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2267B - 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 - Google Patents
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72267B TWI772267B TW105122430A TW105122430A TWI772267B TW I772267 B TWI772267 B TW I772267B TW 105122430 A TW105122430 A TW 105122430A TW 105122430 A TW105122430 A TW 105122430A TW I772267 B TWI772267 B TW I77226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ass
- layer
- thermoplastic resin
- less
- particles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21V7/28—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coatings
- F21V7/3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coatings the coatings comprising photoluminescent substan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6—Reflect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為提供一種具有優異反射特性之同時不易熱撓曲的白色反射薄膜。如此般之課題可藉由下述白色反射薄膜而達成,其係具有反射層A之白色反射薄膜,前述反射層A滿足下述a或b之任一者,a.由熱塑性樹脂A中為含有碳酸鈣粒子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所成,該碳酸鈣粒子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之質量為10質量%~70質量%;b.由熱塑性樹脂A中為含有碳酸鈣粒子及對該熱塑性樹脂A非相溶之樹脂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所成,該碳酸鈣粒子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5質量%~69質量%,該非相溶之樹脂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1質量%~40質量%,前述碳酸鈣粒子與前述非相溶之樹脂之合計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10質量%~70質量%,然後,前述碳酸鈣粒子之平均粒徑為0.1μm~1.2μm,從小粒徑側起累計而得的10%體積粒徑D10、50%體積粒徑D50及90%體積粒徑D90滿足(D90-D10)/D50≦1.6,薄膜之反射率為60%以上。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可適合使用作為反射板的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
面光源係於背面配置反射板,藉由如此般之反射板使來自於光源的光反射至前面,而提高光的取出效率並提升輝度。
例如,液晶顯示裝置(以下有稱為LCD之情形)之背光模組具有如下述之類型:於液晶顯示面板之背面具備有光源及反射薄膜之「直下型」背光模組;以及,於液晶顯示面板之背面配置背面為具備有反射板的導光板,並於如此般之導光板之側面具備有光源之「側光型」背光模組。作為光源,以往大多為使用CCFL,但近年由於低耗電化或薄型化而使用發光二極體(以下有稱為LED之情形),側光型LED背光或直下型LED背光為主流。側光型背光係具有可使LCD更薄型化之優點,另一方面,直下型LED背光係由於未使用導光板而成本低。
面光源,除此之外亦可作為用來照亮室內外
的照明用使用。
作為反射板為經常使用含有空孔的薄膜,其係於例如聚酯等的熱塑性樹脂中添加無機粒子或非相溶之樹脂,將其藉由延伸製膜而於內部形成空孔(專利文獻1~5)。
然而,如此般的反射板會因為來自於光源或外部環境的熱量或濕度,而有變形、撓曲之情形(以下有將如此般之撓曲稱為「熱撓曲」之情形)。當反射板撓曲時,將會產生面光源之輝度斑,例如在LCD中將會成為畫面之亮斑。
在此,為了解決如此般之熱撓曲問題,專利文獻6為將金屬層形成於由粒子所成的凹凸面上並將其作為反射面,藉此提唱即使是撓曲亦不易產生輝度斑之技術思想。又,於LCD之底面構件形成突起部以支撐反射板(專利文獻7)、或於反射板置入用來吸收撓曲的狹縫(專利文獻8),藉此來檢討反射板之撓曲之改善。然而,該等之加工皆會造成成本增加。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33072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1137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1-232369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3-88715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13-88716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02-100227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13-229185號公報
[專利文獻8]日本特開2014-22060號公報
大型顯示器係於背面底架(back chassis)具備有電路基板等,因而具有凹穴。本發明人發現,如此般之凹穴容易滞留熱量,因為如此般之熱量使得熱撓曲之問題更為顯著,而著眼於此問題。
有鑑於上述先前技術,本發明之課題為提供一種具有優異反射特性之同時即使是作為大型顯示器使用亦不易熱撓曲的白色反射薄膜。
本發明人為著眼於,含有空孔的薄膜中的空孔之存在將更容易產生熱撓曲。然而,單純減少空孔時,反射特性將會朝向減少之方向,故不宜。又著眼於,即使是藉由作為空孔形成劑的無機粒子之重量,但該重量越重時,將越容易產生熱撓曲。
即,本發明為了達成上述課題,而採用下述之構成。
[1].一種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係具有反射層A之白色反射薄膜,其特徵為:
前述反射層A滿足下述a或b之任一者,a.由熱塑性樹脂A中為含有碳酸鈣粒子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所成,該碳酸鈣粒子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之質量為10質量%以上、70質量%以下;b.由熱塑性樹脂A中為含有碳酸鈣粒子及對該熱塑性樹脂A非相溶之樹脂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所成,該碳酸鈣粒子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5質量%以上、69質量%以下,該非相溶之樹脂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1質量%以上、40質量%以下,前述碳酸鈣粒子與前述非相溶之樹脂之合計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10質量%以上、70質量%以下,前述碳酸鈣粒子之平均粒徑為0.1μm以上、1.2μm以下,從小粒徑側起累計而得的10%體積粒徑D10、50%體積粒徑D50及90%體積粒徑D90滿足(D90-D10)/D50≦1.6,薄膜之反射率為60%以上。
[2].如上述[1]之白色反射薄膜,其中,上述反射層A為a.由熱塑性樹脂A中為含有碳酸鈣粒子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所成,該碳酸鈣粒子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之質量為10質量%以上、70質量%以下。
[3].如上述[1]之白色反射薄膜,其中,上述反射層A為b.由熱塑性樹脂A中為含有碳酸鈣粒子及對該熱塑性樹脂A非相溶之樹脂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所成,該碳酸鈣粒子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5質量%
以上、69質量%以下,該非相溶之樹脂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1質量%以上、40質量%以下,前述碳酸鈣粒子與前述非相溶之樹脂之合計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10質量%以上、70質量%以下。
[4].如上述[1]~[3]中任一項之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具有上述反射層A、與進而於至少一側之表面的表面層C,前述表面層C由含有表面層粒子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所成,該表面層粒子之平均粒徑為2.0μm以上、50.0μm以下,該表面層粒子之含量對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之體積為3體積%以上、50體積%以下。
[5].如上述[1]~[4]中任一項之白色反射薄膜,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A為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6].如上述[5]之白色反射薄膜,其中,上述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之共聚合量對該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之全酸成分100莫耳%為1莫耳%以上、20莫耳%以下。
[7].如上述[1]~[6]中任一項之白色反射薄膜,其中,上述反射層A對白色反射薄膜之厚度100%之厚度比率為50%以上。
[8].如上述[1]~[7]中任一項之白色反射薄膜,其中,進而含有由熱塑性樹脂B或熱塑性樹脂組成物B所成的支撐層B。
[9].一種面光源,其特徵係使用上述[1]~[8]中任一項之白
色反射薄膜。
對此,專利文獻1係使用粒度分布之標準偏差為小的硫酸鋇,由於硫酸鋇之比重為重,故為容易產生熱撓曲之樣態。又,專利文獻2~5係使用碳酸鈣粒子,雖然有揭露該90%體積粒徑D90與10%體積粒徑D10之比D90/D10,但實際上並未檢討至如本發明般狹小的粒度分布之區域。進而,專利文獻皆未意識到有關於熱撓曲之課題,而未以如此般之觀點進行檢討。
藉由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具有優異反射特性之同時即使是作為大型顯示器使用亦不易熱撓曲的白色反射薄膜。
1‧‧‧底架
2‧‧‧白色反射薄膜、導光板、光學薄片之層積物
3‧‧‧正三角形型式之台
4‧‧‧重物
[圖1]表示本發明中使用於黏貼評價之構成體之示意圖。
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薄膜係具有:(樣態a)由熱塑性樹脂A中為含有特定樣態的碳酸鈣粒子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所成的反射層A;或
(樣態b)由熱塑性樹脂A中為含有特定樣態的碳酸鈣粒子及對該熱塑性樹脂A非相溶之樹脂(以下有稱為非相溶之樹脂之情形)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所成的反射層A。
以下對於構成本發明的各構成成分進形詳細說明。
本發明中的反射層A,係由熱塑性樹脂A中為含有碳酸鈣粒子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所成,或由熱塑性樹脂A中為含有碳酸鈣粒子與非相溶之樹脂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所成,如此般之碳酸鈣粒子及/或非相溶之樹脂係機能作為空孔形成劑並於層中含有空孔,而為呈現白色之層。尚,有將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與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總稱為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之情形。反射層A係藉由如此般之空孔而發揮反射機能。反射層A之波長550nm的反射率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90%以上,特佳為95%以上。藉此可容易使白色反射薄膜之反射率成為較佳範圍。
反射層A,如同上述般係於層中具有空孔者,如此般之空孔之體積對反射層A之體積所佔之比例(亦即,空孔體積率)為15體積%以上,以70體積%以下為較佳。藉由設定為如此般之範圍可提高反射率之提升效果,而容易得到如上述般之反射率。又,可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當空孔體積率過低時,會有難以得到較佳
反射率之傾向。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反射層A中的空孔體積率更佳為30體積%以上,特佳為40體積%以上。另一方面,過高時,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會有變低之傾向。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反射層A中的空孔體積率更佳為65體積%以下,特佳為60體積%以下。
空孔體積率係能夠藉由調整反射層A中的碳酸鈣粒子之大小或量、非相溶之樹脂之種類或量來達成。
作為構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A,可舉例如由聚酯、聚烯烴、聚苯乙烯、丙烯酸所成的熱塑性樹脂。其中,就可得到機械特性及熱安定性為優異的白色反射薄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聚酯。
作為如此般之聚酯,較佳為使用由二羧酸成分與二醇成分所成的聚酯。作為該二羧酸成分,可舉例對苯二甲酸成分、間苯二甲酸成分、2,6-萘二羧酸成分、4,4’-二苯基二羧酸成分、己二酸成分、癸二酸成分。作為二醇成分,可舉例乙二醇成分、1,4-丁二醇成分、1,4-環己烷二甲醇成分、1,6-己二醇成分。該等的聚酯之中亦以芳香族聚酯為較佳,特佳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及較佳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可為均聚物,但就將薄膜以單軸或雙軸進行延伸之際可抑制結晶化並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共聚合聚酯及進而的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作為共聚合成分,可舉例上述的二
羧酸成分或二醇成分,但就所謂的耐熱性為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為高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間苯二甲酸成分、2,6-萘二羧酸成分。共聚合成分之含有比例,係以聚酯的全二羧酸成分100莫耳%作為基準,例如在1莫耳%以上,較佳為2莫耳%以上,更佳為3莫耳%以上,特佳為7莫耳%以上,又,例如為20莫耳%以下,較佳為18莫耳%以下,更佳為15莫耳%以下,特佳為11莫耳%以下。藉由將共聚合成分之比例設定為該範圍,可使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為優異。又,熱尺寸安定性為優異。進而可更提升熱撓曲之抑制效果。
如此般之熱塑性樹脂A,融點較佳為200℃以上、280℃以下。藉此可更容易抑制熱撓曲。過低時,熱撓曲之抑制效果會有變低之傾向,過高時,操作會有變難之傾向。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又較佳為205℃以上,更佳為210℃以上,又,又較佳為275℃以下,更佳為265℃以下。
尚,作為構成本發明中的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A,亦可為較佳的熱塑性樹脂的聚酯、與和該聚酯為相異的其他的熱塑性樹脂之混合物。
本發明中反射層A係含有具備有特定樣態的碳酸鈣粒子來作為空孔形成劑。
本發明中的碳酸鈣粒子之平均粒徑為0.1μm
以上、1.2μm以下,又,(D90-D10)/D50為1.6以下。在此,D10、D50及D90係分別的碳酸鈣粒子的小粒徑側起累計而得的10%體積粒徑、50%體積粒徑及90%體積粒徑。藉由採用如此般樣態的碳酸鈣粒子,可具有高反射率之同時並抑制熱撓曲。即,當粗大空孔存在時,因此容易產生熱撓曲,反而是藉由採用平均粒徑小且粒度分布為銳狀(sharp)的碳酸鈣粒子,並使其成為內部存在有多數相對為小的空孔(以下有稱為微孔之情形)的薄膜之樣態,可抑制因粗大空孔所造成的熱撓曲。當粒度分布為寬廣時,變得會有粗大粒子之存在,因此容易形成粗大空孔。又,關於空孔與熱塑性樹脂之界面之量,可同時抑制該界面之量之減少而得到高反射率。更,由於碳酸鈣粒子之比重相對為小,故粒子與熱塑性樹脂之質量差或密度差為小,而不易在空孔以外之部分產生局部性的密度差。因此亦可抑制熱撓曲。
碳酸鈣粒子之平均粒徑若過大時,會有容易形成粗大空孔之傾向,而無法抑制熱撓曲。故平均粒徑較佳為1.1μm以下,又較佳為1.0μm以下,更佳為0.95μm以下,特佳為0.9μm以下。另一方面,過小時亦由於粒子彼此凝集而成為形成粗大空孔之原因,而非常難以得到如前述般的碳酸鈣粒子。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平均粒徑較佳為0.3μm以上,又較佳為0.5μm以上,更佳為0.6μm以上。
又,在其他的樣態中,碳酸鈣粒子之平均粒
徑若過大時,則熱撓曲之抑制將會變難,相反地,即使是過小,亦由於凝集而變得容易形成粗大空孔,熱撓曲之抑制將有變困難之情形,就熱撓曲抑制與反射率提升之均衡之觀點、及亦有成本之觀點,某程度上較大者亦有較佳之情形。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碳酸鈣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1.2μm以下,又較佳為1.18μm以下,更佳為1.15μm以下,又,較佳為0.6μm以上,又較佳為0.8μm以上,更佳為1.01μm以上,特佳為1.02μm以上,最佳為1.05μm以上。
(D90-D10)/D50,就上述之觀點而言,以越小者為越佳,又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1.4以下。理論上下限為0,但實際上以0.1以上為較佳。
為使滿足如上述般之樣態,本發明中作為碳酸鈣粒子特佳為採用由合成碳酸鈣所成之粒子(以下亦有稱為合成碳酸鈣粒子之情形)。作為碳酸鈣粒子有由天然碳酸鈣所成之粒子(以下亦有稱為天然碳酸鈣粒子之情形)、與合成碳酸鈣粒子,通常為使用天然碳酸鈣粒子。然而,天然碳酸鈣粒子時將有難以滿足上述樣態之傾向,而有難以達成本發明之課題之傾向。
作為使碳酸鈣粒子含有於聚酯樹脂中之方法,可使用以往公知的各種方法。作為該代表性之方法,可舉例下述般之方法。
(甲)在聚酯樹脂之合成時之酯化階段或是酯交換反應結束後進行添加之方法。
(乙)對所得之聚酯樹脂進行添加並進行熔融混練之方法。
(丙)在上述(甲)或(乙)之方法中,對聚酯樹脂添加大量的碳酸鈣粒子來製造母粒,將母粒與作為稀釋聚合物的聚酯樹脂進行混練,使聚酯樹脂中含有指定量的碳酸鈣粒子之方法。
(丁)直接使用上述(丙)之母粒之方法。
本發明中的碳酸鈣粒子,較佳為藉由表面處理劑來施予表面處理。藉此,可使碳酸鈣粒子表面之Ca活性鈍化,使成為表面之Ca活性為鈍化的碳酸鈣粒子,可更抑制氣痕(gas mark)之產生。作為如此般之表面處理劑,可舉例磷酸、亞磷酸、膦酸、或該等的衍生物等的磷化合物、及、硬脂酸等的脂肪酸、矽烷偶合劑等。本發明中,其中較佳為藉由磷化合物的表面處理,做為如此般之磷化合物,具體而言較佳可舉例如磷酸、亞磷酸、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苯酯、磷酸單或二甲酯、亞磷酸三甲酯、甲基膦酸、甲基磺酸二乙酯、苯基膦酸二甲酯、苯基膦酸二乙酯等。其中,以磷酸、亞磷酸及該等的酯成形衍生物為較佳。本發明中,最佳為以磷酸三甲酯來進行表面處理。該等磷化合物可單獨使用,又亦可併用2種以上。
碳酸鈣粒子之表面處理方法未特別限定,可採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藉由磷化合物來施予表面處理
時,較佳為採用將磷化合物與碳酸鈣粒子以物理性混合之方法(物理性混合方法)。作為如此般之物理性混合方法未特別限定,可舉例如下述方法:使用例如輥轉動磨機、高速旋轉式粉碎機、球磨機、噴射磨機等的各種粉碎機,將碳酸鈣粉碎之同時以磷化合物進行表面處理之方法;或,使用容器本身會旋轉的容器旋轉型混合機、在固定容器內為具有旋轉翼或可吹入氣流的容器固定型混合機等,來進行表面處理之方法。具體而言較佳為諾塔混合器、螺條混合機、亨舍爾攪拌機等的混合機。
又,此時的處理條件未特別限定,就碳酸鈣粒子對聚酯之分散性、聚酯之高溫滞留時之異物產生、發泡之觀點而言,處理溫度較佳為30℃以上,更佳為50℃以上,特佳為90℃以上。處理時間以設定為5小時以內為較佳,更佳為3小時以內,特佳為2小時以內。又,磷化合物可與碳酸鈣粒子同時混合,又,亦可事先裝入碳酸鈣粒子後再添加磷化合物。此時,可使磷化合物滴下、亦可使其噴霧,進而亦可使其溶解或分散於水或醇等中。
又,本發明中,亦可將碳酸鈣粒子之表面處理劑添加、調配於聚酯中,接著,對此添加碳酸鈣粒子來進行碳酸鈣之表面處理。例如可在聚酯之製造(即,聚合反應之結束)為止之任意階段、或在聚合反應結束後至進行熔融混練為止之階段添加表面處理劑。
上述表面處理步驟中的表面處理劑之添加量,只要是可使碳酸鈣粒子表面之Ca活性充分鈍化之量
即可,例如磷元素之量對碳酸鈣粒子之質量為0.1質量%以上之量。另一方面,當過度添加時,薄膜中會殘留大量的磷化合物,就環境之觀點而言為不宜,又,就可抑制在擠壓機內等的碳酸鈣粒子彼此之凝集之觀點而言,較佳為5質量%以下,又較佳為2質量%以下,更佳為1質量%以下,特佳為0.5質量%以下。
本發明中的樣態b中,反射層A係含有非相溶之樹脂來作為空孔形成劑。
作為如此般之非相溶之樹脂,只要是與構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A為非相溶即可,未特別限定。例如當熱塑性樹脂A為聚酯時,較佳為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的聚烯烴樹脂、環烯烴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丙烯酸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丙烯腈樹脂、聚苯硫醚樹脂、氟樹脂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2種類以上。又,可為均聚物亦可為共聚物。特別是與熱塑性樹脂A(作為如此般之熱塑性樹脂A較佳為聚酯)之臨界表面張力差越大者越佳。又,較佳為不易因延伸後的熱處理而造成變形的樹脂。具體而言,較佳為聚烯烴系樹脂。作為聚烯烴系樹脂,可舉例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的聚烯烴樹脂、及該等的共聚物。該等之中,特佳為環烯烴共聚物的乙烯與雙環烯烴之共聚物。
又,非相溶之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較佳為
180℃以上、220℃以下,更佳為190℃以上、220℃以下。玻璃轉移溫度較180℃為低之區域時,在薄膜製造步驟中的熱處理步驟中,於延伸時所展現出的空孔會變形,而引起空孔尺寸之不均勻性,會有容易形成粗大空孔之傾向,熱撓曲抑制之提升效果會有變低之傾向。又,較220℃為高之區域時,在與構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A進行熔融混練之際,非相溶之樹脂無法充分熔融而有難以促進微分散化之傾向,因此熱撓曲抑制之提升效果亦有變低之傾向。尚,控制非相溶之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之方法,例如藉由控制直鏈的烯烴部(作為如此般之烯烴部例如乙烯部)、與環烯烴部(作為如此般之環烯烴部例如亞甲基-降莰烯部)之共聚合比率,可任意地變更該玻璃轉移溫度,例如為了提高玻璃轉移溫度,可藉由提高環烯烴部之共聚合比率來達成。
作為較佳使用的非相溶之樹脂,可舉例Polyplastics公司的TOPAS(註冊商標)COC系列,例如grade 6017S-04等。
樣態a中,反射層A係由含有碳酸鈣粒子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所成者,如此般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中的碳酸鈣粒子之含量,以如此般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1之質量作為基準是10質量%以上、70質量%以下。藉此可容易成為上述較佳的空孔體積率,因而可成為高反射
率。又,可抑制熱撓曲。進而,可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若含量過少時,反射率將會變低。另一方面,當含有率過多時,空孔會變得過多而無法抑制熱撓曲。就該等之觀點而言,含量較佳為15質量%以上,又較佳為20質量%以上,又,較佳為60質量%以下,又較佳為50質量%以下。
樣態b中,構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中的碳酸鈣粒子之含量,以如此般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作為基準是5質量%以上、69質量%以下。藉此可容易成為上述較佳的空孔體積率,且藉此可使成為高反射率。又,可抑制熱撓曲。進而,可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含量若過少時,反射率會變低。另一方面,含有率若過多時,空孔會變多而無法抑制熱撓曲。就該等之觀點而言,含量較佳為10質量%以上,又較佳為15質量%以上,又,較佳為60質量%以下,又較佳為50質量%以下。
樣態b中,構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中的非相溶之樹脂之含量,以如此般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作為基準是1質量%以上、40質量%以下。藉此可以抑制熱撓曲之狀態下而容易成為上述較佳的空孔體積率,且藉此可使成為高反射率。進而,可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含量若過少時,反射率會變低。另
一方面,含有率若過多時,空孔會變多而無法抑制熱撓曲。又,薄膜中存在著大量的耐熱性相對為低的非相溶之樹脂,因此亦有難以抑制熱撓曲之傾向。就該等之觀點而言,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又較佳為10質量%以上,又,較佳為35質量%以下,又較佳為30質量%以下。
樣態b中,構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中的碳酸鈣粒子與非相溶之樹脂之合計含量,以如此般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作為基準是10質量%以上、70質量%以下。藉此可以抑制熱撓曲之狀態下而容易成為上述較佳的空孔體積率,且藉此可使成為高反射率。進而,可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合計含量若過少時,反射率會變低。另一方面,合計含有率若過多時,上述碳酸鈣粒子之含量過多時或非相溶之樹脂之含量過多時為相同之理由,將無法抑制熱撓曲。就該等之觀點而言,含量較佳為15質量%以上,又較佳為20質量%以上,又,較佳為65質量%以下,又較佳為60質量%以下。
反射層A(此即可為構成該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在不妨礙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可含有其他的成分的例如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螢光增白劑、蠟。又,只要是不妨礙本發明目的,可含有與上述碳酸鈣粒子或非相溶之樹脂為相異的粒子或樹脂等的空孔
形成劑。
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薄膜,可進而於上述反射層A具有由熱塑性樹脂B或熱塑性樹脂組成物B所成的支撐層B,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B」係於熱塑性樹脂B中添加粒子等而成者。藉由如此般之支撐層B,可提升延伸製膜性,或可進而抑制熱撓曲。較佳如下:將空孔為較反射層A少的支撐層B、或耐熱性為盡可能高的組成所成的支撐層B設置於反射層A之至少單面,藉此可進而抑制因熱量所造成的局部性變形,並可進而抑制熱撓曲。
以下,對於本發明中的支撐層B進行詳述。
作為構成本發明中的支撐層B的熱塑性樹脂B,可使用與上述構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A為相同的熱塑性樹脂。其中,就得到機械特性及熱安定性為優異的白色反射薄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聚酯。
作為如此般之聚酯,可使用與上述反射層A中的聚酯為相同的聚酯。該等的聚酯之中,就得到機械特性及熱安定性為優異的白色反射薄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芳香族聚酯,特佳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及較佳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可為均聚物,但就抑制將薄膜進行單軸或雙軸延伸時之結晶化,並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
之觀點而言,以共聚合聚酯及進而的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較佳。作為如此般之共聚合成分,可舉例在反射層A之項中所述的二羧酸成分或二醇成分,但就所謂的耐熱性為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為高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間苯二甲酸成分、2,6-萘二羧酸成分。共聚合成分之含有比例,以聚酯之全二羧酸成分100莫耳%作為基準,例如為1莫耳%以上,較佳為2莫耳%以上,更佳為3莫耳%以上,特佳為12莫耳%以上,又,例如為20莫耳%以下,較佳為18莫耳%以下,更佳為17莫耳%以下,特佳為16莫耳%以下。藉由將共聚合成分之比例設定為該範圍,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為優異。又,熱尺寸安定性為優異。進而,可更提升熱撓曲之抑制效果。
如此般之熱塑性樹脂B,融點較佳為190℃以上、280℃以下。藉此可更容易抑制熱撓曲。過低時,熱撓曲之抑制效果會有變低之傾向,過高時,操作會有變困難之傾向。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又較佳為195℃以上,更佳為200℃以上,又,又較佳為275℃以下,更佳為270℃以下。
尚,作為構成本發明中的支撐層B的熱塑性樹脂B,可為較佳的熱塑性樹脂的聚酯、與和該聚酯為相異的其他的熱塑性樹脂之混合物。
在不妨礙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支撐層B係可由上述
熱塑性樹脂B中為含有任意成分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B所成者。作為如此般之任意成分,可舉例如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螢光增白劑、蠟等。
又,在不妨礙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支撐層B可含有在反射層A所舉例的空孔形成劑來作為任意成分,藉由設定為如此般之樣態,可提高反射率之提升效果。相反地,減少支撐層B中的空孔形成劑之含量,或不含有空孔形成劑時,將可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就該等的之觀點而言,支撐層B中的空孔體積率(如此般之空孔體積率為支撐層B中的空孔之體積對支撐層B之體積之比例)較佳為0體積%以上、未滿15體積%,更佳為5體積%以下,特佳為3體積%以下。特別是由於本發明中可同時提高反射特性與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故以同時採用上述反射層A中的較佳空孔體積率、與如此般之支撐層B中的較佳空孔體積率為特佳。
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薄膜可於薄膜之至少一側之表面具有表面層C,該表面層C係由含有表面層粒子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所成者。藉由如此般之表面層C,可賦予反射光擴散性,或與導光板接觸時可確保與導光板之間隙,或可賦予抑制導光板之受傷之機能。為了發揮如此般的效果,表面層C在薄膜中係在反射面側,在背光模組中係在光源側或導光板側。又,為了發揮如此般的效果,如此般
之表面層粒子之平均粒徑為2.0μm以上、50.0μm以下,又,含量對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之體積為3體積%以上、50體積%以下。
又,為了發揮上述效果,在表面層C之表面且與反射層A為相反側之表面較佳藉由上述表面層粒子來形成突起,作為如此般之表面之樣態,以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計算時較佳為0.1μm以上、6.0μm以下之範圍,以十點平均粗糙度Rz計算時較佳為3.0μm以上、40.0μm以下之範圍。如此般之Ra與Rz,以位於雙方之如此般之範圍內為較佳。
以下,對於本發明中的表面層C進行詳述。
作為構成本發明中的表面層C的熱塑性樹脂C,可使用與上述構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A為相同的熱塑性樹脂。其中,就得到機械特性及熱安定性為優異的白色反射薄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聚酯。
作為如此般之聚酯,可使用與上述反射層A中的聚酯為相同的聚酯。該等的聚酯之中,就得到機械特性及熱安定性為優異的白色反射薄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芳香族聚酯,特佳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及較佳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可為均聚物,但就抑制將薄膜進行單軸或雙軸延伸時之結晶化,並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之觀點而言,以共聚合聚酯及進而的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
乙二酯為較佳。作為如此般之共聚合成分,可舉例在反射層A之項中所述的二羧酸成分或二醇成分,但就所謂的耐熱性為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為高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間苯二甲酸成分、2,6-萘二羧酸成分。共聚合成分之含有比例,以聚酯之全二羧酸成分100莫耳%作為基準,例如為1莫耳%以上,較佳為2莫耳%以上,更佳為3莫耳%以上,特佳為12莫耳%以上,又,例如為20莫耳%以下,較佳為18莫耳%以下,更佳為17莫耳%以下,特佳為16莫耳%以下。藉由將共聚合成分之比例設定為該範圍,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為優異。又,熱尺寸安定性為優異。進而,可更提升熱撓曲之抑制效果。
如此般之熱塑性樹脂C,融點較佳為225℃以上、260℃以下。藉此可更容易抑制熱撓曲。過低時,熱撓曲之抑制效果會有變低之傾向,過高時,操作會有變困難之傾向。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又較佳為230℃以上,更佳為235℃以上,又,又較佳為258℃以下,更佳為256℃以下。
尚,作為構成本發明中的表面層C的熱塑性樹脂C,可為較佳的熱塑性樹脂的聚酯、與和該聚酯為相異的其他的熱塑性樹脂之混合物。
本發明中,藉由具有表面層C,可賦予反射光擴散性。又,在與導光板接觸使用之際,可賦予確保與導光板
之間隙、或抑制導光板之受傷之效果。
首先,對於賦予反射光擴散性之情形時為較佳的表面層粒子之樣態進行說明。本樣態適合於直下型背光模組,特別是適合於具有具備鏡頭蓋的光源(作為如此般之光源較佳為LED光源)的直下型背光模組。
在如此之情形中,為了更良好地發揮上述效果,表面層C之外側表面之Ra較佳為0.1μm以上,又較佳為0.2μm以上,又,較佳為3.0μm以下,又較佳為2.7μm以下。Rz較佳為3.0μm以上,又較佳為4.0μm以上,又,較佳為15.0μm以下,又較佳為13.0μm以下。尚,如此般之表面之樣態可參考後述的表面層粒子之平均粒徑或含量予以適當調整來達成。
此時,作為使用於表面層C的表面層粒子,平均粒徑較佳為2.0μm以上、40.0μm以下。藉由設定為如此般的樣態,可容易提升反射光之擴散性。平均粒徑若過小時,會有難以形成突起之傾向,而反射光之擴散性有變小之傾向。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表面層粒子之平均粒徑又較佳為2.5μm以上,更佳為3.0μm以上,又更佳為3.5μm以上,特佳為4.0μm以上。另一方面,所使用的表面層粒子若過大時,在生產薄膜之際會有容易使濾器等堵塞之傾向,又,表面層粒子會有容易自表面層C脫落之傾向。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又較佳為35.0μm以下,更佳為30.0μm以下,又更佳為25.0μm以下,特佳為20.0μm以下。
又,為了更容易發揮表面層C的上述機能,表面層C的表面層粒子之含量,以表面層C(此即可為構成表面層C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之體積作為基準,較佳為3體積%以上、50體積%以下。含量若過少時,反射光之擴散性會有變小之傾向。另一方面,過多時,會有容易產生濾器之堵塞之傾向,又,表面層粒子會有容易脫落之傾向。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含量又較佳為5體積%以上,更佳為6體積%以上,特佳為10體積%以上,又,又較佳為45體積%以下,更佳為40體積%以下,更佳為35體積%以下,特佳為30體積%以下。
本發明中,使用於表面層C的表面層粒子,不論其種類皆可,可為有機粒子、無機粒子、或有機無機複合粒子。更具體而言對於特佳的樣態進行說明時,作為較佳的有機粒子,可舉例如聚四氟乙烯般的含氟樹脂粒子、高耐熱尼龍粒子、高耐熱丙烯酸粒子等。又,作為較佳的無機粒子,可舉例氧化鈦粒子、硫酸鋇、碳酸鈣、氧化鋅粒子、氧化鋯粒子、氧化鋁粒子、矽石粒子等。
其中,較佳為凝集粒子,更佳為凝集無機粒子,特佳為凝集矽石粒子。藉由採用如此般較佳的表面層粒子,可使成為較佳的擴散性。此係本發明中為藉由採用凝集粒子來作為表面層C之表面層粒子,由於亦可期望凝集粒子中的光之擴散,而認為可更提升反射光之擴散性,故為較佳。又,藉由採用凝集粒子亦具有下述般之效果:可更抑制製膜延伸時之破斷不良、或抑制利用自我回收原
料來生產薄膜時之破斷不良或對於光學特性之影響。
又,上述的無機粒子及高耐熱尼龍粒子、高耐熱丙烯酸粒子亦具有所謂的,即使是加熱加工亦不易造成熔融或氣體之產生之效果。進而,就所謂的表面層C之形成之際不易產生粒度分布或形狀之變化之觀點而言,亦為較佳。
接著,對於賦予確保與導光板之間隙、抑制導光板之受傷之機能之情形時為較佳的表面層粒子之樣態進行說明。本樣態特別適合於具備導光板的側光型背光模組。
在如此之情形中,為了更良好地發揮上述效果,表面層C之外側表面之Ra較佳為1.0μm以上,又較佳為1.5μm以上,又,較佳為6.0μm以下,又較佳為5.5μm以下。Rz較佳為6.0μm以上,又較佳為6.5μm以上,又,較佳為40.0μm以下,又較佳為35.0μm以下。尚,如此般之表面之樣態可參考後述的表面層粒子之平均粒徑或含量予以適當調整來達成。
此時,作為使用於表面層C的表面層粒子,平均粒徑較佳為3.0μm以上、50.0μm以下。藉由設定為如此般的樣態,可容易確保與導光板之間隙及抑制導光板之受傷。平均粒徑若過小時,會有難以形成突起之傾向,而會有難以確保與導光板之間隙之傾向。又,會有容易使導光板受傷之傾向。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表面層粒子之平均粒徑又較佳為3.5μm以上,更佳為4.0μm以上,又更
佳為4.5μm以上,特佳為5.0μm以上。另一方面,所使用的表面層粒子若過大時,在生產薄膜之際會有容易使濾器堵塞之傾向,又,容易會有表面層粒子之脫落或因此所造成的導光板受傷之傾向。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又較佳為48.0μm以下,更佳為46.0μm以下,更佳為44.0μm以下,特佳為42.0μm以下。
又,為了更容易滿足表面層C表面的上述表面之樣態,表面層C的表面層粒子之含量,以表面層C(此即可為構成表面層C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之體積作為基準,較佳為3體積%以上、50體積%以下。含量若過少時,會有難以確保與導光板之間隙或抑制導光板之受傷之傾向。另一方面,過多時,會有容易產生濾器之堵塞之傾向,又,表面層粒子會有容易脫落之傾向。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含量又較佳為5體積%以上,更佳為6體積%以上,特佳為10體積%以上,又,又較佳為45體積%以下,更佳為40體積%以下,更佳為35體積%以下,特佳為30體積%以下。
本發明中,使用於表面層C的表面層粒子,不論其種類皆可,可為有機粒子、無機粒子、或有機無機複合粒子。更具體而言對於特佳的樣態進行說明時,作為較佳的有機粒子,可舉例如聚四氟乙烯般的含氟樹脂粒子、高耐熱尼龍粒子、高耐熱丙烯酸粒子等。又,作為較佳的無機粒子,較佳為凝集無機粒子。作為該凝集無機粒子,可舉例凝集氧化鈦粒子、凝集硫酸鋇粒子、凝集碳酸
鈣粒子、凝集氧化鋅粒子、凝集氧化鋯粒子、凝集氧化鋁粒子、凝集矽石粒子等。其中,較佳為凝集矽石粒子。
藉由採用如此般較佳的表面層粒子,確保與導光板之間隙及抑制導光板之受傷之效果為更優異。此係本發明中為藉由採用凝集粒子來作為無機粒子,表面層粒子為具有適度的柔軟性,而認為可確保與導光板之間隙之同時更提升抑制導光板之受傷之效果,故為較佳。又,藉由採用凝集粒子亦具有下述般之效果:可更抑制製膜延伸時之破斷不良、或抑制利用自我回收原料來生產薄膜時之破斷不良或對於光學特性之影響。
又,上述的無機粒子及高耐熱尼龍粒子、高耐熱丙烯酸粒子亦具有所謂的,即使是加熱加工亦不易造成熔融或氣體之產生之效果。進而,就所謂的表面層C之形成之際不易產生粒度分布或形狀之變化之觀點而言,亦為較佳。
在不妨礙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表面層C係可由上述熱塑性樹脂C中為含有任意成分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所成者。作為如此般之任意成分,可舉例如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螢光增白劑、蠟等。
又,在不妨礙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表面層C可含有在反射層A所舉例的空孔形成劑來作為任意成分,藉由設定為如此般之樣態,可提高反射率之提升效
果。相反地,減少表面層C中的空孔形成劑之含量,或不含有空孔形成劑時,將可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就該等的之觀點而言,表面層C中的空孔體積率(如此般之空孔體積率為表面層C中的空孔之體積對表面層C之體積之比例)較佳為0體積%以上、未滿15體積%,更佳為5體積%以下,特佳為3體積%以下。特別是由於本發明中可同時提高反射特性與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故以同時採用上述反射層A中的較佳空孔體積率、與如此般之表面層C中的較佳空孔體積率為特佳。
本發明中的白色反射薄膜之厚度較佳為155μm以上、350μm以下。在此,若白色反射薄膜僅由反射層A所成時,如此般之厚度為反射層A之厚度。藉此可提高反射率之提升效果。又,可提高熱撓曲抑制之提升效果。過薄時,反射率之提升效果會變低,又,熱撓曲抑制之提升效果會變低,另一方面,過厚時,非有效率的。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又較佳為160μm以上,更佳為170μm以上,特佳為180μm以上,又,又較佳為340μm以下,更佳為330μm以下,特佳為320μm以下。
將白色反射薄膜全體之厚度設為100%時反射層A之厚度比率,只要較佳為50%以上即可,又較佳為60%以上,更佳為70%以上,又,又較佳為95%以下,更佳為90%以下。在此,若反射層A為具有複數時,如此般
之厚度比率為合計厚度之比率。又,具有支撐層B時,該厚度比率較佳為5%以上,又較佳為10%以上,又,較佳為50%以下,又較佳為40%以下,更佳為30%以下。在此,若支撐層B為具有複數時,如此般之厚度比率為合計厚度之比率。藉此可使反射特性或延伸製膜性等的各特性之均衡更為良好。又,可使該等的均衡更為良好之同時更提高熱撓曲抑制之提升效果。
本發明中的支撐層B之厚度較佳為2μm以上、80μm以下。在此,薄膜中若具有複數的支撐層B時,如此般之厚度為合計厚度。藉此可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又,可提高熱撓曲之抑制效果。進而可降低熱收縮。支撐層B若過薄時,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會有變低之傾向。又,熱撓曲之抑制效果會有變低之傾向。另一方面,即使是過厚上述效果亦未有太大之改變,非有效率的。就該等之觀點而言,支撐層B之厚度(合計厚度)又較佳為5μm以上,更佳為10μm以上,又,又較佳為70μm以下,更佳為65μm以下。
又,在反射層A之反射面側若具有支撐層B時,該支撐層B之厚度會影響反射率。即,反射層A之反射面側之支撐層B之厚度過厚時,反射率之提升效果會有變低之傾向。另一方面,過薄時,抑制反射層A之碳酸鈣粒子脫落之效果、或抑制因反射層A之碳酸鈣所造成的裝置或其他構件之受傷之效果會有變低之傾向。就該等之觀點而言,支撐層B之厚度較佳為1μm以上、40μm以
下,又較佳為2.5μm以上,更佳為5μm以上,又,又較佳為35μm以下,更佳為32.5μm以下。在此,如此般之厚度為支撐層B之1層之厚度。
白色反射薄膜若具有反射層A與支撐層B時,將該層積構成以反射層A表示為A、支撐層B表示為B時,可舉例B/A之2層構成、A/B/A或B/A/B之3層構成、B/A/B/A或B/A/B’/A之4層構成、又具有相同的A與B為5層以上之多層構成。尚,上述中的B’為表示與支撐層B為相同之構成的其他構成的支撐層B’。特佳為B/A之2層構成、A/B/A、B/A/B之3層構成。最佳為B/A/B之3層構成,延伸製膜性為更優異。又,表背面的支撐層B之厚度範圍越近時,越難產生捲曲等的問題。
本發明中,除了反射層A與支撐層B以外,在不損及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亦可具有其他之層。例如亦可具有用來賦予抗靜電性或導電性、紫外線耐久性等的機能之層。如此般之層較佳為塗佈層。又,為了賦予反射光擴散性,或為了確保與導光板之間隙,亦可在反射面側之至少單面之最表面具有含有珠粒之珠粒層。尚,表面層C為珠粒層之較佳一樣態。
若具有表面層C時,本發明中的表面層C之厚度較佳為5μm以上、70μm以下。在此,薄膜中若具有複數的表面層C時,如此般之厚度為在光源側或導光板側之1層之厚度。藉此可更容易發揮表面層C之上述之效果。過薄時,容易產生表面層粒子之脫落,另一方面,過
厚時,有難以形成突起之傾向,而有難以發揮上述之效果之傾向。又經濟性為非有效率的。就如此般之觀點而言,更佳為10μm以上,又,60μm以下。
白色反射薄膜若具有反射層A與表面層C時,該層積構成以反射層A表示為A、表面層C表示為C時,可舉例C/A之2層構成、C/A/C之3層構成、C/A/C/A或C/A/C’/A之4層構成、又具有相同的A與C為5層以上之多層構成。尚,上述中不未於表面之C,係表示與表面層C為相同構成的內面層C。又C’為表示與表面層C為相同之構成的其他構成的表面層C’。特佳為C/A之2層構成、C/A/C之3層構成。最佳為C/A/C之3層構成,延伸製膜性為更優異。又,表背面之表面層C之厚度範圍越近時,越難產生捲曲等的問題。
又,白色反射薄膜若具有反射層A、支撐層B及表面層C時,該層積構成以支撐層B表示為B時,可舉例C/B/A或C/A/B之3層構成、C/A/B/A或C/B/A/B之4層構成、C/B/A/B/A或C/B/A/B’/A之5層構成、又在具有相同的A與B為6層以上之多層構成之至少單面之表面具有表面層C之多層構成。尚,上述中B’為表示與支撐層B為相同之構成的其他構成的支撐層B’。特佳為C/B/A、C/A/B之3層構成、C/A/B/A、C/B/A/B之4層構成。最佳為C/B/A/B之4層構成,延伸製膜性為更優異。又,表背面的支撐層B之厚度範圍越近時,越難產生捲曲等的問題。
以下說明製造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薄膜之方法之一例。
在製造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薄膜時,反射層A較佳藉由熔融擠壓法來形成。又,白色反射薄膜若為反射層A與支撐層B之層積構成之情形、或反射層A與表面層C之層積構成之情形、或反射層A與支撐層B與表面層C之層積構成之情形時,該等各層較佳藉由共擠壓法來層積並製造。藉此可提高延伸製膜性之提升效果。又,反射層A與支撐層B、或反射層A與表面層C、或反射層A與支撐層B與表面層C,以藉由共擠壓法來直接層積為較佳。如此般藉由共擠壓法來進行層積,可提高各層之界面密著性,此外亦無需經過用來貼合薄膜、或薄膜之製膜後再形成支撐層B或表面層C之步驟,故可廉價、容易地進行量產。
以下對於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薄膜之更具體製法之一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如此般之製法,又,亦可參考下述內容來對於其他之樣態進行相同之製造。此時,若不包含擠壓步驟時,以下的「熔融擠壓溫度」只要解讀為例如「熔融溫度」即可。尚,在此所使用的聚酯之融點設為Tm(單位:℃)、玻璃轉移溫度設為Tg(單位:℃)。
具有反射層A與支撐層B之情形,且作為構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A及構成支撐層B的熱塑性樹
脂B為採用聚酯,作為層積方法為採用共擠壓法時,首先,作為用來形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若作為熱塑性樹脂A為採用聚酯時,此亦稱為聚酯組成物A),準備混合有聚酯、碳酸鈣粒子、若含有非相溶之樹脂時的作為非相溶之樹脂的環烯烴、與其他的任意成分者。又,作為用來形成支撐層B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B(若作為熱塑性樹脂B為採用聚酯時,此亦稱為聚酯組成物B),準備混合有聚酯、與其他的任意成分者。在此,關於支撐層B亦可使用未添加其他的任意成分的熱塑性樹脂B(作為如此般之熱塑性樹脂B,例如聚酯)。將該等聚酯組成物乾燥並於充分將水分除去後來使用。
又,具有反射層A與表面層C之情形,且作為構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A及構成表面層C的熱塑性樹脂C為採用聚酯,作為層積方法為採用共擠壓法時,首先,作為用來形成反射層A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若作為熱塑性樹脂A為採用聚酯時,此亦稱為聚酯組成物A),準備混合有聚酯、碳酸鈣粒子、與其他的任意成分者。又,作為用來形成表面層C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若作為熱塑性樹脂C為採用聚酯時,此亦稱為聚酯組成物C),準備混合有聚酯、表面層粒子、與其他的任意成分者。將該等聚酯組成物乾燥並於充分將水分除去後來使用。
接著,將已乾燥的聚酯組成物投入至分別的擠壓機並進行熔融擠壓。熔融擠壓溫度必須為Tm以上,
只要設定為Tm+40℃左右即可。
又此時,使用於薄膜之製造的聚酯組成物,特別是使用於反射層A的聚酯組成物A,以使用線徑15μm以下的不銹鋼細線做成的平均篩孔距1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不織布型濾器來進行過濾為佳。藉由進行該過濾,可抑制通常為凝集並容易形成粗大凝集粒子的粒子之凝集,而得到粗大異物少的薄膜。然後,藉由抑制凝集的粒子,可容易形成微孔,而更抑制熱撓曲。尚,不織布之平均篩孔距較佳為15μm以上,更佳為20μm以上,又,較佳為50μm以下,更佳為40μm以下。又,關於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較佳為35μm以上,更佳為40μm以上,又,較佳為70μm以下,更佳為60μm以下。過濾後的聚酯組成物,以熔融的狀態下藉由使用供料頭(feed block)的同時多層擠壓法(即,共擠壓法),從模具以多層狀態擠出,來製造未延伸層積薄片。將從模具被擠出的未延伸層積薄片,於鑄造滾筒(casting drum)下冷卻固化並形成未延伸層積薄膜。
接著,將該未延伸層積薄膜以輥加熱、紅外線加熱等加熱,在製膜機械軸方向(以下,有稱為縱方向或長邊方向或MD之情形)延伸得到縱延伸薄膜。該延伸較佳為利用2個以上輥的轉速差來進行。縱延伸後的薄膜,接著被引導至拉幅機(tenter),在垂直於縱方向與厚度方向之方向(以下,有稱為橫方向或寬度方向或TD之情形)延伸,而形成雙軸延伸膜。
作為延伸溫度為聚酯之Tg以上,較佳為構成反射層A的聚酯之Tg以上、Tg+30℃以下的溫度來進行為佳,延伸製膜性為更優異,又可較佳形成空孔。又,作為延伸倍率,縱方向、橫方向皆較佳為2.5~4.3倍,更佳為2.7~4.2倍。延伸倍率過低時,薄膜之厚度不均會有變差之傾向,又有不易形成空孔之傾向,另一方面,過高時,製膜中會有容易產生破斷之傾向。尚,在實施縱延伸之後進行橫延伸之類的逐步雙軸延伸時,第2段(即,此情形為橫延伸)之延伸溫度較第1段之延伸溫度還要高10~50℃左右為較佳。這是由於因第1段之延伸造成配向而使得單軸薄膜的Tg升高之緣故。
又,在各延伸之前較佳將薄膜進行預熱。例如橫延伸之預熱處理,可以從比聚酯(此較佳為構成反射層A的聚酯)之Tg+5℃更高之溫度開始緩慢升溫。橫延伸過程中的升溫可以是連續的,亦可以是階段性的(亦稱為逐步的),但通常是逐步升溫。例如將拉幅機的橫延伸區沿著薄膜移動方向分成複數個區域,藉由將每個區域流過指定溫度的加熱媒體來升溫。
雙軸延伸後的薄膜,接著依序實施熱固定、熱弛緩(熱鬆弛)之處理來製成雙軸配向薄膜,但可以由熔融擠壓接著進行延伸,該等的處理也可以在使薄膜移動之同時來進行。
雙軸延伸後的薄膜,可以在用夾子把持兩端之狀態下,在將聚酯之融點表示為Tm時,在(Tm-10℃)
~(Tm-100℃)下、在恒寬或10%以下的寬度減少下來進行0.01~100秒鐘的熱處理、熱固定、使熱收縮率降低。尚,如此般之融點較佳為構成反射層A的聚酯之融點。如此般之熱處理溫度過高時,薄膜的平面性會有變差之傾向,厚度不均會有變大之傾向。另一方面,過低時,熱收縮率會有變大之傾向。又,藉此可更提升熱撓曲之抑制效果。
又,為了調整熱收縮量,可以將把持的薄膜的兩端切掉,調整薄膜縱方向的牽引速度,在縱方向進行鬆弛。作為鬆弛之手段是調整拉幅機出口側的輥群之速度。作為鬆弛之比例,相對於拉幅機的薄膜線速度使輥群之速度降低來進行,較佳為0.1~2.5%,更佳為0.2~2.3%,特佳為0.3~2.0%的降速來實施,將薄膜鬆弛(以下,該值亦有稱為「鬆弛率」之情形),藉由控制鬆弛率來調整縱方向的熱收縮率。又,藉此可更提升熱撓曲之抑制效果。關於薄膜橫方向,可在將兩端切掉之前的過程中使寬度減少,而得到所期望的熱收縮率。
尚,進行雙軸延伸時,除了如上所述般的縱向-橫向的逐步雙軸延伸法以外,亦可以是橫向-縱向的逐步雙軸延伸法。又,亦可以使用同時雙軸延伸法來製膜。同時雙軸延伸法時,延伸倍率是縱方向、橫方向皆為例如2.7~4.3倍,較佳為2.8~4.2倍。
如此般地可得到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薄膜。
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薄膜之反射率為60%以上。較佳為70%以上,又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90%以上,特佳為95%以上,最佳為97%以上。藉由使反射率成為上述範圍,使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或照明等之情形時,可得到高輝度。如此般之反射率可以通過下述而達到:採取提高反射層A之空孔體積率等的較佳樣態、或增加反射層A之厚度,又,若具有支撐層B或表面層C之情形時,採取使該等層中含有空孔形成劑、或使反射面側的支撐層B或表面層C之厚度較反射層A為薄等使各層之樣態成為較佳樣態。
又,正面輝度可藉由如後述的測定方法求得,較佳為2000cd/m2以上,又較佳為3000cd/m2以上,更佳為4000cd/m2以上,特佳為4400cd/m2以上。
尚,在此,反射率或正面輝度,係關於作為白色反射薄膜之反射面使用之面之值。
本發明之目的為抑制熱撓曲。所謂的熱撓曲,指例如在電視或螢幕等的製品中來自於用來驅動液晶顯示器等的顯示裝置的電氣電路、或背光模組或光源所產生的熱量,或來自於使用環境的熱量或濕度,而使製品所具備的白色反射薄膜產生撓曲乃至變形之現象。於白色反射薄膜產生
熱撓曲時,將成為輝度斑之原因,將直接造成畫質降低之問題。
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薄膜為大型顯示器用。在此,所謂的大型顯示器,指30吋以上,較佳為32吋以上,又較佳為40吋以上,更佳為42吋以上的液晶顯示器。如此般的大型顯示器,於背面底架設置有用來組裝電氣電路等的凹穴或隔間。因此,由於上述原因等所產生的熱量將局部地滞留於如此般之凹穴,而變得更容易產生熱撓曲。隨著顯示器尺寸之變大,用來確保輝度所必須的光源之數目將變得越多,因電路等亦變得複雜而滞留的熱量將變多,會有更容易產生熱撓曲之傾向。因此,以往的技術難以抑制如此般的大型顯示器中的熱撓曲。對此,本發明即使是如此般的大型顯示器,亦可良好地抑制熱撓曲。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詳述本發明。尚,各特性值係用以下之方法來測定。
在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製UV-3101PC)上安裝積分球,在波長550nm下測定以BaSO4白板為100%時的反射率,將該值作為反射率。尚,測定係在使用作為反射面之
側(即為光源側)之表面來進行測定。
使用島津製作所製鐳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SALD-7000來進行測定。測定前的對乙二醇之分散,係以成為相當於5質量%漿料濃度之方式來計量粒子粉體,並使用混合機攪拌10分鐘,冷卻至常溫後供給於流通槽方式供給裝置。在此,作為混合機可使用例如National MXV253型料理用混合機。然後,為了在該供給裝置中脫泡而施以30秒鐘超音波處理後供給於測定。尚,如此般之超音波處理中的超音波強度,將超音波處理裝置的旋鈕中顯示為MAX值之位置的60%位置設定為該強度。藉由粒度分布測定結果求得50%體積粒徑(D50),將其設定為平均粒徑。又,相同地操作得到10%體積粒徑(D10)及90%體積粒徑(D90)。
將薄膜以500℃之溫度燃燒6小時,測定其燃燒前後之重量,將殘餘灰分之重量設定為粒子之含量。尚,層積體中的各層的粒子之含量,係將各層分離後藉由進行前述操作而求得。
秤量薄膜後,使溶解於六氟異丙醇(HFIP)/氯仿之質量比50/50之混合溶劑中,若有不溶成分時,以離心分離取出該不溶成分後,測定質量並藉由元素分析、FT-IR、NMR法來測定該成分之構造與質量分率。關於上清成分亦相同地來進形分析,可界定聚酯成分及其他成分之質量分率與構造。將溶劑從上清成分中餾除後,使溶解於HFIP/氯仿之質量比50/50之混合溶劑中,之後測定1H-NMR頻譜。
由所得之頻譜來求得各成分所特有的吸收峰的面積強度,依據該比率與質子數來計算出摻合之莫耳比。進而依據相當於聚合物的單位單元之式量來計算出質量比。以如此般操作來界定各成分之質量分率與構造。
尚,層積體中的各層的粒子之含量,係將各層分離後藉由進行前述操作而求得。
用切片機將白色反射薄膜切片以暴露斷面,對於如此般之斷面,使用日立製作所生產的S-4700型電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在500倍的倍率下觀測該斷面,分別求出薄膜全體、反射層A、支撐層B、表面層C之厚度。厚度之測定係以n=7來測定任意位置並以平均值求得。求得各層之厚度(μm)後來計算出各層之厚度比。
由求空孔體積率的層的聚合物、添加粒子、其他各成分的密度以及調配比例來求得計算密度。同時將該層通過剝離等進行分離,測定質量及體積,由該等計算出實際密度,由計算密度及實際密度通過下述式來求得空孔體積率。
尚,雙軸延伸後的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之密度為1.39g/cm3,碳酸鈣粒子之密度為2.7g/cm3,硫酸鋇粒子之密度為4.5g/cm3,非相溶之樹脂的環烯烴共聚物之密度為1.02g/cm3。
又,僅將測定空孔體積率之層分離,求得單位體積的質量,從而求得實際密度。體積如下算出:將樣品切出3cm2的面積,用電測微計(Anritsu製的K-402B)測定該尺寸的厚度,測定10點取平均值作為厚度,以面積×厚度的形式算出體積。用電子天秤來稱量質量。
尚,作為包含凝集粒子的其他的粒子之比重,係使用通過以下的量筒法求得的體積比重之值。往容積1000ml的量筒中填充絕對乾燥狀態的粒子,測定全體之重量,從該全體之重量減去量筒之重量求得該粒子之重量,測定該量筒之容積,用該粒子之重量(g)除以該容積(cm3)來求得。
使用示差掃描熱量測定裝置(TA Instruments 2100 DSC),以20℃/分的升溫速度來進行測定。
從LG公司製的側光型LED液晶電視(LG42LE5310AKR)(42吋)中取出反射薄膜,使用實施例所得之各種反射薄膜來取代該取出的反射薄膜,並以反射薄膜之反射面側設置在畫面側之方式,在原本即具備的擴散薄膜及稜鏡薄片為裝配的背光模組之狀態下,使用輝度計(大塚電子製Model MC-940)來測定輝度。
從LG公司製的直下LED燈型液晶電視(LG LN5400)(42吋)中取出反射薄膜,使用實施例所得之各種反射薄膜來取代該取出的反射薄膜,並以反射薄膜之反射面側設置在畫面側之方式,在原本即具備的擴散薄膜及稜鏡薄片為裝配的背光模組之狀態下,使用輝度計(大塚電子製Model MC-940)來測定輝度。
將實施例記載的薄膜使用拉幅機以連續製膜法來進行製膜,觀察此時之製膜安定性,並依據下述基準來評價。
◎:可8小時以上安定製膜。
○:可3小時以上未滿8小時安定製膜。
△:未滿3小時即產生1次切斷。
×:未滿3小時即產生複數次切斷而無法安定製膜。
將LG公司製的側光型LED液晶電視(LG42LE5310AKR)(42吋)分解,取出其原本具備的反射薄膜,配置實施例的白色反射薄膜來取代之,組裝電視並以該狀態使電視以白色顯示點燈,以該狀態保管於溫度50℃、濕度80%RH的環境中72小時,評價其前後之輝度斑。
以目視判斷輝度斑,並以下述基準進行評價
○:完全未看到輝度斑。
△:勉強確認到輝度斑。
×:可看到顯著的輝度斑。
使用輝度計(Konicaminolta公司製CA-2000)對於畫面內平均、任意的10點進行輝度測定,以畫面內的[(最高輝度-最低輝度)/平均輝度]之值來進行評價。上述之值若為5%以下時,可判定因熱撓曲所造成的輝度斑為少且為良好之狀態。較佳為4%以下,更佳為3%以下。
從LG公司製的LED液晶電視(LG42LE5310AKR)中取出底架,以電視內部側為朝上之方式放置於水平的桌子上,於其上方,將與底架為約同等大小的反射薄膜,以該反射薄膜的表面層面為朝上之方式放置,進而於其上方放置電視原本即具備的導光板及光學薄片3片(所謂的如此般之光學薄片3片,指擴散薄膜2片及稜鏡1片)。接著,於其面內,在包含底架之凹凸最大的部分的區域,如圖1所示般放置具有三條直徑為5mm的圓柱狀腳的正三角形型式之台,在其上進而載置15kg的重物,目測觀察如此般之三條腳所圍成之區域,若未有異常亮的部分則為「未有密著斑」,即評價為○。又,有異常亮的部分時,在3片光學薄片上進而放置電視原本即具備的DBEF薄片,同樣地目測觀察,異常亮的部分若未被矯正過來則為「有密著斑」,即評價為×,若異常亮的部分消失則為「幾乎未有密著斑」,即評價為△。尚,三條腳所圍成的區域是各邊的長度為10cm的約略正三角形。
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36.5質量份、間苯二甲酸二甲酯13.5質量份(即,相對於所得之聚酯之全酸成分100莫耳%,間苯二甲酸成分為9莫耳%)、乙二醇98質量份、
二乙二醇1.0質量份、乙酸錳0.05質量份、乙酸鋰0.012質量份裝入具備有精餾塔、餾出冷凝器的燒瓶中,邊攪拌邊加熱至150~240℃來將甲醇餾出,使進行酯交換反應。甲醇餾出後,添加磷酸三甲酯0.03質量份、二氧化鍺0.04質量份,將反應物移動至反應器中。接著,邊攪拌邊將反應器內緩慢減壓至0.3mmHg,同時升溫至292℃來進行縮聚合反應,而得到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1。該聚合物之融點為235℃。
除了變更為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29.0質量份、間苯二甲酸二甲酯21.0質量份(即,相對於所得之聚酯之全酸成分100莫耳%,間苯二甲酸成分為14莫耳%)以外,其餘與上述製造例1為相同操作,得到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2。該聚合物之融點為215℃。
使用上述所得之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1之一部分、及作為空孔形成劑的平均粒徑0.9μm、(D90-D10)/D50為1.4之合成碳酸鈣粒,利用神戸製鋼公司製NEX-T60串聯式擠壓機,以合成碳酸鈣粒子之含量對所得之母料切片之質量為60質量%之方式進行混合,在樹脂溫度260℃進行擠出,來製作含有合成碳酸鈣粒子
的粒子母料切片1。尚,如此般之合成碳酸鈣粒子係藉由磷酸三甲酯來施予表面處理。
除了使用上述所得之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2來取代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1以外,其餘與上述製造例3為相同操作,來製作含有合成碳酸鈣粒子的粒子母料切片2。
將Tosoh Silica(股)製AY-601(此係凝集矽石)以風力分級使成為平均粒徑6.5μm的粒子並作為粒子A,以所得之粒子母料切片中的濃度成為8質量%之方式,利用雙軸擠壓機將粒子A混合至上述所得之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2中,在熔融溫度250℃進行擠出,來製作粒子母料切片3。
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50質量份、乙二醇98質量份、二乙二醇1.0質量份、乙酸錳0.05質量份、乙酸鋰0.012質量份裝入具備有精餾塔、餾出冷凝器的燒瓶中,邊攪拌邊加熱至150~240℃來將甲醇餾出,使進行酯交換反應。甲醇餾出後,添加磷酸三甲酯0.03質量份、二氧化鍺0.04質量份,將反應物移動至反應器中。接著,
邊攪拌邊將反應器內緩慢減壓至0.3mmHg,同時升溫至292℃來進行縮聚合反應,而得到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3。將所得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3從股狀模具進行擠壓,冷卻後裁斷,藉此使成為顆粒狀。調整為股狀之形狀之結果,該顆粒之形狀幾乎為直方體之形狀,形狀之平均為4mm×3mm×2mm者。接著,將所得之顆粒在烘箱內以170℃加熱3小時,藉此來使乾燥結晶化,使用(股)Matsubo製的細磨機(atomizer mill)TAP-1,以液體氮邊冷卻邊進行粉碎,而得到平均粒徑60μm的聚酯粒子。進而,藉由將該聚酯粒子予以風力分級而得到平均粒徑43μm的粒子1(此係非球狀粒子)。
分別採用上述得到的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1與粒子母料切片1作為反射層(A層)的原料、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2與粒子母料切片2作為支撐層(B層)的原料,將分別之層以成為如表1記載之構成之方式進行混合,投入於擠壓機中,A層係以通過平均篩孔距30μm的不織布型濾器後以熔融擠壓溫度255℃,B層係以通過平均篩孔距30μm的不織布型濾器後以熔融擠壓溫度230℃,使用如表1所示般成為B層/A層/B層的層構成的3層供料頭裝置使該等合流,保持該層積狀態下藉由塑模成形為薄片狀。此時,使B層/A層/B
層之厚度比在雙軸延伸後成為10/80/10之方式,以各擠壓機之吐出量來進行調整。進而,將該薄片以表面溫度25℃的冷卻滾筒予以冷卻固化,使成為未延伸薄膜。將該未延伸薄膜通過73℃的預熱區、然後75℃的預熱區,引導到保持92℃之縱延伸區,朝縱方向延伸3.0倍,用25℃的輥群予以冷卻。接著,將薄膜之兩端用夾子保持之同時使其通過115℃的預熱區,引導到保持130℃之橫延伸區,朝橫方向延伸3.6倍。之後在拉幅機內連續進行:155℃、10秒鐘的熱處理;200℃、10秒鐘的熱固定;155℃、10秒鐘的熱處理,然後在縮幅率2%、縮幅溫度130℃下進形橫方向之縮幅,接著切落薄膜兩端,以縱鬆弛率2.5%進行熱鬆弛,冷卻到室溫為止,得到厚度300μm的薄膜。將所得之薄膜之評價結果表示於表1。
除了將粒子之樣態、薄膜之構成以設定如表1所示以外,其餘與實施例1-1為相同操作而得到白色反射薄膜。將所得之薄膜之評價結果表示於表1。尚,使用的合成碳酸鈣粒子係藉由磷酸三甲酯來施予表面處理。
實施例1-11之薄膜之總厚度設為188μm。
除了作為空孔形成劑為使用平均粒徑0.9μm、(D90-D10)/D50為1.4的硫酸鋇粒子來取代碳酸鈣粒子以外,其
餘與製造例3、4為相同操作來製作粒子母料切片,又,除了薄膜之構成如表1所示以外,其餘與實施例1-1為相同操作而得到白色反射薄。將所得之薄膜之評價結果表示於表1。尚,如此般之硫酸鋇粒子係藉由重複進行風力分級而得到。
在與實施例1-1為相同操作而得到的雙軸延伸薄膜之單面上,使用直接凹版塗佈裝置,將由下述用來形成珠粒層的塗液1所示之組成而成的塗液以濕厚度為15g/m2的塗佈量進行塗佈,之後在烘箱內以100℃乾燥,得到具有珠粒層的白色反射薄膜。將所得之薄膜之評價結果表示於表1。尚,評價中將珠粒層側作為反射面使用。
‧粒子:上述製造例6所得之粒子1(非球狀粒子)……7.5質量%
‧丙烯酸樹脂(熱塑性樹脂):DIC公司製Acrydic A-817BA(固形分濃度50質量%)……30質量%
‧交聯劑: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公司製Coronate HL(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固形分濃度75質量%)……10質量%
‧稀釋溶劑:乙酸丁酯……52.5質量%
尚,塗液1中的各成分的固形分比率如同下述。
‧粒子:25質量%
‧丙烯酸樹脂(熱塑性樹脂):50質量%
‧交聯劑:25質量%
分別採用上述得到的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1與粒子母料切片1及非相溶之樹脂(環烯烴共聚物、Tg=210℃、Polyplastics公司製「TOPAS」)作為反射層(A層)的原料、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2與粒子母料切片2作為支撐層(B層)的原料,將分別之層以成為如表2記載之構成之方式進行混合,投入於擠壓機中,A層係以通過平均篩孔距30μm的不織布型濾器後以熔融擠壓溫度255℃,B層係以通過平均篩孔距30μm的不織布型濾器後以熔融擠壓溫度230℃,使用如表2所示般成為B層/A層/B層的層構成的3層供料頭裝置使該等合流,保持該層積狀態下藉由塑模成形為薄片狀。此時,使B層/A層/B層之厚度比在雙軸延伸後成為10/80/10之方式,以各擠壓機之吐出量來進行調整。進而,將該薄片以表面溫度25℃的冷卻滾筒予以冷卻固化,使成為未延伸薄膜。將該未延伸薄膜通過73℃的預熱區、然後75℃的預熱區,引導到保持92℃之縱延伸區,朝縱方向延伸3.0倍,用25℃的輥群予以冷卻。接著,將薄膜之兩端用夾子保持之同時使其通過115℃的預熱區,引導到保持130℃之橫延伸區,朝橫方向延伸3.6倍。之後在拉幅機內連續進行:155℃、10秒鐘的熱處理;200℃、10秒鐘的熱固定;155℃、10秒鐘的熱處
理,然後在縮幅率2%、縮幅溫度130℃下進形橫方向之縮幅,接著切落薄膜兩端,以縱鬆弛率2.5%進行熱鬆弛,冷卻到室溫為止,得到厚度300μm的薄膜。將所得之薄膜之評價結果表示於表2。
除了將粒子及非相溶之樹脂之樣態、薄膜之構成以設定如表2所示以外,其餘與實施例2-1為相同操作而得到白色反射薄膜。將所得之薄膜之評價結果表示於表2。尚,使用的合成碳酸鈣粒子係藉由磷酸三甲酯來施予表面處理。
實施例2-17之薄膜之總厚度設為188μm。
在與實施例2-1為相同操作而得到的雙軸延伸薄膜之單面上,使用直接凹版塗佈裝置,將由上述用來形成珠粒層的塗液1所示之組成而成的塗液以濕厚度為15g/m2的塗佈量進行塗佈,之後在烘箱內以100℃乾燥,得到具有珠粒層的白色反射薄膜。將所得之薄膜之評價結果表示於表2。尚,評價中將珠粒層側作為反射面使用。
除了作為空孔形成劑為使用平均粒徑0.9μm、(D90-D10)/D50為1.4的硫酸鋇粒子來取代碳酸鈣粒子以外,其
餘與製造例3、4為相同操作來製作粒子母料切片,又,除了薄膜之構成如表2所示以外,其餘與實施例2-1為相同操作而得到白色反射薄。將所得之薄膜之評價結果表示於表2。尚,如此般之硫酸鋇粒子係藉由重複進行風力分級而得到。
分別採用上述得到的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1與粒子母料切片1作為反射層(A層)的原料、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2與粒子母料切片3作為表面層(C層)的原料,將分別之層以成為如表3記載之構成之方式進行混合,投入於擠壓機中,A層係以通過平均篩孔距30μm的不織布型濾器後以熔融擠壓溫度255℃,C層係以通過平均篩孔距50μm的不織布型濾器後以熔融擠壓溫度230℃,使用如表3所示般成為C層/A層/C層的層構成的3層供料頭裝置使該等合流,保持該層積狀態下藉由塑模成形為薄片狀。此時,使C層/A層/C層之厚度比在雙軸延伸後成為10/80/10之方式,以各擠壓機之吐出量來進行調整。進而,將該薄片以表面溫度25℃的冷卻滾筒予以冷卻固化,使成為未延伸薄膜。將該未延伸薄膜通過73℃的預熱區、然後75℃的預熱區,引導到保持92℃之縱延伸區,朝縱方向延伸3.0倍,用25℃的輥群予以冷卻。接著,將薄膜之兩端用夾子保持之同時使其通過115℃的預熱區,引導到保持130℃之橫延伸區,朝橫方向延伸3.6倍。之後在拉幅機內連續進行:155℃、10秒鐘的熱處理;200℃、10秒鐘的熱固定;155℃、10秒鐘的熱處理,然後在縮幅率2%、縮幅溫度130℃下進形橫方向之縮幅,接著切落薄膜兩端,以縱鬆
弛率2.5%進行熱鬆弛,冷卻到室溫為止,得到厚度300μm的薄膜。將所得之薄膜之評價結果表示於表3。
除了將粒子之樣態、薄膜之構成以設定如表3所示以外,其餘與實施例3-1為相同操作而得到白色反射薄膜。將所得之薄膜之評價結果表示於表3。尚,使用的合成碳酸鈣粒子係藉由磷酸三甲酯來施予表面處理。
實施例3-10之薄膜之總厚度設為188μm。
尚,使用於表面層C的各表面層粒子如同下述。與製造例5相同地使用作為粒子母料切片。
粒子B:將Tosoh Silica(股)製AY-601(此係凝集矽石)以風力分級使成為平均粒徑5.0μm的粒子。
粒子C:將Tosoh Silica(股)製AY-601(此係凝集矽石)以風力分級使成為平均粒徑18.2μm的粒子。
粒子D:將Tosoh Silica(股)製AY-601(此係凝集矽石)以風力分級使成為平均粒徑35.3μm的粒子。
粒子E:將Tosoh Silica(股)製AY-601(此係凝集矽石)以風力分級使成為平均粒徑1.0μm的粒子。
粒子F:將Tosoh Silica(股)製AY-601(此係凝集矽石)以風力分級使成為平均粒徑52.0μm的粒子。
除了作為空孔形成劑為使用平均粒徑0.9μm、(D90-
D10)/D50為1.4的硫酸鋇粒子來取代碳酸鈣粒子以外,其餘與製造例3為相同操作來製作粒子母料切片,又,除了薄膜之構成如表3所示以外,其餘與實施例3-1為相同操作而得到白色反射薄。將所得之薄膜之評價結果表示於表3。尚,如此般之硫酸鋇粒子係藉由重複進行風力分級而得到。
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薄膜為具有優異的反射特性之同時即使是使用於大型顯示器,亦可抑制來自於電氣電路或光源所產生的熱量、或來自於使用環境的熱量或濕度所造成的熱撓曲。藉此,可抑制因白色反射薄膜撓曲所產生的輝度斑,故產業上之利用性為高。
1‧‧‧底架
2‧‧‧白色反射薄膜、導光板、光學薄片之層積物
3‧‧‧正三角形型式之台
4‧‧‧重物
Claims (8)
- 一種30吋以上的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係具有反射層A之白色反射薄膜,其特徵為:前述反射層A滿足:由聚酯中為含有碳酸鈣粒子及乙烯與雙環烯烴之共聚物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所成,該碳酸鈣粒子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5質量%以上、69質量%以下,前述乙烯與雙環烯烴之共聚物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1質量%以上、40質量%以下,前述碳酸鈣粒子與前述乙烯與雙環烯烴之共聚物之合計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10質量%以上、70質量%以下;前述乙烯與雙環烯烴之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為190℃以上、220℃以下,前述碳酸鈣粒子之平均粒徑為0.1μm以上、1.2μm以下,從小粒徑側起累計而得的10%體積粒徑D10、50%體積粒徑D50及90%體積粒徑D90滿足(D90-D10)/D50≦1.6,薄膜在波長550nm下之反射率為60%以上。
- 如請求項1之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該碳酸鈣粒子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10質量%以上、60質量%以下,前述乙烯與雙環烯烴之共聚物之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5質量%以上、35質量%以下,前述碳酸鈣粒子與前述乙烯與雙環烯烴之共聚物之合 計含量對前述熱塑性樹脂組成物A2之質量為15質量%以上、65質量%以下。
- 如請求項1或2之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具有前述反射層A、與進而於至少一側之表面的表面層C,前述表面層C由含有表面層粒子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所成,該表面層粒子之平均粒徑為2.0μm以上、50.0μm以下,該表面層粒子之含量對該熱塑性樹脂組成物C之體積為3體積%以上、50體積%以下。
- 如請求項3之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上述聚酯為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 如請求項4之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前述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之共聚合量對該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之全酸成分100莫耳%為1莫耳%以上、20莫耳%以下。
- 如請求項1或2之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前述反射層A對白色反射薄膜之厚度100%之厚度比率為50%以上。
- 如請求項1或2之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其中,進而含有由熱塑性樹脂B或熱塑性樹脂組成物B所成的支撐層B。
- 一種面光源,其特徵係使用請求項1~7中任一項之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42209A JP2017026676A (ja) | 2015-07-16 | 2015-07-16 |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JP2015-142209 | 2015-07-16 | ||
JP2015-167587 | 2015-08-27 | ||
JP2015167587A JP2017044886A (ja) | 2015-08-27 | 2015-08-27 |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JP2016077384A JP6837285B2 (ja) | 2016-04-07 | 2016-04-07 |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JP2016-077384 | 2016-04-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08338A TW201708338A (zh) | 2017-03-01 |
TWI772267B true TWI772267B (zh) | 2022-08-01 |
Family
ID=5775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22430A TWI772267B (zh) | 2015-07-16 | 2016-07-15 | 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180030855A (zh) |
CN (1) | CN107710032B (zh) |
TW (1) | TWI772267B (zh) |
WO (1) | WO201701047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41039B (zh) | 2018-09-25 | 2021-04-30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反射材料、反射层及其制备方法 |
DE102019123660A1 (de) * | 2019-09-04 | 2021-03-04 | HELLA GmbH & Co. KGaA | Leuchte eines fahrzeugs mit einer abschlussscheibe |
KR102401310B1 (ko) * | 2020-07-06 | 2022-05-23 |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 적층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
CN114114489A (zh) * | 2021-12-02 | 2022-03-01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聚酯反射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48430B2 (ja) * | 2006-03-02 | 2010-09-22 | 東レ株式会社 | 反射板用白色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TW201439472A (zh) * | 2013-02-25 | 2014-10-16 |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 白色反射薄膜 |
JP2015086240A (ja) * | 2013-10-28 | 2015-05-07 |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71690B2 (ja) * | 2006-06-02 | 2012-07-11 |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 二軸延伸フィルム |
JP4782617B2 (ja) * | 2006-06-08 | 2011-09-28 |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 ポリエステル積層フィルムのロール |
JP5722937B2 (ja) * | 2013-02-25 | 2015-05-27 |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 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JP6356405B2 (ja) * | 2013-10-28 | 2018-07-11 | 帝人フィルム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JP6174453B2 (ja) * | 2013-10-28 | 2017-08-02 | 帝人フィルム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2016
- 2016-07-12 WO PCT/JP2016/070505 patent/WO201701047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7-12 CN CN201680037837.0A patent/CN107710032B/zh active Active
- 2016-07-12 KR KR1020187002780A patent/KR2018003085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6-07-15 TW TW105122430A patent/TWI772267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48430B2 (ja) * | 2006-03-02 | 2010-09-22 | 東レ株式会社 | 反射板用白色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TW201439472A (zh) * | 2013-02-25 | 2014-10-16 |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 白色反射薄膜 |
JP2015086240A (ja) * | 2013-10-28 | 2015-05-07 |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08338A (zh) | 2017-03-01 |
KR20180030855A (ko) | 2018-03-26 |
WO2017010471A1 (ja) | 2017-01-19 |
CN107710032B (zh) | 2020-12-15 |
CN107710032A (zh) | 2018-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72267B (zh) | 大型顯示器用白色反射薄膜 | |
US20090034235A1 (en) | Laminated film | |
JP6174453B2 (ja) |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KR101524992B1 (ko) | 백색 반사성 필름 | |
JP5985809B2 (ja) | 反射板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US8268215B2 (en) | Laminated film for reflection plate | |
JP5596404B2 (ja) | 反射板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JP6219673B2 (ja) |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JP5502379B2 (ja) | 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
JP5985808B2 (ja) | 反射板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JP2020109515A (ja) |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
JP6837285B2 (ja) |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
TWI684794B (zh) | 直下型面光源用白色反射薄膜及使用此的直下型面光源 | |
JP6356447B2 (ja) |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JP6259278B2 (ja) | 直下型面光源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
JP2020073992A (ja) |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
JP6336308B2 (ja) | 直下型面光源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
JP2017044886A (ja) |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
JP2017026676A (ja) | 大型ディスプレイ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
JP5702482B2 (ja) | 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
JP5495345B2 (ja) | 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
KR20120034696A (ko) | 반사판용 백색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면광원 | |
JP2013190545A (ja) | 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 |
JP2014043488A (ja) | 白色フィルム |