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6539B - 具防止積灰功能的觸媒反應器 - Google Patents

具防止積灰功能的觸媒反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6539B
TWI786539B TW110104561A TW110104561A TWI786539B TW I786539 B TWI786539 B TW I786539B TW 110104561 A TW110104561 A TW 110104561A TW 110104561 A TW110104561 A TW 110104561A TW I786539 B TWI786539 B TW I7865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frame
adjacent
shaped
beam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4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3920A (zh
Inventor
矢代克洋
竹內良之
寺戸昇輝
占部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3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3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6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653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88Handling or mounting cataly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3/00Protection of catalysts, e.g. by co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觸媒反應器,具有:反應器通道、在反應器通道內架設成水平之至少兩根的樑、將觸媒單元組裝於框狀外殼而成的觸媒盒、第一導流構件、及第二導流構件,觸媒盒,跨在兩根樑之間而被兩根樑給支撐,以框狀外殼的前面與後面相對地鄰接且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與左側面相對地鄰接的方式,在反應器通道內複數並排設置,框狀外殼,具有:安裝在前面及/或後面之上部的止動構件、以及安裝在右側面及/或左側面的墊片構件,第一導流構件,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前面與後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來安裝,且第二導流構件,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來安裝。

Description

具防止積灰功能的觸媒反應器
本發明,關於垂直下流式觸媒反應器、及用於此的觸媒盒。更詳細來說,本發明是關於垂直下流式觸媒反應器、及用於此的觸媒盒,其可將組裝有觸媒單元的觸媒盒之搬入及設置甚至是拆除及搬出,用較短的工期來進行,且具備優異之防止煤塵堆積的功能。
用來將燃煤鍋爐的排氣所含有之氮氧化物(NOx)予以去除的垂直下流式觸媒反應器,例如,以支承樑來支撐觸媒盒的底面短邊,而使觸媒盒並排設置複數個。為了減少排氣不通過觸媒單元就流入反應器通道的內壁與觸媒盒之間及鄰接的觸媒盒之間的情況,或是防止在反應器通道的內壁與觸媒盒之間及鄰接的觸媒盒之間堆積有煤塵的情況,提案有各種構造。
例如,專利文獻1,揭示有脫硝裝置的密封構造,其具備:將觸媒包彼此之間的邊界、及觸媒包與脫硝反應器殼體之間的邊界予以塞住且鎖固在觸媒包端面部之背框架的防止積灰構件、被夾在該防止積灰構件與觸媒包端面部之背框架之間的填料構件、將該防止積灰構件與觸媒包端面部之背框架予以締結的固定具。
專利文獻2,揭示有觸媒籃構造,其構成為,在排氣通路內,使側部被區劃並在其內部將填充有用來分解氣體中之有害物質的觸媒的複數個籃本體空出既定間隔來相鄰接地形成,在相鄰接的複數個籃本體之間,以防止在上述間隔堆積灰的方式,設置硬山形狀的防止積灰構件並以銷等來安裝。
專利文獻3,揭示有垂直流下流式排煙脫硝裝置,其複數設置組裝有觸媒單元的觸媒盒,來處理從燃燒裝置排出而成為垂直流下流的排氣,在鄰接之觸媒盒的間隙設置可滑動的第1防止積灰板與第2防止積灰板。前述第1防止積灰板的上部是山型構造,且下部具有鉤子,其插入至配置在觸媒盒上部的防護件之下部與觸媒盒的上部之間。在用來吊掛觸媒盒而設置的吊掛件設有長孔,藉由將吊掛件的長孔予以貫通而設置的卡止構件,來將前述第2防止積灰板支撐成裝卸自如。
專利文獻4,揭示有垂直流下流式觸媒反應器,觸媒盒將疊層有板狀或格子狀的觸媒體並收容於框體內的觸媒單元,多數組裝於長方體的框狀外殼來一體化,該觸媒盒,以支承樑來支撐該觸媒盒之底面的短邊側並多數配列在觸媒反應器本體內,其特徵為,在前述框狀外殼之各角部的短邊側分別設置吊掛用金屬配件,並在觸媒盒彼此的長邊之間的間隙之上部設置剖面圓形的密封材,將該密封材與前述觸媒盒之間的接觸部予以接合,且在前述觸媒盒彼此的短邊之間的間隙之上部設置灰塵堆積防止板。
專利文獻5,揭示有脫硝反應器之防止觸媒堵塞的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山形狀的防止灰塵附著用保護具,其安裝在於脫硝反應器內並排複數個來設置之觸媒單元所鄰接之外殼彼此之間的氣體流上游側;防止灰塵附著用保護具,其在鄰接於前述脫硝反應器之內壁來設置之觸媒單元之外殼的氣體流上游側與前述內壁之間,設置成使前端接觸於前述內壁;山形狀的防止灰塵附著用保護具,其安裝在觸媒單元安裝用軌道的氣體流上游側;且在前述觸媒盒彼此之長邊之間之間隙的下部設置密封該間隙的密封材,來接合該密封材與觸媒盒之間的接觸部。
專利文獻6,揭示有偏濾器,其以粒狀物不會進入至鄰接之觸媒盒之間之間隙的方式來成為山形、T字形等之形狀。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0-12462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實開昭60-183030號公報 [專利文獻3]WO2012/004980A1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2-219336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昭58-143828號公報 [專利文獻6]US2009/0065414A1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垂直下流式觸媒反應器、及用於此的觸媒盒,其可將組裝有觸媒單元的觸媒盒之搬入及設置甚至是拆除及搬出,用較短的工期來進行,且具備優異之防止煤塵堆積的功能。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檢討的結果,完成包含以下形態的本發明。
[1]一種觸媒反應器,具有: 反應器通道,其可使燃燒排氣流動成為垂直下流; 至少兩根樑,其在反應器通道內水平地架設; 觸媒盒,其將觸媒單元組裝於長方體或立方體的框狀外殼而成; 第一導流(diversion)構件;以及 第二導流構件, 觸媒盒,跨在兩根樑之間而被兩根樑給支撐,以框狀外殼的前面與後面相對地鄰接且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與左側面相對地鄰接的方式,在反應器通道內複數並排設置, 框狀外殼,具有:安裝在前面及/或後面之上部的止動構件、以及安裝在右側面及/或左側面的墊片構件, 第一導流構件,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前面與後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來安裝,且 第二導流構件,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來安裝。
[2]一種觸媒反應器,具有: 反應器通道,其可使燃燒排氣流動成為垂直下流; 至少兩根樑,其在反應器通道內水平地架設; 觸媒盒,其將觸媒單元組裝於長方體或立方體的框狀外殼而成; 第一導流構件;以及 第二導流構件, 觸媒盒,跨在兩根樑之間而被兩根樑給支撐,以框狀外殼的前面與後面相對地鄰接且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與左側面相對地鄰接的方式,在反應器通道內複數並排設置, 框狀外殼,具有:安裝在前面及/或後面之上部的第一吊掛金屬配件、安裝在後面及/或前面之上部的第二吊掛金屬配件、以及安裝在右側面及/或左側面的墊片構件, 第一導流構件,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前面與後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來安裝,且 第二導流構件,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來安裝。
[3]如[1]或[2]所述之垂直下流式觸媒反應器,其中,框狀外殼進一步具有密封構件,其安裝成將鄰接之觸媒盒之間的下部以及兩根樑之間予以密封。
[4]一種觸媒盒,其用在[1]所述之觸媒反應器, 是將觸媒單元組裝於長方體或立方體的框狀外殼而成, 框狀外殼,具有:安裝在前面及/或後面之上部的止動構件、以及安裝在右側面及/或左側面的墊片構件。
[5]如[4]所述之觸媒盒,其中,止動構件具有螺合部。
[6]一種觸媒盒,其用在[2]所述之觸媒反應器, 是將觸媒單元組裝於長方體或立方體的框狀外殼而成, 框狀外殼,具有:安裝在前面及/或後面之上部的第一吊掛金屬配件、安裝在後面及/或前面之上部的第二吊掛金屬配件、以及安裝在右側面及/或左側面的墊片構件。
[7]如[6]所述之觸媒盒,其中,第一吊掛金屬配件具有螺合部。
[8]如[4]~[7]中任一者所述之觸媒盒,其中,框狀外殼進一步具有密封構件,其安裝成將鄰接之觸媒盒之間的下部以及兩根樑之間予以密封。
[9]如[4]~[8]中任一者所述之觸媒盒,其中,框狀外殼進一步具有第二導流構件,其安裝成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的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的間隙。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的觸媒盒,可將反應器通道之內壁與觸媒盒之間及鄰接之觸媒盒之間以既定的間隔迅速地並排設置。本發明的垂直下流式觸媒反應器,可將組裝有觸媒單元的觸媒盒之搬入及設置甚至是拆除及搬出,用較短的工期來進行,且具備優異之防止煤塵堆積的功能。
基於圖式來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並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的觸媒反應器,具有:反應器通道2、樑33、觸媒盒20、第一導流構件31、及第二導流構件32(參照圖9或10)。
反應器通道2,具有可使燃燒排氣流動成垂直下流的垂直流路。從氣體流動方向觀看之反應器通道之流路的剖面形狀,並未特別限制,但以矩形為佳。反應器通道之流路剖面的大小,從反應器通道的入口到反應器通道的出口為止,幾乎相同為佳。在反應器通道的入口,連接有入口通道,其可經過鍋爐等之燃燒裝置的排氣通道來使燃燒排氣流動。入口通道具有水平流路亦可。將具有連接水平流路與垂直流路且向下之傾斜流路的接頭通道設在具有水平流路的入口通道與具有垂直流路的反應器通道2之間亦可。入口通道及出口通道之流路剖面的大小,是比反應器通道的還小、相同、還大亦可。在反應器通道內,可設置用來使燃燒排氣在觸媒盒20均等地流動的裝置(例如篩板、整流板等)。此外,可將用來供給氨等之還元劑的裝置,設置在觸媒盒20之前,例如在反應器通道2的上部、入口通道、或接頭通道之中。
在反應器通道內,水平地架設樑33。然後,如圖4等所示般,觸媒盒20,跨在兩根樑之間而被兩根樑給支撐,以框狀外殼的前面與後面相對地鄰接且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與左側面相對地鄰接的方式,在反應器通道內複數並排設置,樑33,剖面通常成為箱狀、H字形狀、或T字形狀。圖4中,觸媒盒,是以前面或後面對於樑成為平行的方式來架設,但以右側面或左側面對於樑成為平行的方式來架設亦可。
觸媒盒20,是將至少一個觸媒單元10組裝在框狀外殼21內而成。雖未圖示,但在框狀單元的下部設有腳,而使觸媒單元10的底面位在比樑的上面還高的位置。腳,其形狀並不受限制,使構成框狀單元的框之下部往下方延伸而成的筒狀或格子狀者亦可,將筒狀或格子狀的腳構件安裝於框狀單元的底面亦可。且,在將觸媒單元複數並排於水平方向來組裝的情況,是將腳設在鄰接之觸媒單元之間之間隙的下方為佳。若設置這種格子狀的腳,能牢固地支撐觸媒單元的底面四角。
觸媒單元10,例如,是將觸媒體12收容在框體13內而成者(圖1)或者是觸媒體12本身。觸媒體12,可成為格子狀、蜂巢狀、瓦楞紙板狀、板狀等之形狀。在用於脫硝反應的觸媒體12,含有脫硝觸媒活性成分。作為脫硝觸媒活性成分,可舉出:鈦的氧化物、鉬及/或鎢的氧化物、以及含有釩的氧化物而成者(鈦系觸媒);載持有Cu或Fe等之金屬的沸石等之主要含有矽鋁酸鹽而成者(沸石系觸媒);鈦系觸媒與沸石系觸媒混合而成者等。該等之中以鈦系觸媒為佳。 作為鈦系觸媒之例,可舉出Ti-V-W觸媒、Ti-V-Mo觸媒、Ti-V-W-Mo觸媒等。 V元素對Ti元素的比例,作為V2 O5 /TiO2 的重量百分率,較佳為2重量%以下,更佳為1重量%以下。Mo元素及/或W元素對Ti元素的比例,作為(MoO3 +WO3 )/TiO2 的重量百分率,較佳為10重量%以下,更佳為5重量%以下。 在觸媒體,作為助觸媒或添加物,亦可含有:P的氧化物、S的氧化物、Al的氧化物(例如氧化鋁)、Si的氧化物(例如玻璃纖維)、Zr的氧化物(例如氧化鋯)、石膏(例如二水石膏等)、沸石等。該等可以粉末、凝膠、漿料、纖維等之形態來用於觸媒調製時。
框體13,只要可收容觸媒體12的話,其形狀並未特別限制,但以整體成為長方體或立方體為佳。框體13,至少具有流入口及流出口,而可使燃燒排氣G往收容有觸媒體之區域(觸媒層)流入及從觸媒層流出。
框狀外殼21,整體成為長方體或立方體為佳。框狀外殼,至少具有流入口及流出口,而可使燃燒排氣往觸媒單元流入及從觸媒單元流出。觸媒單元,以其流入口及流出口與框狀外殼的流入口及流出口成為相同側的方式,組裝於框狀外殼內來一體化為佳。
(第一實施形態) 圖2或3所示之觸媒盒20,其框狀外殼21,具有:第一吊掛金屬配件22、第二吊掛金屬配件23及墊片構件25、因應必要的密封構件26。
在第一吊掛金屬配件22及第二吊掛金屬配件23,可掛上吊帶用具(例如纜繩、纜索等)以拉昇機等或是專用器具來吊掛觸媒盒20。
圖2或3所示之觸媒盒,第一吊掛金屬配件22,在框狀外殼之前面的上部安裝有兩個,第二吊掛金屬配件23,在框狀外殼之後面的上部安裝有兩個。
觸媒盒20,以框狀外殼的前面與後面相對地鄰接的方式,複數並排於反應器通道內來設置時,為了使第一吊掛金屬配件與第二吊掛金屬配件不衝突,第二吊掛金屬配件23,是配置在與安裝在鄰接之觸媒盒之框狀外殼之前面之上部的第一吊掛金屬配件不相對的位置為佳。例如,可如圖2或3所示般,在框狀外殼之前面之上部之靠近兩端之處各自安裝一個第一吊掛金屬配件,從框狀外殼之後面的兩端稍微靠往內側之處各自安裝一個第二吊掛金屬配件。使第一吊掛金屬配件與第二吊掛金屬配件在不相對之位置的安裝,並不限定於該等例子,以其他態樣來進行亦可。雖未圖示,但亦可取代圖2或3所示之安裝方式,例如在框狀外殼之後面之上部之靠近兩端之處各自安裝一個第二吊掛金屬配件23,從框狀外殼之前面的兩端稍微靠往內側之處各自安裝一個第一吊掛金屬配件22,或者是,在框狀外殼之前面之上部之靠近左端之處與從後面之上部的右端稍微靠往內側之處大致對角狀地各自安裝一個第一吊掛金屬配件22,在框狀外殼之前面之上部之靠近右端之處與從後面之上部左端稍微靠往內側之處大致對角狀地各自安裝一個第二吊掛金屬配件23。
第一吊掛金屬配件22及第二吊掛金屬配件23,只要可掛上吊帶用具的話,其形狀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舉出L字鉤、J字鉤、U字鉤、C字鉤、O字環、D字環等。 第一吊掛金屬配件22,進一步具有螺合部為佳。螺合部,可將後述之第一導流構件螺鎖於第一吊掛金屬配件。例如,在折曲平板而成的L字鉤中,於一方的平板部設置螺合部,將另一方的平板部以焊接等安裝於框狀外殼而成的L字鉤等,可作為第一吊掛金屬配件來使用。螺合部,是在所期望的部位開孔並施以螺紋加工來設置亦可,在所期望的部位開孔並配合該孔焊接螺帽來設置亦可。
在與觸媒盒的前面或後面相對向之反應器通道的內壁,亦可安裝有在最接近內壁的某觸媒盒之前面或後面之間確保間隙用的構件。此外,在前述內壁,亦可具有將第三導流構件藉由螺鎖、插裝等來安裝用的構造,而將反應器通道與觸媒盒的前面或後面之間的間隙之上予以塞住。第三導流構件,可成為與後述之第一導流構件或第二導流構件相同的形狀。
第一吊掛金屬配件22及第二吊掛金屬配件23,超出框狀外殼21的上端來往上突出亦可,不突出亦可。以往上突出的方式來安裝第一吊掛金屬配件及第二吊掛金屬配件的情況,可成為將觸媒盒縱向堆疊之際的導引。 在反應器通道設置新的觸媒盒,到使用完畢進行交換為止的期間,是數個月至數年之間。該期間中,在點檢觸媒盒、觸媒單元或觸媒體的一部分,或是臨時交換的情況等,第一吊掛金屬配件及第二吊掛金屬配件都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圖2或3所示之觸媒盒,墊片構件25安裝在框狀外殼的右側面。 墊片構件25,是以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與左側面相對地鄰接的方式,將觸媒盒複數並排於反應器通道內來設置時,在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確保可插裝後述之第二導流構件之程度的間隙。
圖2或3所示之觸媒盒,其墊片構件25,是在框狀外殼之右側面之上部之靠近兩端之處各自安裝有一個,在左側面則什麼都沒有安裝。又,只要可在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確保間隙的話,則兩個墊片構件不是安裝在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而是在框狀外殼的左側面安裝兩個亦可,或是,在靠近前面之側的右側面與靠近後面之側的左側面之對角狀或其相反的對角狀,各自安裝一個亦可。就容易插入後述之第二導流構件32的觀點來看,墊片構件以安裝於框狀外殼的側面上部為佳。 在以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與左側面相對地鄰接的方式來在反應器通道內複數並排觸媒盒來設置時,在一個觸媒盒的框狀外殼所安裝的墊片構件,是配置在與安裝在鄰接之其他觸媒盒之框狀外殼的其他墊片構件不相對的位置,而避免兩者的衝突,故較佳。
在與觸媒盒的右側面或左側面相對向之反應器通道的內壁,亦可安裝有在最接近內壁的某觸媒盒之左側面或右側面之間確保間隙用的構件。此外,在該內壁,亦可具有將第四導流構件藉由螺鎖、插裝等來安裝用的構造,而將反應器通道與觸媒盒的左側面或右側面之間的間隙之上予以塞住。第四導流構件,可成為與後述之第一導流構件或第二導流構件相同的形狀。
圖2或3所示之觸媒盒,前面或後面是對於樑來跨放成平行,密封構件26,安裝在框狀外殼之右側面的下部(較佳為下端)。在將觸媒盒並排設置於反應器通道內時,在前面與後面之間存在之間隙的下部是被樑給密封。在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存在之間隙的下部是被密封構件26給密封。藉此,可減少不通過觸媒層就從觸媒盒之間的間隙逃脫之燃燒排氣的量。又,只要可將在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存在的間隙予以密封的話,密封構件不是設在框狀外殼之右側面的下部,而是設在框狀外殼之左側面的下部亦可。密封構件的長度及寬度,可各自適當地設定,而可因應鄰接之樑之間的距離及鄰接之觸媒盒的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的間隙大小,來控制燃燒排氣的脫離。又,觸媒盒,在右側面或左側面對樑來跨放成平行的情況,可在前面或後面的下部,安裝密封構件。密封構件的形狀,只要可密封燃燒排氣的話並未特別限制,例如可為平板狀、L字板(角材等)等。
第一導流構件31,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前面與後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在圖中藉由對第一吊掛金屬配件的螺鎖來安裝。第一導流構件,是由具有螺栓通孔35的第一頂板部34所成。第一頂板部,只要可使燃燒排氣迂迴並導入至觸媒盒之流入口的話,其形狀並無限制。例如為圖5所示般的平板亦可,山形的板亦可,其他形狀者亦可。第一導流構件,為了拆卸之際的方便,在第一頂板部的上面側具有把手亦可。又,第一導流構件對觸媒盒之直接或間接的安裝,是以對第一吊掛金屬配件螺鎖以外的方法,例如以插入(插裝)至觸媒盒之間之間隙的方法等來進行亦可。第一導流構件的安裝,是在樑上的既定位置設置觸媒盒之後進行為佳。
第二導流構件32,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在圖中藉由插裝於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的間隙來安裝。第二導流構件,只要可使燃燒排氣迂迴並導入至觸媒盒之流入口的話,其形狀並無限制。例如為圖6所示之由平坦的第二頂板部36與插入部37所成之剖面T字狀的構件亦可,由山形的第二頂板部與插入部所成之剖面傘形狀的構件亦可,其他形狀者亦可。第二導流構件的插入部,是可插入至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之間隙的部分。插入部,通常為平板狀。為了難以從從間隙拔出,使插入部成為波板狀、鉤狀等亦可。插入部37,以不與墊片構件25衝突的方式,使長度比第二頂板部還短,或是以迴避墊片構件的方式設置缺口等亦可。第二導流構件,為了拆卸之際的方便,在第二頂板部的上面側具有把手亦可。又,第二導流構件對觸媒盒之直接或間接的安裝,並不限定於插裝,例如,可以螺絲等所致之螺鎖、焊接等之方法來適當進行。第二導流構件的安裝,可在樑上的既定位置設置觸媒盒之前或之後進行。
安裝第一導流構件及第二導流構件時,第一導流構件的端部與第二導流構件的端部,為重疊亦可。例如,插裝第二導流構件,以在其端部之上重疊第一導流構件之端部的方式,來螺鎖第一導流構件的話,第二導流構件會被第一導流構件給按壓,可使安裝變得牢固。
(第二實施形態) 圖7所示之觸媒盒20a,框狀外殼21具有:止動構件22a、及墊片構件25、因應必要的密封構件26,除了尺寸較小以外,具有與第一實施形態的觸媒盒相同的構造。止動構件22a,安裝在正面的上部。止動構件22a,具有與前述第一吊掛金屬配件22相同的構造。此外,止動構件22a,具有螺合部為佳。螺合部,可具有與具有前述第一吊掛金屬配件22的螺合部相同的構造。墊片構件25,在右側面安裝有兩個。於框狀外殼,與止動構件22a不同地在上部進一步具有吊掛觸媒盒用的吊掛金屬配件亦可。又,第一導流構件對觸媒盒之直接或間接的安裝,是以對止動構件螺鎖以外的方法,例如以插入(插裝)至觸媒盒之間之間隙的方法等來進行亦可。第一導流構件對觸媒盒的安裝,是在樑上的既定位置設置觸媒盒之後進行為佳。第二導流構件對觸媒盒之直接或間接的安裝,並不限定於插裝,例如,可以螺絲等所致之螺鎖、焊接等之方法來適當進行。第二導流構件對觸媒盒的安裝,可在樑上的既定位置設置觸媒盒之前或之後進行。
(第三實施形態) 圖8所示之觸媒盒20b,除了墊片構件25是在靠近前面之側的左側面與靠近後面之側的右側面之對角狀或是與其相反的對角狀,各自安裝一個,且止動構件22a是在靠近左側面之側的前面與靠近右側面之側的後面之對角狀或是與其相反的對角狀,各自安裝一個以外,具有與第二實施形態的觸媒盒相同的構造。
(第四實施形態) 圖11所示之觸媒盒20c,僅由第二頂板部所成的第二導流構件32,除了安裝在框狀外殼之左側面之上部(較佳為上端)以外,具有與圖3所示之觸媒盒相同的構造。如圖12那般配置觸媒盒20c時,第二導流構件32,可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之間隙。又,第二導流構件32,不是安裝在框狀外殼之左側面的上部(較佳為上端),而是安裝在框狀外殼之右側面的上部(較佳為上端)亦可。又,第二導流構件對觸媒盒的安裝,可以螺絲等之螺鎖、焊接、插裝等之任意的方法來進行。
(其他實施形態) 部分適用本發明的觸媒盒亦可。且,將先前技術所構成之觸媒反應器之觸媒盒的一部分取代成本發明的觸媒盒亦可。
1:入口通道 2:反應器通道 3:出口通道 4:接頭通道 G:脫硝前的燃燒排氣 G':脫硝後的燃燒排氣 33:樑 10:觸媒單元 12:觸媒體 13:框體 20:觸媒盒 21:框狀外殼 22:第一吊掛金屬配件(兼具止動構件的功能) 22a:止動構件 23:第二吊掛金屬配件 24:螺合部 25:墊片構件 26:密封構件 31:第一導流構件 34:第一頂板部 35:螺栓固定用的孔 32:第二導流構件 36:第二頂板部 37:插入部
[圖1]表示觸媒單元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2]表示將觸媒單元組裝於框狀外殼來製造觸媒盒之過程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3]表示觸媒盒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4]表示將觸媒盒、第一導流構件及第二導流構件予以組裝來製造觸媒反應器之過程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5]表示第一導流構件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6]表示第二導流構件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7]表示觸媒盒之其他一例的立體圖。 [圖8]表示觸媒盒之其他一例的立體圖。 [圖9]表示反應器內之構造之一例的側視圖。 [圖10]表示反應器內之構造之一例的前視圖。 [圖11]表示觸媒盒之其他一例的立體圖。 [圖12]表示製造觸媒反應器之過程之一例的圖。
10:觸媒單元
21:框狀外殼
22:第一吊掛金屬配件(兼具止動構件的功能)
23:第二吊掛金屬配件
24:螺合部
25:墊片構件
26:密封構件

Claims (9)

  1. 一種觸媒反應器,具有: 反應器通道,其可使燃燒排氣流動成為垂直下流; 至少兩根樑,其在反應器通道內水平地架設; 觸媒盒,其將觸媒單元組裝於長方體或立方體的框狀外殼而成; 第一導流構件;以及 第二導流構件, 觸媒盒,跨在兩根樑之間而被兩根樑給支撐,以框狀外殼的前面與後面相對地鄰接且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與左側面相對地鄰接的方式,在反應器通道內複數並排設置, 框狀外殼,具有:安裝在前面及/或後面之上部的止動構件、以及安裝在右側面及/或左側面的墊片構件, 第一導流構件,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前面與後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來安裝,且 第二導流構件,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來安裝。
  2. 一種觸媒反應器,具有: 反應器通道,其可使燃燒排氣流動成為垂直下流; 至少兩根樑,其在反應器通道內水平地架設; 觸媒盒,其將觸媒單元組裝於長方體或立方體的框狀外殼而成; 第一導流構件;以及 第二導流構件, 觸媒盒,跨在兩根樑之間而被兩根樑給支撐,以框狀外殼的前面與後面相對地鄰接且框狀外殼的右側面與左側面相對地鄰接的方式,在反應器通道內複數並排設置, 框狀外殼,具有:安裝在前面及/或後面之上部的第一吊掛金屬配件、安裝在後面及/或前面之上部的第二吊掛金屬配件、以及安裝在右側面及/或左側面的墊片構件, 第一導流構件,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前面與後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來安裝,且 第二導流構件,以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之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之間隙的方式來安裝。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觸媒反應器,其中,框狀外殼進一步具有密封構件,其安裝成將鄰接之觸媒盒之間的下部以及兩根樑之間予以密封。
  4. 一種觸媒盒,其用在請求項1所述之觸媒反應器, 是將觸媒單元組裝於長方體或立方體的框狀外殼而成, 框狀外殼,具有:安裝在前面及/或後面之上部的止動構件、以及安裝在右側面及/或左側面的墊片構件。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媒盒,其中,止動構件具有螺合部。
  6. 一種觸媒盒,其用在請求項2所述之觸媒反應器, 是將觸媒單元組裝於長方體或立方體的框狀外殼而成, 框狀外殼,具有:安裝在前面及/或後面之上部的第一吊掛金屬配件、安裝在後面及/或前面之上部的第二吊掛金屬配件、以及安裝在右側面及/或左側面的墊片構件。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觸媒盒,其中,第一吊掛金屬配件具有螺合部。
  8. 如請求項4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觸媒盒,其中,框狀外殼進一步具有密封構件,其安裝成將鄰接之觸媒盒之間的下部以及兩根樑之間予以密封。
  9. 如請求項4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觸媒盒,其中,框狀外殼進一步具有第二導流構件,其安裝成從上方塞住鄰接之觸媒盒的右側面與左側面之間的間隙。
TW110104561A 2020-02-06 2021-02-05 具防止積灰功能的觸媒反應器 TWI7865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9200A JP7356367B2 (ja) 2020-02-06 2020-02-06 灰堆積防止機能付き触媒反応器
JP2020-019200 2020-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3920A TW202133920A (zh) 2021-09-16
TWI786539B true TWI786539B (zh) 2022-12-11

Family

ID=77200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4561A TWI786539B (zh) 2020-02-06 2021-02-05 具防止積灰功能的觸媒反應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356367B2 (zh)
CN (1) CN115087494A (zh)
AT (1) AT525015B9 (zh)
TW (1) TWI786539B (zh)
WO (1) WO20211576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1142B2 (ja) 2022-01-14 2023-10-3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脱硝装置及びボイラ並びに脱硝装置の設置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9336A (ja) * 2001-01-26 2002-08-06 Babcock Hitachi Kk 垂直流ダウンフロー型触媒反応器
CN103002972A (zh) * 2010-07-08 2013-03-27 巴布科克日立株式会社 排烟脱硝装置
CN108883365A (zh) * 2016-03-24 2018-11-23 洋马株式会社 催化反应器及具备该催化反应器的船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4174B2 (ja) * 1977-08-31 1983-05-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排ガス処理法
JPS6017217Y2 (ja) * 1980-05-19 1985-05-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固気接触反応装置
JPS5826923U (ja) * 1981-08-19 1983-02-21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プレ−ト型排煙脱硝触媒装置
JPS5891441U (ja) * 1981-12-09 1983-06-21 バブコツク日立株式会社 触媒ブロツク
JPS58143828A (ja) * 1982-02-18 1983-08-26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脱硝反応器に於ける触媒の閉塞防止装置
JPS60183030U (ja) * 1984-05-15 1985-12-04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触媒バスケツト構造
JPH0714461B2 (ja) * 1986-02-15 1995-02-22 バブコツク日立株式会社 脱硝装置
JPH0450889Y2 (zh) * 1986-08-26 1992-12-01
JP4693537B2 (ja) * 2005-07-28 2011-06-01 千代田化工建設株式会社 排煙脱硫装置および排煙脱硫方法
JP2007152204A (ja) * 2005-12-02 2007-06-21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排ガス脱硝装置
JP2009106795A (ja) * 2007-10-26 2009-05-21 Babcock Hitachi Kk 排ガス処理用触媒
JP5743054B2 (ja) * 2010-11-29 2015-07-01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排ガス処理装置
JP6444329B2 (ja) * 2016-03-24 2018-12-26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触媒反応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船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9336A (ja) * 2001-01-26 2002-08-06 Babcock Hitachi Kk 垂直流ダウンフロー型触媒反応器
CN103002972A (zh) * 2010-07-08 2013-03-27 巴布科克日立株式会社 排烟脱硝装置
CN108883365A (zh) * 2016-03-24 2018-11-23 洋马株式会社 催化反应器及具备该催化反应器的船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7494A (zh) 2022-09-20
WO2021157690A1 (ja) 2021-08-12
AT525015B9 (de) 2024-01-15
AT525015A3 (de) 2023-05-15
JP2021122800A (ja) 2021-08-30
AT525015A2 (de) 2022-10-15
JP7356367B2 (ja) 2023-10-04
TW202133920A (zh) 2021-09-16
AT525015B1 (de) 2023-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6539B (zh) 具防止積灰功能的觸媒反應器
US11181029B2 (en) Frame elements for containing monoliths
US9034068B2 (en) Box filter with orientation device
CN105107378B (zh) 一种用于scr脱硝催化剂的模块箱及组装方法
CN103002972B (zh) 排烟脱硝装置
CN103118763A (zh) 用于处理废气的装置和方法
TW483998B (en) Rotor of a rotary regenerative air preheater and method of retrofitting the rotor
EP4257238A1 (en) Catalyst reactor equipped with ash deposition prevention function
TW202202223A (zh) 觸媒反應器
JP2008126148A (ja) 排ガス脱硝装置
JP2009106795A (ja) 排ガス処理用触媒
KR101041651B1 (ko) 일체형 복합 탈질시스템
CN220125903U (zh) 一种烟道紧凑式scr脱硝反应器
JP7262493B2 (ja) 脱硝反応器
CN105992639B (zh) 催化剂支座的免衬垫栅格模块及其模块化系统
RU2774933C2 (ru) Улучшенные рамные элементы для размещения монолитов
WO2023171823A1 (ja) 脱硝触媒構造体
CN206823806U (zh) 一种脱硝scr系统蜂窝式催化剂结构
JPH10115402A (ja) ホットビームを利用したサイレンサ
KR200443941Y1 (ko) 필터장치
KR20110000834A (ko) 일체형 복합 탈질시스템
TWI485355B (zh) Vertical flow downflow type smoke denitrification device
JPH11221447A (ja) 触媒反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