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298B - 葉輪、離心風扇以及空氣調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葉輪、離心風扇以及空氣調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7298B
TWI807298B TW110112700A TW110112700A TWI807298B TW I807298 B TWI807298 B TW I807298B TW 110112700 A TW110112700 A TW 110112700A TW 110112700 A TW110112700 A TW 110112700A TW I807298 B TWI807298 B TW I8072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wing
thickness
blades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2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0934A (zh
Inventor
寺本拓矢
林弘恭
堀江亮
山口敬史
永野友博
道上一也
山谷貴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0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29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F04D17/162Double suction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8Part of the wheel having an ejecting effect, e.g. being bladeless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40/00Components
    • F05D2240/20Rotors
    • F05D2240/30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blades, i.e. of any element transforming dynamic fluid energy to or from rotational energy and being attached to a rotor
    • F05D2240/301Cross-s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70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葉輪係包括:主板,被旋轉驅動;側板,呈環狀,與主板相向配置,形成氣體之吸入口;以及複數葉片,被連接於主板與側板,被排列於將主板的旋轉軸當作中心之圓周方向上;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具有:內周端,在將旋轉軸當作中心之徑向中,位於旋轉軸側;外周端,在徑向中,位於比內周端還要靠近外周側之位置;西洛克翼部,包含外周端,構成被形成為出口角比90度還要大之角度之前向葉片;以及渦輪翼部,包含內周端,構成後向葉片;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在西洛克翼部中,面對吸入口之側的端部之翼厚,係被形成為比與主板相連接之基部之翼厚還要薄,在由面對吸入口之側的端部所構成之翼形狀中,內周側之第1翼厚係比外周側之第2翼厚還要厚。

Description

葉輪、離心風扇以及空氣調和裝置
本開示係關於一種葉輪、包括該葉輪之離心風扇、及包括該離心風扇之空氣調和裝置。
先前,離心風扇係具有:渦卷形狀之蝸殼;以及葉輪,被收納於蝸殼內部,繞軸旋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之構成離心風扇之葉輪,係具有圓板狀之主板、圓環狀之側板、及被配置成放射狀之葉片。構成此葉輪之葉片之構造,係使主葉片與中間葉片交替地配置,主葉片及中間葉片之各內徑,係隨著自主板往側板而變大。又,構成此葉輪之葉片之構造,係葉片之出口角為100度以上之西洛克翼(前向葉片),在葉片的內周側包括渦輪翼(後向葉片)之誘導部,在主板側之主葉片之葉片內徑與葉片外徑之比,係成為0.7以下。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240590號公報
專利文獻1之離心風扇,係葉片的外周側的西洛克翼與內周側的渦輪翼之所佔比例,在中間葉片為相同程度,於中間葉片中,無法期待充分之壓力回復。又,專利文獻1之離心風扇,係構成葉輪之葉片的側板側成為西洛克翼,所以,在側板側的葉片中,無法期待充分之壓力回復。
本開示係為了解決如上述課題所研發出者,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壓力回復之葉輪、包括該葉輪之離心風扇、及包括該離心風扇之空氣調和裝置。
本開示之葉輪係包括:主板,被旋轉驅動;側板,呈環狀,與主板相向配置,形成氣體之吸入口;以及複數葉片,被連接於主板與側板,被排列於將主板的旋轉軸當作中心之圓周方向上;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具有:內周端,在將旋轉軸當作中心之徑向中,位於旋轉軸側;外周端,在徑向中,位於比內周端還要靠近外周側之位置;西洛克翼部,包含外周端,構成被形成為出口角比90度還要大之角度之前向葉片;以及渦輪翼部,包含內周端,構成後向葉片;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在西洛克翼部中,面對吸入口之側的端部之翼厚,係被形成為比與主板相連接之基部之翼厚還要薄,在由面對吸入口之側的端部所構成之翼形狀中,內周側之第1翼厚係比外周側之第2翼厚還要厚。
本開示之離心風扇係包括:葉輪,具有上述構造;以及蝸殼,具有:周壁,被形成為渦卷形狀;以及側壁,具有形成與由主板與複數葉片所形成之空間相連通之外殼吸入口之喇叭口,收納葉輪。
本開示之空氣調和裝置,係包括上述構造之離心風扇。 [發明效果]
當依據本開示時,面對吸入口之側的端部所構成之翼形狀中,內周側之第1翼厚係比外周側之第2翼厚還要厚。因此,具有該構造之葉輪,係葉片們之翼間自內周側往外周側擴大,藉此,可藉葉片而進行充分之壓力回復,其與不包括該構造之葉輪及離心風扇相比較下,可提高壓力回復。
以下,針對實施形態之葉輪10、離心風扇100等、及空氣調和裝置140,一邊參照圖面等,一邊說明之。而且,在包含圖1之以下之圖面中,各構造構件之相對性尺寸之關係及形狀等,有時係與實際者不同。又,在以下之圖面中,賦予同一編號者,係同一或相當於此者,其係在專利說明書的全文中,當作共通。又,為了容易理解,係適宜使用表示方向之用語(例如「上」、「下」、「右」、「左」、「前」或「後」等),但是,這些標記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如此敘述,其並非用於侷限裝置或零件之配置及方向者。
實施形態1. [離心風扇100] 圖1係概示實施形態1之離心風扇100之立體圖。圖2係概示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實施形態1之離心風扇100時,所得之構造之外觀圖。圖3係概示圖2之離心風扇100之A-A線剖面之剖面圖。使用圖1~圖3,說明離心風扇100之基本構造。
離心風扇100係多翼離心型之風扇,其具有產生氣流之葉輪10、及收納葉輪10於內部之蝸殼40。離心風扇100係在葉輪10之虛擬之旋轉軸RS之軸向中,自蝸殼40兩側吸入空氣之雙吸入型之離心風扇。
[蝸殼40] 蝸殼40係使離心風扇100用之葉輪10收納於內部,整流自葉輪10被吹出之空氣。蝸殼40係具有渦卷部41與吐出部42。
(渦卷部41) 渦卷部41係形成使葉輪10所產生之氣流之動壓,轉換為靜壓之風路。渦卷部41係具有:側壁44a,形成有自構成葉輪10之輪轂部11b的旋轉軸RS之軸向,覆蓋葉輪10,吸入空氣之外殼吸入口45;以及周壁44c,自輪轂部11b的旋轉軸RS之徑向包圍葉輪10。
又,渦卷部41係具有位於吐出部42與周壁44c的渦卷開始部41a之間,以構成曲面,使葉輪10所產生之氣流,透過渦卷部41導引到吐出口42a之舌部43。而且,所謂旋轉軸RS之徑向,係指相對於旋轉軸RS之軸向而言,垂直之方向。由周壁44c及側壁44a所構成之渦卷部41的內部空間,係成為自葉輪10被吹出之空氣,沿著周壁44c流動之空間。
(側壁44a) 側壁44a係在葉輪10的旋轉軸RS之軸向中,被配置於葉輪10的兩側。在蝸殼40的側壁44a係形成有外殼吸入口45,使得空氣可流通在葉輪10與蝸殼40的外部之間。
外殼吸入口45係被形成為圓形,葉輪10係被配置為外殼吸入口45之中心與葉輪10的輪轂部11b之中心係大概一致。而且,外殼吸入口45之形狀,係並不侷限於圓形,也可以係例如橢圓形等或其他形狀。
離心風扇100的蝸殼40,係在輪轂部11b的旋轉軸RS之軸向中,在主板11的兩側,具有形成有外殼吸入口45之側壁44a之雙吸入型之殼體。
離心風扇100係在蝸殼40中,具有兩個側壁44a。兩個之側壁44a係被形成為透過周壁44c,分別相向。更詳細說來,如圖3所示,蝸殼40係側壁44a具有第1側壁44a1與第2側壁44a2。
在第1側壁44a1係形成有第1吸入口45a。第1吸入口45a係與配置有後述之第1側板13a之側的主板11的板面相向。在第2側壁44a2係形成有第2吸入口45b。第2吸入口45b係與配置有後述之第2側板13b之側的主板11的板面相向。而且,上述之外殼吸入口45,係第1吸入口45a及第2吸入口45b之總稱。
被設於側壁44a之外殼吸入口45,係由喇叭口46所形成。亦即,喇叭口46係形成與由主板11與複數之葉片12所形成之空間相連通之外殼吸入口45。喇叭口46係整流被葉輪10所吸入之氣體,以流入葉輪10的吸入口10e。
喇叭口46係被形成為自蝸殼40的外部往內部,開口直徑逐漸變小。藉側壁44a的該構造,外殼吸入口45旁邊的空氣,係沿著喇叭口46以滑順地流動,效率良好地自外殼吸入口45流入到葉輪10。
(周壁44c) 周壁44c係使葉輪10所產生之氣流,沿著彎曲之壁面以導引到吐出口42a之壁體。周壁44c係被設於彼此相向之側壁44a間之壁體,構成沿著葉輪10之旋轉方向R之彎曲面。周壁44c係例如與葉輪10的旋轉軸RS之軸向平行地配置,以覆蓋葉輪10。而且,周壁44c也可以係相對於葉輪10的旋轉軸RS之軸向而言傾斜之形態,其並不侷限於與旋轉軸RS之軸向平行地配置之形態。
周壁44c係構成自輪轂部11b之徑向覆蓋葉輪10,與後述之複數之葉片12相向之內周面。周壁44c係與葉輪10的葉片12之空氣之吹出側相向。如圖2所示,周壁44c係自位於周壁44c與舌部43之邊界之渦卷開始部41a,至位於遠離舌部43之側的吐出部42與渦卷部41之邊界之渦卷結束部41b為止,沿著葉輪10之旋轉方向R被設置。
渦卷開始部41a係藉葉輪10之旋轉,在沿著周壁44c,流動在蝸殼40的內部空間之氣體流動之方向中,構成彎曲面之周壁44c中之上游側的端部。渦卷結束部41b係藉葉輪10之旋轉,於沿著周壁44c,流動在蝸殼40的內部空間之氣體流動之方向中,構成彎曲面之周壁44c中之下游側的端部。
周壁44c係被形成為渦卷形狀。渦卷形狀有例如依據對數螺旋、阿基米德螺旋、或漸開曲線等之形狀。周壁44c的內周面,係構成自成為渦卷形狀之渦卷開始之渦卷開始部41a,至成為渦卷形狀之渦卷結束之渦卷結束部41b為止,沿著葉輪10之圓周方向以滑順地彎曲之彎曲面。藉這種構造,自葉輪10被送出之空氣,係往吐出部42之方向,滑順地流動在葉輪10與周壁44c之間隙。因此,在蝸殼40內,係自舌部43往吐出部42,空氣之靜壓係效率良好地上昇。
(吐出部42) 吐出部42係形成葉輪10所產生,且通過渦卷部41之氣流被吐出之吐出口42a。吐出部42係由與沿著周壁44c流動之空氣之流動方向直交之剖面,為矩形之中空管所構成。而且,吐出部42之剖面形狀,係並不侷限於矩形。吐出部42係形成導引自葉輪10被送出,使流動在周壁44c與葉輪10之間隙之空氣,往蝸殼40外部排出之流路。
如圖1所示,吐出部42係由延長板42b、擴散板42c、第1側板部42d、及第2側板部42e等所構成。延長板42b係與周壁44c的下游側的渦卷結束部41b滑順地連續,與周壁44c一體形成。擴散板42c係與蝸殼40的舌部43一體形成,與延長板42b相向。擴散板42c係被形成為相對於延長板42b而言,具有既定角度,使得沿著吐出部42內的空氣之流動方向,流路之剖面積逐漸地擴大。
第1側板部42d係與蝸殼40的第1側壁44a1一體形成,第2側板部42e係與蝸殼40的相反側的第2側壁44a2一體形成。而且,第1側板部42d與第2側板部42e,係被形成於延長板42b與擴散板42c之間。如此一來,吐出部42係藉延長板42b、擴散板42c、第1側板部42d及第2側板部42e,形成有剖面矩形之流路。
(舌部43) 在蝸殼40中,於吐出部42的擴散板42c與周壁44c的渦卷開始部41a之間,形成有舌部43。舌部43係以既定之曲率半徑形成,周壁44c係透過舌部43,而與擴散板42c滑順地連接。
舌部43係抑制空氣自渦卷狀流路之渦卷結束往渦卷開始之流入。舌部43係被設於通風路徑的上游部,具有分流往葉輪10之旋轉方向R之空氣之流動,與自通風路徑的下游部往吐出口42a之吐出方向之空氣之流動之功能。又,流入到吐出部42之空氣流動,係在通過蝸殼40時,靜壓上昇,成為比蝸殼40內還要高壓。因此,舌部43係具有分割這種壓力差之功能。
[葉輪10] 圖4係構成實施形態1之離心風扇100之葉輪10之立體圖。圖5係圖4之葉輪10的相反側之立體圖。圖6係主板11的一邊之面側中之葉輪10之俯視圖。圖7係主板11的另一邊之面側中之葉輪10之俯視圖。圖8係圖6所示之葉輪10之B-B線位置之剖面圖。使用圖4~圖8,說明葉輪10。
葉輪10係離心式之風扇。葉輪10係被連接於具有驅動軸之馬達(圖示省略)。葉輪10係被馬達所旋轉驅動,藉旋轉所產生之離心力,使空氣往徑向外邊強制性地送出。葉輪10係藉馬達等,往箭頭所示之旋轉方向R旋轉。如圖4所示,葉輪10係具有:主板11,呈圓盤狀;側板13,呈圓環狀;以及複數葉片12,在主板11的周緣部中,以旋轉軸RS為中心,被配置為放射狀。
(主板11) 主板11係只要係板狀即可,也可以係例如多角形等之圓盤狀以外之形狀。主板11之厚度,可以係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徑向中,如圖3所示,係形成為往中心,壁之厚度變厚,也可以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徑向中,被形成為厚度一定。又,主板11係不侷限於由一片板狀構件所構成者,也可以係使複數片之板狀構件一體固定以構成者。
在主板11的中心部,係設有連接有馬達的驅動軸之輪轂部11b。輪轂部11b係形成有插入有馬達的驅動軸之軸孔11b1。輪轂部11b係被形成為圓柱狀,但是,輪轂部11b之形狀係不侷限於圓柱狀。輪轂部11b係只要被形成為柱狀即可,其也可以被形成為例如多角柱狀。主板11係透過輪轂部11b,被馬達所旋轉驅動。
(側板13) 葉輪10係具有在輪轂部11b的旋轉軸RS之軸向中,被安裝於複數之葉片12的主板11之相反側之端部之環狀側板13。側板13係在葉輪10中,與主板11相向配置。側板13係形成葉輪10中之氣體之吸入口10e。側板13係藉連結複數之葉片12,維持各葉片12的尖端之位置關係,而且,補強複數之葉片12。
側板13係具有:第1側板13a,與主板11相向配置,呈環狀;以及第2側板13b,在相對於主板11而言,配置有第1側板13a之側之相反側中,與主板11相向配置,呈環狀。而且,側板13係第1側板13a及第2側板13b之總稱,葉輪10係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相對於主板11而言,於一邊之側具有第1側板13a,於另一邊之側具有第2側板13b。
(葉片12) 如圖4所示,複數之葉片12係一端與主板11連接,另一端與側板13連接,被排列在將主板11之虛擬之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圓周方向CD上。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係被配置於主板11與側板13之間。複數之葉片12,係在輪轂部11b的旋轉軸RS之軸向中,被設於主板11的兩側。各葉片12係在主板11的周緣部中,被配置成彼此隔開一定間隔。
圖9係圖4之葉輪10之側視圖。如圖4及圖9所示,葉輪10係具有第1翼部112a與第2翼部112b。第1翼部112a與第2翼部112b,係由複數之葉片12與側板13所構成。更詳細說來,第1翼部112a係由環狀之第1側板13a、被配置於主板11與第1側板13a間之複數之葉片12所構成。第2翼部112b係由環狀之第2側板13b、被配置於主板11與第2側板13b間之複數之葉片12所構成。
第1翼部112a係被配置於主板11的一邊之板面側,第2翼部112b係被配置於主板11的另一邊之板面側。亦即,複數之葉片12係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被設於主板11的兩側,第1翼部112a與第2翼部112b係被設成透過主板11而背靠背。而且,在圖3中,相對於主板11而言,於左側係配置有第1翼部112a,相對於主板11而言,於右側係配置有第2翼部112b。但是,第1翼部112a與第2翼部112b係只要被設成透過主板11而背靠背即可,其也可以相對於主板11而言,在右側配置有第1翼部112a,相對於主板11而言,於左側配置有第2翼部112b。而且,在以下之說明中,只要未特別說明時,葉片12係敘述成構成第1翼部112a之葉片12,與構成第2翼部112b之葉片12之總稱。
如圖4及圖5所示,葉輪10係由被配置於主板11之複數之葉片12,被構成為筒狀。而且,葉輪10係在輪轂部11b的旋轉軸RS之軸向中,於主板11之相反側的側板13側,形成有用於使氣體流入被主板11與複數之葉片12所包圍之空間之吸入口10e。葉輪10係在構成主板11之板面的兩側,分別配置有葉片12及側板13,在構成主板11之板面的兩側,形成有葉輪10的吸入口10e。
葉輪10係藉馬達(圖示省略)之驅動,以旋轉軸RS為中心,被旋轉驅動。藉葉輪10旋轉,離心風扇100的外部的氣體,係通過被形成於圖1所示之蝸殼40之外殼吸入口45、及葉輪10的吸入口10e,被吸入由主板11與複數之葉片12所包圍之空間。而且,藉葉輪10旋轉,被吸入到由主板11與複數之葉片12所包圍之空間之空氣,係通過葉片12與鄰接之葉片12間之空間,被送出到葉輪10的徑向外邊。
(葉片12之詳細構造) 圖10係表示圖9之葉輪10之C-C線剖面中之葉片12之示意圖。圖11係表示圖9之葉輪10之D-D線剖面中之葉片12之示意圖。而且,圖9所示之葉輪10之中間位置MP,係表示在構成第1翼部112a之複數之葉片12中,旋轉軸RS之軸向中之中間之位置。又,圖9所示之葉輪10之中間位置MP,係表示在構成第2翼部112b之複數之葉片12中,旋轉軸RS之軸向中之中間之位置。
在構成第1翼部112a之複數之葉片12中,將自旋轉軸RS之軸向中之中間位置MP,至主板11為止之區域,當作葉輪10的作為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又,在構成第1翼部112a之複數之葉片12中,將自旋轉軸RS之軸向中之中間位置MP,至側板13側的端部為止之區域,當作葉輪10的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亦即,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係具有:第1區域,位於比旋轉軸RS之軸向中之中間位置MP,還要靠近主板11側之位置;以及第2區域,位於比第1區域還要靠近側板13側之位置。
圖9所示之C-C線剖面,如圖10所示,係葉輪10的主板11側,亦即,作為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中之複數之葉片12之剖面。此主板11側的葉片12之剖面,係垂直於旋轉軸RS之第1平面71,其中,其係葉輪10的靠近主板11之部分被切斷後之葉輪10之第1剖面。在此,所謂葉輪10的靠近主板11之部分,係指例如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比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之中間位置,還要靠近主板11側之部分,或者,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葉片12的主板11側的端部所在之部分。
圖9所示之D-D線剖面,如圖11所示,係葉輪10的側板13側,亦即,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中之複數之葉片12之剖面。此側板13側的葉片12之剖面,係垂直於旋轉軸RS之第2平面72,其中,其係葉輪10的靠近側板13之部分被切斷後之葉輪10之第2剖面。在此,所謂葉輪10的靠近側板13之部分,係指例如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比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中間位置,還要靠近側板13側之部分,或者,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葉片12的側板13側的端部所在之部分。
第2翼部112b中之葉片12的基本構造,係與第1翼部112a的葉片12的基本構造同樣。亦即,構成在第2翼部112b之複數之葉片12中,係將自旋轉軸RS之軸向中之中間位置MP,至主板11為止之區域,當作葉輪10的作為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又,在構成第2翼部112b之複數之葉片12中,係將自旋轉軸RS之軸向中之中間位置MP,至第2側板13b側的端部為止之區域,當作葉輪10的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
而且,在上述說明中,雖然說明過第1翼部112a的基本構造與第2翼部112b的基本構造係同樣,但是,葉輪10之構造係並不侷限於該構造,其也可以具有第1翼部112a與第2翼部112b不同之構造。以下說明之葉片12之構造,可以係具有第1翼部112a與第2翼部112b兩者,或具有任一者。
如圖9~圖11所示,複數之葉片12係具有複數之第1葉片12A、及複數之第2葉片12B。複數之葉片12係在葉輪10之圓周方向CD中,第1葉片12A與一個或複數個之第2葉片12B係交替配置。
如圖9~圖11所示,葉輪10係在第1葉片12A與於旋轉方向R中,鄰接配置之第1葉片12A之間,配置有兩片之第2葉片12B。但是,被配置於第1葉片12A與於旋轉方向R中,鄰接配置之第1葉片12A間之第2葉片12B之數量,係並不侷限於兩片,其也可以係一片或三片以上。亦即,在複數之第1葉片12A之中,於圓周方向CD上彼此鄰接之兩個之第1葉片12A之間,係配置有複數之第2葉片12B中之至少一個之第2葉片12B。
如圖10所示,第1葉片12A係在以垂直於旋轉軸RS之第1平面71,切斷之葉輪10後之第1剖面中,具有內周端14A及外周端15A。內周端14A係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徑向中,位於旋轉軸RS側,外周端15A係在徑向中,位於比內周端14A還要靠近外周側之位置。在複數之第1葉片12A之每一個中,內周端14A係在葉輪10之旋轉方向R中,被配置於比外周端15A還要靠近前方。
如圖4所示,內周端14A係成為第1葉片12A的前緣14A1,外周端15A係成為第1葉片12A的後緣15A1。如圖11所示,在葉輪10係配置有14片之第1葉片12A,但是,第1葉片12A之片數係不侷限於14片,可以比14片還要少,或比14片還要多。
如圖10所示,第2葉片12B係在以垂直於旋轉軸RS之第1平面71,切斷葉輪10後之第1剖面中,具有內周端14B及外周端15B。內周端14B係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徑向中,位於旋轉軸RS側,外周端15B係在徑向中,位於比內周端14B還要靠近外周側之位置。在複數之第2葉片12B之每一個中,內周端14B係在葉輪10之旋轉方向R中,被配置於比外周端15B還要靠近前方。
如圖4所示,內周端14B係成為第2葉片12B的前緣14B1,外周端15B係成為第2葉片12B的後緣15B1。如圖10所示,在葉輪10係配置有28片之第2葉片12B,但是,第2葉片12B之片數係不侷限於28片,可以係比28片還要少,或比28片還要多。
接著,說明第1葉片12A與第2葉片12B之關係。如圖4及圖11所示,在沿著旋轉軸RS之方向中,隨著比中間位置MP還要靠近第1側板13a及第2側板13b,第1葉片12A之翼長,係被形成為與第2葉片12B之翼長相等。
另外,如圖4及圖10所示,在沿著旋轉軸RS之方向中,於比中間位置MP還要靠近主板11之部分,係第1葉片12A之翼長,變得比第2葉片12B之翼長還要長,而且,愈接近主板11則愈長。如此一來,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葉片12A之翼長,係在沿著旋轉軸RS之方向之至少一部份中變得比第2葉片12B之翼長還要長。而且,在此使用之所謂翼長,係指葉輪10之徑向中之第1葉片12A之長度、及葉輪10之徑向中之第2葉片12B之長度。
在圖9所示之比中間位置MP還要靠近主板11之第1剖面中,如圖10所示,將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複數之第1葉片12A的內周端14A之圓C1之直徑,亦即,將第1葉片12A之內徑,當作內徑ID1。將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複數之第1葉片12A的外周端15A之圓C3之直徑,亦即,將第1葉片12A之外徑,當作外徑OD1。外徑OD1與內徑ID1之差之二分之一,係成為在第1剖面之第1葉片12A之翼長L1a(翼長L1a=(外徑OD1-內徑ID1)/2)。
在此,第1葉片12A之內徑與第1葉片12A之外徑之比,係0.7以下。亦即,複數之第1葉片12A,係由複數之第1葉片12A之每一個的內周端14A所構成之內徑ID1,與由複數之第1葉片12A之每一個的外周端15A所構成之外徑OD1之比,係0.7以下。
而且,在一般之離心風扇中,垂直於旋轉軸之剖面中之葉片之翼長,係比在旋轉軸方向上之葉片之寬度尺寸還要短。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葉片12A之最大翼長,亦即,在第1葉片12A的靠近主板11之端部之翼長,係比第1葉片12A之旋轉軸方向之寬度尺寸W(參照圖9)還要短。
又,將在第1剖面中,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複數之第2葉片12B的內周端14B之圓C2之直徑,亦即,第2葉片12B之內徑,當作比內徑ID1還要大之內徑ID2(內徑ID2>內徑ID1)。將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複數之第2葉片12B的外周端15B之圓C3之直徑,亦即,第2葉片12B之外徑,當作與外徑OD1相等之外徑OD2(外徑OD2=外徑OD1)。外徑OD2與內徑ID2之差之二分之一,係成為在第1剖面之第2葉片12B之翼長L2a(翼長L2a=(外徑OD2-內徑ID2)/2)。在第1剖面之第2葉片12B之翼長L2a,係比在相同剖面之第1葉片12A之翼長L1a還要短(翼長L2a<翼長L1a)。
在此,第2葉片12B之內徑與第2葉片12B之外徑之比,係0.7以下。亦即,複數之第2葉片12B,係由複數之第2葉片12B之每一個的內周端14B所構成之內徑ID2,與由複數之第2葉片12B之每一個的外周端15B所構成之外徑OD2之比,係0.7以下。
另外,在比圖9所示之中間位置MP還要靠近側板13之第2剖面中,如圖11所示,將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第1葉片12A的內周端14A之圓C7之直徑,當作內徑ID3。內徑ID3係比第1剖面之內徑ID1還要大(內徑ID3>內徑ID1)。將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第1葉片12A的外周端15A之圓C8之直徑,當作外徑OD3。外徑OD3與內徑ID1之差之二分之一,係成為第2剖面中之第1葉片12A之翼長L1b(翼長L1b=(外徑OD3-內徑ID3)/2)。
又,將在第2剖面中,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第2葉片12B的內周端14B之圓C7之直徑,當作內徑ID4。內徑ID4係與在同剖面之內徑ID3相等(內徑ID4=內徑ID3)。將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第2葉片12B的外周端15B之圓C8之直徑,當作外徑OD4。外徑OD4係與在同剖面之外徑OD3相等(外徑OD4=外徑OD3)。外徑OD4與內徑ID4之差之二分之一,係成為在第2剖面之第2葉片12B之翼長L2b(翼長L2b=(外徑OD4-內徑ID4)/2)。第2剖面中之第2葉片12B之翼長L2b,係與在相同剖面中之第1葉片12A之翼長L1b相等(翼長L2b=翼長L1b)
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在圖11所示之第2剖面之第1葉片12A,係不自於圖10所示之第1剖面之第1葉片12A之輪廓突出地,與該第1葉片12A重疊。因此,葉輪10係滿足外徑OD3=外徑OD1、內徑ID3≧內徑ID1、及翼長L1b≦翼長L1a之關係。
同樣地,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在圖11所示之第2剖面之第2葉片12B,係不自於圖10所示之第1剖面之第2葉片12B之輪廓突出地,與該第2葉片12B重疊。因此,葉輪10係滿足外徑OD4=外徑OD2、內徑ID4≧內徑ID2、及翼長L2b≦翼長L2a之關係。
在此,如上所述,第1葉片12A之內徑ID1與第1葉片12A之外徑OD1之比,係0.7以下。葉片12係內徑ID3≧內徑ID1、內徑ID4≧內徑ID2、及內徑ID2>內徑ID1,所以,可將第1葉片12A之內徑當作葉片12之葉片內徑。又,葉片12係外徑OD3=外徑OD1、外徑OD4=外徑OD2、及外徑OD2=外徑OD1,所以,可將第1葉片12A之外徑當作葉片12之葉片外徑。而且,當將構成葉輪10之葉片12,當作全體以觀看時,葉片12係葉片12之葉片內徑與葉片12之葉片外徑之比,係0.7以下。
而且,複數之葉片12之葉片內徑,係由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的內周端所構成。亦即,複數之葉片12之葉片內徑,係由複數之葉片12的前緣14A1所構成。又,複數之葉片12之葉片外徑,係由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的外周端所構成。亦即,複數之葉片12之葉片外徑,係由複數之葉片12的後緣15A1及後緣15B1所構成。
(第1葉片12A及第2葉片12B之構造) 第1葉片12A係在圖10所示之第1剖面與圖11所示之第2剖面之比較中,具有翼長L1a>翼長L1b之關係。亦即,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係被形成為第1區域中之翼長,比第2區域中之翼長還要長。更具體說來,第1葉片12A係被形成為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翼長係變小。
同樣地,第2葉片12B係在圖10所示之第1剖面與圖11所示之第2剖面之比較中,具有翼長L2a>翼長L2b之關係。亦即,第2葉片12B係被形成為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翼長係變小。
如圖3所示,第1葉片12A及第2葉片12B的前緣,係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葉片內徑變大地傾斜。亦即,複數之葉片12係具有被形成為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葉片內徑係變大,構成前緣14A1之內周端14A自旋轉軸RS遠離地傾斜之傾斜部141A。同樣地,複數之葉片12係具有被形成為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葉片內徑變大,構成前緣14B1之內周端14B自旋轉軸RS遠離地傾斜之傾斜部141B。
(西洛克翼部及渦輪翼部) 如圖10及圖11所示,第1葉片12A係具有:第1西洛克翼部12A1,包含外周端15A,當作前向葉片以被構成;以及第1渦輪翼部12A2,包含內周端14A,當作後向葉片以被構成。在葉輪10之徑向中,第1西洛克翼部12A1係構成第1葉片12A的外周側,第1渦輪翼部12A2係構成第1葉片12A的內周側。亦即,第1葉片12A係在葉輪10之徑向中,自旋轉軸RS往外周側,依序構成第1渦輪翼部12A2、及第1西洛克翼部12A1。
在第1葉片12A中,第1渦輪翼部12A2與第1西洛克翼部12A1係一體形成。第1渦輪翼部12A2係構成第1葉片12A的前緣14A1,第1西洛克翼部12A1係構成第1葉片12A的後緣15A1。第1渦輪翼部12A2係在葉輪10之徑向中,自構成前緣14A1之內周端14A往外周側,直線狀地延伸。
在葉輪10之徑向中,將構成第1葉片12A的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區域,定義為第1西洛克區域12A11,將構成第1葉片12A的第1渦輪翼部12A2之區域,定義為第1渦輪區域12A21。第1葉片12A係在葉輪10之徑向中,第1渦輪區域12A21係比第1西洛克區域12A11還要大。
葉輪10係在作為圖9所示之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任何區域中,皆於葉輪10之徑向中,具有第1西洛克區域12A11<第1渦輪區域12A21之關係。葉輪10及第1葉片12A,係在作為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任何區域中,皆於葉輪10之徑向中,第1渦輪翼部12A2之所佔比例,係大於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所佔比例。
同樣地,如圖10及圖11所示,第2葉片12B係具有:第2西洛克翼部12B1,包含外周端15B,當作前向葉片以被構成;以及第2渦輪翼部12B2,包含內周端14B,當作後向葉片以被構成。在葉輪10之徑向中,第2西洛克翼部12B1係構成第2葉片12B的外周側,第2渦輪翼部12B2係構成第2葉片12B的內周側。亦即,第2葉片12B係在葉輪10之徑向中,自旋轉軸RS往外周側,依序構成第2渦輪翼部12B2、及第2西洛克翼部12B1。
在第2葉片12B中,第2渦輪翼部12B2與第2西洛克翼部12B1係一體形成。第2渦輪翼部12B2係構成第2葉片12B的前緣14B1,第2西洛克翼部12B1係構成第2葉片12B的後緣15B1。第2渦輪翼部12B2係在葉輪10之徑向中,自構成前緣14B1之內周端14B往外周側,直線狀延伸。
在葉輪10之徑向中,將構成第2葉片12B的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區域,定義為第2西洛克區域12B11,將構成第2葉片12B的第2渦輪翼部12B2之區域,定義為第2渦輪區域12B21。第2葉片12B係在葉輪10之徑向中,第2渦輪區域12B21係比第2西洛克區域12B11還要大。
葉輪10係在作為圖9所示之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任何區域中,皆於葉輪10之徑向中,具有第2西洛克區域12B11<第2渦輪區域12B21之關係。葉輪10及第2葉片12B,係在作為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任何區域中,皆於葉輪10之徑向中,第2渦輪翼部12B2之所佔比例,係大於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所佔比例。
由上述構造可知:複數之葉片12係在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任何區域中,皆於葉輪10之徑向中,渦輪翼部之區域係大於西洛克翼部之區域。亦即,複數之葉片12係在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任何區域中,皆於葉輪10之徑向中,渦輪翼部之所佔比例,係大於西洛克翼部之所佔比例,具有西洛克區域<渦輪區域之關係。換言之,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係在第1區域及第2區域中,徑向中之渦輪翼部之所佔比例,係大於西洛克翼部之所佔比例。
本發明係不侷限於複數之葉片12,係在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任何區域中,皆於葉輪10之徑向中,渦輪翼部之所佔比例,係大於西洛克翼部之所佔比例,具有西洛克區域<渦輪區域之關係。也可以係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係在第1區域及第2區域中,徑向中之渦輪翼部之所佔比例,係與西洛克翼部之所佔比例相等,或者,比西洛克翼部之所佔比例還要小。
(出口角) 如圖10所示,將第1剖面中之第1葉片12A的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出口角,當作出口角α1。出口角α1係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圓C3的圓弧與外周端15A之交點中,圓之切線TL1與外周端15A中之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中心線CL1,係定義為夾角。此出口角α1係大於90度之角度。
將相同剖面中之第2葉片12B的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出口角,當作出口角α2。出口角α2係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圓C3的圓弧與外周端15B之交點中,圓之切線TL2與外周端15B中之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中心線CL2,係定義為夾角。出口角α2係大於90度之角度。
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出口角α2,係與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出口角α1相等(出口角α2=出口角α1)。第1西洛克翼部12A1及第2西洛克翼部12B1,係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被形成為弧狀,使得往旋轉方向R之相反方向凸起。
如圖11所示,葉輪10係在第2剖面中,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出口角α1,與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出口角α2也係相等。亦即,複數之葉片12係自主板11至側板13,具有構成被形成為出口角大於90度之角度之前向葉片之西洛克翼部。
又,如圖10所示,將第1剖面中之第1葉片12A的第1渦輪翼部12A2之出口角,當作出口角β1。出口角β1係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圓C4的圓弧與第1渦輪翼部12A2之交點中,圓之切線TL3與第1渦輪翼部12A2之中心線CL3,係定義為夾角。此出口角β1係小於90度之角度。
將相同剖面中之第2葉片12B的第2渦輪翼部12B2之出口角,當作出口角β2。出口角β2係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圓C4的圓弧與第2渦輪翼部12B2之交點中,圓之切線TL4與第2渦輪翼部12B2之中心線CL4,係定義為夾角。出口角β2係比90度還要小之角度。
第2渦輪翼部12B2之出口角β2,係與第1渦輪翼部12A2之出口角β1相等(出口角β2=出口角β1)。
在圖11中,雖然省略圖示,但是,葉輪10係在第2剖面中,第1渦輪翼部12A2之出口角β1與第2渦輪翼部12B2之出口角β2也係相等。又,出口角β1及出口角β2,係比90度還要小之角度。
(徑向翼部) 如圖10及圖11所示,第1葉片12A係當作第1渦輪翼部12A2與第1西洛克翼部12A1間之連接之部分,具有第1徑向翼部12A3。第1徑向翼部12A3係當作在葉輪10之徑向上,直線狀地延伸之徑向翼,以被構成之部分。
同樣地,第2葉片12B係當作第2渦輪翼部12B2與第2西洛克翼部12B1間之連接之部分,具有第2徑向翼部12B3。第2徑向翼部12B3係當作在葉輪10之徑向上,直線狀地延伸之徑向翼,以被構成之部分。
第1徑向翼部12A3及第2徑向翼部12B3之翼角度,係90度。更詳細說來,第1徑向翼部12A3之中心線與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圓C5之交點中之切線,與第1徑向翼部12A3之中心線,係夾角為90度。又,第2徑向翼部12B3之中心線與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圓C5之交點中之切線,與第2徑向翼部12B3之中心線,係夾角為90度。
(翼間) 當將複數之葉片12之中,在圓周方向CD上,彼此鄰接之兩個之葉片12之間隔,定義為翼間時,如圖10及圖11所示,複數之葉片12之翼間,係隨著從前緣14A1側到後緣15A1側而擴大。同樣地,複數之葉片12之翼間,係隨著從前緣14B1側到後緣15B1側而擴大。
具體說來,由第1渦輪翼部12A2及第2渦輪翼部12B2所構成之渦輪翼部中之翼間,係自內周側往外周側擴大。亦即,葉輪10係渦輪翼部之翼間,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又,由第1西洛克翼部12A1及第2西洛克翼部12B1所構成之西洛克翼部中之翼間,係比渦輪翼部之翼間還要寬,而且,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
換言之,第1渦輪翼部12A2與第2渦輪翼部12B2間之翼間,或者,鄰接之第2渦輪翼部12B2們之翼間,係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又,第1西洛克翼部12A1與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翼間,或者,鄰接之第2西洛克翼部12B1們之翼間,係比渦輪翼部之翼間還要寬,而且,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
(翼厚) 圖12係圖6所示之葉輪10之範圍E中之葉輪10之局部放大圖。圖13係圖12所示之葉輪10之範圍F中之葉片12之局部放大圖。圖14係表示圖13所示之葉片12中之翼形狀24之放大圖。使用圖4、圖8、圖12~圖14,說明葉片12之翼厚T。
如圖8及圖12所示,葉片12係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具有作為一邊之端部之基部21、及作為另一邊之端部之端部22。基部21係與葉片12之主板11連接之部分。端部22係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面對吸入口10e之側之端部。如圖4及圖8所示,端部22係構成面對吸入口10e之側的葉片12的緣部。
圖12係在圖8之反白箭頭所示之視點V之方向上,所見之葉輪10之放大之俯視圖;圖13係在圖8之視點V之方向上,所見之葉片12之放大之俯視圖。而且,視點V之方向係旋轉軸RS之軸向。葉片12係當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上觀看時,藉端部22而形成有翼形狀24。亦即,翼形狀24係沿著旋轉軸RS之軸向之俯視中之端部22之形狀。
圖14係自圖13所示之葉片12之俯視圖,僅抽出翼形狀24後之俯視圖。如圖14所示,葉片12係在由面對吸入口10e之側的端部22所構成之翼形狀24中,內周側之第1翼厚T1係大於外周側之第2翼厚T2(第1翼厚T1>第2翼厚T2)。而且,所謂翼厚T較大,係表示葉片12之厚度較厚之態樣,所謂翼厚T較小,係表示葉片12之厚度較薄之態樣。
而且,在圖14所示之葉片12中,第1翼厚T1及第2翼厚T2之翼厚T,係當作當自旋轉軸RS之軸向觀看葉片12時,相對於葉片12之中心線12c而言,直角之方向D1中之葉片12之厚度。如圖14所示,在方向D1中,側面22a係葉片12之一邊之側面,側面22b係葉片12之另一邊之側面。第1翼厚T1及第2翼厚T2之翼厚T,係在方向D1中,端部22之翼形狀24中之側面22a與側面22b間之距離。
圖15係表示圖13所示之葉片12中之翼形狀24之另一放大圖。第1翼厚T1及第2翼厚T2之翼厚T,如圖15所示,也可以當作當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上,觀看葉片12時,圓周方向CD中之葉片12之厚度。亦即,第1翼厚T1及第2翼厚T2之翼厚T,也可以係在圓周方向CD中,端部22之翼形狀24中之側面22a與側面22b間之距離。
在圖12~圖13中,雖然使用第1葉片12A以說明過翼厚T之構造,但是,上述之翼厚T之構造,係不僅侷限於第1葉片12A。在由面對吸入口10e之側的端部22所構成之翼形狀24中,所謂內周側之第1翼厚T1大於外周側之第2翼厚T2之構造,也可適用於第2葉片12B。
在此情形下,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係在由面對吸入口10e之側的端部22所構成之翼形狀24中,內周側的第1翼厚T1係大於外周側的第2翼厚T2。或者,也可以係第1葉片12A或第2葉片12B之至少任一者,係在由面對吸入口10e之側的端部22所構成之翼形狀24中,內周側的第1翼厚T1係大於外周側的第2翼厚T2之構造。而且,翼形狀24可以係由圖4所示之第1翼部112a及第2翼部112b之任一者所形成,也可以係由第1翼部112a及第2翼部112b之兩者所形成。
如圖14所示,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係在由對吸入口10e之側的端部22所構成之翼形狀24中,隨著自葉輪10的內周側往外周側,翼厚T係被形成為逐漸變小。
如圖12所示,在第1葉片12A之翼形狀24中,係將成為內周側的端部之第1翼端部24A,與成為外周側的端部之第2翼端部25A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翼中間部31A。在此情形下,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1翼厚T1,係在第1翼端部24A與翼中間部31A之間,形成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又,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2翼厚T2,係在第2翼端部25A與翼中間部31A之間,形成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
同樣地,如圖12所示,在第2葉片12B之翼形狀24中,係將成為內周側的端部之第1翼端部24B,與成為外周側的端部之第2翼端部25B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翼中間部31B。在此情形下,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1翼厚T1,係在第1翼端部24B與翼中間部31A之間,形成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又,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2翼厚T2,係在第2翼端部25B與翼中間部31A之間,形成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
而且,上述最大之翼厚T之關係,雖然係在每個個別葉片12決定者,但是,也可以使上述最大之翼厚T之關係,適用於葉片12全體之構造。在此情形下,如圖9~圖11所示,葉片12係內徑ID3≧內徑ID1,內徑ID4≧內徑ID2,內徑ID2>內徑ID1,所以,可以將第1葉片12A之內徑當作葉片12之葉片內徑。又,葉片12係外徑OD3=外徑OD1、外徑OD4=外徑OD2、外徑OD2=外徑OD1,所以,可以將第1葉片12A之外徑當作葉片12之葉片外徑。因此,當將構成葉輪10之葉片12當作全體觀看時,葉片12全體的翼中間部31也可以使用翼中間部31A。
亦即,葉片12全體的中間部,係在第1葉片12A之翼形狀24中,將成為內周側的端部之第1翼端部24A,成為外周側的端部之第2翼端部25A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翼中間部31。在此情形下,在第1葉片12A中,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1翼厚T1,係在第1翼端部24A與翼中間部31之間,形成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又,在第1葉片12A中,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2翼厚T2,係在第2翼端部25A與翼中間部31之間,形成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又,在第2葉片12B中,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1翼厚T1,係在第1翼端部24B與翼中間部31間,形成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又,在第2葉片12B中,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2翼厚T2,係在第2翼端部25B與翼中間部31之間,形成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
又,如圖12所示,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係在第1西洛克翼部12A1及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西洛克翼部中,被形成為翼厚TH1係變得比翼厚TH2還要薄。翼厚TH1係在第1西洛克翼部12A1及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西洛克翼部中,面對吸入口10e之側的端部之翼厚T。翼厚TH2係在第1西洛克翼部12A1及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西洛克翼部中,與主板11相連接之基部21之翼厚T。
(變形例1) 圖16係圖6所示之葉輪10之範圍E中之變形例之葉輪10之局部放大圖。變形例之葉輪10係構成第1翼厚T1之第1翼厚部分P1、及構成第2翼厚T2之第2翼厚部分P2,位於渦輪翼部。因此,變形例之葉輪10係在渦輪翼部之翼形狀24中,如圖14或圖15所示,第1翼厚T1係大於第2翼厚T2。
更詳細說來,第1葉片12A係在第1渦輪翼部12A2之翼形狀24中,如圖14及圖15所示,內周側之第1翼厚T1係大於外周側之第2翼厚T2(第1翼厚T1>第2翼厚T2)。又,第1葉片12A係被形成為在第1渦輪翼部12A2之翼形狀24中,隨著自葉輪10的內周側往外周側,而翼厚T係逐漸地變小。
如圖16所示,在第1渦輪翼部12A2之翼形狀24中,將作為內周側的端部之第1渦輪端部34A,與作為外周側的端部之第2渦輪端部35A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渦輪中間部32A。在此情形下,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1翼厚T1,係形成在第1渦輪端部34A與渦輪中間部32A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又,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2翼厚T2,係形成在第2渦輪端部35A與渦輪中間部32A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
同樣地,第2葉片12B係在第2渦輪翼部12B2之翼形狀24中,內周側之第1翼厚T1係大於外周側之第2翼厚T2(第1翼厚T1>第2翼厚T2)。又,第2葉片12B係被形成為在第2渦輪翼部12B2之翼形狀24中,隨著自葉輪10的內周側往外周側,而翼厚T係逐漸地變小。
如圖16所示,在第2渦輪翼部12B2之翼形狀24中,將作為內周側的端部之第1渦輪端部34B,與作為外周側的端部之第2渦輪端部35B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渦輪中間部32B。在此情形下,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1翼厚T1,係形成在第1渦輪端部34B與渦輪中間部32B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又,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2翼厚T2,係形成在第2渦輪端部35B與渦輪中間部32B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
(變形例2) 圖17係圖6所示之葉輪10之範圍E中之第2變形例之葉輪10之局部放大圖。在圖17中,傾斜部141A及傾斜部141B之位置係以斜線表示。以下說明之傾斜部141,係傾斜部141A及傾斜部141B之總稱。而且,圖17所示之傾斜部141之位置係一例,傾斜部141之位置係並不侷限於圖17之位置。
第2變形例之葉輪10係構成第1翼厚T1之第1翼厚部分P1、及構成第2翼厚T2之第2翼厚部分P2,係位於傾斜部141。因此,第2變形例之葉輪10係在傾斜部141之翼形狀24中,如圖14或圖15所示,第1翼厚T1係大於第2翼厚T2。
更詳細說來,第1葉片12A係在圖3所示之傾斜部141A之翼形狀24中,如圖14及圖15所示,內周側之第1翼厚T1係大於外周側之第2翼厚T2(第1翼厚T1>第2翼厚T2)。又,第1葉片12A係在傾斜部141A之翼形狀24中,被形成為隨著自葉輪10的內周側往外周側,而翼厚T係逐漸地變小。
如圖17所示,在傾斜部141A之翼形狀24中,將作為內周側的端部之第1傾斜端部36A,與作為外周側的端部之第2傾斜端部37A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傾斜中間部33A。在此情形下,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1翼厚T1,係形成在第1傾斜端部36A與傾斜中間部33A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又,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2翼厚T2,係形成在第2傾斜端部37A與傾斜中間部33A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
而且,傾斜部141A之傾斜角度,係好係大於0度且60度以下,大於0度且45度以下則更佳。亦即,傾斜部141A與旋轉軸RS間之傾斜角θ1,最好係構成為0°<θ1≦60°,滿足0°<θ1≦45°之關係則更佳。
同樣地,第2葉片12B係在圖3所示之傾斜部141B之翼形狀24中,如圖14及圖15所示,內周側之第1翼厚T1係大於外周側之第2翼厚T2(第1翼厚T1>第2翼厚T2)。又,第2葉片12B係在傾斜部141B之翼形狀24中,被形成為隨著自葉輪10的內周側往外周側,而翼厚T係逐漸地變小。
如圖17所示,在傾斜部141B之翼形狀24中,將作為內周側的端部之第1傾斜端部36B,與作為外周側的端部之第2傾斜端部37B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傾斜中間部33B。在此情形下,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1翼厚T1,係形成在第1傾斜端部36B與傾斜中間部33B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又,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2翼厚T2,係形成在第2傾斜端部37B與傾斜中間部33B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
而且,傾斜部141B之傾斜角度,最好係大於0度且60度以下,大於0度且45度以下則更佳。亦即,傾斜部141B與旋轉軸RS間之傾斜角θ2,最好係0°<θ2≦60°,滿足0°<θ2≦45°之關係則更佳。而且,傾斜角θ1及傾斜角θ2可以係相同角度,也可以係不同角度。
如圖17所示,傾斜部141A係被形成於第1渦輪翼部12A2。因此,第1葉片12A係被形成為構成第1渦輪翼部12A2之區域的主板11側之內徑,係小於構成第1渦輪翼部12A2之區域的側板13側之內徑。又,傾斜部141B係被形成於第2渦輪翼部12B2。因此,第2葉片12B係被形成為構成第2渦輪翼部12B2之區域的主板11側之內徑,係小於構成第2渦輪翼部12B2之區域的側板13側之內徑。由第1葉片12A及第2葉片12B之這種構成,複數之葉片12係被形成為構成渦輪翼部之區域的主板11側之內徑,小於構成渦輪翼部之區域的側板13側之內徑。
(葉輪10與蝸殼40之關係) 圖18係表示在圖2之離心風扇100之A-A線剖面中,葉輪10與喇叭口46之關係之示意圖。圖19係表示在圖18之葉輪10之第2剖面中,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之葉片12與喇叭口46之關係之示意圖。
如圖18及圖19所示,由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的外周端所構成之葉片外徑OD,係比構成蝸殼40之喇叭口46之內徑BI還要大。而且,複數之葉片12之葉片外徑OD,係與第1葉片12A之外徑OD1及外徑OD2相等,而且,與第2葉片12B之外徑OD3及外徑OD4相等(葉片外徑OD=外徑OD1=外徑OD2=外徑OD3=外徑OD4)。
葉輪10係在相對於旋轉軸RS而言之徑向中,第1渦輪區域12A21係大於第1西洛克區域12A11。亦即,葉輪10及第1葉片12A係在相對於旋轉軸RS之徑向中,第1渦輪翼部12A2之所佔比例,係大於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所佔比例,具有第1西洛克翼部12A1<第1渦輪翼部12A2之關係。旋轉軸RS之徑向中之第1西洛克翼部12A1與第1渦輪翼部12A2之所佔比例之關係,係在作為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任何區域中,也成立。
而且,葉輪10及第1葉片12A係不侷限於在相對於旋轉軸RS而言之徑向中,第1渦輪翼部12A2之所佔比例係大於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所佔比例,具有第1西洛克翼部12A1<第1渦輪翼部12A2之關係。葉輪10及第1葉片12A,係也可以被形成為相對於旋轉軸RS而言之徑向中,第1渦輪翼部12A2之所佔比例係與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所佔比例相等,或者,比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所佔比例還要小。
而且,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在相對於旋轉軸RS而言之徑向中,將處於比喇叭口46之內徑BI還要靠近外周側之複數之葉片12之部分之區域,定義為外周側區域12R。葉輪10期望在外周側區域12R中,也係第1渦輪翼部12A2之所佔比例,大於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所佔比例。亦即,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在處於比喇叭口46之內徑BI還要靠近外周側之葉輪10的外周側區域12R中,係於相對於旋轉軸RS而言之徑向中,第1渦輪區域12A21a係大於第1西洛克區域12A11。
第1渦輪區域12A21a係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處於比喇叭口46之內徑BI還要靠近外周側之第1渦輪區域12A21之區域。而且,當將構成第1渦輪區域12A21a之第1渦輪翼部12A2,當作第1渦輪翼部12A2a時,期望葉輪10的外周側區域12R,係第1渦輪翼部12A2a之所佔比例,大於第1西洛克翼部12A1之所佔比例。外周側區域12R中之第1西洛克翼部12A1與第1渦輪翼部12A2a之所佔比例之關係,係在作為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任何區域中,也成立。
同樣地,葉輪10係在相對於旋轉軸RS而言之徑向中,第2渦輪區域12B21係大於第2西洛克區域12B11。亦即,葉輪10及第2葉片12B,係在相對於旋轉軸RS而言之徑向中,第2渦輪翼部12B2之所佔比例係大於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所佔比例,具有第2西洛克翼部12B1<第2渦輪翼部12B2之關係。旋轉軸RS之徑向中之第2西洛克翼部12B1與第2渦輪翼部12B2之所佔比例之關係,係在作為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任何區域中,也成立。
而且,葉輪10及第2葉片12B,係並不侷限於在相對於旋轉軸RS而言之徑向中,第2渦輪翼部12B2之所佔比例,係大於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所佔比例,具有第2西洛克翼部12B1<第2渦輪翼部12B2之關係。葉輪10及第2葉片12B也可以被形成為在相對於旋轉軸RS而言之徑向中,第2渦輪翼部12B2之所佔比例,係與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所佔比例相等,或者,小於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所佔比例。
而且,葉輪10係期望在外周側區域12R中,也第2渦輪翼部12B2之所佔比例,大於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所佔比例。亦即,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在處於比喇叭口46之內徑BI還要靠近外周側之葉輪10的外周側區域12R中,係在相對於旋轉軸RS而言之徑向中,第2渦輪區域12B21a係大於第2西洛克區域12B11。
第2渦輪區域12B21a係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處於比喇叭口46之內徑BI還要靠近外周側之第2渦輪區域12B21之區域。而且,當將構成第2渦輪區域12B21a之第2渦輪翼部12B2,當作第2渦輪翼部12B2a時,葉輪10的外周側區域12R,係期望第2渦輪翼部12B2a之所佔比例,大於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所佔比例。外周側區域12R中之第2西洛克翼部12B1與第2渦輪翼部12B2a之所佔比例之關係,係在作為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之任何之區域中,也成立。
圖20係在圖2之離心風扇100之A-A線剖面中,表示葉輪10與喇叭口46之關係之示意圖。圖21係在圖20之葉輪10中,表示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之葉片12與喇叭口46之關係之示意圖。而且,圖20所示之反白箭頭L,係表示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葉輪10時之方向。
如圖20及圖21所示,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在第1葉片12A與主板11之連接位置中,將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複數之第1葉片12A的內周端14A之圓,定義為圓C1a。而且,將圓C1a之直徑,亦即,第1葉片12A與主板11之連接位置中之第1葉片12A之內徑,當作內徑ID1a。
又,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在第2葉片12B與主板11之連接位置中,將通過將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複數之第2葉片12B的內周端14B之圓,定義為圓C2a。而且,將圓C2a之直徑,亦即,第1葉片12A與主板11之連接位置中之第2葉片12B之內徑,當作內徑ID2a。而且,內徑ID2a係大於內徑ID1a(內徑ID2a>內徑ID1a)。
又,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將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複數之第1葉片12A的外周端15A及複數之第2葉片12B的外周端15B之圓C3a之直徑,亦即,複數之葉片12之外徑,當作葉片外徑OD。
又,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在第1葉片12A與側板13之連接位置中,將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複數之第1葉片12A的內周端14A之圓,定義為圓C7a。而且,將圓C7a之直徑,亦即,第1葉片12A與側板13之連接位置中之第1葉片12A之內徑,當作內徑ID3a。
又,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在第2葉片12B與側板13之連接位置中,將通過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複數之第2葉片12B的內周端14B之圓,當作圓C7a。而且,將圓C7a之直徑,亦即,第2葉片12B與側板13之連接位置中之第2葉片12B之內徑,當作內徑ID4a。
如圖20及圖21所示,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喇叭口46之內徑BI之位置,係位於第1葉片12A的主板11側之內徑ID1a,與側板13側之內徑ID3a間之第1渦輪翼部12A2及第2渦輪翼部12B2之區域。更詳細說來,喇叭口46之內徑BI,係大於第1葉片12A的主板11側之內徑ID1a,小於側板13側之內徑ID3a。
亦即,喇叭口46之內徑BI,係被形成為大於複數之葉片12的主板11側之葉片內徑,小於側板13側之葉片內徑。換言之,形成喇叭口46之內徑BI之內周緣部46a,係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位於在圓C1a與圓C7a之間,第1渦輪翼部12A2及第2渦輪翼部12B2之區域。
又,如圖20及圖21所示,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喇叭口46之內徑BI之位置,係位於第2葉片12B的主板11側之內徑ID2a,與側板13側之內徑ID4a間之第1渦輪翼部12A2及第2渦輪翼部12B2之區域。更詳細說來,喇叭口46之內徑BI,係大於第2葉片12B的主板11側之內徑ID2a,小於側板13側之內徑ID4a。
亦即,喇叭口46之內徑BI,係被形成為大於複數之葉片12的主板11側之葉片內徑,小於側板13側之葉片內徑。更詳細說來,喇叭口46之內徑BI,係被形成為大於由第1區域的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的內周端所構成之葉片內徑,小於由第2區域的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的內周端所構成之葉片內徑。換言之,形成喇叭口46之內徑BI之內周緣部46a,係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位於在圓C2a與圓C7a之間,第1渦輪翼部12A2及第2渦輪翼部12B2之區域。
如圖20及圖21所示,在葉輪10之徑向中,將第1西洛克翼部12A1及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徑向長度當作距離SL。又,在離心風扇100中,將葉輪10的複數之葉片12與蝸殼40的周壁44c間之最接近距離,當作距離MS。此時,離心風扇100係距離MS大於距離SL之兩倍(距離MS>距離SL×2)。而且,距離MS係表示圖20之A-A線剖面之離心風扇100,但是,距離MS係與蝸殼40的周壁44c間之最接近距離,其未必表示於A-A線剖面上。
(葉片12之翼厚與蝸殼40之關係) 圖22係包含圖6所示之葉輪10之範圍E之離心風扇100之局部放大圖。圖14或圖15所示之構成第1翼厚T1之第1翼厚部分P1及構成第2翼厚T2之第2翼厚部分P2,係在沿著旋轉軸RS之方向之視點中,被設於位於喇叭口46的內周緣部46a的內側之部分的複數之葉片12。因此,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係在位於喇叭口46的內周緣部46a的內側之翼形狀24中,如圖14或圖15所示,第1翼厚T1係大於第2翼厚T2。
在此,當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在相對於旋轉軸RS而言之徑向中,將處於比喇叭口46之內徑BI還要靠近內周側之複數之葉片12之部分之區域,定義為內周側區域12I(參照圖18)。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如圖22所示,係在葉片12的內周側區域12I之翼形狀24中,如圖14或圖15所示,第1翼厚T1係大於第2翼厚T2。
更詳細說來,如圖22所示,第1葉片12A係在位於喇叭口46的內周緣部46a的內側之翼形狀24中,如圖14及圖15所示,內周側之第1翼厚T1係大於外周側之第2翼厚T2(第1翼厚T1>第2翼厚T2)。又,第1葉片12A係被形成為在位於喇叭口46的內周緣部46a的內側之翼形狀24中,隨著自葉輪10的內周側往外周側,而翼厚T係逐漸地變小。
如圖22所示,在位於喇叭口46的內周緣部46a的內側之翼形狀24中,將作為內周側的端部之第1內端部38A,與作為外周側的端部之第2外端部39A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葉片中間部131A。在此情形下,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1翼厚T1,係形成在第1內端部38A與葉片中間部131A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又,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2翼厚T2,係形成在第2外端部39A與葉片中間部131A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
同樣地,第2葉片12B係在位於喇叭口46的內周緣部46a的內側之翼形狀24中,如圖14或圖15所示,內周側之第1翼厚T1係大於外周側之第2翼厚T2(第1翼厚T1>第2翼厚T2)。又,第2葉片12B係被形成為在位於喇叭口46的內周緣部46a的內側之翼形狀24中,隨著自葉輪10的內周側往外周側,而翼厚T係逐漸地變小。
如圖22所示,在位於喇叭口46的內周緣部46a的內側之翼形狀24中,將作為內周側的端部之第1內端部38B,與作為外周側的端部之第2外端部39B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葉片中間部131B。在此情形下,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1翼厚T1,係形成在第1內端部38B與葉片中間部131B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又,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2翼厚T2,係形成在第2外端部39B與葉片中間部131B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
[葉輪10及離心風扇100之作用效果] 葉輪10係在由面對吸入口10e之側的端部22所構成之翼形狀24中,內周側之第1翼厚T1係大於外周側之第2翼厚T2。因此,具有該構造之葉輪10,係葉片12們之翼間係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藉此,可藉葉片12進行充分之壓力回復,在與不包括該構造之葉輪及離心風扇相比較下,可提高壓力回復。又,葉輪10係藉該構造,可謀求壓力回復,可提高送風效率。
葉輪10係在由面對吸入口10e之側的端部22所構成之翼形狀24中,內周側之第1翼厚T1係大於外周側之第2翼厚T2。因此,葉輪10係不改變葉片12之角度地,可調整葉片12們之翼間之從內周側到外周側之擴大,所以,可賦予某程度之自由度給葉片12角度之設計。
又,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係在翼形狀24中,隨著自內周側往外周側,而翼厚T係逐漸地變小。因此,葉輪10係可沿著翼形狀24以流過氣流,可滑順地進行壓力回復。
又,葉輪10係渦輪翼部之翼間,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因此,具有該構造之葉輪10,係葉片12們之翼間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藉此,可藉葉片12而進行充分之壓力回復,其與不包括該構造之葉輪及離心風扇相比較下,可提高壓力回復。又,葉輪10係藉該構造,可謀求壓力回復,可提高送風效率。而且,葉輪10係藉具有該構造,可減少吸入時之壓損,可提高送風效率。
又,葉輪10係第1翼厚T1為形成在第1端部與翼中間部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第2翼厚T2係形成在第2端部與翼中間部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因此,具有該構造之葉輪10,係葉片12們之翼間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藉此,可藉葉片12而進行充分之壓力回復,其與不包括該構造之葉輪及離心風扇相比較下,可提高壓力回復。
又,渦輪翼部係在翼形狀24中,第1翼厚T1係大於第2翼厚T2。因此,具有該構造之葉輪10,係葉片12們之翼間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藉此,可藉葉片12而進行充分之壓力回復,其與不包括該構造之葉輪及離心風扇相比較下,可提高壓力回復。又,葉輪10係藉該構造,可謀求壓力回復,可提高送風效率。而且,葉輪10係藉具有該構造,可減少吸入時之壓損,可提高送風效率。
又,葉輪10係第1翼厚T1為形成在第1端部與渦輪中間部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第2翼厚T2係形成在第2端部與渦輪中間部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因此,具有該構造之葉輪10,係葉片12們之翼間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藉此,可藉葉片12而進行充分之壓力回復,其與不包括該構造之葉輪及離心風扇相比較下,可提高壓力回復。而且,葉輪10係藉具有該構造,可減少吸入時之壓損,可提高送風效率。
又,傾斜部141A或傾斜部141B係在翼形狀24中,第1翼厚T1係大於第2翼厚T2。因此,具有該構造之葉輪10,係葉片12們之翼間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藉此,可藉葉片12而進行充分之壓力回復,其與不包括該構造之葉輪及離心風扇相比較下,可提高壓力回復。又,葉輪10係藉該構造,可謀求壓力回復,可提高送風效率。
又,葉輪10係第1翼厚T1為形成在第1端部與傾斜中間部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第2翼厚T2係形成在第2端部與傾斜中間部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因此,具有該構造之葉輪10,係葉片12們之翼間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藉此,可藉葉片12而進行充分之壓力回復,其與不包括該構造之葉輪及離心風扇相比較下,可提高壓力回復。又,葉輪10係藉該構造,可謀求壓力回復,可提高送風效率。
又,葉輪10係傾斜部141A或傾斜部141B被形成於渦輪翼部。葉輪10係藉該構造,可引誘氣流至葉片內徑旁邊為止,所以,可增加吸入量,可提高送風效率。
又,複數之葉片12係被形成為構成渦輪翼部之區域的主板11側之內徑,係小於構成渦輪翼部之區域的側板13側之內徑。葉輪10係藉該構造,可引誘氣流到葉片內徑旁邊為止,所以,可更增加吸入量,可提高送風效率。
又,葉輪10係在葉輪10的第1區域及第2區域中,徑向中之渦輪翼部之所佔比例,係大於西洛克翼部之所佔比例。葉輪10係在主板11與側板13間之任何區域中,皆係渦輪翼部之所佔比例較高,所以,可藉複數之葉片12而進行充分之壓力回復。因此,葉輪10係與不包括該構造之葉輪相比較下,可提高壓力回復。結果,葉輪10係可提高離心風扇100之效率。而且,葉輪10係藉包括上述構造,可減少側板13側中之氣流之前緣剝離。
又,離心風扇100係複數之葉片12之每一個,在位於喇叭口46的內周緣部46a的內側之翼形狀24中,第1翼厚T1係大於第2翼厚T2。因此,具有該構造之離心風扇100,係葉片12們之翼間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藉此,可藉葉片12而進行充分之壓力回復,其與不包括該構造之離心風扇相比較下,可提高壓力回復。又,離心風扇100係藉該構造,可謀求壓力回復,可提高送風效率。
又,離心風扇100係第1翼厚T1為形成在第1內端部與葉片中間部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第2翼厚T2係形成在第2外端部與葉片中間部間之最大之翼厚T之部分之厚度。因此,具有該構造之離心風扇100,係葉片12們之翼間從內周側到外周側擴大,藉此,可藉葉片12而進行充分之壓力回復,其與不包括該構造之離心風扇相比較下,可提高壓力回復。又,離心風扇100係藉該構造,可謀求壓力回復,可提高送風效率。
又,離心風扇100係包括上述構造之葉輪10。離心風扇100係包括蝸殼40,蝸殼40係收納葉輪10,其具有:周壁44c,被形成為渦卷狀;以及側壁44a,具有形成連通到由主板11與複數之葉片12所形成之空間之外殼吸入口45之喇叭口46。因此,離心風扇100係可獲得與上述葉輪10同樣之效果。
實施形態2. [離心風扇100] 圖23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100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而且,對於具有與圖1~圖22之葉輪10及離心風扇100等同一構造之部位,係賦予同一編號,而省略其說明。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100,係特定葉輪10的內周端14之構造者。
葉輪10的葉片12係具有內周端14自旋轉軸RS遠離地傾斜,使得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而葉片內徑變大之傾斜部141。而且,傾斜部141也係後述之傾斜部143、第1傾斜部144、第2傾斜部145、傾斜部146、第1傾斜部147及第2傾斜部148之總稱。
複數之葉片12係當僅由第1葉片12A構成時,內周端14係圖10所示之內周端14A,傾斜部141係由圖3所示之第1葉片12A的內周端14A的傾斜部141A所構成。傾斜部141A係構成圖4所示之前緣14A1,所以,前緣14A1係自旋轉軸RS遠離地傾斜,使得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而葉片內徑係變大。如圖23所示,複數之葉片12係藉傾斜部141,在內周側形成坡度。
而且,傾斜部141也可以被形成於圖3所示之第2葉片12B。在此情形下,圖10所示之內周端14B係構成內周端14,圖3所示之第2葉片12B的傾斜部141B係構成傾斜部141。傾斜部141B係構成圖4所示之前緣14B1,所以,前緣14B1係自旋轉軸RS遠離地傾斜,使得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葉片內徑係變大。
圖24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100之第1變形例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在第1變形例中,葉輪10的葉片12係具有內周端14自旋轉軸RS遠離地傾斜,使得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葉片內徑係變大之傾斜部143。
又,在第1變形例中,葉輪10的葉片12係具有構成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葉片內徑之大小不改變之部分之直線部142。直線部142係葉片12的內周端14沿著旋轉軸RS延伸之部分。因此,在第1變形例中,葉輪10係具有直線部142與傾斜部143,葉片12的內周端14,係由直線部142與傾斜部143所構成。
葉輪10係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在主板11側具有直線部142,在側板13側具有傾斜部143。因此,當將葉輪10當作全體以觀看時,葉片內徑係側板13側者大於主板11側者。而且,構成直線部142與傾斜部143之內周端14,可以係圖10所示之第1葉片12A的內周端14A,也可以係第2葉片12B的內周端14B。
圖25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100之第2變形例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在第2變形例中,葉輪10的葉片12係具有內周端14自旋轉軸RS遠離地傾斜,使得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葉片內徑係變大之第1傾斜部144。
又,在第2變形例中,葉輪10的葉片12係具有構成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葉片內徑之大小不改變之部分之直線部142。直線部142係葉片12的內周端14,沿著旋轉軸RS延伸之部分。
又,在第2變形例中,葉輪10的葉片12係具有內周端14自旋轉軸RS遠離地傾斜,使得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葉片內徑係變大之第2傾斜部145。
因此,在第2變形例中,葉輪10係具有第1傾斜部144、直線部142及第2傾斜部145。葉片12的內周端14係由第1傾斜部144、直線部142及第2傾斜部145所構成。相對於旋轉軸RS之軸向而言之第1傾斜部144之傾斜角度,與相對於旋轉軸RS之軸向而言之第2傾斜部145之傾斜角度,可以係相同角度,也可以係不同角度。
葉輪10係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依序設有第1傾斜部144、直線部142及第2傾斜部145。亦即,葉片12係夾著直線部142,而於主板11側具有第1傾斜部144,在側板13側具有第2傾斜部145。因此,當將葉輪10當作全體以觀看時,葉片內徑係側板13側大於主板11側。而且,構成第1傾斜部144、直線部142及第2傾斜部145之內周端14,可以係圖10所示之第1葉片12A的內周端14A,也可以係第2葉片12B的內周端14B。
圖26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100之第3變形例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在第3變形例中,葉輪10的葉片12,係具有內周端14自旋轉軸RS遠離地傾斜,使得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而葉片內徑係變大之傾斜部146。
又,在第3變形例中,葉輪10的葉片12係具有構成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葉片內徑之大小不改變之部分之直線部142。直線部142係葉片12的內周端14,沿著旋轉軸RS延伸之部分。因此,在第3變形例中,葉輪10係具有直線部142與傾斜部146,葉片12的內周端14,係由直線部142與傾斜部146所構成。
葉輪10係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於主板11側具有傾斜部146,於側板13側具有直線部142。因此,當將葉輪10當作全體以觀看時,葉片內徑係側板13側大於主板11側。而且,構成傾斜部146與直線部142之內周端14,可以係圖10所示之第1葉片12A的內周端14A,也可以係第2葉片12B的內周端14B。
如圖24~圖26之變形例1~3所示,構成葉輪10之複數之葉片12係具有:一個以上之傾斜部141,傾斜使得內周端14係自旋轉軸RS遠離;以及直線部142,內周端14係沿著旋轉軸延伸。
圖27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100之第4變形例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在第4變形例中,葉輪10的葉片12係具有內周端14自旋轉軸RS遠離地傾斜,使得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而葉片內徑變大之第1傾斜部147。
又,在第4變形例中,葉輪10的葉片12係具有內周端14自旋轉軸RS遠離地傾斜,使得隨著自主板11側往側板13側,而葉片內徑變大之第2傾斜部148。
在第4變形例中,葉輪10係具有第1傾斜部147與第2傾斜部148,葉片12的內周端14,係由第1傾斜部147與第2傾斜部148所構成。相對於旋轉軸RS之軸向而言之第1傾斜部147之傾斜角度,與相對於旋轉軸RS之軸向而言之第2傾斜部148之傾斜角度,係不同角度。因此,複數之葉片12係具有傾斜角度不同之兩種以上之傾斜部141。
葉輪10係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於主板11側具有第1傾斜部147,於側板13側具有第2傾斜部148。因此,當將葉輪10當作全體以觀看時,葉片內徑係側板13側大於主板11側。而且,構成第1傾斜部147與第2傾斜部148之內周端14,可以係圖10所示之第1葉片12A的內周端14A,也可以係第2葉片12B的內周端14B。
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100,如圖23~圖27所示,係具有實施形態1及2之葉輪10、收納葉輪10之蝸殼40、及被配置於蝸殼40外部,與主板11相連接之馬達50。
馬達50係鄰接於蝸殼40的側壁44a以被配置。馬達轉軸51係與主板11相連接,以成為主板11的旋轉軸。馬達50的馬達轉軸51,係在葉輪10的旋轉軸RS上延伸,貫穿蝸殼40側面以被插入到蝸殼40內部。
主板11係沿著馬達50側的蝸殼40的側壁44a,被配置於與旋轉軸RS垂直。在主板11的中心部,係設有連接有馬達轉軸51之輪轂部11b,在主板11的輪轂部11b,係固定有被插入蝸殼40內部之馬達轉軸51。馬達50的馬達轉軸51係被連接固定於葉輪10的主板11。
當馬達50被運轉時,透過馬達轉軸51及主板11,複數之葉片12係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以旋轉。藉此,外部的空氣係自外殼吸入口45,被吸入葉輪10的內部,藉葉輪10之昇壓作用,被吹出到蝸殼40內。被吹出到蝸殼40內之空氣,係藉由蝸殼40的周壁44c所形成之擴大風路而被減速,以回復靜壓,自圖1所示之吐出口42a被吹出到外部。
如圖23~圖27所示,複數之葉片12係具有:第1翼部112a,被形成於主板11的一邊之板面側;以及第2翼部112b,被形成於主板11的另一邊之板面側(參照圖9)。在此,將複數之葉片12之中,於圓周方向CD上,彼此鄰接之兩個之葉片12之距離,定義為翼間。葉輪10係被配置於與馬達50相向之側之第1翼部112a之翼間,大於中介著主板11,被配置於馬達50的相反側之第2翼部112b之翼間。
[葉輪10及離心風扇100之作用效果] 複數之葉片12係具有:一個以上之傾斜部141;以及直線部142,內周端14係沿著旋轉軸RS延伸。葉輪10係藉該構造,可引誘氣流至葉片內徑旁邊,所以,可更增加吸入量,可提高送風效率。
又,複數之葉片12係具有傾斜角度不同之兩種以上之傾斜部141。葉輪10係藉該構造,可引誘氣流至葉片內徑旁邊,所以,可更增加吸入量,可提高送風效率。
又,離心風扇100係被配置於與馬達50相向之側之第1翼部112a之翼間,係大於中介著主板11,而被配置於馬達50的相反側之第2翼部112b之翼間。一般說來,離心風扇係馬達的配置側為風扇的吸入口較窄,所以,氣流之吸入量係減少。尤其,當相對於雙吸入型之離心風扇,而且,葉片往喇叭口內周側突出之離心風扇而言,馬達被配置於風扇殼體的外部時,離心風扇係馬達側的風扇吸入面積係變小,所以,損失變大。離心風扇100係加大馬達50的配置側的葉片12之翼間,藉此,可增加空氣之吸入量,可改善送風效率。
又,離心風扇100係包括上述構造之葉輪10。離心風扇100係包括蝸殼40,蝸殼40係收納葉輪10,具有:周壁44c,被形成為渦卷形狀;以及側壁44a,具有形成與由主板11及複數之葉片12所形成之空間相連通之外殼吸入口45之喇叭口46。因此,離心風扇100係可獲得與上述之葉輪10同樣之效果。
實施形態3. [離心風扇100] 圖28係概示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之剖面圖。對於具有與圖1~圖27之葉輪10及離心風扇100等相同構造之部位,係賦予同一編號,而省略其說明。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係表示葉輪10的葉片12與喇叭口46之關係之一例者。而且,圖28所示之西洛克翼部26,係第1西洛克翼部12A1及第2西洛克翼部12B1之總稱,渦輪翼部27係第1渦輪翼部12A2及第2渦輪翼部12B2之總稱。
複數之葉片12係被形成為由各外周端所構成之葉片外徑OD,係大於喇叭口46之內徑BI。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作為喇叭口46的內周側的端部之內周側端部46b,係被形成為與葉輪10的葉片12相向。內周側端部46b係形成喇叭口46的內周側的緣部。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徑向中,將位於比形成喇叭口46的內周側端部46b之內徑BI之部分,還要靠近外周側之複數之葉片12之部分,定義為外側葉片部29。外側葉片部29係由位於葉輪10的外周側之西洛克翼部26、及位於葉輪10的內周側之渦輪翼部27所構成。
如圖28所示,複數之葉片12係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徑向中,具有比喇叭口46的內周側端部46b,還要往內側突出之內側葉片部28。內側葉片部28係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徑向中,位於喇叭口46之內徑BI之形成區域之部分。
如圖28所示,在蝸殼40的內部中,將旋轉軸RS之軸向中之西洛克翼部26與喇叭口46間之距離,定義為第1距離E1。又,在蝸殼40的內部中,將旋轉軸RS之軸向中之渦輪翼部27與喇叭口46間之距離,定義為第2距離E2。離心風扇100係在外側葉片部29與喇叭口46之關係中,第1距離E1係被形成為大於第2距離E2(第1距離E1>第2距離E2)。
又,如圖28所示,外側葉片部29係被形成為作為徑向中之渦輪翼部27之長度之第1長度F1,大於作為徑向中之西洛克翼部26之長度之第2長度F2。
[離心風扇100之作用效果] 圖29係比較例之離心風扇100L之剖面圖。先前,當葉輪10係塑膠成型品時,為防止側板13無法自模具抽出,所以,如圖29所示,側板13係在葉輪10L的外周側面,被設成環狀。具有該構造之葉輪10L之離心風扇100L,係被往葉輪10L之徑向吹出之氣流AR,以側板13為中心而繞入到外側,沿著喇叭口46的內側側面,以再流入到葉輪10L的內部。
比較例之離心風扇100L,係位於比範圍WS所示之喇叭口46的內周側端部46b,還要靠近外周側之位置之葉片12之部分,係僅以形成西洛克翼部26之部分構成。該構造之離心風扇100L,係自葉輪10L被吹出以沿著喇叭口46的內側壁面之氣流AR,係在再流入到葉輪10L的內部時,衝撞到出口角較大,又,氣流之流入速度變得較大之西洛克翼部26。因此,離心風扇100L係再流入到葉輪10L之氣流AR與西洛克翼部26之衝撞,成為自離心風扇100L所產生之噪音之原因,又,成為輸入惡化之原因。輸入惡化係成為在氣流再流入到西洛克翼部26時,氣流繞著葉輪時之阻力,所以,損失係變大,電力係變大。
相對於此,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係外側葉片部29由位於葉輪10的外周側之西洛克翼部26、及位於葉輪10的內周側之渦輪翼部27所構成。又,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係在外側葉片部29與喇叭口46之關係中,第1距離E1係被形成為大於第2距離E2。具有這些構造之離心風扇100,係沿著喇叭口46的內側壁面,以再流入到葉輪10之氣流AR,係衝撞到出口角較小,又,氣流之流入速度變得較小之渦輪翼部27。結果,離心風扇100係沿著喇叭口46的內側壁面之氣流,在再流入到葉輪10的內部時,由氣流AR與葉片12所產生之噪音係被抑制,又,輸入惡化係被抑制。
又,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的外側葉片部29,係被形成為作為徑向中之渦輪翼部27之長度之第1長度F1,係大於作為徑向中之西洛克翼部26之長度之第2長度F2。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係具有上述效果,同時藉包括該構造,可減少氣體流入西洛克翼部26所伴隨之損失。
實施形態4. 圖30係概示實施形態4之離心風扇100之剖面圖。圖31係實施形態4之離心風扇100之圖6所示之葉輪10之範圍E中之葉輪10之局部放大圖。而且,對於具有與圖1~圖29之離心風扇100等相同構造之部位,係賦予同一之編號,而省略其說明。實施形態4之離心風扇100,係更加特定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的葉輪10之構造者。
如圖30及圖31所示,葉片12係在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中,渦輪翼部27與西洛克翼部26係分離。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徑向中,葉片12係在渦輪翼部27與西洛克翼部26之間,設有分離部23。
分離部23係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徑向中,貫穿葉片12之貫穿孔,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自側板13側的葉片12的端部,往主板11側凹陷之部分。分離部23係僅被形成於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
[離心風扇100之作用效果] 實施形態4之離心風扇100,係渦輪翼部27與西洛克翼部26係被分離,藉此,可減少氣流流入到西洛克翼部26所伴隨之損失。實施形態4之離心風扇100,係在分離後之渦輪翼部27所洩漏之氣流,可藉西洛克翼部26再回收,而在渦輪翼部27與西洛克翼部26分離後,也可減少損失。又,實施形態4之離心風扇100,係包括與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同樣之構造,所以,可發揮與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同樣之效果。
實施形態5. 圖32係概示實施形態5之離心風扇100之剖面圖。圖33係實施形態5之離心風扇100之圖6所示之葉輪10之範圍E中之葉輪10之局部放大圖。而且,對於具有與圖1~圖31之離心風扇100等相同之構造之部位,係賦予同一編號,而省略其說明。實施形態5之離心風扇100,係更加特定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的葉輪10之構造者。
如圖32及圖33所示,葉片12係在作為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中,渦輪翼部27與西洛克翼部26係分離。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徑向中,葉片12係在渦輪翼部27與西洛克翼部26之間,設有分離部23a。
分離部23a係在將旋轉軸RS當作中心之徑向中,貫穿葉片12之貫穿孔,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自側板13側的葉片12的端部,往主板11側凹陷之部分。分離部23a係被形成於作為第1區域之主板側葉片區域122a及作為第2區域之側板側葉片區域122b。在旋轉軸RS之軸向中,分離部23a的底部也可以係主板11。
[離心風扇100之作用效果] 實施形態5之離心風扇100,係渦輪翼部27與西洛克翼部26被分離,藉此,可減少氣流流入到西洛克翼部26所伴隨之損失。又,實施形態5之離心風扇100,係包括與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同樣之構造,所以,可發揮與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100同樣之效果。
實施形態6. [空氣調和裝置200] 圖34係說明實施形態6之空氣調和裝置200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圖35係說明實施形態6之空氣調和裝置200A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而且,對於具有與圖1~圖33之葉輪10及離心風扇100等相同之構造之部位,係賦予同一之編號,而省略其說明。又,圖34及圖35所示之虛線箭頭FL,係表示被離心風扇100所吸入之氣體之流動者。
空氣調和裝置200係包括雙吸入型之離心風扇100者,空氣調和裝置200A係包括單吸入型之離心風扇100者。空氣調和裝置200及空氣調和裝置200A的離心風扇100,係具有比喇叭口46之內徑BI還往內側突出之葉片12。葉片12的內周端14係比喇叭口46之內徑BI還要往內側突出。
又,空氣調和裝置200及空氣調和裝置200A,係包括被配置於氣體之流動路徑中,減少流入到吸入口10e之氣體之量之壓損體55。壓損體55係被配置成與吸入口10e相向。壓損體55係通過氣體者,但是,妨礙氣體之流動者。壓損體55係例如熱交換器、烤架、或過濾器等。
在雙吸入型之空氣調和裝置200中,複數之葉片12係具有:第1翼部112a,被形成於主板11的一邊之板面側;以及第2翼部112b,被形成於主板11的另一邊之板面側。在此,空氣調和裝置200係假設自壓損體55的配置側流入之氣體之流量,係比自馬達50的配置側流入之氣體之流量還要少之情形。在這種情形下,也可以離心風扇100的葉輪10,係被配置於與壓損體55相向之側之第1翼部112a之翼間,大於被配置於與馬達50相對應之側之第2翼部112b之翼間。
當離心風扇100的葉輪10旋轉時,空調對象空間的空氣,係通過壓損體55。當壓損體55係熱交換器時,通過壓損體55之空氣,係在與流動在熱交換器內部之冷媒之間做熱交換,溫度及濕度係被調整。通過壓損體55後之空氣,係被喇叭口46所導引,被葉輪10所吸入。被葉輪10所吸入之空氣,係往葉輪10的徑向外側被吹出。自葉輪10被吹出之空氣,係在通過蝸殼40的內部後,自蝸殼40的吐出口42a被吹出。自蝸殼40被吹出之空氣,係被吹出到空調對象空間。
[空氣調和裝置200及空氣調和裝置200A之作用效果] 實施形態6之空氣調和裝置200及空氣調和裝置200A係包括:離心風扇100,具有上述構造;以及壓損體55,被配置於氣體之流動路徑中,減少流入到吸入口10e之氣體之量;壓損體55係被配置成與吸入口10e相向。空氣調和裝置200及空氣調和裝置200A,係在被配置成壓損體55與吸入口10e相向之狀態下,藉通過壓損體55後不久所朝向之葉輪10之翼間係擴大,而減少吸入時之損失,可改善效率。
又,實施形態6之空氣調和裝置200及空氣調和裝置200A,係包括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5之葉輪10及離心風扇100者。因此,空氣調和裝置200及空氣調和裝置200A,係可獲得與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5同樣之效果。
上述各實施形態1~實施形態6,係可彼此組合以實施之。又,以上實施形態所示之構造,係表示一例者,其也可與另一眾所周知之技術相組合,在不脫逸要旨之範圍內,也可以省略或變更構造的一部份。
10:葉輪 10L:葉輪 10e:吸入口 11:主板 11b:輪轂部 11b1:軸孔 12:葉片 12A:第1葉片 12A1:第1西洛克翼部 12A11:第1西洛克區域 12A2:第1渦輪翼部 12A21:第1渦輪區域 12A21a:第1渦輪區域 12A2a:第1渦輪翼部 12A3:第1徑向翼部 12B:第2葉片 12B1:第2西洛克翼部 12B11:第2西洛克區域 12B2:第2渦輪翼部 12B21:第2渦輪區域 12B21a:第2渦輪區域 12B2a:第2渦輪翼部 12B3:第2徑向翼部 12I:內周側區域 12R:外周側區域 12c:中心線 13:側板 13a:第1側板 13b:第2側板 14:內周端 14A:內周端 14A1:前緣 14B:內周端 14B1:前緣 15A:外周端 15A1:後緣 15B:外周端 15B1:後緣 21:基部 22:端部 22a:側面 22b:側面 23:分離部 23a:分離部 24:翼形狀 24A:第1翼端部 24B:第1翼端部 25A:第2翼端部 25B:第2翼端部 26:西洛克翼部 27:渦輪翼部 28:內側葉片部 29:外側葉片部 31:翼中間部 31A:翼中間部 31B:翼中間部 32A:渦輪中間部 32B:渦輪中間部 33A:傾斜中間部 33B:傾斜中間部 34A:第1渦輪端部 34B:第1渦輪端部 35A:第2渦輪端部 35B:第2渦輪端部 36A:第1傾斜端部 36B:第1傾斜端部 37A:第2傾斜端部 37B:第2傾斜端部 38A:第1內端部 38B:第1內端部 39A:第2外端部 39B:第2外端部 40:蝸殼 41:渦卷部 41a:渦卷開始部 41b:渦卷結束部 42:吐出部 42a:吐出口 42b:延長板 42c:擴散板 42d:第1側板部 42e:第2側板部 43:舌部 44a:側壁 44a1:第1側壁 44a2:第2側壁 44c:周壁 45:外殼吸入口 45a:第1吸入口 45b:第2吸入口 46:喇叭口 46a:內周緣部 50:馬達 51:馬達轉軸 55:壓損體 71:第1平面 72:第2平面 100:離心風扇 112a:第1翼部 112b:第2翼部 122a:主板側葉片區域 122b:側板側葉片區域 131A:葉片中間部 131B:葉片中間部 140:空氣調和裝置 141:傾斜部 141A:傾斜部 141B:傾斜部 142:直線部 143:傾斜部 144:第1傾斜部 145:第2傾斜部 146:傾斜部 147:第1傾斜部 148:第2傾斜部 200:空氣調和裝置 200A:空氣調和裝置 BI:內徑 C1:圓 C1a:圓 C2:圓 C2a:圓 C3:圓 C3a:圓 C4:圓 C5:圓 C7:圓 C7a:圓 C8:圓 CD:圓周方向 CL1:中心線 CL2:中心線 CL3:中心線 CL4:中心線 D1:方向 E:範圍 F:範圍 FL:虛線箭頭 ID1:內徑 ID1a:內徑 ID2:內徑 ID2a:內徑 ID3:內徑 ID3a:內徑 ID4:內徑 ID4a:內徑 L:反白箭頭 L1a:翼長 L1b:翼長 L2a:翼長 L2b:翼長 MP:中間位置 MS:距離 OD:葉片外徑 OD1:外徑 OD2:外徑 OD3:外徑 OD4:外徑 P1:第1翼厚部分 P2:第2翼厚部分 R:旋轉方向 RS:旋轉軸 SL:距離 T:翼厚 T1:第1翼厚 T2:第2翼厚 TL1:切線 TL2:切線 TL3:切線 TL4:切線 V:視點 W:寬度尺寸 α1:出口角 α2:出口角 β1:出口角 β2:出口角 θ1:傾斜角 θ2:傾斜角
〔圖1〕係概示實施形態1之離心風扇之立體圖。 〔圖2〕係概示與旋轉軸平行地觀看實施形態1之離心風扇,所得之構造之外觀圖。 〔圖3〕係概示圖2之離心風扇之A-A線剖面之剖面圖。 〔圖4〕係構成實施形態1之離心風扇之葉輪之立體圖。 〔圖5〕係圖4之葉輪之相反側之立體圖。 〔圖6〕係主板之一邊之面側中之葉輪之俯視圖。 〔圖7〕係主板之另一邊之面側中之葉輪之俯視圖。 〔圖8〕係圖6所示之葉輪之B-B線位置之剖面圖。 〔圖9〕係圖4之葉輪之側視圖。 〔圖10〕係表示圖9之葉輪之C-C線剖面中之葉片之示意圖。 〔圖11〕係表示圖9之葉輪之D-D線剖面中之葉片之示意圖。 〔圖12〕係圖6所示之葉輪之範圍E中之葉輪之局部放大圖。 〔圖13〕係圖12所示之葉輪之範圍F中之葉片之局部放大圖。 〔圖14〕係表示圖13所示之葉片中之翼形狀之放大圖。 〔圖15〕係表示圖13所示之葉片中之翼形狀之另一放大圖。 〔圖16〕係圖6所示之葉輪之範圍E中之變形例之葉輪之局部放大圖。 〔圖17〕係圖6所示之葉輪之範圍E中之第2變形例之葉輪之局部放大圖。 〔圖18〕係在圖2之離心風扇之A-A線剖面中,表示葉輪與喇叭口之關係之示意圖。 〔圖19〕係在圖18之葉輪之第2剖面中,表示與旋轉軸RS平行地觀看時,葉片與喇叭口之關係之示意圖。 〔圖20〕係在圖2之離心風扇之A-A線剖面中,表示葉輪與喇叭口之關係之示意圖。 〔圖21〕係在圖20之葉輪中,表示與旋轉軸平行地觀看時,葉片與喇叭口之關係之示意圖。 〔圖22〕係包含圖6所示之葉輪之範圍E之離心風扇之局部放大圖。 〔圖23〕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 〔圖24〕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之第1變形例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 〔圖25〕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之第2變形例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 〔圖26〕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之第3變形例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 〔圖27〕係說明實施形態2之離心風扇之第4變形例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 〔圖28〕係概示實施形態3之離心風扇之剖面圖。 〔圖29〕係比較例之離心風扇之剖面圖。 〔圖30〕係概示實施形態4之離心風扇之剖面圖。 〔圖31〕係實施形態4之離心風扇之圖6所示之葉輪之範圍E中之葉輪之局部放大圖。 〔圖32〕係概示實施形態5之離心風扇之剖面圖。 〔圖33〕係實施形態5之離心風扇之圖6所示之葉輪之範圍E中之葉輪之局部放大圖。 〔圖34〕係說明實施形態6之空氣調和裝置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 〔圖35〕係說明實施形態6之空氣調和裝置的內部構造之示意圖。
12:葉片
12c:中心線
22:端部
22a:側面
22b:側面
24:翼形狀
D1:方向
T:翼厚
T1:第1翼厚
T2:第2翼厚

Claims (22)

  1. 一種葉輪,其包括:主板,被旋轉驅動;側板,呈環狀,與該主板相向配置,形成氣體之吸入口;以及複數葉片,被連接於該主板與該側板,將該主板的旋轉軸當作中心,而在圓周方向上排列,該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具有:內周端,在將該旋轉軸當作中心之徑向中,位於該旋轉軸側;外周端,在該徑向中,位於比該內周端還要靠近外周側;傾斜部,隨著自該主板側往該側板側,傾斜使得該內周端自該旋轉軸遠離;西洛克翼部,包含該外周端,構成被形成為出口角比90度還要大之角度之前向葉片;以及渦輪翼部,包含該內周端,構成後向葉片,該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在該西洛克翼部中,面對該吸入口之側的端部之翼厚,係被形成為比與該主板相連接之基部之翼厚還要薄,在由面對該吸入口之側的端部所構成之翼形狀中,內周側之第1翼厚係比外周側之第2翼厚還要厚,其中將通過將該旋轉軸當作中心之該複數葉片的該外周端之圓之直徑當作外徑,當與該旋轉軸平行地觀看時,該外徑維持一致。
  2. 如請求項1之葉輪,其中該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在該翼形狀中,隨著自內周側往外周側,翼厚係逐漸地變小。
  3. 如請求項1或2之葉輪,其中當將該複數葉片之中,在該圓周方向上,彼此鄰接之兩個葉片之距離,定義為翼間時,該渦輪翼部的該翼間係自內周側往外周側擴大。
  4. 如請求項1或2之葉輪,其中當在該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之該翼形狀中,將內周側的第1端部與外周側的第2端部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翼中間部時,該第1翼厚係在該第1端部與該翼中間部之間,形成最大翼厚之部分之厚度,該第2翼厚係在該第2端部與該翼中間部之間,形成最大翼厚之部分之厚度。
  5. 如請求項1或2之葉輪,其中構成該第1翼厚之部分及構成該第2翼厚之部分係位於該渦輪翼部,該渦輪翼部係在該翼形狀中,該第1翼厚係比該第2翼厚還要厚。
  6. 如請求項5之葉輪,其中當在該渦輪翼部之該翼形狀中,將內周側的第1端部與外周側的第2端部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渦輪中間部時,該第1翼厚係在該第1端部與該渦輪中間部之間,形成最大翼厚之部分之厚度,該第2翼厚係在該第2端部與該渦輪中間部之間,形成最大翼厚之部分之厚度。
  7. 如請求項1或2之葉輪,其中構成該第1翼厚之部分及構成該第2翼厚之部分係位於該傾斜部,該傾斜部係在該翼形狀中,該第1翼厚係比該第2翼厚還要厚。
  8. 如請求項7之葉輪,其中當在該傾斜部之該翼形狀中,將內周側的第1端部與外周側的第2端部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傾斜中間部時,該第1翼厚係在該第1端部與該傾斜中間部之間,形成最大翼厚之部分之厚度,該第2翼厚係在該第2端部與該傾斜中間部之間,形成最大翼厚之部分之厚度。
  9. 如請求項7之葉輪,其中該傾斜部係被形成於該渦輪翼部。
  10. 如請求項7之葉輪,其中該複數葉片係具有:一個以上之該傾斜部;以及直線部,該內周端係沿著該旋轉軸延伸。
  11. 如請求項7之葉輪,其中該複數葉片係具有傾斜角度不同之兩種以上之該傾斜部。
  12. 如請求項1或2之葉輪,其中該渦輪翼部係被形成為該主板的配置側之內徑,比該側板的配置側之內徑還要小。
  13. 如請求項1或2之葉輪,其中該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具有:第1區域,位於比該旋轉軸之軸向中之中間位置,還要靠近該主板側;以及 第2區域,位於比該第1區域還要靠近該側板側,當將構成該複數葉片之葉片之該徑向中之長度,當作翼長時,該第1區域中之翼長,係被形成為比該第2區域中之翼長還要長,同時在該第1區域及該第2區域中,該徑向中之該渦輪翼部之所佔比例,係被形成為比該西洛克翼部之所佔比例還要大。
  14. 一種離心風扇,其包括:請求項1或2之葉輪;以及蝸殼,收納該葉輪,具有:周壁,被形成為渦卷形狀;以及側壁,具有形成與由該主板與該複數葉片所形成之空間相連通之外殼吸入口之喇叭口。
  15. 如請求項14之離心風扇,其中構成該第1翼厚之部分及構成該第2翼厚之部分係在沿著該旋轉軸之方向之視點中,位於位在該喇叭口的內周緣的內側之該複數葉片,該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在位於該喇叭口的內周緣的內側之該翼形狀中,該第1翼厚係比該第2翼厚還要厚。
  16. 如請求項14之離心風扇,其中在沿著該旋轉軸之方向之視點中,在位於該喇叭口的內周緣的內側之該複數葉片之該翼形狀中,當將內周側的第1內端部與外周側的第2外端部間之中間之位置,定義為葉片中間部時,該第1翼厚係在該第1內端部與該葉片中間部之間,形成最大翼厚之部分之厚度, 該第2翼厚係在該第2外端部與該葉片中間部之間,形成最大翼厚之部分之厚度。
  17. 如請求項14之離心風扇,其中還包括被配置於該蝸殼外部,與該主板連接之馬達,該複數葉片係具有:第1翼部,被形成於該主板的一邊之板面側;以及第2翼部,被形成於該主板的另一邊之板面側,該葉輪係當將該複數葉片之中,在該圓周方向上,彼此鄰接之兩個葉片之距離,定義為翼間時,被配置於與該馬達相向之側之該第1翼部的該翼間,係比透過該主板,被配置於該馬達之相反側之該第2翼部的該翼間還要大。
  18. 如請求項14之離心風扇,其中該複數葉片係由各該外周端所構成之葉片外徑,係被形成為比該喇叭口之內徑還要大,在該旋轉軸之軸向中,作為該喇叭口的內周側的端部之內周側端部,係被形成為與該葉輪相向,在將該旋轉軸當作中心之徑向中,當將位於比形成該內周側端部之內徑之部分還要靠近外周側之該複數葉片之部分,定義為外側葉片部時,該外側葉片部係由該西洛克翼部與該渦輪翼部所構成,當在該蝸殼的內部中,將該旋轉軸之軸向中之該西洛克翼部與該喇叭口間之距離,定義為第1距離,將該旋轉軸之軸向中之該渦輪翼部與該喇叭口間之距離,定義為第2距離時,於該外側葉片部與該喇叭口之關係中,該第1距離係被 形成為比該第2距離還要大。
  19. 如請求項18之離心風扇,其中該外側葉片部係作為該徑向中之該渦輪翼部之長度之第1長度,係被形成為作為該徑向中之該西洛克翼部之長度之第2長度還要大。
  20. 如請求項18之離心風扇,其中該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具有:第1區域,位於比該旋轉軸之軸向中之中間位置,還要靠近該主板側之位置;以及第2區域,位於比該第1區域還要靠近該側板側之位置,該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於該第2區域中,該渦輪翼部與該西洛克翼部係分離。
  21. 如請求項18之離心風扇,其中該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具有:第1區域,位於比該旋轉軸之軸向中之中間位置,還要靠近該主板側之位置;以及第2區域,位於比該第1區域還要靠近該側板側之位置,該複數葉片之每一個係在該第1區域及該第2區域中,該渦輪翼部與該西洛克翼部係分離。
  22. 一種空氣調和裝置,其包括:請求項14之離心風扇;以及壓損體,被配置於氣體之流動路徑中,減少流入到該外殼吸入口之氣體之量,該壓損體係被配置為與該外殼吸入口相向。
TW110112700A 2020-04-16 2021-04-08 葉輪、離心風扇以及空氣調和裝置 TWI8072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20/016713 2020-04-16
PCT/JP2020/016713 WO2021210127A1 (ja) 2020-04-16 2020-04-16 羽根車、遠心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PCT/JP2020/039663 2020-10-22
PCT/JP2020/039663 WO2021210201A1 (ja) 2020-04-16 2020-10-22 羽根車、遠心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0934A TW202140934A (zh) 2021-11-01
TWI807298B true TWI807298B (zh) 2023-07-01

Family

ID=78084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2700A TWI807298B (zh) 2020-04-16 2021-04-08 葉輪、離心風扇以及空氣調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30474A1 (zh)
EP (1) EP4137702A4 (zh)
JP (1) JP7391193B2 (zh)
CN (1) CN115380168A (zh)
TW (1) TWI807298B (zh)
WO (2) WO20212101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9491A (zh) * 2020-10-23 2023-08-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翼离心送风机
JP2024027777A (ja) * 2022-08-19 2024-03-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翼遠心送風機
USD999901S1 (en) * 2023-02-03 2023-09-26 Minhua Chen Fan blade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6795A (ja) * 1997-05-08 1998-11-17 Toto Ltd 遠心ファンの羽根車
JP2000240590A (ja) * 1999-02-23 2000-09-05 Hitachi Ltd 多翼前向ファン
JP2005030349A (ja) * 2003-07-10 2005-02-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多翼ファン
JP2005155580A (ja) * 2003-11-28 2005-06-16 Sanden Corp 遠心式多翼ファン
JP2009203897A (ja) * 2008-02-28 2009-09-10 Daikin Ind Ltd 多翼送風機
CN101631992A (zh) * 2007-03-14 2010-01-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离心风扇、空调机
JP2012202368A (ja) * 2011-03-28 2012-10-22 Minebea Co Ltd 羽根車、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遠心式ファン
JP3179754U (ja) * 2012-09-05 2012-11-15 奇▲こう▼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遠心ファンブレード構造
WO2019082378A1 (ja) * 2017-10-27 2019-05-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翼送風機
WO2019082392A1 (ja) * 2017-10-27 2019-05-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機、送風装置、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8785B2 (ja) * 1996-05-17 2007-07-25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遠心多翼ファン
JP6421881B2 (ja) * 2015-11-23 2018-11-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ターボファン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6795A (ja) * 1997-05-08 1998-11-17 Toto Ltd 遠心ファンの羽根車
JP2000240590A (ja) * 1999-02-23 2000-09-05 Hitachi Ltd 多翼前向ファン
JP2005030349A (ja) * 2003-07-10 2005-02-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多翼ファン
JP2005155580A (ja) * 2003-11-28 2005-06-16 Sanden Corp 遠心式多翼ファン
CN101631992A (zh) * 2007-03-14 2010-01-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离心风扇、空调机
JP2009203897A (ja) * 2008-02-28 2009-09-10 Daikin Ind Ltd 多翼送風機
JP2012202368A (ja) * 2011-03-28 2012-10-22 Minebea Co Ltd 羽根車、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遠心式ファン
JP3179754U (ja) * 2012-09-05 2012-11-15 奇▲こう▼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遠心ファンブレード構造
WO2019082378A1 (ja) * 2017-10-27 2019-05-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翼送風機
WO2019082392A1 (ja) * 2017-10-27 2019-05-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機、送風装置、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37702A4 (en) 2023-10-04
WO2021210201A1 (ja) 2021-10-21
TW202140934A (zh) 2021-11-01
EP4137702A1 (en) 2023-02-22
JPWO2021210201A1 (zh) 2021-10-21
WO2021210127A1 (ja) 2021-10-21
US20230130474A1 (en) 2023-04-27
JP7391193B2 (ja) 2023-12-04
CN115380168A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7298B (zh) 葉輪、離心風扇以及空氣調和裝置
CN113710899B (zh) 叶轮、多翼送风机及空调装置
JP6945739B2 (ja) 多翼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20204328A (ja) 羽根車、多翼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7374296B2 (ja) 羽根車、多翼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10914553B (zh) 叶轮、送风机及空调装置
TWI794779B (zh) 空調裝置
JP7493608B2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6044165B2 (ja) 多翼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7493609B2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7204865B2 (ja) 多翼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TWI840912B (zh) 冷凍循環裝置的室外機
JP7471319B2 (ja) 多翼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TW202436799A (zh) 冷凍循環裝置的室外機
TW202424398A (zh) 冷凍循環裝置的室外機
TW202409480A (zh) 冷凍循環裝置
CN118525151A (zh) 离心送风机和空调装置
TW202405314A (zh) 多翼離心送風機及空調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