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8788C - 原稿传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原稿自动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原稿传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原稿自动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8788C
CN100358788C CNB2005100095337A CN200510009533A CN100358788C CN 100358788 C CN100358788 C CN 100358788C CN B2005100095337 A CNB2005100095337 A CN B2005100095337A CN 200510009533 A CN200510009533 A CN 200510009533A CN 100358788 C CN100358788 C CN 1003587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riginal copy
roller
pick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95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7382A (zh
Inventor
森本泰正
为平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57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7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87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87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9Driv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6Elements, e.g. scrapers, fingers, needles, brushes, acting on separated article or on edge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3Depiling; 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a pile
    • B65H2301/4232Depiling; 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a pile of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rticles, i.e. wherein articles support fully or in part the mass of other articles in the piles
    • B65H2301/42324Depiling; 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a pile of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rticles, i.e. wherein articles support fully or in part the mass of other articles in the piles from top of the pile
    • B65H2301/423245Depiling; 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a pile of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rticles, i.e. wherein articles support fully or in part the mass of other articles in the piles from top of the pile the pile lying on a stationary support, i.e. the separator moving according to the decreasing height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70Clutches; Couplings
    • B65H2403/72Clutches, brakes, e.g. one-way clutch +F204
    • B65H2403/724Clutches, brakes, e.g. one-way clutch +F204 electromagnetic clu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50Diminishing, minimizing or reducing
    • B65H2601/52Diminishing, minimizing or reducing entities relating to handling machine
    • B65H2601/521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拾取辊(R1)在电磁离合器接通时一边旋转一边下降,以靠近原稿最上面,而在电磁离合器断开时,一边停止旋转一边上升,以比下降量少的量离开原稿最上面,通过进行四次升降动作(S1-S4),使拾取辊(R1)阶段性地下降,从而和原稿最上面软接触。在转矩限制器的电磁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和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之间,设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抑制由于电磁离合器断开/接通所产生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并在电磁离合器断开时在使拾取辊上升的方向施加力。

Description

原稿传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原稿自动读取装置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4年2月2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4-44850号的优先权。因此其所有内容均合并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稿传送装置,在读取图像时,将以层积状态放置的纸张状的原稿一页一页取出并依次传送。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原稿图像的读取方法,原稿固定方式和原稿移动方式为人们所知。
原稿固定方式是将原稿固定并扫描图像信息读取单元(光学单元)来读取,所以适用于书籍原稿、厚纸原稿等。并且,由于扫描图像信息读取单元(光学单元),所以具有易于提高读取精度的优点。
与之相对,原稿移动方式是固定信息读取单元(光学单元),扫描原稿来读取,所以其优点是可以实现装置的紧凑化的同时,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等中减少装置的占有面积。并且具有如下的巨大优势:只要整理原稿并放置在原稿托盘上,即可自动地一页一页读取,所以使用者可以不费时间,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取大量的原稿。
另一方面,在原稿移动方式中,一次可放置在原稿托盘上的原稿页数以前大约为20-40页,近些年来达到100页左右。这是由于打印速度的提高、设置在读取装置内的临时存储图像数据的控制单元存储器的容量增大、以及控制单元的处理速度的提高等所引起的。
但是,随着原稿的放置页数的增加,所放置的原稿(一个作业)不发生问题地被传送并读取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并且,当原稿读取装置作为复印机和图像形成装置组合使用时,如果图像形成装置一侧发生问题,原稿读取装置也会暂时停止。这样一来,原稿传送路径中如果滞留有原稿,就需要取出该原稿。
另一方面,存在设置有拾取辊的装置(例如参照特开2001-2256号公报),该拾取辊在从上方下降并接触到放置在原稿托盘上的单页或者多页原稿上时,通过自身的旋转,自动一页一页取出最靠上的原稿,并传送到传送路径。
而如上所述的拾取辊不是总和放置在原稿托盘上的最靠上的原稿接触,而是在将原稿传送到传送路径时下降并和最靠上的原稿接触。这种情况下,由于放置在原稿托盘上的原稿的放置量没有确定,所以拾取辊到与放置在原稿托盘上的原稿的最上面接触的下降距离,在放置少量原稿和放置大量原稿的情况下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由于拾取辊下降时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和拾取辊的自重引起不同的下降速度,所以原稿托盘上放置的原稿越少,和原稿最上面(最靠上的原稿的上面)接触时产生的冲突声(接触声)越大。
并且,原稿托盘上放置多页原稿时,通过和原稿最上面接触的拾取辊的旋转间歇性地进行原稿传送,在此基础上对拾取辊设置断开或接通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的离合器,而在原稿之间进行的离合器的断开/接通动作正是驱动驱动源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的原因。因此,由于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对传送到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单元的原稿传送速度引起微小的迟缓,从而在原稿读取单元中产生原稿的读取模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稿传送装置及使用该原稿传送装置的原稿自动读取装置,可以尽量减少拾取辊下降并接触放置在原稿托盘上的原稿最上面时的冲突声,同时可切实防止原稿读取单元中的原稿读取模糊,该模糊是由于离合器的断开接通动作导致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而引起的。
本发明的原稿传送装置,通过从原稿的上方边旋转边下降的拾取辊的接触而将原稿托盘上放置的单页或者多页原稿一页一页自动取出并传送到传送路径,其特征在于:上述拾取辊通过离合器与驱动源可断开/接通地连接,在上述离合器接通时,上述拾取辊一边旋转一边下降,以靠近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而在上述离合器断开时,上述拾取辊一边停止旋转一边通过向上方施力的施力单元的施加力而上升,仅以比下降量少的量离开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通过反复多次进行升降动作,使上述拾取辊阶段性地缓缓下降,从而和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软接触,上述离合器和上述拾取辊之间设有驱动力传送部件,在上述离合器接通时,通过互相分割的啮合单元之间的啮合将驱动力传递到上述拾取辊,在该驱动力传送部件的相对上述拾取辊被分割的上述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和相对上述离合器一侧被分割的上述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之间设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用于抑制由于上述离合器的接通/断开而产生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
或者,本发明的原稿传送装置中,通过从原稿的上方边旋转边下降的拾取辊的接触而将原稿托盘上放置的单页或者多页原稿一页一页自动取出并传送到传送路径,其特征在于:上述拾取辊通过离合器与驱动源可断开/接通地连接,在上述离合器接通时,上述拾取辊一边旋转一边下降,以靠近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而在上述离合器断开时,上述拾取辊一边停止旋转一边上升,仅以比下降量少的量离开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通过反复多次进行升降动作,使上述拾取辊阶段性地缓缓下降,从而和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软接触,上述离合器和上述拾取辊之间设有驱动力传送部件,在上述离合器接通时,通过互相分割的啮合单元之间的啮合将驱动力传递到上述拾取辊,在该驱动力传送部件的相对上述拾取辊被分割的上述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和相对上述离合器一侧被分割的上述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之间设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用于抑制由于上述离合器的接通/断开而产生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并在上述离合器断开时,在使上述拾取辊上升的方向施加力。
根据如上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上述拾取辊在进行下降以靠近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后上升,以比该下降量少的量离开,通过上述离合器的断开/接通来多次反复进行这种升降动作,从而使拾取辊缓缓下降,并和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软接触。这样一来,上述拾取辊到与放置在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接触为止的下降距离,在放置少量的原稿和放置大量的原稿时即使产生巨大差别,由于上述拾取辊总是和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软接触,也可以在放置在上述原稿托盘上的原稿较少时尽量减少与该原稿最上面接触时所产生的冲突声(接触声)。
此外,通过上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的上述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和上述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之间的上述弹性部件,上述离合器接通时所产生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被抑制,所以通过和上述原稿最上面接触的上述拾取辊的旋转间歇地进行多页原稿的传送时,在原稿之间进行上述离合器的接通动作之际,由上述驱动力传递部件的上述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和上述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之间的啮合动作所引起的冲突通过上述弹性部件被缓和,在上述离合器接通时不会成为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的原因。这样一来,传送到上述原稿读取单元的原稿的传送速度不会产生微小的延迟,从而可以切实防止由于上述原稿读取单元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引起的原稿读取模糊。
并且,通过缓和上述驱动力传送部件的上述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和上述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的啮合动作的弹性部件,在上述离合器断开时用作使上述拾取辊上升的部件时,可以兼用配件,从而可以实现配件数量的减少。
并且,在本发明的原稿传送装置中,上述拾取辊的阶段性的多次上述升降动作中的第一次上述升降动作是:使上述拾取辊下降以接近和上述原稿托盘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时的这些原稿最上面为非接触的极限值,另一方面,使上述拾取辊上升,仅以比该下降量少的量离开上述原稿最上面。
通过这样的原稿传送装置,上述拾取辊,在上述原稿托盘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时,通过第一次上述升降动作也不会接触到该原稿最上面,而是通过尽可能提高上述拾取辊的第一次的下降量并进行多次上述升降动作,从而高效、快速地进行上述拾取辊对于上述原稿最上面的接触。
并且,在本发明的原稿传送装置中,上述拾取辊的阶段性的多次升降动作被预先设定为预定的次数,以使上述拾取辊接触到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上述拾取辊的构成是:上述拾取辊连续旋转,从而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完成时,将最靠上的原稿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
根据这样的原稿传送装置,在完成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时,可以使拾取辊切实地和最靠上的原稿接触。并且,在完成上述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前,即使上述拾取辊接触到最靠上的原稿,最靠上的原稿也通过上述拾取辊的下降所伴随的旋转而间歇性地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从而可以将上述拾取辊的驱动力不产生浪费地传送到最靠上的原稿。
并且,在本发明的原稿传送装置中,在比上述拾取辊靠上的上述传送路径的上游一侧设有分离单元,该分离单元从由上述拾取辊误传送的多页原稿中,只分离最靠上的原稿,上述拾取辊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中通过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传送的最靠上的原稿的总传送距离,设定为比上述原稿托盘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时的、从最靠上的原稿的传送方向前端开始到上述分离单元为止的原稿传送距离短。
根据这样的原稿传送装置,在完成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前,上述拾取辊接触到最靠上的原稿时,最靠上的原稿即使由于上述拾取辊的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性地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最靠上的原稿的上述传送方向前端也不到达上述分离单元。因此,通过上述拾取辊的下降所伴随的旋转而间歇性传送最靠上的原稿时,即使下面的原稿同时和最靠上的原稿被错误传送时,多页原稿的上述传送方向前端也不会到达上述分离单元,在完成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后,通过上述拾取辊的连续旋转而被传送的多页原稿在上述分离单元切实地被分离,从而可以切实防止多页原稿向比上述分离单元靠下的传送方向下游一侧的重叠传送(双馈)。
并且,在本发明的原稿传送装置中,在上述传送路径的中途位置设有用于检测原稿传送方向前后端的前后端检测传感器,上述拾取辊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中通过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传送的最靠上的原稿的总传送距离设定为:至少传送方向前端不到达上述前后端检测传感器的原稿传送距离。
根据这样的原稿传送装置,在完成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前,上述拾取辊接触到最靠上的原稿时,最靠上的原稿即使由于上述拾取辊的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性地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最靠上的原稿的上述传送方向前端也不到达上述前后端检测传感器。因此,通过上述拾取辊的下降所伴随的旋转而间歇性地被传送的原稿在完成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后,不会被上述前后端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来,其中上述前后端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通过上述拾取辊的连续旋转而传送的原稿,因此可以防止对PS辊等的负面影响,进而可以使原稿的读取不发生延迟地、顺利地进行,其中上述PS辊用于根据由上述前后端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检测信号设定原稿的读取时序。
并且,在本发明的原稿传送装置中,上述拾取辊的阶段性的多次上述升降动作被预先设定为预定的次数,以使上述拾取辊接触到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上述拾取辊与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的接触,根据上述拾取辊接触到上述原稿最上面时所产生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来检测,上述拾取辊的构成是,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完成前,根据接触到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时所检测的驱动电力的电荷变化,中止之后的上述升降动作,并且上述拾取辊连续旋转,从而将最靠上的原稿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
根据这样的原稿传送装置,在完成预先设定的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前,在上述拾取辊接触到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时,中止之后的上述升降动作,通过上述拾取辊的连续旋转将最靠上的原稿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所以最靠上的原稿被迅速地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中,从而可以快速地进行原稿的读取。
并且,本发明的原稿自动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任意一种原稿传送装置。
根据这样的原稿自动读取装置,无论放置在上述原稿托盘上的原稿的量的多少,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上述拾取辊接触到原稿最上面时的冲突声(接触声),并且可以缓和驱动源一侧啮合单元和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之间进行啮合动作时的冲突。这样一来,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切实防止原稿读取单元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所引起的原稿读取模糊,并且可减少配件个数的原稿自动读取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原稿传送装置的原稿读取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表示原稿传送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表示原稿传送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纵向截面图。
图4是从下方看到的原稿传送装置的概要仰视图。
图5是表示原稿传送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纵向截面图。
图6是表示原稿传送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纵向截面图。
图7是表示拾取辊的升降动作的牵拉杆附近的纵向侧面图。
图8是表示相对于拾取辊升降动作时的时间的驱动电流值的特性的特性图。
图9是表示原稿传送装置的概要结构的透视图。
图10是在转矩限制器分解的状态下的原稿传送装置的概要透视图。
图11是从电磁离合器一侧观看转矩限制器的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的概要侧面图。
图12是表示相对于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拾取辊的升降动作时的时间的驱动电流值的特性的特性图。
图13是从电磁离合器一侧查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矩限制器的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的概要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原稿传送装置10的原稿自动读取装置1的纵向截面图。
该原稿自动读取装置1在原稿传送装置10的下侧具有第一原稿台101及第二原稿台102,可以在静止状态下读取放置在第一原稿台101的原稿G,并且可以在作为另外一个的第二原稿台102上一边传送原稿G一边读取。为了进行读取,在第一原稿台101及第二原稿台102的下方设置:由光源103及反射镜104构成的光源单元105;由反射镜106、107构成的反射镜单元108;成像透镜109;以及CCD读取单元110。
使用第一原稿台101进行静止读取时,光源单元105对该第一原稿台101的下方以一定的速度V进行扫描,并且反射镜单元108以一半的速度V/2进行扫描,从而使到CCD读取单元110为止的光路长度保持一定,同时读取原稿G所有的图像。并且,使用第二原稿台102进行移动读取时,在该第二原稿台102的下方,停止光源单元105,通过进行后面所述的原稿G的传送,读取原稿G的所有图像。并且,在原稿盖111的背面,与第一原稿台101相向配置原稿压板112,并且与第二原稿台102相向配置原稿压板115。该原稿压板115通过偏置弹簧114向第二原稿台102加力。
该原稿自动读取装置1中的纸张传送机构从大的方面区分,其构成具有:相对配置在上方的原稿托盘121、配置在该原稿托盘121的下方的原稿输出托盘122、用于连接它们的弯曲传送路径123。
放置在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通过后面所述的拾取辊R1被取出,并通过后面所述的分离辊R2及分离板131一页一页被分离,从而传送到形成弯曲传送路径123的主传送路径125中。通过作为前后端检测传感器的原稿入纸传感器126确认已经传送原稿G后,歪斜的原稿G的前端被对齐,并且通过作为以规定的图像读取时序发送原稿的时序辊(PS辊)的驱动辊R3及与之成对的从动辊R4,传送到第二原稿台102的原稿读取单元12,从而进行原稿G的图像的读取。
结束了在第二原稿台102的原稿读取单元12的读取的原稿G由一对传送辊R5、R6从原稿读取单元12拉出,并通过输出路径127,由可反向旋转的一对输出辊R7、R8输出到原稿输出托盘122。
并且,在该原稿自动读取装置1中,在原稿托盘121和原稿输出托盘122之间设有中间托盘128,并且面对输出辊R7、R8设置摇动板129。如图1的实线所示,当摇动板129向上方弹跳时(中心位置1),从输出辊R7、R8输出的原稿G被输出到原稿输出托盘122上。如图1的虚线(二点划线)所示,当摇动板129向下方倾斜时(中心位置2),从输出辊R7、R8输出的原稿G被该摇动板129上捞,并输出到中间托盘128上。
之所以设置中间托盘128及摇动板129是为了可进行原稿G的正反两面的读取,沿输出路径127传送并从输出辊R7、R8输出的原稿G输出到该中间托盘128上,其后端在被输出辊R7、R8夹持的状态下暂时停止。之后,通过反转输出辊R7、R8,原稿G进入到副传送路径130,从该副传送路径130合流到弯曲传送路径123。这样一来,首先读取放置在原稿托盘121的原稿G的上面的图像,接着通过输出路径127、输出辊R7、R8、摇动板129、中间托盘128及副传送路径130进行转回传送,从而读取原稿G的反面的图像。
并且,图2及图3是表示原稿传送装置10的概要结构的纵向截面图,在图2及图3中,原稿传送装置10的外壳11中设有拾取辊R1及分离辊R2。该外壳11以配置在和原稿G的传送方向X垂直相交方向的支轴20为开关中心,被支承可自由开关,以使其活动端一侧(图2及图3中为左侧)移动到上方。并且,在外壳11的活动端一侧,通过配置在和传送方向X垂直相交方向的支轴201,支承止动部件202可摇动变位。
在比上述拾取辊R1靠上的传送路径120的上游一侧,也就是外壳11的基端一侧的端部设有分离辊R2,该分离辊R2与在传送方向X垂直相交方向上延伸的支承销203可一体旋转地连接,支承随着该支承销203的旋转,牵拉杆204的另一端(在图1及图2中为左端)可摇动变位。该支承销203和后面所述的电磁离合器301可驱动传送地连接。并且,在牵拉杆204的另一端(图2及图3中为左端),通过配置在和传送方向X垂直相交方向的支承销205,支承拾取辊R1可自由旋转。并且,拾取辊R1和分离辊R2通过驱动传送皮带(未图示)而驱动连接,由将来自后面所述的驱动电机的驱动力可断开/接通的电磁离合器301通过支承销203而驱动/停止。
此外,外壳11中垂直设置支柱206。在该支柱206中,通过支承销207c,啮合片207被支承可摇动变位。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啮合片207的一端部的啮合爪207a和设置在止动部件202的上端部的啮合爪202a的啮合,止动部件202保持为大致垂直的状态。这样一来,止动部件202可以承受如上所述的放置在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重量,并对齐该原稿G的传送方向前端Ga,并且关闭传送路径120的前端(传送方向的上游端),以防止原稿G不小心进入传送路径120内。
另一方面,啮合片207的另一端设置向水平方向突出的按压销207b,该按压销207b通过设置在牵拉杆204的一端部的按压片204b而按压驱动。并且,啮合片207相对于支承销207c,啮合爪207a一侧比按压销207b一侧重。因此,在按压片204b和按压销207b没有接触的状态下,即牵拉杆204跳起的状态下,通过其重量的平衡,啮合爪207a一侧摇动变位到下方,并如上所述,啮合爪207a与止动部件202的啮合爪202a啮合。
并且,如图4所示,在原稿传送装置10的外壳11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具有拾取辊R1及分离辊R2的牵拉杆204,在该牵拉杆204的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分别配置上述止动部件202和啮合片207。也就是说,止动部件202和啮合片207通过牵拉杆204在其两个外侧设置一对。
并且,如图5及图6所示,支承止动部件202摇动变位的支轴201设置得可上下自由摇动变位。也就是说,在外壳11的底面部中,杆部件37的一端可摇动变位地支承在配置在和原稿G的传送方向X垂直相交方向上的支轴38上,在该杆部件37的另一端固定有止动部件202的支轴201。而杆部件37的一端部相对止动部件202的支轴201,在和啮合片207的支柱206相反一侧的位置被外壳11可自由摇动变位地支承。并且,杆部件37的另一端形成上压片37a,其从支轴201进一步延伸到支柱206一侧,并将其延伸前端部向上弯曲,用于将啮合片207向上压。这样一来,当发生传送问题时,通过后面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牵拉杆204由从外壳11向下方露出的原稿取入时的位置向上方摇动变位,啮合片207的按压销207b和牵拉杆204的按压片204b的啮合被解除。在此状态下打开外壳11时,如图5所示,原稿G由于其自身重力从原稿托盘121上滑落偏离原稿放置位置,或者跳起的啮合片207由于啮合的解除因其自身重力而向下摇动变位,随着外壳11的打开而上升的止动部件202的啮合爪202a和啮合片207的啮合爪207a变为啮合状态。将外壳11按照图5的箭头D4所示方向关闭时,在将其关闭的过程中,虽然止动部件202的下端部202b抵接到原稿G,但如图6所示,杆部件37如箭头D5所示发生摇动变位,止动部件202自身随着啮合片207而跳起。此时,止动部件202位于杆部件37及啮合片207的摇动支点之间,随着跳起,杆部件37和啮合片207相互离开,啮合爪207a及啮合爪202a的啮合状态被解除。并且,形成在杆部件37的另一端的上压片37a进一步将啮合片207向上上压,所以啮合爪207a及啮合爪202a的啮合状态被切实地解除。
并且,如图4所示,在牵拉杆204的一侧,设有对牵拉杆204进行摇动变位驱动的驱动控制装置(未图示),该驱动控制装置主要具有: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机(未图示)、电磁离合器301、作为驱动力传送部件的转矩限制器302、作为加力单元的牵拉杆弹簧303,该装置用转矩限制器302通过牵拉杆204使拾取辊R1进行升降动作,上述转矩限制器302通过电磁离合器301可断开/接通地与驱动电机连接。即,通过电磁离合器301断开/接通来自驱动电机的驱动力,并通过转矩限制器302的力使牵拉杆204进行摇动变位,从而使拾取辊R1在上下方向进行升降动作。并且,牵拉杆204通过牵拉杆弹簧303,总是对拾取辊R1施加使其上升的力,当转矩限制器302的力不作用时,利用该牵拉杆弹簧303的加力,通过牵拉杆204使拾取辊R1上升到外壳11内的规定位置。
并且,如图2所示,止动部件202的啮合爪202a与啮合片207的啮合爪207a啮合,在关闭传送路径120的前面部分的状态下开始原稿G的读取时,通过上述驱动控制装置,如图3所示,牵拉杆204如箭头D1所示摇动,拾取辊R1接触到原稿G的最上面,最靠上的原稿G被取出。并且,通过该牵拉杆204的摇动变位,按压片204b下压按压销207b,啮合片207的啮合爪207a如箭头D2所示跳起,啮合爪207a及啮合爪202a之间的啮合状态被解除。因此,如果进行最靠上的原稿G的取出,其原稿G的传送方向前端Ga中止动部件202如箭头D3所示跳起,传送路径120被打开,原稿G通过分离辊R2和分离板210被选择为一页,并引导至原稿读取单元12。这种情况下,通过分离辊R2和分离板210构成分离单元22。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上述驱动控制装置如图7所示那样进行控制。即,在电磁离合器301接通时,一边旋转拾取辊R1一边使牵拉杆204摇动变位,以靠近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最上面,从而使拾取辊R1下降。另一方面,在电磁离合器301断开时,一边使拾取辊R1停止旋转一边通过向上加力的牵拉杆弹簧303的加力对牵拉杆204进行摇动变位,使拾取辊R1以比下降量少的量离开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最上面并上升。通过进行四次这样的升降动作S1-S4,使拾取辊R1阶段性地缓缓下降,从而使拾取辊R1和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最上面实现软接触。
上述驱动控制装置向电磁离合器301发出的断开/接通命令如图8所示,是将对电磁离合器301的电流的ON/OFF切换分四次进行。通过四次阶段性的升降动作S1-S4使拾取辊R1下降,并且提前设定次数,以切换对电磁离合器301的驱动电流的ON/OFF,从而使拾取辊R1可以切实地接触到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最上面。这种情况下,拾取辊R1进行间歇性的旋转:在到电磁离合器301的电流为ON时旋转,在OFF时停止旋转,并进行四次这样的向电磁离合器301的电流的ON/OFF切换。
并且,如图7所示,基于上述驱动控制装置向电磁离合器301的断开/接通命令的拾取辊R1的阶段性的四次升降动作S1-S4中的第一次升降动作S1是:在原稿托盘121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例如100页)的原稿G时,使拾取辊R1下降到和原稿G(图7中二点划线所示的原稿)的最上面为非接触的极限值(图7中的204位于S1的位置的状态),另一方面,使拾取辊R1上升,以比该下降量少的量通过牵拉杆弹簧303的加力离开原稿G的最上面。并且,如图8所示,拾取辊R1和最靠上的原稿G接触的接触点P,在拾取辊R1下降时,即对电磁离合器301的电流为ON时,通过拾取辊R1和最靠上的原稿G接触时的驱动电流的负载变化来检测。并且,上述驱动控制装置进行的对电磁离合器301的驱动电流ON/OFF切换,无论拾取辊R1接触到最靠上的原稿G时的驱动电流的负载变化被检测出时的拾取辊R1的动作是第几次,控制使之完成拾取辊R1的阶段性的四次升降动作S1-S4,并且控制拾取辊R1进行连续转动,以使在完成拾取辊R1的阶段性的四次升降动作S1-S4时最靠上的原稿G传送到传送路径120中。并且,上述拾取辊R1的四次升降动作S1-S4中的通过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地传送的最靠上的原稿G的总传送距离,设定得比原稿托盘121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G时的从最靠上的原稿G的传送方向前端开始到上述分离单元22(分离辊R2及分离板210)为止的原稿传送距离短。此时,对拾取辊R1的四次升降动作S1-S4中的通过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地传送的最靠上的原稿G的总传送距离和原稿托盘121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G时的从最靠上的原稿G的传送方向前端开始到上述分离单元22(分离辊R2及分离板210)为止的原稿传送距离进行比较的原因是:原稿托盘121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G时的从最靠上的原稿G的传送方向前端开始到上述分离单元22为止的原稿传送距离,比原稿托盘121上放置了最少的放置量的原稿(例如1页原稿)时的从最靠上的原稿G的传送方向前端开始到分离单元22为止的原稿传送距离短。
并且,如图9及图10所示,位于电磁离合器301和拾取辊R1之间的转矩限制器302具有:被拾取辊R1一侧分割的电磁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302a和被电磁离合器301一侧分割的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302b,利用电磁离合器301接通时互相分割的啮合单元302a、302b之间的啮合,从支承销203通过分离辊R2及驱动传送皮带向拾取辊R1传送驱动力。并且,如图11所示,在转矩限制器302的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302b中,设有在电磁离合器301接通时使电磁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302a弹性啮合的正方体形状的橡胶制的弹性部件302c,从而抑制由于电磁离合器301接通时电磁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302a和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302b的啮合动作所产生的驱动电流的负载变化。这种情况下,弹性部件302c还具有在电磁离合器301接通时使拾取辊R1向上的加力功能。
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电磁离合器301接通时使牵拉杆204摇动变位并下降,以使拾取辊R1靠近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最上面,并使牵拉杆204摇动变位并上升,以使拾取辊R1以比该下降量少的量,通过牵拉杆弹簧303及弹性部件302c的加力,离开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最上面,通过进行四次升降动作S1-S4使拾取辊R1阶段性地缓缓下降,使拾取辊R1和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最上面软接触。这样一来,拾取辊R1接触到原稿托盘121上放置的原稿G的最上面的下降距离中,即使在放置少量的原稿G和放置大量的原稿G时产生较大差别时,也可以使拾取辊R1总是和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最上面软接触。因此,即使原稿托盘121上放置的原稿较少,也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接触其最上面时所产生的冲突声(接触声)。
并且,通过转矩限制器302的电磁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302a和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302b之间的弹性部件302c,电磁离合器301接通时产生的驱动电流的负载变化被抑制。因此,通过和原稿G的最上面接触的拾取辊R1的旋转间歇地进行多张原稿G的传送的情况下,这些原稿G、G之间进行的电磁离合器301的接通动作时,由转矩限制器302的电磁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302a和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302b的啮合动作所产生的冲突通过弹性部件302c被缓和,从而在电磁离合器接通时不会成为驱动电流的负载变化的原因。这样一来,传送到上述原稿读取单元12的原稿G的传送速度不会产生微小的延迟,从而可以切实防止由于上述原稿读取单元12的驱动电流的负载变化引起的原稿G读取模糊。
并且,拾取辊R1的阶段性的四次升降动作S1-S4中的第一次升降动作S1是:在原稿托盘121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G时,使拾取辊R1下降到和原稿G(图7中二点划线所示的原稿)的最上面为非接触的极限值(图7中的204位于S1的位置的状态),另一方面,使拾取辊上升,以比该下降量少的量通过牵拉杆弹簧303的加力离开原稿G的最上面。这样一来,拾取辊R1,即使在原稿托盘121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G时,通过第一次升降动作S1也不会接触到该原稿G的最上面,而是通过尽可能提高拾取辊R1的第一次的下降量并进行多次上述升降动作,从而高效、快速地进行拾取辊R1对原稿G最上面的接触。
并且,无论拾取辊R1接触到最靠上的原稿G时的驱动电流的负载变化被检测出时的拾取辊R1的动作是第几次,只进行控制使之完成拾取辊R1的阶段性的四次升降动作S1-S4,同时控制拾取辊R1进行连续转动,以使在完成拾取辊R1的阶段性的四次升降动作S1-S4时最靠上的原稿G被传送到传送路径120中,所以完成四次升降动作S1-S4时拾取辊R1可以与最靠上的原稿G切实地接触。其中,在完成四次升降动作S1-S4前,即使拾取辊R1和最靠上的原稿G接触,最靠上的原稿G也通过拾取辊R1的下降所伴随的旋转而间歇性地被传送到传送路径120,从而可以将拾取辊R1的驱动力不产生浪费地传送到最靠上的原稿G。
并且,拾取辊R1的四次升降动作S1-S4中的通过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地传送的最靠上的原稿G的总传送距离,设定得比原稿托盘121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G时的从最靠上的原稿G的传送方向前端开始到上述分离单元22(分离辊R2及分离板210)为止的原稿传送距离短。这样一来,在完成四次升降动作S1-S4的升降动作前,拾取辊R1接触到最靠上的原稿G时,最靠上的原稿G即使由于拾取辊R1的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性地被传送到传送路径120,最靠上的原稿G的传送方向前端Ga也不到达分离单元22。因此,通过拾取辊R1的下降所伴随的旋转而间歇性地传送最靠上的原稿G时,即使下面的原稿G同时和最靠上的原稿G被错误传送时,多页原稿G的传送方向前端Ga也不会到达分离单元22。在完成四次升降动作S1-S4后,通过拾取辊R1的连续旋转而被传送的多页原稿G在分离单元22切实地被分离,从而可以切实防止多页原稿G向比分离单元22靠下的传送方向下游一侧的重叠传送(双馈)。
进一步,通过将如上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10用于原稿自动读取装置1,可以提供如下一种原稿自动读取装置1:无论放置在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量的多少,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拾取辊R1接触到原稿G最上面时的冲突声(接触声),并且可以缓和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和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之间进行啮合动作时的撞击,并可以切实防止原稿读取单元12的驱动电流的负载变化所引起的原稿读取模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论拾取辊R1接触到最靠上的原稿G时的拾取辊R1的升降动作是第几次,都控制拾取辊R1的阶段性的四次升降动作S1一S4完成后,使拾取辊R1进行连续转动,但也可以如图12所示,在完成4次升降动作之前(图12的第3次)通过拾取辊R1和最靠上的原稿G接触时的驱动电流的负载变化来检测到拾取辊R1与最靠上的原稿G的接触点P时,通过该驱动电流的负载变化使之后的升降动作停止(第4次升降动作),控制拾取辊连续旋转从而将最上面的原稿G传送到传送路径。在这种情况下,最上面的原稿G被迅速的传送到传送路径120,能够快速进行原稿G的读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断开电磁离合器301时通过牵拉杆弹簧303及弹性部件302c的加力使牵拉杆204摇动变位并使拾取辊R1上升,从而使之离开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最上面,也可以不设置牵拉杆弹簧,而只通过弹性部件的加力使牵拉杆摇动变位并使拾取辊上升,从而使之离开原稿托盘上的原稿的最上面。这种情况下,使用具有缓和转矩限制器302的电磁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302a和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302b的啮合动作所产生的冲击的功能、及使拾取辊上升的功能的弹性部件,所以可以兼用配件,从而实现配件个数的减少。
并且,如图13所示,在转矩限制器1302的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1302b和电磁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1302a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电磁离合器301接通时弹性地啮合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1302b和电磁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1302a的、作为弹性部件的弹簧1302c。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抑制电磁离合器301接通时电磁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1302a和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1302b的啮合动作所产生的驱动电流的负载变化,并且也可以在电磁离合器301断开时通过弹簧1302c的加力使牵拉杆204摇动变位,并使拾取辊R1上升,从而使之离开原稿托盘121上的原稿G的最上面。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拾取辊R1的四次升降动作S1-S4中的通过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地传送的最靠上的原稿G的总传送距离,设定得比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G时的从最靠上的原稿G的传送方向前端开始到分离单元22为止的原稿传送距离短,拾取辊R1的四次升降动作S1-S4中的通过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地传送的最靠上的原稿G的总传送距离也可以设定为:至少传送方向前端不到达上述原稿入纸检测传感器的原稿传送距离。这种情况下,通过拾取辊的下降所伴随的旋转而间歇性地被传送的原稿,在完成四次升降动作时,不会被原稿入纸传感器检测出来,因此可以防止对一对驱动辊R3及从动辊R4(PS辊)的负面影响,进而可以使原稿的读取不发生延迟地、顺利地进行,其中PS辊用于根据由上述原稿入纸传感器检测出的检测信号设定原稿的读取时序。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电磁离合器301的电流的ON/OFF切换分四次进行,通过阶段性的升降动作S1-S4使拾取辊R1下降并和最靠上的原稿G软接触,当然也可以通过五次以上的阶段性的升降动作使拾取辊下降并和最靠上的原稿G软接触。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及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可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均只是一个示例,不得作限定性的解释。本发明的范围如权利要求所示,不受说明书正文的约束。并且,属于权利要求均等范围内的变形、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原稿传送装置,通过从原稿的上方边旋转边下降的拾取辊的接触而将原稿托盘上放置的单页或者多页原稿一页一页自动取出并传送到传送路径,其特征在于:
上述拾取辊通过离合器与驱动源可断开/接通地连接,在上述离合器接通时,上述拾取辊一边旋转一边下降,以靠近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而在上述离合器断开时,上述拾取辊一边停止旋转一边通过向上方施力的施力单元的施加力而上升,仅以比下降量少的量离开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通过反复多次进行升降动作,使上述拾取辊阶段性地缓缓下降,从而和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软接触,
上述离合器和上述拾取辊之间设有驱动力传送部件,在上述离合器接通时,通过互相分割的啮合单元之间的啮合将驱动力传递到上述拾取辊,
在该驱动力传送部件的相对上述拾取辊被分割的上述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和相对上述离合器一侧被分割的上述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之间设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用于抑制由于上述离合器的接通/断开而产生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拾取辊的阶段性的多次上述升降动作中的第一次上述升降动作是:使上述拾取辊下降以接近和上述原稿托盘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时的这些原稿最上面为非接触的极限值,另一方面,使上述拾取辊上升,仅以比该下降量少的量离开上述原稿最上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拾取辊的阶段性的多次升降动作被预先设定为预定的次数,以使上述拾取辊接触到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
上述拾取辊的构成是:上述拾取辊连续旋转,从而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完成时,将最靠上的原稿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比上述拾取辊靠上的上述传送路径的上游一侧设有分离单元,该分离单元从由上述拾取辊误传送的多页原稿中,只分离最靠上的原稿,
上述拾取辊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中通过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传送的最靠上的原稿的总传送距离,设定为比上述原稿托盘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时的、从最靠上的原稿的传送方向前端开始到上述分离单元为止的原稿传送距离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传送路径的中途位置设有用于检测原稿传送方向前后端的前后端检测传感器,
上述拾取辊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中通过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传送的最靠上的原稿的总传送距离设定为:至少传送方向前端不到达上述前后端检测传感器的原稿传送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拾取辊的阶段性的多次上述升降动作被预先设定为预定的次数,以使上述拾取辊接触到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
上述拾取辊与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的接触,根据上述拾取辊接触到上述原稿最上面时所产生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来检测,
上述拾取辊的构成是,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完成前,根据接触到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时所检测的驱动电力的电荷变化,中止之后的上述升降动作,并且上述拾取辊连续旋转,从而将最靠上的原稿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
7.一种原稿传送装置,通过从原稿的上方边旋转边下降的拾取辊的接触而将原稿托盘上放置的单页或者多页原稿一页一页自动取出并传送到传送路径,其特征在于:
上述拾取辊通过离合器与驱动源可断开/接通地连接,在上述离合器接通时,上述拾取辊一边旋转一边下降,以靠近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而在上述离合器断开时,上述拾取辊一边停止旋转一边上升,仅以比下降量少的量离开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通过反复多次进行升降动作,使上述拾取辊阶段性地缓缓下降,从而和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软接触,
上述离合器和上述拾取辊之间设有驱动力传送部件,在上述离合器接通时,通过互相分割的啮合单元之间的啮合将驱动力传递到上述拾取辊,
在该驱动力传送部件的相对上述拾取辊被分割的上述离合器一侧啮合单元和相对上述离合器一侧被分割的上述拾取辊一侧啮合单元之间设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用于抑制由于上述离合器的接通/断开而产生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并在上述离合器断开时,在使上述拾取辊上升的方向施加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拾取辊的阶段性的多次上述升降动作中的第一次上述升降动作是:使上述拾取辊下降以接近和上述原稿托盘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时的这些原稿最上面为非接触的极限值,另一方面,使上述拾取辊上升,仅以比该下降量少的量离开上述原稿最上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拾取辊的阶段性的多次升降动作被预先设定为预定的次数,以使上述拾取辊接触到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
上述拾取辊的构成是:上述拾取辊连续旋转,从而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完成时,将最靠上的原稿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比上述拾取辊靠上的上述传送路径的上游一侧设有分离单元,该分离单元从由上述拾取辊误传送的多页原稿中,只分离最靠上的原稿,
上述拾取辊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中通过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传送的最靠上的原稿的总传送距离,设定为比上述原稿托盘上放置了可放置的最大放置量的原稿时的、从最靠上的原稿的传送方向前端开始到上述分离单元为止的原稿传送距离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传送路径的中途位置设有用于检测原稿传送方向前后端的前后端检测传感器,
上述拾取辊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中通过下降伴随的旋转而间歇传送的最靠上的原稿的总传送距离设定为:至少传送方向前端不到达上述前后端检测传感器的原稿传送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拾取辊的阶段性的多次上述升降动作被预先设定为预定的次数,以使上述拾取辊接触到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
上述拾取辊与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的接触,根据上述拾取辊接触到上述原稿最上面时所产生的驱动电力的负载变化来检测,
上述拾取辊的构成是,在上述预定次数的上述升降动作完成前,根据接触到上述原稿托盘上的上述原稿最上面时所检测的驱动电力的电荷变化,中止之后的上述升降动作,并且上述拾取辊连续旋转,从而将最靠上的原稿传送到上述传送路径。
13.一种原稿自动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原稿自动读取装置使用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传送装置。
CNB2005100095337A 2004-02-20 2005-02-21 原稿传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原稿自动读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87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44850 2004-02-20
JP2004044850A JP4040586B2 (ja) 2004-02-20 2004-02-20 原稿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原稿自動読取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7382A CN1657382A (zh) 2005-08-24
CN100358788C true CN100358788C (zh) 2008-01-02

Family

ID=34858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953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8788C (zh) 2004-02-20 2005-02-21 原稿传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原稿自动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95916B2 (zh)
JP (1) JP4040586B2 (zh)
CN (1) CN10035878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01374A1 (en) * 2005-06-13 2007-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per feeding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080197560A1 (en) * 2007-02-16 2008-08-21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Paper Feeding Device
US20080246207A1 (en) * 2007-04-04 2008-10-09 Xerox Corporation. Feeding sheets into a photocopier
US7753363B2 (en) * 2007-05-09 2010-07-13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Paper feeding device
US7591456B2 (en) * 2007-05-24 2009-09-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dia re-ingestion stopper
TWI328559B (en) * 2007-05-25 2010-08-11 Teco Image System Co Lted Sheet supply mechanism and document feeder using the same
US20080303204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Yueh-Shing Lee Paper feeding device
TW201034926A (en) * 2009-03-30 2010-10-01 Qisda Corp Paper-stopp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399302B (zh) * 2009-11-13 2013-06-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自動饋紙裝置之取紙裝置
TWI366518B (en) * 2009-11-13 2012-06-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Auto document feeder
US8052139B1 (en) * 2010-09-03 2011-11-08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Document feeding mechanism having stopper means
US9033332B2 (en) * 2010-12-28 2015-05-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device with stopper
JP2012158422A (ja) * 2011-01-31 2012-08-23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シート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2389978U (zh) * 2011-11-14 2012-08-22 崴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取纸机构
TW201328524A (zh) * 2011-12-20 2013-07-01 Cal Comp Electronics & Comm Co 多功能事務機及應用於此多功能事務機的止擋元件
JP5799835B2 (ja) 2012-01-31 2015-10-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5753827B2 (ja) * 2012-09-19 2015-07-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948302B2 (ja) * 2013-10-28 2016-07-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345160B2 (ja) * 2015-09-07 2018-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42299A (ja) * 2016-02-08 2017-08-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214082B2 (en) * 2017-07-31 2022-0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detectors
DE102017131208A1 (de) * 2017-12-22 2019-06-27 Wincor Nixdorf International Gmbh Weichenanordnung für Vorrichtungen zur Handhabung von Wertscheinen
JP2021116134A (ja) * 2020-01-22 2021-08-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送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13057B2 (ja) 2020-02-07 2024-0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4811A (en) * 1988-10-13 1993-02-09 Sun Autom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sheets
JPH10147442A (ja) * 1996-11-18 1998-06-02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5785311A (en) * 1996-08-22 1998-07-28 Pitney Bowes Inc. Sheet separating and feeding device
US5988628A (en) * 1996-09-06 1999-1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US6257569B1 (en) * 1999-02-24 2001-07-1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sheet media to a prin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2889A (en) * 1986-01-16 1987-10-27 Coulter Electronics Inc. Liquid sampling valve
EP0378177B1 (en) * 1989-01-10 1995-08-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887867A (en) * 1995-02-15 1999-03-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sheet supply rollers and a separation roller all made of the same material
JPH08295427A (ja) 1995-04-27 1996-11-12 Sharp Corp シート給紙装置
JP3324920B2 (ja) * 1995-11-21 2002-09-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
US6009302A (en) * 1998-03-12 1999-12-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having an input tray paper stop and pick mechanism
US6167232A (en) * 1998-03-12 2000-12-2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for a flat bed input device and background plate for use with same
US6022012A (en) * 1998-03-12 2000-02-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odular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for a flat bed input device
JP2001002256A (ja) 1999-06-25 2001-01-09 Konica Corp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322065B1 (en) * 1999-12-22 2001-11-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inged-arm pick mechanism
JP3886690B2 (ja) 2000-02-04 2007-02-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束の分離給送装置、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2096935A (ja) * 2000-09-21 2002-04-02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給紙装置
JP4072397B2 (ja) * 2002-08-16 2008-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給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US6877734B2 (en) * 2002-11-22 2005-04-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feeding device, sheet feed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380783B2 (en) * 2005-03-29 2008-06-0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providing reduction in media skew during a sheet picking operation
JP4952923B2 (ja) * 2007-07-13 2012-06-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給送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給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4811A (en) * 1988-10-13 1993-02-09 Sun Autom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sheets
US5785311A (en) * 1996-08-22 1998-07-28 Pitney Bowes Inc. Sheet separating and feeding device
US5988628A (en) * 1996-09-06 1999-1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JPH10147442A (ja) * 1996-11-18 1998-06-02 Canon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6257569B1 (en) * 1999-02-24 2001-07-1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sheet media to a prin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40586B2 (ja) 2008-01-30
CN1657382A (zh) 2005-08-24
US20050184449A1 (en) 2005-08-25
JP2005231844A (ja) 2005-09-02
US7595916B2 (en) 2009-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8788C (zh) 原稿传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原稿自动读取装置
US7267335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sheet feeder apparatus
JP2008169026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原稿読取装置
EP1759872A2 (en) Bookbind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ookbinding apparatus
CN102398786A (zh) 成像设备
CN100472344C (zh) 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H03197978A (ja)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JP2008148025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0342543B2 (zh)
CN101139053A (zh) 纸张堆叠装置和成像装置
JP7493969B2 (ja) シート排出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S6289943A (ja) シ−ト材自動送り装置
JPS60197545A (ja) ドキユメントフイ−ダ装置
JP2003206044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シート給送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336785B2 (en) She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WO2023166734A1 (ja) 媒体搬送装置、媒体給送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H102978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85455B2 (zh)
JPH048341B2 (zh)
JP2009029546A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3801895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5234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搬送方法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JPH06263304A (ja) 自動給紙装置
JPH09110270A (ja) 自動原稿給送装置、及び方法
JP2000242046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