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7459B - 燃燒裝置 - Google Patents

燃燒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7459B
TWI787459B TW108104691A TW108104691A TWI787459B TW I787459 B TWI787459 B TW I787459B TW 108104691 A TW108104691 A TW 108104691A TW 108104691 A TW108104691 A TW 108104691A TW I787459 B TWI787459 B TW I7874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gnition
burner
combustion
rear dire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4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3999A (zh
Inventor
杉岡真伍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林內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林內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林內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3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3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7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745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04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 F23D14/08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with axial outlets at the burner he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一種燃燒裝置,是將在具有往上端噴出混合氣的火焰口且前後方向較長的燃燒器(5),在燃燒室朝橫向存在間隙地複數並列設置,將各燃燒器(5)的火焰口形成區域的前後方向其中一方的端部作為點火區域(59),將阻礙二次空氣的上升的點火板(18),配置於各燃燒器(5)間的間隙,並使其位於與點火區域(59)相同的前後方向部分的上端附近,可以抑制加大輸入時的點火區域(59)之燃燒狀態的惡化。
將點火板(18)的靠前後方向另一方的半部(18a),形成為朝前後方向另一方往下方傾斜,或存在往下方的階差並朝前後方向另一方延伸的階梯狀。

Description

燃燒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燃燒裝置,該燃燒裝置具備燃燒箱,在燃燒箱內設置燃燒室和燃燒室的下側的供氣室,將在具有往上端噴出混合氣的火焰口且前後方向較長的燃燒器,在燃燒室朝橫向存在間隙地複數並列設置,以使二次空氣從供氣室被上升供給於燃燒室。
以往,在此類的燃燒裝置中,已知有將各燃燒器的上端的火焰口形成區域的前後方向其中一方的端部作為點火區域,將阻礙二次空氣的上升的點火板,配置於各燃燒器間的間隙的裝置,並使其位於與點火區域相同的前後方向部分的上端附近(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以此裝置,二次空氣不易在點火板的正上部流通。因此,於點火時,經由間隙從鄰接的其中一方的燃燒器的點火區域的火焰口噴出的混合氣的一部分和從另一方的燃燒器的點火區域的火焰口噴出的混合氣的一部分滯留於點火板的正上部,增強從其中一方的燃燒器對於另一方的燃燒器的點火。
但是,以該裝置在對於燃燒器加大輸入時, 從點火區域的火焰口噴出的混合氣的燃燒狀態因二次空氣不足而惡化,造成燃燒廢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增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6-125685號公報
本發明有鑑於以上的問題點,其課題為提供:可以抑制對於燃燒器加大輸入時的燃燒廢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的增加的燃燒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是一種燃燒裝置,具備燃燒箱,在燃燒箱內設置燃燒室和燃燒室的下側的供氣室,將在具有往上端噴出混合氣的火焰口且前後方向較長的燃燒器,在燃燒室朝橫向存在間隙地複數並列設置,以使二次空氣從供氣室被上升供給於燃燒室,其特徵為:將各燃燒器的上端的火焰口形成區域的前後方向其中一方的端部作為點火區域,將阻礙二次空氣的上升的點火板,配置於各燃燒器間的間隙,並使其位於與點火區域相同的前後方向部分的上端附近,點火板的靠前後方向另一方的半部,朝前後方向另一方往下方傾斜,或存在往下方的階差並形成朝前後方向另一方延伸的階梯狀。
依據本發明,二次空氣從點火板的前後方向另一方的端緣鄰接的燃燒器間的間隙部分往點火板的靠前後方向另一方的半部的上方空間擴散。而且,此二次空氣有助於從對應於點火板的靠前後方向另一方的半部的點火區域的部分上存在的火焰口噴出的混合氣的燃燒。因而,即使將對於燃燒器的輸入加大,從點火區域的火焰口噴出的混合氣的燃燒狀態仍然並未那般惡化,可以抑制燃燒廢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另外,因為二次空氣並非從下方直接上升於往點火板的靠前後方向另一方的半部的上方空間,所以混合氣即使此上方空間也容易滯留。而且,從存在於與點火板的靠前後方向其中一方的半部成為對應的點火區域的部分的火焰口所噴出的混合氣,和確實地滯留於點火板的靠前後方向其中一方的半部的上方空間的情況相結合,能夠良好維持點火性能。
1:燃燒箱
18:點火板
18a:靠前方的半部(靠前後方向另一方的半部)
18b:往下方的階差
2:燃燒室
3:供氣室
5:燃燒器
53:火焰口
59:點火區域
第1圖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燃燒裝置的立體圖。
第2圖是實施方式的燃燒裝置的切斷剖面圖。
第3圖是設置於實施方式的燃燒裝置的燃燒器的立體圖。
第4圖是以第3圖的IV-IV線來切斷的燃燒器的剖面圖。
第5圖是以第2圖的V-V線切斷的主要部分的擴大俯視 圖。
第6圖是以第5圖的VI-VI線切斷的切斷剖面圖。
第7圖是以第5圖的VII-VII線切斷的剖面圖。
第8圖是設置於實施方式的燃燒裝置的燃燒器壓板的立體圖。
第9圖是對應於其他的實施方式的燃燒裝置的第6圖的切斷剖面圖。
參照第1圖和第2圖,1是表示構成由熱水供應熱源器所成的燃燒裝置的燃燒箱。燃燒箱1的上面是敞開的,作為被加熱物而省略圖示的熱水供應熱交換器被設置在燃燒箱1的上方。在燃燒箱1內,設置燃燒室2和燃燒室2的下側的供氣室3。供氣室3是以間隔板4來將燃燒室2做間隔。在燃燒室2內,長邊的燃燒器5朝前後方向在橫向存在間隙且複數並列設置。
圖外的助燃風扇連接於供氣室3的底面,空氣從助燃風扇供給於供氣室3。多數的分布孔41形成於間隔板4。而且,供給於供氣室3的空氣經由這些分布孔41而作為二次空氣上升供給於燃燒室2。
另外,在間隔板4的前端,設置:往上方彎曲的豎立板部42、以及從豎立板部42的上端往前方彎曲而到達燃燒箱1的前面的外壁板11的蓋板部43。而且,以在豎立板部42的前側到達蓋板部43的方式往上升起的一次空 氣室31,設置於供氣室3的前端部。面向各燃燒器5的後述混合管部54的上游端的流入口54a的各開口44,被形成於豎立板部42。一次空氣室31的前面是以氣瓶架6來封閉。在氣瓶架6設有對向於各開口44的各噴嘴61。於各開口44,亦即各燃燒器5的混合管部54,從各噴嘴61供給氣態燃料並且從一次空氣室31供給一次空氣。另外,火焰桿7和點火電極8以及觀察窗9是配置於燃燒箱1的前面的外壁板11。此外,在第1圖省略氣瓶架6。
另外,比燃燒箱1的燃燒器5上端更上方的外壁板部分是以燃燒器5的燃燒來強力加熱。因此,為了確保燃燒箱1的耐熱性,設置了用來將燃燒箱1的前面的外壁板11、後面的外壁板12以及左右各側面的外壁板13的比燃燒器5上端更上方的部分的內面存在間隙覆蓋的前側和後側以及左右各側的遮熱板14、15、16。並且,為了將燃燒器5予以定位,所以將抵接於燃燒器5的後端緣的燃燒器壓板17,設置於燃燒箱1內。
參照第3圖和第4圖,燃燒器5,具備:燃燒器本體51,具有在橫向上對峙的一對的側板51a、51a;以及燃燒器蓋52,具有將燃燒器本體51從橫向兩側的外側覆蓋的一對的側板52a、52a。而且,於燃燒器5的上端,設置:主火焰口53a,是作為噴出混合氣的火焰口53,具前後方向的間隔且形成複數個於將燃燒器本體51的兩側板51a、51a的上端連接的蓋板51b上;以及引火火焰口53b,是被區劃於燃燒器本體51的各側板51a和燃燒器蓋52的各 側板52a之間。
另外,在燃燒器本體51,設置:下部的混合管部54,是從前端的流入口54a往後方延伸;以及主混合氣通道55,是一邊從混合管部54的後端部朝前後方向變寬一邊往上方延伸。而且,從流入口54a流入的氣態燃料和一次空氣的混合氣經由混合管部54和主混合氣通道55而被導往主火焰口53a。此外,燃燒器本體51的兩側板51a、51a和蓋板51b,是藉由將一片的板折彎來形成。
相連於引火火焰口53b的引火混合氣通道56,是設置在燃燒器本體51的各側板51a和燃燒器蓋52的各側板52a之間。另外,位於比燃燒器蓋52的各側板52a的下部重合的部分更上方,並將主混合氣通道55和引火混合氣通道56連通的通風孔56a,是具有前後方向的間隔且形成複數個於燃燒器本體51的各側板51a。從主混合氣通道55經由這些通風孔56a所分流的混合氣,經由引火混合氣通道56供給於引火火焰口53b。而且,藉由形成於引火火焰口53b上的引火使形成於主火焰口53a上的主火炎穩定。
另外,將位於比通風孔56a更上方,並往橫向內側凹陷的槽部57,形成於燃燒器蓋52的各側板52a。藉此,從通風孔56a流入於引火混合氣通道56的混合氣在槽部57更下方的部分朝前後方向分布,可以確保從引火火焰口53b噴出的混合氣的前後方向之分布的均勻性。此外,燃燒器蓋52具有將兩側板52a、52a的上端以前後複數部位連接的橋部52b。另外,燃燒器壓板17卡合的凹口部 58,是形成於燃燒器本體51的後端下部。
不過,在燃燒開始時,必須從面向點火電極8的燃燒器5往其他的燃燒器5點火。因此,將各燃燒器5的火焰口形成區域的前後方向其中一方的端部,亦即後端部作為點火區域59(參照第5圖),將阻礙二次空氣的上升的點火板18,設置於各燃燒器5、5間的間隙,並使其位於與點火區域59相同的前後方向部分的上端附近。據此,二次空氣不易流通於點火板18的正上部。因此,於點火時,經由間隙從鄰接的其中一方的燃燒器5的點火區域59的火焰口53噴出的混合氣的一部分和從另一方的燃燒器5的點火區域的火焰口53噴出的混合氣的一部分滯留於點火板18的正上部,增強從其中一方的燃燒器5對於另一方的燃燒器5的點火。此外,如第7圖所示,點火板18的側緣部是插入於形成在燃燒器蓋52的各側板52a的上述槽部57。
並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5圖和第6圖所明示,將點火板18的靠前後方向另一方的半部,亦即靠前方的半部18a稍微寬度變窄,以使此半部18a的側緣部不插入於槽部57。而且,使點火板18的靠前方的半部18a朝前方往下方傾斜。據此,二次空氣從鄰接於點火板18的前端緣的燃燒器5、5間的間隙部分以形成旋渦的方式擴散於點火板18的靠前方的半部18a的上方空間。而且,此二次空氣有助於從對應於點火板18的靠前方的半部18a的點火區域59上存在的部分59a的火焰口53噴出的混合氣的燃燒。因而,即使將對於燃燒器5的輸入加大,從點火區域59的 火焰口53噴出的混合氣的燃燒狀態仍然並未那般惡化,可以抑制燃燒廢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另外,因為二次空氣並非從下方直接上升於點火板18的靠前方的半部18a的上方空間,所以混合氣即使在此上方空間也容易滯留。而且,從與點火板18的靠後方的半部對應的點火區域59的部分上存在的火焰口(最後部的火焰口)53噴出的混合氣,和確實地滯留於靠點火板18的後方的半部的上方空間的情況相結合,能夠維持良好點火性能。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8圖所明示,將點火板18一體形成於燃燒器壓板17的上緣。藉此,可以削減零件數量來達到降低成本。此外,也可以將點火板18一體形成於後側的遮熱板15的下緣。
不過,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使點火板18的靠前方的半部18a往前方且向下方傾斜,但也可以如第9圖所示的實施方式,使點火板18的靠前方的半部18a,形成具有往下方的階差18b並往前方延伸的階梯狀。即使如此,仍可發揮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效果。
以上,雖然針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參照圖式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也可以將從該半部18a的正下方上升的二次空氣的一部分通過的切口,形成於點火板18的靠前方的半部18a。另外,也可將各燃燒器5的火焰口形成區域的前端部作為點火區域,位於與此點火區域同一的前後方向部分的上端附近,並將點火板配置於各燃燒器5、5間的間隙。此情況下,將點火板的靠後方的半 部,形成為朝後方並往下方傾斜,或存在往下方的階差並往後方延伸的階梯狀即可。另外,本發明也同樣可以適用於使用不具有燃燒器蓋的燃燒器來作為燃燒器的燃燒裝置。
5:燃燒器
12:外壁板
15、16:遮熱板
17:燃燒器壓板
18:點火板
18a:靠前方的半部(靠前後方向另一方的半部)
52a:側板
57:槽部
59:點火區域

Claims (2)

  1. 一種燃燒裝置,具備燃燒箱,在燃燒箱內設置燃燒室和燃燒室的下側的供氣室,將在具有往上端噴出混合氣的火焰口且前後方向較長的燃燒器,在燃燒室朝橫向存在間隙地複數並列設置,以使二次空氣從供氣室被上升供給於燃燒室,將各燃燒器的上端的火焰口形成區域的前後方向其中一方的端部作為點火區域,將阻礙二次空氣的上升的點火板,配置於各燃燒器間的間隙,並使其位於與點火區域相同的前後方向部分的上端附近,其特徵為:點火板的靠前後方向另一方的半部,朝前後方向另一方往下傾斜。
  2. 一種燃燒裝置,具備燃燒箱,在燃燒箱內設置燃燒室和燃燒室的下側的供氣室,將在具有往上端噴出混合氣的火焰口且前後方向較長的燃燒器,在燃燒室朝橫向存在間隙地複數並列設置,以使二次空氣從供氣室被上升供給於燃燒室,將各燃燒器的上端的火焰口形成區域的前後方向其中一方的端部作為點火區域,將阻礙二次空氣的上升的點火板,配置於各燃燒器間的間隙,並使其位於與點火區域相同的前後方向部分的上端附近,其特徵為:點火板的靠前後方向另一方的半部,存在往下方的階 差並形成朝前後方向另一方延伸的階梯狀。
TW108104691A 2018-04-17 2019-02-13 燃燒裝置 TWI7874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9130 2018-04-17
JP2018079130A JP7027236B2 (ja) 2018-04-17 2018-04-17 燃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3999A TW201943999A (zh) 2019-11-16
TWI787459B true TWI787459B (zh) 2022-12-21

Family

ID=68284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4691A TWI787459B (zh) 2018-04-17 2019-02-13 燃燒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27236B2 (zh)
CN (1) CN110388644A (zh)
TW (1) TWI78745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6031A (zh) * 2006-12-14 2008-06-25 林内株式会社 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
CN101233365A (zh) * 2006-01-30 2008-07-30 株式会社能率 燃烧装置
JP2015049017A (ja) * 2013-09-04 2015-03-16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JP2016125681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JP2016125685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US20170205067A1 (en) * 2016-01-19 2017-07-20 Noritz Corporation Burner case and burner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burner ca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31105B1 (fr) * 1988-04-29 1994-01-14 Vaillant Sarl Bruleur
JP2753435B2 (ja) * 1993-04-15 1998-05-20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JP3006051U (ja) * 1994-06-30 1995-01-17 パロマ工業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JP3198017B2 (ja) * 1994-09-06 2001-08-13 パロマ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バーナ
JP3526354B2 (ja) * 1995-10-16 2004-05-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低NOxガス燃焼装置
JPH09159115A (ja) * 1995-12-11 1997-06-20 Atago Seisakusho:Kk ガスバーナ
JP4378451B2 (ja) * 2004-10-12 2009-12-09 パロマ工業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JP4701826B2 (ja) * 2005-05-12 2011-06-15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バーナ
JP6038632B2 (ja) * 2012-12-19 2016-12-07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JP6179805B2 (ja) * 2013-08-26 2017-08-16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JP6497731B2 (ja) * 2014-06-04 2019-04-10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JP6336379B2 (ja) * 2014-10-30 2018-06-06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3365A (zh) * 2006-01-30 2008-07-30 株式会社能率 燃烧装置
CN101206031A (zh) * 2006-12-14 2008-06-25 林内株式会社 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
JP2015049017A (ja) * 2013-09-04 2015-03-16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JP2016125681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JP2016125685A (ja) * 2014-12-26 2016-07-11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燃焼装置
US20170205067A1 (en) * 2016-01-19 2017-07-20 Noritz Corporation Burner case and burner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burner ca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84209A (ja) 2019-10-24
CN110388644A (zh) 2019-10-29
JP7027236B2 (ja) 2022-03-01
TW201943999A (zh) 2019-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31060B1 (ko) 연소장치
JP4751754B2 (ja) 偏平バーナ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燃焼装置
JP2011252671A (ja) 燃焼装置
TWI567342B (zh) Combustion device
US20150369479A1 (en) Flat burner
US9551488B2 (en) Flat burner
JP2016011825A (ja) 燃焼装置
JP2014119236A (ja) 燃焼装置
JP4849938B2 (ja) 濃淡バーナ
TWI787459B (zh) 燃燒裝置
CN105737151B (zh) 燃烧装置
JP6174427B2 (ja) 燃焼装置
CN115013810A (zh) 燃烧装置
JP2018119703A (ja) 燃焼装置
KR101596158B1 (ko) 편평 버너
JP6179805B2 (ja) 燃焼装置
JP6853117B2 (ja) 燃焼装置
JP6765634B2 (ja) バーナ装置
CN108980828B (zh) 燃烧装置
JP5940996B2 (ja) 偏平バーナ
JP2022165023A (ja) 燃焼装置
JP2023135709A (ja) 燃焼装置
JP2022050847A (ja) 濃淡バーナ
JP5280330B2 (ja) 燃焼装置
AU2014203343A1 (en) Flat bu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