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0168A - 叶轮、离心送风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叶轮、离心送风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0168A
CN115380168A CN202080099608.8A CN202080099608A CN115380168A CN 115380168 A CN115380168 A CN 115380168A CN 202080099608 A CN202080099608 A CN 202080099608A CN 115380168 A CN115380168 A CN 115380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blades
impeller
thickness
mai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96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寺本拓矢
林弘恭
堀江亮
山口敬史
永野友博
道上一也
山谷贵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80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01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F04D17/162Double suction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8Part of the wheel having an ejecting effect, e.g. being bladeless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40/00Components
    • F05D2240/20Rotors
    • F05D2240/30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blades, i.e. of any element transforming dynamic fluid energy to or from rotational energy and being attached to a rotor
    • F05D2240/301Cross-s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70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叶轮具备:主板,其被旋转驱动;环状的侧板,其与主板相向地配置,并形成气体的吸入口;以及多个叶片,其与主板和侧板连接,并沿以主板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排列,多个叶片分别具有:内周端,其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上位于旋转轴侧;外周端,其在径向上位于比内周端靠外周侧的位置;西洛克叶片部,其包含外周端,并构成出口角形成为比90度大的角度的前向叶片;以及涡轮叶片部,其包含内周端,并构成后向叶片,在多个叶片的每一个中,在西洛克叶片部,面向吸入口的那一侧的端部的叶片厚度形成为比与主板连接的基部的叶片厚度薄,在由面向吸入口的那一侧的端部构成的叶片形状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厚。

Description

叶轮、离心送风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叶轮、具备该叶轮的离心送风机及具备该离心送风机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离心送风机具有涡旋形状的涡旋壳体和收纳于涡旋壳体的内部且绕轴心旋转的叶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构成专利文献1的离心送风机的叶轮具有圆板状的主板、圆环状的侧板及呈放射状配置的叶片。构成该叶轮的叶片构成为交替地配置主叶片和中间叶片,主叶片及中间叶片的各内径随着从主板朝向侧板而变大。另外,构成该叶轮的叶片是叶片的出口角为100°以上的西洛克叶片(前向叶片),在叶片的内周侧具备涡轮叶片(后向叶片)的导流部,构成为主板侧的主叶片的叶片内径与叶片外径之比为0.7以下。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405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离心送风机中,叶片的外周侧的西洛克叶片和内周侧的涡轮叶片占据的比例在中间叶片中为相同的程度,在中间叶片无法期待充分的压力恢复。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离心送风机中,由于构成叶轮的叶片的侧板侧为西洛克叶片,因此,在侧板侧的叶片无法期待充分的压力恢复。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压力恢复的叶轮、具备该叶轮的离心送风机及具备该离心送风机的空气调节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叶轮具备:主板,所述主板被旋转驱动;环状的侧板,所述环状的侧板与主板相向地配置,并形成气体的吸入口;以及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与主板和侧板连接,并沿以主板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排列,多个叶片分别具有:内周端,所述内周端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上位于旋转轴侧;外周端,所述外周端在径向上位于比内周端靠外周侧的位置;西洛克叶片部,所述西洛克叶片部包含外周端,并构成出口角形成为比90度大的角度的前向叶片;以及涡轮叶片部,所述涡轮叶片部包含内周端,并构成后向叶片,在多个叶片的每一个中,在西洛克叶片部,面向吸入口的那一侧的端部的叶片厚度形成为比与主板连接的基部的叶片厚度薄,在由面向吸入口的那一侧的端部构成的叶片形状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厚。
本公开的离心送风机具备:上述结构的叶轮;以及涡旋壳体,所述涡旋壳体收纳叶轮,并具有:周壁,所述周壁形成为涡旋形状;以及侧壁,所述侧壁具有喇叭口,该喇叭口形成与由主板和多个叶片形成的空间连通的壳体吸入口。
本公开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上述结构的离心送风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在由面向吸入口的那一侧的端部构成的叶片形状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厚。因此,具有该结构的叶轮通过使叶片彼此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从而能够利用叶片来进行充分的压力恢复,与不具备该结构的叶轮及离心送风机相比,能够提高压力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离心送风机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与旋转轴平行地观察实施方式1的离心送风机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的离心送风机的A-A线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构成实施方式1的离心送风机的叶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叶轮的相反侧的立体图。
图6是主板的一面侧的叶轮的俯视图。
图7是主板的另一面侧的叶轮的俯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叶轮的B-B线位置的剖视图。
图9是图4的叶轮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叶轮的C-C线截面处的叶片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图9的叶轮的D-D线截面处的叶片的示意图。
图12是图6所示的叶轮的范围E内的叶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叶轮的范围F内的叶片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示出图13所示的叶片的叶片形状的放大图。
图15是示出图13所示的叶片的叶片形状的另一放大图。
图16是图6所示的叶轮的范围E内的变形例的叶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图6所示的叶轮的范围E内的第二变形例的叶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8是示出图2的离心送风机的A-A线截面处的叶轮与喇叭口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图18的叶轮的第二截面处的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的叶片与喇叭口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图2的离心送风机的A-A线截面处的叶轮与喇叭口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1是示出图20的叶轮中的与旋转轴平行地观察时的叶片与喇叭口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2是包含图6所示的叶轮的范围E的离心送风机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
图24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的第一变形例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
图25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的第二变形例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
图26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的第三变形例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
图27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的第四变形例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
图28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的剖视图。
图29是比较例的离心送风机的剖视图。
图30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4的离心送风机的剖视图。
图31是实施方式4的离心送风机的图6所示的叶轮的范围E内的叶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2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5的离心送风机的剖视图。
图33是实施方式5的离心送风机的图6所示的叶轮的范围E内的叶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4是说明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
图35是说明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对实施方式的叶轮10、离心送风机100等及空气调节装置140进行说明。此外,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结构构件的相对尺寸的关系及形状等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为相同或与之相当的部件,这在说明书的全文中都是共用的。另外,为了容易理解,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前”或“后”等),但这些表述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这样记载,并不对装置或部件的配置及朝向进行限定。
实施方式1.
[离心送风机100]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离心送风机100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实施方式1的离心送风机100的结构的外观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的离心送风机100的A-A线截面的剖视图。使用图1~图3,对离心送风机100的基本构造进行说明。
离心送风机100为多叶片离心型的送风机,具有产生气流的叶轮10和将叶轮10收纳于内部的涡旋壳体40。离心送风机100是在叶轮10的假想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从涡旋壳体40的两侧吸入空气的双吸入型的离心送风机。
[涡旋壳体40]
涡旋壳体40在内部收纳离心送风机100用的叶轮10,对从叶轮10吹出的空气进行整流。涡旋壳体40具有涡旋部41和排出部42。
(涡旋部41)
涡旋部41形成将叶轮10产生的气流的动压转换为静压的风路。涡旋部41具有:侧壁44a,所述侧壁44a从构成叶轮10的轮毂部11b的旋转轴RS的轴向覆盖叶轮10,且形成有取入空气的壳体吸入口45;以及周壁44c,所述周壁44c从轮毂部11b的旋转轴RS的径向将叶轮10包围。
另外,涡旋部41具有舌部43,所述舌部43位于排出部42与周壁44c的卷绕开始部41a之间并构成曲面,经由涡旋部41将叶轮10产生的气流引导到排出口42a。此外,旋转轴RS的径向是与旋转轴RS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由周壁44c及侧壁44a构成的涡旋部41的内部空间成为供从叶轮10吹出的空气沿着周壁44c流动的空间。
(侧壁44a)
侧壁44a在叶轮10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配置在叶轮10的两侧。在涡旋壳体40的侧壁44a形成有壳体吸入口45,以便能够使空气在叶轮10与涡旋壳体40的外部之间流通。
壳体吸入口45形成为圆形形状,叶轮10被配置成壳体吸入口45的中心与叶轮10的轮毂部11b的中心大致一致。此外,壳体吸入口4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形形状,例如也可以为椭圆形形状等其他形状。
离心送风机100的涡旋壳体40是在轮毂部11b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在主板11的两侧具有形成有壳体吸入口45的侧壁44a的双吸入类型的壳体。
离心送风机100在涡旋壳体40中具有两个侧壁44a。两个侧壁44a形成为隔着周壁44c彼此相向。更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涡旋壳体40具有第一侧壁44a1和第二侧壁44a2作为侧壁44a。
在第一侧壁44a1形成有第一吸入口45a。第一吸入口45a与配置有后述的第一侧板13a的那一侧的主板11的板面相向。在第二侧壁44a2形成有第二吸入口45b。第二吸入口45b与配置有后述的第二侧板13b的那一侧的主板11的板面相向。此外,上述壳体吸入口45为第一吸入口45a及第二吸入口45b的总称。
设置于侧壁44a的壳体吸入口45由喇叭口46形成。即,喇叭口46形成与由主板11和多个叶片12形成的空间连通的壳体吸入口45。喇叭口46对吸入叶轮10的气体进行整流并使其流入叶轮10的吸入口10e。
喇叭口46形成为从涡旋壳体40的外部朝向内部而开口直径逐渐变小。通过侧壁44a的该结构,壳体吸入口45附近的空气沿着喇叭口46顺畅地流动,并从壳体吸入口45高效地流入叶轮10。
(周壁44c)
周壁44c是将叶轮10产生的气流沿着弯曲的壁面引导至排出口42a的壁。周壁44c是设置在彼此相向的侧壁44a之间的壁,构成沿着叶轮10的旋转方向R的弯曲面。周壁44c例如与叶轮10的旋转轴RS的轴向平行地配置而将叶轮10覆盖。此外,周壁44c也可以为相对于叶轮10的旋转轴RS的轴向倾斜的形态,并不限定于与旋转轴RS的轴向平行地配置的形态。
周壁44c从轮毂部11b的径向覆盖叶轮10,构成与后述的多个叶片12相向的内周面。周壁44c与叶轮10的叶片12的空气的吹出侧相向。如图2所示,从位于周壁44c与舌部43的边界的卷绕开始部41a起到位于远离舌部43的那一侧的排出部42与涡旋部41的边界的卷绕结束部41b为止,周壁44c沿着叶轮10的旋转方向R设置。
卷绕开始部41a是在通过叶轮10的旋转而在涡旋壳体40的内部空间沿着周壁44c流动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上构成弯曲面的周壁44c的上游侧的端部。卷绕结束部41b是在通过叶轮10的旋转而在涡旋壳体40的内部空间沿着周壁44c流动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上构成弯曲面的周壁44c的下游侧的端部。
周壁44c形成为涡旋形状。作为涡旋形状,例如有对数螺旋、阿基米德螺旋或基于渐开线曲线等的形状。周壁44c的内周面构成从成为涡旋形状的卷绕开始的卷绕开始部41a起到成为涡旋形状的卷绕结束的卷绕结束部41b为止沿着叶轮10的周向平滑地弯曲的弯曲面。通过这样的结构,从叶轮10送出的空气向排出部42的方向顺畅地在叶轮10与周壁44c的间隙流动。因此,在涡旋壳体40内,空气的静压从舌部43朝向排出部42高效地上升。
(排出部42)
排出部42形成将由叶轮10产生并通过涡旋部41的气流排出的排出口42a。排出部42由与沿着周壁44c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截面为矩形形状的中空的管构成。此外,排出部42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矩形。排出部42形成以将从叶轮10送出并在周壁44c与叶轮10的间隙流动的空气排出到涡旋壳体40的外部的方式进行引导的流路。
如图1所示,排出部42由延伸设置板42b、扩散板42c、第一侧板部42d及第二侧板部42e等构成。延伸设置板42b与周壁44c的下游侧的卷绕结束部41b平滑地连续,并与周壁44c一体地形成。扩散板42c与涡旋壳体40的舌部43一体地形成,并与延伸设置板42b相向。扩散板42c以流路的截面积沿着排出部42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逐渐扩大的方式相对于延伸设置板42b具有规定的角度地形成。
第一侧板部42d与涡旋壳体40的第一侧壁44a1一体地形成,第二侧板部42e与涡旋壳体40的相反侧的第二侧壁44a2一体地形成。并且,第一侧板部42d和第二侧板部42e形成在延伸设置板42b与扩散板42c之间。这样,排出部42通过延伸设置板42b、扩散板42c、第一侧板部42d及第二侧板部42e而形成为截面矩形形状的流路。
(舌部43)
在涡旋壳体40中,在排出部42的扩散板42c与周壁44c的卷绕开始部41a之间形成有舌部43。舌部43以规定的曲率半径形成,周壁44c经由舌部43与扩散板42c平滑地连接。
舌部43抑制从涡旋状流路的卷绕结束处向卷绕开始处的空气的流入。舌部43设置在通风路径的上游部,具有对朝向叶轮10的旋转方向R的空气的流动和从通风路径的下游部朝向排出口42a的排出方向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分流的作用。另外,流入排出部42的空气流动在通过涡旋壳体40的期间静压上升,与涡旋壳体40内相比成为高压。因此,舌部43具有将这样的压力差分隔的功能。
[叶轮10]
图4是构成实施方式1的离心送风机100的叶轮10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叶轮10的相反侧的立体图。图6是主板11的一面侧的叶轮10的俯视图。图7是主板11的另一面侧的叶轮10的俯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叶轮10的B-B线位置的剖视图。使用图4~图8,对叶轮10进行说明。
叶轮10为离心式的风扇。叶轮10与具有驱动轴的马达(省略图示)连接。叶轮10由马达进行旋转驱动,通过由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将空气强制性地向径向外方送出。叶轮10通过马达等而朝向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R旋转。如图4所示,叶轮10具有圆盘状的主板11、圆环状的侧板13及在主板11的周缘部以旋转轴RS为中心呈放射状配置的多块叶片12。
(主板11)
主板11只要为板状即可,例如也可以为多边形形状等圆盘状以外的形状。主板11的厚度既可以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径向上如图3所示那样形成为朝向中心而壁的厚度变厚,也可以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径向上形成为恒定的厚度。另外,主板11不限于由一块板状构件构成,也可以将多块板状构件一体地固定而构成。
在主板11的中心部设置有供马达的驱动轴连接的轮毂部11b。在轮毂部11b形成有供马达的驱动轴插入的轴孔11b1。轮毂部11b形成为圆柱形状,但轮毂部11b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柱形状。轮毂部11b只要形成为柱状即可,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多棱柱状。主板11经由轮毂部11b被马达旋转驱动。
(侧板13)
叶轮10具有环状的侧板13,所述环状的侧板13在轮毂部11b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安装在多个叶片12的与主板11相反一侧的端部。侧板13在叶轮10中与主板11相向地配置。侧板13形成叶轮10中的气体的吸入口10e。侧板13通过连结多个叶片12而维持各叶片12的前端的位置关系,并对多个叶片12进行加强。
侧板13具有:环状的第一侧板13a,所述环状的第一侧板13a与主板11相向地配置;以及环状的第二侧板13b,所述环状的第二侧板13b相对于主板11在与配置有第一侧板13a的那一侧相反一侧与主板11相向地配置。此外,侧板13为第一侧板13a及第二侧板13b的总称,叶轮10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在相对于主板11的一方侧具有第一侧板13a,在另一方侧具有第二侧板13b。
(叶片12)
如图4所示,多个叶片12的一端与主板11连接,另一端与侧板13连接,多个叶片12在以主板11的假想的旋转轴RS为中心的周向CD上排列。多个叶片12分别配置在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多个叶片12在轮毂部11b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设置在主板11的两侧。各叶片12在主板11的周缘部相互隔开一定间隔地配置。
图9是图4的叶轮10的侧视图。如图4及图9所示,叶轮10具有第一叶片部112a和第二叶片部112b。第一叶片部112a和第二叶片部112b由多个叶片12和侧板13构成。更详细而言,第一叶片部112a由环状的第一侧板13a和配置在主板11与第一侧板13a之间的多个叶片12构成。第二叶片部112b由环状的第二侧板13b和配置在主板11与第二侧板13b之间的多个叶片12构成。
第一叶片部112a配置在主板11的一方的板面侧,第二叶片部112b配置在主板11的另一方的板面侧。即,多个叶片12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设置在主板11的两侧,第一叶片部112a与第二叶片部112b隔着主板11背对背地设置。此外,在图3中,相对于主板11在左侧配置有第一叶片部112a,相对于主板11在右侧配置有第二叶片部112b。然而,第一叶片部112a与第二叶片部112b只要隔着主板11背对背地设置即可,也可以是,相对于主板11在右侧配置第一叶片部112a,相对于主板11在左侧配置第二叶片部112b。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叶片12作为构成第一叶片部112a的叶片12和构成第二叶片部112b的叶片12的总称而进行记载。
如图4及图5所示,叶轮10由配置于主板11的多个叶片12构成为筒形状。并且,叶轮10在轮毂部11b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在与主板11相反一侧的侧板13侧形成有吸入口10e,所述吸入口10e用于使气体流入由主板11和多个叶片12包围的空间。叶轮10在构成主板11的板面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叶片12及侧板13,在构成主板11的板面的两侧形成有叶轮10的吸入口10e。
叶轮10通过马达(省略图示)驱动而以旋转轴RS为中心进行旋转驱动。通过使叶轮10旋转,从而使离心送风机100的外部的气体通过形成于图1所示的涡旋壳体40的壳体吸入口45和叶轮10的吸入口10e,并被吸入到由主板11和多个叶片12包围的空间。并且,通过使叶轮10旋转,从而使被吸入到由主板11和多个叶片12包围的空间的空气通过叶片12与相邻的叶片12之间的空间,并向叶轮10的径向外方送出。
(叶片12的详细结构)
图10是表示图9的叶轮10的C-C线截面处的叶片12的示意图。图11是示出图9的叶轮10的D-D线截面处的叶片12的示意图。此外,图9所示的叶轮10的中间位置MP表示构成第一叶片部112a的多个叶片12中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的中间的位置。另外,图9所示的叶轮10的中间位置MP表示构成第二叶片部112b的多个叶片12中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的中间的位置。
在构成第一叶片部112a的多个叶片12中,将旋转轴RS的轴向上的从中间位置MP起到主板11为止的区域设为叶轮10的第一区域即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另外,在构成第一叶片部112a的多个叶片12中,将旋转轴RS的轴向上的从中间位置MP起到侧板13侧的端部为止的区域设为叶轮10的第二区域即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即,多个叶片12分别具有位于比旋转轴RS的轴向上的中间位置MP靠主板11侧的位置的第一区域和位于比第一区域靠侧板13侧的位置的第二区域。
如图10所示,图9所示的C-C线截面为叶轮10的主板11侧即作为第一区域的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中的多个叶片12的截面。该主板11侧的叶片12的截面为与旋转轴RS垂直的第一平面71,且为叶轮10的靠近主板11的部分被切断的叶轮10的第一截面。在此,叶轮10的靠近主板11的部分例如是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比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的中间位置靠主板11侧的部分或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叶片12的主板11侧的端部所处的部分。
如图11所示,图9所示的D-D线截面为叶轮10的侧板13侧即作为第二区域的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中的多个叶片12的截面。该侧板13侧的叶片12的截面为与旋转轴RS垂直的第二平面72,且为叶轮10的靠近侧板13的部分被切断的叶轮10的第二截面。在此,叶轮10的靠近侧板13的部分例如是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比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中间位置靠侧板13侧的部分或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叶片12的侧板13侧的端部所处的部分。
第二叶片部112b中的叶片12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叶片部112a的叶片12的基本结构相同。即,在构成第二叶片部112b的多个叶片12中,将旋转轴RS的轴向上的从中间位置MP起到主板11为止的区域设为叶轮10的第一区域即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另外,在构成第二叶片部112b的多个叶片12中,将旋转轴RS的轴向上的从中间位置MP起到第二侧板13b侧的端部为止的区域设为叶轮10的第二区域即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第一叶片部112a的基本结构与第二叶片部112b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叶轮1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结构,第一叶片部112a与第二叶片部112b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以下说明的叶片12的结构既可以具有第一叶片部112a和第二叶片部112b这双方,也可以具有任一方。
如图9~图11所示,多个叶片12具有多个第一叶片12A和多个第二叶片12B。多个叶片12在叶轮10的周向CD上交替地配置第一叶片12A和一个或多个第二叶片12B。
如图9~图11所示,叶轮10在第一叶片12A与在旋转方向R上相邻地配置的第一叶片12A之间配置有两块第二叶片12B。但是,配置在第一叶片12A与在旋转方向R上相邻地配置的第一叶片12A之间的第二叶片12B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块,也可以为一块或三块以上。即,在多个第一叶片12A中的在周向CD上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一叶片12A之间配置有多个第二叶片12B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叶片12B。
如图10所示,第一叶片12A在被与旋转轴RS垂直的第一平面71切断的叶轮10的第一截面中具有内周端14A及外周端15A。内周端14A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径向上位于旋转轴RS侧,外周端15A在径向上位于比内周端14A靠外周侧的位置。在多个第一叶片12A的每一个中,内周端14A在叶轮10的旋转方向R上配置于比外周端15A靠前方的位置。
如图4所示,内周端14A成为第一叶片12A的前缘14A1,外周端15A成为第一叶片12A的后缘15A1。如图11所示,在叶轮10配置有14块第一叶片12A,但第一叶片12A的块数并不限定于14块,既可以比14块少,也可以比14块多。
如图10所示,第二叶片12B在被与旋转轴RS垂直的第一平面71切断的叶轮10的第一截面中具有内周端14B及外周端15B。内周端14B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径向上位于旋转轴RS侧,外周端15B在径向上位于比内周端14B靠外周侧的位置。在多个第二叶片12B的每一个中,内周端14B在叶轮10的旋转方向R上配置于比外周端15B靠前方的位置。
如图4所示,内周端14B成为第二叶片12B的前缘14B1,外周端15B成为第二叶片12B的后缘15B1。如图10所示,在叶轮10配置有28块第二叶片12B,但第二叶片12B的块数并不限定于28块,既可以比28块少,也可以比28块多。
接着,对第一叶片12A与第二叶片12B的关系进行说明。如图4及图11所示,在沿着旋转轴RS的方向上,随着与中间位置MP相比靠近第一侧板13a及第二侧板13b,第一叶片12A的叶片长度形成为与第二叶片12B的叶片长度相等。
另一方面,如图4及图10所示,在沿着旋转轴RS的方向上,在与中间位置MP相比靠近主板11的部分,第一叶片12A的叶片长度比第二叶片12B的叶片长度长,并且越靠近主板11则变得越长。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12A的叶片长度在沿着旋转轴RS的方向的至少一部分比第二叶片12B的叶片长度长。此外,在此使用的叶片长度是指叶轮10的径向上的第一叶片12A的长度及叶轮10的径向上的第二叶片12B的长度。
在与图9所示的中间位置MP相比靠近主板11的第一截面中,如图10所示,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多个第一叶片12A的内周端14A的圆C1的直径即第一叶片12A的内径设为内径ID1。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多个第一叶片12A的外周端15A的圆C3的直径即第一叶片12A的外径设为外径OD1。外径OD1与内径ID1之差的二分之一成为第一截面中的第一叶片12A的叶片长度L1a(叶片长度L1a=(外径OD1-内径ID1)/2)。
在此,第一叶片12A的内径与第一叶片12A的外径之比为0.7以下。即,在多个第一叶片12A中,由多个第一叶片12A各自的内周端14A构成的内径ID1与由多个第一叶片12A各自的外周端15A构成的外径OD1之比为0.7以下。
此外,在一般的离心送风机中,与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中的叶片的叶片长度比旋转轴方向上的叶片的宽度尺寸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12A的最大叶片长度即第一叶片12A的靠近主板11的端部处的叶片长度也比第一叶片12A的旋转轴方向的宽度尺寸W(参照图9)短。
另外,在第一截面中,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多个第二叶片12B的内周端14B的圆C2的直径即第二叶片12B的内径设为比内径ID1大的内径ID2(内径ID2>内径ID1)。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多个第二叶片12B的外周端15B的圆C3的直径即第二叶片12B的外径设为与外径OD1相等的外径OD2(外径OD2=外径OD1)。外径OD2与内径ID2之差的二分之一成为第一截面中的第二叶片12B的叶片长度L2a(叶片长度L2a=(外径OD2-内径ID2)/2)。第一截面中的第二叶片12B的叶片长度L2a比该截面中的第一叶片12A的叶片长度L1a短(叶片长度L2a<叶片长度L1a)。
在此,第二叶片12B的内径与第二叶片12B的外径之比为0.7以下。即,在多个第二叶片12B中,由多个第二叶片12B各自的内周端14B构成的内径ID2与由多个第二叶片12B各自的外周端15B构成的外径OD2之比为0.7以下。
另一方面,在与图9所示的中间位置MP相比靠近侧板13的第二截面中,如图11所示,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第一叶片12A的内周端14A的圆C7的直径设为内径ID3。内径ID3比第一截面的内径ID1大(内径ID3>内径ID1)。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第一叶片12A的外周端15A的圆C8的直径设为外径OD3。外径OD3与内径ID1之差的二分之一成为第二截面中的第一叶片12A的叶片长度L1b(叶片长度L1b=(外径OD3-内径ID3)/2)。
另外,在第二截面中,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第二叶片12B的内周端14B的圆C7的直径设为内径ID4。内径ID4与该截面中的内径ID3相等(内径ID4=内径ID3)。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第二叶片12B的外周端15B的圆C8的直径设为外径OD4。外径OD4与该截面中的外径OD3相等(外径OD4=外径OD3)。外径OD4与内径ID4之差的二分之一成为第二截面中的第二叶片12B的叶片长度L2b(叶片长度L2b=(外径OD4-内径ID4)/2)。第二截面中的第二叶片12B的叶片长度L2b与该截面中的第一叶片12A的叶片长度L1b相等(叶片长度L2b=叶片长度L1b)。
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图11所示的第二截面处的第一叶片12A以不从图10所示的第一截面处的第一叶片12A的轮廓伸出的方式与该第一叶片12A重叠。因此,叶轮10满足外径OD3=外径OD1、内径ID3≥内径ID1及叶片长度L1b≤叶片长度L1a的关系。
同样地,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图11所示的第二截面处的第二叶片12B以不从图10所示的第一截面处的第二叶片12B的轮廓伸出的方式与该第二叶片12B重叠。因此,叶轮10满足外径OD4=外径OD2、内径ID4≥内径ID2及叶片长度L2b≤叶片长度L2a的关系。
在此,如上所述,第一叶片12A的内径ID1与第一叶片12A的外径OD1之比为0.7以下。在叶片12中,由于内径ID3≥内径ID1,且内径ID4≥内径ID2,内径ID2>内径ID1,因此,能够将第一叶片12A的内径设为叶片12的叶片内径。另外,在叶片12中,由于外径OD3=外径OD1,外径OD4=外径OD2,外径OD2=外径OD1,因此,能够将第一叶片12A的外径设为叶片12的叶片外径。并且,在整体地观察构成叶轮10的叶片12的情况下,对于叶片12而言,叶片12的叶片内径与叶片12的叶片外径之比为0.7以下。
此外,多个叶片12的叶片内径由多个叶片12各自的内周端构成。即,多个叶片12的叶片内径由多个叶片12的前缘14A1构成。另外,多个叶片12的叶片外径由多个叶片12各自的外周端构成。即,多个叶片12的叶片外径由多个叶片12的后缘15A1及后缘15B1构成。
(第一叶片12A及第二叶片12B的结构)
在图10所示的第一截面与图11所示的第二截面的比较中,第一叶片12A具有叶片长度L1a>叶片长度L1b的关系。即,多个叶片12分别形成为第一区域中的叶片长度比第二区域中的叶片长度长。更具体而言,第一叶片12A形成为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长度变小。
同样地,在图10所示的第一截面与图11所示的第二截面的比较中,第二叶片12B具有叶片长度L2a>叶片长度L2b的关系。即,第二叶片12B形成为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长度变小。
如图3所示,第一叶片12A及第二叶片12B的前缘以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的方式倾斜。即,多个叶片12具有倾斜部141A,所述倾斜部141A形成为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并且在所述倾斜部141A中,构成前缘14A1的内周端14A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同样地,多个叶片12具有倾斜部141B,所述倾斜部141B形成为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并且在所述倾斜部141B中,构成前缘14B1的内周端14B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
(西洛克叶片部及涡轮叶片部)
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一叶片12A具有: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所述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包含外周端15A,且构成为前向叶片;以及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所述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包含内周端14A,且构成为后向叶片。在叶轮10的径向上,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构成第一叶片12A的外周侧,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构成第一叶片12A的内周侧。即,在第一叶片12A中,在叶轮10的径向上,从旋转轴RS朝向外周侧依次构成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
在第一叶片12A中,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与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一体地形成。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构成第一叶片12A的前缘14A1,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构成第一叶片12A的后缘15A1。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在叶轮10的径向上从构成前缘14A1的内周端14A朝向外周侧呈直线状延伸。
在叶轮10的径向上,将构成第一叶片12A的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的区域定义为第一西洛克区域12A11,将构成第一叶片12A的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区域定义为第一涡轮区域12A21。在第一叶片12A中,在叶轮10的径向上,第一涡轮区域12A21比第一西洛克区域12A11大。
叶轮10在图9所示的第一区域即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第二区域即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任一区域中,在叶轮10的径向上均具有第一西洛克区域12A11<第一涡轮区域12A21的关系。叶轮10及第一叶片12A在第一区域即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第二区域即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任一区域中,在叶轮10的径向上,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占据的比例均比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占据的比例大。
同样地,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二叶片12B具有: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所述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包含外周端15B,且构成为前向叶片;以及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所述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包含内周端14B,且构成为后向叶片。在叶轮10的径向上,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构成第二叶片12B的外周侧,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构成第二叶片12B的内周侧。即,在第二叶片12B中,在叶轮10的径向上,从旋转轴RS朝向外周侧依次构成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
在第二叶片12B中,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与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一体地形成。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构成第二叶片12B的前缘14B1,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构成第二叶片12B的后缘15B1。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在叶轮10的径向上从构成前缘14B1的内周端14B朝向外周侧呈直线状延伸。
在叶轮10的径向上,将构成第二叶片12B的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的区域定义为第二西洛克区域12B11,将构成第二叶片12B的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区域定义为第二涡轮区域12B21。在第二叶片12B中,在叶轮10的径向上,第二涡轮区域12B21比第二西洛克区域12B11大。
叶轮10在图9所示的第一区域即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第二区域即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任一区域中,在叶轮10的径向上均具有第二西洛克区域12B11<第二涡轮区域12B21的关系。叶轮10及第二叶片12B在第一区域即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第二区域即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任一区域中,在叶轮10的径向上,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占据的比例均比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占据的比例大。
根据上述结构,多个叶片12在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任一区域中,在叶轮10的径向上,涡轮叶片部的区域均比西洛克叶片部的区域大。即,多个叶片12在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任一区域中,在叶轮10的径向上,涡轮叶片部占据的比例均比西洛克叶片部占据的比例大,具有西洛克区域<涡轮区域的关系。换言之,在多个叶片12的每一个中,在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径向上的涡轮叶片部占据的比例比西洛克叶片部占据的比例大。
多个叶片12并不限定于如下结构,即:在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任一区域中,在叶轮10的径向上,涡轮叶片部占据的比例均比西洛克叶片部占据的比例大,具有西洛克区域<涡轮区域的关系。也可以是,在多个叶片12的每一个中,在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径向上的涡轮叶片部占据的比例与西洛克叶片部占据的比例相等或比西洛克叶片部占据的比例小。
(出口角)
如图10所示,将第一截面中的第一叶片12A的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的出口角设为出口角α1。将出口角α1定义为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圆C3的圆弧与外周端15A的交点处圆的切线TL1与外周端15A的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的中心线CL1所成的角度。该出口角α1为比90度大的角度。
将该截面中的第二叶片12B的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的出口角设为出口角α2。将出口角α2定义为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圆C3的圆弧与外周端15B的交点处圆的切线TL2与外周端15B的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的中心线CL2所成的角度。出口角α2为比90度大的角度。
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的出口角α2与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的出口角α1相等(出口角α2=出口角α1)。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及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以向与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凸出的方式形成为弧状。
如图11所示,对于叶轮10而言,在第二截面中,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的出口角α1也与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的出口角α2相等。即,多个叶片12具有西洛克叶片部,所述西洛克叶片部从主板11起到侧板13为止构成出口角形成为比90度大的角度的前向叶片。
另外,如图10所示,将第一截面中的第一叶片12A的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出口角设为出口角β1。将出口角β1定义为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圆C4的圆弧与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交点处圆的切线TL3与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中心线CL3所成的角度。该出口角β1为比90度小的角度。
将该截面中的第二叶片12B的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出口角设为出口角β2。将出口角β2定义为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圆C4的圆弧与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交点处圆的切线TL4与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中心线CL4所成的角度。出口角β2为比90度小的角度。
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出口角β2与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出口角β1相等(出口角β2=出口角β1)。
虽然在图11中省略了图示,但对于叶轮10而言,在第二截面中,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出口角β1也与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出口角β2相等。另外,出口角β1及出口角β2为比90度小的角度。
(径向叶片部)
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一叶片12A具有第一径向叶片部12A3作为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与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之间的连接部分。第一径向叶片部12A3是构成为在叶轮10的径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径向叶片的部分。
同样地,第二叶片12B具有第二径向叶片部12B3作为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与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之间的连接部分。第二径向叶片部12B3是构成为在叶轮10的径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径向叶片的部分。
第一径向叶片部12A3及第二径向叶片部12B3的叶片角度为90度。更详细而言,第一径向叶片部12A3的中心线与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圆C5的交点处的切线和第一径向叶片部12A3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为90度。另外,第二径向叶片部12B3的中心线与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圆C5的交点处的切线和第二径向叶片部12B3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为90度。
(叶片间隔)
在将多个叶片12中的在周向CD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叶片12的间隔定义为叶片间隔时,如图10及图11所示,多个叶片12的叶片间隔随着从前缘14A1侧朝向后缘15A1侧而扩展。同样地,多个叶片12的叶片间隔随着从前缘14B1侧朝向后缘15B1侧而扩展。
具体而言,由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及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构成的涡轮叶片部中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即,叶轮10的涡轮叶片部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另外,由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及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构成的西洛克叶片部中的叶片间隔比涡轮叶片部的叶片间隔宽,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
换言之,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与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之间的叶片间隔或相邻的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彼此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另外,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与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的叶片间隔或相邻的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彼此的叶片间隔比涡轮叶片部的叶片间隔宽,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
(叶片厚度)
图12是图6所示的叶轮10的范围E内的叶轮10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叶轮10的范围F内的叶片12的局部放大图。图14是示出图13所示的叶片12的叶片形状24的放大图。使用图4、图8、图12~图14,对叶片12的叶片厚度T进行说明。
如图8及图12所示,叶片12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具有作为一方的端部的基部21和作为另一方的端部的端部22。基部21是叶片12的与主板11连接的部分。端部22是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面向吸入口10e的那一侧的端部。如图4及图8所示,端部22构成面向吸入口10e的那一侧的叶片12的缘部。
图12是沿图8的空心箭头所示的视点V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叶轮10的放大俯视图,图13是沿图8的视点V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叶片12的放大俯视图。此外,视点V的方向为旋转轴RS的轴向。叶片12在沿旋转轴RS的轴向观察的情况下,利用端部22形成叶片形状24。即,叶片形状24为沿着旋转轴RS的轴向的俯视时的端部22的形状。
图14是从图13所示的叶片12的俯视图中仅提取出叶片形状24的俯视图。如图14所示,在叶片12中,在由面向吸入口10e的那一侧的端部22构成的叶片形状24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第一叶片厚度T1>第二叶片厚度T2)。此外,叶片厚度T较大表示叶片12的厚度较厚的形态,叶片厚度T较小表示叶片12的厚度较薄的形态。
此外,在图14所示的叶片12中,在沿旋转轴RS的轴向观察叶片12的情况下,第一叶片厚度T1及第二叶片厚度T2的叶片厚度T为相对于叶片12的中心线12c为直角的方向D1上的叶片12的厚度。如图14所示,在方向D1上,侧面22a为叶片12的一方侧面,侧面22b为叶片12的另一方侧面。第一叶片厚度T1及第二叶片厚度T2的叶片厚度T为在方向D1上端部22的叶片形状24中的侧面22a与侧面22b之间的距离。
图15是示出图13所示的叶片12的叶片形状24的另一放大图。如图15所示,在沿旋转轴RS的轴向观察叶片12的情况下,第一叶片厚度T1及第二叶片厚度T2的叶片厚度T也可以为周向CD上的叶片12的厚度。即,第一叶片厚度T1及第二叶片厚度T2的叶片厚度T也可以为在周向CD上端部22的叶片形状24中的侧面22a与侧面22b之间的距离。
在图12~图13中,使用第一叶片12A,对叶片厚度T的结构进行说明,但上述叶片厚度T的结构并不仅限定于第一叶片12A。在由面向吸入口10e的那一侧的端部22构成的叶片形状24中,也能够在第二叶片12B中应用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这样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在多个叶片12的每一个中,在由面向吸入口10e的那一侧的端部22构成的叶片形状24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或者,也可以是,第一叶片12A或第二叶片12B中的至少任一方为在由面向吸入口10e的那一侧的端部22构成的叶片形状24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的结构。此外,叶片形状24既可以形成在图4所示的第一叶片部112a及第二叶片部112b中的任一方,也可以形成在第一叶片部112a及第二叶片部112b这双方。
如图14所示,多个叶片12分别形成为在由面向吸入口10e的那一侧的端部22构成的叶片形状24中随着从叶轮10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叶片厚度T逐渐变小。
如图12所示,在第一叶片12A的叶片形状24中,将成为内周侧的端部的第一叶片端部24A与成为外周侧的端部的第二叶片端部25A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叶片中间部31A。在该情况下,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叶片端部24A与叶片中间部31A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另外,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叶片端部25A与叶片中间部31A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
同样地,如图12所示,在第二叶片12B的叶片形状24中,将成为内周侧的端部的第一叶片端部24B与成为外周侧的端部的第二叶片端部25B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叶片中间部31B。在该情况下,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叶片端部24B与叶片中间部31A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另外,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叶片端部25B与叶片中间部31A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
此外,上述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关系是针对每个单独的叶片12而确定的,但也可以将上述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关系应用于叶片12整体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如图9~图11所示,在叶片12中,由于内径ID3≥内径ID1,且内径ID4≥内径ID2,内径ID2>内径ID1,因此,能够将第一叶片12A的内径设为叶片12的叶片内径。另外,在叶片12中,由于外径OD3=外径OD1,外径OD4=外径OD2,外径OD2=外径OD1,因此,能够将第一叶片12A的外径设为叶片12的叶片外径。因此,在整体地观察构成叶轮10的叶片12的情况下,叶片12整体的叶片中间部31也可以使用叶片中间部31A。
即,作为叶片12整体的中间部,在第一叶片12A的叶片形状24中,将成为内周侧的端部的第一叶片端部24A与成为外周侧的端部的第二叶片端部25A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叶片中间部31。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叶片12A中,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叶片端部24A与叶片中间部31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另外,在第一叶片12A中,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叶片端部25A与叶片中间部31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另外,在第二叶片12B中,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叶片端部24B与叶片中间部31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另外,在第二叶片12B中,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叶片端部25B与叶片中间部31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
另外,如图12所示,在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及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的西洛克叶片部中,多个叶片12分别形成为叶片厚度TH1比叶片厚度TH2薄。叶片厚度TH1在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及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的西洛克叶片部中为面向吸入口10e的那一侧的端部的叶片厚度T。叶片厚度TH2在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及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的西洛克叶片部中为与主板11连接的基部21的叶片厚度T。
(变形例1)
图16是图6所示的叶轮10的范围E内的变形例的叶轮10的局部放大图。在变形例的叶轮10中,构成第一叶片厚度T1的第一叶片厚度部分P1和构成第二叶片厚度T2的第二叶片厚度部分P2位于涡轮叶片部。因此,如图14或图15所示,变形例的叶轮10在涡轮叶片部的叶片形状24中,第一叶片厚度T1比第二叶片厚度T2大。
更详细而言,如图14及图15所示,对于第一叶片12A而言,在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叶片形状24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第一叶片厚度T1>第二叶片厚度T2)。另外,第一叶片12A形成为在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叶片形状24中随着从叶轮10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叶片厚度T逐渐变小。
如图16所示,在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叶片形状24中,将作为内周侧的端部的第一涡轮端部34A与作为外周侧的端部的第二涡轮端部35A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涡轮中间部32A。在该情况下,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涡轮端部34A与涡轮中间部32A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另外,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涡轮端部35A与涡轮中间部32A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
同样地,对于第二叶片12B而言,在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叶片形状24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第一叶片厚度T1>第二叶片厚度T2)。另外,第二叶片12B形成为在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叶片形状24中随着从叶轮10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叶片厚度T逐渐变小。
如图16所示,在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叶片形状24中,将作为内周侧的端部的第一涡轮端部34B与作为外周侧的端部的第二涡轮端部35B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涡轮中间部32B。在该情况下,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涡轮端部34B与涡轮中间部32B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另外,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涡轮端部35B与涡轮中间部32B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
(变形例2)
图17是图6所示的叶轮10的范围E内的第二变形例的叶轮10的局部放大图。在图17中,倾斜部141A及倾斜部141B的位置用斜线来表示。以下说明的倾斜部141为倾斜部141A及倾斜部141B的总称。此外,图17所示的倾斜部141的位置为一例,倾斜部141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图17的位置。
在第二变形例的叶轮10中,构成第一叶片厚度T1的第一叶片厚度部分P1和构成第二叶片厚度T2的第二叶片厚度部分P2位于倾斜部141。因此,如图14或图15所示,对于第二变形例的叶轮10而言,在倾斜部141的叶片形状24中,第一叶片厚度T1比第二叶片厚度T2大。
更详细而言,如图14及图15所示,对于第一叶片12A而言,在图3所示的倾斜部141A的叶片形状24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第一叶片厚度T1>第二叶片厚度T2)。另外,第一叶片12A形成为在倾斜部141A的叶片形状24中随着从叶轮10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叶片厚度T逐渐变小。
如图17所示,在倾斜部141A的叶片形状24中,将作为内周侧的端部的第一倾斜端部36A与作为外周侧的端部的第二倾斜端部37A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倾斜中间部33A。在该情况下,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倾斜端部36A与倾斜中间部33A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另外,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倾斜端部37A与倾斜中间部33A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
此外,倾斜部141A的倾斜的角度优选为大于0度且60度以下,更优选为大于0度且45度以下。即,倾斜部141A与旋转轴RS之间的倾斜角θ1优选构成为满足0°<θ1≤60°的关系,更优选构成为满足0°<θ1≤45°的关系。
同样地,如图14及图15所示,对于第二叶片12B而言,在图3所示的倾斜部141B的叶片形状24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第一叶片厚度T1>第二叶片厚度T2)。另外,第二叶片12B形成为在倾斜部141B的叶片形状24中随着从叶轮10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叶片厚度T逐渐变小。
如图17所示,在倾斜部141B的叶片形状24中,将作为内周侧的端部的第一倾斜端部36B与作为外周侧的端部的第二倾斜端部37B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倾斜中间部33B。在该情况下,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倾斜端部36B与倾斜中间部33B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另外,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倾斜端部37B与倾斜中间部33B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
此外,倾斜部141B的倾斜的角度优选为大于0度且60度以下,更优选为大于0度且45度以下。即,倾斜部141B与旋转轴RS之间的倾斜角θ2优选构成为满足0°<θ2≤60°的关系,更优选构成为满足0°<θ2≤45°的关系。此外,倾斜角θ1及倾斜角θ2既可以为相同的角度,也可以为不同的角度。
如图17所示,倾斜部141A形成于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因此,第一叶片12A形成为构成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区域的主板11侧的内径比构成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区域的侧板13侧的内径小。另外,倾斜部141B形成于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因此,第二叶片12B形成为构成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区域的主板11侧的内径比构成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区域的侧板13侧的内径小。根据第一叶片12A及第二叶片12B的这样的结构,多个叶片12形成为构成涡轮叶片部的区域的主板11侧的内径比构成涡轮叶片部的区域的侧板13侧的内径小。
(叶轮10与涡旋壳体40的关系)
图18是示出图2的离心送风机100的A-A线截面处的叶轮10与喇叭口46的关系的示意图。图19是示出图18的叶轮10的第二截面处的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的叶片12与喇叭口46的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18及图19所示,由多个叶片12各自的外周端构成的叶片外径OD比构成涡旋壳体40的喇叭口46的内径BI大。此外,多个叶片12的叶片外径OD与第一叶片12A的外径OD1及外径OD2以及第二叶片12B的外径OD3及外径OD4相等(叶片外径OD=外径OD1=外径OD2=外径OD3=外径OD4)。
在叶轮10中,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第一涡轮区域12A21比第一西洛克区域12A11大。即,在叶轮10及第一叶片12A中,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占据的比例比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占据的比例大,具有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关系。旋转轴RS的径向上的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和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占据的比例的关系在作为第一区域的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作为第二区域的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任一区域中均成立。
此外,叶轮10及第一叶片12A并不限定于如下结构,即: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占据的比例比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占据的比例大,具有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的关系。叶轮10及第一叶片12A也可以形成为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占据的比例与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占据的比例相等或比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占据的比例小。
而且,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将与喇叭口46的内径BI相比位于外周侧的多个叶片12的部分的区域定义为外周侧区域12R。对于叶轮10而言,优选的是,在外周侧区域12R中,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占据的比例也比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占据的比例大。即,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在与喇叭口46的内径BI相比位于外周侧的叶轮10的外周侧区域12R中,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第一涡轮区域12A21a比第一西洛克区域12A11大。
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第一涡轮区域12A21a为与喇叭口46的内径BI相比位于外周侧的第一涡轮区域12A21的区域。并且,在将构成第一涡轮区域12A21a的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设为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a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叶轮10的外周侧区域12R中,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a占据的比例比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占据的比例大。外周侧区域12R中的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和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a占据的比例的关系在作为第一区域的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作为第二区域的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任一区域中均成立。
同样地,在叶轮10中,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第二涡轮区域12B21比第二西洛克区域12B11大。即,在叶轮10及第二叶片12B中,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占据的比例比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占据的比例大,具有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关系。旋转轴RS的径向上的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和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占据的比例的关系在作为第一区域的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作为第二区域的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任一区域中均成立。
此外,叶轮10及第二叶片12B并不限定于如下结构,即: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占据的比例比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占据的比例大,具有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关系。叶轮10及第二叶片12B也可以形成为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占据的比例与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占据的比例相等或比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占据的比例小。
而且,对于叶轮10而言,优选的是,在外周侧区域12R中,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占据的比例也比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占据的比例大。即,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在与喇叭口46的内径BI相比位于外周侧的叶轮10的外周侧区域12R中,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第二涡轮区域12B21a比第二西洛克区域12B11大。
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第二涡轮区域12B21a为与喇叭口46的内径BI相比位于外周侧的第二涡轮区域12B21的区域。并且,在将构成第二涡轮区域12B21a的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设为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a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叶轮10的外周侧区域12R中,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a占据的比例比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占据的比例大。外周侧区域12R中的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和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a占据的比例的关系在作为第一区域的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作为第二区域的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的任一区域中均成立。
图20是示出图2的离心送风机100的A-A线截面处的叶轮10与喇叭口46的关系的示意图。图21是示出图20的叶轮10中的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的叶片12与喇叭口46的关系的示意图。此外,图20所示的空心箭头L示出了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叶轮10时的方向。
如图20及图21所示,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的情况下,在第一叶片12A与主板11的连接位置,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多个第一叶片12A的内周端14A的圆定义为圆C1a。并且,将圆C1a的直径即第一叶片12A与主板11的连接位置处的第一叶片12A的内径设为内径ID1a。
另外,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的情况下,在第二叶片12B与主板11的连接位置,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多个第二叶片12B的内周端14B的圆定义为圆C2a。并且,将圆C2a的直径即第一叶片12A与主板11的连接位置处的第二叶片12B的内径设为内径ID2a。此外,内径ID2a比内径ID1a大(内径ID2a>内径ID1a)。
另外,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的情况下,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多个第一叶片12A的外周端15A及多个第二叶片12B的外周端15B的圆C3a的直径即多个叶片12的外径设为叶片外径OD。
另外,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的情况下,在第一叶片12A与侧板13的连接位置,将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多个第一叶片12A的内周端14A的圆定义为圆C7a。并且,将圆C7a的直径即第一叶片12A与侧板13的连接位置处的第一叶片12A的内径设为内径ID3a。
另外,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的情况下,在第二叶片12B与侧板13的连接位置,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通过多个第二叶片12B的内周端14B的圆成为圆C7a。并且,将圆C7a的直径即第二叶片12B与侧板13的连接位置处的第二叶片12B的内径设为内径ID4a。
如图20及图21所示,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喇叭口46的内径BI的位置位于第一叶片12A的主板11侧的内径ID1a与侧板13侧的内径ID3a之间的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及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区域。更详细而言,喇叭口46的内径BI比第一叶片12A的主板11侧的内径ID1a大且比侧板13侧的内径ID3a小。
即,喇叭口46的内径BI形成为比多个叶片12的主板11侧的叶片内径大且比侧板13侧的叶片内径小。换言之,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形成喇叭口46的内径BI的内周缘部46a在圆C1a与圆C7a之间位于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及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区域。
另外,如图20及图21所示,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喇叭口46的内径BI的位置位于第二叶片12B的主板11侧的内径ID2a与侧板13侧的内径ID4a之间的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及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区域。更详细而言,喇叭口46的内径BI比第二叶片12B的主板11侧的内径ID2a大且比侧板13侧的内径ID4a小。
即,喇叭口46的内径BI形成为比多个叶片12的主板11侧的叶片内径大且比侧板13侧的叶片内径小。更详细而言,喇叭口46的内径BI形成为比由第一区域的多个叶片12各自的内周端构成的叶片内径大且比由第二区域的多个叶片12各自的内周端构成的叶片内径小。换言之,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形成喇叭口46的内径BI的内周缘部46a在圆C2a与圆C7a之间位于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及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区域。
如图20及图21所示,在叶轮10的径向上,将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及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的径向长度设为距离SL。另外,在离心送风机100中,将叶轮10的多个叶片12与涡旋壳体40的周壁44c之间的最接近距离设为距离MS。此时,在离心送风机100中,距离MS比距离SL的两倍大(距离MS>距离SL×2)。此外,距离MS在图20的A-A线截面的离心送风机100中示出,但距离MS是与涡旋壳体40的周壁44c之间的最接近距离,并不一定在A-A线截面上表示。
(叶片12的叶片厚度与涡旋壳体40的关系)
图22是包含图6所示的叶轮10的范围E的离心送风机100的局部放大图。构成图14或图15所示的第一叶片厚度T1的第一叶片厚度部分P1及构成第二叶片厚度T2的第二叶片厚度部分P2在沿着旋转轴RS的方向的视点下,设置于位于喇叭口46的内周缘部46a的内侧的部分的多个叶片12。因此,在多个叶片12的每一个中,在位于喇叭口46的内周缘部46a的内侧的叶片形状24中,如图14或图15所示,第一叶片厚度T1比第二叶片厚度T2大。
在此,在与旋转轴RS平行地观察时,在相对于旋转轴RS的径向上,将与喇叭口46的内径BI相比位于内周侧的多个叶片12的部分的区域定义为内周侧区域12I(参照图18)。在多个叶片12的每一个中,如图22所示,在叶片12的内周侧区域12I的叶片形状24中,如图14或图15所示,第一叶片厚度T1比第二叶片厚度T2大。
更详细而言,如图22所示,在第一叶片12A中,在位于喇叭口46的内周缘部46a的内侧的叶片形状24中,如图14及图15所示,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第一叶片厚度T1>第二叶片厚度T2)。另外,第一叶片12A形成为在位于喇叭口46的内周缘部46a的内侧的叶片形状24中随着从叶轮10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叶片厚度T逐渐变小。
如图22所示,在位于喇叭口46的内周缘部46a的内侧的叶片形状24中,将作为内周侧的端部的第一内端部38A与作为外周侧的端部的第二外端部39A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叶片中间部131A。在该情况下,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内端部38A与叶片中间部131A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另外,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外端部39A与叶片中间部131A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
同样地,在第二叶片12B中,在位于喇叭口46的内周缘部46a的内侧的叶片形状24中,如图14或图15所示,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第一叶片厚度T1>第二叶片厚度T2)。另外,第二叶片12B形成为在位于喇叭口46的内周缘部46a的内侧的叶片形状24中随着从叶轮10的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叶片厚度T逐渐变小。
如图22所示,在位于喇叭口46的内周缘部46a的内侧的叶片形状24中,将作为内周侧的端部的第一内端部38B与作为外周侧的端部的第二外端部39B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叶片中间部131B。在该情况下,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内端部38B与叶片中间部131B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另外,图14及图15所示的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外端部39B与叶片中间部131B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
[叶轮10及离心送风机100的作用效果]
在叶轮10中,在由面向吸入口10e的那一侧的端部22构成的叶片形状24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因此,具有该结构的叶轮10通过使叶片12彼此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从而能够利用叶片12来进行充分的压力恢复,与不具备该结构的叶轮及离心送风机相比,能够提高压力恢复。另外,叶轮10能够通过该结构来实现压力恢复,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在叶轮10中,在由面向吸入口10e的那一侧的端部22构成的叶片形状24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T1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T2大。因此,由于叶轮10能够不改变叶片12的角度地调整叶片12彼此的叶片间隔的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的扩展,因此,能够使叶片12的角度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度地进行设计。
另外,多个叶片12分别在叶片形状24中随着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叶片厚度T逐渐变小。因此,叶轮10能够使气流沿着叶片形状24流动,能够顺畅地进行压力恢复。
另外,在叶轮10中,涡轮叶片部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因此,具有该结构的叶轮10通过使叶片12彼此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从而能够利用叶片12来进行充分的压力恢复,与不具备该结构的叶轮及离心送风机相比,能够提高压力恢复。另外,叶轮10能够通过该结构来实现压力恢复,能够提高送风效率。而且,叶轮10通过具有该结构,从而能够减少吸入时的压损,并提高送风效率。
另外,在叶轮10中,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端部与叶片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端部与叶片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因此,具有该结构的叶轮10通过使叶片12彼此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从而能够利用叶片12来进行充分的压力恢复,与不具备该结构的叶轮及离心送风机相比,能够提高压力恢复。
另外,在涡轮叶片部中,在叶片形状24中,第一叶片厚度T1比第二叶片厚度T2大。因此,具有该结构的叶轮10通过使叶片12彼此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从而能够利用叶片12来进行充分的压力恢复,与不具备该结构的叶轮及离心送风机相比,能够提高压力恢复。另外,叶轮10能够通过该结构来实现压力恢复,能够提高送风效率。而且,叶轮10通过具有该结构,从而能够减少吸入时的压损,并提高送风效率。
另外,在叶轮10中,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端部与涡轮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端部与涡轮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因此,具有该结构的叶轮10通过使叶片12彼此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从而能够利用叶片12来进行充分的压力恢复,与不具备该结构的叶轮及离心送风机相比,能够提高压力恢复。而且,叶轮10通过具有该结构,从而能够减少吸入时的压损,并提高送风效率。
另外,在倾斜部141A或倾斜部141B中,在叶片形状24中,第一叶片厚度T1比第二叶片厚度T2大。因此,具有该结构的叶轮10通过使叶片12彼此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从而能够利用叶片12来进行充分的压力恢复,与不具备该结构的叶轮及离心送风机相比,能够提高压力恢复。另外,叶轮10能够通过该结构来实现压力恢复,并提高送风效率。
另外,在叶轮10中,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端部与倾斜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端部与倾斜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因此,具有该结构的叶轮10通过使叶片12彼此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从而能够利用叶片12来进行充分的压力恢复,与不具备该结构的叶轮及离心送风机相比,能够提高压力恢复。另外,叶轮10能够通过该结构来实现压力恢复,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另外,在叶轮10中,倾斜部141A或倾斜部141B形成于涡轮叶片部。由于叶轮10能够通过该结构将气流引导至叶片内径附近,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吸入量,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另外,多个叶片12形成为构成涡轮叶片部的区域的主板11侧的内径比构成涡轮叶片部的区域的侧板13侧的内径小。由于叶轮10能够通过该结构将气流引导至叶片内径附近,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吸入量,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另外,在叶轮10中,在叶轮10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径向上的涡轮叶片部占据的比例比西洛克叶片部占据的比例大。由于在叶轮10中,在主板11与侧板13之间的任一区域中,涡轮叶片部占据的比例均较高,因此,能够利用多个叶片12来进行充分的压力恢复。因此,与不具备该结构的叶轮相比,叶轮10能够提高压力恢复。其结果是,叶轮10能够提高离心送风机100的效率。而且,叶轮10通过具备上述结构,从而能够减少侧板13侧的气流的前缘剥离。
另外,在离心送风机100的多个叶片12的每一个中,在位于喇叭口46的内周缘部46a的内侧的叶片形状24中,第一叶片厚度T1比第二叶片厚度T2大。因此,具有该结构的离心送风机100通过使叶片12彼此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从而能够利用叶片12来进行充分的压力恢复,与不具备该结构的离心送风机相比,能够提高压力恢复。另外,离心送风机100能够通过该结构来实现压力恢复,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另外,在离心送风机100中,第一叶片厚度T1为在第一内端部与叶片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第二叶片厚度T2为在第二外端部与叶片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T的部分的厚度。因此,具有该结构的离心送风机100通过使叶片12彼此的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从而能够利用叶片12来进行充分的压力恢复,与不具备该结构的离心送风机相比,能够提高压力恢复。另外,离心送风机100能够通过该结构来实现压力恢复,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另外,离心送风机100具备上述结构的叶轮10。离心送风机100具备涡旋壳体40,所述涡旋壳体40收纳叶轮10,并具有:周壁44c,所述周壁44c形成为涡旋形状;以及侧壁44a,所述侧壁44a具有喇叭口46,该喇叭口46形成与由主板11和多个叶片12形成的空间连通的壳体吸入口45。因此,离心送风机100能够得到与上述叶轮10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2.
[离心送风机100]
图23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100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此外,对具有与图1~图22的叶轮10及离心送风机100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100对叶轮10的内周端14的结构进行特定。
叶轮10的叶片12具有倾斜部141,在所述倾斜部141中,内周端14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使得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此外,倾斜部141也为后述的倾斜部143、第一倾斜部144、第二倾斜部145、倾斜部146、第一倾斜部147及第二倾斜部148的总称。
在多个叶片12仅由第一叶片12A构成的情况下,内周端14为图10所示的内周端14A,倾斜部141由图3所示的第一叶片12A的内周端14A的倾斜部141A构成。由于倾斜部141A构成图4所示的前缘14A1,因此,前缘14A1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使得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如图23所示,多个叶片12通过倾斜部141而在内周侧形成梯度。
此外,倾斜部141也可以形成于图3所示的第二叶片12B。在该情况下,图10所示的内周端14B构成内周端14,图3所示的第二叶片12B的倾斜部141B构成倾斜部141。由于倾斜部141B构成图4所示的前缘14B1,因此,前缘14B1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使得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
图24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100的第一变形例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在第一变形例中,叶轮10的叶片12具有倾斜部143,在所述倾斜部143中,内周端14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使得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
另外,在第一变形例中,叶轮10的叶片12具有直线部142,所述直线部142构成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的大小不变化的部分。直线部142为叶片12的内周端14沿着旋转轴RS延伸的部分。因此,在第一变形例中,叶轮10具有直线部142和倾斜部143,叶片12的内周端14由直线部142和倾斜部143构成。
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叶轮10在主板11侧具有直线部142,在侧板13侧具有倾斜部143。因此,在整体地观察叶轮10的情况下,与主板11侧的叶片内径相比,侧板13侧的叶片内径较大。此外,构成直线部142和倾斜部143的内周端14既可以为图10所示的第一叶片12A的内周端14A,也可以为第二叶片12B的内周端14B。
图25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100的第二变形例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在第二变形例中,叶轮10的叶片12具有第一倾斜部144,在所述第一倾斜部144中,内周端14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使得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
另外,在第二变形例中,叶轮10的叶片12具有直线部142,所述直线部142构成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的大小不变化的部分。直线部142为叶片12的内周端14沿着旋转轴RS延伸的部分。
另外,在第二变形例中,叶轮10的叶片12具有第二倾斜部145,在所述第二倾斜部145中,内周端14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使得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
因此,在第二变形例中,叶轮10具有第一倾斜部144、直线部142及第二倾斜部145。叶片12的内周端14由第一倾斜部144、直线部142及第二倾斜部145构成。第一倾斜部144相对于旋转轴RS的轴向的倾斜角度与第二倾斜部145相对于旋转轴RS的轴向的倾斜角度既可以为相同的角度,也可以为不同的角度。
在叶轮10中,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倾斜部144、直线部142、第二倾斜部145。即,叶片12夹着直线部142在主板11侧具有第一倾斜部144,在侧板13侧具有第二倾斜部145。因此,在整体地观察叶轮10的情况下,与主板11侧的叶片内径相比,侧板13侧的叶片内径较大。此外,构成第一倾斜部144、直线部142及第二倾斜部145的内周端14既可以为图10所示的第一叶片12A的内周端14A,也可以为第二叶片12B的内周端14B。
图26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100的第三变形例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在第三变形例中,叶轮10的叶片12具有倾斜部146,在所述倾斜部146中,内周端14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使得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
另外,在第三变形例中,叶轮10的叶片12具有直线部142,所述直线部142构成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的大小不变化的部分。直线部142为叶片12的内周端14沿着旋转轴RS延伸的部分。因此,在第三变形例中,叶轮10具有直线部142和倾斜部146,叶片12的内周端14由直线部142和倾斜部146构成。
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叶轮10在主板11侧具有倾斜部146,在侧板13侧具有直线部142。因此,在整体地观察叶轮10的情况下,与主板11侧的叶片内径相比,侧板13侧的叶片内径较大。此外,构成倾斜部146和直线部142的内周端14既可以为图10所示的第一叶片12A的内周端14A,也可以为第二叶片12B的内周端14B。
如图24~图26的变形例1~3所示,构成叶轮10的多个叶片12具有内周端14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的一个以上的倾斜部141和内周端14沿着旋转轴延伸的直线部142。
图27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100的第四变形例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在第四变形例中,叶轮10的叶片12具有第一倾斜部147,在所述第一倾斜部147中,内周端14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使得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
另外,在第四变形例中,叶轮10的叶片12具有第二倾斜部148,在所述第二倾斜部148中,内周端14以从旋转轴RS远离的方式倾斜,使得随着从主板11侧朝向侧板13侧而叶片内径变大。
在第四变形例中,叶轮10具有第一倾斜部147和第二倾斜部148,叶片12的内周端14由第一倾斜部147和第二倾斜部148构成。第一倾斜部147相对于旋转轴RS的轴向的倾斜角度与第二倾斜部148相对于旋转轴RS的轴向的倾斜角度为不同的角度。因此,多个叶片12具有倾斜角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倾斜部141。
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叶轮10在主板11侧具有第一倾斜部147,在侧板13侧具有第二倾斜部148。因此,在整体地观察叶轮10的情况下,与主板11侧的叶片内径相比,侧板13侧的叶片内径较大。此外,构成第一倾斜部147和第二倾斜部148的内周端14既可以为图10所示的第一叶片12A的内周端14A,也可以为第二叶片12B的内周端14B。
如图23~图27所示,实施方式2的离心送风机100具有:实施方式1及2所述的叶轮10、收纳叶轮10的涡旋壳体40以及配置在涡旋壳体40的外部并与主板11连接的马达50。
马达50与涡旋壳体40的侧壁44a相邻地配置。马达轴51与主板11连接而成为主板11的旋转轴。马达50的马达轴51在叶轮10的旋转轴RS上延伸,贯通涡旋壳体40的侧面而插入到涡旋壳体40的内部。
主板11沿着马达50侧的涡旋壳体40的侧壁44a以与旋转轴RS垂直的方式配置。在主板11的中心部设置有供马达轴51连接的轮毂部11b,在主板11的轮毂部11b固定有插入到涡旋壳体40的内部的马达轴51。马达50的马达轴51与叶轮10的主板11连接并固定。
在马达50运转时,多个叶片12经由马达轴51及主板11而以旋转轴RS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外部的空气从壳体吸入口45被吸入到叶轮10的内部,通过叶轮10的升压作用而向涡旋壳体40内吹出。吹出到涡旋壳体40内的空气在由涡旋壳体40的周壁44c形成的扩大风路中被减速而恢复静压,并从图1所示的排出口42a向外部吹出。
如图23~图27所示,多个叶片12具有形成于主板11的一方的板面侧的第一叶片部112a和形成于主板11的另一方的板面侧的第二叶片部112b(参照图9)。在此,将多个叶片12中的在周向CD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叶片12的距离定义为叶片间隔。在叶轮10中,配置在与马达50相向的那一侧的第一叶片部112a的叶片间隔比隔着主板11配置在与马达50相反一侧的第二叶片部112b的叶片间隔大。
[叶轮10及离心送风机100的作用效果]
多个叶片12具有一个以上的倾斜部141和内周端14沿着旋转轴RS延伸的直线部142。由于叶轮10能够通过该结构而将气流引导至叶片内径附近,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吸入量,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另外,多个叶片12具有倾斜角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倾斜部141。由于叶轮10能够通过该结构而将气流引导至叶片内径附近,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吸入量,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另外,在离心送风机100中,配置在与马达50相向的那一侧的第一叶片部112a的叶片间隔比隔着主板11配置在与马达50相反一侧的第二叶片部112b的叶片间隔大。一般而言,在离心送风机中,由于在马达的配置侧风扇的吸入口变窄,因此,气流的吸入量减少。特别是在双吸入型的离心送风机中,在相对于叶片突出到喇叭口内周侧的离心送风机而将马达配置于风扇壳体的外部的情况下,离心送风机的马达侧的风扇吸入面积变小,因此,损失变大。离心送风机100通过增大马达50的配置侧的叶片12的叶片间隔,从而能够增加空气的吸入量,能够改善送风效率。
另外,离心送风机100具备上述结构的叶轮10。离心送风机100具备涡旋壳体40,所述涡旋壳体40收纳叶轮10,并具有:周壁44c,所述周壁44c形成为涡旋形状;以及侧壁44a,所述侧壁44a具有喇叭口46,该喇叭口46形成与由主板11和多个叶片12形成的空间连通的壳体吸入口45。因此,离心送风机100能够得到与上述叶轮10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3.
[离心送风机100]
图28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的剖视图。对具有与图1~图27的叶轮10及离心送风机100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在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中示出叶轮10的叶片12与喇叭口46的关系的一例。此外,图28所示的西洛克叶片部26为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及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的总称,涡轮叶片部27为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及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的总称。
多个叶片12形成为由各自的外周端构成的叶片外径OD比喇叭口46的内径BI大。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作为喇叭口46的内周侧的端部的内周侧端部46b形成为与叶轮10的叶片12相向。内周侧端部46b形成喇叭口46的内周侧的缘部。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径向上,将与形成喇叭口46的内周侧端部46b的内径BI的部分相比位于外周侧的多个叶片12的部分定义为外侧叶片部29。外侧叶片部29由位于叶轮10的外周侧的西洛克叶片部26和位于叶轮10的内周侧的涡轮叶片部27构成。
如图28所示,多个叶片12具有内侧叶片部28,所述内侧叶片部28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径向上与喇叭口46的内周侧端部46b相比突出到内侧。内侧叶片部28为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径向上位于喇叭口46的内径BI的形成区域的部分。
如图28所示,在涡旋壳体40的内部,将旋转轴RS的轴向上的西洛克叶片部26与喇叭口46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E1。另外,在涡旋壳体40的内部,将旋转轴RS的轴向上的涡轮叶片部27与喇叭口46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E2。离心送风机100形成为在外侧叶片部29与喇叭口46的关系中第一距离E1比第二距离E2大(第一距离E1>第二距离E2)。
另外,如图28所示,外侧叶片部29形成为作为径向上的涡轮叶片部27的长度的第一长度F1比作为径向上的西洛克叶片部26的长度的第二长度F2大。
[离心送风机100的作用效果]
图29是比较例的离心送风机100L的剖视图。以往,在叶轮10为树脂成型件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侧板13无法从模具脱落,如图29所示,将侧板13呈环状地设置在叶轮10L的外周侧面。在具有该结构的叶轮10L的离心送风机100L中,沿叶轮10L的径向吹出的气流AR以侧板13为中心绕到外侧,并沿着喇叭口46的内侧侧面而再次流入到叶轮10L的内部。
在比较例的离心送风机100L中,范围WS所示的与喇叭口46的内周侧端部46b相比位于外周侧的叶片12的部分仅由形成西洛克叶片部26的部分构成。在该结构的离心送风机100L中,在从叶轮10L吹出并沿着喇叭口46的内侧壁面的气流AR再次流入到叶轮10L的内部时,与出口角较大且气流的流入速度较大的西洛克叶片部26碰撞。因此,在离心送风机100L中,再次流入叶轮10L的气流AR与西洛克叶片部26的碰撞成为从离心送风机100L产生的噪音的原因,并且成为输入恶化的原因。输入恶化是指:在气流再次流入到西洛克叶片部26的情况下,气流成为使叶轮转动时的阻力,因此,损失变大,电力变大。
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中,外侧叶片部29由位于叶轮10的外周侧的西洛克叶片部26和位于叶轮10的内周侧的涡轮叶片部27构成。另外,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形成为在外侧叶片部29与喇叭口46的关系中第一距离E1比第二距离E2大。在具有这些结构的离心送风机100中,沿着喇叭口46的内侧壁面而再次流入到叶轮10的气流AR与出口角较小且气流的流入速度较小的涡轮叶片部27碰撞。其结果是,在离心送风机100中,在沿着喇叭口46的内侧壁面的气流再次流入到叶轮10的内部时,由气流AR和叶片12产生的噪音被抑制,并且输入恶化被抑制。
另外,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的外侧叶片部29形成为径向上的涡轮叶片部27的长度即第一长度F1比径向上的西洛克叶片部26的长度即第二长度F2大。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具有上述效果,并且通过具备该结构,从而能够减少与气体向西洛克叶片部26的流入相伴的损失。
实施方式4.
图30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4的离心送风机100的剖视图。图31是实施方式4的离心送风机100的图6所示的叶轮10的范围E内的叶轮10的局部放大图。此外,对具有与图1~图29的离心送风机100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4的离心送风机100进一步对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的叶轮10的结构进行特定。
如图30及图31所示,在叶片12中,在作为第二区域的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涡轮叶片部27与西洛克叶片部26分离。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径向上,叶片12在涡轮叶片部27与西洛克叶片部26之间设置有分离部23。
分离部23为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径向上贯通叶片12的贯通孔,且为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从侧板13侧的叶片12的端部朝向主板11侧凹陷的部分。分离部23仅形成于作为第二区域的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
[离心送风机100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4的离心送风机100通过使涡轮叶片部27与西洛克叶片部26分离,从而能够减少与气流向西洛克叶片部26的流入相伴的损失。在实施方式4的离心送风机100中,在分离的涡轮叶片部27泄漏的气流能够在西洛克叶片部26再次回收,在涡轮叶片部27与西洛克叶片部26分离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损失。另外,由于实施方式4的离心送风机100具备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同样的结构,因此,能够发挥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5.
图32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5的离心送风机100的剖视图。图33是实施方式5的离心送风机100的图6所示的叶轮10的范围E内的叶轮10的局部放大图。此外,对具有与图1~图31的离心送风机100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5的离心送风机100进一步对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的叶轮10的结构进行特定。
如图32及图33所示,在叶片12中,在作为第一区域的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作为第二区域的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涡轮叶片部27与西洛克叶片部26分离。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径向上,叶片12在涡轮叶片部27与西洛克叶片部26之间设置有分离部23a。
分离部23a为在以旋转轴RS为中心的径向上贯通叶片12的贯通孔,且为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从侧板13侧的叶片12的端部朝向主板11侧凹陷的部分。分离部23a形成于作为第一区域的主板侧叶片区域122a及作为第二区域的侧板侧叶片区域122b。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分离部23a的底部也可以为主板11。
[离心送风机100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5的离心送风机100通过使涡轮叶片部27与西洛克叶片部26分离,从而能够减少与气流向西洛克叶片部26的流入相伴的损失。另外,由于实施方式5的离心送风机100具备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同样的结构,因此,能够发挥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的离心送风机100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6.
[空气调节装置200]
图34是说明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200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图35是说明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200A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此外,对具有与图1~图33的叶轮10及离心送风机100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图34及图35所示的虚线箭头FL示出了被吸入离心送风机100的气体的流动。
空气调节装置200具备双吸入型的离心送风机100,空气调节装置200A具备单吸入型的离心送风机100。空气调节装置200及空气调节装置200A的离心送风机100具有与喇叭口46的内径BI相比突出到内侧的叶片12。叶片12的内周端14与喇叭口46的内径BI相比突出到内侧。
另外,空气调节装置200及空气调节装置200A具备压损体55,所述压损体55配置在气体的流动路径上,使流入吸入口10e的气体的量减少。压损体55被配置成与吸入口10e相向。压损体55虽然使气体通过,但会妨碍气体的流动。压损体55例如为热交换器、格栅或过滤器等。
在双吸入型的空气调节装置200中,多个叶片12具有形成于主板11的一方的板面侧的第一叶片部112a和形成于主板11的另一方的板面侧的第二叶片部112b。在此,在空气调节装置200中,设想从压损体55的配置侧流入的气体的流量比从马达50的配置侧流入的气体的流量少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离心送风机100的叶轮10也可以形成为配置在与压损体55相向的那一侧的第一叶片部112a的叶片间隔比配置在与马达50对应的那一侧的第二叶片部112b的叶片间隔大。
在离心送风机100的叶轮10旋转时,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通过压损体55。在压损体55为热交换器的情况下,通过压损体55的空气与在热交换器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并进行温度及湿度调整。通过压损体55后的空气被引导到喇叭口46,并被吸入到叶轮10。被吸入到叶轮10的空气朝向叶轮10的径向外侧吹出。从叶轮10吹出的空气在通过涡旋壳体40的内部之后,从涡旋壳体40的排出口42a吹出。从涡旋壳体40吹出的空气向空调对象空间吹出。
[空气调节装置200及空气调节装置200A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200及空气调节装置200A具备上述结构的离心送风机100和配置在气体的流动路径上并使流入吸入口10e的气体的量减少的压损体55,压损体55被配置成与吸入口10e相向。在空气调节装置200及空气调节装置200A中,即使在压损体55被配置成与吸入口10e相向的状态下,通过使刚通过压损体55之后所朝向的叶轮10的叶片间隔扩展,从而也能够减少吸入时的损失,能够改善效率。
另外,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装置200及空气调节装置200A具备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的叶轮10及离心送风机100。因此,空气调节装置200及空气调节装置200A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同样的效果。
上述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6能够相互组合来实施。另外,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示出一例,既能够与其他的公知技术组合,也能够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将结构的一部分省略、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叶轮、10L叶轮、10e吸入口、11主板、11b轮毂部、11b1轴孔、12叶片、12A第一叶片、12A1第一西洛克叶片部、12A11第一西洛克区域、12A2第一涡轮叶片部、12A21第一涡轮区域、12A21a第一涡轮区域、12A2a第一涡轮叶片部、12A3第一径向叶片部、12B第二叶片、12B1第二西洛克叶片部、12B11第二西洛克区域、12B2第二涡轮叶片部、12B21第二涡轮区域、12B21a第二涡轮区域、12B2a第二涡轮叶片部、12B3第二径向叶片部、12I内周侧区域、12R外周侧区域、12c中心线、13侧板、13a第一侧板、13b第二侧板、14内周端、14A内周端、14A1前缘、14B内周端、14B1前缘、15A外周端、15A1后缘、15B外周端、15B1后缘、21基部、22端部、22a侧面、22b侧面、23分离部、23a分离部、24叶片形状、24A第一叶片端部、24B第一叶片端部、25A第二叶片端部、25B第二叶片端部、26西洛克叶片部、27涡轮叶片部、28内侧叶片部、29外侧叶片部、31叶片中间部、31A叶片中间部、31B叶片中间部、32A涡轮中间部、32B涡轮中间部、33A倾斜中间部、33B倾斜中间部、34A第一涡轮端部、34B第一涡轮端部、35A第二涡轮端部、35B第二涡轮端部、36A第一倾斜端部、36B第一倾斜端部、37A第二倾斜端部、37B第二倾斜端部、38A第一内端部、38B第一内端部、39A第二外端部、39B第二外端部、40涡旋壳体、41涡旋部、41a卷绕开始部、41b卷绕结束部、42排出部、42a排出口、42b延伸设置板、42c扩散板、42d第一侧板部、42e第二侧板部、43舌部、44a侧壁、44a1第一侧壁、44a2第二侧壁、44c周壁、45壳体吸入口、45a第一吸入口、45b第二吸入口、46喇叭口、46a内周缘部、50马达、51马达轴、55压损体、71第一平面、72第二平面、100离心送风机、112a第一叶片部、112b第二叶片部、122a主板侧叶片区域、122b侧板侧叶片区域、131A叶片中间部、131B叶片中间部、140空气调节装置、141倾斜部、141A倾斜部、141B倾斜部、142直线部、143倾斜部、144第一倾斜部、145第二倾斜部、146倾斜部、147第一倾斜部、148第二倾斜部、200空气调节装置、200A空气调节装置、BI内径、C1圆、C1a圆、C2圆、C2a圆、C3圆、C3a圆、C4圆、C5圆、C7圆、C7a圆、C8圆、CD周向、CL1中心线、CL2中心线、CL3中心线、CL4中心线、D1方向、E范围、F范围、FL虚线箭头、ID1内径、ID1a内径、ID2内径、ID2a内径、ID3内径、ID3a内径、ID4内径、ID4a内径、L空心箭头、L1a叶片长度、L1b叶片长度、L2a叶片长度、L2b叶片长度、MP中间位置、MS距离、OD叶片外径、OD1外径、OD2外径、OD3外径、OD4外径、P1第一叶片厚度部分、P2第二叶片厚度部分、R旋转方向、RS旋转轴、SL距离、T叶片厚度、T1第一叶片厚度、T2第二叶片厚度、TL1切线、TL2切线、TL3切线、TL4切线、V视点、W宽度尺寸、α1出口角、α2出口角、β1出口角、β2出口角、θ1倾斜角、θ2倾斜角。

Claims (22)

1.一种叶轮,其中,所述叶轮具备:
主板,所述主板被旋转驱动;
环状的侧板,所述环状的侧板与所述主板相向地配置,并形成气体的吸入口;以及
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与所述主板和所述侧板连接,并沿以所述主板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周向排列,
所述多个叶片分别具有:
内周端,所述内周端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上位于所述旋转轴侧;
外周端,所述外周端在所述径向上位于比所述内周端靠外周侧的位置;
西洛克叶片部,所述西洛克叶片部包含所述外周端,并构成出口角形成为比90度大的角度的前向叶片;以及
涡轮叶片部,所述涡轮叶片部包含所述内周端,并构成后向叶片,
在所述多个叶片的每一个中,
在所述西洛克叶片部,面向所述吸入口的那一侧的端部的叶片厚度形成为比与所述主板连接的基部的叶片厚度薄,
在由面向所述吸入口的那一侧的端部构成的叶片形状中,内周侧的第一叶片厚度比外周侧的第二叶片厚度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中,
在所述多个叶片的每一个中,在所述叶片形状中,随着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叶片厚度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叶轮,其中,
在将所述多个叶片中的在所述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叶片的距离定义为叶片间隔的情况下,
所述涡轮叶片部的所述叶片间隔从内周侧起到外周侧为止扩展。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中,
在所述多个叶片各自的所述叶片形状中,在将内周侧的第一端部与外周侧的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叶片中间部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叶片厚度为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叶片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的部分的厚度,
所述第二叶片厚度为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叶片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的部分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中,
构成所述第一叶片厚度的部分及构成所述第二叶片厚度的部分位于所述涡轮叶片部,
在所述涡轮叶片部中,在所述叶片形状中,所述第一叶片厚度比所述第二叶片厚度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其中,
在所述涡轮叶片部的所述叶片形状中,在将内周侧的第一端部与外周侧的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涡轮中间部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叶片厚度为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涡轮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的部分的厚度,
所述第二叶片厚度为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涡轮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的部分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中,
所述多个叶片分别具有倾斜部,在所述倾斜部中,所述内周端以随着从所述主板侧朝向所述侧板侧而从所述旋转轴远离的方式倾斜,
构成所述第一叶片厚度的部分及构成所述第二叶片厚度的部分位于所述倾斜部,
在所述倾斜部中,在所述叶片形状中,所述第一叶片厚度比所述第二叶片厚度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叶轮,其中,
在所述倾斜部的所述叶片形状中,在将内周侧的第一端部与外周侧的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倾斜中间部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叶片厚度为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倾斜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的部分的厚度,
所述第二叶片厚度为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倾斜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的部分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叶轮,其中,
所述倾斜部形成于所述涡轮叶片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中,
所述多个叶片具有:
一个以上的所述倾斜部;以及
直线部,在所述直线部中,所述内周端沿着所述旋转轴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中,
所述多个叶片具有倾斜角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所述倾斜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中,
所述涡轮叶片部形成为所述主板的配置侧的内径比所述侧板的配置侧的内径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其中,
所述多个叶片分别具有:
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比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中间位置靠所述主板侧的位置;以及
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比所述第一区域靠所述侧板侧的位置,
在将构成所述多个叶片的叶片的所述径向上的长度设为叶片长度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叶片长度形成为比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叶片长度长,并且,在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形成为所述径向上的所述涡轮叶片部占据的比例比所述西洛克叶片部占据的比例大。
14.一种离心送风机,其中,
所述离心送风机具备: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叶轮;以及
涡旋壳体,所述涡旋壳体收纳所述叶轮,并具有:周壁,所述周壁形成为涡旋形状;以及侧壁,所述侧壁具有喇叭口,该喇叭口形成与由所述主板和所述多个叶片形成的空间连通的壳体吸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中,
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的视点下,构成所述第一叶片厚度的部分及构成所述第二叶片厚度的部分位于处于所述喇叭口的内周缘的内侧的所述多个叶片,
在所述多个叶片的每一个中,
在位于所述喇叭口的内周缘的内侧的所述叶片形状中,所述第一叶片厚度比所述第二叶片厚度厚。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中,
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方向的视点下,
在位于所述喇叭口的内周缘的内侧的所述多个叶片的所述叶片形状中,在将内周侧的第一内端部与外周侧的第二外端部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定义为叶片中间部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叶片厚度为在所述第一内端部与所述叶片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的部分的厚度,
所述第二叶片厚度为在所述第二外端部与所述叶片中间部之间形成最大的叶片厚度的部分的厚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中,
所述离心送风机还具备马达,所述马达配置在所述涡旋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主板连接,
所述多个叶片具有:
第一叶片部,所述第一叶片部形成于所述主板的一方的板面侧;以及
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二叶片部形成于所述主板的另一方的板面侧,
在所述叶轮中,在将所述多个叶片中的在所述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叶片的距离定义为叶片间隔的情况下,
配置在与所述马达相向的那一侧的所述第一叶片部的所述叶片间隔比隔着所述主板配置在与所述马达相反一侧的所述第二叶片部的所述叶片间隔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中,
所述多个叶片形成为由各自的所述外周端构成的叶片外径比所述喇叭口的内径大,
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作为所述喇叭口的内周侧的端部的内周侧端部形成为与所述叶轮相向,
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径向上,在将与形成所述内周侧端部的内径的部分相比位于外周侧的所述多个叶片的部分定义为外侧叶片部的情况下,所述外侧叶片部由所述西洛克叶片部和所述涡轮叶片部构成,
在所述涡旋壳体的内部,在将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所述西洛克叶片部与所述喇叭口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将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所述涡轮叶片部与所述喇叭口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的情况下,在所述外侧叶片部与所述喇叭口的关系中,形成为所述第一距离比所述第二距离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中,
所述外侧叶片部形成为作为所述径向上的所述涡轮叶片部的长度的第一长度比作为所述径向上的所述西洛克叶片部的长度的第二长度大。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中,
所述多个叶片分别具有:
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比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中间位置靠所述主板侧的位置;以及
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比所述第一区域靠所述侧板侧的位置,
在所述多个叶片的每一个中,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涡轮叶片部与所述西洛克叶片部分离。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离心送风机,其中,
所述多个叶片分别具有:
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比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中间位置靠所述主板侧的位置;以及
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比所述第一区域靠所述侧板侧的位置,
在所述多个叶片的每一个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所述涡轮叶片部与所述西洛克叶片部分离。
22.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4~21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送风机;以及
压损体,所述压损体配置在气体的流动路径上,使流入所述壳体吸入口的气体的量减少,
所述压损体被配置成与所述壳体吸入口相向。
CN202080099608.8A 2020-04-16 2020-10-22 叶轮、离心送风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Pending CN1153801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20/016713 2020-04-16
PCT/JP2020/016713 WO2021210127A1 (ja) 2020-04-16 2020-04-16 羽根車、遠心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PCT/JP2020/039663 WO2021210201A1 (ja) 2020-04-16 2020-10-22 羽根車、遠心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0168A true CN115380168A (zh) 2022-11-22

Family

ID=78084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9608.8A Pending CN115380168A (zh) 2020-04-16 2020-10-22 叶轮、离心送风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30474A1 (zh)
EP (1) EP4137702A4 (zh)
JP (1) JP7391193B2 (zh)
CN (1) CN115380168A (zh)
TW (1) TWI807298B (zh)
WO (2) WO20212101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243365A1 (en) * 2020-10-23 2023-08-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ulti-blade centrifugal air-sending device
JP2024027777A (ja) * 2022-08-19 2024-03-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翼遠心送風機
USD999901S1 (en) * 2023-02-03 2023-09-26 Minhua Chen Fan bla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8785B2 (ja) * 1996-05-17 2007-07-25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遠心多翼ファン
JPH10306795A (ja) * 1997-05-08 1998-11-17 Toto Ltd 遠心ファンの羽根車
JP2000240590A (ja) * 1999-02-23 2000-09-05 Hitachi Ltd 多翼前向ファン
JP2005030349A (ja) * 2003-07-10 2005-02-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多翼ファン
JP4500038B2 (ja) * 2003-11-28 2010-07-14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遠心式多翼ファン
WO2008111368A1 (ja) * 2007-03-14 2008-09-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遠心ファン、空気調和機
JP2009203897A (ja) * 2008-02-28 2009-09-10 Daikin Ind Ltd 多翼送風機
JP5805413B2 (ja) * 2011-03-28 2015-11-04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遠心式ファン
JP3179754U (ja) * 2012-09-05 2012-11-15 奇▲こう▼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遠心ファンブレード構造
WO2019082378A1 (ja) * 2017-10-27 2019-05-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翼送風機
WO2019082392A1 (ja) * 2017-10-27 2019-05-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機、送風装置、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210201A1 (zh) 2021-10-21
EP4137702A4 (en) 2023-10-04
JP7391193B2 (ja) 2023-12-04
WO2021210127A1 (ja) 2021-10-21
WO2021210201A1 (ja) 2021-10-21
TWI807298B (zh) 2023-07-01
EP4137702A1 (en) 2023-02-22
TW202140934A (zh) 2021-11-01
US20230130474A1 (en)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80168A (zh) 叶轮、离心送风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13710899B (zh) 叶轮、多翼送风机及空调装置
JP6987940B2 (ja) 羽根車、多翼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6945739B2 (ja) 多翼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AU2016304621A1 (en) Fan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JP7374296B2 (ja) 羽根車、多翼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7493609B2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22085143A1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7471319B2 (ja) 多翼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7493608B2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7204865B2 (ja) 多翼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22085149A1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23058228A1 (ja) 遠心送風機、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211327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TW202409480A (zh) 冷凍循環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