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4947B -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 Google Patents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4947B
TWI814947B TW108142328A TW108142328A TWI814947B TW I814947 B TWI814947 B TW I814947B TW 108142328 A TW108142328 A TW 108142328A TW 108142328 A TW108142328 A TW 108142328A TW I814947 B TWI814947 B TW I8149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ed glass
mentioned
layer
interlayer film
optical dist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2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2456A (zh
Inventor
武田祐磨
岩本達矢
石川由貴
河田晋治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2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2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4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49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605Type of plastici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3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two outer glass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43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acrylate (co)polymers or sal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61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vinyl ac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807Making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2B17/10899Making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introducing interlayers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935Making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introducing interlayers of synthetic resin as a preformed layer, e.g. formed by extru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plastic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2Mechan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33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32B2250/246All polymers belonging to those covered by groups B32B27/32 and B32B27/3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40Symmetrical or sandwich layers, e.g. ABA, ABCBA, ABCCB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1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102Ins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8Refra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58Impact strength, tough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06Transparent parts other than made from inorganic glass, e.g. polycarbonate glaz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8Car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抑制層合玻璃中之光學畸變之產生且可提高層合玻璃之阻尼性能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 本發明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係具有1層或2層以上之構造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具備包含樹脂之第1層,於將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具有縱150 mm及橫3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X,並針對所獲得之層合玻璃X進行特定之光學畸變之測定時,光學畸變值為3.00以下,於將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1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具有縱950 mm及橫15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Y,並針對所獲得之層合玻璃Y進行特定之衰減比之測定時,於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衰減比為5.0%以上。

Description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以獲得層合玻璃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上述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層合玻璃。
層合玻璃即便受到外部衝擊而破損,玻璃碎片之飛濺量亦較少而安全性優異。因此,上述層合玻璃係廣泛用於汽車、軌道車輛、航空器、船舶及建築物等。上述層合玻璃係藉由於2個玻璃板之間夾入層合玻璃用中間膜而製造。
作為上述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一例,於下述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如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具備第1層、及積層於上述第1層之第1表面之第2層,且上述第1層包含聚乙酸乙烯酯樹脂及塑化劑。
於下述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如下積層體,其具有:A層,其於-40~30℃之範圍內具有藉由依據JIS K7244-10於頻率1 Hz之條件下進行複剪切黏度試驗所測定之tanδ成為最大之波峰之樹脂組合物;及複數個B層;且於至少兩個B層之間積層有A層。於該積層體中,於將該積層體夾於縱300 mm、橫25 mm、厚1.9 mm之2片浮法玻璃之間時,於20℃下藉由中央加振法所測定之4次共振頻率下之損耗係數為0.2以上且依據ISO16940(2008)而算出之該4次共振頻率下之彎曲剛性為150 N・m以上。
於下述專利文獻3中揭示有如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於在藉由中央加振法之層合玻璃之阻尼試驗中針對夾於寬50 mm、長300 mm、厚3 mm之2片玻璃之間而獲得之層合玻璃,測定3次模式下之損耗係數之情形時,損耗係數成為0.2以上之溫度範圍之寬度為15℃以上。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WO2013/105657A1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6-10763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6-10822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使用專利文獻1~3所記載之中間膜之層合玻璃中,雖可於某種程度上提高阻尼性能,但有時仍會產生光學畸變。又,於以抑制光學畸變之產生之方式而設計之先前之層合玻璃中,阻尼性能有時會降低。如此,於使用先前之中間膜之層合玻璃中,難以抑制光學畸變之產生且提高阻尼性能。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層合玻璃中之光學畸變之產生且可提高層合玻璃之阻尼性能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又,本發明之目的亦在於提供一種使用上述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層合玻璃。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之較寬之態樣,提供一種層合玻璃用中間膜(於本說明書中,有時將「層合玻璃用中間膜」簡記為「中間膜」),其係具有1層或2層以上之構造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具備包含樹脂之第1層,於將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具有縱150 mm及橫3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X,並針對所獲得之層合玻璃X進行下述光學畸變之測定時,光學畸變值為3.00以下,於將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1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具有縱950 mm及橫15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Y,並針對所獲得之層合玻璃Y進行下述衰減比之測定時,於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衰減比為5.0%以上。
光學畸變之測定:準備如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其具備:光源單元,其照射照射光;投影面,其供投影透過測定對象物之上述照射光;圖像輸入部,其對上述投影面進行拍攝而生成深淺圖像;及圖像處理部,其基於上述深淺圖像之深淺之不均程度檢測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及橫向之光學畸變。準備上述層合玻璃X、及將可見光線透過率為88%之校正用單層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之校正用層合玻璃這2個測定對象物作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使用以未載置測定對象物之狀態下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30之方式且以上述校正用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14之方式進行過調整之上述光學畸變檢查裝置測定上述層合玻璃X之光學畸變值。測定條件設為環境溫度23℃、上述測定對象物之表面溫度25℃之條件。將所獲得之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之光學畸變值與上述測定對象物之橫向之光學畸變值中較小之值設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之光學畸變值。
衰減比之測定:將上述層合玻璃Y之第1表面以於每一個區域中成為縱5 cm以下及橫5 cm以下之方式進行分割。將上述層合玻璃Y之縱向之長度設為L1 ,將橫向之長度設為L2 ,將上述第1表面之1個頂點設為頂點O。此時,於上述層合玻璃Y之上述第1表面中,於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3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3 L2 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7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5 L2 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為0.6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8 L2 之位置此3個位置設置加速度計。於上述各區域中,利用衝擊錘對上述第1表面中之上述區域之縱向之中央位置且橫向之中央位置進行加振,算出傳輸函數。根據所獲得之傳輸函數算出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之衰減比。
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中所包含之上述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相對於數量平均分子量之分子量分佈比為8以下。
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中所包含之上述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為40℃以上且100℃以下。
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之玻璃轉移溫度下之tanδ為1.2以上。
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之200℃下之tanδ為0.5以上。
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為1.470以上且1.510以下。
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包含塑化劑。
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中間膜具有2層以上之構造,且具備積層於上述第1層之第1表面且包含樹脂之第2層。
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為1.460以上且1.500以下。
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與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為0.04以下。
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中間膜具有3層以上之構造,且具備積層於上述第1層之與上述第1表面為相反側之第2表面且包含樹脂之第3層。
根據本發明之較寬之態樣,提供一種層合玻璃,其具備第1層合玻璃構件、第2層合玻璃構件、及上述中間膜,於上述第1層合玻璃構件與上述第2層合玻璃構件之間配置有上述層合玻璃用中間膜。
根據本發明之較寬之態樣,提供一種層合玻璃,其具備第1層合玻璃構件、第2層合玻璃構件、及具有1層或2層以上之構造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上述中間膜具備包含樹脂之第1層,於進行下述光學畸變之測定時,光學畸變值為3.00以下,於進行下述衰減比之測定時,於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衰減比為5.0%以上。
光學畸變之測定:準備如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其具備:光源單元,其照射照射光;投影面,其供投影透過測定對象物之上述照射光;圖像輸入部,其對上述投影面進行拍攝而生成深淺圖像;及圖像處理部,其基於上述深淺圖像之深淺之不均程度檢測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及橫向之光學畸變。準備上述層合玻璃、及將可見光線透過率為88%之校正用單層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之校正用層合玻璃這2個測定對象物作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使用以未載置測定對象物之狀態下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30之方式且以上述校正用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14之方式進行過調整之上述光學畸變檢查裝置測定上述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值。測定條件設為環境溫度23℃、上述測定對象物之表面溫度25℃之條件。將所獲得之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之光學畸變值與上述測定對象物之橫向之光學畸變值中較小之值設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之光學畸變值。
衰減比之測定:將上述層合玻璃之第1表面以於每一個區域中成為縱5 cm以下及橫5 cm以下之方式進行分割。將上述層合玻璃之縱向之長度設為L1 ,將橫向之長度設為L2 ,將上述第1表面之1個頂點設為頂點O。此時,於上述層合玻璃之上述第1表面中,於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3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3 L2 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7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5 L2 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為0.6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8 L2 之位置此3個位置設置加速度計。於上述各區域中,利用衝擊錘對上述第1表面中之上述區域之縱向之中央位置且橫向之中央位置進行加振,算出傳輸函數。根據所獲得之傳輸函數算出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之衰減比。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中所包含之上述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相對於數量平均分子量之分子量分佈比為8以下。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中所包含之上述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為40℃以上且100℃以下。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之玻璃轉移溫度下之tanδ為1.2以上。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之200℃下之tanδ為0.5以上。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為1.470以上且1.510以下。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包含塑化劑。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中間膜具有2層以上之構造,且上述中間膜具備積層於上述第1層之第1表面且包含樹脂之第2層。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為1.460以上且1.500以下。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與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為0.04以下。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某一特定態樣中,上述中間膜具有3層以上之構造,且上述中間膜具備積層於上述第1層之與上述第1表面為相反側之第2表面且包含樹脂之第3層。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具有1層或2層以上之構造。本發明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具備包含樹脂之第1層。將本發明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具有縱150 mm及橫3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X。於針對所獲得之層合玻璃X進行上述光學畸變之測定時,光學畸變值為3.00以下。將本發明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1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具有縱950 mm及橫15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Y。於針對所獲得之層合玻璃Y進行上述衰減比之測定時,於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衰減比為5.0%以上。由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具備上述構成,故而可抑制層合玻璃中之光學畸變之產生,且可提高層合玻璃之阻尼性能。
本發明之層合玻璃具備第1層合玻璃構件、第2層合玻璃構件、及具有1層或2層以上之構造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中,上述中間膜具備包含樹脂之第1層。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中,於進行上述光學畸變之測定時,光學畸變值為3.00以下。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中,於進行上述衰減比之測定時,於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中,衰減比為5.0%以上。由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具備上述構成,故而可抑制光學畸變之產生,且可提高阻尼性能。
以下,對本發明之詳細內容進行說明。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 本發明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以下,有時簡記為「中間膜」)具有1層構造或2層以上之構造。本發明之中間膜具備包含樹脂之第1層。
將本發明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獲得具有縱150 mm及橫3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X。於針對所獲得之層合玻璃X進行下述光學畸變之測定時,光學畸變值為3.00以下。
光學畸變之測定:準備如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其具備:光源單元,其照射照射光;投影面,其供投影透過測定對象物之上述照射光;圖像輸入部,其對上述投影面進行拍攝而生成深淺圖像;及圖像處理部,其基於上述深淺圖像之深淺之不均程度檢測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及橫向之光學畸變。準備上述層合玻璃X、及將可見光線透過率為88%之校正用單層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之校正用層合玻璃這2個測定對象物作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使用以未載置測定對象物之狀態下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30之方式且以上述校正用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14之方式進行過調整之上述光學畸變檢查裝置測定上述層合玻璃X之光學畸變值。測定條件設為環境溫度23℃、上述測定對象物之表面溫度25℃之條件。將所獲得之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之光學畸變值與上述測定對象物之橫向之光學畸變值中較小之值設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之光學畸變值。
將本發明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1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獲得具有縱950 mm及橫15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Y。於針對所獲得之層合玻璃Y進行下述衰減比之測定時,於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中,衰減比為5.0%以上。
衰減比之測定:將上述層合玻璃Y之第1表面以於每一個區域中成為縱5 cm以下及橫5 cm以下之方式進行分割。將上述層合玻璃Y之縱向之長度設為L1 ,將橫向之長度設為L2 ,將上述第1表面之1個頂點設為頂點O。於上述層合玻璃Y之上述第1表面中,於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3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3 L2 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7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5 L2 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為0.6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8 L2 之位置此3個位置設置加速度計。於上述各區域中,利用衝擊錘對上述第1表面中之上述區域之縱向之中央位置且橫向之中央位置進行加振,算出傳輸函數。根據所獲得之傳輸函數算出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之衰減比。
由於本發明之中間膜具備上述構成,故而可抑制層合玻璃中之光學畸變之產生,且可提高層合玻璃之阻尼性能。
又,由於本發明之中間膜具備上述構成,故而可提高層合玻璃之隔音性。
即便於本發明之中間膜用於例如如電動汽車之低頻區域中之騒音成為課題之汽車之情形時,亦可抑制光學畸變之產生,且可提高阻尼性能。
本發明之中間膜具有1層構造或2層以上之構造。本發明之中間膜可具有1層構造,亦可具有2層以上之構造。本發明之中間膜可具有2層構造,亦可具有3層構造,亦可具有3層以上之構造。本發明之中間膜具有第1層。本發明之中間膜可為僅具備第1層之單層中間膜,亦可為具備第1層與其他層之多層中間膜。
上述中間膜可僅具有第1層,亦可除第1層以外亦具備第2層。上述中間膜較佳為具備第2層作為該中間膜中之表面層。上述第2層較佳為中間膜之表面層。於上述中間膜具備上述第2層之情形時,將上述第2層配置於上述第1層之第1表面側。
上述中間膜亦可具有3層以上之構造,除第1層及第2層以外,亦可具備第3層。上述中間膜較佳為具備第3層作為該中間膜中之表面層。上述第3層較佳為中間膜之表面層。於上述中間膜具備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之情形時,將上述第3層配置於上述第1層之與上述第1表面相反之第2表面側。
將本發明之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製作具有縱150 mm及橫3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X。
上述層合玻璃X係用於進行光學畸變之測定而製作。
上述層合玻璃X較佳為以如下方式製作。
準備依據JIS R3202之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將中間膜夾於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獲得積層體X。將所獲得之積層體X放入橡膠袋內,以2.6 kPa之真空度脫氣20分鐘後,以經脫氣之狀態直接移入烘箱內,進而於90℃下保持30分鐘後進行真空加壓,而對積層體X進行預壓接。於高壓釜中,於135℃及壓力1.2 MPa之條件下對經預壓接之積層體X進行20分鐘壓接,獲得具有縱150 mm及橫3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X。
再者,亦可將層合玻璃中之中間膜自層合玻璃構件剝離而製作上述層合玻璃X。
就抑制層合玻璃中之光學畸變之產生之觀點而言,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中,於針對上述層合玻璃X進行上述「光學畸變之測定」時,上述層合玻璃X之光學畸變值為3.00以下。
就進一步抑制光學畸變之產生之觀點而言,上述層合玻璃X之光學畸變值較佳為2.00以下,更佳為1.45以下,進而較佳為1.30以下。上述光學畸變值越小越佳。
圖5係模式性地表示光學畸變之測定所使用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之俯視圖。圖6係模式性地表示光學畸變之測定所使用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之前視圖。
光學畸變檢查裝置41係用以測定測定對象物W之光學畸變值之裝置。光學畸變檢查裝置41具備光源單元42、狹縫部43、測定對象物載置部44、投影面45、圖像輸入部46、圖像處理部47、架台48、及評價部49。於圖5及圖6中,於測定對象物載置部44載置有測定對象物W。
光源單元42具備發光部421、光纖422、及照射口423。由發光部421發出之照射光經過光纖422內自照射口423向狹縫部43方向照射。作為發光部,例如可列舉鹵素燈等。
狹縫部43於中央部具有狹縫。自光源單元42照射之照射光通過狹縫部43之狹縫到達測定對象物W。作為狹縫之形狀,可列舉:圓形狀及多邊形狀等。
透過測定對象物W之照射光被投影至投影面45。投影面45能夠相對於光軸A以角度θ傾斜設置。作為投影面,可列舉白紙等。投影面之表面較佳為無光澤且凹凸較少。
圖像輸入部46對投影面45進行拍攝,將拍攝所得之圖像之明暗轉換成信號並生成深淺圖像。作為圖像輸入部,可列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元件)照相機等。
圖像處理部47基於深淺圖像之深淺之不均程度測定對象物W之縱向之及橫向之變形。輸出深淺圖像之各像素間之濃度值之分散值。
評價部49將藉由圖像處理部47而算出之分散值與預先規定之容許範圍之分散值進行比較,並對測定對象物W之光學畸變進行評價。
架台48具備架台本體481、及支臂482。圖像輸入部46載置於支臂482。
照射口423、狹縫部43、測定對象物載置部44及投影面45可於架台48上沿光軸A方向移動。
光學畸變檢查裝置41係可於本發明中使用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之一例。又,關於光學畸變檢查裝置,例如記載於日本專利特開平7-306152號公報中。又,作為光學畸變檢查裝置,亦可使用市售品。
於本發明中,使用上述層合玻璃X及校正用層合玻璃該2個測定對象物作為測定對象物W。上述校正用層合玻璃係將可見光線透過率為88%之校正用單層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
上述校正用單層中間膜之可見光線透過率係使用分光光度計(例如,日立高新技術公司製造之「U-4100」)並依據JIS R3211:1998以波長380 nm~780 nm所測得之值。
上述校正用層合玻璃較佳為使用上述校正用單層中間膜並以如下方式製作。
準備依據JIS R3202之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將上述校正用單層中間膜夾於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獲得積層體。將所獲得之積層體放入橡膠袋內,以2.6 kPa之真空度脫氣20分鐘後,以經脫氣之狀態直接移入烘箱內,進而於90℃下保持30分鐘後進行真空加壓,而對積層體進行預壓接。於高壓釜中,於135℃及壓力1.2 MPa之條件下對經預壓接之積層體進行20分鐘壓接,獲得具有縱150 mm及橫300 mm之尺寸之上述校正用層合玻璃。
以未載置測定對象物之狀態下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30之方式且以上述校正用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14之方式調整照射口、狹縫部、測定對象物載置部、投影面及圖像輸入部等之位置、狹縫之形狀、光軸與投影面之角度θ等。所謂未載置測定對象物之狀態,意指於上述測定對象物載置部未載置物品之狀態。
使用經調整過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測定上述層合玻璃X之光學畸變值。
再者,光學畸變之測定條件設為環境溫度23℃、2個測定對象物(上述校正用層合玻璃及上述層合玻璃X)之表面溫度25℃之條件。再者,上述測定對象物之表面溫度例如可使用接觸式溫度徑進行測定。
將上述測定對象物之表面溫度25℃下之縱向之光學畸變值與上述測定對象物之表面溫度25℃下之橫向之光學畸變值中較小之值設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之光學畸變值。
將本發明之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1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製作具有縱950 mm及橫15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Y。
上述層合玻璃Y係用以進行衰減比之測定而製作。
上述層合玻璃Y較佳為以如下方式製作。
準備依據JIS R3202之厚度2.1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將中間膜夾於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獲得積層體Y。將所獲得之積層體Y移入橡膠袋內,以2.6 kPa之真空度脫氣20分鐘脫氣後,以經脫氣之狀態直接移入烘箱內,進而於90℃下保持30分鐘後進行真空加壓,而對積層體Y進行預壓接。於高壓釜中,於135℃及壓力1.2 MPa之條件下對經預壓接之積層體Y進行20分鐘壓接,獲得具有縱950 mm及橫15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Y。
就提高層合玻璃之阻尼性能之觀點而言,於本發明之中間膜中,於針對上述層合玻璃Y進行上述「衰減比之測定」時,於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中,衰減比為5.0%以上。
於上述衰減比之測定中,為了將上述層合玻璃Y之第1表面以於每個區域中成為縱5 cm以下及橫5 cm以下之方式進行分割,可較佳地使用光學3D數位轉化器(例如Boulder Innovation Group公司製造之「FP7000」)及解析軟體(Spectris公司製造之「BK Connect」)。可使用光學3D數位轉化器及解析軟體製作上述層合玻璃Y之3D幾何形狀資料。於所獲得之上述3D幾何形狀資料之與上述層合玻璃Y之縱向及橫向對應之方向上,可容易地將上述層合玻璃Y之第1表面分割成縱5 cm以下及橫5 cm以下之區域。
上述區域中之縱向及橫向與層合玻璃Y之縱向及橫向對應。
於上述層合玻璃Y之第1表面獲得複數個上述區域(縱5 cm以下及橫5 cm以下之區域)。由於層合玻璃Y具有縱950 mm及橫1500 mm之尺寸,故而例如於在每個區域中以成為縱5 cm及橫5 cm之方式進行分割之情形時,可獲得570個區域。
於上述層合玻璃Y之上述第1表面中,將上述層合玻璃Y之縱向之長度設為L1 、橫向之長度設為L2 ,將上述第1表面之4個頂點中之1個頂點設為頂點O。於上述層合玻璃Y之上述第1表面中,於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3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3 L2 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7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5 L2 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為0.6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8 L2 之位置此3個位置設置加速度計。作為上述加速度計,例如可列舉PCB PIEZOTRONICS公司製造之「352C68」等。
由於層合玻璃Y具有縱950 mm及橫1500 mm之尺寸,故而上述L1 為950 mm,上述L2 為1500 mm。因此,於層合玻璃Y中,於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285 mm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450 mm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665 mm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750 mm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為570 mm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1200 mm之位置此3個位置設置加速度計。
將設置有加速度計之層合玻璃Y設為Free-Free之狀態。作為設為Free-Free之狀態之方法,可列舉利用柔軟之橡膠懸吊設置有加速度計之層合玻璃Y之方法、及將設置有加速度計之層合玻璃Y載置於柔軟之軟墊之上之方法等。
於上述各區域中,利用衝擊錘對上述層合玻璃之上述第1表面中之經分割之上述區域之縱向中央之位置且橫向之中央位置進行加振,算出對於傳輸函數(加振(F)之響應(m/s2 ))。上述衰減比之測定較佳為藉由實驗模式解析而進行。
使用Polynominal-Z方法對所獲得之傳輸函數進行曲線擬合,算出各共振頻率X(Hz)下之衰減比Y(%)。本發明之中間膜滿足式:Y≧5.0(其中,50≦X≦80)。
再者,作為將上述光學畸變值控制為上述較佳之範圍之方法及滿足上述衰減比之方法,可列舉以下之方法。(1)若減小中間膜之第1層中所包含之樹脂之分子量分佈比(重量平均分子量/數量平均分子量),則光學畸變值減小,且容易滿足上述衰減比。(2)可藉由調整中間膜之第1層中所包含之樹脂本身之玻璃轉移溫度來調整上述光學畸變值。(3)可藉由調整中間膜之第1層之玻璃轉移溫度下之tanδ來調整上述光學畸變值。(4)於中間膜具有2層以上之構造之情形時,若減小層間之折射率差,則上述光學畸變值減小。(5)若中間膜及構成中間膜之層之表面粗糙度減小,則光學畸變值減小。(6)於中間膜具有2層以上之構造之情形時,若各層間之界面粗糙度減小,則光學畸變值減小。藉由將該等方法適當進行組合,可將上述光學畸變值控制為上述較佳之範圍,又,可滿足上述衰減比。
上述第1層之玻璃轉移溫度下之tanδ較佳為1.2以上,更佳為1.5以上,進而較佳為2.0以上,尤佳為2.3以上。若上述第1層之玻璃轉移溫度下之tanδ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之產生。
上述第1層之200℃下之tanδ較佳為0.5以上,更佳為0.6以上,進而較佳為0.7以上,尤佳為0.8以上。若上述第1層之200℃下之tanδ為上述下限以上,則第1層之表面粗糙度減小,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之產生。
上述第1層之上述玻璃轉移溫度與tanδ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
針對具有單層構造之中間膜(僅具備第1層之中間膜),針對將中間膜於溫度23℃、濕度30%下保管1個月以上後利用加壓成型機加壓成型所得之測定對象物(第1層),使用TA Instruments公司製造之「ARES-G2」進行測定。針對具有多層構造之中間膜,針對將中間膜於溫度23℃、濕度30%下保管1個月以上後,藉由將複數層剝離而將第1層單離,並利用加壓成型機加壓成型所得之測定對象物(第1層),使用TA Instruments公司製造之「ARES-G2」進行測定。使用直徑8 mm之平行板作為治具,於以3℃/min之降溫速度使溫度自100℃降低至-50℃之條件、及頻率1 Hz及變形1%之條件下進行測定。於所獲得之測定結果中,將損耗正切之波峰溫度設為玻璃轉移溫度Tg(℃),將玻璃轉移溫度下之損耗正切之值設為玻璃轉移溫度下之tanδ。又,測定溫度200℃、變形8%、頻率範圍100 rad/s~0.1 rad/s,將自100 rad/s掃描之頻率0.1 rad/s下之tanδ值設為200℃下之tanδ。
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較佳為1.470以上,更佳為1.475以上,進而較佳為1.480以上,較佳為1.510以下,更佳為1.505,進而較佳為1.500以下。若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之產生。
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較佳為1.460以上,更佳為1.465以上,進而較佳為1.470以上,較佳為1.500以下,更佳為1.495以下,進而較佳為1.490以下。若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之產生。
上述第3層之折射率較佳為1.460以上,更佳為1.465以上,進而較佳為1.470以上,較佳為1.500以下,更佳為1.495以下,進而較佳為1.490以下。若上述第3層之折射率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之產生。
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可大於或小於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可大於或小於上述第3層之折射率。
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與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較佳為0.04以下,更佳為0.03以下,進而較佳為0.02以下,尤佳為0.01以下。若上述差之絕對值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之產生。
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與上述第3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較佳為0.04以下,更佳為0.03以下,進而較佳為0.02以下,尤佳為0.01以下。若上述差之絕對值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之產生。
上述第1層、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之折射率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
針對具有單層構造之中間膜(僅具備第1層之中間膜),於將中間膜於溫度23℃、濕度30%下保管1個月以上後,使用測定機器數位阿貝折射計(例如,Atago公司製造之「DR-A1」)進行測定。針對具有多層構造之中間膜,於將中間膜於溫度23℃、濕度30%下保管1個月以上後,藉由將複數層剝離而將第1層、第2層及第3層單離,並使用測定機器數位阿貝折射計(例如,Atago公司製造之「DR-A1」)進行測定。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具體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剖視圖。
圖1所示之中間膜11係具有2層以上之構造之多層中間膜。中間膜11用於獲得層合玻璃。中間膜11係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中間膜11具備第1層1、第2層2、及第3層3。中間膜11具有3層構造。於第1層1之第1表面1a配置並積層有第2層2。於第1層1之與第1表面1a相反之第2表面1b配置並積層有第3層3。第1層1係中間層。第2層2及第3層3分別係保護層,於本實施形態中係表面層。第1層1配置並夾於第2層2與第3層3之間。因此,中間膜11具有第2層2、第1層1及第3層3依序積層而成之多層構造(第2層2/第1層1/第3層3)。
再者,亦可於第2層2之與第1層1為相反側之表面、及第3層3之與第1層1為相反側之表面分別配置其他層。
圖2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剖視圖。
圖2所示之中間膜11A係具有1層構造之單層中間膜。中間膜11A係第1層。中間膜11A用於獲得層合玻璃。中間膜11A係層合玻璃用中間膜。
以下,對本發明之中間膜、上述第1層、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以及中間膜中所使用之各成分之詳細內容進行說明。
(樹脂) 上述中間膜較佳為包含樹脂(以下,有時記載為樹脂(0))。上述第1層包含樹脂(以下,有時記載為樹脂(1))。上述第2層包含樹脂(以下,有時記載為樹脂(2))。上述第3層較佳為包含樹脂(以下,有時記載為樹脂(3))。上述樹脂(1)、上述樹脂(2)及上述樹脂(3)可相同,亦可不同。就隔音性進一步提高之方面而言,上述樹脂(1)較佳為與上述樹脂(2)及上述樹脂(3)不同。上述樹脂(0)、上述樹脂(1)、上述樹脂(2)及上述樹脂(3)可分別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併用。
作為上述樹脂(0)、上述樹脂(1)、上述樹脂(2)、上述樹脂(3),可列舉:硬化樹脂(硬化物)、及熱塑性樹脂、以及該等樹脂經改性而成之改性樹脂等。
作為上述硬化樹脂,可列舉使光硬化性化合物及濕氣硬化性化合物等硬化而成之樹脂等。上述樹脂亦可為使光硬化性化合物或濕氣硬化性化合物硬化而成之硬化物。再者,亦存在使上述光硬化性化合物或濕氣硬化性化合物硬化而成之硬化物成為熱塑性樹脂之情況。
上述光硬化性化合物或上述濕氣硬化性化合物較佳為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硬化性化合物,更佳為(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上述樹脂較佳為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硬化性化合物,更佳為(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
作為上述熱塑性樹脂,可列舉:聚乙酸乙烯酯、聚酯樹脂、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乙酸乙烯酯樹脂、聚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離子聚合物樹脂、聚乙烯醇樹脂、脂肪族聚烯烴等聚烯烴樹脂、及(甲基)丙烯酸樹脂(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聚合物)等。再者,聚甲醛(或聚縮醛)樹脂包含於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作為上述樹脂,亦可使用該等以外之熱塑性樹脂。上述熱塑性樹脂亦可為熱塑性彈性體。
再者,所謂熱塑性樹脂,係加熱時軟化而顯示出可塑性、例如冷卻至室溫(25℃)時固化之樹脂。所謂熱塑性彈性體,意指熱塑性樹脂中尤其是加熱時軟化而顯示出可塑性、例如冷卻至室溫(25℃)時固化而顯示出橡膠彈性之樹脂。
上述所例示之熱塑性樹脂可藉由調整樹脂之分子結構或聚合度等而成為熱塑性彈性體。
就進一步提高隔音性之觀點而言,上述熱塑性樹脂較佳為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聚合物,更佳為(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
就進一步提高耐貫通性之觀點而言,上述熱塑性樹脂較佳為聚乙烯醇縮醛樹脂、離子聚合物樹脂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更佳為聚乙烯醇縮醛樹脂。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較佳為包含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之聚合性組合物之聚合物。上述聚合性組合物包含聚合成分。為了有效地製作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上述聚合性組合物亦可包含光反應起始劑。上述聚合性組合物亦可一併包含光反應起始劑及用以促進反應之助劑。作為上述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之代表例,可列舉(甲基)丙烯酸酯及具有醯胺基之N取代丙烯醯胺等。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較佳為聚(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聚合成分較佳為包含具有環狀醚結構之(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脂環結構之(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芳香環之(甲基)丙烯酸酯、具有極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側鏈之碳數為6以下之非環式(甲基)丙烯酸酯、或具有醯胺基之N取代丙烯醯胺。藉由使用該等較佳之(甲基)丙烯酸酯或具有醯胺基之N取代丙烯醯胺,可有效地獲得本發明之效果,又,可平衡性良好地提高隔音性與發泡抑制性能之兩者。
作為上述具有環狀醚結構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縮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縮水甘油醚、丙烯酸4-羥基丁酯縮水甘油醚、5-羥基戊基(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基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縮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丙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丁基氧雜環丁烷-3-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戊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雜環丁烷-3-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2,2-二甲基-1,3-二氧雜環戊烷-4-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乙基-1,3-二氧雜環戊烷-4-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異丁基-1,3-二氧雜環戊烷-4-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環己基-1,3-二氧雜環戊烷-4-基)甲酯、四氫糠醇丙烯酸多聚物酯;(甲基)丙烯酸四氫-2H-吡喃-2-基-酯、(甲基)丙烯酸2-{1-[(四氫-2H-吡喃-2-基)氧基]-2-甲基丙基}酯、環狀三羥甲基丙烷縮甲醛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醯𠰌啉等。就有效地獲得本發明之效果之觀點而言,上述具有環狀醚結構之(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為(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或環狀三羥甲基丙烷縮甲醛丙烯酸酯。
作為上述具有脂環結構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異𦯉基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等。
作為上述具有芳香環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丙烯酸苄酯、苯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等。
作為上述具有極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具有羥基、醯胺基、胺基、異氰酸基、羧基等作為極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
作為具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等。
作為具有異氰酸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異氰尿酸三烯丙酯及其衍生物等。
作為具有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列舉:丙烯酸、ω-羧基-聚己內酯單丙烯酸酯、琥珀酸2-丙烯醯氧基乙酯等。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亦可為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多元羧酸酯。作為該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多元羧酸酯,可列舉丁二酸2-丙烯醯氧基乙酯等。
作為上述側鏈之碳數為6以下之非環式(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
為了有效地獲得本發明之效果,上述聚合成分100重量%中,側鏈之碳數為8以上之非環式(甲基)丙烯酸酯之含量較佳為未達20重量%。
作為上述具有醯胺基之N取代丙烯醯胺,例如可列舉:N,N-二甲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𠰌啉、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
就有效地獲得本發明之效果之觀點而言,上述聚合成分100重量%中,上述具有醯胺基之N取代丙烯醯胺之含量較佳為未達35重量%。又,上述聚合成分100重量%中,若上述具有醯胺基之N取代丙烯醯胺之含量為10重量%以上,則低溫(例如-20℃)下之耐衝擊性進一步提高。
作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除上述化合物以外,例如亦可列舉:二乙二醇單乙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鄰苯二甲酸2-丙烯醯氧基乙酯-2-羥基丙酯(2-acryloyloxyethyl-2-hydroxypropyl phthalate)、鄰苯二甲酸2-丙烯醯氧基乙酯-2-羥基丙酯(2-acryloyloxyethyl-2-hydroxylpropyl phthalate);(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雙[4-(丙烯醯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磷酸三(2-丙烯醯氧基乙基)酯、四羥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等。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及具有醯胺基之N取代丙烯醯胺可分別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併用。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可為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之均聚物,亦可為包含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之聚合成分之共聚物。
作為上述光反應起始劑,具體而言,可列舉: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𠰌啉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𠰌啉基苯基)-丁酮-1、2-(二甲基胺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𠰌啉基)苯基]-1-丁酮、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雙(η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鈦、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𠰌啉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𠰌啉基苯基)-丁酮-1、2-(二甲基胺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𠰌啉基)苯基]-1-丁酮、二乙氧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苯偶醯二甲基縮酮、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2-𠰌啉基(4-硫代甲基苯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𠰌啉基苯基)丁酮、2-羥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低聚物、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異丁醚、二苯甲酮、鄰苯甲醯苯甲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苯甲醯基-4'-甲基-二苯基硫醚、3,3',4,4'-四(第三丁基過氧羰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4-苯甲醯基-N,N-二甲基-N-[2-(1-側氧基-2-丙烯氧基)乙基]苯甲溴化銨、(4-苯甲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銨、2-異丙基9-氧硫𠮿、4-異丙基9-氧硫𠮿、2,4-二乙基9-氧硫𠮿、2,4-二氯9-氧硫𠮿、1-氯-4-丙氧基9-氧硫𠮿、2-(3-二甲基胺基-2-羥基)-3,4-二甲基-9H-9-氧硫𠮿-9-酮內消旋氯化物、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甲基鎓等。上述光反應起始劑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併用。
上述光反應起始劑較佳為苯偶醯二甲基縮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或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
上述聚合性組合物100重量%中,上述光反應起始劑之含量較佳為0.01重量%以上,更佳為0.1重量%以上,較佳為10重量%以下,更佳為5重量%以下。若上述光反應起始劑之含量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則光反應性及保存穩定性進一步提高。
於上述聚合性組合物包含光硬化性化合物之情形時,為了使該光硬化性化合物聚合,較佳為使用紫外線照射裝置等光硬化性裝置。作為上述紫外線照射裝置,可列舉:箱型裝置、及傳送帶型裝置等。又,作為設置於上述紫外線照射裝置之紫外線燈,可列舉:超高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低壓水銀燈、化學燈、金屬鹵化物燈、準分子燈、UV-LED(Ultraviolet-light-emitting diode,紫外線-發光二極體)等。上述紫外線燈較佳為化學燈或UV-LED。
於對上述光硬化性化合物照射紫外線之情形時,紫外線照射量(累計照射量)較佳為500 mJ以上,更佳為1000 mJ以上,進而較佳為1500 mJ以上,尤佳為2000 mJ以上。上述紫外線照射量(累計照射量)較佳為20000 mJ以下,更佳為10000 mJ以下,進而較佳為8000 mJ以下。若上述紫外線照射量(累計照射量)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可減少未反應單體。若上述紫外線照射量(累計照射量)為上述上限以下,則樹脂之保存穩定性提高。又,上述紫外線照射之照射強度較佳為0.1 mW以上,更佳為0.5 mW以上,進而較佳為1 mW以上,尤佳為2 mW以上。
<聚乙酸乙烯酯> 就本發明之效果優異之方面而言,上述聚乙酸乙烯酯較佳為包含乙酸乙烯酯及上述具有官能基之單體之聚合性組合物之聚合物。
作為上述具有官能基之單體,可列舉:3-甲基-3-丁烯-1-醇、乙二醇單乙烯醚、及異丙基丙烯醯胺等。
就有效地提高隔音性之觀點而言,聚乙酸乙烯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25萬以上,更佳為30萬以上,進而較佳為40萬以上,尤佳為50萬以上。就使層間接著力良好之觀點而言,聚乙酸乙烯酯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20萬以下,更佳為90萬以下。
上述重量平均分子量表示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測得之聚苯乙烯換算下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使上述聚合性組合物聚合而合成上述聚乙酸乙烯酯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作為該合成方法,可列舉:溶液聚合法、懸浮聚合法、及UV(Ultraviolet,紫外線)聚合法等。
就提高中間膜之透明性且於透明性得到提高之中間膜中有效地提高隔音性及層間接著力之觀點而言,上述聚乙酸乙烯酯之合成方法較佳為溶液聚合法。
<聚酯樹脂> 作為上述聚酯樹脂,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
<聚乙烯醇縮醛樹脂> 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例如可藉由利用醛使聚乙烯醇(PVA)縮醛化而製造。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較佳為聚乙烯醇之縮醛化物。上述聚乙烯醇例如可藉由使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獲得。上述聚乙烯醇之皂化度通常為70莫耳%~99.9莫耳%之範圍內。
上述聚乙烯醇(PVA)之平均聚合度較佳為200以上,更佳為500以上,進一步較佳為1500以上,進而較佳為1600以上,較佳為5000以下,更佳為4000以下,進而較佳為3500以下,尤佳為3000以下。若上述平均聚合度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層合玻璃之耐貫通性進一步提高。若上述平均聚合度為上述上限以下,則中間膜之成形變得容易。
上述聚乙烯醇之平均聚合度係藉由依據JIS K6726「聚乙烯醇試驗方法」之方法而求出。
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所包含之縮醛基之碳數並無特別限定。製造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時所使用之醛並無特別限定。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縮醛基之碳數較佳為3~5,更佳為3或4。若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之縮醛基之碳數為3以上,則中間膜之玻璃轉移溫度充分降低。
上述醛並無特別限定。通常適當使用碳數為1~10之醛。作為上述碳數為1~10之醛,例如可列舉:甲醛、乙醛、丙醛、正丁醛、異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醛、正己醛、正辛醛、正壬醛、正癸醛及苯甲醛等。較佳為丙醛、正丁醛、異丁醛、正己醛或正戊醛,更佳為丙醛、正丁醛或異丁醛,進而較佳為正丁醛。上述醛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併用。
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羥基之含有率(羥基量)較佳為15莫耳%以上,更佳為18莫耳%以上,較佳為40莫耳%以下,更佳為35莫耳%以下。若上述羥基之含有率為上述下限以上,則中間膜之接著力進一步提高。又,若上述羥基之含有率為上述上限以下,則中間膜之柔軟性提高,而中間膜之操作變得容易。
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羥基之含有率係以百分率表示鍵結有羥基之伸乙基量除以主鏈之總伸乙基量而求出之莫耳分率所得之值。上述鍵結有羥基之伸乙基量例如可依據JIS K6728「聚乙烯醇縮丁醛試驗方法」進行測定。
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乙醯化度較佳為0.01莫耳%以上,更佳為0.5莫耳%以上,較佳為10莫耳%以下,更佳為2莫耳%以下。若上述乙醯化度為上述下限以上,則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與塑化劑之相溶性提高。若上述乙醯化度為上述上限以下,則中間膜及層合玻璃之耐濕性提高。
上述乙醯化度係以百分率表示鍵結有乙醯基之伸乙基量除以主鏈之總伸乙基量而求出之莫耳分率所得之值。上述鍵結有乙醯基之伸乙基量例如可藉由JIS K6728「聚乙烯醇縮丁醛試驗方法」進行測定。
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縮醛化度(於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之情形時為縮丁醛化度)較佳為55莫耳%以上,更佳為60莫耳%以上,較佳為75莫耳%以下,更佳為71莫耳%以下。若上述縮醛化度為上述下限以上,則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與塑化劑之相溶性提高。若上述縮醛化度為上述上限以下,則製造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所需之反應時間縮短。
上述縮醛化度係以如下方式求出。首先,求出主鏈之總伸乙基量減去鍵結有羥基之伸乙基量與鍵結有乙醯基之伸乙基量所得之值。將所獲得之值除以主鏈之總伸乙基量而求出莫耳分率。以百分率表示該莫耳分率所得之值為縮醛化度。
再者,上述羥基之含有率(羥基量)、縮醛化度(縮丁醛化度)及乙醯化度較佳為根據藉由依據JIS K6728「聚乙烯醇縮丁醛試驗方法」之方法所測得之結果而算出。但是,亦可使用藉由ASTM D1396-92之測定。於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為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之情形時,上述羥基之含有率(羥基量)、上述縮醛化度(縮丁醛化度)及上述乙醯化度可根據藉由依據JIS K6728「聚乙烯醇縮丁醛試驗方法」之方法所測得之結果而算出。
就進一步提高本發明之效果之觀點而言,上述樹脂(1)較佳為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或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更佳為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
就進一步提高本發明之效果之觀點、以及進一步提高層合玻璃之透明性及隔音性之觀點而言,上述樹脂(2)及上述樹脂(3)分別較佳為包含上述熱塑性樹脂,更佳為上述熱塑性樹脂。
就更進一步提高本發明之效果之觀點、以及進一步提高層合玻璃之透明性及隔音性之觀點而言,上述樹脂(2)較佳為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上述樹脂(3)較佳為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
就進一步提高中間膜之製造效率之觀點而言,上述樹脂(2)與上述樹脂(3)較佳為相同樹脂。
上述樹脂(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相對於數量平均分子量之分子量分佈比(重量平均分子量/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8以下,更佳為6以下,進而較佳為5以下,尤佳為4以下。若上述分子量分佈比(重量平均分子量/數量平均分子量)為上述上限以下,則熔融成形時熔融黏度穩定,故而膜厚度或面粗糙變得良好,故而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層合玻璃中之光學畸變之產生,且可進一步提高層合玻璃之阻尼性能。再者,作為將樹脂(1)之分子量分佈比(重量平均分子量/數量平均分子量)控制為上述上限以下之方法,可列舉以下之方法。於該樹脂為(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情形時,例如為於特定波長下使上述聚合性組合物良好地聚合之方法、使上述聚合性組合物中包含吸收特定波長之光吸收劑並進行聚合之方法、以1 mm以下之厚度進行聚合之方法、使用鈉玻璃等具有截斷特定波長之功能之構件進行聚合之方法。
於上述樹脂(1)為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情形時,該(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0萬以上,更佳為70萬以上,進而較佳為85萬以上,較佳為190萬以下,更佳為140萬以下,進而較佳為110萬以下。若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有效地獲得本發明之效果,又,可有效地抑制使用本發明之中間膜而獲得之層合玻璃中之發泡之產生。
再者,上述重量平均分子量及上述數量平均分子量表示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測定所得之標準試樣換算下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數量平均分子量。作為上述標準試樣,例如可列舉: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聚乙二醇等。例如,為了測定聚苯乙烯換算下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數量平均分子量,進行分子量已知之聚苯乙烯標準試樣之GPC測定。
於使用聚苯乙烯標準試樣作為上述標準試樣之情形時,作為上述聚苯乙烯標準試樣(昭和電工公司製造之「Shodex Standard SM-105」),使用以下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之9試樣。各試樣之標準樣品No.(重量平均分子量):S-1.3(1270)、S-3.2(3180)、S-6.9(6,940)、S-22(21,800)、S-53(52,500)、S-333(333,000)、S-609(609,000)、S-1345(1,350,000)、S-2704(2,700,000)。
使用相對於各標準試樣波峰之峰頂所示之溶出時間繪製分子量而獲得之近似直線作為校準曲線。可使上述樹脂溶解於四氫呋喃(THF)中,製備0.2重量%之溶液,使用四氫呋喃(THF)作為溶出液並藉由GPC裝置對該溶液進行分析,而測定重量平均分子量及數量平均分子量。亦可使上述硬化物溶解於四氫呋喃(THF)中,製備0.2重量%之溶液,使用四氫呋喃(THF)作為溶出液並藉由GPC裝置對該溶液進行分析,而測定重量平均分子量及數量平均分子量。亦可使上述中間膜之第1層(於該中間膜為多層中間膜之情形時,係將第1層剝離而獲得之第1層)溶解於四氫呋喃(THF)中,製備0.2重量%之溶液,使用四氫呋喃(THF)作為溶出液並藉由GPC裝置對該溶液進行分析,而測定重量平均分子量及數量平均分子量。於上述樹脂、上述硬化物或上述第1層包含具有醯胺基之化合物之情形時,亦可溶解於二甲基甲醯胺或N-甲基吡咯啶酮中代替溶解於四氫呋喃(THF)中而製備0.2重量%之溶液。又,於該情形時,亦可使用包含10 mM之溴化鋰之二甲基甲醯胺或包含10 mM之溴化鋰之N-甲基吡咯啶酮作為溶出液。再者,於使用上述中間膜之情形時,較佳為將中間膜於恆溫恆濕室(濕度30%(±3%)、溫度23℃)中放置1個月後製備上述溶液。可使用以下之GPC裝置作為GPC裝置來對上述重量平均分子量及上述數量平均分子量進行分析。
GPC裝置(Waters公司製造,RI:2414,Autosampler Alliance:e2695,保護管柱:KF-G,管柱:Shodex KF806L之2根串聯)。
上述樹脂(1)之玻璃轉移溫度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45℃以上,進而較佳為50℃以上,尤佳為55℃以上,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90℃以下,進而較佳為80℃以下。若上述樹脂(1)之玻璃轉移溫度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則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之產生。
上述第1層100重量%中,上述樹脂(1)之含量較佳為10重量%以上,更佳為30重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60重量%以上,尤佳為65重量%以上。
上述第2層中所包含之樹脂100重量%中(樹脂(2)100重量%中),上述熱塑性樹脂之含量較佳為10重量%以上,更佳為30重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0重量%以上,尤佳為80重量%以上,最佳為90重量%以上。上述樹脂(2)之主成分(50重量%以上)較佳為上述熱塑性樹脂。
上述第2層中所包含之熱塑性樹脂100重量%中,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含量較佳為10重量%以上,更佳為30重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0重量%以上,尤佳為80重量%以上,最佳為90重量%以上。上述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之主成分(50重量%以上)較佳為聚乙烯醇縮醛樹脂。
上述第3層中所包含之樹脂100重量%中(樹脂(3)100重量%中),上述熱塑性樹脂之含量較佳為10重量%以上,更佳為30重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0重量%以上,尤佳為80重量%以上,最佳為90重量%以上。上述樹脂(3)之主成分(50重量%以上)較佳為上述熱塑性樹脂。
上述第3層中所包含之熱塑性樹脂100重量%中,上述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之含量較佳為10重量%以上,更佳為30重量%以上,進一步較佳為5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0重量%以上,尤佳為80重量%以上,最佳為90重量%以上。上述第3層之熱塑性樹脂之主成分(50重量%以上)較佳為聚乙烯醇縮醛樹脂。
(塑化劑) 上述中間膜較佳為包含塑化劑。上述第1層(包含單層中間膜)較佳為包含塑化劑(以下,有時記載為塑化劑(1))。上述第2層較佳為包含塑化劑(以下,有時記載為塑化劑(2))。上述第3層較佳為包含塑化劑(以下,有時記載為塑化劑(3))。藉由使用塑化劑或藉由將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與塑化劑併用,耐衝擊性及耐貫通性進一步優異,包含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與塑化劑之層對層合玻璃構件或其他層之接著力適度提高。上述塑化劑並無特別限定。上述塑化劑(1)、上述塑化劑(2)及上述塑化劑(3)可相同,亦可不同。上述塑化劑(1)、上述塑化劑(2)及上述塑化劑(3)可分別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併用。
作為上述塑化劑,可列舉一元有機酸酯及多元有機酸酯等有機酯塑化劑、以及有機磷酸塑化劑及有機亞磷酸塑化劑等有機磷酸塑化劑等。上述塑化劑較佳為有機酯塑化劑。上述塑化劑較佳為液狀塑化劑。
作為上述一元有機酸酯,可列舉藉由二醇與一元有機酸之反應而獲得之二醇酯等。作為上述二醇,可列舉:三乙二醇、四乙二醇及三丙二醇等。作為上述一元有機酸,可列舉:丁酸、異丁酸、己酸、2-乙基丁酸、庚酸、正辛酸、2-乙基己酸、正壬酸及癸酸等。
作為上述多元有機酸酯,可列舉多元有機酸與具有碳數4~8之直鏈或支鏈結構之醇之酯化合物等。作為上述多元有機酸,可列舉:己二酸、癸二酸及壬二酸等。
作為上述有機酯塑化劑,可列舉: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辛酸酯、三乙二醇二正辛酸酯、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四乙二醇二正庚酸酯、癸二酸二丁酯、壬二酸二辛酯、二丁基卡必醇己二酸酯、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3-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4-丁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二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戊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辛酸酯、己二酸二己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己酯環己酯、己二酸庚酯與己二酸壬酯之混合物、己二酸二異壬酯、己二酸二異癸酯、己二酸庚酯壬酯、癸二酸二丁酯、油改性癸二酸醇酸、及磷酸酯與己二酸酯之混合物等。亦可使用該等以外之有機酯塑化劑。亦可使用上述己二酸酯以外之其他己二酸酯。
作為上述有機磷酸塑化劑,可列舉: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異癸酯苯酯及磷酸三異丙酯等。
上述塑化劑較佳為下述式(1)所表示之二酯塑化劑。
[化1]
上述式(1)中,R1及R2分別表示碳數2~10之有機基,R3表示伸乙基、伸異丙基或正伸丙基,p表示3~10之整數。上述式(1)中之R1及R2分別較佳為碳數5~10之有機基,更佳為碳數6~10之有機基。
上述塑化劑較佳為包含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3GH)或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上述塑化劑更佳為包含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或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進而較佳為包含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
於上述第1層中,將上述塑化劑(1)相對於上述樹脂(1)100重量份之含量設為含量(1)。上述含量(1)較佳為10重量份以上,更佳為20重量份以上,進而較佳為30重量份以上,尤佳為35重量份以上,較佳為100重量份以下,更佳為80重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70重量份以下,尤佳為65重量份以下。若上述含量(1)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中間膜之層間剝離,又,可進一步提高層合玻璃之隔音性。若上述含量(1)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層合玻璃之耐貫通性進一步提高。
於上述第2層中,將上述塑化劑(2)相對於上述樹脂(2)100重量份之含量設為含量(2)。上述含量(2)較佳為20重量份以上,更佳為25重量份以上,進而較佳為30重量份以上,較佳為45重量份以下,更佳為40重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37重量份以下。若上述含量(2)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中間膜之層間剝離,又,可進一步提高層合玻璃之隔音性。若上述含量(2)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層合玻璃之耐貫通性進一步提高。若上述含量(2)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彎曲剛性進一步提高。
於上述第3層中,將上述塑化劑(3)相對於上述樹脂(3)100重量份之含量設為含量(3)。上述含量(3)較佳為20重量份以上,更佳為25重量份以上,進而較佳為30重量份以上,較佳為45重量份以下,更佳為40重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37重量份以下。若上述含量(3)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可進一步有效地抑制中間膜之層間剝離,又,可進一步提高層合玻璃之隔音性。若上述含量(3)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層合玻璃之耐貫通性進一步提高。若上述含量(3)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彎曲剛性進一步提高。
上述含量(1)與上述含量(2)可相同,亦可不同。上述含量(1)與上述含量(3)可相同,亦可不同。就提高層合玻璃之隔音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上述含量(1)與上述含量(2)相同或上述含量(1)多於上述含量(2),更佳為上述含量(1)多於上述含量(2)。就提高層合玻璃之隔音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上述含量(1)與上述含量(3)相同或上述含量(1)多於上述含量(3),更佳為上述含量(1)多於上述含量(3)。
就進一步提高層合玻璃之隔音性之觀點而言,上述含量(2)與上述含量(1)之差之絕對值、以及上述含量(3)與上述含量(1)之差之絕對值分別較佳為5重量份以上,更佳為10重量份以上,進而較佳為15重量份以上。上述含量(2)與上述含量(1)之差之絕對值、以及上述含量(3)與上述含量(1)之差之絕對值分別較佳為80重量份以下,更佳為75重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70重量份以下。
(隔熱性物質) 上述中間膜亦可包含隔熱性物質。上述第1層亦可包含隔熱性物質。上述第2層亦可包含隔熱性物質。上述第3層亦可包含隔熱性物質。上述隔熱性物質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併用。
上述隔熱性物質可包含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之至少1種成分X或隔熱粒子。於該情形時,上述隔熱性物質亦可包含上述成分X與上述隔熱粒子之兩者。
上述成分X並無特別限定。作為成分X,可使用先前公知之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
作為上述成分X,可列舉:酞菁、酞菁之衍生物、萘酞菁、萘酞菁之衍生物、蒽酞菁及蒽酞菁之衍生物等。上述酞菁化合物及上述酞菁之衍生物分別較佳為具有酞菁骨架。上述萘酞菁化合物及上述萘酞菁之衍生物分別較佳為具有萘酞菁骨架。上述蒽酞菁化合物及上述蒽酞菁之衍生物分別較佳為具有蒽酞菁骨架。
上述成分X可含有釩原子或銅原子。上述成分X可含有釩原子,亦可含有銅原子。上述成分X可為含有釩原子或銅原子之酞菁及含有釩原子或銅原子之酞菁之衍生物中之至少1種。
上述中間膜亦可包含隔熱粒子。上述第1層亦可包含隔熱粒子。上述第2層亦可包含隔熱粒子。上述第3層亦可包含上述隔熱粒子。上述隔熱粒子係隔熱性物質。藉由使用隔熱粒子,可有效地阻斷紅外線(熱線)。上述隔熱粒子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併用。
作為上述隔熱粒子,可使用金屬氧化物粒子。作為上述隔熱粒子,可使用藉由金屬之氧化物而形成之粒子(金屬氧化物粒子)。
長於可見光之波長780 nm以上之紅外線與紫外線相比能量較小。然而,紅外線之熱作用較大,當紅外線被物質吸收時會作為熱而被釋放。因此,紅外線通常被稱為熱線。藉由使用上述隔熱粒子,可有效地阻斷紅外線(熱線)。再者,所謂隔熱粒子,意指可吸收紅外線之粒子。
作為上述隔熱粒子之具體例,可列舉:摻雜有鋁之氧化錫粒子、摻雜有銦之氧化錫粒子、摻雜有銻之氧化錫粒子(ATO粒子)、摻雜有鎵之氧化鋅粒子(GZO粒子)、摻雜有銦之氧化鋅粒子(IZO粒子)、摻雜有鋁之氧化鋅粒子(AZO粒子)、摻雜有鈮之氧化鈦粒子、摻雜有鈉之氧化鎢粒子、摻雜有銫之氧化鎢粒子、摻雜有鉈之氧化鎢粒子、摻雜有銣之氧化鎢粒子、摻雜有錫之氧化銦粒子(ITO粒子)、摻雜有錫之氧化鋅粒子、摻雜有矽之氧化鋅粒子等金屬氧化物粒子或六硼化鑭(LaB6 )粒子等。亦可使用該等以外之隔熱粒子。
(金屬鹽) 上述中間膜亦可包含鹼金屬鹽及鹼土金屬鹽中之至少1種金屬鹽(以下,有時記載為金屬鹽M)。再者,所謂鹼土金屬,意指Be、Mg、Ca、Sr、Ba、及Ra之6種金屬。上述第1層亦可包含上述金屬鹽M。上述第2層亦可包含上述金屬鹽M。上述第3層亦可包含上述金屬鹽M。藉由使用上述金屬鹽M,控制中間膜與玻璃板等層合玻璃構件之接著性或中間膜中之各層間之接著性變得容易。上述金屬鹽M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併用。
上述金屬鹽M亦可包含選自由Li、Na、K、Rb、Cs、Mg、Ca、Sr及Ba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金屬。
又,作為上述金屬鹽M,可使用碳數2~16之有機酸之鹼金屬鹽、及碳數2~16之有機酸之鹼土金屬鹽。上述金屬鹽M亦可包含碳數2~16之羧酸鎂鹽或碳數2~16之羧酸鉀鹽。
作為上述碳數2~16之羧酸鎂鹽及上述碳數2~16之羧酸鉀鹽,可列舉:乙酸鎂、乙酸鉀、丙酸鎂、丙酸鉀、2-乙基丁酸鎂、2-乙基丁酸鉀、2-乙基己酸鎂及2-乙基己酸鉀等。
(紫外線遮蔽劑) 上述中間膜亦可包含紫外線遮蔽劑。上述第1層亦可包含紫外線遮蔽劑。上述第2層亦可包含紫外線遮蔽劑。上述第3層亦可包含紫外線遮蔽劑。藉由使用紫外線遮蔽劑,即便長期使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可見光線透過率亦不易進一步降低。上述紫外線遮蔽劑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併用。
上述紫外線遮蔽劑中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上述紫外線遮蔽劑較佳為紫外線吸收劑。
於上述包含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之聚合性組合物包含光硬化性化合物之情形時,於使該光硬化性化合物聚合時,可使紫外線吸收劑以少於光起始劑之量(不會抑制聚合之量)含有並聚合,亦可利用光起始劑使該光硬化性化合物聚合後於另一步驟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
作為上述紫外線遮蔽劑,例如可列舉:包含金屬原子之紫外線遮蔽劑、包含金屬氧化物之紫外線遮蔽劑、具有苯并三唑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苯并三唑化合物)、具有二苯甲酮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二苯甲酮化合物)、具有三𠯤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三𠯤化合物)、具有丙二酸酯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丙二酸酯化合物)、具有草醯苯胺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草醯苯胺化合物)及具有苯甲酸酯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苯甲酸酯化合物)等。
作為上述包含金屬原子之紫外線遮蔽劑,例如可列舉:鉑粒子、鉑粒子之表面經二氧化矽被覆之粒子、鈀粒子及鈀粒子之表面經二氧化矽被覆之粒子等。紫外線遮蔽劑較佳為並非隔熱粒子。
作為上述包含金屬氧化物之紫外線遮蔽劑,例如可列舉:氧化鋅、氧化鈦及氧化鈰等。進而,關於上述包含金屬氧化物之紫外線遮蔽劑,表面亦可經被覆。作為上述包含金屬氧化物之紫外線遮蔽劑之表面之被覆材料,可列舉:絕緣性金屬氧化物、水解性有機矽化合物及聚矽氧化合物等。
作為上述絕緣性金屬氧化物,可列舉:二氧化矽、氧化鋁及氧化鋯等。上述絕緣性金屬氧化物例如具有5.0 eV以上之帶隙能量。
作為上述具有苯并三唑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例如可列舉: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BASF公司製造之「Tinuvin P」)、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苯并三唑(BASF公司製造之「Tinuvin 320」)、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BASF公司製造之「Tinuvin 326」)、及2-(2'-羥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BASF公司製造之「Tinuvin 328」)等。
作為上述具有二苯甲酮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例如可列舉辛苯酮(BASF公司製造之「Chimassorb 81」)等。
作為上述具有三𠯤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例如可列舉:ADEKA公司製造之「LA-F70」及2-(4,6-二苯基-1,3,5-三𠯤-2-基)-5-[(己基)氧基]-苯酚(BASF公司製造之「Tinuvin 1577FF」)等。
作為上述具有丙二酸酯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可列舉:2-(對甲氧基苯亞甲基)丙二酸二甲酯、二丙二酸四乙基-2,2-(1,4-伸苯基二亞甲基)酯、丙二酸2-(對甲氧基苯亞甲基)-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等。
作為上述具有丙二酸酯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之市售品,可列舉:Hostavin B-CAP、Hostavin PR-25、Hostavin PR-31(均為Clariant公司製造)。
作為上述具有草醯替苯胺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可列舉:N-(2-乙基苯基)-N'-(2-乙氧基-5-第三丁基苯基)草醯二胺、N-(2-乙基苯基)-N'-(2-乙氧基-苯基)草醯二胺、2-乙基-2'-乙氧基-氧基苯胺(Clariant公司製造之「Sanduvor VSU」)等具有被取代至氮原子上之芳基等之草醯二胺類。
作為上述具有苯甲酸酯結構之紫外線遮蔽劑,例如可列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2,4-二第三丁基苯酯(BASF公司製造之「Tinuvin120」)等。
(抗氧化劑) 上述中間膜亦可包含抗氧化劑。上述第1層亦可包含抗氧化劑。上述第2層亦可包含抗氧化劑。上述第3層亦可包含抗氧化劑。上述抗氧化劑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併用。
作為上述抗氧化劑,可列舉:酚系抗氧化劑、硫系抗氧化劑及磷系抗氧化劑等。上述酚系抗氧化劑係具有酚骨架之抗氧化劑。上述硫系抗氧化劑係含有硫原子之抗氧化劑。上述磷系抗氧化劑係含有磷原子之抗氧化劑。
作為上述酚系抗氧化劑,可列舉:2,6-二-第三丁基-對甲酚(BHT)、丁基羥基苯甲醚(BHA)、2,6-二-第三丁基-4-乙基苯酚、β-(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硬脂酯、2,2'-亞甲基雙-(4-甲基-6-丁基苯酚)、2,2'-亞甲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苯酚)、4,4'-亞丁基-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四[亞甲基-3-(3',5'-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1,3,3-三-(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酚)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苯、雙(3,3'-第三丁基苯酚)丁酸二醇酯及雙(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丙酸)乙二酯雙(氧化乙烯)等。適當使用該等抗氧化劑中之1種或2種以上。
作為上述磷系抗氧化劑,可列舉:亞磷酸三癸酯、亞磷酸三(十三烷基)酯、亞磷酸三苯酯、亞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二亞磷酸雙(十三烷基酯)季戊四醇酯、二亞磷酸雙(癸酯)季戊四醇酯、亞磷酸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亞磷酸雙(2,4-二-第三丁基-6-甲基苯基)酯乙酯、及2,2'-亞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1-苯氧基)(2-乙基己氧基)磷等。適當使用該等抗氧化劑中之1種或2種以上。
作為上述抗氧化劑之市售品,例如可列舉:BASF公司製造之「IRGANOX 245」、BASF公司製造之「IRGAFOS 168」、BASF公司製造之「IRGAFOS 38」、住友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Sumilizer BHT」、堺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H-BHT」、以及BASF公司製造之「IRGANOX 1010」等。
(其他成分) 上述中間膜、上述第1層、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亦可視需要包含偶合劑、分散劑、界面活性劑、阻燃劑、抗靜電劑、金屬鹽以外之接著力調整劑、耐濕劑、螢光增白劑及紅外線吸收劑等添加劑。該等添加劑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併用。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其他詳細內容) 上述中間膜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就實用面之觀點、以及充分地提高層合玻璃之耐貫通性及彎曲剛性之觀點而言,中間膜之厚度較佳為0.1 mm以上,更佳為0.25 mm以上,較佳為3 mm以下,更佳為1.5 mm以下。若中間膜之厚度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層合玻璃之耐貫通性及彎曲剛性進一步提高。若中間膜之厚度為上述上限以下,則中間膜之透明性變得更良好。
將中間膜之厚度設為T。上述第1層之厚度較佳為0.005 T以上,更佳為0.01 T以上,進而較佳為0.02 T以上,較佳為0.17 T以下,更佳為0.15 T以下,更佳為0.13 T以下,更佳為0.1 T以下,進而較佳為0.09 T以下。若上述厚度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則隔音性遍及較寬之溫度範圍進一步提高。
上述第2層及上述第3層之各厚度為0.01 T以上,進而較佳為0.1 T以上,較佳為0.6 T以下,更佳為0.5 T以下,更佳為0.45 T以下。若上述厚度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則隔音性遍及較寬之溫度範圍進一步提高。
上述中間膜可為厚度均勻之中間膜,亦可為厚度變化之中間膜。上述中間膜之剖面形狀可為矩形,亦可為楔形。
中間膜亦可經捲繞而製成中間膜之捲筒體。捲筒體可具備卷芯及捲繞於該卷芯之外周之中間膜。
上述中間膜之一端與另一端之距離較佳為3 m以下,更佳為2 m以下,尤佳為1.5 m以下,較佳為0.5 m以上,更佳為0.8 m以上,尤佳為1 m以上。
本發明之中間膜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作為本發明之中間膜之製造方法,例如可列舉如下方法等:使用用以形成各層之各樹脂組合物分別形成各層後,將所獲得之各層積層之方法;以及使用共擠出機將用以形成各層之各樹脂組合物共擠出,藉此將各層積層之方法等。由於擠出成形之製造方法適合連續生產,故而較佳。
就中間膜之製造效率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上述第2層與上述第3層中包含相同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就中間膜之製造效率優異之方面而言,更佳為上述第2層與上述第3層中包含相同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及相同之塑化劑。就中間膜之製造效率優異之方面而言,進而較佳為上述第2層與上述第3層係藉由相同樹脂組合物形成。
上述中間膜較佳為於兩側之表面中之至少一表面具有凹凸形狀。上述中間膜更佳為於兩側之表面具有凹凸形狀。作為形成上述凹凸形狀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模唇壓紋法、壓紋輥法、砑光輥法、及異形擠出法等。就可定量地形成固定之凹凸樣式之大量凹凸形狀之壓紋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壓紋輥法。
(層合玻璃) 本發明之層合玻璃具備第1層合玻璃構件、第2層合玻璃構件、及上述層合玻璃用中間膜。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中,將上述層合玻璃用中間膜配置於上述第1層合玻璃構件與上述第2層合玻璃構件之間。
本發明之層合玻璃具備第1層合玻璃構件、第2層合玻璃構件、及具有1層構造或2層以上之構造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中,上述中間膜具備包含樹脂之第1層。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中,於進行下述光學畸變之測定時,光學畸變值較佳為3.00以下。
光學畸變之測定:準備如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其具備:光源單元,其照射照射光;投影面,其供投影透過測定對象物之上述照射光;圖像輸入部,其對上述投影面進行拍攝而生成深淺圖像;及圖像處理部,其基於上述深淺圖像之深淺之不均程度檢測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及橫向之光學畸變。準備上述層合玻璃、及將可見光線透過率為88%之校正用單層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之校正用層合玻璃該2個測定對象物作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使用以未載置測定對象物之狀態下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30之方式且以上述校正用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14之方式進行過調整之上述光學畸變檢查裝置測定上述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值。測定條件設為環境溫度23℃、上述測定對象物之表面溫度25℃之條件。將所獲得之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之光學畸變值與上述測定對象物之橫向之光學畸變值中較小之值設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之光學畸變值。
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中,於進行下述衰減比之測定時,於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中,衰減比較佳為5.0%以上。
衰減比之測定:將上述層合玻璃之第1表面以於每一個區域中成為縱5 cm以下及橫5 cm以下之方式進行分割。將上述層合玻璃之縱向之長度設為L1 ,將橫向之長度設為L2 ,將上述第1表面之1個頂點設為頂點O。此時,於上述層合玻璃之上述第1表面中,於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3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3 L2 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7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5 L2 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為0.6 L1 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8 L2 之位置此3個位置設置加速度計。於上述各區域中,利用衝擊錘對上述第1表面中之上述區域之縱向之中央位置且橫向之中央位置進行加振,算出傳輸函數。根據所獲得之傳輸函數算出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之衰減比。
再者,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上述「光學畸變之測定」可以與上述層合玻璃X之「光學畸變之測定」相同之方式求出。又,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上述「衰減比之測定」可以與上述層合玻璃Y之「衰減比之測定」相同之方式求出。再者,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上述「光學畸變之測定」中,該層合玻璃之尺寸可與層合玻璃X之尺寸相同,亦可不同。又,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之上述「衰減比之測定」中,該層合玻璃之尺寸可與層合玻璃Y之尺寸相同,亦可不同。亦可以與層合玻璃X或層合玻璃Y之尺寸變得相同之方式將層合玻璃切斷。
就進一步抑制光學畸變之產生之觀點而言,上述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值較佳為3.0以下,更佳為2.5以下,進而較佳為2.0以下,尤佳為1.8以下。上述光學畸變值越小越佳。
圖3係模式性地表示使用圖1所示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層合玻璃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3所示之層合玻璃31具備第1層合玻璃構件21、第2層合玻璃構件22、及中間膜11。中間膜11配置並夾入第1層合玻璃構件21與第2層合玻璃構件22之間。
於中間膜11之第1表面11a積層有第1層合玻璃構件21。於中間膜11之與第1表面11a相反之第2表面11b積層有第2層合玻璃構件22。於第2層2之外側之表面2a積層有第1層合玻璃構件21。於第3層3之外側之表面3a積層有第2層合玻璃構件22。
圖4係模式性地表示使用圖2所示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層合玻璃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4所示之層合玻璃31A具備第1層合玻璃構件21、第2層合玻璃構件22、及中間膜11A。中間膜11A配置並夾入第1層合玻璃構件21與第2層合玻璃構件22之間。
於中間膜11A之第1表面11a積層有第1層合玻璃構件21。於中間膜11A之與第1表面11a相反之第2表面11b積層有第2層合玻璃構件22。
如此,本發明之層合玻璃具備第1層合玻璃構件、第2層合玻璃構件、及中間膜,該中間膜係本發明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於本發明之層合玻璃中,於上述第1層合玻璃構件與上述第2層合玻璃構件之間配置有上述中間膜。
上述第1層合玻璃構件較佳為第1玻璃板。上述第2層合玻璃構件較佳為第2玻璃板。
作為上述第1、第2層合玻璃構件,可列舉玻璃板及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等。上述層合玻璃不僅包含於2片玻璃板之間夾有中間膜之層合玻璃,亦包含於玻璃板與PET膜等之間夾有中間膜之層合玻璃。上述層合玻璃係具備玻璃板之積層體,較佳為使用至少1片玻璃板。上述第1層合玻璃構件及上述第2層合玻璃構件分別為玻璃板或PET膜,且較佳為上述層合玻璃具備玻璃板作為上述第1層合玻璃構件及上述第2層合玻璃構件中之至少一者。尤佳為上述第1、第2層合玻璃構件均為玻璃板。
作為上述玻璃板,可列舉無機玻璃及有機玻璃。作為上述無機玻璃,可列舉:浮法平板玻璃、吸熱板玻璃、熱反射板玻璃、拋光板玻璃、壓花玻璃、線板玻璃及綠玻璃等。上述有機玻璃係代替無機玻璃之合成樹脂玻璃。作為上述有機玻璃,可列舉聚碳酸酯板及聚(甲基)丙烯酸樹脂板等。作為上述聚(甲基)丙烯酸樹脂板,可列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等。
上述第1層合玻璃構件及上述第2層合玻璃構件之各厚度較佳為1 mm以上,較佳為5 mm以下,更佳為3 mm以下。又,於上述層合玻璃構件為玻璃板之情形時,該玻璃板之厚度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0.7 mm以上,較佳為5 mm以下,更佳為3 mm以下。於上述層合玻璃構件為PET膜之情形時,該PET膜之厚度較佳為0.03 mm以上,較佳為0.5 mm以下。
上述層合玻璃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將中間膜夾於上述第1層合玻璃構件與上述第2層合玻璃構件之間,使其通過按壓輥或將其放入橡膠袋中進行減壓抽吸,而將殘留於上述第1層合玻璃構件、上述第2層合玻璃構件及中間膜之間之空氣脫氣。其後,於約70℃~110℃下進行預接著而獲得積層體。繼而,將積層體放入高壓釜中或進行加壓,並以約120℃~150℃及1 MPa~1.5 MPa之壓力進行壓接。如此,可獲得層合玻璃。於製造上述層合玻璃時,亦可將中間膜中之各層積層。
上述中間膜及上述層合玻璃可用於汽車、軌道車輛、航空器、船舶及建築物等。上述中間膜及上述層合玻璃亦可用於該等用途以外。上述中間膜及上述層合玻璃較佳為車輛用或建築物用之中間膜及層合玻璃,更佳為車輛用之中間膜及層合玻璃。上述中間膜及上述層合玻璃可用於汽車之擋風玻璃、側窗玻璃、後玻璃或車頂玻璃等。上述中間膜及上述層合玻璃可較佳地用於汽車。上述中間膜可較佳地用於獲得汽車之層合玻璃。
以下,列舉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明更詳細地進行說明。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於所使用之聚乙烯醇縮醛樹脂中,縮醛化使用碳數4之正丁醛。關於聚乙烯醇縮醛樹脂,縮醛化度(縮丁醛化度)、乙醯化度及羥基之含有率係藉由依據JIS K6728「聚乙烯醇縮丁醛試驗方法」之方法進行測定。再者,於藉由ASTM D1396-92進行測定之情形時,亦顯示出與依據JIS K6728「聚乙烯醇縮丁醛試驗方法」之方法相同之數值。
準備以下之材料。
(樹脂) 聚乙烯醇縮醛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PVB)、平均聚合度3000、羥基之含有率30.3莫耳%、乙醯化度1.0莫耳%、縮醛化度(縮丁醛化度)68.7莫耳%)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1)之合成: 將具有下述表1所示之成分組成之聚合性組合物夾入2片單面經脫模處理之PET片材(Nippa公司製造,厚度50 μm)中,並以厚度成為1 mm之方式形成聚合性組合物層。再者,於2片PET片材之周圍配置有間隔片。使用化學燈以3 mW並以照射量3000 mJ/cm2 對聚合性組合物層照射紫外線,藉此,藉由反應使聚合性組合物硬化,獲得(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1)。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2)~(7)、(X1)、(X2)之合成: 將聚合性組合物之成分組成變更為表1之表,除此以外,以與(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1)相同之方式獲得(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2)~(7)、(X1)、(X2)。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X3)之合成: 將聚合性組合物層之厚度變更為3 mm,除此以外,以與(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1)相同之方式獲得(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X3)。
(塑化劑) 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
(金屬鹽M) Mg混合物(2-乙基丁酸鎂與乙酸鎂之50:50(重量比)混合物)
(紫外線遮蔽劑) Tinuvin 326(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BASF公司製造之「Tinuvin 326」)
(抗氧化劑) BHT(2,6-二-第三丁基-對甲酚)
(實施例1) 用以形成第1層之組合物之製作: 調配以下之成分,並利用混合輥充分地進行混練,獲得用以形成第1層之組合物。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1)100重量份 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60重量份
用以形成第2層及第3層之組合物之製作: 調配以下之成分,並利用混合輥充分地進行混練,獲得用以形成第2層及第3層之組合物。
聚乙烯醇縮醛樹脂(PVB)100重量份 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30重量份 所獲得之第2、第3層中成為70 ppm之量之金屬鹽M(Mg混合物) 所獲得之第2、第3層中成為0.2重量%之量之紫外線遮蔽劑(Tinuvin 326) 所獲得之第2、第3層中成為0.2重量%之量之抗氧化劑(BHT)
中間膜之製作: 使用共擠出機將用以形成第1層之組合物與用以形成第2層及第3層之組合物共擠出,藉此製作具有第2層(厚度330 μm)/第1層(厚度100 μm)/第3層(厚度330 μm)之積層構造之中間膜(厚度760 μm)。
光學畸變測定用層合玻璃之製作: 將中間膜夾於依據JIS R3202之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獲得積層體。將所獲得之積層體放入橡膠袋內,以2.6 kPa之真空度脫氣20分鐘後,以經脫氣之狀態直接移入烘箱內,進而於90℃下保持30分鐘後進行真空加壓,而對積層體進行預壓接。於高壓釜中,於135℃及壓力1.2 MPa之條件下對經預壓接之積層體進行20分鐘壓接,獲得具有縱150 mm及橫300 mm之尺寸之光學畸變測定用層合玻璃。
衰減比測定用層合玻璃之製作: 將中間膜夾於依據JIS R3202之厚度2.1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獲得積層體。將所獲得之積層體放入橡膠袋內,以2.6 kPa之真空度脫氣20分鐘後,以經脫氣之狀態直接移入烘箱內,進而於90℃下保持30分鐘後進行真空加壓,而對積層體進行預壓接。於高壓釜中,於135℃及壓力1.2 MPa之條件下對經預壓接之積層體進行20分鐘壓接,獲得具有縱950 mm及橫1500 mm之尺寸之衰減比測定用層合玻璃。
所獲得之光學畸變測定用層合玻璃相當於上述層合玻璃X。所獲得之衰減比測定用層合玻璃相當於上述層合玻璃Y。
(實施例2~7及比較例1~3) 將樹脂之種類、塑化劑之含量如表2、3所示般進行變更,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中間膜、光學畸變測定用層合玻璃及衰減比測定用層合玻璃。
(評價) (1)第1層中所包含之樹脂之分子量分佈比 使所獲得之樹脂溶解於四氫呋喃(THF)中,製備0.2重量%之溶液,並利用0.2 μm之過濾器對該溶液進行過濾。使用該溶液並根據上述測定條件,測定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測定所得之聚苯乙烯換算下之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數量平均分子量。又,根據所獲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及數量平均分子量算出樹脂之分子量分佈比(重量平均分子量/數量平均分子量)。
(2)第1層中所包含之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 將聚合性組合物於室溫23±2℃、濕度25±5%之環境下保管1個月。保管後立刻以厚度成為0.35 mm之方式於150℃下進行加壓成型(於不加壓之狀態下為150℃10分鐘、於經加壓之狀態下為150℃10分鐘)而製作樹脂膜。其後,針對該樹脂膜,使用TA Instruments公司製造之「ARES-G2」測定黏彈性。使用直徑8 mm之平行板作為治具,並於以3℃/min之降溫速度使溫度自100℃降低至-50℃之條件、及頻率1 Hz及變形1%之條件下測定玻璃轉移溫度。
(3)第1層之tanδ 針對將所獲得之中間膜於溫度23℃、濕度30%下保管1個月以上後,藉由將第1層與第2、第3層剝離而將第1層單離,並利用加壓成型機加壓成型所得之測定對象物(第1層),使用TA Instruments公司製造之「ARES-G2」進行測定。使用直徑8 mm之平行板作為治具,並於以3℃/min之降溫速度使溫度自100℃降低至-50℃之條件、及頻率1 Hz及變形1%之條件下進行測定。於所獲得之測定結果中,將損耗正切之波峰溫度設為玻璃轉移溫度Tg(℃),將玻璃轉移溫度下之損耗正切之值設為「玻璃轉移溫度下之tanδ」。又,測定溫度200℃、變形8%、頻率範圍100 rad/s~0.1 rad/s,將自100 rad/s掃描之頻率0.1 rad/s下之tanδ值設為「200℃下之tanδ」。
再者,關於200℃下之tanδ,基於以下之基準進行判定。
[200℃下之tanδ之判定基準] ○:200℃下之tanδ為0.5以上 ×:200℃下之tanδ未達0.5
(4)折射率 將所獲得之中間膜於溫度23℃、濕度30%下保管1個月以上後,使用測定機器數位阿貝折射計(Atago公司製造之「DR-A1」)求出第1層、第2層及第3層之折射率。又,根據所獲得之折射率之值算出第1層之折射率與第2、第3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又,亦測定第1層中所包含之樹脂之折射率。關於第1層之折射率與第2、第3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基於以下之基準進行判定。
[第1層之折射率與第2、第3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之判定基準] ○○:第1層之折射率與第2、第3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為0.01以下 ○:第1層之折射率與第2、第3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超過0.01且為0.04以下 ×:第1層之折射率與第2、第3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超過0.04
(5)光學畸變(目視) 於距觀測者7 m之地點設置螢光燈(Panasomic公司製造之「FL32S. D」),於觀測者與螢光燈之間且距觀測者40 cm之地點設置所獲得之光學畸變測定用層合玻璃。再者,光學畸變測定用層合玻璃係以相對於水平面傾斜20°之狀態設置。於觀測者通過光學畸變測定用層合玻璃觀察螢光燈時,目視確認該螢光燈是否看起來變形。
[光學畸變(目視)之判定基準] ○:螢光燈看起來未變形 ×:螢光燈看起來變形
(6)光學畸變值 使用所獲得之光學畸變測定用層合玻璃,並基於上述「光學畸變之測定」求出光學畸變值。再者,作為光源(發光部),使用鹵素燈(岩崎電氣公司製造之「EYE DICHO-COOL HALOGEN(15 V100 W)」)。將所獲得之光學畸變測定用層合玻璃之表面溫度25℃下之縱向之光學畸變值與表面溫度25℃下之橫向之光學畸變值中較小之值設為光學畸變測定用層合玻璃物之光學畸變值。
[光學畸變值之判定基準] ○○:光學畸變值為1.30以下 ○:光學畸變值超過1.30且為1.45以下 △:光學畸變值超過1.45且為3.00以下 ×:光學畸變值超過3.00
(7)衰減比 使用所獲得之衰減比測定用層合玻璃,並基於上述「衰減比之測定」求出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之衰減比。再者,利用柔軟之橡膠懸掛設置有加速度計之衰減比測定用層合玻璃,設為Free-Free之狀態進行測定。使用Boulder Innovation Group公司製造之「FP7000」作為光學3D數位轉化器,使用Spectris公司製造之「BK Connect」作為解析軟體。又,使用PCB PIEZOTRONICS公司製造之「352C68」作為加速度計。使用Polynominal-Z方法對所算出之傳輸函數(對加振(F)之響應(m/s2 ))進行曲線擬合,算出各共振頻率X(Hz)下之衰減比Y(%)。於共振頻率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頻率下,求出共振頻率X(Hz)與衰減比Y(%)之關係。
[衰減比之判定基準] ○:衰減比Y為5.0%以上 ×:衰減比Y未達5.0%
再者,於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之衰減比為5.0%以上之情形時,層合玻璃之阻尼性能優異。
將詳細內容及結果示於下述表1~3。再者,表中省略金屬鹽M、紫外線遮蔽劑及抗氧化劑之記載。
[表1]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1)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2)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3)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4)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5)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6)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7)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X1)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X2)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X3)
調配成分 CTFA(#200) 重量份 20 20 20 10 20 25 13    10 20
TBA 重量份       5                     
DMAA 重量份 10 10 15 20 15 15 20       10
BzA 重量份                         5   
BA 重量份    10 10 10                  
HPA 重量份                         15   
MEDOL-10 重量份                      100      
IBOA 重量份 70 60 50 60 60 55 60    70 70
2EHA 重量份             5 5 7         
IRGACURE 184 重量份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表1所示之成分之詳細內容如下所述。
CTFA:環狀三羥甲基丙烷甲縮醛丙烯酸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Viscoat#200) TBA:丙烯酸第三丁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 DMAA:二甲基丙烯醯胺(KJ化學公司製造) BzA:丙烯酸苄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Viscoat#160) BA:丙烯酸正丁酯(日本觸媒公司製造) HPA:丙烯酸羥丙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 MEDOL-10:(甲基)丙烯酸(2-甲基-2-乙基-1,3-二氧雜環戊烷-4-基)甲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 IBOA:丙烯酸異𦯉酯(日本觸媒公司製造)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日本觸媒公司製造) IRGACURE 184:2,2-二甲氧基-1,2-二苯乙烷-1-酮(BASF公司製造)
[表2]
   單位 實施例 1 實施例 2 實施例 3 實施例 4 實施例 5
中間膜 第1層 厚度 μm 100 100 100 200 100
樹脂之種類 -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1)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2)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3)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4)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5)
樹脂之調配量 重量份 100 100 100 100 100
塑化劑之種類 - 3GO 3GO 3GO 3GO 3GO
塑化劑之調配量 重量份 60 40 40 50 50
第2、第3層 各厚度 μm 330 330 330 330 330
樹脂之種類 - PVB PVB PVB PVB PVB
樹脂之調配量 重量份 100 100 100 100 100
塑化劑之種類 - 3GO 3GO 3GO 3GO 3GO
塑化劑之調配量 重量份 30 32 32 32 30
第1層中所包含之樹脂 分子量分佈比 - 3.0 3.1 2.9 2.9 6.8
玻璃轉移溫度 69.1 53 52.6 71 64
折射率 - 1.506 1.503 1.503 1.501 1.501
第1層 玻璃轉移溫度下之tanδ - 2.85 2.93 2.91 2.05 2.95
200℃下之tanδ - 0.94 0.85 0.87 0.7 0.88
判定
折射率 - 1.4880 1.4910 1.4910 1.4855 1.4855
第2、第3層 折射率 - 1.4800 1.4794 1.4794 1.4794 1.4800
第1層之折射率與第2、第3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 - 0.0080 0.0116 0.0116 0.0061 0.0055
判定 ○○ ○○ ○○
光學畸變(目視) 判定
光學畸變值 - 1.30 1.46 1.43 1.39 1.38
判定 ○○
衰減比 判定
[表3]
   單位 實施例 6 實施例 7 比較例 1 比較例 2 比較例 3
中間膜 第1層 厚度 μm 100 100 100 100 100
樹脂之種類 -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6)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7)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X1)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X2)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X3)
樹脂之調配量 重量份 100 100 100 100 100
塑化劑之種類 - 3GO 3GO 3GO 3GO 3GO
塑化劑之調配量 重量份 45 48 30 60 60
第2、第3層 各厚度 μm 330 330 330 330 330
樹脂之種類 - PVB PVB PVB PVB PVB
樹脂之調配量 重量份 100 100 100 100 100
塑化劑之種類 - 3GO 3GO 3GO 3GO 3GO
塑化劑之調配量 重量份 30 30 28 28 30
第1層中所包含之樹脂 分子量分佈比 - 2.9 2.9 3.1 3.3 22.7
玻璃轉移溫度 56 56 3.8 54.6 69.1
折射率 - 1.502 1.501 1.484 1.543 1.506
第1層 玻璃轉移溫度下之tanδ - 3.10 2.88 1.99 2.25 2.847
200℃下之tanδ - 0.75 0.84 0.38 0.40 0.49
判定 × × ×
折射率 - 1.4908 1.4888 1.4750 1.5245 1.488
第2、第3層 折射率 - 1.4800 1.4800 1.4806 1.4806 1.48
第1層之折射率與第2、第3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 - 0.0108 0.0088 0.0056 0.0439 0.008
判定 ○○ ○○ × ○○
光學畸變(目視) 判定 × × ×
光學畸變值 - 1.42 1.45 3.62 4.80 3.3
判定 × × ×
衰減比 判定 × ×
1:第1層 1a:第1表面 1b:第2表面 2:第2層 2a:外側之表面 3:第3層 3a:外側之表面 11:中間膜 11A:中間膜(第1層) 11a:第1表面 11b:第2表面 21:第1層合玻璃構件 22:第2層合玻璃構件 31、31A 層合玻璃 41:光學畸變檢查裝置 42:光源單元 43:狹縫部 44:測定對象物載置部 45:投影面 46:圖像輸入部 47:圖像處理部 48:架台 49:評價部 421:發光部 422:光纖 423:照射口 481:架台本體 482:支臂 A:光軸 W:測定對象物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剖視圖。 圖2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剖視圖。 圖3係模式性地表示使用圖1所示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層合玻璃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4係模式性地表示使用圖2所示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之層合玻璃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5係模式性地表示光學畸變之測定所使用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之俯視圖。 圖6係模式性地表示光學畸變之測定所使用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之前視圖。

Claims (23)

  1. 一種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係具有1層或2層以上之構造者,且 具備包含樹脂之第1層, 於將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具有縱150 mm及橫3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X,並針對所獲得之層合玻璃X進行下述光學畸變之測定時,光學畸變值為3.00以下, 於將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1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具有縱950 mm及橫1500 mm之尺寸之層合玻璃Y,並針對所獲得之層合玻璃Y進行下述衰減比之測定時,於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衰減比為5.0%以上; 光學畸變之測定:準備如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其具備:光源單元,其照射照射光;投影面,其供投影透過測定對象物之上述照射光;圖像輸入部,其對上述投影面進行拍攝而生成深淺圖像;及圖像處理部,其基於上述深淺圖像之深淺之不均程度檢測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及橫向之光學畸變;準備上述層合玻璃X、及將可見光線透過率為88%之校正用單層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之校正用層合玻璃這2個測定對象物作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使用以未載置測定對象物之狀態下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30之方式且以上述校正用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14之方式進行過調整之上述光學畸變檢查裝置來測定上述層合玻璃X之光學畸變值;測定條件係設為環境溫度23℃、上述測定對象物之表面溫度25℃之條件;將所獲得之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之光學畸變值與上述測定對象物之橫向之光學畸變值中較小之值設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之光學畸變值; 衰減比之測定:將上述層合玻璃Y之第1表面以於每一個區域中成為縱5 cm以下及橫5 cm以下之方式進行分割;於將上述層合玻璃Y之縱向之長度設為L1,將橫向之長度設為L2,將上述第1表面之一個頂點設為頂點O時,於上述層合玻璃Y之上述第1表面中,於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3 L1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3 L2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7 L1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5 L2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為0.6 L1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8 L2之位置此3個位置設置加速度計;於上述各區域中,利用衝擊錘對上述第1表面中之上述區域之縱向之中央位置且橫向之中央位置進行加振,算出傳輸函數;根據所獲得之傳輸函數算出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之衰減比。
  2. 如請求項1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中上述第1層中所包含之上述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相對於數量平均分子量之分子量分佈比為8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2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中上述第1層中所包含之上述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為40℃以上且100℃以下。
  4. 如請求項1或2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中上述第1層之玻璃轉移溫度下之tanδ為1.2以上。
  5. 如請求項1或2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中上述第1層之200℃下之tanδ為0.5以上。
  6. 如請求項1或2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中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為1.470以上且1.510以下。
  7. 如請求項1或2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中上述第1層包含塑化劑。
  8. 如請求項1或2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具有2層以上之構造,且 具備積層於上述第1層之第1表面且包含樹脂之第2層。
  9. 如請求項8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中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為1.460以上且1.500以下。
  10. 如請求項8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中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與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為0.04以下。
  11. 如請求項8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具有3層以上之構造,且 具備積層於上述第1層之與上述第1表面為相反側之第2表面且包含樹脂之第3層。
  12. 一種層合玻璃,其具備: 第1層合玻璃構件、 第2層合玻璃構件、及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且 於上述第1層合玻璃構件與上述第2層合玻璃構件之間配置有上述層合玻璃用中間膜。
  13. 一種層合玻璃,其具備: 第1層合玻璃構件、 第2層合玻璃構件、及 具有1層或2層以上之構造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 上述中間膜具備包含樹脂之第1層, 於進行下述光學畸變之測定時,光學畸變值為3.00以下, 於進行下述衰減比之測定時,於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衰減比為5.0%以上, 光學畸變之測定:準備如下光學畸變檢查裝置,其具備:光源單元,其照射照射光;投影面,其供投影透過測定對象物之上述照射光;圖像輸入部,其對上述投影面進行拍攝而生成深淺圖像;及圖像處理部,其基於上述深淺圖像之深淺之不均程度檢測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及橫向之光學畸變;準備上述層合玻璃、及將可見光線透過率為88%之校正用單層中間膜配置於厚度2.5 mm之2片透明浮法玻璃之間而獲得之校正用層合玻璃這2個測定對象物作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使用以未載置測定對象物之狀態下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30之方式且以上述校正用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值成為1.14之方式進行過調整之上述光學畸變檢查裝置來測定上述層合玻璃之光學畸變值;測定條件設為環境溫度23℃、上述測定對象物之表面溫度25℃之條件;將所獲得之上述測定對象物之縱向之光學畸變值與上述測定對象物之橫向之光學畸變值中較小之值設為上述測定對象物之光學畸變值; 衰減比之測定:將上述層合玻璃之第1表面以於每一個區域中成為縱5 cm以下及寬5 cm以下之方式進行分割;於將上述層合玻璃之縱向之長度設為L1,將橫向之長度設為L2,將上述第1表面之一個頂點設為頂點O時,於上述層合玻璃之上述第1表面中,於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3 L1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3 L2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於縱向上為0.7 L1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5 L2之位置、距上述頂點O為0.6 L1之位置且於橫向上為0.8 L2之位置這3個位置設置加速度計;於上述各區域中,利用衝擊錘對上述第1表面中之上述區域之縱向之中央位置且橫向之中央位置進行加振,算出傳輸函數;根據所獲得之傳輸函數算出50 Hz以上且80 Hz以下之共振頻率下之衰減比。
  14. 如請求項13之層合玻璃,其中上述第1層中所包含之上述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相對於數量平均分子量之分子量分佈比為8以下。
  15. 如請求項13或14之層合玻璃,其中上述第1層中所包含之上述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為40℃以上且100℃以下。
  16. 如請求項13或14之層合玻璃,其中上述第1層之玻璃轉移溫度下之tanδ為1.2以上。
  17. 如請求項13或14之層合玻璃,其中上述第1層之200℃下之tanδ為0.5以上。
  18. 如請求項13或14之層合玻璃,其中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為1.470以上且1.510以下。
  19. 如請求項13或14之層合玻璃,其中上述第1層包含塑化劑。
  20. 如請求項13或14之層合玻璃,其中上述中間膜具有2層以上之構造,且 上述中間膜具備積層於上述第1層之第1表面且包含樹脂之第2層。
  21. 如請求項20之層合玻璃,其中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為1.460以上且1.500以下。
  22. 如請求項20之層合玻璃,其中上述第1層之折射率與上述第2層之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值為0.04以下。
  23. 如請求項20之層合玻璃,其中上述中間膜具有3層以上之構造,且 上述中間膜具備積層於上述第1層之與上述第1表面為相反側之第2表面且包含樹脂之第3層。
TW108142328A 2019-07-02 2019-11-21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TWI8149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3790 2019-07-02
JP2019123790 2019-07-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2456A TW202102456A (zh) 2021-01-16
TWI814947B true TWI814947B (zh) 2023-09-11

Family

ID=74100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2328A TWI814947B (zh) 2019-07-02 2019-11-21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88896A1 (zh)
EP (1) EP3995466A4 (zh)
JP (1) JPWO2021002035A1 (zh)
KR (1) KR20220023759A (zh)
CN (1) CN114072365B (zh)
BR (1) BR112021025088A2 (zh)
MX (1) MX2021014695A (zh)
TW (1) TWI814947B (zh)
WO (1) WO20210020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1919A (zh) * 2021-10-18 2023-04-21 长春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膜及其应用
US11746198B2 (en) 2021-10-18 2023-09-05 Chang Chun Petrochemical Co., Ltd. Polymer film and uses of the same
TW202402521A (zh) * 2022-04-15 2024-01-16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層合玻璃及其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6530A (zh) * 2009-12-28 2012-09-19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JP2016183077A (ja) * 2015-03-26 2016-10-20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TW201710067A (zh) * 2014-09-12 2017-03-16 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TW201900579A (zh) * 2017-05-19 2019-01-01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5436B2 (ja) * 1993-09-28 2002-10-1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
JPH07306152A (ja) 1994-03-16 1995-11-21 Sekisui Chem Co Ltd 光学的歪検査装置
JP2856317B2 (ja) * 1996-03-04 1999-02-10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かご
JP2000177062A (ja) * 1998-12-18 2000-06-27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制振性を向上させた複合プラスチック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22238A (ja) * 2004-07-09 2006-01-26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制振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5151186B2 (ja) * 2006-03-08 2013-02-27 東レ株式会社 易表面賦形性シート用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形成される易表面賦形性シート、易表面賦形性シート積層体、それを用いた表面賦形方法ならびに成形品。
JP5749095B2 (ja) * 2011-06-23 2015-07-1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US10226912B2 (en) 2012-01-13 2019-03-12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Intermediate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BR112016016325B1 (pt) * 2014-03-31 2021-11-16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Filme de camada intermediária para vidro laminado e vidro laminado
RU2706147C2 (ru) * 2014-09-30 2019-11-14 Секисуй Кемикал Ко., Лтд. Промежуточная пленка для многослойного стекла, многослойное стекло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ромежуточной пленки для многослойного стекла
KR102469393B1 (ko) 2014-11-10 2022-11-22 쿠라라이 유럽 게엠베하 합판 유리용 중간막 및 합판 유리
JP2016193804A (ja) * 2015-03-31 2016-11-1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WO2016208548A1 (ja) * 2015-06-25 2016-12-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光学積層体
JP2017178676A (ja) * 2016-03-30 2017-10-0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合わせガラス及び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の製造方法
WO2017196707A1 (en) * 2016-05-09 2017-11-16 Kuraray America, Inc. Multilayer interlayer and glass laminate
KR20190065310A (ko) * 2016-10-28 2019-06-11 쿠라레이 아메리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쐐기형 다층 중간층 및 유리 라미네이트
JP2018188356A (ja) * 2017-05-08 2018-11-29 株式会社クラレ 窓ガラス用発熱フィルム、および前記フィルムを有する窓ガラ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6530A (zh) * 2009-12-28 2012-09-19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TW201710067A (zh) * 2014-09-12 2017-03-16 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JP2016183077A (ja) * 2015-03-26 2016-10-20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TW201900579A (zh) * 2017-05-19 2019-01-01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2365A (zh) 2022-02-18
MX2021014695A (es) 2022-01-11
KR20220023759A (ko) 2022-03-02
WO2021002035A1 (ja) 2021-01-07
EP3995466A4 (en) 2023-07-26
BR112021025088A2 (pt) 2022-01-25
JPWO2021002035A1 (zh) 2021-01-07
EP3995466A1 (en) 2022-05-11
TW202102456A (zh) 2021-01-16
US20220288896A1 (en) 2022-09-15
CN114072365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4056B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TWI798350B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TWI814947B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TWI772470B (zh) 樹脂膜及含有玻璃板之積層體
TWI817983B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US20200171798A1 (en) Intermediate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TWI798349B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CN114072367B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夹层玻璃
CN111683911B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卷体和夹层玻璃
US20210221102A1 (en) Laminated glass interlayer, and laminated glass
US11731399B2 (en) Interlayer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WO2021002032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TW202208170A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