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7506B - 貼附劑 - Google Patents

貼附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7506B
TWI787506B TW108115403A TW108115403A TWI787506B TW I787506 B TWI787506 B TW I787506B TW 108115403 A TW108115403 A TW 108115403A TW 108115403 A TW108115403 A TW 108115403A TW I787506 B TWI787506 B TW I7875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film
patch
water
support base
bas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5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1913A (zh
Inventor
堀本裕樹
小枝立樹
永松彰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小林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小林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小林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1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1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7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750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02Adhesive bandages or dress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不易自皮膚剝離的貼附劑。本發明的貼附劑1包括:支撐基材2;水性凝膠3,積層於支撐基材2的一個面;以及剝離膜4,覆蓋水性凝膠3,且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外周緣彼此全周接合,水性凝膠3至少於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接合部5側的一部分,水性凝膠3的厚度隨著朝向接合部5而逐漸減小。

Description

貼附劑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貼附於人的皮膚來使用的貼附劑。
作為此種貼附劑,例如,先前使用泥罨劑、或冷卻劑等用於發燒、頭痛或牙痛、炎症時的患部的冷卻、或面部等的發熱的冷卻、或者運動後的肌肉的冷卻等,如圖4所示,通常已知如下結構的貼附劑:於支撐基材101上積層有水性凝膠102,並且藉由剝離膜103覆蓋水性凝膠102。
此種先前的貼附劑100例如如專利文獻1所示般,藉由利用切斷刀將於長條的支撐基材上塗佈水性凝膠後,於其表面重疊長條的剝離膜而成的帶狀的貼附劑片切斷成規定的尺寸來製造。專利文獻1中,於利用切斷刀將貼附劑片切斷成各個規定尺寸的貼附劑前,藉由對貼附劑片的切斷位置進行沖壓加工,進行將該切斷位置的水性凝膠擠出並排除的劃線。藉此,防止水性凝膠露出至切斷後的貼附劑的端面(切斷面)。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245343公報
先前的貼附劑100藉由所述劃線,於外周緣附近不存在水性凝膠102。因此,如圖5所示,貼附劑100藉由水性凝膠102具有的黏著性而使支撐基材101貼附於使用者的皮膚S,當外周緣附近不存在水性凝膠102時,支撐基材101的外周緣卷起而貼附劑100容易自皮膚S剝離。
本發明是用以解決所述問題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易自皮膚剝離的貼附劑。
本發明的貼附劑的特徵在於包括:支撐基材;水性凝膠,積層於所述支撐基材的一個面;以及剝離膜,覆蓋所述水性凝膠,所述支撐基材與所述剝離膜的一者的外周緣的至少一部分接合於所述支撐基材與所述剝離膜的另一者,所述水性凝膠至少於所述支撐基材與所述剝離膜的接合部側的一部分,所述水性凝膠的厚度隨著朝向所述接合部而逐漸減小。
於本發明的貼附劑,較佳為所述支撐基材與所述剝離膜俯視呈矩形形狀,且相向的一對邊彼此接合。
另外,於本發明的貼附劑,較佳為所述水性凝膠的水分含有量為60重量%以上且95重量%以下。
另外,於本發明的貼附劑,較佳為所述支撐基材為不織布。
另外,於本發明的貼附劑,較佳為所述不織布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纖維,所述剝離膜包含聚烯烴系樹脂。
再者,於本發明的貼附劑,較佳為所述支撐基材與所述剝離膜的外周緣彼此全周接合。
根據本發明的貼附劑,支撐基材與剝離膜的一者的外周緣的至少一部分接合於另一者,水性凝膠於所述接合部附近的部分,水性凝膠的厚度隨著朝向接合部而逐漸減小。因此,當剝離剝離膜而將露出的水性凝膠接觸使用者的皮膚來貼附貼附劑時,於貼附劑的所述外周緣支撐基材成為包圍水性凝膠的形狀,支撐基材的外周緣以不會自使用者的皮膚浮起而緊緊貼合的狀態藉由水性凝膠的黏著性而與皮膚接著。因而,可抑制支撐基材的外周緣卷起,故可使貼附劑不易自皮膚剝離。
1、100:貼附劑
2、101:支撐基材
3、102:水性凝膠
4、103:剝離膜
5:接合部
DC:水性凝膠的厚度
S:皮膚
W:寬度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貼附劑的平面圖。
圖2是表示沿圖1的A-A線的縱剖面的概略構成的剖面圖。
圖3(A)及圖3(B)是表示將貼附劑貼附於皮膚時的狀態的說明圖。
圖4是表示先前例的貼附劑的縱剖面的概略構成的剖面圖。
圖5是表示將先前例的貼附劑貼附於皮膚時的狀態的說明圖。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貼附劑的實施形態進行說 明。本發明的貼附劑是貼附於人的皮膚來使用,例如,可例示用於發燒、頭痛或牙痛、炎症時的患部的冷卻、或面部等的發熱的冷卻、或者運動後的肌肉的冷卻等的片狀的冷卻劑。
圖1及圖2表示本實施形態的貼附劑1。貼附劑1至少包括支撐基材2、水性凝膠3、剝離膜4,且具有將所述構件積層而成的層結構。貼附劑1於使用前以重疊多個的狀態收納於包裝袋(未圖示)。另外,於使用時,自包裝袋取出貼附劑1並將剝離膜4自支撐基材2剝離後,使露出的水性凝膠3直接接觸皮膚的冷卻對象部位,藉此藉由水性凝膠3具有的黏著性而將貼附劑1貼附於使用者的皮膚。由此,水性凝膠3所含的水分伴隨著時間經過而蒸發,此時因被帶走的蒸發熱,水性凝膠3的溫度下降,故與水性凝膠3接觸的皮膚得以冷卻。
貼附劑1的厚度及大小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目的或冷卻對象部位而適宜設定厚度及大小。另外,貼附劑1的外形亦無特別限定,本實施形態中為俯視時長方形形狀,但可設為正方形形狀、圓形形狀、橢圓形形狀等其他各種形狀。
支撐基材2於其一個面上支撐水性凝膠3。支撐基材2只要具有透濕性、透氣性且可擔載水性凝膠3,則其原材料並不特別限定,可由各種織布、不織布及膜等形成。於使用織布或不織布作為支撐基材2的原材料的情況下,可例示棉、麻、羊毛等天然纖維;嫘縈(rayon)、乙酸酯(acetate)等纖維素系纖維;尼龍(nylon)、維尼綸(vinylon)、苯乙烯(styrol)、聚丙烯、聚乙烯、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丙烯醯基等合成樹脂纖維等。於使用膜作為支撐基材2的原材料的情況下,可例示聚苯乙烯(苯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等。
支撐基材2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定,就使用感、對貼附部位的易貼實度等觀點而言,較佳為0.1mm以上且3.0mm以下,更佳為0.5mm以上且2.0mm以下。
支撐基材2較佳為具有適度的伸縮性以適合並適應要貼附的身體的各個貼附部位。伸縮的程度並無特別限定,另外,伸縮方向可僅沿支撐基材2的一個方向(長邊方向)伸縮,可僅沿與所述一個方向正交的另一方向甲(寬度方向)伸縮,或者,亦均可沿所述一個方向(長邊方向)及所述另一方向(寬度方向)伸縮,但較佳為可沿兩個方向伸縮。
水性凝膠3積層於支撐基材2的一個面來形成。作為水性凝膠3可使用對皮膚具有適合性的各種凝膠。
水性凝膠3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定,就冷卻力、貼附於皮膚時的觸感、對皮膚的貼附狀態的維持等觀點而言,較佳為適度大。例如,支撐基材2的中心位置的水性凝膠3的厚度DC較佳為0.1mm以上且20mm以下,更佳為1.0mm以上且10mm以下。再者,水性凝膠3的厚度可使用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L1913:2010的「6.1厚度(國際標准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法)」中記載的方法來測量。
另外,水性凝膠3的厚度於至少靠近支撐基材2的外周緣的部分(後述的剝離膜4接合於支撐基材2的接合部5側的一部分),隨著朝向支撐基材2的外周緣(接合部5)而逐漸減小。即,水性凝膠3於其縱剖面觀察下,至少接合部5附近的外周緣部分前端變細。再者,水性凝膠3只要至少於接合部5側的一部分厚度隨著朝向接合部5而逐漸減小,則於其縱剖面觀察下,可如圖2所示,呈朝向剝離膜4側隆起為圓頂狀的形狀,雖省略圖示,亦可呈中央部分朝向剝離膜4側以平坦或大致平坦的大致梯形形狀隆起的形狀,另外,亦可呈朝向支撐基材2側隆起為圓頂狀或大致梯形形狀的形狀,進而,亦可呈朝向支撐基材2側及剝離膜4側隆起為圓頂狀或大致梯形形狀的形狀。
水性凝膠3具有抱水性、放濕性、自身形狀保持性、黏著性等。所謂「抱水性」是指於內部穩定地含有水的性質,更佳為指即便進一步壓縮亦不會滲出含有水分的性質。另外,所謂「自身形狀保持性」是指不會顯著地產生流動性或崩解性地保持形狀的性質。
作為可獲得含有水分的性質的成分,可例示通常用作凝膠化劑的天然高分子多糖類。具體而言,可例示卡拉膠、褐藻酸、褐藻酸丙二醇酯、塔拉膠、刺槐豆膠、葡甘露聚醣、黃原膠、結蘭膠(gellan gum)、果膠、聚三葡萄糖(pullulan)、瓜爾膠、車前子膠、褐藻酸鈉、聚甘露糖、明膠、瓊脂等天然橡膠類。所述橡膠類可單獨使用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較佳為可例示葡甘露聚 醣、刺槐豆膠。
作為凝膠化劑,除所述的天然高分子多糖類以外,可例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酸鹽、聚甲基丙烯酸鹽等。所述成分可單獨使用或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水性凝膠3亦可含有多元醇、界面活性劑、防腐劑、保存劑、穩定劑、香料、著色劑、pH調整劑、檸檬烯、樟腦、薄荷油或1-薄荷醇等清涼化劑、保濕劑、刺激劑、除菌劑、抗菌劑、黏合劑、保型劑、增黏劑等公知的添加劑作為其他成分。
水性凝膠3為了持續發揮所期望的冷卻力,較佳為含有足量的水分,作為水性凝膠3的水分含有量,較佳為占構成水性凝膠3的組成物中60重量%以上,更佳為70重量%以上。另外,就自身形狀保持性的觀點而言,水性凝膠3的水分含有量的上限較佳為95重量%以下,更佳為90重量%以下。
剝離膜4可於使用貼附劑1之前覆蓋水性凝膠3,藉由剝離膜4可提高貼附劑1的處理性、衛生面。剝離膜4只要為可覆蓋水性凝膠3者,則其原材料並無特別限定,可例示聚丙烯、聚乙烯、聚酯、尼龍、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合成樹脂。
於所述構成的貼附劑1,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一者的外周緣的一部分接合於另一者。具體而言,若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為相同形狀及大小,則外周緣的一部分彼此接合。於剝離膜4的形狀大於支撐基材2的情況下,支撐基材2的外周緣的一部分接合於剝離膜4,於支撐基材2的形狀大於剝離膜4的情況 下,剝離膜4的外周緣的一部分接合於支撐基材2。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外周緣彼此全周接合,因此水性凝膠3被封入至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內部,從而水性凝膠3的端面不會露出。此處,所謂「外周緣全周接合」是指支撐基材(或剝離膜)的外周緣實質上全周接合於剝離膜(或支撐基材),除了支撐基材(或剝離膜)的外周緣全部接合於剝離膜(或支撐基材)的狀態外,亦包括支撐基材(或剝離膜)的外周緣的大部分接合於剝離膜(或支撐基材),一部分未接合於剝離膜(或支撐基材)的狀態。即,亦包括如下情況:於製造貼附劑時,支撐基材(或剝離膜)的外周緣全周接合於剝離膜(或支撐基材),但於運送或保管製造後的貼附劑1時等使用前,支撐基材(或剝離膜)的外周緣的一部分的接合脫落。
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接合方法只要為經由水性凝膠3的黏著性的接著,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如下公知的各種方法:(1)使用公知的接著劑將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接合的方法;(2)藉由熱壓接(熱密封)將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接合的方法;或(3)於使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重疊的狀態下,藉由使超音波振動自剝離膜4側作用至外周緣,來使剝離膜4熔接接合於支撐基材2的方法等。
關於所述構成的貼附劑1,雖省略圖示,但藉由沿著分斷為各個貼附劑1的切斷線,將於至少一個方向連續多個貼附劑1的貼附劑片切斷,可有效率地製造。此處,於切斷貼附劑片時, 例如於超音波振動裝置與切斷裝置之間夾持貼附劑片,於貼附劑片的所述切斷線,一邊使超音波振動裝置的喇叭抵接於剝離膜4使超音波振動發揮作用,一邊藉由切斷裝置的切刀將貼附劑片切斷,藉此可將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接合與切斷同時進行。藉此,可進一步提高貼附劑的製造效率。進而,即便水性凝膠3於廣範圍積層至最靠近支撐基材2的外周緣為止,水性凝膠3亦不會附著於切刀等而高精度地切斷貼附劑片來製造切斷面美觀的貼附劑1,在此基礎上,在對切斷後的貼附劑1進行生產線搬送時,可防止水性凝膠自貼附劑1的外周緣漏出。因此,作為將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接合的方法,較佳為使用所述(3)的方法,但為了良好地進行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切斷及接合,較佳為支撐基材2包括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纖維作為原材料的不織布,剝離膜4包括聚丙烯或聚乙烯等聚烯烴系樹脂。
貼附劑1中的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接合部5可為寬度W小的條紋狀,亦可為寬度W稍大的帶狀,但接合部5的寬度W越小越好,較佳為可將水性凝膠3於廣範圍內積層至最靠近支撐基材2的外周緣為止。水性凝膠3以充足的厚度積層於支撐基材2的大致整個區域,故可增大能夠藉由貼附劑1施加所需的冷卻力的皮膚的範圍。此外,由於支撐基材2的外周緣因水性凝膠3的黏著性而良好地接著於皮膚,支撐基材2的外周緣難以卷起,因此可以抑制貼附劑1容易地自皮膚上剝離。
接合部5的寬度W就所述觀點而言較佳為2.0mm以 下,更佳為1.0mm以下,進而佳為0.5mm以下。另外,接合部5的寬度W的下限就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接合強度的觀點而言較佳為0.05mm以上,更佳為0.1mm以上,進而佳為0.2mm以上。
根據所述本實施形態的貼附劑1,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外周緣的至少一部分彼此接合,故水性凝膠3於該接合部5附近的部分,水性凝膠3的厚度隨著朝向接合部5而逐漸減小。因此,如圖3(A)所示,當將剝離膜4剝離而使露出的水性凝膠3接觸使用者的皮膚S後,如圖3(B)所示,將支撐基材2藉由水性凝膠3的黏著性而貼附於皮膚S後,於貼附劑1的所述外周緣支撐基材2成為包圍水性凝膠3的形狀,支撐基材2的外周緣以不會自使用者的皮膚浮起而緊緊貼合的狀態藉由水性凝膠3的黏著性而接著於皮膚S。因而,可抑制支撐基材2的外周緣卷起,故可不易將貼附劑1自皮膚剝離。再者,若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外周緣全周接合,則支撐基材2的外周緣的全周難以卷起,故可不易將貼附劑1自皮膚進一步剝離。
另外,本實施形態的貼附劑1中,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外周緣的至少一部分彼此接合,故可抑制剝離膜4的外周緣卷起而容易自支撐基材2剝離。
再者,若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外周緣全周接合,則水性凝膠3被持續封入至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內部,故可防止水性凝膠3乾燥等。
進而,若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外周緣全周接合,則即便於運送時或保管時等貼附劑1的表面及/或背面被按壓等而水性凝膠3受到壓迫,亦可防止水性凝膠3擠出而自貼附劑1的外周緣滲出。藉此,於使用者使用貼附劑1時,可防止水性凝膠3附著於使用者的手上等。
另外,貼附劑1於運送時或保管時等以重疊有多個的狀態被收納於包裝箱(未圖示)內,故貼附劑1受到其他多個貼附劑1的重量,藉此水性凝膠3被壓迫。先前,有水性凝膠3受到壓迫而自貼附劑1的外周緣滲出之虞,故於包裝箱內設置間隔,於間隔處承受貼附劑1的重量而防止水性凝膠3受到壓迫。但是,本實施形態的貼附劑1即便於包裝箱內藉由其他多個貼附劑1的重量而使水性凝膠3受到壓迫,水性凝膠3亦不會自貼附劑1的外周緣滲出,故無需間隔,與此相應地可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即便水性凝膠3的水分含有量多而流動性高,水性凝膠3亦不會自貼附劑1的外周緣漏出。因此,若為先前,於製造貼附劑時,將貼附劑片切斷成各個貼附劑後,需要用以固定水性凝膠3的處理,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貼附劑1,可無需所述處理或可縮短處理時間,故藉由縮短步驟時間可提高貼附劑的製造效率。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則可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於所述實施形態,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一者的外周緣全周接合於另一者,但亦可僅一者的外周緣的一部分接合於剝離膜4。例如,當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呈俯視矩形形狀(包含正方形形狀及長方形形狀)時,只要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相向的一對邊彼此至少接合即可。
另外,於所述實施形態,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為相同的形狀,但只要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的一者的外周緣的至少一部分接合於另一者,則支撐基材2與剝離膜4亦可為不同的形狀。
另外,於所述實施形態,貼附劑1為支撐基材2、水性凝膠3、及剝離膜4的三層結構,但亦可具有其他的層。
1:貼附劑
2:支撐基材
3:水性凝膠
4:剝離膜
5:接合部
DC:水性凝膠的厚度
W:寬度

Claims (5)

  1. 一種貼附劑,其包括:支撐基材;水性凝膠,積層於所述支撐基材的一個面;以及剝離膜,覆蓋所述水性凝膠,且所述支撐基材與所述剝離膜的一者的外周緣的至少一部分接合於所述支撐基材與所述剝離膜的另一者,所述水性凝膠至少於所述支撐基材與所述剝離膜的接合部側的一部分,所述水性凝膠的厚度隨著朝向所述接合部而逐漸減小,所述水性凝膠呈朝向所述剝離膜側隆起為圓頂狀的形狀、呈朝向所述支撐基材側隆起為圓頂狀的形狀、或呈朝向所述支撐基材側及所述剝離膜側隆起為圓頂狀的形狀,所述接合部的寬度為2.0mm以下且0.05mm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貼附劑,其中所述支撐基材與所述剝離膜俯視呈矩形形狀,且相向的一對邊彼此接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貼附劑,其中所述水性凝膠的水分含有量為60重量%以上且95重量%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貼附劑,其中所述支撐基材為不織布。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貼附劑,其中所述不織布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纖維,所述剝離膜包含聚烯烴系樹脂。
TW108115403A 2018-05-31 2019-05-03 貼附劑 TWI7875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5550A JP2019208691A (ja) 2018-05-31 2018-05-31 貼付剤
JP2018-105550 2018-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1913A TW202011913A (zh) 2020-04-01
TWI787506B true TWI787506B (zh) 2022-12-21

Family

ID=68697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5403A TWI787506B (zh) 2018-05-31 2019-05-03 貼附劑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208691A (zh)
TW (1) TWI787506B (zh)
WO (1) WO20192303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6210A1 (ja) * 2019-11-29 2021-06-03 小林製薬株式会社 貼付剤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2760A (ja) * 2001-09-28 2003-04-08 Toko Yakuhin Kogyo Kk 貼付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833271A (en) * 2006-12-14 2008-08-16 Kao Corp Laminate sheet and sheet applied to human bod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2462A (en) * 1985-03-18 1987-09-08 Menley & James Laboratories, Lt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nsdermal penetration of topical and systemic agents
CA2078960A1 (en) * 1992-04-21 1993-10-22 John Wick Hydrogel applicator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JP2000139986A (ja) * 1998-11-06 2000-05-23 Pigeon Corp 冷却ゲルシート
JP2003019157A (ja) * 2001-07-06 2003-01-21 Advance Co Ltd 温感材並びに冷感材
JP2003199781A (ja) * 2001-10-24 2003-07-15 Daiya Seiyaku Kk パッド材及び携帯用パッド材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2760A (ja) * 2001-09-28 2003-04-08 Toko Yakuhin Kogyo Kk 貼付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833271A (en) * 2006-12-14 2008-08-16 Kao Corp Laminate sheet and sheet applied to human bod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1913A (zh) 2020-04-01
JP2019208691A (ja) 2019-12-12
WO2019230362A1 (ja)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7506B (zh) 貼附劑
JP2011067632A (ja) クッション付き絆創膏
CN209974680U (zh) 一种可二次加胶的泡棉胶带
JP2019208693A (ja) 貼付剤
TW202002951A (zh) 貼附劑
TW202015636A (zh) 貼附劑
WO2021106214A1 (ja) 貼付剤
WO2021106210A1 (ja) 貼付剤
WO2021106209A1 (ja) 貼付剤
JP2004051516A (ja) シート状パック
CN211704747U (zh) 一种血液透析止血绷带
WO2021106212A1 (ja) 貼付剤
WO2021106211A1 (ja) 貼付剤の製造方法
JP4615627B1 (ja) 救急絆創膏の製造装置及び救急絆創膏の製造方法
JP7326263B2 (ja) 貼付剤の製造方法
WO2019230928A1 (ja) 貼付剤の製造方法
WO2021106213A1 (ja) 貼付剤の製造方法
CN107825770A (zh) 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
JP2019208692A (ja) 貼付剤
WO2019230926A1 (ja) 貼付剤の製造方法
JP2004344389A (ja) 創傷保護剤の製造方法
CN209827197U (zh) 一种医用脐贴型冷敷贴
JP2007130490A5 (zh)
JP2003290270A (ja) 保冷用パッド
JPH0872183A (ja) 結露防止用断熱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