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9294C - 对使用于小型电池的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以及贴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使用于小型电池的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以及贴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69294C
CN100369294C CNB2003801067812A CN200380106781A CN100369294C CN 100369294 C CN100369294 C CN 100369294C CN B2003801067812 A CNB2003801067812 A CN B2003801067812A CN 200380106781 A CN200380106781 A CN 200380106781A CN 100369294 C CN100369294 C CN 10036929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ncapsulant
lead material
monolithic
att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67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9585A (zh
Inventor
浅仓伴视
大冢正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29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95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92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92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8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ouch or flexible bag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01M50/557Plate-shaped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以使用于小型电池的引线材料-密封材料之间的紧密结合性的提高为目的。为了达成该目的,在密封材料的贴附工序中,使用切断部件将密封材料切断成规定长度的多个单片,由压接部件保持各个单片,使相邻的单片在引线材料的上下正对从而构成组,将这些组以规定的间隔配置之后,通过压接部件进行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

Description

对使用于小型电池的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以及贴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聚合物锂电池、锂离子电池、薄片型锂离子电池(Advanced Lithium-Ion Battery)等,采用了由铝等构成的层压外装体的电池中所使用的引线。更详细地说,涉及为了贴附在该引线上而将层压外装体和引线之间密封而使用的密封材料的、相对于引线(材料)的贴附方法以及贴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伴随着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小型轻量的便携终端设备的普及,对这些终端设备提供驱动电力的电池的开发也在推进。作为上述电池,要求其能够经受长时间、多次的充电,同时还要小巧并且具备稳定的输出特性。因此,作为满足这些要求的电池,具有聚合物状的电解质层的聚合物锂蓄电池等锂离子电池被广泛使用。
在图12中,展示了聚合物锂蓄电池2的概略构成。聚合物锂蓄电池2,是将在高分子材料内混合增塑剂而制成的聚合物电解质层2a、正电极2b以及负电极2c层积而构成的,在两个电极上连接有用于导出电力的引线线材5。在这里,使用于该电池的电解质层等各材料,其特性有可能因大气中的水分等而较大地变动。因此,在该电池中,除了引线线材5(以下称为引线材料)以外的电解质层2a、正电极2b以及负电极2c,由铝等图未示的外装材料4密封。外装材料4,在由图中双点划线展示的位置上,将电解质层2a等密封。由于引线材料5要向该外装部的外面引出,所以在引线材料5以及外装材料4彼此间夹入密封材料3,由此使引线材料周围的密封比较彻底。
通常,作为夹入该密封材料的方法,可考虑到以下两种情况。
首先,第一种情况是,对由外装体密封前的电池已经连接有引线材料,在将密封材料贴附在该引线材料上的同时进行密封工序。在这种情况下,使从正电极以及负电极引出的引线材料相对于电解质等层积体整齐排列,在引线材料的上侧和下侧,沿着与引线材料的延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配置密封材料。其次,在经由外装材料将密封材料和引线材料压接的同时将其加热,使由可熔物质构成的密封材料熔化,从而通过密封材料将外装材料和引线材料之间熔接、密封。
作为第二种情况,可以考虑对引线材料预先贴附有密封材料,利用它制成电解质等的层积体,之后进行密封操作。如在特开平11-312514中该例所公开的那样,这种情况下,预先形成带密封层的引线材料,将该引线材料适当地切断,将切断后的带密封层引线材料使用于电池形成。另外,在密封材料和外装材料的熔接中,与前述情况同样地,经由外装材料进行这些部件的压接以及加热。在图13中展示了这样的对引线材料预先贴附密封材料的工序的概念图。图中,将缠绕在绕线盘6上的引线材料5向箭头方向顺次送出,将单片密封材料3以规定的间隔成对地贴附在其上下面上,将贴附单片的密封材料3之后的引线材料5手缠绕到卷线盘7上。
为了可靠地将密封材料和引线材料之间密封,必须将与密封材料接触的引线材料的表面加热到密封材料的熔融温度或其以上。然而,即使在上述第一种方法中,由于密封材料的加热是隔着外装材料而进行的,因此会产生由外装材料带来的热损失。另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引线材料由热传导率高的金属构成的情况都很多,都会产生从该引线材料的热损失。因此,在加热状态的掌握不充分的时候,会引起密封材料的熔化变得不充分、不能进行可靠的密封的情况。
另外,在进行引线材料被过于充分加热的长时间的加热的情况下,密封材料会熔化到所需程度以上,从规定的密封部分溢出,还会引起其附着在在压接工序中所使用的工作机械等上的情况。因而,在压接的时候,要求可靠地控制密封材料的熔化状态。进而在上述第一种情况下,与用于压接的载荷的加载方向相垂直的、例如引线材料侧面等,在压接、熔接工序开始的时候不会接触密封材料。因此,可以认为这部分的密封变得不充分的可能性(概率),与预先进行密封材料和引线材料的熔接的第二种情况相比较较高。
从以上的观点,可以认为在要得到更可靠的密封性的情况下,优选采用作为第二种情况而列举的密封工序。另外,在该密封工序中,因为在熔化、熔接上最花费时间的引线材料-密封材料之间被预先熔接,所以也具有提高电池制造时的生产性的优点。然而,在第二种情况下,需要预先制造贴附有密封材料的引线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在之后进行的将外装材料和密封材料之间熔接的工序中,密封材料和引线材料的熔接状态基本不会变化。
因此,在该工序中,在熔接状态的不完善,例如残存有空隙等的情况下,很难在之后的工序中将其修复。因而,在将密封材料和引线材料相贴附的时候,要求它们之间完全紧密结合(熔接)。因此,也采用通过热熔法或挤压层压法在引线材料上形成密封材料的方法。但是应该考虑到这些方法,当在引线材料上的独立的多个微小区域上形成密封材料的情况下,会导致设备的复杂化等,从制造成本的观点来看不够理想。
另外,在将带状的密封材料切断、将其贴附在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上的以往的制造方法中,通过来自于密封材料外周的加热使引线材料升温。因此,也要考虑到相对于引线材料的温度管理比较困难,不能可靠地管理引线材料和密封材料之间的紧密结合性的情况。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密封材料的剩余部分被切断除去,从制造成本削减的观点来看,也要求该除去部分的减少。
进而,因为上述的电池是使用于手机等小型终端设备的,所以不仅是简单地小型化,还要求设计成对应终端设备所要求的形状、外观。因而,在将密封材料贴附在引线材料上的时候,同时要求其贴附间隔等可以容易地改变。然而,在上述的热熔法等中,这些贴附间隔的改变,需要用于该方法的装置的复杂并且微妙的调整。另外,即使在通常使用的、相对于引线材料同时贴附多个密封材料的装置中,需要暂时取下密封材料把持部、改变其固定间隔等复杂并且微妙的调整的操作也是必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确保可靠的引线材料-密封材料之间的紧密结合性,而且当时就可较容易地改变密封材料的贴附间隔等的相对于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以及使用于该方法的由简单的结构构成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相对于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是将密封材料分离成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单片,使单片的每一个相对于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熔接的相对于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用多个压接部件保持密封材料的工序;利用多个切断部件将所保持的密封材料切断成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单片的工序;驱动上述多个压接部件移送上述单片,使得相邻的单片夹着上述引线材料而成为相对的组,同时各个组以与规定位置相对应的方式保持一定的间隔而被配置在引线材料上的工序;经由多个压接部件,相对于引线材料贴附密封材料单片的工序。
另外,在前述的方法中,优选为:引线材料被与密封材料隔开规定距离而平行地配置;对于单片而言,在被移送规定距离的期间,进行组的形成和组之间的一定的间隔的形成。另外,优选为在移送单片时,在前述相邻的单片形成组之后,将多个前述组按照大致放射状的轨迹移送到引线材料上。或者,优选为在移送单片时,相邻的单片形成组,并且在各个组之间的间隔等比例变化的同时被移送到引线材料上。进而,更加优选为在组的向引线材料上的移动的同时进行各个组的间隔的调整。
或者,在将单片贴附到引线材料上的工序中,引线材料优选为通过贴附单片的规定位置以外的区域来加热。进而,在前述的方法中,除了上述的工序以外,进一步具备将引线材料以及贴附在引线材料上的密封材料加压、同时加热来谋求再压接状态的改善的工序,或者在贴附密封材料之后进行引线材料的加热以及贴附的密封材料加热、使贴附的密封材料熔化的工序中至少一方的工序。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相对于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是将密封材料分离成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单片,使各个单片相对于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熔接的相对于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单片贴附在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的工序中,引线材料通过规定位置以外的区域来加热。
另外,在前述的方法中,优选为进一步包括将引线材料以及贴附在引线材料上的密封材料加压、并同时加热来谋求再压接状态的改善的工序,或者在贴附密封材料之后进行引线材料的加热以及贴附的密封材料加热、使贴附的密封材料融化的工序中的至少一方的工序。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相对于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是将密封材料分离成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单片,使单片相对于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熔接的相对于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的密封材料贴附部具有:将引线材料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上的引线材料保持部件;将密封材料分离成多个单片的切断单元;以对于连续的各个单片每隔一个相对应的方式沿着密封材料的长度方向并列配置的,可保持单片的多个第一压接部件;以对于连续的各个单片每隔一个且与没有保持在第一压接部件上的单片相对应的方式沿着密封材料的长度方向并列配置的,可保持单片的多个第二压接部件;还具有在第一压接部件以及第二压接部件将单片向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移送时,相邻的第一压接部件和第二压接部件在保持单片的部分上相对而形成组,使成为由此形成的多个组的第一压接部件以及第二压接部件各自的间隔变化的压接部件移动方向限制装置。
另外,在前述的装置中,优选为压接部件移动方向限制装置,具有形成在第一压接部件的端部上的第一突起、容纳第一突起的第一槽凸轮、形成在第二压接部件的端部上的第二突起和容纳第二突起的第二槽凸轮;第一槽凸轮以及第二槽凸轮,在使其正对而俯视的情况下,第一槽凸轮和第二槽凸轮在其基点以与单片的中心间隔相对应的方式交错地配置,从基点经过规定距离后而相一致。或者,优选为压接部件移动方向限制装置具有形成在第一压接部件的端部上的第一突起、容纳第一突起的第一槽凸轮、形成在第二压接部件的端部上的第二突起和容纳第二突起的第二槽凸轮;第一槽凸轮以及前述第二槽凸轮被形成为,在使其正对而俯视的情况下,第一槽凸轮和第二槽凸轮在其基点以与单片的中心间隔相对应的方式交错地配置,从基点经过规定距离后而相一致,在一致后维持该状态,一边使各个槽凸轮之间的间隔保持等比率一边延伸。
另外,对于前述的装置,优选为形成第一槽凸轮以及第二槽凸轮的各个部件,可同步地、并且与第一以及第二压接部件相独立地驱动。另外优选地,引线材料保持部件由加热块部构成,夹持引线材料上的贴附单片的规定位置以外部分来进行引线材料的加热。进而,对于前述的装置,优选为包括进行相对于引线材料以及贴附在引线材料上的密封材料的加压以及加热的压接单元、或者在贴附密封材料之后进行引线材料的加热及贴附的密封材料加热、使贴附的密封材料熔化的加热单元中至少一方的单元。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相对于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是将密封材料分离成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单片,使单片相对于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熔接的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的密封材料贴附部具有:将引线材料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上的引线材料保持部件;将密封材料分离成多个单片的切断单元;可以保持单片,且将单片向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移送,并且相对于引线材料实际贴附单片的多个第一压接部件;可以保持单片,且将单片向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移送,并且相对于引线材料实际贴附单片的多个第二压接部件;引线材料保持部件由加热块部构成,夹持引线材料上的贴附单片的规定位置以外部分来进行引线材料的加热。
另外,对于前述的装置,优选为包括进行相对于引线材料以及贴附在引线材料上的密封材料的加压以及加热的压接单元、或者在贴附密封材料之后进行引线材料的加热以及贴附的密封材料加热、使贴附的密封材料熔化的加热单元中至少一方的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展示从正面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密封材料贴附装置的整体时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展示从正面看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贴附部时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3是展示从侧面看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贴附部时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4是展示切断单元110的密封材料3的切断状态的各构成元件的概略配置的立体图。
图5是展示第1实施方式的、切断单元110的密封材料3的贴附状态的各构成元件的概略配置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形成在上侧以及下侧基板上的槽凸轮的形状的槽凸轮等的配置图。
图7是展示从侧面看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贴附部时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8是展示第2实施方式的、切断单元110的密封材料3的贴附状态的各构成元件的概略配置的立体图。
图9A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形成在上侧以及下侧基板上的槽凸轮的形状的槽凸轮等的配置图。
图9B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形成在上侧以及下侧基板上的槽凸轮的形状的槽凸轮等的配置图。
图10是与相对于本发明的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工序有关的流程图。
图11A是展示从正面看本发明的压接单元的状态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1B是展示从正面看本发明的加热单元的状态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2是展示聚合物锂蓄电池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3是展示相对于引线材料预先贴附密封材料的工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进行说明。图1,展示了从正面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时所看到的概略构成的图。贴附装置1,由按照密封材料3以及引线材料5的输送顺序配置的密封材料抽出部10、引线材料抽出部20、材料输送部30、贴附部100、再压接部40、检查部50、以及缠绕部60构成。
在该装置中,密封材料抽出部10,由缠绕着密封材料3的密封材料用绕线盘11、可旋转地保持绕线盘11的密封材料用绕线盘保持部12、对从绕线盘11拉出的密封材料3进行导向的密封材料用导向辊13、15、以及对密封材料3施加一定的载荷的密封材料用张力辊14构成。另外,引线材料抽出部20,由缠绕引线材料5的引线材料用绕线盘21、可旋转地保持绕线盘21的引线材料用绕线盘保持部22、对从绕线盘21拉出的引线材料5进行导向的引线材料用导向辊23、25、27、实现引线材料5的平坦化的平坦化辊24、以及对引线材料5施加一定的载荷的引线材料用张力辊26构成。
材料输送部30,由在相对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密封材料输送部31以及引线材料输送部35构成。密封材料输送部31,具有吸附保持密封材料3端部的吸附机构32、以及使吸附机构32沿着图中箭头方向驱动的图未示的直线往复机构。引线材料输送部35,具有用于夹持引线材料5的夹持机构36、以及使夹持机构36沿着图中箭头方向驱动的图未示的直线往复机构。
密封材料3以及引线材料5,经由材料输送部30,被输送到后述的贴附部100。密封材料3,在贴附部100,被以规定的大小以及间隔贴附在引线材料5上。之后,将这些引线材料等的完成品7输送到再压接部40。再压接部40,具有配置在输送来的完成品7的上下的压接单元41以及加热单元42。
在图11A中展示了从正面看压接单元41时所看到的概略构成。压接单元41,由上侧平板43以及下侧平板44构成,这些平板43、44,能够通过图未示的加压机构,以引线材料5为中心向各自的相对的方向加载。另外,这些平板43、44,通过图未示的温度调节机构,以例如设置成比密封材料3的熔点高2~30度的温度的方式进行温度管理。在压接单元41中,对于贴附在引线材料5的两面上的单片的密封材料3,通过上侧平板43以及下侧平板44进行再度的压力的附加以及加温。由此,来改善在贴附部100中不充分的、例如相对于引线材料5的侧面等的密封材料的紧密结合性。
在图11B中展示了从正面看加热单元42时所看到的概略构成。加热单元42,由上侧加热平板46以及下侧加热平板47构成,这些平板46、47,能够通过图未示的加压机构,以引线材料5为中心向各自的相对的方向加载。另外,在这些平板46、47上,在其相对的面上分别构成有上侧凹部46a以及下侧凹部47a,这些凹部具有可容纳贴附在引线材料5上的密封材料3的单片的大小。另外,这些平板46、47也与压接单元41的情况同样地,进行通过图未示的温度调节机构实现的温度管理。
上侧加热平板46以及下侧加热平板47,在单片密封材料的两端附近夹持引线材料5,并将其加热到规定温度。同时,通过由上侧凹部46a以及下侧凹部47a形成的空间进行通过这些加热平板46、47实现的单片密封材料的间接加热。由此,可以将通过压接单元41而被再压接在引线材料5上的密封材料熔化,使存在于密封材料和引线材料之间的间隙完全消失。
在检查部50配置有摄像装置51,通过该摄像装置得到贴附在引线材料5上的密封材料3的影像,根据该影像,确认密封材料3的有无、其贴附状态等。缠绕部60,由缠绕了作为贴附密封材料后的完成品7的引线材料的完成品用绕线盘61、可旋转地保持绕线盘61的完成品用绕线盘保持部62、将向绕线盘61上缠绕的完成品7导引至绕线盘61的完成品用导向辊63、65、66、以及对于完成品7施加一定的载荷的完成品用张力辊64构成。
保持在密封材料用绕线盘11上的密封材料3,以通过密封材料用张力辊14保持在一定的张力下的状态被保持在吸附机构32上,通过在该状态下吸附机构32向箭头A方向驱动,被输送给贴附部100。另外,保持在引线材料用绕线盘21上的引线材料5,以通过引线材料用张力辊26保持在一定的张力的状态被夹持在夹持机构36,通过在该状态下将夹持机构36向箭头方向驱动,被输送给贴附部100。
在后述贴附部100中,密封材料3被切断成规定宽度,进而被贴附在引线材料5上的规定位置上。成为完成品7的、贴附密封材料3后的引线材料5,被输送到再压接部40,从引线材料5的上下面方向加压,可以实现密封材料3的贴附状态的改善。加压后的引线材料等7,在配置在再压接部40的后段的检查部50中,检查密封材料3的贴附的有无、贴附状态等。检查结束后的引线材料等7被输送到缠绕部60,以通过完成品用张力辊64施加有一定的载荷的状态,经由导向辊63、65、66而被缠绕到绕线盘61上。经过以上工序,可得到在引线材料上贴附有密封材料的完成品7。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贴附部100进行详细的叙述。另外,该贴附部100,根据用途,包括相对于引线材料5贴附单片的密封材料3的位置被固定的构成,以及可改变该贴附位置的构成这2种。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贴附位置固定的作为实施例1,将可变的作为实施例2来详细叙述。
实施例1
在图2中,展示了从正面看实施例1的贴附部100所看到的状态的概略构成,在图3中展示了从侧面看所看到的状态的概略构成。另外,分别在图4中展示了在该形态下切断密封材料3之前的各构成的配置的概略,在图5中展示了在该形态下将密封材料3贴附在引线材料5上之前的各构成的配置的概略。贴附部100,由切断单元110、上侧压接单元120、下侧压接单元150、加热单元180构成。加热单元180还作为引线材料5的保持部件而起作用。
在这里,为了便于进行有关各构成元件的驱动方向的说明,将与图2所示的与纸面大致平行的方向定义为X轴,将平行于纸面并且垂直于X轴的方向定义为Z轴,以及将垂直于X轴以及Z轴(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定义为Y轴。这些定义,不只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后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切断单元110,由作为切断部件的多个刀具111a~111j、保持这些刀具的刀杆112a~112e、固定刀杆的支撑架113、以及和支撑架113连结在一起将其沿着Z轴方向驱动的缸体114构成。刀杆112a~112e,沿着Z轴方向延伸,并且各自在X轴方向保持一定的间隔平行地配置。刀具111a~111j以其刃的部分朝向图中Z轴方向的下方的方式,并且以各自在X轴方向上设置的间隔为一定的方式,安装在各个刀杆112a~112e的两侧。
上侧压接单元120,作为其构成,具有:将上侧压接单元安装台121、上侧基板123、上侧Y轴方向导向轨道125a以及125b、上侧滑动工作台127、上侧X轴方向导向轨道129a以及129b、上侧压接部件131a~131e。另外,下侧压接单元150相对于XY平面与上侧压接单元120大致对称,作为其构成,具有:下侧压接单元安装台151、下侧基板153、下侧Y轴方向导向轨道155a以及155b、下侧滑动工作台157、下侧X轴方向导向轨道159a以及159b、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
另外,上侧压接单元120以及下侧压接单元150,分别能够进行Z轴方向的上下移动。为此,分别在上侧压接单元安装台121上安装有上侧单元上下移动用杠杆135,在下侧压接单元150上安装有下侧单元上下移动用杠杆165。进而,为了使其上下移动稳定化,相对于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上侧Z轴方向导向轨道137,可滑动地连接着上侧压接单元120,另外相对于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下侧Z轴方向导向轨道167,可滑动地连接着下侧压接单元150。
参照分别展示了切断单元110的密封材料3的切断状态、以及密封材料3的贴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的图4以及5,对下侧压接单元150的构成进行叙述。在形成于下侧压接单元安装台153上的与XY平面平行的面151a上,安装着下侧基板153,沿着Y轴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下侧Y轴方向导向轨道155a以及155b被配置、固定在基板153的两肋。下侧滑动工作台157,与下侧基板153相独立,并以可相对于下侧Y轴方向导向轨道155a以及155b沿着Y轴方向滑动的方式,在其下面被连接在一起。
在下侧滑动工作台157的上面,固定有沿着X轴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下侧X轴方向导向轨道159a以及159b。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以可相对于下侧X轴方向导向轨道159a以及159b沿着X轴方向滑动的方式,在其下面被连接在一起。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沿着Y轴方向延伸,并在其后端部分别具有向Z轴方向下侧突出的下侧突起162a~162e。
这些突起,分别相对于形成在下侧基板153的上面153a上的下侧槽凸轮164a~164e嵌合在一起。通过下侧突起162a~162e和下侧槽凸轮164a~164e、以及上侧突起132a~132e和上侧槽凸轮134a~134e构成压接部件移动方向限制装置。另外,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在Y轴方向前端部的Z轴方向上侧端面处具有吸附口163a~163e。在这些吸附口处,分别吸附保持被切断单元110切断后的单片的密封材料3。
通过将下侧压接单元150设为以上的构成,在将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沿着大致Y轴方向驱动时,可以分别随着下侧槽凸轮164a~164e来规定压接部件161a~161e的驱动方向。另外,通过下侧滑动工作台157以及下侧X轴方向导向轨道159a以及159b的作用,即便在将压接部件161a~161e沿着下部槽凸轮164a~164e驱动之际,也可以保持这些压接部件各自的平行性。
在本实施例中,槽凸轮164a~164e,从下侧基板153的Y轴方向后端到前端,形成各自的间隔扩大的、所谓的放射状。因而,例如在将压接部件161a~161e向Y轴方向前方驱动的情况下,伴随这些驱动,压接部件各自的间隔扩大。各个压接部件161a~161e即使在随着槽凸轮驱动的时候,通过前述下侧滑动工作台157等的作用,其平行度以及各自的间隔也可以保持一致。因而,通过在槽凸轮各自的中心的间隔与贴附在引线材料上的密封材料的中心间隔一致的时刻,停止压接部件的驱动而实施贴附工序,便可进行以规定的间隔的、密封材料3的各个单片的贴附。
另外,在这里所述的下侧压接单元150的构成,相对于XY平面与上侧压接单元120大致对称,具有与上侧压接单元120大致相同的构成元件。
另外,上侧突起132、上侧槽凸轮134、下侧突起162以及下侧槽凸轮164,作为一体而构成本发明的压接部件移动方向限制装置。在这些压接单元之中,只有与各自所具有的槽凸轮有关的部分不同。以下,对下侧槽凸轮的构成进行详细的叙述。在这里,在图6中,展示了有关形成在下侧基板上的槽凸轮从Z轴上方俯视它时的配置、下侧压接部件的突起的驱动路径、以及相对于引线材料5的密封材料3的贴附位置的关系。
图中,单片密封材料3a~3j表示通过切断单元110切断成规定宽度后的密封材料3。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在贴附工序初期,将切断时以及切断后的单片密封材料3b、3d、3f、3h、3j吸附保持在其切断位置上。当各个压接部件位于吸附保持相对应的单片密封材料的、图中P1所示的位置上时,下侧突起162a~162e被配置在下侧槽凸轮164a~164e的后端部(基点)。
各压接部件,在保持有单片密封材料的状态下,为了将该单片密封材料贴附到引线材料5上,被移动到图中P2所示的位置。这个时候,例如,下侧突起162e被沿着下侧槽凸轮164e驱动。通过将突起162e配置在槽凸轮164e的前端部(贴附位置),从而保持在该压接部件161e的密封材料单片3j,便位于引线材料5上的规定的贴附位置正上方,在该位置进行实际的贴附工序。
上侧压接单元120的各个压接部件131a~131e、上侧突起132a~132e以及上侧槽凸轮134a~134e,如前述那样,以密封材料3为中心大致对称地构成。另外,压接部件131a~131e,分别与单个密封材料3a、3c、3e、3g、3i相对应地,与下侧压接部件在X轴方向上错离与密封材料的切断宽度相对应的量地配置。即,上侧槽凸轮的基点与下侧槽凸轮的基点,沿X轴方向分别偏移规定宽度地配置。在该状态下,上侧压接部件以及下侧压接部件便彼此交错地配置,连续的单片密封材料就全部被各压接部件的吸附端部吸附保持。
进而,上下槽凸轮134a~134e被形成为,当上侧突起132a~132e位于对应的上侧槽凸轮的前端部(贴附位置)时,保持在各个压接部件上的单片密封材料3a、3c、3e、3g、3i就会夹着引线材料5而与单片密封材料3b、3d、3f、3h、3j相对地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以及下侧的槽凸轮,分别被形成为放射状。然而,这些槽凸轮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例,只要是满足在其基点各压接部件与切断时的密封材料配置相对应,并且在其驱动端部的上侧以及下侧的压接部件形成各个组,并且它们被配置在规定位置上这样的条件的即可。
加热单元180,在贴附单元100内部,被配置在与被保持在此的引线材料相邻的位置上。加热单元180,由上侧加热块部181、下侧加热块部185、内置于这些块部并且加热该块部的上侧加热器182以及下侧加热器186、以及驱动这些块部的驱动缸体189构成。如图5所示,上侧加热块部181和下侧加热块部185,相对于配置引线材料5的XY平面具有对称的形状。
在这些块部181、185上,形成有可容纳上侧以及下侧压接部件131a~131e、161a~161e的Y轴方向前端部分的凹部183、187。因而,通过将上侧加热块部181向Z轴方向下方驱动,将下侧加热块部185向Z轴方向上方驱动,便可以用这些块部夹持引线材料5上的密封材料3贴附部分以外的区域。因此,通过预先用加热器182、186将这些块部直接加热到规定温度,便可将密封材料3贴附时的引线材料5加热到所希望的温度。
实施例2
其次,对可以任意地设定彼此相邻地配置的单片密封材料对的间隔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贴附部100进行叙述。分别在图7中展示了从侧面看实施例2的贴附部100的情况下的概略构成,在图8中展示了将该例的密封材料3贴附在引线材料5上之前的各构成的配置的概略。另外,对于图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参照标号,在这里只对构成上不同的部分进行详细叙述。另外,由于贴附部100以外的构成与实施例1没有什么不同,因此省略在这里的说明。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在上侧基板123以及下侧基板153相对于Y轴方向是否是可动这一点上不同。为了使这些基板可动,例如下侧基板153,由固定在下侧压接单元安装台151上的、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2下侧Y轴方向导向轨道156a、156b,以可沿着Y轴方向滑动的方式被支撑。另外,下侧基板153,在Y轴方向后端部连接在下侧基板驱动马达154上,并通过该马达154在下侧导向轨道156a、156b上沿着Y轴方向驱动。
另外,对于上侧基板123,也与下侧基板153的情况相同,将第2上侧Y轴方向导向轨道(图未示)以及上侧基板驱动马达124配置在其周围。进而,下侧基板用驱动马达154,和上侧基板用驱动马达124相调谐地运转,使上侧基板123以及下侧基板153的Y轴方向的驱动位置一致。
例如,通过以将下侧突起162a~162e移动到下侧槽凸轮164a~164e的Y轴方向前端部的方式,将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沿着Y轴方向驱动,从而相邻的单片密封材料3的对的间隔就成为规定值。从这里开始,若只将下侧基板154沿着Y轴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是前方)驱动,下侧槽凸轮164a~164e各自间的间隔就会变窄。从而,通过该下侧基板154的驱动,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之间的间隔被缩小。通过预先掌握下侧基板154的驱动位置和各压接部件间的间隔,并根据该关系控制下侧基板154的驱动,便可任意地设定贴附在引线材料5上的单片密封材料3的对的各自的间隔。
另外,正如在实施例1中也叙述的那样,下侧压接单元150的构成,相对于XY平面与上侧压接单元120大致对称,上侧压接单元120也具有大致同样的构成要素。在这些单元之间,只有关于各自所具有的槽凸轮的部分是不同的。下面,着眼于上侧以及下侧的槽凸轮的构成,特别是下侧槽凸轮的构成,对其进行详细的叙述。在这里,在图9A以及图9B中,对于形成在下侧基板上的槽凸轮,展示了从Z轴上方俯视它时的下侧压接部件的突起的驱动路径,以及相对于引线材料5的密封材料3的贴附位置的关系。
图中,单片的密封材料3a~3j,展示的是被切断单元110切断成规定宽度后的密封材料3。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在贴附工序初期,将切断时以及切断后的单片密封材料3b、3d、3f、3h、3j吸附保持在其切断位置上。当各个压接部件存在于吸附保持相对应的单片密封材料的、图中P1所示的位置时,下侧突起162a~162e被配置在下侧槽凸轮164a~164e的后端部(基点)上。对于上侧压接部件,仅作为例子在图中用点划线展示了与压接部件131e相关联的上侧突起134e、以及容纳该突起限制压接部件131e的驱动的上侧槽凸轮134e。
如图中所示那样,上侧槽凸轮134e和下侧槽凸轮164e,随着从图示XY平面的各个基点向Y方向延伸,其间隔变窄,在点Q各个槽凸轮在上下方向上一致。在该阶段,上侧压接部件131e的吸附端部133e和下侧压接部件161e的吸附端部163e,以吸附保持着各个密封材料单片3j、3i的状态在点P3正对。在合流点Q以后,上侧以及下侧的槽凸轮134e、164e形成一对,在上下方向上维持一致的状态不变,一直延伸到贴附位置(前端部)。
在这里作为一个例子只展示了上侧以及下侧的槽凸轮134e、164e,但是实际上,上侧槽凸轮134a~134d和下侧槽凸轮164a~164d分别形成为对。这些成对的槽凸轮,在合流点Q分别在上下方向上一致,之后维持一致的状态不变而一直延伸到各基板123、153的Y轴方向前端部。从而,由于将上侧以及下侧的压接部件向Y轴方向前方驱动,并且上侧以及下侧的突起在合流点Q在上下方向上一致,所以吸附保持在各个压接部件上的单片密封材料在点P3处形成单片密封材料3a和3b、3c和3d、3e和3f、3g和3h、以及3i和3j的各个组。
然后,将各压接部件沿着槽凸轮驱动,在点P2’处停止。这时,保持在各个压接部件上的单片密封材料3a、3c、3e、3g、3i,夹着引线材料5而与密封材料单片3b、3d、3f、3h、3j相对地配置。另外,在着眼于压接部件的Y轴方向的情况下的点P2’与前述的点P2一致,但由于如后述那样其后有沿着X轴方向滑动的可能性,因此在这里作为点P2’与前述的点P2相比有所区别。
在相邻的单片密封材料的贴附间隔是当各压接部件存在于点P2’时所得到的间隔即可的情况下,只要保持原样不变就进行贴附即可。但是,也可以考虑需要改变该间隔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下面参照图9B对改变该间隔时的操作进行叙述。另外,由于是将图9A作为参照来使用,因此对于图9B也是展示了从上方俯视下侧基板的状态。在图9A所示的点P2’处(作为压接部件的停止位置和P2相同),各压接部件使其Y轴方向的驱动停止。在图中用点划线展示了该状态下的单片密封材料3j(3i)、下侧槽凸轮164e、下侧突起162e以及下侧基板153。由该状态开始,仅将基板153向Y轴方向前方(图中的箭头R方向)驱动。
通过该驱动,下侧突起162e,便相对于下侧槽凸轮164e,相对地向Y轴方向后方滑动。同样地,其他的下侧突起,也相对于对应的槽凸轮,相对地向Y轴方向后方滑动。由于下侧槽凸轮164a~164e如前述那样被配置成大致放射状,因此通过这些相对的滑动,各下侧突起162a~162e的间隔被缩小,下侧压接部件以及被它们所保持的单片密封材料之间的间隔便也被缩小。
另外,与下侧基板153的驱动相调谐,也驱动上侧基板123,由此,成对的单片密封材料维持正对的状态不变,而缩小相邻的对之间的间隔。通过形成以上所述的构成来控制基板的驱动量,从而能够任意地控制贴附在引线材料上的单片密封材料彼此的间隔。
另外,在这里所述的放射状,意味着其形状为,从配置在一条直线上的多个基点发出的多个槽,在与该直线平行的直线上的这些槽彼此的间隔保持等比率,并且其间隔不断扩大的形状。另外,作为实施例2,在这里叙述了在各压接部件在相对应的槽凸轮的大致前端的规定位置停止之后、再进行基板的驱动以及由此而实现的各压接部件之间的间隔的改变的主旨。但是,在实际的密封材料贴附工序中,压接部件的驱动和基板的驱动一般是大体同时进行的,前述的内容是为了便于彻底说明而这样描述的。因此,压接部件以及基板的驱动顺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叙述在由上述的结构构成的贴附部100中实际切断密封材料3、并且将切断后的密封材料(密封材料单片)贴附在引线材料5上的工序。首先,在步骤1中,密封材料输送部30的吸附机构32吸附密封材料3的端部,该吸附机构32移动到贴附单元100内的规定位置,将密封材料3向该单元100内送入一定长度。同时,在步骤11中,引线材料输送部35的夹持机构36夹持引线材料5,该夹持机构36移动到贴附单元100内的规定位置,将引线材料5向该单元100内送入一定长度。
密封材料3的送入结束后,在步骤2中,上侧单元120的下降和下侧压接单元150的上升大致同时进行,密封材料3由上侧吸附口133a~133e以及下侧吸附口163a~163e吸附保持。进而,在步骤4中,通过缸体114使切断单元100的刀具111a~111j下降,通过该刀具将密封材料3切断成规定宽度(长度)。
另外,在图4中,展示了存在于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之间的辅助吸附口166。该吸附口,在密封材料3的一定长度的输送结束后,与上侧压接部件131a~131e以及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共同吸附保持密封材料3,用于在切断前后稳定保持密封材料3。密封材料3的切断结束后,解除通过吸附机构32以及吸附口166进行的密封材料的吸附,分别进行上侧压接部件131a~131e以及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的向上下方向的驱动,并进行切断后的密封材料3的分离。
与密封材料3的切断的执行相平行,在步骤12中,进行通过预先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的上侧加热块部181和下侧加热块部185进行的引线材料5的夹持。由此,开始引线材料5的加热。接下来的步骤13中的引线材料5的加热,通过继续该夹持状态而被继续,维持其状态直到密封材料3的贴附结束为止。因而,本步骤12的执行,鉴于通过该夹持状态来实现的引线材料的加热状态,优选以适当的定时(タイミング)进行。
在下面的步骤5中,上侧压接部件131a~131e以及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分别随着上侧以及下侧的槽凸轮134a~134e、164a~164e,向Y轴方向的大致前方驱动。如前述那样,在进行这些驱动时,切断后相邻接的密封材料在上下方向上正对。在进而在将由这些压接部件保持着的密封材料驱动到引线材料5上的规定位置时,成对的密封材料(密封材料单片)之间的间隔也成为规定的值。
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在前述的步骤5中,在将单片密封材料配置在引线材料上之后,进而进行相邻的单片密封材料对的各自间的间隔的改变。在为了使贴附在引线材料上的单片密封材料的间隔形成为规定的间隔而要求进一步的步骤的情况下(实施例2的情况),步骤6就对应于与该情况相对应的工序。在该步骤中,在各个突起滑动到对应的槽凸轮的Y轴方向前端部的规定位置,相邻的压接部件对的间隔成为规定值之后,相对于设有槽凸轮的基板123、153,进行由各自所附带的驱动马达进行的向Y轴方向的驱动。
其结果是在将相邻的压接部件对的间隔保持为一定的同时,进行各单片密封材料间的间隔的调整。之后,在步骤14中,进行上侧压接部件131a~131e的下降以及下侧压接部件161a~161e的上升,并在加热完成后的引线材料5的上下面上进行密封材料单片的贴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步骤5的工序结束后进行步骤6的工序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如前述那样,实际上没必要限定其顺序,要求这2个步骤的工序要同时进行等。
单片密封材料,在与引线材料5的接触面,通过引线材料5自身的热量而熔化,进而通过压接部件从上下方向压接,从而各个单片密封材料也被一体化。单片密封材料的熔接后,在步骤15以及步骤16中,连续进行压接部件的从单片密封材料的分离、加热部件的从引线材料的分离。之后,上侧压接单元120以及下侧压接单元150,退避到密封材料3的吸附位置,为下一个工序作准备。
熔接了单片密封材料后的引线材料被输送到再压接部40,进行相对于引线材料5的单片密封材料3的紧密结合性的改善。在再压接部40,首先在压接单元41中,谋求单片的密封材料3和引线材料5的紧密结合性的提高。具体地说,通过被保持在比密封材料的熔点高的温度的上侧平板43以及下侧平板44,伴随比在贴附部100情况下的工序更大的加压力,连通引线材料5一起加压夹持密封材料3,改善它们的紧密结合性。
接下来,在加热单元42中,进行引线材料5的直接加热、以及单片密封材料3的经由引线材料5及空间的间接加热。通过该加热可以将密封材料熔化,使存在于密封材料单片3和引线材料5之间的间隙消失。由此,上下的单片密封材料彼此也完全地熔接,引线材料5的周围便由熔接的密封材料3完全地覆盖。与该单片密封材料熔接后的引线材料的输送相对应地,将新的密封材料3以及密封材料贴附前的引线材料5输送给贴附部100,开始下一个贴附工序。
通过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对引线材料以对其周围完全地熔接的状态贴附密封材料。从而,即使在下一个工序中在进行使用了该引线材料的电池的外装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不会使密封材料过度地熔化的、具有稳定的密封特性的外装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材料以及引线材料是以缠绕在各自专用的绕线盘上的状态被提供,并且密封材料贴附后的引线材料也被缠绕在专用的绕线盘上。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该构成。例如,可适应于提供具有特定的长度的长尺寸的密封材料或引线材料、进而贴附密封材料后的引线材料也被分离成规定的长度等,由各种形状构成的密封材料等的提供,制成各种形状的密封材料贴附后的引线材料的形成、排出。进而,也可以设为将由不同的材料构成的引线材料、由不同的材料构成的密封材料等并列地配置,并顺次使用它们的形式。
另外,压接部件的个数等,选为根据在实际的工序中所要求的生产性,适当地进行改变。另外,引线材料以及密封材料的保持是分别通过夹持和吸附来实现的,但其方式没有特别地限定,进而也可以通过由磁力吸附引线材料等不同的方式保持它们。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压接部件移动方向限制装置的构成是由突起和槽凸轮构成的,但只要是将压接部件彼此的间隔保持为一定并且使其间隔可变的构成即可,并不仅限于本实施的构成。另外,槽凸轮形成为放射状,但也可以不是简单的放射状,而是例如在其内部包括各个槽凸轮平行的区域、包括在XY平面上用曲线表示的区域等,以可适当地改变密封材料的贴附间隔的方式,设成由各种形状构成的大致放射状。
另外,在实施例1以及2中,仅对相邻的槽凸轮的间隔随着从基点离开而扩大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记述。例如,因为在本发明中相邻的单片密封材料是在上下上形成组的,所以在该组形成的时候,在相邻组间形成有单片密封材料一片大小的间隔。因而,在引线材料上的单片密封材料的贴附间隔比该间隔窄的情况下,相邻的槽凸轮的间隔也可以以从基点开始变窄的方式延伸。
另外,加热单元的加热块部的加热,也可以通过例如温水等各种热导体实现。另外,其形状,也不限于实施例中所示的具有凹部的梳齿形,可以根据引线材料的厚度、密封材料的贴附间隔等进行适当改变。进而,也可以设为在再压接部配置由与加热单元同样的构成组成的冷却单元,积极地促进熔化的密封材料的固化的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线材料设为具有带状的形状、并且其上下面朝向铅直方向的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即,也可以设成引线材料上下面朝向水平方向的构成,引线材料也可以是线状的,进而也可以设为引线材料等的输送方向是铅直方向的构成。因而,虽然在实施方式中对压接部件、突起、槽凸轮等,通过分别标以上侧以及下侧的方式进行各个构成元件的区别,但最好是通过标以本来的第一以及第二的方式来区别它们。另外,槽凸轮展示的是排列成放射状的配置,但优选为根据密封材料的贴附间隔、压接部件所要求的Y轴方向的行程等进行适当改变。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在确保可靠的引线材料-密封材料之间的紧密结合性的同时,进行可较容易地改变密封材料的贴附间隔等的密封材料相对于引线材料的贴附。即,可以相对于引线材料、以相对于其周围完全地熔接的状态贴附密封材料,在下一个工序中,在进行使用了该引线材料的电池的外装的时候,便可得到不会使密封材料过度熔化的、具有稳定的密封特性的外装状态。
另外,由于在长尺寸的引线材料上上下同时贴附有多个单片密封材料,因此生产性提高。进而,可以将长尺寸的密封材料从其端部切断成规定的大小,以规定间隔将它们全部贴附在长条的密封材料上。因而,前工序或后工序的密封材料的再次切断等也不需要了,可以期待在成本性能方面的提高。进而,通过适当地移动形成有槽凸轮的基板,便可以相对于引线材料以任意的间隔贴附单片密封材料。
另外,通过适当地设定加热单元的热容量、由该单元进行的引线材料的夹持时间、夹持开始时间以及夹持放开时间等,即使是在将引线材料的材质变更为铜、镍、铝等的情况下,在贴附工序也可以较容易地进行最适合的温度管理。

Claims (21)

1.一种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它是将密封材料分割成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单片,使上述各个单片相对于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熔接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多个压接部件保持前述密封材料的工序;
用多个切断部件将所保持的上述密封材料切断成具有上述规定的长度的单片的工序;
驱动上述多个压接部件,移送上述单片,使得相邻的上述单片夹着上述引线材料而成为相对的组,同时上述各个组以与上述规定位置相对应的方式保持一定的间隔而被配置在上述引线材料上的工序;以及
经由上述多个压接部件,对上述引线材料贴附上述单片密封材料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引线材料与上述密封材料分开规定距离而平行地配置,对于上述单片,在被移送上述规定距离的期间,进行上述组的形成和上述组之间的上述一定的间隔的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送上述单片时,在上述相邻的单片形成组之后,将多个上述组按照放射状的轨迹移送到引线材料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送上述单片时,上述相邻的单片形成组,在上述各个组之间的间隔等比率地变化的同时被移送到上述引线材料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组的向上述引线材料上的移动的同时进行上述各个组的间隔的调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单片贴附在上述引线材料上的工序中,上述引线材料,经由贴附上述单片的上述规定位置以外的区域而被加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上述引线材料以及贴附在上述引线材料上的密封材料加压、并同时加热而谋求再压接状态的改善的工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贴附密封材料之后进行上述引线材料的加热以及贴附的上述密封材料加热,使贴附的上述密封材料熔化的工序。
9.一种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它是将密封材料分割成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单片,使上述各个单片相对于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熔接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单片贴附在上述引线材料上的上述规定位置上的工序中,上述引线材料经由上述规定位置以外的区域而被加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上述引线材料以及贴附在上述引线材料上的密封材料加压、并同时加热而谋求再压接状态的改善的工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贴附密封材料之后进行上述引线材料的加热以及贴附后的上述密封材料加热,使贴附的上述密封材料熔化的工序。
12.一种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它是将密封材料分割成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单片,将上述各个单片相对于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熔接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装置的密封材料贴附部具有:
将上述引线材料保持在规定的配置上的引线材料保持部件;
将上述密封材料分割成多个上述单片的切断单元;
以对于上述连续的上述各个单片每隔一个相对应的方式沿着上述密封材料的长度方向并列配置的,可保持上述单片的多个第一压接部件;以及
以对于上述连续的上述各个单片每隔一个且与没有被上述第一压接部件保持的单片相对应的方式沿着上述密封材料的长度方向并列配置的,可保持上述单片的多个第二压接部件;
并具有在上述第一压接部件以及上述第二压接部件将上述单片向上述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移送时,使相邻的上述第一压接部件和上述第二压接部件在保持上述单片的部分相对而形成为组,并使成为由此形成的多个上述组的上述第一压接部件以及第二压接部件各自的间隔变化的压接部件移动方向限制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压接部件移动方向限制装置,具有形成在上述第一压接部件的端部上的第一突起、容纳上述第一突起的第一槽凸轮、形成在上述第二压接部件的端部上的第二突起和容纳上述第二突起的第二槽凸轮;
上述第一槽凸轮以及上述第二槽凸轮,在使它们正对而俯视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槽凸轮和上述第二槽凸轮在其基点与上述单片的中心间隔相对应地交错地配置,从基点经过规定距离后而相一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压接部件移动方向限制装置,具有形成在上述第一压接部件的端部上的第一突起、容纳上述第一突起的第一槽凸轮、形成在上述第二压接部件的端部上的第二突起和容纳上述第二突起的第二槽凸轮;
上述第一槽凸轮以及上述第二槽凸轮被形成为,在使它们正对而俯视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槽凸轮和上述第二槽凸轮在其基点上与上述单片的中心间隔相对应地交错地配置,从基点经过规定距离后而相一致,一致后维持该状态而在各个槽凸轮间的间隔保持等比率的同时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上述第一槽凸轮以及上述第二槽凸轮的各个部件,能够同步地、并且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压接部件相独立地驱动。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线材料保持部件由加热块部构成,夹持上述引线材料上的贴附上述单片的上述规定位置以外部分来进行上述引线材料的加热。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进行对上述引线材料以及贴附在上述引线材料上的密封材料的加压以及加热的压接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贴附密封材料之后进行上述引线材料的加热以及贴附的上述密封材料加热,使贴附的上述密封材料熔化的加热单元。
19.一种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它是将密封材料分割成具有规定的长度的单片,使上述单片相对于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熔接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装置的密封材料贴附部具有:
将上述引线材料保持在规定的配置上的引线材料保持部件;
将上述密封材料分割成多个上述单片的切断单元;
可保持上述单片,且将上述单片向上述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移送,并且对上述引线材料实际贴附上述单片的多个第一压接部件;以及
可保持上述单片,且将上述单片向上述引线材料上的规定位置移送,并且对上述引线材料实际贴附上述单片的多个第二压接部件;
上述引线材料保持部件由加热块部形成,夹持上述引线材料上的贴附上述单片的上述规定位置以外部分来进行上述引线材料的加热。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进行对上述引线材料以及贴附在上述引线材料上的密封材料的加压以及加热的压接单元。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对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贴附密封材料之后进行上述引线材料的加热以及贴附的上述密封材料加热,使贴附的上述密封材料熔化的加热单元。
CNB2003801067812A 2002-11-20 2003-11-18 对使用于小型电池的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以及贴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92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6771/2002 2002-11-20
JP2002336771A JP4600862B2 (ja) 2002-11-20 2002-11-20 小型電池に用いられるリード線材に対するシール材の貼り付け方法及び貼り付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9585A CN1729585A (zh) 2006-02-01
CN100369294C true CN100369294C (zh) 2008-02-13

Family

ID=32321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678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9294C (zh) 2002-11-20 2003-11-18 对使用于小型电池的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以及贴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598882A4 (zh)
JP (1) JP4600862B2 (zh)
KR (1) KR100693986B1 (zh)
CN (1) CN100369294C (zh)
TW (1) TWI229469B (zh)
WO (1) WO20040472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4904B1 (ko) 2005-03-28 2006-11-10 한국생산성본부 이차전지용 폴리머전지의 리드텝 필름 융착장치
JP6089525B2 (ja) * 2012-09-18 2017-03-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極加工装置、及び電極加工方法
KR101508529B1 (ko) * 2013-12-05 2015-04-07 주식회사 신화아이티 이차전지 리드탭의 필름 열융착 장치
KR101863748B1 (ko) * 2016-04-21 2018-06-04 유종재 대용량 이차전지용 리드탭 자동화 필름 열융착 장치
KR101974438B1 (ko) * 2018-07-16 2019-05-02 주식회사 셀텍 이차전지 셀의 테라스부 잔여 부위 자동 절단 장치
JP7411904B2 (ja) * 2019-04-16 2024-01-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ならびに部品供給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8145A2 (en) * 1998-02-24 1999-08-25 Sony Corporation Lead for use with lithium-ion secondary cell, lead ribbon, lithium-ion secondary cell and method of sealing container of lithium-ion secondary cell
JP2000285904A (ja) * 1999-03-31 2000-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水電解質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71396A (ja) * 1999-09-07 2001-03-21 Warner Lambert Kk カットテープ貼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63798A (ja) * 1974-11-28 1976-06-02 Nitto Electric Ind Co Teepuchochakusochi
JPS6016489Y2 (ja) * 1981-10-21 1985-05-22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シ−ルテ−プ貼着装置
JPH10289696A (ja) * 1997-04-14 1998-10-27 Asahi Chem Ind Co Ltd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30938B2 (ja) * 1997-09-18 2005-03-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薄厚シールの自動貼着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1297749A (ja) * 2000-04-10 2001-10-26 Kyoritsu Kagaku Sangyo Kk シート状電池用リード線部材、リード線部材製造用材料、及びリード線部材製造用材料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8145A2 (en) * 1998-02-24 1999-08-25 Sony Corporation Lead for use with lithium-ion secondary cell, lead ribbon, lithium-ion secondary cell and method of sealing container of lithium-ion secondary cell
JP2000285904A (ja) * 1999-03-31 2000-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水電解質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71396A (ja) * 1999-09-07 2001-03-21 Warner Lambert Kk カットテープ貼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00862B2 (ja) 2010-12-22
WO2004047200A1 (ja) 2004-06-03
JP2004171944A (ja) 2004-06-17
TW200415814A (en) 2004-08-16
KR100693986B1 (ko) 2007-03-13
EP1598882A4 (en) 2009-01-07
EP1598882A1 (en) 2005-11-23
TWI229469B (en) 2005-03-11
KR20050072829A (ko) 2005-07-12
CN1729585A (zh) 200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7965B (zh) 带连接端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US20040154160A1 (en)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lithum secondary battery
CN100369294C (zh) 对使用于小型电池的引线材料的密封材料的贴附方法以及贴附装置
WO2012144007A1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713373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7329111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並びに袋入り電極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KR101559834B1 (ko) 2차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KR20200069171A (ko) 이차전지의 셀 스태킹 장치 및 이차전지의 제조시스템
CN102449781A (zh) 半导体单元的引线连接装置和连接方法
JP2007329112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DE102009014249A1 (de) Mehrschichtige thermoplastische laminierte Folienanordnung sowi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Laminieren
JP5720035B2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8687402A (zh) 多电池单元极耳切割装置及方法
CN210136959U (zh) 模切叠片一体机
EP1261062B1 (en) Lamination apparatus for an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a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N207459084U (zh) 一种电芯预焊机
EP1261063B1 (en)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a secondary lithium battery
CN116314474B (zh) 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和成串装置
CN102810696B (zh) 极板分片机构及极板自动包片配组装置
JP2005515900A (ja) プラスチック積層体の冷間プレス連続製造装置
CN216326441U (zh) 一种电池铝转镍极耳生产设备
CN105772918A (zh) 锂离子电池镍片自动焊接设备及焊接工艺
CN103065816B (zh) 电容芯子带的包裹装置
EP4084175A1 (en) Stacking machine
CN220272554U (zh) 一种隔膜封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