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5783A - 除濕機 - Google Patents

除濕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5783A
TW202235783A TW111105697A TW111105697A TW202235783A TW 202235783 A TW202235783 A TW 202235783A TW 111105697 A TW111105697 A TW 111105697A TW 111105697 A TW111105697 A TW 111105697A TW 202235783 A TW202235783 A TW 2022357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pening
unit
dehumidifier
pa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5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光義
黑田大貴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5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578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能夠使除濕轉子的吸附構件輕量化的除濕機。 除濕機(100)包括加熱部(6)以及除濕轉子(7)。除濕轉子(7)以旋轉軸線(AX)為中心旋轉。除濕轉子(7)包含可吸附水分且可脫離水分的吸附構件(71)。吸附構件(71)包含相對區域(R71)以及開口部(71a)。相對區域(R71)在旋轉軸線(AX)的軸向上與加熱部(6)相對。開口部(71a)在相對於旋轉軸線(AX)的徑向比相對區域(R71)配置於更內側,且能夠供空氣通過。

Description

除濕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除濕機。
以往,已知有具備有加熱部和除濕轉子的除濕機(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8-207183號公報)。在日本特開2008-207183號公報中記載了一種除濕機,該除濕機具備使除濕轉子吸附空氣中的水分的風路和從除濕轉子排放水分的風路。在從除濕轉子排放水分的風路中配置有發熱單元。通過發熱單元加熱的空氣通過除濕轉子,從而從除濕轉子排放水分。
然而,除濕轉子通常包含可吸附水分且可脫離水分的吸附構件。為了確保吸附構件的除濕性能,難以使吸附構件小型化。因此,存在難以使吸附構件輕量化這樣的問題。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能夠使除濕轉子的吸附構件輕量化的除濕機。
本發明之一個方面之除濕機包括加熱部以及除濕轉子。所述除濕轉子以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所述除濕轉子包含可吸附水分且可脫離水分之吸附構件。所述吸附構件包含相對區域以及開口部。所述相對區域在所述旋轉軸線之軸向上與所述加熱部相對。所述開口部在相對於所述旋轉軸線之徑向上配置於比所述相對區域靠內側之位置,且能夠供空氣通過。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能夠使除濕轉子之吸附構件輕量化的除濕機。
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此外,對圖中相同或相當的部分標注同一附圖標記,並且不重複其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濕機100。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濕機100的立體圖。圖2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濕機100的內部的示意圖。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圖中示出相互正交的X軸、Y軸以及Z軸。Z軸與鉛垂方向平行,X軸及Y軸與水平方向平行。X軸正方向表示除濕機100的正面側,X軸負方向表示除濕機100的背面側。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方便,有時將從正面側觀察除濕機100時的右側作為除濕機100的右側,將其相反側作為除濕機100的左側進行說明。另外,有時將除濕機100的正面側作為除濕機100的前側,將除濕機100的背面側作為除濕機100的後側進行說明。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除濕轉子7的旋轉軸線AX與X軸大致平行。旋轉軸線AX的一側表示除濕機100的正面側,旋轉軸線AX的另一側表示除濕機100的背面側。
如圖1和圖2所示,除濕機100具備殼體1、罩構件2a、排水容器4和操作部5。
殼體1是中空的構件。如圖2所示,殼體1包括吹出口2、第一吸入口3a以及第二吸入口3b。
吹出口2例如形成於殼體1的前表面。吹出口2連通殼體1的內部與外部。吹出口2將殼體1的內部的空氣排出到殼體1的外部。吹出口2可以形成於殼體1,也可以位於殼體1的前表面以外的位置。
罩構件2a(參照圖1)是大致板狀的構件。罩構件2a覆蓋吹出口2。罩構件2a可旋轉地安裝於殼體1。罩構件2a作為風向板發揮功能,該風向板通過變更旋轉角度,將從吹出口2排放出的空氣的流動方向限定為與罩構件2a的旋轉角度相對應的方向。
第一吸入口3a例如形成於殼體1的後表面。第一吸入口3a例如在殼體1的後表面配置在上部且左右中央部。第一吸入口3a連通殼體1的內部與外部。第一吸入口3a使殼體1的外部的空氣流入到殼體1的內部。第一吸入口3a可以形成於殼體1,也可以位於殼體1的後表面以外的位置。
第二吸入口3b例如形成於殼體1的後表面。第二吸入口3b例如在殼體1的後表面配置於左右中央部。第二吸入口3b例如配置於第一吸入口3a的下方。第二吸入口3b連通殼體1的內部與外部。第二吸入口3b使殼體1的外部的空氣流入到殼體1的內部。第二吸入口3b可以形成於殼體1,也可以位於殼體1的後表面以外的位置。
排水容器4配置在殼體1內的下部。排水容器4可拆裝地收納在殼體1中。排水容器4儲存由除濕機100生成的水。
操作部5例如配置在殼體1的上部。操作部5受理來自外部的指示。
接著,參照圖2以及圖3,進一步對除濕機100進行說明。圖3是沿著圖2的III-III線的剖視圖。如圖2及圖3所示,除濕機100還具備加熱器6、除濕轉子7、冷卻部8、散熱部9、集水部10、送風部11、壓縮部12a、膨脹部12b。加熱器6、除濕轉子7、冷卻部8、散熱部9、送風部11、壓縮部12a以及膨脹部12b配置在殼體1的內部。
加熱器6通過發熱來加熱空氣。另外,加熱器6還對除濕轉子7的後述的吸附構件71進行加熱。加熱器6是本發明的“加熱部”的一個例子。加熱器6配置在第一吸入口3a的前方。加熱器6與第一吸入口3a相對。
除濕轉子7是大致圓板狀的構件。除濕轉子7以旋轉軸線AX為中心旋轉。旋轉軸19配置在旋轉軸線AX上。旋轉軸19可旋轉地支承除濕轉子7。除濕轉子7以旋轉軸19為中心旋轉。
除濕轉子7包括排濕部7a和吸濕部7b。排濕部7a是除濕轉子7中的上側部分。排濕部7a位於吸濕部7b的上方。在排濕部7a的後側配置有加熱器6和第一吸入口3a。排濕部7a與加熱器6相對。熱量從加熱器6被供給至排濕部7a。吸濕部7b是除濕轉子7中的下側部分。吸濕部7b與加熱器6不相對。此外,通過除濕轉子7旋轉,除濕轉子7的外周部交替地重複位於排濕部7a的狀態和位於吸濕部7b的狀態。
吸濕部7b對空氣進行除濕。詳細而言,後述的吸附構件71中的位於吸濕部7b的部分對空氣進行除濕。其結果,從吸濕部7b排放出被除濕後的空氣(乾燥空氣)。
排濕部7a具有排濕功能,該排濕功能通過供給被加熱器6加熱後的空氣而使包含由吸濕部7b除濕後的水分的空氣(高濕度的空氣)排放。詳細而言,通過供給被加熱器6加熱後的空氣,由吸濕部7b從空氣除濕後的水分在排濕部7a中被氣化。其結果,從排濕部7a排放高濕度的空氣。
對加熱器6與排濕部7a的關係進行說明。
加熱器6例如包括鎳鉻電熱絲加熱器或陶瓷加熱器,以電力進行運轉。加熱器6具有與排濕部7a的排濕功能相應的加熱功能。換言之,加熱器6以使供給到排濕部7a的空氣的溫度成為規定溫度的方式對空氣進行加熱。規定溫度是排濕部7a(後述的吸附構件71)能夠有效地發揮排濕功能的溫度。在本實施方式中,加熱器6例如以200℃~300℃左右發熱,從而以使供給到排濕部7a的空氣的溫度成為規定溫度的方式對空氣進行加熱。
壓縮部12a對製冷劑進行壓送。壓縮部12a包括壓縮機。膨脹部12b對製冷劑進行減壓。膨脹部12b例如包括毛細管。在殼體1的內部形成製冷循環。製冷循環是形成將壓縮部12a、散熱部9、膨脹部12b、冷卻部8連結成環狀而成的循環路徑並利用壓縮部12a使製冷劑通過循環路徑循環的循環。在製冷循環中,通過壓縮部12a動作而使製冷劑被高溫高壓化。被高溫高壓化後的製冷劑被送到散熱部9。散熱部9通過在通過散熱部9的空氣中使製冷劑的熱量散熱來冷卻製冷劑。通過了散熱部9的製冷劑被送到膨脹部12b。膨脹部12b通過對被散熱部9冷卻後的製冷劑進行減壓,從而生成被低溫低壓化的製冷劑。通過了膨脹部12b的製冷劑被輸送至冷卻部8。冷卻部8通過從膨脹部12b供給被低溫低壓化後的製冷劑而被冷卻。通過了冷卻部8的製冷劑被輸送至壓縮部12a。在製冷循環中,製冷劑按壓縮部12a、散熱部9、膨脹部12b及冷卻部8的順序循環,從而抑制冷卻部8的溫度上升。此外,在製冷循環中,由於被壓縮部12a高溫高壓化的製冷劑被送至散熱部9,因此高溫高圧散熱部9的溫度上升。
冷卻部8進行熱交換從而冷卻空氣。冷卻部8包括蒸發器。冷卻部8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形狀。冷卻部8與吸濕部7b相對配置。冷卻部8配置於吸濕部7b的後方。冷卻部8配置於加熱器6的下方。在冷卻部8的前方配置有吸濕部7b。
冷卻部8通過冷卻空氣,使空氣中的水蒸氣結露。其結果,空氣被除濕並生成水。
在本實施方式中,從排濕部7a排放高濕度的空氣。從排濕部7a排放出的空氣被供給到冷卻部8。然後,冷卻部8從排濕部7a排放出的空氣生成結露而進行除濕。
散熱部9通過在製冷循環中冷卻製冷劑從而冷卻冷卻部8。即,散熱部9經由製冷劑(例如氟利昂氣體)來冷卻冷卻部8。散熱部9包括電容器。散熱部9配置於吸濕部7b的前方。
集水部10回收由冷卻部8生成的水。集水部10配置於冷卻部8的下方。由冷卻部8生成的水向集水部10滴下。
集水部10例如形成為漏斗狀,並將接收到的水向排水容器4引導。其結果,水儲存在排水容器4中。
送風部11吹送空氣。送風部11包括風扇。送風部11例如配置於散熱部9的前方。
除濕機100還具備存儲部13和控制部14。
存儲部13例如包含ROM(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和RA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之類的主存儲裝置(例如半導體記憶體),還可以包括輔助存儲裝置(例如硬碟驅動器)。主存儲裝置和/或輔助存儲裝置存儲由控制部S2執行的各種電腦程式。
控制部14包含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及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處理單元)之類的處理器。控制部14控制除濕機100的各要素。
接著,參照圖2、圖4及圖5,詳細說明除濕轉子7的結構。圖4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除濕轉子7的構造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從後方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除濕轉子7的吸附構件71的構造的圖。
如圖4所示,除濕轉子7包括吸附構件71和保持構件73。吸附構件71例如是大致圓板狀的構件。吸附構件71可吸附水分且可脫離水分。吸附構件71例如包含沸石。吸附構件71呈大致圓環狀。
另外,如圖5所示,吸附構件71還包括相對區域R71和開口部71a。相對區域R71是在旋轉軸線AX的軸向上與加熱器6相對的區域。此外,在圖5中,為了容易理解,對相對區域R71塗布陰影線。另外,加熱器6由雙點劃線示出。相對區域R71配置於排濕部7a。被加熱器6加熱後的高溫空氣通過相對區域R71。
開口部71a在相對於旋轉軸線AX的徑向RD(參照圖4)上配置於比相對區域R71靠內側的位置。另外,開口部71a在相對於旋轉軸線AX的徑向上RD配置於比排濕部7a和吸濕部7b靠內側的位置。另外,開口部71a配置於比第二吸入口3b(參照圖2)的上端高的位置。即,開口部71a不與第二吸入口3b相對。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開口部71a形成為旋轉軸線AX在內部通過。開口部71a在沿著旋轉軸線AX的方向上貫通吸附構件71。開口部71a能夠供空氣通過。
如圖4所示,保持構件73保持吸附構件71。保持構件73包括前側保持部74、後側保持部75及中央保持部76。前側保持部74從前側安裝於吸附構件71。前側保持部74保持吸附構件71的前表面和外周面71b。前側保持部74呈框狀。前側保持部74包括配置在旋轉軸線AX上的中央孔74a和相對於中央孔74a配置在徑向RD外側的多個流通孔74b。流通孔74b能夠供空氣通過。
後側保持部75呈圓環狀。後側保持部75保持吸附構件71的後表面71c和外周面71b。後側保持部75包括外周面75a和齒部75b。外周面75a嵌合於前側保持部74的外周部。齒部75b例如與馬達等驅動部的齒輪卡合。通過驅動部進行旋轉驅動,除濕轉子7以旋轉軸線AX為中心旋轉。
中央保持部76插入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在中央保持部76的中央部設置有安裝於前側保持部74的中央孔74a的安裝部(未圖示)。
另外,保持構件73包括供旋轉軸19(參照圖2)插通的插通部76a。在本實施方式中,插通部76a配置於中央保持部76。插通部76a配置於旋轉軸線AX上。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插通部76a形成於中央保持部76,但例如也可以形成於前側保持部74或後側保持部75。
另外,中央保持部76包括供空氣能夠通過的多個流通孔76b。流通孔76b在沿著旋轉軸線AX的方向上貫通中央保持部76。流通孔76b相對於插通部76a配置於徑向RD外側。多個流通孔76b繞著旋轉軸線AX大致等間隔地配置。
另外,插通部76a配置於開口部71a內。空氣能夠通過插通部76a與開口部71a的內周面71d之間。
具體而言,中央保持部76的流通孔76b經由開口部71a與前側保持部74的流通孔74b、中央保持部76的流通孔76b連通。流入到中央保持部76的流通孔76b的空氣經由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和前側保持部74的流通孔74b在除濕轉子7的前方通過。此外,由於在插通部76a插通有旋轉軸19,因此插通部76a不能使空氣通過。
以上,如參照圖4及圖5所說明的那樣,吸附構件71包括開口部71a。開口部71a能夠供空氣通過。另外,開口部71a配置於比相對區域R71靠內側的位置。吸附構件71中的比相對區域R71靠內側的部分由於被加熱後的空氣幾乎不通過,因此幾乎無助於排濕。因此,即使在吸附構件71中的比相對區域R71靠內側的部分形成開口部71a,除濕性能也幾乎不降低。其結果,能夠抑制除濕性能降低,並且使吸附構件71輕量化。
另外,如參照圖4及圖5所說明的那樣,空氣能夠通過插通部76a與開口部71a的內周面71d之間。因此,能夠以使空氣通過插通部76a的周圍的方式構成除濕轉子7。另外,吸附構件71中的越是靠近旋轉軸線AX的部分,越不影響除濕性能。因此,在與插通部76a相鄰的部分形成開口部71a是特別有效的。
接下來,參照圖2及圖3,對形成於殼體1的內部的第一流通路徑F1及第二流通路徑F2進行說明。
如圖2及圖3所示,送風部11吹送空氣,從而生成第一流通路徑F1及第二流通路徑F2。第一流通路徑F1及第二流通路徑F2是供空氣移動的流路。
第一流通路徑F1包括第一路徑部分F11、一對第二路徑部分F12、一對第三路徑部分F13、一對第四路徑部分F14和第五路徑部分F15。
第一路徑部分F11位於殼體1內的左右中央部,且位於冷卻部8以及散熱部9各自的上方。第一路徑部分F11與第一吸入口3a連通,並從第一吸入口3a向前方延伸。第一路徑部分F11通過加熱器6和排濕部7a。第一路徑部分F11的前端部F1a位於加熱器6的前方。
一對第二路徑部分F12與第一路徑部分F11的前端部F1a相連。一對第二路徑部分F12以從第一路徑部分F11的前端部F1a分流的方式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左右方向)延伸。
一對第三路徑部分F13分別與一對第二路徑部分F12的端部F2a相連,並從端部F2a向後方延伸。一對第三路徑部分F13通過排濕部7a的左右兩側。一對第三路徑部分F13的後端部F3a位於冷卻部8的上方。
一對第四路徑部分F14分別與一對第三路徑部分F13的後端部F3a相連,並從後端部F3a向下方延伸。另外,一對第四路徑部分F14朝向下方相互接近,並在除濕轉子7的後方合流。一對第四路徑部分F14形成於冷卻部8。
第五路徑部分F15與第四路徑部分F14的下端部F4a相連,並從下端部F4a向前方延伸。第五路徑部分F15通過除濕轉子7和散熱部9。第五路徑部分F15通至送風部11。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五路徑部分F15主要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
第二流通路徑F2位於第一流通路徑F1的下方。第二流通路徑F2與第二吸入口3b連通。在第二流通路徑F2中,冷卻部8、吸濕部7b以及散熱部9按冷卻部8、吸濕部7b以及散熱部9的順序配置。第二流通路徑F2通至送風部11。
另外,送風部11通過吹送空氣,在殼體1的內部生成排出流通路徑FZ。排出流通路徑FZ是供空氣移動的流路。排出流通路徑FZ從送風部11形成至吹出口2。
經由第一吸入口3a流入到殼體1的內部的空氣在第一流通路徑F1以及排出流通路徑FZ中流動之後,從吹出口2排出到殼體1的外部。在第一流通路徑F1中,空氣按加熱器6、排濕部7a、冷卻部8、除濕轉子7的開口部71a以及散熱部9的順序流動。
經由第二吸入口3b流入到殼體1的內部的空氣在第一流通路徑F2以及排出流通路徑FZ中流動之後,從吹出口2排出到殼體1的外部。在第二流通路徑F2中,空氣按冷卻部8、吸濕部7b以及散熱部9的順序流動。
除濕機100還具備多個壁部15。多個壁部15的每一個通過分隔殼體1的內部,形成第一流通路徑F1。
多個壁部15包括一對第一壁部15a、一對第二壁部15b、第三壁部15c、第四壁部15d、第五壁部15e及第六壁部15f。多個壁部15例如是板狀的構件。多個壁部15例如由樹脂製成。
各第一壁部15a配置在第一路徑部分F11與第三路徑部分F13之間。第一壁部15a通過將殼體1的內部中的位於排濕部7a的後方的空間左右分隔,將第一路徑部分F11和第三路徑部分F13相互劃分。第一壁部15a配置在冷卻部8的上方。一對第一壁部15a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分離。在一對第一壁部15a之間存在第一路徑部分F11。在一對第一壁部15a之間配置有加熱器6。
各第二壁部15b配置在第一路徑部分F11與第三路徑部分F13之間。第二壁部15b通過將殼體1的內部中的位於排濕部7a的前方的空間左右分隔,將第一路徑部分F11和第三路徑部分F13相互劃分。第二壁部15b配置在散熱部9的上方。在一對第二壁部15b之間存在第一路徑部分F11。在第一壁部15a與第二壁部15b之間配置有排濕部7a。
第三壁部15c配置在第二壁部15b的前方。在第三壁部15c與第二壁部15b之間存在第二路徑部分F12。第三壁部15c配置在除濕轉子7的前方。第三壁部15c通過將殼體1的內部中的位於除濕轉子7的前方的空間前後分隔,形成第二路徑部分F12。在第三壁部15c的後方存在第二路徑部分F12。
第四壁部15d配置在加熱器6與散熱部9之間。第四壁部15d與第三壁部15c的下部相連。第四壁部15d將殼體1的內部的空間中的位於散熱部9的上方的空間上下分隔。在第四壁部15d的上方存在第一路徑部分F11、第二路徑部分F12和第三路徑部分F13。第四壁部15d的下側存在第五路徑部分F15。
第五壁部15e配置在冷卻部8的後方。第五壁部15e形成為從後方覆蓋冷卻部8。第五壁部15e也可以是殼體1的一部分。另外,第五壁部15e也可以是與殼體1不同的構件。第五壁部15e將第一吸入口3a和第二吸入口3b上下分隔。
第六壁部15f配置在冷卻部8的前方。第六壁部15f隔著冷卻部8與第五壁部15e相對。在第六壁部15f與第五壁部15e之間存在第二路徑部分F14。第六壁部15f的下端fa位於比冷卻部8的下端81靠上方的位置。第四路徑部分F14在比第六壁部15f靠下側的位置與第五路徑部分F15相連。
接著,參照圖2以及圖3對除濕機100的動作進行說明。
如圖2以及圖3所示,殼體1的外部的空氣在經由第一吸入口3a流入到殼體1的內部之後,依次流過加熱器6、排濕部7a、冷卻部8、除濕轉子7的開口部71a以及散熱部9,並從吹出口2向殼體1的外部排出。
經由第一吸入口3a流入殼體1的內部的空氣被加熱器6加熱。被加熱器6加熱後的空氣被供給到排濕部7a。然後,被加熱器6加熱後的空氣使在吸附構件71中的位於排濕部7a的部分中包含的水分氣化。其結果,生成高濕度的空氣。高濕度的空氣從排濕部7a排放。
從排濕部7a排放出的高濕度的空氣被冷卻部8冷卻。其結果,生成結露。由結露生成的水經由集水部10向排水容器4排出。
從冷卻部8排放出的空氣被供給到除濕轉子7。被供給到除濕轉子7的空氣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而被供給到散熱部9後,從吹出口2向殼體1的外部排放。
另外,殼體1的外部的空氣在經由第二吸入口3b流入到殼體1的內部後,依次流過冷卻部8、吸濕部7b以及散熱部9,並從吹出口2排出到殼體1的外部。
經由第二吸入口3b流入到殼體1的內部的空氣通過冷卻部8使空氣中的水分結露而被除濕。然後,被冷卻部8除濕後的空氣進一步被吸濕部7b除濕。其結果,能夠有效地乾燥空氣。另外,被吸濕部7b除濕後的空氣在供給到散熱部9後,從吹出口2排放到殼體1的外部。在本實施方式中,被冷卻部8冷卻後的空氣被供給到散熱部9,因此能夠抑制散熱部9的溫度上升。其結果,能夠提高製冷循環下的冷卻部8的冷卻效率。
[第二實施方式] 參照圖6至圖8,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濕機100。圖6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濕機100的內部的示意圖。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對具備對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進行調節的風量調節部90的例子進行說明。
如圖6所示,除濕機100具備風量調節部90。風量調節部90與除濕轉子7的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相對。風量調節部90例如配置在除濕轉子7的上游側即後側。風量調節部90例如也可以配置在除濕轉子7的下游側即前側。此外,“上游”、“下游”表示空氣流動方向上的上游和下游。
風量調節部90例如配置在除濕轉子7的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後方。風量調節部90配置在第五路徑部分F15上。通過風量調節部90後的空氣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風量調節部90變更空氣通過風量調節部90的面積。例如,若風量調節部90使空氣通過的面積變大,則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增加。另一方面,若風量調節部90使空氣通過的面積變窄,則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減少。
如參照圖6說明的那樣,除濕機100具備風量調節部90。風量調節部90調節通過除濕轉子7的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因此,能夠調節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其結果,能夠高效地對空氣進行除濕。
具體而言,例如,在室內的相對濕度比較低的情況下,通過減少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使得從第一吸入口3a流入的空氣容易通過吸附構件71的吸濕部7b。因此,能夠吸收第五路徑部分F15的空氣。因此,由於在排濕部7a中的排濕量增加,因此能夠抑制通過排濕部7a後的空氣的溫度變高。其結果,容易由冷卻部8將空氣冷卻到露點溫度以下,因此能夠高效地對空氣進行除濕。
此外,例如,在室內的相對濕度比較低的情況下,在使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增多的時,排濕部7a中的排濕量變少,通過排濕部7a後的空氣在溫度高的狀態下容易到達冷卻部8。因此,空氣不會成為露點溫度以下,除濕量有可能降低。
另一方面,例如,在室內的相對濕度比較高的情況下,通過增多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使得從第一吸入口3a流入的空氣容易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因此,能夠增加第一流通路徑F1的風量。在相對濕度高的情況下,吸濕部7b中的除濕量和排濕部7a中的排濕量充足,因此通過排濕部7a後的空氣的溫度不易變高。其結果,通過增加第一流通路徑F1的風量,能夠增加除濕量。
接著,參照圖7和圖8,對風量調節部90的結構進行說明。圖7和圖8是從背面側示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濕機100的風量調節部90和中央保持部76的結構的圖。此外,在圖7及圖8中,為了簡化附圖,省略了吸附構件71、前側保持部74以及後側保持部75。
如圖7所示,風量調節部90包括閘板91、罩93、閘板驅動部95以及驅動傳遞部(未圖示)。在圖7中,閘板91以與罩93重疊的方式配置。
閘板91能夠調節從後側觀察時的閘板91的面積。閘板驅動部95固定在罩93上。閘板驅動部95例如包括馬達。閘板驅動部95向驅動傳遞部傳遞驅動力,從驅動傳遞部向閘板91傳遞驅動力。因此,閘板驅動部95能夠使閘板91移動。
如圖7及圖8所示,閘板驅動部95使閘板91圍繞旋轉軸線AX移動。具體而言,閘板91能夠變更從罩93沿周向突出的量。如圖8所示,在閘板91伸長至相鄰的閘板91的狀態下,成為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被閘板91和罩93大致堵塞的狀態。因此,空氣幾乎不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
接著,參照圖6至圖8,說明風量調節部90的控制方法。如圖6所示,除濕機100還具備用於檢測室內的相對濕度的濕度感測器101。“室內”表示設置有除濕機100的房間或空間的內部。此外,在圖6中,濕度感測器101配置在殼體1的前側的上部,但只要能夠檢測室內的相對濕度,濕度感測器101的配置位置沒有特別限定。例如,濕度感測器101既可以配置於第一吸入口3a,也可以配置於第二吸入口3b。濕度感測器101將檢測結果發送至控制部14。
控制部14根據濕度感測器101的檢測結果,控制風量調節部90。即,控制部114根據濕度感測器101的檢測結果來控制風量調節部90,從而調節通過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因此,能夠自動調節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其結果,能夠自動且高效地對空氣進行除濕。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室內的相對濕度比較低的情況下,控制部114控制風量調節部90,使通過除濕轉子7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減少。另一方面,在室內的相對濕度比較高的情況下,控制部114控制風量調節部90,使通過除濕轉子7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變多。
具體而言,在室內的相對濕度例如為0%以上且小於30%的情況下,如圖8所示,控制部14控制風量調節部90,使得閘板91伸長到最大。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變得最少。
另一方面,在室內的相對濕度例如為70%以上100%以下的情況下,如圖7所示,控制部14控制風量調節部90,使得閘板91整體與罩93重疊。在這種情況下,空氣容易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因此,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變得最多。
在此,在室內的相對濕度例如為0%以上且小於30%的情況下,將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設為第一量。另外,在室內的相對濕度例如為70%以上100%以下的情況下,將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設為第二量。第一量比第二量少。
另外,在室內的相對濕度例如為30%以上且小於70%的情況下,控制部14也可以控制風量調節部90,使得通過吸附構件71的開口部71a的空氣的量(以下,記載為第三量)大於第一量且小於第二量。此外,在室內的相對濕度例如為30%以上且小於70%的情況下,控制部14也可以以使第三量與第一量或第二量相同的方式控制風量調節部90。
以上,參照附圖說明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的實施方式,能夠在不脫離其主旨的範圍內在各種方式中進行實施。另外,通過適當地組合上述實施方式中公開的多個構成要素,能夠形成各種發明。例如,可以從實施方式中所示的所有構成要素中刪除若干構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適當地組合不同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附圖中,為了容易理解,作為主體示意性地示出了每個構成要素,且為了方便繪圖,圖中所示的每個構成要素的厚度、長度、數量等可能與實際不同。另外,上述實施方式所示的各構成要素的材質、形狀,尺寸等僅為一例,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在實質上不脫離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圖1至圖5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以及圖6至圖8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吸附構件71包括一個開口部71a的例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吸附構件71也可以包括多個開口部71a。在這種情況下,例如也可以將多個開口部71a在插通部76a的周圍等間隔地配置。
另外,在上述的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使閘板91繞旋轉軸線AX移動的例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以使閘板91在上下或左右直線地伸縮。另外,閘板91例如也可以由公知的相機的光圈結構構成。
另外,在上述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將風量調節部90相對於開口部71a配置在後側或者前側的例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以將風量調節部90固定於除濕轉子7。另外,也可以將風量調節部90配置在開口部71a內。
另外,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和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殼體1的後表面形成第一吸入口3a和第二吸入口3b,且在殼體1的前表面形成吹出口2的例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一吸入口3a、第二吸入口3b及吹出口2的位置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也可以將第一吸入口3a和第二吸入口3b形成在殼體1的前表面,將吹出口2形成在殼體1的後表面。另外,也可以將第一吸入口3a和第二吸入口3b形成在彼此不同的面。另外,也可以將第一吸入口3a、第二吸入口3b以及吹出口2形成在殼體1的相同的面上。
另外,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及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旋轉軸線AX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例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以配置成使旋轉軸線AX在左右方向(與Y軸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另外,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及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設置一個第一吸入口3a,並使從第一吸入口3a流入的空氣在除濕轉子7的前方分流的例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在左右兩側設置第一吸入口3a,使從兩個第一吸入口3a流入的空氣在殼體1的內部合流後,導入除濕轉子7。
另外,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及第二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將加熱器6相對於除濕轉子7配置在上游側的例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也可以將加熱器6相對於除濕轉子7配置在下游側。 [產業上的實用性]
本發明能夠用於除濕機的領域。
1:殼體 2:吹出口 3a:第一吸入口 3b:第二吸入口 4:排水容器 6:加熱器(加熱部) 7:除濕轉子 7a:排濕部 7b:吸濕部 8:冷卻部 81:冷卻部的下端 9:散熱部 10:集水部 11:送風部 12a:壓縮部 12b:膨脹部 13:存儲部 14:控制部 15:壁部 15c:第三壁部 15d:第四壁部 15e:第五壁部 15f:第六壁部 19:旋轉軸 71:吸附構件 71a:開口部 71d:內周面 73:保持構件 76a:插通部 90:風量調節部 100:除濕機 101:濕度感測器 AX:旋轉軸線 R71:相對區域 fa:第六壁部的下端 FZ:排出流通路徑 F1:第一流通路徑 F2:第二流通路徑 F11:第一路徑部分 F12:第二路徑部分 F13:第三路徑部分 F14:第四路徑部分 F15:第五路徑部分 F1a:第一路徑部分的前端部 F2a:第二路徑部分的端部 F3a:第三路徑部分的後端部 F4a:第四路徑部分的下端部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濕機的立體圖。 圖2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濕機的內部的示意圖。 圖3是沿著圖2中的III-III線的剖視圖。 圖4是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除濕轉子的構造的分解立體圖。 圖5是從後方示出第一實施方式的除濕轉子的吸附構件的結構的圖。 圖6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濕機的內部的示意圖。 圖7是從背面側示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濕機的風量調節部和中央保持部的結構的圖。 圖8是從背面側示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濕機的風量調節部和中央保持部的結構的圖。
100:除濕機
1:殼體
2:吹出口
3a:第一吸入口
3b:第二吸入口
4:排水容器
6:加熱器(加熱部)
7:除濕轉子
7a:排濕部
7b:吸濕部
8:冷卻部
81:冷卻部的下端
9:散熱部
10:集水部
11:送風部
12a:壓縮部
12b:膨脹部
13:存儲部
14:控制部
15:壁部
15c:第三壁部
15d:第四壁部
15e:第五壁部
15f:第六壁部
fa:第六壁部的下端
19:旋轉軸
71a:開口部
AX:旋轉軸線
FZ:排出流通路徑
F1:第一流通路徑
F2:第二流通路徑
F11:第一路徑部分
F12:第二路徑部分
F13:第三路徑部分
F14:第四路徑部分
F15:第五路徑部分
F1a:第一路徑部分的前端部
F2a:第二路徑部分的端部
F3a:第三路徑部分的後端部
F4a:第四路徑部分的下端部

Claims (4)

  1. 一種除濕機,其中,包括: 加熱部;以及 除濕轉子,其以旋轉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 所述除濕轉子包含可吸附水分且可脫離水分之吸附構件, 所述吸附構件包含: 相對區域,其在所述旋轉軸線之軸向上與所述加熱部相對;以及 開口部,其在相對於所述旋轉軸線之徑向上配置於比所述相對區域靠內側的位置,且能夠供空氣通過。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除濕機,其中, 還包括旋轉軸,其可旋轉地支承所述除濕轉子, 所述除濕轉子還包含保持構件,所述保持構件用於保持所述吸附構件, 所述保持構件包含挿通有所述旋轉軸之挿通部; 所述挿通部配置於所述開口部內, 空氣能夠通過所述挿通部與所述開口部的內周面之間。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除濕機,其中, 還包括風量調節部,其與所述開口部相對,並用於調節通過所述開口部之空氣之量。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除濕機,其中,還包括: 濕度感測器,其用於檢測室內的相對濕度;以及 控制部,其用於控制所述風量調節部, 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濕度感測器之檢測結果來控制所述風量調節部,從而調節通過所述開口部之空氣之量。
TW111105697A 2021-03-09 2022-02-16 除濕機 TW2022357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7511 2021-03-09
JP2021037511 2021-03-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5783A true TW202235783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7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5697A TW202235783A (zh) 2021-03-09 2022-02-16 除濕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191023A1 (zh)
TW (1) TW202235783A (zh)
WO (1) WO202219102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40059Y2 (zh) * 1976-11-08 1978-09-28
JP2005021840A (ja) * 2003-07-04 2005-01-27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熱交換型除湿ロータ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シカント空調機
JP2007253060A (ja) * 2006-03-23 2007-10-04 Earth Clean Tohoku:Kk 除湿ロータおよびその除湿ロータを備えたデシカント空調装置
JP4999518B2 (ja) * 2007-03-29 2012-08-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加湿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405801B2 (ja) * 2008-11-07 2014-02-0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デシカント空調装置
JP5497492B2 (ja) * 2010-03-11 2014-05-21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デシカント空調装置
JP5814671B2 (ja) * 2011-07-19 2015-1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除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372313B2 (ja) * 2019-03-26 2023-10-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除湿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1023A1 (ja) 2022-09-15
JPWO2022191023A1 (zh) 2022-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7884B2 (en) Air conditioner
AU2008263367B2 (en) Humidity controller
CN100410590C (zh) 加湿器
JP2007260524A (ja) 除湿機
JP4910607B2 (ja) 除湿装置
TWI825294B (zh) 除濕機
ES2688602T3 (es) Dispositivo de ventilación de acondicionamiento de humedad
JP4802647B2 (ja) 除湿装置
JP5228337B2 (ja) ハイブリッド型除湿装置
TW202235783A (zh) 除濕機
JP2006281046A (ja) 除湿装置
JP2018161629A (ja) 除湿装置
JP2018161630A (ja) 除湿装置
JP2006255637A (ja) 除湿装置
JP2022137829A (ja) 除湿機
JP6231418B2 (ja) 冷房除湿システム
JP4661171B2 (ja) 除湿装置
WO2019087695A1 (ja) 吸着式冷凍装置
JP7178283B2 (ja) 除湿機
JP2022137828A (ja) 調湿装置
JP2022088903A (ja) 除湿機
WO2022201695A1 (ja) 除湿装置
JP2007181792A (ja) 除湿装置
JP2006187721A (ja) 除湿装置
JP2022060873A (ja) 空気調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