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5294B - 除濕機 - Google Patents
除濕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25294B TWI825294B TW109109875A TW109109875A TWI825294B TW I825294 B TWI825294 B TW I825294B TW 109109875 A TW109109875 A TW 109109875A TW 109109875 A TW109109875 A TW 109109875A TW I825294 B TWI825294 B TW I82529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moisture
- cooling
- heat dissipation
- air passag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2100029057 Coagulation factor XIII A cha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7
- 101000918352 Homo sapiens Coagulation factor XIII A cha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0457 zeol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10021536 Zeo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4
-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dioxosilane;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Al]O[Al]=O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2220554179 APC membrane recruitment protein 1_F11A_mutatio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2220520885 DCN1-like protein 1_F15A_mutatio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9
- 102220518693 Mitochondrial import inner membrane translocase subunit TIM50_F14A_mutatio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8487 Ni—C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KYKAJFCTULSVSH-UHFFFAOYSA-N chloro(fluor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F[C]Cl KYKAJFCTULSVS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NNRSPGTAMTISX-UHFFFAOYSA-N chromium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Cr].[Ni] VNNRSPGTAMTIS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除濕機(100)包括加熱器(6)、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散熱部(9)、外殼(1)。已被加熱器(6)加熱的空氣被供給到散濕部(7a)。冷卻部(8)將空氣冷卻。吸濕部(7b)將空氣除濕。散熱部(9)經由冷媒將冷卻部(8)冷卻。在外殼(1),形成有第一風路(F1)。在第一風路(F1),加熱器(6)、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散熱部(9)是以加熱器(6)、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散熱部(9)的順序配置。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關於除濕機。
具備除濕功能的除濕機被揭示在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除濕機包括本體殼體、製冷循環機構、散熱器、吸熱器、除濕轉子、冷媒熱交換器。本體殼體包含吸氣口、排氣口。製冷循環機構設置在本體殼體內。送風機將空氣從吸氣口吸氣到本體殼體內,使已吸氣的空氣依散熱器及吸熱器的順序通過而形成向排氣口送風的風路。除濕轉子的散濕部在風路中設置在散熱器與吸熱器之間。除濕轉子的吸濕部在風路內設置在吸熱器與排氣口之間。冷媒熱交換器在風路內設置在散濕部與吸熱器之間。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WO2009/087734號公報
但是,散熱器(散熱部)配置在吸熱部(冷卻部)的上游。因此,已被吸熱器冷卻的空氣未供給至散熱器。其結果,由於散熱器的冷卻變得不充分,有藉由製冷循環機構的吸熱器的冷卻效率降低、除濕機的除濕能力降低的疑慮。
本發明是將提供能夠抑制除濕能力降低的除濕機設為目的。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案,除濕機包括加熱部、散濕部、冷卻部、吸濕部、散熱部、外殼。已被該加熱部加熱的空氣被供給至散濕部。冷卻部將空氣冷卻。吸濕部將空氣除濕。散熱部經由冷媒將該冷卻部冷卻。在
外殼,形成有第一風路。在該第一風路,該加熱部、該散濕部、該冷卻部、該吸濕部、該散熱部是以該加熱部、該散濕部、該冷卻部、該吸濕部、及該散熱部的順序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案,除濕機包括冷卻部、吸濕部、散熱部、散濕部、外殼。冷卻部將空氣冷卻。吸濕部將空氣除濕。散熱部經由冷媒將該冷卻部冷卻。散濕部被供給已被該散熱部加熱的空氣。在外殼,形成有第一風路。在該第一風路,該散濕部、該冷卻部、該吸濕部、該散熱部是以該散熱部、該散濕部、該冷卻部、該吸濕部、及該散熱部的順序配置。
根據本發明的除濕機,能夠抑制除濕機的除濕能力降低。
1:外殼
6:加熱器(加熱部)
7a:散濕部
7b:吸濕部
8:冷卻部
9:散熱部
100:除濕機
F1:第一風路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除濕機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除濕機的內部的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的除濕機的III-III剖面圖。
圖4是從後方觀察除濕機的示意圖。
圖5是表示通過第一風路的空氣的流動的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除濕機的內部的示意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除濕機的內部的示意圖。
圖8是表示第二姿勢的風擋的圖。
圖9是表示第三姿勢的風擋的圖。
圖10是表示風擋的變形例的圖。
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除濕機的內部的示意圖。
圖12是圖11所示的除濕機的XII-XII剖面圖。
圖13是表示加熱部的圖。
圖1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方式的除濕機的內部的示意圖。
圖1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除濕機的內部的示意圖。
圖16是圖15所示的除濕機的XVI-XVI剖面圖。
圖17是從後方觀察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除濕機的示意圖。
圖18是從後方觀察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除濕機的變形例的示意圖。
針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一邊參照圖式一邊進行說明。另外,圖中,對於相同或者相當部分賦予相同的參照符號且不重複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參照圖1及圖2,針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進行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除濕機100的內部的示意圖。
如圖1及圖2所示,除濕機100包括外殼1、蓋部件2a、排水容器4、操作部5。
外殼1是中空的部件。在外殼1,形成有吹出口2、一對第一吸入口3a(參照圖3)。
吹出口2形成在外殼1的前面。吹出口2連通外殼1的內部與外部。吹出口2將外殼1的內部的空氣放出到外殼1的外部。吹出口2形成在外殼1即可,也可以位於外殼1的前面以外的位置。
蓋部件2a是大致板狀的部件。在圖1中,蓋部件2a覆蓋吹出口2。蓋部件2a可旋轉地被安裝在外殼1。蓋部件2a變更旋轉角度,藉此作為將從吹出口2放出的空氣的流動的方向規定成與蓋部件2a的旋轉角度相應的方向的風向板發揮功能。
第一吸入口3a形成在外殼1的後面。第一吸入口3a連通外殼1的內部與外部。第一吸入口3a使外殼1的外部的空氣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第一吸入口3a形成在外殼1即可,也可以位於外殼1的後面以外的位置。
排水容器4裝卸自如地被收納在外殼1。排水容器4貯留由除濕機100生成的水。
操作部5設置在外殼1的上部。操作部5接受來自外部的指示。
接著,參照圖2~圖4,針對除濕機100進一步進行說明。圖3是圖2所示的除濕機100的III-III剖面圖。圖4是從後方觀察除濕機100的示意圖。
在圖2中,上下方向是相對於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前後方向是相對於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左右方向是相對於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的各個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一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是在被設置成如圖3所示般的姿勢的狀態被使用。
前後方向之中的前方向是本發明的第一方向的例子。上下方向之中的下方向是本發明的第二方向的例子。
如圖2~圖4所示,除濕機100還包括加熱器6、除濕轉子7、冷卻部8、散熱部9、集水部10、送風部11、壓縮部12、膨脹部(不圖示)。
加熱器6、除濕轉子7、冷卻部8、散熱部9、送風部11、及壓縮部12配置在外殼1的內部,被收容在外殼1。
加熱器6具有發熱藉此將空氣加熱的加熱功能。加熱器6是本發明的加熱部的例子。
除濕轉子7包含沸石71、轉子72、旋轉軸73。轉子72是大致圓盤狀的部件。在轉子72,沿著轉子72的周方向設置有複數個沸石71。轉子72是以旋轉軸73為中心旋轉。
除濕轉子7還包含散濕部7a、吸濕部7b。
散濕部7a是轉子72之中的上側部分。散濕部7a位於吸濕部7b的上方。在散濕部7a的後側,配置有第一吸入部3a。散濕部7a與加熱器6對向。散濕部7a配置在加熱器6的後方。從加熱器6供給熱至散濕部7a。
吸濕部7b是轉子72之中的下側部分。吸濕部7b不與加熱器6對向。
沸石71與轉子72一起旋轉,藉此將位於散濕部7a的狀態、與位於吸濕部7b的狀態交替地重複。
吸濕部7b將空氣除濕。詳細而言,位於吸濕部7b的沸石71將空氣除濕。其結果,從吸濕部7b放出已被除濕的空氣(乾燥空氣)。
散濕部7a具有散濕功能,其係藉由被供給已被加熱器6加熱的空氣,將含有已被吸濕部7b除濕的水分的空氣(高濕度的空氣)放出。詳細而言,對於位於散濕部7a的沸石71供給已被加熱器6加熱的空氣,藉此在沸石71位於吸濕部7b的時候已除濕的水分被散濕部7a氣化。其結果,從散濕部7a放出高濕度的空氣。
針對加熱器6與散濕部7a的關係進行說明。
加熱器6,例如,包含鎳鉻加熱器或陶瓷加熱器,以電力運轉。加熱器6具有與散濕部7a的散濕功能相應的加熱功能。換言之,加熱器6是以被供給散濕部7a的空氣的溫度成為既定溫度的方式,將空氣加熱。既定溫度是如散濕部7a(沸石71)能夠有效地發揮散濕功能般的溫度。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加熱器6,例如,以200℃~300℃左右發熱,藉此以被供給到散濕部7a的空氣的溫度成為既定溫度的方式,將空氣加熱。
壓縮部12將冷媒壓送。壓縮部12包含壓縮機。膨脹部將冷媒減壓。膨脹部,例如,包含毛細管。在外殼1的內部,形成有製冷循環。製冷循環是形成環狀地連結壓縮部12、散熱部9、膨脹部、冷卻部8的循環路徑,藉由壓縮部12使冷媒通過循環路徑循環的循環。在製冷循環中,壓縮部12動
作藉此冷媒被高溫高壓化。已被高溫高壓化的冷媒被送往散熱部9。散熱部9將冷媒的熱散熱到通過散熱部9的空氣中,藉此將冷媒冷卻。通過散熱部9的冷媒被送往膨脹部。膨脹部將已被散熱部9冷卻的冷媒減壓,藉此生成已被低溫低壓化的冷媒。通過膨脹部的冷媒被送往冷卻部8。冷卻部8從膨脹部供給已被低溫低壓化的冷媒藉此被冷卻。通過冷卻部8的冷媒向壓縮部12送。在製冷循環中,冷媒是以壓縮部12、散熱部9、膨脹部、及冷卻部8的順序循環,藉此抑制冷卻部8的溫度上升。另外,在製冷循環中,在散熱部9,由於送已被壓縮部12高溫高壓化的冷媒,散熱部9的溫度上升。
冷卻部8將空氣冷卻。冷卻部8包含蒸發器(evaporator)。冷卻部8具有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形狀。冷卻部8與吸濕部7b對向配置。冷卻部8配置在吸濕部7b的後方。
冷卻部8將空氣冷卻,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凝。其結果,空氣被除濕,並且生成水。
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從散濕部7a放出高濕度的空氣。從散濕部7a放出的空氣被供給到冷卻部8。並且,冷卻部8由從散濕部7a放出的空氣生成冷凝而進行除濕。
散熱部9是在製冷循環中,將冷媒冷卻,藉此將冷卻部8冷卻。即,散熱部9經由冷媒(例如,氟氯碳化物氣體(chlorofluorocarbon gas))將冷卻部8冷卻。散熱部9包含電容器。散熱部9配置在吸濕部7b的前方。散熱部9配置在加熱器6的下方。
集水部10將以冷卻部8生成的水回收。集水部10配置在冷卻部8的下方。以冷卻部8生成的水滴下到集水部10。
集水部10,例如,形成為漏斗狀,將被供給的水向排水容器4引導。其結果,水被貯留在排水容器4。
送風部11將空氣送風。送風部11包含風扇。送風部11配置在散熱部9的前方。
除濕機100還包括記憶部13、控制部14。
記憶部13包含如ROM(Read Only Memory)、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般的主記憶裝置(例如,半導體記憶體),也可以還包含輔助記憶裝置(例如,硬碟hard disk drive)。主記憶裝置及/或輔助記憶裝置記憶由控制部14執行的各種電腦程式。
控制部14包含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及MPU(Micro Processing Unit)般的處理器。控制部14控制除濕機100的各要素。
接著,參照圖2~圖4,針對形成在外殼1的內部的第一風路F1進行說明。
如圖2~圖4所示,送風部11將空氣送風,藉此生成第一風路F1。
第一風路F1包含一對第一風路部分F11、第二風路部分F12、第三風路部分F13、第四風路部分F14、第五風路部分F15。
第一風路部分F11位於冷卻部8及散熱部9的各個的上方,且,加熱器6及散濕部7a的各個的側方。第一風路部分F11連通到第一吸入口3a,從第一吸入口3a向前方向延伸。第一風路部分F11的前端部F1a位於加熱器6的大致側方、或與加熱器6相比為前方。
第二風路部分F12與第一風路部分F11的前端部F1a相連,從前端部F1a在加熱器6側延伸。第二風路部分F12之中加熱器6側的端部F2a位於加熱器6的後方。
第三風路部分F13與第二風路部分F12的端部F2a相連,從端部F2a向後方向延伸。第三風路部分F13通過加熱器6與散濕部7a。第三風路部分F13的後端部F3a位於冷卻部8的上方。
第四風路部分F14與第三風路部分F13的後端部F3a相連,從後端部F3a向下方向延伸。第四風路部分F14形成在冷卻部8。
第五風路部分F15與第四風路部分F14的下端部F4a相連,從下端部F4a向前方向延伸。第五風路部分F15通過吸濕部7b、散熱部9。第五風路部分F15通向送風部11。
在外殼1的內部,還形成有排出風路FZ。排出風路FZ從送風部11遍及吹出口2而形成。
經由第一吸入口3a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的空氣流過第一風路F1及排出風路FZ後,從吹出口2被排出到外殼1的外部。
在第一風路F1中,空氣依序流過加熱器6、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及散熱部9。
除濕機100還包括複數個壁部。複數個壁部的各個隔開外殼1的內部,藉此形成第一風路F1。
複數個壁部包含第一壁部15a~第六壁部15f。複數個壁部是板狀的部件。複數個壁部是,例如,由樹脂形成。
第一壁部15a配置在第一風路部分F11、與第三風路部分F13之間。第一壁部15a將外殼1的內部之中位於散濕部7a的後方的空間隔開成左右,藉此互相區別第一風路部分F11與第三風路部分F13。第一壁部15a配置在冷卻部8的上方。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設置有一對第一壁部15a。在一對第一壁部15a之間,存在第三風路部分F13。
第二壁部15b配置在第一風路部分F11、與第三風路部分F13之間。第二壁部15b將外殼1的內部之中位於散濕部7a的前方的空間隔開成左右,藉此互相區別第一風路部分F11與第三風路部分F13。第二壁部15b配置在散熱部9的上方。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設置有一對第二壁部15b。在一對第二
壁部15b之間,存在第三風路部分F13。又,在一對第二壁部15b之間,存在加熱器6。
第三壁部15c配置在第二壁部15b的前側。在第三壁部15c與第二壁部15b之間,存在第二風路部分F12。第三壁部15c配置在加熱器6的前側。第三壁部15c將外殼1的內部之中位於加熱器6的前方的空間隔開成前後,藉此形成第二風路部分F12。在第三壁部15c的後側,存在第二風路部分F12。
第四壁部15d配置在加熱器6與散熱部9之間。又,第四壁部15d配置在散濕部7a與吸濕部7b之間。第四壁部15d與第三壁部15c的下部相連。第四壁部15d將外殼1的內部的空間之中位於加熱器6的下方的空間隔開成上下。在第四壁部15d的上側,存在第一風路部分F11、第二風路部分F12、第三風路部分F13。在第四壁部15d的下側,存在第五風路部分F15。
第五壁部15e配置在冷卻部8的後側。第五壁部15e是以從後方覆蓋冷卻部8的方式形成。第五壁部15e也可以是外殼1的一部分。又,第五壁部15e也可以是與外殼1為單獨部件。在第五壁部15e與第四壁部15d之間,形成有間隙S。在間隙S,存在第四風路部分F14。
第六壁部15f配置在冷卻部8的前側。第六壁部15f是隔著冷卻部8與第五壁部15e對向。在第六壁部15f與第五壁部15e之間,存在第四風路部分F14。第六壁部15f的下端fa位於與冷卻部8的下端81相比為上方。第四風路部分F14在較第六壁部15f下側處與第五風路部分F15相連。
以上,如參照圖2~圖4說明般,在第一風路F1,加熱器6、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散熱部9是以加熱器6、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及散熱部9的順序配置。因此,從外殼1的外部被供給到第一風路F1的空氣以加熱器6、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及散熱部9的順序流過後,被排出到外殼1的外部。
接著,參照圖2~圖5,針對除濕機100的動作進行說明。圖5是表示通過第一風路F1的空氣的流動的圖。
如圖2~圖5所示,外殼1的外部的空氣經由第一吸入口3a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後,以加熱器6、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及散熱部9的順序流過,從吹出口2被排出到外殼1的外部。
經由第一吸入口3a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的空氣被加熱器6加熱。已被加熱器6加熱的空氣被供給到散濕部7a。並且,已被加熱器6加熱的空氣將被包含在位於散濕部7a的沸石71的水分氣化。其結果,生成高濕度的空氣。高濕度的空氣從散濕部7a放出。
從散濕部7a放出的高濕度的空氣被冷卻部8冷卻。其結果,生成冷凝。由冷凝生成的水經由集水部10被排出到排水容器4。
從冷卻部8放出的空氣被供給到吸濕部7b。被供給到吸濕部7b的空氣被位於吸濕部7b的沸石71除濕後,從吸濕部7b放出。從吸濕部7b放出的除濕後的空氣被供給到散熱部9後,從吹出口2向外殼1的外部放出。
以上,如參照圖2~圖5說明般,在第一風路F1中,已被冷卻部8冷卻的空氣被供給到散熱部9。因此,由於能夠藉由已被冷卻部8冷卻的空氣將散熱部9冷卻,能夠抑制散熱部9的溫度上升。其結果,在製冷循環中,由於能夠藉由散熱部9將冷媒有效地冷卻,能夠使藉由製冷循環的冷卻部8的冷卻效率提升。
又,藉由製冷循環的冷卻部8的冷卻效率提升,藉此能夠有效地確保冷卻部8的冷卻的狀態。若確保冷卻部8的冷卻的狀態,則能夠使藉由冷卻部8的空氣的冷卻能力提升。因此,冷卻部8能夠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有效地冷凝而生成更多的水。其結果,能夠抑制除濕機100的除濕能力降低。
又,在一個風路(第一風路F1)上,配置有加熱器6、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因此,能夠以簡單的裝置構成進行藉由吸濕部7b除濕的處理,以及使已被吸濕部7b除濕的水分藉由加熱器6、散濕部7a、及冷卻部8冷凝的處理。
又,除濕機100的空氣的溫度充分地高的情況即便在加熱器6為OFF的狀態,也能夠藉由冷卻部8將空氣冷卻到產生冷凝的程度。這個情況,從省電化的觀點,有在加熱器6為OFF的狀態運轉除濕機100的情形。又,在第一風路F1中,在冷卻部8的下游配置有散熱部9。因此,在第一風路F1中,在加熱器6為OFF的狀態運轉除濕機100的情況下,由於能夠防止已被散熱部9的熱加熱的空氣流動到冷卻部8,故能夠防止因散熱部9的熱導致冷卻部8的溫度上升。其結果,由於能夠抑制藉由製冷循環的冷卻部8的冷卻效率的降低,能夠抑制除濕機100的除濕能力降低。
又,在第一風路F1,冷卻部8、及吸濕部7b是以冷卻部8、及吸濕部7b的順序配置。在第一風路F1中,空氣是以冷卻部8及吸濕部7b的順序流過。流過第一風路F1的空氣是藉由冷卻部8將空氣中的水分冷凝藉此除濕。此外,流過第一風路F1的空氣被吸濕部7b除濕。其結果,由於能夠使空氣的除濕量提升,能夠使空氣有效地乾燥。
又,通過吸濕部7b的空氣沿著上下方向被供給到冷卻部8。因此,由於能夠增加空氣通過冷卻部8所花費的時間,能夠藉由冷卻部8將空氣有效地冷卻。
又,相對於散熱部9加熱器6沿著上下方向配置在分離的位置。因此,與將加熱器6與散熱部9沿著前後方向排列而配置的情況相比,能夠將除濕機100的厚度設為薄。
另外,加熱器6也可以不配置在散熱部9的上方。即,在第一風路F1中,若加熱器6、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散熱部9是以加熱器6、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及散熱部9的順序配置,則不特別限定加熱器6的配置位置。其結果,能夠使加熱器6的設置位置的自由度提升。
[第二實施方式]
參照圖6,針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進行說明。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的內部的示意圖。
第二實施方式是在外殼1的內部形成有複數個風路的點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在以下,主要說明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點。
如圖6所示,在外殼1,還形成有第二吸入口3b。
第二吸入口3b形成在外殼1的後面。第二吸入口3b連通外殼1的內部與外部。第二吸入口3b使外殼1的外部的空氣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第二吸入口3b配置在第一吸入口3a的下方。第二吸入口3b位於第五壁部15e的下方。第二吸入口3b形成在外殼1即可,也可以位於外殼1的後面以外的位置。
在外殼1的內部,還形成有第二風路F2、第三風路F3、第四風路F4。送風部11將空氣送風,藉此生成第一風路F1~第四風路F4的各個。
第二風路F2位於第一風路F1的下方。第二風路F2連通到第二吸入口3b。在第二風路F2,冷卻部8、吸濕部7b、及散熱部9是以冷卻部8、吸濕部7b、及散熱部9的順序配置。第二風路F2通向送風部11。
經由第二吸入口3b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的空氣流過第二風路F2及排出風路FZ後,從吹出口2被排出到外殼1的外部。
在第二風路F2中,以冷卻部8、吸濕部7b、及散熱部9的順序流過空氣。流過第二風路F2的空氣是藉由冷卻部8將空氣中的水分冷凝藉此除濕。此外,流過第二風路F2的空氣被吸濕部7b除濕。其結果,能夠使空氣
有效地乾燥。又,在第二風路F2中,已被冷卻部8冷卻的空氣被供給到散熱部9。因此,由於能夠抑制散熱部9的溫度上升,能夠使藉由製冷循環的冷卻部8的冷卻效率提升。
第三風路F3位於第二風路F2的下方。第三風路F3連通到第二吸入口3b。在第三風路F3,冷卻部8、及散熱部9是以冷卻部8、及散熱部9的順序配置。第三風路F3通向送風部11。
經由第二吸入口3b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的空氣流過第三風路F3及排出風路FZ後,從吹出口2被排出到外殼1的外部。
在第三風路F3中,以冷卻部8、及散熱部9的順序流過空氣。在第三風路F3中,已被冷卻部8冷卻的空氣被供給到散熱部9。因此,由於能夠抑制散熱部9的溫度上升,能夠使藉由製冷循環的冷卻部8的冷卻效率提升。
第四風路F4位於第三風路F3的下方。第四風路F4連通到第二吸入口3b。在第四風路F4,配置有散熱部9。第四風路F4通向送風部11。
經由第二吸入口3b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的空氣流過第四風路F4及排出風路FZ後,從吹出口2被排出到外殼1的外部。
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的空氣是流過第四風路F4的時候,被供給到散熱部9。其結果,能夠將散熱部9冷卻。
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在外殼1的內部,形成有第一風路F1~第四風路F4。但是,本發明不限定為此。在外殼1的內部,不需要形成有第一風路F1~第四風路F4的全部的風路。在外殼1的內部,也可以形成有第一風路、與第二風路F2~第四風路F4之中的至少一個風路。
[第三實施方式]
參照圖7~圖10,針對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進行說明。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的內部的示意圖。
第三實施方式是第三風路F3及第四風路F4的各個為可開閉的點與第二實施方式不同。在以下,主要說明與第二實施方式不同的點。
如圖7所示,除濕機100還包括風擋16。
風擋16開閉第三風路F3及第四風路F4的各個。風擋16包含遮蔽部16a、支撐部16b、第一驅動源(不圖示)。風擋16是本發明的開關部件的例子。
遮蔽部16a是大致板狀的部件。支撐部16b是相對於外殼1可旋轉地支撐遮蔽部16a。支撐部16b,例如,包含軸部件、支架。軸部件被安裝在遮蔽部16a。支架被固定在外殼1,可旋轉地支撐軸部件。第一驅動源使遮蔽部16a旋轉。第一驅動源,例如,包含馬達。第一驅動源被控制部14控制。
由第一驅動源變更遮蔽部16a的旋轉角度,藉此風擋16的姿勢被變更。
圖7是表示第一姿勢α 1的風擋16。如圖7所示,第一姿勢α 1的風擋16藉由遮蔽部16a閉上第三風路F3與第四風路F4。其結果,風擋16為第一姿勢α 1的時候,在外殼1的內部,形成有第一風路F1與第二風路F2。
圖8是表示第二姿勢α 2的風擋16的圖。如圖8所示,第二姿勢α 2的風擋16雖然藉由遮蔽部16a閉上第四風路F4,但打開第三風路F3。其結果,風擋16為第二姿勢α 2的時候,在外殼1的內部,形成有第一風路F1、第二風路F2與第三風路F3。
圖9是表示第三姿勢α 3的風擋16的圖。如圖9所示,第三姿勢α 3的風擋16打開第三風路F3與第四風路F4。其結果,風擋16為第三姿勢α 3的時候,在外殼1的內部,形成有第一風路F1、第二風路F2、第三風路F3與第四風路F4。
如圖7~圖9所示,由第一驅動源變更遮蔽部16a的旋轉角度,藉此風擋16的姿勢切換成第一姿勢α 1、第二姿勢α 2、及第三姿勢α 3之中的任
一個姿勢。其結果,在外殼1的內部中,能夠開閉第三風路F3及第四風路F4的各個。
又,風擋16開閉第三風路F3、及第四風路F4的各個,藉此能夠調整流過第一風路F1的空氣的每單位時間的量。
說明藉由風擋16調整流過第一風路F1的空氣的每單位時間的量的處理的第一例。
在如夏天般的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下,即便在加熱器6為OFF的狀態也能夠藉由除濕機100將空氣充分地除濕。這個情況,風擋16將第三風路F3及第四風路F4的各個設為開狀態,藉此減少流過第一風路F1的空氣的每單位時間的量。與此相對,在如冬天般的低溫低濕度的環境下,加熱器6成為ON的狀態藉此除濕機100能夠將空氣有效地除濕。這個情況,風擋16將第三風路F3及第四風路F4的各個設為閉狀態,藉此增加流過第一風路F1的空氣的每單位時間的量。
說明藉由風擋16調整流過第一風路F1的空氣的每單位時間的量的處理的第二例。
欲使除濕機100的驅動音減低的情況,使被包含在送風部11的風扇的旋轉速度降低。這個情況,為了抑制被送風部11吸引到第一風路F1的每單位時間的空氣量降低,風擋16將第三風路F3、及第四風路F4的各個設為閉狀態。其結果,即便被包含在送風部11的風扇的旋轉速度降低,也由於抑制被吸引到第一風路F1的每單位時間的空氣量降低,能夠一邊使除濕機100的驅動音減低,一邊將空氣有效地供給到第一風路F1。
接著,參照圖10,針對除濕機100的變形例進行說明。圖10是表示風擋16的變形例的圖。
如圖10所示,風擋16包含擋板16d、第二驅動源(不圖示)。擋板16d是沿著上下方向伸縮自如,及/或,可沿著上下方向移動的部件。第二驅動源是使擋板16d動作的驅動源。第二驅動源,例如,包含馬達。第二驅動源被控制部14控制。
風擋16藉由第二驅動源使擋板16d伸縮、及/或、移動,藉此開閉第二風路F2、第三風路F3、及第四風路F4之中的至少一個風路。其結果,在外殼1的內部中,能夠選擇是否形成第二風路F2、第三風路F3及第四風路F4的各個。
又,風擋16開閉第二風路F2、第三風路F3、及第四風路F4之中的至少一個風路,藉此能夠有效地調整流過第一風路F1的空氣的每單位時間的量。
[第四實施方式]
參照圖11及圖12,針對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進行說明。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的內部的示意圖。圖12是圖11所示的除濕機100的XII-XII剖面圖。
第四實施方式是設置有用以將在散熱部9產生的熱供給到加熱器6的周圍的部件的點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在以下,主要,說明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點。
如圖11及圖12所示,除濕機100還包括供給部17。
供給部17是對於流過加熱器6的周圍的空氣,供給在散熱部9產生的熱。供給部17是具有熱傳導性的部件。供給部17,例如,是金屬製的棒狀的部件。供給部17被固定在散熱部9,突出到加熱器6的周圍。在第四實施方式中,供給部17突出到第一風路部分F11上。因此,由於對於流過第一風路部分F11的空氣經由供給部17供給在散熱部9產生的熱,不僅是加熱器6
的熱,即便藉由散熱部9的熱,也能夠將空氣加熱。其結果,能夠將空氣有效地加熱。
另外,供給部17也可以對於第二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參照圖6)、及第三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參照圖7及圖10)的各個也設置。
[第五實施方式]
參照圖13,針對加熱器6的變形例即加熱部61進行說明。圖13是表示加熱部61的圖。加熱部61是本發明的加熱部的二例。
如圖13所示,在第五實施方式中,取代加熱器6,使用加熱部61的點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在以下,主要,說明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點。
加熱部61,例如,在散濕部7a的上游中,將在製冷循環產生的熱供給到空氣。這個情況,加熱部61是在製冷循環中循環冷媒的管狀的部件之中,位於壓縮部12、與膨脹部之間的部分,流過從壓縮部12送的高溫的冷媒。加熱部61配置在散濕部7a的上游。在散濕部7a的上游中,藉由從加熱部61發出的冷媒的熱,加熱空氣。其結果,在散濕部7a,供給已被加熱部61加熱的空氣。
另外,在加熱部61,也可以使用如圖11及圖12所示般的,供給部17。這個情況,供給部17配置在散濕部7a的上游,經由供給部17散熱部9的熱被供給到散濕部7a的上游。其結果,已被散熱部9的熱加熱的空氣被供給到散濕部7a。
又,即便在第二實施方式~第四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加熱器6,使用加熱部61。
以上,如參照圖13進行說明般,由於取代加熱器6使用加熱部61,藉此不需要用以使加熱器6運轉的電力,能夠減低除濕機100的運轉成本。
又,由於始終,藉由在製冷循環產生的熱、或在散熱部9產生的熱加熱空氣,已被加熱的空氣被供給到散濕部7a,能夠使用散濕部7a效率良好地除濕。
[第六實施方式]
參照圖14,針對本發明的第六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進行說明。圖1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的內部的示意圖。
在第六實施方式中,取代加熱器6,使用散熱部9的點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在以下,主要,說明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點。
如圖14所示,在第一風路F1,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散熱部9是以散熱部9、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及散熱部9的順序配置。因此,從外殼1的外部被供給到第一風路F1的空氣以散熱部9、散濕部7a、冷卻部8、吸濕部7b、及散熱部9的順序流過後,被排出到外殼1的外部。其結果,在能夠將以散熱部9產生的熱加熱的空氣供給到散濕部7a。即,能夠使散熱部9作為第一實施方式的加熱器6的替代物發揮功能。
又,由於不使用加熱器6,不需要用以使加熱器6運轉的電力,能夠減低除濕機100的運轉成本。又,由於始終,藉由在散熱部9產生的熱加熱空氣,已被加熱的空氣被供給到散濕部7a,能夠使用散濕部7a效率良好地除濕。又,能夠藉由在散濕部7a的上游中,流過散熱部9的空氣(與外部空氣大致相同的溫度的空氣)、在吸濕部7b的下游中,流過散熱部9的空氣(已被冷卻部8冷卻的),將散熱部9有效地冷卻。
又,即便在第二實施方式~第四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加熱器6,使用散熱部9。
[第七實施方式]
參照圖15~圖17,針對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進行說明。圖1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的內部的示意圖。圖16是圖
15所示的除濕機100的XVI-XVI剖面圖。圖17是從後方觀察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的示意圖。
在第七實施方式中,流過散濕部7a的空氣的流動方向、與流過吸濕部7b的空氣的流動方向相同的點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在以下,主要,說明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點。
針對除濕機100的各種構成要素的配置位置進行說明。
如圖15~圖17所示,在外殼1,取代第一吸入口3a,形成有第三吸入口3c。
第三吸入口3c形成在外殼1的後面。第三吸入口3c連通外殼1的內部與外部。第三吸入口3c是,在外殼1的後面中,配置在上部、且、左右中央部。在第三吸入口3c的前方配置有加熱器6,在加熱器6的前方配置有散濕部7a。加熱器6與第三吸入口3c對向。在加熱器6的下方,配置有冷卻部8。在冷卻部8的前方配置有吸濕部7b,在吸濕部7b的前方配置有散熱部9。
在外殼1的內部,形成有風路FA。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的空氣沿著風路FA流動。
接著,參照圖15~圖17,針對風路FA進行說明。
如圖15~圖17所示,風路FA包含第一風路部分F11A、一對第二風路部分F12A、一對第三風路部分F13A、一對第四風路部分F14A、一對第五風路部分F15A。
第一風路部分F11A連通到第三吸入口3c,從第三吸入口3c向前方向延伸。第一風路部分F11A通過加熱器6與散濕部7a。
在第一風路部分F11A的前端部F1A,一對第二風路部分F12A相連。一對第二風路部分F12A是以從第一風路部分F11A的前端部F1A分歧的方式,互相向相反的方向(左右方向)延伸。
一對第二風路部分F12A是分別與一對第三風路部分F13A、一對第四風路部分F14A、及一對第五風路部分F15A對應,對應的第二風路部分F12A~第五風路部分F15A依序地相連。即,在外殼1的內部,形成有兩組以第二風路部分F12A~第五風路部分F15A構成的風路。
第三風路部分F13A是從第二風路部分F12A的前端部F2A向後方向延伸。第四風路部分F14A是從第三風路部分F13A的後端部F3A向下方向延伸。第四風路部分F14A形成在冷卻部8。第五風路部分F15A是從第四風路部分F14A的下端部F4a向前方向延伸。第五風路部分F15A通過吸濕部7b、散熱部9。第五風路部分F15A通向送風部11。
針對複數個壁部進行說明。
複數個壁部是以在外殼1的內部形成有風路FA的方式,區劃外殼1的內部。複數個壁部包含一對對向壁部15α。
一對對向壁部15α是在左右方向互相隔著間隔而配置。在一對對向壁部15α的內側,形成有第一風路部分F11A。在一對對向壁部15α的內側,配置有加熱器6、散濕部7a。在一對對向壁部15α的左右外側,分別形成有第三風路部分F13A。
對向壁部15α位於第一風路部分F11A與第三風路部分F13A之間。對向壁部15α包含遮蔽部(防護部)15β。遮蔽部15β是對向壁部15α之中與散濕部7a對向的部分。遮蔽部15β位於散濕部7a與第三風路部分F13A之間。遮蔽部15β是以沿著散濕部7a的形狀,膨出到左右外側的方式形成,藉此限制散濕部7a向第三風路部分F13A伸出。
複數個壁部包含第三壁部15c~第四壁部15d。第三壁部15c位於對向壁部15α的前方。第四壁部15d位於第一風路部分F11A~第三風路部分
F13A的下方。在第四壁部15d,形成有一對孔S1。孔S1位於冷卻部8的上方,與冷卻部8對向。
複數個壁部還包含第六壁部15f~第八壁部15h。第六壁部15f位於冷卻部8與除濕轉子7之間。第七壁部15g位於第三風路部分F13A的後方,與第三風路部分F13A對向。第八壁部15h位於第四風路部分F14A的後方。第八壁部15h位於冷卻部8的後方,與冷卻部8對向。
針對外殼1的內部的空氣的流動進行說明。
若送風部11運轉,則外殼1的外部的空氣經由第三吸入口3c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流入到外殼1的內部的空氣一邊流入到第一風路部分F11A,向前方向流動,一邊通過加熱器6與散濕部7a。並且,空氣是以第二風路部分F12A及第三風路部分F13A的順序流動。流過第三風路部分F13A的空氣,被第七壁部15g引導,流入到第四風路部分F14。流入到第四風路部分F14的空氣通過孔S1後,一邊被第六壁部15f及第八壁部15h引導,一邊向下方流動。並且,空氣若向與第六壁部15f的下端fa相比為下方移動,則流入到第五風路部分F15A。流入到第五風路部分F15A的空氣一邊向前方向流動,一邊通過吸濕部7b與散熱部9。通過散熱部9的空氣通過吹出口2被排出到外殼1的外部。
以上,如參照圖15~圖17說明般,在風路FA中,流過散濕部7a的空氣的流動方向、與流過吸濕部7b的空氣的流動方向相同(前方向)(參照圖15)。由此,與流過散濕部7a的空氣的流動方向、與流過吸濕部7b的空氣的流動方向為相反的情況(參照圖2)相比,能夠將從散濕部7a到冷卻部8的風路的距離設為長。由此,從散濕部7a放出的空氣能夠在到被供給到冷卻部8之間,延長因與除濕機100的外部空氣的溫度差而被冷卻的時間。其結果,
由於能夠將空氣在某種程度冷卻的狀態供給到冷卻部8,冷卻部8能夠將空氣進一步冷卻,有效地進行除濕處理。
又,如圖15及圖16所示,加熱器6與第三吸入口3c對向。由此,在從外殼1的外部容易看到的位置,能夠設置加熱器6。其結果,由於使用者能夠容易地確認向加熱器6的灰塵等的附著狀況,能夠使除濕機100的維護保養性提升。
又,如圖16所示,對向壁部15α的遮蔽部15β位於散濕部7a與第三風路部分F13A之間。由此,流過第三風路部分F13A的空氣雖然流入到散濕部7a,但被遮蔽部15β遮蔽。由此,能夠限制流過第一風路部分F11A上的散濕部7a藉此成為高濕度的空氣在流過第三風路部分F13A的時候,再次流入到散濕部7a,被位於散濕部7a的沸石71除濕。其結果,由於能夠將在第一風路部分F11A上的散濕部7a生成的高濕度的空氣一邊維持高濕度的狀態,一邊通過第二風路部分F12A~第四風路部分F14A供給到冷卻部8,能夠以冷卻部8有效地除濕。
對向壁部15α是本發明的壁部的例子。遮蔽部15β是本發明的遮蔽部的例子。第三風路部分F13A是本發明的風路部分的例子。
另外,在第七實施方式中,設置有一個第八壁部15h。但是,本發明不限定為此。一對第八壁部15h也可以在左右隔著間隔而設置。這個情況,一對第八壁部15h設置在與一對第四風路部分F14分別對向的位置。
接著,參照圖18,針對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參照圖15~圖17)的變形例進行說明。圖18是從後方觀察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0的變形例的示意圖。
如圖18所示,在除濕機100的變形例中,可變更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針對第八壁部15h的構造的例子進行說明。
第八壁部15h被二分割成上側部分h1、下側部分h2。上側部分h1與冷卻部8的上側部分對向。上側部分h1與其他壁部一體地形成。下側部分h2是相對於上側部分h1,可滑動地被安裝在上下方向。相對於上側部分h1下側部分h2在上下方向滑動,藉此變更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相對於上側部分h1的下側部分h2的向下方向的滑動量越增加,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變得越大。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變得越大,冷卻部8之中與第八壁部15h對向的區域變得越寬廣。
與第八壁部15h對向的區域變得越寬廣,被供給到冷卻部8的空氣之中,通過圖15所示的第一風路部分F1 1A~第四風路部分F14A而供給的空氣的量(經由加熱器6及沸石71而供給的空氣的量)變得越多,並且通過圖6所示的第二風路F2及第三風路F3而供給的空氣的量(未經由加熱器6及沸石71而供給的空氣的量)變得越少。
外部空氣的溫度變低的情況,空氣中的飽和水蒸氣量變少。這個情況,為了使除濕機100的除濕效率提升,較佳為將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設為長,使經由加熱器6及沸石71的空氣的量增加。這個情況,除濕機100是,主要,作為沸石式的除濕機發揮功能。
與此相對,外部空氣的溫度變高的情況,空氣中的飽和水蒸氣量變多。這個情況,為了使除濕機100的除濕效率提升,較佳為將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設為短,使經由加熱器6及沸石71的空氣的量減少。這個情況,除濕機100是,主要,作為壓縮機式的除濕機發揮功能。
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可以是工作人員變更,或,也可以是控制部14(參照圖15)變更。
針對控制部14變更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的情況的裝置構成進行說明。這個情況,除濕機100,例如,包括溫度感測器、致動器。溫度感測器設置在外殼1的內部(例如,第三吸入口3c)。致動器,例如,包含馬達,使第八壁部15h的下側部分h2上下動。若溫度感測器的檢測溫度成為未滿既定值,則以下側部分h2位於第一既定位置的方式,控制部14控制致動器。與此相對,若溫度感測器的檢測溫度成為既定值以上,則以下側部分h2位於比第一既定位置高的第二既定位置的方式,控制部14控制致動器。其結果,由於能夠根據氣溫,調整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能夠使除濕機100的除濕效率有效地提升。
另外,也可以根據除濕機100的發出位置,設定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例如,以除濕機100的發出位置的平均氣溫越高,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變得越小的方式設定。
如以上,可變更第八壁部15h的尺寸。其結果,由於即便加熱器6的種類(加熱功能)、及/或、散濕部7a的種類(散濕功能)被設計變更,也能夠根據加熱器6的種類、及/或、散濕部7a的種類,調整第八壁部15h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使除濕機100的設計的自由度提升。
以上,一邊參照圖式(圖1~圖18)一邊針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定為上述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此主旨的範圍在各種的方案中可實施。又,藉由適當組合在上述的實施方式揭示的複數個構成要素,可形成各種的發明。例如,也可以從在實施方式所示的全構成要素刪除幾個構成要素。圖式為了容易理解,主體地示意性地表示各個構成要素,圖示的各構成要素的個數等也有因製作圖式的方便與實際不同的情況。又,在上述的實施方式所示的各構成要素為例子,不為特別限定者,在不實質上地脫離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可進行各種的變更。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可利用在除濕機的領域。
1:外殼
2:吹出口
3a:第一吸入口
4:排水容器
6:加熱器(加熱部)
7:除濕轉子
7a:散濕部
7b:吸濕部
8:冷卻部
9:散熱部
10:集水部
11:送風部
12:壓縮部
13:記憶部
14:控制部
15c~15f:第三壁部~第六壁部
71:沸石
72:轉子
73:旋轉軸
81:冷卻部的下端
100:除濕機
fa:第六壁部的下端
F1:第一風路
F1a:前端部
F2a:端部
F3a:後端部
F4a:下端部
F11:第一風路部分
F12:第二風路部分
F13:第三風路部分
F14:第四風路部分
F15:第五風路部分
FZ:排出風路
S:間隙
Claims (12)
- 一種除濕機,其包括:加熱部;散濕部,被供給已被該加熱部加熱的空氣;冷卻部,將空氣冷卻;吸濕部,將空氣除濕;散熱部,使得熱經由冷媒在與該冷卻部之間移動,從而對空氣進行冷卻;及外殼,形成有第一風路;其中,在該第一風路,該加熱部、該散濕部、該冷卻部、該吸濕部、該散熱部是以該加熱部、該散濕部、該冷卻部、該吸濕部、及該散熱部的順序配置;所述殼體以流入所述第一風路的空氣在所述冷卻部與所述散熱部之間不分支的方式形成第一風路。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濕機,其中,該加熱部具有與該散濕部的散濕功能相應的加熱功能。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除濕機,其中,在該第一風路中,流過該散濕部的空氣的第一流動方向、與流過該吸濕部的空氣的第二流動方向相同。
- 如請求項3所述的除濕機,其還包括:壁部,配置在該外殼的內部;其中,該第一風路包含位於該散濕部的下游,且,位於該冷卻部的上游的風路部分;該壁部包含位於該風路部分與該散濕部之間的遮蔽部。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除濕機,其中,該冷卻部、該吸濕部、該散熱部沿著第一方向排列; 該散濕部與該冷卻部被配置為,使得已通過該散濕部的空氣沿著相對於該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被供給到該冷卻部。
- 如請求項5所述的除濕機,其中,相對於該散熱部該加熱部沿著該第二方向配置在分離的位置。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除濕機,其中,在該外殼的內部,還形成有第二風路;在該第二風路,該冷卻部、該吸濕部、該散熱部是以該冷卻部、該吸濕部、及該散熱部的順序配置。
- 如請求項7所述的除濕機,其中,在該外殼的內部還形成有第三風路;在該第三風路,該冷卻部、該散熱部是以該冷卻部、及該散熱部的順序配置。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除濕機,其中,在該外殼的內部還形成有第四風路;在該第四風路,配置有該散熱部。
- 如請求項9所述的除濕機,其還包括:開閉部件,開閉該第二風路、該第三風路、及該第四風路之中的至少一個風路。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除濕機,其還包括:供給部,對於流過該加熱部的周圍的空氣供給在該散熱部產生的熱。
- 一種除濕機,其包括:加熱部;散濕部,被供給已被該加熱部加熱的空氣;冷卻部,將空氣冷卻; 吸濕部,將空氣除濕;散熱部,使得熱經由冷媒在與該冷卻部之間移動,從而對空氣進行冷卻;及外殼,形成有第一風路;其中,在該第一風路,該加熱部、該散濕部、該冷卻部、該吸濕部、該散熱部是以該加熱部、該散濕部、該冷卻部、該吸濕部、及該散熱部的順序配置;所述殼體以流入所述第一風路的空氣在所述冷卻部和所述散熱部之間不分支的方式形成第一風路;在該外殼的內部,還形成有第二風路與第三風路;在該第二風路,該冷卻部、該吸濕部、該散熱部是以該冷卻部、該吸濕部、及該散熱部的順序配置;在該第三風路,該冷卻部、該散熱部是以該冷卻部、及該散熱部的順序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58932 | 2019-03-26 | ||
JP2019058932 | 2019-03-26 | ||
WOPCT/JP2020/012165 | 2020-03-19 | ||
PCT/JP2020/012165 WO2020196213A1 (ja) | 2019-03-26 | 2020-03-19 | 除湿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03775A TW202103775A (zh) | 2021-02-01 |
TWI825294B true TWI825294B (zh) | 2023-12-11 |
Family
ID=72611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09875A TWI825294B (zh) | 2019-03-26 | 2020-03-24 | 除濕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372313B2 (zh) |
CN (1) | CN113597335A (zh) |
TW (1) | TWI825294B (zh) |
WO (1) | WO202019621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2235783A (zh) * | 2021-03-09 | 2022-09-16 |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 除濕機 |
JP2022151382A (ja) * | 2021-03-26 | 2022-10-07 |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20385A (ja) * | 2005-02-14 | 2006-08-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除湿装置 |
US20070220914A1 (en) * | 2006-03-27 | 2007-09-27 | Rotor Source Inc. | Hybrid desiccant dehumidifier |
CN101915443A (zh) * | 2004-11-09 | 2010-12-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JP2011092867A (ja) * | 2009-10-30 | 2011-05-12 | Panasonic Corp | 除湿装置 |
JP2015190755A (ja) * | 2014-03-27 | 2015-11-02 | 株式会社アースクリーン東北 | 食品売場用のデシカント空調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61170B2 (ja) * | 2004-11-09 | 2011-03-30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JP5011777B2 (ja) * | 2006-03-28 | 2012-08-2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除湿機 |
JP2008200615A (ja) * | 2007-02-21 | 2008-09-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除湿装置 |
JP4781384B2 (ja) * | 2008-04-11 | 2011-09-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CN101822934B (zh) * | 2010-02-01 | 2012-05-23 | 北京亚都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 风路结构以及具有该风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 |
JP6390003B2 (ja) * | 2014-11-10 | 2018-09-1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JP7170184B2 (ja) * | 2017-03-01 | 2022-11-1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
2020
- 2020-03-19 CN CN202080019787.XA patent/CN113597335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3-19 WO PCT/JP2020/012165 patent/WO202019621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3-19 JP JP2021509285A patent/JP7372313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3-24 TW TW109109875A patent/TWI82529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5443A (zh) * | 2004-11-09 | 2010-12-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除湿装置 |
JP2006220385A (ja) * | 2005-02-14 | 2006-08-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除湿装置 |
US20070220914A1 (en) * | 2006-03-27 | 2007-09-27 | Rotor Source Inc. | Hybrid desiccant dehumidifier |
JP2011092867A (ja) * | 2009-10-30 | 2011-05-12 | Panasonic Corp | 除湿装置 |
JP2015190755A (ja) * | 2014-03-27 | 2015-11-02 | 株式会社アースクリーン東北 | 食品売場用のデシカント空調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96213A1 (ja) | 2020-10-01 |
TW202103775A (zh) | 2021-02-01 |
CN113597335A (zh) | 2021-11-02 |
JP7372313B2 (ja) | 2023-10-31 |
JPWO2020196213A1 (zh) | 2020-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10590C (zh) | 加湿器 | |
TWI825294B (zh) | 除濕機 | |
JP2008200615A (ja) | 除湿装置 | |
AU2008263367A1 (en) | Humidity controller | |
AU2008263368A1 (en) | Humidity controller | |
JP6998502B2 (ja) | 除湿装置 | |
JP5092447B2 (ja) | 除湿装置 | |
JP2018161629A (ja) | 除湿装置 | |
KR101656770B1 (ko) | 빌트인 제습기 | |
KR102436120B1 (ko) | 토출공기의 온도를 저감시킬 수 있는 제습기 | |
WO2022191023A1 (ja) | 除湿機 | |
JP2022060872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21090898A (ja) | 除湿装置 | |
JP2022137829A (ja) | 除湿機 | |
JP7244764B2 (ja) | 加湿ユニット | |
JP2022137828A (ja) | 調湿装置 | |
CN111561749B (zh) | 除湿机 | |
JP7065446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7244766B2 (ja) | 加湿ユニット | |
JP2023074836A (ja) | 除湿機 | |
JP2022088903A (ja) | 除湿機 | |
KR101162165B1 (ko) | 가습기 | |
JP2024046452A (ja) | 空気調和機 | |
KR100707442B1 (ko) | 가습기 | |
JP2021154212A (ja) | 除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