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5350C -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35350C
CN100335350C CNB2003101202905A CN200310120290A CN100335350C CN 100335350 C CN100335350 C CN 100335350C CN B2003101202905 A CNB2003101202905 A CN B2003101202905A CN 200310120290 A CN200310120290 A CN 200310120290A CN 100335350 C CN100335350 C CN 10033535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nut
base bracket
rear derailleur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202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6264A (zh
Inventor
谢花聪
原宣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506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6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353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353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5Mounting the derailleur on the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能够将后拨链器容易的以旋转相位相符的方式安装到车架后端部的轮毂轴安装位置。后拨链器(27)在自行车的后轮毂(29)的轮毂轴(29a)安装位置中,通过形成外螺纹部(29b)的轮毂轴而装卸自如地固定在后爪部(30),具有底座部件(31),导链器(33),可动部件(34),连杆机构(35)。底座部件具有能够与外螺纹部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39a)且装卸自如地固定在后爪部的固定部(40a),(41a)及与安装槽(30a)不能转动地卡合的止转突起(40d)。导链器将链条导引到前述多个链轮上。可动部件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导链器上。连杆机构以可动部件相对于底座部件相对地移动的方式将可动部件连结到底座部件。

Description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拨链器,特别是涉及在自行车的后轮毂的轮毂轴安装位置中装卸自如地被固定在车架的后端部,且用于将链条挂在后轮毂上所安装的齿数不同的多个链轮的任一个上的自行车用的后拨链器。
背景技术
用于自行车的外装变速器的后拨链器将链条挂在安装于后轮毂的多个链轮的任一个上。现有技术的拨链器具有:装卸自如地固定在车架后端部的底座部件,将链条导引到多个链轮上的导链器,可动部件,连杆机构。
在车架后端部形成用于安装后轮毂的后爪部,底座部件与轮毂轴一起通过螺母而固定在例如车架后端部的后爪部(例如,参照特许文献1)。导链器具有上下配置的一对的滑轮,以将链条挂在滑轮的状态来将链条导引到任一个链轮上。可动部件摆动自如地将导链器连接在与后轮毂的轮毂轴实质上平行的轴系上。导链器相对可动部件对链条向施加张力的方向施力。在后拨链器安装于车架后端部的状态下,从轮毂轴方向外侧所见向顺时针方向施力。连杆机构以可动部件相对底座部件而相对地移动的方式将可动部件连接在底座部件上。连杆机构是具有一对连杆的4(点)连杆机构,使可动部件在轮毂轴方向且越接近链轮越向径向外侧移动。在连杆机构上卡止有变速缆线的内部缆线。
在这样构成的现有的拨链器中,例如,通过设在把手的变速操作部使内部缆线进退来对连杆机构定位并使其摆动。通过该连杆机构的摆动,经由可动部件而使导链器相对链轮移动,将链条导引到任一个链轮上。
在将后拨链器安装到车架上时,将后轮安装到车架上,将后拨链器的底座部件安装到后轮的轮毂轴上之后,从轮毂轴的两端安装螺母,旋转两方的螺母将轮毂轴与后拨链器一起安装到车架后端部。
特许文献
参照特开平1-136888号公报
在前述现有的后拨链器中,因为在安装时必须旋转2个螺母,担心2个螺母的紧固力产生变动。为了抑制该变动,考虑使轮毂轴形成为具有比其它部分直径大的头部的螺栓状,通过一个螺母就能够将轮毂轴安装到车架后端部。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一边夹持车轮并防止头部转动一边旋转螺母,所以螺母的紧固作业难于进行。
此外,必须将后拨链器的轮毂轴系的旋转相位安装到适合的相位,担心随着紧固螺母而使后拨链器的旋转相位偏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中,能够将后拨链器旋转相位相符且容易地安装到车架后端部的轮毂轴安装位置。
与方案1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自行车的后轮毂的轮毂轴安装位置处、通过位于前述后轮毂的中心且在端部形成外螺纹部的轴而装卸自如地固定在车架后端部上,并用于将链条挂在安装于前述后轮毂且齿数不同的多个链轮的任一个上,其具有底座部件、导链器、可动部件、连杆机构。底座部件包括固定部和卡合部,所述固定部具有能够与前述外螺纹部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且装卸自如地固定在前述车架后端部上,所述卡合部与前述车架后端部不能转动地卡合。导链器将链条导引到前述多个链轮上。可动部件是摆动自如地连结导链器的部件。连杆机构以可动部件相对于底座部件相对地移动的方式将可动部件连结到前述底座部件,所述卡合部是止转突起。
在将该拨链器安装到车架后端部时,将底座部件安装到车架后端部。此时,使卡合部与车架后端部不能旋转地卡合而使旋转相位恒定。在该状态下,利用工具来旋转轴以使设在位于轮毂轴或快速轮毂杆等的后轮毂的中心的轴的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螺纹结合。此时,底座部件通过卡合部相对车架后端部不能旋转地安装,所以即使旋转轴,底座部件的旋转相位也不变化。此外,内螺纹部因为设在底座部件的固定部,即使旋转轴,内螺纹部也不旋转。因此,不使底座部件止转而仅通过旋转轴,就能够将后拨链器与后轮毂一起安装到车架后端部。在这里,底座部件相对车架后端部不能旋转地卡合的同时,因为在底座部件设置与位于后轮毂的中心的轴的外螺纹部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所以仅旋转轴就能够将后拨链器与后轮毂一起安装到车架后端部。因此,能够容易且旋转相位相符地将后拨链器安装到车架后端部的轮毂轴安装位置。
与方案2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1所述的拨链器中,外螺纹部形成在轮毂轴的端部,通过使内螺纹部与轮毂轴的外螺纹部螺纹结合,而使固定部装卸自如地被固定在车架后端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底座部件通过刚性比较高的轮毂轴而安装到车架后端部,所以即使异物撞到可动部件或底座部件,拨链器整体也难于变形。
与方案3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1或2所述的拨链器中,固定部具有:具有内螺纹部的螺母部件;与螺母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螺母安装部;限制螺母部件与螺母安装部的相对旋转的旋转限制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将固定部分割为螺母安装部与螺母部件,因为螺母部件相对于螺母安装部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所以,利用工具等不必进行螺母部件的止转而仅旋转轴就能将拨链器安装到车架后端部。
与方案4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3所述的拨链器中,螺母安装部具有收纳螺母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螺母收纳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螺母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收纳在螺母收纳部,例如,在螺母部件为六角螺母这类非圆形剖面的情况下,通过将螺母收纳部的剖面作成与之相符的非圆形,或在圆形剖面的情况下,通过在收纳部分设置凹凸卡合部,而在螺母部件的收纳部分容易地实现旋转限制机构。
与方案5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4所述的拨链器中,螺母收纳部将螺母部件从车架后端部的相对侧朝向车架后端部收纳。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能够限制螺母部件的轴方向的移动,通过螺母部件而能够简单地将底座部件安装到车架后端部。
与方案6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3~5的任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旋转限制机构具有:形成在螺母部件与螺母安装部的任一方的凹部;形成在螺母部件与螺母安装部的任意另一方并与凹部卡合的突起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易于形成的凹凸嵌合而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限制旋转。
与方案7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3~5的任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旋转限制机构具有第1旋转限制部与第2旋转限制部,前述第1旋转限制部具有分别设在螺母安装部与螺母部件的一对的第1相接面且限制螺母部件的第1方向的旋转,前述第2旋转限制部件具有从第1相接面背离配置的1对的第2相接面并限制与螺母部件的前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1及第2相接面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螺母部件的2方向的旋转限制机构。
与方案8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7所述的拨链器中,前述第1旋转限制部由第1侧面及第2侧面构成,前述第1侧面作为突起部的前述第1相接面,所述突起部在前述螺母安装部及螺母部件的任一方上突出地设置,前述第2侧面作为凹部的与前述第1侧面相接的前述第1相接面,所述凹部以前述突起部嵌入的方式凹陷地形成在前述螺母安装部及螺母部件的任意另一方上;前述第2旋转限制部由第3侧面及第4侧面构成,所述第3侧面作为前述突起部的前述第1侧面相反侧的前述第2相接面,所述第4侧面作为前述凹部的与前述第2侧面对置的前述第2相接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第1及第2相接面设置在凹部及突起部的侧面,而更容易地实现旋转限制机构。
与方案9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1~8的任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安装槽形成在车架后端部,卡合部具有与前述安装槽卡合的止转突起。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安装轮毂轴通常利用形成在自行车的车架后端部的后爪部的安装槽,能够止转底座部件,所以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止转底座部件。
与方案10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1~9的任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前述底座部件具有:具有固定部,卡合部,且在轮毂轴方向留有空隙地配置的第1及第2安装部的第1底座托架;在由第1及第2安装部两端支承的状态下摆动自如地连结第1底座托架,且经由连杆机构与可动部件连结的第2底座托架。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底座部件由2个底座托架构成且安装有连杆机构的第2底座托架由第1底座托架两端支承,所以与由车架后端部单臂支承的情况相比第2底座托架牢固地被支承,底座部件的车架安装部分更加难于损伤及变形。
与方案11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10所述的拨链器中,还具有设在第1底座托架与第2底座托架之间,限制从外侧所见为逆时针方向的第2底座托架的摆动的摆动限制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2底座托架向前方的摆动被限制,即使第2底座托架逆时针摆动,也能够限制第2底座托架的摆动位置以使导链器或可动部件与链支撑不接触。因此即使第2底座托架逆时针摆动,导链器或可动部件与链支撑也难于接触,难于产生与之相伴的不适。
与方案12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11所述的拨链器中,摆动限制机构具有:设在第1底座托架的第1摆动限制部;设在第2底座托架且在限制摆动位置时与第1摆动限制部相接的第2摆动限制部。在这种情况下,第2底座托架逆时针摆动时,第1摆动限制部摆动而与第2摆动限制部相接从而限制摆动位置。在这里,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来限制摆动位置。
与方案13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10~方案12的任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进而还具有相对于第1底座托架而对第2底座托架从外侧所见向顺时针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相对第1底座托架摆动的第2底座托架向给予链条张力的方向施力,所以导链器的移动轨迹更容易沿着链轮,能够更平滑地将链条导引到链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得的后拨链器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其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其一部分的剖视侧面部分图。
图5是其一部分的剖视正面部分图。
图6是旋转限制部分的放大一部分剖视侧视图。
图7是其第1摆动限制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相当于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4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构成
图1表示安装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自行车具有:具有车架体2与前叉3的车架1;把手部4;前轮5f;后轮5r;将踏板6的旋转传递到后轮5r的驱动部7;前后的制动装置8f,8r。
车架体2是由具有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其前叉3的前部向斜前方倾斜的轴系上的前管15,上车管16,下车管17,座管18的前三角部分以及具有座撑19与链支撑20的后三角部分构成的公知的菱形的车架体。
安装有鞍座9的座杆9a以能够调整上下位置的方式安装在座管18上。在前叉3的下端部安装有前轮5f。在座管18的下端部设有驱动部7,在链支撑20的后端部安装有后轮5r。车架体2的链支撑20与座撑19的后端部通过后爪部30而连结在一起(参照图3)。如图3及图4所示,在后爪部30形成有安装了后轮毂29的轮毂轴29a的安装槽30a与用于安装通常的后拨链器的螺纹孔30b。安装槽30a一般以从后爪部30的下方朝向斜上方的方式形成。螺纹孔30b一般形成在从后爪部30的后部向斜下方突出的突出部的端部。另外,为了防止车架1的其它部分的损伤或变形,以比其它部分刚性弱的方式形成后爪部30,在损伤或变形的情况下,能够更换的车架构造已被公知。
把手部4由把手杆21a与在把手杆21a的上端嵌合固定的把手横杆21b构成。把手杆21a嵌合固定在前叉3的上部。把手横杆21b具有左右一对的手柄22,左右一对的变速操作部23,左右一对的制动操作部24。
驱动部7具有链条10,及链条10所跨越的前后的外装变速装置11,12。前外装变速装置11具有设置在座管18的下部(支架部)且由例如齿数不同的3个链轮构成的齿轮曲柄25及前拨链器26。前拨链器26对应变速操作部23的操作,将链条10挂在设于齿轮曲柄25的3个链轮的任一个上。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后外装变速装置12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得的后拨链器27,以及安装在后轮5r的后轮毂29上(参照图4)且具有例如齿数不同的8个链轮G1~G8的多级齿轮28。后拨链器27在后轮毂29的轮毂轴安装位置处通过位于后轮毂29的中心位置并在端部形成外螺纹部29b的轮毂轴29a装卸自如地固定在车架后端部上。后拨链器27对应通过变速缆线13所连结的变速操作部23的操作而将链条10挂在任一个链轮G1~G8上。
后拨链器的构成
如图2~图6所示,后拨链器27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后爪部30,后爪部30在后端部将车架体2的链支撑20与座撑19连结在一起。后拨链器27具有含有固定在后爪部30的第1底座托架31a及摆动自如地安装在第1底座托架31a上的第2底座托架31b的底座部件31,导链器33,可动部件34,连杆机构35,限制第2底座托架31b的两方向的摆动位置的第1及第2摆动限制机构36,37。
第1底座托架31a通过轮毂轴29a装卸自如地固定在车架后端部的后爪部30上。第1底座托架31a具有第1托架体40及通过螺纹件52(图3)固定在第1托架体40上的第2托架体41。两托架体40,41分别具有为了装卸自如地固定在后爪部30而紧贴并配置在一端的第1及第2固定部40a,41a,以及为了摆动自如地安装在第2底座托架31b之间而留有空隙并对置配置在另一端的第1及第2安装部40b,41b。
如图3及图4所示,第1托架体40是板状的部件,第1固定部40a上形成作为构成第2固定部41a且后述的螺母部件39贯通的螺母安装部46的贯通孔40c。此外,在第1固定部40a,作为卡合在安装槽30a的卡合部的止转突起40d形成在与后爪部30接触的面,在相反侧的面形成卡合在第2托架体41的定位突起40e。止转突起40d形成在贯通孔40c的周围,以稍稍小于安装槽30a的槽宽度的宽度突出。通过该止转突起40d,将第1底座托架31a通过轮毂轴29a安装在后爪部30时使第1底座托架31a旋转停止。
定位突起40e设置用于使两托架体40,41定位。在第1安装部40b形成拧入安装轴50的内螺纹孔40f,该安装轴50用于摆动自如地支承第2底座托架31b。进而,在第1托架体40的第1安装部40b的周面形成平坦的限制面40g,该限制面40g用于限定第2底座托架31b相对于第1托架31a的安装姿势。
第2托架体41是相对形成在一端的第2固定部41a,形成在另一端的第2安装部41b向轮毂轴方向外侧偏离配置的剖面阶梯状的形状。在第2托架体41的第2安装部41b与第1安装部40b之间形成能够安装第2底座托架31b的空隙。
第2固定部41a具有:具有与轮毂轴29a的外螺纹部29b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39a的螺母部件39,安装有螺母部件39的螺母安装部46,限制螺母部件39与螺母安装部46的相对旋转的旋转限制部47。
螺母部件39是具有:具有在内部与外螺纹部29b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39a的轴部39b,及比轴部39b直径大的缘部39c的轴状的部件。在缘部39c形成内六角扳手能够卡止的六角孔39d。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螺母安装部46具有与螺母部件39的缘部39c对置的安装面46a,作为贯通并收纳螺母部件39的轴部39b的螺母收纳部的贯通孔41c。此外,形成在第1固定部40a的贯通孔40c也具有作为螺母收纳部的功能。
旋转限制部47具有形成在与螺母部件39的缘部39c的与安装面46a对置的面上的突起部47a,与形成在安装面46a上的突起部47a卡合的凹部47b。通过突起部47a及凹部47b的一方的侧面47c,47d,构成分别设在螺母安装部46与螺母部件39的一对的第1相接面,构成限制螺母部件39的图6顺时针旋转的第1旋转限制部48。此外,通过突起部47a及凹部47b的另一方的侧面47e,47f,构成分别设在螺母安装部46与螺母部件39上的1对的第2相接面,构成限制螺母部件39的图6逆时针旋转的第2旋转限制部49。
此外,在与第1托架体40接触的面上形成与定位突起40e卡合的定位凹部41d。在第2安装部41b上形成贯通具有头部50a的安装轴50的阶梯式的贯通孔41e。
安装轴50是在基端具有形成六角孔的头部50a,在端部具有拧入内螺纹孔40f的外螺纹部50b的部件,第2底座托架31b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外周。通过该安装轴50也能固定两托架体40,41。
第2底座托架31b具有摆动自如地由第1底座托架31a支承的筒状的毂部32a,从毂部32a向径方向延伸的臂部32b。在臂部32b的端部形成用于安装连杆机构35的1对的连杆支承部32c。在第2安装部41b侧的毂部32a的内周面形成环状的突出部32d,在那里铆接(カシメ)固定有大致筒状的轴承套51。
在轴承套51的内周面安装有用于加强第1底座托架31a的管状加强部件53。加强部件53安装在安装轴50与轴承套51之间,一端与第2安装部41b的内侧面相接,另一端经由E型挡圈58而与第1安装部40b的内侧面相接。E型挡圈58安装在形成于安装轴50的环形槽50c内。由此,即使第2安装部41b的外侧面撞击到石头或木头,外力作用在第2安装部41b,通过加强部件53来承受该力,第2安装部41b难于变形。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第2底座托架31b的变形或损伤。
毂部32a的第1安装部40a侧端面与E型挡圈58之间对置配置有止动片54。止动片54由将例如金属板材压力成形而形成,具有阶梯状剖面的圆板部54a,从圆板部54a向径方向外侧延伸且向不同的方向弯曲的第1及第2突起部54b,54c。在圆板部54a的内周面贯通有加强部件53。第1突起部54b以能够与形成在托架31的第1托架体40的限制面40g对置的方式形成。在该第1突起部54b拧入用于决定第2底座托架31b的安装姿势的调整螺纹件59,调整螺纹件59的前端与限制面40g接触。该调整螺纹件59的前端接触时,后述的扭转螺旋弹簧55所卡止的止动片54在张力对链条10作用的状态下只要不超过扭转螺旋弹簧55的弹簧力,从轮毂轴方向外侧所见的逆时针旋转就不会超出限度。通过调整该调整螺纹件59的拧入量而能够任意地决定第2底座托架31b的安装姿势。
通过毂部32a的突出部32d在第1安装部40a侧的内周部配置有在安装状态下对第2底座托架31b从轮毂轴方向外侧所见向顺时针(图5箭头A方向)施力的扭转螺旋弹簧55。扭转螺旋弹簧55一端卡止在形成于突出部32d的弹簧卡止孔32e上,另一端卡止在形成于止动片54的弹簧卡止孔54d上。
第2突起部54c形成在能够与第2摆动限制机构37的后述第2限制突起37a对置的位置。构成第1摆动限制机构36的第1限制突起36a与构成第2摆动限制机构37的第2限制突起37a向径方向外侧突出并形成在毂部32a的外周面。
在毂部32a的突出部32d与第2安装部41b安装有用于防止液体或异物进入摆动中心部分的0垫圈56。此外,在毂部32a与止动片54之间安装有圆片状的密封垫圈57。另外,这些密封在图2中未表示。
第1摆动限制机构36限制第2底座托架31b的逆时针旋转(图5箭头B方向)的摆动位置,第2摆动限制机构37限制顺时针旋转(图5箭头A方向)的摆动位置。
第1摆动限制机构36具有:前述的第1限制突起36a,一体形成在第2托架体41的导引部36b,作为被导引部36b导引的例如合成橡胶等的弹性材料制的冲击吸收机构的缓冲部件36c,用于调整缓冲部件36c的位置的调整螺栓36d。如图5及图7所示,导引部36b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形且在内部形成导引缓冲部件36c的矩形的导引空间36e及导引槽36f。卡合在导引槽36f的导引突起36g在两侧面突出并形成在缓冲部件36c上。缓冲部件36c由金属制的大致C字状的保持部件36h所保持并配置在导引空间36e内。
这样构成的第1摆动限制机构36即使在第2底座托架31b逆时针摆动时能够以导链器33或可动部件34不接触链支撑20的方式来限制第2底座托架31b的摆动位置。具体的说,在导链器33或可动部件34不接触链支撑20的位置,以第1限制突起36a与缓冲部件36c相接的方式旋转调整螺栓36d即可。通过这种调整,即使第2底座托架31b逆时针摆动,导链器33或可动部件34也难于接触链支撑20,难于产生与之相伴的不适。
第2摆动限制机构37限制第2底座托架31b的顺时针的摆动位置,具有前述第2限制突起37a与止动片54的第2突起部54c。在这里,在链条10上没有张力作用的状态下通过扭转螺旋弹簧55的弹簧力而使第2底座托架31b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第2限制突起37a与第2突出部54c相接,摆动位置被限制。
如图2所示,导链器33将链条10导引到多个链轮G1~G8的任一个上。导链器33具有旋转自如地配置在两端的1对的滑轮33a,33b。通过在该33a,33b间架设链条10,而能够平滑地将链条10导引到链轮G1~G8的任一个上。
可动部件34将导链器33摆动自如地连结在与后轮毂29的轮毂轴29a实质平行的轴系上。在可动部件34与导链器33之间安装有扭转螺旋弹簧38,通过扭转螺旋弹簧38,导链器33被从外侧所见向顺时针方向(图2箭头C方向)施力。这样再加上第2底座托架31b向顺时针方向施力,由此张力作用在链条10上而使链条10难于从链轮G1~G8脱落。此外,在变速动作时因为第2底座托架31b与导链器33摆动,导链器33的移动轨迹易于沿着链轮G1~G8,能够平滑地将链条10导引到链轮G1~G8的任一个上。
连杆机构35是以可动部件34相对第2底座托架31b相对地移动的方式将可动部件34连结到第2底座托架31b上的机构。如图2所示,连杆机构35具有在第2底座托架31b的下端经由连杆支承部32c而安装的第1连杆部件60及第2连杆部件61。两连杆部件60,61两端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连杆支承部32c上所安装的4根连杆轴63。连杆部件60,61通过对角地配置的2个连杆轴63所连结的螺旋弹簧62,朝向大直径侧的链轮G8施力。在第2连杆部件61的接近链轮的侧面设有卡止变速缆线13的内部缆线13a的内卡止部64。变速缆线13的外壳13b卡止在形成于第2底座托架31b的外卡止部65。外卡止部65设在第2底座托架31b的毂部32a的附近。
后拨链器的动作
在使用自行车的情况下,对于行驶状态的变化通过变速操作部23而选择适当的齿轮比,变速操作经由变速缆线13而传递到前拨链器26及后拨链器27。进行变速操作时,从变速缆线13引出的内部缆线13a相对于外壳13b前进或后退。此时,在后拨链器27中,内部缆线13a的进退动作经由固定内部缆线13a的内卡止部64而传递到第2连杆部件61。通过与设在对角方向的连杆轴63间的螺旋弹簧62的弹簧力或克服其弹簧力的内部缆线13a的拉伸力,第1连杆部件60与第2连杆部件61摆动自如地围绕连杆轴63动作。两连杆部件60,61摆动时,第2底座托架31b摆动的同时,导链器33一边摆动一边向轮毂轴方向的任一个上移动,导链器33的滑轮33a,33b上架设的链条10被向多个链轮G1~G8的任一个上导引。
此外,在自行车的行驶中,有时石头或木头等会接触到第1底座托架31a或第2底座托架31b。可是,在该拨链器27中,因为第2底座托架31b被两端支承在第1底座托架31a上,拨链器27的第1底座托架31a或第2底座托架31b等的车架安装部分的刚性变高,车架安装部分不易于损伤或变形。因此,难于产生车架安装部分的损伤或变形所致的不适。此外,第1底座托架31a通过比后爪部30的前端部刚性高的轮毂轴29a而安装并固定在后爪部30上,所以后爪部30也难于损伤或变形。
进而,因为设置第1摆动限制机构36,限制第2底座托架31b的逆时针旋转的摆动位置,所以即使由于冲击等而使第2底座托架31b在前方摆动,其位置受到限制,导链器33难于与链支撑20接触。因此,即使在山地等的凹凸或障碍物多的地方进行困难的行驶时,也能够防止后拨链器27的变形或损伤。
后拨链器的安装顺序
在将后拨链器27安装到后爪部30时,首先,通过将轮毂轴29a安装到车架体2的后爪部30的安装槽30a内,而将后轮毂29安装到后爪部30。
接着通过轮毂轴29a将后拨链器27安装到后爪部30。此时,使形成在第1托架体40的止转突起40d卡合在安装槽30a并将第1托架体40,即,第1底座托架31a相对后爪部30止转,使底座部件31的旋转相位恒定。
然后,将轮毂轴29a的外螺纹部29b螺纹结合在螺母部件39的内螺纹部39a。此时,以螺母部件39的突起部47a与螺母安装部46的凹部47b卡合的状态用手来推压螺母部件39,由此螺母部件39通过旋转限制部47相对螺母安装部46,即,第1底座托架31a止转。此外,底座部件31也相对后爪部30止转。在该状态下,利用工具等旋转轮毂轴29a时,后拨链器27与后轮毂29一起在旋转相位已定位的状态下安装到后爪部30。
在这里,底座部件31的第1底座托架31a相对于车架后端部的后爪部30不能旋转地卡合的同时,与位于后轮毂29的中心的轮毂轴29a的外螺纹部29b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39a设置在构成第2底座托架31b的螺母部件39上,所以仅旋转轮毂轴29a就能够使后拨链器27与后轮毂29一起在旋转相位已定位的状态下安装到后爪部30上。因此,能够将后拨链器27容易地以旋转相位相符的方式安装到后爪部30的轮毂轴安装位置。
其它的实施方式
(a)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第2固定部41a由螺母部件39与螺母安装部46构成,如图8所示,也可不设置螺母部件而在固定部140a直接形成内螺纹部139a。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第2底座托架131b而两端支承第1底座托架131a。在图8中,第1底座托架131a通过使形成在轮毂轴29a的外螺纹部29b螺纹结合在设于固定部140a的内螺纹部139a,而固定在后爪部30上。此外,通过遍及设于第2底座托架131b的第1及第2安装部141a,141b而配置的安装轴150,第2底座托架131b不能旋转地固定在第1底座托架131a上。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具有固定部与安装部的第1底座托架131a没有分割为2部分。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下,也能得到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2底座托架131b固定在第1底座托架131a上,进而难于产生变形或损伤。
(b)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使止转突起40d卡合在安装槽30a而止转底座部件31,但止转的构造不局限于前述实施方式。
(c)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由2个底座托架形成底座部件,但与以往相同由一个底座部件构成的后拨链器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d)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例举了轮毂轴29a作为位于后轮毂中心的轴,但在后轮毂具有快速释放机构的情况下,通过使形成在贯通轮毂轴而配置的快速轮毂杆(クイツクハブロツド)的前端的外螺纹部上螺纹结合内螺纹部,而将后拨链器安装在后爪部也可。
根据本发明,底座部件相对于车架后端部不能旋转地卡合的同时,与位于后轮毂的中心的轴的外螺纹部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设置在底座部件上,所以仅旋转轴就能够使后拨链器与后轮毂一起安装到车架后端部上。因此,能够将后拨链器容易的以旋转相位相符的方式安装到车架后端部的轮毂轴安装位置。

Claims (12)

1.一种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自行车的后轮毂(29)的轮毂轴(29a)安装位置处、通过位于前述后轮毂(29)的中心且在端部形成外螺纹部(29b)的轴而装卸自如地固定在车架后端部上,并用于将链条(10)挂在安装于前述后轮毂(29)且齿数不同的多个链轮(G1~G8)的任一个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底座部件(31),包括固定部(40a、41a)和卡合部(40d),所述固定部(40a、41a)具有能够与前述外螺纹部(29b)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39a)且装卸自如地固定在前述车架后端部上,所述卡合部(40d)与前述车架后端部不能转动地卡合;
将前述链条(10)导引到前述多个链轮(G1~G8)上的导链器(33);
摆动自如地连结前述导链器(33)的可动部件(34);
以前述可动部件(34)相对于前述底座部件(31)相对地移动的方式将前述可动部件(34)连结到前述底座部件(31)上的连杆机构(35),所述卡合部(40d)是止转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前述固定部具有:
具有前述内螺纹部的螺母部件;
与前述螺母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螺母安装部;
限制前述螺母部件与前述螺母安装部的相对旋转的旋转限制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前述螺母安装部具有收纳前述螺母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螺母收纳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前述螺母收纳部将前述螺母部件从前述车架后端部的相对侧朝向前述车架后端部安装。
5.如权利要求2~4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前述旋转限制机构具有:形成在前述螺母部件与前述螺母安装部的任一方的凹部;形成在前述螺母部件与前述螺母安装部的任意另一方并与前述凹部卡合的突起部。
6.如权利要求2~4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前述旋转限制机构(47)具有第1旋转限制部(48)与第2旋转限制部(49),前述第1旋转限制部(48)具有分别设在前述螺母安装部(46)与螺母部件(39)的一对的第1相接面(47c、47d)且限制前述螺母部件(39)的第1方向的旋转,
前述第2旋转限制部件(49)具有从前述第1相接面(47c、47d)背离配置的1对的第2相接面(47e、47f)并限制与前述螺母部件(39)的前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的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前述第1旋转限制部(48)由第1侧面(47c)及第2侧面(47d)构成,前述第1侧面(47c)作为突起部(47a)的前述第1相接面(47c),所述突起部(47a)在前述螺母安装部(46)及螺母部件(39)的任一方上突出地设置,前述第2侧面(47d)作为凹部(47b)的与前述第1侧面(47c)相接的前述第1相接面(47d),所述凹部(47b)以前述突起部(47a)嵌入的方式凹陷地形成在前述螺母安装部(46)及螺母部件(39)的任意另一方上;
前述第2旋转限制部(49)由第3侧面(47e)及第4侧面(47f)构成,所述第3侧面(47e)作为前述突起部(47a)的前述第1侧面(47c)相反侧的前述第2相接面(47e),所述第4侧面(47f)作为前述凹部(47b)的与前述第2侧面(47d)对置的前述第2相接面(47f)。
8.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安装槽形成在前述车架后端部,前述卡合部具有与前述安装槽卡合的止转突起。
9.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前述底座部件具有:
具有前述固定部,前述卡合部,且在前述轮毂轴方向留有空隙地配置的第1及第2安装部的第1底座托架;
在由前述第1及第2安装部两端支承的状态下摆动自如地连结前述第1底座托架,且经由前述连杆机构与前述可动部件连结的第2底座托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还具有设在前述第1底座托架与前述第2底座托架之间,限制从外侧所见为逆时针方向的前述第2底座托架的摆动的摆动限制机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前述摆动限制机构具有:设在前述第1底座托架的第1摆动限制部;
设在前述第2底座托架且在限制前述摆动位置时与前述第1摆动限制部相接的第2摆动限制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进而还具有相对于前述第1底座托架而对前述第2底座托架从外侧所见向顺时针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CNB2003101202905A 2002-12-13 2003-12-12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53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1852/2002 2002-12-13
JP361852/02 2002-12-13
JP2002361852A JP2004189168A (ja) 2002-12-13 2002-12-13 自転車用リアディレー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6264A CN1506264A (zh) 2004-06-23
CN100335350C true CN100335350C (zh) 2007-09-05

Family

ID=32322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2029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5350C (zh) 2002-12-13 2003-12-12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189172B2 (zh)
EP (1) EP1428746B1 (zh)
JP (1) JP2004189168A (zh)
CN (1) CN100335350C (zh)
AT (1) ATE343512T1 (zh)
CA (1) CA2453039A1 (zh)
DE (1) DE60309274T2 (zh)
TW (1) TW20041086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5368A1 (en) * 2004-03-29 2005-09-29 Shimano (Singapore ) Pte., Ltd. Bicycle derailleur
US7396304B2 (en) * 2004-09-01 2008-07-08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7585237B2 (en) * 2004-11-18 2009-09-08 Shimano Inc. Bicycle component with axle fixing structure
US20060172831A1 (en) * 2005-01-31 2006-08-03 Yi-Ling Wen Holding device for a rear derailleur of a bicycle
US20070021246A1 (en) * 2005-07-19 2007-01-25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7666111B2 (en) * 2005-07-19 2010-02-23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8419573B2 (en) * 2005-07-28 2013-04-16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20070202978A1 (en) * 2006-02-28 2007-08-30 Shimano, Inc. Low profile rear derailleur
US8277346B2 (en) * 2006-02-28 2012-10-02 Shimano, Inc. Low profile rear derailleur
US8012052B2 (en) * 2006-02-28 2011-09-06 Shimano, Inc. Low profile rear derailleur with cable guide
US20080051237A1 (en) * 2006-08-24 2008-02-28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7905804B2 (en) * 2006-09-08 2011-03-15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US8025598B2 (en) * 2006-10-24 2011-09-27 Shimano, Inc. Low profile rear derailleur with a chain receiving space
US7824285B2 (en) * 2006-12-20 2010-11-02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7837213B2 (en) 2007-04-16 2010-11-23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Bicycle rear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US7703785B2 (en) * 2007-08-16 2010-04-27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Bicycle derailleur system
US8137223B2 (en) * 2007-05-16 2012-03-20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7963870B2 (en) * 2008-05-01 2011-06-2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20090280938A1 (en) * 2008-05-09 2009-11-12 Shimano, Inc.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derailleur on a bicycle frame
US8142312B2 (en) * 2008-07-02 2012-03-27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DE102010011392A1 (de) * 2010-03-12 2011-09-15 Sram Deutschland Gmbh Axiale Sicherung mit integriertem Verschlussstopfen
US9327792B2 (en) 2011-01-28 2016-05-03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US9033833B2 (en) 2011-01-28 2015-05-19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US10207772B2 (en) 2011-01-28 2019-02-19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TWI423900B (zh) * 2011-08-10 2014-01-21 Chang Hui Lin Rear derailleur
DE102011118912A1 (de) * 2011-11-18 2013-05-23 Sram Deutschland Gmbh Umwerfereinrichtung für eine Fahrradschaltung, insbesondere hintere Umwerfereinrichtung
US9475547B2 (en) * 2012-02-06 2016-10-25 Brian Jordan Derailleur with damping assembly
US8870693B2 (en) * 2012-05-21 2014-10-28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rotation resistance and tactile feedback
US9334016B2 (en) * 2012-07-13 2016-05-10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ITMI20131949A1 (it) * 2013-11-22 2015-05-23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montaggio di un deragliatore di un cambio posteriore su un telaio di bicicletta
IT201600128989A1 (it) 2016-12-20 2018-06-20 Campagnolo Srl Deragliatore posteriore di bicicletta
US10131404B2 (en) * 2017-02-09 2018-11-20 Shimano Inc.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DE102018001253A1 (de) * 2017-03-20 2018-09-20 Sram Deutschland Gmbh Hinter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Montage
US10882587B2 (en) * 2017-06-26 2021-01-05 Sram, Llc Dampe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US10464634B2 (en) * 2017-07-12 2019-11-05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10981626B2 (en) * 2018-03-20 2021-04-20 Sram Deutschland Gmbh Drive arrangement for a bicycle
DE102018206104A1 (de) * 2018-04-20 2019-10-24 Sram Deutschland Gmbh Schaltauge zur Montage eines hinteren Schaltwerks an einem Fahrradrahmen und Set von Komponenten zur wahlweisen Montage alternativer hinterer Schaltwerke an dem Fahrradrahmen
TWI679150B (zh) * 2018-08-10 2019-12-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
DE102018222834A1 (de) * 2018-12-21 2020-06-25 Sram Deutschland Gmbh Halterungselement und Fahrrad mit einem Halterungselement
TWI730290B (zh) * 2019-02-13 2021-06-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的固定組件
DE102020201229A1 (de) * 2019-03-22 2020-09-24 Sram Deutschland Gmbh Koaxiale Schaltwerksanbindung
DE102020000827A1 (de) * 2019-04-25 2020-10-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Elektromechanisch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Montage
US11608139B2 (en) * 2019-05-13 2023-03-2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DE102020132208A1 (de) * 2019-12-18 2021-06-24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Schaltwerk und Anbindung eines Schaltwerks an einem Fahrrad-Rahmen
TWI742700B (zh) * 2020-05-29 2021-10-1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
DE102020005373A1 (de) * 2020-09-01 2022-03-03 Sram Deutschland Gmbh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für eine Hinterradbaugruppe für ein Fahrrad und Hinterradbaugruppe
TW202227319A (zh) * 2020-12-31 2022-07-16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托架裝置
TW202227320A (zh) 2020-12-31 2022-07-16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後撥鏈器
US20220411017A1 (en) * 2021-06-29 2022-12-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Modular bicycle derailleu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9479A (en) * 1981-09-28 1984-09-04 Maeda Industries, Ltd. Bicycle derailleur
US5380252A (en) * 1990-12-08 1995-01-10 Maeda Industries, Ltd. Bicycle speed change assembly
US5494307A (en) * 1993-09-09 1996-02-27 Anderson; Paul M. Gear shifting apparatus
CN1197748A (zh) * 1997-04-30 1998-11-04 株式会社岛野 快卸拨链器
CN1270121A (zh) * 1999-04-13 2000-10-18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自行车的后部拨链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08941A (en) * 1936-04-14 1938-02-22 Morgan Joseph Thomas Change speed gear mechanism for cycles and the like
US3111855A (en) * 1960-05-31 1963-11-26 Juy Lucien Charles Hippolyte Change speed gear mechanism for bicycles and the like vehicles
US3364762A (en) * 1964-10-07 1968-01-23 Maeda Tetsuo Change speed gear control device for bicycles or the like
US3364792A (en) 1965-09-20 1968-01-23 Francis S. Roach Locking differential
JPS5853587A (ja) 1981-09-28 1983-03-30 マエダ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外装変速機
JPH0226794Y2 (zh) * 1985-06-17 1990-07-20
US5498211A (en) * 1994-11-29 1996-03-12 Hsu; Yi-Hsung Bicycle speed change mechanisms
US5931753A (en) * 1998-02-09 1999-08-03 Shimano, Inc. Rear deraileur with shock absorber
US6287228B1 (en) 1999-11-12 2001-09-11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with cable guide roller
US7033294B2 (en) * 2003-06-11 2006-04-25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guar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9479A (en) * 1981-09-28 1984-09-04 Maeda Industries, Ltd. Bicycle derailleur
US5380252A (en) * 1990-12-08 1995-01-10 Maeda Industries, Ltd. Bicycle speed change assembly
US5494307A (en) * 1993-09-09 1996-02-27 Anderson; Paul M. Gear shifting apparatus
CN1197748A (zh) * 1997-04-30 1998-11-04 株式会社岛野 快卸拨链器
CN1270121A (zh) * 1999-04-13 2000-10-18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自行车的后部拨链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116222A1 (en) 2004-06-17
JP2004189168A (ja) 2004-07-08
CA2453039A1 (en) 2004-06-13
EP1428746B1 (en) 2006-10-25
US7189172B2 (en) 2007-03-13
EP1428746A2 (en) 2004-06-16
CN1506264A (zh) 2004-06-23
DE60309274T2 (de) 2007-08-30
ATE343512T1 (de) 2006-11-15
TW200410867A (en) 2004-07-01
DE60309274D1 (de) 2006-12-07
EP1428746A3 (en) 2005-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35350C (zh)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CN1319807C (zh)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CN1319808C (zh)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CN1119258C (zh) 自行车拨链器
TWI310009B (zh)
JPH05213260A (ja) 自転車
CN1090127C (zh) 一种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CN1854015A (zh) 链条张力附加装置
CN1781806A (zh) 自行车用曲柄的固定结构
CN1676412A (zh) 自行车用驱动组件
CN1795122A (zh) 自行车
CN100337875C (zh) 自行车用变速装置
CN1792706A (zh)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CN1899911A (zh) 自行车后拨链器
CN1696007A (zh) 自行车用刹车装置
CN1094448C (zh) 自行车制动安装结构
CN1861467A (zh) 自行车车架
CN1610627A (zh) 手动式自行车
CN1974314A (zh)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JP2003508286A (ja) 後輪用揺動クランクを有する自転車
KR100975760B1 (ko) 킥보드 타입 자전거 구동장치
US8079288B2 (en) Bicycle gear crank
CN1772551A (zh) 两轮车辆的停放支架
CN205554503U (zh) 一种骑行车轴传动装置
CN1511754A (zh) 自行车的踏板曲柄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