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8538B - 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 - Google Patents

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8538B
TWI838538B TW109119613A TW109119613A TWI838538B TW I838538 B TWI838538 B TW I838538B TW 109119613 A TW109119613 A TW 109119613A TW 109119613 A TW109119613 A TW 109119613A TW I838538 B TWI838538 B TW I8385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collection
collection tube
tube holder
holder body
blo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9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0399A (zh
Inventor
間中勇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托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286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020307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托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托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0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0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8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8538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提供即便被被壓縮的彈性鞘體按壓時也不會有採血管脫落的情況的採血管保持器。

採血管保持器(1)具備: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與保持構件(12)。

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具備:被針座(15)所支撐的針管(17)、以及被覆針管(17)的彈性鞘體(18),保持構件(12)具備嵌合構件(21)、與壓抵構件(22)。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具備:嵌合構件(21)第1凹部(11h)、以及收容搖動的壓抵構件(22)的第2凹部(11i)的至少一方。

Description

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
本發明,是關於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
以往在血液檢查等採集血液樣本時,使用採血套件。採血套件,是用具備穿刺到血管的針管的所謂翼狀針(具翅膀的針)等的採血具從生物體進行採血,並將該採血後的血液樣本儲存在被採血管保持器所保持的真空採血管者,並具備有:採血具、以及經由連接器與該採血具作連接,保持真空採血管的採血管保持器。
作為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是例如已知有具備:中空有底筒狀的採血管保持器本體、以及保持構件者,該保持構件被內嵌在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將被插入到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的注射器等的採血管裝卸自如地進行保持(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是具備中空的針管,其被安裝在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底部的針座所支撐,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突出,在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插入前述注射器等的採血管時,該針管貫穿採血管,採血後的血液樣本經由該針管被導入該採血管。又,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前述保持構件具備複數個壓抵構件,該壓抵構件是在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插入前述注射器等的採血管時,除了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側搖動之外,還藉由其本身的彈性力壓抵在該採血管的外周面。此結果,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是在採血後的血液樣本被導入前述採血管的期間,藉由壓抵在前述採血管的外周面的前述壓抵構件保持該採血管,可防止該採血管從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脫落的情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5-30089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專利文獻1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將前述採血管插入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時,被覆前述針管的彈性鞘體被該採血管的前端部按壓而被壓縮,若欲藉由其本身的彈性恢復到原狀時,會有所謂該採血管被該彈性鞘體按壓而從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脫落的疑慮的不理想的情況。
本發明之目的在消除這樣的不理想的情況,而提供即便被壓縮的彈性鞘體按壓時也不會有前述採血管脫落的情況的採血管保持器。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係具備:中空有底筒狀的採血管保持器本體、以及保持構件,該保持構件被內嵌在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將被插入到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的採血管裝卸自如地進行保持,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具備:被設在底部的針座;中空的針管,其被該針座所支撐,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突出;以及彈性鞘體,其是以其全長被覆該針管,該保持構件具備:中空筒狀的嵌合構件,其被內嵌在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以及複數個壓抵構件,其從該嵌合構件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突出,將該採血管插入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時,除了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側搖動之外,還藉由其本身的彈性力壓抵在該採血管的外周面,該採血管保持器其特徵為: 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是在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具備:收容該嵌合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凹部、以及收容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側搖動的該壓抵構件的至少一部分之第2凹部的至少任一方。
又,本發明的採血套件,其特徵為具備有: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以及採血具,其具備穿刺到血管的採血針管以及可和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連接的保持器側連接器,該保持器側連接器使該採血針管與前述針管連通。
根據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若將前述採血管插入到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則從前述保持構件的前述嵌合構件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突出的複數個壓抵構件被該採血管按壓而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側搖動。此時,前述壓抵構件若如前述地搖動,則欲藉由其本身的彈性力恢復到原狀,而壓抵在前述採血管的外周面而可保持該採血管。
另一方面,若將前述採血管插入到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則藉由該採血管的前端部按壓前述彈性鞘體,使前述針管貫穿該彈性鞘體而插入到該採血管內,另一方面,該彈性鞘體在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底部與該採血管的前端部之間被壓縮。被壓縮的前述彈性鞘體欲藉由其本身的彈性力恢復到原狀,而將前述採血管朝後方(開口側)按壓。
在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因為具備有:收容前述嵌合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凹部、與收容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側搖動的前述壓抵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凹部的至少一方,所以,前述保持構件的厚度、形狀的設計的自由度高,可將該壓抵構件的彈性力設的比以往更大。此結果,前述壓抵構件僅用其本身的彈性力而可用更強的力保持該採血管,即便被按壓在壓縮該採血管的前述彈性鞘體時,也可防止該採血管脫落的情況。
又,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中,前述第2凹部是構成從前述第1凹部沿著前述採血管支座本體的軸向朝向前述底部側延伸存在的溝狀為理想。因為藉由如此構成第2凹部,而使隨著前述真空採血管的插入而搖動時施加大的扭矩的前述壓抵構件的基端側的部分及支撐這個的前述嵌合部的設計的自由度更為提升,所以更增大該壓抵構件的彈性力可更確實防止該採血管的脫落。
又,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中,前述第1凹部構成與前述嵌合構件的內周面相鄰的前述採血管支座本體的內周面成為相同面為理想。據此,可防止在前述採血管的插拔時,黏貼在該等的外周面的標籤等勾到前述嵌合構件的內周面以及和這個相鄰的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的段差段差而剝落或破損的情況。
然而,因為前述採血管的直徑的大小會有前述保持構件欲恢復成原狀的彈性力不能充分獲得,使得對於前述採血管的外周面的抵接變的不足的情況。
又,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中,前述壓抵構件具備:從前述嵌合構件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的中心軸側突出的臂狀部;從該臂狀部的前端部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側彎曲的彎曲部;以及連接該嵌合構件與該臂狀部的第1補強片及連接該臂狀部與該彎曲部的第2補強片的至少一方為理想。
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是藉由前述壓抵構件具備前述第1補強片或第2補強片,即便前述採血管的直徑小的時候,也可充分獲得想恢復原狀的彈性力,對於前述採血管的外周面確實壓抵可保持該採血管。
又,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中,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是在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具備抵接在被插入到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的前述採血管的外周面的複數個抵接部為理想。據此,防止該採血管向對於前述採血管支座本體傾斜的情況,讓前述針管適當地貫穿該採血管,並且可穩定地保持該採血管。
又,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中,前述複數個抵接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具備卡止部,該卡止部是卡止在被插入到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的該採血管具備的凸緣狀部,防止該採血管的脫落為理想。據此,即便按壓在壓縮前述採血管的前述彈性鞘體時,藉由該卡止部卡止在該凸緣狀部,可更確實防止該採血管的脫落。
又,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中,前述壓抵構件具備卡止部,該卡止部是卡止在被插入到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的該採血管具備的凸緣狀部,防止該採血管的脫落為理想。據此,即便按壓在壓縮前述採血管的前述彈性鞘體時,藉由該卡止部卡止在該凸緣狀部,可更確實防止該採血管的脫落。
又,在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中,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亦可具備可和注射器連接的連接器,而使該注射器與前述針管連通者。據此,將用該注射器進行採血後的血液樣本分注到前述採血管時,因為沒有必要讓和該注射器連接的採血針管貫穿該採血管,而減低了分注時針刺到的風險,可安全地進行分注。
又,本發明的採血套件也可是具備有: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以及連接具者,該連接具具備:可和注射器連接的注射器側連接器以及可和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連接的保持器側連接器,該保持器側連接器使和該注射器側連接器連接的該注射器與前述針管連通。據此,將用該注射器進行採血後的血液樣本分注到前述採血管時,因為沒有必要讓和該注射器連接的採血針管貫穿該採血管,而減低了分注時針刺到的風險,可安全地進行分注。
接著,一邊參照添附的圖面一邊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更詳細地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採血管保持器1為採血套件2的結構的一部分,並具備有:為了保持儲存藉由採血套件2被採血後的血液樣本的真空採血管(未圖示)所使用的中空有底筒狀的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以及將真空採血管裝卸自如地進行保持的保持構件12。
本實施形態的採血套件2具備有:採血管保持器1、以及穿刺到血管的狀態下被固定在生物體的採血具5。採血具5具備有:中空的採血針管51,其具備銳利的前端,被穿刺到血管;和採血針管51的基端部作連接的可撓性管子52;以及和可撓性管子52的基端部作連接的母連接器53(本發明的保持器側連接器)。
在本實施形態,採血針管51被連接可撓性管子52的前端部的套筒54所支撐,在該套筒54安裝有筒狀的保護器55,其是從血管拔去採血針管51之後,朝向前端側使其滑動,而覆蓋採血針管51的前端。而且,在保護器55固定有穩定地固定在生物體的皮膚等用的翼狀構件56。亦即,本實施形態的採血具5,是例如由本申請人的日本特開2017-196060號公報所揭示的具保護器的醫療用針等的翼狀針(具翅膀的針)所構成。
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具備:從底部13的中央部朝向前端側突出的突出部14、以及被螺裝於突出部14的針座15。針座15除了具備有作為彈性鞘體的橡膠套筒18,且該橡膠套筒朝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中空部16突出的前端支撐銳利的中空的針管17,並用其全長被覆針管17之外,在前端側具備和針管17連通的中空部19。又,在針座15的前端部設有公連接器15a。
又,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具備從底部13朝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中空部16突出的複數個舌狀突出片20。在本實施形態,舌狀突出片20在底部13的周向以等間隔被配置在4個地方。此外,本實施形態的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是由合成樹脂(聚丙烯)構成針管17及橡膠套筒18以外的部分。而且,針管17是由金屬(不銹鋼)所構成,橡膠套筒是由合成橡膠(異戊二烯橡膠)所構成。
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是藉由針座15的公連接器15a和母連接器53嵌合而可與採血具5連接,此時經由針座15的中空部19,可撓性管子52與針管17連通,此結果採血針管51與針管17連通。針座15的公連接器15a與母連接器53的嵌合,例如可藉由魯爾接頭進行。在本實施形態,是將針座15的公連接器15a插入到母連接器53內,而形成公連接器15a的外周面的公魯爾接頭與母連接器53的內周面的母魯爾接頭嵌合。
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外周面繞軸向設有連續的(延伸存在的)複數個止滑件肋11a,並且在開口側的端部(基端部)設有凸緣11b。又,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底部13的外側面(前端側面)的周緣部設有朝向前端側突出的周壁11c。在本實施形態,除了縮短中空部16的軸向尺寸,使得真空採血管(未圖示)用單手的插拔(插入及拔去)變容易之外,藉由設置周壁11c,使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外周面朝軸向延長讓握持性提升。
保持構件12具備:被內嵌於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的中空圓筒狀的嵌合構件21、以及從嵌合構件21朝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中空部16突出的複數個壓抵構件22。在本實施形態,壓抵構件22如圖2所示,對應舌狀突出片20在嵌合構件21的周向以等間隔被配置在4個地方。
壓抵構件22具備:從嵌合構件21朝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中空部16的中心軸側突出的臂狀部23、以及從臂狀部23的前端部朝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側彎曲的彎曲部24,並具備有:連接嵌合構件21與臂狀部23的第1補強片25、與連接臂狀部23與彎曲部24的第2補強片26。又,壓抵構件22在朝向彎曲部24的嵌合構件21的內周側的面(內側面)具備卡止部27。
更詳細的是,臂狀部23是從被設在嵌合構件21的前端側(底部13側)的端部的4個地方的梯形板狀的梯形狀部21a的前端愈突出愈逐漸接近中心軸地傾斜而設的帶板狀的構件。又,彎曲部24是從被臂狀部23的前端端愈突出愈逐漸從中心軸遠離地傾斜而設的帶板狀的構件。
臂狀部23及彎曲部24橫剖面形成圓弧狀,內側面形成沿著以中心軸為中心的圓周的凹面。又,在臂狀部23及彎曲部24的內側面中的寬方向兩端的角部設有適當的圓度。再者,在彎曲部24的外側面的前端側設有朝向前端逐漸厚度減少的傾斜面24a的同時,在該傾斜面24a的前端的角部設有適當的圓度。
第1補強片25,是在梯形狀部21a與臂狀部23之間的彎折的部分的成為谷側的內側面跨梯形狀部21a與臂狀部23而設的寬度寬的肋狀的構件。同樣,第2補強片26,是在臂狀部23與彎曲部24之間的彎折的部分的成為谷側的外側面跨臂狀部23與彎曲部24而設的寬度寬的肋狀的構件。又,卡止部27,是從彎曲部24的基端側的內側面突出的半圓柱形狀的突起。
在嵌合構件21的外周面設有:在周向的2處繞軸向連續的(延伸存在)的肋狀的定位突起21b、以及繞周向連續的環狀的防止脫落的突起21c。定位突起21b,是與被設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的凹部卡合,而相對於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將保持構件12定位在周向者。又,防止脫落的突起21c,是與被設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的凹部卡合,而相對於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將保持構件12定位在軸向的同時,防止保持構件12從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脫落的情況用者。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保持構件12由合成樹脂(聚丙烯)所構成。又,定位突起21b的個數並不是特別被限定者,亦可僅設在1個地方,也可設在3個地方以上。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的採血管保持器1的作用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的採血管保持器1,藉由針座15的公連接器15a嵌合在母連接器53而與採血具5連接的狀態下,例如如圖3所示,在被內嵌於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保持構件12的內周側插入真空採血管3a。於此,真空採血管3a為帽蓋型,且是由:玻璃、硬質塑膠等形成的中空有底筒狀體所形成的採血管本體31、堵塞採血管本體31的開口端部的橡膠蓋32、以及由保護採血管本體31及橡膠蓋32的中空有底筒狀體形成的合成樹脂製的外筒管(帽蓋)33所形成。外筒管33除了外嵌在橡膠蓋32之外,在底部具備露出橡膠蓋32的一部分的開口部。
在保持構件12的內周側若插入真空採血管3a,則從嵌合構件21朝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中空部16突出的壓抵構件22被真空採血管3a按壓,而從圖3假想線所示的狀態朝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側搖動變形。此時,壓抵構件22的臂狀部23與彎曲部24成為真空採血管3a所致的按壓的結果剖面觀看大致直線狀,欲藉由其本身的彈性力恢復成原狀(在圖3假想線表示的狀態),而被壓抵在真空採血管3a的外周面。
另一方面,在保持構件12的內周側若插入真空採血管3a,則橡膠蓋32抵接在橡膠套筒18,而進一步將橡膠套筒18朝向針座15側按壓。此結果,針管17貫穿橡膠套筒18及橡膠蓋32,被插入到真空採血管3a內之外,橡膠套筒18被壓縮在橡膠蓋32與針座15之間被折疊成蛇腹狀的狀態。
若針管17被插入到真空採血管3a內,則針管17經由針座15的中空部19及可撓性管子52和採血針管51連通,所以,經由採血具5的採血針管51被採血的血液樣本經由可撓性管子52及針管17被導入真空採血管3a內。
此時,如前述被壓縮而在橡膠蓋32與針座15之間被折疊成蛇腹狀的狀態的橡膠套筒18由於是藉由其本身的彈性力而欲恢復到原狀的狀態下將真空採血管3a朝向開口側(嵌合構件21側)按壓,所以,會擔心藉由壓抵構件22的壓抵被保持的真空採血管3a從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脫落的情況。
可是,本實施形態的採血管保持器1,是如前述真空採血管3a所致的按壓結果,壓抵構件22的臂狀部23與彎曲部24成為剖面觀看大致直線狀,藉由彎曲部24的前端和舌狀突出片20接觸,讓舌狀突出片20朝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側搖動變形。舌狀突出片20若如前述被搖動,則欲藉由其本身的彈性力恢復到原狀,而將彎曲部24的前端朝向前述採血管的外周面側按壓。
此結果,壓抵構件22除了其本身的彈性力之外,形成藉由舌狀突出片20的按壓力輔助對真空採血管3a的外周面的壓抵,而可用更強的力保持真空採血管3a。因此,即便藉由被壓縮的橡膠套筒18朝向開口側按壓真空採血管3a時,也可防止真空採血管3a從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脫落的情況。
在本實施形態的採血管保持器1,若在真空採血管3a儲存了預定量的血液樣本,就拔去真空採血管3a。此時,橡膠套筒18隨著真空採血管3a的拔去而恢復到原狀,由於是用其全長被覆針管17,所以可防止血液樣本從針管17漏出到外部的情況。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採血管保持器1,藉由針座15的公連接器15a和母連接器53嵌合成為與採血具5連接的狀態下,例如如圖4所示,也可在被內嵌於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保持構件12的內周側插入真空採血管3b。於此,真空採血管3b為橡膠栓蓋型,且具備有:由玻璃、硬質塑膠等形成的中空有底筒狀體所形成的採血管本體31、與堵塞採血管本體31的開口端部的橡膠蓋32。
本實施形態的採血管保持器1,即便對於橡膠栓蓋型的真空採血管3b也與帽蓋型的真空採血管3a的情況同樣,即便藉由被壓縮的橡膠套筒18朝後方按壓真空採血管3b時,也可防止真空採血管3b從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脫落的情況。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的採血管保持器1,藉由針座15的公連接器15a和母連接器53嵌合成為與採血具5連接的狀態下,例如如圖5所示,也可在被內嵌於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保持構件12的內周側插入真空採血管3c。於此,真空採血管3c為封閉式,且具備有:由玻璃、硬質塑膠等形成的中空有底筒狀體所形成的採血管本體31、與堵塞採血管本體31的開口端部的密封構件34。密封構件34,是例如在由鋁薄膜形成的薄片的中央部具備橡膠製的閥體35而構成。又,採血管本體31具備從開口端部朝外方延伸出的凸緣狀的凸緣狀部36。此外,凸緣狀部36也有由被固定在採血管本體31的不同構件所構成的情況。
本實施形態的採血管保持器1,即便對於封閉式的真空採血管3c也與帽蓋型的真空採血管3a及橡膠栓蓋型的真空採血管3b的情況同樣,即便藉由被壓縮的橡膠套筒18朝後方按壓真空採血管3c時,也可防止真空採血管3c從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脫落的情況。又由於封閉式的真空採血管3c具備有凸緣狀部36,所以,可將凸緣狀部36卡止在彎曲部24的卡止部27,而可更確實防止真空採血管3c從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脫落的情況。
在本實施形態,由於是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設置舌狀突出片20,所以不用增大保持構件12整體的厚度、尺寸,便可讓適當的保持力產生。此結果,邊確實防止真空採血管3a、3b、3c的脫落,也可緊緻地構成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所以成為不會阻礙真空採血管3a的插拔性及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握持性。
又,在本實施形態,彎曲部24是在真空採血管3a、3b、3c的插入進行到某程度之後與舌狀突出片20接觸,這以前因為成為插入抵抗的彈性力僅成為保持構件12的彈性力,所以,邊確實防止真空採血管3a、3b、3c的脫落,也使容易插入真空採血管3a、3b、3c成為可能。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在藉由真空採血管3a、3b、3c的插入而被推開地變形的彎折部分設置第1補強片25及第2補強片26,邊讓適當的保持力發生,也可更緊緻地構成保持構件12。又,由於在保持構件12設置卡止部27,且凸緣狀部36以外的部分比較小徑,所以即便相對於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容易傾斜的封閉式的真空採血管3c也可穩定地作保持並防止脫落。
又,在本實施形態,由於在彎曲部24的外側面的前端側設置傾斜面24a的同時,在該傾斜面24a的前端設有圓度,所以與舌狀突出片20的接觸以及接觸後的保持構件12及舌狀突出片20的變形能順暢地進行。又,由於在臂狀部23及彎曲部24的內側面的寬方向兩端設有圓度,而防止了被黏貼在真空採血管3a、3b、3c的外周面的標籤等勾到臂狀部23或彎曲部24而剝離或破損的情況。
此外,舌狀突出片20因真空採血管3a、3b、3c的插入而搖動變形時,也可被構成為前端部和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接觸者,也可構成為不會接觸者。同樣,壓抵構件22因真空採血管3a、3b、3c的插入而搖動變形時,也可構成為任一部分和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接觸者,也可構成為不會接觸者。
又,採血管保持器1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也可具備在長方向(軸向)上延伸存在抵接在收容真空採血管3a、3b、3c的外周面的例如肋狀的抵接部(未圖示)。又,採血管保持器1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也可具備在長方向上延伸存在收容(避免干涉)被搖動變形的壓抵構件22的例如溝狀的凹部(未圖示)。
由於具備這樣的抵接部,而防止真空採血管3a、3b、3c相對於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傾斜的情況,讓針管17適當地貫穿真空採血管3a、3b、3c的同時,可穩定地保持真空採血管3a、3b、3c。又由於具備這樣的凹部,即便設置保持構件12所致的真空採血管3a、3b、3c的確實的保持成為可能,也可縮小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外徑使握持性及操作性提升。此外,即使設置了這樣的凹部的情況,也可讓被搖動變形的舌狀突出片20或壓抵構件22和凹部的底面接觸,也可不讓其接觸。
又,壓抵構件22及舌狀突出片20的個數不是特別被限定者,可採用任意的個數。又,舌狀突出片20也可是從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突出者,也可由被固定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不同構件所構成者。又,藉由舌狀突出片20能獲得充分的保持力時,在保持構件12省略第1補強片25、第2補強片26、或卡止部27亦可。
又,針座15也可與突出部14被構成一體者。又,公連接器15a與針座15也可另外被設在突出部14者。又,公連接器15a也可為具備設有母螺紋的鎖定構件者。又,也可將穿刺到血管的採血針管設在針座15取代公連接器15a。
又,在採血套件2,採血具5也可為翼狀針以外者,也可不經由可撓性管子52和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連接者。又,採血具5也可不具備可撓性管子52,而是經由具備適當的連接器的延伸管和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連接者。
又,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中的針管17及橡膠套筒18以外的部分的材質除了聚丙烯以外,例如也可採用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丙烯酸樹脂)等,而關於保持構件12也是同樣。又,橡膠套筒18的材質除了異戊二烯橡膠以外,例如也可採用矽橡膠、丁二烯橡膠、丁基橡膠、天然橡膠、胺甲酸乙酯橡膠、或是氟橡膠等。
接著,針對採血管保持器1及採血套件2的其他的結構例進行說明。此外,在以下的說明,在與圖1~5所示的結構相同的結構標示同一符號,並省略詳細的說明。
圖6表示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設置抵接在真空採血管3c的凸緣狀部36的外周面的第1抵接部11d及第2抵接部11e,並且在第2抵接部11e設置卡止部11f取代設在壓抵構件22的卡止部27的情況的一例。如圖6所示,此例的採血管保持器1與圖1所示的例子同樣為具備採血具5的採血套件2的結構的一部分。
圖7為圖6所示的例子中的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說明性剖視圖。此外,在圖7省略針座15、針管17及橡膠套筒18的記載。如圖7所示,第1抵接部11d及第2抵接部11e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朝向中心軸側突出的同時,構成從底部13朝向開口側朝軸向連續(延伸存在)的肋狀。又,第1抵接部11d及第2抵接部11e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周向被配置在4個地方的的同時,在周向交替被配置。
第1抵接部11d被構成底部13側突出量大的具段差的形狀,在中間部分設有段差部11d1。又,在第1抵接部11d的開口側的端部設有朝向開口側逐漸突出量減少和內周面相連的傾斜部11d2。同樣,第2抵接部11e被構成底部13側突出量大的具段差的形狀,在中間部分設有段差部11e1。而且,在第2抵接部11e的開口側的端部設有卡止在真空採血管3c的凸緣狀部36的卡止部11f。
第1抵接部11d及第2抵接部11e的軸向的長度雖沒有特別被限定,可是在此例,是設定為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中空部16的軸向長度的約1/3。
又,在此例,是在底部13的內側面的4個地方設置抵接在真空採血管3a、3b的前端面而將真空採血管3a、3b定位在軸向的第3抵接部11g。該第3抵接部11g朝向開口側突出,且從開口側觀看時,由以中空部16的中心軸為中心的4個圓弧狀的突起所構成。藉由設置這樣的第3抵接部11g,將真空採血管3a、3b配置在軸向的適當的位置的同時,可抑制針管17貫穿後的真空採血管3a、3b的傾斜。
再者,在此例,是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設置:收容保持構件12的嵌合構件21的梯形狀部21a以外的部分的第1凹部11h;以及收容嵌合構件21的梯形狀部21a的同時,收容(避免干涉)搖動的壓抵構件22及舌狀突出片20的至少一部分用的第2凹部11i。如上述,藉由設置這樣的第1凹部11h及第2凹部11i,將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外徑小徑化,可讓握持性及操作性提升。又,因為藉由設置第1凹部11h或第2凹部11i而使保持構件12的厚度、形狀的設計的自由度變高,所以可較以往更增大壓抵構件22的彈性力,可讓充分的保持力產生。
第1凹部11h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的開口側端部被構成繞周向連續(延伸存在)的溝狀。而且,在第1凹部11h的底面,收容保持構件12的定位突起21c的定位凹部11h1、與收容保持構件12的防止脫落的突起21c的防止脫落的凹部11h2被設在各自對應的位置。
第2凹部11i,是構成在對應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的壓抵構件22的位置,從第1凹部11h朝向底部13側在軸向延伸存在的溝狀。因為藉由如此構成第2凹部11i,而使隨著真空採血管3a、3b、3c的插入而搖動時施加大的扭矩的臂狀部23及支撐這個的嵌合構件21的設計的自由度更為提升,所以更增大壓抵構件22的彈性力可更確實防止真空採血管3a、3b、3c的脫落。又,在第2凹部11i的底面的底部13側設置讓對應舌狀突出片20的深度增加的追加凹部11i1。
第1凹部11h及第2凹部11i的深度雖不是特別被限定者,可是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與嵌合構件21的內周面之間產生的段差小為理想,內周面與嵌合構件21的內周面為相同面的深度更為理想。
藉由將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與嵌合構件21的內周面作成相同面,可防止在真空採血管3a、3b、3c的插拔時,黏貼在該等的外周面的標籤、封閉式的真空採血管3c的密封構件34勾到段差而剝落或破損的情況。
此外,也可僅設置第1凹部11h及第2凹部11i的任一方。又,就第1凹部11h也可僅設置定位凹部11h1及防止脫落的凹部11h2。又,在第2凹部11i也可省略追加凹部11i1。
在此例,又由於在舌狀突出片20的內側面的突端側設置朝向突端逐漸厚度減少的傾斜面20a的同時,在該傾斜面20a的前端的角部設有適當的圓度,所以與保持構件12的接觸、以及接觸後的保持構件12及舌狀突出片20的變形能更順暢地進行。
又,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突出部14雖設有與針座15的公螺紋螺合的2條母螺紋14a,可是,在此例,是將2個螺紋設成在軸向互相不會重疊,所以,可將樹脂成形的金屬膜的構造精簡化。
圖8為圖6所示的例子中的保持構件12的外觀圖。如上述,在此例卡止部27被省略。又,在此例,藉由將定位突起21b設在周向的4個地方,而容易進行對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保持構件12組裝。再者,在此例邊藉由第2補強片26維持適當的保持力,藉由省略第1補強片25減輕真空採血管3a、3b、3c插入開始時的插入抵抗。
如此,第1補強片25及第2補強片26也可僅設有一方,如此設置可適當調整保持構件12所為的保持力。此外,也可按壓抵構件22讓第1補強片25及第2補強片26的設置方法不同,也可將第1補強片25及第2補強片26皆省略。
圖9A為放大第1抵接部11d表示的說明性剖視圖,圖9B為放大第2抵接部11e所示的說明性剖視圖。在圖9A如假想線所示,真空採血管3c是藉由凸緣狀部36的前端面抵接在段差部11d1而被定位在軸向。又,藉由凸緣狀部36的外周面抵接在開口側的低側的頂面11d3,真空採血管3c被定位在半徑方向的同時,防止了相對於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傾斜。又,真空採血管3c即便在插入時成為傾斜的情況時,也藉由傾斜部11d2形成將凸緣狀部36的外周面誘導到抵接在頂面11d3的狀態。
如圖9B假想線所示,真空採血管3c在第2抵接部11e也同樣藉由凸緣狀部36的前端面抵接在段差部11e1而被定位於軸向,並藉由凸緣狀部36的外周面抵接在開口側的低側的頂面11e3防止相對於半徑方向的定位及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傾斜。而且,藉由卡止部11f卡止在凸緣狀部36,防止真空採血管3c的脫落。
在此例,將卡止部11f設成從頂面11e3更突出。又,將卡止部11f構成具有:以與中心軸成為大致平行的方式被設在頂部的平行面11f1、在平行面11f1的開口側朝向開口側逐漸突出量漸少的開口側傾斜面11f2、以及在平行面11f1的底部13側朝向底部13側逐漸突出量減少的底部側傾斜面11f3之梯形狀。此外,開口側傾斜面11f2被設成與內周面相連,而達到與第1抵接部11d的傾斜部11d2同樣的功能。
在真空採血管3c的插入時,藉由讓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及凸緣狀部36彈性變形,必須讓卡止部11f越過凸緣狀部36。因此,插入抵抗,是形成凸緣狀部36的前端側(底部13側)的角部36a抵接在開口側傾斜面11f2時增加,凸緣狀部36的基端側(開口側)的角部36b抵接在底部側傾斜面11f3時減少。而且,使用者,是將從該插入抵抗的增加的減少用卡滋感來感覺,可僅以指尖的感覺掌握真空採血管3c被配置在適當的位置的情況。
在此例,藉由在開口側傾斜面11f2與底部側傾斜面11f3之間設置平行面11f1,讓該卡滋感適當產生。具體而言,沒有設平行面11f1時,凸緣狀部36的前端側的角部36a越過開口側傾斜面11f2之後,凸緣狀部36成為被挾持在4個卡止部11f的開口側傾斜面11f2與底部側傾斜面11f3之間的角部,而形成真空採血管3c相對於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容易傾斜的狀態。若真空採血管3c相對於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傾斜,則凸緣狀部36的基端側的角部36b對4個卡止部11f按不同的時機與底部側傾斜面11f3抵接時,卡滋感連續性產生的結果,會有使用者不易掌握真空採血管3c的適當的配置的可能性。
而相對於此,藉由在開口側傾斜面11f2與底部側傾斜面11f3之間設置平行面11f1,因此,防止凸緣狀部36的前端側的角部36a越過開口側傾斜面11f2之後的真空採血管3c的傾斜成為可能,所以,讓凸緣狀部36的基端側的角部36b在大致相同的時機與4個卡止部11f的底部側傾斜面11f3抵接,可讓適當的卡滋感產生。
在此例,進一步藉由將段差部11e1與底部側傾斜面11f3的底部13側的端(與頂面11e3的邊界)之間的距離D1設定的較凸緣狀部36的軸向尺寸D2更小(換言之,在從段差部11e1僅分離距離D2的位置,以較頂面11e3更突出地設置底部側傾斜面11f3),而可將相對於底部側傾斜面11f3的中心軸的傾斜角度θ設定成很小的大約5°。藉由將距離D1設定的較凸緣狀部36的軸向尺寸D2更小,因此將凸緣狀部36挾持在段差部11e1與底部側傾斜面11f3之間,可提高相對於凸緣狀部36的底部側傾斜面11f3的按壓力,所以,即便將傾斜角度θ設定的小,也可確實防止真空採血管3c的脫落。
而且,藉由將傾斜角度θ設定的小,可減輕真空採血管3c從採血管保持器1拔去時的抵抗。亦即,根據此例的卡止部11f,可讓真空採血管3c的脫落防止與拔去的容易性兼顧。
此外,卡止部11f的形狀不是被這樣的梯形狀所限定者,也可為金字塔狀、圓頂狀或角柱狀等其他的適當的形狀。又,例如不重視卡滋感的時候,也可在不具平行面11f1的形狀構成卡止部11f。又,開口側傾斜面11f2及底部側傾斜面11f3也可由曲面所構成者。又,開口側傾斜面11f2及底部側傾斜面11f3的傾斜角度沒有特別被限定的這件事也不用說。
如此,即便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設置第1抵接部11d及第2抵接部11e,在第2抵接部11e設置卡止部11f時,也可穩定地保持封閉式的真空採血管3c並防止脫落。又,即便此時不用說也可將帽蓋型的真空採血管3a及橡膠栓蓋型的真空採血管3b與圖1所示的例子同樣地作保持並防止脫落。
此外,第1抵接部11d及第2抵接部11e的個數不是特別被限定者,可採用任意的個數。又,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也可僅設置第2抵接部11e,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也可僅設置第1抵接部11d,在壓抵構件22也可設置卡止部27。又,也可將第1抵接部11d及第2抵接部11e構成高側的頂面11d4、11e4抵接在真空採血管3a、3b的外周面。又,卡止部11f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是與第2抵接部11e被另外設置者亦可。
圖10表示在圖6所示的例子省略舌狀突出片20的情況的一例的圖。在此例,與舌狀突出片20一起省略第2凹部11i的追加凹部11i1。而且,適當調整第2補強片26的尺寸及形狀的同時,藉由真空採血管3a、3b、3c的插入而使壓抵構件22搖動變形時,讓彎曲部24的前端部接觸第2凹部11i的底面而獲得充分的保持力。如此,僅藉由保持構件12能獲得充分的保持力時,也可省略舌狀突出片20。
此外,不是讓彎曲部24的前端部和第2凹部11i的底面接觸,藉由在壓抵構件22追加第1補強片25,也可獲得充分的保持力。又,也可構成第2凹部11i,以使彎曲部24的前端部接觸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中的第2凹部11i以外的部分。又,卡止部11f在採血管保持器本體11的內周面是與與第2抵接部11e被另外設置者亦可,也可被設在壓抵構件22者。又,圖示雖省略,可是在圖1所示的例子也可省略舌狀突出片20。
圖11表示將母連接器15b設在針座15的前端部時的一例取代公連接器15a。如圖11所示,採血所使用的注射器6因為在前端具備一般連接採血針管的針座(未圖示)用的公連接器61,所以,如此藉由在針座15設置母連接器15b,可將注射器6的公連接器61直接連接在採血管保持器1。
因此,根據圖11所示的採血管保持器1,可將用注射器6採血後的血液樣本安全地分注到真空採血管3a、3b、3c。讓連接於注射器6的採血針管貫穿真空採血管3a、3b、3c進行分注時,雖然連接於注射器6的採血針管會有誤刺到使用者的手指等的危險性,可是,藉由使用圖11所示的採血管保持器1可減低這類的針插到的風險。
此外,母連接器15b與針座15另外被設在突出部14者亦可。又,在圖11所示的例子,雖在母連接器15b的外周設有公螺紋15b1,可是也可省略公螺紋15b1。且不用說也可在圖1所示的採血管保持器1及圖6所示的採血管保持器1的任一保持器設置母連接器15b。
圖12表示在採血套件2具備有連接具7的情況的一例取代採血具5。此例的連接具7具備:預定長度的可撓性管子71、設在可撓性管子71的一端的母連接器72(本發明的保持器側連接器)、以及設在另一端的母連接器73(本發明的注射器側連接器)。
根據圖12所示的採血套件2,因為藉由將母連接器72連接在採血管保持器1的公連接器15a,將母連接器73連接在注射器6的公連接器61,可經由連接具7將注射器6連接在採血管保持器1,所以,與圖11所示的採血管保持器1同樣,可將用注射器6採血後的血液樣本安全地分注到真空採血管3a、3b、3c。又,根據圖12所示的採血套件2,因為藉由連接具7採血管保持器1與注射器6的相對位置的自由度增加,所以可更容易且安全地進行分注。
此外,可撓性管子71的長度雖不是特別被限定者,可是在10~300mm為理想。又,連接具7也可是具備硬質的管或管子等取代可撓性管子71者,也可由在兩端設有母連接器72、73的1個構件所構成者。
又,不用說也可由圖1所示的採血管保持器1及圖6所示的採血管保持器1的任一與連接具7構成圖12所示的採血套件2亦可。又,採血套件2也可具備:具備有圖11所示的母連接器15b的採血管保持器1、以及在可撓性管子71的一端設有可連結於母連接器15b的公連接器,在另一端設有母連接器73的連接具7。
以上,雖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可是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不是被上述的實施形態所限定者,在不偏離本發明的要旨的範圍內當然可加入各種的變更。
例如,採血管保持器1、採血具5及連接具7的各部的形狀及配置不是被限定在上述實施形態所示的形狀及配置者,可採用適當的形狀及配置。又,構成採血管保持器1、採血具5及連接具7的各部的材質不是特別被限定者,可此採用適當的材質。
又,在上述的實施形態所示的作用及效果只不過是例舉從本發明衍生的最適合的作用及效果者,本發明所致的作用及效果不是被該等所限定者。
1:採血管保持器
2:採血套件
3a,3b,3c:真空採血管
5:採血具
6:注射器
7:連接具
11:採血管保持器本體
11d:第1抵接部
11e:第2抵接部
11f,27:卡止部
11h:第1凹部
11i:第2凹部
12:保持構件
13:底部
15:針座
15b,53,72:母連接器
16:中空部
17:針管
18:橡膠套筒(彈性鞘體)
20:舌狀突出片
21:嵌合構件
22:壓抵構件
23:臂狀部
24:彎曲部
25:第1補強片
26:第2補強片
36:凸緣狀部
51:採血針管
15a,61:公連接器
52,71:可撓性管子
53,73:母連接器
[圖1]表示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的一結構例的說明圖。 [圖2]表示圖1所示的結構例的保持構件的立體圖。 [圖3]表示在圖1所示的結構例的採血管保持器插入第1採血管的狀態的說明性剖視圖。 [圖4]表示在圖1所示的結構例的採血管保持器插入第2採血管的狀態的說明性剖視圖。 [圖5]表示在圖1所示的結構例的採血管保持器插入第3採血管的狀態的說明性剖視圖。 [圖6]表示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的其他的結構例的說明圖。 [圖7]表示圖6所示的結構例的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說明性剖視圖。 [圖8]表示圖6所示的結構例的保持構件的說明性剖視圖。 [圖9]A為放大圖6所示的結構例的第1抵接部表示的說明性剖視圖。B為放大圖6所示的結構例的第2抵接部表示的說明性剖視圖。 [圖10]表示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的其他的結構例的說明圖。 [圖11]表示本發明的採血管保持器的其他的結構例的說明圖。 [圖12]表示本發明的採血套件的其他的結構例的說明圖。
1:採血管保持器
2:採血套件
5:採血具
11:採血管保持器本體
11a:止滑件肋
11b:凸緣
11c:周壁
11d:第1抵接部
11e:第2抵接部
11f:卡止部
11g:第3抵接部
11h:第1凹部
11i:第2凹部
12:保持構件
13:底部
14:突出部
15a,61:公連接器
15:針座
17:針管
18:橡膠套筒(彈性鞘體)
19:中空部
21:嵌合構件
22:壓抵構件
23:臂狀部
24:彎曲部
26:第2補強片
51:採血針管
52,71:可撓性管子
53,73:母連接器
54:套筒
55:保護器
56:翼狀構件

Claims (10)

  1. 一種採血管保持器,係具備:中空有底筒狀的採血管保持器本體、以及保持構件,該保持構件被內嵌在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將被插入到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的採血管裝卸自如地進行保持, 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具備:被設在底部的針座;中空的針管,其被該針座所支撐,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突出;以及彈性鞘體,其是以其全長被覆該針管, 該保持構件具備:中空筒狀的嵌合構件,其被內嵌在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以及複數個壓抵構件,其從該嵌合構件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突出,將該採血管插入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時,除了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側搖動之外,還藉由其本身的彈性力壓抵在該採血管的外周面,該採血管保持器其特徵為: 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是在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具備:收容該嵌合構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凹部、以及收容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側揺動的該壓抵構件的至少一部分之第2凹部的至少任一方。
  2. 如請求項1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其中, 前述第2凹部是構成從前述第1凹部沿著前述採血管支座本體的軸向朝向前述底部側延伸存在的溝狀。
  3. 如請求項1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其中, 前述第1凹部構成與前述嵌合構件的內周面相鄰的前述採血管支座本體的內周面成為相同面。
  4. 如請求項1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其中, 前述壓抵構件具備:從前述嵌合構件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的中心軸側突出的臂狀部;從該臂狀部的前端部朝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側彎曲的彎曲部;以及連接該嵌合構件與該臂狀部的第1補強片及連接該臂狀部與該彎曲部的第2補強片的至少一方。
  5. 如請求項1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其中, 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是在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內周面具備抵接在被插入到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的前述採血管的外周面的複數個抵接部。
  6. 如請求項5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其中, 前述複數個抵接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具備卡止部,該卡止部是卡止在被插入到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的該採血管具備的凸緣狀部,防止該採血管的脫落。
  7. 如請求項1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其中, 前述壓抵構件具備卡止部,該卡止部是卡止在被插入到該採血管保持器本體的中空部的該採血管具備的凸緣狀部,防止該採血管的脫落。
  8. 如請求項1至7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其中, 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具備可和注射器連接的連接器,而使該注射器與前述針管連通。
  9. 一種採血套件,其特徵為具備有:如請求項1至8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以及 採血具,其具備穿刺到血管的採血針管以及可和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連接的保持器側連接器,該保持器側連接器使該採血針管與前述針管連通。
  10. 一種採血套件,其特徵為具備有:如請求項1至8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採血管保持器;以及 連接具,其具備可和注射器連接的注射器側連接器以及可和前述採血管保持器本體連接的保持器側連接器,該保持器側連接器使和該注射器側連接器連接的該注射器與前述針管連通。
TW109119613A 2019-06-13 2020-06-11 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 TWI8385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0181 2019-06-13
JP2019-110181 2019-06-13
JP2020-028678 2020-02-21
JP2020028678A JP2020203071A (ja) 2019-06-13 2020-02-21 採血管ホルダー及び採血キ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0399A TW202110399A (zh) 2021-03-16
TWI838538B true TWI838538B (zh) 2024-04-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00112A (zh) 2017-05-26 2019-01-01 日商托普股份有限公司 轉接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00112A (zh) 2017-05-26 2019-01-01 日商托普股份有限公司 轉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4111B2 (ja) 針シールドプラーキャップ組立体
JP5009319B2 (ja) ルアー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US20070299394A1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Needle Assembly
CA2930881C (en) Pen needle with outer cover
EP1800561A1 (en) Cosmetic container
US20070016148A1 (en) Winged needle assembly
JPH04244167A (ja) 針に使用する安全装置
CA2936637C (en) Rigid needle shield gripping cap assembly
JP2004538103A (ja) 引込み式安全針装置
JP7415180B2 (ja) 採血管ホルダー及び採血キット
JP2007089909A (ja) プロテクタ及び針セット
TWI838538B (zh) 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
WO2020250852A1 (ja) 採血管ホルダー及び採血キット
WO2020250858A1 (ja) 採血管ホルダー及び採血キット
TWI833968B (zh) 採血管保持器及採血套件
WO2020250859A1 (ja) 採血管ホルダー及び採血キット
WO2020250853A1 (ja) 採血管ホルダー及び採血キット
JP2002291724A (ja) 採血管用ホルダー
WO2023127298A1 (ja) 採血管ホルダ
JP2005504611A (ja) 改善した注射装置
JP2004081684A (ja) 薬用瓶の蓋
JP2001096991A (ja) 画 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