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6092C -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6092C
CN100356092C CNB2004100807549A CN200410080754A CN100356092C CN 100356092 C CN100356092 C CN 100356092C CN B2004100807549 A CNB2004100807549 A CN B2004100807549A CN 200410080754 A CN200410080754 A CN 200410080754A CN 100356092 C CN100356092 C CN 10035609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riving gear
driven
input shaf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807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6852A (zh
Inventor
金仁燦
徐泰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626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6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60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609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16H63/3416Parking lock mechanisms or brakes in the transmi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16H2003/0931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each countershaft having an output gear meshing with a single common gear on the outpu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52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six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4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comprising signals other than signals for actuating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48Signals to a parking brake or parking lock; Control of parking locks or brakes being part of the transmi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28Multiple concentric clutch shaf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包括分别具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第一输出装置和第二输出装置,选择接收和改变通过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选择输入的发动机扭矩,在与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变速装置内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之一上,所述一个主动齿轮与另一输出轴的一个从动齿轮啮合。

Description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概言之,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除了缩短长度和提高动力传递效率之外,由于停车齿轮布置在变速装置内的输出轴上,停车装置的负载降低。
背景技术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通常指的是其内带有两个离合器装置的变速装置。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通常使用两个离合器在它的两个输入轴上选择接收从发动机输入的扭矩,它使用两个输入轴上的齿轮改变扭矩和速度,并且输出它们。
上述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已经被提出过,从而以紧凑的设计提供多于五速的多速变速装置。包括在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内的两个离合器和同步装置可以由控制器进行控制,因此,上述双离合器变速装置也可
以实现自动换档(ASG),自动换档消除了驾驶员手动换档的必要性。
包括在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内的离合器根据它的操作流程可以分成干型和湿型。干型离合器使用的原理与通常布置在发动机和手动变速装置之间的离合器装置相同。湿型离合器使用的原理与自动变速装置内部的离合器装置相同。
湿型离合器具有比干型离合器更高的额定扭矩。因此,对于高输出动力的发动机而言,湿型离合器是合适的,变速装置内的齿轮宽度应该也很大。因此,为高扭矩发动机设计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长度可能会变得很长。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最近已经对图5和图6中所示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进行研究。
根据上述双离合器变速装置,两个输入轴110和120具有布置在其上的多个主动齿轮G1,G2,G3,G4和G5,它们同轴旋转,并经由两个离合器C1和C2连接到主输入轴105。与这些主动齿轮啮合的多个从动齿轮D1,D2,D3,D4,D5和D6以及一个倒档从动齿轮R分开布置在两个输出轴130和140上,输出轴130和140与输入轴110和120平行地布置。两个输出装置OUT1和OUT2选择改变主动齿轮的扭矩,并且通过差速齿轮DIFF输出改变的扭矩。
根据上述具有两个输出轴130和140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除了主动齿轮G1,G2,G3,G4和G5之外,变速装置内的空间不够容纳停车装置的停车齿轮。因此,通常停车齿轮PG整体形成在差速器箱上。
当停车齿轮PG整体形成在差速器箱上时,因为作用在差速器箱上的扭矩是作用在输出轴130和140上的扭矩的3-4倍,由于例如位于斜坡上的车辆重量而引起的作用在停车齿轮PG上的扭矩可能容易变得过大。因此,停车装置的扭矩承受能力需要很高。
另外,停车齿轮PG位于远离抑制器开关和/或手动阀的变速装置上。因此,用于将变速杆(常常称为变速装置齿轮变速杆,缩写为T.G.S杆)运动传递给阀体手动阀的连接结构变得复杂。
图6未示出第一中间齿轮M1和第一主动齿轮G1之间的连接或第二输出轴140和差速齿轮DIFF之间的连接。这是因为出于方便看图的目的而平面地示出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入轴120、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从动轴150、差速齿轮DIFF,尽管它们是空间立体形式布置的。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入轴120、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从动轴150、差速齿轮DIFF的上述空间立体形式布置在图6中示出。
图6是从图5右侧观察的视图,为了更好地理解沿着转动部件旋转轴的空间关系,图5中所示的某些齿轮在图6中有意未图示。
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内公开的信息只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而不应该作为确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这个信息形成在本国已经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非限定优点是除了缩短长度和提高动力传递效率之外,还有停车装置的负载降低,这是由于在与一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变速装置内的一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另一输出轴的一从动齿轮啮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非限定优点是通过使停车齿轮PG位于靠近抑制器开关和/或变速装置手动阀的输出轴上,简化用于将变速杆(常常称为变速装置齿轮变速杆,缩写为T.GS杆)运动传递给阀体手动阀的连接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典型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包括:主输入轴,用于接收发动机扭矩;第一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转动;第二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旋转,并设在第一输入轴的外圆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将主输入轴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单元,包括分别布置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多个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装置,包括第一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一输出齿轮,第一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的扭矩;第二输出装置,包括第二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二输出齿轮、倒档从动齿轮,第二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的扭矩;差速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共同连接;停车齿轮,在与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变速装置内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一个输出轴上,所述一个主动齿轮与另一个输出轴的一个从动齿轮啮合。
主动齿轮单元可以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一个输入轴上;第二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另一输入轴上。
第一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啮合;第一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第二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二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停车齿轮,在与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停车齿轮与所述一个主动齿轮脱离,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动齿轮的扭矩。
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可以是第六主动齿轮。
第二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输出轴;第四从动齿轮、第五从动齿轮、第六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四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啮合;第一中间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第二中间齿轮,通过从动轴连接到第一中间齿轮;倒档从动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啮合,并且布置在第一中间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出轴上,从而倒档从动齿轮的齿轮齿邻近第一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的外圆周;第三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五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第四同步装置,用于将第四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
可以按照第三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的顺序,布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
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可以形成在第一输入轴上;第二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形成在第二输入轴上。
第一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啮合;第一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第二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二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动齿轮的扭矩。
第二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输出轴;第五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啮合;第一中间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第二中间齿轮,通过从动轴连接到第一中间齿轮;倒档从动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啮合,并且布置在第六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出轴上,从而倒档从动齿轮的齿轮齿邻近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外圆周;第三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五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第四同步装置,用于将第六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在与倒档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停车齿轮与所述一个主动齿轮脱离,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
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可以是第四主动齿轮。
可以按照第三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六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的顺序,布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典型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包括:主输入轴,用于接收发动机扭矩;第一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转动;第二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旋转,并设在第一输入轴的外圆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将主输入轴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一个输入轴上;第二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另一输入轴上;第一输出装置,包括第一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一输出齿轮,第一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动齿轮的扭矩;第二输出装置,包括第二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二输出齿轮、倒档从动齿轮,第二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差速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共同连接;停车齿轮,在与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变速装置内的第一输出轴上,所述一个主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的一个从动齿轮啮合。
第一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啮合;第一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第二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二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在与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停车齿轮与所述一个主动齿轮脱离,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动齿轮的扭矩。
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可以是第六主动齿轮。
第二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输出轴;第四从动齿轮、第五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四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啮合;第一中间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第二中间齿轮,通过从动轴连接到第一中间齿轮;倒档从动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啮合,并且布置在第一中间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出轴上,从而倒档从动齿轮的齿轮齿邻近第一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外圆周;第三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五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第四同步装置,用于将第四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
可以按照第三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的顺序,布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典型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包括:主输入轴,用于接收发动机扭矩;第一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转动;第二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旋转,并设在第一输入轴的外圆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将主输入轴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一个输入轴上;第二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另一输入轴上;第一输出装置,包括第一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一输出齿轮,第一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动齿轮的扭矩;第二输出装置,包括第二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二输出齿轮、倒档从动齿轮,第二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差速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共同连接;停车齿轮,在与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变速装置内的第二输出轴上,所述一个主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的一个从动齿轮啮合。
第一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啮合;第一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第二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二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动齿轮的扭矩。
第二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输出轴;第五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啮合;第一中间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第二中间齿轮,通过从动轴连接到第一中间齿轮;倒档从动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啮合,并且布置在第六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出轴上,从而倒档从动齿轮的齿轮齿邻近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外圆周;第三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五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第四同步装置,用于将第六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在与倒档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停车齿轮与所述一个主动齿轮脱离,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
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可以是第四主动齿轮。
可以按照第三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六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的顺序,布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
附图说明
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倒档从动轴、差速齿轮、停车齿轮、第一和第二输入轴、第一和第二输出轴的空间关系;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倒档从动轴、差速齿轮、停车齿轮、第一和第二输入轴、第一和第二输出轴的空间关系;
图5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倒档从动轴、差速齿轮、停车齿轮、第一和第二输入轴、第一和第二输出轴的空间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包括:主输入轴105;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入轴120;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第一主动齿轮G1、第二主动齿轮G2、第三主动齿轮G3、第四主动齿轮G4、第六主动齿轮G6;第一输出装置OUT1和第二输出装置OUT2;以及差速齿轮DIFF。
主输入轴105接收发动机102的扭矩。
第一输入轴110与主输入轴105同轴旋转。
图1示出主输入轴105穿过第一输入轴110连接到油泵190,这只是示范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可以实现为湿型。因此,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为图1中所示。例如,对于干型双离合器变速装置而言,第一输入轴110可以形成为无内部空间的杆。
第二输入轴120与主输入轴105同轴旋转,并设在第一输入轴110的外圆周。
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将主输入轴105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入轴120。因此,在第一离合器C1的操作下,主输入轴105的扭矩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10,而在第二离合器C2的操作下,传递给第二输入轴120。
第一主动齿轮G1和第三主动齿轮G3形成在第一输入轴110上,而第二主动齿轮G2、第四主动齿轮G4和第六主动齿轮G6形成在第二输入轴120上。
详细而言,第一主动齿轮G1和第三主动齿轮G3布置在第一输入轴110上,以便与第三主动齿轮G3相比,第二输入轴120的端部更靠近第一主动齿轮G1。另外,第二主动齿轮G2、第四主动齿轮G4和第六主动齿轮G6布置在第二输入轴120上,以便发动机102最靠近第六主动齿轮G6,接着靠近第二主动齿轮G2,并且最远离第四主动齿轮G4。
关于上述主动齿轮的布置,参考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关的图1,按照第三主动齿轮G3、第一主动齿轮G1、第四主动齿轮G4、第二主动齿轮G2、和第六主动齿轮G6的顺序,布置第一主动齿轮G1、第二主动齿轮G2、第三主动齿轮G3、第四主动齿轮G4和第六主动齿轮G6。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还包括第一输出装置OUT1和第二输出装置OUT2。第一输出装置OUT1选择改变第一主动齿轮G1、第二主动齿轮G2和第三主动齿轮G3的扭矩,并且输出改变的扭矩。第二输出装置OUT2选择改变第一主动齿轮G1、第三主动齿轮G3、第四主动齿轮G4和第六主动齿轮G6的扭矩,并且输出改变的扭矩。
如图1中所示,第一输出装置OUT1包括第一输出轴130、第一从动齿轮D1、第二从动齿轮D2、第三从动齿轮D3、第一同步装置S1、第二同步装置S2、以及第一输出齿轮135。
布置第一输出轴130平行于主输入轴105并离开主输入轴105一个预定距离。第一从动齿轮D1、第二从动齿轮D2和第三从动齿轮D3布置在第一输出轴130上,它们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G1、第二主动齿轮G2和第三主动齿轮G3啮合。
第一同步装置S1将第一从动齿轮D1和第三从动齿轮D3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130。第二同步装置S2将第二从动齿轮D2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130。
另外,第一输出齿轮135布置在第一输出轴130上并与差速齿轮DIFF啮合,以便选择改变的第一主动齿轮G1、第二主动齿轮G2和第三主动齿轮G3的扭矩可以通过第一输出齿轮135输出给差速齿轮DIFF。
如图1中所示,第二输出装置OUT2包括第二输出轴140、第四从动齿轮D4、第五从动齿轮D5、第六从动齿轮D6、第一中间齿轮M1、第二中间齿轮M2、倒档从动齿轮R、第三同步装置S3、第四同步装置S4、以及第二输出齿轮145。
布置第二输出轴140平行于主输入轴105并离开主输入轴105一个预定距离。第四从动齿轮D4、第五从动齿轮D5、第六从动齿轮D6布置在第二输出轴140上,它们分别与第四主动齿轮G4、第三主动齿轮G3和第六主动齿轮G6啮合。
第一中间齿轮M1与第一主动齿轮G1啮合,而第二中间齿轮M2通过从动轴150连接到第一中间齿轮M1。
倒档从动齿轮R与第二中间齿轮M2啮合,并且布置在第一中间齿轮M1和第四从动齿轮D4之间的第二输出轴140上。倒档从动齿轮R的齿轮齿(更具体为齿轮齿外表面)TF靠近第一主动齿轮G1和第四主动齿轮G4之间的第一输出轴外圆周。
第三同步装置S3将第五从动齿轮D5和倒档从动齿轮R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140。第四同步装置S4将第四从动齿轮D4和第六从动齿轮D6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140。
另外,第二输出齿轮145布置在第二输出轴140上并与差速齿轮DIFF啮合,以便选择改变的第一主动齿轮G1、第三主动齿轮G3和第六主动齿轮G6的扭矩可以通过第二输出齿轮145输出给差速齿轮DIFF。
另外,停车齿轮PG布置在第二从动齿轮D2和第一输出齿轮135之间的第一输出装置OUT1的第一输出轴130上。在这种情况下,停车齿轮PG布置在与第二输入轴的第六主动齿轮G6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变速装置内的有限空间。
另外,当停车齿轮PG布置在第一输出轴130上时,由于例如位于斜坡上的车辆重量而引起的作用在停车齿轮PG上的扭矩,通过差速齿轮DIFF和第一输出齿轮135之间的缩小比得到减小。这意味着可以最低限度地设计停车装置的额定扭矩。
另外,停车齿轮PG可以位于靠近抑制器开关和/或变速装置手动阀的第一输出轴上。因此,用于将变速杆(常常称为变速装置齿轮变速杆,缩写为T.G.S杆)运动传递给阀体手动阀的连接结构可以得到简化。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考常规手动变速装置的同步装置,可以显而易见地获得第一同步装置S1、第二同步装置S2、第三同步装置S3和第四同步装置S4的细节。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一致动器、第二致动器、第三致动器和第四致动器(未图示),分别用于将第一同步装置S1、第二同步装置S2、第三同步装置S3和第四同步装置S4致动到图1的左边和右边。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致动器、第二致动器、第三致动器和第四致动器(未图示)可以由控制器(未图示)驱动。
图1未示出第一中间齿轮M1和第一主动齿轮G1之间的连接或第二输出轴140和差速齿轮DIFF之间的连接。这是因为要便于理解而平面地画出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入轴120、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从动轴150、差速齿轮DIFF,尽管它们是空间立体形式布置的。
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入轴120、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从动轴150、差速齿轮DIFF、停车齿轮PG的上述空间立体形式布置在图2中示出。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倒档从动轴150、差速齿轮DIFF、停车齿轮PG、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入轴120、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的空间关系。
图2是从图1右侧观察的图1的视图,为了更好地理解沿着转动部件旋转轴的空间关系,图1中所示的某些齿轮在图2中有意未示出。
如图2中所示,布置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远离第二输入轴120。
倒档从动轴150布置在可以与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出轴140一起形成三角形的位置上。从动轴150上的第一中间齿轮M1与第一输入轴110的第一主动齿轮G1啮合,而从动轴150上的第二中间齿轮M2与第二输出轴140的倒档从动齿轮R啮合。
差速齿轮DIFF布置在可以与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一起形成三角形的位置上,以便差速齿轮DIFF与第一输出轴130的第一输出齿轮135和第二输出轴140的第二输出齿轮145共同啮合。第一输出轴上的停车齿轮PG不与任何齿轮啮合。
根据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上述结构特征,在输入轴上只有五个主动齿轮的布置可以致动总共七种档位,即:六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
因此,正向六速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长度可以大大缩短。
另外,倒档从动轴150的缩短长度有助于降低变速器在正向速度的转动惯性,提高倒档时的扭矩传递效率,并且增加倒档从动轴150的耐用性。
另外,在与第二输入轴120的第六主动齿轮G6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PG布置在第一输出轴130上,第六主动齿轮G6与第二输出轴140的第六从动齿轮D6啮合。
因此,由于车辆重量而引起的作用在停车齿轮PG上的扭矩,通过差速齿轮DIFF和第一输出齿轮135之间的缩小比得到减小。
另外,停车齿轮PG可以位于最靠近抑制器开关和/或变速装置手动阀的第一输出轴130上。因此,用于将变速杆(常常称为变速装置齿轮变速杆,缩写为T.G.S杆)运动传递给阀体手动阀的连接结构可以得到简化。
返回来参考图1,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上述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换档操作。
要换档到第一档时,通过将第一同步装置S1操作到图1的右边,第一从动齿轮D1和第一输出轴13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操作第一离合器C1结束到第一档的换档。
要换档到第二档时,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操作和第二离合器C2被释放时,通过将第二同步装置S2操作到图1的右边,第二从动齿轮D2和第一输出轴13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一离合器C1和操作第二离合器C2结束到第二档的换档。
要换档到第三档时,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被释放和第二离合器C2操作时,通过将第一同步装置S1操作到图1的左边,第三从动齿轮D3和第一输出轴13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二离合器C2和操作第一离合器C1结束到第三档的换档。
要换档到第四档时,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操作和第二离合器C2被释放时,通过将第四同步装置S4操作到图1的左边,第四从动齿轮D4和第二输出轴14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一离合器C1和操作第二离合器C2结束到第四档的换档。
要换档到第五档时,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被释放和第二离合器C2操作时,通过将第三同步装置S3操作到图1的左边,第五从动齿轮D5和第二输出轴14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二离合器C2和操作第一离合器C1结束到第五档的换档。
要换档到第六档时,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操作和第二离合器C2被释放时,通过将第四同步装置S4操作到图1的右边,第六从动齿轮D6和第二输出轴14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一离合器C1和操作第二离合器C2结束到第六档的换档。
要换档到倒档时,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被释放和第二离合器C2操作时,通过将第三同步装置S3操作到图1的右边,倒档从动齿轮R和第二输出轴14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二离合器C2和操作第一离合器C1完成到倒档的换档,倒档具有与第一档同样大的缩小比。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包括:主输入轴105;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入轴120;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第一主动齿轮G1、第二主动齿轮G2、第三主动齿轮G3、第四主动齿轮G4、第六主动齿轮G6;第一输出装置OUT1和第二输出装置OUT2;以及差速齿轮DIFF。
根据第二实施例,主输入轴105、第一输入轴110、第二输入轴120、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的细节、以及它们在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内的协作关系与结合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一样。
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一主动齿轮G1和第三主动齿轮G3形成在第一输入轴110上,而第二主动齿轮G2、第四主动齿轮G4和第六主动齿轮G6形成在第二输入轴120上。
详细而言,第一主动齿轮G1和第三主动齿轮G3布置在第一输入轴110上,以便与第三主动齿轮G3相比,第二输入轴120的端部更靠近第一主动齿轮G1。另外,第二主动齿轮G2、第四主动齿轮G4和第六主动齿轮G6布置在第二输入轴120上,以便发动机102最靠近第四主动齿轮G4,接着靠近第二主动齿轮G2,并且最远离第六主动齿轮G6。
关于上述主动齿轮的布置,参考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相关的图3,按照第三主动齿轮G3、第一主动齿轮G1、第六主动齿轮G6、第二主动齿轮G2和第四主动齿轮G4的顺序,布置第一主动齿轮G1、第二主动齿轮G2、第三主动齿轮G3、第四主动齿轮G4和第六主动齿轮G6。
如图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还包括第一输出装置OUT1和第二输出装置OUT2。第一输出装置OUT1选择改变第一主动齿轮G1、第二主动齿轮G2、第三主动齿轮G3和第四主动齿轮G4的扭矩,并且输出改变的扭矩。第二输出装置OUT2选择改变第一主动齿轮G1、第三主动齿轮G3和第六主动齿轮G6的扭矩,并且输出改变的扭矩。
如图3中所示,第一输出装置OUT1包括:第一输出轴130;第一从动齿轮D1、第二从动齿轮D2、第三从动齿轮D3、第四从动齿轮D4;第一同步装置S1、第二同步装置S2;以及第一输出齿轮135。
布置第一输出轴130平行于主输入轴105并离开主输入轴105一个预定距离。第一从动齿轮D1、第二从动齿轮D2、第三从动齿轮D3和第四从动齿轮D4布置在第一输出轴130上,它们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G1、第二主动齿轮G2、第三主动齿轮G3和第四主动齿轮G4啮合。
第一同步装置S1将第一从动齿轮D1和第三从动齿轮D3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130。第二同步装置S2将第二从动齿轮D2和第四从动齿轮D4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130。
另外,第一输出齿轮135布置在第一输出轴130上并与差速齿轮DIFF啮合,以便选择改变的第一主动齿轮G1、第二主动齿轮G2、第三主动齿轮G3和第四主动齿轮G4的扭矩可以通过第一输出齿轮135输出给差速齿轮DIFF。
如图3中所示,第二输出装置OUT2包括:第二输出轴140,第五从动齿轮D5、第六从动齿轮D6,第一中间齿轮M1、第二中间齿轮M2,倒档从动齿轮R,第三同步装置S3、第四同步装置S4,以及第二输出齿轮145。
布置第二输出轴140平行于主输入轴105并离开主输入轴105一个预定距离。第五从动齿轮D5和第六从动齿轮D6布置在第二输出轴140上,它们分别与第三主动齿轮G3和第六主动齿轮G6啮合。
第一中间齿轮M1与第一主动齿轮G1啮合,而第二中间齿轮M2通过从动轴150连接到第一中间齿轮M1。
倒档从动齿轮R与第二中间齿轮M2啮合,并且布置在第六从动齿轮D6和第二输出齿轮145之间的第二输出轴140上。倒档从动齿轮R的齿轮齿(更具体为齿轮齿外表面)TF靠近第二主动齿轮G2和第四主动齿轮G4之间的第二输入轴120外圆周。
第三同步装置S3将第五从动齿轮D5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140。第四同步装置S4将第六从动齿轮D6和倒档从动齿轮R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140。
另外,第二输出齿轮145布置在第二输出轴140上并与差速齿轮DIFF啮合,以便选择改变的第一主动齿轮G1、第三主动齿轮G3和第六主动齿轮G6的扭矩可以通过第二输出齿轮145输出给差速齿轮DIFF。
另外,停车齿轮PG布置在倒档从动齿轮R和第二输出齿轮145之间的第二输出装置OUT2的第二输出轴140上。在这种情况下,停车齿轮PG布置在与第二输入轴的第四主动齿轮G4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变速装置内的有限空间。
另外,当停车齿轮PG布置在第二输出轴140上时,由于例如位于斜坡上的车辆重量而引起的作用在停车齿轮PG上的扭矩,通过差速齿轮DIFF和第二输出齿轮145之间的缩小比得到减小。这意味着可以最低限度地设计停车装置的额定扭矩。
另外,停车齿轮PG可以位于靠近抑制器开关和/或变速装置手动阀的第二输出轴140上。因此,用于将变速杆(常常称为变速装置齿轮变速杆,缩写为T.G.S杆)运动传递给阀体手动阀的连接结构可以得到简化。
第一同步装置S1、第二同步装置S2、第三同步装置S3和第四同步装置S4的细节与结合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一样。虽然在这些同步装置到从动齿轮的连接方面存在微小差别,但根据从动齿轮的不同布置,它们显然要变化,并且不需要更详细地描述。
图3未示出第一中间齿轮M1和第一主动齿轮G1之间的连接或第二输出轴140和差速齿轮DIFF之间的连接。这是因为要便于理解而平面地画出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入轴120、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从动轴150、差速齿轮DIFF,尽管它们是空间立体形式布置的。
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入轴120、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从动轴150、差速齿轮DIFF、停车齿轮PG的上述空间立体形式布置出现在图4中。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倒档从动轴150、差速齿轮DIFF、停车齿轮PG、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入轴120、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的空间关系。
图4是从图3右侧观察的图3的视图,为了更好地理解沿着转动部件旋转轴的空间关系,图3中所示的某些齿轮在图4中有意未示出。
如图4中所示,布置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远离第二输入轴120。
倒档从动轴150布置在可以与第一输入轴110和第二输出轴140一起形成三角形的位置上。从动轴150上的第一中间齿轮M1与第一输入轴110的第一主动齿轮G1啮合,而从动轴150上的第二中间齿轮M2与第二输出轴140的倒档从动齿轮R啮合。
差速齿轮DIFF布置在可以与第一输出轴130和第二输出轴140一起形成三角形的位置上,以便差速齿轮DIFF与第一输出轴130的第一输出齿轮135和第二输出轴140的第二输出齿轮145共同啮合。第一输出轴上的停车齿轮PG不与任何齿轮啮合。
根据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上述结构特征,在输入轴上只有五个主动齿轮的布置可以致动总共七种速度,即:六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
因此,正向六速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长度可以大大缩短。
另外,倒档从动轴150的缩短长度有助于降低变速器在正向速度的转动惯性,提高倒档时的扭矩传递效率,并且增加倒档从动轴150的耐用性。
另外,在与第二输入轴120的第四主动齿轮G4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PG布置在第一输出轴130上,第四主动齿轮G4与第一输出轴130的第四从动齿轮D4啮合。
因此,由于车辆重量而引起的作用在停车齿轮PG上的扭矩,通过差速齿轮DIFF和第二输出齿轮145之间的缩小比得到减小。
另外,停车齿轮PG可以位于最靠近抑制器开关和/或变速装置手动阀的第二输出轴140上。因此,用于将变速杆(常常称为变速装置齿轮变速杆,缩写为T.G.S杆)运动传递给阀体手动阀的连接结构可以得到简化。
返回来参考图3,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上述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换档操作。
要换档到第一档时,通过将第一同步装置S1操作到图3的右边,第一从动齿轮D1和第一输出轴13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操作第一离合器C1结束到第一档的换档。
要换档到第二档时,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操作和第二离合器C2被释放时,通过将第二同步装置S2操作到图3的左边,第二从动齿轮D2和第一输出轴13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一离合器C1和操作第二离合器C2结束到第二档的换档。
要换档到第三档时,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被释放和第二离合器C2操作时,通过将第一同步装置S1操作到图3的左边,第三从动齿轮D3和第一输出轴13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二离合器C2和操作第一离合器C1结束到第三档的换档。
要换档到第四档时,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操作和第二离合器C2被释放时,通过将第四同步装置S4操作到图3的右边,第四从动齿轮D4和第二输出轴14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一离合器C1和操作第二离合器C2结束到第四档的换档。
要换档到第五档时,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被释放和第二离合器C2操作时,通过将第三同步装置S3操作到图3的左边,第五从动齿轮D5和第二输出轴14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二离合器C2和操作第一离合器C1结束到第五档的换档。
要换档到第六档时,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操作和第二离合器C2被释放时,通过将第四同步装置S4操作到图3的左边,第六从动齿轮D6和第二输出轴14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一离合器C1和操作第二离合器C2结束到第六档的换档。
为了换档到倒档,首先,当第一离合器C1被释放和第二离合器C2操作时,通过将第四同步装置S4操作到图3的右边,倒档从动齿轮R和第二输出轴140同步啮合。然后,通过释放第二离合器C2和操作第一离合器C1完成到倒档的换档,倒档具有与第一档同样大的缩小比。
可以从上述换档过程中看出,需要进行操作以实现相邻速度的离合器交替变化。另外,相邻速度需要对不同的同步装置进行操作。
因此,在从相邻速度换档到相邻速度期间,可以独立控制当前速度的释放和目标速度的实现。另外,在换档到相邻速度期间,通过控制接近离合器的啮合定时和远离离合器的释放定时,可以实现驾驶员在手动变速装置上可以执行的各种操作技术,例如半啮合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输入轴上只有五个主动齿轮的布置可以致动总共七种速度,即:六个正向速度和一个倒档。因此,正向六速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长度可以大大缩短。
另外,倒档从动轴150的长度可以大大缩短,因此,变速装置可以进一步变轻。它也有助于降低从动轴150的转动惯性和提高扭矩传递效率。
另外,在与一个输入轴的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PG布置在两个输出轴的一个输出轴上,所述一个输入轴的一个主动齿轮与另一个输出轴的一个从动齿轮啮合。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变速装置内的有限空间。
另外,当停车齿轮PG布置在例如第一输出轴130上时,由于例如斜坡上的车辆重量而引起的作用在停车齿轮PG上的扭矩,通过差速齿轮DIFF和第一输出齿轮135之间的缩小比得到减小。这意味着可以最低限度地设计停车装置的额定扭矩。
另外,停车齿轮PG可以位于靠近抑制器开关和/或变速装置手动阀的第一输出轴130上。因此,用于将变速杆(常常称为变速装置齿轮变速杆,缩写为T.G.S杆)运动传递给阀体手动阀的连接结构可以得到简化。
虽然已经结合目前认为最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本发明旨在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正和等效的设计。

Claims (23)

1.一种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包括:
主输入轴,用于接收发动机扭矩;
第一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转动;
第二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旋转,并设在第一输入轴的外圆周;
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将主输入轴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
主动齿轮单元,包括分别布置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多个主动齿轮;
第一输出装置,包括第一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一输出齿轮,第一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的扭矩;
第二输出装置,包括第二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二输出齿轮、倒档从动齿轮,第二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的扭矩;
差速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共同连接;以及
停车齿轮,在与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变速装置内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一个输出轴上,所述一个主动齿轮与另一个输出轴的一个从动齿轮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主动齿轮单元包括:
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一个输入轴上;
第二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另一输入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第一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输出轴;
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啮合;
第一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
第二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二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
第一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而且
在与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停车齿轮与所述一个主动齿轮脱离,
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动齿轮的扭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是第六主动齿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第二输出装置包括:
第二输出轴;
第四从动齿轮、第五从动齿轮、第六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四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啮合;
第一中间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
第二中间齿轮,通过从动轴连接到第一中间齿轮;
倒档从动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啮合,并且布置在第一中间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出轴上,从而倒档从动齿轮的齿轮齿邻近第一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外圆周;
第三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五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
第四同步装置,用于将第四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以及
第二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
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按照第三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的顺序,布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
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形成在第一输入轴上;
第二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形成在第二输入轴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第一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输出轴;
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啮合;
第一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
第二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二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以及
第一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
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动齿轮的扭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第二输出装置包括:
第二输出轴;
第五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啮合;
第一中间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
第二中间齿轮,通过从动轴连接到第一中间齿轮;
倒档从动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啮合,并且布置在第六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出轴上,从而倒档从动齿轮的齿轮齿邻近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外圆周;
第三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五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
第四同步装置,用于将第六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
第二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以及
在与倒档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停车齿轮与所述一个主动齿轮脱离,
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是第四主动齿轮。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按照第三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六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的顺序,布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
12.一种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包括:
主输入轴,用于接收发动机扭矩;
第一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转动;
第二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旋转,并设在第一输入轴的外圆周;
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将主输入轴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
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一个输入轴上;
第二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另一输入轴上;
第一输出装置,包括第一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一输出齿轮,第一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动齿轮的扭矩;
第二输出装置,包括第二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二输出齿轮、倒档从动齿轮,第二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
差速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共同连接;以及
停车齿轮,在与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变速装置内的第一输出轴上,所述一个主动齿轮与第二输出轴的一个从动齿轮啮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
第一主动齿轮用于变速装置的第一档和倒档;
第二主动齿轮用于变速装置的第二档;
第三主动齿轮用于变速装置的第三档和第五档;
第四主动齿轮用于变速装置的第四档;
第六主动齿轮用于变速装置的第六档,并且也用于啮合停车齿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第一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输出轴;
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啮合;
第一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
第二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二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
第一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而且
在与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停车齿轮与所述一个主动齿轮脱离,
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动齿轮的扭矩。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是第六主动齿轮。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第二输出装置包括:
第二输出轴;
第四从动齿轮、第五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四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啮合;
第一中间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
第二中间齿轮,通过从动轴连接到第一中间齿轮;
倒档从动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啮合,并且布置在第一中间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出轴上,从而倒档从动齿轮的齿轮齿邻近第一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外圆周;
第三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五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
第四同步装置,用于将第四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而且
第二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
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按照第三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的顺序,布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
18.一种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包括:
主输入轴,用于接收发动机扭矩;
第一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转动;
第二输入轴,与主输入轴同轴旋转,并设在第一输入轴的外圆周;
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将主输入轴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
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一个输入轴上;
第二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它们形成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中的另一输入轴上;
第一输出装置,包括第一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一输出齿轮,第一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动齿轮的扭矩;
第二输出装置,包括第二输出轴和在其上的第二输出齿轮、倒档从动齿轮,第二输出轴平行于主输入轴并离开主输入轴预定距离而布置,并且具有多个从动齿轮,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
差速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共同连接;以及
停车齿轮,在与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变速装置内的第二输出轴上,所述一个主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的一个从动齿轮啮合。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
第一主动齿轮用于变速装置的第一档和倒档;
第二主动齿轮用于变速装置的第二档;
第三主动齿轮用于变速装置的第三档和第五档;
第四主动齿轮用于变速装置的第四档,并且也用于啮合停车齿轮;
第六主动齿轮用于变速装置的第六档。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第一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输出轴;
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啮合;
第一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
第二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二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一输出轴;而且
第一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
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动齿轮的扭矩。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第二输出装置包括:
第二输出轴;
第五从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它们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且分别与第三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啮合;
第一中间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
第二中间齿轮,通过从动轴连接到第一中间齿轮;
倒档从动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啮合,并且布置在第六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出轴上,从而倒档从动齿轮的齿轮齿邻近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外圆周;
第三同步装置,用于将第五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
第四同步装置,用于将第六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的扭矩选择性地传递给第二输出轴;
第二输出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与差速齿轮啮合;而且
在与倒档从动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之间的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出轴上,停车齿轮与所述一个主动齿轮脱离,
从而选择性地改变和输出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上的第一、第三和第六主动齿轮的扭矩。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是第四主动齿轮。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中按照第三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六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和第四主动齿轮的顺序,布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三主动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六主动齿轮。
CNB2004100807549A 2003-12-10 2004-10-08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0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89621A KR100569141B1 (ko) 2003-12-10 2003-12-10 이중 클러치 변속기
KR1020030089621 2003-1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6852A CN1626852A (zh) 2005-06-15
CN100356092C true CN100356092C (zh) 2007-12-19

Family

ID=3465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075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092C (zh) 2003-12-10 2004-10-08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46534B2 (zh)
JP (1) JP4691340B2 (zh)
KR (1) KR100569141B1 (zh)
CN (1) CN100356092C (zh)
DE (1) DE102004046178B9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337A (zh) * 2010-03-19 2010-08-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
CN104074933A (zh) * 2013-03-25 2014-10-0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69140B1 (ko) * 2003-12-10 2006-04-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이중 클러치 변속기
ITBO20040540A1 (it) * 2004-09-03 2004-12-03 Ferrari Spa Gruppo integrato frizione-cambio per un veicolo stradale
EP1731794B1 (en) * 2005-06-09 2007-11-21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Double-clutch transmission for motor vehicle
FR2888908B1 (fr) * 2005-07-21 2008-08-08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une transmission de vehicule
DE102005057802B4 (de) * 2005-12-03 2014-02-13 Daimler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JP4844239B2 (ja) * 2006-05-30 2011-12-2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ダブルクラッチ変速機
JP2007331654A (ja) * 2006-06-16 2007-12-27 Aisin Ai Co Ltd パーキングロック機能を備えた歯車変速装置
DE102006054281A1 (de) 2006-11-17 2008-06-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Windungsgetriebe
DE102006054271A1 (de) * 2006-11-17 2008-06-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s
US7752934B2 (en) * 2007-02-20 2010-07-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ulti speed transmission having a countershaft gearing arrangement
US7703346B2 (en) * 2007-02-22 2010-04-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with countershaft gearing
JP4179385B2 (ja) * 2007-03-30 2008-11-1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変速機
KR100897264B1 (ko) 2007-08-27 2009-05-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더블 클러치 변속기
GB2458899B (en) * 2008-03-31 2010-03-31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Inc Gearbox for a motor vehicle
GB2458790B (en) * 2008-03-31 2012-09-19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Inc Double-clutch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KR100951992B1 (ko) 2008-06-05 2010-04-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더블 클러치 변속기
US8434380B2 (en) * 2009-01-23 2013-05-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clutch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KR101054965B1 (ko) * 2009-02-02 2011-08-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더블클러치 변속기의 파워트레인
US8573084B2 (en) * 2009-04-22 2013-11-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104367B2 (en) * 2009-05-20 2012-01-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ven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KR101103874B1 (ko) 2009-09-03 2012-01-12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더블클러치 변속기의 파워트레인
EP2322821B1 (en) * 2009-11-13 2013-01-09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Gearbox for a motor vehicle double-clutch transmission
KR101144363B1 (ko) 2010-03-31 2012-06-14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7속 더블 클러치 변속기 기어트레인배열구조
JP5084873B2 (ja) 2010-06-15 2012-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多段変速機
CN103671746A (zh) * 2012-09-26 2014-03-2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
CN103671749A (zh) * 2012-09-26 2014-03-2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装置
CN103671748A (zh) * 2012-09-26 2014-03-2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3711877A (zh) * 2012-10-09 2014-04-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KR101339269B1 (ko) * 2012-11-28 2013-12-09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변속장치
CN103912651A (zh) * 2012-12-31 2014-07-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EP2762752B1 (en) * 2013-01-30 2017-06-21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A gearbox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4573300B (zh) * 2013-10-28 2017-10-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箱车辆的加速度估算方法
CN103711845B (zh) * 2013-12-30 2016-10-0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US10737679B2 (en) * 2016-10-31 2020-08-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gaging and disengaging a vehicle park stat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6737A (en) * 1981-09-19 1984-10-16 Automotive Products Plc Rotary power transmission
CN1032138A (zh) * 1988-10-22 1989-04-05 梁助兴 便于坡道起步的机动车传动系统
US5014566A (en) * 1988-05-31 1991-05-14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00264178A (ja) * 1999-03-12 2000-09-26 Aichi Mach Ind Co Ltd 車両用パーキング装置
US6427550B1 (en) * 2001-01-12 2002-08-06 New Venture Gear, Inc. Twin clutch automated transaxle
US6427549B1 (en) * 2001-01-10 2002-08-06 New Venture Gear, Inc. Dual countershaft twin clutch automated transmission
US6460425B1 (en) * 2001-01-10 2002-10-08 New Venture Gear, Inc. Twin clutch automated transmission
JP2003106452A (ja) * 2001-09-28 2003-04-09 Jatco Ltd 自動変速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33336E (en) * 1984-03-16 1990-09-18 Automotive Products Plc Change speed transmission
DE4447512A1 (de) 1994-06-24 1996-03-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ahrstufenwähleinrichtung für ein automatisches Kraftfahrzeuggetriebe
JP3211697B2 (ja) 1997-02-10 2001-09-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の目標変速比生成装置
DE19860251C1 (de) * 1998-12-24 2000-11-02 Daimler Chrysler Ag Zahnräderwechselgetriebe mit zwei Teilgetrieben mit je einer Lastschaltkupplung
US6065581A (en) 1999-03-31 2000-05-23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Camming manual lever for pull-out load
EP1077336B1 (de) * 1999-07-05 2002-03-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 subsidiary of Ford Motor Company Getriebekonzept für ein 6-Gang-Vorgelege-Wechsel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EP1124079A3 (de) * 2000-01-22 2006-08-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 subsidiary of Ford Motor Company 6-Gang-Schalt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JP3598998B2 (ja) * 2001-06-01 2004-12-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ツィンクラッチ式歯車変速機の歯車打音防止装置
DE10153014A1 (de) * 2001-10-26 2003-05-08 Volkswagen Ag Lagerung der Eingangswellen ein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s
JP2003301895A (ja) * 2002-04-08 2003-10-2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平行軸式多段変速装置
DE10305241A1 (de) * 2003-02-08 2004-09-23 Zf Friedrichshafen Ag Sechs- oder siebengängig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KR100569136B1 (ko) * 2003-11-27 2006-04-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이중 클러치 변속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6737A (en) * 1981-09-19 1984-10-16 Automotive Products Plc Rotary power transmission
US5014566A (en) * 1988-05-31 1991-05-14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32138A (zh) * 1988-10-22 1989-04-05 梁助兴 便于坡道起步的机动车传动系统
JP2000264178A (ja) * 1999-03-12 2000-09-26 Aichi Mach Ind Co Ltd 車両用パーキング装置
US6427549B1 (en) * 2001-01-10 2002-08-06 New Venture Gear, Inc. Dual countershaft twin clutch automated transmission
US6460425B1 (en) * 2001-01-10 2002-10-08 New Venture Gear, Inc. Twin clutch automated transmission
US6427550B1 (en) * 2001-01-12 2002-08-06 New Venture Gear, Inc. Twin clutch automated transaxle
JP2003106452A (ja) * 2001-09-28 2003-04-09 Jatco Ltd 自動変速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337A (zh) * 2010-03-19 2010-08-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
CN101806337B (zh) * 2010-03-19 2012-07-0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
CN104074933A (zh) * 2013-03-25 2014-10-0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56589A (ko) 2005-06-16
US7246534B2 (en) 2007-07-24
CN1626852A (zh) 2005-06-15
JP2005172220A (ja) 2005-06-30
US20050130795A1 (en) 2005-06-16
DE102004046178A9 (de) 2006-05-04
DE102004046178B4 (de) 2012-11-08
JP4691340B2 (ja) 2011-06-01
DE102004046178B9 (de) 2013-04-25
DE102004046178A1 (de) 2005-07-14
KR100569141B1 (ko) 2006-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6092C (zh)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
US7066043B2 (en)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US7950302B2 (en) Step variable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US9546721B2 (en)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a transmission
US10576816B2 (en)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US7197954B2 (en) Double-clutch transmission archite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EP2444697B1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range gearing
CN100376825C (zh)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
CN103732944A (zh) 机动车变速器
US11608889B2 (en) Shifting device
JP2008540946A (ja) 通常走行用の6つの前進ギヤと1つの登坂ギヤまたは山道走行ギヤと1つの後進ギヤとを備えた車両変速装置
CN107429800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
EP2126411A1 (en) Multiple-ratio dual clutch vehicle transmission
CN101021253A (zh) 多挡变速器
WO2011123019A1 (en) Gearbox arrangemen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gearbox with an adjoining range gearbox
JP2003301897A (ja) 変速装置
EP1355086B1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EP1265005B1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4012759B2 (ja) 車両用変速機
JPS61274147A (ja) 歯車式変速装置
US7070535B2 (en) Shift mechanism for a manual planetary transmission
CN105452728B (zh) 具有两速差速器的紧凑型手动变速驱动桥
US8172715B2 (en) Multiplexed gear actuation system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JP4404885B2 (ja) 車両用変速機
KR100992792B1 (ko) 더블 클러치식 수동변속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