合于周壁部48的下部49侧的下面侧而形成,由于能够加大插入折返部74的开口,所以由带部87A按压的折返部7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即使较大,只要对应于带片67c的长度尺寸,就不会产生沿着前后方向那样的折痕的皱褶,从而能够将折返部74插入到带部87A和主体部73(加强布67B)之间。只要无皱褶地将折返部74插入,折叠后的气囊40C就不会太大。
在各实施方式的气囊40、40A、40B、40C中,作为预折叠气囊71,示出了将对向于气体流入口50的部位60设置在周壁部48的上部侧周壁59侧的情况,但也可以将乘客侧壁部41本身的上缘42的附近部位46作为对向部位60,作为与气体流入口50相对向的部位,预先折叠。
另外,各实施方式中,使预折叠气囊71的预折叠时的后端侧的把持部位57为乘客侧壁部41侧的部位,但也可以是乘客侧壁部41下缘43附近的下部侧周壁49的部位。这时,上部侧周壁59的折痕59a能够位于气体流入口50的后部侧周缘的前方侧,作为与气体流入口50相对向的部位60,能够使部位46为乘客侧壁部41本身的上缘42的附近部位。

Claims (12)

1.一种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具有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仪表板的上面侧向上方突出而可保护乘客的、向车辆的后方侧展开膨胀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容纳折叠着的所述气囊;以及
气囊盖,其配置在所述仪表板的上面侧,具有在容纳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气囊突出时被所述气囊按压而打开的门,
所述气囊
作为展开膨胀完成时的形状,其形状为具有:乘客侧壁部,其在乘客侧沿大致铅直方向配置;周壁部,其从该乘客侧壁部的外周缘向车辆前方侧变窄而呈大致圆锥状,
在展开膨胀完成时的所述周壁部的下部侧的前部侧,配置有气体流入口,其作为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开口面而使所述膨胀用气体流入,
所述气体流入口周缘安装于所述外壳上,
进而,所述气囊在预折叠之后,进行正式折叠,然后容纳在所述外壳内而装载在车辆上,该正式折叠是进行形成左右方向的折痕而减小前后方向长度尺寸的横折和形成前后方向的折痕而减小左右方向宽度尺寸的纵折,
进而所述预折叠完成后的预折叠形状是,所述乘客侧壁部的上缘的附近部位配置在对向于所述气体流入口的位置、同时所述乘客侧壁部与所述周壁部的下部侧重叠而展平的形状,
在所述气囊正式折叠时的横折时,
在所述气囊预折叠完成时的所述气体流入口的后方侧部位上设置有折返部,该折返部是通过设置左右方向的折痕从而折叠返回而形成,从而后端在所述周壁部的下部侧的下面侧接近于所述气体流入口,然后在使该折返部重叠在所述后方侧部位的除了所述折返部之外的主体部上的折叠为两部分的状态下,对后方侧部位进行卷绕,然后再对其进行横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返部,将端部配设在从沿着所述外壳后部侧的所述外壳内周面的所述气体流入口到所述气囊盖的门的铰接部的高度附近为止的区域内,
所述气囊容纳在所述外壳内而装载在车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囊膨胀时,在所述折返部展开而消除折返的折叠时所述折返部滑动接触的部位侧、或者滑动接触的所述折返部本身的部位侧的至少一个上配设有增大滑动接触时的滑动阻力的滑动阻力增大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阻力增大装置由在所述气囊盖的所述折返部滑动接触的部位上设置了增大摩擦阻力用的凹凸的凹凸部构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阻力增大装置由在所述气囊的折返部为了增大摩擦阻力而设置的覆盖层构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囊的气体流入口附近配设有可将折返时的所述折返部按压于所述周壁部下部侧的下面侧的带部,
所述滑动阻力增大装置由所述带部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返部的端部侧进一步折返而包住所述带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周壁部下部侧的下面侧结合有加强布,
该加强布具有使所述折返部插通的两个细缝,
所述带部由所述加强布的两个所述细缝之间的部位形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部将带片的左右两端向左右方向的中央侧折返的同时,结合于所述周壁部下部侧的下面侧而形成。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盖具有:门,其在所述气囊展开膨胀时,以配置在后部侧的铰接部为旋转中心而向后方侧打开;连结壁部,其配置在该门的周围,连结于所述外壳上;以及顶壁部,其从所述连结壁部后部侧的壁部向前方侧突出而配设,使向后方侧打开的门的铰接部设置在其前端,
所述滑动阻力增大装置由所述顶壁部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的预折叠完成后的预折叠形状是如下的形状:
折叠所述周壁部,将所述乘客侧壁部的大致整个区域平展地展开,
所述周壁部的所述气体流入口的左右部位分别使到平展地展开后的所述乘客侧壁部的左右边缘为止的大致中间部位接近所述气体流入口的同时,配置在所述气体流入口周缘的所述乘客侧壁部侧,形成沿前后方向的凹折的折痕而进行折入,同时,
所述周壁部的与所述乘客侧壁部上缘之间的连结部位的附近部位形成沿着左右方向的凹折的折痕而进行折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气囊的气体流入口的后方侧部位的重叠着的所述折返部和所述主体部横折,使得所述折返部从所设置的折痕侧开始,在所述周壁部一侧进行滚动折叠,而载置在所述气体流入口的上方附近。
CNB2005100053194A 2004-02-02 2005-02-02 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97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25514 2004-02-02
JP2004025514 2004-02-02
JP2004270066 2004-09-16
JP2004270066A JP4457822B2 (ja) 2004-02-02 2004-09-16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1284A CN1651284A (zh) 2005-08-10
CN100369770C true CN100369770C (zh) 2008-02-20

Family

ID=34810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531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9770C (zh) 2004-02-02 2005-02-02 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487994B2 (zh)
JP (1) JP4457822B2 (zh)
CN (1) CN10036977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09914A1 (de) * 2004-02-20 2005-10-06 Daimlerchrysler Ag Airbagabdeckung für einen Airbag eines Kraftfahrzeugs
JP2008056007A (ja) * 2006-08-30 2008-03-13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
JP5225602B2 (ja) * 2007-03-30 2013-07-03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の折畳方法及びエアバッグの折畳装置
JP2009061867A (ja) * 2007-09-05 2009-03-26 Toyoda Gosei Co Ltd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JP5382585B2 (ja) * 2007-09-14 2014-01-08 トヨタ自動車東日本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DE102007046155A1 (de) * 2007-09-27 2009-04-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Armaturentafelträgerteil mit Klappenanordnung
DE102007052974A1 (de) * 2007-11-07 2009-05-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Rückhaltesystem für vordere Fahrzeuginsassen
JP2009120114A (ja) * 2007-11-16 2009-06-04 Toyoda Gosei Co Ltd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946899B2 (ja) * 2008-01-31 2012-06-0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356557B2 (ja) * 2008-10-27 2013-12-04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132256A (ja) * 2008-10-27 2010-06-1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500157B2 (en) * 2009-04-27 2013-08-06 Autoliv Asp, Inc. Knee airbag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777262B2 (en) 2009-04-27 2014-07-15 Autoliv Asp, Inc. Airbag assemblies with stabilizer straps
KR20110027922A (ko) * 2009-09-11 2011-03-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에어백 도어의 실링구조
US8500155B2 (en) * 2009-12-22 2013-08-06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airbag assembly with an integral cover
CN102161332B (zh) * 2010-02-23 2014-07-3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DE102010023370A1 (de) * 2010-06-10 2011-12-15 Daimler Ag Rückhaltesystem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Kraftwagen
JP5429125B2 (ja) * 2010-09-29 2014-02-2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327383B2 (ja) * 2011-07-19 2013-10-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540276B2 (en) 2011-11-07 2013-09-24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knee airbag assemblies with cushion fold pattern
JP5712913B2 (ja) * 2011-12-15 2015-05-07 タカタ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
DE102012003351A1 (de) * 2012-02-21 2013-08-22 Trw Automotive Gmbh Gassack-Modul sowie Baugruppe mit einer Instrumententafel und einem Gassack-Modul
US8505963B1 (en) 2012-02-24 2013-08-13 Autoliv Asp, Inc. Airbag assemblies with strap clamps
US8608199B2 (en) 2012-04-26 2013-12-17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conical portion
JP5765314B2 (ja) * 2012-09-28 2015-08-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010804B2 (en) 2013-03-15 2015-04-21 Autoliv Asp, Inc. Airbag assemblies with constrained stabilizer straps
JP5979061B2 (ja) * 2013-03-29 2016-08-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EP3006275B1 (en) * 2013-05-31 2018-12-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 device
US9102298B2 (en) 2013-08-02 2015-08-11 Faurecia Interior Systems, Inc. Foam-in-place interior panels having integrated airbag doors including substrates with airbag chute-door assemblies for motor vehicles
JP6252406B2 (ja) * 2013-10-31 2017-12-2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50796B2 (ja) * 2014-09-25 2016-12-2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の折り完了体の製造方法
CN105774736A (zh) * 2014-12-24 2016-07-20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一种乘客安全气囊模块
JP6676933B2 (ja) * 2015-11-11 2020-04-08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7004051A1 (de) * 2017-04-26 2018-10-31 Audi Ag Airbageinrichtung
US10696266B2 (en) 2017-11-10 2020-06-30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knee airbag assemblies
JP6950565B2 (ja) * 2018-02-19 2021-10-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助手席エアバッグの揺動低減構造
KR20210050671A (ko) * 2019-10-29 2021-05-10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에어백 시스템의 쿠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8343A (en) * 1993-11-01 1994-09-2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ir bag deployment bias apparatus
US5636861A (en) * 1996-01-29 1997-06-10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module
CN1154311A (zh) * 1996-01-09 1997-07-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气囊盖
JP2002255004A (ja) * 2000-12-28 2002-09-11 Toyoda Gosei Co Ltd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8113A (en) * 1994-11-18 1995-12-26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Airbag and inverted folding method
JP3769831B2 (ja) * 1996-04-08 2006-04-2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1120587A (ja) * 1997-07-08 1999-01-26 Tokai Rika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835439B1 (en) * 1997-07-23 2004-12-28 Toyota Shatai Kabushiki Kaisha Panel for air bag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577208B2 (ja) * 1997-12-09 2004-10-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405182B2 (ja) * 1998-03-27 2003-05-1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11321511A (ja) * 1998-05-11 1999-11-24 Takata Kk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及びその折り畳み方法
KR100310856B1 (ko) * 1998-06-30 2001-10-17 히로세 마꼬또 에어백 장치, 에어백 접는 방법 및 에어백 접는 장치
JP2001213257A (ja) * 2000-02-03 2001-08-07 Toyoda Gosei Co Ltd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EP1145920A3 (en) * 2000-04-11 2003-01-22 Nihon Plast Co., Ltd. Air bag, air ba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folding air bag body and method of folding air bag body
DE10018893A1 (de) * 2000-04-14 2001-10-25 Acts Gmbh & Co Kg Instrumententafe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unststoff-Trägers für eine Instrumententafel
US6832779B2 (en) * 2000-12-28 2004-12-21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device for passenger's seats
US6485050B1 (en) * 2001-06-26 2002-11-2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ir bag cover assembly with curved horn reaction plate
US6899352B2 (en) * 2001-09-28 2005-05-31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device
JP4269807B2 (ja) * 2002-10-10 2009-05-27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その蓋体
US6991253B2 (en) * 2003-04-11 2006-01-3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ir bag assembly having controlled cushion deployment
JP2004331046A (ja) * 2003-04-15 2004-11-25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蓋部材、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用内装部材
KR100559864B1 (ko) * 2003-10-24 2006-03-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멤브레인 스위치의 장착구조
US20050104338A1 (en) * 2003-11-19 2005-05-19 Quin Soderquist Applique film airbag cov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8343A (en) * 1993-11-01 1994-09-2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ir bag deployment bias apparatus
CN1154311A (zh) * 1996-01-09 1997-07-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气囊盖
US5636861A (en) * 1996-01-29 1997-06-10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module
JP2002255004A (ja) * 2000-12-28 2002-09-11 Toyoda Gosei Co Ltd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1284A (zh) 2005-08-10
US20050167958A1 (en) 2005-08-04
US7487994B2 (en) 2009-02-10
JP2005247291A (ja) 2005-09-15
JP4457822B2 (ja) 201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9770C (zh) 副驾驶座用气囊装置
CN102007020B (zh) 安全气囊装置
US6299202B1 (en) Passenger seat air bag system
CN101279601B (zh) 副驾驶席用气囊
JP7192734B2 (ja)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5931497A (en) Gas bag
US5306043A (en) Dashboard top mounted vehicle air bag assembly
US7401805B2 (en) Curtain air bag module
JP5286673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9131192B (zh) 驾驶席用气囊的折叠方法
US7900958B2 (en) Airbag apparatus for a front passenger's seat
JP3922057B2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及び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306672A (zh) 气囊装置
JP7188153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CN102015378A (zh) 采用胶膜代替缝合的车辆装饰应用
CN102205828A (zh) 气囊
JP2009056976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JP4507848B2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及び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220306034A1 (en) Airbag device
CN110316135A (zh) 气囊装置
JP4120144B2 (ja) 自動車乗員頭部の保護バッグ、保護装置及び自動車
EP1256491A2 (en) Head-protecting bag device for occupants in an automobile
JP2009056977A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
JP3632996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232313B2 (ja) 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